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方式

2024-10-30

经济发展的方式(精选9篇)

1.经济发展的方式 篇一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当前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因素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经济增长模式,而是已扩大和涉及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各个方面,并将会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及时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十七大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的重大战略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不能保证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经过长期探索,现在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发展目标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发展方式,显然是经济增长方式难以全面涵盖的,也就是说,单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能保证实现科学发展,而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实现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战略任务,并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指出了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这就要求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使国民经济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使经济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率、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着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使扩大社会主义民主落到实处,从而使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发展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着增强。也才能有效加强文化建设,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以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实现生态文明的建设,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巩固树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个由内生力量驱动的中国,一个低碳的中国,一个和谐稳定的中国,将给世界献上又一份厚礼。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主要由投资、出口带动,国内需求相对不足,内生动力缺乏。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市场需求的萎缩让这一缺陷愈加凸显。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中国努力扩大内需,尤其是长期低迷的农村消费。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中央财政去年投入资金450亿元,补贴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和农机具购置。此外,为了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四万亿投资计划中有44%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社会事业。

一个不断扩大内需的中国,不仅将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强劲的动力、为外国资本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还必将有助于扭转长期存在的全球贸易失衡。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主要处在全球产业链的较低端,竞争力主要来自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这使得中国经济的科技含量低、发展质量低。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将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中国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幅度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近年来,中国积极支持自主创新产品的推广应用,清洁能源、第三代移动通信等一批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科技的支出1512亿元,增长30%。

一个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中国,不仅将提升自身经济发展质量,还将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注入新鲜活力。以高铁为例,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中国的高铁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并开始走出国门、服务世界。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之上,单位GDP碳排放量相对较高。能源紧缺不仅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大瓶颈,也让中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环境、资源代价。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降低碳排放。

中国在“十一五”的前四年累计单位GDP能耗下降14.3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9.66%和13.14%。2009年11月,中国政府公布了一个“需要付出艰苦卓绝努力”的减排目标——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50%。

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发展中国家走上低碳发展之路,必将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全球碳排放作出积极贡献。

长期以来,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虽然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但贫富差距在不断拉大,社会的和谐稳定面临着一定的压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不仅要通过发展,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坚决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一个收入分配更加公平的中国,不仅能够释放巨大的消费能量,更能保障社会的长期稳定。作为世界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和平发展力量,中国的长期稳定必将会为世界的和谐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重而道远,在使中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来越宽的同时,也将为扭转贸易失衡、应对气候变化、全球稳定发展提供长足的动力。

2.经济发展的方式 篇二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联系,差别

1 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简要回顾

党的十七大以前, 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仍没有超出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的分析框架。虽然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 但也应看到它不能解决经济增长中的制度障碍、技术重复引进、收入差距扩大、公众福利低下、资源掠夺性开发、环境恶化等问题。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那样:“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 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的一大创新, 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发展。因此, 如何认识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要关注点。

2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的联系是:第一, 二者都是经济发展的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 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 二者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第二, 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也讲究经济增长质量, 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就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三, 二者相互促进, 又好、又省、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发展, 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有效、更持续。

3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别

3.1 指导观念不同。

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指导, 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它的理论支撑由马歇尔提出的生产要素创造价值论和当代经济增长模型 (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索洛模型) 构成。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 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的一些学者论述) , 西方经济学的要素配置与利用理论, 非均衡增长理论 (佩雷、纳克斯等人) , 增长的涓滴理论等。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人的需要与全面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福利经济学、分享经济理论 (魏茨曼等人) 、创新理论 (诺思等人的制度创新理论、熊彼特等人的技术创新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 (人口与资源和环境协调理论、增长代价理论、自然回归理论、持续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理论、生态发展理论) 等。

3.4 划分依据不同。

经济增长方式以生产要素利用的数量和效率为依据, 经济发展方式以发展模式或处理增长问题的方式为依据。从环境经济学角度分析, 是经济增长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分析, 是人民不能共同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经济增长;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分析, 是经济结构没有改善甚至恶化的经济增长。针对有增长无发展的问题, 需要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解决。

3.5 类型不同。

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两种类型。经济发展方式分为制度创新型 (科斯、诺斯、施莱弗和维什尼) 、知识创新型 (熊彼特、舒尔茨、贝克尔、罗默、普雷斯科特和鲍易德、卢卡斯、斯图尔特) 、扩大需求型 (凯恩斯、罗宾逊) 、福利国家型、经济结构调整型、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等多种类型。

3.6 衡量指标不同。

经济增长方式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要素投入的数量及配备比例、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的时间、人均GDP的数量。经济发展方式的衡量指标除经济增长方式的指标外, 还包括社会发展指标, 如人口总数和净增率、国内发展指数、城市化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居民居住条件、每千人口医生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政府廉

(上接67页) HART手操器或To Ftool软件政指数等;教育发展指标, 如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在校大学生占适龄人口的比重等;社会公平与稳定指标, 如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国民幸福指数、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收入差距警戒线、收人阶层结构标准、贫困发生率、社会保障覆盖率等;环境指标, 如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等。

3.7 推进动力不同。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推动力是引进技术、提高资源投入的数量与利用效率。在引进技术上, 当前我国进口设备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 光纤制造装备为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85%、大型成套石油化工装备80%、轿车工业装备和数控机床及纺织机械与胶印设备70%。

3.8 功能作用不同。

经济增长方式只注重协调生产要素间的经济技术及比例关系, 不能协调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和外境的关系, 不能协调个人、城乡、区域间的利益关系, 不能协调国民公平待遇关系等。

3.9 实现路径不同。

经济增长方式是在增长中求发展, 增长以快以多为先为重, 发展为后为轻。通过经济增长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使穷人从经济增长中受益, 从而减少贫困 (理论上称之为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 。因此, 必须从发展中求增长。

3.1 0 目标取向不同。

从发展经济学角度来看, 经济增长侧重于经济数量的扩张, 经济发展侧重于经济结构的改善;经济增长着眼于经济的短期变化, 经济发展着眼于经济的长期变化;经济增长属于战术目标, 经济发展属于战略目标。

3.经济发展的方式 篇三

[关键词]增长方式 发展方式 转型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该说,从“增长方式”到“发展方式”的转型不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而且对经济运行活动的健康开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因为“经济增长就是给居民提供品种日益增多的经济物品的能力的长期增长,而这种生产能力的增长所依靠的是技术的进步,以及这种进步所要求的制度上的和意识形态上的调整。”[1]

一、以“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符合经济基本规律

经济发展作为一个综合性概念,强调的是“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业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卫生、群众参与等等在内的变化”[2],是一个既包括数量又包括质量的概念。也就是说,经济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是一种手段,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使社会结构得到改善,经济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的结果,才是目的,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发展,但有了经济的增长却不一定有经济的发展,甚至出现高增长下的“有增长无发展”和“增长不可持续”等问题,可见二者之间并不是作为必然条件而存在的。

既然经济发展会对诸多领域产生影响,那其就具有了不同于经济增长的特征,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发展的长久性和可持续性,而不是一味地单纯地增长,因为“像其他任何事情一样,经济增长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经济增长可以在不产生任何不利条件的情况下实现,那么人人都会完全赞成”[2],但事实却是这种主要依靠GDP增长、过度依赖资源的发展方式带来的却是生态的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成为了时代的要求。当然这样论述也并非对我们曾经取得的经济发展成果的指责,而是经济发展自身的规律要求我们必须采取科学发展的方式,而不能再一味地遵循以前的增长方式,因为“在一个有限的星球上,它(经济增长)不可能无限期地持续下去”。20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成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者丹尼斯•米都斯(Dennis L.Meadows)教授等在《增长的极限》中也曾警告世人:受资源约束,增长是有极限的。

不容否认,改革开放后我们采取的以满足内需、保证人们生活水平、摆脱短缺经济作为目标的经济增长方式在促进生产资源和劳动力更大范围乃至全球范围的流动,并加以组合利用,突出中国的资源及劳动力低成本优势转为现实方面,发挥了巨大优势,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由此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国富民不富,消耗资源大、收益小,价格低,结构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等等,如果再不转变这种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那我们就会陷入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状态,也就是出现了所谓的“无发展的增长”(Growth without Development)[3]。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更加优化,所以凡是“增长速度很快而且没有重大失衡的国家(像日本和德国)因其居民享有不断上升的高生活水平而受人羡慕”[4],增长速度快而又没有重大失衡的状态可以说当是一种健康的发展方式,不过,由于经济转型不能一蹴而就,培养优秀产业结构需要一定周期,所以建立起完全适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但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更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转到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子孙后代未来发展资源有充分保障的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环境不断改良和人民收入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善的发展轨道上来。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符合科学发展要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心在于解决经济增长问题,并不是就增长问题而解决增长问题,从经济增长方式到发展方式是一种根本性转变,是从根本上扭转“重外延、轻内涵,重速度、轻效益”的原有发展理念,可以说这种转变不单单是淡化了对GDP增长的认识,而是标志着中国经济策略重心的改变,标志着科学发展已成为国人的共识。

如果说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指导,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那经济发展方式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科学发展重在发展的科学性,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必须符合规律,如当资源成为稀缺时,人类的创新能力就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支撑,所以提倡和鼓励“创新”也就成为实施科学发展的路径之一。“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5],在当代中国和世界,加强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动力源泉,如果“企业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取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的产品,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6],从一定层面来说,这就是一种实施科学发展的表现。从生产力理论看,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基本路径,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化是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运行方式,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技术发展的新跨越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最终目标。

从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理论来看,确立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人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是为了增进公众福利,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综合性发展,“因为现实个人所具有的人类性、社会群体性和个体性的统一,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是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种发展将使个人和人类社会达到内在统一”[7],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的经济发展需要人来实施和推动,如果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不能实现,那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很可能就仅成为一种理论语言,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符合人本身要求的模式,而且也是人类实现自我诉求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从发展经济学‘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经济增长’的研究思路和从重点关注‘经济增长’到高度重视‘经济发展’转变的一般趋势,注重从更广阔的视野强调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在结构优化与升级的内涵体系上下工夫,使之成为推动整体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8],经济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如人口、资源、环境等,所以即使有了良好起步,有时也有可能猝然而止,“即使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能够持续下去,也不一定会沿着事先确定的道路前进”[9],其关键还是要看发展方式是不是科学的,是不是能够可持续的,因为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数量的增长,更追求数量的改善、效益的提高和能源的节约,不仅能够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能够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能够为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机会。如果一种经济发展方式能够富有可持续的内涵,那其科学性也就不容质疑。

三、小结

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取决于现实的物质基础和人类对于经济活动的认识,人类只要能够从科学的角度出发,约束过分的经济活动,“慎重选择、制定发展模式,在生产部门提高生产效率,在消费部门改变消费模式,达到最高限度地利用资源和最低限度地产生废物”[2],在发展中求增长,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的消耗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就可以使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效果,就可以实现不仅有数量增加,更有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以及效益、环保、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改善等一系列的目标。

可以说,增长方式到发展方式的转变见证了中国的进步,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以经济增长方式为主题,“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视野由关注从单一要素结构投入、结构变化拓展到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变化三条主线,从而有利于直奔成因,从本源上推动经济增长转变。”[10]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党中央一直强调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这实际上就为我们探索科学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指明了方向,所以我们不但要把目光放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而且还要放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外部环境上,通过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等途径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性运行。

参考文献:

[1]刘碧云.经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338.

[2]王军.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27-138.

[3][英]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16.

[4][美]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85:130.

[5]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3.

[6]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93.

[7]武天林.马克思主义人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58.

[8]唐龙.再论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探索,2009,(1).

[9][美]马尔科姆.发展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57.

4.经济发展的方式 篇四

吴志峰

2011年第2期 ——党的建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纪律检查机关作为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的专门机构,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为推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坚实基础。

一、加强作风建设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具有重要作用

良好的作风一直是我们党赢得民心、战胜困难的重要法宝。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繁重任务,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作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作风问题解决不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就很难落到实处。那些工作中出现的不顾实情、违背规律,只看眼前、不顾长远,好大喜功、脱离实际等与科学发展观格格不入的现象,大多数是由于背离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而产生的。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才能坚决纠正违背科学发展的思想和行为,解决好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二)加强作风建设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纽带。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目前,党群、干群关系中存在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往往与干部的作风不实有一定联系,一些该为人民群众办的事情

没有完全办好,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因此,必须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抵制作风飘浮、推诿扯皮等行为,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让群众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三)加强作风建设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客观需要。发展背后是环境,环境背后是作风。实践证明,作风越优良,经济发展就越有活力;反之,就会损形象、失人气、误发展。从我省近几年来通报的一些违纪违规案件来看,少数干部没有摆正发展和服务的关系,缺乏主动服务发展意识,对管理服务对象态度冷硬、故意刁难,对属于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推诿扯皮、拖延不办,执纪执法过程中滥用职权。这些都损害了经济发展环境,阻碍了经济健康发展。因此,必须从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入手,坚持不懈地抓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使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得到提高,行政效能得到提升,管理与服务得到改进,营造干事创业、共谋发展的良好环境,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大力倡导良好风气,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各项措施有效落实

新的形势下,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要在广大干部中大力倡导四个方面的作风。

(一)大力倡导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良好作风。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性强,涉及面广。这就要求广大干部首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真正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抓紧抓好。当前,各地各部门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经济发展总体上仍呈粗放状态。这与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没有及时转变观念,思想上“不愿转”,行动上“不坚决转”有关。随

着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到来,抓紧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确保中国经济继续平稳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作为担当重任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要破除不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想障碍,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认真研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妥善处理出现的各种矛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展工作,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思路、新办法。

(二)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顺应发展大势,明确主攻方向,把握工作重点,切实增强转变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实效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必须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坚定不移地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坚决执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决不能“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及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要勇于担当。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的变革,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必然会遇到一些矛盾和困难。必须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敢于正视矛盾、直面困难、承担责任,主动迎接挑战、带头攻坚克难;要务求实效。抓住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具体问题、群众反映的强烈问题,寻求解决的思路和办法,确保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三)大力倡导心系群众、执政为民的良好作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根本目的是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广大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问题无小事”的理念,真正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任务、把群

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切实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根本,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创造政绩的价值取向;要认真解决民生问题,坚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把关系群众的工作做细、做实、做出成效;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察民情、倾听民声,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全社会调结构、促转变、谋发展的合力。

(四)大力倡导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良好作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如果对新知识、新技术掌握不够、创新意愿不强,就不能很好地领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精神实质,也不能实现科学发展。当前,一些干部在主观上愿意转,也敢于转,但是由于知识本领匮乏,导致不会转,甚至乱转。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养成勤奋好学的良好风气,促进知识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提高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能力和水平。要准确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内涵,深刻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进程等方面的要求。深入学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理论知识、现代产业基本知识,使自己既具备复合型知识的支撑,又具备专业化知识的精确把握,通过知识结构的转型升级不断提高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提高对所在地区实际的客观认识,研究分析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按照务求实效的要求,抓住优势,进行科学决策,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

三、建立健全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靠自律也要靠他律,没有他律,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结构合理、设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促进干部作风建设的根本好转,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保障。

(一)充分发挥正确的用人导向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难度很大,用人导向的正确与否显得十分重要。要认真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努力形成促进作风建设的正确导向。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干部选拔到适当的岗位上来。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标准及其指标体系。把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改善民生、加强就业、社会保障等工作作为重要标准纳入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由过去侧重于考核经济数量指标,转向注重考核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由过去侧重于考核经济发展速度,转向注重考核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由过去侧重于考核物质指标,转向注重以人为本的考核上,通过建立符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绩导向,引导广大干部提升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通过推进和深化改革,抓紧建立和完善政绩的评价标准、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形成促使广大干部肯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政绩导向。

(二)充分发挥制度在作风建设中的监督约束作用。实践证明,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作为保障。只有把制度建设作为作风建设的根本,坚持不懈地建章立制,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才能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坚强的保障。要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逐步实现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最大限度地提升广大干部服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效率和水平。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形成有利于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利于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

(三)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示范表率作用。党的发展历程表明,领导干部作表率,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从来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领导干部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坚持以上带下,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到。要坚持重实际、求实效,带头执行中央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决策部署,确保中央的政令畅通,确保重要决策得到贯

彻落实。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及时解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损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各种问题,不断深化和完善为民办事的长效机制。坚持秉公用权、严于律己,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自觉抵御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各种利益诱惑,确保为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5.经济发展的方式 篇五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科学分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展缓慢原因的基础上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着力点。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深刻认识到转变发展方式的本质要求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任何发展方式都是一种动力机制的塑造和利益分配体制的安排。好的体制机制,就会有好的发展方式;反过来,体制机制不顺,发展方式也很难合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制状况影响利益分配格局,利益分配格局引导人们行为,人们的行为决定发展方式的取舍。如果没有体制机制上的重大突破,就不可能有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展缓慢,究其原因,关键是相关领域改革滞后,经济体制不健全,科学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出发,深化改革的关键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改善需求结构必须依靠深化改革。我国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投资率持续上升,消费率持续下降,其中居民消费率下降更快。主要原因:一是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逐步下降。同时,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居民预防性储蓄倾向较强,储蓄率不断上升。二是城镇化发展机制不健全,农业转移人口的巨大需求潜力未能有效激活。三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主导的投资范围过宽,宏观调控与监管的有效性较差。四是资源、劳动力等要素价格没有真正反映实际成本和供求关系,助长了投资需求过快、无序膨胀。因此,要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就必须深化投资、财税、价格、行政管理以及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户籍管理等方面的改革。

第二,提升产业结构必须依靠深化改革。我国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发展很快,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011年,我国第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 46.8%、43.1%,与发展水平相当的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比重明显偏低,经济增长过多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拉动。主要原因,一是资源和资源性产品价格偏低,环境补偿机制缺失,助长重化工业盲目扩张;二是税制不够合理,服务业税负较重;三是监管规则不合理,阻碍民营经济进入服务业。要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就必须深化要素价格、财税体制、市场准入和监管体制等方面改革。

第三,优化要素投入结构必须依靠深化改革。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特征。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与不合理的资源配置模式密切相关。究其原因:一是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不到位,现代企业制度所具有的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还不完善;二是节能环保、知识产权等标准、法规和监管不健全;三是科技创新体系、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因此,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从根本上说,必须深化企业制度、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改革。

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和利益导向。

汇报人:xiexiebang

6.经济发展的方式 篇六

今年是保增长的一年,也是一个战略选择年。这个选择极为关键,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的改革发展趋势。也就是说,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战略选择将会对未来的5年、、、30年产生重要影响。我认为,今年乃至“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涉及5个基本性问题。

一、要不要或者能不能由投资主导转变为消费主导,以形成消费主导的基本趋势?

1.消费主导应不应当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础性的问题?这里有一个大的判断是重要前提,就是消费率长期偏低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从消费与投资的关系看,长期以来消费增长明显滞后于投资增长;第二,与历史上比,现在的消费率是改革开放30年较低的一个阶段;第三,同国际上比,与发展水平相同的“金砖四国”比,我国的消费率至少有10%左右的差距。总体上说,消费相对滞后是一个基本事实。

2.能不能说投资就是消费,投资等于消费?有人说,基础设施投资都是为了消费。应当说,过去30年,由于私人产品严重短缺,基础社会建设仍处在建设改善阶段,投资促进消费有阶段性特点。问题是当总体上解决了私人产品短缺的突出矛盾,当产能过剩已经开始出现,不能说今天的投资就能等于消费,有些投资可能造成产能过剩,形成经济生活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应当说,今天我国已进入以消费需求拉动投资的新阶段。

3.未来5年我国能不能形成一个以消费为主导的趋势?我的看法是,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可以初步形成消费主导的基本格局。从理论上来说,人均GDP在3000-4000美元间,应该是一个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变的拐点;从现实而言,城市由住房和汽车刺激拉动消费提升,农村在多种作用刺激下消费潜力开始释放,并且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未来几年农村潜在消费释放的水平会更高。但这个趋势不是自然形成的过程,关键取决于两条:一是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需要调整;二是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在改变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推进相关方面的制度改革上有一些重要的举措,这对于形成消费主导的趋势十分重要。

二、能不能或者要不要从工业主导转变为城市主导,以形成城镇化时代的.发展趋势?

1.城镇化对于发展方式转型到底会有哪些影响?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说了很多年,有一些进展但缺乏实质性的突破。第一,强调提高服务业比重。服务业发展的比重和城镇化的发展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调整结构,提高服务业的比重的主要出路在于推进城镇化进程;第二,过去30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工业化主导,城镇化相对滞后。这必然引起结构不合理,尤其服务业比重长期徘徊在较低的水平。当前,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是一个基本现实。

2.未来5年左右是否有可能形成一个城镇化主导的格局?我对此很乐观,我认为未来5年左右,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是完全有可能的。就是说城镇化率每年增长至少1%-1.2%,搞得好1.3%-1.4%是很有可能的。这是因为:第一,“十二五”是我国改变城乡两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重要的5年,3年左右把中小城市的户籍基本放开,大概5年左右能解决大中城市的户籍问题,这将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突破。这个突破提高我国城镇化贡献率至少有10%左右的空间;第二,我国正处在城镇化率快速发展的时期。无论从东、中、西部看,“十二五”城市群、城镇化、城市圈都将呈现全面快速发展的态势。这将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形成城镇化主导的趋势取决于相关改革的突破,比如城乡两元结构能不能有实质性的突破,行政体制能不能做一些重要的调整等。

三、要不要或者能不能从公共产品短缺向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变,初步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30年我国解决了私人产品短缺的问题,温饱问题总体上得到解决,现在什么问题比较突出呢?就是公共需求突出,全社会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矛盾。在这个特定背景下,需要充分估计基本公共服务对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影响。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实现城乡服务基本化对于我国公平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对我国发展方式转型带来的重大的影响。

其次,基本公共服务有一个经济水平承受力的问题,更有一个制度安排的问题。到现在为止,农村养老和城镇养老还没有统一起来,我国要统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建立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所以,在强调经济水平制约的同时,更需要重视制度的安排问题。

四、要不要或者能不能从从中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发展转变,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低碳经济是未来发展方式的选择。我国有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从中长期来看,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发展方式的选择可能更为关键、更为重要。我认为,低碳经济将带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场深刻的变革。首先,将是一个技术革命;其次,也会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第三,将带动社会与生活方式的革命;第四,就是一个制度性的革命。高度重视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五、要不要或者能不能放弃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形成政府转型下的发展趋势?

我国发展方式中的很多矛盾与问题集中在政府转型上。就是说,发展方式转变的难点和关键是政府转型。政府转型的核心是要不要放弃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而使政府真正成为一个公共服务型的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背景下,政府把经济型公共服务、社会性公共服务、制度性公共服务这些事情做好了,整个社会的公平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有一个重要基础和保证。发展方式转型挑战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当然这里涉及到一系列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比如财政税收体制的问题、干部选拔机制和发展理念等结构性的矛盾问题、资源环境的问题、就业的问题、收入的问题,当然更深层次的问题就在传统的增长模式下政府自身利益的形成,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政府转型将撬动一场深刻的利益关系调整。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需要一场深刻的变革。

7.经济发展的方式 篇七

目标任务

力争到2012年,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初见成效,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区域城乡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基本建立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重点转型指标逐步改善,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0000元,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5%,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11.5%,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为0.76吨标煤,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3%;到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80000元,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50%,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26%,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为0.57吨标煤,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2.5%。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一) 优化产业结构。编制实施产业发展规划, 按照“优化第一产业、壮大第二产业、提升第三产业”的思路, 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三农”投入, 推进农业产业化, 积极发展经济林, 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以壮大工业规模效益为重点,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壮大第二产业。培育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心的现代服务业, 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二) 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着力发展现代产业, 抓好18个列入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建设, 着力扶持肇庆工业50强, 培育发展“总部经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推进汽车零部件及整车制造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基地、粤台光电产业园等规划建设, 支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等“三新”产业和环保产业。到2012年, 培育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2家;2020年, 培育年产值超千亿元的新兴产业群1个、销售收入达千亿元企业1家、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5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重点发展旅游业、房地产业、现代物流业, 积极培育商务会展、金融、信息服务, 支持端州创建国家级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文化娱乐、影视制作和动漫等文化支柱产业, 打造端砚制作和玉器加工等特色产业基地, 到2020年,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建设一批现代农业项目和农业园区, 推进国家级西江北岸水果产业带和怀集梁村平原优质稻产业项目建设, 发展壮大柑桔、淡水养殖、蔬菜、禽畜等十大农业主导产业, 打造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基地。

(三) 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 到2012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控技术应用率达到60%, 中小企业普遍开展电子商务应用, 信息化对企业在生产流程数字化改造、装备制造数字化作用明显提高。实施改造提升、名牌带动、以质取胜、转型升级战略, 做强做优金属加工、新型建材、林桨纸一体化、林产化工、服装制鞋、食品饮料等传统支柱产业, 重点扶持壮大20个优势传统产业项目。推进高要金利小五金、广宁林浆纸一体化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建设, 创建电子元器件、精密压铸、金属加工等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支持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和驰 (著) 名商标, 增强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

(四)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制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着力培育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建设1至2个新兴产业基地。依托风华高科等龙头企业, 引导企业及产业集群发展, 做大做强肇庆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推进省光电产业基地建设, 以中导光电为龙头, 打造世界级平板显示检测装备企业, 加快高代数平板显示检测设备和太阳能电池缺陷检测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推进硅芯光电、立德电子等项目建设, 争取引进台湾光电企业, 培育发展半导体照明 (LED) 、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新型产业。以星湖科技、大华农和中恒实业等企业为龙头, 培育发展基因工程药物、生物疫苗等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加快推进新能源电动车项目建设。通过中巴软件园依托中科院计算所发展软件开发、动漫生产、工业设计、信息服务等行业, 推进物联网、传感网技术开发和应用。到2012年全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和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产值力争分别达180亿元、80亿元和100亿元。

加快提升综合实力

(一) 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工业、交通、能源、水利、城乡建设、民生等领域重大项目的谋划建设, 通过重大项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华润 (封开) 水泥项目、亚洲铝业二期、亚洲金属资源再生工业基地、国电大旺热电联产、肇庆市粮食物流项目、园珠顶铜钼矿采选工程等重大产业发展项目。积极配合国家、省在肇庆建设铁路、城际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天然气管道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力争肇庆核电、封开抽水蓄能电站等新能源项目进入省和国家的建设规划, 到2012年新增发电能力80万千瓦;争取中国砚都 (肇庆) 端砚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园区、肇庆新港综合物流产业园等项目纳入省落实《规划纲要》专项规划。

(二) 坚定不移招商引资。加强招商引资载体建设, 实现招商引资与招商选资相结合, 加大对世界500强、国有大企业和产业龙头企业的招商力度。积极开展产业招商、园区招商和资源招商。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对内开放, 密切与港澳台合作, 加强与港澳服务业的合作发展。组织企业“走出去”, 开展境外资源合作开发、国际劳务合作和工程承包。

(三) 加快推进“双转移”。着力抓好中山 (肇庆大旺) 、顺德龙江 (德庆) 、中山大涌 (怀集) 等省级产业转移园区和市、县级工业园区建设, 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服务设施, 明确主导产业, 提高园区产业承接能力。加强与珠三角核心区的产业对接, 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创建2—3个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示范基地。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和发达地区转移, 以及就近就地就业。

扩大投资消费出口

(一) 积极扩大投资。积极争取中央投资项目、省重大投资项目。落实省“千百亿”技术创新导向计划和肇庆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计划 (2009-2012年) 的项目及技改扶持资金。完善政府融资平台, 扩大政府性融资, 解决民生及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力争每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保持20%的增长。到2012年,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67公里, 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60公里, 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3100万吨;2020年, 分别达600公里、100公里和8100万吨。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向结构调整、自主创新、环境保护、改善民生等领域。编制民营投资指导意见、项目计划和扶持政策, 放宽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 研究建立产权交易中心及各类专业产权交易市场, 降低民营经济的准入门槛, 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 促进民间资本与多种所有制资本融合发展。

(二) 促进市场消费。积极引导扩大内销, 培育壮大汽车、住房、旅游等消费热点。组织参加“广东产品全国行”等各类展销会, 推广连锁经营, 试点网上销售新模式, 积极开拓肇庆产品内销市场。精心组织家电、汽车、摩托车、农机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活动, 加强商业网点规划引导, 升级改造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 改善消费环境, 推进“肇庆天天农展会”、“万村千乡”等市场工程建设, 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和农村消费市场。

(三) 努力扩大出口。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 巩固传统市场, 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加快调整出口贸易结构, 着力扩大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引导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主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 推进服务贸易发展。全面落实外贸出口扶持政策, 组织鼓励企业参加各种国际展销活动, 支持企业抢抓订单。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全力开拓国际市场。

加快推进自主创新

(一) 打造自主创新平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 结合肇庆特色产业, 着力扶持创新企业。鼓励创办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 由市财政在科技经费中对企业组建工程技术中心给予资助 (国家级100万元, 省级重点80万元, 省级50万元, 市级30万元) 。促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工程 (技术) 研发中心与肇庆企业联合建立分支机构, 共建重大产业创新平台。加强科技成果孵化器、技术转移平台和中试基地建设, 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以肇庆列入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为契机, 积极推进无线宽带网络工程建设, 到2012年互联网普及率达90%, 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52%。加快推进两化融合示范工程、信息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南方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推进中巴软件园发展, 完善超级计算中心配套服务, 加快影视动漫设计平台、软件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建设。

(二) 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发挥肇庆与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校市合作的作用, 建设产学研结合示范市。引进科技特派员进驻相关企业, 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 共建实验室或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 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建设完善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及集成等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 建设产学研示范基地。到2012年引进100名企业科技特派员, 组建3个产学研创新联盟, 建成7个产学研示范基地。

(三) 加快高新产业园区发展。推进肇庆高新区申报国家级高新区工作, 积极扩大融资规模, 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增强产业集聚功能, 争取打造成为肇庆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央企落户广东、省企扩张发展的重要基地, 积极引进规模总量大、创税能力强、技术含量高的项目, 尽快实现年产值5000亿元的目标。

(四) 优化自主创新环境。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利用省科技金融试点城市的政策, 加大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机制, 构建科技金融市场服务体系。推进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 为自主创新提供技术咨询、人才引进、科技转化与技术市场等服务。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加强知识产权、技术标准保护, 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及示范基地。

加快建设宜居城乡

(一) 加强城乡规划管理。按照构建区域中心大城市, 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不断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 加快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 着力抓好“大肇庆”、“大端州”规划。促进肇庆城区“东扩南连”, 加快构建“东西呼应、南北互动”大城建格局。加强城乡规划控制力度。

(二) 加快城市建设。加快肇庆城区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星湖大道、信安大道、砚都大道、肇庆大道、城东新区三期道路和星湖牌坊广场、环星湖栈道工程、西江三桥等工程项目, 高质量完成珠三角区域绿道 (肇庆段) 主线建设。推进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三旧”改造工程, 加快龟顶新城等一批“三旧”改造项目建设, 到2012年全市完成“三旧”改造总面积4.1万亩。推进城镇化建设, 落实扶持中心镇发展的政策措施, 高起点建设中心镇, 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专业镇和县镇区域性商贸中心。逐步放宽城镇落户条件限制, 实施农民工积分制入户政策, 鼓励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在城镇就业和落户。2012年城镇化水平达到50%;2020年达80%。

(三) 加强生态环保。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严格环保准入, 加强环境监管, 加大重点污染源整治力度, 全面完成污染减排任务。加快肇庆城区、县级和中心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 2012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0%,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6%;2020年分别达90%、100%、100%。开展循环经济园区和低碳经济园区试点。以肇庆高新区、肇庆工业园、四会亚洲金属资源再生工业基地、广宁华南塑料再生工业基地为载体, 加快环保产业和低碳经济发展, 推进高新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村和省卫生村、镇建设, 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 协调推进珠江三角洲一体化建设。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城乡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规划, 积极推进广佛肇重点合作计划项目, 打造广佛肇经济圈。大力推进广佛肇城际轨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 加强与广州铁路新客站、白云国际机场、南沙港等交通基础设施对接, 加快形成水陆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加强与广佛地区产业对接, 加快探索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推动政府、企业、社会多层面合作。

(二) 加快规划建设发展功能区。加快行政区划调整步伐, 推进四会、高要撤市设区, 拉大城市发展框架, 加快构建“大肇庆”发展格局。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和要求, 加快研究城市功能布局规划, 明确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 制定实施不同发展功能区产业准入机制, 实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三) 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强化中心区带动战略。以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为着眼点, 促进“两市两区”和肇庆高新区融合发展, 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推动产业升级、自主创新和集约集聚发展, 扩大对外开放, 增强中心区综合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全面落实富县强镇工程, 做大做强县域特色工业, 培育壮大农业特色产业, 壮大县域综合实力, 促进山区同步发展。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 努力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

发展社会民生事业

(一) 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建立健全收入分配调节机制, 加强对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分类指导,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切实增加农村居民的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 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大力度推进“五大民生工程”建设, 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投入, 积极解决关乎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快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住房, 建立完善住房货币补贴标准和住房公积金制度, 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二)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 大力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岗位培训, 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再就业。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实现社会保险市级统筹, 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一核算和使用, 逐步形成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完善以社会保障为基础、慈善事业为辅助的社会救助体系, 加强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救灾应急保障机制。加强人文关怀, 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创建和谐劳资关系。全面完成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任务。

(三) 提高教育发展质量。全面推进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工作, 投入20亿元资金, 确保2012年建成教育强市。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成果。全力支持肇庆职教院校升格本科院校, 提高办学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 大力推进职教基础建设, 到2012年创建2所万人高职院校, 1所万人技工学校, 建设成为南方重要职业技术教育基地。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加强与肇庆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建设, 积极发展地方经济建设急需专业。

(四) 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着力打造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区、文化产业重点示范区、岭南特色文化展示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加强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改造建设基层公共文化艺术场馆, 构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申报, 挖掘特色文化资源, 打造端砚文化、宋文化、包公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重点抓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建设, 抓好“古宋城保护与开发利用”项目的规划建设。

(五) 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到2012年,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 中心城区率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完善新农合制度, 巩固提高参合率。初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完成县、镇 (社区) 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加快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等重点卫生设施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一)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全面完成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任务。推行以大部门体制改革为重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抓好高要市大部制机构改革试点。大力简政放权, 扩大镇级管理权限, 加强镇级财力保障, 完善公共管理和服务体系, 推进富县强镇事权改革工作。完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二) 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施《肇庆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 合理划分事业单位类别, 突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 规范机构编制制度管理, 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完成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任务。

(三)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配合做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核准制和备案制, 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 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机制。加大市属国有经济整合力度, 全面完成中小企业改革, 鼓励和支持市属国有企业采取兼并收购等途径扩大规模、提升实力。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有效的集体土地流转和宅基地交易制度。深化旅游体制改革, 激活旅游投资市场, 实施星湖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改革, 增强市级旅游企业开发融资能力, 加快景区景点开发建设。深化价格改革, 推进医药价格改革, 实施药品阳光采购, 推行基本药物统一配送制度。推行商业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同网同价。推进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改革, 实施居民用电、用水阶梯式定价, 对限制类、淘汰类企业实行差别价格政策, 研究推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差别排污费政策。

(四) 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力度, 均衡配置城乡之间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资源。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 统筹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系, 建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绩效考评机制。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 财政扶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的资金支持, 完善激励型财政机制, 加大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持力度。从2010年到2012年, 市财政每年投入200万元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2400万教育专项资金、2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800万元招商引资专项资金、500万元促进外贸扩大出口资金、800万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促进港口物流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全面落实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政策, 支持民营企业产品和服务纳入政府采购范围。

(二) 金融措施。积极引入境内外金融机构在肇庆设立分支机构。鼓励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 完善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 稳步扩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 积极开展组建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 拓展中小企业及“三农”领域融资渠道。积极推进端州区、高要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探索以林权抵押的形式发放农业贷款, 扩大政策性农村保险险种和范围, 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引导社会资本成立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和产业基金, 培育扶持优质企业改制上市。

(三) 税收政策。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支持现代产业发展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增值税转型改革政策。落实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税收政策。落实技术改造项目进口设备免税和重大技术装备进口免税政策。落实研发费用税前扣除政策和高新技术企业减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落实对企业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税优惠, 以及对企业购置环境保护、节能节水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实行税额抵免政策。落实国家和省其他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为企业发展创造优良的税收服务环境。

(四) 土地政策。实行差别化供地政策, 优先解决本实施办法明确的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土地供应。研究制定不同功能区的土地准入标准, 大力支持鼓励类产业项目、严格控制限制类项目的用地, 积极探索高效率的用地模式。大力推进“三旧”改造, 加大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 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五) 行政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推进第四轮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 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 缩短审批时限, 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 提升“一站式”网上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服务功能, 推进部门协同办公和网上联合审批。进一步清理核定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规范收费行为, 严格控制出台新的地方性收费政策。

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一) 加强领导。市政府成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领导小组, 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各县 (市) 区、各部门建立起相应的协调机制, 通过健全制度、加强监督、严格问责等手段, 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的执行力, 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实到位。

(二) 人才保障。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落实肇庆《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实施意见》, 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完善人才总体规划。加大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专项人才的扶持, 提高专项津贴和住房补助标准, 优先解决入户、配偶就业和子女入学等问题。设立高层次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引进、培养和奖励一批对肇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起重要作用的创新型、科技型、高端型专业技术人才。

(三) 狠抓落实。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责任制, 强化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加大激励和奖惩力度, 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加强各级领导干部以及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学习培训。加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的宣传力度, 加强社会舆论导向, 充分调动全市人民支持、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努力营造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良好社会氛围。

8.浅析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挑战 篇八

关键词:发展方式; 挑战

中图分类号:F1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124-001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可以概括为是以物为本的、粗放性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表现在:过度依赖外向型经济、过度消耗资源环境、过度比拼低成本优势、过度牺牲社会福利。从历史来看,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功不可没。但是今天来看,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发展代价也越来越大,难以为继。

一、资源结构面临挑战

长期以来,经济的高增长,是以大量的消耗资源、能源为代价的。我们每单位GDP能源消耗量是世界平均消耗的3-4倍。2003年,我国生产了世界GDP的4%,却消耗了世界能源和原材料的30%-40%。2009年我国消耗了世界46%的钢铁,43%的煤,48%的水泥,仅创造了7.3%的GDP。2010年中国GDP占世界的9.5%,一次性能源消耗达32.5亿吨标准煤,能耗强度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5倍。像这样的过度依赖、高消耗、破坏性消耗,导致了资源支持发展的后劲越来越不足。况且我们还是一个能源小国。我国石油总量仅占世界的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石不足5%,铝土矿不足2%。人均资源更少,我国耕地草地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为1/4,人均森林资源为1/5,人均能源占有量为1/7,其中人均石油仅为1/10,人均天然气为1/25。资源是个小国,人均量更少,增幅又这么快,很难支撑。现在我国资源消耗的对外依存度很高,比如,60%的石油消费量需要进口,2/3铁矿石需要进口。问题是,资源依赖进口,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一是能不能买的起,由于中国巨大的需求量,几乎现在到了中国买什么,什么就会涨价的地步,这么高的资源价格,我们承受的压力十分巨大;二是能不能买的到,由于全球生态环境的极具恶化和不稳定,越来越多的原材料供应变得相当不稳定。三是能不能运的来。中国从地球的西端运送物资回来,必须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而马六甲海峡周边都是美军的基地,因此,一旦美国要对中国采取行动,封锁马六甲海峡,就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巨大伤害。总之,过去那种依靠“资源红利”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将面临挑战。

二、需求结构面临挑战

中国经济在这三十多年里发展很快,但基本上是靠投资驱动。谁投资,当然主要是政府。政府投资,钱从哪里来?无非是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向政府倾斜,多积累。那么,在国民收入既定的前提下,政府留的多,老百姓自然就少了,老百姓没钱自然就不消费了,有人称之为消费梗阻。内需不振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发展的一大阻碍,直接导致中国发展的持续动力不足。现在,产能过剩成为我们当前经济领域的突出矛盾。有人说,国内需求不足,咱们出口。对呀,方法不错,事实上,好多年了,我们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靠外需拉动的。假设如果外需源源不断,那自然是形势一片大好了。但问题是麻烦来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外需的消退使我们雪上加霜。更麻烦的是,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面对强势的中国制造,开始调整自己的战略。如美国提出了“再平衡”和“再工业化”战略。过去它靠进口活着,现在要减少进口增加出口。美国过去一直是负债消费,现在开始强调储蓄。五年以前美国是零储蓄率,奥巴马上台以后,储蓄率上升了5个百分点。美国储蓄率增长1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5000亿左右的消费数量。美国、欧盟等增长方式的转变,再次提醒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靠大量的顺差来拉动经济增长了。

三、产业结构面临挑战

中国的产业结构情況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叫第一产业不稳,第二产业不强,第三产业发展不足。首先,第一产业不稳。中国人靠天吃饭,农业脆弱的问题依然严重。如果不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解决农业生产设施的问题,中国人的吃饭困难、粮荒始终是中国挥之不去的阴霾。其次,第二产业不强。我国经济这二三十年确实增长得很快,“中国制造”遍布世界各地。但是,我们是处在世界工厂产业链的低端,更多的行业都集中在加工组装领域,一些规模很大的加工厂,其实只是“生产车间”。产品的上游阶段,如研发、技术、设计等等,这些高附加值环节,往往是“人家说了算”。现在,我们技术进口的依赖程度超过50%,大量的专利技术和设备是进口的。由于产业缺“芯”,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技术靠国外,所以,大量的产业利润只能拱手让给外方。再次,第三产业发展不足。2010年,我国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只有43%,而发达国家处于我们这样的工业化水平时,第三产业的比重都在50%以上。美国现在还是超级大国,但是美国整个产值中间,70-80%都是第三产业。

四、城乡经济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分配结构面临挑战

尽管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农业投入,但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没有得到遏制。2010年仍然在3.23:1,加上城里人享受的社会保障、教育等公共产品,实际城乡收入差异在5:1到6:1之间。另外,中西部发展滞后的矛盾依然突出。1980年GDP的份额,东部占50%,中部30%,西部20%。2011年GDP的份额,东部占60%,中部24%,西部16%。这种差距的存在,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这些年生产过剩,内需不振,经济增长靠出口拉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民无钱消费。在我们这样的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大国,农民不消费,谁都受不了。另外,差距的拉大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穷生斗,富生安,古今中外,所有的造反战乱无不从贫困开始。

9.经济发展的方式 篇九

谁在支撑中国产业集群的兴起

?我国产业集群出现的历史颇为久远,有1400多年历史的景德镇就是一个陶瓷产业集群,但其真正发展却始于改革开放,并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据统计,目前全国多个省份都有产业集群,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江苏、福建、辽宁、河北、四川、河南、山东、云南等,但主要集中在广东省与浙江省境内,尤其浙江,全省范围内处处皆集群。

关键性企业:

衍生、裂变、创新与效仿

产业集群的形成一般都有一个关键性企业,通过该关键性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

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亦不例外,绝大多数产业集群的回顾中都能找到这样的一个关键性企业。例如,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关键性企业就是由中科院陈春生等一批科研人员于1980年10月创办的“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随后,中科院其他相关所的科研人员纷纷效仿,三年中先后创办了科海、京海、四通、信通等一批相关企业。苍南县金乡镇标牌产业集群的关键性企业是金星大队文具厂,1980年该厂是一个 40余人的村办企业,由于没有赢利,厂部决定采用分散生产集中管理的方法,全镇农民竞相效仿,一年内出现了2500多个家庭工业户,迅速形成了一个以铝塑标牌、工艺品生产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乐清柳市镇的低压电器产业集群的关键性企业是“乐清求精开关厂”,该厂是由南存辉与胡成中合资5 万元于1984年7月创办的一个典型家庭小作坊,当时只有5名职工,年销售收入不到?1万元。通过效仿、衍生,到20世纪80年代末,柳市镇已有生产低压电器的企业2300多家,家庭作坊9000多家。

在我国现有的产业集群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内部专业化程度很高,迂回生产方式明显,因地缘、血缘、亲缘和朋友关系而形成的社会资本较丰厚,一些产业集群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发展颇为成熟,表现出较强的集群效应。如在苍南县不足45平方公里的金乡镇标牌产业集群中,小小徽章生产的设计、熔铝、写字、刻膜、晒版、打锤、钻孔、镀黄、点漆、制针、打号码、装配以及包装等十几道工序,全都有独立的企业(加工专业户)来完成,而且每道工序产生的半成品都通过市场来交易,共由800多家企业参与的各道工序集合起来才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产“流水线”。

而在年产30亿双袜子的诸暨大唐袜业集群中,在5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袜子生产企业2453家,同时还有550家原料生产企业、400余家原料经销商、312家缝头卷边厂、5家印染厂、112家定型厂、305家包装厂、208家机械配件供应商、635家袜子营销商和103家联托运服务企业,并且建有占地400亩、共有商铺1600多间的大唐轻纺袜业城。分工出效率,就近建立交易市场从而促进分工,形成“镇口为市场、镇内是一大群中小生产企业”的“前店后厂”新格局,成为我国产业集群获得集群效应的有效途径。非公有制企业:

担纲产业集群生力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研发现,我国产业集群基本上是由非公有制企业组成的,而且主要是中小企业。

学习第一网才能船员招聘网

在广东珠三角产业集群区和浙江省产业集群区内,由于这些产业集群形成之初的企业投资基本上来源于外资与本地私人资金,决定了这些集群内的企业基本上都是由非公有制企业构成的。如截止2001年底,东莞市拥有各类纺织、服装企业6523家,其中“三来一补”企业1210家,三资企业1622家,民营企业 4660家;2001年辽宁省海城市纺织、服装企业总数达7463家,全部为民营企业。

作为浙江产业集群的发源地,温州市原本就没几家国有企业,产业集群内的国有企业更是不到千分之一。在其它地方的产业集群中,情况基本如此。如在江苏金坛市纺织集群中,2001年底共有企业367家,其中,集体企业5家,外商投资企业46家,民营个私企业316家。

在中关村产业集群中,由于最初的一些企业是由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校出资的,导致了中关村产业集群中的国有企业比重较大。我国产业集群中除少量为较大型企业外,绝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甚至一定数量的为个体私营企业。如江苏省常州市湖塘镇纺织产业集群中共有企业2806家,其中95%以上为个体私营企业。

政府:

十大作用推波助澜

我国产业集群在形成之初基本上都是企业在市场力量驱动下自发形成的,但一旦产业集群的雏形出现后,地方政府往往都会积极参与、热情扶持,对本地产业集群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政府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投资、促进企业发展。如中关村的第一轮创业高潮就源于国务院于1988年5月颁布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即特殊政策“18条”),其它一些地方政府也通过土地、税收、政府服务、收费、保护企业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为本地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二是美化本地环境,增强引资的吸引力。三是建立工业园区,使产业集群地理更为集中。四是建立交易市场,扩大市场规模。如东莞虎门镇政府早在1986年观察到,接连有几位外商在虎门投资办起了服装来料加工厂,为此镇政府决定建立一流的服装市场来服务企业、拓展市场空间。1993年,镇政府投资加上群众集资7000万元建成占地

1.3万平方米,1200多个铺位的富民商业大厦。如今富民大厦的服装批发以交易量大、经营服务好而享誉国内外,被称为“中国乡镇第一号时装批发商”,有力地推动了虎门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五是举办产品博览会与商贸会,扩大对外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实施区域整体营销,创建地域品牌。六是引导与支持企业技改,促进产业集群的产品、技术升级。如萧山区对纺织集群内一定规模的技改项目给予贴息,对项目所需用地、用电、资金等给予优惠和优先。七是协调产学研结合,为产业集群创造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能力。八是加强中介服务。如山东昌邑市成立了纺织、印花、染整等行业协会和信息、技术服务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为印染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九是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如山东昌邑市制定了引进人才的有关政策,建立了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每年都分期分批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到大专院校培训,还筹建了两处专业学校培训职工。十是建立产业集群发展的长期愿景。农村与小城镇:

产业集群兴起的沃土

学习第一网才能船员招聘网

除北京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等少量产业集群外,我国绝大多数产业集群都是在农村与小城镇兴起的。最明显的就是,分布在浙江、广东、江苏等省的全国29 个特色纺织集群中绝大多数都是以镇为单位,而名扬海内外的苍南标牌集群则是坐落在苍南县的金乡镇,作为“东方电器之都”的是温州市的柳市镇。这种格局主要是由我国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决定的。因“三来一补”而形成的广东珠三角产业集群,当初外资进入时正是看重村镇的土地便宜而选择一些村镇建立合资企业;温州产业集群的发起者基本上都是本地农民,且很多都是通过农村家庭工业而逐步形成的。

我国绝大多数产业集群都是由农村利用土地与外资的合资或农民的本地创业而形成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推动了这些农村的工业化与城镇化。正是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改革开放前只有几个中等以上规模城市的珠江三角洲,如今已基本上连成一片,成为我国最大的城市群。浙江省通过产业集群,拉动地方经济、推动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效果更为显著。

我国众多的产业集群充满着活力,不仅本地居民就业充分,而且还吸引着大量的外来劳动力,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强劲增长。如东莞市虎门镇常居人口仅11万人,而外来人口却高达60万;200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4.33亿元(其中服装工业总产值为80亿);国内生产总值40亿元;财税收入22.2亿元,多年来一直稳居全国乡镇首位;出口创汇9.9亿美元;各项存款余额135亿元。正因产业集群的兴起,昔日的小集镇如今变成了一座美丽的现代化海滨新城。

谁在牵绊产业集群发展的脚步?

认识不清重视不够

产业集群遭遇观念迷雾

我国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已有二十多年历史,它对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和浙江省的地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产业的地理集中现象在我国长期以来未能被清晰地认识。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浙江省地方经济的迅速增长,人们在探索其增长原因时才注意到了这一独特的经济发展方式,不过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产业集群,而是名其曰“块状经济”。所谓“块状经济”,指在一定地域集聚形成具有比较优势、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产业及其组织形式,即由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集聚形成的专业化产业区。按照有关课题组调查的统计划分,10家以上企业生产同类或相关产品、年产值上亿元的区块称为块状经济。

“块状经济”这一概念很形象地描述出了浙江“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地方经济特色,但它所反映的只是这种现象所产生的一种结果,而没有概括出这一现象的本质。相比之下,“产业集群”这一概念的内涵则丰富很多,它有“某产业的企业在地域上聚集成群”的含义,它既体现了这一现象的动态过程与结果,也揭示了这一现象的本质是产业与区域的有效结合。只是近几年,学术界对此现象开始研究时,通过国际比较,才发现这就是国际上盛行多年的产业集群。

由于我国产业集群受到关注的时间较晚,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者对产业集群的诸多特性尚未清晰地认识,对产业集群如何培育与发展仍然仅限于实践者的探索之中,理论严重地滞后于实践,而有关政府也未能予以应有的重视。

学习第一网才能船员招聘网

规模小、档次低

集群效应仍处初级阶段

我国的产业集群绝大多数是由农村发展而成的,且主要集中在与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有关的产业,如纺织、服装、鞋业、标牌、玩具、家具、燃气灶具、不锈钢器具等。这些产业对企业的规模、技术、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都不高,产业的进入壁垒低,因此,一些农民通过模仿与学习,以2-3人组成的家庭工厂就开始了产品的生产,形成了“一村一品”与“一镇一业”的大量产业集群。

这些产业集群中微型企业使用的是低技术,但获得了低成本的优势,如市场上出售的每双几元钱的袜子,在大唐袜业集群中仅需六毛钱的成本。然而,这些集群由于缺少必要的规模,技术整体难以升级,只能生产这些低档产品,难以形成一定的品牌,如纺织业的38个产业集群中,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产品并不多。

产业集群之所以盛行,主要是因其独特的生产组织方式而获得集群效应。在产业集群效应中,因聚集而产生的经济外部性,只是一种伴生的、被动的、静态的效应,它的强度有限;产业集群的最大效应是行动主体的共同行动,它是一种主动的、动态的、持续的效应。在发达的国家中,一个经过10年发展的产业集群趋于成熟,而成熟的产业集群是以获得较强的共同行动效应为特征的。纵观我国的产业集群,虽然经过了20年左右时间的发展,但目前能获得以共同行动为主要集群效应的产业集群寥若晨星,基本上还只能获得经济外部性所产生的集群效应。

未尽其能

政府与中介机构作用有待充分发挥

产业集群之所以有集群效应,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政府与中介机构的积极参与。在产业集群中,政府的作用不仅是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而是促进市场更为有效,以便集群内的专业化程度更高。由于我国的一些政府部门对产业集群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意识不到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政府所应发挥的作用,尤其是不知道如何发挥作用,致使一些重要的作用没有发挥。

如诚信是产业集群得以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诚信而产生的社会资本是产业集群中的重要资源之一,它是企业之间交易与合作的基础,没有诚信的产业集群中假冒伪劣产品遍地、欺诈行为盛行,这样的产业集群只能是短命的。温州的产业集群曾有过这方面的沉痛教训。建立诚信的产业集群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浙江省有关政府部门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所以近两年来,“打造诚信浙江”成为当地政府的重要目标之一。

行业协会是产业集群中的重要角色之一,众多规模较小的企业是通过协会而能联成一个整体。我国很多产业集群中没有协会,或是存在一些官方派出机构的协会,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如欧盟指控欧洲市场上来自温州的防风打火机是倾销行为,并要求销往欧洲市场的温州防风打火机加设安全锁装置。此指控与要求会导致温州防风打火机产业集群遭受灭顶之灾,但该产业集群却没有协会来处理此事,而是几家企业被迫赴欧去应对。潜能犹在产业集群战略功能亟待推广

产业集群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意味着它不需要消极地等待着自发形成,而学习第一网才能船员招聘网

是可以有意识、有目标的“自上而下”地培育出来。产业集群不仅可用来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拉动地方经济的增长、推动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而且能够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的战略方式,并且还可以作为“大企业病”的有效解决方案。

我国的产业集群基本上都是自发形成的,它仅仅拉动了局部地方的经济增长、推动了局部地区的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而作为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的战略方式,也只有纺织协会于年初刚提出。

作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和推动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产业集群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除浙江与广东外,全国各地都有零星的产业集群,说明我国绝大多数地方都可以发展产业集群,然而众多的地方政府却无力利用产业集群来发展地方经济,即使在广东也主要集中在珠三角。

作为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的一战略方式,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通过分工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作为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产业集群最适合的是那些产业链长、中间产品交易量大、迂回生产方式明显的产业,众多的产业如汽车业、装备业等都具有此特性,然而除纺织业尚无其他产业主动提出,这种现状表明产业集群在我国还远未被有效地利用。

产业集群:粤、浙、京同期开花不同果

?从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历史来看,我国产业集群是于改革开放初在广东、浙江与北京同期出现的,且三种形成方式与结果各不相同。其中,广东珠三角的产业集群是由外商直接投资驱动下的外向型加工业集群,浙江温州一带是依靠当地企业家精神和工商业传统发展起来的特色品产业集群,而北京中关村则是依托密集的国家高科技资源形成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广东省的对外开放,广东一些市县如深圳、珠海、中山、顺德、南海、东莞等利用优惠政策吸引本地在海外、港、澳的众多亲朋回乡开展“三来一补”业务,在此基础之上,逐渐形成了一些专业品镇。目前,在广东珠江三角洲的404个建制镇中,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专业镇占了四分之一。如中山古镇(灯饰)、东莞虎门(服装生产和贸易)、南海西樵(纺织印染)、佛山石湾(陶瓷)、云浮云城(石材),顺德伦教、龙江、乐从三镇(家具)等。

与此同时,在浙江号称“ 百工之乡”的温州,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后,一些农民在人多地少的压力下转办家庭工业,利用制度创新、市场创新与技术突破获得成功,引发同镇农民的效仿,从而逐步形成了一些专业品镇。如温州苍南县金乡镇的标牌集群、号称“东方纽扣之都”的永嘉县桥头镇的纽扣集群、苍南县宜山镇的再生晴纶集群、瑞安市场桥镇的羊毛衫集群、乐清市柳市镇的低压电器集群等都是在此时期形成并在国内闻名遐迩的产业集群。

温州产业集群的成功发展,浙江省其它地方纷纷效仿,在浙江迅速崛起了一大批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专业品镇。如诸暨市山下湖镇的珍珠集群、诸暨大塘镇的袜业集群、湖州市织里镇的童装集群、杭州的女装集群等。据统计,浙江省目前拥有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区519个,年产值达6000亿元,平均每个县有3个产业集群,这些集群在全国行业中不是最大就是最强。

学习第一网才能船员招聘网

同是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激励,大批科研和大学教师纷纷走出原单位,在一些高校与科研单位集中地区周围创办企业,形成了一些高技术产业集群。其中,发展得较好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的中关村IT产业集群。1980年10月中关村第一家高技术企业诞生,到1987年底中关村 10平方公里的地面上产生了148家高技术企业,其中97家为电子信息技术企业,占中关村企业总数的65.6%。

其后,随着国家有关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区政策的出台,被确定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中关村面积扩大到100平方公里,而企业数则由1987 年底的148家激增到1991年底的1300多家,并脱颖而出了包括联想、方正、紫光、同方、四通等一批在国内市场居领头地位的大型IT企业。

在我国的产业集群中,最终产品是工业用品者只有柳市低压电器、大沥铝型材、台州汽配件与常山轴承等少数产业集群;而绝大多数产业集中的最终产品是居民消费品,其中与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的纺织业集群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上一篇:经济师培训心得下一篇:2010海南省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年真题库选择题2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