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测量教案(共12篇)
1.三年级科学测量教案 篇一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教学目标:
1、了解长度的概念,单位,米,m
2、了解长度的测量工具
3、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正确的实验习惯
4、知道体积和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
5、熟悉量筒和量筒上的刻度
6、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 教学重点、难点:
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及读书的时候的估算
2、液体体积的测量和读数 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要改变平时使用刻度尺时的一些错误的习惯,从课件规范的看从而掌握读数的方法,然后慢慢的渗透测量一些特殊物体的方法。这里面,一些测量的技巧是重点,可让学生在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发挥。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一、测量的重要性:
提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测量,那我们具体什么时候需要测量呢?(学生回答)
小结:各行各业都需要,已经渗透到了生活中
提问:如果不借助工具,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去测量呢?
学生:桌子有几个手长;用脚步量教室长度,有几步;甚至到家里乘车有10分钟的路,用时间表示。
上节课我们知道,用我们的感官对长度判断可靠吗?(个人有差异,上面两个例子因人不同得到的结果不同)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所以,测量需要一个标准……
二、长度单位:
以前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长度标准,中国市尺,英国英尺,不统一,引出国际单位制米(m)。[量课桌,用米表示]但对于大点的距离,我们用千米(km)(公里)表示,小点的距离用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和纳米(nm)表示。-36910千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微米=10纳米
7科学计数法(当长度非常长或者非常短时,就可以用到,如地球周长4万千米=4×10米)
让学生估测一些长度(教室的长,学校跑道的长度,校园楼高等)纳米技术:纳米衣服,纳米洗衣机等等
三、长度的测量(正确使用刻度尺)
1、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有的尺,注意:测量范围,起始点,大格小格的单位,零刻度线等等)
2、正确示范(课件演示)
1测量时,先要将刻度尺与物体待测部分并齐(没并齐的后果)2读数时要注意视线垂直尺面对准待测物体(叫学生上来左右读 3如果刻度尺零刻度磨损或刻度不清怎么办?(可以以某一刻度线为测量起点来进行读数)
3、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科学书,手(讨论并回答)
四、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方法:
1、测量工具的选择:
不同的长度要用不同的尺,不同的精度【精度由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也要用不同的尺。(演示各种尺),除了尺,还有其他的测量工具:声纳、电磁波、激光等等P12
2、测量方法:(P12讨论)
1测厚度,可以先测量n张纸的厚度,然后测得的值L再除以n,从而得到一张纸的厚度为L/n(n>50,越厚越准确);测钢笔杆的直径,可以看课件的演示,方法有两种。(注意多测几组,因为直径不规则)
2课后思考讨论,有合理方案的下节实验课去做
五、现实生活中体积的印象:
让学生回答生活中常见事物的体积,小的用(ml)表示:如洗发水、可乐、牛奶等,大的用(L)表示:如集装箱、饮水机的水桶等。
比较买洗发水的时候,买大点的合算还是小点的合算。
六、体积的常用单位:
一般液态商品都用mL做单位,大点的用L来表示。对于固体,体积单位用立方米(m)表示,1立方米=一个边长为1米的立方体的体积;小的用立方厘米表示;1立方米=?立方厘米(两者比较是什么概念)
我们规定1立方米=1000升 1升=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七、体积的测量(液体、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
1、对于规则的固体,我们可以用前面学的知识,量出它的长宽高,然后算出它的体积,如长方体,圆柱体。
2、但液体和不规则物体,如果不标明刻度,我们就不能简单的用尺量出,这时候就要借助另一个常用的工具——量筒。
(1)量筒的使用,测液体体积(测量范围,最小刻度): 1把量筒平放在桌面上
2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凸液面提及一下)3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叫学生读数。
可以叫高点,矮点的不同的同学上来读数,然后在黑板上进行比较,有差异比较寻找原因,指出并纠正错误。(估读)
(2)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把物体放入量筒,看水面上升了多少,然后叫学生上来读数
注意:不要把水溅出; 思考:(1)如果量筒的水是满的,我们可不可以根据排出水的体积来测物体体积?
(2)我们不知道一个杯子里水的体积,但我们有一个量筒,我该怎么测?
(3)给一个小圆柱,先用尺测体积,再用排水法测,比较两者结果。家庭作业:
1、作业本第4节
2、校本作业 课后反思:
2.三年级科学测量教案 篇二
一、探究及探究性学习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课改中对探究作出如下解释:
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探究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 只有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 才可能形成更强的应用能力, 同时也是学生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新课程强调转变学习方式,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改变原有的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 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调查研究、设计实验方案、动手操作、搜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中, 获取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体验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探究性学习自古以来便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古希腊苏格拉底的诘问法, 是通过不断的反问引导学习者自我检讨, 在检讨中探究自己知识体系以外的未知领域。韦钰院士也曾指出:“实施探究式科学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探究性学习活动, 学生面对的不是现成的陈述性的知识或程序性的练习, 而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征的探索活动, 无疑是当今科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 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二、存在问题
在科学课上, 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师生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改变原来小学科学传统的教学模式, 即教师枯燥的教、学生乏味的背, “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但是, 当前教师和学生由于缺乏对探究性教学内涵的真正理解, 在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和实践上还存在一些误区, 使科学探究教学往往不理解探究性学习的实质, 活动流于表面, 有名无实, 盲目模仿。因此, 必须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走出误区, 探究性学习才能健康发展。下面笔者就以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蜗牛》一课为例, 分别谈谈教师和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模式下存在的问题。
1.教师设置“问题串”
教师在进行“蜗牛”一课的教学时, 教师要求学生用五分钟时间观察蜗牛的活动, 为学生准备了一连串的问题, 例如, 蜗牛喜欢吃什么食物?蜗牛一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蜗牛有没有嘴巴?蜗牛是如何繁殖后代的?…….下面, 你们就做个小小科学家, 来探究蜗牛的奥秘吧!
老师以“问题串”的形式, 连续的设下了这么多问题来让学生探究, 老师“给予”的这些问题, 学生一下子难以消化, 教师以为这样就是教师指导下的“探究”, 即“探究性学习”, 然而, 实质是学生被老师的问题牵着走, 没有自己独立思考和质疑的空间, 学生们被束缚在预设的“问题串”中, 这样就限制了学生自由想象, 自由发挥的能力, 束缚了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学生在教师预设性的问题下进行探究就很难有生成性问题产生, 探究性学习应该让学生自己主动的发现问题, 所以这样的“问题串”不属于探究性学习。
2.教师发出“指令性”操作
一位教师在“蜗牛”一课中, 在探究“如何探究蜗牛是否有嗅觉”时, 有学生说可以用醋。这时老师及时引入“好,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我出示的操作要求来做一个实验, 然后得出你的结论”步骤如下: (1) 把自己手中的小乌龟放在玻璃瓶里; (2) 在小烧杯中倒入少量的醋; (3) 拿出棉签, 浸入倒出的醋中; (4) 用沾有醋的棉签, 接近蜗牛的触角, 仔细观察, 蜗牛会缩回它的触角。下面给你们十五分钟时间进行探究这个问题。
有些教师总是提前为学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为学生设计好探究方案。在实验过程中, 教师也常会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干预, 甚至学生稍微有的一点创新想法也不容尝试, 一定要求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实验步骤, 而且常常为学生进行演示, 这其实已经不属于学生探究, 而是老师帮助学生在做, 在教, 学生已经不是探究的主体, 失去了探究的实质意义, 探究就流于这种形式, 而达不到真正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也实现不了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高度统一。
3.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
在“蜗牛 ”一课中 , 当探究“ 蜗牛喜欢吃什么”时, 执教老师让学生拿出自己从家里带来的食物, 要求学生自己尝试给小蜗牛喂食, 观察小蜗牛喜欢吃什么, 可以自由的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想法。于是学生们纷纷拿出自己带来的五花八门的食材 , 以小组为 单位进行 探究 , 苹果 , 鸡蛋, 话梅, 口香糖, 青菜叶……不管蜗牛喜不喜欢吃, 都往蜗牛嘴里塞。过一段时间后, 学生对其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兴趣, 自制力很差的学生便开始聊天, 讨论其他与本节课无关的其他话题, 同时也影响正在认真探究的其他学生。
老师的放任自流和学生的盲目探究, 导致学生学到的科学知识变得支离破碎, 学生在探究中体验不到乐趣所在, 探究的方法也难以提升, 探究成果也得不到共享和内化。这种情况实际上是老师对新课改中提出的“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要保证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的误解。
4.学生参与“流于形式”
当教师对《蜗牛》一课提出学习目标以及分配小组讨论问题后, 在讨论过程中, 有些学生只是简单讨论几句就草草收场;有些学生只是在一旁独自学习, 并没有参与到小组谈论中;有些学生虽然在一起讨论, 但讨论的话题和主题无关。同时,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学生参与并不均衡, 小组合作交流便成为优等生或较外向的学生“表演”的舞台, 他们抢先发言, 争着表现。而另外一部分同学则默默地坐着, 或“袖手旁观”, 或“坐享其成”, 很少参与或根本没参与到讨论中来。
三、原因分析
探究性学习之所以存在上述一些问题,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国对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老师的观念还没有彻底的转变, 理解存在误区。从学生角度讲, 学生并没有达到探究性学习所要求的自主学习, 自我控制的能力, 从教师方面说,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抓住探究性学习的实质, 从而会大大的影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效果。
1.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控制能力差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的学习方式, 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也是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要求。现代社会强调要终生学习, 也是要求学生必须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毋庸置疑,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使其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成为当前教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才能保证探究性学习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探究性学习中, 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 自我控制能力简单的说, 就是控制自己想做但不能做的事。学生面对这样新型的探究活动会感到不适应, 生理和心理上都会有很大的压力, 同时在与学生的合作探究中, 也时常会出现一些行为冲动, 思想偏激等现象。自我控制能力的高低也会影响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效果。因此, 对于教师来讲, 要想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 实现探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 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控制能力。这将对探究性学习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2.教师没有抓住“探究性学习”的实质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课程, 更是一种学习方式。随着新课程的推广与发展, 探究性学习将不断向学科课程渗透, 成为各学科基本学习方式之一。在目前的实践中, 探究性学习往往被狭义地理解为在教师指导下,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 或把探究性学习仅局限于活动课程, 这样就不可能全面揭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质。
探究性学习的实质是一个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有学者认为, 既然学生是探究的主体, 那么教师也就没什么作用可言;探究性学习既然如此注重过程, 那么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讲授和评价的角色就失去了意义。于是, 有些教师就按照一己之言由过去的“一切皆管”变为现在的“一切不管”, 以为这便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虽然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和探究, 但是也不意味着放弃教师的指导, 在探究性学习中, 我们要把握住师生的角色, 即“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如果教师放弃指导, 那么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就会走经验主义道路, 从而也得不到科学的探究结果。为充分发挥探究性学习的功能, 避免学生的探究活动随意游离课题和放任自流, 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手段引导学生的探究过程。
四、对策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 面对探究性学习这样的新型教学方式, 教师和学生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学生也许很难清醒的意识到, 或者即便意识到, 也很难主动的改变自己的不好行为, 因此,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归根结底还需要教师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 把学生引向科学正确的方向上。要想适应这样的科学教育改革, 作为教师, 不但要要努力克服现实中自身存在的各种教学问题, 而且还要尽量的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解决学生所存在的合作流于形式, 不积极参与, 以及不善于倾听等问题, 才能规范教学秩序, 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
那么教师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创设问题情境, 妥善处理学生提出问题
科学课上, 小学生通常会对实验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但是对于理论性很强的内容, 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学生们会产生不了强烈的探究欲望的。所以, 如何让学生对探究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激发他们探究的积极性, 就要学习教育心理学, 抓住该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充分利用直观的教学手段, 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来引起学生对探究该问题的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经常利用故事法、悬念法、游戏法、魔术法等创设学习情境, 启迪学生提出问题, 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科学探究是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而不是以“问题串”的形式给学生提出很多问题, 供学生参考探究。当学生在心理上有了安全感、愉悦感时, 就会毫无顾忌地敢想、敢说、敢为。
然而当学生们毫无顾忌地敢想、敢说、敢为时, 这就会引发学生说出的问题肆无忌惮, 形形色色, 漫无边际, 就要求教师要适时地、灵活地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探索, 引导学生在动手、动嘴之前先动脑。
然而, 如何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相统一起来呢?
首先, 需要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整理, 总结出学生从哪几个方面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 找到问题的实质。比如, “把蜗牛放在水里会淹死吗?”“哪些地方可以抓到这种蜗牛?”“我怎么抓不到这么大的蜗牛?”, 这三个问题其实归根结底就是问及蜗牛的生活环境, 这样使得问题更明确并且具有针对性。如果能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归纳, 那效果会比教师自己总结归纳更有价值。
2.探究性的引导要到位而不越位
在探究“蜗牛是否有嗅觉”过程中, 教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 教师发挥好自己的指导的作用, 要以学生为主体, 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亲历探究活动。设计探究方案, 进行探究实验, 观察蜗牛的反应情况, 体验科学乐趣, 而不是根据教师的“指令”步骤, 按部就班的完成实验, 轻而易举的得出结论。
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也是学生们亲密的伙伴, 探究的真正主体是学生,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指导和帮助, 但是不能取代学生在探究中的主体地位, 过多的干涉, 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不利于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指导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有效的以高科学课堂的教育教学效果, 提高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效果。
同时, 教师引导也需要考虑一个“度”的问题, 当学生生成具有创造性的一些问题时, 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 让学生思维的火花迸发出耀眼的光芒;当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 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 让学生明确自己接下来的探究方向, 摆脱此时的探究困境。总之, 应该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去探索, 去反思, 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和自控能力, 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积极参与意识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操作性很强, 因此, 学生在活动中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合作很重要。但是, 在日常教学中, 小组合作往往会只流于形式, 并非做到真正的合作。因此, 既要从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使他们了解合作与交流的价值, 尝试与其他同学合作与交流, 又要解决合作流于形式的问题, 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合作的意义和乐趣。
要想使合作不流于形式, 教师就不能只是简单地把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即可, 而是要在实验探究活动前, 应将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合理分配, 使每个组兼有各层次的学生, 这样组成若干个四人学习小组。同时, 在活动中, 教师要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要承担一定的活动任务, 担任一定的角色, 要明确每一个学生的任务, 落实各自的职责, 如小组长、记录员、中心发言人、操作员、协调员等, 且这些角色要轮流互换, 保证每个成员都体验难度不同的角色, 都有组织本组活动、动手操作、观察记录和发言的机会, 这样才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的兴趣, 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开展,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既要强调学生合作学习, 积极参与, 又不可以对学生“放任自流”。教师要强化目标导向, 动态把握课堂, 教师要适时指导, 避免学生盲目探究。探究活动具有一种不可预见性, 主要是由于学生个体间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差异, 这也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以让学生完全的自主探究, 而是要以目标为导向, 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只有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以后, 学生才会有目的的去发现问题, 探究未知。但教师设置的目标要明确, 适当, 要让学生力所能及。由此也可以促进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发展。
五、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结合“蜗牛”一课的实验探究活动来分析当今科学课中探究性学习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思考。
科学的进行探究是一种合理有效的科学学习方式,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抓住小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 联系小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去设置合理的探究计划, 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发现和合作探究的机会。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更具有鲜明的探索感悟和实践体验的创新性。这一新型的教学形式值得我们共同探索和实践。因此, 我们需要正视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存在的这些问题, 努力的尝试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让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更合理, 更高效。
总之, 探究之路, 贵在坚持, 重在微妙。
参考文献
[1]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M]1999
[2]马志成.探究性学习的驱动力[J].比较教育研究, 2004, 07:23-26+32
[3]韦钰等.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M].2005.51.
[4]郝京华.科学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5]肖龙海, 苏正旺.小学生探究性学习实验研究[J].教育研究, 2004, 02:85-89.
[6]张道祥.当前探究性学习中的几个误区[J].教育探索, 2004, 06:17-19.
3.三年级科学测量教案 篇三
“学会倾听”虽仅有四个字,却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意义: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保持谦虚认真的态度,明确说话人的意思并及时应对,以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具备出色的倾听能力。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让学生正确表现,引导学生学会有效倾听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明确目标,引导倾听行为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是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另外的同学却在干别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这不关他的事,他们自己无事可做。教师这时应该给学生明确的目标,这部分学生应该做什么,那部分学生应该做什么,告诉他们“听”也是学习的目的,在“听”中学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听”中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多次强调,听与说同样很重要。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说要大胆,听要专心,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同学,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同学,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再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那才是最好的学生,值得老师表扬的学生。我上课的时候,经常会说:“请同学回答问题,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思考回答问题的同学说得怎么样?”或者“谁还有补充的吗?”“谁还有更好地想法或意见?”等等。学生只有认真倾听别人的问题后,才不至于使自己的答案与别人雷同。学生明确目标,倾听的成效就提高了。
二、创设氛围,激发倾听欲望
我们都知道,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有活力的课堂才最有魅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转换教学模式,生动展现科学课堂,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兴趣盎然地听,灵活自主地听。在教学中,我经常将猜谜语、看视频、听音乐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融入课堂中,将科学问题用科学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或者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这样自然就提高了学生听的兴趣了。
其次,可以巧用各种教学辅助的手段。例如,我在课堂教学之前,自己动手做一些模具,制作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课件,或者是制作一些标本,准备一些演示实验,这样有利于创设真实的情境,开阔学生的视听,优化课堂教学,使“说”更具感染力,使“听”更具吸引力,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探求真理的热情与潜力。
三、适时评价,激励倾听主动性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被人赞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实现自身的价值。正确、适当的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就能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对于善于倾听别人发言的学生,积极鼓励,并且大加赞扬,让其在班上起带头作用。我经常会说:“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啊!”“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在评价过程中,要更关注暂时落后的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他们的进步,让这些学生也能享受到喜悦,促使他们更快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給儿童以劳动的快乐,获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这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条金科玉律。”适时的评价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重要手段。
四、榜样师范,构建倾听平台
学会倾听,这就需要教师良好的指导。教学生学会倾听是教师的重要任务,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对学生“听”的能力训练:
1.教师应给孩子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要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能算认真听呢?学生对此概念比较模糊,教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细化的要求。在教学中应明确提出学会倾听应做到哪几个方面: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上课,还是听同学们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情;二要耐心,要听完别人的话,不随便插嘴,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听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指出错误的地方,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思”并重,相互促进。
2.发挥教师榜样示范作用
小学生的向师性很强,教师是他们心中的偶像,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学会倾听,做学生学习的榜样,无论学生说得好还是不好,都要专心听。当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倾听自己的发言时,定会对自己充满信心,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老师专心的神情、倾听的姿态等会像胶卷底片一样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去仿效。课堂上我常常和善地提醒学生:“听他把话说完好吗?也许他有他的道理呢。”反复强调之后,孩子们一般都能等别人把话说完,并努力去理解,思考同学的发言。即使这个学生的发言中有错误,其他学生迫不及待、跃跃欲试时,我也会用手势或眼神提醒他们耐心等待,这样他们再发言时就多了几分冷静的分析和理性的思考。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可感的榜样。
3.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
科学教学中,有的某些新知识学生已掌握,这样的内容,我们就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课,当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时,常会因新鲜感而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关注,这时因为同学们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所以讲得特别详细,下面的学生听得也就非常认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低年级的小朋友,尤其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学会倾听,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三年级科学测量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测量水的温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2、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四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方法
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课前准备:
为每组准备:250ml玻璃杯(编号○1~○4),0℃~100℃温度计(4支),不同冷热的水4杯,水温测量记录表
(一),连续测量10分钟内水温变化记录表
(二)。为全班准备:0℃~100℃温度计,体温计,500 ml玻璃杯,一热水瓶开水,秒表,投影,分组分工。教学过程:
一、趣味猜谜,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吗?今天,左老师就为大家说一则谜语,大家来猜猜,看谁是我们班的猜谜大王。
“身上一把尺,肚里一红线;夏天线儿长,冬天线儿短。”
同学们知道的还真多呀!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温度计(出示各种类型的温度计)。师:(端起热水杯说):要想知道这杯水的准确温度,就得使用温度计。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问题。出示课题
师:同学们,要想测量水的温度,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计,老师这里有测量35℃~42℃的体温计,-20℃~50℃的家用气温计,还有测量0℃~100℃的实验用温度计。你认为测量水温应该选用哪一种温度计?为什么?
师:同学们,你们选择好了吗?哪个同学说说你选择哪种温度计来测量水温? 师:小结: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我们要测量水的温度就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二、演示教学“测量水温的方法”
过渡语: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有了合适测量工具了,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直接测量水的温度呢?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出示测量水温的方法)边出示边讲解。师再演示梳理并概括。(板书“拿、浸、看、等、读”)我们已经知道了测量水温的正确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不按照正确的方法测量水的温度,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预设:挡住视线,测量的就不是水的温度,读数偏大或偏小,没有稳定测温不准。
再演示梳理并概括。(板书“拿、浸、看、等、读”)
我们知道了正确的测量水温的方法,那我们来判断一下这些同学的测量,是否正确呢?
三、测量水的温度
1、测量四种不同温度的水(1)、恭喜大家已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想不想真正动手进行测量?老师为每组同学都准备好了四种不同温度的水,4号杯的热水即将倒出。那测之前我们可有明确的分工,请同学们看大频幕,组长收发仪器,记录数据,其他组员测量水温,并把测得的数据告诉组长,让组长记录下来。大家明白各自的工作了吗?接着请组长上来领取热水,注意热水很烫,小心拿。(2)、组长取出记录表,小心取出温度计,分发给组员,组员完成测量后就交给组长放回篮子,谨防破裂。(3)、学生分组测量水温并记录。(4)、交流测量数据,感受“凉、温、热、烫”。各组组长到黑板板书测量温度,再讨论各杯温度有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测温方法的错误)。
2、测量连续10分钟内水温变化(1)、猜测
师:过几分钟后,这些水的温度会有变化吗?估计会怎样变化? 生:猜测
(2)实验验证
各组做好实验准备,师按秒表宣布“0分钟测量开始”,依次每隔两分钟提示一次。
在实验间隙中穿插以下问题:
1、(4分钟测量后)这些水的温度发生了怎样变化? ○
2、(6分钟测量后)几号杯中的水温基本不变?为什么呢? ○
3、(8分钟测量后)预测再过2分钟后温度会达到多少? ○操作完成后,操作员收起温度计放回篮子。(3)、分析交流实验结果
各组分析自己测量的宝贵数据,有什么发现?(学生讨论交流:1号杯温度基本不变,其它三杯水的温度都下降;温差越大,降温越大;温度越高,降得越快)温度下降说明了什么?(水的热量减少)把某一杯水放在火上加热,水温会怎样变化?为什么? 小结:热量减少,温度下降;热量增加,温度会上升。板书(4)、推测水温的变化
再过10分钟,这些水的温度又会怎样变化?过一天呢? 随着时间的延长,水的温度会不会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 有条件的学生回家后,可以将一杯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研究水温会有什么变化?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对的还是错的?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感受或疑问?
五、布置作业
1、当个家庭小医生:帮你的家人测量体温,看看儿童和大人、男性和女性„„的温度有没有差别。
2、设计一件创意温度计:温度计是我们生活和生产当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现有的温度计还不满足我们的需求,仍在不断的改良,打开你的想法,试试设计别具一格的创意温度计。
六、板书设计:
测量水的温度
测量方法 :拿、浸、看、等、读
5.三年级科学测量教案 篇五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学内容:
《测量水的温度》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的第二课
二、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测量水温的方法
测量水温,首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测温计。选择时要让学生思考,水的温度值在什么范围内?接着就学习和理解测量水温的方法。教学时,可让学生图文结合阅读理解每一操作步骤的要求。特别要让学生反思,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同时教师一定要进行正确的操作示范,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技能学习主要是以模仿为主的。
第二部分:测量水的温度
这部分的第一项活动:是学习用水温计对四种不同温度的水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交流各小组测得的水温数据,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为下一步连续测量10分钟内的水温作铺垫。
第二项活动:每隔2分钟,分别测量一次每杯水的温度,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活动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使学生认识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
第三部分:推测水温的变化
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据此,引导学生推测,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四杯水的温度将分别作怎样的变化?最后怎样?引出科学概念: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最后作一项推测:如果要让水的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可能吗?需要怎样做?教师要引导并带领学生把一些水放入冷冻箱内,为下节课《水结冰了》的教学和学习做准备。
三、学情分析:
《测量水的温度》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也是继前一课《温度和温度计》学习的延续。本课我将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实际练习测量物体温度和识读摄氏温标。学生在这一课将分别测量凉、温、热、烫4杯水的温度,并每隔2分钟连续测量10分钟内每杯水的温度。本课中每位学生都将有比较多的实践机会。因此,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要让学生理解每一条规定的意义,并掌握每一步骤的操作规程,以保证后续测量数据的相对准确。为后续学习(五年级的“热”单元)打下基础。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内能增加。热量是描述内能转移的物理量。但内能这一概念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教材采用了小学生通常使用的热量的说法。
四、设计理念:
1、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2、注重研究活动中的合作与交流。
五、学法分析:
本次探究活动由于材料容易获取,实验现象直观,所以课前给学生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课堂上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适时演示操作,之后的实验由学生独立完成。在研究方法方面作适当的点拔,通过实验操作和合作研究,使“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发挥到极至。
六、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0℃~10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2.间隔相同时间(2分钟)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进一步巩固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八、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PPT、各类温度计、烧杯等
小组:4杯不同冷热的水(1号杯自来水,2号杯温水,3号杯烫手的热水,4号杯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烫水),4支相同的水温计(刻度范围在0~100℃),水温测量记录表、干毛巾、(气温计、体温计、高温计等),时钟,冰柜。
九、教学过程: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问题导入
教师活动
1.简单复习上节课对温度的认识与读写。
2.师:猜猜看,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什么?
PPT演示,出示各种温度计(红液温度计、气温计、数字温度计、高温计、体温计……)
板书:测量水的温度
学生活动
认读教师出示的温度
设计意图
明确任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二、探究测量水温的方法
教师活动
1.师:你准备选择哪种温度计来测量水温?
2.师:有了合适的温度计之后,我们可以直接测了吗?我们要如何来测量水温呢?请大家一起来看大屏幕(提供正确操作的示意图,并用文字详例操作的方法及步骤。)
3.师生共同明确方法。教师边讲解边演示:(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归纳:(1)上端比较好操作,拿中间会挡住刻度,拿玻璃泡会造成所测的不是水的温度。(2)(5)如果碰到容器或读数时离开液面,测量的就不是水的温度了。(3)俯视或仰视会造成读数偏大或偏小。(4)没有稳定时测出的温度不准。)
学生活动
1.学生讨论交流后: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2.学生阅读测量水温的方法。
3.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
设计意图
真正领会使用温度计的方法和相应注意事项。达到生生知晓、生生掌握的目的。
三、共同探究测量水温的方法
教师活动
(一)对1号杯(自来水)的温度的测量
师:清楚了测量的方法之后,我们就要来实际测量水的温度,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自来水;2号杯内装的是温水;3号杯内装的是烫手的热水;4号杯内装的是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热水。
(温馨提示:温度计要小心拿放,如有破裂,请立即告诉老师;热水烫手,注意安全;现在我们的任务是测量1号杯内的自来水的温度,听清楚了吗?)
(二)对不同温度的四杯水的连续测量
1.师:现在要求同时对四杯水进行测量,每隔2分钟测量一次,把测量结果记录在 “连续测量10分钟内水温变化的记录表”内。
2.对数据进行分析。师:从这些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3.引出科学概念(大屏幕PPT显示):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学生活动
1.学生用温度计尝试测量同样温度的水(自来水),及时记录在表格中 “自来水的温度”下。
2.学生测量并记录测量所得温度于表中。
3.学生测量后汇报交流。(预设:通过交流能发现个别小组测量同一种水的温度有差异。)
4.随着时间的变化,2、3、4号杯里的温度都在下降,4号杯里的水温度下降的最快,1号杯里的温度变化不大。
设计意图
1.本阶段,要求每一小组先测量“自来水的温度”,因为自来水的温度是目前四杯水中最稳定的一杯(处于常温),很容易测出准确结果。而其他2、3、4号杯的水在常温下温度会慢慢减小,难以把握。所以我选择了让学生先测量“自来水的温度”
2.使学生认识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
四、猜测水温的变化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想象,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四杯水的温度将分别作怎样的变化?最后怎样?)
1.师:如果这四杯水再过10分钟,水温有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过一天呢?温度还会变化吗?水的温度会无限下降吗?
2.师:如果要让水的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可能吗?有什么办法?
3.师:这只是我们根据生活经验推测出来的,希望大家回家后去试验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的。(老师演示:往冰箱自带的制冰槽内倒入自来水,放入冰箱冷冻柜内)
学生活动
1.当水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一样的时候,水温就不会下降了。
2.把水放入冰箱,水温就会继续下降直至结冰。
设计意图
这是一项猜测活动,但也希望对猜测进行验证,所以,教师要带领学生把一些水放入冰柜内,以待下节课观察水发生的变化,也是为《水结冰了》一课的教学活动而准备。
板书设计:
2.测量水的温度
测量方法:1、2、3、4、5、汇报温度: 0分钟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1号自来水;
2号温水;
3号烫手的热水;
4号刚倒出的热水。
结论:————————————————————。
十、教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和以往的教学经验有以下几点认识:
1.本节课在上节课学生认识了温度计以后学习,让学生掌握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方法,以及热的水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会下降到和周围环境一样的温度。
2.在选择需要的温度计的环节,学生能考虑到温度计的选择和温度计上的刻度有关系,但是对于怎样选不是很了解,有的学生对于水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不知道,猜测不准,因此,这里就需要老师告诉学生并且简单解释。
3.在测量四杯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时,实验数据学生能很轻松的得到,本实验也不是很难,但如何分析数据得到我们需要的知识这一问题还需重点加强。这涉及到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老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信息、学会整理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的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6.三年级科学教案 篇六
1、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级给某些结论提出疑问。
2、科学知识:知道问题来源于生活,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同培养学生对某些不对的结论可以大胆怀疑,并通过实验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观察和实践提出适当的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密封罐养好的小草、纸飞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游戏引入。
(1)吹塑纸摩擦后帖在黑板上;
(2)两个同学拨河比赛(一个较大,一个较小),猜一猜谁会赢,第一局大个子赢,第二局小个子赢----增加阻力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请同学们记录划“正”,看谁提的问题最多
3、“爱提问,是人类好奇天性的一种表现,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起点。”揭示课题,读题。
二、问题从哪里来?
1、请同学们小结刚才你们是怎么发现问题的?---通过观察(板书:观察)
2、说一说你平时在什么场合发现过哪些问题。
3、组织科技小制作---玩纸飞机,在小制作中同学们一定会发现更多的问题,下面的活动看谁提的问题最多、最有意义。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自制一架不同类型的纸飞机。
(2)每个小组各派一个代表进行放飞机比赛。
(3)小组长做好记录,把同学们在玩纸飞机发现的问题记下来。
(4)组长汇报同学提的问题,评一评谁提的问题最有意义。
4、统计班级提的问题,谁提的问题最多最有意义,发给“小科学家”荣誉。
5、小结刚才是怎么提问题----问题来自哪里
三、总结。
7.三年级科学空气教案 篇七
1、通过找空气,感知空气的存在与性质。
2、初步确立做前思、多试试才知道的科学意识。
【活动准备】
1、大号食品袋若干:数量多于幼儿数,透明度越高越好,事先应至少打开过一次。
2、教具:活动室的二维图一张,红色水笔1支~3支。
【活动过程】
一、猜猜、说说,引发第一次认知冲突。
1、用言行吸引幼儿的注意和参与。教师拿出一个食品袋,自顾自地正面看、反面看、拎高看、张开袋口朝里看……当幼儿忍不住要问时,抛出问题:袋子里面有东西吗?
(一般情况下,绝大部分孩子会回答“没有”,极个别的孩子会说“有”,是“气”“空气”。)
2、回应幼儿。教师一边问“到底有没有”。一边慢慢收紧袋口,让幼儿判断。
(刚才回答“没有”的孩子会出现分化,他们中的大多数会改变初衷,相信袋子里有东西。)
3、针对幼儿不同的看法,教师采用不同的回应。比如,让还是认为袋子里没有东西的孩子拍拍、捏捏鼓着的袋子;让认为有东西的孩子说说“里面是什么”。
4、揭示词语:空气。
(至此,孩子初步感知到空气的存在与“空气是看不见的”这—性质,他们的第一次认知冲突得以解决。)
二、找找、捉捉,引发第二、第三次认知冲突。
1、教师第二次捉空气,并用夸张的语气说:“空气被我捉到袋子里喽,我好厉害。”然后,重新拿个袋子,提出问题:“我还能捉到空气吗?到哪里捉?”
(这是第二个冲突点。一般情况下,有孩子会说“捉不到了”,也有孩子会说“能”,并告诉教师到哪里捉,比如到活动室某个地方。教师顺应某个幼儿的参与,到他认为有空气的地方再捉一次,装、收口、拧紧等动作要夸张,起到隐性示范的作用。孩子会很期待地关注教师的动作、结果,并会因此而欢呼。这时,教师一定要点拨一句:“到底有没有,试试才知道!”然后,教师用红笔在二维图的相应位置上画圈做标志,边画边说:“我在某某地方又捉到了空气。”)
2、幼儿捉空气。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还有空气吗?哪里有?”
让孩子先说出他认为有空气的地方,然后再次强调“到底有没有——”,让幼儿跟说“试试才知道”,并要求幼儿到刚才猜想的地方去捉。
教师关注幼儿:一是捉的地点。二是捉的过程。针对个别旋转着捉或跑起来捉的孩子,多问一句:“为什么这么做?”三是有没有捉到。
3、幼儿回到座位,组织交流。
(1)孩子相互交流:捉到了吗?在哪里捉到的?
(2)集体交流,并在空间图上作标志,可以让孩子自己画。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关注孩子的交流语言,提醒、帮助孩子尽可能找对参照物,用对“前后、上下、旁边”等方位词。)
(3)对比观察,引发思考,让孩子自己发现“空气会流动”的特点。
在捉到以及没有捉到的幼儿中,各选一人展示他们的成果。请没有捉到的孩子说说原因,一定要让其边说边演示过程,而后大家一起分析:为什么没有捉到呢?让孩子们从“袋口抓紧与否”的行为中发现秘密,感知空气的流动性特点。
三、看看、说说,用孩子的语言表达对空气的认识。
结合二维图,师幼一起看看、说说,共同完成诗歌《神奇的空气》。
空气空气,我看不见你,空气空气,你在哪里?
(以开火车方式让孩子接——)
我在桌子下,我在空调前,我在窗台上,我在……
空气空气,我看不见你,空气空气,我要抓住你,(师幼一起边做边说——)
一不小心,你又跑了。
这次我要抓紧、抓紧、再抓紧……
哈哈,你跑不掉啦!
(教师带幼儿拍着鼓鼓的袋子,由轻拍、稍重拍,到用力拍。)
8.三年级科学教案模版 篇八
科学概念目标
1.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相同食盐的速度。
2.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
科学态度目标
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各种方法加快溶解的速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认识到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难点:设计对比实验进行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小组准备:相同质量的食盐4份、四杯水(三杯自来水、一杯热水)、玻璃棒1根、秒表1只、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
[材料准备:食盐1份,一杯水]
1.出示食盐和水。
提问:把食盐放入水中会如何?(预设:食盐会溶解在水里。)
提问:这些食盐完全溶解在水中大约需要多少时间?(预设:5分钟、6分钟、10分钟)
提问:谁有办法使食盐更快的溶解?(预设:用热的水、用玻璃棒搅拌)
2.揭示课题:加快溶解(板书)
二、探索:加快溶解(预设30分钟)
活动一:如何进行实验。
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用热的水、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3.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做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而保持其它条件不变。
活动二:探究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材料准备:每组相同质量的食盐2份、两杯水(一杯自来水、一杯热水)、秒表、学生活动手册等。]
1.提问:要研究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需要哪些材料?(预设:食盐、烧杯、冷水、热水)
2.出示实验记录表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上面的实验记录表。
4.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5.介绍实验要求以及学生活动手册的填写方法。
(1.小组合作;2.分步进行;3.及时记录。)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并完成学生活动手册。
活动三:探究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材料准备:每组相同质量的食盐2份、两杯水、玻璃棒1根、秒表、学生活动手册等。]
1.提问:要研究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又需要哪些材料?(预设:食盐、烧杯、水、玻璃棒、秒表)
2.出示实验记录表
3.组织学生结合上一个实验,完成上面的实验记录表。
4.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并完成学生活动手册。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6分钟)
[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2.学生反馈交流。
小结:通过提高水的温度和搅拌,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3.提问:如果要让食盐更快地溶解在水里,还可以怎样做?
四、拓展:请在生活中继续寻找加快溶解的方法。(预设2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有哪些?
2.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不止两个,你们还想做实验研究其它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吗?
【板书设计】
6.加快溶解
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加快溶解的方法:用热水
9.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篇九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知道测量气温的方法,能够用温度表测出当时某个地方的气温。
(2)啦解气象站测量气温的工作原理。
2.知识与技能:
(1)能够从不同地点测量的温度数据中发现问题。
(2)能够从亲身经历的活动中体会数据的真实性和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从事收集数据工作,乐于研究自己提出的问题。
(2)有重证据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准备:
1.空气温度计,百叶箱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1.学会使用温度表。
(1)观察温度表,认识温度表的各个组成部分。
(2)学会温度的读写。
(3)用温度表的模型练习温度的读写。
(4)重点指导零下温度的读写。
2.测量教室里的空气温度。
(1)学生测量、记录教室内的温度。
(2)比较教室内不同位置的温度。
(3)学生讨论各组测量的结果,引导学生从数据中发现问题。
(4)学生汇报各组测得的结果,引导学生从数据中发现问题。
3.测量不同地方的温度。
(1)讨论哪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的数值,在此基础上讨论本小组测量的方法。
(2)确定测量的地点,并对自己小组的测量结果作出预测。
(3)学生分成小组测量各个不同地方的温度,并记在P83的活动记录纸上。
(4)汇报数据,讨论测量结果和预测的结果是否相同及原因。
4.讨论测量温度的规定和百叶箱的由来。
(1)观察P41的“一天气温变化的记录图表”。
(2)思考:从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
(3)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总结数据中隐藏的规律。
(4)讨论:怎样测量气温才比较可靠。
(三)课后研究:
10.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篇十
1.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用科学思维的方法开展调查,并对各种现象进行解释。
(2)初步运用图画、图表、书面报告等形式,交流调查研究活动的方案和结果。
(3)能初步运用实验方法,说明水污染的危害。
2.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家乡水资源缺乏,及有限的水资源已被污染的情况。
(2)知道水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鱼在污水中的表现,体验水污染对生命的危害。
(2)通过查阅资料,感受水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人体健康所造成有破坏和影响。
(3)经历考察家乡水的过程,积极提出保护水源,减少污染的建议。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准备学校附近一些水资源的图片资料。准备一些污水。
2.学生准备:自带一些洗涤用品。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1.说说周围的水资源情况:
(1)在你家或我们学校附近,你观察到的这些水资源,你对他们有什么了解?或者说你对这些水有想说些什么?
(2)学生回答。
2.提出研究性的问题:
(1)教师根据回答列出几个小专题:
A.家乡水资源状况;
B.污水对动物的影响;
C.污水给工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
D.水污染的原因。
3.4人小组选择研究课题并制定研究计划:
(1)根据以上的几个问题,选择一个,4人小组共同研究。要求先制定研究计划。
4.外出考察: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外出考察并完成考察报告。
5.整理阶段。
课后把自己考察的情况,做认真的分析,可以查阅一些书籍等资料,结合自己的研究写出自己的研究性报告。报告中可以包括考察情况分析、各种建议等。
6.完成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各组将研究报告贴在班级黑板报中。
(三)课后延伸:
11.三年级上册的科学教案 篇十一
1、认识一些常见的材料。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材料。能名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
3、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教学准备:
学生自备一些玩具。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属于他们是什么做的单元部分的教学内容,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材料很难系统的认识,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这些材料分门别类的进行整理,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认识这些材料,了解它们的特点。在课上,可以从学生喜爱和熟悉的材料引入,认识和研究材料的性质,从而引发学生学习本单元其它几课的兴趣,近而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目标中的“关注与科学有关得不偿失社会问题”的相关条目。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寻找人造材料与其原料的对应关系,使学生明白人造材料来源于天然材料。
教学过程:
(一)由教室里的物品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一下,教室里有哪些物品?它们是哪些材料制成的?
2、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做好记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将学生的汇报适量板书。
4、谈话:我们认真观察了教室里许多物品,它们的材料多种多样,有纸、木头、金属、塑料等材料做成的,这些材料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板书)
(二)探究新知:
1、给常见材料分类:
(1)讲述:我们在生活中认识了许多材料,你们能给它们分个类吗?
(2)学生分组讨论,给这些材料分类。
(3)提问:同学们在给这些材料分类时是按什么标准分的?怎么分?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5)教师总结:材料的分类方法很多,人们一般把材料分为两类:直接来自于大自然的,是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料、棉花、羊毛等;不是直接来自于大自然,而是经过加工处理的,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如纸、铁、玻璃和塑料等,它们是人造材料。
(6)指导学生看书中插图,感知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关系。
(7)你们还能把这些材料分成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吗?(8)学生进行分类。
2、观察、研究身边常见的物品。
(1)讲述: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由各种各样的材料制成的,今天就来研究研究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同学们可以观察自己的球鞋或者其他物品,研究他们制作的材料。
(2)学生分组选择身边的物品进行研究,做好记录。 (3)汇报研究结果。
(4)提问:人们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材料来制作这些物品呢?
(5)学生讨论、汇报。 (6)教师总结。
(7)拓展:任选一件有两种以上材料制作的物品,研究他们是什么材料?有什么特点?
(8)分组研究、讨论。
3、认识一些新型材料。
(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一些新型材料的资料,在全班进行交流。
(2)教师也可以介绍有关“纳米材料,超导材料”等新型材料的知识。
(3)学生谈谈了解了这些新型材料后有什么感想、体会。
(三)拓展应用:
1、观察家中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哪些是天然材料,哪些是人造材料?
12.三年级科学复习教案 篇十二
一课时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复习要求
1、认真复习课本,结合配套练习题,熟记每一个题目与答案。
2、至少认真翻阅科学书两次以上,记住其中的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还有书中出现的结论性的句子;
3、熟悉以下复习材料。
三、复习要点 《植物》单元解读: 科学概念: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
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5、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6、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7、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8、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观察实验
1.观察比较大树和小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知道知道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2.观察比较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简答题:
1.对植物进行观察和研究之后,说说植物的共同特点有哪些?
二课时 《动物》单元解读: 科学概念: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5、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6、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六只(脚)。
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7、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8、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科学实验:
1、饲养和观察蜗牛。知道蜗牛的生活习性:运动与休眠、呼吸、吃食与排泄。
2、用维恩图比较蚯蚓和蜗牛的相同与不同。
3、观察蚂蚁,并用维恩图比较蚂蚁和金鱼的相同和不同。
三课时
《材料》单元解读:
科学概念
1、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
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纤维)、(纸)、(玻璃)、(钢铁)、(塑料)、(橡胶)等。
2、知道身边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3、金属特性:(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等。
4、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5、塑料的特性:具有(柔韧性)、(绝缘性)、(耐腐蚀性)、(不容易传热性)、(质轻)、(重复利用性)等。
6、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
7、砖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陶瓷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的。
8、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牛皮)等。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金属)、(塑料)、(陶瓷)、(橡胶)等。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后再次加工利用,有的却不能。
9、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科学实验:
1、实验比较木条、金属条、塑料条的弯曲程度。
2、实验比较木片、纸片、金属片、与塑料片谁更容易吸水?
3、沉浮实验;通过实验,比较木材、金属、塑料在水中的沉浮。
四课时
《水和空气》单元解读: 科学概念
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2、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3、水是重要的物质,它存在于(植物)、(动物)、(人体)、(土壤)中。
4、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
5、水和食用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6、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7、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8、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
液体体积的单位是(毫升)。
9、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量筒必须放(平稳)。(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10、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气体。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空气有(重量)。科学实验:
1、观察比较水和油的相同与不同,以及作为液体的共同特征。
2、实验比较水和油、洗洁精流动的快慢。知道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3、空气占据空间实验。
四、措施
【三年级科学测量教案】推荐阅读:
三年级科学教案教科版07-02
科学教案四年级下期(三单元)09-02
2016广东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08-29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0-08
三年级科学含答案06-20
三年级科学期中习题07-15
三年级冲刺卷科学试题07-29
小学三年级科学小论文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