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测试试卷

2024-09-17

家长学校测试试卷(7篇)

1.家长学校测试试卷 篇一

2011-2012学年高三部分学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分析

一、命题意图

模拟高考:题数题型同高考,答题形式仿高考

指导复习:知识技能重技巧,答题标准求规范

关注现实:材料信息传时效,国计民生须知晓

控制难度:平易之中设陷阱,清晰现状指方向

本次考试语文命题以2011年高考语文课标卷《考试大纲》为依据,参照2011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的考查内容和试卷结构,在全面考查的基础上,重点考查语文能力。

整个试卷共六大题18小题,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大题为文学类论述文章阅读,以选择题的方式,重点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以及根据文章内容理解分析的能力。

第二大题为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节选自《宋史》,考查对文言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对文章信息的筛选、分析综合能力,对重要语句的翻译能力;古代诗歌阅读由诗歌鉴赏、名句默写两部分组成,考查的是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能力。

第三大题为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文为裘山山的《象牙色毛衣》,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第四大题为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文为《那些翻译大师们》中的《杨绛眼中的傅雷》,主要考查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的能力,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

第五大题是语言文字运用,考查内容包括成语的运用、病句的辨析、句式的转换及句子的仿写。

第六大题是作文,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二、考试成绩统计

全市文科,试题难度系数0.65,平均分97.13,其中客观题15.52分,主观题81.6分;

全市理科,试题难度系数0.66,平均分99.17,其中客观题16.52分,主观题82.65分

全市最高分135分(卢梦玮,焦作一中),其中文科最高分为135分(卢梦玮,焦作一中),理科最高分为131分(秦苗苗,武陟一中分校);全市120分以上387人,其中文科197人,理科190人;全市110分以上3671人,其中文科1759人,理科1912人。

全市主观题最高分109分,其中文科主观题最高分为109分(修武一中蒋思敏),理科主观题最高分为107分(修武一中赵雯雯);全市主观题100分以上291人,其中文科174人,理科117人;全市主观题90分以上4847人,其中文科2382人,理科2465人。

省级示范高中语文最高分统计

省级示范高中语文平均分统计

全市文科客观题正答率统计

全市理科客观题正答率统计

全市文/理科主观题平均分统计

省级示范高中语文主观题平均分

三、试题分析及评分细则

评卷原则:给分有理,扣分有据,宽严适度,始终如一。

第Ⅰ卷 阅读题

必考题

第一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文章摘自卢长怀《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休闲思想探析》,从休闲的视角探讨陶渊明作品中的休闲思想内涵,对丰富和拓展现代休闲学的研究有所裨益。

1.【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直接促成了我国古代休闲文化的成熟”与原文不符。原文说“直接促成了这一时期休闲思想的逐渐成熟”。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的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游山玩水创作诗歌”不是休闲思想逐渐成熟的原因,是休闲思想的体现方式。

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重点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陶渊明笔下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文则是对一种理想生活的描述”与原文不符。原文只是说陶渊明“注重对理想生活的描述”,并非都是描述理想生活的。

第二题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种世衡的这段文字节选自《宋史》。种世衡是大儒种放之侄子,北宋一朝种家将的开山人。为时总领西北军务的范仲淹一手提拔。招抚羌人,筑城安边,种世衡为将多权谋,善用计。原文经过处理,文面干净清晰。

4.(3分)【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间”应为“间或”、“时常”。

5.(3分)【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①是说种世衡少有气节,③是说种世衡做事有魄力,⑤是说种世衡守信。

6.(3分)【答案】A.【解析】本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着重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能力层级为C级。“重新修建一座城”错,原文为 “因其废垒而兴之”。

7.(10分)(1)(5分)【答案】曾经集合客人饮酒,有人得到敌情来报告,他就把酒器赏给来报告的人。

(2)(5分)【答案】他善于抚养士兵,士兵有病的就派一个儿子专门侍候他饮食和汤药。

【评分标准】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翻译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关键词语和全句大意的翻译不重复扣分。(1)译出大意给3分;“会”、“以”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译出大意给3分;“遣”、“视”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文言文翻译的基础是理解,而对文中实词与虚词的理解又直接关系到对文意的理解。评分参考中对译出全句大意与译出关键的词语分别作了要求,并赋予一定的分值。“大意”中包括实词与虚词,特别是对虚词理解的要求;“关键词语”则主要侧重在实词的理解上。虽然这些关键词语考生未必能够全都译出,但由于有了“大意”赋予的分数,学生能够懂得大意,也是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的。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大意对即可)

原则:意思答对即可。如果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8.(6分)【答案】诗中的“友人”是一位无所忧虑自得其乐的隐士。(2分)他通达知命,不好名利;(1分)生活闲散自由,心情闲逸安宁;(1分)随缘自适,听凭自然。(1分)

【评分标准】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评分时按点给分。这道题既是考查考生评价作品内容的能力,也是为下一题分析作出铺垫。

9.(5分)【答案】尾联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心迹、志趣一致,喜欢远离尘俗的幽居生活的情怀。(2分)作者代为友人设想:静着的时候,想想那些有闲暇而来的人,还应当算我最心境偏僻。(1分)这种把自己拉入诗中,从自身出发,代友人设想的写法,(1分)更突出了自己与友人不好名利、喜欢脱离世俗过隐逸生活的志趣。(2分)

【评分标准】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分析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评分时按点给分。对诗词的鉴赏,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因此考生的答案可与参考答案不完全一样,只要能言之成理,就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答案】(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青树翠蔓 参差披拂(3)冰泉冷涩弦凝绝别有幽愁暗恨生

【评分标准】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古代诗文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本题每答对一空给1分,多字少字,有错字或者别字,该空不给分。每篇第二句后多背默,不论对错,不影响得分。

选考题

第三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裘山山,女,中国作家协会全委委员,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军区一级创作员,她从来不追求“先锋”,她放弃了外在的、表面的“尖锐”和“深刻”,但她那平淡的、感性化的叙述,却能直指人心,掏出人们隐藏最深的东西来。

11.(主观表述,大意对即可)

(1)【答案】D B E

【评分标准】答出D给3分,答出B给2分,答出E给1分。超出两项则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A所说的象征意义牵强附会。C“事情太多,加上怀孕生子”只是客观原因,并不是未织好毛衣的主因,而且就算毛衣织好了,也不能说悲剧就不会发生了。E文中有几处细致的描写。本题所列A、B、C、D、E五个选项,都是对小说的分析与概括,属于对象选择。为了能在分值上进一步区分考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在给分标准上实行梯级给分标准。即所给的选项中,最正确的有一项,比较正确的有一项,相对正确的有一项,完全错误的有两项。学生只能选择其中两项,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的都不给分。这样就保证了该题的最高分值只能是5分,同时也避免了学生套答。

(2)【答案】①他热心帮助朋友且不求回报,从第二段可以看出;②他宽容,体谅别人,从“他不说女孩一个不”可以看出;③他心地善良,信赖友人,从他坚信毛衣已经织好可以看出。

【评分标准】本题考查分析、概括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答案】心理变化过程:同情——下决心 ——顾虑丈夫——愧疚(2分)。性格:她本性善良,关心朋友,并爱着丈夫。(2分)她性格温顺,非常顾虑丈夫的感受,是一个好朋友,也是一个好妻子。(2分)

【评分标准】本题考查对小说的结构分析,对主体思想的理解。能力层级为D。按点给分,意思对即可。

(4)【答案】观点一:通过“织毛衣”这件事的叙述、描写,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可爱。①在织毛衣中,体现了她对他的怜悯、关爱;②在提出给他织毛衣中,她很注重丈夫的感受;③她和丈夫带着毛衣去参加葬礼,带着愧疚的感情了结自己的心愿。

观点二:“织毛衣”所表现出来的人性之美,使主题思想更具有人性的光辉。①她在他需要关爱的时候,决定给他织毛衣,体现了她的同情心,是一个好的朋友;②她不希望对他的怜悯、同情让丈夫有错误的理解,很顾及丈夫的感情,是一个好的妻子;③她的关爱使一个感情生活不幸、没有人关爱的人心中永远留下了温暖的感觉,体现出了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人性光辉。

【评分标准】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探究能力。能力层级为F。不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够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分析充分,给6分。

文学类阅读试题,落实高中新课标的精神,注重考查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小说文本阅读的个性化体验。旨在启发学生能实现多角度思考文本的内容,实现个性化的解读。在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后,还要求考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阅读经历,展开具体的论述。考生只要能提出明确的观点或见解,展开论述,并言之成理即可。

第四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傅雷,作为一个翻译家,“没有他,就没有巴尔扎克在中国”,他译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作为音乐鉴赏家,他写下了对贝多芬、莫扎特和肖邦的赏析;作为文学评论家,他对张爱玲小说的精湛点评,为学界作出了文本批评深入浅出的典范;他写给长子傅聪的家书《傅雷家书》自80年代出版至今,已经感动了数百万读者。

12.(主观表述,大意对即可)

(1)【答案】D、C、B

【评分标准】答出D给3分,答出C给2分,答出B给1分。超出两项则不给分。

【解析】本题为多项选择题,考查筛选文中相关信息和分析综合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A项,因为钱钟书是傅雷的朋友,傅雷的笑脸只给朋友看;B项,不只是写傅雷对儿子的教育是相当严格的,还写出杨绛看到傅雷的真性情的另一面“性情急躁是冲动下的不由自主”;E项,引用是为了教育儿子要看淡浮名,也表明傅雷自己淡薄名利孤高的性格。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是要求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两项,而新课标卷引入国外的测试理论,在所提供的五个选项中,除两个错误选项外,三个正确选项的准确度依次递减,要求考生在所提供的对这篇传记材料分析与概括的五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两项”。虽然命题难度加大了,但更有利于考查考生筛选信息和分析综合能力。为了防止多选,“评分标准”特别说明:“超出两项则不给分。”

(2)【答案】①傅雷是一个以笑脸对待朋友的人;②对自己冲动下的不由自主地急躁,沉静下来会自责,感到苦痛;③对事认真,对刚试笔搞翻译的人认真对待,对自己的翻译工作尤其认真。

【评分标准】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答案】①时常同杨绛夫妇写信讨论翻译的问题;②他对于自己的翻译作品不停地修改;③向杨绛夫妇探讨如何使自己的译笔灵动起来,虚心接受他人意见。

【评分标准】本题考查考生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归纳整理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考虑到考生的归纳概括可能不完全一致,特意说明“意思答对即可。”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答案】观点一:傅雷的品性,既似仙鹤般孤傲,有时又像一只“墙洞里的小老鼠”,前者是其性格最根本的特征,而后者,则是迫于某些形势,使得他有时不得不小心翼翼。①他因钟爱艺术而看淡世俗,不重名利,这显然是他的孤高个性使然。傅雷沉浸在自己的艺术王国里自由翱翔,因而人们才会称其为“孤傲的云间鹤”。②他之所以自比为“墙洞里的小老鼠”,是他孤傲的性格使他不善在仕途上圆转周旋,不善处世。他知道书斋才是他安身的“洞穴”,让自己潜身书斋,安心做自己的翻译工作。总之,我认为仙鹤般的孤傲才是其性格的根本,“小老鼠”的自比是他孤傲性格的另一种表现。

观点二:“墙洞里的小老鼠”是他的性格的根本特征。①因为傅雷看淡世俗,钟爱艺术,潜心翻译,不为名利富贵所诱惑,所以众人认为他是“天外的仙鹤”。只因他深知自己不善处事,不宜在仕途周旋,因此希望能在书斋这样一个清净之地潜心翻译,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正如“墙洞里的小老鼠”一样,在书斋这样一个庇护所,专心做自己的翻译事业。②他并不像天上的鹤,翘首云外,不屑顾视地下的泥淖。他翻译罗曼·罗兰的《巨人传》,是希望读者从中汲取伟人的力量。因此,“墙洞里的小老鼠”是傅雷性格的根本特征。

【评分标准】本题考查探究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不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够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分析充分,给6分。

高考试卷中设置探究题,是新课程高考最大的亮点之一,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本理念。探究题在2007年新课程高考试卷中首次出现,尤其是全国卷受到了普遍关注和好评。经过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实践,探究题的命制也在不断探索之中。以往有考生把探究题要求的几个答题方向综合起来作答,这样固然不能算错,但容易把探究题混同于一般的论述题。2008全国卷的探究题是把四种答案直接写在题干上,2009年在前两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做了探索,在题干上不直接出现“探究”字样,只是要求考生“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参考答案”提供的几种观点,也就是几个答题方向,更能体现探究的性质和特点。“评分参考”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给6分。”也就是说,考生可以在所列出的几个观点中任选一个作答,也可以在几个观点之外作答。只要论述合理,也是完全可以的。

第Ⅱ卷 表达题

第五题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第五大题集中测试考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由3道选择题和2道表达题组成。3道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包括成语使用、辨析语病和衔接连贯;两道表达题中,语用题5分,修辞方法题6分。

13.【答案】D.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和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风靡一时”,形容一个事物在一个时期非常盛行。不能与“现在”并用。

14.【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判断病句(结构性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A成分残缺,“将全部(被)砍伐”。C语序不当,“大脑的很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D搭配不当,“诗集……成为最受欢迎的当代斯堪的纳维亚诗人之一”。

15.【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衔接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按照逻辑顺序排列即可得出正确选项。

16.【答案】参考示例:参加“金砖四国”北京峰会的各国外交官饶有兴趣地参与了一个专家论坛。这次活动是由中国外交部部长提议的。活动旨在增强对当代经济全面深入的了解,以便对经济形式做出正确的判断,最终推动世界经济早日走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并走向复苏。

【评分标准】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得体地运用有关词语、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写成3个或3个以上短句,给3分;写成2个短句,给2分;表达流畅,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原意,可酌情给分。改变原句意思则不给分。

17.【答案】(略)

【评分标准】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和仿写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是D。内容合理,给2分;比喻贴切,构成排比,给2分;句式相同,给2分。

①只换话题,后边词语不变,不给分。②话题不变,后边词语自写并合乎要求,不影响得分。③字数与例句完全不同,扣1分,三句都不同扣2分。

为了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作者经常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表现出文学语言的精彩,以期收到更好的效果。修辞方法的学习,不仅要学会辨识,也要学会应用;不仅会用一种修辞方法表达,也要会用多种修辞方法表达,以增加表达的感染力和文采。

第六题 写作(60分)

18.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参考立意角度】个性 潮流与跟风 度 政府部门的亲民态度 流行 转变 辩证看待网络语言(文化)创新 规范

【评分标准】

1.凡结合材料,围绕以上任何一个立意,都属于正确立意,立意由一类切入。

2.只谈个性、潮流与跟风、度、流行、创新、转变,而闭口不谈网络文化或文体的,最高分不能超过36分。

3.能辩证看待网络语言,但只泛泛而谈的,最高分不能超过43分。

4.不足字数,600—800字的每少50个字扣1分,全文不足400字在20分以下给分。

5.套作、宿构、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发展等级不给分。抄袭的,20分以下。

作文评分等级标准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中心角度和重要角度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2.丰富:④材料丰富 ⑤论据充足 ⑥形象丰满 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 ⑨句式灵活 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1)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意:(12)见解新颖(13)材料新鲜(14)构思新巧(15)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6)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注意事项:

1.明确文体:考生可以自由地选择文章体裁,考生一旦选定文体,就按所选文体写作。阅卷时不同文体应一视同仁,不应有文体歧视,不能过分要求文体特点,答题明确即可。

2.自拟标题:考生应拟一个标题,无标题扣2分。

3.不少于800字:400—800字之间的,正常打分,每少50字扣1分;不足400字的,只给整体分,不再分项打分。

4.写作诗歌:按行计算,写到800字那一行即视为符合要求。有填词及其他特殊情况的提交组长。

5.错别字和标点:每错1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标点符号错误较多的酌情扣分,最高扣2分。重复的不累计。(应重视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

6.不提倡使用网络语言,使用较多影响了理解,可在表达项里酌情扣分。而主流媒体使用的网络语言可以不扣分。

7.套作和抄袭:套用现成材料,虚情假意,表述浅薄,结构模式固定,强扭材料,与材料沾边的作文,基础等级在三等及以下打分,发展等级不给分。一字不改,照搬原文的视为抄袭,基础等级归为四等,发展等级不给分。这两类作文必须提供证据和出处。

【解析】作文试题继续采用新材料作文题型。新材料作文题型产生于2006年的全国甲乙卷,经过几年的实验,这种题型显现出以下优势特性:①材料内容的具体性。新材料作文的材料常见的是生活事实、寓言故事、文辞摘用、图表音像四种,这些材料具体形象,容易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②材料内容的贴近性。新材料作文的材料尤其是生活事实材料,最容易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引导学生的写作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我。③材料内容的丰富性。具象材料的内容总比抽象标题的内容来得丰富。材料内容的丰富性蕴藏着含意的多解性,进而导致学生写作思维的多元性。④材料角度的多样性和层级性。材料的丰富性产生含意的多元性,也就必然导致作文角度的多样性。新材料作文角度的多样性本是个优点,但因过于强调各种角度的一视同仁,忽略了角度选择有优有劣的层级性,导致作文评分区分度降低。为了提升角度选择的层级性功能,2009年在作文试题要求上提出“选准角度”,同时在“评分标准”中也作了相应的修改。

评分标准的修改集中在对“基础等级”“题意”项的说明上。在判断作文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时,增加了“主要看选择角度”,这就突出了材料角度选择在审题中的重要性,也突出了材料角度选择的层级性。修改后,材料选择的角度粗分为四个层级,其中“中心角度”、“重要角度”并列为“属于符合题意”,“沾边角度”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次要角度”的判断和给分由评卷现场掌握。

四、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及备考指导

客观题部分见第二部分考试成绩统计。其中13题选错的人较多,成语题加大了干扰力度,反映出学生在成语的深入把握上仍很不够;第1题选对的人较多,可以看出开场的学生考场心态还是比较正常的。整个客观题,考生的答题情况和预期的完全一致,很好的实现了考查目标。

第7-10,16-17题(由质评组长、焦作十一中杨艳芬老师提供)

7.文言翻译难度不是太大,学生答题情况比较好,得分也比较高。

大部分学生句子大意分基本上可以拿住,关键词基本上可以翻译到位。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同学在句子大意上丢了不该丢的分数,个别关键词没有翻译准确。第(1)小题中,“会”,应译为“集合”,大部分学生翻译成了“适逢”“会见”“邀请”“相会”等,有的干脆把关键词漏掉不译。另外,“即以饮器与之”,有不少同学翻译为“就请他一同来喝酒”“就把酒杯给他,也让他喝一杯酒”“就把一杯美酒赏给他”等,理解上出现了错误。第(2)小题中的“一子”,有不少同学翻译为“一个人”“一个士兵”。

古代诗歌阅读题,是学生普遍感到头疼的一道题,也是试卷中难度较大的一道题。本题得分不容乐观。学生在答题时,不能正确理解诗歌的含义,不能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随意发挥,随意组织答案。

8.答题时,对“友人”缺乏整体定位;思路不清晰,不能分点来答;没有联系具体诗句作分析。还有一些学生,抓住“恨”字大做文章,答案不分析人物特点,却答诗人表达的情感。

9.不少学生手法判断错误,比如:答“作者通过与友人进行对比,生动形象地赞美友人及提出了自己的不足”。部分学生没有读懂诗句,分析感情过分拔高,比如:答“虽然现在闲适自在,但仍心系国家,忧国忧民,体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部分学生没有读懂题意,完全答非所问。

10.从答题情况来看,一轮复习取得了应有的效果,但是,效果不够明显。错别字依然是影响得分的重要因素。比如:“衡”,写成“恒”;“喻”,写成“遇”;“蔓”,写成“缦”;“涩”,写成“塞”“瑟”;“幽”,写成“忧”;“生”,写成“声”。除此之外,第(1)小题,答案写反的现象也比较突出。

16.本题考查的是“句式变换”类型中的“长句变短句”,难度不大,大部分学生能拿到不错的分数,但是,不少学生也由于方法没有掌握到位丢掉了不该丢的分数。比如:有些学生对“句子”的概念不清晰,把短句写成了短语,或者虽然把长句子用逗号隔开了,但写出来的还是一个句子;也有一部分学生,在变换句式时,改变了句子的原意,或者把变换句式做成了压缩句子。

17.仿写题是本套试卷中难度较大的一道题,不仅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还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想得满分不太容易。本题能得满分的同学并不多,但是得5分、4分的同学,不在少数。学生答题时,能细致分析例句,形式上力求与例句保持一致。

考场优秀答案示例:

承诺不是墙角里的一株小草,摇摆不定,承诺是从悬崖边处挺起的苍松,坚实稳固;

承诺不是夜空里的一颗流星,转瞬即逝,承诺是从宇宙深处升起的太阳,亘古长存。

【备考建议】

①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文言文复习还不够扎实。因此,在二轮备考中,除了抓大意分之外,必须重视句中重点词,尤其是重点实词的翻译。120个文言实词的复习必须落实到位。

②诗词鉴赏题依然是我们二轮复习时的主攻对象。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答题时仍然力不从心。我们需要在鉴赏方法上、答题技巧上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答题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相关术语,避免答案语言的口语化和随意性。

③课标规定的64篇的背写,是高考备考必练的基本功,必须落实到位。方法可以多样,复习必须反复进行,希望二轮复习之后,这道题应该拿满分。

④句式转换类题,本身难度不大,只要掌握答题技巧,稍微下点功夫加以训练,大多数同学都完全可以拿满分。我们老师绝对不能忽视对该题的训练。

⑤在二轮复习中,我们要强化仿写题的训练,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做题技巧,还要让学生多背诵一些例句,培养语感,开阔思维。

第11、12大题(由质评组长、武陟一中苗德朝老师提供)

11.(1)补充评分标准:只能选两项,多选不得分;不能识别选作的是11还是12题时,按第11题判分。

(2)补充评分标准:“渴望关爱,重感情”。答案提供四点中任意写三条即可得满分。只概括人物性格,没有具体分析,得分不超过4分。回答问题时,先概括性格特点,然后再总体分析也可以,不影响得分。

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只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没有详细具体分析;或者是只有具体的行为动作描述,没有抽象地概括。②概括人物形象时只写表面现象,不深入分析形象主要特征。如:“从他的毛衣破烂可以看出他不注重自己的形象”,“从他毛衣的情况可以看出他的生活十分窘迫”,“他对颜色很挑剔,别人给他打毛衣还得问他喜欢的颜色”等。③概括性格不准确,分析形象不到位。如:“他是一位诚实、热心、善良却有着不幸感情生活的老朋友,文中开篇便交待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也对后文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中心起了铺垫作用。”

(3)补充评分标准:心理变化过程2分,答出两点1分,答出一点不得分,答出三点给1分,答出四点给两分。“性格温顺”写成“情感细腻”也可以。概括人物性格时从她对朋友和对丈夫两个方面概括也可以。把心理变化过程和人物形象结合起来分析,不按照答案提供的答题思路回答,只要大意正确也可以。

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分析人物心理变化过程不全面,不少同学只写到“同情-下决心-愧疚”,而忽略了其中“顾虑丈夫”而影响到打毛衣的心理活动。②对人物性格分析不准确。如:“表现了她自私,不为朋友着想”,“表现了她在家中没有地位”等。

(4)补充评分标准:观点明确2分,必须在答案开头阐明自己的观点;论述合理,分析充分,6分,在分析问题时必须分条从不同角度阐释。

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①观点不明确,不能准确阐明自己的看法。②没有按照要求答题,“请选择一个方面”,而是两方面都说,泛泛而谈,空洞无物。③分析问题层次不清,不能恰当证明其观点。④没有理解文章内容,对主旨把握有偏差。如:“反映了现在社会中人和人之间信任缺乏,答应了别人的事而一直不去努力,不注重情意,批判了现实中像这种人的世俗。”⑤答非所问,没有审题。如:题目中用“象牙色毛衣”我认为有以下三层含义……

12.(1)评分标准补充参照11题(1)。

(2)补充评分标准:不善处事,安心书斋。以上四点中任意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只要有适当的概括,没有结合文章具体分析不影响得分。

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概括“真性情”过于单调,没有必要的说明。如:“笑脸、急躁、认真”。没有正真体现出人物的具体特点,言之不详。(2)只谈一点,不及其余,有的只谈傅雷的“认真”,对其它方面一概不理。(3)不明题意,在分析中大谈傅雷对子女教育的严格。

(3)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明题意,胡乱联系。如有些同学谈到傅雷潜心书斋,安心做自己的翻译工作,这和题干所要求的“严谨”没有太大关系。还有的写傅雷对杨绛译文的赞赏,文中此处着重表现的是他对一个刚试笔翻译的人的认真看待,写出傅雷的虚怀若谷,不是写他对待翻译的态度。

(4)补充评分标准:观点明确2分,必须在答案开头阐明自己的观点;论述合理,分析充分,6分,在分析问题时必须分条从不同角度阐释。无论表达何种看法,在分析观点时必须涉及到“墙洞里的小老鼠”和“天外的仙鹤”两个方面,可以强调其中一个,也可以分析两种观点的辩证统一。

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①观点不明确,不能在答题开头明确表达自己的看法。②分析问题不充分,没有对二者的区别进行阐述,有的只是从一个角度入手,忽略了题干的问题,或者是对某一个观点简单的否定,不能说清原因。③对“天外的仙鹤”观点分析不准确,没有很好表达傅雷为什么在别人眼中是“天外的仙鹤”的原因。

第18题(由评卷组长,沁阳一中郝焕老师提供)

18.本次作文题关注社会,关注热点,重在考查学生对生活体验与认识的水平;难度加大,看似简单却有陷阱,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独立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情达意的能力以及创造性地结构文章的能力。

命题材料解析:本次作文试题继续采用新材料作文题型,材料为时下流行的 “凡客体”“咆哮体”“淘宝体”等网络文体,命题显现出以下优势:①材料和语言都紧扣热点,带有鲜明的新课改色彩,能很好地体现高考命题导向。②材料内容的具体性。新材料作文的材料常见的是生活事实、寓言故事、文辞摘用、图表音像四种,这些材料具体形象,容易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③材料内容的贴近性。新材料作文的材料尤其是生活事实材料,最容易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引导学生的写作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我。④材料内容的丰富性。具象材料的内容总比抽象标题的内容来得丰富。材料内容的丰富性蕴藏着含意的多解性,进而启发学生写作思维的多元性。⑤材料角度的多样性。

考场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1.立意偏颇。虽然本次立意难度较低,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偏离题意。如:冷静面对、网络的利弊、抵制诱惑、谈责任、戒贪欲、诚信、坚守等等。

2.泛泛而谈。大多数学生能写到网络文体,但不能深入阐述,只作简单道理分析,无话可说,内容空洞。

3.扣题不紧。有些学生虽谈到创新、适度、个性等正确立意,但所写范围离开材料,另起炉灶,导致中途偏题。

4.心态不好导致思路不清。考场上学生看到新鲜材料,很多学生为材料所惑,不能正常发挥构思水平,以致文章构思混乱。

5.作文不写题目,标点用法不规范等。

【备考建议】

关注社会,注重对热点素材的积累;继续提升审题立意能力,做到紧扣材料,准确审题,立意清楚;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围绕立意写深写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思维习惯,做到临“考”不乱,临“新”不乱,正常发挥。

2.家长学校测试试卷 篇二

一、对象与方法

我院音乐专业2 0 0 8级本科3个班共1 8 6名学生的试卷参加了本次音乐听觉能力测试的抽样分析。测试题目是由“音乐专业学生听觉能力测评系统研究与应用”课题组成员按照题库建设的组题原则, 从题库中随机抽取一套由8 0题组成的试卷, 题型均为选择题共1 0 0分。对于抽样试卷以参考答案为标准统一评分, 然后对每一道考题及其考生的得分情况进行研究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 考试成绩分析

全班186名考生, 最高分96.5分, 最低分58分, 平均分为8 0.1 9分, 优秀率为2 1%, 及格率为9 8%, 不及格率为2 5%。由表1和图1可见, 本次考试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 表明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较好。

2. 考试有有效性分析

试卷内容在本课题组制定的《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听觉能力指标体系》规定范围内且符合测试要求, 试题覆盖了音程、和弦、节奏和旋律等四大知识面, 题量稍偏大, 符合课题所倡导的“大题量训练”的初意, 作为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的手段, 能很好地对学生音乐听觉能力进行训练和全面侦测。同时, 试题中涉及《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听觉能力指标体系》规定认知分级的感受音乐元素、识别音乐元素、掌握音乐元素、运用音乐元素等四个方面的测试内容所占分数比例为2 7:2 5:3 8:1 0, 该比例合理性还有待考究, 在测试学生的知识迁移和综合运用能力方面的准确性还欠佳。另外, 题型结构情况, 本课题测试的题目均为客观性题目, 无主观性试题, 致使主客观试题分布结构欠合理 (这也是由于本课题倡导的“难度减小, 题量增大”以巩固和训练为目的的指导思想决定的, 不过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尝试加入少量的主观题) 。

3. 试题难度、区分度、效度分析

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是衡量试题质量的重要指标, 课题组成员将本次测试涉及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的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如下:

由上表可看出, 本次考试试题偏度系数为-0.3 5, 基本对称;峰度系数呈粗尾分布;试题难度偏容易, 其中0.5≦P (难度指数) <0.7 5的中等难度的试题占3 8.7 5%, 0.2 6≦P<0.5的较高难度的试题占5 8.7 5%, 而P≦0.5的试题占分数百分比为5 0%;试题总体区分度为0.3 4, 为良好, 基本上能测试学生的真实水平, 其中D (区分度指数) ≥0.3的试题有6 1题, 占总题数的7 9.2 2%, 占总分数的8 4%;D≦0.3的试题有1 6题, 占总题数的2 0.7 8%, 占总分数1 6%;由上表还可知, 该试题在效度和信度方面均显示良好。

三、讨论

本测试属于重庆市教委课题“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听觉能力测评系统研究与应用”的实践环节, 课题提倡在课堂上实施测试, 测试的目的是巩固和检验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增强训练的效果。在本次测试中, 我们发现试卷的质量还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题型有待丰富

鉴于本测试的特殊目的, 课题组考虑到以检验促训练的初意, 确定了“适当减小难度, 大幅增加题量”的原则, 经过认真研究在设计测试题目时采用了标准化形式的选择题模式, 这样导致了而该试卷的客观题与主观题的分数比为1 0:0, 与传统客主观题的比例6:4或7:3相差甚远。因此, 为了既能有效测试学生对音乐听觉训练中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和掌握情况, 又能测试其分析判断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应适当增加少量的创新型主观性试题的比值。

2. 指标的覆盖比例有待调整

试题的设计按《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听觉能力指标体系》规定认知分级的感受音乐元素、识别音乐元素、掌握音乐元素、运用音乐元素等四个方面的测试内容所占分数比例为2 7:2 5:3 8:1 0, 这个比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调整, 理想的比例模式为20:20:30:3 0。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学生的听觉能力主要表现在实际的运用中, 而感受和识别音乐元素的板块不宜为测试训练的重点, 从本次测试中可见, 试卷在涉及运用音乐元素板块的分值还不够, 离理想的分值比例相差较大, 在测评学生听觉能力的迁移与应用方面准确性还有待提高。因此, 在以后的试卷设计中要注意有目的地调整相关试题的分值比例, 使考查指标的覆盖面更科学更合理。

3. 试题质量的理想性

由于本试题的设计是基于本课题组独立编制的《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听觉能力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在国内还无人编制, 我们这是第一次尝试, 当然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而根据指标体系要求, 在题目的设计上也局限于选择题的形式, 虽然达到了预期的“难度减小、题量增大”的意图, 但同时也牺牲了试卷题型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组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方面尚待提高;其次, 专业课教师还应发挥自身的积极性, 争取在题目质量方面好好把关, 对于现用题库中质量不高的题目, 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把握好试题难度和区分度, 进行修改和添加, 确保试题质量。

四、反思与建议

1. 试题质量与测评效果

本测试依附于课题组实施课堂测试的中心意思, 即在《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中施用高质量的命题对学生进行测试, 并在测试中达到音乐听觉能力的巩固和迁移。基于此, 命题的质量应该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只有科学的高质量的试题设计才能帮助学生找到自身音乐听觉能力的盲区, 教师通过分析测试成绩, 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学生欠缺的试题所对应的指标, 才能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训练。因此, 高质量的题目设计对于测评的效果和学生音乐听觉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于试题的设计, 应该在认真分析学生现有程度的基础上, 严格参照《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听觉能力指标体系》规定的能力指标, 特别要注意音乐专业学生的个体能力差异很大, 试题要把握难度的通适性和题量的恰当性, 并在以后的研究和实践中对此进行丰富和改进。更重要的是, 每次测试后要对质量不高的试题进行淘汰和优化, 使之不断完善和科学, 更好地打造更高质量、更具适用性的试题库。

2. 试卷分析与能力指标归位

和传统试卷分析一样, 本测试的试卷一样需要认真分析, 对试卷的难度、信度、效度和区分度进行准确的计算, 并通过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考量试卷的质量。在保证试卷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基础上, 才能准确地分析出学生答题情况在听觉能力指标体系中所对应的考查项目, 这样才能准确提炼出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指标的归位情况, 便于有针对地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每个学生在不同时候反映出的音乐听觉能力缺陷。这样有助于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并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强化和改进, 从而使教学的目的性更加明确。而且, 良好的试卷分析工作可以很好地将测试结果与课堂教学效果结合起来, 从而较准确地评定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

3. 测试过程的优化

3.家长学校测试试卷 篇三

一、统计比较

2016年全国统一命题的省份有25个省区。使用全国Ⅰ卷有: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广东、福建等10个省区;使用全国Ⅱ卷的有: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古、重庆等11个省区;使用全国Ⅲ卷的有: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4个省区。

本文从试卷结构、知识考点(自然地理与地图、人文地理包含区域可持续发展、选作部分)两大部分做统计分析。

1.试卷结构(表1)

2.知识考点统计分析

说明:对考点交叉、综合的试题,一是分开统计,二是以主要考查意图为准(表2、表3、表4)。

☆分析解读

对比分析三套全国卷考查的知识点,可见,知识点考查的侧重、变化趋于一致。

(1)自然地理侧重水体环境,规避地球运动。从分值比重上看,自然地理中水体环境类试题的占比,约3倍于其它知识(参见图1)。水为媒,联系着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等,深刻影响着城市、工业、农业等,以水为切入点,成为高考命题的重要特点。三套卷均未涉及地球运动知识的考查。

(2)人文地理侧重工业生产,人口考查较少(参见图2)。从三套试卷的统计看,人文地理中工业的内容均占绝对比重。从内容上看,结合产业转移,既考查不同区域工业区位的对比,又考查工业聚(集聚)散(分散)的原理、影响。作为人文地理主干知识的人口、城市,考查较少。

3.能力考查统计分析

说明:地理高考考试说明的“四项能力”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两大项能力,从三套试卷看,100%考查,尤其是选择题,更是每题必考的最基本、最基础的能力。本项梳理统计,以综合题为例,将“描述与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两大项能力进行更具体的拆分统计(表5)。因各题所考能力皆有交叉,故以体现最为明显的能力为主。

☆分析解读

比较上述梳理统计,可见,三套全国卷对较高层次的“描述与阐释,论证与探讨”两大、四小项能力的考查具有较强的定式。

(1)描述——描述地理事物特点及其分布等。从试题看,气候特征(温度高低及时间分布、水分条件)、地形特征(走向、高差)、河流水文特征(汛期、径流变化)、地理事物分布及变化等是考查的重点。

(2)阐释——比较说明地理事物的差异、优缺点等。通过比较的方式,对地理事物的差异、优缺点进行简要说明,是考查的重点。如对气候特征的比较说明、对河流不同河段水文特征的比较说明、对不同资源特征的比较说明。

(3)论证——论述并证明地理事物的优劣势、独特性、影响等。从试题看,论证能力是考查的重点,是对既成地理现象、特征等事实的论述及证明。结合试题的答案等逆推,论证类题目考查的主要目的是考查考生能否有理(地理原理)有据(所学知识、试题信息)、有因有果、全面完整分析问题的能力。

(4)探讨——可能的影响、可行的措施、可能的目的、可能的方向、可能的原因等。试题对探讨类问题的考查具有开放性,多对应于事物的未来发展情况。主要目的是考查考生结合现有材料,对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可能成因、可能影响等进行合理、科学推测的能力。

4. 图表类型统计分析

☆三年7套全国卷图表类型及数量统计(说明:复合图拆分统计、合计时去重,表6)

☆分析解读

(1)图表数量大幅减少,无图题大幅增多。地理无图不成题的坚持被打破。

(2)复合等高线、经纬线的区域图始终是最基本的载体。2016年三套卷,6道综合题,均以区域图为载体,其中3道涉及复合等高线、经纬线。

(3)示意图逐渐成为主流。自然地理中,取材于专业文献、论文的示意图,如河床断面图、磷累计图、贝壳堤图等成为主流。

(4)统计图地位稳固,不可或缺,但趋于简化,复杂的数据、变化解读减少。

(5)单一功能图弱化。如光照图、天气系统图、单纯的等值线图、简易的景观图等,因联系的考点少,可供考查的能力少,有所舍弃。

另外,从题型上看,选择题以示意图、统计图为主,承载事物分布、变化,以对原理、规律及图示信息的提取、解读考查为主。综合题以区域图为主,主要承载区域地理环境特征背景等信息。

5.热点背景统计分析

☆热点背景梳理统计(表7)

☆分析解读

解读上述梳理统计可见,2016年三套全国卷对热点的考查思路具有一致性。

(1)对热点素材的选取,如产业转移、人口城市等案例类型相同;对热点的考查方向,如比较差异、探究成因、论证优势等思路相仿。

(2)热点选取以长效热点为主,淡化时事类热点。从统计看,往年多有涉及的新颖性素材,如大型会议、突发事件、重大活动等均未涉及。热点的选取,回归地理教学主题,以服务于地理学习、便于设问、利于考查等因素为关键标准。不强调材料的新颖性,不刻意求新。

(3)热点背景宏大,关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新现象、新问题。

(4)热点选取案例化,案例信息多样化、真实化,信息利用充分化。

6.命题选材统计分析

从命题角度看,2016年三套全国卷选材新颖、设问精细、统筹兼顾,对备考复习,具有较强的导向性。

1. 命题的选材特点

☆2016年三套全国卷命题选材一览表(表8)

☆分析解读

(1)人文地理选材的案例化。所选案例多为人文地理知识交汇、融合的案例(详见热点解读中案例一段)。这种选材特点,既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所致,又是文综试题题量较少、覆盖知识点尽可能多的客观要求决定的。

从三套卷选取的7个热点看,均是典型、完整的案例,如佛山陶瓷产业转移案例、科尔集团产业转移案例、安溪铁观音茶庄园案例、日本家电企业转移案例、风电场案例等。每个案例都有详实的文字清晰交代案例的时间背景、数据变化、差异对比等信息。案例取材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围绕案例,一般是一题三问,对案例信息充分利用。

(2)自然地理选材的专业化。从自然地理的选材看,选材多来源于专业的研究文献、论文资料等。如全国Ⅱ卷河床断面研究、长白山冻害;全国Ⅰ卷渤海湾贝壳堤地貌(地质学研究成果)、四川某山地的磷积累;全国Ⅲ卷流域植被、青藏高原冰期。素材均来自于专业领域的研究。这种命题选材特点,凸显命题人的专业视角、身份背景(大学教授、专业研究人员)及对地理学科专业素养考查的重视。

(3)区域地理选材的互补化、特色化。综合题均以区域地理为载体,两道试题从宏观(大区域、广视角)、微观(小区域、小切口),国内、国外等进行互补,统筹兼顾。具体问题的设计上,又都以区域特色地理事物入题。如全国Ⅰ卷的茉莉花、熊出没,全国Ⅱ卷的“野河”——罗讷河、大熊猫,全国Ⅲ卷“泾渭分明”的亚马孙支流、陆上三峡的瓜州等,再往前追溯,如速生桉、鲈鱼、卤虫等,思路成熟,趋于固化。

全国卷这种选材特点,突出显示命题人选材上的宽广视野,又体现其对专业素养的重视。既是便于综合考查、设置命题的需要,也是考查考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高考内涵所决定。

二、总体特点

从2016年三套全国卷的统计分析看,三套卷呈现出较为共性的一面,如对立德树人的贯穿、对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视、对创新理念的倡导、对试题命制的匠心打磨等。体现了全国卷试题命制的特色与水准,对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备考具有导向意义。

1.彰显立德树人理念

地理学科德育实施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建设美好家园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和人文精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如选修的环境保护;Ⅰ卷中城市绿心;Ⅱ卷中生态化茶庄园、河流生态保护、大熊猫的保护;Ⅲ卷中森林植被保护、清洁能源开发等,皆贯穿了环保意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另外,Ⅰ卷中的景德镇瓷都、横县茉莉花、扶贫开发,Ⅱ卷中的茶、大熊猫、篁岭晒秋,Ⅲ卷中的棉农利益保护、风电开发、香榧游等,将地理之美与人文精神、壮美山河与家园建设融为一体。

2.贯穿学科核心素养

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也是试题考查的核心与重点。如Ⅰ卷中人与城市,Ⅱ卷中对于河流整治中人(整治活动)与河流生态、人(工程建设)与生物保护,Ⅲ卷中人与植被等,都基于人与地(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对于综合思维,虽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差异性内容在高中地理中所占比重并不大,但从三套试卷对知识的考查上看,却是必考、分量较重的考点。另外,综合题的考查,也多将自然、人文内容糅合在一起考查。就区域认知看,区域图始终是最重要的图表载体,综合题都基于区域,考查对区域环境特征的解读、原因的分析、问题的应对等。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地理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Ⅲ卷熊拍摄一题,即是对地理实践能力考查的体现。

3.创新特色鲜明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升级的关键时刻,创新已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培育创新精神、创新人才,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试题的命制处处体现对创新理念的重视。如Ⅱ卷的特色茶庄园建设、我国家电企业的发展之路、特色旅游的开发,Ⅰ卷中荷兰城市的绿心设置、民宿旅游,Ⅲ卷的科尔集团的美国建厂、香榧游等,都蕴含着不同寻常的创新之举。试题所选的素材,都是与教材、与以往所学不同或变化了的,但又适用所学的基本原理解释的问题,这就是高考对创新的关注。

事物及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是变化的,但其所反映的基本原理、规律是相同的。此类问题的考查,对所学原理、规律的运用能力的要求更进一步,更高端,也符合新时期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4.命题匠心独具

随着2016年全国两会的召开,“工匠精神”一词红遍大江南北。“工匠精神”也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试题从素材的选取、加工,设问的命制、打磨,处处体现精益求精,值得点赞。

试题中精心选取新颖、案例化的人文材料,体现了对运用所学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社会问题的能力的重视。试题中精心选取的专业化自然地理素材,体现了对考生地理专业素养的重视。此外试题选取的材料,综合性强,既能扩大对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又能全面的考查综合能力。

别出心裁的发现、提取材料中蕴含的地理信息并进行考查。如Ⅱ卷中全球变暖与冻害的反向关系;Ⅰ卷中贝壳堤形态信息的提取、磷累积图表的判读、堪察加熊的拍摄,Ⅲ卷中科尔集团美国建厂、内格罗河少桥的特点等,显示了命题人挖掘材料地理信息并进行设问的功底。

信息简洁化。在试题信息提供上进行了精心的打磨,使语言简洁有效,文字量适中。既充分交代试题的信息,又不过分加大考生的阅读量。体现了命题人对材料加工的精益化。

设问精细化。设问对作答进行了多重限定,如Ⅰ卷综合题对气候条件的考查,基于比较;对茉莉花种植条件的考查,基于地形对比;对扶贫开发的考查,基于特色农业。多重限定的设问方式,既充分考查考生基于区域特征进行精准化分析的能力,又规避死记模板、押题、猜题的低效复习方式。同时,因限定多、信息复杂,故考查的能力层次多,使试题具有较高的区分度。以Ⅰ卷第36题设问为例(见表9)。

三、备考启示

结合以上解读的全国卷选材、设问特点,以及知识侧重、图表变化等趋势,在今后的备考复习中,应有所应对。

1.精益求精,提高质效

随着高考命题能力立意、素养贯穿理念的成熟化,求新、求变、选拔综合人才及反押题的内在需求,使得精细化设问成为必然趋向。在这种精细化面前,死记模板、题海战术、猜题押宝基本失效。 “三精准”是有效的应对策略(见表10)。

2.透析、转化、回归

从三套卷的命题看,命题人选材、设题,都受其专业背景——地理科学的专业语境,社会背景——成人环境等所影响,使得试题选材专业——与中学地理主干相游离,设问成人化——与中学阶段相异。这易使考生产生畏惧心理,不利正确调动所学思考,成为考生解题作答的关键障碍,也使得高考一结束,诸多师生就发出3年地理白教、白学的感慨。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客观的,在备考复习、研读高考真题时,就要一透析——解读命题人考查的意图,不管怎样的语境、设问,根本目的还是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转化——将专业的设问、社会化的设问,转化为日常训练的常规设问;三回归——回归到所学地理的主干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作答。

3.突出主干,合理取舍

从宏观看,自然地理以水体为重点,人文地理以工业为重点。具体看,自然地理围绕水的循环、特征、影响、利用等进行考查;人文地理重点围绕区位分析,如试题对工业、农业、交通的考查,均需运用或依据区位的理论进行分析解读。

同时,对于地球运动的复习,可根据学生的学情——思维水平、学习力较高的学生,为培养地理素养,适当加强;学习力稍低的学生,可以适当回避难度较大的光照图判读等——合理进行取舍。

4.整合、联系、建模

应对高考命题从单一的知识点与线向面与思维能力过渡的特性,要注重对知识的整合式复习,如分别以“运动”、“区位”为切入点,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进行“横向整合式”复习;或围绕某水体、某生物、某产业等进行前连后引的“纵向联系式”复习。应对逻辑推理和文科思维能力的考查,就要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建模而非硬记模板。掌握解决此类题的规律、方法,善于将问题放在具体的情境中分析解读。

5.培养思维,提升综合素养

应对高考命题选材的案例化及对长效热点的关注,不仅仅要选取类似案例进行针对化训练。还要培养学生地理眼看世界(发现其所具备的人文、自然地理特征等)、地理脑思考世界(运用地理原理、规律尝试解读、辨析等)的习惯。善于运用地理知识,以地理的眼光、地理的思维,认识与辨析纷繁、芜杂的社会问题。对身边平凡的日常现象、事件,多用地理原理、规律作深层次解读,提升自身的地理素养。

6.静心读书,强化专业发展

高考命题所体现出的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案例的关注,对自然地理专业素材的挖掘,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便捷等,都使得静心读书成为地理教师的必须。

读书——把握新课改的核心理念,革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如立德树人、以美育人、创新培养、核心素养的养成等。

读书——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当前社会重大、突出的新现象、新问题,尝试用地理专业知识解读并能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储备、更新最新的案例,为教学提供鲜活的第一手材料,提高地理学科对当前社会现象、问题的解读、解决能力,提升学生地理学习的使命感等。

读书——阅读、研究一些地理专业论文、论著等,了解地理科学发展前沿,更新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

四、商榷建议

近年,尤其是近三年的全国卷,命题理念新、立意高、学科性强,质量之高,得到公认。结合以上统计、比较以及中学地理教与学,仅提几点不成熟的思考与建议,与大家商榷。

1.专业语境应与学生发展客观阶段相适应

思考:受命题人的专业背景、选拔综合性人才等因素的影响,试题所选材料越来越专业化,试题的设问越来越成人化。一味强调考生、教学适应命题人的语境,是否有所偏颇?是否违反中学生所处的客观的身心发展(育)阶段?

建议:在选拔综合性人才这一基本前提的基础上,适当考虑中学生、中学地理教学所处的客观阶段,命制既能选拨人才,又能适当顾及中学阶段性特征的试题。

2.三套试卷应基本一致

思考:从统计比较看,2016年三套全国卷在试题的立意、难度、考向等基本一致,可以说基本没有明显的区别。既然没有区别,对比分析也就失去了意义,为不同区域命制不同试卷也就失去了依存基础。

建议:要么全国一张卷,以减轻命题团队的压力,进一步提升试题的精彩程度,更利于全国一盘棋的高考录取等工作。要么针对不同区域,命制各具鲜明特色的试题,以为高考命题做出更好的探索、尝试。

3.原创试题应关注学科本质

思考:设计原创新题,应对社会猜题押题的需求,使得个别试题选材偏狭,区域小微化、冷僻化,堆砌材料等,且与地理主干知识相背离。

建议:图表等素材上,可遵循新颖、原创、简约、实用的原则。区域考查上,要弱化区域定位要求,强化区域分析方法。不宜选取小尺度的微观、冷僻区域,淡化记忆性考查,坚持以“理”为主,围绕人地关系设问,关注学科本质,正确引导中学特别是初中地理教学向“轻负增效”发展。

4.精心打磨试题

思考:虽然三套全国卷在试题的选材、材料加工、设问等方面都经过了匠心的打磨。但具体考向、答案组织等,还是欠缺更进一步的打磨、优化。仅以Ⅱ卷为例:如第8题题干缺少主语“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第9~11题题组缺少“河床”、“潮流”等概念的铺垫。第36题⑴设问缺少“特点”二字。设问问“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而答案给出的却是“汛期”,且表述不完善。第⑶答案未加打磨,采分点不明确。第⑷问学生缺少“河流生态”的认知,答案表述不够精炼。第37题⑴答案要点与分值分配难以把握。第42题设问为“开发的有利条件”,答案却为旅游价值大的原因。表述不够专业,没有基于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等等。

建议:虽然不提倡对高考试题的过度解读,但全国卷的客观地位无法回避。建议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将全国卷打磨成设问严谨、参考答案逻辑顺畅、层次分明、系统条理、叙述规范,极少出现瑕疵的精品,为中学的教、学、考提供一个真正的标杆、示范。

5.增强问题的“开放”性

思考:从试题看,开放性试题主要有两类,一是二选一类,有伪开放之嫌,徒增考生的阅读量。二是赞同何种观点类,分值低,有肤浅化之感。

建议:学习发达国家开放性、灵活性的命题设计。增加如项目可行性分析、假设性的推测论证、解决方案类试题等。

4.培训测试试卷 篇四

店名: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

一、请写出下列iPhone手机国家版本号代码;(每空2分,总20分)

1、英国法国______ 加拿大______ 香港_______澳大利亚_______日本______ 德国______ 澳门________美国_______中国_______

二、请写出下列电源类销售专业话术;(每空2.5分,总65分)

1、采用世界领先电芯。经权威部门检测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超高容量 :以原装电池标准容量为设计的最低限值,转换率可达到_______________。

3、国际标准规定电源不少于______次循环,而这款电源循环使用寿命高达______次以上,大大超出国家标准的循环规定。

4、保护功能 :_____保护、_______保护、______保护、_______保护。

5、超一流的售后服务 :_______包换_______保修是走品牌战略的坚定保证。

6、无记忆效应 :无须_______,可随时_______,不会损坏电池。

7、内置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可防止电池外部短路和电池本体过热,更有效地延长待机时间和寿命。

8、外壳坚固耐磨:电池外壳采用____________铸成,坚固耐用,不易磨损划花。

三、请写出下列内存卡类销售专业话术;

1、售后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有效____________,使资料不会遗失及防止已记录的资料退化。

3、________速度快。采用__________读写,在刻录和读取数据时,发挥硬件的最高速度。

4、品质卓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符合国际标准。

5、整体从国外进口(而非国外来料,国内加工),卡纸、塑壳均为__________________,埋入地下均可分解,无污染。

5.十九大知识测试试卷 篇五

姓名 单位

一、单选题(共10分)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_____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A.新时期 B.新阶段 C.新征程 D.新时代

2、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____,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A.继续前进 B.牢记使命 C.方得始终 D.砥砺前行

3、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____,为中华民族____。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A.谋幸福,谋未来 B.谋生活,谋复兴 C.谋幸福,谋复兴 D.谋生活,谋未来、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____”总体布局、协调推进“____”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A.五位一体 四个全面

B.四位一体 五个全面

C.五个全面 四位一体

D.四个全面 五位一体

5、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____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

A.六千多万 B.七千多万 C.八千多万 D.九千多万

6、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____的目标初步实现,____的笼子越扎越牢,____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A.不敢腐 不能腐 不想腐 B.不能腐 不敢腐 不想腐

C.不想腐 不敢腐 不能腐 D.不敢腐 不想腐 不能腐

7、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____

A.未来方向 B.未来方位 C.历史方向 D.历史方位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需要和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美好生活 不充分不平衡 B.幸福生活 不平衡不充分 C.幸福生活 不充分不平衡 D.美好生活 不平衡不充分

9、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____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A.社会主义阶段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社会主义中级阶段 D.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1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____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两步走 B.三步走 C.四步走 D.五步走

二、填空题(共16分)

11、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理念。

12、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13、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14、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____的开放战略。

15、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______。

16、从____到____,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______到______,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8、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二个阶段,从_____到_____,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9、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____,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20、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_____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三、简答题(共39分)

21、十九大报告的主题是什么?(5分)

22、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5分)

23、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5分)

24、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有哪些?(5分)

25、四个意识指的是什么?(4分)

25、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4条基本方略是什么?(15分)

四、论述题(共35分)

6.法律知识测试试卷 篇六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国务院即,是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2、企业是人们为了进行一定规模的而组织起来的。

3、金融法就是调整和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C、国务院各部委D、省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

8、以下不可以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规范是()。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行政规章

9、下列关于行政委托与行政授权比较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产生的原因不同B、被授权与被委托的对象不尽相同

C、二者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D、都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行政法规是由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公务员在职位上分为、、三类,并可以在必要

时由国务院增设其他类别。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人民当家作主C.实现工农联盟D.无产阶级掌握政权

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我国行政法的发源?()

A、国务院某部委的会议纪要B、某市政府关于征收过桥费的通知

C、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的若干问题的解释D、深圳经济特区政府第83号令

3、我国对公务员的管理实行的是()制度。

A.党政干部单一的管理模式B.对公务员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C.分类管理D.根据职位分级管理

4、甲向乙发出要约,乙于5月10日收到要约,于6月15日发出承诺,当时已超过了承诺期限,该承诺于6月20日到达甲处。甲随即通知乙该承诺有效,通知于6月26日到达乙处,则合同于()成立。

A.6月20日B.6月15日C.6月26日D.5月10日

5、下列哪一项不是国务院组成部门的职权()。

A.行政规章的制定权B.对本部门所辖事务的管理权 C. 发布决定、命令权D.对行政纠纷的裁决权

6、按照我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可以主动向法院申请自己破产的主体是()。

A.所有具有破产原因的债务人B.所有具有破产能力的债务人 C.凡依法具有破产能力和破产原因的债务人D.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分公司

7、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主体有:()。

A、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B、国务院

10、公务员旷工或者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____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____

天的,予以辞退。()

A.2030.B.1545C.1530D.204

5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公司设立方式的表述,正确的有()。

A.发起设立只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不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B.发起设立既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也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C.募集设立只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不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D.募集设立既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也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 E.各种公司都可以自由选择发起设立或募集设立方式

2、行政组织法的基本原则有()。

A.依法组织原则B.行政分权原则

C.职权法定原则D.权责统一原则E.组织效率原则

3、行政立法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必须遵循()原则。

A.法律优先B.经济效益优先C.法律保留D.领导意志

4、法治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但同时又能够按照法律的要求()的职能

A.提供公共产品B.履行好公共服务C.社会管理D.市场监管E.经济调节

5、在我国,经过行政机关委托可以成为受委托对象的有()

A.行政机关B.其他行政组织C.社会组织D.个人

6、根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职工代表大会职权的有()。

A.审查同意或否决企业的工资调整方案B.审议决定有关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 C.审查同意或否决企业职工的奖惩办法D.监督企业各级行政领导干部

7、行政立法的重要作用有()。

A.具有灵活性,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B.更加具体化,使得权力机关的立法更具有可操作性。C.是行政机关的意志体现。

D.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在面对暂时不适合权力机关制定法律的新情形时,可以由行政机关进行前瞻性立法。

8、公务员之间有以下哪些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

A.夫妻关系B.直系血亲关系C.三代以下旁系血亲关系D.近姻亲关系

9、行政法律规范适用的一般原则有()

A.不告不理原则B.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

C后法优于前法原则D.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原则

10、《公务员法》规定可以越级晋升的条件是()。

A.表现特别优秀的公务员B.资历很高C.工作经验丰富D.工作特殊需要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破产:

2、金融监管关系:

3、行政机关编制:

4、行政授权:

5、社会监督: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

2、简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赋予消费者的九项权利。

3、简述行政组织法的体系。

4、简述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特点。

六、论述(每题10分,共20分)

1、请谈谈在本人实际工作生活中如何体现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7.中职学校试卷管理工作的探讨 篇七

【关键词】 试卷;管理;存档;中职学校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1

考务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而试卷管理作为考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属于教学档案的一部分,是检验教学质量的组成部分,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规范试卷管理工作,能有效提升中职学校考务工作质量,而实际管理中不能将其作为独立环节来开展管理,而应在全面、系统的体系下进行。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试卷管理工作从命题、存档、印刷与运送发放的一系列系统化的流程进行严格规范,对试卷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1 建立合理的命题体系

试卷管理要以合理科学的命题体系为前提,严格把握试卷质量。在认真理解教学大纲与教材的基础上,以科学性与合理性建立试卷本身的高可信度与有效性。但实际中,大部分试卷命题是教学老师教学经验的体现,而未能展现科学性与前瞻性,可能会出现影响教学质量,对人才培养在出现指导性偏差,考试结果未能体现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在命题方面,教师在相对封闭的命题环境中对教师的命题计划进行充分审核,充分考察其综合素质,以保证命题初级阶段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另外,需准备两套難易相当的A、B卷,一份作为期末试卷,另一份作为补考卷或备用卷,以便应对突发状况,做到有备无患,且控制两套试卷的重复比率,以保证考试公平性与成绩的有效性,教务员对试卷格式、班级、课程名称与版面格式等进行审核,教学主管再次审核样卷试题表述是否准确、题量与分值难度是否合理、以及两套试卷与近三年试题重复率是否符合要求,审核完毕后责任人要在样卷上缴记录表上签字,待确认审核通过后教务员方可将样卷送印。

2 试卷的打印归档

命题结束后,样卷送印与取回需由教务员亲自操作,认真考察试卷的印刷质量,取回的试卷由教务员统一登记归档保存,专人专管,随着无纸化办公与电子化科技的发展,试题库的建立成为新兴的试卷存档方式。试卷成型后存在纸质试卷的传递与流通,易发生试卷实质内容出现泄露的管理风险,在试卷组题、试卷打印、试卷胶印、分订装袋、试卷密封到考后清点试卷、回收空白卷等各步骤上严格把关,防止试题外泄、失窃等不良事故发生。因此,印刷前,教研室负责教师需在考务中心申领两套试卷与标准参考答案,随后签字,试卷打印后将试卷按照考场数目、考试人数进行分订、装袋、密封,且在试卷封袋上写明考试时间、地点、专业、班级以及密封的试卷份数,由密封试卷老师签字,最后将密封好的试卷存在于有监控的试卷库中,由当天当次监考人员提取并签名,防止失窃。开考前由主考教师领取试卷,确认试卷密封标签完好,核实无误后在试卷领取表上签字方可取走,试卷在转移过程中,使用出厂密封标签与样卷密封标签明确试卷管理工作相关责任,同时建立应急方案,出现破损或可能泄密时,上报主管部门进行相应补救措施,同时按照规定处理事故责任人。

3 阅卷过程管理

考试后的阅卷评分是对考试成绩公平评价的重要过程,首先要制定合理规范的试卷评定标准使评卷工作更科学、合理与规范,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对评分公正性进行干预,其次,试卷评阅过程中要进行半封闭的、进行集中评阅,评阅过程中坚持流水作业,在对试卷初审、复核、核实分数方面严格制定标准、划分责任,从而保证评卷过程的严肃性与公正性,最后,落实责任制,出现错评的应按照有关制度进行考核与惩罚。

4 考后的上交归档

考后要进行试卷上交归档,分为试卷归档入袋与试卷信息归档入袋,试卷归档是将一个自然班的试卷放入试卷袋中,封面上主要体现缺考学生信息,主要包括姓名、学号以及作弊违纪学生信息;试卷信息归档是将一个教学班进行一个试卷信息归档,信息归档袋的封面主要体现校名、科目、班级以及日期等,各考试班级班长认真填写考试实有人数,考场、监考老师以及任课老师信息,最后进行检查人与阅卷人签字。最后,将试卷分析表、成绩登记表,评分标准与参考答案,平时成绩记录装入信息归档袋内,背面反应考场纪律与监考规则,最后将试卷袋与信息归档袋与信息归档袋捆绑在一起,对不同学期与不同班级的试卷进行整理与保存。试卷管理人员需要在在本学期开学前一个月整理并保存好上学期的试卷,并进行集中存放于指定地点,试卷存放应便于查找,试卷保存时间要超过学生毕业离校三年以上,对各种原因提前离校学生,保存时应区分存放以便查找,但保存年限与该年纪其他学生相同。

试卷是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能清晰反应该学科学生成绩,试卷管理也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与教学水平的重要方面,在教学评估中是重要的凭证,试卷管理工作不仅要有制度性的规范,同时需要团队化管理的人员配备,在试卷命题、抽调、印刷、封装与回收、评阅方面都要进行严格规范和考核,以保障试卷命题质量。最后监管人员对整体的监督内容进行责任划分,最后定期检查以提高试卷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考务管理水平,坚持将试卷管理工作一抓到底,从而保证试卷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达到应有的目的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洁,温辉,刘运材.独立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广西教育,2012,8:75.

[2]李金麟.关于加强试卷管理工作的探讨[J].知识经济,2011,02:171,175.

[3]蔡青.关于高校教学评估与优化教学档案管理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6,(4):110-111.

上一篇:小区地下车库出租合同下一篇:《前赤壁赋》读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