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内容、问题及建议

2024-06-09

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内容、问题及建议(精选11篇)

1.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内容、问题及建议 篇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计算机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会计行业如果想要取得更长久的发展,也必须依靠于网络信息技术。只有紧跟信息时代的步伐,会计行业的电算化工作才会有更好、更强的服务能力。财务会计电算化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做好财务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工作质量,还可以为企业的信息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会计信息化的基础是会计电算化,它会将信息技术与会计工作结合起来,以此来解决会计人员处理信息时的问题,从而达到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目的,对未来企业的发展创建平台。企业也会通过创建会计电算化工作新模式,以此来提高会计信息的计算质量,并且也方便会计工作人员掌握企业资金流动情况,根据资金流通情况来设计更加合理的财务管理方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全面实现会计电算化管理时,财务人员也必须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可以熟练的运用网络技术来对较为复杂的会计信息进行处理,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情况

(一)目前会计电算化总体状况。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提出已经有30多年,从财务会计电算化发展到管理信息系统再到企业资源规划,总体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会计行业发展还是很好的,国家相关单位也颁布了一些政策来健全会计行业,给会计的发展制定出更为合理的法律依据,以适应会计工作的变化环境。我国当前的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存在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会计岗位的工资较低、会计从业者的加班情况比较严重、人们的观念意识比较单薄等。

(二)企业对会计电算化专业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会计行业在我国属于比较热门的行业,伴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企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严。尤其是一些经验丰富的高端复合型会计人才,我国目前这类人才还是较为缺少的。会计电算化和普通会计从业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会计电算化不仅要求工作人员掌握会计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有关电子计算机方面的技术。

(三)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与之前的会计工作环境相比较,会计电算化工作环境还是有很大改变的。首先是人们的主观意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财经类的工作岗位指定为自己的就业方向。例如,很多高校都创设了财经会计专业,而且填写该专业的学生也越来越多,由此可见人们的工作意识已经发生了改变;其次从社会的就业环境来分析,每年毕业的会计学生很多,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也很大。

二、现阶段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对会计电算化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企业财务部门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就是会计电算化,企业的会计人员和相关管理工作者必须增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视程度,清楚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当地调整,以此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但是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很多企业会计管理人员对电算化的管理重视程度还是不够,简单地认为电算化知识处理是数据的一种核算方式,没有认识到电算化在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性,从而降低了企业的会计信息处理速度。并且企业网络的安全方面也存在问题,因为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企业财务的管理水平不但没有得到提升反而降低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会计管理人员认为会计电算化和手工记账方法没有质的区别,企业的业务量不管有多大,还是不愿意消耗巨资去购买与电算化相关的设备和系统。

(二)会计软件集约化程度不高。提高会计信息处理效率最好的方式是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但现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全部采用企业通用软件,虽然能够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但是软件的针对性比较差,根本没有办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容易使企业财务管理出现问题,从而降低会计信息的处理质量。有些企业虽然使用了相关的软件,但是根本没有办法对其进行删减和增加,因此需要聘请专业的工作人员对软件进行定期的修护,这样一来就增加了企业财务部门的管理成本。另外,会计软件的使用方式不一样、连接方式不一样也会使企业的会计数据出现问题,从而降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会计电算化管理功能不强。许多会计人员受到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还没有清楚意识到会计电算化管理功能在会计行业中的重要性,这样一来,就使得会计电算化管理功能逐渐降低,根本无法发挥出其真正作用。现阶段我国企业虽然都在企业财务部门创建了会计电算化管理体系,但都只是使用该体系的核算功能。在实际工作管理中,工作人员都只是使用该体系对会计数据进行简单的核算,并没有使用该体系进行事中分析和控制。

(四)会计人员电算化水平不高。以前的企业财务管理中,人们认为只要掌握丰富的实践能力,就能够确保会计信息处理质量。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会计人员的年龄结构偏差比较大,他们根本不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模式,对相关软件的处理方式也不够灵活,经常导致数据出现问题,影响到企业会计的工作效率。还有一些工作人员虽然熟练掌握了会计信息处理技术,但是实践能力缺乏,在具体的数据处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差错,严重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

(五)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性不高。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除了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还有会计信息体系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所以管理人员必须完成好与其相关的安全保障工作,确保会计信息体系的稳定性,从而满足会计的目标要求。但是在实际的企业管理中,管理工作者对会计信息体系的维护不够,使得财务数据出现问题,甚至还会导致数据泄露。除此之外,会计软件本身就存在缺陷,从而使得企业会计信息体系本身就存在较大风险,会计信息体系一旦出现问题,那么后果将会十分严重。

三、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改进措施

(一)增强会计电算化软件中安全性能的开发。会计电算化是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创新,所以国家和政府会无条件大力支持会计电算化的改良。我国的信息技术在国际市场上还是比较落后的,国家和政府需要依赖自身的力量来引进更为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支持电算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国家和政府也应该颁布一些有利于会计行业发展的新政策,为会计电算化搭建更好的发展平台。在研发费用方面,国家和政府也必须对其进行适当的经费补贴,促进电算化软件的研发,积极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增强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安全性,使得企业利益最大化。

企业是科学技术改革的动力之一,会计电算化对于企业发展来讲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企业在与会计电算化相关的软件方面投入资金还是十分短缺的。企业立足于自身发展,提高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的重视度,调整在会计电算化方面的经费支出。提高对软件的重视,需要从软件开发和维护、软件的引进电算化工作人员的聘请等方面进行考虑。

(二)提升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前景。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除了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之外,还要会熟练操作计算机各种软件。一方面企业需要从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两方面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进行培养训练,在道德素质方面,企业必须定时对会计电算化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教育,增强工作人员对企业的忠诚度;另一方面企业还需要对工作者的职业技能进行专门培训,主要是从信息技术和会计基础两方面进行讲解引导,增强工作者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程度,从而激发工作人员对自己工作岗位的认同感,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对于企业来讲,增强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必须从专业知识和职业精神两方面来进行指导。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方式之一,因此企业必须将工作人员的素质放置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位置上。

(三)加强复合型会计人才教育培养。对于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完善的体系为基础,按照安全管理规范对道德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对于体系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协调,从而限制人员所产生的道德风险和系统资源风险。在会计信息化体系中涉及到的所有信息都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储存在计算机中,因此极易被外部人员非法入侵,进而产生数据泄露,最终使得企业信息安全受到极大威胁。为了有效降低上述侵害,企业必须形成全面的信息管理机制,并对安全制度内容以及商业机密内容进行必要控制,进而形成完善的体系规范。另外,企业必须对自身的财务信息管理机制不断进行完善,并形成实时监管和控制机制,最终实现企业信息化机制的完善,促使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四)创建规范的会计软件市场。知识经济下有关会计软件的消费和生产是比较规范的,它不仅包括软件市场的规范化管理,还包括软件本身的规范化管理,例如会计软件的规范化。知识经济必须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使用以及分配为基础,将人力资源和固定企业资产作为发展核心要素,高度重视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版权问题,确保电算化软件交易的安全。另外,企业也要从规范化软件市场来得到更为多样化的电算化商品,以此来适应企业的管理。除此之外,电算化软件市场的规范化还包含另一种意思,会计行业市场中存在很多会计软件的需求者,每个企业都会需要到会计软件,以此来创建企业的固定资产,行业内将其称之为“软固定资产”,每个企业财务部门都想要得到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会计软件。除此之外,行业市场中也会存在很多会计软件的销售商和研发商,充分满足各种企业对会计软件的功能需要。这种有软件品牌竞争的市场,必须要有较为规范的制度进行维护。

(五)健全会计电算化法律法规及信息化管理。会计电算化和财务软件功能一直都在增加,企业需要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和限制,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道路是绝对规范和制度化的。另外,认真评估商品软件,严禁企业使用商品软件的不当功能。

对于会计信息化内部管理的完善必须以内部管理工作为基础,在此过程中应当实现内部信息的共享,进而打破传统职能划分过程中具有的断层,从而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信息系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确保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够极大地限制会计信息处理的失误,进而提升信息的真实性。加强内部信息化管理能够确保企业上下级之间的完美沟通,减低企业的管理成本,从而实现企业会计信息管理的基本目标。会计电算化与传统工作形式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其不但能够保证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可以保证个人与互联网之间的有效连接。企业管理人员更可以借助该系统准确了解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及时发现相关问题,提升自身的市场适应力,最终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来增强会计工作的效率和改革传统会计工作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总目标。虽然会计电算化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总体来讲,其发展已经趋于正常化。企业想要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增强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力度,妥善处理相关问题,更好地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

2.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内容、问题及建议 篇二

但目前在走访多家用人单位后, 我们发现财会毕业生上岗后不但不能马上开始工作, 而且还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电算化岗位培训。这说明在我们的电算化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并严重影响到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 因此非常有必要进行改进。

一、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出现的问题

根据最近一份对400家大、中型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 调查的企业中, 95%的企业都开展了会计电算化, 利用电算化替代人工记账、算账、编制会计报表。虽然大多数企业还处于电算化起步发展阶段, 但是我们的财会专业毕业生的电算化水平仍不能满足企业要求, 往往是上岗后还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电算化岗位培训才能开始工作, 这一现状让用人单位头疼, 同时也给学生择业和就业带来障碍。

形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 专业课程设置陈旧。中职专业课程设置没能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做及时调整。中职教育以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全面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 为社会培养既精通会计业务又精通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实际上我们大部分的中职财会专业课程设置中只在第三、第四学期安排了会计从业资格的考证的课程“会计电算化”。以电算化考证代替电算化的系统学习和实训。课程设置调整的滞后导致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时走入误区, 将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目标等同于电算化考证合格率。此教学目标距离社会岗位需求相差甚远。

(2) 教学软件单一。中职学校80%以上都是采用用友软件来教学的, 但是实际上, 2009年用友软件的市场占有率只有20%左右。众多学校采用用友软件作为唯一教学软件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用友软件是目前财政部考证的指定软件。因此, 我们的毕业生上岗就业工作时很可能面对的并不是用友软件, 而可能是其他财务软件, 这就会导致学生得重新学习和实训, 出现理论教学和实际工作不一致的状况。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进的具体措施

电算化教学目标是培养电算化岗位操作者, 以软件实际操作为主,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上述问题, 笔者建议目前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体系应做如下改进:

1. 改进该课程教学培养目标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应用型、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但是, 中职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一直以来都以取得电算化合格证为目标, 以教完某本教材为目标, 没有一个明确的、与岗位实际相结合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 根据社会岗位需求, 中职电算化教学目标应确定为:培养具备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在此目标下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系统电算化理论知识, 而且要具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电算化软件系统的管理技能。教学目标可细化为三个方面: (1) 熟练掌握常用电算化会计软件系统各个模块的操作, 并能够自行解决软件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操作问题; (2) 熟练掌握电算化会计系统安装、调试和维护的操作技术; (3) 了解会计软件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和障碍等。

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 教师安排教学内容时应结合实例介绍会计软件的各项操作、各个模块功能;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比较不同版本会计软件的操作、各种类型企业使用电算化工作的特点等, 为达到培养具备电算化软件操作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个最终目标服务。

2. 调整相关课程开设顺序, 对教学大纲进行必要补充

由于明确数据库的含义, 学会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从数据库的角度深入理解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之前, 除开设“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专业课程之外, 还应开设数据库知识相关课程。Access数据库是一个简单实用的数据库系统, 它的强大功能主要体现在:可以通过向导创建表、查询、窗体及报表;可以有效管理、分析数据等。而且操作简单、易学易懂。通过学习Access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了解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非常实用的,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简单讲解一些财务软件运行环境架构、数据库安装、服务器配置、财务软件安装调试维护等的内容。

3. 教学方法的改进

从电算化教学现状来看, 在电算化学习中, 学生主要是理论学习和简单的上机实验, 课程评测也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笔者在实践中尝试采用了案例教学法改进教学。在电算化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分为三个步骤:首先, 由教师根据电算化会计的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目的编制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其次, 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教学案例, 再经教师引导、提示、总结;最后由学生亲自上机实践后撰写案例实验报告, 对案例的认识和所学到的知识等进行系统总结。一般来讲教师会将手工会计中所用到的会计案例, 在电算化会计模拟实验室中利用财务软件再次重演, 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会计实行计算机管理的必要性, 以及电算化会计领域带来的变革。笔者认为教学案例最好来源于真实的一线工作。例如, 让任课教师去企业做至少两个月的实际工作甚至半年, 有条件的在企业兼职更好, 从而获得实践经验和工作实例。教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深入企业, 收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 结合教学设计优质教学案例。

4. 教学实训模式的改进

目前电算化教学的实训模式一直是“教学模块实训模式”, 即学生只按照财务软件系统的现有程序, 依照某个公司案例进行系统设置, 随后再进行一些简单的核算操作就完成实训课了。其实这种实训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 会计电算化的实训课程应包括分段实训、分岗实训及综合实训三个部分: (1) 分段实训即会计电算化课程开设时, 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 在学习实用财务软件时按照学习的内容进行。即在财务软件上进行完成老师要求的操作, 以达到对所学内容的阶段实验, 以验证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分岗实训是指在完成分段实训之后应进行模拟实际工作岗位的实训。即当一笔会计业务发生时, 应以不同的岗位身份在财务软件中进行操作, 以达到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际工作的目的。比如, 一笔采购业务发生后应由采购人员进行采购入库单和采购发票的处理, 而由出纳进行收款处理, 由会计进行填制凭证和记账的处理等。这种实训模式比较能反映社会就业岗位的现状, 能做到教学与就业相融合。 (3) 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同步实训。即学生在完成了会计学相关课程和会计电算化相关课程的学习之后, 将一个案例资料分别以手工和计算机的方式同时进行会计核算、业务处理和会计管理, 并且将手工业务处理和计算机业务处理进行比较分析, 进而充分了解手工下业务处理和计算机业务处理的差异性, 全面体会会计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益处, 体会会计信息化的先进性和现代化, 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会计电算化的优越性。

会计电算化已是目前社会财务工作的主要办公手段, 培养具有电算化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是我们中职财会电算化教师的实际任务。为此,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目前电算化教学中的各种不足, 并对其进行优化改革, 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电算化教学的长足发展, 为社会发展培养出实际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闻一.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会计之友, 2008 (6) .

[2]洪萍萍.对中职会计电算化实验与实践教学的思考与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基教版) , 2009 (8) .

3.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内容、问题及建议 篇三

摘要:我国加入WTO后,高校对财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财务管理从会计电算化的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对高校会计电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下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化,生源构成的复杂化,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学校单位内、外部经济联系的频繁化都使得高校会计工作的内容越来越复杂。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高校发展会计电算化的主要对策,就高校会计电算化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 会计 电算化 问题 政策 建议

一、我国高校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会计电算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人的发展过程,日前已逐渐步入正轨。据估计,现阶段全国人约有90%以上的普通高校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随着全行业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全国高校都陆续实行会计电算化进行财务核算。会计电算化系统可以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高校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高校会计电算化程度的日益提高,高校会计电算化软件、基础、安全和人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滞后现象。

二、高校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尤其是高校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还晚于企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多数高校财务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高校的重要性。同时,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更不用说建立高校内部局域网以及注册自己的网站,根本没能利用信息技术优秀来提高高校财务运作效率。这种认识对高校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十分不利。

2、高校综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缺乏

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到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在岗的会计人员虽经过计算机等级培训,但与实际要求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方面由于计算机培训教材老化。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几年时间,计算速度提高了几十倍,软件操作系统也有质的变化。而现在的教材多为几年前的,所介绍的知识陈旧,实用性不强;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电算化知识不全面,缺乏对会计人员的再培训和定期考核。

3、没有完全继承手工记账的优点

会计电算化具有工作的自动化、程序化特点,各种手续都由计算机自动处理统一执行,破坏了应有的职责分工,使传统职权分割的控制作用大大减弱。手工方式下,高校会计信息存储在纸质上,修改了的会计凭证完全可以通过会计人员笔迹和印章分清责任。实行会计电算化后,数据的载体发生变化,主要是各种磁性介质,很容易被删除或篡改且在技术上做到不留痕迹,使高校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受到严重影响。

三、高校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政策建议

1、提高认识,给予重视。严格的内控是确保高校会计电算化信息真实准确的基础。高校负责人作为高校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自觉提升对电算化内部控制的认识,更新控制观念,大力支持本校的电算化内部控制建设,以防范风险,提升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

高校财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要主动适应形势需要,更新认识、更新知识、转变观念,努力掌握新的工作方法,切实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会计电算化工作,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对高校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控制的功能,充分认识到实行会计电算化是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必然要求。

2、抓好会计人员的培养教育。高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对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道德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但要熟悉更多的业务流程,而且还要熟悉信息系统的操作方法。高校可以将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电算化培训和继续教育。同时,高校要制定良好的绩效考评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偏离内部控制行为的惩罚力度,促使会计人员严格遵循,防范道德风险。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要求财务人员既掌握扎实的会计知识和技能,还应对计算机和财务管理知识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因此,应加强“会计——计算机——管理”型复合人才的培养。要经常性地对电算化管理人员、会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按不同内容、不同要求进行培训。要积极引进高水平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广泛吸纳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的人员进入高校会计行列。高等学校特别是普通本科院校要积极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以培养会计电算化的专业人才。

3、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要完善。基本目标是建立恰当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上机管理、档案管理的体系。高校组织机构的设置必须适合高校的实际规模,符合高校总体经营目标。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就在于不相容职务相分离,需分离的职责主要包括:系统开发、系统应用与操作、系统档案管理。上机管理措施包括轮流值班制度、上机记录制度、完善的操作手册等。计算机会计系统有关的资料应及时存档,保存完好,高校应建立起完善的档案制度,加强档案管理。

四、对我国高校会计电算化未来的展望

我国会计电算化正朝着科学、系统、全面的方向发展。我们必须加强高校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工作,改进高校会计工作传统的管理方式,强化会计电算化在高校会计工作中的应用。高校会计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就能更好地应用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日常事务进行处理,为进一步编制财务报告提供可靠的依据。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高校会计人员必须结合会计岗位的工作特点,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使用方法和会计软件的维护知识,保证会计信息和财务管理的安全可靠,为高校的发展提供财务管理保障。

参考文献:

[1]姚晓宇.浅析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7(27)

[2]何日胜.论会计电算化的局限性及其发展趋势[J].财政研究,2007(8)

[3]黎大均.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 (2)

[4]杨应杰,郭国梅.浅析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务实,2009

4.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内容、问题及建议 篇四

(1)了解实习单位的会计循环过程和业务流程等方面的特点;

(2)了解会计处理的过程和内容,包括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及审核;

(3)了解实习单位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会计工作的制度和原则;

(4)熟悉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分析企业近几年来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的变化。

(5)了解实习单位现代化会计方法的应用;

(6)了解计算机在会计信息处理中应用的情况及前景。

(7)参与企业进行投资项目有关情况的预测及投资方案的决策;

(8)熟悉企业如何进行各项流动资产的日常管理;

(9)参与企业实行成本预测、计划、控制、分析与考核;

(10)了解企业利润分配的方案;

网址为:http://sem.wfu.edu.cn/s/37/t/581/55/ad/info21933.htm

二、毕业论文格式及相关事项参考

一、2010届毕业论文进度安排

1.2011.11.01——12.31开题

2.2012.01.01——4.30论文写作阶段,完成一、二、三稿

3.2012.5.01——5.06答辩准备

4.2012.5.12答辩

二、关于择期答辩的特别说明

1.5月01日前未能按答辩要求将答辩论文及全部相关材料交至指导教师者,不参加统一安排的答辩,可择期答辩。

2.确因特殊情况不能正常答辩者(必须如期提交全套材料),也可择期答辩。

3.以上两种情况,均需个人提交择期答辩申请,指导教师签字后,提交答辩委员会讨论,确定择期答辩的时间和其它安排。

三、附件:

2012届会计学专业论文选题[2012.01.07]

潍坊学院毕业论文-结题报告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议表

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毕业论文封面

毕业论文(设计)正文

潍坊学院毕业论文-选(开)题报告

潍坊学院毕业 设计(论文)工作程序

5.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内容、问题及建议 篇五

2.3 会计电算化的意义3 2.3.1 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相关性4 2.3.2 丰富了会计信息的内容4 2.3.3 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4 3 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5 3.1 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到位5 3.2 会计电算化方面专业人才严重缺失5

3.3 会计软件存在缺陷5 3.4 网络安全性风险较大 6 3.5 内部控制制度为健全6 加快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对策7 4 加快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对策 7 4.1 更新对会计电算化的观念7

4.2 加强对复合型电算化人才的培养7 4.3 加大软件开发力度8 4.4 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8 4.5 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10 结论11 结论 致谢12 参考文献13 附录14 会计电算化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绪论 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以下这些问题是会计电算化进程中经常遇到而又必须重视和及时解决的问题。这些问 题如若不重视或不及时解决,它将严重阻碍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如若重视 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它必然会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最大程度地提高会 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的质量,更好地为提高各级企、事业单位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经 济效益服务。

加上在网络信息时代,要使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能够健康的发展,我们还 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认真的探讨。我们认为,21 世纪的会计应该是一个以信息技术 为中心的崭新会计,而不是一个修修补补的会计。我们应该抓住对会计电算化的讨论来促 进传统会计的革新。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以来,我国会计改革已迈出了稳健、有序的步伐,并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由于会计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其在观念、理论、方法等方面均应随着客观经济环境 的变化而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1981 年 8 月在财政部、原第一机械工业部、中国会计学 会的支持下,中国人民大学和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联合召开了“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 子计算机问题研讨会”,在会上把“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accounting by 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从此“会计电算化”这一概念正是提 出并被广泛应用。从 1987 年开始,财政部加强了全国会计实现电算化的管理工作,我国 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开始走上正规、有序的发展之路。西方的电算化起步较早,从 50 年代 就已经开始,一直到现在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西方的会计从手工开始,经过了半机械化、机械化处理方式,为电算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工作。60 年代中期中期,计算机的软硬件发 展很快,随着计算机在会计业务中应用面的扩大,开始出现了比较完整的计算机会计信息 系统,其特点是系统中的账务处理功能已经比较完善,各项业务的处理系统不是孤立的进 1 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毕业论文 行,它们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体统已经具备一定的面向管理的反馈功能。西方对电算化 的 研 究 主 要 集 中 于 将 电 算 化 运 用 在 企 业 的 开 发 方 面,在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Solutions(Hollander A.S, 1999)一书中,讲述“如何用创 造性的方法来对用户提供会计、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的服务以及理解现代会计信息系 统的目标、体系结构和开发方法”。由 Robert A Leitch 和 K.Roscoe Davis 编写的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Prentice-hall, inc.1990)讨论的是如何设计电算化 下的业务流程,工资、账务、销售等子模块的数据流,业务流的分析和设计。随着八十年 代以来软硬件的迅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向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财会人员改变了对计算机的 态度开始利用计算机为工作服务,成为经营管理和决策中离不开的工具。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以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为起点,通过对会计电算化的意义以及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的论 述,提出了会计电算化在观念方面、理论研究方面、人才方面、软件方面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存在的 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形成的原因,对相应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2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2.1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所谓会计电算化是指通过建立电子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具 体说,就是用计算机代替手工来完成诸如计算、整理、核对、分类、登记、制表等会计核 算工作,实现分析、计划、控制、决策之类的财务管理工作,借以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 完整、连续、系统、综合的核算和控制。提供经济管理上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以考核过去、控制目前和预测未来的各项经济活动。会计电算化已发展成为一门融电子计算机科学、管 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新型科学和实用技术。2.2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1)数据的准确性明显提高。计算机具有高精度、高准确性和逻辑判断的特点,使得 数据的准确性有了明显的提高。(2)数据处理速度明显提高。计算机具有高速处理数据的能力,利用计算机自动处理 会计数据,数据处理速度大大提高,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增强了系统的及时性。(3)提供信息的系统性、全面性、共享性大大增强。计算机的采用,扩大了信息的存 储量,在计算机中可以存放几年的数据。1 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毕业论文 2.3 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2.3.1 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相关性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势不可挡,跨国、跨地区、跨行业经营司空见惯,企业规 模的不断扩大,使得经济业务日趋复杂,市场瞬息万变,风险和收益均呈极大化趋势。而计算机在收集、整理、加工、储存和传输经济信息和会计信息方面的优势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在网络时代的 今天,甚至可以获取适时会计信息,使得信息使用者可以及时获取管理和决策的历史信息和预测信息,满足不同决策的需要。2.3.2 丰富了会计信息的内容 在手工会计条件下受条件和能力的限制,在加工会计信息过程中一般根据成本效益的 原则,仅仅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共性的要求,而且大多提供的是货币性信息,而信息使 用者对信息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使得信息的相关性大打折扣,而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由于计算机可以进行大量会计信息储存,并且可以方便调用,不仅是货币化的会计信息,而且使非货币化的信息(如人力资源等)纳入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了可能,极大地丰富了会 计信息的内容。2.3.3 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 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可以将会计人员从重复、繁杂的手工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提高了 会计电核算效率,将会计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加 强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分析、预测、决策、预算和日常监控,降低生产成本,合理组织、筹措和运用资金,更好地发挥会计的职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 3 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到位 长期以来,我国会计靠传统的手工记账、算账。从领导到具体会计工作人员都已经习惯于这种工作方式。对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认识不足,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会 计电算化的意义和重要性。我们必须认识到的是“会计电算化”是指一个过程而不是目标。到现在为止我国理论界到企业都把“会计电算化”看成目标,基于此而开发的会计电算化 系统便是完全模仿手工处理过程的电算化仿真系统。这样的系统对会计管理职能和控制职 能的实现与手工处理没有本质的变化,只是对核算职能的实现有明显的改善,如此的改善 2 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毕业论文 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口会计信 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服务。3.2 会计电算化方面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在岗的会计人员虽经过计算机等级 培训,但与实际要求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表现在:(1)会计人员知识不全面。许多年龄较 大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比较熟悉,但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而年青人则相反。要使计 算机知识和会计工作经验有机结合,还有待时日。(2)计算机培训教材老化。计算机技术 发展很快,几年时间,计算速度提高了几十倍。软件操作系统也有质的变化。而现在的教 材大多是几年前的,所介绍的知识陈旧,实用性不强,经过这样培训并通过考试的人员实 际操作能力差,只是拿个证书为而已。(3)缺乏对会计人员的再培训和定期考核,培训没 有系统性。3.3 会计软件存在缺陷 会计软件的质量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物质基础,目前财政系统使用的软件还存在着诸多 的问题和不足。财务上的有些数据是企业的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当前大部分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上大伤脑筋,却没有多少软 件公司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问题。系统一旦瘫痪,或受病毒侵袭,系统恢复起来比较困 难,要恢复原来的数据就更成问题。尤其是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企业带来无限商 机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风险,这些风险主要来自泄密和网上黑客的攻击等,所以,对于新兴的网络财务软件,更应当重视其安全保密性。3.4 网络安全性风险较大 网络会计实现了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但同时也将自身暴露于风险之中,这些风险主要来 自泄密和网上黑客的攻击等。首先,系统密码被非法窃取、解用,致使企业银行存款账户资金被转移; 其次,网络传输中,企业结算资金面临安全风险; 第三,计算机病毒侵袭造成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第四,会计电算化系统遭受到舞弊行为而造成企业严重损失。3.5 内部控制制度尚未健全 3 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毕业论文 不少企业由受过计算机培训的主管会计人员兼任计算机系统管理和维护工作,这些会 计人员取得了直接修改数据的机会,使得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同时,由 于有关人员不能按系统的要求设置,一旦记账凭证出错,将直接导致账表出错。手工财务 处理的总账、明细账分人管理,互相牵制,互有职责。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会计人员在 处理业务时,首先输出记账凭证,月底才输出各种账表,总账、明细账、报表同出一辙,都由机内凭证提出数据,即使篡改了计算机储存的凭证数据、单从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 中难以发现问题。只有将输出的记账凭证分别与原始凭证和计算机储存的记账凭证逐一核 对,才能发现问题。特别是业务量大的单位,操作起来相当困难。4.加快我国电算化发展对策 4.1更新对会计电算化的观念 目前,许多企业还未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首先,许多企业领导者 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片面认识,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看不到其对会计 职能、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的深刻影响,有的领导甚至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用计算机 代替账册,仅把会计电算化当作树立企业形象的一种手段。其次,在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应 用中,多数单位缺乏对手工系统进行充分分析的意识,没有针对本企业自身的管理要求和 运行模式,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设置和调整。在不少财务人员看来,电算化仅仅是 代替了手工核算,提高了核算效率,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 性。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是信息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必然 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会计电算化不仅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 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 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 度的改革,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从表面上看,会计电算化只 不过是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核算工作中,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核算的 速度和精度,以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而实际上,会计电算化决不仅仅是核算工具和核算方 法的改进,而且必然会引起会计工作组织和人员分工的改革,促进会计人员素质和知识结 构、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高,从而节省会计人员的时间和精力,转变会计工作职能, 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进步,提高整个会计工作的水平,大幅度增加企业的经使会计 理论和实务的方方面面都将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比如数据集中存放的“电算化会 计”,采用先进的数据库及数据仓库技术,实现了数据分类集中存放,完成明细分类账和 4 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毕业论文 对账操作,各种报表数据均能通过数据共享及时而准确地取得。4.2 加强对复合型电算化人才的培养 为实现会计电算化人的素质是关键,要进一步改革人才教育培养的相关制度,多方面、多 形式、多渠道培养会计电算化所需要的各个层次的人才。首先,相关的大、专院校,根据 时代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把握社会人社会培养既懂计算机知识,又懂会 计企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重点掌握会计电算化应用软、硬件的开发、改进、维护等 问题;其次,对在岗会计人员进行进修和培训,使他们能够比较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会计电 算化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持证上岗。好的会计基础工作和规范的业务处理程序,是实 现会计电算化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重要的是必 须掌握电子计算机的有关知识,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确保会计工作规范有序。作为会计,应积极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提高操作能力,维护软件正常运行,把自己培养为复合型人才,为本单位尽快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会计电算化,给会计工作增添了新内容,从各方面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一方面为了参与企业 管理,要更多地学习经营管理知识,另一方面还必须掌握电子计算机的有关知识,好的会计基础工作和 规范的业务处理程序,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前提条件,所以会计电算化也要求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会计电算化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引起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和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电算化会 计使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和会计人员劳动强度的降低,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促进 会计工作职能发生转变。从而,引起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和素质的提高。同时,要加强并制定实事求是的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计划,要注重实效,不搞一刀切。会计电算化 考试、培训应遵循自愿原则,只有准备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才要求其会计人员培训,其会计人员必 须取得会计电算化合格证,财政部门在进行帐务审批的同时审查其会计人员的资格,这样可以做到学以 致用,学习目的性强,效果好;对暂时或一段时间内不准备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其会计人员的培训 则可以暂缓,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培训的内容要切合实际工作需要,学了就能用得上。对会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系统管理人员,应按不同内容、不同要求进行培训。对系统维护人员,应尽量聘用社会 上的计算机专业人员,毕竟,计算机系统维护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这些计算机专业人员只要简 单的会计培训,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4.3 加大软件开发力度 要想促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其首要问题就是要加大软件的开发力度,开发出比较完 善的通用财务软件,满足市场的需要。现有的财务软件可以通过数据库系统直接操作数据。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在应用系统中设置文件修改检查机制。文件一旦被修改,系统 可以通过自身的测试检测出来,并提醒用户注意或者采取安全性极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 操作系统开发平台,充分利用系统本身提供的安全措施对数据加以保护。在保护数据安全 性的同时,要开发网络版软件,实现多个子系统之间的自动转账功能。网络版软件是实现 单位管理信息一体化的物质基础。各单位通过局域网,以会计信息为中心,可将单位各职 5 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毕业论文 能部门结成一个整体。随着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以及信息高速公 路的建成,会计信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发挥出来。另外,现行会计软件虽然 已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过度,但总体上讲,模块内容简单,功能不强,不能适应企业财务管 理的需要。要真正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为财务管理服务,必须将其纳入管理信息 系统,提高会计软件功能,增强具有管理性功能的模块。4.4 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会 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是指采用各种方法保护数据和计算机程序,以防止数据泄密、更 改或破坏,主要包括:实体安全控制、硬件安全控制、内部控制、软件安全控制、网络安 全控制、病毒的防范与控制和加强审计监督等。(1)实体安全控制。实体安全涉及到计算机主机房的环境和各种技术安全要求、光和 磁介质等数据存贮体的存放和保护。计算机机房应该符合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应充分满 足防火、防水、防潮、防盗、恒温等技术条件;机房应配有空调和消防设置等。对用于数 据备份的磁介质存贮媒体进行保护时应注意防潮、防尘和防磁,对每天的业务数据备双份,建立目录清单异地存放,长期保存的磁介质存贮媒体应定期转贮。(2)硬件安全控制。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运行主要依赖于硬件设备,因此硬件 设备的质量必须有充分保证。同时,为防万一,关键性的硬件设备可采用双系统备份。此 外,机房内用于动力、照明的供电线路应与计算机系统的供电线路分开,配置 UPS(不间断 电源)、防辐射和防电磁波干扰等设备。(3)内部控制。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分为制度控制和程序控制两类。①制度控制 一般是以管理制度的形式实行的,即由主管部门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强制或监督会计部门 执行,从而保证会计系统软件正常和安全运行,免遭外界干扰和破坏。制度控制包括组织 控制、开发和操作控制、档案资料控制和系统维护控制等。②程序控制是靠软件本身尤其 是会计系统软件来实现的内部控制机制,这种内部控制机制往往比通过各种管理制度实现 的控制更为有效。程序控制一般由数据输入控制、处理过程控制、数据输出控制等组成。(4)软件安全控制。①会计系统软件的开发,必须进行全面的市场调查,严格遵循财 政部颁布的《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科学系统地分析和设计。系统软件 完成后必须与提交的原程序清单保持一致,减少软件开发时可能埋下的安全隐患。②应分 析研究各应用软件的兼容性、统一性,使各业务系统成为基于同一种操作系统平台的大系 6 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毕业论文 统,各种业务之间能相互衔接,相关数据能够自动核对、校验,数据备份应统一完成。③ 系统软件应尽量减少人机对话窗口,必要的窗口如凭证输入窗口应力求界面友好,防错能 力强,做到非正确输入不接受。④增强系统软件现场保护和自动跟踪能力,提供“黑匣子” 模块,记录一切非正常操作。(5)网络安全控制。网络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比单机系统更高的要求。如 果安全控制

设计不好,会带来比单机系统更大的损失。针对网络的特点,需加强以下几个 方面的控制:①用户权限设置。从业务范围出发,将整个网络系统分级管理,设置系统管 理员、数据录入员、数据管理员和专职会计员等岗位,层层负责,对各种数据的读、写、修改权限进行严格限制,把各项业务的授权、执行、记录以及资产保管等职能授予不同岗 位的用户,并赋予不同的操作权限,拒绝其他用户的访问。②密码设置。每一用按照自己 的用户身份和密码进入系统,对密码进行分级管理,避免使用易破译的密码。③对存储在 网络上的重要数据进行有效加密。在网络中传播数据前对相关数据进行加密,接收到数据 后作相应的解密处理,并定期更新加密密钥。(6)病毒的防范与控制。防范病毒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加强安全教育,健全并严格执行 防范病毒管理制度,具体包括:软件、软盘及计算机系统的采购和更新要通过计算机病毒 检测后才可使用;专机专用,绝对禁止在工作机上玩游戏;建立软盘管理制度,同时防止 乱拷贝软盘;安装防病毒卡和反病毒软件,定期检测并清除计算机病毒。由于许多病毒是 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所以应采用网上防火墙技术。(7)加强审计监督。加强审计监督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系统 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核查监督,并审核和评估内部控制制度发现内部控制系统的弱点,改善 内部控制;另一个方面要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对舞弊手法的甄别能力,同时要加快 审计电算化的开发和应用,以适应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审计要求。4.5 提高自身系统功能的网络技术 随着我国会计电算化系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最终必然走向与国际联网。互联网将延伸财务及企业管 理软件的管理范围和管理能力,使移动管理成为现实。要通过网络技术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协同,彼此共享,实现远程报表、报账、查账、审计等远程处理,动态进行会计核算的在线财务管理。其功能 的实现可由浅入深,由简到全:从做一个主页到经营网站;从做广告到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 从发电子邮件到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SCM)我们相信。经过二十年市场洗礼的中国会计电算化事业,7 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毕业论文 一定会在互联网时代获得更大的发展!8 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毕业论文 致 谢 感谢我的导师王忠孝老师,在论文的修改与完善的整个过程中,老师都给予了我细心而全面的 指导。老师不仅学识渊博、耐心细致,而且师德高尚、治学严谨,使我不仅在会计电算化的知识方面获 益匪浅,而且在治学态度、道德情操方面也得到了提高和熏陶,令我终身难忘。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们,感谢他们在我的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的极大的帮助和支持,在此一并感谢!9 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陈国辉.会计理论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出版社.2001:39-43.[2]胡仁暗.会计信息技术[J].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18-25 [3]P H Bassert “Computerised Accounts”(third edition)NCC Blackwell 1994 England [4].叶玲玲.企业会计电算化下的问题和办法[N].中国企业报,2004-6-17(B2)

6.规范化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构想 篇六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现状综述

随着计算机在会计领域应用的深入, 会计电算化被很多学校列为会计专业的必修课, 不同类型的教材纷纷涌现, “教材规定了教学内容, 是教师授课的取材之源, 也是学生求知复习之本……丢开教材, 欲求提高教学质量, 不啻缘木而求鱼。” (上海财大会计系列教材卷首缀语) ,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们认为, 教材的差异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差异,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会计电算化教学效果的差异, 为此, 我们在探讨会计电算化 (可能课程名称不一) 教学内容时, 主要以其教材为依据 (这其中可能是实际教学内容与教材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 但我们认为并不影响总体水平的考察) 。

为了从事这项研究工作, 我们收集了国内比较流行的关于会计电算化方面的教材, 就其内容来说, 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类;一类是主要讲述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维护与操作的基本原理 (即理论型) ;另一类是按财务会计的核算模式讲述会计电算化应用系统的程序设计 (即实务型) 。而从我们的教学实践看, 纯理论的讲述使学生感到厌倦, 教师也有“照本宣科”之嫌, 培养的学生不能“务实”, 人才难以“适销对路”;实务性的讲述能使学生在教学中受到一定的启发, 给人以“实用价值”的感觉, 在具体的程序编制方面也确有一定的提高, 但是会导致学生理论功底不扎实, 从长远来看, 阻碍学生在会计电算化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规范化的基本原则

我们认为, 应该根据培养目标选定教学内容, 因为学校各项教学工作都是围绕培养目标来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就表现为教师紧扣培养目标组织教学, 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 无非是为了适应现代会计发展的需要, 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够胜任会计的实际工作, 笔者所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 有70%的学生认为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最佳理由是实际会计工作的需要。

对于会计教育目标, 我们将其定位于会计学科能力的建构, 即不同层次的会计专业学生的智力、能力与会计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形成的能力, 是学生的智力、能力在会计学科的具体体现。主要包括3个层次:①运用所学会计知识处理常规会计问题的技能;②在变化的新情况中创造性地解决会计新问题的智能;③随着时代的发展、运用相关学科新成就, 发展会计学科的理论创新能力 (即产能) 。需要说明的是, 会计学科能力的建构不同于会计专业的基本技能的训练, 会计专业的基本技能的训练是构建会计学科能力的基础之一, 我们不能认为, 只要经过了会计专业的基本技能的训练, 就具备了会计学科能力。只有当学生具备了会计学科能力, 才能够应付千变万化的现实世界, 能够从复杂的、甚至表面看起来是毫无关联的事物中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找到解决问题的适当途径。

具体到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 我们将其定位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管理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对相关会计问题的独立处理能力, 必须承认, 学生面临的是一个真实而又千变万化的信息化世界, “知识陈旧的周期相对缩短, 大量的知识已经经不起时间的检验”, 我们不可能在短短的一个学期之内考虑到会计电算化领域的所有变化, 即使能够考虑到, 那“明天”的世界又将如何?当会计电算化所依赖的客观环境变了, 他们能“适者生存”吗?学生在职业高中期间已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 而只有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才可能终身受用, 而从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到形成会计电算化能力, 最终具备会计学科能力, 中间经过了一系列的过程,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具备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 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 取得更经济的教学效果。因而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用性、针对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课程内容, 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 加强实验性的模拟教学, 划出更多的课时采取适当的方式安排学生毕业前的现场实习, 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绝不能“一手软, 一手硬”。

三、规范化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基本框架构想

(一)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

1.会计电算化概论:

主要论述我国会计电算化的起源、目标、概念、研究对象、任务和意义。

2.商品化会计软件及其应用:

论述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概念、国内外商品化会计软件的基本情况及其比较;进行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条件分析, 讨论用户应如何优选商品化会计软件;围绕商品化会计软件的组织应用, 结合一两个商品化会计软件讲述如何安装和初始化、如何试运行、如何“甩账”和正式运行。

3.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

论述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的概念、分类、必要性;分别讨论会计电算化硬件系统维护和软件系统维护的概念、内容、特点、方法, 讲述会计电算化系统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并介绍若干维护工具。

4.会计电算化控制和管理:

阐述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概念、分类、必要性;分别论述会计软件自身管理、会计电算化微观管理 (注意对会计电算化制度设计的论述) 、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会计电算化安全管理与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 进行会计电算化成本效益分析;探讨在电算化条件下怎样实施和完成会计分析、监督、管理和协调等工作。

5.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原理:

主要介绍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步骤、方法, 详细论述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分析技术、设计技术、实现技术以及开发过程中的组织问题。

6.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实例:

在重点讲解若干功能模块的分析、设计和编程的基础上, 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使之能够触类旁通, 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能够独立进行系统设计, 然后透彻地理解应该掌握的教学内容。

7.Excel与会计分析:

重点讲解如何利用Excel建立会计管理和分析模型, 实现会计数据分析的“自动化”, 其要旨在于强化学生关于“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在会计中应用的简称”这个观念的建立, 引导学生在以后的会计实际工作中自觉地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资源, 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8.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有关问题:

在对中外有关会计电算化问题的比较研究的基础上, 论述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层次性以及与电算化审计同步发展等问题;分别介绍电算化财务管理和财务决策支持系统以及会计改革如何适应电算化发展的有关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会计电算化创新。

(二) 会计电算化实验

我们认为, 会计电算化实验包括教学实验和毕业实习两部分内容, 教学实验应围绕前述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来组织, 平时的实验教学注重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掌握, 毕业实习则应在把握和分析会计电算化实际工作的基础上, 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中的、专门化的强化训练, 对那些在教学环节被忽略或应该给予重视而没有重视的部分, 特别要注意补缺补差, 把毕业实习既作为岗前培训的重要一节, 又作为教学过程的总结和延续。在实验和实习的过程中, 一定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生所不懂的问题、疑难问题、重点问题或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讲解, 力争讲清、讲透, 让学生从教师的讲解中获益, 掌握解决同类问题的思路。在实验和实习的过程中, 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断变化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总结目前各高校的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方法, 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验证式实验教学, 学生按实验教程或指导书中给定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最终验证性地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或结果, 这种形式的实验对学生的要求不高, 一般只要求学生能够对实验现象或结果能够有所认识就“过关”了, 实验过程也容易进行组织, 可以使学生对整个实验的过程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或体验。②模仿式实验教学, 学生按照具有参考性质的实验内容, 对实验资料进行实验加工, 以达到课程所要求的实验结果, 并观察、分析、研究实验过程或结果, 这种形式的实验对学生掌握所学内容的要求较高——要求学生部分掌握实验结果及方法, 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③探索式实验教学, 按照教材内容, 对学生不指定实验步骤, 也不给定实验内容, 而要求学生根据课程要求和企业资料, 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构造实验内容, 从而获得某种所要求的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 这种形式的实验对学生的分析问题及综合设计能力有了相当高的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实验设计, 并具有较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使学生对协调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有较好的把握, 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④开放式实验教学, 学生可以不受具体教学内容的限制, 自行选定所开发的实验项目, 独立或合作设计调试和运行实验系统, 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完善和提高自修能力及创造能力。

在会计电算化会计教学实践中, 必须将上述几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一股“合力”, 我们暂且将这股“合力”称为“整体化求知”实验教学方法, 在对会计学科各门教学课程进行协调和组织, 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的基础上, 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 设计实验方案, 自己动手做实验, 通过实验增加实际体验和感性认识, 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书本上或课堂上教师讲授的知识与方法, 最终达到对所学内容能够融会贯通, 使其成为完全属于自己掌握的知识, 因而, 实验教学必须与课堂教学相衔接、相配合, 使同步实验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自修能力, 最终完成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使学生能够在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能力上的培养与锻炼,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校不但要重视实验教学, 而且要增加对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设备投入, 最终实现向学生开放实验室。

(三) 会计电算化案倒

长期以来, 在会计教学过程中, 人们对于案例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则更是凤毛鳞角, 这对于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其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判断能力、促进学习的主动性都有一定的束缚。学校应鼓励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实际部门锻炼或实现社会兼职, 密切实业界与教育界的关系, 一方面可以凭借教育科研工作者的实力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 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编成会计电算化教学案例, 充实教学内容, 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扩大学校影响。

摘要: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规范化研究, 不仅有利于会计电算化学科建设, 而且有利于保证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 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教育事业可持续性发展。

7.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内容、问题及建议 篇七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现状;建议

一、我国电算化下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会计无纸化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手工会计记账形式下,企业的经济业务发生后,均会有纸张文字的记录,并会有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文字材料。纸张上的书面资料形成会计人员所熟悉的会计证据原件,纸质材料等数据不容易被修改,使得会计业务发生后有据可查。但是,在使用电脑进行电算化处理会计业务时,纸质会计原始凭证的资料就会被记录在磁片或光碟上,由于对电子资料非法修改可做到不留痕迹,这就使得电算化显得不是那么的完美,即使使用电算化也不能避免将会计数据进行纸质化的备案,这也就使一些企业放弃了电算化的应用,而仍然采取手工记账方式,从而使得电算化的软件失去市场,也就会影响到会计电算化的进程,使其难以加快。

2.会计电算化的复合型人才的缺乏

我国长期以来会计工作相对比较落后,经济发展比较缓慢,长期处于手工化的会计核算方式,因此,我国的会计人员都是以手工记账为主要的核算方式,对计算机的使用还不够专业与娴熟;而对计算机使用脚娴熟的却又不具备会计的专业知识,这就会影响会计电算化的进程。

3.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的安全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会计应用的软体系统在设计、开发等阶段,普遍存在着重视开发设计而缺乏对安全轻视的现象,软体设计选用的语言和资料库考虑安全性能也少,由于电算化下计算机资料库呈开放状态、易於打开也易于丢失,所以软件投入运行后会暴露诸多安全隐患,使得财务管理存在一些安全问题。目前,法律法规对电算化的管理也不够健全,这就使电算化犯罪的控制非常困难。

4.资金、软件等硬件的落后与匮乏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市场上所见的会计软件几乎都是针对各种大中型企业的,而对其他中小型企业通用的会计软件却十分罕见。偶尔能够找到一种两种小型企业适用的会计软件,也往往因其设计不规范或适用范围小而难以满足其他需要。所以,财务软件的缺乏便成了企业财务管理中推行会计电算化的又一障碍。

二、对解决电算化下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及措施

1.加强电算化系统管理的内部制度建设

管理系统的完善是电算化完善的关键,只有形成比较完善的管理系统才能为电算化提供一个比较稳定的发展环境。所以,要在各个企业建立比较完善的电算化系统,从硬件的系统到人员的管理都要完善。

同时,还应建立和制订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1)实行会汁电算化后的会计档案以计算机打印的书面形式保存备案,保存的有关规定需要按《会议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2)采取妥善保管存有会计数据信息的介质的措施。注意其硬件的完整保护。

(3)保证会计档案安全与完整。应将用计算机打印输出的账簿按全文档案的有关规定装订成册。只有当企业的全体员工共同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通过不断地完善和努力,才能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2.加强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的培训

会计电算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但与此同时也增加了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等岗位,带来了许多新的要求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由于会计电算化需要涉及到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但目前,我国建立在手工操作条件下的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专业的会计人员计算机知识不全面,对于计算机的使用还不够熟练,但专业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却又不熟悉会计方面的知识。因此要使得计算机知识和会计工作经验有机结合,这就需要一些时间,来对专业的会计人员进行计算机的培训,使其充分熟练计算机的操作。实施会计电算化,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约束,才能充分发挥电算化的优势。因此,必须建立全面的培训系统,培训专业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并且还要培养一些对于电算化有充足的管理能力的人才,这样就将会计与计算机全面的结合在一起,使得电算化系统有充足的操作人员与管理人员,形成足够的后备力量。

3.加强防止电算化犯罪的法制建设

我国的电算化水平还处于发展阶段,而与此有关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完全赶上发展的步伐,因此,一些利用电算化的法律漏洞犯罪的行为比较猖獗。为此我国应该制定专门的法规对此加以有效控制,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大环境,加强防止电算化犯罪的法制建设。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建立严厉惩治利用会计电算化犯罪活动的法律,明确规定哪些行为属于舞弊行为及惩处方法;(2)建立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保护法律法规,明确电算化系统中哪些东西或哪些方面受法律保护(硬件、软件、数据库)及受何种保护和保护程度。

4.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开发会计软件

政府的正确引导是推进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直接动力。领导者要自觉充分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大力支持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运作,各级管理部门也可以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介加强对会计电算化意义的宣传,重点宣传会计电算化在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提供准确、提高财务公开质量、规范会计核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各级管理部门认识到电算化对农村经营管理的深远影响,并在资金、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支持,使软硬件厂商认识到电算化的无限商机,主动加入,使广大使用者了解其意义,热情积极投入这项工作,从而加快会计电算化事业在企业中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8.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内容、问题及建议 篇八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作用 问题及对策

在21世纪的今天,电子计算机作为一种能够自动、高效、精确的进行信息处理的现代化电子设备,无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电子计算机在会 计领域的应用更是对会计行业的一次巨大改革。与传统的手工会计、机械会计等会计手段相比,电子会计的准确性、高效性和可操作性都是毋庸置疑的。在会计核算 领域,电子会计将会逐步代替传统的手工记账模式,这也将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电子会计是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数据的处理,从而实现会计数据处理的电子化操作。电子会计最重要的工具是电子计算机。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 速发展,依靠电子计算机强大的信息记录功能和数据处理功能,会计电算系统将会成为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也会进一步得到发挥。

一、会计电算化的重要作用

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领域,对于促进会计核算手段的变革,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对于促进会计核算工作的标准统一,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对于 促进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会计工作方法和观念的更新,对于促进会计职能的进一步发挥,提高对经济活动的监管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促进会计核算手段的变革,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

会计核算工作数据量大,对准确性要求很高,要求提供会计信息的时间性较强。而电子计算机具有高速度、高效率和高容量的特点,对于数据的记录、 汇总排列、查询和对和存贮分析等方面,比手工操作的速度能够提高成千上万倍,并可随时从计算机中获取有关数据,能够大大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实效性和准确 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供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也能够得到充分保证。

2.促进会计核算工作的标准统一,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传统手工会计由于各人、各企业习惯不同,形式多样,有很大的人为因素,无法做到全行业的同一。而利用电子计算机对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能够 为全行业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是会计核算工作更加规范化,有助于进行统一规范的经营管理,完善对经营管理的要求,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经营管理的水平。

3.促进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会计工作方法和观念的更新

实现会计电算化,可以将会计人员从传统的手工记账。算账和报账的繁重体力劳动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引起会计手段的重点变革,是会计工作更加方便高效,推动会 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把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领域,也是对会计工作方法的一次大胆的改革,能够促进更新的会计理论和观念的产生。

4.促进会计职能的进一步发挥,提高对经济活动的监管水平

电子计算机强大的信息记录储存功能可以随时提供详细的、全面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会计职能的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主要包括对有价值的经济活动 进行指导、控制和检查。由于电算化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可以获得更为准确、及时、详尽的会计数据,将会计信息有效地提供给有关部门,可以更好地对经济活动进行 监督。

我国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工作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与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管理工作的其他国家相比落后了20余年,但发展的速度比较 快。随着微型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应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从单项应用起步,部分企业和单位已经开发了会计电算化系统。但到20世纪80年代初 期,会计电算化仍处于探索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价格的大幅下降,微型电子计算机大批进入社会各个领域,电算化会计信息 系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各行业基本具备了使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经济和技术力量,但会计电算化仍处于自发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我国 的会计电算化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时期。国家对发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陆续颁布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和《会 计电算化工作的规范》等文件,要求各地花大量抓好会计电算化的推行和普及工作,促进了会计电算化的稳步发展。

二、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问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在我国有了较大的发展,已经有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但与发达国家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1.会计基础薄弱,难以满足会计电算化的需要

在我国会计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会计制度不健全,核算过程不规范。大多数企业部门对会计工作没有清晰的、完整的认识,一些基础数据无法准确完整的反应出来,使会计信息系统无法顺利进行。

2.会计电算化发展不均衡

总体来说,在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要高于内地经济不发达地区,大中城市要高于小城镇,中央直属部门要高于地方部门,大型企业要高于中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的不协调发展,也阻碍了会计行业的统一和规范。

3.相关的软件开发不成熟,使用混乱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会计功能还相对不很完善,对不同的财务制度适应能力较差,数据的保密水平很低。而且缺乏统一的标准,使会计电算化所使用的财务软件比较混乱。

4.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完善,思想观念落后

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国家在相关方面所出台的政策法规还较少,政策制度还不够健全,漏洞较多。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没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作用,一些企业单纯的认为电算化是使用电脑,对会计电算化的支持力度还不够。

5.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电算化专业人员缺乏

在我国,相关的会计从业人员接受的关于会计电算化方面的培训较少,且主要是初级人员,高、中级人员较少,无法满足会计电算化的需要。大部分人仅仅只是懂得相关操作,而对专业的应用和维护缺乏了解。

三、相关的策略

经过前文的分析,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能使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发挥更大的作用,应采取以下措施:

1.巩固会计基础,学习相关先进经验

各企业应加强自身的会计部门建设,进一步健全会计机制,不断改进会计工作的方法和技术,推动会计机制的改革。积极吸取国外先进的会计理念和工作技术,扬长避短,根据我国的实际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

2.统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根据我国现阶段会计电算化发展不均衡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对较弱地区和部门进行扶持和帮助,优势地区和部门应对其他地区部门提供人员和技术上的支持,开放先进的经验,使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协调的发展。

3.转变会计软件开发模式,采用统一标准

会计软件的开发应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完善软件的功能,增强对不同财务制度的适应能力,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开发普及性强,适用范围广大会计软件。

4.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转变思想观念

国家应加快会计方面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出台,并不断完善现有的法规制度,使之更加合理和权威,是会计电算化更加规范化。转变人们对会计电算化的固有思想,使人们对电子会计有更加清晰和深刻的认识。

5.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电算化专业人员培养

应经常组织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技术方法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加深对电脑知识和管理技术的了解,加强对中、高级电算化从业人员的培养,设立专业的培训机构和学校,使会计电算化健康发展。

四、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改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会计已经成为经济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如何更加准确、完整的反 映会计信息,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关键。而会计电算化的应运而生,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我国在这一领域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电算化的顺利实 施,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相互协调,社会应给予更加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基础会计》,陈国辉、迟旭升,2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6

9.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内容、问题及建议 篇九

一、会计电算化概述

会计电算化是现代电子和信息技术在传统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简称,是会计进入信息化的基础。它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它改变了传统会计的手工记账方式,使会计人员将时间和精力用于资金数据的分析和综合上,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加强了财务管理与资金监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风险,从而推动了企业各项管理,会计电算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

随着现代经济和科学的飞速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得到了普及和应用,但目前许多企业的工作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存在着不少问题,我们要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并严肃对待,消除一切不利于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因素,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健康和持续发展。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同比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有着较大的差距。在大多数人们的思维观念里,会计电算化仅仅是代替手工记账,减轻会计人员负担的工具,还没充分认识到电算化对企业的重要性及深远意义。也有些企业盲目跟随潮流实行会计电算化,没从企业的实际出发,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会计电算化人才严重缺乏

会计电算化给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从事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大多数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担任,虽然有丰富的手工会计经验,但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只能对简单的日常会计核算进行处理,一旦出现的故障,不能及时排除,就很可能造成系统数据丢失,造成巨大损失。另外,部分会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有所排斥,虽然经过相关培训,但学习积极性不高,培训成效不明显。

3.会计软件存在缺陷,使用混乱

目前我国财务软件众多,软件开发公司大都强调自己的特色,没有统一的标准,缺乏长远规划和组织协调,不同的财务软件相互不能兼容,数据接口、使用方法也不一样,导致报表汇总、数据查询、数据传输的困难,给用户带来不便。此外,有些单位自行开发财务软件,在技术水平、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盲目开发出一些低水平软件,使得会计信息存在着安全隐患,使非法分子有机可乘,让企业蒙受损失。

4.安全性和保密性差

由于不少企业只看到会计电算化带来有利的一面,却没有重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也忽视对会计人员安全防范教育,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不少安全隐患。一些操作人员未能按照正确程序操作,或对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不强,安全保密措施不得当,导致会计资料丢失或被不法分子篡改,直接造成会计信息资源的损失。其次,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档案归档工作处于无序状态,缺乏管理会计档案的经验,容易造成会计资料丢失,从而影响会计档案的完整性。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登帐时突然断电、死机或发生火灾等,造成会计信息处理中断和数据丢失。

5.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管理工作存在漏洞

在会计电算化模式下,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约束。然而,目前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仍采取模仿手工的管理方法,没有实行重整,岗位分工混乱,权限设置缺乏牵制,会计制度不健全,核算过程不规范。

三、会计电算化得以完善的对策

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会计电算化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能够健康的发展,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探讨,解决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1.提高对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

会计电算化是整个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必须在思想上引起高度的重视,要充分认识到实行会计电算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从观念上重视并接受会计电算化,积极转变会计工作职能,改变会计工作组织和人员分工,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更新知识结构,从而提高整个会计工作水平,这样才能有效的实施会计电算化并取得良好的成绩。

2.加大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会计电算化人才,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会计基本知识,计算机相关知识,更需要有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这就要求加大培训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合理的安排会计电算化培训内容,完善会计人员电算化业务知识和理论结构,熟悉会计电算化实际操作,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学习经营管理知识,同时还要加强会计人员的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出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知识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队伍。

3.完善并规范财务软件

使用的财务软件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财政部门应对通过评审的财务软件进行一次数据安全专项测试,对达不到规定的责令整改。另外,要建立一致的会计电算化协议,财务软件应具有易于扩展的框架结构及标准的对内与对外接口,在功能方面要尽量考虑客户的需求,提高软件产品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利于数据收发和交流。

4.加强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

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为有效的防止会计数据泄密、丢失,防止发生计算机舞弊行为,加强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1)政府要加强法制建设,严厉打击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犯罪活动,保证会计工作有法可依,违法必究。(2)在进入系统时加一些诸如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自动建立工作日志,设置数据变更标记,防止舞弊。(3)完善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各项制度,设置强制备份功能,实行纸质档案和新型载体档案双套保管,定期进行检查、复制,以防会计信息损坏。(4)加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加大软硬件设备设施的投入,采用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信息加密等,限制外界对会计数据库的非法访问,强化系统的安全防护功能,定期维护,保障会计资料的安全、准确、完整。

5.做好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基础管理工作

会计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是搞好电算化工作的重要保证。首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现代化管理意识,做好会计电算化总体规划,重新调整会计及整个企业的机构设置、岗位分工,明确相关人员工作内容和权限,规定具体操作流程,建立一系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其次,还要修改扩建机房,选购、安装、调试设备,培训会计电算化人员,进行系统的试运行,建立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等工作。最后,建立适应管理需要的会计模型,使电算化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立和完善。

四、结论

10.浅析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十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科学合理地运用会计电算化手段。为会计工作提供优化、高效的工作质量,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提出了会计电算化应用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应用和管理:对策

一、前言

会计电算化是将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它是一个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替代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在全球经济贸易的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客观地分析会计电算化所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不仅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而且对整个会计系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会计电算化所面临的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推广存在的问题

1、实际应用不够。日本早在1986年就有80%以上的大型企业和50%以上的中小企业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而我国财务软件的普及率还很低,总体水平不到30%。在我国当前形势下,会计电算化普及率总体上偏低,企业管理信息技术的采用明显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而且分布极不平衡。在采用了会计电算化手段的企业中,有半数以上的企业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核算型”财务软件,主要是用电脑代替人工从事会计核算工作。采用“管理型”和“决策型”财务软件的企业较少。采用ERP的企业就更少。

2、会计电算化基础还比较薄弱。会计电算化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但同时也增加了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等责任,带来了许多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问题。基础工作薄弱,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电算化管理也就相应的问题不断,导致手工与计算机并行时间过长,反而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3、会计电算化软件本身存在推广瓶颈。目前我国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数量已相当多,较具代表性的有北京的用友财务软件、深圳的金蝶财务软件等。但综观会计软件市场,商品化软件在数量上进展虽快,但在质量上的提高却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功能不够完善,部分软件性能差或不稳定,软件使用说明书不够规范、详尽等。另外就软件的兼容性和安全性方面也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都是限制电算化管理的原因之一。

(二)会计电算化管理存在问题

1、管理者重视不够。一些领导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未认识到开展会计电算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管理现代化的需要。对会计电算化的工作还存在一些片面的认识:一方面,认为会计电算化为时过早,实现会计电算化就是编程序的过程,是单纯利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是会计部门的责任等等;另一方面,传统的会计理论也禁锢着部分人的头脑,一些人肤浅地认为“算盘”和“账本”就是财务会计的工具;还有一些人认为财会电算化是财务部门的事,与其他业务部门无关,导致其他业务部门对财会电算化的配合度差。这些片面的认识给会计电算化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推广。

2、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缺失。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核算、管理方法等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体系,以确保会计电算化的正常运作。这个管理制度体系一般包括人员管理制度、操作管理制度、数据管理制度、系统维护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等。同时,许多企业未建立专门的会计电算化机房,未制定相应的上机操作制度。使会计电算化的管理混乱。

3、缺乏综合性的财会专业人才。目前,不少单位的电算化人员知识老化,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积极性不高,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会计人员掌握一定会计专业知识,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保养和维护、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目前,虽然很多单位启用经验丰富的财会人员,但他们中的不少人员均只经过短期培训,不能灵活运用软件满足工作需要,遇到超出范围的问题,只能找软件的维护人员,而维护人员又基本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对财务知识知之较少,双方不能很好地配合。即使一部分人通过会计电算化的考试,也仅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应用,不能灵活运用软件处理的数据,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

三、解决会计电算化问题的对策

(一)注重顶层设计,促成企业领导观念转变

企业领导者要自觉强化认识,大力支持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运作,充分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企业内部要成立由企业领导者参加的会计电算化实施领导小组,领导整个会计电算化的实施,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并考虑部门或地区的整体发展状况,制定本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工作规划。正规、详细的计划措施的内容一般包括:工作目标;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整体结构;会计电算化工作管理体制及组织机构;各阶段的实施措施;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硬件配置要求;专业人员的配备与培训;資金来源与预算等。

(二)重视制度规范,加强会计电算化标准化建设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数据处理手段发生了根本变化。为了确保会计数据的合法性、可靠性、准确性,必须建立健全必要的制度约束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机房设备的安全和计算机正常运转,保证会计数据、会计档案安全可靠。重视制度规范有两个层次:从宏观层面上,国家要支持、推广电算化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制定相关的软件开发行业标准,以增强各行业间会计电算化的通用性;在企业内部管理上,要制定符合本单位特点的电算化会计实施细则和管理规定,以实现会计业务自动化与数据管理安全性的双保证。

(三)注重人才培养。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

会计电算化要求仅作为计算机技术人员、会计业务人员或管理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是复合型会计人才。因此,企业要真正做到会计电算化,就要造就一大批既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又专于财务管理知识。能够熟练地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的需求的“会计—计算机一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促进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发展。并且对电算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要经常性地进行,应结合经验交流,使培训收到实效。若只有普及型的速成人才培训,难以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水平。在吸纳高校会计电算化毕业生的同时,还应选拔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会计业务骨干到高校进修计算机专业,这样新老结合,高、中、低结合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就会形成,必将推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四)规范会计电算化信息平台建设,解决兼容性与安全性问题

首先建立统一通用的财务软件协议。使得会计电算化系统有一个标准的对内、对外接口。做到了这一点。即使不同系统下的数据也可以直接使用,不必再做处理,这样可降低对操作员的要求,也可最大限度地实现系统与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而且,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软件生产将达到产业规模,在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方面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其次要结合企业管理特点,在信息网络平台搭建和软件开发过程中寻找会计电算化信息安全解决方案。确保在实现会计自动化的同时,保守企业机密:另外还要从内部管理上强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工作。

四、结束语

11.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内容、问题及建议 篇十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 各类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出台, 足见政府也越来越注重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此外, 随着医院的经济活动不断拓展, 政府部门通过实施医院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活动逐步建立起预算管理制度的需求, 公立医院财务核算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我国原有的《医院会计制度》从1999年执行起, 为公立医院的会计核算提供了规范, 也推进了医疗事业的发展。在新时期, 为了应对更加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 满足新时期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和预算约束的目标, 经过党中央以及国务院总体部署和规划,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于2010年12月31日发行, 于2012年1月1日起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施行。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兼顾我了我国医院现实状况的同时, 还借鉴了国际上有关医院制度的优秀成果。文章就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内容较原制度的主要变化内容了进行分析, 在具体分析了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优越性的同时, 提出了现行制度仍然存在的一些比较显著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二、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主要优势

(一) 会计核算更具准确性、实用性, 公益性更加凸显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将医疗、药品放在一起进行会计核算, 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统一计入“医疗收入”, 避免了之前药品加成对医院的补偿作用, 鉴于医院集医、教、研于一体的运营特点, 现行制度还在收支科目分类中单独列示科研、教学项目收支, 这一规定既体现了医院的公益性特点, 又规范了医院的收支核算体系。

(二) 明确规定“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

随着社会医疗保险事业的不断推进, 越来越多的人群享受医疗保险带来的补贴。而对于医院来讲, 医院在病人看病的时候直接将保险部分扣除, 收取保险以外的医疗费用, 然后被扣除的部分再由医保中心在一定时间内返还给医院。由于医院收回保险款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 在原有的收付实现制的核算基础上, 就会造成收入和费用的不配比, 而新医院会计制度借鉴企业会计制度, 充分引入了权责发生制, 不仅符合医院的实际情况, 也更符合国际惯例。

(三) 财务报表体系更加完善

现行制度下的报表体系涵盖了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总表、医疗收入费用明细表、现金流量表和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以及一系列的成本报表。全面的现金流分析与高效的现金流管理不仅关乎到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而且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或者组织的生存和持续发展。医院每天都会有大量现金流入, 因此, 在财务报表体系中加入现金流量表是一个重大的举措, 同时也表明, 医院会计制度向企业会计制度不断靠拢。

(四) 引入了企业会计的固定资产核算体系

原医院会计制度中没有对固定资产损耗的核算做出相关规定, 然而, 随着医院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日益扩大, 固定资产在一家医院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是不可小觑的。因此, 在原会计制度下核算的固定资产只能反映出其历史成本, 而不能反映其真实价值, 进一步导致财务报表的不实。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在对医院固定资产的核算方面进行了大幅度改革, 引入“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清理”两个科目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 使固定资产账面更加接近实物价值, 财务报表更加准确反映资产价值。

(五) 强化预算约束机制

现行制度规定对医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管理办法, 并详细地分配了医院预算环节中各个职能部门的主要责任。这一重要举措与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相衔接, 又利于政府财政部门及时了解医院的财务情况, 并作为政府对医疗事业扶持以及补助的重要机制。

三、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建议

笔者认为,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大框架下仍存在许多细节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固定资产的折旧问题及建议

随着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 医疗设备的更新速度也不断加快, 而新医院会计制度中规定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采用年限平均法, 这显然不能满足真实反映医院固定资产价值的需要。《医院会计制度》可以进一步借鉴企业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如引入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数总和法等折旧方法。

(二) 医疗风险问题及建议

随着今年来, 医疗事故的频频发生, 医疗纠纷也不断攀升, 医院所承担的医疗风险越来越难以控制, 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严谨执业的同时, 也需要财务人员对医疗风险的管理给予重视。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虽然增设了“预计负债”这一会计科目, 但并没有对此科目的核算内容作出具体规定, 医院通常是在事故或者纠纷发生后, 直接将医院发生的费用计入医院支出。这样做虽然大大简化了核算, 但是不符合谨慎性原则。

(三)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医院药品收入实行“核定收入、超收上缴”的管理办法, 但是对于药品的收入具体比例尚未作出明确规定, 导致这一举措很难真正施行

笔者认为, 在有条件的地区, 医院应协助各地财政部门应为这一项规定作好具体的部署工作, 把当地的平均消费水平, 物价指数以及当地居民近几年内到当地公立医院就诊的情况作为参考指数, 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对这一政策制定出合适的比例, 再提交给上一级财务部门进行核准登记, 作为核定收入并确认是否超收的依据。当然, 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参差不齐, 标准也自然不一样, 因此, 财务部门对于这个问题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 统一标准对待, 而是要有区别、有层次地去执行这一规定。

(四) 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建议

当前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 特别是高科技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主要问题是固定资产核算体系尚未规定计提减值准备。医院由于要应对各种临床急救, 往往要由一定的设备库存来满足这一方面需求, 而这些使用率较低但价值偏高的电子医疗设备, 例如核磁共振, 会存在一定的舰只风险, 特别是市场波动比较明显的时候。笔者认为,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应当在完善过程中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作出相应的规定, 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查, 估算其减值情况。同时对于一些使用率低且资产价值比较高的固定资产可以考虑采用租用的方式进行日常经营, 这样, 固定资产的核算更加准确, 而且还大大降低了医院的经营成本。此外, 现行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采用平均年限法, 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 资产更新率越来越高, 这种单一的折旧方法也不利于真实地反映资产的价值。因此, 医院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 (对同类产品在市场上的价值波动有准确的把握) , 可以考虑逐步引入其他加速折旧方法, 如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数总和法等。

(五) 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及改善办法

虽然对成本核算方面做出了很大改革,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显著问题未能解决。医院目前的成本核算还只停留在一些数据上面, 很少有企业会追根溯源, 对成本超标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换句话说, 大多数医院不能重视起事中核算的重要性, 只重视结果, 忽视对成本动因的分析, 因此, 建立高效的成本评价体系对医院“降成本、生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亦可以像企业财务管理一样引入作业成本法, 以进一步完成医院成本核算体系。

四、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工作重点

在执行新《医院会计制度》过程中, 医院应当聘请专家对新制度的实施细则进行讲解, 深化对新制度的学习和培训, 以免因为个人理解偏差造成错误, 还要培养医院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 提高他们的执业能力, 还要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向相关部门反映, 做出相应调整。

五、结语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已经开启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的里程碑, 而《医院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 也将会进一步促进了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现行《医院会计制度》适应新的经济环境, 为许多医疗单位的会计核算提供了标准, 弥补了原有会计核算的不足, 促进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 只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才能不断完善, 逐步成熟起来。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医院会计制度 (财会[2010]27号)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

[2]陈军.浅谈新医院会计制度实施中的问题及其完善[J].当代经济, 2011 (.11) .

上一篇:政治必修二考点总结下一篇:八年级数学二次根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