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混凝土-毕业论文(共9篇)(共9篇)
1.土木工程混凝土-毕业论文 篇一
毕业论文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
班
级: 学
生: 指导教师:
****年**月**日 引言
混凝土的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内部应力作用和外部荷载作用,以及温差变化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一般桥梁结构构件中,裂缝宽度小于或等于0.05mm的那部分,对使用没多大危害,可允许其存在。但大于0.05mm的裂缝,终究会影响结构物的耐久性,并且有些裂缝在使用荷载或外界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下,不断扩展,不但影响混凝土表面的美观、减小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而且易引发混凝土面层剥落、加速钢筋的锈蚀、降低混凝土的抗冻性及耐久性、严重时甚至发生垮塌事故,所以必须加以控制。
本人结合一年实习参与公路桥梁现场施工工作实践,对部分桥梁在建设过程中常见的一些裂缝类型进行归类总结,通过查找原因分析问题,才能让我们真正地了解各种裂缝的引发成因,进而制订防范措施,达到预防布控之目的。
关键词:桥梁工程;结构裂缝;裂缝类型;诱发原因;处理;技术措施
2桥梁混凝土裂缝的种类及特性 2.1 裂缝的种类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复杂而繁多,有时甚至多种因素相互影响,但就一些具体裂缝而言,总有主导原因。为了便于分析、鉴别工程中发生的裂缝,根据裂缝产生的原因,常见裂缝可分为沉缩裂缝、干缩裂缝、温度裂缝、化学裂缝、施工因素裂缝五大类。混凝土硬结前,产生的塑性沉降裂缝和塑性收缩裂缝称为沉缩裂缝;混凝土硬结后,产生的塑性干缩裂缝和长期干缩裂缝称为干缩裂缝;混凝土内外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称为温度裂缝;钢筋锈蚀等化学原因引起的裂缝称为化学裂缝;在施工中由于施工处理不当,产生的裂缝称为施工裂缝。
2.2 裂缝的特性 2.2.1 沉缩裂缝
沉缩裂缝可分为塑性沉降裂缝与塑性收缩裂缝两种。塑性沉降裂缝常出现在钢筋上方,结构变化处,常开始出现在现浇混凝土后10min~3h之间;塑性收缩裂缝是不规则斜裂缝,在钢筋以上,似龟纹,常开始出现在现浇混凝土后30min~6h之间。
2.2.2 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可细分为塑性干缩裂缝与长期干缩裂缝两种。塑性干缩裂缝为表面微裂,类似龟纹,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常开始出现在现浇混凝土后1~7d之间;长期干缩裂缝为表面干裂,裂缝走向纵横交错,裂缝宽度很小,与发丝相似。常开始出现在现浇混凝土后数周或数月之间。
2.2.3 温度裂缝
表面裂缝走向一般无规律性,深层或贯穿裂缝走向一般与主筋平行或接近平行;裂缝宽度大小不一,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热细、冷宽。表面温度裂缝常开始出现在现浇混凝土1~2d之间;深层温度裂缝与贯穿温度裂缝常开始出现在现浇混凝土三周后。
2.2.4 化学裂缝
化学裂缝可细分为钢筋锈蚀裂缝和碱-骨料反应裂缝两种。钢筋锈蚀裂缝极易引起混凝土膨胀,裂缝顺钢筋方向开裂缝,常开始出现在现浇混凝土2年后;碱-骨料反应裂缝均为龟裂状,常开始出现在现浇混凝土5年后。
2.2.5 施工裂缝
施工裂缝特性是:支架下沉、模板变形产生裂缝;混凝土浇筑顺序不当产生的裂缝;起吊加载过早时发生垂直于筋的横向裂缝等,若施工方法不当,施工裂缝随时都可能发生。
3桥梁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3.1沉缩裂缝
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当浇注高度越大,速度越快,这时沉陷越大,在钢筋正上方与其周围发生不同的收缩下沉而产生塑性沉降裂缝;当水泥用量越大水灰比越高,在混凝土由塑性变为固体性过程中,收缩就越大,引起塑性收缩裂缝。
3.2干缩裂缝
塑性干缩裂缝产生的原因有:混凝土浇注后,混凝土表面没及时覆盖,致使水分蒸发过快,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在干热及大风季节时产生裂缝;混凝土配比中水泥用量过大,砂的粒径过细,或混凝土水灰比过大,在浇注混凝土前没有对模板进行湿润,均能导致混凝土收缩太大而产生裂缝。长期干缩裂缝产生的原因有:混凝土成型后,养护不当,表面体积收缩大,受内部混凝土约束的影响,出现拉应力引起裂缝;采用了含泥量大的细砂、粉砂浇注混凝土,混凝土收缩大,收缩时间长,出现裂缝;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有过振现象,混凝土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砂浆层,导致混凝土表面收缩,产生裂缝。
3.3 温度裂缝 砼具有热胀冷缩性质,若变形遭到约束,则在结构内部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即产生温度裂缝。温度裂缝可分为表面温度裂缝、深层贯穿温度裂缝二种: 3.3.1 表面温度裂缝
多由于温差较大引起。如大体积混凝土(厚度超过2.0米)浇筑之后由于水泥水化放热,致使内部温度很高,内外温差太大,致使表面出现裂缝。再如冬季施工时,过早除掉保温层,或受寒潮袭击,都导致混凝土因早期强度低而产生裂缝。此外当预制构件采用蒸汽养护时,由于降温过快或构件急于出池,急速揭盖,均使混凝土表面剧烈降温,结果导致构件表面出现裂缝。
3.3.2 深层贯穿温度裂缝
多由于结构降温差值大,受外界的约束而引起。如现浇桥台混凝土或大体积刚性扩大基础,浇注在坚硬的地基上,未采取隔离等放松约束措施或收缩缝间距过大。在混凝土浇注时,温度很高,加上水泥水化热的温度升高很大,使温度更高。当混凝土冷却收缩时,全部或部分地受到地基或其他外部结构的约束,在混凝土内部出现很大拉应力,进而产生降温收缩裂缝,这类裂缝有时成贯穿状。
3.4化学裂缝
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是由于混凝土质量较差或保护层厚度不足,混凝土保护层受二氧化碳侵蚀炭化至钢筋表面,使钢筋周围混凝土碱度降低,或由于氯化物介入,钢筋周围氯离子含量较高,均可引起钢筋表面氧化膜破坏,钢筋中铁离子与侵入到混凝土中的氧气和水分发生锈蚀反应,其锈蚀物氢氧化铁体积比原来增长约2~4倍,从而对周围混凝土产生膨胀应力,导致保护层混凝土开裂、剥离,沿钢筋纵向产生裂缝,并有锈迹渗到混凝土表面。
3.5施工裂缝
若施工工艺不合理、施工质量低劣,容易产生各种裂缝,比较典型常见的有:(1)桥墩,尤其是高墩,由于浇注混凝土时,施工缝处理不好,该处混凝土抗拉强度低于设计要求, 桥墩在活载作用下,边缘产生超过设计的拉应力造成水平裂缝。
(2)混凝土初凝后,模板变形,支撑下沉或晃动,在还未具有强度的混凝土中发生裂缝,造成构造缺陷。
(3)连续梁混凝土,因混凝土重量分布的变化
使模板和支架发生挠度变化,造成最先浇注的混凝土发生裂缝。
(4)构件堆放、运输时,支撑垫木不在一条直线上;或运输时构件悬挑过长;或吊点位臵不对;或构件侧向刚度较差,吊装时未采取临时加固措施,造成混凝土开裂。
4桥梁混凝土裂缝的预防 4.1沉缩裂缝和干缩裂缝的预防
(1)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和加水量,不要采用过大水泥用量,选用较大砂率和级配良好石料。
(2)掺入减水剂和适量粉煤灰,以便减少沉降量和塑性收缩。(3)在混凝土浇注1~2小时后,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表面拍打、振密。箱梁及T型梁应浇到翼板根部时停一段时间,待梁身混凝土泌水沉降后,再继续浇注翼板混凝土。
(4)避免混凝土自身与外界温度相差过大,浇注后及时覆盖,潮湿养护。
(5)设臵挡风墙;气温高,干燥或风速大的气候下施工,及早喷水养护。
(6)浇注前,将基层和模板充分浇水湿透。
(7)板面混凝土在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减小收缩量。4.2温度裂缝应的预防
(1)降低混凝土的浇注温度。如采用降低骨料的温度,或加冰水,或在夜间最低温度时浇注等。
(2)降低水泥的水化热的温升。如选用低水化热水泥,或减少水泥的用量,或掺入优质粉煤灰。
(3)加快浇注后混凝土的散热,如使用钢模板,或分层浇注混凝土,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以便散
热。或在大体积混凝土中,预埋或利用一些管,通过冷水或冷风来降温。
(4)降低欲浇注混凝土结构或构筑物的外部约束。如减小浇筑体长度或厚度,或减小约束体体积,或改善交界面状况,两层混凝土浇注间隔时间不得长于15天。
(5)加强混凝土的表面保护。如浇注后,表面应及时用草帘、草袋、砂、锯末等覆盖,并洒水养护,或蓄水养护;冬季,采取保温措施,保护混凝土表面,薄壁结构,要适当延长其拆模时间,使之缓慢降温。
(6)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或选用合适骨料如石灰岩骨料及其级配良好,以便降低水化热。
(7)蒸汽养护构件时,严格控制升温速度不大于10~15e/h,降温不大于15e/h,并应适当冷养后吊运构件出池,以避免过大温度应力。4.3化学裂缝的预防
本文主要指预防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
(1)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防止氧气侵入。
(2)严格控制含氯盐的外加剂用量,在大连这样的沿海地区或其它存在腐蚀性强的空气、地下水地区尤其应该注意。
4.4施工裂缝的预防
(1)降低混凝土的浇注温度。如采用降低骨料的温度,或加冰水,或在夜间最低温度时浇注等。
(2)降低水泥的水化热的温升。如选用低水化 热水泥,或减少水泥的用量,或掺入优质粉煤灰。
(3)加快浇注后混凝土的散热,如使用钢模板,或分层浇注混凝土,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以便散热。或在大体积混凝土中,预埋或利用一些管,通过冷水或冷风来降温。
(4)降低欲浇注混凝土结构或构筑物的外部约束。如减小浇筑体长度或厚度,或减小约束体体积,或改善交界面状况,两层混凝土浇注间隔时间不得长于15天。(5)加强混凝土的表面保护。如浇注后,表面应及时用草帘、草袋、砂、锯末等覆盖,并洒水养护,或蓄水养护;冬季,采取保温措施,保护混凝土表面,薄壁结构,要适当延长其拆模时间,使之缓慢降温。(6)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或选用合适骨料如石灰岩骨料及其级配良好,以便降低水化热。
(7)蒸汽养护构件时,严格控制升温速度不大于10~15e/h,降温不大于15e/h,并应适当冷养后吊运构件出池,以避免过大温度应力。5结束语
在桥梁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有关因出现裂缝而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导至桥梁垮塌的报道屡见不鲜。混凝土开裂可以说是常发病、多发病,经常困扰着桥梁工程技术人员。其实,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很多裂缝是可以克服和控制的。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帮助桥梁工程技术人员进一步加强对混凝土桥梁裂缝的认识,制定相应的质量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工程中出现危害较大的裂缝。总结:
通过这次外业的桥梁学习,使我们对高速公路的桥梁的设计与施工有了一次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进一步理解接受课堂上的知识,使理论在实际的生产中得到了运用。近年来,我国的公路事业特别是高速公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规模和等级越来越高,这对于建设者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作为将要走出学校的学生来说,更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加强实践能力,以脚踏实地,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面对未来的工作。
2.土木工程混凝土-毕业论文 篇二
一、地方高校新建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
(一) 教学资源短缺
地方高校新建土木工程专业只有几年甚至不到十年的办学历史, 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 教学资源相对短缺, 具体表现如下。
1. 硬件设施不够完备。
教室、实验室及实验设备数量过少, 学生实训基地条件差及实习基地的管理不够完善, 很多本科课程中基本教学实验很难实现[2]。
2. 教学师资短缺。
新建土木工程专业办学时间较短, 师资短缺, 任课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等不合理, 教师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不均衡, “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二) 生源质量下降
近十多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型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 高考录取率持续攀升, 1999年为9%, 2005年提高到21%, 2007、2008、2009年分别达到53%、56.4%、62%, 2012年全国高考录取率达75%, 预计2013年高考录取率或超80%。对重点院校中的一些研究型大学, 其本科招生规模扩大不如地方院校突出, 生源质量没有明显改变;而地方院校扩招后生源质量呈大幅度下降趋势。
(三) 学生的就业渠道及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
经济快速发展使地方基本建设规模不断增加, 地方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与工程相关的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监理等工作, 亦可称为“工程型”人才, 这填补了知名大学毕业生到工程一线就业可能性不大所造成的人才空区。因此,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必须要有较强的针对性:既要求学生掌握土木工程基本理论和知识, 亦要求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与一流高校的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区分开来。即地方高校新建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当前毕业考核环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为深层次挖掘当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考核环节存在的问题, 本文依托许昌学院教研项目“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新建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考核模式研究”, 对正在从事工程施工、工程监理、工程设计、工程管理等不同部门的土木类工作人员约200人进行问卷调查, 其中的几个核心问题为:您对毕业考核环节印象最深的是哪些?您觉得毕业考核环节对您后期的工作是否有帮助?您理想的毕业考核模式是哪种形式?您对毕业考核环节的建议等多个问题。被调查者所提的意见和建议基本反映出当前毕业考核环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毕业考核模式单一:当前大多学校仅局限于毕业设计, 而对毕业论文等其他考核模式触及的较少, 未有充分考虑土木工程专业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2) 毕业设计选题教条化:未做到既照顾学生的基础知识, 亦未考虑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对新知识的吸收能力; (3) “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 工程实践经验严重不足, 师生交流不畅; (4) 学生在毕业设计时间安排上“前松后紧”情况严重, 指导教师未将过程控制落到实处, 毕业设计的结果控制环节松懈。
三、毕业考核模式的改革路径及保障措施
毕业考核过于单一的选择毕业设计模式, 且毕业设计选题程序化、教条化, 未能很好地考虑学生后期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土木工程行业国家注册执业资格工程师制度已进入较快的发展时期, 土木工程行业已要求多重的市场准入。土木类企业资质的重要一项就是企业内具有执业资格证书人员的数量, 是否具有执业资格已成为土木类企业招聘人员、职称评定、工资调整的重要依据, 土木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已逐步成为就业的基本条件之一[3]。毕业考核环节是学生在校学习和后期工作的一个桥梁纽带, 承前启后, 对毕业考核环节进行改革, 意义重大。
(一) 毕业考核模式改革的建议
考虑到学生后续工作过程中的职称评定、参加执业资格考试及具体工作能力等方面, 既要通过毕业考核环节让学生对工程结构的概念认识更加清晰, 亦要照顾到学生在将来工作过程中的职业发展, 譬如将自己对具体工程案例的理解分享给大家, 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论文写作和文献运用的能力。笔者根据自身多年工程经验和教学实践, 建议毕业考核模式多样化, 有如下几个模式可参考: (1) 毕业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文献检索运用; (2) 小型毕业设计+工程预算+文献检索运用; (3) 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论文写作 (含文献检索运用等) ; (4) 毕业考试+论文写作 (考试内容要与学生后期获取执业资格考试相联系) ; (5) 教师课题的科研试验+论文写作 (含文献检索运用等) 。
毕业考核模式多样化可丰富学生在毕业考核环节的选题范围, 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的模式;同时, 同一模式中考核范围相对广泛, 这对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有帮助。
(二) 保障措施
多样化的毕业考核模式对毕业生的考核更加全面, 可有效地缩短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在许昌学院实施两届以来, 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反映效果良好, 但执行过程必须严格控制, 师资方面必须得到有效保障。
1. 完善过程控制机制。
笔者根据多年的毕业设计指导经验及关于毕业考核的调研情况, 发现毕业生在考核环节容易出现“前松后紧”现象, 或者最终提交的成果质量难以达到要求, 这都与过程控制不得力或制度不健全有关, 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过程控制。
(1) 学生的工作量必须得到保证:在前期的毕业考核环节中, 很多学生选择单一的毕业设计, 题量小, 如果毕业考核环节对学生工作量分阶段安排的大小适当, 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前松后紧”现象[4,5]。
(2) 管理过程应完备:管理过程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指导教师的管理, 应要求指导教师每周至少见学生两次, 解决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从教师角度对毕业考核环节进行过程控制;二是对学生的管理, 毕业设计所处的时间是有一部分学生要考研复试, 或者要提前参加工作等, 所以要求学生对每一阶段做题成果收集整理, 从学生的角度将过程控制落到实处。
(3) 严格答辩环节:答辩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 是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整体评价和全面检查。严格答辩环节:一是答辩资格审查, 指导教师根据过程控制情况和学生任务完成情况, 决定其是否有答辩资格, 这亦是对过程控制的有效补充;二是严格答辩过程, 从答辩形式、答辩委员组成、学生陈述、教师提问等几个方面严格控制[6]。
2. 多渠道建设师资队伍。
毕业考核模式改革可拓宽学生视野, 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需要。需要对本专业学科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 这对指导教师在教学经验、知识结构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新建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实践经验薄弱, “双师型”教师极度缺乏, 外聘企业的兼职教师虽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但理论基础和教学方法相对欠缺。师资建设路径应进行创新性探索, 既鼓励本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师考取相应的执业资格证, 又要求有土木类执业资格的兼职教师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我校近三年来鼓励教师获取执业资格证书、提高工程实践经验的同时, 亦对外聘教师在教师任职资格方面进行了培训, 有效地缓解师资不足的压力, 明显改善教学质量与毕业设计的指导质量。
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所提出的要求, 创造性将毕业设计分为多种模式, 而且每种模式既考虑到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需要, 又考虑到学生的未来发展, 并要求学生会查阅文献、运用网络及计算机等多种工具的能力, 使毕业生在未来土木工程领域与国际接轨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本文根据地方高校新建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资源、生源特征、学生就业渠道及人才培养目标等特点, 结合对土木多个行业现从业人员对毕业考核模式的建议, 指出新建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针对性的改革路径及保障措施。
关键词:地方高校,新建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考核,模式
参考文献
[1]周林聪等.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J].高等建筑教育, 2011, (1) .
[2]罗臻等.提高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 2010, (3) .
[3][4]祝彦知等.土木工程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 2009, (4) .
[5]刘小明等.加强土木工程类毕业设计质量控制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 .
3.土木工程混凝土-毕业论文 篇三
关键词:土木工程,毕业设计,CDIO,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77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major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link of graduation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the law of the graduation design, combined with the CDIO concept of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proposes the new ideas of teaching reform, and the graduation design research methods and means of 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graduation design, the CDIO, reform
一.毕业设计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土木工程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国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需要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调查显示,近年来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压力却越来越大,招聘单位越来越注重实践经验。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输出不再是单纯的工程技术人才,而是转向培养宽口径的工程技术性人才和各类复合型人才。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来缩小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之间的差距,而差距又与实践性教学环节密切相关,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中最后环节,也是最重要环节,是学生唯一一次有较长时间从事研究,并把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是学生从学校到单位的有效桥梁。因此,必须对毕业设计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毕业设计管理和考核形式,以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变化和满足行业的需求。
21 世纪初,美国提出了CDIO工程教育培养模型。模型的名称源于4 个英文单词: Conceive( 构思) ,Design( 设计) , Implement( 实现) ,Operate( 运作) 。4 个单词及其顺序表达了产品开发与生产的4个阶段,从技术知识和推理,个人的职业技能与素质,在企业与社会环境下的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四方面提出了对工程教育的具体目标与要求。本研究项目结合了CDIO国际工程教育的理念对应用型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改革。
二.高校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院校受教师资源、企业实践教学资源等条件的制约,对于土木工程这样一个宽口径就业的应用型专业来说,毕业设计多存在形式陈旧,选题面狭窄,务实性不够的问题,总而言之, 目前的毕业设计问题主要表现在“2陈旧、3欠缺”,即:
(1)毕业设计的选题陈旧,题目范围窄,选题单一;
(2)毕业设计运行方式陈旧,只需老师选择毕业设计题目, 规定设计内容, 提供现有资料, 学生只要按步就班就能完成任务,导致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创新能力培养不够;
(3)毕业设计计算量和图纸绘制量工作繁重,学生投入毕业设计的有效时间欠缺;
(4)大部分教师欠缺实践经验,对学生的指导能力不足;
(5)与毕业设计紧密相关的各专业课程设计环节欠缺有效协作与配合。
因此,针对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特别是2本3本院校),适应市场对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完成学院到工作单位的完美过渡,迫切需要对毕业设计提出新的改革理念。
三.毕业设计新模式的基本方式
研究思路
(1)通过毕业设计选题多元化,加强培育学生的构思能力。让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主题多从实际工程和生产中选取,有条件的情况下真题真做,条件限制情况下真题假作,摒弃过去假题假作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性和积极性;
(2)通过开设工程设计专题讲座培训,加强培育学生的设计能力。在新模式下,聘请有经验的工程师和双师型教师开设实际工程案例讲座环节,不仅能加强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还能有力促进高等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建设;
(3)通过整改与毕业设计相关的课程设计系列,加强培育学生的实现能力。课程设计题目一体化,使专业平行课程相互有效衔接,形成一个整体工程项目,为毕业设计中的实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4)通过在毕业设计环节中加入概念设计部分,加强培育学生的运作能力。将强化手算部分放入整套相连的课程设计内,毕业设计则弱化手算部分,增加计算机模型的建立,结构合理化选型,参数合理化选取,结构构造措施的处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也保证了学生能在有效时间内圆满完成毕业设计;
研究方法与手段
(1)调查研究法
通过对高等院校(以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昌首义学院(原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三个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为样本)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问题调查,分析其在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2)实证分析法
对此前已经进行的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改革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并结合下个年度对结合CDIO国际工程教育理念的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实际探索新模式的可行性,提出改革方案。
(3)实践验证法
在毕业设计中对改革方案进行实践验证,进行修正和完善,形成最终结果。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拟解决如下问题:
(1) 解决目前土木工程专业相关课程设计环节衔接不足欠缺整体性问题。
(2) 解决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缺乏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类问题的能力的问题。
(3) 解决完成毕业设计有效时间不足的问题。
四.结束语
4.土木工程混凝土-毕业论文 篇四
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设 计)
题 目: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学习中心: 大连学习中心 层 次: 专科起点本科 专 业: 土木工程 年 级: 2011年 春季 学 号: 学 生: 指导教师: 代平完成日期: 2013年01月13日
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内容摘要
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混凝土结构已经成为我国建筑结构的主要形式。但是,通常混凝土结构都是带缝工作的,并且混凝土裂缝的成因较多,因此将裂缝按照成因分类,并有效的裂缝宽度对结构以及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全保证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普遍应用,伴随着商品混凝土的推广,建筑楼面出现裂缝的机率在增加,日益受到社会人士关注;楼面结构出现裂缝原因复杂,有材料、温度变化等原因,也有设计、施工、使用等方面问题。混凝土工程中材料的特性决定了结构较易产生裂缝,从实践中来看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概率也是很大的,相当一部分裂缝对建筑物的受力及正常使用无太大的危害,但裂缝的存在会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性、耐久性,会对钢筋产生腐蚀,是受力使用期应力集中的隐患,应当尽量在各方面给予重视,以避免裂缝的出现或把裂缝控制在许可的范围之内。本文介绍了混凝土裂缝类型及产生原因,从材料因素、设计因素和外界因素三方面论述了预防裂缝的具体方法。提出六条比较常用的裂缝处理措施。并结合实例分析了裂缝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预防措施;处理方法
I
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目 录
内容摘要...........................................................................................................................I 引
言............................................................................................................................1 1 绪言............................................................................................................................1 2 混凝土裂缝的分类及成因........................................................................................2
2.1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类.................................................................................2
2.1.1 按裂缝的成因分类..............................................................................2 2.1.2 按裂缝产生的时间分类......................................................................5 2.1.3 按裂缝的形状分类..............................................................................6 2.1.4 按裂缝的发展状态分类......................................................................7 2.2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7
2.2.1 收缩裂缝的产生原因分析..................................................................7 2.2.2 温度裂缝的产生原因分析..................................................................9 2.2.3 沉陷裂缝的产生原因分析..................................................................9 2.2.4 荷载作用裂缝的产生原因分析............................................................9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技术......................................................................10
3.1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预防措施.......................................................................10
3.1.1 干缩及塑性收缩裂缝的预防措施....................................................10 3.1.2 温度裂缝的预防措施........................................................................11 3.1.2 沉陷裂缝及其他裂缝的预防措施....................................................11 3.2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处理技术.......................................................................12
3.2.1 表面封闭法........................................................................................12 3.2.2 灌浆、嵌缝封堵法............................................................................12 3.2.3 结构加固法及混凝土置换法............................................................13 工程实例分析..........................................................................................................15
4.1 工程概况.......................................................................................................15 4.2 工程设想.......................................................................................................15 4.3 工程抗裂施工措施.......................................................................................15 4.3.1 基础地基加固...........................................................................................15
II
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4.3.2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15 4.3.3 内外防水剂...............................................................................................17 4.4 其他措施.......................................................................................................17 5 结论与展望..............................................................................................................19 参考文献........................................................................................................................20
III
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引 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已经普遍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是城市建设中广泛使用的结构材料,但是伴随这类材料的生产研究与应用,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一直受到人们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不仅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而且较普遍,尤其是楼板的裂缝,轻者影响建筑物美观,造成渗漏水,重者降低建筑结构的承载力、稳定性和整体性,甚至还会导致整体倒塌的重大质量事故。这类裂缝是在现有施工技术条件下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特别是民用建筑工程结构楼面出现裂缝,往往会引起业主对工程质量提出异议,从而引发投诉、纠纷以及索赔等情况。因此,正确分析裂缝产生原因,切实加以防治十分必要,十分迫切。因此研究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现根据多年来现场施工实践经验和教训,从设计配筋、商品混凝土选用及施工控制等方面,着重阐述钢筋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绪言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发生的原因很复杂也是不可避免的,混凝土裂缝的防治重点在于“防”,而不在于“治”,当这些裂缝发生后,必须先查明裂缝产生的原因判明裂缝的类型,才能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同时要通过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正确选用原材料、合理设计建筑结构、加强施工监控、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规程、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这样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把裂缝宽度控制在设计范围内,尽量减少裂缝造成的危害。
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分类及成因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大量工程实践以及近代科学关于混凝土强度的细观研究都表明结构物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它是材料的一种特性。因此,科学地对待裂缝问题是在对裂缝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将裂缝的有害程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本章将就混凝土结构中常见裂缝进行分类,并对结构中占主要部分的裂缝进行成因分析。
2.1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类
2.1.1 按裂缝的成因分类
根据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结构性裂缝和非结构性裂缝两大类。
一、结构性裂缝
结构性裂缝是由荷载引起的,其裂缝与荷载相对应,是承载力不足的结果,其裂缝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原因如下:
(一)设计原因引起的裂缝
1)楼板刚度不足:设计按多跨连续板进行配筋计算,侧重于满足结构安全,较少考虑混凝土收缩特性和温度变形等多种因素,楼板高跨比仅为L/33.6-L/35,其刚度较小对裂缝控制很不利。2)楼板构造配筋设计不周:设计在支座处按常规配设负筋,在中部板面不配钢筋,当板面出现温度变形和混凝土收缩,因无构造钢筋约束,板面即出现裂缝。3)楼板内布线欠合理:由于水电施工图由各专业设计,实际施工中出现水电管交叉叠放,或由于设计考虑管内容线面积,部分预埋管径≥D25;且设计管线位置在楼板跨中,即在单层双向配筋处,楼板有效截面受到很大程度(15%-40%)削弱,成为楼板最易开裂的部位;当楼板收缩应力大于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即出现沿管线表面呈直线状的裂缝。4)从房屋的空间结构来看,剪力墙刚度大,约束了剪力墙间梁板的水平向自由变形,而梁刚度又较板刚度大,因各类因素引起的水平向收缩变形均集中到剪力墙间刚度最小的板上,造成这块板开裂。5)膨胀剂的选用与掺量:设计未明确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只提出膨胀剂的品种和掺量范围,施工时按设计提供掺量进行配比施工,使混凝土的实际限制膨胀率不能达到最佳限制膨胀率。
(二)施工原因引起的裂缝
1)水电预埋管施工时在板内位置欠合理:管位置过高或过低;位置过高时,极易在板面出现因混凝土硬化收缩产生的裂缝,也易在维修裂缝或室内装修时损
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坏管线;两根管线并行布置时,管线间距过小甚至并拢,更易因管线集中而产生裂缝。2)空载养护期不足:从楼面混凝土浇完、收光至施工材料堆放,平均空载养护期仅为一天半,人为因素过早地震动、荷载造成楼板幼龄混凝土内部受损开裂。且施工中用塔吊吊运的钢管、钢筋等周转材料因受剪力墙钢筋影响多堆放在预埋管线部位。
(三)使用原因引起的裂缝
1、改变建筑物的使用条件引起的裂缝。
2、火灾等事故引起的裂缝。
3、由地震等偶然荷载引起的结构开裂。
二、非结构性裂缝
由各种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从国内外的研究资料以及大量的工程实践来看,非结构性裂缝在混凝土结构裂缝中占了绝大多数,约为80%,其形成原因比较复杂,以收缩裂缝为主导,工程中四种较常见的非结构性裂缝有收缩裂缝、温度裂缝、沉降裂缝和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
1、收缩裂缝
收缩裂缝是由湿度变化引起的,它占混凝土非结构性裂缝中的主要部分。根据收缩裂缝的形成机理与形成时间的不同,工程中常见的收缩裂缝主要有塑性收缩裂缝、沉降收缩裂缝和干燥收缩裂缝三类,此外,还有自身收缩裂缝和碳化收缩裂缝等。
塑性裂缝出现在结构表面,形状不规则且长短不一,这种裂缝大多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初期。塑性裂缝又称龟裂,严格来说属于干缩裂缝,出现很普遍。产生这种裂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当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较大,而振动时间过长时,水泥浆浮在上层,骨料下沉时收到钢筋或其他物质的约束,出现不均匀沉降,从而使混凝土的表层产生裂缝;浇筑后混凝土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受风吹日晒,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因而开裂;使用收缩率较大的水泥,水泥用量过多,或使用过量的细砂和粉砂混凝土水灰比过大,也会导致这种裂缝出现。
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产生内部干缩而引起体积变化,当这种体积变化收到约束时,就可能产生干缩裂缝。干缩裂缝处在结构的表面,较细,起走向纵横交错,没有规律性。这类裂缝一般在混凝土露天养护完毕一段时间后,在表层或侧面出现,并随湿度和温度变化逐渐大战。如混凝土成型后,因养护不当,收到风吹日
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晒,使得表面水散发快,体积收缩大,而内部湿度变化小,收缩也小,因而表面的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产生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裂缝;或者构件因水分蒸发产生体积收缩,收到地基或垫层的约束而出现干缩裂缝。此外,混凝土构件长期露天堆放,表面湿度经常发生剧烈变化;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混凝土;混凝土过度振捣,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砂浆层;用后张法预应力制成的构件,露天生产后长久不张拉等等,都会产生这种裂缝。
2、温度裂缝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温度变形,由此产生附加应力,当这种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在工程中,这种裂缝比较常见,譬如现浇屋面板上的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温度裂缝大多发生在施工的中后期间,缝宽受温度变化影响较明显。表面温度裂缝多缘于较大温差。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在浇灌混凝土后,在硬化期间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的温度不断上升,使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差很大。当温差出现非均匀变化时,如施工中过早拆除模板,冬季施工过早拆除保温层,或受到寒潮袭击,都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急剧的温度变化,使其因降温而收缩。此时,表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又很低,因此出现裂缝。但这种温差仅在表面处较大,离开表面就很快减弱。因此,这种裂缝只在接近表面较浅的范围内出现。深入和贯穿性的温度裂缝多缘于结构温差大。如大体积混凝土凝结和硬化过程中,水泥和水产生化学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成为“水热化”,导致混凝土块体温度升高,当混凝土块体内部的温度与外部的温度相差很大,以致所形成的温度应力或温度变形超过混凝土当时的抗拉强度或极限拉伸应变,就会形成裂缝。温度裂缝常出现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建筑物中。
3、沉降裂缝
地基基础承载上部结构的荷载作用,当地基基础承载力不均匀或地基承载力均匀但建筑物建成后各不同部位荷载差异较大,导致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这种不均匀沉降在结构内部产生拉应力及剪应力,当这种拉应力及剪应力超过结构自身的抗拉及抗剪强度时,结构就会在最薄弱的部位产生裂缝,称为沉降裂缝。这种裂缝多为贯穿的,其位置与沉降方向一致。这类裂缝的大小、形状、方向取决于地基变形的情况。由于地基变形造成的应力一般较大,因此裂缝宽度较大、多呈45°,并且通常是贯穿性的。
4、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
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构件承受的不同性质的荷载作用,其裂缝形状也不同,通常裂缝方向大致是与主拉应力的方向正交。结构受载后产生裂缝的因素很多,在施工中和使用中都可能出现裂缝。例如早期受地震,脱模过早或方法不当,构件堆放、运输、吊装时的垫块或吊点位置不当,施工超载,张拉预应力值过大等均可能产生裂缝。
此外,因设计、材料、施工及使用等原因引起的裂缝,由于涉及的面很广,内容多,限于篇幅本文不作阐述。
2.1.2 按裂缝产生的时间分类
根据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时间划分,可将裂缝分为施工期间出现的裂缝和试用期间出现的裂缝。
一、施工期间出现的裂缝
1、塑性收缩裂缝
大多发生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此裂缝多产生于新浇筑的混凝土结构表面,形状规则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裂缝较浅。在环境气温高、风速大,气候干燥的情况下易于出现。
2、沉降收缩裂缝
沉降收缩裂缝多在混凝土浇筑后产生,硬化后停止。多沿结构上表面钢筋通长方向或箍筋上出现,或在预埋件的附近周围出现。裂缝呈菱形,宽度1~4mm,深度不大,一般验身至钢筋上表面为止。
3、干燥收缩裂缝
这类裂缝一般在混凝土浇注后一段时间出现,严重时该裂缝会由表及里,由小到大逐步向结构内部发展,形成贯穿裂缝,一般在薄壁混凝土结构中常出现。
4、温度裂缝
多发生在混凝土浇注后的硬化过程中,裂缝宽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细。
5、其他一些施工原因产生的裂缝,如混凝土搅拌、运输、浇注、振捣等工序的疏漏缺陷导致的裂缝,以及模板构造不当、拆模时间过早或方法不当,现场建材的堆放和钢筋绑扎不当,水电预埋管细部处理不当等都可能产生混凝土裂缝。
二、使用期间出现的裂缝
1、钢筋锈蚀膨胀产生的裂缝
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钢筋表面出现锈斑、锈片后进一步发展成整个钢筋表面锈蚀,并产生膨胀,与保护层脱离,发生层裂,最后表现为钢筋铁锈进一步膨胀,混凝土本身发生破坏,出现顺筋裂缝,混凝土脱离。
2、盐碱类介质及酸性侵蚀气、液体等引起的裂缝
盐碱类介质及酸性侵蚀气、液体等引起了混凝土的PH值发生变化,导致了钢筋锈蚀,最终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3、冻融循环造成的裂缝
受冻混凝土内部水分结成冰,产生膨胀,膨胀应力较大时,使结构出现裂缝。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所含水分的冻结和融化的交替出现,形成了冻融循环。冻融的反复作用,使得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造成建筑构造的严重破坏。
4、碱骨料反应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骨料石子中的活性二氧化硅(SiO2),如白云质石灰岩石子等,与水泥中过量的碱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为碱骨料反应。这种反应一般在水泥混凝土硬化后进行,反应生成膨胀性的碱性硅酸盐或碳酸盐,导致混凝土体积膨胀,使混凝土产生裂纹并破坏。2.1.3 按裂缝的形状分类
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按形状可分为:
(1)纵向裂缝,多数平行于混凝土构件底面,顺筋分布,主要是由钢筋锈蚀作用引的。
(2)横向裂缝,垂直于构件底面,主要是由荷载作用、温差作用引起的。(3)剪切裂缝,主要是由于竖向荷载或震动位移引起的。
(4)斜向裂缝、八字形或倒八字形裂缝,常见于混凝土墙体和混凝土梁,主要因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以及温差作用引起。
(5)X形裂缝,常见于框架梁、柱的端头以及墙面上,由于瞬间的机械撞击作用或者震动荷载作用引起。
(6)各种不规则裂缝,如反复冻融或火灾等引起的裂缝。有直缝及不规则形状裂缝,此种裂缝中间宽并且贯通,两头深度较浅,多发生于混凝土楼板。
此外,还有因混凝土搅拌或运输时间过长引起的网状裂缝,现浇楼板四角出现的放射状裂缝或板面出现的十字形裂缝等等。
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2.1.4 按裂缝的发展状态分类
根据裂缝所处的运动状态及其发展趋势,可分为:
1、稳定裂缝。包括两类:一类是在运动过程中可以自愈合的裂缝,常见于一些新建的防水工程中,这是由于裂缝处水泥颗粒在渗漏过程中与水进一步化合,析出Ca(OH)(OH)2晶体且部分Ca2又与溶解在水中的CO2发生碳化反应形成CaCO3结晶,两者形成的凝胶物质将胶合使裂缝封闭,从而渗漏停止,裂缝达到自愈。另一类是处于稳定运动中的裂缝,如在周期性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周期性扩展和闭合的裂缝。
2、不稳定裂缝。这种裂缝将产生不稳定性的扩展,影响结构物的持久使用,应视其扩展部位,采取相应的措施。
就这两种裂缝而言,不稳定裂缝对工程结构安全的危害更大。
2.2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
如前所述,混凝土裂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产生的原因也非常复杂,而非结构性裂缝约占混凝土结构裂缝的80%左右,是混凝土结构中的主要裂缝和常见裂缝,下面将对几种主要的非结构性裂缝的产生原因进行浅要分析。2.2.1 收缩裂缝的产生原因分析
收缩裂缝是由湿度变化引起的,它占混凝土非结构性裂缝中的主要部分。混凝土是以水泥为主要胶结材料,以天然砂、石为骨料加水拌合,经过浇筑成型、凝结硬化形成的人工石材。在施工中,为保证其和易性,往往加入比水泥水化作用所需的水分多4~5倍的水。多出的这些水分以游离态形式存在,并在硬化过程中逐步蒸发,从而在混凝土内部形成大量毛细孔、空隙甚至孔洞,造成混凝土体积收缩。此外,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水化作用和碳化作用也会引起混凝土体积收缩。根据有关试验测定,混凝土最终收缩量约为0.04%~0.06%。可见,收缩是混凝土固有的物理特性,一般来说,水灰比越大、水泥强度越高、骨料越少、环境温度越高、表面失水越大,则其收缩值越大,也越易产生收缩裂缝。根据收缩裂缝的形成机理与形成时间的不同,工程中常见的收缩裂缝主要有塑性收缩裂缝、沉降收缩裂缝和干燥收缩裂缝三类,此外,还有自身收缩(化学减缩)裂缝和碳化收缩裂缝。
(1)塑性收缩裂缝
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塑性收缩裂缝多产生于新浇混凝土表面,大多产生于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速度超过其内部初、终凝硬化的速度,会致使混凝土表面收缩,这种收缩受到结构构件和下层配筋约束会使混凝土产生浅层开裂,有时还有收缩与压缩的叠加。裂缝多呈外宽内窄,常见为不规则的多边形或与钢筋方向相互平行,一般自表面开始,有些也可发展成贯穿裂缝。在环境气温高、风速大,气候干燥的情况下易于出现。高性能混凝土特别容易产生这种裂缝。
主要成因分析:①混凝土浇注后未及时覆盖,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而此时混凝土强度极低,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开裂;②水泥用量过多,或使用过量粉砂,或混凝土水灰比过大;③使用有渗透性的柔性模板,模板、垫层过于干燥,吸水大;④振捣不足。
(2)干燥收缩裂缝
这类裂缝一般在混凝土浇注一段时间后出现,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宽度较细,多在0.05~0.2mm。走向纵横交错,没有规律性。但薄壁混凝土结构中,多沿结构的短方向分布;此外在结构变截面处以及大体积混凝土的平面部位较多见。严重时裂缝会由表及里,由小到大逐步向深部发展,形成贯穿裂缝。
主要成因分析:①混凝土浇注后养护不当,表面水分散失快,体积收缩大,而内部湿度变化小,收缩也小,因而表面收缩变形受内部混凝土约束出现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②混凝土连续长度较长,整体收缩大;③混凝土级配中砂石含泥量大,收缩大,抗拉强度低;④混凝土过度振捣,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砂浆层,收缩增大。
(3)自身收缩裂缝
在常温下混凝土构件与环境不发生任何水分交换时所产生的收缩裂缝,自收缩裂缝在高水灰比(W/C>0.45)的混凝土中较少,但当水灰比小于0.3时则很常见,其收缩量甚至达到总收缩量的50%。
主要成因分析:这与高粘结材料在水泥灰浆基体中产生较多细小的收缩孔有关,是由于持续的水化消耗了毛细孔的水造成自身收缩坍塌所致。
(4)碳化收缩裂缝
这类裂缝在结构表面出现,呈花纹状,无规律性,裂缝一般较浅,深度为1~6mm,裂缝宽度为0.05~0.2mm,多发生在混凝土浇注完成后数月或更长时间。
主要成因分析: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收缩,受到结构内部未碳化混凝土的约束而导致表面发生龟裂。
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2.2.2 温度裂缝的产生原因分析
温度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差或季节气温变化过大而形成的。表面温度裂缝走向无一定规律性,大面积结构温度裂缝常纵横交错。表面温度裂缝常发生在施工期间,宽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细。
主要成因分析:表面温度裂缝多由温差较大引起。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浇注后,在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使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差较大,当温度产生非均匀的降温差时,将导致混凝土表面急剧的温度变化而产生较大的降温收缩,此时表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将产生较大的拉应力,而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很低,因而出现裂缝。2.2.3 沉陷裂缝的产生原因分析
沉陷裂缝多属进深或贯穿性裂缝,走向与基础沉陷情况有关,可能出现在结构的上部或下部,一般与地面垂直。较大的贯穿性沉陷裂缝往往上下或左右有一定的差距,裂缝宽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因荷载大小而异,且与不均匀沉降值成比例。
主要成因分析:①结构、构件下面的地基软硬不均,或者存在松软土,未经夯实和必要的加固处理,混凝土浇注后,地基局部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引起裂缝;②结构各部荷载悬殊,未作必要的加强处理,混凝土浇注后因地基受力不均,产生不均匀下沉,造成结构应力集中而导致裂缝;③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不牢,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在松软土上,以及过早拆模,也常导致不均匀沉陷裂缝出现;④冬季施工时模板支架支承在冻土层上,若上部结构未达到规定强度,地层化冻下沉,使结构下垂或产生裂缝。
2.2.4 荷载作用裂缝的产生原因分析
结构受载后产生裂缝的因素很多,在施工中和使用中都可能出现裂缝。主要成因分析:①早期受地震,脱模过早或方法不当产生的裂缝:②构件堆放、运输、吊装时的垫块或吊点位置不当产生的裂缝;③施工超载,张拉预应力值过大等均可能产生裂缝。
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技术
由于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很多,在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且危害较大。因此,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
下面首先阐述混凝土结构中几种常见裂缝的预防措施。
3.1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预防措施
3.1.1 干缩及塑性收缩裂缝的预防措施
塑性收缩裂缝的预防措施:
1)、配制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同时,要振捣密实,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度。2)、浇筑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润。3)、混凝土浇筑后,对裸露表面应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认真养护。4)、在气温高、湿度低或风速大的天气施工,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早进行喷水养护,使其保持湿润;大面积混凝土宜浇完一段,养护一段。此外,要加强表面的抹压和养护工作。5)、混凝土养护可采用表面喷氯偏乳液养护剂,或覆盖湿草袋、塑料布等方法;当表面发现微细裂缝时,应及时抹压,再覆盖养护。6)、设挡风设施。
干缩收缩裂缝的预防措施:
1)、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配制混凝土;或混凝土中掺适量粉煤灰;或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降低水泥用量,以减少水化热量。2)、选用良好级配的骨料,并严格控制砂、石子含泥量,降低水灰比,加强振捣,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拉强度。3)、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减缓浇筑速度,以利于散热,或掺木钙、减水剂,以改善和易性,减少水泥用量。4)、避开炎热天气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必须在热天浇筑时,可采用冰水或深井凉水拌制混凝土,或设置简易遮阳装置,并对骨料进行喷水预冷却,以降低混凝土搅拌和浇筑的温度。5)、分层浇筑混凝土,每层厚度不大于30厘米,以加快热量散发,并使温度分布均匀,同时也便于振捣密实。6)、大体积混凝土适当预留一些孔道,采取通冷水或冷气降温。7)、大型设备基础采取分块分层间隔浇筑(间隔时间5~7天)分块厚度1~1.5m,以利水化热散发和减少约束作用;或每隔20~30m留一条0.5~1.0m宽的临时间断缝,40天后再用干硬性细石混凝土浇筑,以减少温度收缩应力。8)、浇筑混凝土后,表面应及时用草袋、锯末、砂等覆盖,并洒水养生。
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深搞基础可采取灌水养护(或在混凝土表面四周砌一皮砖进行灌水养护)。夏季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使之缓慢降温。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采取保温措施,以防寒潮袭击。拆模时,块体中部和表面温差不宜大于20℃,以防止急剧冷却造成表面裂缝。基础混凝土拆模后要及时回填。9)、在岩石地基或较厚大的混凝土垫层上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可在岩石地基或混凝土垫层上浇沥青胶并撒铺5mm厚或铺二层沥青油毡纸,以消除或减少约束作用。10)、蒸汽养护构件时,控制升温速度不大于25℃/小时,降温速度不大于20℃/小时,并缓慢揭盖,及时脱模,避免引起过大的温度应力。
3.1.2 温度裂缝的预防措施
温度裂缝预防措施 ①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②减少水泥用量,将水泥用量尽量控制在450kg/m3以下。③降低水灰比,一般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0.6以下。④改善骨料级配,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等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⑤改善混凝土的搅拌加工工艺,在传统的“三冷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二次风冷”新工艺,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⑥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具有减水、增塑、缓凝等作用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降低水化热,推迟热峰的出现时间。⑦加强混凝土温度的监控,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⑧加强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片等覆盖,并注意洒水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⑨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⑩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士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3.1.2 沉陷裂缝及其他裂缝的预防措施
沉陷裂缝预防措施:1)是对松软土、回填土地基在上部结构施工前应进行必要的夯实和加固。2)是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支撑牢固,并使地基受力均匀。3)是防止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地基被水浸泡。4)是模板拆除的时间不能太早,且要注意拆模的先后次序。5)是在冻土上搭设模板时要注意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3.2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处理技术
裂缝不但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还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疲劳、抗渗能力,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裂缝的性质和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及时处理,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修补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表面封闭法,灌浆、嵌缝封堵法,结构加固法,混凝土置换法等等。3.2.1 表面封闭法
表面封闭法适用于对承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及深进裂缝的处理,亦使用于大面积细裂缝防渗、防漏的处理。
(1)表面涂抹水泥砂浆。将裂缝附近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或沿深进裂缝凿成凹槽,扫除并洒水湿润,先刷水泥净浆1层,然后用水泥砂浆涂抹,并用铁抹压密抹光。
(2)表面涂抹环氧胶泥。用钢丝刷、砂纸、毛刷清除干净并洗净,油污可用二甲苯或丙酮擦洗一遍,如表面潮湿,应用喷灯烤干燥、预热,以保证环氧胶泥与混凝土粘结良好,若基层难以干燥,则用环氧煤焦油胶泥(涂料)涂抹。
(3)表面涂刷油漆、沥青。涂刷前,混凝土表面应干燥。
(4)表面凿槽嵌补。沿混凝土裂缝凿一条V形或U形深槽,V形槽用于一般裂缝的治理,U形槽用于渗水裂缝的治理。槽内嵌水泥砂浆或环氧胶泥、聚氧乙烯胶泥、沥青油膏等,表面作砂浆保护层。3.2.2 灌浆、嵌缝封堵法
灌浆法一般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修补,主要施工程序是钻孔、冲洗、止浆、堵漏、埋管、试水、灌浆。
钻孔孔距一般为1m~1.5m,钻孔轴线与裂缝呈30°~40°斜角,孔深应穿过裂缝面0.5m以上,当有两排或两排以上的孔时,宜交错或呈梅花形布置;冲洗在钻孔完毕后进行,其顺序按竖向排列自上而下逐孔冲洗;止浆及堵缝是缝面冲洗干净后,在裂缝表面用水泥砂浆(或环氧胶泥)涂抹;埋管安装前应在外壁裹上旧棉絮并用麻丝缠紧,然后旋入孔中,孔口管壁周围的孔隙用旧棉絮或其他材料塞紧,并用水泥砂浆或硫酸砂浆封堵,防止冒浆或灌浆管从孔口脱出;试水是用0.098MPa~0.196MPa压力水作渗水试验,采用灌浆孔压水、排气孔排水的方法,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检查裂缝和管路畅通情况,然后关闭排气孔,检查止浆堵漏效果,并湿润缝面,以利于粘结;灌浆应采用425号以上的普通水泥,灌浆压力一般为0.294MPa~0.491MPa,压浆完毕时浆孔内应充满灰浆,并填入湿净砂,用棒捣实,每条裂缝应按压浆顺序依次进行,当出现大量渗漏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泵堵漏,然后继续压浆。化学灌浆能控制凝结时间,有较高粘结强度和一定的弹性恢复力,结构整体性效果好,适用于各种情况下裂缝修补及堵漏、防渗处理。灌浆材料应根据裂缝性质、裂缝宽度和干燥情况选用。常用的灌浆材料有环氧树脂浆液(能修补缝宽0.2mm以下的干燥裂缝)、甲凝(能灌0.03mm~0.1mm的干燥细微裂缝)、丙凝(用于堵水、止漏及渗水裂缝的修补,能灌0.1mm以下的细裂缝)等,环氧树脂浆液具有粘结强度高、施工操作方便、成本低等有点,应用最广。
灌浆操作主要工序是表面处理(布置灌浆嘴和试气)、灌浆、封孔,一般采取骑缝直接用灌浆嘴施喷,不另设钻孔。
嵌缝封堵法适用于结构允许开槽而宽度较大但数量不多的裂缝,如墩台或路面混凝土的裂缝。工序为:开槽—涂刷界面处理浆—压抹聚合物砂浆—养护。先用凿子和扁铲沿裂缝开槽,槽深和宽约3~5cm,呈U型,用刷子在槽底和两壁均匀涂刷一层界面处理浆,在界面处理浆尚未硬化之前,将拌制好的聚合物水泥砂浆用抹刀压入槽中,压实抹平。在养护时不需要浇水,在湿空气中即可,养护期间不得淋雨、日晒或风吹,最好覆盖一层塑料薄膜。
3.2.3 结构加固法及混凝土置换法
结构补强加固法当裂缝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时,就要考虑采取加固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处理。用锚杆、钢板、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对结构作补强加固,可扼制裂缝进一步发展,恢复结构的整体性。
(1)锚杆常用水泥砂浆或树脂灌注,锚杆与缝面夹角越大越好。浆液凝固后,锚杆成为结构的一部分,能增强结构的承载能力。采用预应力锚杆,锚固作用更明显,甚至能使混凝土弥合。
(2)钢板补强法,是将钢板用粘合剂粘结在混凝土表面上,再用锚杆安装固定。为了结合紧密,也就可先将钢板固定,再灌浆充填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孔隙。
(3)钢筋混凝土补强法,是在原结构表面浇筑一层钢筋混凝土,起到封闭裂缝,提高承载力,阻止裂缝发展的作用。
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混凝土置换法是处理严重损坏混凝土的一种有效方法,此方法是先将损坏的混凝土剔除,然后再置换入新的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常用的置换材料有:普通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聚合物或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浆。
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工程实例分析
4.1 工程概况
新乡第四水厂一期工程位于红旗区西南角,北临道清路,占地70000平方米,属群体工程,其中包括沉淀池、清水池、废水池、吸水井、液铝池等多个大型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这些大型水池池壁高4~7.6米,均为10万m2/d处理能力规模,设计要求水池完全无渗漏。
大型水池池壁高,迎水面延长米极长沉淀池长宽分别为107米和26米、清水池长为40米,但池壁厚度不厚,仅在260~300毫米之间,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壁。水池储水量大,水压力高,若施工技术措施不完备或施工不当,极易造成大面积渗漏水。
4.2 工程设想
(1)为防止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导致水池结构性开裂渗漏水,基础地基加固采用砂垫层方法处理。
(2)防止大体积现浇钢筋混凝土的收缩裂缝出现,在抗渗混凝土内掺入HEA高效防水剂和延长大型水池长度方向设置垂直伸缩缝。
(3)为提高现浇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在混凝土池壁内外侧涂抹防水剂。
(4)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一些技术措施进一步保证现浇钢砼水池的抗渗性能。
4.3 工程抗裂施工措施
4.3.1 基础地基加固
为减少基础沉降,提高地基承载力,地基加固处理采用换填法,即采用砂垫层的方法。以保证结构沉降为柔性均匀沉降。
(1)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水池基底标高位于②3层黑灰色黏土层,流塑,土层较差,故基础挖至④1层暗绿-黄色黏土层,土层性质硬塑-可塑,中压缩性,土层较好;以④1层土层作为持力土层,其上的土层均用密实的砂垫层置换。
(2)砂垫层施工时先砌筑挡砂墙,再分层分皮(25毫米一皮,30米长一段)铺砂,再浇水、振捣(平板振动机),经过贯落度检测合格,进行环刀试验,数据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层施工。
(3)砂垫层干密度经测试为平均值为1.74×103kg/m3大于设计要求的1.6×103kg/m3。
4.3.2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为防止混凝土自身渗漏,采用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S6。由于大体积现浇钢
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筋混凝土易出现收缩裂缝,为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在抗渗混凝土内掺入适量的HEA高效防水剂和设置垂直伸缩缝间距,沉淀池伸缩缝间距约为45米。
(1)HEA微膨胀防水的理论分析
HEA 高效防水剂会使混凝土产生适度膨胀在钢筋部位的约束下产生0.2~0.8Mpa的预应力,能有效的补偿混凝土的干缩和冷缩,同时由于HEA水化形成的大量钙矾石晶体,具有填充细孔缝作用,使混凝土中孔径下降,总空隙减少,大大改善了混凝土中孔结构的分布,使混凝土更加密实,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抗裂性能及耐久性和抵抗周围环境介质侵蚀的能力,防止钢筋锈蚀。
HEA防水剂具有缓凝作用,能够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且凝结时间可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调整,对于大面积施工水池非常有利。
HEA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及28天强度较基准混凝土提高10%以上,特别是早期强度的提高,对提高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及防止混凝土早期膨胀能的损失都是有利的,因为混凝土收缩大部分发生的在早期,故HEA混凝土抗裂性能相对提高。
HEA的抗渗性能良好是因为HEA混凝土的膨胀与强度发展协调,使膨胀能得以充分发挥,另外由于HEA的优良减水效果,使混凝土孔隙率减小。密实度进一步提高。
(2)HEA施工控制点
①HEA的活性较大,称量误差大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及坍落度,且不易控制,所以混凝土拌和时严格控制称量误差,称量误差在±1%。
②由于HEA具有与自身相容性的高效减水成份,搅拌时间控制应比普通混凝土延长30~60秒。
③保湿养护至关重要,混凝土初凝后即开始浇水和盖麻袋养护,养护期不少于14天,要始终保持表面湿润状态,以不见白为原则。
④振捣必须密实,不能过振或漏振,采用专人专区负责制,以混凝土开始泛浆和不冒泡为原则。对于大直径套管底部混凝土密实度,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敲击模板听音的方法检查。
(3)垂直伸缩缝采用橡胶止水带
①橡胶止水带因其延伸性能极好,可随结构不均匀微沉降适当延伸而不产生裂缝,也不因自然温度差异产生较大的热胀冷缩导致材料微裂缝出现,有效地满足了密封防水。
②橡胶止水带采用埋入式位置居中。
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③止水带的宽度为30毫米,XQ-2泡沫塑料填充,内外壁施作双组份聚硫密封膏,密封膏密实,基层垃圾清理干净、干燥。
④该工程采用SGJL-851II型双组分室温固化聚硫密封胶,其对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黏结力,并有宽阔的使用范围,可在-550~110C温度下长期使用。其最大伸长率不低于400%,恢复率不低于85%,在30C以下热氧老化寿命长达105年以上。该双组分配比在一般情况下为:基膏:硫化膏=100:10,但根据气温变化可适当增减硫化膏用量来控制密封胶的黏结强度。在施工工程中,严格测定大气温度,在100:8-12之间调整配比,保证了施工质量和密封胶的密封效果。
⑤橡胶止水带应分仓施工,待填充XQ-2泡沫塑料后施工另一仓。4.3.3 内外防水剂
(1)池壁迎水面涂JK2050水性高效有机硅防水剂。
JK2050直接喷涂在混凝土表面,渗透到混凝土表层内5~8毫米,通过其于混凝土的浇合固化作用完全填补了混凝土表面的水化热细微裂缝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永久性的不透水层,保证了混凝土池壁的抗渗性能。
(2)池壁外侧涂刷氰凝
池壁外侧±0.00以下及垫层面涂刷JK-19A优质改性氰凝,以阻隔地下水同混凝土池壁的接触,该防水剂抗渗性能优良,耐冲刷,弹性好,抗裂性优异,且耐化学品介质腐蚀,最适合地下及室外防水涂膜。施工时每8小时涂抹一道共4到,保证其涂膜厚度达到100μm以上。
(3)防水剂施工需要先进行基层处理,保证混凝土表面无孔隙、无其它附着物,然后在清洁的表面上涂刷防水剂。
4.4 其他措施
(1)穿墙螺栓处理
加大穿墙螺栓的止水片宽度。通常穿墙螺栓止水片宽度为40×40毫米,但在高度5米以上水池池壁中使用,渗水机率较大,经过理论计算,决定采用75×75毫米的止水片,实践效果非常良好。
根据混凝土的终凝时间和强度发展,池壁侧模拆除规定在混凝土浇捣3天以后,以防止止水螺栓处混凝土的松动。采用微膨胀水泥浆分两次修补穿墙螺栓洞,先将洞口清理干净,再分两次将洞补掉;第一次为洞深的2/3,间隔12小时后,再进行第二次修补,以防止砂浆出现收缩裂缝。二次修补完成后外墙面做成凸出馒头状保护层。
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2)严格控制混凝土塌落度在120+10毫米左右;对于大型防水套管底部混凝土浇捣,采用侧壁开门子模的方法,并通过敲击模板听音的方法检查大型套管底部混凝土密实度,保证套管底部不渗水。
(3)与设计加强联系,改变套管等处加筋方法,防止钢筋过密而影响混凝土的振捣密实度。
(4)加强施工过程中监控力度,配备充足施工机具和检查人员。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水池池壁抗渗措施的研究、探讨、实施,工程的整体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所有钢筋混凝土钢砼水池经盛水实验检测均无渗漏,一次性通过验收,达到了较好的水平,减少了应修补带来的工期拖延和人力物力的浪费,并且积累了较丰富和全面的经验,对于今后同类型结构的构筑物施工质量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结论与展望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是影响建筑物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建筑物的结构或构件常常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导致各种裂缝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其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有害与无害的界限是由结构使用功能决定的。因此加强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原因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因素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开裂的影响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必须全面系统的考虑。从裂缝的分类入手,弄清裂缝出现的原因,对裂缝采取措施加以正确的处理,能够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或者使裂缝尽可能将其有害程度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将会逐渐得到圆满的解决。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5.土木工程毕业论文 篇五
程建设监理组织机构是一个依据监理委托合同进行统一组织、协调、指导下,按工程项目或部位分别设置的,由多个监理单位组成的工程建设监理体系。他们在服务工作内容上实行着“全过程的监理”,可概括地表述为:监理单位在施工合同签订前,主要协助业主单位做好施工招标准备的各项工作;在施工承包合同签订后,监理单位则在业主的委托和授权范围内,以施工承包合同为依据,对工程的施工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即对所监理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造价的全面控制,对合同和信息的管理以及对工程项目参与各方进行组织协调工作等。实行监理 摘 要:建筑工程保修阶段是工程建设监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建筑施工后安全状况
所实施的监督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保修阶段;工程监理
工程建设监理组织机构是一个依据监理委托合同进行统一组织、协调、指导下,按工程项目或部位分别设置的,由多个监理单位组成的工程建设监理体系。他们在服务工作内容上实行着“全过程的监理”,可概括地表述为:监理单位在施工合同签订前,主要协助业主单位做好施工招标准备的各项工作;在施工承包合同签订后,监理单位则在业主的委托和授权范围内,以施工承包合同为依据,对工程的施工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即对所监理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造价的全面控制,对合同和信息的管理以及对工程项目参与各方进行组织协调工作等。实行监理制度,便在业主与承建商之间引入了建设监理单位作为中介服务的第三方,以经济合同为纽带,以提高工程建设水平为目的,初步形成了相互制约、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的新的建设项目管理体制。事实证明,它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期、控制投资、增进效益,是工程建设实现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有机结合的重要措施。根据本人的实际工作经历,现就如何有效地开展工程建设完工后的监理工作,作进一步探讨。
一、监理依据和工作重点
1.工程保修监理依据。工程保修是指工程质量保修,监理应依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深圳市施工监理规程》、《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和设计文件、工程质量验评标准进行。为了确保保修及时保证质量施工合同还应规定工程质量的保修金额(一般为工程总造价的5%)和保修金的预留与支付方法以及保修金的利率。经过业主方与承包商协商,也可以签订专项工程保修合同。
2.关于工程保修期的计算。关于工程的保修期限应依据监理单位与业主方签订的《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和业主与承包商签订的《施工合同》文件中规定的期限。监理合同中规定的是监理业务期限,目前一般保修期监理定为1年,而施工合同规定的是承包商对工程负责报修的期限,但必须符合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
条例》第六章建设工程质量保修的规定。故施工合同规定除屋面防水工程等为5年,其余部分工程保修期定为2年。
3.保修阶段的监理工作重点应根据具体工程对象和工程使用状况确定。笔者认为以下内容应列为监理重点:
⑴对应进行沉降观测的建筑物,应关注其观测成果和观测方法、技术要求以及是否已沉降稳定,如发现异常情况,应通知设计和质监部门分析研究处理;⑵对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缺陷进行调查,重点是楼地面、墙面、天棚以及门窗工程;
⑶调查屋面、浴厕间、外墙面防水效果;
⑷给水管及排水管有无渗漏以及卫生洁具使用状况。
二、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1.工程进入保修阶段,承包商已撤离现场而监理单位则应根据工程项目大小(可以不设项目监理机构)宜在参加该项目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的监理人员中保留必要的人员。
2.监理人员要与业主方密切联系,关注工程使用状况是否正常,随时听取用户意见。同时,与有关承包商保持电话联系,并且要求承包商指定一名联系人。
3.在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时,督促承包商向业主方提交《质量保修书》,其内容为具体保修项目,期限以及有关承诺。
4.组织承包商对工程使用情况进行质量回访,一般每半年进行一次为宜。并在气候突然变化(台风、冬季低温)如台风暴雨过后组织使用单位进行检查一次,对发现的问题按单位工程进行登记。
5.在工程保修期1年即将到期的前1-2个月,由监理人员组织业主方以及承包商共同对工程进行全面目测检查。发现的问题及需要维修的内容按单位工程列表登记。
6.监理人员对用户反馈的意见和以上质量回访与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与缺陷发现的原因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并确定质量缺陷的事实和责任。比较严重的质量缺陷应由监理人员组织业主、设计人员和承包商共同研究确定原因。关键是要确定该工程质量缺陷是否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产生的。因为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的是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工程存在的质量缺陷均应由承包商负责,无条件保修。监理人员及时发出《工程维修通知书》要求承包商在接到通知书十日内派人进行维修。比较重大的质量缺陷,如基础不均匀沉降和屋面地下室渗漏等质量问题要求责任方提出缺陷的处理方案,经过监理、设计人员、业主方共同审批后,由监理人员监督实施处理。
7.承包商若不能按监理人员要求及时进行维修,监理人员应书面通知业主,可由业主委托其他承包商完成。(同时,监理人员要与原承包商沟通。其维修处理发生的费用依据施工合同规定在质量保修保证金中扣除。
8.当监理合同约定的工程保修期监理业务过期后,承包商应按施工合同和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仍需对工程继续履行质量保修义务。
三、关于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问题
1.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建设工
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笔者发现目前设计施工图纸文件中,均未有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据国家《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规定的3类普通房屋和建筑物,其设计年限为50年,并明确工程是在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的前提下才能满足的条件。
2.在保修阶段监理工作中发现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并移交使用单位后,有的使用单位擅自改变设计使用功能,即出现工程的非正常使用条件,增加了结构的活荷载甚至破坏了屋面和外墙面防水功能等情况。举例说明:
⑴楼层办公室改为档案资料室,宿舍改为文具仓库;
⑵屋面上加设太阳能热水器,电视等无线接收设备,屋面和外墙面设置大型广告牌;
⑶室内进行二次装修扩门拆墙,改变水、电管线;
⑷屋面天沟灰尘和生活垃圾和生活垃圾堆积,天沟流水不畅,个别水落堵塞等。
监理人员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即应书面通知业主或使用单位,并提出处理意见,引起重视。
3.关于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分部保修如何实施,缺乏具体配套措施不好操作。因保修期为50年,是人生的大半辈子。岁月沧桑,人事沉浮,50年后去哪里找承包商和责任人?又如何分清责任工程是否属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
四、应采取的措施
1.监理单位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监理工作中,无疑是正确的。只有在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的、严格的控制,不留人为质量隐患,使工程竣工每一分部质量均达到设计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同时满足用户的使用功能要求,使业主放心使用。大量实践证明,施工阶段监理工作越到位,保修监理工作量就会大大减少。
2.当房屋建筑工程投入使用过程中,由于荷载对结构构建产生时间效应和构件在温度和湿度变化中以及地基的沉降等原因会产生变形。同时,在建筑物协调变形过程中会产生次应力的不利影响。(当然,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以及正常使用和维护条件下,以上结构、构件不会发生超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质量问题。)故工程在使用一阶段后,会出现这样、那样质量小问题是正常的,也是难免的。所以说工程质量保修是必要的,即使竣工验收质量达到优良等级的工程也不例外。
3.监理单位对保修阶段也要像施工阶段也要像施工阶段监理那样重视,就像工业产品售后服务那样,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搞好保修阶段监理工作,也是监理单位提高资信度、保持监理行业形象,创监理品牌的重要方面。
4.监理人员首先要模范地贯彻执行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关于有关工程保修的规定,在施工阶段监理工作中,严格控制材料、构配件质量和施工操作工序质量,确保工程在正常条件下施工。同时呼唤业主方要确保工程的正常使用条件和采取正常的维护措施,以求房屋建筑工程达到设计规定的使用年限。
6.土木工程毕业实习日记 篇六
2010年4月29星期四天气阴8℃-12℃
今天我们参观了学校附近的别一个地方。进了楼内我看见采光的窗户,窗户是采用塑钢窗,窗的尺寸是1800x2400 mm,层高是3900mm,层高是指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面之间的距离。而净高是指楼地面到结构层(梁、板)底面或顶棚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就这样一边参观实例一边巩固知识。
2010年4月30 星期五天气晴16℃-20℃
今天我们去了本溪市,参观了一座办公楼。这座办公楼部分正在装修,我们就看了吊 顶的部分,吊顶一般由龙骨与面层两部分组成。我看见了棚顶上的吊筋与顶棚是用膨胀螺栓连接的,然后用吊挂件把吊筋与主龙骨连接起来,再接着用吊挂件把主龙 骨和次龙骨连接起来,最后在把600X600 mm的石膏板放在龙骨上面。这次参观实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2010年5月4星期二天气小雨12℃-18℃
看上去今天的实习去不了了,外面又下雨了。我们也只能留在寝室做设计了。我们做了计算部分,这些计算内容都是我们以前所学过的知识,所以我们今天又复习巩固了一下相关书籍。有些计算地方有
点不太会,这就需要我们努力的去学会这些知识。对我们也是一种很大的考验。
2010年5月5星期三天气小雨7℃-15℃
今天我们还是在寝室进行计算的部分,计算屋面的恒荷载和楼面的恒荷载,我们计算 的东西比较多,所以我们抓紧时间努力的进行计算和画内力图,但是在计算过程中还是有不会算的地方,我们组的组长非常的负责,他为了我们不耽误计算进 程,问老师和查资料,会算了,然后就教我们怎么算,我很感谢他。我也会更努力做设计的。
2010年5月6星期四天气多云9℃-17℃
今天我们又去了本溪市的那座办公楼,看了抹灰及外装饰,我们听着专业人士讲解了相关的内容,都听懂了和看明白了之后,我们又参观了办公楼的楼梯部分和其他的地方。
2010年5月7星期五天气晴12℃-24℃
今天我们还是在本溪市实习,这次参观的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建筑物。我看见了沉降缝,沉降缝是为了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沉降缝宽度一般为30-70mm。我们接着继续参观其他的地方。
今天我们又去了本溪市的那个正在建设中的楼,我看见那些工人们正在砌框架柱之间的墙体。框架柱之间的墙体是不起承重作用的,而是起到围护作用的。由 于框架柱是主要的承重柱子,所以框架柱的柱子很粗,这的框架柱的截面是500X500mm的。看完了这部分,我们又看了其他地方。最后我们回到了学校。
2010年5月11星期二天气小雨6℃-17℃
今天下起了雨,我们只好在寝室进行计算部分,算完恒荷载后算活荷载计算。我们一边计算,一边画弯矩分配图,一边画弯矩图。我们算的很累,有的时候不爱算了,但是为了赶上设计的进程,我们坚持到底,并努力完成计算内容。
2010年5月12星期三天气晴14℃-26℃
今天实习参观的地点是学校的风雨操场,看台处仍然在施工。据了解,整个风雨操场可容纳一万多人,今年下半年就能够竣工使用了,塑胶跑道,人工草坪。看着这么好的运动坏境,而我们却没有机会享用了。但看到学校发展的很快,我还是感到骄傲与自豪。
今天实习的地点是教师住宅楼。我们看见了钢筋锚固和模板的安装,还看见了梁、板钢筋的布置,我又学习到了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和其他的知识,这也使我们又掌握了更多的知识。
2010年5月14星期五天气小雨17℃-22℃
今天是这次实习的最后一天,任务是整理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
7.土木工程混凝土-毕业论文 篇七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毕业前对大学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应用训练的一项工作, 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土木工程专业发展很快, 新材料、新工艺及施工方法不断的更新换代, 而高校所采用的教材相对有所滞后, 传统的毕业设计已不能满足实际工作对学生的需求, 这就要求我们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毕业设计方案的改革, 使其向实用性方向发展, 更贴近专业的实际发展情况, 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适应能力。
二、传统毕业设计的不足
目前,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主要存在三个问题:毕业设计题目与工程实际脱节、毕业设计选题面窄、毕业设计缺乏创新及鼓励机制。
1. 毕业设计题目与工程实际脱节。
目前, 毕业设计选题比较单一且保守, 以工民建方向为例, 毕业设计多以多层框架结构甚至是砌体结构为设计对象, 而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高层及超高层建筑逐步占主导地位, 多层框架结构建设相对减少, 砌体结构由于抗震性能差几乎不再采用, 如果依然沿用传统毕业设计题目, 将会与工程实际情况严重脱节。
2. 毕业设计选题面窄。
毕业设计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向:设计和施工。其中, 施工方向的毕业设计选题多停留在简单的施工组织方案和进度计划等比较简单的层面上, 文字叙述较多, 而计算、绘图方面的工作量较少, 不能很好的起到锻炼学生的作用, 而在实际施工中存在大量的脚手架设计、安全计算分析等内容, 也可以作为很好的毕业设计选题。
3. 毕业设计缺乏创新及鼓励机制。
结构设计发展到今天已经比较成熟, 同时加上计算机广泛应用, 已经有了一套完整且又基本固定的设计程序, 学生进行结构设计时往往按照固定的模式照猫画虎, 甚至是抄袭, 这样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很难出现创新, 而且毕业设计成果跟工程的实际情况甚至完全脱节, 根本达不到我们预期的目的。对于施工方向, 在实际的工程中, 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及施工方法等层出不穷, 而高校内所采用的教材相对比较滞后, 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的探索研究课本之外的相关专业知识, 因而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一些本专业发展较热门的新课题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还能与本专业的发展动态相适应, 不至于走上工作岗位后束手无策。
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
1. 基本的识图能力。
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管从事哪个方向, 首先都要求有一定的读图能力, 而目前毕业设计对学生这方面的要求相对比较低, 而且不太规范, 有待于加强。
2. 相关软件的应用能力。
在实际的工作中, 各种软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很少用到手算, 对软件的认识及掌握能力也是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考核方面之一。而我们毕业设计仅仅停留在要求学生手算完成设计的基础上,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显然与实际脱节。
3. 对规范的熟悉程度。
在实际工作中, 国家及地方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学生应熟悉规范, 并详细了解规范的具体应用情况, 而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很少主动去查阅相关规范。
4. 具有一定开阔的视野。
土木工程专业近几年发展越来越快, 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及施工方法等层出不穷, 学生应及时对专业发展新动态进行了解并学习, 而不能只停留在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上。
四、面向实际工作的毕业设计的改革措施
针对目前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实际工作对毕业生的要求, 本文在传统毕业设计的基础上建议做出以下几点改变:
1. 毕业设计选题多样化。
毕业设计选题不能过于单一, 而要面向工程实际情况, 形成学术研究、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等涵盖土木工程专业各个过程的选题, 同时为避免学生与专业的实际发展脱节, 选题内容在传统毕业设计基础上可以再涉及一些专业发展的新课题, 要求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学习。一方面, 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另一方面,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毕业后从事岗位的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从而提高学生在工作岗位中的适应能力。
2. 加强计算机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土木工程专业的快速发展, CAD、天正等绘图软件、结构设计软件、施工技术与管理的相关软件已经普及, 毕业设计中应尽可能增加电算的应用, 大幅度提高设计的效率及精确性。
3. 建立新的考核与评价体系。
以实际工程设计及施工的工作流程和成果要求为依据, 形成一套适用于毕业设计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及要求, 对毕业设计工作加以规范化, 尤其是针对毕业设计的计算书和图纸, 尽可能与工程实际贴近, 并重新对设计成果建立考核与评价体系, 对考核指标和方法重新进行细化与量化。
4. 指导教师需加强实践经验的积累。
对毕业设计进行改革, 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更加严格的要求, 而且作为指导教师, 更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 积极深入到企业中参与实际的工程设计和施工, 积累相关实践知识, 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积极思考实际工程的需求, 理论联系实际, 更多的从实践的角度去指导学生, 从而更好的培养出应用型人才。
五、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了传统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当前工程的实际要求, 对毕业设计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可以减少毕业设计与工程实际的偏差, 并着重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提高毕业生的专业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 同时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会利, 秦泗凤, 张哲.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探讨[J].高教论坛, 2009, 10 (10) :75-77.
8.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篇八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71-0142-01
随着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物和构筑物已进入或即将进入老龄化阶段,应该关心已有建筑的维护问题,已有建筑物及构筑物常因设计或施工的缺陷以及长期使用过程中的老化、破坏,甚至自然灾害,造成混凝土结构承载力不足、开裂以及抗震性能不良等,影响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功能。混凝土结构或构筑物因设计或施工不当、材料质量不符要求、使用功能改变、遭受灾害以及耐久性等原因,出现增加荷载、配筋不足、混凝土强度不够等情况,都需要对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及素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
1混凝土加固工程方案的选择
混凝土加固工程方案的优劣,首先要把是否具有施工作业方便作为必要条件,有的加固方案虽然具有解决问题的可行性,但是,由于其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增加了一定的施工难度,而造成施工工期长,劳动用工量大,安全系数低的弊端,结果影响到加固质量。例如,某单位办公楼因冬季施工,掺加不合格防冻剂,超标的氯离子破坏了钢筋钝化膜,致使十根钢筋混凝土梁产生严重裂缝,需要进行加固。混凝土加固设计方案有三种:方案之一是采取简易修补法,即将梁裂缝处出现的酥松混凝土凿除,露出钢筋后,将锈蚀的钢筋周圈进行除锈后,用环氧砂浆进行封闭,达到加固目的;方案二是采取加大截面加固法,即通过增大构件的截面和配筋,用以提高构件的强度、钢度、稳定性和抗裂性,并达到修补裂缝的目的;方案三是采用先进的外包钢加固施工方法,应用QR型建筑工程结构胶粘锚技术,对这十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加固。
2不同类型混凝土加固工程与加固方案分析
混凝土加固工程常采用的方法有加大截面加固法、外包型钢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玻璃钢加固法、增加支点加固法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工程加固的方法。
1)对于框架梁的加固,较为合理、经济、技术先进的加固方案当属粘钢锚固法和碳纤維加固法,前者以造价低,施工简单,占用空间小,加固效果好,明显优于加大截面法和预应力加固法,后者除材料费用高外,则各种优势尽显其中,重要表现在自重轻,材料自身几乎不增加重量;强度高,固化后的碳纤维强度比钢材高达十几倍;劳动强度小。但是,应用其在负弯矩部位进行加固效果不如钢板性能好。
2)对于框架柱的加固,常见的方法有外包型钢加固法,即在混凝土柱四周包以型钢进行加固,这样既不增大混凝土截面尺寸,又大幅度地提高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具体方法又分干法作业与湿作业法两种形式;干式加固法是将型钢直接外包于需要加固的混凝土柱四周,型钢与混凝土之间无连接,由于与混凝土没有形成一个整体,所以不能确保结合面传递剪力。湿式加固法:一是用乳胶水泥浆或环氧树脂化学灌浆等材料,将角钢粘贴在混凝土柱上;二是角钢与混凝土之间留一定间距,中间浇筑混凝土,达到外包钢材与混凝土相结合。两种作业方法相比较,干式作业法施工更为简单,价格低,施工时间短,但其承载力提高不如湿式作业法好。在方案选择时,应根据加固要求和原构件情况,合理挑选适当的方案进行加固。
3)碳纤维加固方法也可用于局部的修复加固。某住宅工程业主对室内部分格局改动,使得原来预留的厨房、卫生间的上下水暖管道和排烟风洞移位,需要根据新的洞口位置用水钻开洞,并根据设计要求,需要补强加固。对已按原设计预留的孔洞需要封堵,封堵采用在洞口处植筋用比原楼板砼高一强度等级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因为业主对加固方案的要求是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工期,提早交付工程。
3混凝土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
首先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是引起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混凝土在硬化期间,水泥会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在后期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土的约束叉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同时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便会出现裂缝,即混凝土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往往也会导致裂缝。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土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形成的主要防治措施
1)水泥的品种及用量选择,水泥释放温度的大小及速度取决于水泥内矿物成分的不同。水泥矿物中发热速率最快和发热量最大的是铝酸三钙(C3A),其他成分依次为硅酸三钙(C3S)、硅酸二钙(C2S)和铁铝酸四钙(C4AF)。另外,水泥越细发热速率越快,但是不影响最终发热量。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以减少水泥的用量。
2)控制温度。①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改善骨料级配,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抗渗能力,利用粉煤灰作混凝土的掺合料,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泥水化热引起的内部温升,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及其抗裂能力;②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③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④埋设水管,冷水降温;⑤规定合理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做好混凝土表面保温措施,避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温度梯度;⑥在寒冷季节,对在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采取保温措施。
3)添加外加剂,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中存在大量的毛细孔道,水蒸发后会使毛细管中产生张力,导致混凝土干缩变形。若增大毛细孔径可降低表面张力,但会影响混凝土强度,这就是表面张力理论;水灰比也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重要因素之一,使用减水防裂剂可使混凝土用水量减少25%;此外,水泥用量也严重影响了混凝土收缩率,掺加减水防裂剂的混凝土在保持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可减少15%的水泥用量,其体积用增加骨料用量来补充,用减水防裂剂改善水泥浆稠度,控制混凝土泌水,以减少沉缩变形。
4)混凝土养护的核心是防止混凝土早期表面失水,同时养护可以补充混凝土早期水化需要的水分,有助于水泥水化的进行。混凝土路面、桥面或地面施工,塑性收缩裂缝是长期困扰的问题。过去混凝土泌水量大,一般采用二次收浆,然后开始养护,防止塑性收缩裂缝。现代高性能混凝土基本没有泌水,如果风大或温度高,水分蒸发量大,混凝土表面很快就会出现裂缝,必须在终凝前再次抹面闭合裂缝。
5结束语
未来土木工程技术发展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工程建设标准规范体制改革、土木工程计算机技术新进展、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现代高层建筑结构、工程结构的减震技术。但是,工程建设的核心问题永远是安全性与耐久性,我国建筑结构的设计规范,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和结构的耐久性等方面的安全设置标准,总体上均低于国外相关规范。在调整结构安全设置标准的问题上有着不同的理解。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建筑类工程中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应当引起我国有关主管部门和设计施工单位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严薇.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与施工组织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2]周富荣.养护对混凝土早期收缩和开裂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
[3]杨光.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断裂的原因及防治方法[J].山西建筑,2010,05.
9.土木工程毕业论文 篇九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知识已然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逐步增大。为了应对市场环境中竞争因素的不断增强,土木工程应该抓住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技术。
谈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
摘要:在土木工程施工期间,因众多施工环境因素的影响,极易表现出裂缝、渗漏等问题,威胁土木工程建筑使用安全性。
为此,为了推动我国建筑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应注重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期间,创新施工技术手段,
引入钻孔灌注桩技术、基层支护技术、新型预应力技术等等,缓解寒冷气候等环境特点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本文,首先分析了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现状。
然后,阐述了施工技术的具体创新措施,旨在加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水平。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土木工程建筑需经历勘察、设计、施工三个阶段。
同时,所运用到的学科知识包括了土力学、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察、工程机械、工程设计、工程测量等等,即结构复杂且门类众多。
所以,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为了更好的迎合当代社会发展趋势,应注重针对现有的施工技术进行规范和创新,
继而通过技术资源的不断提高,增强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稳固性,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以下就是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要点问题的详细阐述。
1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现状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是指在施工任务、技术规范、工程条件等的指导下,合理化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法,以期满足建筑工程使用要求。
而从现阶段土木工程发展情况来看,在21世纪70年代,土木工程建筑领域的发展就已经实现了110层、高443m高层的建筑设计。
在70年代-80年代之间,一些飞机库、体育馆的建设已经达成了跨度是200m的建筑设计目标。
但在这些高层、超高层建筑领域发展背景下,新结构、新施工方法、新材料等也逐渐涌现出来。
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就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得土木工程建筑中每层建筑耗时逐渐缩短至2-6天[1]。
此外,在大跨度层盖结构施工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质量,注重依据施工条件的不同,开发了多种施工技术。
包括高空散装法、整体吊装法、整体提升法、高空滑移法、预制拼装法等等。
而在钢筋混凝土施工方面,主要涉及到了现浇技术等的应用。
即现阶段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注重趋向于高效益、高质量、节能等发展方向,所以,必须进一步落实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工作。
2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2.1钻孔灌注桩技术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期间,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稳固性,注重创新钻孔灌注桩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在钻孔灌注技术应用时,应做好测量定桩位工作。
即按照工程红线图,定位基准点、水准点。
待测量定位后,安排专业的施工人员核查定位是否准确,若准确,则对基准点和水准点进行标记,记录桩座标。
其次,待定桩位测量完毕后,应进入到挖护筒施工阶段。
即先确定放线桩位中心,而后,在距离中心点约3m的位置打入四根钢筋,并保证钢筋打入的对称性。
最后,待钢筋牢固后,依据土木工程实际地质情况,选择护筒材料。
包括木护筒、砖砌护筒等等,并保证护筒内径要比桩径大20cm左右。
而在护筒埋入时,将护筒平面偏差控制在5cm以下,斜度偏差控制在1%以内,深度在3-7.5m之间,就此达到最佳的挖护筒施工效果,满足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要求[2]。
再次,待挖护筒施工完毕后,需进行清理工作。
然后,用吊车把钻机吊起,并保证转盘中心、护筒中心、天车保持垂直。
而后,进入到钻机成孔工作。
即利用钻机进行钻进,且调整好泥浆比重,用浓泥浆钻进至强风化粉砂层,达到钻孔灌注桩施工目的。
但在钻进工作实施完毕后,必须针对孔中心位置、孔径、倾斜度、孔深、沉淀层厚度、清孔后泥浆指标等进行核查。
如,清孔后的泥浆相对密度必须在1.05-1.2之间。
而含砂率应小于4%,由此满足钻孔灌注桩施工要求。
2.2基坑支护技术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期间,注重创新基坑支护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而目前常见的基坑技术包括了钢板桩支护技术、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桩柱列式灌注桩排桩支护技术等等。
这些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土木工程建筑领域发展需求,
因此,为了打造一个良好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环境,应注重开发加筋水泥土锚桩支护技术。
加筋水泥土锚桩支护技术,是把钻孔、注浆、搅拌、加筋等一次性完成的施工技术。
在加筋水泥土锚桩支护技术应用过程中,为了达到最佳的支护施工效果,需在具体施工期间,
通过锚固端扩大的方式,将地锚和竖立桩合理化布局成“人字型”、“多排式”等结构,缩短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工期。
同时,因加筋水泥土锚桩支护技术与原有支护技术手段相比,可节约30%-50%的成本,所以,应强化对其的应用。
但在加筋水泥土锚桩支护技术应用时,为了达到最佳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效果,
应注重结合施工技术应用特点,将加筋水泥土桩锚支护深度控制在10m,而深厚比是1∶1或者1∶1.5,
且增加加筋水泥土重力坝式抗滑体,就此增强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稳固性,达到高质量工程施工目的。
例如,某地区在商场建筑施工中,因施工区域地质条件是粉细砂和粗砂。
所以,在基坑支护施工中,采取了加筋水泥土锚桩支护技术,并注重将支护深度控制在12m,达到了高效性工程施工效果。
2.3新型预应力技术
在土木工程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也应注重创新预应力施工技术。
包括先张法、后张法、体外预应力等新型预应力手段。
而在新型预应力技术具体应用期间,应注重配备具体的施工设备。
包括预应力连接器、Ovm预应力筋锚具、真空灌浆泵、千斤顶等等。
待施工设备配备后,依次进入到清理台座、穿预应力钢筋、安放预埋铁件、调整初应力、张拉预应力钢筋、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拆除模板、切断预应力钢筋、构件起吊堆放、继续养护等工艺操作中。
但在新型预应力技术具体应用期间,为了避免质量问题的凸显,应注重科学选用钢绞线。
即按照《超级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规范,选用强度是1770mpa或者1860mpa的钢绞线,而钢绞线产品规格应是1×7-Ф17.8mm,就此满足土木工程建筑使用要求。
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期间,注重引入新型预应力施工技术手段,有利于提高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质量。
所以,应强化对其的应用。
3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措施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过程中,为了达到最佳的技术创新效果,应注重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1)强调创新理念。
即土木工程建筑企业间的竞争就是技术实力的竞争。
所以,在土木工程建筑项目发展期间,必须强调创新理念,并注重通过专业培训方式,向施工技术人员灌输技术创新意识,让他们能够在施工环节中,
倡导新型预应力施工技术、新型基础支护技术等的应用,就此提高建筑企业施工技术水平,达到最佳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效果;
(2)建立创新机制。
即为了更好的践行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工作,应注重建立创新机制。
在创新机制导向下,组建一支创新团队,由创新团队负责新型施工技术的开发工作。
同时,在创新机制构建的基础上,土木工程建筑企业应注重组织专题讲座等活动,
通过活动形式向施工技术人员宣传最前沿的施工技术知识,让他们将新型施工技术手段应用于各个施工环节,达到最佳的工程施工效果;
(3)应用创新技术。
即在土木工程建筑领域施工技术创新期间,应积极引入新型预应力技术、桩锚支护技术、旋挖技术等等。
4结论
综上可知,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逐渐表现出多样性、协助性、综合性、固定性、流动性等特点。
所以,在复杂的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下,应从强调创新理念、建立创新机制、应用创新技术三个方面入手,落实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工作。
同时,注重结合土木工程建筑的未来发展方向,推进钻孔灌注桩技术、桩锚支护技术、旋挖技术、预应力技术等的发展。
即经过技术的创新,稳固我(国建筑行业市场竞争地位,逐渐趋于稳定性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卢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和创新分析[J].建材与装饰,,30(27):38-39.
[2]陈舒曼.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建设科技,2016,11(03):64-66.
探析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安全性与经济性
摘要:土木工程项目的具体设计建设过程中切实把握好对于结构的处理是比较重要的一环,这种土木工程结构的有效设计应该促使其能够在安全性以及经济性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实效性价值,
避免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影响到后续土木工程项目的正常建设落实以及正常运用。
本文就重点围绕着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工作中的安全性要求以及经济性要求进行了探索,希望有助于促进未来土木工程行业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安全性;经济性
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土木工程项目已经成为了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种土木工程项目的建设也就必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促使其能够在恰当的方面表现出理想的作用价值效果,尤其是对于自身应用的可靠性而言,更是需要进行重点研究和保障。
从土木工程项目的具体设计建设角度来看,其结构可以说是比较核心的一个方面,确保相应土木工程项目的结构能够具备理想的规范性,
能够满足于土木工程的各个方面需求也就显得极为必要,尤其是在安全性以及经济性角度来看,更是需要进行严格把关,促使其设计较为可靠准确。
1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现状分析
结合现阶段土木工程项目在具体结构设计处理中的落实状况而言,虽然整体规范和标准越来越完善,能够为具体设计人员提供较强的参考依据,
但是因为设计人员方面的问题,以及设计手段方面的缺陷,同样也可能会导致其出现一些不合理问题,
这些问题的产生必然也就会对于最终的建设效果产生威胁,不利于土木工程项目的正常施工建设。
从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现状中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在安全性以及经济性方面也得到了一定表现:
(1)安全性设计存在问题。
如果土木工程项目结构的安全性存在缺陷和不足的话,必然会对于整体建筑物的应用产生较大威胁,
并且最终会影响到后续应用安全可靠效果,这也就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当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中,虽然能够较好意识到安全性能的必要性,但是在具体设计中也容易表现出一些偏差,因为该方面的设计处理需要关注到承载能力以及耐久性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而这些内容的处理和分析压力比较大,很容易产生计算失误以及考虑不全面的问题,在一些细节方面出现缺陷损伤,最终影响到土木工程结构的安全效果,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2)经济性设计存在缺陷。
对于土木工程项目结构的具体处理设计而言,相应经济性同样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种经济性方面的缺陷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后续施工落实中不存在充足的资金进行操作,
最终形成了较大的超预算问题,给土木工程项目的具体建设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土木工程混凝土-毕业论文】推荐阅读:
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论文08-26
论文土木工程12-21
土木工程相关论文09-16
质量控制土木工程论文06-21
土木工程学科前沿论文08-25
土木工程质量控制论文09-17
土木工程造价施工论文10-23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2500字09-04
土木工程教学改革论文09-16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全套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