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守恒定律优秀说课稿

2024-09-03

机械能守恒定律优秀说课稿(精选11篇)

1.机械能守恒定律优秀说课稿 篇一

一、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初中学习过有关机械能的基本概念,对“机械能”并不算陌生,接受起来相对轻松。通过前几节内容的学习,同学们对“机械能”这一概念较初中有了更深认识,在此基础上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能初步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判定、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是教学的重点。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答相关的问题,这一内容在整个高中力学中又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物理学理论和应用方面十分重要,不同运动形式的转化和守恒的思想能指引我们揭露自然规律、取得丰硕成果。但这种思想和有关的概念、规律,由于其抽象性强,学生不易理解、掌握。学生要真正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还是很困难。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建立在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教材上通过多个具体实例,先猜测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的关系,引出对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守恒条件的探究,联系重力势能和重力做功及弹性势能与弹力做功的关系的学习,由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逐步深入,最后得出结论,并通过应用使学生领会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优越性。在教学设计时,力图通过生活实例和物理实验,展示相关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出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通过建立物理模型,由浅入深进行探究,让学生领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并通过规律应用巩固知识,体会物理规律对生活实践的作用。

②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以色列主要推广了喷灌和滴灌技术,把水送到植物最需要的根部,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水资源,实现了在荒漠上发展灌溉农业,举世瞩目。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主体,教师起的是主导作用。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节课我选用下面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

注重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出的过程和基本的应用,一些变形的公式表达形式和应用方面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及其深刻的内涵放到了下一课时讲,这样面向了全体学生,降低了教学起点,我觉得这也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

根据教材特点(注重思想性、探究性、逻辑性、方法性和哲理性)和学生的特点以及高中新课程的总目标(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终身发展需求)和理念(探究性、主体性、发展性、和谐性)和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特制定教学目标。: 为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引进一批优秀大学毕业生,优化北部新区教师队伍结构,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北部新区师资队伍实际,拟面向部分重点院校公开择优招聘20xx年免费师范毕业生。为确保此次招聘公开、公平、公正进行,特制定本简章。

(三)教学目标

教师边讲解边说明:先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

(2)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3)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高尔基说:“好奇是了解的开端和引向认识的途径。”为此,我设计了两个小实验引入新课,让学生从身边的实例入手可以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4)掌握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5)学会在具体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

(6)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解释物理现象,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在具体的问题中判定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2)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解释物理现象,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材选取两体问题中的碰撞模型,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及动量定理导出了动量守恒定律的一维表达式,再将结论拓展为多个物体、两维情况,较全面地介绍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适用范围,它不仅和牛顿第二定律一样适用于宏观低速系统,也适用于牛顿第二定律不成立的宏观高速系统及微观系统,教材还详尽介绍了动量守恒的条件,提出在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系统的动量保持不变。

20xx年北京高考生物复习模拟试题 20xx年北京高考地理复习模拟试题 推荐阅读 20xx全国各地高考报名时间汇总志愿填报汇总 全国各地高考报名人数排行榜(―) 20xx二轮备考方案汇总 春节过后进入第一阶段“考试季。

(1)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利用已有知识探索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教师总结: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要打破美术神秘的观念,我们要认识到,任何艺术家的创作都不是任意的,而是表达了艺术家的某种意图,这种意图可能是针对现实的,也可能是针对艺术的。总之,它们都与艺术家所生存的`社会和文化情境有密切的关系。

(2)通过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如:观察、实验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2.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 篇二

1地位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力学的基础。它体现物质间普遍联系的规律,应用极其广泛,所以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和利用该定律解释有关问题的能力。

2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力的概念、力和运动的关系有了初步认识,对定律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对定律的认识既熟悉,又较片面,如:知道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常常分辨不清研究对象,不能正确解释马拉车、拔河比赛等现象。

3教学重点、难点

因此,我把实验探究牛顿第三定律列为教学的重点。同时平衡力跟相互作用力是学生易混淆的知识,把它列为本节课的难点。

基于重难点分析及新课标的要求,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4教学目标

4.1知识与技能

认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理解并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能区分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4.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意识。通过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习惯。

4.3情感态与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究生活中有关的物理问题,并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通过视频短片的播放,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5教法与学法

基于以上两点,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一是以问题为主线,设计多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二是以探究“拔河”问题为主线,引发学生“思维冲突”,以合作、讨论、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下面看一下教学过程的设计,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

(请看大屏幕)具体看下教学流程,首先进入新课的引入。

6教学过程

6.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普通的相互作用力例子不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因此我首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有一体育项目,胜利者不是前进,而是后退,这是什么项目?然后呈现我校民族体育运动会大象拔河的激动场景,问学生:拔河比赛取胜的关键是什么?大象拔河极富民族特色,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接着,我转动竹蜻蜓飞上天,问:为什么蜻蜓能升天呢?由此引出课题。

6.2动手实验,感受“相互”作用

接着,提供汽球、海绵、条形磁铁、牙刷等物品,以研究相互作用力的关系为中心,让学生设计并动手实验,使他们感受到弹力、磁场力及摩擦力这三种性质力的相互性、同时性,从而引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6.3定量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定性的了解相互作用力关系后,紧接着研究定量关系。我是通过以下几个环节突破的。首先,请学生猜想静止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关系,并讨论设计实验,学生自然会想到用两弹簧秤对拉来探究相互作用力大小和方向关系。他们会发现拉力等大、反向,并且是同时变化的。该探究让学生自主设计探究,给学生最大的自由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

思考:当两个物体运动起来,其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还是相等吗?鸡蛋碰石头的力相等吗?然后介绍力的传感器:力的传感器:(把力的信息(大小)转换成与之对应的电信息的装置。接着,用带有传感器的小车间相互撞击,传感器探究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探究前可先让学生猜想电脑上显示的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图形形状应该有什么关系?(对称)。在这里借助于传感器和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探究运动物体间以及碰撞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了:任何物体不管其运动状态如何,在任何时刻,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等的,从而使学生对“总是”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显示出高科技的魅力,实现平常很难实现的情景,很难测量的物理量。

6.4答疑解惑,学以致用

播放:发射嫦娥三号视频,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并让学生讨论:火箭为何能升空?最后播放牛顿第三定律中生活中的应用视频,学生举例,从而得出完整的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6.5逆向质疑,诱发探索

此时,学生似乎觉得牛顿第三定律的很简单,但其实不然。为了使学生对定律的理解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老师提出在教室里组织拔河比赛,我故意邀请一魁梧的男生与一娇小的女生拔河,女生输,是否由于男生力气大才赢得了比赛?不少学生确实这样认为。若仅从理论上分析双方拉绳子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应该相等,并不能让所有学生信服。这时让男生站在滑板上,结果男生大败,质疑:到底谁的拉力大呢?此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探究的热情高涨。顺势让学生探究:将一大一小两弹簧秤等效为男生与女生,对拉模拟拔河比赛,结果是两人的拉力一样大,学生迫切想知道既然双方拉力一样大,那么拔河比赛为何会有输赢之分呢?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赛双方分别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不难弄清比赛输赢的关键在于:双方队员所受的摩擦力不相同。拔河活动,首尾呼应,再次激活学生疲倦的脑细胞,使其再次兴奋,也为比较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做铺垫。至此,学生对牛顿第三定律有了本质的认识,从而消除了“以卵击石”卵受力大,“马拉车”车受力大,“人能跳起”地对人的作用力大等感官上的错觉。

6.6比较异同。加深理解

平衡力跟相互作用力是学生易混淆的知识,为了消除学生错误认识。我竖直握住瓶子,让子瓶静止,让学生找出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并引导学生分析异同,填写表格。

6.7拓展升华,巩固新知

(1)视频:自制的水火箭升空

(2)演示:竹蜻蜓能飞天

课后思考:为何转动的竹蜻蜓能飞上天?

3.机械能守恒定律优秀说课稿 篇三

2015江西教师招聘面试物理说课稿《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教材分析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人教版高中新教材必修2第七章第8节,本节内容从理论推导过程中,强化学生对动能定理的进一步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属物理规律教学,是对功能关系的进一步认识,是学生理解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铺垫,为今后学习动量守恒、电荷守恒打下基础。它结合动量守恒定律是解决力学综合题的核心,而这类问题又常伴随着较为复杂的运动过程和受力特点是充分考查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的关键点。

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依据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

2、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3、掌握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利用已有知识探索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2、通过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建立过程,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具体的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定律的数学表达式。难点:从能的转化和功能关系出发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二、说教法

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一起探索得出物理规律及适用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情景→问题→分析与活动→总结的教学设计模式,以老师指导下的学生活动为主。

三、说学法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种运用归纳法的思想,从一个个典型的物理 情景中总结出科学的结论,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常见形变,巧用引导性提问,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氛围中总结出本节的主要内容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4.《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篇四

二、说教法

1、情境激趣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2、实验法:通过小组实验,观察分析现象,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将瞬间变化定格化,有助于学生掌握化学反应的本质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4、归纳、演绎法:通过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归纳和逻辑推导,最终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

三、说学法

实验探究法

四、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本环节用时约1分钟)

上课之初,以两幅反应图片引入。

2、探究置疑、突出重点。(本环节用时约20分钟)

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大胆假设,然后采用两个探究实验组织教学。

实验一: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二: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在设计实验方案时,教师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并适时的给学生以帮助,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通过此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实验操作中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过程,动手能力得到了加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3、回应反馈、得出结论(本环节用时约10分钟)

实验结束,课堂已进入回应反馈阶段,此阶段我将组织各小组讨论并选派代表汇报实验结果,有问题大胆置疑,进行全班讨论、共同解决。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质量守恒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探究过程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概念中的关键词并辅之以适当习题,进行强化,以突出重点。如:“参加化学反应”的理解。

4、互动深化、突破难点(本环节用时约11分钟)

措施一:多媒体动画模拟

[创设问题]:为什么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如何从微观角度来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然后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守恒的原因: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改变。

5.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篇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质量守恒定律。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唯一的定律,也是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关系的概括,其中蕴含的守恒思想不仅是化学学科思想,更是所有自然科学中一个最核心的思想。本教材把这一节内容安排在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中,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以及物质的量的初步知识,对微观粒子和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通过实验来探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之间的关系,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微观粒子模型联系到宏观物质的反应,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的教学作好理论准备。可见本课题的学习对整个九年级化学的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在这部分内容上做了一些调整,老教材的编排顺序是先宏观假设,再实验论证,后微观解释。而新教材先是微观分析初步得到结论,进而联系宏观,提出假设,并实验论证。由于新教材在此之前已经有了物质的量的概念,所以先进行微观分析,通过物质的量联系到宏观,让学生体会物质的量这个桥梁在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作用,同时有了微观的分析,也使宏观的假设有了可靠的前提,然后学生在设计实验来验证是否符合微观分析,这样的设计也更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2.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对质量守恒定律的三维目标要求是BBA,提出的活动建议是——实验设计:验证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的关系。根据课标要求以及教材的编写

意图、本节的特点和初三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等,我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为: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以及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

(2)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一些生活中现象。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微观分析,宏观验证”的过程,体验微观与宏观互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2)通过设计实验探究的过程,初步感受定量实验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方法,体验科学家发现真理的途径和方法。

(2)通过对化学史的学习,感悟科学家细致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以及解决方法

重点:由于本节课的主要目标就是质量守恒定律,所以本节课所有的安排都是围绕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所以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及实质。

难点:在质量守恒定律中,学生很容易接受“质量”“相等”这些关键词,但对于定律中的限定词“参加”“总和”等学生比较难理解,而且这也是掌握本定律的最核心的地方。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难点是:对定律内容中的“参加”、“总和”关键词的层层突破。

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法:

重点突破:整节课的设计均围绕如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开始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分解水分子模型,学生有了亲身的感性认识,基本上能得到化学反应的本质,可以初步得到微观粒子变化后质量是相等的,再由物质的量联系到宏观,那宏观上质量是否相等?学生有了第一次疑惑。而后通过设计实验,对实验进行分析,验证了在宏观上质量是相等,由于是学生亲自参与设计并实验,接受程度会更深。接着教师演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学生发现质量减少?形成了认知冲突,思维有了碰撞,然后师生一起分析,最终发现问题,改进装置,从而完善了对定律的理解。这几个前后联系过程的实施,能有效的帮助学生突破重点。

难点突破:对于“参加”“总和”这些关键词的突破,我是安排在第一个学生实验的分析中进行的,让学生讲出第一次称量中有哪些物质,第二次称量中有哪些物质,然后对反应前的氢氧化钠进行拆分,一部分为参加反应的,一部分为未反应完的,理所当然未反应的肯定在后面的称量中也有,最后对两次都称量的相互抵消。剩下的就变成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的质量会等于生成的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溶液的质量。通过拆分氢氧化钠,让学生理解了定律中的“参加”。

二、说学情

经过两年的科学课以及物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

基础和方法基础,

(1)学生的知识状况:已了解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以及物质的量的相关知识,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

(2)学生的能力状况: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对化学探究学习方法的了解尚处于启蒙阶段。

(3)学生的心理状况:学生刚开始化学学习,情绪和心理都处于比较兴奋、好奇状态,要紧紧抓住这一点,利用各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因此做好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练习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

三、说教法学法

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由于刚接触化学不久,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对于化学探究学习方法的了解都属于启蒙阶段,若探究和联系过程不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过于放开或加大难度,不仅不能收到理想的探究效果,而且会挫伤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在这节课上,我采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归纳推理、实验验证的办法,按科学认知的一般程序即“分析现象——提出假说——实验求证——得出结论——实际应用”来引导学生。同时注意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和启发性,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接受学习内容,我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1)实验探究法:《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充分重视化学实验,特别是要重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本课内容就需要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自己会发现问题,对实验问题充满好奇心,继而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并认真去思考问题,这样的实验活动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使学生能自主获取知识、发现问题。

(2)合作学习法:学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认知水平有限,为克服认识的肤浅和片面,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采用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形成初步科学探究意识。

四、说教学程序

1.教具学具准备

(1)实验用品准备:

药品: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盐酸。

仪器用品:电子天平、锥形瓶、烧杯、试管、硬质塑料瓶。

(2)媒体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2.教学流程

本课题的教学过程我是按照科学认知的一般程序即分析现象——提出假说——实验求证——得出结论——实际应用来设计,具体过程如下:

(1)提问引入

以“你印象最深的化学反应是什么?”为问题进行引入,学生之前见过也做过一些化学反应,其中会有很多明显的现象引起学生兴趣,对这个问题学生肯定都有话可以说。学生说的都是从宏观现象来描述化学反应,接着老师再问大家,我们身边的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学生会回答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此时老师话锋一转,能否从微观粒子的角度来描述化学反应了?这样很自然的引入到课题中来。

(2)微观分析,得出结论

提供给学生两个用橡皮泥捏成的水分子模型(用不同颜色的小球代表氢原子和氧原子),要求学生变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学生通过动手拆分,很容易明白变化前后原子个数,种类以及质量都不变,并能得到化学变化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从微观角度看变化前后的质量相等。

(3)微观联系到宏观

提问:如果把水分子个数扩大阿伏伽德罗常数倍呢?你会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想到宏观物质质量在反应前后有什么变化。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物质的量在联系微观和宏观之间的桥梁作用。

(4)设计实验,宏观验证,

给学生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要求学生根据化学实质,假设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情况,并设计实验验证。实验完成后和学生一起分析两次称量的物质成分,相同物质的可以抵消,同时注意把氢氧化钠拆分成参加反应的和没有参加反应的,能抵消的只是没有参加反应的,这就巧妙引出了定律中的“参加”关键词。同时引导学生分析两次称量的方法,引出新的思维“整体称量”。

(5)制造认知冲突

提问学生是否只这一个实验就能证明,引导学生要选用不同的反应来验证规律的普遍性,注意科学探究的严密性。然后教师演示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称量前后质量发现变小了,学生出现疑惑,思维有了碰撞,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并改进装置,再一次实验,结果还是符合我们的定律。这个经历使学生的思维更加严密,也明确了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需在密封装置中进行质量称量。

(6)形成概念

在前面提供了大量的背景和素材的前提下,请学生自主说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这样由学生自己说出来,更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7)感悟科学精神

PPT呈现化学史:拉瓦锡和波义尔的实验。问题:为什么同样的反应,得到了不同的实验结果?感悟科学家善于发现,细致严谨的科学精神。

(8)练习巩固并小结

3.板书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原因:化学变化前后

学案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一:实验探究

实验名称: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

实验用品:烧杯、试管、电子天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反应原理:氢氧化钠+硫酸铜氢氧化铜+硫酸钠

NaOHCuSO4Cu(OH)2Na2SO4

我的假设:mNaOHmCuSO4mCu(OH)2mFeSO4

实验步骤:略。

数据记录:

反应前称量的质量

反应后称量的质量

反应前称量了哪些物质质量

反应后称量了哪些物质质量

一、基础性作业

1.在反应A+B→C+D中,若15gA与10gB完全反应没有剩余,则生成的C和D的质量总和为()。

A.15g B.10g C.25g D.5g

2.12g碳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二氧化碳的质量一定( )。

A.等于12g B.大于12g C.小于12g D.等于0

3.4克氢气在32克氧气中燃烧,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克水;若4克氢气在100克氧气中燃烧,生成克水。

4.有人说:“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你认为他说的对吗?如何解释?

★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

★ 九年级数学说课稿

★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 九年级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

★ 九年级音乐上册说课稿精选合集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 九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与说课稿

★ 九年级英语上册《 Rain das ae sad》说课稿

6.《长度守恒》说课稿 篇六

在大班量的守恒学习中,长度守恒是幼儿最先接触的守恒问题。长度守恒是指两个长度相等的物体,即使位置、形状发生改变,其长度仍然保持不变。在《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大班数学领域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初步认识量的守恒,能不受外形、摆放位置等变化的干扰,基本保持量的守恒”。幼儿处于大班上学期,已初步具有测量、比较的经验,能依靠表象进行思维,认知活动的概括性也使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增强,但仍显表面化、肤浅化。因此利用幼儿身边熟悉的材料,在游戏操作中学习长度守恒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本次活动的设计就是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在看一看、说一说、玩一玩、摆一摆中理解长度的守恒,对长度守恒有初步的概念。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认知领域的目标,及我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出发,制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感知长度守恒现象。

2、能不受物体位置、形状等变化的干扰,理解长度守恒概念。

3、在活动中养成小心验证的科学品质。

三、说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在游戏操作中正确感知长度守恒的现象。

活动难点:使幼儿做到不受外部因素变化的干扰理解长度守恒的概念。

四、说教法、学法

围绕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活动采用了情景教学法、操作法、游戏法;学法有观察法,合作法等。并且在活动中,注意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来观察、探索和实践,从而为突破活动重难点打下基础。

五、说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掌握比较物体长度的测量经验;

物质准备:

1、教师演示材料:黑板 双响筒 铅笔两根一组,共五组 投影仪

2、幼儿操作材料:毛根 丝带 毛线 绳子 纸条 电线 塑料绳(每种2个)小棒(双色各10支)

六、说活动程序:

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及重难点,我将整个活动分为三个环节:

(一)通过改变物体摆放位置,感知长度守恒。

(二)通过改变物体形状,感知长度守恒

(三)通过等长且数量相同的物体随意造型,感知长度守恒。

第一环节:直观教具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探究欲望。(在这个环节我运用的教法是情景教学法、操作法;学法有观察法,操作法)

活动一开始,我带领孩子们进入神秘的“线条王国”,首先请幼儿以目测的方式感知平行摆放的两支铅笔,幼儿能够较快的判断出两支铅笔一样长。有了这层的感知后,第二步难度递增,变化两支铅笔的摆放位置,铅笔位置改变后,幼儿的判断也出现干扰。这时引发幼儿的思考:这两支铅笔一样长吗?你怎么知道的?用什么方法来检验?

我充分给予幼儿表述的机会,并引发幼儿想办法证明到底谁长谁短?并请幼儿进行操作验证。幼儿采取比较的方式,验证出两支笔是一样长。同时,在幼儿验证过程中,我引导幼儿共同关注验证的步骤:一头对齐后再看看另外一头是否对齐,如果对齐说明他们一样长。让幼儿感受验证的严谨和数学的科学性。最后,在孩子们判断比较后,引导幼儿发现秘密,做出小结:一样长的物品,虽然摆放位置改变了,但它们的长度不变。

第二环节:游戏过程中动手动脑,在探究解决问题中学习。(在这个环节主要运用的教法是操作法;幼儿的学法主要有观察法,游戏法等。)

1、找一找──在这个环节,我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宽窄不同,长度相同的纸条;颜色不同,长度相同的毛根、毛线、电线、大绳、丝带等等,相同材料,一样长的找朋友。

2、变一变──引导幼儿改变物体的形状,看谁变得最有创意。

3、说一说──启发幼儿相互猜测改变了形状后它们还一样长吗?为什么?怎么验证?

幼儿在自由的操作、游戏之后,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发现,这时师幼(配合投影仪)一起验证结果,发现:

1、两张纸条宽窄不一样,但长度相同,形状变化后,长度不变。

2、相同长度的毛根,电线,不管形态怎么变化,它们的长度都不会变。

3、大绳、丝带、无论摆出什么样的图形,它们的总长度是不变的。

在幼儿讨论和交流自己操作的过程后,我帮助幼儿梳理、归纳、小结:只要是长度相同的物体,不增加,不减短,无论宽窄、颜色、形状怎么变,长度不变。

第三环节:讨论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形成长度守恒的感性认识。(教法我运用了游戏法,操作法;学法有观察法,合作法等。)

在这一环节,我把幼儿分成两组,竞赛游戏的趣味更加浓厚。我用一句话引出第三环节:“在规定时间内拼一条首尾相接的小路”,这句话激起幼儿跃跃欲试的情绪,每组幼儿通过商议,合作拼出不同造型的首尾相接的小路。这时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这两条小路是一样长吗?为什么?怎么验证?”在幼儿充分议论后,发现小棒的数量和长短是一样的,得出结论,这两条路的长度是一样的。最后大家通过交流梳理头脑中的信息,小结出:相同长度,相同数量的小棒,无论拼出什么造型,长度不变。

七、说活动延伸:

益智区——投入两根长度相等的绳子,用剪刀将其中一条剪成段,让幼儿再次判断长短。

美工区——数量与长度相等的吸管、火柴、毛线、毛根、绳子让幼儿拼出不同的造型,判断它们的长短。

家园共育——请家长抓住机会,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物品,迁移长度守恒经验进行比较。

八、说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幼儿身边感兴趣的现象人手,形象地将数的守恒展现在幼儿的面前,便于幼儿掌握,活动中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将大家的知识经验加以交流和反馈,达到教学的目标。

整个教学以进入线条王国探秘为主线,把各环节串联在一起,各环节层层递进,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完整性和主题性,便于幼儿掌握学习的内容。在教学中,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自主探索,提高了观察力,在愉快的操作中感知数的守恒,让枯燥的数学活动变得更有意思。

但活动中也有遗憾的地方,可采用多媒体课件让教学更加灵活;因为时间的关系,所展示的环节也略显单一。

7.8《库伦定律》说课稿 篇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您们好!今天我要说的是库伦定律,“库伦定律”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二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三部分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分析: 本单元教材的核心是库仑定律,它既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又是学习电场

强度的基础。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不仅要求学生定性知道,而且通过库仑定律的教学还要求定量了解。但对库仑定律的解题应用,则只限于真空中

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一些简单计算。

2、学情分析

学生在物理必修1中已经学习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也知道了如何计算两者之间 的相互作用力的方法,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而这些知识就为学习库伦定律打下了较好 的基础。其次,学生对物理模型有较好的感性认识基础,但理性认识还有所欠缺。因此,在教学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降低教学梯度,尽量运用实验演示使教学,形象、直观。

根据上述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我确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①明确点电

荷是个理想模型,知道带电体简化为点电荷的条件。②会用文字描述库仑定律的内容与

公式表达,能用库仑定律计算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③了解库仑扭秤实验和

库仑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探究。④初步了解人类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探究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学生认知能力和基本现状的分析,我确定的过程与方法目

标是:通过演示让学生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再得出库仑定律。

高中阶段的同学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基础,对学习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因此我确定 的情感与态度目标是: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用实验来验证”的探究物

理规律的科学方法与思路②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 一性。

4、教学重点、难点

高一的学生已经能够独立进行学习,对知识也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同

时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但他们的理性认识还有所欠缺,所以根据学生的心

里特性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库仑定律及适用条件。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②我确定的教学难点是:库伦定律的实验。

下面我重点讲一下教学过程。

二、教法、学法

教法: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原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 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采用的教学方法:启发讲练式。

学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协商讨论,突出主体性。因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

器,而是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同时变学 会为会学,是改革传统教学的重大课题。

三、教学过程

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

关键一环。以求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使学生学有所获,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将本

课划分成三大部分: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

(1)利用多媒体动画显示闪电现象(让学生从最常见的生活现象着手,说明电荷

之间是存在相互作用力的)

(2)演示实验1:利用手摇静电感应器演示放电现象。(演示结束后教师说明:

①这个原理与闪电一样的,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拉回到课堂上的物理实验,让学生体

会到物理研究的问题来自与现实生活。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演示实验2: 将两个大小相同的泡沫导电小球通过很细的导线分别接到、手摇静电感应器的两个小球上,使得小球的电荷能传到两个导电小球上。(手摇的越

快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若将两球靠的越近,则偏角也越大。)

引出本课教学目标: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提出本节课的主题是探究电荷间的相

互作用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是什么样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

教师引导: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发现,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在不同的情况下大小

是不同的,你认为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会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猜想小结:与两带电体的电荷量、距离、形状、体积、质量等有关。

2、积极主动,探究新知

定性实验的探究

Ⅰ:定性探究一:探力F与距离r之间的定性关系

演示实验3 让带电小球靠近悬挂在丝线上的的带同种电荷的泡沫小球,观察在不同距

离时小球偏转角度。

让学生观察完现象后问学生:大家是如何判断小球A所受的力F大小的变化的?学生

回答:通过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的大小,角度越大A所受的力就越大。再问学生:偏转

角θ与小球A所受的力F是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回答: F=mg tgα。带电体间距离越小,偏角α越大,这表明电荷间作用力越大。接下来说:由于在这里我们没法直接测量出力F 的大小,而是通过偏转角θ的变化来判断F的变化,这种方法就是测量变换法(间接测

量法)。我们有此得出实验结论:电量不变时,改变带电体间距离r,两电荷间的作用力F

随距离r的减小而增大。

Ⅱ:定性探究二:F与q之间的定性关系

演示实验4 带电量不同的小球靠近悬挂丝线的带电泡沫小球,观察小球的偏角的变

化关系。

演示完实验让学生分成三组讨论,再选出代表回答。讨论得到:带电体间作用力还跟

带电体所带电量有关。

得到实验结论:若距离不变,改变电荷量,两电荷间的作用力随电量的减小而减小。

再次猜想::由以上实验,引导学生根据类比由万有引力与静电力的相似之处推测这两种

力的其它特性也可能相似,由此猜测静电力数学表达式。

定量式实验探究

库仑扭秤实验的验证过程(flash加解说)这个实验要分4部分来讲解。

(1)结构简介(用flash课件将实验展示出来)。

(2)如何解决力的准确测量?

①操作方法,力矩平衡:静电力力矩=金属细丝扭转力矩

②思想方法:放大、转化

(3)库仑力F与r关系的验证。

①设计思想:控制变量法——即控制电荷Q不变

②结果:库仑精确地用他的扭称实验测量了两个带电小球在不同距离下的静电力,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基本上验证了F与r之间的平方反比关系。

(4)如何解决电量测量问题,验证F与Q的关系?

①库仑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两者相互接触后电量被

两球等分,各自带有原有总电量的一半。这样库仑就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用这个方

法依次得到了原来电量的1/2,1/4,1/8 等的电荷,从而顺利的验证得出库仑定律。

②思想方法:守恒、对称。(出示库仑扭秤挂图,介绍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

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电量和距离的关系所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设计的扭

秤成功的解决了用普通测力计无法测量微小作用方法。)

得出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

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并带领学生总结运用库仑定

律所应注意的问题

3、例题练习,巩固新知

在前面讲解库仑定律的基础上,进行例题练习,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题的难度由浅入深,并注意从不同角度来强化知识。最后的练习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4、精练小结、布置作业: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我巡视后提问归纳库仑定律然后布置课后作业。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有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库仑定律

1内容: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 , 跟它们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 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2公式:

3适用条件:真空,点电荷 4点电荷的概念:(学生自学并类比质点)

8.基尔霍夫定律说课稿 篇八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基尔霍夫定律》。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基尔霍夫定律》是人教版必修教材第XX单元第XX个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欧姆定律,但是欧姆定律只能解决简单电路的问题,对复杂电路及非线形电路只用欧姆定律并不能解决,而要用到基尔霍夫定律。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复杂电路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本教材的内容分析,结合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支路、结点、回路、网孔等概念(2)掌握基尔霍夫两定律所阐述的内容(3)应用基尔霍夫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支路、结点、回路、网孔等概念是复杂电路的重要概念,只有理解了这些概念,才能对复杂电路进行分析,因此,这些概念我把它们确定为理解;基尔霍夫两定律所阐述的内容,是今后学习复杂电路的基础,根据教学大纲确定为掌握;关于基尔霍夫定律的计算,我要求会简单计算,它的应用将在下节课具体讲解。2.能力目标:

让学生掌握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电路的专业基本技能。

复杂电路是学生今后经常遇到的电路,而我们遇到这样的电路首先要进行分析,因此分析复杂电路非常重要,而基尔霍夫定律是分析电路的一种重要专业技能,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受到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的思维训练,团队合作、自主学习。

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电路,必须认真、细致,思维严谨,中间有任何小问题,都会计算出错;而复杂的电路图本身就是实物的抽象,通过对它的分析,能使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得到训练;通过课堂练习,使同学们有团队合作、自主学习的精神。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是本节的重点。这是由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在本专业中的地位决定的。电流参考正方向的理解及电阻电压和电源电动势正负号的确定为本节难点,因为在以前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出错的地方往往是电流方向、电压电动势正负搞不对,所以把这些确定为难点。

四、说教法

本节内容我主要采用了讲授法,因为本节内容理论性比较强,应用讲授法学生更容易理解,并能更快更好地接受。另外还用了多媒体教学,使课堂密度加大,把知识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还用了讨论法,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还用了练习法,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教学目标。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几个步骤完成教学目标,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复习提 问

通过相关问题的复习,把问题引入到本教学课题中。

2、导入新课:

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出简单电路和复杂电路的概念,提出解决复杂电路的依据,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基尔霍夫定律的兴趣。

3、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华。还重视教材中知识的引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扩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4、课堂练习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

5、课堂小结:

总结重点内容,进一步巩固强化知识点,使学生牢固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6、布置作业

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我布置的课堂作业是:基础差的学生做练习册中的填空、选择、判断题,基础好的再加一个大题,优秀学生完成所有的题。

7、板书设计

由于采用多媒体教学,在板书时写的比较少,只是提纲式或把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做了板书。

六、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的情况我就说这么多,希望大家给我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我会很乐观的接受。我的说果完毕,谢谢!

说课教师:裴景飞

9.《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 篇九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1

说教材:

《牛顿第三定律》是司南版必修1第六章“力与运动”第3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本章主要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所以本章内容教学的好坏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成败,因此本章的教学尤其重要。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有: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牛顿第三定律;3.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本节讲述 研究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力作用的相互性。结合教材的内容和特点,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培养学生。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能用该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3.能区分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过程与方法

学习研究物理现象,总结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并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本节的重点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教学的难点是: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区别。

说教法

物理教学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学生对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指导学生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总结出牛顿第三定律。教师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并利用实物或作图法进行分析,进一步的区别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使学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难点;因此,本节课综合运用直观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总结并结合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加强师生双向活动,合理提问、评价,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

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在学习了牛顿第一、第二定律的基础上,知道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概念;来引导学生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实验探究,分析、总结实验结论。总结出牛顿第三定律。并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巧用提问、评价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

说教学过程

从以上分析,教学中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

教师举生活中的实例(手拍桌子,手会痛;脚踢足球,脚的感觉怎样?等),学生觉得很简单,这时教师把例子转化为物理模型,进行受力分析。定性的说明力是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把学生的思维带入课堂。

2.新课教学(大约需要35分钟的时间)

教师复习:力的概念,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并举例说明(手压桌面,手是施力物体,桌面是受力物体)。那么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那么桌面会对手有力的作用吗?引导学生作图分析(课本图6-20),教师引出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概念。提出问题: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着怎样的关系?提供实验仪器:两个弹簧测力计(116页迷你实验)。学生进行分组设计实验,讨论、归纳总结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在学生对牛顿第三定律的形成过程有了体验后,教师给出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用一些概念辨析的题目(如117页,作业2 .3)来帮助学生理解牛顿第三定律。从中,学生有疑难点是: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这是教师通过举例,作图分析,详细讲解来区别,并列表对比分析。

相同点及不同点

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等大、反向、共线 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同时产生、消灭 力的作用效果不能抵消

一对平衡力 同一物体 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 不一定同时产生、消灭 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抵消

教师总结本节的内容,(有时间的话)再进行例题的讲解与巩固,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稳定性。最后布置作业。(在板书方面:教学中将黑板一半写概念,另一半用来作图分析。)

结束语

在以上设计中,我力求“以学生为中心”,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积极倡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在此,还请各位老师,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2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能用它解决简单问题。

3.能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

二、教学重点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

正确区别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平衡力。

教学过程

从力的概念我们已经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受力物体必有施力物体,那么两物体相互作用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是我们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所必须探讨的问题。

(一)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演示】先使玩具汽车的后轮(驱动轮)上紧发条,使它做逆时针转动,然后抓住汽车顶部,把它按在垫着试管的薄木板上。在起点处,转动的后轮给木板向右的作用力f,于是木板向右运动,这时木板对后轮有没有作用力?再把汽车拿起,使木板制动,然后使后轮再转动,把玩具汽车放在木板上,可以看到木板向右运动的同时,玩具汽车向在运动,说明后轮对木板施加向右的作用力的同时,木板对后轮施加向左的反作用力。这两个均为摩擦力,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通过学生的观察,教师的引导得出结论:

1.力是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我们把这一对相互作用的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且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演示】把两个相同的弹簧秤A和B连接在一起,用手拉弹簧秤A,可以看到两个弹簧秤的指针同时移动,弹簧秤B的示数指出弹簧秤A对它的拉力F的大小,而弹簧秤A的示数指出弹簧秤B对它的拉力F′的大小,可以看出两弹簧秤的示数是相等的,改变手的拉弹簧秤的力,弹簧秤的示数随着改变(同时增大,同时减小,同时为零),但两个弹簧秤示数总相等,方向总相反。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二)牛顿第三定律

1.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牛顿第三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表述:F=-F′(负号表示反作用力F′与作用力F的方向相反)3.对牛顿第三定律的深层理解:

⑴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作用时间相同,力的性质相同,总是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等性质的力,不一定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还必须具有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才可肯定其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力。

(2)定律中的“总是”这两个字是强调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这两个相等的关系都成立即;不管物体大小形状如何,例如大物体与大物体之间,或大物体与小物体间,还是任何形状的物位之间其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不管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例如静止的物体之间,运动的物体之间或静止物体与静止的物体之间,其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产生和消失是同时的。因为两者中若有一个产生和消失,则另一个必须同时产生或消失。否则其间的相等关系就不成立了。可见认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产生有先后的说法是不对的。

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跟平衡力的区别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跟平衡力虽有相似之处(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

⑴作用物体不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而平衡力只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⑵力的性质不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必是同性质的力,而平衡力可以是性质不同的一对力。

⑶力的作用时间不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而一对平衡力中的一个消失,另一个可以存在⑷作用效果不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两个不同物体上,效果可以不同,作用力和反作用不存在平衡问题。而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效果是使外同处于平衡状态。

可见: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异体(相互作用的两物体)、共线(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等值(大小相等)、反向(方向相反)、同性(性质相同)、同存(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平衡力是“同体(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共线、等值、反向”.

【例1】一个大人跟一个小孩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人把小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不正确的说法是A.大人拉小孩的力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B.大人拉小孩的力不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C.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一定相同D.地面对大人的最大摩擦力一定比地面对小孩的最大摩擦力大【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的,大人与小孩手拉手比力气时,无论是相持阶段还是小孩被拉过来的过程中,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总是相等的。大人为什么能把小孩拉过来呢?关键在于地面对两者的最大静摩擦力不同。答案为A、B.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建筑类)的第一章第五节的《牛顿第三定律》。从课程整体来说,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牛顿第三定律作为牛顿三大定律其中的一个独立定律,在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等方面应用极其广泛,学习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有了定性地了解,也知道相互作用和一对平衡力是不同的,即一对平衡力是指同一物体所受的两个力相平衡,而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但是,他们的这一认识只可能是定性的了解,基本上处在记忆的层次,他们体会不到明确提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一问题的重要价值。要实现对牛顿第三定律的深入理解,还需要从力的性质、作用的同时性等进一步认识,并进行定量探究。这就迫切需要深入理解规律来弥补已有知识在处理相关问题时的缺陷。高一年级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较强,学习热情高,有参与意识。这是在教学中发挥其主体作用的前提。而且好奇心强是职校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物理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全面提高接受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正确理解其确切含义。

3、能够利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学习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验能力。

2、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教育

1、经历观察、实验、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并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重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

四、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根据生活经验提出问题,类比、讨论、分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设计实验,验证猜想与假设,得出科学结论。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程序

探究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设计方案:创设情境——分析总结——实验证明。

2、教材处理: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定义;然后,通过实例和实验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体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整个自然界普遍存在的。

3、设计目的: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探究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

1、设计目的:

本环节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经历和感受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

探究三:牛顿第三定律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课堂练习,加深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研究性学习

既然拔河比赛中两个拉力大小相等,那么拔河比赛时,为何还存在胜负之分?

巩固知识点,反馈学生掌握程度,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4

本课程选用的是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和物理课程教学要求编写的规划教材,该教材兼顾了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实验技能内容,真正达到了“必须为、够用为度”;内容科学性、系统性较强,有循序渐进浅显易懂的特点,是学生和教师可用之书。

一、学生方面

教学对象是初中毕业的中差生,学习基础、课堂纪律较差,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标不明,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差。针对这帮学生教师必须有和蔼耐心的教学态度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重点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

三、教学难点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应用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二平衡力的区别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边教边实验、引导、讨论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作用,提高学习兴趣。每两个学生发两个相同的弹簧秤,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做实验,一起分析实验结果,推理总结实验结论。

五、教学过程

1、复习牛顿第一和第二运动定律(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研究物体惯性问题,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研究物体加速度问题);2、引入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物体间相互作用问题用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来研究);3、以实例引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人提水桶时,人对水桶有作用力,使水桶提起来了;同时水桶也对人有反作用力,使人感觉累);4、引导学生和老师一起做实验,把两个弹簧挂起来对拉,观察读数、讨论分析结果,推理总结结论——牛顿第三运动定律。

5、为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应用牛顿第三定律,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必须讲清和强调学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它们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实验验证和理论论证,它们的关系是: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产生于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成对出现,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5)、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而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

(6)、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例如:用板擦擦黑板时,板擦给黑板一个作用力,黑板给板擦一个反作用力(可任意命名)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板擦给黑板的作用力产生于板擦,作用于黑板,而黑板给板擦的反作用产生于黑板,作用于板擦;板擦给黑板的作用力把黑板上的字迹擦掉了,而黑板对板擦的反作用力使板擦磨损而变形,它们各有各的作用效果是无法抵消的;它们性质相同都是摩擦力。

(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二平衡力的区别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二平衡力从现象上看,它们似乎相同,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但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理论和实验均以证明它们的区别是: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而二平衡力则是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产生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而二力平衡则产生于,与其相互作用的另外两个物体。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效果不能相互抵消,也不能彼此平衡;而二力平衡的作用效果,可相互抵消彼此平衡。

(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必是相同性质的力,而二平衡力则不一定是相同性质的力。

(5)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一个力消失或变化,另一个力也就同时消失或变化,而二平衡力则其中一个力消失或变化,并不影响其另一个力的存在。只是物体的平衡被破坏了。

例如,悬挂在天花板上电灯,受到电线对它的拉力T,同时它对电线有反作用力 T′,它们分别作用在电灯和电线上;它们分别产生与于电线和电灯;它们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电线对电灯作用力T,使电灯被吊起来,而电灯对电线的反作用力T′,使电线形变(拉长);它们的作用力T和反作用力T′都是弹性力;电线吊起电灯,这两个力同时出现,一旦电线断了,这两个力就同时消失。那么电灯受到电线对它拉力T和地球给它的重力G这对平衡力,都同时作用在灯上;拉力T产生于电线,重力生于地球;它们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使电灯保持静止状态;它们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力,拉力T是弹力,重力G是引力;它们是成对出现,拉力T大小变化,重力G不变,当电线断了拉力T为零(即消失),而重力仍不变,但电灯不能保持静止状态,而是向地面落去。

(三)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牛顿第三定律反映了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的规律,在实际和理论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在应用中也常常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正确理解和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必须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把一个力的平衡力误认为是该力的“反作用力”.例如,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桌面给它的支持力是物体重力的平衡力而不是重力的反作用力。重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吸引地球的力,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桌面的压力。

(2)压力不是重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而压力是垂直作用在支持物表面上的作用力。有时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或重力的一部分。有时压力的大小与重量毫无关系。例如:放在水平地面的木箱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刚好等于木箱的重力。停放在斜坡上的汽车对斜坡的压力只是汽车重力在垂直于斜坡方向上的一部分。手向墙上按图钉时,手对图钉的压力,图钉对墙的压力都等于手对图钉的作用力,跟重力毫无关系。故压力不是重力。

(3)当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虽然只有其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但也不能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产生怀疑。相互作用力即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的大小是相等的,是不容质疑的。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有时只有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可以从两方面分析说明:一是,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较大,运动状态不易改变,所以它就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而质量小的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它在力的作用下,就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例如,熟透了的果子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向下落入地球。而地球由于质量很大,虽在果子引力作用下但运动状态仍保持不变,所以地球岿然不动。二是,由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所受到外力的合力所决定。当其中一个物体所受的动力和阻力的合力为零时,它就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而另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力大于零(∑F>0)时,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发生改变。

六、课堂小结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二平衡力的比较——相同点和不相同点七、作业

1、思考拔河时决定胜负的因素是他们拉力的大小吗?

2、P42 T3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5

(一) 说课题目:

高中物理必修I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5节 牛顿第三定律

(二) 课时分配:

“牛顿第三定律”是必修1力学模块部分二级主题牛顿运动定律的核心内容,属于一节规律探究课。根据学习任务及教学实际,计划用1课时来完成本节内容。

(三)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牛顿第三定律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属于“理解”知识层次。

牛顿第三定律是在学完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基础上学习的。而对第三定律所揭示的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它与第一、第二定律不同的地方在于,第一、二定律揭示了一个物体受力与运动的关系,第三定律从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上揭示了两个物体受力与运动的关系,在生产与生活中使物体运动获得动力的源泉。牛顿第三定律比第一、第二定律的应用更广泛,它不仅在惯性参考系中成立,非惯性系下也能够使用;在宏观领域内能够使用,在微观领域内也能够使用。只是该定律在建立的过程中,牛顿是在绝对时空观下,力的超距作用不需要任何介质传递时得出的。在十九世纪物理学建立了场的理论后,人们才发现电磁相互作用中力的推迟作用效果,至此认识到相互作用在高速下牛顿第三定律有局限性。但对学生来说,只要求知道第三定律的适应范围更广泛就可以了,至于高速运动条件下的力的推迟效应,学生知道就可以。

2.重点与难点: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教学设计使学生理解牛顿第三定律,重点应该放在,体会力作用的相互性,从相互作用力的相互依赖性(同生同灭同变化,无先后主次之分)、同种作用性质、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决定作用效果来认识两个力的大小关系。如何认识牛顿第三定律中所描述的力的相互作用的关系“总是”特征,体会“运动状态”、作用物体间“物质状态”的不影响性,应是本节学习内容的难点所在。

(四)说教学方法

1、学情分析

对力的作用的是相互的,学生在初中力的概念学习中就已经形成了初步正确的认识,而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界定不很清楚,同时生活中常常出现对力的认识存在所谓的“主动力”和“被动力”。只是学生认为定义“作用力”、“反作用力”不能随意,应该将“主动力”叫作用力,“被动力”叫做反作用力。基于这种认识,教学设计中设计了“拔河比赛”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中不存在“主动力和被动力”之说。并在比赛中改变比赛条件,使学生认识相互作用力并不决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力的作用效果),对牛顿第三定律静态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学生很容易从实验中得出;但对动态条件下,特别是加速运动或减速运动条件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否仍然满足牛顿第三定律;对气态和液态条件下牛顿第三定律还成立吗?学生是不能确定的,设计学生实验来验证显然有一定困难。因此教学过程采用数据传感器用计算机显示动态下相互作用力的关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对液体、气体中的牛顿第三定律采用演示实验使学生体会这种作用。

2、教法及学法指导:

实验探究;对比方法;观察实例分析法;

3、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互助;

(五)说教学过程

包括体例设计、策略、内容及时间分配等,突出教学特色。

1.本节教学结构:

①认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②探寻其关系;③牛顿第三定律应用;

2.教学策略:

①引入:为什么要学?(3分钟)

②拔河比赛实验(5分钟):认识里没有主动与被动、相互作用力不决定作用效果;

③规律探究(20分钟):自主探究,等大反向;引导探究总是吗?

④规律辨析与应用(10分钟):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请你来当法官;视频1、2动力的获得;

(六)说教学总结

知识:学科内容-“总是”指什么?

情感升华:学识、做人、科学。

(七)说板书

一版三分,突出中心;

(八)说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1、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1)精巧引入;(2)拔河比赛设计,意义深刻;(3)自主探究学生主体;(4)演示实验知识拓展;(5)应用辨析:课堂延伸;

2、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课堂教学前松后紧,个别教学设计体现不足。

3、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

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共同学习者的角度,尊重学生,学习氛围民主,互动;

4、对学生课堂反馈的反思

(1)学生真正体会到科学规律总结需要勇气和胆量;

(2)我们不仅学到知识,更体味到科学过程;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点:

(1)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3)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能力点:

(1)通过实验总结规律。

(2)在具体受力分析中应用牛顿第三定律。

二、重点、难点和疑点

1、重点: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2、难点: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3、疑点: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它们能否平衡?

(2)马拉车向前运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对吗?

三、教具:

弹簧秤若干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步骤: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举例进行讨论和分析:用手敲门、用脚踢球,你有何感受?

总结: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后一个物体也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产生力的作用,我们把其中的一个力称为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

2、牛顿第三定律

演示、研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互拉两弹簧秤,请学生给秤读数。改变拉力的大小,观察两秤读数变化。

得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总是相等的。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继续演示、分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其它特征: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作用力与反作用是性质相同的力。

3、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

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作用物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效果不能抵消,不能平衡)力的性质(不能简单认为A对B的力与B对A的力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力的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必须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不分先后。二力平衡中的两个力,若其中一个消失,另一个不一定消失)。

4、总结与扩展:

(1)拔河比赛中,甲队胜了乙队,是因为甲队给乙队的力大于乙队给甲队的力,对不对?(正确分析甲队战胜乙队的原因)

(2)用手压弹簧,手先给弹簧一个压力,弹簧形变后再给手一个弹力,对不对?

5、思考题

(1)人从地面上跳起是由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对不对?(正确理由是什么?)

(2)重力不计的细线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悬挂一个重物,试说明下列各组中给了的两个力是什么关系?能否平衡?

A、天花板拉绳子的力与绳子拉天花板的力

B、天花板拉绳子的力与物体拉绳子的力

C、绳子拉天花的力与绳子拉物体的力

(注意:此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D、绳子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子的力

E、绳子拉物体的力与物体的重力

F、地球吸引物体的力与物体吸引地球的力

(注意:此二物不接触)

本题中,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如何证明?

六、作业:P56:5、6

板书设计:

牛顿第三定律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征

3、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

《牛顿第三定律》一课的点评----

1、该内容在考纲、教学大纲中的地位都是须掌握的.内容。运用牛顿第三定律来分析具体事例,属Ⅱ层次要求,说明了此节课的重要性,这为以后的物体受力分析、动量守恒奠定了基础。

2、关于教学流程:教学环节各知识链连自然、合理、得体,讲授知识由具体事例过渡到物理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重难点突出、明显,教学环节有层次。

3、关于授课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及动画演示物理过程,知识过渡由浅入深,方法较为灵活,且教学媒体的应用能突破重点、难点。

4、关于课堂观察:在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回答问题踊跃,师生之间有较好的配合,但学生回答问题略显被动,一问一答式,勉强回答式突出。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

5、板书设计:较为简洁,扩大了课堂的容量,使写板书的时间能更多地投入重点难的突破,戒除学生听----记笔记----听----学等机械性的听课方式,使课堂活起来。

6、不足之处:有口误,课堂训练明显不足,对达成目标不利。

7、总体点评:是一堂优质课,虽有缺点,但暇不掩玉,难能可贵。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7

教材分析:

地位作用

从课程整体而言,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牛顿第三定律作为其中的一个独立定律,应用极其广泛。加之本定律可设计为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得出,更具有智力价值和思想教育价值。

教学对象

学生的学习动机

作为高一年级实验班的学生,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强,有参与意识。这是在教学中发挥其主体作用的前提。

学生的接受能力

大多数人的接受能力较强。好奇心强是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物理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情况

学生在初中已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知识,对定律又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故他们对定律的认识既熟悉而又较片面。这就迫切需要深入理解规律来弥补已有知识在处理相关问题时的缺陷。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的功能及新课标的要求,并联系学生的情况,我将教学目标定位为:

一、知识教学点

1.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3.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观察、实验总结规律的能力

2.在具体受力分析中应用牛顿第三定律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体验物理世界普遍存在的对称美。

为实现教学目标我确定的重、难疑点如下:

重点:

1.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2.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难点: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疑点: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它们能平衡吗?

2.马拉车向前运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吗?

为此我打算采取以下解决方法

1.改演示为学生实验,让他们从实验中归纳出规律

2.例题练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释疑

教法学法

一、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的本质就是活动的原则,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课采用的教法为实验法、探索法。我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兴趣,把教学引导到心理层面。再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实验探索,使学生积极参与建立物理规律的全过程,从而对所得结论深信不疑,体验到创造的成功和快乐。

二、学法指导

学而得法是教学的最终目的,给学生恰当的学法指导可以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开展,使教学轻松而高效。本节课主要教会学生“三会”:会观察、会实验探索、会分析总结规律。

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我对师生间的互动是这样设计的。

三、师生互动设计

1.教师设问提出研究问题,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

2.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总结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3.应用讨论,练习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4.巩固练习。

教学程序

为突出物理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在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动的氛围中学习,我安排了这样的教学程序,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程序设计

逆向质疑,诱发探索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实验探索,寻找规律

分析归纳,总结规律

巩固反馈,知识迁移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8

一、教材分析

“牛顿第三定律”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Ⅰ第四章第五节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这两个定律描述了一个物体受力与运动的关系,而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相互作用物体之间力的关系。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常常把受力情况复杂的物体其部分受力转换到与之相互作用的物体上进行研究。牛顿第三定律除了能更好地分析解决之前所学过的力、运动,力和运动的关系外,在一定范围内,它与物体系的动量守恒定律也是密切相联系的。

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部分学生学完牛顿第三定律后,仍然处在记忆的层次。当实际解决问题时往往会忽视牛顿第三定律。因此我确定本节的的难点为对定律中“总是”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有了定性的了解但对其认识又是片面的,也学习过二力平衡;并且在课本的第三章学习了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几个具体的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我设计如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两个物体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对的;

(2)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值、反向、共线、异物、同时、同性质”的关系;

(3)掌握牛顿第三定律,能用定律分析说明相关具体实例;

(4)通过运用定律分析生活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和设计实验,经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的探究过程,学习物理学研究现象、总结规律的方法并且尝试运用所学定律解释生活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领略到物理学中的对称美;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在与同学讨论、合作中,表达自己见解的同时又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法和学法

演示实验法、讲授教学法、练习法、实验法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创设情景:一个小磁铁掉进装满水的塑料盆里,用什么办法可以不碰到水而把小磁铁捞起来?学生积极思考,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情景中引入新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同时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新课教学

1.学生举出相互作用的例子。提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提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可能具有怎样的关系?学生猜想。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勤于猜想,善于猜想。

2.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定性关系。演示三个实验:皮鞋刷与皮鞋刷摩擦、磁铁与铁块相互吸引、带同种电荷的小球相互排斥。学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性质相同的一对力。接着学生设计实验,得出“两个力的作用线始终在同一直线上”的结论。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积极设计实验,学生是课堂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3.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定量关系。学生分组,操作弹簧测力计互拉实验。学生得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的结论;接着参照课本演示力传感器实验;再设疑问:如果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固体,一个是液体,它们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还会相等吗?演示浮力和浮力的反作用力实验。最后引入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设计意图:弹簧互拉实验是学生必做实验;力传感器又能显示任意时刻两力大小关系;浮力与浮力反作用力的实验把学生易忽视的力展示出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加深学生对定律中“总是”的理解。

4.例题分析,讲练结合。

(1)人在行走过程中,人与地球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哪几对?人受到的力是这些力中的哪几个?地球受到的力又是哪几个?

(2)一个铁环静止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示数是4N,求铁环所受的重力;写出求解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及时应用知识。

5.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a、小风扇变轻实验。在电风扇不工作时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当电风扇工作时,观察示数有何变化。并解释这一现象。

思考:1.如果在月球上做这一实验,还会出现上述现象吗?为什么?

2.直升飞机升空的原理。

b、小童车“吹飞”粉笔灰实验。将小童车驱动轮架空,使后轮漫漫接触铺有粉笔灰平台上,在后轮接触粉笔灰的瞬间,粉笔灰向后飞出。

思考:1.如果小童车接触的是地面,又会出现怎样的现象呢?

2.汽车前进原理。

设计意图:实验简单易做,又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体会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中的作用。并且培养学生利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小结与作业

以问答的形式来完成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哪些性质?

2、正确表述牛顿第三定律。解决新课引入时遗留的问题。

作业:课本中“问题与练习”的第4题。

六、板书设计

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等值、反向、共线、异物、同时、同性质。

4.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数学表达式:

七、设计自我评价

本节课的三个环节,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五个实验,通过这五个实验,来完成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积极探索,进而达到知识的建构。为了直观展示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我再设计了两个实验。整个设计中实验较多却不重复,且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9

一、说教材:

小车、弹簧片、细线;三合板、遥控玩具汽车、玻璃棒;通草球、橡胶棒、毛皮、玻璃棒、丝绸;磁铁、弹簧秤等

二、说教法

知识与技能:

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

会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

过程与方法:

观察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现象

2、实验探究力的相互作用规律

3、鼓励学生勇于探索,促使学生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探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体会物理定律的简捷,准确,严密

3、渗透物理学史

4、引申,重视人际交往

三、教学重点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四、教学难点

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人在划船时用桨推河岸,发生了什么现象呢?船离开了岸.这个问题在初中已经研究过,当时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这个物体同样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我们把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两个力分别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面进一步来研究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设计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我们通过几个实验来研究今天的内容.通过实验大家要总结出作用力跟反作用力的特点及其关系.在实验中大家要注意观察现象,分析现象所说明的问题.

实验1、在桌面上放两辆相同的小车,两车用细线套在一起,两车间夹一弹簧片.当用火烧断线后,两车被弹开,所走的距离相等.

实验2、在桌面上并排放上一些圆杆,可用静电中的玻璃棒.在棒上铺一块三合板,板上放一辆遥控电动玩具小车.用遥控器控制小车向前运动时,板向后运动;当车向后运动时板向前运动.

实验3、用细线拴两个通草球,当两个通草球带同种电荷时,相互推斥而远离;当带异种电荷时,相互吸引而靠近.

实验4、在两辆小车上各固定一根条形磁铁,当磁铁的同名磁极靠近时,放手小车两车被推开;当异名磁极接近时,两辆小车被吸拢.

实验5、把两辆能站人的小车放在地面上,小车上各站一个学生,每个学生拿着绳子的一端.当一个学生用力拉绳时,两辆小车同时向中间移动.

实验分析:①相互性: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对两个力来说是互换的,分别把这两个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②同时性:作用力消失,反作用力立即消失.没有作用就没有反作用.

③同一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是相同的.这一点从几个实验中可以看出,当作用力是弹力时,反作用力也是弹力;作用力是摩擦力,反作用力也是摩擦力等等.

④方向:作用力跟反作用力的方向是相反的,在一条直线上.

实验6.用两个弹簧秤对拉,观察两个弹簧秤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数量关系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⑤大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由此得出结论:

2.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教师举几个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实例.

提问:学生举例说明.

3.作用力、反作用力跟平衡力的区别

前面学习物体受到的平衡力的关系时曾提到,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什么不同呢?下面通过列表的方式加以比较.

在列表的同时用相应的例子加以说明.

六、课堂训练

提问:既然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大小相等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鸡蛋与石头相碰时,鸡蛋破碎而石头不破碎;马拉车时,车会向前走而马不后退呢?

答:这个效果由物体本身的特性和物体受到其它力的情况有关.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大就不易损坏;物体是否发生运动状态的变化还要看物体受到的其它力的情况.

七、课堂小结

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叫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牛顿第三定律:两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同值,同性,同变化;异物,反向,又共线。

4、平衡力性质不一定相同,作用于同一个物体。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10

一、说设计思想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动因是冲突,没有冲突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同时,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探究学习的地位。

基于以上两点,本课设计有两条主线,一是以思维冲突为主线,设计多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现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产生强烈的求知期望;二是以探究性实验活动解决本节课的难点,利用弹簧测力计实验来探究。使学生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深刻直观的认识。

二、说教材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重点)

②理解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难点)

③能区分“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难点)

④培养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学生实验,直观了解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方向等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②通过问题引发“思维冲突”,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③让学生独立总结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与联系,让总结规律形成一种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结合有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感受物理学科研究的方法;

②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养成一种科学探究的意识。

三、说教学过程

1、探究性实验:

用两个标准弹簧秤对拉,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关系。独立或分组总结得出结论:

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提出问题,引发矛盾冲突

A、为什么“挨打了却不能还手”,打架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脸打别人的脚。

推理:“鸡蛋碰石头”

B、“拔河比赛”

推理:“马拉车和车拉马”

3、探究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关系

4、课堂例题强化训练

1.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 )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关于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马拉车不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

B.马拉车前进,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C.马拉车不论动还是不动,马拉车的力的大小总等于车拉马的力的大小。

10.物理楞次定律说课稿 篇十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目的是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教材是从感应电流的磁场与磁通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来描述感应电流的方向的。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楞次定律是一个物理规律的高度概括,学生在理解其语言表述时会有两方面困难:(1)楞次定律本身是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但定律本身并没有直接表述感应电流方向如何,而表述的是感应电流的磁场如何。(2)学生对“阻碍”二字的理解往往会产生误区,把阻碍原磁场的磁通量变化,理解为阻碍原磁场。因此,楞次定律的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楞次定律的应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二、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标教学的要求,我确定本课三维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楞次定律。

2、能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3、能用右手定则判断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论证能力。

2)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科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体会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本节内容特点我确定的教法与学法是:

教法: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我采用讲述、对比、探究,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

学法:为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讨论中突破难点。

三、过程分析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设计:

1、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我是通过演示实验引入新课的:螺旋管连电流计,演示条形磁铁N极插入和拔出时,电流计偏转方向不同?说明感应电流方向不同,由此过渡到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有什么规律呢?”

2、新课教学

接下来我分以下几个环节去做:(板书)实验探究-楞次定律-应用。

实验探究:

器材:一节干电池、一个15—20千欧的电阻、螺旋管、电流计、条形磁铁、导线。

实验前先引导学生解决两个问题:

一、要让学生清楚电流表的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将电流表与一个电阻为15—20千欧的电阻串联后,接到一节电池上,观察电流表的指针的偏转方向,确定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二、了解螺旋管线圈的绕向。

接下来就是进行分组实验。

实验中,我要求学生研究当把条形磁铁N极插入、拔出线圈,条形磁铁S极插入、拔出线圈,这4种情况下感应电流的产生方向,要求学生认真地将观察结果并记录。

在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时,要突出线圈的磁场方向和磁通量的变化的关系。让学生分清原磁场的方向、原磁场的磁通量的变化、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的结果,这一切都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既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楞次定律

楞次定律的文字表述概括性很强,学生初学时不能完全理解他的含义,我在教学中通过多结合实例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尤其是理解“阻碍”的含义。 “阻碍”不是“阻止”,而只是延缓了原磁通的变化,电路中的磁通量还是在变化的.例如:当原磁通量增加时,虽有感应电流的磁场的阻碍,磁通量还是在增加,只是增加的慢一点而已.实质上,楞次定律中的“阻碍”二字,指的是“反抗着产生感应电流的那个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讲解、总结,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楞次定律的理解。

楞次定律应用:

我首先讲清了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步骤(四步走).

(1)明确原磁场的方向;

(2)明确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是增加还是减少;

(3)根据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4)利用安培定则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接着用三道例题练习使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最后一个设计成导体切割磁感线的例题,

通过这个例题给出右手定则----判断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方法. 当感应电流是由于导体的一部分切割磁感线而产生时,用右手定则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更为直接和方便。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讲解和学生的体会,确定了利用了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基本思路,并详细的提供了它的基本步骤,在学生学习的初期,这是很必要的。

当堂训练,巩固提高

设计适量的练习题,并且将练习题分为A、B两组供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课堂小结和作业

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构建知识框架,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梯度。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总结,真正达到了检验学生课堂效果的目的。

作业课后2、3、4题;

板书设计我分两部分,主板书写在左侧,体现本节课的主干知识,副板书在右侧,主要画用来辅助说明的草图。

四、效果分析

通过以上的过程设计我预计可达到以下效果。

1.能够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从而实现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2. 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发展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 变规律的传授过程为规律的探究过程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11.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素材 篇十一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内容地位及其作用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将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以及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做好理论准备。因此《质量守恒定律》一课在初中化学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题包括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两部分内容,第二部分介绍化学方程式。教材通过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这个事例,简单明了地叙述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使同学们知道化学方程式能提供很多有关反应的信息。能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各种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清楚地表示出来,是学习化学的又一基本功。

2、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在质量守定律的基础上学习,使学生较易接受并理解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涵义。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思考、务实,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知道化学反应方程式可提供给你哪些信息。

二、学生现状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学习了一些化学变化,特别是第三单元中较系统地学习了水的知识,通过电解水实验,水分解的图示或动画,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水的分解反应,认识了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来的分子变成新的分子,从而了解水的组成和结构;加之第四单元物质结构知识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微观想象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启发式教学法,以问题为切入口,层层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交流与讨论,其流程为:提出问题——分析总结——巩固练习

2、学法:阅读、讨论、合作交流、巩固练习。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从分子和原子角度看,为什么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守恒的?

3、关于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的问题?

设计意图:质量守恒定律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化学定量定律,深刻理解有一定难度,同时它又是本节课化学方程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二)、简述:

任何学科都有专用的语言、符号、化学学科也有特定的化学符号,如:元素——元素符号;物质——化学式,那么,化学反应能否用特定的化学符号来表达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

(三)提问:前面我们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反应,那么,文字表达式能给我们一些什么信息呢?以炭在氧气中燃烧为例讲解文字表达式中符号的含义

设计意图:以直观的手段启发学生阅读、思考,使学生对“化学方程式”产生深刻的印象

(四)[讨论]:指导学生讨论: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我们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让学生会主动学习,根据信息,找出方程式所表示的涵义。

(五)巩固练习:题型一:能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题型二:能用质量比来推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

题型三:能看懂图中的化学反应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新知,进一步深化对化学方程式涵义的理解,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六)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1)4Fe+3O2 2Fe2O3 (2)4P+5O2 2P2O5

(3)H2+O2 H2O (4)2H2O== 2H2+O2

那么,如何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呢,即化学方程式书写依据的原则、方法、步骤是什么?如何判断方程式的正误?

设计意图: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下节课做准备。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希望得到老师们的多多指正。

上一篇:匆匆作文400字下一篇:怎样完善调解优先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