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教学管理心得体会(共11篇)
1.学生教学管理心得体会 篇一
实习就那么点滴的渗入了我的日常行程,莫名其妙的在经过了周末的休息后,竟然有了小小的期待,在经由了排斥、接受,再到这小小的期待,我自己回想这一周,嘴角是轻轻的微笑,想来人也真的是奇怪,一切的身体力行,喜怒哀乐,好象真的是很简单,而每每遇到事情的时候,人们往往又都愿意把一切总结、规划复杂。也许把平凡做到平凡就已经不平凡,把简单做到简单也将不简单吧。
一周的实习生活悄然的滑过,好快,微笑一下就只留得了回味。在经过一周当中三天的实地实习,和回学校后的总结交流,我在想我怎么就转变了自己。
应该说是归属感吧,一个人在外面飘了俩年,中秋在即,对家的期盼又多了那么一层,甚至都在命令自己去逃避那份对家的牵恋。人在迈向社会的时候,就必须要把自己打磨的成熟和坚强,好在实习给了我们一个缓冲的机会,而更让我庆幸的是在劳动东路小学是日常实习生活,说真的自己竟有了那么丝丝的依恋。自己什么时候衍生了这些许的矫情,是因为最初进来时没有生疏感吗?是因为这的老师和蔼可亲,仍把我当成孩子吗?还是因为孩子古灵精怪,愿意和我分享心里话呢?劳动东路小学的人性化让我有种自私想占有的冲动,每天都有水果福利不说,中饭包餐也暂时不讲,就单单是在这工作的和谐氛围,做一个小学老师竟有这样的幸福快乐。
这个周一,被窝很温暖的时候,我在想“赶快起床”,迟到了的话,自己可能不知道怎么向那些和蔼可亲,时时照顾我的人交代。就有了那么一个温柔的潜意识,一直在重温上一周的轻松惬意。踏入校门的时候神经质的想,我又来了,也没有去问花草树木是否接受就一相情愿的微笑了。
在学校的实习是充实的,当然也有琐碎的感觉,事情就是那些事情,没有什么条条框框的约束,自然也就琐碎,然而就是这样,做起事情来竟然也会津津有味,没有麻烦和重复的感觉。想来这也正应验了那句“乐在其中”,于是连工作的时候也会时时微笑。难道是自己在这也被那润物无语的微笑传染了吗?
这一周已经和学生直接的亲密接触,看到孩子们对我的好奇和防御点点的消失,有了一种小小的成就感。刚来的时候,实习老师很直接和我说,学校工作中最直接的就是学生工作,当然最重要的也是学生工作。当然,我只是那样小声的在心里嘀咕,而没有真正的经验。但是就是一周的时间,说的更直接些是就三俩天的时间,甚至就是那么几节课,和学生一起听了几堂课,看了一下学生的日记,和学生面对面的聊了一下天,我们的距离就奇异般的缩短了,甚至我怎么就感觉,我在期盼着我们的友谊能再亲密一步呢。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也是充满新异和幻想的,尤其是六年级的学生,心理活动已经很丰富,我想做为实习老师,在和他们接触中我自身是些许有点优势的,在学生面前是老师,而我又切实是个学生,这样沟通起来就更加减少了隔阂,增加了共同的话题。
一个小女生,在日子里说,她喜欢和刘老师讲话,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竟微微的紧了一下,原来,自己长到这么大,竟是那么愿意让自己刚刚接触的学生去肯定。自己学了那么多的心理学知识,现在却无从分析自己现在的心理。因为身在此山,又怎会测出它的高度。早上来校的时候,看见自己带的学生就会分外的亲切,理由就是――她(他)是我带的班级的。在高老师放心的和我谈论班级学生的时候,神经就会高度专注,惟恐因为自己的原因而漏下了哪个学生的信息,而不能更好的和他们去交流和沟通,不能更好的了解他们。原来当人真诚并享受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也会有患得患失的感觉。我现在最喜欢听到孩子们的声音,但我也惟恐自己不能成功的做到他们的榜样。
自己什么时候就成了敏感的类型,这无从考证,也不想去考证,莫名其妙的就陷了进来,并且是微笑着享受着经历这个过程。我在想我是不是也要去考教师资格证,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继续深造一下。在学校没得市场上的工作压力,没得商场上的勾心斗角,没得企事业单位的职位竞争,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心的感悟,就是随心去追逐一些自己想去付出的东西。轻松的享受工作的过程,是不是就一直快乐无穷呢?
因为那份工作的随性和快乐,我想我要把自己的硬件储备的更加有重量一些,大学毕业的时候,一份沉甸甸的知识换取一份快乐
2.学生教学管理心得体会 篇二
作为一名80 后的教育工作者, 在2005 年工作了之后, 我拜读的第一部教育专著便是魏书生先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 说实话, 通读之后, 不甚明白, 只能模仿一些做法, 尝试着用“民主+ 科学”管理班级, 但收效甚微。巧合的是, 我尝试着用自己的一些方法和学生交心, 能够获得不错的效果。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案例是: 我的第一届学生中, 有名同学叫杨鹤翔, 他的家离学校很近, 但他坚持要住校, 我同意后, 他家长找我谈话, 要说服我不要同意孩子的请求, 我在家长那儿了解了一些情况后, 在和孩子交流时, 我发现他特别烦躁, 并且瞪着大眼睛注视着我, 我记得很清楚, 我给他说的第一句话便是“人和人的交往需要互相了解, 但我从来不会因为别人告诉我谁是什么样的人, 就先入为主的对他产生不好的印象”, 听完这句话后, 我发现他的眼神柔和了许多, 当他仍然坚持要住校时, 我同意了, 并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去宿舍看他, 和他交流一些学习以外的事, 一学期下来, 他和家长的关系缓和了许多, 搬回家去住了, 整整三年, 我再没有在这位同学身上花费更多的精力, 2008 年高考成绩出来, 他考了全班第二名的好成绩。我那时把这个现象称之为“交心”, 并发现了这和魏书生先生的一些做法很像。
同时, 我又是一名年轻的物理教师, 我发现, 我所教的学生中, 善于跳跃思维的学生, 更合我的风格, 他们对我的认可度更高, 物理成绩更好; 而喜欢教师一板一眼讲课的学生, 物理成绩总是提不起来。于是我总结为: 学生需要符合自己“风格”的教师。
直到今年4 月份, 学校组织我们去兰州参加“全国中小学 ( 含中职) 德育工作创新与魅力班主任专业成长高级研修班”培训学习, 听王文英女士的《文英给力支招》时, 我学习到了“征服”。王文英女士正是利用自己的全面素质, 对教师职业的热爱, 大方张扬的性格, “征服”了自己的一批批学生, 成了新时期的全国优秀班主任。我感觉, 王文英女士告诉我的这个加引号的“征服”, 比我之前所总结的“交心”“风格”等, 更能反映我心中所想, 也帮助我揭开了我一直理解不了的魏书生先生的一些做法的疑虑, 魏书生先生应该是用“民主+ 科学”征服了自己的学生的。
二、魏书生先生的“征服”路
浏览魏书生先生的事迹, 不难发现, 他的教育历程, 就是一条“征服”路。
他首先通过阅读“征服”了自己。1965 年, 在他少年时代, 就接触了对他此后生活发生重大影响的两本哲学书籍《辩证唯物主义纲要》《哲学讲义》。之后直到1978 年他重返讲台, 在这长达13 年的时间里, 我不知道他读了多少书, 思考了多少问题, 但我知道, 他“征服”了自己。高万祥老师在他的《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一书映证了这一点: “有一次我问他, 你早先在农村的时候, 有没有想到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与辉煌。魏书生先生很认真地回答我: ‘应该是想到的。’从回答中我感觉到了一种强大的自信, 而这种自信便来源于阅读。”在管理班级时, 魏书生先生用的是“民主+ 科学”, 这和我当初生搬硬套的“民主+ 科学”不同, 他用的是经过十几年深思熟虑了的, 那个时期学生更需要的, “征服”了自己的“民主+ 科学”。
他成功地“征服”了自己的第一届学生。1978 年到1981 年间, 是他实践自己教育理念的关键时期, 正是“民主+ 科学”的班级管理理念, 让他仅在重上讲台第3 年, 便被辽宁省政府授予“优秀班主任”称号。他的“民主+ 科学”的班级管理理念, 渗透在每一个环节中。《魏书生的学生管理》一文里记述到: “《语文报》的副总编, 去采访我们那第一届常务班长。他说: 当年魏老师, 就是13 年以前根本不管我们。不管我们有坏处也有好处。坏处是开头我们不知道怎么管; 好处是练得能力就出来了。‘八一’建军节慰问解放军, 我们也不知道怎么慰问, 所以只好自己去联系。我们常务班长找到部队领导, 问人家你们愿不愿意跟学生搞联欢呢? 人家说当然欢迎啦。他挺高兴回来, 就领着我们全班同学练节目, 到了‘八一’那天带着锣鼓, 打着彩旗呀, 领着这学生就去慰问解放军啦。在部队里我们演的什么相声、小品、独唱、合唱啦, 人家部队演的队列和拳术、打拳。回来以后他说, 他挺自豪。通过这件事增长了能力。”当时, 如果第一届常务班长没有被魏书生先生“征服”, 就不会有此惊人之举了!
他“征服”了自己的历届学生, 也“征服”了我的心, 让我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魏书生先生在教育岗位工作三十余年, 从他历届学生的采访实录中, 不难发现, 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 付诸实践的“民主+ 科学”班级管理理念, “征服”了一批批学生, 获得了他们的友谊, 帮助他们获得了长远发展, 也成就了自己的辉煌。而我,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至今仍在自我“征服”路上前行, 我要像魏书生先生那样, 持一颗对教育执着的心, 走好自己的“征服”路!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漓江出版社, 2008.5-45.
[2]高万祥.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4-5.
[3]王文英.别样甘苦另类人生[J].全国优秀班主任讲坛, 2014.4-12.
3.学生教学管理心得体会 篇三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不无道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尤其不能忽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做了如下努力:
一、点燃心灵火花,激发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一半,就是说的这个道理。这学期第一堂语文课,我先让学生默写从壹到拾和“百”“千”共12个数字的大写。不少学生脑海里根本没有“大写”的概念。几经提示——大家都熟悉的钱币上和银行的服务窗口上有这些字的大写。他们如梦初醒。学了五年语文,竟然连十二个数字的大写都不能全写对,这是为什么?我在黑板上画个大大的问号。然后,我问:“什么是语文?为什么要学它?”学生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怎样回答。经过几分钟冷场,终于语文课代表替我解围,她迟疑地说学习语文就是学说话、写作文。最后,我按中等稍慢的记录速度给学生朗读小学阶段听、说、读、写的要求,让学生听记,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同学不能完整记下来,而且书写极其潦草。我又在黑板上画了个大问号。两个平常的大问号触动了学生稚嫩、好奇的心。那些自认为平时语文学得较好的学生,这时也感到一脸茫然,开始对自己的语文学习重新认识。我先后问了几个调皮学生,你们为什么在没有老师教的情况下玩电脑游戏能兴致勃勃,能忘计时间和劳累,水平提高那么快,最后达到无师自通;女同学跳皮筋,跳得满头大汗也不愿歇一会儿,花样还常常百变翻新,看得观众眼花缭乱?他们的回答惊人一致:发自内心喜欢这些活动,就不觉得苦和累。于是我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请你们牢记爱因斯坦的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希望用它来指导咱们今后的语文学习。”
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艺术,缺乏教学艺术的课堂,根本不可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因此必须不断地改进教学活动,建立科学的教学方法。方法如果得当,既可节省教学时间,又使学生不再感到上课是负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建立高效课堂是我孜孜追求的目标,语文课堂活泼多样,以读代讲,让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学习。极大调动学习积极性,他们体会到做课堂主人公的快乐,为一个问题争论得不可开交,为找到问题的答案兴奋得两眼放光,为自己学习小组获胜击掌欢呼。课间他们还沉浸在精彩的课堂中,和老师、同学争论不休。试想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能不受学生欢迎吗?相信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自觉调动学习积极性,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很快。反之,如果沿用陈旧的授课方法,满堂灌,必将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变“讲”为“导”,培养自读自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最终是为了不教”。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本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知识永远学不完。不管是谁,都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使他们能够自主、合作、交流学习,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发现知识的奥秘,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一篇课文,学生通过自读已掌握了百分之七、八十。如果教师对学生已理解的部分不厌其烦地讲下去,势必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倦怠情绪。在语文课堂上,我始终把引导学生自读放在重要地位。首先,让学生明确自读的重要性。我经常用中外自学成才的名人的事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自读”的自觉性。然后教给学生自读的方法。学习圈、点、勾、画、写批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要求班里每个学生准备字典或词典,做到工具书天天带,常常用。遇到问题就打开,请教这些“沉默的老师”。我对学生自读的具体要求是:一篇课文,不读三遍不算读过,不动笔墨不读书。为什么强调读“三遍”呢?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首先通读全文,扫除字、词障碍。借助字典、词典,读准字音,掌握字的形、音、义;理解词义。再读课文,把握文章主旨,理清课文基本层次。三读课文,精思问题,试做课后练习。自学中,有些问题自己难以解决,留待课堂上和同学或老师一起研讨。课堂上,学生不是被动等待灌输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尝试改进教学方法,变“讲”为“导”,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引导学生钻研教材,借名言警句、名人轶事、历史故事等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不无道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尤其不能忽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做了如下努力:
一、点燃心灵火花,激发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一半,就是说的这个道理。这学期第一堂语文课,我先让学生默写从壹到拾和“百”“千”共12个数字的大写。不少学生脑海里根本没有“大写”的概念。几经提示——大家都熟悉的钱币上和银行的服务窗口上有这些字的大写。他们如梦初醒。学了五年语文,竟然连十二个数字的大写都不能全写对,这是为什么?我在黑板上画个大大的问号。然后,我问:“什么是语文?为什么要学它?”学生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怎样回答。经过几分钟冷场,终于语文课代表替我解围,她迟疑地说学习语文就是学说话、写作文。最后,我按中等稍慢的记录速度给学生朗读小学阶段听、说、读、写的要求,让学生听记,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同学不能完整记下来,而且书写极其潦草。我又在黑板上画了个大问号。两个平常的大问号触动了学生稚嫩、好奇的心。那些自认为平时语文学得较好的学生,这时也感到一脸茫然,开始对自己的语文学习重新认识。我先后问了几个调皮学生,你们为什么在没有老师教的情况下玩电脑游戏能兴致勃勃,能忘计时间和劳累,水平提高那么快,最后达到无师自通;女同学跳皮筋,跳得满头大汗也不愿歇一会儿,花样还常常百变翻新,看得观众眼花缭乱?他们的回答惊人一致:发自内心喜欢这些活动,就不觉得苦和累。于是我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请你们牢记爱因斯坦的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希望用它来指导咱们今后的语文学习。”
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艺术,缺乏教学艺术的课堂,根本不可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因此必须不断地改进教学活动,建立科学的教学方法。方法如果得当,既可节省教学时间,又使学生不再感到上课是负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建立高效课堂是我孜孜追求的目标,语文课堂活泼多样,以读代讲,让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学习。极大调动学习积极性,他们体会到做课堂主人公的快乐,为一个问题争论得不可开交,为找到问题的答案兴奋得两眼放光,为自己学习小组获胜击掌欢呼。课间他们还沉浸在精彩的课堂中,和老师、同学争论不休。试想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能不受学生欢迎吗?相信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自觉调动学习积极性,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很快。反之,如果沿用陈旧的授课方法,满堂灌,必将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变“讲”为“导”,培养自读自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最终是为了不教”。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本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知识永远学不完。不管是谁,都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使他们能够自主、合作、交流学习,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发现知识的奥秘,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一篇课文,学生通过自读已掌握了百分之七、八十。如果教师对学生已理解的部分不厌其烦地讲下去,势必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倦怠情绪。在语文课堂上,我始终把引导学生自读放在重要地位。首先,让学生明确自读的重要性。我经常用中外自学成才的名人的事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自读”的自觉性。然后教给学生自读的方法。学习圈、点、勾、画、写批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要求班里每个学生准备字典或词典,做到工具书天天带,常常用。遇到问题就打开,请教这些“沉默的老师”。我对学生自读的具体要求是:一篇课文,不读三遍不算读过,不动笔墨不读书。为什么强调读“三遍”呢?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首先通读全文,扫除字、词障碍。借助字典、词典,读准字音,掌握字的形、音、义;理解词义。再读课文,把握文章主旨,理清课文基本层次。三读课文,精思问题,试做课后练习。自学中,有些问题自己难以解决,留待课堂上和同学或老师一起研讨。课堂上,学生不是被动等待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质疑答难,主动探索新知的小主人。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学堂”,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讲堂”。学生动脑动手又动口,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不知不觉之中学习的兴趣大大增强。这学期,我们学习语文课文《草船借箭》时,因为是篇文言文,我大胆先请同学试读,她读得流利顺畅,停顿恰当,出色把握故事中角色和感情。学生读得这么好,我自然高兴。和家长联系后,才得知她课前预习时,把课文认真读了十遍。“真棒啊!你在自读方面为大家做出表率,是大家学习的楷模。”我大力表扬她认真自学的精神。通过典型引路,同学们探索未知的欲望和兴趣大大提高了。
为了培养学生熟读、精读的好习惯,我常常有意识引导他们带着问题去自读。例如:学习课文《南丁格尔》时,《导学案》练习题上的“不堪忍受”误印为“不湛忍受”,我引而不发,让学生比比谁读得仔细,纠正学生读书时走马观花、粗心大意的毛病。再如:学习《少年闰土》一文时,我让学生带着从哪些语段可以看出少年闰土知识丰富、见多识广的疑问去阅读,学生的注意力凝聚在课文的每一句,终于领悟出雪地捕鸟、月下看瓜刺猹、看跳鱼这些语段体现了他知识丰富、见多识广的特点。引导学生自读,不单纯为了扫除生字、生词的障碍,更要引导他们领悟重点语句含义,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中心,更好掌握学习内容。有学生课前自读《惠崇<春江晚景>》这首题画诗时,提出为什么“春江水暖鸭先知而不是鹅先知?”问题虽带几分稚气,但同时也说明这个学生动了脑筋。作为教师,如果把全班几十台大脑机器都发动起来,这是求之不得的境界。我经常勉励学生:“不要怕出错,就怕不思索”。敢于猜测,大胆发问是绝对的好事情,创新就是建立在大胆猜想、发问之上的。你说我讲才是精彩课堂;课堂就是学生展示才艺的最佳舞台。试想如果课堂上学生都闭口不言,“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可悲课堂情景是多么可怕的局面啊。
2.引导学生钻研教材,教师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倡学生自读,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在备课时,总要寻找每篇教材的关节——设疑点,以此启迪学生的智慧,使他们的大脑动起来,活起来,引导学生“多思考”,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学习《海豚救人》一文时,我引导学生从标题上寻找答案。本文是按时间顺序说明,还是按空间顺序说明?还是逻辑顺序说明?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和提示迅速判断本文是按逻辑顺序说明的。再如:学习《塞下曲》时,我针对“林暗草惊风”的诗句,引导学生思考:飞将军出营巡视在什么时间?学生兴趣盎然。他们依据“林暗”“平明”等词悟出将军巡营时是夜晚,边塞的晚风把草吹得东倒西歪。教师通过备课,钻研教材,巧设疑点,实际上也是为学生做出示范,引导学生学会钻研课文。古人云:“学者先要会疑。”(程颐)“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由此可见,教师设疑是完全必要的。这样做意在引导学生对教材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从而养成“多思”的好习惯,他们的智力自然也得到了很好开发。
3.拔高教材,拓展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求知欲旺盛,他们正处于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在引导他们正确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教材,适当补充有关内容,以求拓宽知识领域。例如:学了《体育课》之后,我发动学生阅读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通过阅读名著,让学生体会到名著的魅力,学会同学间如何友爱相处,培养了学生的美好情操。
4.借名言警句,名人轶事、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今的名言警句是千锤百炼的语言精华。它催人奋进,发人深省。我不敢说这些名言警句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会起到多么了不起的作用,至少说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大有裨益的。我便举出“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语不惊人死不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春风又绿江南岸”“推敲”等名句、典故激励他们。有的学生字写得潦草。我就用王羲之等练书法,“馍沾墨食”和其子王献之“临池学书”的故事开导他们.还用唐朝僧人怀素练习书法的佳话激励他们。有的学生对待学习缺乏刻苦的精神。我就举出“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名句劝导他们。有的学生志向不明确,我就举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学习,学习,再学习”(列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等名人名言教育他们。
5.引导学生评改作文,培养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按照惯例,学生作文,老师评改成了不容置疑的程序。我以为这仅仅是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的方法之一,如果一直沿袭这种办法不加以改变,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作文能力。从效果考虑,若一味这样做,是劳而无功或者劳而少功。怎样才能减少无效劳动?我想还是发动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学会修改文章的办法才好。有时是四人小组共同批改一篇文章,有时全班集体批改一篇文章。有时是学生互改文章,甲改乙的文章,乙改丙的文章,丙改丁的文章。再一次顺序倒过来改。不断交换着评改,每一次都有新鲜感。只有坚持训练,才能激发学生“我手写我口,我文表我情”的情感;才能达到“自我作文,生生互改”的目的。如果还像过去老传统做法那样,写些空泛的批语,不能触动学生心灵,学生看了发回的作文本,除敬佩老师确实认真批改、关注分数之外,就提高作文的技能来说,实际上没有得到什么益处。
我指导学生评改作文的做法是:讲清评改的意义,指导评改的方法,规定评改的符号。具体要求是:①评改的态度要认真,虚心学习他人之长。②按规定的符号批改。⑧肯定优点要充分,指出缺点要中肯。④写出参考意见并署名(即写出评语,写上评改人的姓名)。下面是评改的一例;题目是《记一次乒乓球比赛》“只见他拿起球,往天上一抛,用球板塑胶面对准球用力一削,小球就飞速地旋了过来。他站在左上角,我便想打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如果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将会收获颇丰,而如果这种习惯在小学阶段就养成,那收获将会是终生的。
(一)保证读书时间
早上来到学校坐在自己的座位可以安安静静地读书,课间休息可以拿出书来看一看,读书课更可以有大块的时间徜徉在书海之中。“总之,每天在校期间可以用来读书的时间还是有很多的,就看你是如何抓住的。”这是我总跟学生说的一句话。曾经我与学生一起计算过读书时间,每天早上读书至少10分钟,课间扣除课间操上厕所加在一起每天至少15分钟,这样加起来每天在校期间读书最少近半小时,如碰上读书课时间会更多。放学回家再读至少30分钟左右,那每天的读书时间最少近一个小时。当然,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会逐渐提高,时间多少会依个人情况而定。但无论多少,如果每天都要能保证读书时间,都能挤出时间读书,那结果就会如水滴石穿一般。正如鲁迅所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有时间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福气、一种收获!
(二)不动笔墨不读书
“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说在读书的时候不能光用眼睛看,还要养成动笔的好习惯,或摘抄书中好词佳句,积累语言;或边读边做批注式的阅读,这种“批注式的阅读方式”在平日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已进行过指导。作为高年级的学生正在初步开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事物已有了自己独立的判断和独特的感受,所以边读边感悟这样的批注式阅读非常有利于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课标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批注式阅读的过程正是学生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的个性行为。
(三)定期去书店、图书馆感受读书氛围
虽然现在科技很发达,不用买书就可以看到电子书籍,足不出户在网上也可以买到书,但我觉得去书店买书不是一件麻烦事,也是一种享受。还记得林海音在《窃读记》这篇文章中写到因买不起书而到书店怕被老板发现而偷偷地读书的滋味,虽然很惧怕,但林海音在文中也写道:“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现在的书店不会因为你不买只看服务员给你脸色或把你请出去。从早上开门一直看到晚上闭店,一本也不买也没关系,就是天天如此,也无所谓。但就是现在这样优越的条件,很多人也不懂得享用。周末或假期带着孩子走进书店,让孩子自由挑选几本喜爱的书,这个快乐的过程我想是任何形式的网上阅读或购买无法代替的。也可以办一张借阅证,领着孩子到图书馆借几本书来读,不是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嘛。氛围的感染,环境的熏陶,这是一种无痕的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对于经典阅读,学生一旦爱上了阅读,感悟到了经典的力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学生自主管理心得体会 篇四
篇一:学生自主管理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思想、知识、情感等各个方面交流的过程。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让他们拥有主动、自我发展的机会,是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来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等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也就是说,教师要把课堂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信息的主动摄取者和加工者,以自身的力量去主动作用于教师所教的东西,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因而,在英语学习活动中就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学习过程,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的主动权,使学生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思想方法,形成良好个性与健全的人格。
一、兴趣入手,以趣激学——“I love studying”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要让孩子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培养孩子的求知欲,方法很多,但最根本的是要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如牛津英语中,充满着丰富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大量彩色插图,各种人物表情,有趣的游戏活动,幽默搞笑的故事资源,再配以教师合理的利用,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一些感性知识,能自如地运用所学语言,表达某种目的,因而感到快乐、愿意继续学习,对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再如一个让学生肢体放松的游戏,活跃课堂教学,让学生沉浸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中去学英语;一首轻松、愉快的英语歌曲,同样能激发、保持、深化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一次刺激、好玩的英语竞赛,也能诱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种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学习氛围……
一个学生如果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他不会把学习看成沉重的负担。相反,他将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出现,并在学习中获得愉快。人在充满兴趣的心理状态下学习东西,往往掌握迅速,记忆牢固。因此,我们应把呆板的文字符号转换为声情交融的话语;把一条语言规则化为启动学生智慧的钥匙;使学生在运用语言时所出现的尴尬中感受到扬帆起航的愉悦,把40分钟编织成一曲学生乐听的乐章。
二、激励评价,树立信心。——“I can study”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在评价中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与激励非常重要。研究表明:学生会将教师对他们的期望作为一种语言,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概念,进而产生一个较高的期望,并朝着实现预言的方向努力。“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难免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即使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因势利导,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一点带面促使学生全面进步。所以,针对课堂上孩子生成的哪怕是很微弱的进步,老师也应该多鼓励,多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那么课堂上自然会生成更多令我们预料不到的闪光点,同时也优化了英语课堂。如:在教交通工具时,我问:“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平时很少发言的一个同学小声地说了一句:“I can see a table.”实际上那是“desk”,我没有立刻否定他,而是很肯定地说:“Oh, you know the table. Well done.”还让他为自己的组加了一个苹果,然后再引导他认识desk 和table的区别。接下来其他同学也受了很大的鼓励,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图片里的事物,虽然并不是这节课所要求的语言点,但利用即时评价能促进学生语言的拓展,优化了英语课堂教学。同时,一句 “Well done.” / “Good. Try again.” / “You’re clever.” / “Great! You’re right.” / You did a good job!” / “Congratulations!” 将老师的期待及恳切的激励传递给了学生,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每一个少年儿童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誉。作为教师应珍惜少年儿童心灵深处的渴望,积极创造机会,不断地让学生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成功教育,收获的必是教育的成功。
三、授人以渔,挖掘潜能——“I am good at studying English”
《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
教育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意渗透和指导,并鼓励其通过自主性学习掌握方法,达到自由运用。如在识记单词时,可有意识地渗透巧记单词的方法:如“bedroom, classroom, dining-room, reading-room, sitting-room”等单词可以通过构词法来记忆,而“I-eye, whose-who’s, right-write, meet-meat”等可以采用同音异形字记忆法来记忆……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也乐于自己想办法巧记单词。在这种积极的学习活动中,他们不仅牢固地掌握了新知识,养成了勤查字典、勤翻资料进行学习的好习惯,而且更有利地开发了他们自主和创新的学习潜能。
因此,在教学英语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改变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机械性学习,而是让英语课堂成为学生实现目标,体验成功,感受快乐的有意义的交际活动。
“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人,学习质量的高低、学习效果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学习者自身。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习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有见地地学习,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善学”,发展自我调控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让我们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篇二:学生自主管理心得体会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下,每位教师都已树立了全新的理念,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孩子们脱颖而出,创造展示自己的天地,培养自我约束、自主管理的能力。依据我校“自主管理”实施办法慢慢地探索,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营造一个自信、快乐、和谐、团结的班集体。现总结如下:
一、明确要求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一步学习我校制定的学生“自主管理”实施办法,在已有的基础之上提高要求。每一方面重点抓住一项,认真对待,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从被动的管理者变为主动管理自己,做班级的主人,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达到“我要做好”的目的,真正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管,人人有责任。”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班级的自主管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使班主任从琐碎的小事中解脱出来。
二、具体做法
1、在开展自主管理工作中,我发现每个孩子都是向善向美的,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标准。首先,注重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职责,然后引导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有时需要手把手的教,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最后放手让他们独立完成。如,值日生值日时,有的不会扫地,有的不会拖地,值日后有卫生死角,投拖布不用桶等等,这些细节,我在开学初进行过培训,告诉他们怎么做,卫生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对偶然出现的问题,帮助解决,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知道怎样评价,怎样管理了,值日的事再也不用老师操心了。班主任就从琐碎的小事中解脱出来了,这时候需要老师做的只有及时对值日好的组进行奖励或表扬。
2、要树立小负责人的威信。通过观察了解,找出学习,自理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分管班级事务,他们首先严格要求自己,给其他同学做榜样,诚实守信,积极主动完成自主管理任务,这是对他们自身的要求。然后利用周一自主管理班会,提出本周重点抓两项:(1)、班长负责安排值日班长,同时明确值日班长的责任。值日班长不仅要立岗,还要看管本班学生在走廊的纪律,本班走廊的卫生,以及墙上的书法作品不被损坏,每月进行评比选出自主管理小明星,以激励学生尽职尽责。现在学生为了班级荣誉,遇到自己不能及时到岗的情况下,都有同学代替,责任心进一步加强了。(2)、怎样处理老师不在的情况。学校突然召开会议,老师走了,班长负责安排自习,全体学生无条件执行,对于不遵守纪律的学生,由他自己选择惩罚的方式,老师回来后,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如,前几天因为交通安全召开紧急会议,开会回来后,我班班级很安静,进屋一看,同学们都在写字,班长汇报说有几个人说话已经写到黑板上。我说班长做的非常好,大部分学生能自己管理自己,主动学习表扬,说话的那几个人怎么办,同学们有的说值日,有的说抄课文,我说你们自己选吧,通过这样的过程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3、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的确,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在这个关键的成长阶段,假如他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自我教育,进而养成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实在是比学会一些具体知识重要得多。从这个角度说,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实际上就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作为我们教师,如果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下了功夫,取得了成效,就是干了一件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事。就拿我班中午就餐来说,从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自己取餐盒,盛饭、菜、汤等,有的学生饭菜盛的不好,洒地上、桌子上、甚至洒到别人身上,于是,我就教他们怎样盛饭,第一次去盛饭,要少一些,这样不容易洒,速度还快,不容易造成剩饭现象,减少浪费,不够再盛,学校的饭菜供应很足,这样实行几天以后,又出现新的问题,下课铃一响,就排队吃饭,拥挤说话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怎么办?马上现场定规矩,吃饭时不说话,说话时不吃饭,谁挤谁最后吃饭,由学生选出的监督员监督执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现在良好的就餐秩序已然形成,选出的监督员不用了,每个同学都是监督员,谁控制不住犯错,谁就按规定执行,长此以往抓下去,好的习惯蔚然成风,犯错误的学生越来越少,自我教育初见成效。
以上这些只是“自主管理”实施过程中的几个小片段,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反复抓,抓反复,才能收到好效果,同时还要不断的根据情况的变化、修改、细化。对学生的工作方法加以指导,使每一个学生从单一的被管理者成为管理者,从自律走向自觉,自为,主动参与自主管理,成为自主管理的小主人。
篇三:学生自主管理心得体会
在班级管理中,我推行的是学生自主管理,这是我在上届班主任工作中有所感受的,因此,在本学期我开始推行之,以便能得到一定的效果。今年我接七年级新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我真正下决心推行自主管理的时候,我要自己在自己的工作中积极的进行小结,以便能够找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以便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得以改正。
经过一周多的时间进行实践,我觉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了一些收获,我现在就结合近期的工作,做一阶段的小结:
在整个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首先要解决思想问题,然后才能做一些班务工作,只有真正的思想转变,才能有好的工作态度。因此在整个的这个过程中,老师一定要记得要用鼓励,赞赏的眼光看孩子,给孩子鼓劲,让孩子能够得到让自己前进的动力。
工作安排:
学生报到时做的工作:与家长进行一次沟通,使家长知道自己在近期的工作目的、重点,明确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及协助,以便能够做好学生的工作。从而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帮助。与学生进行沟通,当然是以鼓励为主,利用一些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某些方面获得一些教育。如:当与家长交流时,孩子们坐着,而家长却站在学生的身旁时,我提出:同学们,我觉得你们应该先做一件自己觉得该做的事情,我看同学们知道是什么事情吗?通过学生自己做,知道应该给家长让座,从而进行了一些感恩的教育。
学生报到后的工作:1、建选班委,并明确班委的工作要责。班委成员自荐上岗。
2、对于一些事务具体到人,如:摆桌子,具体到人负责,要把内务整理好,我的要求告诉你,具体怎样弄好,自己想办法。当然老师也必要的给一点提示或是指导。
3、对于班里的一些工作,该放手的就放手。如:班里卫生分工,我只给他们说明在什么岗位上安排几个人,剩下的交给学生去办,还是做的不错的。再如,对于宿舍管理,我是在宿舍长的基础上,有分别安排了总宿舍长,让他们管理男、女生宿舍,并指导检查宿舍内务整理情况,也取得了一些效果。再是安排了班级事务管理员,进行全方位的班级事务巡查,并以班主任的身份去安排班级的一些该做的事务,同时说明,做好后带一名同学跟上进行巡查,做好后,每人再带一人,这样坚持下去,直至班级能够形成好的风气。
5.初三学生自主管理心得体会 篇五
班级管理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倡导素质教育的时期,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已成为当前教育的热点问题。班级管理要吸收全体学生参加,要满足当代学生日益增强的民主意识的需要,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发扬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培养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自主管理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大胆尝试,尽可能让他们大显身手,施展才华。只有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主管理才会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通过自主管理触摸成功,拥抱成功。为此,我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认真学习班主任管理经验,研究并尝试学生自主管理班级。通过自主管理的尝试,实现了班级的稳定,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即减轻了工作压力,又在创新的管理模式中体会到教育的乐趣,我认为实施自主管理,要从创造条件、引导实施和抓好班会做起。
初三的学生面临毕业,特别是日益迫近的中考,思想、心理、行为等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认真研究分析这一时期学生的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促进毕业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十分重要。与初二比较,初三的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明显提高,思维的对象大为扩展。在时间上可以超越个人的现实生活,考虑自己的理想和未来,在空间上可以超越个人的生活范围,关心社会、国家和世界上的任何事情。思维内容不仅是事物的表面,而且能够考虑到原因和结果,并且愿意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故应结合学生此时的心理相对成熟的时期,适时植入“我的班级,我做主”的“自主管理思想”。
我班是一个拥有38人的大家庭,故若只靠班主任一个的力量去管理,那是很有限的,但集体的力量可以是无穷的,关键是如何去挖掘集体的力量。面对中考,一个学生考得好,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只有更多学生考得好,才能证明班主任的能力。要让更多的学生考得好,就要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考得好是不行,“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但这仅凭一个人力量是不够,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在的班级是一个参加中考竞争的团队,班里的同学都是合作伙伴,都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每个人都有为这个团队贡献力量的责任,也有从这个团队得到帮助的权利。这就需要班主任注重班级的文化氛围建设,使学生形成“在竞争中合作,从合作中得益”的意识。这样,学生的学习关系就会更为紧密,学习资源的分配才会更为合理,效果的提高面才会大,才能让更多的学生考得好。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学习小组分组时要将这种概念带给学生。小组内是一个小合作,小组之间是一个大合作,最终是要班级这个大团队实现最大化效益。
将班级事务交给班级学生管理,有助于激发学生管理热情很高。每一位同学都想自己的集体能够优秀、突出,班委尤其是这样。因此,班委对班级的事务的责任心,集体荣誉感大增强,对于班级事务能够尽心尽责。同学们能够积极出谋划策,为班级争取各种荣誉,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班主任能够从班级琐事中脱离出来。
经过一个学期的工作后,我觉得实施自主管理是成功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过我想谈的是几点需要改进之处: 一,班委干部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大多班委想在短时间内实现每位同学在行动整齐划一。因此,班委在行事时,方法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如对待同学的语气不够宛转,容易引起班委与同学之间的对立;达不到效果就会打退堂鼓等现象。
二,班委在“牵头”班级事务时,更多地是在“应对”,而真正做到“筹划”的却比较少。班委认为自己完 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了学校布置的任务,班级受到表扬就是成功。而对于班级日常生活中顽症却“无头绪”。
三,班委内部团结度、协调度不够。“重任”主要体现在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劳动委员等几名主要班委身上,其他班委参与的程度低。
四,小组长对自己的责任不够明确。高效课堂模式下的行政组长实际上就是班级班委会的重要成员,应该担负着日常管理的各项责任。而大多数同学还没有抛弃传统观念:组长就是收收本子、作业、发发东西等等。观念约束了组长作用的发挥。
五,学科科代表对自己的责任不够明确。课代表既是班级里学科的带头人,也是这门学科的“小老师”。班级中的英语、语文、化学、物理、课代表等,发挥了自己“小老师”作用。但是,如何带动同学们主动学,如何让帮助学科上由困难的同学却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
六,班级同学对于班委及各类同学管理的理解度不够,即同学管理的“威信”不够、“人气指数”不高。正处在青春逆反期的高中生,与初中生有着极大的差距,他们有着接近成人的外表,思维中有很多地个性想法。对人对事的观念容易发生偏跛。因此,当他们对同学中管理者的管理方式、管理观念持不同意见时,心中的抵触情绪自然而然产生。给班级自主管理造成了阻碍。
七,学生自主管理时欠缺“诊断功能”“疏导功能”。当同学遇到困难时,遇到心里问题时,班级同学给予心里上帮助的人很少。如学生在一段时间里考试成绩下降了,心里想不通了。同学中劝导和认可不足以增强其信心;同学对于成年人的依赖大等。
以上这些是学生目前在自主管理中所无法解决的,或者说是很难克服的。时间久了容易使班级“积压成疾”
针对现在的情况,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做得更好一点: 一,引导。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应该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这个思路要让学生明确、理解,这样同学在管理时强调思路,说明做法,其他人接受起来也很容易。
二,旁观。要想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管理的能力,班主任应该“放手”旁观,让班级同学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班主任做的则是将各类现象和效果记录下来,进行汇总。
三,仲裁。班主任应该定期对班级事务进行仲裁。仲裁的目的是对班级事务的各类做法进行肯定或者指正,减少班级管理中的分歧,树立管理者的管理信心,激发学生管理和展示的积极性。
四,聆听。班主任有自己的管理思路,班主任的思路在学生面前则是“高瞻远瞩”的。然而,班级中有几十名同学,有几十种思路。班主任应该注重聆听学生的心声,听取他们的建议。然后将同学们的建议归类汇总,融汇到自己的管理思路中。这样博取众家之长,达到最好的效果。
五,疏导。了解同学们在管理中的各类心理,解决同学在班级管理的中心理矛盾是增强班级自主管理后续性的重要途径。
6.学生管理的心得体会 篇六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班主任所从事的是塑造人的工作。每个学校每个班级的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单独个体,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并且处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是变化多端的。这几年,我所担任的是职校综合高中班的班主任。综合高中是近年在职业学校中新兴的一个专业,由于其教学任务和培养目标的特殊性,使综合高中的学生既不同于普通高中的学生,也不同于一般的职业高中的学生。
普通高中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好,学生有着非常强烈的升学欲望,非常注重自己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成绩的提高,他们一心想把书读好,能考上一所比较好的大学。而一般的职校学生会选择学一门技术,他们会潜心钻研技艺,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综合高中的学生进能升学、退有技艺能就业,对自己前途和未来选择的余地较大,这一特殊性也就决定了综合高中学生在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上存在明显差距,在禀赋、兴趣、爱好、特长上也参差不齐。对这样的班级的管理我觉得必须从“心”入手、从头开始,让自己在管理中摸索着前进,一步步走向成熟。
我在学生管理中从“心”入手的做法具体归结为以下几点;
1、用“心”倾听
每个班级都有“优生”和“差生”,班主任既要关心“优生”和“差生”。关心“优生”并不难,他们各方面都不错,许多事情只要一点拨,他们便有起色,进步也较为显著,从感情上也容易贴近,自然关心的也较多。但“差生”则不然,有些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对于某个问题,尽管教师早就指出,并反复强调,但他们仍我行我素。教师的话就如同“春风过驴耳”,一点效果也没有。可这样的“差生”心理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
只是长期被认为是“差生”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又他们怕别人洞察他们的怯懦、自卑心理,想通过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引起别人的注意。他们有时会言不由衷,说一套做一套,欺骗教师。对于这样的“差生”班主任更应关心他们、了解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通过让学生写周记了解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深入学生寝室了解学生的饮食起居,让我接受他们、接近他们,让他们也接受我、接近我。我记得有位学生在周记中这样写道:能让别人倾听你讲话是你的能力,能倾听别人的讲话是你的道德。我觉得学生的这句话很有道理,想让学生听我讲话,必须先学会听学生讲话。
2、用“心”体谅
倾听了学生的心声,了解了学生,才会用心去体谅学生,才会明白学生必竟是学生,他们犯点错也并非不可饶恕,有时我甚至会设身处地站在他们的立场和角度去看待他们所犯的错误,从内心去体谅他们,宽恕他们。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学习成绩较差,但爱凑热闹,也比较讲义气,对班里的事情也较为热心。有一次,这个同学衣服上的拉链低了一点,值星的同学叫他往上拉一点,他边拉边往前走。值星的同学追上去要对他进行扣分,他护着班牌不让扣,值星的同学追着他执意要扣,他不小心一步退到草坪上,结果本来扣0.5分,由于他不服从值星同学管理,践踏草坪被扣了4.5分。他自己很后悔,立即给我写了一份检讨书,悔恨自己的行为。我当时看了,本来“冒火”的心一下子冷却下来,我宽恕了他。以后他没有再与值星的同学争执过。只有用“心”体谅学生的处境,才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才能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目标。
3、用“心”解决
每个学生在他们的生活中、学习中、以及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班主任只有用“心”帮助他们解决,才能使学生接近班主任,信任班主任,才会跟班主任讲一些贴心话,有利于班主任了解班级情况,及时解决一些突发事件。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他脸上长了很多痘痘,去医院检查,医生给他配了几贴中药,他没地方煎药,就放在我这里煎,我每次都耐心地为他煎药,让他体会到我在用心地为他解决问题,让他能信任我,接近我,为我今后的工作做好铺垫。有一次,班级里有一个学生在校外抽烟,他知道后立即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使我及时处理了这件事情。只有用心为学生解决问题,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身的学生的心,为我们的成功教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7.学生教学管理心得体会 篇七
一、在教学中知识与能力是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一对矛盾
在数学教学中, 知识与能力统一的问题, 经常表现为学懂与学会的矛盾问题, 数学的学习光学懂了不行, 还要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既要学懂, 还要很快地学会, 它有很强的系统性, 前一章没有学会, 后一章就有学不懂的危险。有的更严格, 前一节的知识是下一节推理的根据, 没有学会就不能运用它去进行推理。连续几堂跟不上就有中断的危险。这也是数学教学中差生比其他学科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懂与会的统一。
培养数学能力要靠练, 要在课前练阅读能力, 课堂练的接受能力, 课后练独立钻研能力。教师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 在课堂一味地“满堂灌”, 就会让学生的知识很难转变成能力。
二、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所谓运算, 是在运算律指导下对具体式子进行变形的演绎过程。运算中反映出多种智力品质, 这是由运算过程的复杂性所决定的。运算中的智力品质主要体现在:运算的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在数学教学中如何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正确而迅速的运算能力呢?一个办法是在练习中坚持严格的速度要求, 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 在紧张的思维活动中逐渐训练出熟练的运算技能。另一个办法是教给学生一些速算的方法, 并鼓励他们自己创造, 由“熟”而“巧”, 促进智力品质的发展。最为重要的办法是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发散式”的思考。一个问题可以有多个起点, 产生多种联想, 只要有丰富的知识, 大量的背景材料, 就能从各个方面去把握问题的脉络。面对问题的条件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如遇上1的时候, 不仅仅看成一个自然数, 还应该联想到三角函数、指数、对数等, 运算的天地就变得十分广阔了。在解题中, 引导学生启用多种解法探索运算途径, 并反过来从多种解法中寻求规律, 从中获得“迁移”能力, 运算的灵活性就在反复训练中得到提高。
所谓空间想象能力, 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进行观察、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特点是:善于在头脑中构成研究对象的空间形状和简明的结构, 并能将对实物所进行的一些操作, 在头脑中做相应的思考。确定空间想象能力的客观指标有三项: (1) 对形体的直观依赖性; (2) 对平面、立体各种空间位置分析与综合的范围; (3) 对各种空间形体分解组合的运算简繁程度。高中阶段立体几何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教师应提供丰富的实物模型或利用计算机软件呈现的空间几何体, 帮助学生认识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并能通过对实际模型的认识学会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表述几何对象的位置关系, 解决一些简单的推理论证及应用问题。例如, 教师可以使用具体的长方体的点、线、面关系作为载体, 使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 认识空间中一般的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实验和说理,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平行、垂直关系的基本性质以及判定方法。
逻辑思维是以概念为思维材料、以语言为载体, 每推进一步都有充分依据的思维, 它以抽象性为主要特征, 其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与推理。因此, 所谓逻辑思维能力就是正确、合理地进行思考的能力。由能力的多因素学说分析, 空间想象, 它是在已有知识或理论基础上的几何学思维, 是逻辑思维与经验几何知识及相关技能的融合, 是逻辑思维能力在处理空间形式构思中的表现。计算能力, 是运算技能与逻辑思维的融合, 在计算中方法的选择和过程的安排都受逻辑思维的控制。因此, 三种能力的核心是逻辑思维能力, 只有培养学生具有逻辑思维的能力, 才能在学习中正确理解知识, 在正反辨析中修正错误, 不断获得越来越多的数学知识。为了认识数学世界的元素及其结构、相互关系的一般特性和规律, 必须借助一些逻辑方法。在教学中, 比较是处理数学材料的初步、必要的手续, 通过比较, 可以使接近的对象汇聚成类, 不相干的对象分离开去。
三、在解题教学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数学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有如下论述:“掌握数学意味着什么呢?这就是说善于解题, 不仅善于解一些标准的题目, 而且善于解一些要求独立思考、思路合理、见解独到和有发明创造的题目。”在教学实际中, 许多教师往往是原则先讲, 具体例子后讲, 先把问题分好类型, 学生的思想集中在分辨问题的类型上, 对上了号, 照公式套就行了, 题型类同, 机械重复, 注重解题步骤、格式, 忽视过程。这是不符合知识转化规律的, 虽然省事, 却削弱了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根据波利亚的观点, 中学数学首要的也是最主要的职责是强调解题过程中方法性训练。我们可以将解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审题。包括认清习题的条件和要求, 深入分析条件中的各个元素, 在复杂的记忆系统中找出需要的知识信息, 建立习题的条件、结论与知识和经验之间的联系, 为解题作好知识上的准备。
第二阶段是寻求解题途径。清晰地理解情境中的各个元素, 弄清楚其中哪些元素是给定了的, 即已知的, 哪些是所求的, 即未知的。深入地分析并思考问题叙述中的每一个符号、术语的含义, 从中找出重要元素并用直观符号标出, 试着从整体上理解题目的条件, 找出它的特点, 尽可能将其化为已知类型, 选择最优解法, 选择解题方案, 经验证后作修改, 最后确定解题计划。
第三阶段是实施计划。将计划的所有细节实际地付诸实现, 通过与已知条件所选择的根据作对比后修正计划, 然后着手叙述解答过程的方法, 并且书写解答与结果。
第四阶段是检查与总结。求得最终、结果以后, 检查并分析结果。探讨实现解题的各种方法, 研究特殊情况与局部情况, 找出最重要的知识, 将新知识与经验加以整理使之系统化。
在解题教学中, 最忌讳把现成答案不加分析地告诉学生, 并让他们记录在笔记本上, 更不能要学生死记硬背现成的解法与步骤。应该做到具体问题抽象化, 要引导学生多从观察入手, 多从直观入手, 多从实物模型入手, 从中抽出它们的本质规律, 向学生指明分析问题的关键之处, 促进学生进行独立的思维活动。
8.医学留学生教学体会与思考 篇八
关键词 留学生教育 教学实践 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世界教育、科技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科技、教育等领域国际地位的稳步提升,除了有大量国内学生申请出国深造之外,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外留学生申请来我国的高校接受高等教育,这一现象在临床、医药、护理等医学专业表现尤为突出。我校作为医学院校,每年招收一定数量的留学生进行以临床专业为主的本科教育工作。两年来,通过承担本校大学计算机基础、医学物理学两门留学生课程的教学任务,笔者对留学生教学工作产生了一些体会和思考,现总结如下。
1 医学留学生教学中面临的若干问题
(1)留学生汉语水平较低,沟通障碍影响正常教学。根据以往两年的实际情况来看,我校留学生大多来自巴基斯坦、赞比亚、加纳等发展中国家,学生在来中国之前接受系统的汉语学习不足,因此汉语语言水平相对较低。多数学生仅能够进行简单生活用语的听、说交流,涉及到专业课内容的阅读和书写,情况就不容乐观了。
(2)学生知识体系基础参差不齐,整体水平较低。留学生教学实施中的另外一个难题在于,留学生的知识基础整体较差,且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很难制定出同时适应所有学生的教学方案。我校留学生分别来自三四个不同的国家,各国都有切合自己国情的不同教育水平。即便是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因而导致学生之间知识基础的差异巨大。以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例,来自赞比亚、加纳的学生在中学时就接受过了系统的计算机知识教育,且均拥有自己的个人电脑,长期在学习和生活中使用,因此具有较强的计算机使用技能。与此同时,部分来自巴基斯坦的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却十分匮乏,甚至不了解如何查看文件、创建新的文件夹、复制和拷贝文件等操作系统的常识性知识,更是从未接触过PowerPoint、Excel等实用软件。再例如,在医学物理学课程的授课中,许多物理量的定义和推导均是以微分、积分的形式给出的,因此需要一定的微积分知识作基础。但依据我校留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在入学前的数学基础水平相对较低,均未接触过微积分等数学概念,因而使得这门课程的授课面临着很大的障碍。
(3)留学生学习习惯不同,导致理论教学枯燥、低效。由于人口压力大,教师资源有限等原因,国内的授课方式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少有主动发言、讨论的机会。相对来讲,国外的教育则更强调互动性。来华的留学生也是更适应于他们从小接受的互动式教育方式,对于国内单纯教师讲授的教学难免会觉得单调、枯燥。再加上语言障碍的存在,长此以往,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其本身就是操作性、应用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单纯的理论课仅靠教师口头讲述操作方法和步骤,不仅效率低下,还易给学生带来抽象、空洞感,且难于掌握和记忆。
2 解决方法探索
2.1 采用英汉双语教学,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基于留学生汉语水平仅限于日常交流的情况,纯汉语授课方式的实施仍面临较大的困难。我校决定对留学生采用英汉双语授课的教学方式,从而基本保证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接受率,是目前教学效果较好的方式。在相对枯燥的理论、公式推导的数学知识学习中,加入语言的学习,适当转换学生的思维方式,一方面增强了授课的灵活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一方面也增强了我们专业教育的实用性,通过专业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汉语语言能力。其次,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增大图像、动画、道具的使用比例。例如,在对物理概念的讲解及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分析中,插入相关动态图像,或使用道具进行动态模拟,以帮助学生克服语言障碍,减少因词汇掌握精确性欠佳所引起的误解,从而准确、充分地理解相关知识。
2.2 增设预科教育,调整培养方案,把握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模式
针对留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较低的情况,首先要对培养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对于留学生整体缺乏、又是后续课程必需的知识,可单独开设预科课程。此外,对于我校留学生的课程设置,建议调整高等数学和医学物理学的授课顺序,将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高等数学适当前提,至少要在讲授完物理课程所需的数学知识之后,再开设物理课。
其次,基于留学生之间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我们在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时,以及在具体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以适应大部分学生、同时又能尽量保证教学内容为基本原则,来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就要求我们在充分了解留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跟中国学生不同的是,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强的主动性,他们会在任何有疑问的地方随时举手提问,因此授课过程会不时被打断。授课老师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同时,也要随时注意把握授课节奏和教学进程,不能因此延误了教学进度。
2.3 调整授课方式,增大实验课比例,优化教学内容
吸取2013年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经验,我系对2014年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首先,将授课地点由理论课教室转为实验课机房,方便学生边听老师讲解,边在自己的电脑上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增强了课堂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极大地提高了授课效率。其次,适当压缩教师讲授时间,留给学生较多时间依照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自主练习。如此一来,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够有时间掌握基本操作知识,基础较好的学生也有机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不必重复学习已经掌握的知识。第三,就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而言,我们还结合当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情况,及时更新、优化教学内容。本学期就把操作系统部分由Windows XP更新为Windows 7版本,Microsoft Office由2003更新为2007版本,从而努力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保证所授知识点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潮流。
以上是在两年的留学生教学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出的一些改进措施。相对而言,留学生教育对我校、乃至我国的高校教师而言,都是尚未发展成熟的一个领域。因此,仍然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总结原因、探索改进方法。从而不断提高我国高校的留学生教学质量,并以此为契机,提升我国教育事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郭媛媛.浅谈留学生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11):153-154.
[2] 张天华,姜维良,张英男等.浅谈医学留学生教学的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0):72-73.
[3] 薛琴,李敏,樊耀等.提高医学留学生教学质量的探索与思考.当代医学,2013.9.19(21):164,154.
[4] 刘晓豫,权毅.提高医学留学生教学质量的体会.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9):3035-3036.
[5] 连一新,徐跃华,施敏骅等.对来华医学留学生教学方法的探讨.中国校外教育,2013(11下):77,89.
[6] 吴彬江,冯振卿,王心如.医学留学生教学改革的规则与展望.南京医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81-84.
[7] 陈兴荣,苗秀花,刘鲁文.关于留学生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若干思考.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2.4(12):72-74.
9.小学生写字教学心得体会 篇九
小学阶段必须重视写字教学,特别是对于低段学生,这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基础工程。对于低年级的写字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一、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我们认为,在指导学生写字时,教师的示范十分重要,它是最形象、最生动、最切实的指导。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明确规定教师在课上板书和作业批阅时,要写规范字,不仅做到书写认真、端正,而且必须起笔、运笔也要规范,无形之中老师把自己变成了一面镜子,切实能够起到表率作用。不但可以注意自身的写字姿势,提高写字水平,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更使他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写字“标本”,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
二、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写字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指导学生练字,如果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讲解偏旁部首、结构造型,只是机械重复点、画、钩、挑等写字技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乏味。因此,在写字教学中,我们特别注重学生写字兴趣的激发。
1、注意写前激趣。为使学生一上课就产生浓厚的写字兴趣,我们要求教师一定要注重写前的导入,采取不同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写字欲望。有的老师根据学生崇拜名人,喜欢模仿名人的心理,收集古今书法大师少年时代练字的传说故事,讲给学生听,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写字的感情。有的老师根据小学生天性好胜的特点,采取展览习字本,表扬上次作业写得好的学生,展示取得进步的作业本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促使全班出现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
2、注重维持兴趣。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记住字的特点。如临帖写“鲁”字时,对于主笔“横”的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人走在钢丝上,伸长手臂,可以起到平衡作用,因此“横”要写得长一点,这样,有利于学生产生浓厚的写字兴趣,便于把握“鲁”字的特点。
“书写形象”,使学生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对怎样起笔、怎样收笔,哪里轻、哪里重等都一目了然,不仅使学生对写字重点感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运笔过程中的轻重,快慢等书写技法。另外,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或微机设计汉字拆拼练习,把汉字分成部件,学生自由拼摆,比一比谁拼摆得最匀称、最美观。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准笔画或部件所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字写匀称。学生年龄小,心理素质不稳定,如果长时间练写,精神就会疲劳,注意力会分散,练习就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教学中,采用练评结合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的体力、精神得到调节,消除疲劳感,以有利于完成写字任务。同时教师也可以及时得到反馈信息,矫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行为,促使学生把学越写越好。兴趣越来越浓。
“定期展览”是将写得好的学生作品和报刊杂志上的优秀书法作品放进学习园地。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写字的兴趣。整个班级也因此形成良好的写字氛围。
10.教师教学评价与学生评价心得体会 篇十
考试是对学习、教学等环节进行有效考查和鉴定的过程,是督促学生自觉地学习、检查教与学两方面效果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也是学习行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导向措施,当然也是区分、发现、选拔人才经常采用的方法。命题质量关系着是否科学合理地衡量学生的学习状况,客观地反映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的内容要注重发展,体现人文性。题目应该生活化、个性化、有地方特色等。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变化和发展。试卷氛围要和谐、融洽,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愉悦、积极、认真、进步的心理状态中。在设计命题内容时,应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消除他们对考试的恐惧心理,使学生获得很好的情感体验。
命题的语言要生动有趣。命题语言应体现一定的情趣性、生动性,是学生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有愉快的心理体验。传统的命题语言十分模式化,显得生硬、冷漠。面对这样命令式的语言,学生成了被动的执行者,怎么会喜欢考试呢?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命题语言,可以用亲切的口吻,为学生的答卷创设一个轻松、民主的氛围,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如请写出四个自己喜欢的成语吧;可以用激励的语言,让学生充满自信。在命题的设计上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教材,贴近生活,寓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于一体。
命题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再设计命题时,要多费点心思,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原来的旧题换新颜。另外,应该尝试设计一些具有条件不确定性、结论多样性、思维多向性、等特征的开放性命题,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种形式、多种方式来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从而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11.小学生作文教学点滴体会 篇十一
本人在以前的作文教学中,也经常套用这种模式,而最终总是效果不佳,常因此而苦恼。静下心来细想,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的确与学生的实际要求相悖,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就这种作文教学模式中各个教学环节的内容,作些理性的分析。
1.教师布置习作题目。教师布置的习作题目大都是教材中规定的“任务题”,如果教师没有布置学生课前积累习作素材,学生习作时往往只能盲目应付。如果教师所布置的题目,学生的确没有材料可写,教师是否可以允许学生另选自己喜欢的题目写呢?我认为学生习作不仅有自己选择题目的权利,教师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写自己生活中独特的发现,或在不知不觉中创造适宜孩子们写作的素材。
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我们班级常组织一些新颖有趣的、喜文乐见的活动,让学生亲身参加实践,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例如:我计划在12月25日这天写一篇题目为“圣诞节真快乐”的作文,我改变了以往的方法,没有写出题目,然后讲解怎样审题、怎样立意、怎样布局谋篇。而是走进教室后,找一名“小画家”到黑板前画一只苹果,然后用我事先准备好的彩色粉笔让其着了色,此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我看见的是一张张目瞪口呆的面庞,我深知同学们没有领会到我的用意,然后又叫另一名同学将一张画有圣诞树、圣诞老人的彩图挂在黑板另一旁。顿时,教室沸腾起来了,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喊,“今天是圣诞节”,我说:“对,今天是圣诞节,老师把这只漂亮的苹果送给你们,祝你们节日快乐”。此时教室里欢呼声、掌声响成一片。这样,既给同学们增加了节日气氛,同时也为全班同学提供了写作素材。通过观察苹果、观察圣诞树,学生们自然地想到圣诞节,同学们有的放矢,有话可说,这样有计划有目的实践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综合能力自然就形成了。
2.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习作主要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从同步作文、少儿报刊上找几篇优秀习作读一读,然后让学生“照葫芦画瓢”;另一种是从审题、选材到列提纲进行一一的详细指导,学生的习作思路受到了束缚,大多是模仿老师的,于是学生的习作出现了雷同现象。这两种指导方法的确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学生习作。习作时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虽听了老师的指导,但一旦进行习作时,却感到无从下手,这时如果教师不能对这些学生进行有效的随机指导,他们的思维不但”活”不起来,而且对习作会产生厌烦乃至畏惧心理。
4.教师批改。目前的语文教师批改学生习作往往罗列问题的多,肯定优点的少。打开学生的作文本,只见画了一大堆红杠杠,圈出一个个错别字和病句,误认为找出的问题越多,越说明教师批改的认真负责。殊不知,这种以“纠谬”为主的批改方法,严重挫伤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学生在一次次的习作中所尝到的是一次次失败的痛苦滋味,这又怎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学生教学管理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关于问题学生的教学心得与感悟11-12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心得体会11-24
高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困难分析及其教学对策心得体会08-25
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体会-教学工作总结11-26
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体会12-14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心得体会10-27
学生教学信息反馈07-13
学生教学实习评语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