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网络舆论

2025-01-08

理性看待网络舆论(精选8篇)

1.理性看待网络舆论 篇一

对完善网络舆论监督的理性探讨

当前,数千万台上网电脑与亿万网民创造了一个庞大的自由的舆论市场。他们在这个市场里浏览资讯、获取信息,评论小到家庭琐事大到国家政策的是是非非,甚至以舆论影响政府决策。网络传播的兴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冲击,也促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网络媒介将给舆论监督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式,如何运用和完善网络舆论监督则是一种新的挑战。所谓网络舆论监督,是传统监督方式在网络信息化条件下的拓展,它是指以互联网为平台,通过网络技术如电子数据库、电子课件等和各种网络形式如网页、电子邮箱、电子留言板、虚拟社区等,对掌握一定社会公共权力者行使权力的行为进行监督的过程,以达到权为民所用的目的。

网络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特殊的、崭新的监督形式,与传统的舆论监督相比,具有与传统舆论监督相同的一些特征(如意识性、历史性、评价性、公开性等),但在舆论传播的时间、方法和方式上更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如及时便捷、透明开放、自由互动等。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同样,网络舆论监督也是一把双刃剑。虽然与传统舆论监督相比,网络舆论监督有着许多优势,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法律缺失、政府管理引导不力、信息失真等。对网络舆论监督,应该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不断地进行规范和正确引导,建立起有利于网络舆论监督的制度与途径,使“互联网”成为实现政治民主、建设政治文明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最佳手段。

因此,我们要找出相应的对策来完善这种新生的舆论监督形式。俗话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法”(法律)的支持是基础;“网”(网络)的建设是保障;而“人”的培养是关键。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统一的网络舆论监督系统和机制。

“法”:加强政府的管理、教育、监督及相关的法律支持

由于互联网发展迅速,对网络媒体的法制规范与制衡也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为促进网络媒体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大力加强网络媒体的法律法规建设和内容监管显得非常迫切。首先,网络媒体主办者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必须建立在自身规范的新闻操作、成熟的新闻编辑手段和正确舆论导向意识的基础之上。网络媒体的互动性造成网络媒体本身不能承担全部内容的监督审查职能,这样的缺位会造成内容管理方面的漏洞。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网络媒体内容的监管,如利用技术手段过滤、实行定时开放、版主全职管理模式等方式来加强内容方面的有效监管。其次,要注意加强监督网络系统的管理工作,发挥各种监督主体特别是各级纪委的职能作用,在程序操作上实行合理分工和授权,严格控制系统运作的关键点,保证所有监督问题、意见、建议都能按照规定程序严格处理。设置一个全国统一的网络舆论安全监管机构来负责指导、协调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的网络舆论安全监管工作,确保决策的一致性和权威性,增强监管工作的协调性。此外,我国现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新闻网站电子公告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尚存在一些不够完善之处,刑法及知识产权法中的相关法律规定也不够清晰和明确,不能保证网络舆论监督的顺利开展,所以,一方面要求针对网络侵权、犯罪的立法要相对完整、系统、全面,自成体系;另一方面则要求能与原有的其他法律、法规相协调和互为补充,综合整理现有的法律资源;适当强化法律规范的韧性;清楚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责任;明确监督主体的权利及义务,加快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

“网”:增强主流网络媒体的建设,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功能

从理论上来说,网络舆论的特点使任何人在网络上都有传播信息的可能。但实践证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接受网上发布的所有信息。因此,发挥主流网络媒体的表率作用来引导舆论具有重要意义。从主流网络媒体对舆论引导的功能和作用来看,发挥政府网络舆论的作用,形成网络舆论的强势,对引导网络舆论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加强主流网络媒体建设,增强网络舆论的引导功能,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必须担当起主流媒体的责任,成为网上宣传党的思想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主阵地,成为反映民情的主渠道,成为网上舆论引导的主力军。政府应当通过制定完善相关法规,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管理;通过资金、政策等方面对重点网络媒体予以扶持,形成一支“政府管得住、网民信得过”的主流网络媒体;通过提高政府网络媒体的新闻宣传工作水平,建立健全社会一体化的网络媒体管理体制,掌握网络舆论宣传阵地的主动权。而主流网络媒体本身则应当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增强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①此外,由于互联网无国界的特点,使得政府对这一舆论领域的管理十分困难,行业自律就显得尤其重要,我国已经建立了互联网协会,订立了《中国新闻界网络媒体公约》,通过行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行业制裁等方式引导正确主流的舆论方向。

“人”:提高网络从业人员素质及网民的责任意识与自律能力

搞好网络舆论监督,就要确保对网络虚假信息和网络舆论的控制和引导,强化舆论界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网络舆论的社会公信力。所以,要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大众的网络舆论素质。一方面,要提高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首先,要紧紧抓住对“主旋律”的宣传和弘扬。其次,新闻采编人员要从自身做起,杜绝有害、虚假、黄色等信息传播,向大众提供真实、快速、全面的信息;要远离低级趣味,保持自己的严肃性、权威性;加强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特别是网络媒体的负责人、技术骨干的思想政治素质培训和业务培训,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提高网民的责任意识和自律能力。网络素养教育更重要的是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信息的获取、处理、创新教育。在网络空间,网民对特定社会问题、事件的认识是通过网络信息获得的。所以,信息的准确、全面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网络舆论方向的对错。而网民作为信息的浏览者和舆论监督的参与者,也要有自己的理性分析。当前网络上的讨论经常是激情多于理性,非理性的话语在网络上被放大,由此所塑造的舆论往往无助于人们积极地寻求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这就要求上网浏览者尤其是全国各高校的大学生们要有自己的理性,能够分辨是非,不要跟风,把错误的网络舆论扼杀在萌芽状态。

2.理性看待网络舆论 篇二

卢梭在其《社会契约论》中把舆论分为公意与众意。众意主要是指公众舆论, 它允许对某一社会问题持有多种态度, 每一种意见都有相当数量的舆论主体。众意主要代表各种小团体、小群体的利益。公众可以划分为各种类型, 因此, 众意是个舆论复合系统。公意主要是指公共舆论, 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民意。众意与公意同时并存。根据卢梭的解释, “国家全体成员的经常意志就是公意”。卢梭还对公意、众意和团体意志进行了区分, 公意只有通过立法权力, 即定期的人民集会才能表现出来。众意也是全体人的意志, 但是公意和众意可能不一致, 其原因在于公意是从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 而众意不过是个人利益的总和。

卢梭认为, 公意作为人们通过订立社会契约而产生的主权者共同体的共同意志, 是全体人民的自由意志的升华, 是主权者意志的真正体现, 它着眼于公共利益, 代表共同体的公共利益和社会幸福, 法律、道德、自由都是公意的具体表达。意志通常是与利益联系在一起的, 意志所指向的一般都是我们自己认为能够给自己带来幸福的东西。自由意志一般都体现为我们可以自由地进行这种幸福的追求, 但是人作为有道德、理性的社会存在, 这种自由不是为所欲为的、单纯只受到欲望的驱使, 只有在理性的指导下, 我们才能真正认清能给我们带来幸福的东西。因此, 共同体的意志是以理性为保障的, 公意若要真正代表能给所有人都带来幸福的普遍利益, 其前提必须是一种理性的意志。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 一种意见在何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公众舆论, 取决于如下标准:该意见是否从公众组织内部的公共领域中产生;以及组织内部的公共领域与组织外部的公共领域的交往程度, 而组织外部的公共领域是在传播过程中, 通过大众传媒在社会组织和国家机构之间形成的。社会舆论都会受到利益的支配, 不同的利害关系使人们对同一种事物具有不同的倾向。于是, 人们根据对自己是否有利或利益多少, 确定事物的是非好坏, 唤起各种热情, 造成不同的公众舆论。如果公众舆论达到或接近60%的人数指标, 说明这种意见正在接近普遍的利益和正确的见解, 它有可能很快转化为民意。因此, 在众意中, 总有一种众意会渐渐占有优势, 发展成为民意, 即从众意发展为公意。

一般舆论是人们对社会问题的见解体系, 而理性舆论并不针对具体公共事务作出简单的说明, 而是就现实重大实践问题形成的系统理性意见, 表现为对现实社会规律的一种抽象思维。理性舆论有赖于政府、媒介、公众三者健全的结合机制与互动机制, 它是媒介、政府、公众三者之间博弈的最终目标。人类作为理性的社会存在, 具备一定的思考及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 只有获得大量的、全面的、有说服力的信息, 才能作出明智的判断, 形成或改变态度。因此, 信息公开是传播渠道畅通、打造理性舆论的重要保障和主要方法。这一点在网络媒介崛起的当今社会更具有现实意义。

网络媒体在1998年被联合国新闻委员会称为“第四媒体”之后, 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我国网民数量与日俱增, 网络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可谓一日千里。例如较著名的“南京周久耕事件”, 最开始由猫扑网站独家全面报道, 形成声势浩大的网络舆论, 最后引起了传统媒体的高度关注, 不少报纸和杂志进行了专题报道或深度报道, 这不能不说是网络舆论的“魅力”, 它把本来局限在网络空间的不同利益的“话语表达”从虚拟空间带到了现实社会, 网络舆论经过传统媒体的传播, 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

但是也有相反的案例, 信息的扑朔迷离模糊了网络舆论的导向。如2008年末发生在中国文化教育界的所谓的“书画门”事件, 即季羡林先生藏画被盗事件。这一事件在信息海量化的网络媒体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相关主题的网站点击率、博文、帖子数量激增。该事件涉及的相关人员和单位比较复杂, 网友在围绕季羡林书画为什么出现在拍卖市场、谁应该承担责任的问题上争执不休。值得一提的是, 北京大学在发表一篇呼唤理性舆论的声明之后, 对于事件的进展和事实的真相只字不提, 使得北大成为网络舆论的众矢之的。北大的失语、杨锐的沉默、张衡隐晦的表达、季先生的高龄与足不出户, 使得整个舆情更加杂乱, 真实与谎言无从辨别, 受众离真相却越来越远。由于公众未能得知季羡林先生藏画被盗事件的真相, 整个事件扑朔迷离, 网络舆情呈现出混乱、迷离的特点, 而这一特点反映在舆论上就极易误导受众, 不利于真相的传播, 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继而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甚至伤害。这不由得让人深思:理性的公众舆论更加需要信息的透明与公开。

由于网络媒介本身具有的公开性、虚拟性、匿名性、信息发布的低门槛化, 使得网络舆论呈现出隐蔽性、盲目性、非理性、不稳定性等特点, 也使得网络时代重视个人意见的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媒介, 公众舆论在网络上聚集放大, 使公众舆论的力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所以在网民数量庞大的今天, 更加需要呼唤网络舆论的理性发展。网络舆论除了具有传统舆论的一些共性外, 还拥有“丰富性、多元性、复杂性、冲突性、难控性等五项基本特征”, “丰富性”涵盖了网络舆论信息的海量化, 通常一篇被置顶的帖子的跟帖在几万条, 甚至更多, 其中不乏一些真知灼见;但是“多元性”又向我们证明网络舆论已经不能从单一的“对与错”来判断, 它适用于一种多元的视角;“复杂性”暗含了网民构成因素的多样以及网民心理的复杂多变;“冲突性”则常常体现在网民的争端上, 它有时会演变为一种网络暴力, 这是网络舆论最典型的特征;对网络舆论的控制不单单要通过技术手段, 主要还是基于信息真实公开基础上的一种引导, 这正体现了网络舆论的“难控性”。

网络舆论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 并依靠强大的网络传播发挥舆论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是传统社会不可比拟的, 所以一定要注意网络舆论负面功能的防范与规避。网络媒介作为一种新媒介, 催生了网络信息的泛滥与爆炸。网民很难将注意力长期停留在某一具体的社会事件上, 往往是某一新闻事件还在更新发展中, 就已经被更新的新闻所刷新, 层出不穷的新闻使网络舆论不停地经受冲击。在网络传播中, 信息发布的低门槛化, 强大的互动性, 较强的匿名性, 网民数量的庞大混杂, 使得网络受众发言时无所顾忌, 不少言论目的性不强、主题分散、导向不明、过于随意, 这样难免造成社会舆论的分散, 谣言发生几率增加, 出现了一些偏激及非理性的声音, 这实质上是网络舆论狭隘性的一种典型表现。我们要保证网络舆论的理性方向, 就必须杜绝网络舆论的狭隘化。网络社会是公众情绪原始表现的最佳场所。网络空间所流传的情绪型潜舆论是构成网络舆论狭隘性的重要因素。情绪型潜舆论的表现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情绪型潜舆论“与人的本能和无意识有更多的联系”, 这种潜舆论形态只是公众意见倾向的一种征兆, 具有一定的社会感染力, 网络社会尤其如此。情绪型潜舆论由于缺乏理性的思维, 经过一些网络论坛的迅速传播后传染给了公众, 不利于公众把握事实的真相, 从而导致狭隘性舆论的出现。这种非理性的言论一旦出现在网络社会, 很容易从这一虚拟空间溢出, 在现实社会形成一股强大的破坏力量, 不仅形成对个人的不公正评价, 甚至危及整个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网络舆论除了具有“情绪型潜舆论”这一负面功能之外, 还体现了“假新闻误导走向”、“网络话语权垄断”两方面的缺陷。在传播过程中, 信息模糊程度高, 会增加人们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认知带来的社会压力, 在缺少真实信息的情况下会使虚假信息的“补充认知功能”得到强化;也会使真实信息“转让”网络舆论中的话语权, 让“空穴来风”被网民当做媒介真实的表达, 从而更增加了舆论的混乱与繁杂。消除这些负面功能的根本措施在于增加信息传播的数量与质量, 提高信息的准确性。要做到这一点, 还是要依靠政府信息的公开与透明。2007年温家宝总理签署了492号国务院令, 正式颁布了《中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该条例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在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中, 媒体报道的及时性、全面性、公开性, 证明了该条例的实施在我国是有具体保障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首次对公民知情权作出了明确规定, 该条例明确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包括: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公共交通等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根据这一相关规定, “书画门”事件中涉及的北京大学———季羡林藏画公益捐赠的管理者———就必须履行信息告知义务, 给公众提供充分的事实依据和凭证, 还原事件真相, 使公众舆论理性化。不管是对已经“被符号化的国宝”季羡林先生本人, 还是对他身边亲近的人 (杨锐) , 抑或是对北京大学这样一个国家公共教育机构, 都是一种责任体现。当然, 更多的是表明了政治民主社会对公民知情权的保障。

在网络媒介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中心之后, 网络中舆论的走向至关重要, 但其中信息公开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若隐若现”的网络信息只会使人们继续生活在猜测中, 对比“南京周久耕事件”和“书画门事件”的不同, 我们不难发现, “书画门事件”这场模糊的舆论战更是拷问着我们的媒介, 也拷问着我们的政府。它提示我们, 政府信息公开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不应仅仅表现在突发的危机事件中。政府是媒介信息发布最多的, 也是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宿源, 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渠道就是新闻媒介。《条例》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的义务, “只有政府严格执行信息公开制度, 媒介才能够发布及时、真实、全面的信息, 就能够增强公信力, 用理性客观的态度加以分析, 提高权威性和影响力”, 才能保证公众对信息的最大知情权, 这才是理性舆论产生的坚实基础, 网络社会尤其如此。

摘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网络媒介逐渐成为公共话语表达的主要渠道。理性公众舆论的建构对于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新闻话语、客观地认知周围世界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信息公开则为理性公众舆论的建构提供了保障, 网络媒介亦是如此。

关键词:公众舆论,信息公开,网络

参考文献

[1].卢梭:《社会契约论》, 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1.卢梭:《社会契约论》, 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

[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学林出版社, 1999年版。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学林出版社, 1999年版。

[3].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年版。3.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年版。

[4].刘建明:《舆论传播》,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4.刘建明:《舆论传播》,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5].刘伯高:《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5.刘伯高:《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6].俞文丹:《从传媒角度解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青年记者》, 2008 (7月中) 。6.俞文丹:《从传媒角度解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青年记者》, 2008 (7月中) 。

[7].王天意:《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 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7.王天意:《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 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

3.客观理性看待他 篇三

他更多考虑的是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

他不想去控制内部的激进势力

他从骨子里是不是不愿意放弃武装斗争

三个局限性

李绍先 首先,传说他的政治遗嘱要交权给卡杜米,如果这一政治遗嘱属实的话,就带有个人发泄的性质。阿拉法特用传位给政治上更强硬的卡杜米的方式,报复以色列在最后几年中对他的有意忽视和排斥。这在事实上造成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他死后顺利运转的难题。

其次,主要表现在晚年在受到各种各样制约的情况下,更多考虑的是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当年阿拉法特从戴维营回到加沙的时候,受到巴勒斯坦人的热烈欢迎,据说有50多万人,可以说是万人空巷。那一场面完全不像是和谈失败,而是凯旋归来。很多分析家认为,在失败的戴维营会谈中,阿拉法特作为巴勒斯坦人的领袖,没有从巴勒斯坦的长远利益出发做出勇敢的决定,而是较多地考虑了个人的声望、名誉、历史地位。据说,当时无论是巴拉克的和平方案还是克林顿的提议,其内容对巴勒斯坦人都是非常有利的,在今天看来甚至可以说是求之不得的。戴维营和谈失败后,巴以冲突已成必然。在沙龙参观圣殿山后,巴以局势急转直下。以色列认定,正是阿拉法特利用沙龙“参观圣殿山”这件事发动“阿克萨起义”,而起义开始之后又控制不住局势,最终造成了日后难以收拾的局面。

最后,还表现在他晚年,特别是最近一两年,和平进程出现了一定的机会,如“路线图”出笼,阿巴斯、库赖被推举出来。但他始终不改变统一领导的方式,始终不愿意放权,结果坐失和平良机。

信奉兄弟之间不阋于墙

殷 罡 阿拉法特的“过”在于他没有控制内部的激进势力。例如早在约旦期间,巴解组织成员哈巴什提出建立大巴勒斯坦主张:要先解决约旦问题,解放约旦河东岸,再解放西岸。哈巴什不断地和约旦军队发生冲突,并试图刺杀国王,所以巴解不可能不被约旦赶走。到黎巴嫩后,阿拉法特又重复了在约旦的错误。1978年和1982年以色列两次入侵黎巴嫩,第一次借口是五个巴勒斯坦游击队员从海法登陆,抢了一辆公共汽车,走一路杀一路,快到特拉维夫时才被制止。第二次是巴勒斯坦激进分子刺杀以色列驻英国的大使。这两件事不是阿拉法特策划、领导的,也不是他同意的,甚至是他所反对的,但最终受到惩罚的是阿拉法特,是巴勒斯坦的整体事业。

1994年阿拉法特回到巴勒斯坦的土地,建立起一支一万多人的巴勒斯坦武装警察部队时,他的错误又显现出来。1994年11月,哈马斯第一次和法塔赫游击队员改编的巴勒斯坦警察部队发生冲突,双方伤亡100多人。阿拉法特完全可以利用这次冲突取得对加沙的绝对控制。也就是在确立了和平目标,以政治和平解决的方式回到加沙之后,阿拉法特反而没有彻底地控制住内部倾向于暴力、倾向于恢复武装斗争的运动,这是导致他晚年凄凉的一个主要原因。

从骨子里愿意放弃武装斗争吗?

王锁劳 阿拉法特为什么十年时间都没有解决哈马斯和杰哈德这两个激进派别的问题?以色列认为阿拉法特是要在自己公开放弃武装斗争后利用这些激进派别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以色列还认为阿拉法特没有从根本上放弃武装斗争,只不过是用合法的手段掩盖起来,典型的例子就是2000年戴维营和谈失败后,他脱不开与阿克萨起义的干系,他想要借此发泄一下巴勒斯坦人的情绪。想不到后来失控和导致今天这个局面。可以说,阿拉法特从骨子里不愿意放弃武装斗争。这也可以从他毕生迷恋军权中看出来。在国际大背景下,他不得不放弃武装斗争,但他从内心深处是不愿意的。不过,阿拉法特至死也没有公开说过要再次拿起枪杆子进行武装斗争的话,这也是他的伟大之处。另一方面,主张进行武装斗争的阿克萨烈士旅是否得到了他的默许和军费上的支持?阿拉法特一死,阿克萨烈士旅就改名为“阿拉法特烈士旅”,是不是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密切联系。

在以色列难以找到和平伙伴

王锁劳 在中东地区看一个人和事,还得看他的对立面。谈阿拉法特,就不能不谈以色列。特别是阿拉法特回到加沙后,他的所作所为一步一步地导致丧失和平的机遇,离不开以色列的因素。拉宾遇刺后,以色列和平呼声越来越弱。这也迫使阿拉法特考虑:我和谁谈?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执政的几年更使阿拉法特寒心。中东和平“路线图”推出后为什么不成功,阿拉法特为什么拒绝放权,可能就是他认为沙龙和布什都不是和平伙伴。我认为,2002年6月布什讲话宣布阿拉法特出局,推出“路线图”计划时,阿拉法特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结束了。他也意识到,一旦自己放权,其他人做出的举动是否会有利于自己的名声。

阅读背景卡杜米现象

4.理性看待网络舆论 篇四

原因:一是缺少法律的支持,城管,说是行政执法人员,但其执法的依据仅仅是个“条例”,城管执法权力受限,执法依据和手段不足,管理范围广,任务重,而地方政府给城管设定的城市管理目标与市民生存目标存在着太大的差距;二是城管生活在放大镜下,一有点问题,各大媒体都会争相报道。由于人们天然地同情弱者,所以在城管与小贩之间,不管城管的执法是否合法、是否有正当性,大多数人更多地倾向于同情处于弱势地位的小贩,对城管执法产生反感和不满情绪。这导致在现实生活中,城管执法往往得不到市民的支持,给城管执法带来难度。尤其是在执法过程中,只要与小贩发生冲突,即便自身没有过错,责任全在小贩一方,往往也会成为大众批评的对象,所有压力都落在城管头上;三是城管执法面对的大多是弱势群体,有些下岗失业人员有的家庭确实困难,自身又无任何技能,靠做小买卖维持生计,因城管执法人员断其“活路”,故拼命阻拦。这就是为什么城管吃了不少辛苦,却得不到理解也收不到什么好的效果的原因所在。

一是完善法律。一座城市不能没有管理,城市也不可能完全拒绝小商小贩的存在。如何让城管在执法过程中更顺畅,最关键的还是要完善法律,城管在执法中拥有哪些权力,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都需要法律明确。让城管执法更具有合法性,从而得到民众的支持。那么城管执法中的许多尴尬和无奈,也许就能最终得以避免。

二是加强执法人员素质教育。只有城管队伍的整体素质上去了,市民对城管的印象才会逐渐改观。

三是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宣传。让市民切实体会到城管工作的不易,引导市民理性看待城管,对城管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抱怨,理性的看待工作中的不足。

5.理性看待年轻干部成长进步 篇五

近年来,因年轻干部提拔而被热议的事例不在少数,年轻干部过快提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质疑和争议,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干部新老交替与合作,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偏老,一些机关暮气沉沉,干部干事创业的干劲不足等等问题迫使必须有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完成薪火相传的任务。理性看待年轻干部,任人唯贤,宽容、理性的氛围,才会促进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激发整个干部队伍的活力,推动党的事业发展。

首先要注重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年轻干部自身要增强综合素质,为选配年轻干部打好基础。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党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年轻干部是我们事业的希望,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速阶段,优秀人才竞争的尤为重要。为此,我们要注重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一是要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其头脑,让其成长为政治坚定,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干部。二是要加强能力建设。要结合岗位要求,突出加强年轻干部业务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建设,让其逐步成长为能力突出的干部。

其次是消除年轻干部选拔的制度漏洞。培养和选拔好年轻干部,事关我国长远发展战略。大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优秀年轻干部的涌现,我们的干部队伍才能保持

蓬勃生机与活力。为此,在选拔年轻干部时,要用其所长,敢于给位子,放手压担子。

再次要注重引导好年轻干部的成长。年轻干部走到领导岗位后,由于经验等方面的原因,可能还有诸多不适应岗位要求的,组织上要多关心爱护年轻干部,给他们配备有经验的帮手,有针对性让其在实践中得到历练,增强实干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考核监督,落实好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对不称职的年轻干部果断挪位置,真正造就人才,促进事业的发展。

6.理性看待AB股市场 篇六

摘要]虽然当前B股是整个证券市场的热点,但是从各个方面看,这只是短期的现象,A股市场的暂时冷清依然不能改变其在证券市场中的主导地位。1、AB股价格差距是B股上涨的源动力:长期以来AB股价格存在较大差距,这是一种不合理现象。2、AB股价格之间理应存在一定的折扣。3、B股市场容量无法替代A股主导地位。4、B股价格大幅上涨支持A股底部确立。5、市场联动效应决定短期A股震荡整理。6、选股正确性将决定能否抓住盈利机会。

虽然当前B股是整个证券市场的热点,但是从各个方面看,这只是短期的现象,A股市场的暂时冷清依然不能改变其在证券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1、AB股价格差距是B股上涨的源动力:长期以来AB股价格存在较大差距,这是一种不合理现象。在本次B股暴涨以前AB股价格差距很大,如果从A股价格和B股价格的比价看,就个股而言,小者在2、3倍,大者在7、8倍;到上周五,价格差距依然较大,小者在2倍左右,大者在6倍,ST板块大多在3、4倍;周二价格差距大的在5倍左右,小的在1.5倍左右。可以说,AB股之间巨大的价格差距是B股市场不断走强甚至产生暴涨行情的源动力或者说根本原因。随着AB股价格差距的快速、大幅缩小,B股市场将日趋平稳,即使有潜力的个股也将以震荡上行的方式替代暴涨走势。从本周走势看,经过上周三个交易日的暴涨,周一成交量明显放大,并有绩差股被打开涨停,周二一开市就出现了分化走势,意味着B股市场已经进入震荡整理阶段。

2、AB股价格之间理应存在一定的折扣:虽然B股价格就整体而言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但是这并非意味着B股在短期内就能与A股价格很接近,更不可能超过A股的价格水平。这是因为:从资金成本看,外汇利率高于人民币利率,按照机会成本原理理应有一个折让;从上市公司质地和经营业绩看,就整体而言,B股上市公司大多属于传统行业,无论行业成长性和经营业绩看,都不如A股上市公司,在115家B股上市中,上海和深圳两地的公司分别占有两市70%和40%以上的比例,B股上市公司质地的提高与两地政府的支持力度密切相关;从投资主体和投资理念看,国外投资者和部分国内机构原先就握有大量筹码,在高位对绩差股套现应该是正常的行为,如果盲目追入,B股市场又将上演一幕套现和被套的戏;从AB股合并的节奏来看,虽然合并是一大趋势,但是要实现真正的`合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是越接近合并,AB股的价格差距将越小;从AB股的定价标准看,AB股市场定价有共性的因素即市盈率,但依然存在着个性因素,其作用不可小视。至于到底多少折扣才算合理,笔者认为,用同样的货币计量,B股价格为A股的80%左右较为合理。

3、B股市场容量无法替代A股主导地位:虽然经过暴涨,B股总市值比原来有50%左右的涨幅,周二沪市AB股成交量旗鼓相当,但是与A股市场相比,B股占整个市场的比例依然很小,难以满足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

4、B股价格大幅上涨支持A股底部确立:B股价格快速、大幅上扬,大大促进了市场中期底部的确立。一方面两大市场综合指数本身受益于B股价格的大幅上扬,另一方面,在大盘回调之际,开放B股市场本身是对后市有信心的表现,而且出于买不到B股和外汇管制原因,不但没有对A股造成冲击,反而激发了持币观望者购买A股的愿望。

5、市场联动效应决定短期A股震荡整理:B股市场对境内居民开放,使AB股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连动性。随着B股行情进入震荡整理阶段,A股走势难以摆脱其影响,短期将呈现震荡整理的局面,如周二A股走势就受B股影响较大。

7.理性看待光纤价格回升 篇七

光纤价格的回升意味着什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今年光纤价格的回升呢?

从市场的角度看, 光纤价格的回升是市场经济规律的体现。俗话说, “物以稀为贵”, 在全球大部分市场对光纤的需求集中爆发的背景下, 一方面, 我国光纤企业需要时间来增加新的生产能力, 另一方面, 我国光纤产业对进口光纤预制棒的高度依赖也使企业难以承受光纤生产最重要的原材料──光纤预制棒价格上涨的压力。中国通信企协光纤光缆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虽然我国两家主要的电信运营商进行光纤集中采购招标的时间相差不到一个月, 但全球光纤预制棒的价格却并未停止上涨, 同时, 在第一家运营商开始“集采”招标时, 今年国内光纤供应将十分紧张的市场形势就已经显现, 这也是为什么厂家给另一家运营商的报价普遍高于较早进行“集采”招标的第一家运营商的原因。另据记者了解, 市场中非运营商“集采”的光纤市场价格早在2008年底就开始大幅回升, 目前光纤的市场价格每芯公里已经高出“集采”报价5~10元人民币, 而且即使以这样的价格也很难成批量地买到光纤, 这说明, 我国目前的光纤价格的走势明显受到市场供需关系的制约。

从光纤产业发展的角度看, 光纤价格的回升为我国光纤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迎来一个比较好的时机。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光纤光缆生产的第一大国, 但产业过于分散和结构不合理, 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状况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近几年, 我国光纤生产企业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努力进行资源的整合和调整工作, 包括优势企业收购小型企业及相关的生产设施以扩大生产规模, 包括改进工艺技术以降低成本等等。光纤供应的紧张将进一步加快产业整合的步伐, 使光纤光缆的生产能力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同时, 价格的回升也有助于市场布局的调整, 促进产业链各环节效率的提高。此外, 我国光纤预制棒产业规模过小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此番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市场价格的回升无疑将增加我国企业进行产业升级的动力, 进而促进我国光纤预制棒产业的发展。实际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 就在上周, 我国著名的光纤生产企业烽火通信宣布将投资2400万美元与日本藤仓建立总投资达6000万美元的光纤预制棒生产合资公司。同样是在去年光纤供应日益紧张的背景下, 长飞公司新一轮的合资协议成功签署, 而富通集团也与日本住友建立了从光纤预制棒到光缆, 覆盖范围广泛的合资企业。据了解, 我国还有一些光纤生产企业也有意向进入光纤预制棒领域。

从电信业整体发展的角度看, 光纤价格的回升将为未来电信网络建设提供更为可靠的保证。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产业链的竞争, 哪家企业拥有更可靠的产业链, 哪家企业就越可能建立起长期的竞争优势。因此, 建立和谐共赢的上下游产业关系是我国电信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和谐的产业链关系的建立和发展需要电信运营商和供货厂商共同努力。在光纤光缆领域, 由于市场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 市场招标中恶性价格竞争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使我国光纤市场长期在偏低的价位运行, 不仅影响到我国光纤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也在很大程度上使整个通信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关系趋于紧张, 更给网络质量和网络安全带来隐患。更为重要的是, 过低的光纤价格也给市场发出了错误的信号, 导致产业投资力度的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 长期低价也是造成今天光纤供应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 我们认为, 光纤价格回升不仅有效减少了招标中的恶性价格竞争, 有利于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关系的调整, 也有利于让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 对我国电信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有益的。

此外, 我们也应当看到, 目前我国光纤价格的回升主要还是为了消化不断上升的光纤预制棒成本, 在很大程度上是长期过低的光纤价格的一个回归, 而非生产厂家对其市场优势地位的滥用。在记者采访过程中, 我国主要的光纤生产企业均明确表示了全力支持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建设, 与电信运营商共渡难关的决心。可以说, 目前, 光纤价格回升所引起的网络建设成本增加将是有限度的、可控的, 是市场发展的一种必然。

8.理性看待“外教热” 篇八

思佳(公司职员):我比较相信“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英语得从娃娃抓起”这样的话,自从女儿上幼儿园开始,我就一门心思地把女儿的教育放在了首位,尤其是与国际接轨的英语更不敢忽视。记得女儿六岁入小学那年,就正式跟一位英国的小伙子学习英语了,每小时100元的费用对于我和爱人这样的工薪族的确是不小的支出,但为了宝贝女儿,我们只好省吃俭用豁出去了。庆幸的是,女儿的英语口语学得不错,如今九岁的她已经能与外国客人简单地日常交流了。可面对漫漫的学英之路与未来更加昂贵的费用,我还是充满了疑虑与担忧:女儿学得的英语知识与流出的白花花的“银子”真的能成正比吗?

刘成(8岁儿子的父亲):当不少同龄孩子能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时,我儿子还是地地道道的“门外汉”,他就是對这门外国语言不感兴趣。无奈之下,我把儿子交给了一位二十多岁的加拿大姑娘,或许是外国姑娘的开朗乐观影响了儿子,他终于“入门”了。见儿子有了兴趣,我早把每学期六千多元的学费抛至了脑后。整整一个学期下来,儿子的英语说得也有模有样了,我正欣喜之时,可学校的英语测试又给了我重磅一击,儿子七十多分的成绩在班里还是垫了底,看来英语学习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高薪请外教也不是通往罗马的“完全之策”。

王玲(小学教师):身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对孩子的教育不能“追逐潮流”,因此当不少家长热衷于“外教热”时,我丝毫不为所动,依然让10岁的儿子受教于本土专职英语教师的手下,可两年下来,我竟然发现儿子对英语学习有了排斥心理,总觉得那些单调的音标单词识记起来枯燥极了。偶有一日,我带儿子去外教英语班旁听,霎时便被那宽松的教学氛围、有趣的互动游戏所吸引了,瞬间儿子兴致大增,学得情趣盎然,津津有味。见状,我便义无反顾地比以往高达三倍的学费,让儿子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外教小学员”。

教学方外教是不可少的“招牌”

刘经理(某大山英语负责人):学习英语就是为了与国际接轨,身为把英语作为母语的外教教师,在口语交流、发音技巧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请进来,走出去”成为我们教学不断发展的必备模式之一。目前我校已经有5、6位外籍教师,他们的教育理念与课堂活动为整个学校的发展输送着新鲜的养料,也赢得了不少家长学生的青睐,尽管需要为这些外教教师支付昂贵的高薪,但他们为学校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不容小视的,可谓是多方共赢。

陈老师(某剑桥英语学校教师):面对沸沸扬扬的“外教热”,不少家长对外籍英语教师有着盲目的追捧心理,真是应了中国那句俗语“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尤其是暑假招生期间,一旦打出了“金牌外教”“外教1对1”的招牌,家长学生们就会纷涌而至,其火爆程度出人意料。既然“外教”已经成为了诸多英语学校招生的“有利标杆”,那何不花些心思多请些“外来的和尚”呢?

专家方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张腾(英国培生教育集团环球雅思华南区副总监):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发展,英语变得尤为重要,因此不少家长都竭力地为孩子创设多元化的语言环境乃至成长环境,因此“外教”成了时代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但目前中国外教的整体现状还不容乐观,不少外教没有拿到专业的资格认证书就上岗了,再加上有些英语培训机构为了控制成本,急于牟利,导致在教师审核中不严格把关,“自钻空子”,因此外籍教师的持续化培训与管理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与整治,从而使鱼龙混杂的外教市场更为公正、纯净。

朱善萍(南京外国语学校教授级高级教师):其实,学习英语的途径有很多,“花高薪请外教”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不少家长怀着“望子成龙”的心态盲目跟风,甚至存在一定的攀比心理,这是极其不可取的。其实,家长自身对孩子英文的培养更为重要,影响力更大。一位叫杨华梦的同学从小没有接受过任何的外教,但她的父母从儿童时期开始就与她共同看一些英语电影,读一些英文儿童读物,听一些英语磁带,环境的耳濡目染加上她自身的勤奋努力,使她成为中央电视台希望英语风采大赛的亚军,最后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看来,外教不是万能的,金钱也不是万能的,但浓郁温馨的亲子共享英文教育却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助推器”。

胡艳宁(河南高校资深英语教师):在选择外教时,家长们一定要慎重行事,首先要明确孩子的英语需求。比如听力、口语两方面的训练,外教普遍占优势,而对于语法和英语阅读、写作之类的,则是本土专职教师功底深厚。此外,家长千万不可报以立竿见影的速成心理,而要注重孩子在英语学习中的思维拓展与能力培养,否则短期的见效也只是一时的“水中月”,即使花费了昂贵的学费也未必有所相应的回报。

看来,在流光溢彩的“外教招牌”前,仍需广大家长朋友擦亮双眼,辨别真伪,冷静看待高学费下追捧的“外教热”。惟有尊重孩子的学习需求,因人而宜地采取适当的学习方法,即使是“本土教师培养”或是“父母引领”还是“自我学习”,都能踏上阳光和谐而又经济的“学英之路”。

责编:王敬川

上一篇:一张照片小学五年级学生作文下一篇:发展生态城市建设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