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特色文化的调研报告(11篇)
1.关于发展特色文化的调研报告 篇一
关于发展榆林文化产业的调研报告
------------------------------
------------------------
来源:决策咨询委作者:决策咨询委员会日期:2009-1-14 16:23:0
3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养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为了贯彻落实好十七大精神,促进榆林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现就如何发展榆林文化产业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榆林文化产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提出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绿色生态名市、特色文化大市的三大战略目标,在依托能源资源,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重视了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修复了榆林古城步行街和古城墙,维修了凌霄塔,再现了塞上榆林“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风采。新建了世纪广场、凌霄广场和火车站广场,以及全面展示榆林物产、资源、人文、历史的榆林市展览馆。全市各县普遍维修了文化馆、图书馆和影剧院,或者新建文化影视大楼,对境内有名的文物古迹镇北台、红石峡、统万城、白云山、二郎山、李自成行宫、杨家沟革命旧址等进行了有计划的维修,并正在建设榆林市文化艺术中心、新闻中心、科技馆等一批高水平的现代文化设施。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市文艺演出业、电影业、艺术培训业、文化娱乐业、民间艺术业(石雕、剪纸等)、网络文化业、文博旅游业、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书报业、广播电视业等文化产业产值收入4.78亿元,占全市GDP总值的0.7%。可见,目前我市的文化产业虽然较前有所发展,但还非常薄弱,尚处在起步阶段。
二、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一)文化产业没有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许多领导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没有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文化产业的发展经常摆不上位置。工作考核上,有计划生育、社会治安、信访、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党风廉政建设“六顶硬帽子”,文化产业建设实际上成了软任务。工作中一般号召多,具体落实少,投入严重不足,没有认真研究和作出一些大的策划和举措。
(二)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顺,宏观调控不力。我市文化产业管理部门涉及文化部门、广电部门、旅游部门、工商部门等,统一的文化产业领导与协调机制尚未建立,文化产业的管理机制及制度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有的政府部门在文化产业管理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事不分、管办不分、职能交叉、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现象,宏观调控乏力。有的职能转变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市场机制的形成,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文化产业缺乏整体规划。目前,我市虽然对“建设特色文化大市”作出了一些好的安排和设想,但还缺乏一个较为完备的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在全市“十一五计划”中也没有列出文化产业专条,发展文化产业的重点领域、重点目标、结构框架不够清晰,以致全市文化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无序、盲目、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的现象,文化资源优势、市场产业优势没有显现出来。
(四)文化产业政策不够完善,已有政策落实不到位。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需要法规、政策的有力支持。国务院2005年下发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2005年下发了《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和《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文化部先后
下发了《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等。陕西省也下发了《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纲要》、《陕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陕西省财政厅、地方税务局、国家税务局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陕西省文化厅关于加快发展我省文化产业的意见》、《陕西省文化厅关于加快非公有制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文件,但我市目前还没有出台任何针对文化产业的专门文件。对现行法规和政策,落实的力度也不够。在调研中,市广电局提出在广告方面没有任何扶持电台、电视台的扶持政策,相反有很多制约性的规定限制发展。广电网络公司提出现在推广的数字电视也缺乏政策支持。
(五)缺乏文化产业人才。由于种种原因,我市的文化人才整体上素质差、水平低。现有文化人才,特别是一些比较出色的文艺人才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有的甚至流到外地,而使榆林始终未能涌现出文化艺术的领军人物,直接影响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对加快发展榆林文化产业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形成一个全市上下抓文化的推进机制
榆林文化资源与榆林能源资源共同构成榆林区域的核心竞争力。能源作为有形资源,只会越挖越少,直至枯竭;无形而有神的文化资源,却会越挖越多,永续利用。榆林经济的跨越发展要持续,社会发展要和谐,必须聚合无形文化的隐性力量,以文化软实力支撑经济硬实力。从社会发展的本质上讲,抓文化也是抓生产力,抓发展。无论从榆林跨越发展,还是从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全局看,都不能不抓文化产业建设。各级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
抓文化就是抓生产力、抓发展,所以建议市上成立以主要领导挂帅的繁荣文化领导小组,根据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每年定期研究讨论几次文化产业工作;将文化工作纳入各级组织、各级干部的考评系统,落实项目,扛实责任,用抓经济工作的决心和举措抓文化繁荣,从而将文化产业扎扎实实地推向前进。领导小组下设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由市委宣传部一名领导担任组长,统筹协调和指导文化、广电、旅游、新闻传媒等各方面的文化产业工作。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依托市直文化产业部门、文艺团体、榆林学院等院校和相关协会尽快组建一个“榆林文化产业研发中心”,为市内各文化企事业单位提供人才培养、文化品牌设计、决策咨询、项目创意、文化产品推介等服务。同时,要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特色文化产品的宣传力度,提高榆林特色文化的知名度、影响力,推动榆林文化产业上台阶。
(二)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打造并推出榆林的文化品牌
文化产业的范畴较大,要重点制定文化艺术产业发展规划、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新闻传媒产业发展规划,并分别确定产业定位、产业布局、产业重点项目,以及实施对策和保障措施等,使榆林文化产业尽快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总盘子,成为榆林发展的新亮点。文化艺术产业发展规划,要以丰富多彩的陕北民间文化资源为根基,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着力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品牌。我们榆林有好些久负盛名的文化品牌,应在发展文化产业中作出规划,使其进一步彰显,走向市场。陕北民歌就是一个著名品牌。陕北民歌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全国各地乃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台湾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都有影响。一方面,可组建大型的陕北民歌演唱团,实行名人领办、自愿组合、市场运作、政府扶持,将陕北民歌演唱活动推向新的高潮,推向校园、工厂、社区、农村、饭店、广场、庆典等各种场合,推向全国以至国外;另一方面,可将陕北民歌资源打造成创意文化产业。如兰花花、三十里铺、五哥放羊等陕北民歌资源品牌,就可通过规划实施转化为产业品牌。陕北秧歌剧,也是我们的一个重要品牌,《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陕北秧歌剧在革命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今年排演的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也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可以形成文化产业。我们榆林还有榆林小曲、陕北道情、陕北二人台等文化品牌,都应规划并打造成创意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也要立足本土特色,围绕长城、黄河、黄土地做文章。我市境内有800多公里长城,镇北台与嘉峪关、山海关并称为“中国万里长城线上的三大奇观”,嘉峪关、山海关早已成为4A级旅游景区,镇北台也完全可以打造成知名旅游景区。统万城是全世界唯一的沙漠都城,也是全世界唯一的沙漠凶奴都城,所以应尽快规划开发。在黄河上应规划实施黄河飘流旅游项目。为充分展示我们榆林的黄土地特色和黄土风情,应规划实施“陕北民俗文化村”旅游项目。
新闻传媒产业规划,也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按照现代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分别制定规划。
(三)出台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行政法规政策
建议市委、市政府尽快出台《关于加快和促进榆林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对发展文化产业提出具体的目标、计划、措施等,并在规划建设、土地使用、税费征用等方面出台配套的优惠政策。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要求所有文化产业单位都要确定自己的项目、任务和目标,鼓励民营实体积极参与,可以实行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经营文化产业,努力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四)推进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曾指出,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在国内外文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早改革早主动,晚改革就被动,不改革就没出路。所以,我们榆林也必须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要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原则,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良好平台。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也要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方向,坚持走改革之路,不断增强活力和实力,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改革中要注意发现人才,推出人才,把那些突出的人才放在领导岗位或其他有利其发挥的重要位置,并努力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文化艺术人才队伍,使发展文化产业真正走上人才推动之路。
(五)加大投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如同搞经济建设一样,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也要加大投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当前,应重点抓好五个项目的实施:一是应确定实施镇北台旅游景区项目。应修复镇北台两侧的1.64公里长城,修复款贡城以及迎宾广场等配套设施,使其与红石峡植物园、古城步行街形成榆林旅游的第一大亮点。二是统万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国家文物局已提名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要立项申报,如能申遗成功并经过开发,其旅游产业效益将不亚于开发石油、天然气的效益。三是陕北民俗文化村项目。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该项目应定位在佳县白云山附近,使其形成像深圳的“中国民俗村”、西安的“大唐芙蓉园”那样的具有震撼力的旅游品牌。四是黄河飘流项目。按照现代人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特点,飘流距离不宜过长,应以神木县天台山景点为起点,以佳县白云山景点为终点,约需飘流2小时左右,定能吸引大量游客。五是创意文化产业项目。要组织精干力量,以陕西民歌为主,依据榆林的特色文化,推出能够引起轰动的文化艺术产业。
政府应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要列入市场机制,实行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参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行银行贷款贴息政策;开展无形资产评估质押贷款;还可由担保公司担保贷款。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金领办文化产业,或在文化产业入股、参股,真正形成政府组织引导、全社会兴办文化产业的生动局面。
2.关于发展特色文化的调研报告 篇二
一、苏州车坊镇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
(一) 基本情况
1. 主要作物或种植类型
1) 水生蔬菜:芡实、茭白、藕、水芹、荸荠、茨菇等。此类为该地区传统种植蔬菜, 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 以下在收集各种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做简单介绍。
芡实:《周礼》中称为“膏物”, 《管子》曰“卵菱”, 《苏州府志》中提及了“薄壳色绿, 味腴”。现在当地俗称“鸡头米”, 营养价值极高。
茭白:《诗经周南》中“葛藟累之”的葛藟即是大茭白。苏州的茭白在唐朝前就全国闻名, 范成大的《吴郡志》说“吴谓之菱白, 甘美可羹”
藕:李肇《国史补》载苏州进藕其最上者名曰伤荷藕。在唐朝便名冠全国, 白居易《白莲》诗中有“本是吴州供进藕”的记载。
茨菇:《吴县志》、《苏州府志》和《甫里志》中均有记载, 慈姑是冬春蔬菜淡季供应的良好品种, 《本草纲目》称其“达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润皮毛”, 是无公害绿色保健食品中的上等珍品。
荸荠:光绪《甫里志》说:“芜田卑下广分栽, 累累生成白玉胎。供客尽能消渴病, 好同雪藕并山梅”是对其非常直接的描绘了。
2) 陆地旱生蔬菜 (包括大棚蔬菜) :主要为叶菜类和茄果类。
3) 果品类:主要是葡萄、提子、草莓等。
此两类近年的面积逐渐增加, 种植规模较大, 收益较好。
(二) 存在问题
1. 种植和经营中存在问题
目前, 种植水八仙的农民大多都是承袭传统的自产自销, 缺乏“领头羊”大规模种植水生蔬菜。调查发现, 该地鲜有大规模种植水生蔬菜的基地, 虽然也有部分农民田地被集体承包来集中种植, 但通常种植传统水生蔬菜的本地农民只种三五亩小地, 自产自销, 补贴家用, 而其生产还受自然环境因素制约, 产量有限, 收益低下。因此种植者越来越少, 人们不断走向城镇寻取相对较高的收入, 使农村的一部分劳动力流失, 更加剧了这种状况。
2. 技术问题
一方面, 种植水生蔬菜采取的基本上还是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的模式, 缺少种植技术性和抵御气象灾害、虫害的能力, 其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比较有限;另一方面也缺少施用于水生蔬菜的机械, 现在水生蔬菜在种植, 采收和加工过程中是纯人工进行的, 费时劳力, 效率低下;另外, 研究领域也缺少环境友好型农药的开发, 例如上面提到过的含菊酯类农药造成养殖业鱼类死亡的等问题, 都亟待解决。
3. 缺乏品牌优势
苏州的水八仙虽然有名, 但是在整个销售市场链条上却缺乏品牌性, 外人无法识别到底是否为当地所特有的品牌和品质,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效益的低下。另外, 水生蔬菜大多是保健食品, 尤其是在我国城市出现营养过剩的今天, 食用水生蔬菜产品可以帮助消费者防治高血压、高血脂等“富贵病”, 而经营销售者却没有以此来加大宣传产品并开拓市场的观念。
4. 生态环境问题
随着现代工业以及农业的发展, 水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在工业方面, 大量的工业污水, 废物被企业就近排放到附近的河流, 湖泊中。在畜牧养殖方面, 畜禽粪便直接通过地表径流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使水体变黑发臭。农业方面, 大量施用化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不合理使用农药直接污染了河流, 同时, 大量的农膜残留物散落到水体中, 使水体发黑散发恶臭。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水环境的恶化, 进而影响了水生蔬菜种植的环境条件。
另外, 水生蔬菜在种植过程中本身就需要施用一定量的农药, 这些农药的毒性会直接杀死某些生物, 破坏该水域的食物链, 破坏生态平衡。为了维持生态平衡, 农户会施用更多的药物, 这进一步恶化了该水域的生态环境, 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二、应对举措
苏州不仅拥有种植水生蔬菜的天然优势, 土地里还深埋着水生蔬菜的文化底蕴。随着人们思想文化修养进一步提高, 人们会越来越重视本土文化特色的意义, 以及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 明确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性
特色农业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特色农业之“魂”是唯我独存或唯我独尊,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二是特色农业之“根”是天赋也就是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各地的自然条件自古以来就有所不同, 所以要充分联系环境因素。三是特色农业之“本”是传统, 即我们通常所讲的种植、养殖或加工习惯, 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适当创新使其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该地农业又好又快的持续发展, 所以只有坚持并发展独具特色的水生蔬菜种植才是长远发展之计。
(二) 积极引进先进技术, 改进生产和管理模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技术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 引进先进措施, 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才可以降低成本, 才是特色农业的持续发展之路。而只有集约化, 规模化, 专业化的生产和管理模式, 才能提高种植产量, 提高产品质量, 最终提高生产效益, 使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三) 打响品牌优势, 拓宽市场销售渠道
在现代经济中品牌不仅是用来识别生产或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 更是产品的无形财富, 为了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增加农民收益, 当地的合作社应该建立统收统销系统。运用一定的市场策略和营销策略拓宽市场销售渠道, 解决生产与市场的对接问题, 提高“水八仙”这优势产品的知名度, 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来共同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
(四) 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全面统筹
3.关于威县孝道文化的调查报告 篇三
关键词:威县;孝道文化;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D6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035-0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孝道文化作为维护社会伦理关系的行为准则,已成为社会教化的基本内容。为充分发挥孙家寨村孝道文化影响力,作者分别选取了方营镇孙家寨村、开发区东郭庄村和固献乡杏园村、南赵庄村,就孝道文化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走访,形成了该调研报告。
一、孝道文化活动方式
(一)免费孝道午餐。农历每月初一或十五中午,在村委会为65岁以上的老人包饺子。孙家寨村每月初一早晨为全村群众炸油条,邀请戏曲、秧歌团队进行义演,免费理发;每月十五,在活动现场为本村80岁以上当月生日的老人过生日。
(二)免费一日三餐。连年累月为村里失去做饭能力的老人送去一日三餐。
(三)免费为村民做午餐。每逢秋收农忙时节,中午为本村民做大锅菜等,解决村民午饭没空做、吃不好的问题。
(四)免费开办孝道讲习班。一般安排在冬季,7天一期,每年5-6期,学员为附近群众和慕名而来的外地人,主要是观看感动中国人物纪录片、讲授《弟子规》、《道德经》等。
(五)免费开办学生夏令营。2011年开始举办,每年3期,七天为一期,活动主要在孙家寨村给中小学生讲授传统文化,课余时间参加实践活动,夏令营结束时组织孩子给村里老人或父母洗脚。
(六)免费开办德育堂培训班。2013年9月1日创办德育堂培训班,为小学生讲授《弟子规》、中华德育故事等,每期36人,小学生下午放学后5点—6点半上课。同时,面向社会免费赠阅《弟子规》等资料。
二、孝道文化活动开展取得的成效
(一)老人生活更幸福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空巢”老人也越来越多,老人们并不缺少吃穿,缺乏的是关爱和温暖。开展“孝道文化”活动,老人每月定时享受孝道大餐、欣赏丰富多彩的娱乐节目,老人们不仅得到了关怀照顾,更重要的是为老人提供了一个交流、娱乐的机会和平台,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老人们都说:“现在不仅国家给钱养老,热心的年轻人还给包饺子吃,以后光等着享福了”。
(二)村风民风更好了。群众看到不沾亲不带故的人都为自己的老人服务献爱心,孝敬老人的劲头更足了。孙家寨村通过举办培训班、夏令营,开展传统文化特别是孝道文化教育和实践活动,让人们更深层次地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尊老敬老爱老的意识根植于心。村支部书记付卫华反映,过去村里农闲的时候玩钱儿的不少,也有不孝顺老人的,现在大家都积极参与敬老爱老活动,在家争着比着孝敬老人。
(三)邻里之间更和睦了。多年来,村里的群众没有参加过集体活动、过过集体生活。开展“孝道文化”活动使村民有了共同的追求,志愿者经常在一起开展活动,老人们定期在一起享受精神大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关系越走越近,以前相互有矛盾的人通过参加活动,心里的疙瘩也解开了,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四)推广复制底气更足了。从这四个村的活动开展来看,活动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活动的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孙家寨、杏园村原来只是本村的老人,现在周边村甚至几十里地外的村的老人也都等着盼着。群众参与积极性非常高,老人们更是期待和拥护。特别是杏园村,依托群众自发成立的秧歌舞蹈队,还自编了志愿者之歌《幸福饭,吃得好》、《敬老爱老三句半》等,唱社会主义好,念共产党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项活动能够在全县推广、复制。
三、孝道文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来源不稳定。长期开展“孝道文化”活动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来源。通过调查了解到,孙家寨村孝道文化活动的资金或物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发起人付宏伟以前的经商积蓄;二是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赠;三是依托孝道文化发展的产业收入,因产业刚刚起步,目前还不足以支撑活动开展。
(二)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开展敬老活动必须有专门的阵地,借用场地开展活动不是长久之计。目前各村开展孝道活动都临时借用村“两室”,不仅难以适应孝道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两委”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宣传资料不规范。传统文化培训班所使用的书刊绝大多数都不是正规出版物,没有标注出版社、国际标准书号(ISBN),印刷质量不高,甚至有的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例如,《二十四孝与忤逆事例图说》中的忤逆事例中都有佛教因果报应的内容,一些资料写着“助印经书功德无量”、“三宝弟子恭印”、“聚缘阁法宝公益流通处”、“结缘电话”等。
(四)存在安全隐患。人身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底线。各村开展活动时人员比较密集,活动时没有充足的治安保障人员,没有严格的食品检验,不能充分保障参加活动人员的安全。
四、工作建议
(一)必须把准方向,保证这一活动始终走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轨道上。由县文明办、文广新体局等单位,结合活动举办方共同研究确定活动内容,筛选确定适合时代特征和不同培训对象特点的培训(宣传)资料,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把脉会诊,整改到位。村“两委”班子要全程参与,一旦发现不当言论、不当行为,坚决制止。借鉴杏园村自编《志愿者之歌》、《敬老爱老三句半》的做法,鼓励引导群众编排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的节目,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这样既能以孝道文化活动为载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能够有效防止孝道文化活动中掺杂宗教活动。
(二)必须多方筹资,保证这一活动能够办得成、办得好、办下去。一是向上争一点,相关部门积极帮助争取上级资金,特别是加快申报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基地。二是财政挤一点,将支持文化发展方面的资金向孝道文化活动倾斜。三是社会捐一点,动员更为广泛的社会力量支持孝道活动。四是产业创一点,由方营镇具体负责、县政府相关部门配合,依托孝道文化品牌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孝道村”商标系列产品。特别是结合通用航空产业园区、高效畜牧养殖带区、肉鸡加工产业园区规划,规划建设孝道文化产业园区,以“四区同建”的思路,加快推进合村并建,统筹建设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打造全国知名的孝道品牌。
(三)必须强化管理,保证这一活动安全、有序开展。一方面,确保人身安全。孝道大餐活动时,由当地派出所、村治保员共同维持治安和秩序,防止发生踩踏事件、防范不法分子侵害群众生命安全;也可以借鉴杏园村的做法,出台专门制度,规定“带小孩的不能去、行动不便的老人没有监护人的不能去”。另一方面,确保食品安全。由市场监管局对集中活动时的食品进行监督检查,防止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此外,对付宏伟组织生产加工的石磨面粉、小米、花生油等进行质量检测,保证产品质量,打响产品品牌。
4.关于发展特色文化的调研报告 篇四
告
关于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竞争力,是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我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把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骨干产业积极培育推进,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现将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不断完善文化产业的基础设
施,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开发取得一定成效。
文化基础设施现状。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两馆一站”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文化馆、图书馆先后被评为省级三级达标馆。图书馆现有馆藏图书6万多册,年订阅报纸杂志140余种,现正积极推进“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及两个乡镇农村网络培训学校的建设任务。县民族歌舞剧团建有练功房一处。15个乡镇文化站建设项目已报上级批复,目前泗南江、雅邑乡、坝溜乡、景星乡已经动工建设,其余乡镇也将于近期内动工建设。建成农家书屋11个。双胞之家网站开通营运两年,加大了××对外的宣传力度。
文化市场发展现状。目前全县共有游戏室2家、歌舞厅11家、文化广场2处、书店5家,棋牌游艺室101家。网吧14家。文化用品销售18家,音像制品销售9家。印刷厂3家,打印店11家。基本形成了文化演艺、网络文化、文化
娱乐、新闻出版、印刷、文化用品等6个门类在内的文化市场发展格局。,全县文化市场经营场所总营业收入1200万元,缴纳税费110万元,安排就业人员310人。全县文化市场呈现繁荣、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文化资源现状。①哈尼文化。××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哈尼人传承着数量浩瀚、绚丽多彩的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学故事、诗歌、音乐、舞蹈、工艺、节日、服饰、哭嫁、祭祀等哈尼文化的瑰宝,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财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近年来,通过不懈努力,哈尼族口传叙事长诗《洛奇洛耶和扎斯扎依》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收集整理了《巴哈雅咪》、《密玛箐格卡呃呐玛坡》、《阿迷车》等一批散落于民间的原生态歌曲。结集出版了《洛奇洛耶和扎斯扎依》、《××县民间故事》
一、二集,《××县舞蹈集成》、《魅力××》、《阿××增刊》、《双胞迷城:××》、《哈
尼文化丛书》等书籍。哈尼族9个支系的歌舞乐,赴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哈尼风情:魅力××》节目的录制,并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进行了连续播放。以“阿迷车”为主线,独立创作、编排了反映哈尼族迁徙史和发展史的大型歌舞史诗《阿迷车》。②回归文化。县城驻地联珠镇建有融天文、地理、科普为一体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北回归线标志园,并被列为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回归线把县城一分为二,使县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北回归线文化,更使××的自然、气候、生物、人文变得多姿多彩,体现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地域性和独特性。③双胞文化。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县境内生活着1000多对双胞胎,其中,北回归线穿过的村寨就有600多对,其双胞胎密度之大是世界罕见的,近年来,随着县委政府的深入挖掘利用及媒体的大力宣传,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双胞文化。
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全县现有文物103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目前已向游人免费开放,逢年过节,香火旺盛。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碧溪古镇的建筑为明末清初的古式风格,“一颗印”、跑马转角楼等建筑形式与中西合璧的建设格局,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期保存下来的建筑风格,加之是护国将军庾恩旸故居,历史人文气息较浓,目前正进行二期修复。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发现的新抚岩画弥补了我市没有岩画的空白,使××县乃至普洱市的文明史都将前推千年。
依托地域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我县自以来以民族文化为特色、哈尼民风民俗为看点、双胞胎为卖点,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中国·××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节暨哈尼太阳节”,向世人亮出了“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三张靓丽名片。2010年“两节”期间省内外客商与我县共达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6项,协议总投资为亿元,共接待游客达万人次,同比增长%,旅游综合收入达169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并被人民网等评为2010最具国际影响力节庆活动之一。
二、文化产业培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基础设施薄弱,缺乏专业人才队伍。一是县内文化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目前只有文化馆、图书馆达到省三级馆标准,乡镇文化站建设比较落后,设施设备简陋,全县无供演出的剧场或影剧院。二是缺乏高素质、高水平的文化经营人才和文化专业人才。三是群众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淡薄,对文化产业发展认识不到位,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机构不健全,缺乏完整的文化产业规划。文化产业涵盖面广,主要包括媒体传播业,出版发行业,文化旅游业、文艺演艺业、文化娱乐业、文化体育业、文博会展业、文化制造业、民间工艺业、文化信息服务业等十大产业。针对我县
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文化产业的定位、发展规划尚未形成。一是没有专门的文化产业发展机构来主导分析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二是缺乏产业规划,对文化产业这一领域我县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不透彻,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缺乏深入探索。三是对文化旅游来讲,文化与旅游是一对密不可分的整体,缺乏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而文化的经济实现形式又要依托旅游才能实现。所以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机构来系统的研究统计、分析我县的独特文化资源优势,引入资金投入发展文化产业。
对文化产业培育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市场活力未显现。从目前我县的情况来看,文化事业发展主要依靠县财政的支持,而整个文化市场发展仍处于粗放的状态,导致公共基础文化设施总量不足,规模偏小,缺乏能够举办不同类型文艺活动,同时又具有商贸等多功能的复合性文化场所。对文化产品的开发、舞台精品艺术的打造及文化人才 的激励等方面经费无保障,导致深入挖掘、整理、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困难重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品牌开发力度不够。对文化资源缺少经营性、开发性整合,缺少文化品牌的战略策划和运作,通过品牌的创建、促进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较低。
三、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要实现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打造我县成为特色鲜明、品牌名优、设施先进的文化大县,真正实现“文化活县”的目标,就要把文化产业作为我县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发展,像抓工业建设项目一样抓文化产业项目,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发展文化产业,我们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从我省来看,云南把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成功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取得明显成效,尤其在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云南文化产业实现了逆势而上,强劲增长的势头。通过改革创新发展文化产业,云南作为一个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文化产业方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道路,创造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云南现象”。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我们应尽快转变观念,提高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充分利用我县富集的文化资源,打好民族特色品牌,发展文化产业。
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人才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文化产业领导机构,深入研究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认真分析我县文化资源现状,为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建立文化人才储备库,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推动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
制定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以“十二五”规划及市委党校与我县的县校合作为契机,对我县民族民间文化开展一次全面的普查,集中人力物力做好文化
产业发展规划。
积极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一是力争“十二五”时期,在全县建成一批具有哈尼元素符号,布局合理的文化标志性设施。二是进一步抓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充分挖掘、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促进民间手工艺品制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转为经济增长的物质文化资产。三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更好的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建立健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按照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提出的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积极稳妥,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改革。一是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文化馆、图书馆、文物管理所进行“三项制度”改革,明确岗位责任,使其更好的发挥出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二是对歌舞团
进行深化改革,实行经费总额包干,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实行全员聘用制,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实行全团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打破身份、职称,推行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通过各种形式引入市场机制,激发活力,在发展中搞活,在搞活中发展。三是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电影公司实行转企改制,理顺隶属关系。四是按照相关文件精神与全市统一步调组建我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改变文化市场以往多头管理的局面,得到集中、有效的监管,同时创新管理方式,强化行业自律,促进我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5.关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 篇五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文化产业得到迅猛的发展,截止到xx年3月我市文化经营单位达609家。其中:印刷行业经营单位307家(包装装潢印刷173家,其他印刷品37家,打字复印96家,出版物印刷1家),电子游戏经营单位7家,艺术培训经营单位2家,歌舞演出场所经营单位12家,歌舞娱乐经营单位59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72家,吧63家;书报刊经营单位90家。从文化市场结构分析,我市印刷业十分发达,已成为我市文化产业中的主导产业,xx年产值达亿元,比xx年递增19%,职工达8783人,发展势头和规模都在浙江省印刷行业中名列前
茅。
但是必须看到,文化产业作为一项新型产业,在我市第三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不高,无论是产业的总量规模还是技术层次都还停留在小规模、低层次上,我市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还比较滞后,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
1、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不够开阔,办法不多。
2、文化体制改革进展缓慢,改革步履艰难,缺乏竞争力,文化产业发展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
3、现行投融资体制不利于产业资本扩张,特别是社会性投资渠道不畅,缺少吸引外资、民资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
4、文化产业及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技术品级不高,新产品开发明显较弱。
5、市场对文化资源的调配能力不强,导致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低下。
6、对我市的特色文化资源---“潮文
化”、“灯文化”、“名人文化”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7、文化产业人才紧缺,成为直接影响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
二、解决办法
⒈切实提高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领导必须把思想统一到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深刻认识文化产业在城市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文化产业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一起部署、一起实施、一起督查。
⒉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加强和改进文化产业工作精神以及文化产业政策,完善文化产业政策;规范和拓宽投资、融资渠道,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制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引导公平有序竞争;多方吸收社会资金
投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力求在打破行业垄断、扩大市场准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明析文化企业产权关系等方面有所突破。
⒊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管理机制,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关健所在。要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文化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相符合的文化管理体制步伐。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切实转变经营和管理模式,健全激励机制。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加快建立起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要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要建立和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宏观调控的文化市场管理体系。要优化文化市场资源配置,引入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办文化产业。
⒋努力创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创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重视正面引导,坚持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方向;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文化管理法规,依法行政,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净化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⒌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要切实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力度;要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和引进高水平文化经营人才;要完善用人激励机制,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积极创造有利于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要研究制定文化技术、创作成果等要素,参与分配和奖励的办法,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大力培养和引进复合人才、各类文化专业人才、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要通过委托、定向培养等多渠道,输送一批优秀苗子进行学习深造,提高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水平。
三、近期规划和今后发展方向
1、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严格依法行政,在加大执法监管的同时,加强市场发展模式的探索和研究,使文化市场结构和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竞争发展更加有序、管理法规更加健全,建立起富有活力的文化生产经营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文化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扩散中的调节作用,积极引导文化消费,使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不低于经济发达兄弟县市水平。
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抓好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着力培育文化市场龙头企业,大力扶持文化旅游、演出娱乐、体育健身、教育培训、节庆会展等产业,形成以文化重点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初步建立起与海宁产业结构调整相衔接的文化产业化发展新格局,文化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文化生产和能力显著提高,创
出一批富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在我市GDP中的比例要有较大的增长,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持产业之一。
2、加快发展重点文化产业
(1)积极拓展节庆会展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节庆会展等综合场馆的功能作用,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引入市场机制,促进节庆会展产业化。积极承办全国性、国际性重大会议、商贸展览及文化活动。利用我市特色产业优势,创新办会方式,打造精品会展。
(2)引导和规范发展演艺娱乐业。积极打造具有一定规模、高水准、高品位文化主阵地,大力发展群众文化,培育演艺娱乐业;要充分发挥名角、名团、名剧的品牌效应,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文艺演出业,推进演艺娱乐业的发展;要加强对文化娱乐业的宏观调控,使之布局合理,总量平衡;要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兴建、改造各类新兴娱乐项目,建成1—2家大型高档综合性娱乐场所;要采取合资、合作等形式,嫁接和改造现有电影放映业,新建海宁市影视中心城;要逐步淘汰小型电子游戏机房,提高书刊销售和音像制品经营单位的资格标准。
(3)培育发展艺术品业。建立多种所有制的艺术品生产经营企业,大力发展灯彩、皮贴画、布艺画、皮影戏、剪纸、书画以及现代艺术品的生产经营。建立艺术品经纪人制度,规范艺术品交易行为。大力发展艺术品展示、收藏、拍卖、销售市场,激活艺术品的生产和流通。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和有利于文物保护的前提下,逐步开放艺术品销售和交易市场,建立合法的进出口渠道。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欣赏审美水准,培育买方市场。
(4)加快发展传媒信息业。要以信息化、城市化为契机,将全市的单向有线电视络改造为宽频数码互动有线电视络,发展广播电视增值业务,走产业化
经营之路;要加快信息产业升级步伐,利用各种络优势,开发市政、交通运输、社保、医疗、社区服务、文化娱乐等社会公共信息资源,为公众提供查询服务,促进络经济发展。
(5)扶持发展体育产业。搞活体育市场,引导体育消费,加快体育产业发展,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体育市场开发,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管理;要充分利用体育中心及社会体育健身设施,开办普及型体育经营项目;要积极培育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体育彩票销售市场;要发展体育经纪组织,扩大经纪人队伍。
3、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
(1)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文化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相符合的文化管理体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要加快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要加强对文化发展的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文体管理体制改革步伐;
要通过制定文化产业政策、发布文化信息,对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实施宏观调控和管理;要建立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要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规范产业行为;要对文化产品生产单位布局结构进行调整和重组建设,优化资源,确保重点;要建立文化资产经营公司,加强对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
(2)推进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要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以推进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要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经营性文化企业单位要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进行改革。
(3)发展民营文化企业。进一步放开放活,突破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瓶颈”,打开文化产业发展的闸门,抢占文化产业发展的潮头,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要放宽准入领域,在国家政策允
许范围内,进一步降低门槛,允许引资进入,同时允许民营经济进入,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经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艺团体的转制改造以及文化产品的印刷、发行及流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的开发建设等。要制订和落实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把已经制定的文化经济政策落到实处,并研究制订扶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继续改革审批制度,减少环节,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切实帮助民营文化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的良好氛围。
(4)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培育产品、服务、人才、技术等各类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品和文化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现有文化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成为政企分开、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对各类重大节庆文化活动,要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市场运作。借鉴经济领域改革经验,推动文化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建立现代流通体制,积极发展连锁经营。鼓励发展文化中介,全面推进文化经纪人资质证书制度,建立文化经纪人资质标准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在归口管理、分级管理、属地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责任制度,实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加快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建设,加强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严厉打击各种扰乱文化市场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群众监督和举报奖励制度。
6.关于发展特色文化的调研报告 篇六
(一)广州的文化特色
1、水文化
广州滨江而立,因水而兴,拥水而优,市内河涌水网密布,在古代曾是“六脉皆通海”的岭南水乡。
过去,水乡人家依水而居,至今仍保留着水乡人特有的生活习俗,是珠三角地区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最完美的结合。水乡开辟了三条游船线路,游客沿途可观赏“红桥碧水”、“长堤丹荔”、“水乡农榭”、“草荡潮音”、“姻缘树”等景点。此外,还举办农趣日、水乡文化风情及传统农渔具展、水乡歌舞和婚庆表演等。
而现在,珠江夜游、沿江游览则游客游览热点,倘若不游珠江沿岸的文化史迹,可以说,就未曾真正游览过广州。珠江沿岸的文化史迹既可日游,又可夜游,由西向东,沿着“珠江走廊”可观赏到丽日蓝天下的秀丽景色和夜晚两岸灯光璀璨的动人美景。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河涌整治的重视,东濠涌、荔枝湾涌等代表岭南水乡文化,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水也得以重见天日。
这些承载着几代人的回忆的水,仍在生生不息流淌着。
2、西关文化
西关大屋是最具西关民俗风情特色的建筑,装饰讲究、工艺精美,趟拢门、满洲窗等独具特色。大部分西关大屋兴建于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主要分布在多宝路、宝华路、龙津路西、上下九路等地。最著名的西关大屋有坐落于宝源北街18号的“梁资政第”、坐落于多宝路的邓宫保第以及坐落于宝华路正中的钟家花园等,但现已不复存在。
百年华埠耀寰宇上下九步行街,是中国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之一,是广州市标志性形象工程,被誉为“羊城十大旅游美景西关商廊”。整条街由风格独特、古色古香的骑楼茶楼建筑组成,是南欧建筑与广州特色相结合的产物
西关风情是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的结果,碰撞出来的是火花也好,是血泪也好,都会给这个城市带来大喜大悲,衍生出来的不论好事坏事,都会不同凡响。
3、亚运文化
2010年11月12日,广州亚运会正式开幕,亚运文化流入广州,岭南文化与亚运文化相互碰撞,一栋栋极具岭南色彩又融合亚运精神的建筑与娱乐设施徐然升起,海心沙广场,大学城的多栋现代化体育馆,给这个现代化大都市增添了许多的色彩,亚运让广州更美,也给这个城市带来了新的元素。
(二)当前文化建设与发展情况
①2001年,广州政府开始对东濠涌荔湾涌等河涌进行整治工程,荔湾涌经整治后,环境 焕然一新。四座石桥横跨两岸,一湾碧水蜿蜒而去,古色古香的文塔倒映在水中,四周亭台楼榭,佳木葱茏,好一派岭南水乡风光。
东濠涌治水增加东濠涌水质净化厂工程,让东濠涌水质能够实现亲水、戏水,老百姓可以真正与东濠涌互动;建设东濠涌博物馆,让东濠涌成为广州水文化记忆的节点;沿涌建绿道,让东濠涌为市民游客休闲、娱乐、亲水戏水的水上公园。东濠涌综合整治在确保水安全的前提下,解决水源活水问题,改善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还涌于民,构筑生态城市骨架。恢复岭南水乡的河涌风貌。
恢复水文化原貌。
.②当前,政府将文昌北路耀华大街列为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不久前,文昌街街道办事处接管了文昌街14号住宅,并将其改造成为“文昌社区服务中心”,提供社会服务,满足老人需求。
除此之外,我也注意到,政府也制定了相应保护措施对西关建筑进行保护:1.划定适当的保护范围。2.制定人口安置计划。3.维护、整修现存建筑。对内部设施进行改造,完善必要的生活设施配套。4.宣传和利用,一次来保护传统代表西关文化的建筑。③亚运会后,我想大家最好奇的应该是,亚运场馆以及相关建筑的后续整理吧,我从新闻上获知,亚运会后的海心沙,将在海心沙前建成市民广场。
同时,政府对亚运后场馆定下以下对策:第一,根据前期设计的功能,赛后由竞技场馆向大众场馆转变,恰到好处地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第二,加大力度培养体育消费群体,让更多人到亚运会比赛使用的场馆进行持续的体育消费,从而提高利用率。2011年12月21日,广州成功成为国家文明城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了重大突破!多问题的。但是,经过这几次的实践体会和一些新闻,还有网上的资料,我注意到,其中也还是有很
(三)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①这次寒假,我来到滨江路旁,沿路看珠江,并且也坐上了水上巴士,看珠江之景,虽然沿江繁华热闹,珠江水质也改善了许多,但我留意到,江边的排污口仍然有污水排出。荔湾涌、东濠涌尽管已经改善了许多,但是一场大雨过后,就又恢复原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水污染,水污染问题仍然无法根除,如何才能继续下去呢? ②每次去北京路时,等车回家的车站对面,就是那个曾经轰动一时的高第街,当时已经要面临拆除的危机,因为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以及电视台的报道,高第街终究被保留下来,但曾经被“拆”的高第街,“拆”仍大大写在牌坊下面,痕迹已经留下,就算被保留下来,还能还原原来的高第街吗?
其实,真正保护这些西关文化建筑的,真的需要拆吗?
③后亚运文化,政府的确把海心沙改造了,市民广场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大学城体育馆、海心沙中心,门票却贵得吓人,这样不能普及大众,又如何打造亲民的文化措施?
(四)建议与解决对策
1、城市河流治理不能只注重河岸的美化,更重要的是河水“不污不竭”;不能停留在截污清污,更需由点及面、控制面源污染,广泛控制河涌污染,及时截污,加大检查,定期清理。
2、我也明白,许多不良商家为了自己利益,会为节省经费,而直接把一些生活废品扔到河里,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对河流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等相关知识的宣传与应当加强监督机制,对这种情况进行一种强烈的制止,如果不加大力度管理,我相信就算加大再多的经费去保护河流,没有从根源上根除这种情况,这永远不会得到改善的。
3、广州水文化要注重个性发展,不要盲目学习其他城市,水是有生命的,广州每一条河流都流淌着自己独特而有魅力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已经融入到城市的个性当中。几乎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水域都具有各自的性格、各自的风貌。在保存历史文化的同时,创造现代文化。把水利工程的设计与景观设计结合起来,恢复了几处历史遗迹,把广州水文化更发扬光大!
4、强拆不可,但也不能都保留下了,文化建筑保护,不能一味改造,对于城区聚居建筑形态的保护,更有要从保障现代人的生活质量及品位为目的进行保护,从而在体现出历史片断和城市文化的尊重和耐心。
5、在相关建筑得到保护、利用,并使城市旧城区得到发展同时,只有使居民的居住空间、生活空间得到保护,安排处理好相关居民的迁徙,正确处理好相关转移程序,同时充分调节好与居民间的关系,一切为人民服务,历史建筑的物资形态才能在更高层次上得以有效保存。
6、后亚运的广州,不应该把那些亚运措施转化高档的活动场所,大力发展后亚运文化,使大众都可以亲自参与,降低相关门票价格,符合大众的消费水平,建造更多大众文化场所和设施,才能真正传承亚运文化!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历史和人文气息,作为新时代的广州人,我衷心希望广州可以变得更美丽,也希望几千年的广州文化,可以更好的传承下去,我爱广州!
7.关于农民文化娱乐生活的调查报告 篇七
(一)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的影响、接受能力的限制
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以农为主兼营他业, 乡村不同于城市, 多数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从事第一产业, 即务农。这种以农为主兼营他业的方式也决定了其相对应的生活方式。
传统的文化娱乐生活方式在农村的衰落。就笔者所见和亲身经历, 现在过年时候的年味越来越淡了。到了过年团圆的时候, 亲人聚在了一起本应是很高兴、很开心的时刻, 一起以传统的方式庆祝我们的节日。现在却变成了匆匆忙忙吃完饭后, 牌场见面的情况。现在的春节只剩下了吃饭的文化, 或者说是已经被打牌等一些低俗的纯娱乐化的娱乐形式挤占了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的生存空间。
在当地的农民中大部分是小学学历, 高中学历的人数寥寥无几。这样一来农民对于阅读图书报刊、网上冲浪、现代舞蹈、戏剧、艺术等文化娱乐方式消化不了。而一些农民易于接受的文化娱乐生活方式又往往被忽视, 供需差异很大。
(二) 政府政策落实不到位、考虑不全面
近年来, 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文化经济政策, 但有不少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国务院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征文化事业建设费:各种营业性的歌厅、舞厅、卡拉OK歌舞厅、音乐茶座和高尔夫球、台球、保龄球等娱乐场所, 按营业收入的3%缴纳文化事业建设费;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报纸、刊物等广告媒介单位以及户外广告经营单位, 按经营收入的3%缴纳文化事业建设费。”文化部规定乡镇财政每年用于文化事业的支出不得少于总支出的1%, 但该乡镇文化经费支出达不到这个比例。
而提到政府政策落实不到位、考虑不全面不得不提起现今我国的财政体制。1994年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 分税制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施的一种规范的财政体制, 由于它具有稳定性、协调性和制衡性的特点, 能有效地调节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并高效地运转。但是, 十几年运行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是地方财政困难, 特别是县乡财政困难;二是区域间财政不平衡, 地方政府行为失范。
(三) 传统观念影响下的文化消费的意识还不够强
传统文化中提倡“量入为出”和“无债一身轻”的消费观念, 在当地农村表现得比较突出。由于文化素质和收入水平普遍较低, 农民对文化娱乐和旅游等精神产品的消费需求也很少。农民消费呈现典型的简朴性特点, 在相当长时期内都具有强烈的储蓄倾向, 花费主要集中在建房、婚丧嫁娶、子女上学等大事上。农民花钱买文化消费的意识还不够强。
二、对策及建议
(一) 农村方面
第一, 农业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 要改变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现状离不开农业生产状况的改善。可借农机下乡政府补贴等三下乡的有利时机, 加大推广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力度, 减轻农民的体力劳动强度和调整科学合理的农民生活习惯, 争取改变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传统习惯, 使农民们也能够在白天休息, 在晚上工作, 工作时的灵活性更强。
第二, 农村作为社会一种基层的组织单位, 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在一代老人的身上既保留了原滋原味的传统文化, 但又由于引领时尚潮流的城市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在传承上面临着巨大威胁。结合国家制定法定节假日, 保护传统文化契机, 走访老人。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 创造出属于地方特色的文化娱乐生活。走访老人, 挖掘、整理保护传统的文化娱乐生活方式, 并加以推广。
第三, 在农村 (一个自然村) 也就四五十户人家, 两三百人。想法是可藉着新农村建设农家居住房屋统一规划的时机做文章:大胆设计, 将全村的住房以一个点为中心, 作出两个半径, 在半径线上建设房屋, 而这个中心就是全村人的文化娱乐中心。
第四, 倡议号召农村广大党员干部, 充分发挥好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广大党员干部的带领下, 积极发展属于农民群众自己的文化队伍。如果能够吸引在文化娱乐生活方面有特长、经验的在外务工的农民工, 主要是年轻人, 回乡为自己家乡做贡献就再好不过了。这样一来既可以增加就业岗位, 又能够增加农民收入, 还能够推动第三产业在农村的发展。
第五, 在经过调查了解村民意向后, 进行类似于象棋协会、戏剧爱好者协会等爱好者联盟, 并尽可能修建专门的活动屋, 如老年活动屋、科技书屋等。
(二) 政府方面
第一, 长久以来, 为官一任的掌权者由于财政经费限制、官员绩效考核等因素, 建设的目光只是局限在城市内部的公共基础建设上, 也只能是优先满足市民的意愿。至于基层政府, 则被有限的财政费用束缚了手脚, 但是政府仍然是农村文化娱乐生活建设的主体。如果把休闲娱乐场所延伸到行政村、自然村一级, 农民的业余生活就有了活动阵地。同时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探索适应农村特点的能提供健康向上内容的愉悦、快乐的活动方式和服务方式。
第二, 各级政府领导应高度重视农村文化设施和场所建设, 统筹规划, 加大投入, 积极发展。在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娱乐设施和场所的建设要本着便利性、收费合理性和内容丰富性等具体原则, 讲究因地制宜, 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 在进行设施和场所等硬件建设的同时, 积极宣传发展健康科学的文化娱乐活动, 发扬农村当地文化风俗特色, 注意挖掘和保护农村原有的传统文化活动, 反对和逐步消除封建迷信等不良现象。变“文化下乡”为“乡下文化”, 把重点放在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上, 帮助农民寻找“文化脱贫”之路, 用先进的、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第四, 要抓住小城镇建设的契机带动农村文化市场的繁荣。政府扶持下加快建立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 如加强农村的农家书屋、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文化大院、互联网的建设和管理,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修建体育馆、广场等公共基础设施, 效仿或是借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验, 扩大文化娱乐生活基础设施在农村的覆盖, 使之成为活跃农村文化娱乐活动的健康域所。
第五, 鼓励和扶植多种所有制的民间职业和业余文艺团体, 支持他们采取多种方式拓宽文化服务渠道, 鼓励各类民间艺人为农村文化多做工作, 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力量合作进行文化建设的新路子, 实现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多元化, 促进和形成多种所有制文化事业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 社会方面
第一, 充分利用社会舆论的力量, 多方筹资, 例如“上级部门争取一点, 文化部门在经费上出一点, 社会集资一点”。也可借鉴现有的一些方式, 可设立专门的发展农村文化娱乐生活的专项基金, 如“关注农民文化娱乐生活基金会”“关爱农村精神生活基金会”等丰富多彩的形式。
第二, 监督基层政府对于中央政府关于发展农村文化娱乐生活方面的政策落实是否到位, 监督关于文化娱乐生活建设的各项资金投入是否发放到位, 监督文化娱乐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 工程建设质量有没有偷工减料等问题。开创我国农村农民文化娱乐生活的新局面, 搞好文化娱乐生活建设硬件建设这一重要环节。
第三, 以舆论造势, 争取一些大型商业出版社捐书或是廉价半卖半送关于农作物种植、家禽养殖、科普知识、医疗卫生、天文地理等书籍, 配合农村的农家书屋和农家阅览室建设。体育器材供应厂家则为建造锻炼场所例如体育馆等提供新的健身器材、体育设施或是接受社会捐赠的二手体育设施。并且实施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 并监督其实现透明化运作。
第四, 社会广大专家学者、文娱工作者深入农村, 理论联系实际, 利用自身的渊博知识为农村、农民创造出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生活方式。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城市, 为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
摘要:当前, 能够代表我国当代农民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文化娱乐生活并不多见。城市文化娱乐生活丰富、高度发达之际, 我国农村的农民文化娱乐生活却明显滞后了。这种巨大的差距并没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还任重道远。
8.关于发展红色旅游文化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发展 红色旅游文化 思考
地处贵州省东北部的铜仁市,从本世纪初以来,当地党委、政府就着手开发旅游业,来拉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经建立起了享誉省内外的梵净山景区、中国土家族第一村——云舍、寨沙侗族村、九龙洞景区、思南石林、苗王城、云台山景区、万山国家矿山公园、乌江百里画廊等著名风景区,旅游业已经成为铜仁市的支柱产业,并呈快速增长的势头。据统计,2013年铜仁市接待游客203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7%,旅游总收入157.07万元,比上年增长31.4%。2015年“十一”黄金周,铜仁市接待游客260.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2亿元。当前铜仁市正在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打造“武陵之都·仁义之城”城市品牌,致力于打造大健康旅游產业示范区、世界级生态和佛教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世界知名、国内著名的健康养生基地、休闲度假胜地。随着该市调整铁路通车和县县通调整公路的交通优势,铜仁市的旅游业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副会长、金洲集团董事长、云南湄公河集团董事长俞锦方先生在今年九月召开的第二届贵商发展大会上说:贵州结天时地利,已经到大发展大机遇的时候,贵州旅游拥有三个方面的差异特点,一是贵州不仅是地上青山绿水,地下也处处是景观,这是全国其他地区无法比的;二是贵州是活的民族博物馆;三是贵州是中国革命的摇蓝,红色旅游文化前景可观,俞景方先生概括出了贵州旅游的多内容性。回顾铜仁市在这十年开发生态旅游、宗教文化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红色文化旅游确牌相对滞后的状态。笔者义为开发红色文化旅游,将是铜仁今后发展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内容,铜仁完全具备开发红色文化旅游的丰厚条件。
一.红色文化旅游的两大社会功能
笔者认为红色文化旅游具有两大社会功效。一是红色文化旅游展现的红色文化,是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资源,可对旅游者进行红色文化熏陶,有育人的功效。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及其所遗留的纪念地、标志物。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种族人民,在追逐中国革命成果进程中创造的先进文化,其表现形式为在民主革命时期,许多共产党人和仁人志士,在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英勇斗争中,表现出的不怕牺牲、不畏困难,坚守崇高的理想信念,严以修身、严以律已,有着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习近来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他特别强调要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不断向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灌输红色文化精神,让党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是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引导广大群众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强大精神力量。通过红色文化旅游,就可以让旅游者,接受以上红色文化精神的熏陶,在旅游中受到教育,起到育人的收效。二是可以增加当地经济收入,拉动经济增长,有经济效益的功效。改革开放以来,不少革命老区逐渐开拓红色文化旅游,将其红色文化资源推向旅游市场,从而产生了红色文化旅游新型文化产业经济模式。据统计,2003年全国参加红色文化旅游的有1亿多人次,给革命老区带来的综合经济效益达200亿元。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相结合,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产生出红色文化产业经济模式,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民主革命时期党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那里发生的许多革命业绩的地域都是大山深处偏僻的农村,是贫困地区。现在全国正在为实现全面小康而奋斗,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帮助贫困地区全面脱贫,而在这些地方开拓红色文化旅游,也就会成为拉动这些地域经济增长,摆脱贫困的一条实实在在的路子。
二.黔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黔东北是贵州省一块红色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1934年5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红二军团)在贺龙、夏曦、关向应同志率领下,从四川彭水县西渡乌江向黔东进军,6月19日中共中央湘鄂醇西分局在德江县的枫香溪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了贵州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黔东特区。黔东人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组建农工会、贫农团、游击队、自卫队,掀起了伟大的土地革命风暴。到同年9月底,在印江、沿河、江口、松桃、酉阳、秀山六县毗邻地区建立了十七个苏维埃区革命委员会,成立了一百多个苏维埃乡政府,五个独立团和十支游击队,革命形势不断发展壮大。
1934年8月,中央红军为民突破敌人第五次“围剿”,实行战略转移,中央军革委命令任弼时、肖克、王震率领红六军团西征,执行长征先遣队的任务。红六军团于十月进入石阡县境,七日在石阡县甘溪的战斗中失利,陷入湘、桂、黔三省敌军24个团的重要包围之中。16日困牛山战斗打响,军团主力突击石阡。师长云龙和团长田海青率红18师52团800多名战士断后,他们和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最后只剩下百余战士,在弹尽粮绝被敌人层层围困下,毅然集体跳崖壮烈牺牲。10月24日,红六军团主力与贺龙率领的红三军(红二军团)在印江县木黄镇胜利会师,完成了长征先遣的任务。在土地革命时期,黔东北留下了大量丰富的精神财富和许多珍贵的革命遗址、遗迹和文物,成为了独特的黔东红色文化。
出生在黔东北地区的周逸群、邝继勋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为民族求解放、建立新中国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在我党的历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其革命事业和革命精神永远是黔东北地区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以上足以表明黔东北地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三.大力发展黔东北地区的红色文化旅游
根据上述两点,可以纵观地处黔东北的铜仁市有必要也有可能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业。为发展当地的红色文化旅游业,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要制订一个发展铜仁市红色文化旅游的规划。做好可行性的认证,以及旅游点的选择,提出建设的关设施的计划,评估出近期、中期、远期发展步骤和达到的目标。
2.要建设好红色文化旅游的平台。对黔东北红色文化资源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包装,对其革命战争年代所遗留的纪念地、标志物及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要进行策划和安排,通过适合游人心理、游人需求创造条件,搭建展现其红色文化旅游的平台。可以运用任弼时、贺龙、王震、肖克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全国人民中的崇高威望,策划一些红色文化精品旅游平台:一是红二、六军团共同会师;二是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在枫香溪召开会议以及建立的黔东特区;三是中央红军先遣队红六军团在石阡县甘溪、困牛山等地战斗过和地方,在石阡县创建的湘黔边革命根据地,以及在铜仁和思南分别建立的周逸群和邝继勛纪念馆。通过这些平台,使旅游者得到精神熏陶,同时又实现了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
3.要宣传黔东北革命前辈的革命业绩,以吸引广大游客。要向省内外积极宣传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夏曦、关向应的领导下,创建的黔东革命根据地。川黔边地广大军民,经过英勇奋战,先后粉碎敌人的多次“围剿”,使根据地不断巩固和。黔东苏区全盛时期,东起酉阳南腰界,西抵德江县潮砥,南到印江县梵净山,北至沿河县城。纵横二百余里,人口十多万,红军和川黔边苏区人民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敌人进行了频繁、激烈的战斗。在建设和保卫苏区的伟大斗争中,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红军干部战士、游击队员和革命群众,进行了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英勇斗争。要大力宣传革命前辈这些革命精神,吸引广大游人去领略这些精神,从而开启铜仁市的红色文化旅游。
4.组织一些特殊群体参加红色文化旅游。
在红色文化旅游发展中,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一些特殊的群体,如在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学习的干部,在一些培训班接受培训的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的学生、高中生等,到这些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参观,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带动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
通过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业,就可以使铜仁市在发展旅游业时,呈现出俞锦方先生提出的贵州旅游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发展。那时铜仁市将迎来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参考文献
1.黄细嘉,薛盈盈.《革命老区发展与红色旅游关联性研究》;
2.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红三军在沿河》党史资料丛书。
9.关于发展特色文化的调研报告 篇九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9号)精神,我县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出台了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相关政策,有力的推动了我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全面深入了解我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探索少数民族文化工作新思路,我局组织人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少数民族分布概况
奉节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东邻巫山、南接湖北恩施苗族土家族自治州、西连云阳、北接巫溪,是一个多民族杂散居地区,居住着土家、回、藏、苗、水、布依、仡佬等25个少数民族,共2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其中土家族19253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6%。全县有云雾、龙桥、长安、太和四个土家族乡,共25个行政村,幅员面积60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均位于我县南岸,地处天坑〃地缝旅游景区,且与湖北恩施苗族土家族
—1—
自治州接壤,在少数民族文化中仍保留和凸显自身特色的主要是土家族文化,包括民歌、故事、音乐、舞蹈、服饰、传统民居、民族工艺、民族习俗等,如土家女儿节、哭嫁、山歌对唱、摆手舞等。
二、县内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情况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在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同时,不断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做到了既尊重和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又促进民族文化服务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新建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在各民族乡新建集书报刊阅读、宣传教育、文艺演出和科普教育等综合性文化服务于一体的文化服务中心,对居民免费开放。二是改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设施。在各村新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完善广场等群众性活动场所,配备体育器材和音响设备,为群众开展坝坝舞、摆手舞等活动提供场所,丰富和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三是建成农家书屋。在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各村建成种类齐全,内容丰富的图书室,并完善管理制度和借阅制度,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四是启动少 —2—
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工程。我县本着抢救一批、恢复一批、改造一批的原则,于今年规划启动云雾土家族乡码头村特色村寨保护工程,并按照市民宗委的相关要求,对各民族行政村进行摸底调查,适时逐步启动特色村寨保护工程,以保护少数民族建筑。
(二)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一是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2012年8月,在龙桥土家族乡隆重举行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展了各项传统体育竞技和独具土家特色的文艺晚会,充分展示了土家人民的精神风貌和风俗习惯。二是开展少数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每年投资近100万元,完善各民族乡中心小学的民族文化墙、民族文化长廊等基础设施,将民族常识、土家山歌、踩高跷等土家特色文化引入历史、音乐、体育等课堂,将土家摆手舞作为课间操。三是开展群众性少数民族文化活动。以民族文化特色和本地民俗文化为切入点,组织群众参与土家摆手舞、山歌对唱、舞狮等群众性活动,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交流。
(三)加强少数民族文化软环境建设。一是注重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人力、财力、物力上对少数民族乡给予大力支持,每年选派
—3—
1至3名大学生到民族乡服务;在每个少数民族乡组建以当地居民为骨干的民族文化艺术队,引进专业人才精心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少数民族艺术的继承和发扬。二是注重少数民族文化对外宣传。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周活动,支持民族乡编撰出版《民族乡概况》系列丛书,收集整理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自然景观、土家民风民俗等情况,制作展示民族工作新发展、新成就、新经验的展板和宣传片,在县级媒体和人口密集的地方展播,为形成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注重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旅游发展。将云雾土家族乡的“奉节屋脊”——猫儿梁(海拔2123米)、龙桥土家族乡的世界第一暗河——龙桥河、长安土家族乡的高山草场——茅草坝,纳入天坑〃地缝旅游景区整体开发,同时将土家摆手舞、篝火晚会等土家文化引入景区旅游活动,带动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四是注重挖掘整理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2012年第二届“中国〃奉节国际摄影节”永远的三峡晚会上,由230名女孩表演的《山背篓》,生动的展现了土家人民的劳动场景,创下了中国舞台上的背篓之最,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和发展。
—4—
三、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做了很多工作,但我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基础薄弱,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缺少文化资源。我县少数民族属于杂散居状态,人口比重少,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外文化交流的加快,一些少数民族习俗、服饰、歌曲、舞蹈和民间工艺因为被认为是“老土”而正在加速消亡。同时,经过长时间的民族迁移、文化融合,以及现阶段的人口流动,本身的一些少数民族习俗正在逐步同化,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逐步减少。
二是缺少人才队伍。基层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薄弱,对如何挖掘、传承和创新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工作比较滞后,缺乏专门的人才和必要的经费投入。少数民族文化从形式到内容数十年不变,因而难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与挑战。
三是缺少保护意识。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一些居民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对一些未来得急鉴定保护,且有一定文物价值的民族建筑,在开发、建设中损毁严重,甚至被拆除。同时,由于对少数民族文化认识不到位,本身属于
—5—
我县的一些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被周边其他地方抢先申报注册,造成文化资源外流。
四是缺少保护能力。受地域因素影响和经济条件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的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或外迁定居,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一些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古迹、建筑,由于资金、人力等因素的限制,保护不力,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
五是缺少产业带动。我县目前还没有对民族旅游、民族用品、民族餐饮产品进行开发,缺乏集地域性、民族性、文化性、纪念性于一身,值得推介展示、具有“地域名片”的品牌产品;缺乏企业带动和市场运作机制,难以形成能够占领市场、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
四、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建议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延续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的源泉。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对于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后劲,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必须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物质支持。
一是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乡村经济。经济发展是基础,—6—
只有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才能更好地为民族文化保护发展提供有利的物质保障;同时,积极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让民族文化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发展。
二是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少数民族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形成较为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对少数民族文化民间队伍和组织等给予资金扶持和奖励;同时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把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纳入各类文化下乡活动和对口支援活动,建立和完善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积极开展民间融资活动,通过村企共建等方式,引进资金和文化活动器具及资料,满足乡村群众平时读书看报和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之需。
三是积极培养民族文化优秀人才。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民族研究机构和民族院校等多种渠道,组织开展民族乡土教材的编辑出版和宣传工作,努力培养出一批民族文化研究人才;加强乡村文化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鼓励乡村文化工作人员自学、进修,定期举办培训班,有目的选送部分人员到上级机关学习,进入相关院校深造;扶持
—7—
民办文艺团体,大力培植业余文化队伍,发展农民业余文艺演出队,鼓励农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积极培养通晓民族民间文化专业知识和市场经济运作的经营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开拓民族文化的展演、商品和旅游市场,深度开发民族文艺中的商业价值。
10.关于发展特色文化的调研报告 篇十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要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坚定理想信念。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要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培养,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推荐阅读:全市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省上的方针政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主攻三大目标,建设四大基地,推进六大新跨越”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中心工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精神及市委、室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天津市“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精神,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5月下旬,由市政协组成的调查组。先后对***区的文化产业开发中心、社区文化站及文化产品营销场所、进行了视察,并与当地政协委员、文化界知名人士和文化产品经销人员进行了座谈。
一、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及成效
近年来,全市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省上的方针政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主攻三大目标,建设四大基地,推进六大新跨越”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立足于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以建设文化名市为统揽,有力促进了我市文化事业健康、协调、稳步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全市上下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06年底,全市文化经营单位发展到1356家,其中:国营和集体、个体演艺单位30多家,音像业经营单位193家,娱乐业经营单位619家,艺术培训单位39家,网络经营单位93家,印刷(复印)经营单位140家,艺术品经营单位93家。实现总产值12285万元,占全市GDP的1.17%,年上缴税金735万元。文化产业从业人员7780余人。总的来说,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市委、市政府对文化产业高度重视,切实做到“思想到位、领导到位、政策到位、措施到位”。通过制定下发《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使全市文化产业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打造文化品牌,极力发展特色文化。我市把打造地域特色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举办天津文化旅游节、成立崆峒武术学院、开发天津主题文化产品、举办中医针灸(国际)学术交流大会等一系列庆祝活动,逐步打造和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天津文化。我市纸织画、烙画、剪纸、挂毯、木雕、高抬、皮影等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极富鲜明地方民俗风格的艺术瑰宝,已经成为我市独具特色的文化。
3.突出地域特点,文化支柱产业初步形成。截至10月底,我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36.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亿元,均居全省第二位。全市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7.77%、90.72%。网络经营单位发展到91家,年产值达1862万元。出版发行事业快速发展,全市已有出版印刷机构426家,从业人员2900多人,年产值达9194万元。全市书画、文艺演出、艺术培训业及各类歌舞厅、KTV量贩、音乐茶座等娱乐场所年收入达2000多万元。
4.文化产业投入逐年加大,经济效益明显增强。十五以来,全市共完成文化建设资金3.76亿元。其中:广播电视局在“村村通”等重点项目建设投资1000多万元,圆满完成了广播电视节目光缆传输。天津日报社累计投资130万元,完成了《天津日报》彩印工作。新建“三馆”及其他文化设施16个,改扩建“三馆”13个,使多数县(区)“三馆”建设基本达到了标准要求。旅游业投资2.36亿元,完成景区建设、景点维修工程15项,新修景区道路120多公里,开发旅游新线路5条,进一步提高了我市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全市旅游综合收入和接待人数跃居全省第二位。
文化产业是在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新型产业、朝阳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市文化事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委宣传部的协调指导下发展较快,主要以基础
设施建设、文艺创作和演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才队伍建设和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为重点。一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全市文化基础设施投资3.75亿元,其中:县、乡文化馆(站)建设1.3亿元。新建、改扩建文化“三馆”等设施29个,建成乡镇文化站99个,村级文化室1220个。二是文艺创作精品叠出。近年来,先后创作大型剧本14个,小戏小品42个,歌曲69首,舞蹈47个,书籍30多本,受到观众好评。三是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活跃。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先后举办各类大型演唱会、灯展及大型节会48次,展演196场次。乡村集会、体育比赛、春节社火、春官赛诗会等活动,全面展示了我市农村文化艺术,为促进农村文化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四是创建达标工作进展顺利,先后创建全国文化模范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各一个,全省文化先进县区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个,省级示范性文化站、达标文化站、示范书库31个,市级文化先进乡(镇)、达标文化站、民间艺术之乡、达标村文化室212个,基本建成了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五是重视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逐步壮大文化队伍。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全市文化事业从业人员增至937人。六是深入挖掘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市上成立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机构和专家委员会,建立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项目名录。争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7个(华亭县曲子戏、灵台县灯盏头戏、灵台县皇甫谧针灸术、平凉春官歌演唱、庄浪县高抬、庄浪县马尾荷包、平凉剪纸),其中华亭县曲子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确定市级重点保护项目45个。总之,通过视察我们认为,全市文化事业在基础薄弱,资金、人才缺乏的情况下,市文化出版局开拓创新、想方设法,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总之,全市文化产业的初步形成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也是市委宣传部协调指导的结果,更是贯彻胡总书记七一讲话重要精神的结果。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处于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在重视程度、管理体制、资金投入和主导产业方面都无法与其它产业相提并论,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认识上存在差距,文化产业缺乏整体规划。由于重视程度和认识上的问题,很难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有大的突破。此外,由于缺乏统筹规划,致使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不明确,重点不突出。
二是投资主体单一,产业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市、县、乡文化建设投资基本上靠政府,但财政用于扶持文化建设的资金相对较少,用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更是微乎其微。加之受体制影响,民营文化企业尚处于观望阶段,投入少、规模小,难以形成强势。市场对人才、资金、信息、项目等文化资源配置功能较弱,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和利用。http://
三是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产业管理机制不完善。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存在政事不分、政企不分,导致文化经营单位、个人不能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在管理方面存在部门分割、条块分割、上下分割的现象,使文化资源难以整合、优化。又缺乏扶持民营资本进入文化市场的优惠政策,致使非公经济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存在一定障碍,严重影响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四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不明显。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合作,依然是各自为政,孤立发展。转自http://使得转自http://文化产转自http://业不成体系,不能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不能形成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还没有建立起占领市场、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带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三、主要对策和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当前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思想观念问题。我们过去往往习惯于把文化单纯地作为宣传工具,重视其意识形态属性,而忽视其经济属性和产品属性。随着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双重属性日益显现出来。必须坚持用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领文化产业发展,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感。明确认识抓文化产业就是抓经济建设的思想,不断统一思想,提高发展文化产业的自觉性,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积极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省文化体制改革方案和全省“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建议制定出台支持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从财政、税务、信贷、土地等各个方面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用政策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2、打响四大文化品牌,提升塘沽知名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要通过邀请文化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教授,召开崆峒、西王母、皇甫谧、古成纪四大品牌文化研讨会,进一步提高四大文化品牌知名度,提升平凉城市品位。在大力打造崆峒、西王母、皇甫谧和古成纪文化内涵的同时,进一步挖掘、宣传公刘文化、秦皇祭祖等文化内涵。
3.发展五大特色产品,提升文化城市品味。一是纸织画和烙画。平凉纸织画做工精细,有隔帘观月,雾里看花的美感,年销售收入100多万元。烙画则以烙铁为笔,高温为墨,其色彩自然天成,画面细腻,赋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是我市特色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工艺。二是草编。庄浪草编工艺品主要以我市富有的谷草、麦杆为原料,可编制出草篮、草帘、草席、草扇等产品,独具艺术魅力,市场前景好。按照“户户是工厂,人人是工人”的生产模式,实行集中技术培训,分散加工,统一销售,走集约化发展的路子。在深加工上做文章,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三是剪纸和挂毯。剪纸艺术技巧独特,深受广大群众欢迎。静宁挂毯做工精美、图案鲜活,现有从业人员70余人,年产值达100万元。四是木雕。庄浪木雕工艺精美,仿古制作市场前景较好,但规模较小,发展缓慢。五是高抬和皮影。庄浪高抬和皮影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宁夏、青海等邻省每逢节庆、集会都来邀请当地艺人制做、演出助兴。可以成立高抬制作和皮影演出公司,通过宣传推介走出去,打开省内外市场。
4.做强五大文化产业,为发展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一是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我市旅游业的发展要以生态为基础,文化为灵魂,使演艺业、文化特色产品进入旅游业,用文化精品包装旅游业,提高旅游业的层次。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努力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品位。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四大文化品牌的基础上,每年在“五?一”、“十?一”黄金周开展两次旅游文化活动节,并鼓励全市干部职工、农民群众和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文化旅游节的活动,凭身份证可在市内各旅游景区(景点)购买半价门票。二是积极支持现代传媒业发
展。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传媒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和巨大的消费群体,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积极支持、发展影视业、网络业和创意设计及广告产业,全方位提高信息传递速度,使之更好地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促进社会化、加强社会联系。三是大力发展彩印业、报刊业。我市的印刷业相对比较落后,特别是彩印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由于受资金、设备、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发展缓慢,通过鼓励、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彩印市场,依靠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管理,积极扶持、发展彩印龙头企业,解决市场需求。四是大力培育书画市场。培育书画市场不仅是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是一项“树人”需求。要进一步加强交流,聘请名家以书会友、开展学术交流、开办学术讲座,创造文化氛围,提高本地书画爱好者的艺术水平。重点支持纸织画和烙画的发展,主要是扩大生产规模,尽快走向外埠市场。五是发展民间民俗工艺品。我市高抬、皮影、木雕、草编、彩灯、面塑、剪纸等民间民俗工艺独具艺术魅力,市场前景好,值得培育。
5.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理顺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按照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要创新机制,增强活力。文化单位中的文化企业,要尽快从公益性文化事业中分离出来,转换机制,面向市场。一是建议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文化产业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加强文化产业相关部门间的协作,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建议尽快解决艺术人才紧缺、知识陈旧老化的问题。研究出台文化专业人才引进政策,采取特邀、合作、接纳优秀毕业生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吸引各类文化专业人才,加强地方艺术创作和艺术人才培养工作,逐步壮大艺术人才队伍。三是进一步加大文化市场的拓宽力度。文化产业的壮大要靠市场运作。在平凉整体经济、文化事业还不够发达的地方,应该积极引导、支持,先发展起来,在发展中规范、完善,在协调、服务中引导和支持,在发展中不断加强监管。使文化市场健康运行,建立先进、有序、和谐的文化市场。
11.浅析关于中等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 篇十一
关键词:文化建设;发展意见
为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快我市文化建设和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围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打造“文化功能休闲区”为目标,着力提升公共服务和城乡文明,全面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努力为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文化条件,使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迁安”中发挥重要作用。
2.提升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综合实力
丰富各类文化产品,目标任务:从增强先进文化凝聚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入手。打造文化精品,深入挖掘“黄帝古都”、“老马识途”、“夷齐让国”等历史文化资源和“明星书记”、“嫂娘杜玉茹”、“仁义胡同”等迁安人文精神典范,重点在戏剧、文学、广播电视、民间艺术、摄影、美术、书法、音乐、舞蹈等领域创作一批体现优秀历史文化,反应时代精神,富有迁安特色,有影响、有价值的精品力作。鼓励皮影、烙画、剪纸、造纸等传统民间艺术创作。按市辖人口人均1元标准设立“文学艺术精品创作基金”,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文艺成果奖等省级以上重大奖项参赛作品的创作生产。提高文化对外交流水平(以举办论坛、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开展黄帝文化、长城文化、燕山文化、孤竹文化、滦河文化、钢铁文化等文化交流活动);打造黄帝文化品牌。将历史文化融入到城市建设中,着力推进“轩辕黄帝姓氏始祖文化城”项目,将其打造成展示黄帝文化的精品工程。与央视合作拍摄大型专题片《寻找轩辕国》,提高迁安黄帝文化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高质量完成《黄帝文化研究》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使之成为宣传普及黄帝文化、展示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和管理体系,增强竞争力,提高生产和服务能力;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成一批全市先进、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标志性文化设施;优化文化环境,完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强化市场监管。力争通过多年的努力,实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形成规模,文化事业与城市建设、商贸、旅游等产业有机融合,建成独具特色的市主城“文化功能休闲区”为我市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市打下坚实基础。
二、打牢和谐文化的思想基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打牢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积极探索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一是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创建的全过程,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良好氛围;二是建立促进和谐文化进课堂、进社市、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的机制,并形成我市特色文化宣传制度;三是加快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打造文明、礼仪、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
三、提升城市品味和形象,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步伐
把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列入建设规划重点,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建设2~3个休闲娱乐、高雅文化、宗教旅游和以社市群众文化活动为主的有不同特色的主题文化片区(板块):一是重点推进奥体中心、黄台山“轩辕阁”、“文博苑”、“轩辕黄帝姓氏始祖文化城”等一批标志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文化活动中心、科技馆等一批文化科普教育基地项目建设;谋划实施“杨秀峰纪念馆”、“梅墨生艺术馆”、“黄台书院”、“长城博物馆”、“钢铁博物馆”、“宣纸博物馆”、“矿山公园”等集陈列展示、公众服务、业务研究于一体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展示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文化品位;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南部现代化标志区和右岸新城规划建设第二、第三文化活动中心和图书阅览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满足市民文化需求。推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全部实现向公众免费开放。对境内古长城、商周古墓群、北魏石佛等历史文化遗产和重点文物实施有计划地维护与开发,保存其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规划建设“爪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其打造成文化旅游精品景观和历史教学示范基地;实施歷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保护,着力建设建昌营镇长城文化古镇、轩坡子村轩辕文化古村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延续其历史文脉。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传承人体系,积极申报国家和省市级保护项目;以贯头山酒、“老马识途”典故、“仁义胡同”典故、手工抄纸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契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二是加强社市和居民小市配套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加强街(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各村、社市文化设施要实现“五个一”即:一个图书室,一个电子阅览室、一个阅报栏,一个集娱乐、教育、活动功能的综合活动室,一个至少具有一套体育健身器材的小广场或体育场,每个街镇每年至少完成一个建设项目,五年内“五个一”要全部建完。
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制定文化市场建设、发展和管理规划。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培育和管理。根据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实际。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内容丰富、健康规范的文化市场。积极引导群众的文化消费,扶持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加强对娱乐、音像、演出等文化市场的管理,注重文化安全,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坚决制止传播各种色情、暴力、愚昧迷信等违法活动。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执法队伍建设,落实日常工作所需经费,采取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关于发展特色文化的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关于加快我省特色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10-14
关于太原城市文化转型发展的思考06-08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12-13
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07-01
关于教育发展的调研报告08-01
关于加快乡镇发展的调研报告12-12
政治关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12-18
关于发展榆林学前教育的调研报告06-14
关于农家乐发展的情况调研报告08-03
关于长兴现代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