社会实践中的科学(12篇)
1.社会实践中的科学 篇一
论自然科学方法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运用
本文在深入探讨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在学科目标、研究对象等方面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基础上,论证了自然科学方法运用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在根据,阐述了自然科学方法向哲学社会科学渗透的途径和机制,并指出了方法移植的限度和原则.
作 者:吴兆雪 江宏春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52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年,卷(期):200420(3)分类号:N031关键词:自然科学方法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方法运用 内在根据 途径与机制 局限性和原则
2.社会实践中的科学 篇二
现代科学发展的学科交叉和融合趋势, 促使教育科学提出了关于其统一性的问题。在分化的表象背后, 教育科学有深厚的统一基础, 即除了以教育理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之外, 所有学科都聚焦于“教育”。
一、教育科学概念的发展
回顾教育科学发展的历史, 有关教育知识的学科经历了由单一到多门学科的发展历程。从语词形态意义上, 教育科学的概念, 也经历了由单数 (educational science) 到复数 (educational sciences) 的变化。[1]单数的“教育科学”主要指按经验科学的模式而形成的教育学, 复数的“教育科学”的产生, 则源于教育学对其自身理论基础的思考, 如:赫尔巴特明确将伦理学、心理学作为其理论的基石。又如:克拉帕雷德 (1921) 首次提出关于复数的“教育科学”的概念, 涉及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及哲学。[2]
其背景系二十世纪初叶“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 自然科学的方法成为权威规范, 社会科学领域也随之效仿, 人们陆续意识到社会学、统计学、政治学等对教育的贡献, 以上学科随之纷纷跨入了教育学研究的行列。
教育科学在形式上的单数—复数变化, 不仅是一种文字上的变化, 更蕴含着教育理论性质在认识上的差异。单数“教育科学”蕴含的观念是:力图把教育学变为经验科学, 其“科学”含义是从严格意义上说的。复数“教育科学”蕴含的观念则是:教育科学是大量社会学科、甚至某些自然学科应用于教育领域而形成的, 其“科学”含义比较广泛, 在形式上可作为一切有关教育的学科的总称。
其复数形式也获得了较为正式、权威性的认可。如:在英语国家中, 经常使用教育理论及其基础学科 (educational theory and its foundation discipline) 这一术语, 其含义与教育科学复数形式相近。此外, 在俄语国家, 一般将“教育科学”与“教育学”作为同义词, 如:“现代教育学既是一门统一的学科, 又是多分支的许多教育学学科的总和。[3]”这些学科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研究角度来认识和改进教育活动。
二、角色内涵与传递结构
鉴于复数“教育科学”的概念, 审视具体的分支学科, 可进一步探讨教育领域中的个体———“人”的问题。
人有多重属性, 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类:一是自然属性, 如:性别、年龄、种族等, 二是社会属性, 如:阶层、职业、价值观等, 三是集自然与社会于一体的综合属性, 如人格中的气质、能力等。从绝对意义上说, 没有一种属性可以脱离个体而独立存在。但在研究过程中, 若将任何一种属性抽出并分析, 都能看到它与其他属性间的联系。如:从一个人的职业开始, 就可以和收入和能力联系起来。从一个人的宗教信仰开始, 或可推论其价值观和个性特点。
基于以上对人的属性的描述, 使我们对人的个体认识不再停留在感官印象上, 而是有着许多自然和社会规定性的总和, 这个规定性的总和就是角色。[4]换言之, 角色是由于个人与社会的结合, 产生出的比个人更抽象的概念。个人是以角色的名义与他人发生关系的。因此, 角色是个人与社会的链接, 也是社会网络中最小的结合点。
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 (Ralph Linton) 最先使用“角色” (role) 这个概念。他认为, 地位是权利和义务的一种直接集合, 而“角色”则体现着地位的动态方面, 即“角色”是围绕地位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行为模式, 是人们对处在一定地位上的人的行为期待。[5]
教育产生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 教育的功能, 随着社会生活对教育的需求及教育对这些需求的满足, 逐步扩大、发展起来。就教育科学来说, 由于它涉及对人的活动的解释, 因而需要运用许多有关“人”的学科的概念与解释。教育科学的核心又涉及知识和信息传递的具体途径, 即传递结构的问题。
日内瓦学派代表、结构主义著名学者皮亚杰, 为联合国起草了对学科类型的全面分析, 后于1972年撰写了《教育的权利》一文, 根据其主张,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让儿童得到全面的发展, 使每个儿童都具有完善的人格。
儿童的生活群体、劳动群体、教育群体及玩耍群体, 彼时的多个角色是基本合为一体的。其传递结构也较为简单, 由年长一代中负有向下一代传递文化的责任的某类成员与儿童所组成。在此结构中, 居于核心、首要位置的, 一般是家庭中的传递, 家长同时也是教育者。社会教育职能的体现, 即“家庭之外”的场所, 如:学校及其他专门教育机构, 不仅具备专门化、制度化的社会角色———教育者 (教师) 、受教育者 (学生) , 还具备了专门化、制度化的———教育内容、活动空间和活动时间 (学习年限) 。
如此, 对于那些已成为“学生”的适龄儿童来说, 以“学校中心”的传递, 便成为作用于其社会化过程的整个传递结构中的一种新的成分。
同家庭中的传递、邻里中的传递乃至社区中的传递相比, 学校中心的传递具有系统性、规范性的特征。由于社会已开始将几乎所有必要的知识、技能与观念的信息传递均委托给学校, 学校便成为学生的主要知识来源, 成为其形成兴趣、标准、态度和价值观的地方。因而, 学校在传递结构中的中心地位, 开始具有普遍意义, 并愈加巩固, 学校的教育权威几乎不容置疑。
时至今日, 学校中心的传递已受到来自其他传递主体日益强劲的挑战。学校的传递能力首先遇到的是家庭的挑战, 这一挑战的种子, 早在学校教育从以培养社会精英为主的教育, 转向以培养合格公民为主的教育时就已埋下了。
在教育普及的初始阶段, 大部分学生的家长自身从未受过或仅受过很少的学校教育, 至少因在传递知识方面实在无能为力, 故期盼其子女“在文化享有及由此决定的社会参与上, 获得前人从未有幸获得的成功, 并因此对学校教育怀有一种顶礼膜拜的态度”[6]。实际上, 他们已将知识传递的职能全盘交给了学校。
而今, 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 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的大量普及 (网络、语音、平面媒体、影视节目等) , 越来越多的传递主体, 已经有能力去介入和影响学生的社会角色。
三、“重要他人”的现实影响及其伦理效应
在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形成过程中, “重要他人”[7] (significant others) 的角色, 指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对于重要他人的理解, 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互动性重要他人”, 二是“偶像性重要他人”, 前者一般包括:学生的日常交往对象, 如:父母长辈、教师、同辈伙伴等, 后者一般包括:社会知名人物, 如:因受到学生特别喜爱、崇拜而被视作学习榜样的人, 甚至包括萍水相逢的路人。
互动性重要他人与偶像性重要他人的共同之处在于, 都对学生的个人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 且受到学生年龄阶段的影响。主要区别在于:其一, 前者是学生的直接生活环境中的具体人物, 是学生的互动对象, 而后者并非学生的互动对象;其二, 前者是学生与其双向沟通的产物, 后者则是学生单项选择的结果;其三, 前者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并涉及个体社会化的方方面面, 后者对学生的影响集中于某个阶段的价值取向变化, 其结果往往是震撼性的。如:2006年深圳市教育局就“你最崇拜的人是谁”和“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做了两项调查, 深圳六个区5500名中小学生居然无一人选择自己的父母。另外, 从教育及社会工作者关注的留守儿童到空巢老人等社会现象, 现代社会关于“重要他人”角色缺失的质疑, 不禁令人深思。
家庭、学校及同辈群体这三类角色共同构成了学生日常环境里的“小社会”, 三者在所属关系上是相互独立的, 由此, 学生不自觉的成为“跨社会”的存在。而“重要他人”在社会阶层 (经济、文化) 、种族、地区、性别等方面的差异, 会对教育活动产生间接的辐射作用。如:影响教育机会的均等 (或起点均等) 问题, 与贫困阶层子女无法享有原本应有的义务教育的状况截然相反, 富裕阶层的兴趣已不在其子女既有的法定教育机会本身, 转而追求贵族化教育的品质和品位———拥有巨额财富, 正是这一社会阶层的显著特点———这就是贫富差异悬殊的现实鸿沟。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 也同样存在着受到经济阶层、文化阶层差异制约的反差现象。尤其是高等教育阶段, 文化阶层对教育机会的影响非同小可。其总体趋向是, 家长的文化层次越高, 子女享受教育机会 (尤其是高等教育机会) 的可能性也越大。
综上所述, “重要他人”角色因其社会背景的差异, 可能造成教育资源的高低效应。我们应由教育科学的伦理视角出发, 进行深入研究, 将教育应如何更好地履行教育职能的论题, 作为我们理性探索的永恒追求。
摘要:当今教育科学领域的研究, 多以教育活动为对象, 其方法上博采众家, 形式上的变化, 可归结为理论认识的差异。在教育科学的发展过程中, 教育的双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均以社会角色的名义参与, 其现实层面的角色活动相互影响, 存在一定的伦理效应。
关键词:教育科学,社会角色,伦理效应,传递结构,重要他人
参考文献
[1]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出版社, 2010.
[2]斯东.米亚拉雷著.雷若平译.法国的教育科学.国际教育科学杂志 (中文版) , 1985, 第三卷, (2) .
[3]∏.P.阿图托夫等主编.赵维贤等译.教育科学发展的方法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0.
[4]杨心恒, 刘豪兴, 周运清.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南开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5) .
[5]迈克尔.曼著.袁亚愚等译.国际社会学百科全书.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
[6]伊万.伊利奇著.吴康宁译.非学校化社会.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92.
3.科学教育中的预设与实践 篇三
在科学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是核心内容。初中科学探究性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究欲望,引发学生产生好奇心,从而提高探究教学的实效。课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是要为学生预先设计要相应的情景,使新知识能自然的引入。
一、有效的课堂设计可使知识的引入变得很容易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片段
教学过程中,左右手分别出示一个火柴盒。两者放在一起,两个火柴盒合在一起,让学生回答是怎么回事?
师:这两个火柴盒怎么会合在一起的?
生1:有透明胶。
师:你检查一下,有吗?(拿给生1看)
生1:摇头。
生2:里面有磁铁。
生3:对,里面有磁铁,我也玩过。
师:生3,你玩过磁铁,那你来帮忙介绍一下磁铁有什么特点?
生3:磁铁能吸铁做的东西,还可以吸别的磁铁。
生4:有时候别的磁铁不能吸的,要弹开的,反方向才能吸。
师:那看来磁铁还有正反的啊。我带来了一些磁铁,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磁铁。
该片段通过一个类似魔术却又很常见的现象很快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因为这是个很常见的现象,学生的回答会比较顺着老师的意图,一步一步的进入课前所设计的思路下去。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能少走岔,老师讲课会很顺利,而且教学效果应该不错。
二、课堂意外也是学习知识的一个切入口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片段
在学生已经了解磁铁有两极和磁极间的作用关系后,请同学上来利用已知南北极的条形磁铁测定一小磁针的南北极。
生1:(用条形磁铁的南极靠近小磁针的红色一端时,小磁针被推开,白的一端被吸住了),红的一端是南极,白的一端是北极。
(该同学比较害羞,上来操作完。回答好,急与下去,放下条形磁铁就跑回去了。这一放,动作较大,把刚才那小磁针碰了下来,吸在了条形磁铁上。)
师:刚才那生1动作比较快,估计有些同学没看到现象只昕到他的答案。我现在再来演示一下刚才他的操作。
老师再将吸在磁铁上的小磁针取下来,放在针托上,重复了刚才那学生的操作。用条形磁铁的南极靠近小磁针的红色一端,突然发现,红色一端被吸住了。此时下面有不少学生骚动起来。
生2:失败了。
生3:刚才是被推开的,现在怎么吸住了
生4:坏掉了。
师:(惊愕)这个是怎么回事?同样的器材和操作,现象怎么会不同?
生:不知道。
师: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我们先回顾一下,刚才生1做的实验跟老师重复的实验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5:有不同,刚才小磁针已经放好了的,老师是后来放上去的。
生6:这个有什么关系?
师:还有其他不同的地方吗?
生:没有了。
师:那问题可能就在这个地方。现在我们再用条形磁铁的北极去靠近红的一端,看会不会也吸引?(吸引)看来这个小磁针还是一端北极,一端南极,只是南北极换了一下。
生5:一定是刚才小磁针被那磁铁下来害的,把小磁针南北极换过了。
生6:我们再试试就好了。
师:我们怎么试?
生5:只要把小磁针反个方向跟条形磁铁吸一下就可以了。
师:那你上来做一下。
生5操作一边后,确实跟猜想的一样。众学生望着老师,等待着老师的解释。
该片段呈现的是一个实验操作中的一次失误,老师把问题抛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究,充分利用了这个课堂意外,很顺利的解决了磁化这个知识点。这次的意外,一定会让学生在以后实验中,更加注重观察。
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科学课。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在按照自己的课堂设计上课的过程中,出现一些课堂意外不要着急解释,多思考这个意外是否可以利用。课堂的意外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更加融洽,学生也会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感。
4.物理新课改中的科学探索与实践 篇四
>新课改中的科学探索与实践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针对物理新课程中如何进行科学探究落实素质教育,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实的论述:一、科学探究的前提是情感教育。二、科学探究在课堂中的实施,三、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李岚清同志指出:“发展素质教育是根本任务。”物理科教学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呢?笔者在实际的教学探索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方法。故现将一些粗浅的尝试,述之笔端,供同行们批评指正。
一、科学探究的前提是情感教育
在教学活动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由“情”出发,以“情”牵引。在这里,情感指的是兴趣,也只有有了深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培养出较强的能力。那么,“情”缘于何处呢?首先,师生关系要融洽。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位学生,以求知者的身份去感召和激励学生,而非训斥与嘲弄、苛刻与敌视,只有有了和谐亲近的师生关系,才能促使学生因“倾其师”,从而“信其道”也!其次,教师必须有对物理这门学科发自肺腑的热爱。教师若能痴爱学科,有惊诧于其魅力的感叹与着迷。有愿为物理献身的精神,这样也会自觉不自觉的感染学生。激起他们对物理的热爱。再次,要使学生以“参与者”、而非“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学生真正地参与了教学过程,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才能激发他们求知的愿望和学习的热情。过去的教学,之所以不适应时代的潮流,恰恰是因为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这一点,导致了“尽管教师反复讲,学生依旧反复错”这一恶劣后果。在教学中,一定不能将学生看作是学习的机器,而是有理想、有思维、能把知识加工和创新的活生生的求知者。只要让学生发挥出其应有的主体作用,学习中的呆板与僵滞就迎刃而解了。最后,要培养学生对物理的情感,还要求教师应有较高的修养,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等等。
二、科学探究在课堂中的实施
课堂是学科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而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载体。教师只有充分地挖掘和利用课堂内容这一载体,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一)、由问题设置情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旧的教学模式中,大部分教师擅长于“大江大河向东流,滔滔不绝无尽头”的气势,一泻千里。其结果,必然是教师讲得津津有味,神采飞扬,而学生早已昏昏欲睡,魂飞千里了。所以,要发展素质教育,就必须打破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就必须不能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科学探究在学生接受新知识时,应给学生设置问题情景,使学生自动地获取新知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还重要!”可见,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重要性。我国清代学者陈宪章说“学贵置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由此,设置的问题定要有其必要性、合理性、梯度性以及新旧知识的关联性,还要求设置的问题应具备使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的特点。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探索的激情。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部分知识时,可先通过多媒体展示美丽的景象以及美妙的声音,然后由学生提出问题,这样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到了声音的世界,从而使学生对新知识也会产生亲切感,感觉新知识不再是陌生的,而是生活中似曾相识的。然后自己动手探索,知识解决、理解起来也就易如反掌了。又如:在学习《天平的使用》这部分知识时,可先提出如下问题:
(1)使用前,调节天平平衡,应调节天平的什么地方?
(2)天平的指针指在什么位置算天平平衡?
(3)天平平衡后,测量质量时,物体和砝码应分别放入天平的哪个盘中?
(4)天平若不平衡,加、减砝码后,应调节天平的什么地方?
(5)天平平衡后,读数时应以游码哪边所对的示数为准?
(6)被测物体的质量应是哪两者之和?
这些问题的设置,迫使学生以一种深层次的眼光去审查和钻研课文,启动大脑去思维,去归纳,从而自觉地去获取新知识。
另外,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物理实验时,大部分学生是抱着“看热闹”,而非“看门道”的心态去玩实验的,这样,实验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如何更好地发挥物理实验的作用,以启动学生的思维来实现对理论知识的落实呢?笔者认为,亦应由“疑”牵引,由“疑”升华。
(二)、实验探究,通过问题的解决,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景之后,教师不妨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然后,可让学生各抒己见、百家争鸣。虽然,班级大讨论可能会使课堂秩序变得似乎很乱,但教师只要心中有数,有一定的适度运筹帷幄的能力,一定会使课堂乱中有序的,周恩来同志就说过,“圣人都喜欢辩论,何况咱们后生小子乎?”
在这里,科学探究还常采用“学生动手实验,学生走上讲台”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们大胆地实验、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这种形式一方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给他们带来了紧迫感。于是只有认真再认真地实验、思索来加强记忆了。看到自己的同学当上了“小教师”,学生既感新奇,又感不应示弱,非要把他讲得不周全的地方大白于天下,由此,学生们自会特别地聚精会神,捕捉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个知识点。当学生讲授完之后,教师可鼓励其他学生踊跃发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经过相互挑剔,相互筛选,相互补充,知识便会清无误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了。
课文中的演示实验,很不利于学生特别是后排的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能力的培养。而科学探究中注重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在实验中,常让学生对于要研究的问题,先做出种种猜想,把各种可能的情况都想出来,然后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自己动手完成实验。设计方案时,可采取如下几种方法。一种是简单且容易成功的实验,由自己独立设计并完成实验,也可让学生独自去演示实验。
另一种是较复杂的实验,可以大家讨论设计,制定不同的方案,然后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几个同学合作实验。制定的方案要包括实验的目的、实验步骤、实验记录等详细内容。在学生设计的方案中,教师不要加以干预,要让学生自己通过讨论,动手实验去探索。例如,如何正确测量500ml水的实验,有的同学认为应先用量筒测出500ml水的体积,然后把500ml水的质量用天平测出。在操作的过程中,同学就会发现量筒过高,容易摔倒,通过讨论,就会对实验进行改进,借用相对稳定的烧杯测水的质量。而有的同学的方案则是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内一定质量的水,然后把水倒入量筒量出500ml水,最后测出剩余水的质量。两种方法都是可行的,教师可起个辅助作用,帮助学生注意两种方法测出的水质量为什么不同,但不加以否定其中任何一种,学生操作这个实验后,自己选出较好方案会更好。不使方案不好的同学扫兴,又使学生掌握了好的方法,激励他们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索与思考。
第三种是有较高难度或有危险的实验,就没有必要让学生去动手。如托里拆利实验,电流做功多少实验,这些可以教师独自去演示,但是应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引导,借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不过,上面这些教学举措,对活泼外向的学生比较适用,而对于一些腼腆内向的学生,教师就应该非常注意引导参与。否则,就可能会使一部分学生成为课堂上的看客,更加内向、自卑、封闭自我,这些不健康的心态的形成,就与发展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了。
(三)、师为导、生归纳、组织出完整的知识框架
在经过实验探究讨论之后,学生们常常提出一些新的想法,教师可能当场难以答复,也可能不明其理,此时,教师一定不要为维护自我的虚伪而将其扼杀,或“想当然”地胡编乱造,而应该对这些新奇的想法给以鼓励,借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对一些错误的知识,教师必须准确而清晰地予以指明,以免将学生误导。基础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深深地根植后,,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指导、点拨、鼓励学生们自己进行归纳总结,将知识网络化,并且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之中,从而确保知识的关联性和完整性,同时也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四)、强化记忆,灵活运用
依据心理学家艾宾斯的遗忘曲线规律来推测,头几天内新知识的遗忘率是高的,所以,在新知识被充分理解之后,学习后面知识时要不断联系旧知识,由学生通过大脑储存的信息再现出来,从而将知识记牢记准。
学生记住基础知识并非教学目的,目的是学生能将知识进行灵活地运用,这就要求学生在应用知识时,应找准解题之“线”,解题之“眼”,即必须寻求打开知识之门的“金钥匙”,也就是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做到以理服人。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每堂课之后可以给学生留下几道课后思考题,鼓励他们通过多种渠道去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接触多彩多姿的新观点、新事物,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些学有余力,且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他们常常不能满足于课堂所接受,因此常常会处于一种“知识饥渴”状态。鉴于该种原因,教师可号召学生自觉地组织和参加物理课外活动兴趣小组,进行一些理论联系实践的探索。小组活动的内容可以是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等等。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因人而异,但前提必须是保证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牢固以及学生的人身安全。
上面几点粗浅的尝试,仅仅侧重于新授课教学的课堂模式,对于复习课、实验课,形式亦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再一一阐述。
总之,“学海无涯”,“教海”亦“无涯”。为了充分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工作者们的任务还是非常地艰巨,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持之以恒地摸索、探讨和创新,以求真正地做到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探究教学论》
2、沂蒙教育、5
3、陈瑜《心理学》辽宁大学出版社、5
5.社会实践中的科学 篇五
一调查目的:
了解什么是科学技术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调查对象:
小学及初中同学,大学同学,网友等等。
三调查内容:
1,、科学技术的概念。
2、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对科学技术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建议。
四调查方式:
网络调查。
五调查时间:
2011年10月23——24日
六调查结果:
1、科学技术的概念:
科学技术就是利用“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能为我所用。就其生产和发展过程而言。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由生产决定的;就其内容属性而言,科学技术是一种生产实践经验和社会意识的结晶,就其实际的功能而言,科学技术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和“直接生产力”。
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机器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马克思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
科学技术的乘法表达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科学技术不仅是现实的直接生产力,而且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具有特殊地位。科学技术的乘法效应,有力地表达了在生产力中的首要地位和作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2、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⑴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①科学技术可以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树立新思想、新观念,起到解放思想、追求真理的作用。
②科技技术具有变革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作用。
③科学技术具有社会管理的功能。
④科学技术具有改变社会关系的功能。
⑤科学技术具有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功能。
⑵.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积极作用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马克思明确
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能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
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
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19 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例如,蒸汽机技术革命主要是从工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力学理论。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它先主
要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电磁学理论,通过促进电力技术的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邓小平在总结科学技术这一发展趋势时深刻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实在,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②消极作用
第一,现代科技使得个人或者小团体的力量得到了高度放大,以至于实验室里的一次错误就可以产生一场大浩劫,带来只有上个世纪的核战争狂人才能想象得到的严重破坏。事实上剑桥大学教授马丁·芮斯(Martin J.Rees)曾以一千美元打赌,在2020年之前就会有一场生物恐怖攻击或者生物意外导致一百万人丧生。芮斯的估计未必很准确,但是科学实验以及相关的设施、材料可能是危险的来源,这应该是无疑的。
第二,科学研究活动需要大量的社会资源的投入,如果不顾社会的承受能力,一
味加大对科学研究投入的力度,就可能影响到社会其他方面的资源投入。例如,连当今世界上头号强国美国也嫌超级超导对撞机过于昂贵,不得不将已经开工,并投入了巨资的工程下马,就是一个典型的社会对科学研究进行某种干预和控制的典型案例。
第三,如核技术可以用于原子能发电,造福人类,也可以被人利用,造成原子弹
发动战争,残害人类。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在给人们带来各种各样精美产品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即使是现代医学,在增进人类健康、益寿延年的同时,也造成了人口的急剧增长,对资源、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已经成了严重的全球问题。
⑶建议
要避免和尽量减少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负面影响,当然要依靠科学共同体的努力,依靠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
必须明确科学实验的负面影响,加强社会的监管。
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七调查体会
①充分认识到科技是一柄“双刃剑”,益处和弊端是相生的,尽可能地多发挥科技的正面效应——创造价值,尽量减少损失。
②科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要正确看待它与社会其它因素的关系。
③科技并不是单向地决定着社会,它同样也受社会的影响,要解决它的负面效应,就要正确认识科技同社会的关系,要使科技和社会同时进步。
6.社会实践中的科学 篇六
-------------小学科学“十二五”课题研究成果经验交流心得体会
商河县郑路镇明德小学张小花
伴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改革,科学课来到我们的课堂。经历过课程改革的科学课教师都需要面对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深刻地把握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并能在教学中生动地践行新课程的先进理念?《科学课课程标准》指出:“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求知欲,引领学生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共处”。
寻寻觅觅——我们的科学课如何教
纵观现在的科学课教学,我们遇到了尴尬,一些实际情况值得我们剖析和思考:
1、课堂不自由。这既来自教师又来自学生。科学课教材从表面上看内容不多,教学时间很宽裕,而实际上其含量非常大,内容方面以五年级下册为例,共四个单元39课,这39课中有47个观察类、实验类、调查类等研究课题,其中包括10个演示、33个分组、4个学生个人实验和调查专题,而且有些研究活动跨越时间长,甚至一个学期都无法完成,这样丰富的教学内容,课堂时间显然不够。由于教学时间的仓促,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手脚,造成教师对学生探究活动的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的不深入,影响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2、教师难作为。在这种情况下,科学课教学中,教师按照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进行操作,学生参与探究的过程也非常简单,主要在教学中碰到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后,小组协作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困难和问题。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似乎对这样较雷同的活动失去兴趣,活动参与率低,学生的学习过程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3、目标难落实。《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使我们科学教师明白教科学不能像上自然课那样教结论、教答案,而要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既学会科学知识,又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发展科学思维、提高科学素养。因此没有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便不能完成科学课赋予我们科学教师的使命。
这需要我们更多考虑革新学生学习科学的方式。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科学知识不可能都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有时需要在激发学生科学兴趣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一些探究活动。教师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探究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还能充实学生的科学生活经验。所以必须打破课堂常规的束缚,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正如《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在千寻万觅中,我们终于找到小学科学课教学的生长点:课题研究。
上下求索——我们的课题研究之路怎样走
课题研究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其核心思想就是让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形式,激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条件,选择不同的课题来研究,通过观察、实验、调查、测量、搜集文献等手段,获取大量的研究资料或事实材料,运用实验验证等方法,对课题展开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小学生通过自主选题、主动实践,主体探索、积极思考等方面的锻炼,完成对课题的探究、实践,使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成功,并形成对大自然、社会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积极主动地、科学地探究的基本素养。
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课题研究的三个策略:教材内容延续的课题研究,教师提供有价值的课题研究,学生自主选择的课题。
一、教材内容延续的课题研究
在学生的课题研究中,选题至关重要,因为选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强化学生问题的过程。刚开始时,由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些有意义的课题,让学生明白哪些课题有意义,可以研究,哪些没有意义,研究价值不大,或者不适宜我们研究等,避免一时无从适应的状况,根据教学进度及与教材内容,教师可提供研究指南。
二、教师提供有价值的课题研究
在经历了与教材内容项联系课题研究后,学生已经熟悉这种活动的情况下,可由教师对学生提出研究的课题,这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通过互相切商,指导学生修改,以达到做一个有意义的课题,这一阶段可同时选项一些其他各类研究性内容的课题。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研究前,应该对学生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筛选,从中选出比较贴近生活并且通过调查询问、查找资料等办法容易完成并确有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
在课题研究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及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互动作用十分重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协商、对话、和合作。让学生经历一个个问题的探究过程,对来源家庭、社会、自然世界中问题使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去解
决,并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方法、不断同化新知识,构建新意义的过程。
三、学生自主选择的课题。
这是课题研究活动的核心阶段。这个阶段即要有教师的指导,要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手段,又要有一定的意义。研究的内容要符合小学的兴趣,把生活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写出类,并加以研究。
学生开展活动时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研究中遇到比较复杂的统计方法等。教师在学生的研究过程中要做好必要的技能指导是非常重要的。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课题研究的成效。
课题活动结束后,进行成果展示与交流,采用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如小论文、科技作品、照片影像等,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别人的长处,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并展示自己的各种能力。
瞻前顾后——前行路上我们的收获
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从小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选择他们力所能及的活动方式和认知形式,是课题研究取得成功的保证。在研究过程中,让学生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带着问题去学习,体验成功的欢乐和挫折的苦恼。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了怎样设计问卷,怎样调查,怎样合作,怎样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到了一定的研究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乐趣。
7.社会实践中的科学 篇七
一、坚持以人为本, 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 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历史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以学生为本, 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第一要务, 这就需要历史教师一切从学生出发, 不断解放思想, 更新教学理念。
首先要打破本位主义, 加强学科整合。新课标下的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 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 还是世间的美丑、善恶、忠奸, 都存在于历史之中。历史学科内容广博的特点和学生的未来发展决定历史教师应当树立学科兼容观, 加强学科整合。如学习历史可以与地理结合起来, 充分重视地图的作用, 从地图上获取历史知识、历史信息, 用语言文字准确叙述图中所示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如在讲“张骞出使西域”和“郑和下西洋”时, 就充分利用地图让学生自己设计出行路线, 想象在远行的路途中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以及怎么解决等, 学生非常感兴趣。这样不仅让学生动手、动脑, 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其次关注学生思想发展, 促进健康成长。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 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 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促进学生坚强而健康地成长。在历史长河中有“卧薪尝胆”的勾践, 有以顽强意志战胜奇耻大辱而写成史学名著《史记》的司马迁, 有用19年时间写成《资治通鉴》的司马光, 有用27年的艰苦努力完成《本草纲目》的李时珍等等。通过历史名人、历史故事等教育学生要敢于克服当前的困难, 增强自己的意志力, 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健全的人格,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为成为现代公民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坚持全面协调发展, 积极改进教学模式
以往的历史教学多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形成了以“死记硬背”为特征的历史教学模式,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所以, 历史教师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积极开展教学改革, 努力做到“三个转变”:
一是由传授知识向提高能力转变。古人说, 授人以鱼, 不若授人以渔。教师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 发现并掌握其规律, 提高学习效率。如讲中国现代史时, 可以让学生抓住重大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记住发生年代。1917年十月革命, 革命制止战争,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 成为1919年“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五四”运动把新文化运动推向新阶段, 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 1920年共产主义小组出现;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后, 还可以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 全面提高学习能力。
二是由平面课堂向立体课堂转变。由于历史教学偏重逻辑性, 忽视了形象性, 教师习惯于用枯燥、呆板的语言去讲述历史, 使得历史课堂变得平面化, 也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经常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因此, 历史教师必须大量运用实物、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或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打破时空界限, 立体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拉近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让学生在感受鲜活历史的同时, 提高学习质量。
三是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历史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认知, 更要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和实践的能力, 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提高人文素养, 实现全面发展。为此, 历史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开展调查研究, 如开展寻根调查, 了解中国古代人口变迁;考察家乡的遗址、遗迹, 了解家乡历史等, 从“行万里路”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坚持统筹兼顾,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历史教学中践行科学发展观, 就要妥善处理好学生、教师、学校之间的关系, 尤其要建立和谐、平等、开放的师生关系,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以师生间的真诚交流碰撞智慧的火花。
一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就必须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真正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历史教师应把更多的时间和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 充分信任学生, 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教学, 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锻炼和表现机会, 促进主动学习和发展, 最终达到学生“会学”的目的。
二要有宽容和赏识的心态。现在学生思维活跃, 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异想天开”的学生, 如果教师缺乏宽容和赏识的心态, 很容易压抑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为此要多鼓励、引导, 把学生的“异想”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 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相对自由的环境中, 积极参与, 主动学习。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宽容性格和民主意识很有意义。
三要采用开放式教学组织形式。传统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存在两大不足:一是形式封闭, 由极少数学生与教师互动;二是层次较低, 只是在一些浅显的问题上开展互动, 深层次的问题都是教师包办代替。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形式要多样和开放, 全体学生与教师要一起活动。原来由教师做的, 如讲课、释疑等, 部分或全部由学生去做, 形式上可以由个人或多人完成。这可以多角度启发学生思维, 多层面促进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的发展。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 实现师生共同进步
现代社会飞跃发展, 知识更新快, 信息量大, 历史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才能促进学生、自身和教学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现在提倡的教师专业发展就是促进教师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要坚持走专业发展之路, 一方面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除了阅读大量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刊, 还把对我深有启发的一些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不断地创新、完善教学。持久的学习实践使我受益匪浅, 不仅提高了撰写教学论文的质量, 关键是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活动能够有效结合, 显示了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 静下心来阅读专业书籍, 优化知识结构, 夯实专业基础。为了在教学中站得高、看得远, 放得开、收得拢, 我密切关注历史理论研究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动向, 及时了解与历史有关的新闻事件, 以便在教学中把历史与正在发生的现实结合起来, 让学生对事件做出自己的判断, 锻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8.社会实践中的科学 篇八
关键词:小组合作 学习 科学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科学课中主要的教学方式,它为学生创造了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因而在科学教育中创建合作学习小组,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掌握了一定的合作技能。正确运用,合理调控好这个“合作的小组”,就会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使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课堂活力不断呈现。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构建合作学习模式是十分重要的。
一、构建结构、分工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在构建合作小组时,首先,要注意结构的合理化。遵循“优势互补”原则。我主要采取动静、男女、动手强和思维强的组合方法。这样组合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其次、要注意分工的合理化,只有小组内分工明确,才会使探究过程“活而有序”反之容易出现“争抢”和“坐等”等不良现象,不利于小组团体意识的增强和探究能力的提高。
一般在小组内设置小组长、实验员、记录员、汇报员、材料员等角色。这些角色并不是孤立的,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例如小组长也可以是汇报员,记录员也可以是材料员等。这些角色也不是终身的,我们会定期轮换。通过一段时期的训练,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意识,掌握了一定的合作技能。
二、创建环境,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机会
1.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在精神上受到鼓舞。教师要放下架子,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
在执教《点亮我的小灯泡》一课,我给每组准备一个灯泡,一节电池,一根导线。要求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并在记录本上画出你的连接方法。在讨论过程中我播放一段轻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主动的探究,同时,我走入他们中间,和他们一起合作学习。没过一会,有好多组的小灯泡都被点亮了。但是我发现其中有一组一直没亮起,看他们的神情好象有点着急了,我及时过去安抚他们:“不要急,慢慢来,需要老师的帮助吗?”我给他们指出了几点建议,一试果然亮起来了。他们很开心。
2.提供充裕的合作时间与空间。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交流时间和空间。减少不必要的讲解时间,把课堂时间的支配权给学生,使学生有机会发言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发挥。在合作前给足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只有当学生对探究的问题无法解释时进行合作才是最有效的。
在执教《光与热》一课中,我主要是让学生来认识光与热的必然联系。首先,给每一小组提供材料:温度计、平面镜三面、记录表格。其次,给学生十分宽松的时间进行讨论。即认识实验的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实验的注意事项等问题并拟好书面的实验方案。然后,交流各组的实验方案,学生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相互补充,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修改各组的实验方案。这里我给了学生足足20分钟的时间,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机会,使不同的学生的智慧得到尽情地发挥,体会合作探究的乐趣。同时为下面的实验操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大限度取得实验的成功。最后,给学生提供较大的探究空间,不局限于教室走廊,在不影响学校教学次序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你可以选择校园的任何角落来作为你的探究场所进行实验。最终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3.开展组间竞争,激励学生合作。
有的时候对学生适当运用奖励的方法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学中我常采用小组竞争的机制。在执教《造一艘小船》一課时,教师为每组准备相同的橡皮泥一块,小铁圈若干。让小组间进行比赛,看哪组用橡皮泥做的船装载的小铁圈最多为胜利。在合作之前,我激励学生,今天老师给各组一个机会,来比一比那组同学造的船厉害。能装载大量的货物并能分析出装载量大小与船的哪些因素有关系。比赛结束后,老师给装货多并能说出装载多少原因的合作小组给予奖励。颁发“最佳造船奖”。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你们取得的成功是大家合作的结果,每个人的努力都将关系到合作小组的荣誉,体会到自己是小组中的一员,要为小组出力,才能使的小组探究取得成功。
三、有效组织,促使合作学习的成功
1.努力培养学生的“三会”。
即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其他同学的发言,努力听出同学发言的要点,对同学的发言能做出自己的评价;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同学作进一步的解释;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出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努力培养学生的这“三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这种习惯,促成合作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2.善于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如在当有较多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相近疑难个人无法解决时;当学生对某一问题出现较大分歧,需要共同探讨时;当学生学习任务较多,需要分工协作时;当学生思路不开阔,需要相互启发时,都是进行合作学习的较好时机。记得在执教《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一课中,我要求各组用图文的形式直观表达人体器官的联系。我深知完成这个关系图的绘制是有难度的,所以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充分的发挥小组合作优势,先给小组学生充分的思考与修改的时间,然后通过讨论让学生相互启发,开阔思路,找到彼此之间更广泛的联系,最后再完成一幅完整的图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执教《摆的研究》一课时,我出示两个不同的摆,并让它们同时摆动半分钟。请两个同学分别数摆摆动的次数。学生发现不同的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不同的。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有说与摆锤的轻重有关、有说与摆角的大小有关、摆绳的长短有关等。学生的分歧很大,此时我鼓励共同探讨,确定本组探究问题的指向。设计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运用排除法。最终得到正确的认识。
9.社会实践中的科学 篇九
科学技术是“天使”还是“魔鬼”,如何理解科学技术在社
会发展中的作用
学
号:********* 姓
名:********
分
数:
专业班级:***********
科学技术是“天使”还是“魔鬼”,如何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再到现今社会,科学技术无疑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然而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人与人之间有矛盾,物与物之间有矛盾,人与物也有矛盾,我们处在一个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的世界。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困扰和问题。那么科学技术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
科技的右手是天使
科技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工业和农业生产、交通运输、通讯、医疗卫生、文化艺术以及教育等。科学技术的发展给这些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深刻的影响了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面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原始封建社会,人类工业生产基本为手工业,自给自足,蒸汽机、纺织机等机器发明后人类工业迅速发展,人们的手工业可以大量出卖交易,推动了市场的发展。机器代替手工推动了轻工业的发展,而轻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重工业的发展。工业发展的时代使人们享受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满足人们物质需求。工业的发展要求需要更多的农业原材料,从而促使农业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于是各种农业生产器械相继发明,加上生物科技的发展培育优良的品种,农业生产产量大大增加,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粮食需求,而且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生产原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的应用于自然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是同样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能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要素。
历史上有很多次灾难性的死亡事件都是因为瘟疫导致的,天花、鼠疫、流感等恶性传播疾病导致了成千上万的人死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制造疫苗,一次又一次打败了瘟疫,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一份保证,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以前人们出行基本靠走,就算是用马车等代步工具也快不了多少,出远门还是要很长的时间。汽车、火车、飞机的发明,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为人们提供快速便捷的出行方式。便捷的交通使全球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全球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改变了国际贸易形式,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繁荣。在古代,人们互通往来都是靠写信,带口信等方式,传播信息速度慢,效率低。贝尔发明电话后,人类进入了电子通讯时代,无论多远,只需一根电话线,就可以把声音传到你想要传达信息的人的耳边。手机等移动通讯设备发明后,人类的通讯更加方便快捷,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联系我们想要联系的人,这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且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也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科技的发展在文化和教育方面也产生了革命性变化。各种先进的设备,各种新兴技术的发明,提高了效率,使人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享受文化的熏陶,接受科学文化知识。
科技的左手是恶魔
科技发展推动了时代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快捷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但是,与此同时,科技的发展也带了许多负面的影响,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坏处和困难。工业革命是人类进入了机器时代,解放了人力,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工业污染,劳动力剩余等问题。从19世纪到21世纪,地球在这几百年间环境不断恶化,臭氧层空洞、酸雨、核污染等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空气质量逐年下降,水体质量一年不如一年,今年12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雾霾天气,局部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出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河流水体质量严重污染,饮用纯净水越来越少,我国缺水问题更多的表现为水质性缺水。导致这些污染的源头都是工业的发展,新闻上经常报道,某企业工厂废水废弃污染物严重超标,某村庄由于受到污染气体的影响全村犯上肺病,某村庄由于河流被工厂排放废水污染全村饮用水严重缺乏,废水散发的有毒气体使村民犯上疑难杂症等恶性报道。科技发展,工业繁荣给人们带来富裕繁荣的同时也夺走了许多人的生命。不仅人类自身受到了威胁,还使得许多物种失去繁殖生存的家园,甚至一些物种遭到了灭绝。
农业科技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解决了人们的粮食问题,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粮食安全问题和农业污染问题。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转基因食品,地沟油,三聚氰胺奶粉等问题的频繁发生使得当今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岌岌可危。在医疗卫生方面,抗生素的泛滥使得许多病毒变异,产生了很多疑难杂症,更有人利用现代医学进行犯罪活动。
电子科技的快速使得大量新奇的电子产品问世,它们的多功能和娱乐性吸引着人们的眼球。然而,现代人大多沉迷与电子产品,追求高端电子设备。这种现象尤其表现在年轻人中,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社交等,到哪里都捧着手机、平板电脑,要不就是坐在电脑前。长期沉浸在网络的虚拟世界,缺少与人沟通的能力,缺乏锻炼,身体素质下降等问题日益严重。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10.环境科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篇十
环境科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
“让衡水湖更美,我们在行动!”——之衡水湖环境调查
时间:2010年7月19日星期一——2010年7月24星期六
地点:河北省衡水市
实践队员:邓悦 司丹丹 林灏凡 刘顺 侯长江 韩钊博 李平
第一天:取样
到达衡水汽车站已经12点,但舟车劳顿并未影响我们实践的激情和热度,我们吃了中午饭就坐上了18路直奔目的地衡水湖。到了目的地之后我们按照原定安排执行我们的第一项任务:全面了解衡水湖周边居民生活状况和湖区生态环境、生物物种生存状况。
生物物种调查.我们将针对衡水湖及周围的玉米、水稻、莲花、芦苇、芡实、菱角等植物观察其生长情况,对鲤鱼、鲫鱼、田螺等动物进行仔细观察。
生态环境调查 此次主要在岸边水质水下污泥采样检测,并拍照作为参考。适当采集周围土壤,验证酸碱性等。
我们认真地取样,准备带回实验室进行水质监测。完成时天色已近晚。
(第二天)
“民意调查”是我们实践内容的第二部分,首先我们把提前准备好的调查问卷让开船的师傅(是当地人,对衡水湖有很深的感情和了解)填写,师傅不仅热情认真的填问卷,还给我们讲解了好多有关衡水湖的历史故事MMMM
共享资料
和人文趣事:
我们还向当地的渔民了解了衡水湖水质保护的相关信息。
岛上居民也热情参加了我们的调查问卷。
(第三天)
经过昨天从当地人和渔民口中对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深入了解,知道了这两年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更加重视对衡水湖的治理和保护工作。所以我们就举行了“让衡水湖更美,我们在行动!”条幅签名活动!
这次宣传面对的群体有游客、有渔民还有相关工作人员,我们还会去附近中小学对这些祖国的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行宣传、教育。让他们从小就养成一种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让他们有一种“让母亲湖更美丽,有你有我”的责任感,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来保护母亲湖,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第四天)
走访“衡水湖管委会”
经过了解,我们得知衡水湖现直接由“衡水湖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我们最后会把我们这次调研活动的具体成果和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及需要官方部门采取的措施和还有我们大学生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以报告的形式发给管委会,领导说他们欢迎也必然会采纳合适的建议。拍照过后,李主任还亲切地和我们每个人一一握手,让我们深受感动,也感受到了这次实践活动的意义和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第五天)对我们带回来的样本进行“水质检验”
MMMM
共享资料
运用我们所学的有关污水处理的相关知识进行水质污染的检验,我们了解用离子交换法净化水的原理和方法,用天然水中无机离子杂质的定性鉴定方法。
1离子交换法净化水
天然水中主要有无机杂质离子,另外还有某些气体、有机物和微生物等。除去天然水中无机杂质离子而获得的净化水称为去离子水,实验制备去离子的方法是离子交换法,工业上制备去离子水的方法除离子交换法外,还有电渗析法、反渗透法。2水的电导率及水质检验
水中所含杂质离子越多,水的电导能力越强,水的电导率越大,所以可以根据水的电导率,判断水中杂质离子的相对含量。评价水的纯度。
检测表明,目前受污染河段的超标项目主要为大肠菌群、非离子氮、石油类、溶解氧、PH值等,其中以矿物污染和化学污染最为严重。除了游客带来的矿泉水瓶和塑料袋等白色垃圾的污染,来自广大农村地区的面源污染也令人担忧。我们希望相关部门加大对湖区部分的湖面垃圾的打捞工作,并张贴“为了美丽的湖面,请不要随意扔垃圾”等宣传标语。
(第六天)
经过为期近一周的实践活动,我们收获很大,这是我们进入大学以来第一次那么长途跋涉的去实践,虽然很累,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因为我们有一颗坚强而充满热情的心,所以我们出色地完成了这次实践任务,更知道了团结协作和分工合作的重要性。我们也深切地体会到团队精神是成功的必备条件!这次实践充分培养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与人MMMM
共享资料
沟通的技巧,我们也得到了当地人和管委会领导的一致肯定和支持!
作为总结,我们把这次实践成果以报告形式发送给衡水湖管委会,并希望他们采纳我们的建议。现附报告如下:
尊敬的衡水湖管委会的领导:
您好!
很高兴您那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作为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我们对环境保护问题十分敏感,我们更把保护环境、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视为己任!所以我们在大一的第一次实践中就凭着自己的这份热情,希望能对环保这个越来越受关注的大问题尽自己的一份微小力量!
把衡水湖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及保护对象的典型性、稀有性和特殊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经过我们这一次实地考察,也真切地感受了湖区面积的广阔,更看到了淀区内荷花的美不胜收,还有湖面上嬉戏的野鸭,更是第一次享受了美味的烤鸭蛋,还有美丽的芦苇荡,在湖边吹着风,让人神清气爽!但是这么美丽诱人的景色却被污染了,不免让人遗憾!
我们取了水样,拿到学校实验室做了水质检验,也对各种植物做了仔细地观察,感觉现况不容乐观。
衡水湖有这么丰富的资源,可以引进新生的循环利用经济模式,例如:“桑基鱼塘”的经营模式,这样一定既有利于环保又有经济收益。
我们还希望管委会能多做一些招商引资的宣传,大力发展旅游业,引进各种新鲜的水上游乐项目,尽快地让衡水湖的景色资源得到适当、充分地利用。
MMMM
共享资料
还有就是水质污染问题,据我们了解,湖面上漂浮的垃圾还没有具体的清理措施,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安排,当然还可以做一些环保宣传标语使游客意识到文明旅游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我们大学生也会尽自己所能为保护湖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现将我们这次调研的相关照片也跟您分享下,再次感谢您能支持我们的实践活动!希望我们的建议能被您采纳!同时更希望我们的衡水湖更美丽!祝您工作顺利!
华北电力大学
邓悦 司丹丹 林灏凡 刘顺 侯长江 韩钊博 李平
11.社会实践中的科学 篇十一
综合理科在初中开始实施,它整合了原有的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和高中自然地理的部分内容。由于该课程架构宏、容量大、目标新,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事实证明,传统的教法和学法难以整合三维目标,难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更难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思维导图,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表达和思考,非常接近人的自然思维过程,不论是企业还是教育,都在探索它的应用。近两年,笔者在科学教学中引入了思维导图,以下是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思维导图简介与制作方法
“思维导图”是英国人托尼·巴赞发明的一种学习、思维的工具,又称“大脑使用说明书”。和传统的学习方法完全不同,它顺应了大脑的自然心智思维模式,它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加强了对概念的理解,同时激活了右脑。
用“思维导图”进行科学课程的教学与学习,对于教师来说,改变了教学方式,而对于学生来说,实现了智力扫盲,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思维导图制作方法:
①把主题画在纸的中央。主题可以用关键字和图像来表示。所谓关键字,就是表达核心意思的字或词。关键字应该是具体的、有意义的。这样,有助于我们进行回忆。
②考虑“次主题”,也就是在上一层主题下的延伸。
③在“次主题”后,罗列更为细节的要点。这个时候要注意的是,不要强迫自己用一定的顺序或结构来罗列要点。任何一个要点出现的时候,尽可能自然地将它用“关键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并把它和最相关的“次主题”连接起来。
④整理思维过程。在完成思维导图后,再用阿拉伯数字把它们标记出来。任何一个“次主题”都要用一种颜色来表示。而且,如果可能的话,要尽可能用图像来表达一个关键字,这可以大大加深记忆。
二、利用“思维导图”转变教师的工作方式
1.融入集体备课,实现同伴互助,催生有效预设
科学教师都是从分科老师中来,要进行综合理科的教学,其备课量之大前所未有,专业要求之高可想而知。改变工作方式,教师在认真研读教材、课标、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加强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智慧共享。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大家仅仅围绕讨论内容展开话题,由一名教师记录下每个教师的观点,通过讨论确定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然后运用思维导图将讨论结果进行整理,分别发给各位教师,这样大家就得到了一份凝聚着集体智慧的教学设计了。这种方式特别能促使青年教师和非专业背景教师尽早地熟悉教学规律和教学内容。从而实现了同伴互助,同时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下面是我们备课组对《保护土壤》一节的备课记录(见图1)。
图1《保护土壤》思维导图
三、融入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方式,激发精彩生成
科学教师课堂的展开,在授课、讨论、与学生的探索等交互活动中,知识不断涌现,技能逐步培养,过程不断清晰,方法源源呈现。态度、情感、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养成。这一切都可运用“思维导图”。整个上课过程也是一个师生共同完成一张思维导图的过程。图2是我进行8年级科学“植物根系”一节教学后黑板留下的思维导图(见下页)。
图2 “植物根系”思维导图
四、利用“思维导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我们都承认,学生在学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学会学习。不会学习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心理困扰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常见的对学生学习的教育,往往是零碎的,也是低效的,鲜有系统的、高效的技巧。“思维导图”方法正是这样一种吻合人类大脑高级思考的模式。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法学习能有效突破学习的瓶颈,达到大脑智力自由的新境界。
1.融入课堂笔记,高效、快捷
教师常埋怨学生学习习惯差,不爱记笔记,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是学生采用的传统的直线式笔记有几大不足:记的文字多又长,常常顾“记”失“学”,顾“句子”失“要点”,顾“动手”失“动脑”。这样的笔记,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课后遗忘快、复习时间长,往往是笔记完成后束之高阁,再也不看它一眼。
学生改用“思维导图”做笔记,能有效解决上述不利因素。“思维导图”用文字将人的想法“画出来”。思维导图笔记法里面有:视觉节奏、视觉模式、色彩、图像与想象、视觉化、多维度、空间感、统一概念形态、联想……种种因素有利于大脑发挥整体功能,符合人的眼睛照相式接收信息的快速学习模式,复习一遍一节课的内容,只需一两分钟就完成及时复习。从而可以使知识记忆度长时维持在一个高记忆状态,而且放射性思维的模式非常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创新能力的培养。
2.融入课后复习,促使知识结构化、网络化
复习是思维导图“大展身手”的一个领域,一章书的核心内容,用一幅A4纸大小的“思维导图”就足以囊括,而这幅“思维导图”是学生亲自制作的,当中不自觉地设置了很多“记忆钩”,极大地加强了学生大脑知识信息的有序存储与方便提取。这种方式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动手制作和动脑思考,使他们能够从整体上掌握基本知识结构和各个知识间的关系,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概念网络。
3.融入科学探究,优化心智思维模式
“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学生经过思维导图学习法的长期训练,形成了放射性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科学探究的要求是:遇到一个想研究的现象或事物,首先要会提出科学问题。受过“思维导图”训练的同学短时间内就可做出反应。他能围绕现象、事物的方方面面一下子提出很多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再分支发展出怎样制定方案,怎样筛选方案,怎样操作方案,怎样提炼结论。大脑神经网大面积参与反应,思维四通八达,信息畅通无阻。如对一条蚯蚓提出科学问题,受过“思维导图”训练的学生能更快地想到从蚯蚓的食物、行走方式、居住环境、排泄、食物链中的位置等方面提出很多问题。
科学探究是教师学生在科学教与学中普遍感到头痛的内容,用传统的教学法极难逾越这一鸿沟。事实上,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也是衡量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科学的重要指标。而《科学》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养成科学的心智思维模式。用“思维导图”做科学探究能有效突破这一瓶颈,迅速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之所以有效,是因为“思维导图”本身就是《科学》教学要达到的终极目标之一——让学生养成科学的心智思维模式的一个具体模式。目标和过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科学探究成为师生乐而为之、乐此不疲的学习活动。
新课改,改的不仅是学习内容,不仅是探究模式的建立,更是运用心理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思维模式的改革,这是有利于全民族创新精神、创新未来的心智模式的改革。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公明中学。电邮:nlp2001xb@21cn.com。此学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单位。)
12.社会实践中的科学 篇十二
1 运动人体科学与高校体育的涵义
1.1 运动人体科学
运动人体科学以研究体育项目与人体机能为主题, 它是一门主张科学运动与医学运动相互交叉的新型学科, 同时也是一门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专业。从知识框架的视角而言, 它囊括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保健康复知识以及运动医学等专业学科。运动人体科学是高校体育专业中的一门新学科, 在训练过程中, 它要求学生能够在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之上, 具备一定的发展能力和科研能力, 以及具体的实践操作能力等。运动人体科学融入了体育竞技、医学文化、以及身心健康等多个专业的基础知识, 它即能丰富学生的体育竞技知识, 又能开发学生的医药学文化。
1.2 高校体育
鉴于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高校体育教学只有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作为主要教学目的, 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感受到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然后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 在训练过程中, 养成科学的运动方式和运动习惯, 从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 形成良好的体育品格。另外, 通过严格的体育培训和体育竞技, 我国也能培养出、选拔出优异的体育人才, 为国家贮备优秀的运动员。根据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高校体育教学可分为三大主线, 一是运动训练, 二是运动教学, 三是体育科研。其中运动训练的主要对象是我国专业运动员;而体育教学和运动教学则是针对广大学生群体的。
2 高校体育实践在运动人体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2.1 补充运动科学的必要知识
运动人体科学不仅能指导高校学生进行更合理的体育运动, 还能帮助学生提高运动效果, 增强身体素质。另外运动人体科学还是一门专业的医药学科, 若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 不幸发生意外损伤, 运动人体科学可为学生提供一些基础的护理常识, 让体育学生在运动中避免受到伤害, 即便意外突然降临, 学生也能依靠自身所掌握的人体科学知识, 进行及时补救。相反, 倘若学生对运动人体科学知识懵懵懂懂、一知半解, 不仅会削弱运动效果, 还会导致意外损伤, 在意外损伤后也不知该如何处理, 以至于造成严重的后果。
2.2 提高我国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需要
高校是培养专业运动员的摇篮, 同时也是诞生运动理论的基地。相比较于普通学生, 专业运动员更需要科学的运动理论和实践指导, 运动人体科学不但能弥补其中的缺失, 还能帮助运动员提高身体素质, 让他们进行更合理、更科学的体育训练, 从而减少运动损伤, 增加体育效果。此外, 运动人体科学还能推动我国体育项目的科学研究, 提高我国体育竞技水平, 使运动科学更好的服务于体育项目。
2.3 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需要
体育专业人才是我国体育教育、体育培训的中心力量。提高体育教育水平, 不仅有利于我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还能提高我国的体育水平和竞技水准, 深入体育研究领域。作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 必须要以一个体育研究者的姿态, 掌握必备的运动人体学科知识, 这样一来, 才能科学合理的指导学生进行体育训练。高校是体育竞技的研究基地, 只有合理的运用运动人体科学知识, 加深人体科学实践, 有目的、有计划的制定出体育训练方案或方法, 才能督促学生进行科学训练, 从而培养出睿智、健康、全面、优秀的运动员。
3 运动人体科学在高校体育实践中的作用
3.1 运动生理学的作用
从所属内容而言, 运动生理学属于医药学科的范畴。只有建立科学的运动理论和运动知识, 才能将运动生理学纳入体育运动的版图。自20世纪末开始, 我国体育研究学会对运动生理学就展开了大量的实践研究。主要内容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运动性疲劳与身体恢复情况、数字化技术评定与运动员身体机能;运动与免疫机能、运动与抗衰老、运动与身体成分、运动与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研究。只有将生理学知识与体育运动紧密结合, 才能产生新的契机, 使体育教学更符合科学规律。
3.2 有利于终身体育理念的培养和形成
传统的体育教学, 注重体育项目的实践和体育技能的掌握, 却忽略了体育素质的培养, 体育知识的灌输。因此, 只流于动作的体育教学, 使学生难以肯定体育锻炼的价值, 难以掌握体育运动的方法。一旦等到学业结束, 学生则不能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也无法从事与体育相关联的工作。而运动人体科学在传授体育竞技技巧时, 更注重运动人体科学的知识传播, 使学生能更科学、更合理的进行身体锻炼, 更全面、更专著的了解人体规律和医学常识, 掌握系统的运动科学理论, 提高他们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 即使他们在毕业之后, 也能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 保持终生体育理念。
3.3 有利于提高高校体育训练的水平和高素质运动员的培养
体育训练不仅仅是形式上的项目技巧, 还需要一套强有力的科学理论作后盾, 才能形成系统化的科学研究, 而运动人体科学就能很好的弥补这个缺陷, 为体育竞技提供良好的理论知识, 让训练人员可以轻松掌握运动技巧。有了科学的理论, 运动人员在进行身体锻炼的时, 才能依照运动人体科学的具体方式, 深入了解人体规律, 掌握训练周期, 判断身体状况, 从而制定出专业的训练方案。例如可通过测量血乳酸的具体含量, 来判断符合运动员体制的运动量等。有了科学的保障, 才能建立可靠的资料数据, 而不是简单的依靠经验和直觉来判断, 这样一来, 高校才能全面提高运动员的体育素质, 增强学生的健康体质。
4 结语
综上所述, 健康是最大的价值, 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 面对现代快节奏的都市生活, 健康的身体素质和正确的体育理念是人们的基本需求。特别是在高校之中, 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阶段, 只有科学的运动规律与合理的体育训练方式, 才能增强学生体质, 保障学生身体健康。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健康、对于锻炼, 往往缺乏一定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传统观念普遍认为, 只要坚持锻炼身体, 体制就能增强, 身体就会健康, 经过科学证明, 这样的想法是片面的。只有根据学生实际状况, 并结合运动人体科学, 制定出周密的锻炼计划, 才能符合人体运动规律, 提升锻炼效果, 保障训练质量, 保持终生体育的思想。
摘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健康是人生的筹码。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 高校体育实践成为了素质教育的首要问题。运动人体科学是高校体育的教育基础, 基于健康的重要性, 高校体育教学必须要充分完善体育教学的各项措施流程, 只有全面完善运动人体科学的基础流程, 才能实现高校体育的“上层建筑”, 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该文从运动人体科学与高校体育的涵义出发, 分析了高校体育实践在运动人体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并指出了高校体育实践的具体作用。
关键词:探析,运动人体科学,高校体育实践,作用
参考文献
[1]姚鸿恩, 李宗珊, 荣湘江, 等.我国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本科) 办学现状的调查研究[J].体育学刊, 2006 (1) :82-84.
【社会实践中的科学】推荐阅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10-01
论科学知识社会学中的库恩哲学07-24
暑期社会实践实践总结11-12
社会公德社会实践报告09-24
科学实践活动案例08-07
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心得总结06-28
社会实践表的实践内容11-19
社会实践汇报06-29
书店社会实践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