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背后的故事小学优秀作文

2024-07-02

照片背后的故事小学优秀作文(16篇)

1.照片背后的故事小学优秀作文 篇一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在找我的玩具,一不小心我把两张照片弄掉了。那是我五岁的时候,爸爸为我拍的两张游泳照片。

那天,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哥哥,一起在游泳池里游泳。那时候我还小,不会游泳,可是爸爸非教我游泳,我下水的时候还“啊、啊”地叫呢!吓得都快哭了。可是,不一会,我学会了游泳,我就快乐地游来游去。不过,在深水区,我还是得带游泳圈。

我再一次准备跳水,快要跳了,淘气的哥哥一推把我推到了水里,我被淹得大哭起来,突然爸爸拿出相机,“咔嚓”一声,我大哭的表情被爸爸拍下来了。我心里想:是不是爸爸叫哥哥把我推下水的呢?很有可能。

不一会儿,我的表哥表弟正巧也来游泳,我就和他们一起玩。我在和他们玩泼水的游戏,互相泼水,就在这个快乐的时刻,爸爸又把我们欢乐戏水的情景拍了下来。

现在每当我看到这两张照片,我的心里感到非常开心,又想起了那时泼水的快乐。

2.照片背后的故事小学优秀作文 篇二

2011年10月中旬的一天, 邯钢焦化厂维修车间电工一班休息室电脑新更换了一张干熄焦夜景的桌面图片, 在夜幕衬托下, 干熄焦各个楼层的照明灯璀璨夺目, 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班中休息的老党员侯东朝看到照片后, 脑子里却生出了降耗、挖潜增效的“路子”。侯东朝想:“夜景是漂亮, 可有些地方不需要照明, 有些地方可以改成光控灯, 要是改造一下, 肯定能节约不少电!”随后, 侯东朝立即着手节电改造的相关事宜, 包括勘查现场、绘制图低、编写策划书……在车间的支持下, 侯东朝和工友们用1个多星期时间完成了干熄焦照明优化改造, 去年了多余的20盏照明灯, 每天可降本22元。该项改造建议作为“金点子”上报后被焦化厂采纳实施, 焦化厂对厂区所有照明进行系统优化, 每天节约用电3000余千瓦时, 减少电费支出近2000元。

由一张片“挖”出日降电费近2000元, 是偶然, 也是必然。内涵挖潜、降本增效贯穿邯钢发展历程, 成本基因随之深入到每一个邯钢人心中。在成本意识的驱使下, 邯钢涌现出一大批侯东朝式的挖潜典型、降本先锋:炼铁部职工王卫峰修旧利废, 使旧、坏阀门“重新上岗”, 3个月减少备费用4万元;冷轧厂职工李玉冰开展技术攻关, 使精密仪器检修由“外委”变“自修”, 节省检修费用40余万元……

3.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篇三

婚礼仪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在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有些婚礼仪式早已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要想昨日重现,已不可能。然而从各个时代流传下来的记录婚礼的老照片,却为我们沟通历史,了解过去,提供了—个便捷的窗口。

翻看这些记录了人生的历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的老照片,婚礼仪式的百年演变一一在我们眼前闪现。就让我们沿着时代的足迹,一一追寻那些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吧。

20世纪初

20世纪初的中国还在满清的统治下,结婚庆典仍保持着典型的传统风格,虽然这时摄影技术已传人国内,但是人们对照相存有敬畏,新人结婚很少有什么结婚照,因此,我们今天试图用直观的照片来回顾那时结婚的情景就十分困难,从稀少的传世照片看,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影的影像。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结婚照。

“五四”远动带来的新变化

1919年“五四”运动前,中国人结婚崇尚红色,新人是绝对不允许穿白色衣服的。“五四”后,西方民主思想的风气被引进,欧美白纱礼服也被引进,结婚庆典在知识阶层开始西化,新郎穿西化的西装,新娘也穿上了象征纯洁的白色婚纱,这是中国结婚仪式的一大变化。

20年代新人走进教堂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人,婚纱首次在我国亮相,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先生小姐,不少人已经信奉了基督教,他们一般选择在教堂举行婚礼,新郎打领结,穿西装礼服,新娘披婚纱,戴白色手套,手握红玫瑰,代替花轿的是缀满鲜花的小汽车,新人在亲朋好友的簇拥下,步入庄严的教堂。代替喜娘的是西式的司仪,新人交换戒指,互致亲吻,在大家的注目下,新郎将新娘抱进车内,去度他们的新婚蜜月。

30年代婚纱照中西合璧

30年代西式服装大行其道。在上海等大城市开始流行穿白色婚纱礼服。一般新娘穿白色婚纱礼服,手捧鲜花,头戴白色长纱,长达五六米,新郎穿黑色大礼服、白硬领衬衫,戴黑领结,手捧黑呢高帽和白色手套,另外还有男女二位傧相,也穿大礼服和白纱,陪着一对新人,举行婚礼后就在教堂内与双方家长、证婚人等拍摄合影照。

当时的大多数人仍以传统婚礼为主,新娘多穿大红长裙、大红绣花袄,头戴凤冠,新郎是中式装扮。

这时候的婚纱照片中既有新人穿白色婚妙、西装的西式婚照片,也有穿旗袍婚纱的中西结合式婚纱照,还有穿中式长袍、旗袍的中式婚纱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式婚纱照中已经融入了一些西式风格。

40年代出现水上、空中婚礼

40年代前后白色婚纱礼服已经成为一种风气,婚纱照由教堂合影逐步转移到照相馆,程序上也由举行婚礼后拍照改为婚礼中拍照,人数由集体合影演变为二大二小的四人合影,进而发展到只有新郎、新娘二人合影,从此开始了名副其实的婚纱照。

受西式婚礼讲究新奇的心理驱使。一些新人追求新奇的效果,有的举行水上婚礼,有的举办空中婚礼。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当时摄影技术还无法在水中或空中拍摄,所以,照片记录的只是新人走出船舱或下飞机的画面。

50年代简朴为美

50年代的结婚照体现出的是劳动为美的时代风尚,婚礼仪式很简单,一张床、几把简陋的凳子、椅子就是结婚的所有家当。新人的服饰也很简朴,许多人结婚并没有什么结婚照,通常情况也就是去照相馆拍一张合影而已。从现在人的眼光看根本算不上是结婚照。偶尔也有比较讲究的穿旗袍结婚照相的,这部分人基本上是知识分子,他们或者有留学经历,或者是出身于工商官宦之家的公子、小姐。当时的结婚照新人的姿势没有什么变化,这种机械的样式延续了数十年,直至80年代初中期。

60、70年代工作照代替结婚照

60年代中后期,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旗袍、婚纱统统被列为“破四旧”,属于清扫的对象,婚庆照同样在扫除范围。这一时期,基本上没有什么艺术风格的婚庆照,有的也是战斗色彩浓厚的结婚照片,身着工作服,手捧红宝书,胸佩毛主席像章,满脸的严肃。军装这时十分流行。这时的结婚照与其说是婚庆照不如说是工作照。

进入70年代,社会风气相对开放,婚庆照流行二寸黑白照片。人物衣着简朴,基本上没有什么修饰。

80年代婚纱照卷土重来

80年代初,婚纱摄影得到了重新认识,婚纱摄影业务开始增加,当时的婚纱照大多以模仿西方宫廷模式或园林风景做背景,被摄的主体,人物的服装及装饰品都是欧化的,人们将婚纱照当作结婚的一项重要内容。

翻看这些记录了人生的历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的老照片,婚礼仪式的百年演变一一在我们眼前闪现。就让我们沿着时代的足迹,一一追寻那些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吧。下面,我们就以50年代的婚礼为范本,在老照片中寻找旧时光。结婚离别寻常事——50年代的婚姻

父母结婚是在1950年,那一年父亲24岁,母亲22岁。婚礼是在南京举行的,既中式又西式,所谓的中式,就是拜高堂等一切礼仪都不少,所谓西式,是照了一张婚纱照,父亲西装领结,母亲婚纱百合,到现在来看都不过时。

结婚对两个年轻人来说,是一生当中的大事,但是当时的人好像没有那么多的儿女情长,因为那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年代,祖国的建设,个人的发展远比卿卿我我的恋爱婚姻更为重要。父母在南京住了三个月就离开了家里的那栋大房子,来到无锡乡下,开始了教书生涯。学校很小,名字叫许巷小学,教室是—个地主的大房子的客厅,学生只有几十个,不同的年纪全部在一个教室里,老师只有父母两个人。母亲要教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所有课程,父亲要教体育课和批改作业。每天起早贪黑,很累,也很快乐。

这就是他们的新婚生活。一年以后,我姐出生,父母把教室隔壁的—个很破的房子收拾了一下,把婴儿放在那里,母亲在坐完月子以后就去上课,上完课就去隔壁喂奶,喂完奶再到隔壁上课。

这样的生活延续了一年,父母都去参加大学考试,双双考上大学。父亲重回南京上大学,母亲考上的大学因为种种原因改办成了一个短期培训,很快就到了北京工作。孩子放到外婆家,两个人都义无反顾地奔向了新的地方。母亲离开的时候,还是哺乳期,在北上的火车上,奶水涨得她泪流满面。但是那个时代的人心中的气象很大,夫妻分居,母女离别,这样一些现在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在那个时候都被心中的激情冲得很淡很淡。

母亲没有想到,这新婚不久的离别,等到重逢的时候,已经是五年以后。 在这五年的时间里,夫妻只见过两次。父亲毕业以后去了北京工作,母亲的单位早已经从北京迁到了山西。好不容易,母亲单位有一个出差的机会去北京,领导安排我母亲去,母亲拖着姐姐来到了北京,来到了父亲的单位。母亲记得去的那天是一个星期天,去了以后才知道,父亲和单位上的人利用星期天出去搞活动去了。母亲无奈,只得在外面等,好不容易等到我父亲从外面风尘仆仆地回来了,可是,他们的活动还没有结束,父亲还是“公务缠身”,所以始终没有出来见一见久别的妻女。

母亲和姐姐在外面等了一天,父亲还是没有出来,晚上了,母亲没有办法,她也知道父亲的为人,只好带着我姐从三里河的邮电部设计院坐公共汽车来到了前门大栅栏的一个旅馆。可能是累了一天了,那天晚上,母女两人睡得很沉。

第二天是周一,一大早天空还是黑黑的,大概七点都不到,旅馆的服务员就来敲门。母亲睡眼惺忪地起来,服务员在外面说,有人来找你。母亲很纳闷:谁那么早来找我?

门打开了,父亲进来了。

父亲说:我马上还要去单位上班,只能抽早晨这么一点空来看你和女儿。看到爸爸我姐很高兴,父亲很爱孩子,往常给孩子买很多东西,但是这次太匆忙,父亲好像还来不及买东西。一家三口就在那天早上,在前门大栅栏的那家有些破旧的旅馆里相会了20分钟,父亲就匆匆离开去上班了。

4.照片背后的故事作文 篇四

韩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那里风景优美,有很多特色小吃,人们也热情好客,给我留下很多美好的印象,我们还做了很多有趣的活动,如:看稀有动物;坐飞车;滑雪……

你看这张照片萌吧?这就是我第一次滑雪的样子。

这时正是冬天,我第一次看到大雪,心情又激动又兴奋,哥哥提议去滑雪,我高兴得欢呼起来!到了滑雪场,到处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有很多人在滑雪,场面真壮观哪!还不时地传出他们兴奋的尖叫声,我们的情绪也被感染了,赶快换上了滑雪服和靴子,哇,好酷啊!简单地练习之后,我们就来到了真正的滑道上,令人激动的时间终于到了,我开始慢慢移动,我看到哥哥滑在我的前面,他滑得很快,并且没有摔倒,我很羡慕他,想要像他一样快,所以我开始加快速度,刚滑一点就摔了个狗啃泥,我摔得的很疼,疼得都要哭了,而且我爬不起来,只能呆呆地在那里坐着。妈妈滑了过来,把我扶了起来,并对我说:“慢慢来,要有信心,相信你能成功!”我咬着牙点了点头,然后妈妈就滑走了。我慢慢地移动了一点,开始滑了,我又练习了一会,又回到了滑道,慢慢地我滑得越来越好了,也明白了要领,后来就行动自如了。

然后我就去到了终点。爸爸妈妈都在哪里,给我竖起了大拇指,和一个温暖的拥抱。

5.照片背后的故事作文 篇五

记得那天,我们和姐姐一家一起去太子湾玩。正值去外面玩的好日子,怎么能放过!对了,我们来是玩的,可妈妈却是来是拍照的。我们一起去了太子湾。

大家都知道,太子湾的景很美,果不其然,我们大家玩的欢,妈妈拍照也“拍得欢”。咦,那不是郁金香吗?我想起了老师说的话。我在书上见过它,但没料到它会这么好看。妈妈又在拍照。真无聊,看到那么漂亮的郁金香竟然无动于衷,真没情趣!我把头别到了一边。这时,我突然到了一声尖叫:“呀,蜜蜂!”原来妈妈拍照时不慎惊扰了蜜蜂,使那只蜜蜂以为她要攻击它。.嗯?这该怎么办?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突然,老师的话又及时地浮现在我的脑海。“快,妈妈,慢慢地走出来,不要碰到它!”妈妈慢慢地走了出来,终于获救了。

6.照片背后的故事小学优秀作文 篇六

那天,我和爸爸妈妈以及哥哥,一起在观赏玄武湖的美景,湖面水平如镜,湖水清澈见底。湖面上有一座巨型观音雕像,在它的四周,有几座坐在莲花上的观音童子,个个胖乎乎的,可爱极了。湖面上还盛开着数不清的莲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啊!还有许多人乘坐着小船在游玩,真是惬意极了。

这时,哥哥说:“40年前,爷爷奶奶在这里游玩时,在玄武湖边的一块大石头旁拍了一张照片,那我们也拍一张吧!”“好啊,现在我们在这拍一张,再等我们俩长大了,结婚了,还在这里拍一张,就这样一代代地传下去,多有纪念意义啊!”我连忙表示赞同哥哥的提议。

说完,我和哥哥就当起了摄影师,让爸爸妈妈坐在大石头旁照了一张照片——相同的背景,人物不同,经历不同。爸爸妈妈的合影,见证了现在幸福的生活,爷爷奶奶的合影告诉了我们生活不容易,日子也会越过越美好。

7.一把梳子背后的故事 篇七

从1993年开始的挎着篮子沿街叫卖木梳到如今年营收逾2亿, 谭传华坚持认为自己不是单纯在卖产品, 而是附带着卖文化。

出身木匠世家的谭传华热衷的是欧陆那种逾百年而不倒的小作坊最终演变成高端品牌的发展路径。为此, 他把自己的“木匠家史”挂到了每个终端连锁店铺, 连公司的Logo也是一个悬着“我善治木”招牌的作坊形象, 从产品名称、说明书到店铺形象, 谭木匠努力营造的恰是一种纯正的中国古典文化意境。这也和谭传华本人的“文士”情结密不可分, 右手残疾的他自幼便善长水墨丹青, 左手挥毫且在圈内声名不小, 年轻时曾异想天开地背着画夹闯天下, 并为此饱受冻馁。

盲流之旅

当然, “谭木匠”掌门人——谭传华并不是天生的光脑壳。二十多年前, 他自然是一个长着一头黑发的青少年, 对人生充满憧憬, 对文学、对绘画充满期待。于是, 就有了长达两年的漂泊之旅。

谭传华出生在重庆市万州农村。18岁, 下河炸鱼, 不慎炸掉了右手, 人生轨迹自此发生改变。在那个岁月, 一个残疾人在农村就是一个失去劳动力的人。不过, 要强的他很快走出身体残疾的阴影, 跟着从部队回来的二哥学得一手好画, 并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

23岁的时候, 恋爱受阻, 读了很多书的他便想去走万里路, 他就带着父母给的50元钱, 开始了长达两年的流浪。他在流浪中寻梦, 寻找自己的画家和诗人梦。他带着一本词典和几本唐诗宋词, 背着画夹子和一个人造革桶包, 出发了。没有人在出发点给他送行, 只有父母支持又担忧的复杂眼神。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 流动人口还不是很多, 谭传华成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盲流”。他先到北京买了一个箱子, 把书和简单的衣物装进去, 就一口气到了西北。50元已经花光, 谭传华开始变卖衣物, 他至今都记得一块价值120元的上海牌手表只卖了20元。

一路艰辛, 让谭木匠心灰意冷。他就在那年的11月份辗转来到峨眉山, 不是来看风景, 而是来找一个好地方自杀。冥冥之中, 似乎有股力量要阻止悲剧发生——因为下雪, 峨眉山封山。自此, 他也就服从了命运的安排, 放弃了自杀的念头。

但这个时候他又不愿意回老家, 就用身上仅有的几元钱买了一张火车票, 坐上了去云南昆明的火车。出昆明站时, 因为紧张, 半天没找到这张短程票, 就没有跟着人流混出站, 而被火车站查票员扣住了。没钱补票, 火车站就扣住了谭传华的那个箱子, 里面有他的部分衣服和书, 是他的大部分财产。查票员说, 你有钱了就来赎。幸好他想赖以吃饭的工具画夹子还在。但是, 有了画夹子并不意味着他能在昆明找到吃喝住的地方。

谭传华对他刚到昆明的三天记忆犹新, 那是他人生体验中非常关键的三天。

第一天, 到昆明时他如饿狼, 漫无目的地瞎转, 连续问了好多人是否画像, 都遭到了拒绝。一个饭店里, 一个男人喝得微醉, 桌上还有好多剩菜, 这对谭传华充满了诱惑。可能是那个男人看出了谭传华眼睛里的渴望, 就把剩下的半瓶酒全倒在那些剩菜里。这给当时的谭木匠很大刺激, 他咬牙忍住了, 没有走向乞讨这一步。

到第二天晚上, 由于他还没学会叫花子的某些本领, 不知道哪里能过夜, 对过夜地点的判断“不职业”, 致使那晚成为他非常难熬的一晚。

最开始, 他在一栋7层楼的工地上睡觉, 枕着桶包, 抱着画夹, 忍着饥饿。那个时节的昆明夜晚还很寒冷, 谭传华清楚地记得那晚昆明下着小雪。半夜的时候, 楼上忽然泼下了一盆水, 浇湿了他的半边身子。

他的衣服在西北卖掉了一部分, 出昆明火车站时又扣留了一部分, 剩下的衣服本来不足以御寒, 又赶上这一盆冷水, 谭传华沮丧到了极点。他只好跑着跳着, 最后发现路灯下的温度比较高, 就站在路灯下烤了很久。

在昆明的第三天, 他终于拉到了一份业务。

一个瘦瘦的年轻人看到谭木匠说, “我有很多照片, 但想画一张像, 看看跟照片有什么区别。你多少钱画一张?”谭传华说, “要是像, 你给2元钱, 要是不像, 你不用给钱。”最后, 那个年轻人很高兴地给了谭传华2元钱, 其实比年轻人更高兴的是谭传华。年轻人不知道自己眼前的这个左手画家为了挣这2元钱吃了多少苦。

……

流浪两年后, 在贵州的一场大病让他最终选择了回到老家, 娶妻生子, 继承了祖上传下来的职业, 做了木匠, 开始创业。

继承祖业

“谭木匠”是从猪圈走出来的。从1993年开始创业, 到今天“谭木匠”能成为“驰名商标”, 其间的每一步都体现了这个光头男人的商业智慧。

“1993年9月14日, 李军到三峡商城推销, 几位服务员对我们的木梳爱不释手, 随即掏钱买了8把。看来我们的梳子有市场、有销路!市场万岁!理解万岁!”谭传华在那个装着自己第一笔销售收入的破烂信封上, 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并至今保存着这笔共十六元人民币的“巨款”。

1995年, 谭传华正式注册“谭木匠”梳子商标。经历过艰难地推销之旅, 烧过价值30万元的不合格产品, 搞过无数次技术改革, 创办过《快乐的谭木匠》宣传漫画报……1997年, 谭传华的小木梳终于获得了较好的市场知名度。就在他磨刀霍霍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 一个意外的难关挡在了面前:由于没有固定资产作抵押, 银行不愿意贷款给这个靠生产小梳子为生的小企业, 谭传华后继乏力。

这是当时中国所有中小民营企业共通的成长难题。

1997年8月19日, 对银行苦苦哀求没有结果的谭传华愤怒了, 在重庆一家报纸上打出整版广告:谭木匠工艺品有限公司招聘银行。在当时的中国, 民营企业招聘银行是一件国内外轰动的稀奇事, 全国乃至全球1000多家媒体蜂拥而至, 争相报道“谭木匠招聘银行现象”, 并随后在金融界、企业界引发了一系列关于“银、企关系”的大讨论。

谭传华终于获得了银行的支持, “谭木匠”的知名度也空前高涨。1998年春节, 拿到贷款的他在中央电视台打出了自己的第一个产品广告, 这也是整个木梳行业的第一个广告。第一个孩子再矮小也是排行老大, 冥冥中他获得了第一个抢先出头的机会——“谭木匠”毫无争议地成为了中国梳子第一品牌。

但市场似乎并不给这个“第一品牌”面子。此刻“谭木匠”的销售模式主要依靠商场铺点。然而, “谭木匠”出名之后, 其他木梳企业也开始苏醒, 商场终端竞争激烈起来。

就在谭传华发现商场这条路不仅走得慢, 而且有日益走下坡路趋势的时候, 他起初尝试建起来的几个专卖店营业额却节节飙升。与其深陷于商场肉搏, 不如另辟一条蹊径, 在专卖店上作文章。谭传华立即请来当时大名鼎鼎的“余明阳专家团”, 为公司导入CIS.这一导入, 谭传华“斗胆”花去了当年三分之一的利润。同时他重新规划企业战略, 撤出各地商场柜台, 将商业模式转向专卖店连锁加盟的方向。

1998年3月7日, “谭木匠”与第一家加盟连锁店签约, 从此开始了特许经营的发展之路。

到2000年初, “谭木匠”专卖店已星罗棋布地开了接近100家。然而就在这年春天, 专卖店加盟速度骤降, 各地加盟商开始有了抱怨。抱怨的核心是效益:其一, 由于产品单一, 风格单一, 顾客来到店里的选择并不多;其二, 谭木匠梳子价格很高, 但针对高品味高消费群体的品牌附加值并没有做足;其三, 梳子虽好, 店堂装修却很一般, 常常埋没于商街而吸引不了眼球。其结果, 是各地加盟店生意平平淡淡, 利润勉勉强强, 投资回报率不高, 有的甚至亏损倒闭。

这其实是中国所有连锁加盟企业都必须遭遇的一道坎, 能否迈过这道坎, 既要看企业家的能力, 也要看企业家的态度。谭传华能力出众且态度坚决, 他说, 谭木匠公司有钱了, 我们坚决不买高档办公楼, 坚决不买豪华别墅小轿车, 要把有限的资金花在“一硬一软”之上:硬是好的设备, 软是能干的人;硬是产品的质量, 软是产品的文化含量。

花了一大笔钱, 在绝对一流的“能干人”帮助下, 谭木匠既传统又现代、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调的新店面设计方案很快拿了出来。自己试装了一个店, 大获成功, 销售额比老店竟多了一倍有余。

新的店面设计古朴、典雅, 充满个性和传统文化气息, 充分展示了“谭木匠, 手工造”的悠久韵味, 大大提升了谭木匠梳子的品牌文化含量。推出之后, 立即在行业内外引起了轰动, 高价位的木梳因文化含量的烘托, 也似乎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了。口口相传之下, 2000年底, 要求加入“谭木匠”特许经营网络的人数是1999年的数倍之多。在新店面的形象暗示下, 一些消费者和加盟商对品牌的误解令谭木匠人哈哈大笑, 他们说:你们谭木匠是百年以上的老字号吧?

2001年, 创业不到8年的谭木匠公司有了成为“百年老店”的雏形。

充实自己

谭传华清楚自己文化程度不高, 所以他拼命学习, 像海绵一样吸收所有国内外企业的先进思想。他不仅读众多的书, 还自创了一门“聊天学习法”, 不断找人聊天, 对象有博士教授, 有文人骚客, 也有普通的员工, 他总能从不同的人身上得到不同的启发。

学习则得智慧, 智慧令人清醒, 清醒者不忘与时俱进。

以产品开发为例, “谭木匠”围绕“亲情、友情、爱情、风土人情”的主题, 年年滚动推出数百种新款式, 如今已有2480个梳子品种, 享有12种技术专利, 以品种繁多、各店之间不同质化的优势吸引顾客, 也令所有的竞争对手望尘莫及。其实最开始, 谭传华的梳子只有10来种, 在听取各方意见, 不断思考定位后, 他很快成立了专门的研发部门, 投入大量的资金, 想了无数种办法引进高级设计人才, 大搞研究开发。

他甚至不惜重金邀请国外的设计师来设计“战略新品种”:“人们往往由于太熟悉而容易熟视无睹, 我请不熟悉中国市场的外国人来设计中国产品, 一是必有独到之处, 二是也有利于打入国际市场。”

事实证明, 由于产品的快速更新, 不仅能不断地吸引新老顾客, 也能有效扩大加盟商范围。“谭木匠”一家专卖店最多能陈列300多个产品品种, 以前某一区域范围内只能开一家店, 如今由于品种丰富, 许多地方多开一两家店, 生意照样红火。

一把梳子被挖掘出两千多个形象和内涵, 在一个人们永远需求的领域、在自己牢固控制的专卖店里畅销着, 扩张着。谭木匠这个小产品领域的“隐形冠军”, 由此脱离了中国大多数“隐形冠军”受制于人暴起暴落的厄运, 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然而奇迹的背后, 支撑研发成果落地为实实在在产品的, 则是不断的设备更新。

“当一个工厂门口车水马龙, 呈现一副需求繁荣景象时, 就该考虑更换新设备了, 这样你才会不易被超越。”谭传华从日本企业身上借鉴到了这样一个真理。2001年, “谭木匠”全套设备更新。短短4年后, 他又将旧生产线淘汰, 更换新设备。

谭传华总爱笑称自己是个土包子, 卖的是最老土的木梳子。然而, 他“土里土气”的背后, 隐藏的却正是当今民营企业急需的现代化眼光、国际化视野、以及永不止歇的创新精神。

商业不能疯狂——这是谭传华的发展逻辑, 因此“戒急求稳”便是第一要义。虽然这多少会让这个商业故事显得有些平淡, 但我们也不能据此给谭贴上“偏安主义者”的标签。

借助加盟模式扩张品牌最终却因管理失控而折戟沉沙的案例从不鲜见。但拥有700多家加盟店且能有效管理, 却是谭木匠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其核心便是这种“戒急”的心态, 与惯常企业求多求快的扩张模式不同, 谭传华每年都会反向限定加盟商的数量指标。对速度和规模的泰然处之, 也为其深入琢磨如何加大公司的控制力度、限定加盟商的可周旋余地提供了空间。

如今, 通过IT管理平台的统一管控, 谭木匠对所有店面的装修陈设以及产品价格都进行统一管理, 所有商品供应商均无权打折促销, 即使是加盟商降低自己的利润进行打折, 被谭木匠发现, 也会受到处罚。这种对各个环节的严格控制, 无疑能在迅速扩张的同时, 将管理风险降到最低, 同时, 最重要的是能够保证品牌的统一和产品在消费者心里的良好印象。

用谭传华自己的话说, 其面对扩张之所以如此不疾不徐, 一个理由便是:谭木匠的产品全部来自手工, 手工制造主要依靠师傅带徒弟, 需要帮、传、教, 无法供应到那么多的店。这个略显牵强的答案背后, 其实是谭传华对自己的木梳——这个典型的手工艺品蜕变成工业化制造品的排斥。

诚信快乐

在很多研究谭木匠品牌的文章里, 有一节几乎都要提到, 就是谭传华确定要用“谭木匠”作为商标时, 主动烧毁了15万把梳子。当时谭传华觉得这15万把梳子的质量比市场上的好多梳子好得多, 但已经不符合“谭木匠”的质量标准, 会影响“谭木匠”的精品属性。烧梳子一举成为当时很多媒体的话题。

在谭木匠公司大门的文化墙有这样几个字:诚实, 劳动, 快乐。这是公司的企业文化核心, 也是最不容易被人模仿的企业灵魂。

在很多城市, 很多走在路上的人们可能至今都不明白, 谭木匠, 这个看起来冷冷清清的小店, 却为什么会活得舒舒服服。原来, 开专卖店之初, 谭木匠公司就严格定下规矩:产品一律卖价多少标价多少, 不降价不打折。顾客来了, 选好梳子付钱就走, 不必讨价还价争执半天, 所以店里始终“冷冷清清”。

这条规矩一直沿用下来, 成为谭传华“诚实立企”的标竿。

诚实首先是一种公司行为。比如对于产品质量, 因为“谭木匠”梳子是纯天然的, 所以容易因为使用不当而发生损坏, 于是谭传华干脆将产品弱点直接印在了产品包装上, 以昭示顾客, “买者慎买用者慎用”。

所有人都认为“谭木匠”如今能有300多家店, 已经是个奇迹了, 其实, 如果不是因为“诚实”的缘故, 还可以多开更多的新店, 收更多的加盟费, 卖更多的产品。比如仅2004年, 全国各地向谭木匠公司递交加盟申请的报告就有700多份, 而经严格考核论证准许开张的只有四五十家, 考核的重点就是“是否有足够盈利保证”。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谭传华很清楚自己和加盟商的关系。一直以来, 他把总部和加盟商之间的利润空间都控制得很好, 但他认为这并不足够。在“谭木匠”, 所有的加盟商都是公司员工, 统一叫“店长”。一年之内, 凡是店长觉得不好卖的货都可以原价退货。“实事求是公平合理地处理总部和加盟商之间的关系, 这也是一种企业的诚实。”谭传华认为。同时企业对店长好, 店长就对员工好, 员工就对顾客好, 顾客就对企业好……这意味着, 诚实的行为在商业领域, 是有着极其长远的商业回报的。

“诚实是一个人的美德, 她像水一样没有颜色, 没有棱角, 没有味道, 但是谁也离不开她……你们以行动来阐释了这个道理, 以你们一生最大的一件事来证明了你们的人生观念——诚实。为此我代表所有的谭木匠人为你们深深祝福”2003年11月28日, “谭木匠”196店员工杨玲在自己的婚礼上, 收到了老总亲笔写来的一封贺信。8个月前, 这位员工因误把店里收到的假钞补给了一个司机而懊悔不已, 她想方设法辗转找到他, 用真钞将假钞换了回来。不久他们成了朋友, 还相爱步入了婚礼的殿堂。

在“谭木匠”, 像这样因为诚实而获得好的回报的故事很多很多, 这也是谭木匠人感到最为骄傲的地方。而这种骄傲构成了一个企业的文化凝聚力, 演绎了一个小小的“企业乌托邦”。这个企业因此成为中国商业生态里一个生机勃勃的健康细胞, 它让人踏实, 让人信服, 凝聚人气。和企业的创业经历、品牌形象、商业模式、产品创新力一道, 构成了人们对它的尊重, 和社会对它的接纳——也许从根本上说, 这才是谭木匠公司最大的秘决。

把木梳这样一种常见的小商品做到极致, 甚至做成奢侈品, 需要具备的除了我们老生常谈的商业模式、企业治理之外, 更关键也是更玄乎的便是:传统积淀和文化内涵。

8.照片背后的故事作文350字 篇八

去年的冬天,下了很大的一场雪,因为我很爱玩雪,妈妈就把那美好的一幕用相机记了下来,上面有我、姐姐、爸爸、妈妈。 我和姐姐照了一张玩雪相片。你看,我抓起一把雪,把它揉成一团,扔向姐姐,姐姐却没有察觉。她被冰得哇哇直叫,又开始“反攻”我了。妈妈把这一影像“咔嚓”一声记了下来。过了一会儿我发现,我们的衣服上沾满了雪。玩累了,我们躺在雪堆上,我发现,雪是那么的软。我想,雪和棉花糖一样软,可以吃吗?于是,我吃了一口,哇!好难吃啊!又冰又无味,我赶紧吐了出来,妈妈趁我不注意,把这一景像也拍了下来。接下来,我和妈妈、姐姐、爸爸照了一张合影。那天,我过的很开心。 冬天的雪,告诉大家春天快来了,带给我的却是童年美好的回忆,所以,我才把这张相片介绍给了大家。

第3篇

9.照片背后的故事作文600字 篇九

现在拍的这张上面,一共有三个人,一个是我,一个是我爸一个是我妈。那是我们最近去一个公园玩时拍的。我们穿的衣服很时尚,也很靓丽。以前拍的那张就略显得陈旧了。穿的衣服也并不算好看,她也是在一个公园里拍的。把两张照片一比较,就可以看出很大的不同之处。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之处呢。那是因为,两张照片拍的时间不同,也导致了我们的家风和我们的家人性格有所改变。

目前我们的想法与以前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原来我们认为一件物品只要实用就好。但现在我们认为一件物品不仅要实用还要好看。在追求实用的同时也要赶上流行。慢慢的,社会将一些陈旧的物品丢弃了,同时也新加入着更多的新东西,所以我们的思维不能仅仅拘泥于某种境界,而应该有所突破,创造更高的境界。否则我们就不会进步了,社会也不会继续发展了。

同时我也知道了平安才是福,虽然我们要赶上流行,但同时最最重要的还是健康,只有健康了,我们才能做更多的事。但有些不能丢弃的家风,我们还是要保持的。因为这样才能体现出我们家的特色与魅力。

10.“渑池之会”背后的故事 篇十

【案例1】“渑池之会”是因为秦王想报复吗?

(生自由朗读“渑池之会”的故事)

生:老师, 我有一个疑问:秦王骗取和氏璧已经失败了, 为什么过了几年, 又要约赵王在渑池相会呢?

(生纷纷举手)

生:我觉得秦王不甘心骗取和氏璧的失败, 他想要报复。

师:有道理。蔺相如“完璧归赵”之后, 秦王自然心有不甘, 必定想找机会实施报复, 于是引发了“渑池之会”这个故事。

【分析】如果不了解历史背景, 只凭课文内容猜度, “渑池之会”的起因很容易归结为“秦王不甘心骗取和氏璧的失败, 想要报复”。然而事实远非如此。

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其后秦伐赵, 拔石城。明年, 复攻赵, 杀二万人。”这就是说, 自蔺相如完璧归赵之后, 秦赵两国曾交战数次, 长达数年, 而且秦国均取得了胜利。不过让人疑惑的是:既然秦国攻城拔寨、屡战屡胜, 为何又突然提出与赵王会面呢?

原来, 在“渑池之会”的前几年, 秦国虽然强大, 但一直担心其他各国“合纵攻秦”, 于是决定在战略上作出调整:一方面主动与楚、韩、魏等国交好, 另一方面则集中精力攻打赵国。然而在几年的对抗中, 秦军虽然屡屡获胜, 但依然没能一举消灭赵国。而就在此时, 形势突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先是赵国的盟友燕国在与齐国的交战中节节败退, 几失招架之功。赵国在惊恐之中急欲与秦妥协, 以便回身对付齐国。与此同时, 南方的楚国趁着秦赵胶着之际, 突然毁了和约, 派军攻打秦国。见后院失火, 秦国也无心思与赵国相争。于是, 共同的需要使两国坐到了一起。

可见, “渑池之会”并非秦王为报“骗取和氏璧失败”之仇所设的圈套, 而是由于时局所迫, 双方不得不作出的政治妥协。

【案例2】“缶”只是一个瓦罐吗?

师:秦王让赵王鼓瑟, 可蔺相如为什么要让秦王击缶, 而不是让他鼓瑟呢?

生:因为“瑟”是一种乐器, 而“缶”只是一个瓦罐。“击缶”自然要比“鼓瑟”低一个层次。所以蔺相如要让秦王击缶。

师:是啊。从表面上来看, 赵王为秦王鼓瑟, 秦王为赵王击缶, 大家谁也不欠谁, 可事实上, 还是赵王胜了秦王。

【分析】“缶”, 最初是用来盛水或盛酒的一种器皿, 多用陶质, 也有用青铜的, 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当时人们常常边喝酒边敲打这种酒器吟唱, 所以, “缶”也就渐渐演化成了一种乐器。《说文》云:“缶, 瓦器, 所以盛酒浆, 秦人鼓之以节歌, 象形。”只不过在当时, “缶”被视为一种很下等的乐器, “击缶”也是一种十分低俗的娱乐方式。据《墨子·三辩》载:“昔诸侯倦于听治, 息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 息于竽瑟之乐;农夫春耕夏耘, 秋敛冬藏, 息于瓴缶之乐。”这表明“击缶”在当时只流行于社会最底层的农人之间。

在渑池会上, 秦王为戏弄赵王, 让赵王给他鼓瑟。蔺相如为维护国家尊严, 逼迫秦王为赵王击缶。一个鼓瑟, 一个击缶, 看似谁也不欠谁, 然而, 击缶较之于鼓瑟则更显低人一等。难怪秦王在听完蔺相如的请求后会怒而不许。上例中学生已经体会到了“击缶”与“鼓瑟”的不同意蕴, 但将“缶”理解为“只是一个瓦罐”, 显然有失偏颇。作为教师, 应当及时予以指正。

【案例3】蔺相如真会跟秦王拼命吗?

(出示:“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 我就跟您拼了!”)

师:你在读这句话的时候, 最想强调哪个字眼?

生:我会强调“拼”字, 这样才能反映出蔺相如的勇敢和无所畏惧。

生:我也会强调这个“拼”字。我觉得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 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如果秦王不答应, 他会与秦王拼个鱼死网破。

师:说得太好了!带上这样的理解与感受, 你再读读这句话。

【分析】蔺相如让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王不答应。于是, 蔺相如作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 他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 我就跟您拼了!”很多人在读这句话时, 往往会关注到这个“拼”字, 认为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 已经做好了牺牲自己的准备, 如果秦王不为赵王击缶, 他就会与秦王拼命。

事实果真如此吗?稍加分析我们便可发现, 说蔺相如准备跟秦王拼命, 于情于理都说不太通。

其一, 秦王距蔺相如虽只有五步远, 但相信此时其身边必定站着许多侍卫, 要想杀秦王, 简直比登天还难;

其二, 蔺相如只是一介书生, 五步之内怎能伤及秦王?

其三, 退一步说, 如果蔺相如真的与秦王拼了, 无论谁胜谁负, 在秦国地界, 赵王和他, 以及其他一些随从还能全身归国吗?蔺相如一世英明, 不会在这一问题上一时糊涂吧?

可见, 这个“拼”字似为可疑。

其实, 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 蔺相如的话是这么说的:“五步之内, 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这就告诉我们, 蔺相如压根儿就没想跟秦王拼命的意思, 他只是想用自杀的方式, 将脖子上的血溅到秦王的身上。因为在古代, 被颈血溅身是一件极不吉利的事情。秦王自然不想因此惹来一身的晦气, 更何况在如此复杂纷乱的形势下, 他也不想为此事而闹出更大的事端来, 所以只好无奈地为赵王击了一下缶。

11.照片背后的故事小学优秀作文 篇十一

那天进行了一次数学考试,虽然预感到我的成绩可能不理想,但是拿到卷子的我还是忍不住吓了一跳,开始为这个“恐怖”成绩担心起来:妈妈会不会如火山爆发般的批评我呢?姥姥能不能及时救场?爸爸下班比妈妈晚,等他回家该发生的也发生了,显然不能指望他了。我该怎么办?有什么办法能阻止这一切?我拖着沉重的脚步往家走着,直到坐在写字台前也没想出好主意。怎么阻止……怎么阻止……阻止……哎?阻止?有办法了!想到就干,我开始忙活起来,并为自己的聪明暗自欢喜。

终于,妈妈下班了,我的心随着钥匙插进门锁的声音一起紧张起来。妈妈进来了,可是她却只能停在玄关那里,因为在她眼前竖起了一道屏障:一摞塑料方凳,一个旅行箱,一个大板凳上摆着一个小板凳,它们紧挨着餐边柜,直接挡住了妈妈进客厅的脚步。不知道为什么,我竟然还放了一个魔方在小板凳上,用一条长围巾从一头拦到另一头,难道是为了增加保险度?这个花了好久才摆好的阵势在我当年的心里绝对是防守杰作。

妈妈只一眼就意识到了我可能没考好,我抢在她发火前赶紧说:“这卷子比你给我练的难多了,绕小孩!”妈妈听了,哭笑不得,果然没冲我发火,只是说:“那就再讲讲,争取下次考好。”真没想到,我就这样逃过一劫。事后妈妈说本来很想发火,但是看到我这么孩子气的“处心积虑”,干了一件自以为“防火防盗防妈妈”的事,她又气笑了,理解了我的做法。

12.老照片背后的故事作文400字 篇十二

照片上,有3个小孩围在水龙头旁边快乐地戏水,那是他们第一次见到有水能从一个弯弯的管子里流出来,他们一定是惊喜万分,所以才那么兴奋。

爷爷还为我们讲了他从上海进货乘船回东台的故事。当时码头上只有两条船,一条是木头底的`船,一条是铁底的船。爷爷想乘木头底的船回来,可是船票全卖光了,所以只好买铁底船的票,而且还是条件最差的五等舱。爷爷坐进船舱不一会儿,一个大浪打过来,把船舱的铁门冲开了。水哗啦啦地流了进来,眼看着水已经淹到膝盖,爷爷急中生智地爬到一个高高的装满了货物的大木箱上面。等了很久,几位船员冲进船舱,将铁门用力地关上,水这才止住了。

爷爷还和我们说了很多很多。他就像是一棵老树,不知在风雨里度过了多少岁月,依然坚强地直立着。

13.“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背后的故事 篇十三

1960年4月2日, 距61个民工中毒整整两个月,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山西省高级法院下达执行命令, 平陆县人民法院召开万人大会, 在中毒民工对投毒犯进行血的控诉后, 两名反革命投毒犯被执行枪决。

当时的全国各大报纸, 都对此作了报道。

行刑大会虽然标志着“平陆事件”从形式上结束了, 但由此引发的意识形态上的动荡却才刚刚开始。

在那个特殊年代, 这一事件似乎一下子唤起了党内和思想领域里的阶级斗争意识。行刑大会后, 当时的《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山西日报》等报刊和理论界一时间此起彼伏, 发表了大量的社论、文章, 而且观点十分鲜明, 强调阶级斗争意识必须时刻保持。同时, 全国从上到下, 开始在重要岗位清理五类分子。仅平陆一县, 就从炊事员队伍中清理地富反坏分子64人, 调整富裕中农44人。这个事件被媒体称之为“平陆事件”。在此后很长的时期内, 被当作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时期的突出表现而被更多的文章、讲话、作品所引用。

晚报掀起了大波澜

其实, 对于中毒事件, 一开始地方新闻界反应并不强烈。

1960年2月4日晚, 急救的人群中正奔跑着3名《平陆报》记者。事后, 当他们提出发稿建议时, 却被上级否定了, 他们认为投毒事件是件不光彩的事, 不值得宣传。因而从事发到《北京晚报》刊出首篇报道, 该报没有刊发一篇新闻。

山西新闻界也是如此。

就在娘子关内的新闻界按兵不动时, 2月6日, 《北京晚报》在显要位置上发表了杨树茳同志的《千里急救》一文, 引起了较大反响。接着, 《人民日报》很快转发了这篇通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不甘落后, 当天同时进行了播发。随后, 《光明日报》《大公报》《健康报》也迅速加入炒作队伍, 相继刊发了有关消息。这股新闻冲击波瞬间震醒了山西。2月7日, 《山西日报》才以醒目标题《崇高的阶级友爱精神, 伟大的共产主义风格》刊出了首都军民千里急救的事迹。

第一个冲击波过去半个月后, 第二个冲击波开始形成, 这次打头阵的是2月21日祝作辉发表在《空军报》上的通讯《穿云破雾救亲人》。《人民日报》迅速转载了这篇通讯, 同时在头版显要位置报道了卫生部致人民空军的一封信, 表扬和感谢他们为抢救中毒民工, 克服重重困难送药的事迹, 被《北京晚报》《山西日报》《健康报》和一些省报先后转载了。

这时, 位于北京海运仓一号的中国青年报社里, 文艺部记者王石凭多年阅历一眼看出, 这个小事件里蕴藏着大文章。于是, 他和房树民商量后立即兵分两路, 由他采访北京特药商店、五洲电料行、卫生部和空军二三四三基地, 房树民同志远赴平陆进行实地采访。

2 月28日, 《中国青年报》在显要位置刊登了王石、房树民的长篇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并配发了《又一曲共产主义凯歌》的社论。

此文在北京顿时引起了强烈震动。2月29日, 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领头, 首都几乎所有的大报都在醒目位置上转载了《中国青年报》的长篇通讯, 并配发了社论及按语。各地方报刊也迅速转载了这篇通讯。在转载通讯的同时, 各地报刊一边沿着事件发展线索报道, 一边又深入报道事件中模范人物的英雄业绩, 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相关的政务活动。据不完全统计, 这时期发表在各级各类报刊上的通讯报道、评论、读后感达到了1000多篇, 这些文章中有很多被多次转载, 有的被绘成连环画、漫画刊出。各地读者、作者的信件和文章雪片一样飞向各级报刊编辑部。

文艺界发动“百团大战”

新闻界的这些大动作引起了文艺界的高度关注。文艺界只慢半个节拍。他们纷纷厉兵秣马、紧锣密鼓地策划着一场文艺会战。

大战首先从北京打响, 然后呈爆炸状向全国蔓延。领头的是中央戏剧学院实验话剧院, 他们仅用10天时间, 便排出了8场话剧《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3月9日起向首都观众演出。紧跟其后, 久负盛名的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也排出了同名话剧。北京其他艺术团体、中央直属部门、大型厂矿、解放军各兵种的文艺团体, 也竞相排出了同名话剧和专场节目并隆重上演。

戏剧界不甘落后。中国戏剧出版社陈北鸥等几位编剧一个夜晚便赶出了剧本。北京实验评剧团当夜就等在出版社的会客室里, 编剧们编出—场, 他们就排练一场, 仅用18个小时就排出了同名戏剧。

北京曲艺剧团果断放弃了在首都连演400场不衰的《杨乃武与小白菜》, 用68个小时排出了同名曲剧。中国广播说唱团排出了曲艺大联唱《颗颗红心紧相连》。中央音乐学院排出了6个乐章的同名大合唱。

首都的演出潮迅速波及全国。辽宁、河北、陕西、上海、天津等20多个省市的专业和业余文艺团体都相继投入舞台大战之中。山西的舞台演出更是热火朝天。

与此同时, 用诗歌、绘画、摄影等艺术形式表现这一重大事件的热潮, 也辐射性地撒向全国, 各种美术作品遍地开花。出版界紧跟其后, 结集出版了大量书籍。发行部门以冲刺般的速度把各种书目送往全国。

电影界也迫不及待地加入到了文艺会战中。北京电影制片厂仅用一个晚上就编成了脚本, 短短一个月时间, 就拍摄成了电影《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3月30日在全国影院同时上映。

翻看相关资料发现, 随着新闻界和文艺界的介入, “平陆事件”被一再放大, 拔高, 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政治意义。而其中最重大的意义就是非常及时地证明了“社会主义好”这个命题。当时的新闻界广泛认为, 在3年自然灾害导致全国范围的饥饿和人为浮夸风困扰中华大地, 人们对社会主义优越性产生怀疑的时刻, 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 有力地谴责了资本主义, 赞美了社会主义, 使中国人民刻骨铭心地记住了“社会主义好”5个大字。这对克服自然灾害带给人们心理上的悲观情绪, 鼓励人们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稳定全国的社会秩序起到巨大的作用。

同时, 通过61个中毒民工被救事件, 人们感受到了共产主义协作精神, 看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深深地接受了全国一盘棋思想。一个学习首都人民、发扬共产主义风格的活动在全国掀起。对纯化社会风气, 促进当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一个事件如此持久热烈地卷起新闻、艺术、出版潮, 这在历史上的确是少有的。

剪不断的情思

但事件引起的余绪并未结束。

1994年末, 《追求》杂志发表了《中国青年报》原总编、高级记者王石的《爱心悸动:从60年代到90年代——“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引起的对话》一文。该文以赴安徽参加全国青年报刊年会为楔子, 围绕“繁荣经济与道德建设”这个主题, 采用问答式的方法, 纵谈“平陆事件”的悠久影响和意义, 议论现实社会风尚等时代话题, 希望党和国家花较大力气加强道德教育, 建立良好的道德体系。此文犹如一声春雷, 在新闻界引起强烈反响。之后不久, 笔者在《北京晚报》上发表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今何在》一文, 记述了中毒民工的经历、生产生活近况和思念恩人的心情。此文先后被全国几十家报刊转载。

电视媒介这时参与了进来。先是平陆电视台拍摄了专题片《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心愿》, 紧跟着山西电视台制作了专题片《北京—平陆友谊长存》。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也拍摄播发了有关新闻。这些都为平陆、北京的相互慰问作了良好的铺垫。

敏感的平陆县委非常重视这些动向, 决定利用春节前夕, 对当年支持和帮助过平陆的首都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回访慰问, 并迅速制定了方案, 成立了领导组, 起草了《给全国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和有关慰问材料以及反映平陆变化的册子。1996年2月6日, 由10名中毒民工代表组成的慰问团踏上了赴京之途。

慰问团到京后, 受到了北京各界的热烈欢迎。他们被安排参观了天安门城楼和航博馆, 走访了卫生部、北京特药商店和北京电影制片厂, 受到时任卫生部部长陈敏章的接见。《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几十家新闻单位先后播 (刊) 发了新闻和文章。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以“36年还愿”为题作了滚动播出。一时间, “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再次风靡北京,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新闻界的连续报道“烧热”了北京人的心。就在平陆慰问团回到家乡不久, 首都便由北京电视台、北京特药商店牵头, 以当年救人英雄为主, 9家新闻单位参与, 进行赴平陆慰问前的准备工作。

4 月20日, 由北京各界人士27人组成的慰问团从京启程赴平陆。

22日上午10时到达平陆, 平陆人民倾城欢迎。车刚一停下, 早已翘首等待的“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及家属一拥而上, 紧紧地抓住他们的手, 亲切地问候着、述说着。平陆县委、县政府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附近的老百姓纷纷赶来看望当年抢救中毒民工的亲人们, 会场上挤得水泄不通。

14.照片背后的故事 篇十四

照片中的我开心地笑着,嘴里两颗大门牙刚刚脱落,其中右边的一颗冒出来了一点儿;手中托着一只可爱的小雪人,黑色的眼睛,红色的嘴巴。

这张照片是在8岁那年,我们全家一起去溧阳乡下玩的时候拍的。那年冬天,溧阳的雪下得很大,大树像穿了一件白色的纱衣,屋顶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棉被,院子里、田野里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于是爸爸提议说:“我们来做一个小雪人,好不好?”“好!”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想把雪人做得漂亮,就必须要先准备好它的鼻子,嘴巴……”于是我乐呵呵地去收集材料了。

我在厨房跑来走去,问阿姨要了几颗红豆,两颗黑色的豆子,一把稻草秆……材料收集完毕,接下来就是滚雪球了。我和爸爸来到了院子里,在爸爸的指点下我抓起了一把雪,搓一搓,揉一揉让它变成了一个球形,再快速地把雪球放在地上滚了起来。踏着软绵绵的积雪,听见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我用力滚啊滚,虽然手已经冻得发红了,眼皮也有一点儿冻僵了,但是后背却热得冒出了汗。在我锲而不舍的努力下终于滚出了一个爸爸拳头大小的大雪球和一个我拳头大小的小雪球。我把小雪球叠放在大雪球的上面,做出了雪人的身体;插上稻草杆做手臂;黑色的豆子做眼睛;红豆做嘴巴;然后,一个像模像样的小雪人就出炉了。

15.照片背后的故事四年级作文 篇十五

这一天早上,小宇和他的家人正在吃饭。忽然听见好心的邻居站在门外喊:"日本鬼子来啦!快逃命啊!"爸爸听了,果断地放下碗筷。带上一家老小加入了洪水般地逃亡人群。妈妈带着小宇,爸爸带着老人飞快地往前走着。这时,小宇因为人太多,摔了一跤。妈妈想抱起小宇继续走,可是随着人群的流动被挤到了前面,无法再回来了。妈妈疯狂地挥舞着手臂,想要小宇自己走过来。可是小宇只有一岁啊!他根本不会走,只会爬。最后,妈妈不见了,人群也不见了。只剩下小宇孤零零地趴在地上,号啕大哭。

一枚导弹飞了过来,不偏不倚正好砸在火车站上。小宇没死,可是他的家长却不见了。食物、床、水从哪里来?小宇熬过了第一天,可是第二天他又该怎么办?

16.照片背后的故事小学优秀作文 篇十六

小C, 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学生, 个性突出, 性格开朗, 思想解放, 爱结交朋友, 爱打扮。开学初, 小C各方面表现尚可, 脑子灵活, 但面容略苍白, 经常有胃痛和下腹隐痛。一次由于夜不归宿, 被学校处分后, 心里有疙瘩, 不良状况层出不穷。上课睡觉, 经常请假, 甚至逃课;爱说谎;抽烟。与同学关系紧张, 与邻班同学闹矛盾后冲进对方教室掀翻桌子, 脚踩课本, 性质恶劣。事发后, 当众顶撞值周教师, 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在这样气焰嚣张的情况下, 我觉得与她已无法静心交谈, 因此马上让他父母先把她带回家。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她这么“猖狂”, 而且“肆无忌惮”呢?接下来让我们分析一下。

【问题诊断与分析】

(一)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先了解她的背后

通过与小C要好的同学了解到, 在她上小学时父母离异以后她一直跟随父亲生活。父母由于内疚, 只能无限制的满足其物质上的要求来达到自己内心的平衡, 因此导致对她关心过度, 变成溺爱, 而父母又经常为了小C的问题吵架。小C来我校之前, 曾经在社会上待业一年, 交了男朋友, 学会了抽烟、喝酒, 而且还堕过胎, 留下“盆腔炎”的后遗症。

性格特点:自尊心极强, 爱争强好胜, 爱打扮, 虚荣心强, 富有竞争心理, 个性突出, 乐于交往, 做事果断, 在班级里有震慑力。

(二) 心理特点分析

1. 以自我为中心, 逆反心理较强。

由于思考能力不强, 无法从全局来看待事情。中专学生的自我意识太强, 凡事以自我为中心, 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很重, 不顾及集体利益。做事一意孤行, 自己犯了错误, 却总是指责对方、指责教师、指责学校, 甚至使用过激的言行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在接受教师和家长批评教育的过程中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有时会故意和师长对着干。

2. 情绪不稳定, 自我控制力差。

高兴时做什么都好, 不高兴时什么都不想做, 哪怕知道应该做的也不做, 情绪起伏大, 而对自己要求又不高, 经常不看场合、不考虑个人形象任意而为, 违反校纪班规的事情时有发生。

3. 心灵空虚, 追求新奇刺激的事物。

因为缺乏明确具体的奋斗目标, 又没有生活负担, 吃穿不愁, 因此中专学生会觉得生活无聊, 于是通过上网、抽烟、早恋等方式来消磨时间, 填充空虚的心灵, 个别的因此而酿成大错。

【解决策略及过程】

(一) 肯定优点, 大胆启用

在竞选学生会干部时, 我推荐了小C, 并且提醒她演讲不仅要展示优点, 而且要大胆、真诚地说出自己的缺点并改正。这种做法果然有效, 小C顺利当选。竞选后让她担任寝管卫生部长, 负责寝室的7S管理, 接着又让她担任班级纪律委员。

小C在作文中写道:“没想到像我这样屡犯错误的‘差生’, 老师同学都这么看重我、信任我。我一定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

启示:中专学生自信心差, 不敢大胆地做事, 总认为自己不可能把事情做好。一件事情即使做了, 也不能坚持下去, 一有困难或挫折就灰心丧气, 无法用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自己, 导致破罐破摔、自暴自弃。

(二) 让她看到老师的努力, 树立信心

“亲其师, 信其道”。密切师生关系, 缩短心理距离, 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经过多年的实践, 我发现经常和学生谈谈自己的事, 把自己失败的经验告诉学生, 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1]

记得在我上初中的时候, 班级进行班干部竞选, 我也报名参加竞选班长一职。演讲过后, 投票结果出乎我的意料, 我落选了。这给了一向以“优秀”自居的我重重的打击。我很伤心, 觉得在同学们面前无地自容。经过老师的关心鼓励和同学们的信任, 我又重拾信心, 恢复了自信。

启示:把学生当成朋友, 和他们谈谈自己的努力和挫折, 让他们看到老师的奋斗, 让他们了解老师的困惑和苦恼, 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教育者, 会让学生不知不觉的了解老师、亲近老师, 自然而然地就对老师的教育心服口服了。

(三) 家访沟通

我决定家访, 分别与小C的父母进行沟通。见到她的父亲, 谈及她在学校最近的表现后, 父亲竟然落泪。父亲说:“女儿小学时学习还算优秀, 很得老师的喜爱。到了初中, 父母离婚, 加之溺爱, 成绩直线下降, 没考上高中, 在家待业便交了一些不好的朋友, 染上了不良习惯。父母离异后, 为了给女儿补偿, 只会用金钱, 而没有真正关心过她。其实这次复学, 也是她本人的意愿。”接着, 我和她父母相互谈了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 并且约定经常以电话、短信的方式联系, 共同承担孩子的教育。

启示:许多家庭的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家长们或要求过高, 或无比溺爱, 或不多过问, 无法理解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的某些想法或做法, 造成与子女的关系不融洽, 使得学生个性和心理发展不健全。一部分学生父母离异或家庭困难, 使学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 心理负担更为沉重。

(四) 用行动、用爱心帮助学生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教育是爱的共鸣, 是心与心的呼唤。它需要教师从情感上热爱学生, 从生活学习的细微处关爱学生, 处处想学生之所想, 帮学生之所难。尤其是对身处逆境的孩子, 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去温暖他们, 不失时机地给他们一个微笑、一句安慰和问候, 让他们时刻感到教师是他们的贴心人。教师用自己高水平的情商给学生以“细无声”的“滋润”。[2]

有次晚自修时, 小C捂着肚子来找我, 说是胃痛的厉害, 而且是老毛病了。我见她脸色苍白, 忙让她坐下, 陪在她身边。一边有同学去烧开水, 一边有同学去取药。看她服了后, 我柔声道:“我陪你去寝室休息。”见她脸色好多了, 我给她讲了一些养生之道, 另外又拿了一些胃药给她, 并且适时指出人际交往应该谦逊、互相帮助, 凡事不能斤斤计较。正如有位名师讲到:理解是在你疼痛的时候给你一颗止痛药, 体会是陪着你一起疼痛、一起流泪。把千言万语化作行动是最好的教育。

(五) 转变

慢慢的, 小C像是变了一个人。工作积极、主动、责任心极强;上课专注, 有难题主动虚心请教;守规矩, 懂礼貌;不旷课, 不迟到。在她的带领下, 班级纪律连续拿到流动红旗, 寝室的管理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小C个人的学习成绩从全年级的175名跃到23名, 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

【结语】

中等职业学校的多数学生除了学习成绩不理想外, 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有待于提高。特别是一些家长把自己在家难以管教和约束的子女送到学校来, 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校能管住和教育好他们的子女, 让他们的子女在学校里经过教育和学习能够从一个“失败者”转变成一个“成功者”, 从而走向社会。这就是说, 与其他类型的学校尤其是高校相比,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工作所针对的情况更为复杂, 所面临的形式更为严峻, 所担负的责任更为沉重。

小C的转变使我认识到, 中等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更要做个有心人, 对于班级的一些“学困生”, 一定要倾注更多的耐心和爱心, 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充分发挥他们的优点, 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让他们重新找回自信。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值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是青少年人生观、情绪情感、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 处于这个时期的学生, 心理发展具有成熟和幼稚、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和盲从等诸多矛盾, 处于这样特殊阶段的学生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这就要求家长、教师共同关注学生背后的故事, 走近学生的心灵。家长和教师教育学生应始终坚持首先培养学生的自信, 使学生勇于进取不怕挫折, 面对困难勇于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1]黄英.分享自身经历, 收获教育成功[J].班主任, 2015, (4) :26-27.

上一篇:金银花姑娘作文下一篇:退休干部自我检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