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的认识教学反思(11篇)
1.67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一
自从新课标实施以来,很多老师都喜欢创设一定的声音、图片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课有时我觉得是十分必要的,有时却觉得会冲淡数学味,总之要因课而异。
比如在“6和7的加减法”一课中,我看到了这样的一个教学设计:在结合情境,引导学生操作,充分感受“一图两式”时,把课本中小朋友摆小棒的图,变成学生喜欢的卡通小动物(小鸡和小青蛙)。由小动物在草地上荡秋千的画面,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把1只小鸡和5只小青蛙放到每个组的草地秋千上,求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通过两位同学不同角度的观察,列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并让学生说明是怎样看图列式的。
这个设计画面生动活泼,既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又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我觉得这样的主题图和教材上的小棒图相比,出现“一图两式”的效果更加明显。因为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列式时往往是左边的个数加上右边的个数并求出总数,如果利用上面的图的话教师可能需要一定的引导才能得出“一图两式”。但是利用小棒图却有很多优势:1、让学生摆好//// //的话前后两个学生在不同的方向观察,就会很自然的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突破一图两式这一重点。同样在教学减法时利用小棒图//// //让两个小朋友从不同方向观察列式,也会很自然得出减法的“一图两式”。2、学生再次的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6和7的组成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3、体会观察的方向不同,引起加数交换位置,但总数是不变的。4、省去十分烦琐的课件制作。
因此,我想我们在备课时因仔细分析教材,然后再精心设计适合本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要一味的去追求生动活泼的情境创设,这样可能会冲淡数学味,失去数学最本质的东西。我们应该仔细琢磨教材为我们提供的素材,合理利用教材资源。
2.67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二
一、活用教材, 灵活教法、学法, 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1. 活用教材
新课标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年龄特点,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进行合理拓展和延伸。对于那些有开放性的知识, 尽量给学生提供自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内容体现生活化的部分比较多, 很多生活中的素材都与角有关, 比如自行车的三角形架涉及角, 钓鱼时鱼竿和地面之间形成了角等等。因此, 在上课开始, 我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实物, 从中找到有关角的素材, 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从中感悟数学概念就在生活中间, 和我们密不可分。这样引入, 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生活, 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出发点, 把数学教材与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相联系起来, 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生活”的教学原则。学生在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 形成强烈的成就动机, 并借此开始探究, 从而创造成功的心理体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尽量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究的空间。教材是死的, 师生在用教材时可以灵活, 如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 应留有余地, 给学生自我拓展的机会。教师只是教学的指导者, 主体是学生, 让学生在教材的提示下, 自己搜集相关信息, 学会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对教材上的知识点, 只要学生自己能学懂学通的, 教师坚决不讲, 对于学生理解有点困难的知识点, 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需要制作学具的, 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尝试课外探究, 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索精神, 也是对教材的有效延伸。
另外, 灵活运用教材上的课堂训练题目, 教师应精选例题、习题, 进行科学取舍, 每节课都应扎扎实实完成教学目标。教材上练习题很少, 层次性也较差, 题型不够全面,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边讲边补充, 边练边总结, 做到讲练结合。尤其是经典题型, 更应随学随练, 做到有针对性训练, 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情况, 打造高效课堂。
2. 灵活教法
我们都知道“教无定法”。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 我始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 尽量以生活中的数学资源作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做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如在《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时, 我让学生观察教室中哪里有角的存在, 观察身边的物品。这样启发, 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发表见解。为了有效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 我借机提问:“你们都找到了生活中的角, 你知道角的概念吗?角有哪些特点?怎么分类你们知道吗?”这样提问, 学生纷纷讨论起来, 七嘴八舌话“角的知识”。通过合作交流, 学生基本把相关知识点找得差不多。这样教学, 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得到有效落实, 学生爱学、想学、会学, 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本节课教学过程由浅入深, 环环相扣, 循序渐进, 注意了知识结构的建构, 促进了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
3. 灵活学法
方法是学习的助推剂, 好的学习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教学时, 引导学生走进教材情境, 亲自体验数学过程, 及时分析总结, 这样会收到好的学习效果的。比如, 在《角的初步知识》教学时, 我特意安排学生自己制作不同大小的角的学具, 上课时自己展示角有关概念, 让学生自己边讲边演示, 哪个是边, 哪个是角, 那个是顶点;什么样的角是锐角, 什么样的角是钝角, 什么样的角是平角或周角。在探究角的大小与边长有无关系时, 我叫学生制作多个边长不等的角, 让学生亲自探究, 从中发现问题, 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 解决教学难点, 增加信息量
《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 题材宜多样化, 显现方式应丰富多彩。各种教育技术装备是教育信息传播的载体, 通过多媒体的视频放大效果, 增加了学生观察的直观性;通过动画展示, 使学生理解了数学的本质。尤其是题型变换, 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 展示变换过程, 能多角度激发学生兴趣。比如, 利用flash课件演示有关角的形成, 用ppt幻灯片比较角的大小等等。这样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有效解决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教学行为与教学设计的差距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 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 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这节课的教学, 我每个环节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包括题型的选择, 学生活动的设计, 多媒体手段的应用, 问题探究的设置等。但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 我发现学生发挥得不是那么理想, 该探究的深度不够, 思路不是很广。或许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还不够, 因此我们要真正实现教学目的, 就必须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 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使数学教学越来越科学化、实用化。
3.“圆的认识”教学对比与反思 篇三
教例A:
1、认识圆心。(1)检查预习结果。出示准备好的圆。(2)动手操作。先对折。再打开。重复三次,你发现了什么?(3)小结:什么是圆心?如何表示?(4)画出圆心,并用字母表示。
2、认识半径。(1)动手测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发现了什么?(2)归纳小结什么是半径?如何表示?画出半径,并用字母表示。(3)讨论:同一圆内有多少条半径?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3、认识直径。(同上)
4、探究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5、自学圆的画法。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练习画圆。
教例B:
1、让学生说说已经了解的圆的知识。(1)半径、直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画圆。(3)生活中圆都用在哪些地方?有什么好处?
2、讨论:想先解决哪些问题?说说理由。
3、参考学生的意见,重点解决下列问题:圆和球的异同;圆上任意一点的含义;半径、直径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圆规画圆时注意的问题;如何测量一个物体的直径;离开教室,生活中都有哪些画圆的方法……
4、概括圆的特征,小结圆的方法。
5、学生用圆设计漂亮的图案并展示。
对比与反思
布鲁姆说过: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已有的知识。对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圆的知识绝不是一张白纸。在教例A中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完全置之不理,可以这样说,在教师的观念中。凡是书本上有的、本节课要学习的都被认为是新知识,必须按部就班从头学起。教例B则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先让学生说说已经了解的圆的知识,即找准了教学的起点。又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学生已经清楚的知識不必再讲,模糊的、有争议的、有待讨论的,未知的内容则需要重点研究”。就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却常常被我们忽视。
从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处理方法折射出教育理念上的差异。两个教例都试图体现探究和发现。教例A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统一组织下的活动。从折纸找圆心,认识半径和直径,发现直径和半径的特点,虽然学生也有发现和思考的成分,但是教师主导的痕迹十分明显。在这样的设计中,问题的答案基本是在教师的意料之中,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而教例B,教师恰当的把握了接受与探究,封闭与开放的关系。学生从观察和体验中获得自己的看法,在交流中生成讨论“半径、直径”的需要。对学生的研究,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合理组织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了动手操作,经历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感知了数学的魅力。
实践表明,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激励唤醒学生的探究意识。因此,摒弃传统的接收式学习,正确对待孩子的认知基础,创设有创意的、新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的思维才会被激活,对新知的探索才会变得主动,才会有所发现,学生才会真正成为了主动探究者。
4.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四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1
圆锥的认识一课,我用实物来给学生演示,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来发现圆锥的特点,一个底面是圆形,还有一个侧面是曲面;有的学生说就象圆柱的一个底面缩成一点,学生们发言非常积极、涌跃,在教学高有几条时,学生们通过分析、讨论,判断出圆锥的高只有一条,学习效果较好。
圆锥的体积:
本节课我先通过师生交流、问答、猜想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迫切希望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实验来就兴趣极高,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知识的探究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整节课我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充分让学生体会到了等底等高的圆锥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2
圆锥的认识一课,我用实物来给学生演示,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来发现圆锥的特点,一个底面是圆形,还有一个侧面是曲面;有的学生说就象圆柱的一个底面缩成一点,学生们发言非常积极、涌跃,在教学高有几条时,学生们通过分析、讨论,判断出圆锥的高只有一条,学习效果较好。
圆锥的体积: 本节课我先通过师生交流、问答、猜想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迫切希望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实验来就兴趣极高,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知识的探究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整节课我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充分让学生体会到了等底等高的圆锥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3
“圆锥的认识”一课是数学十二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们认识了圆柱体积之后进行的教学内容,因此它与圆柱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们有了学习圆柱体的知识与技能基础,人是圆锥应不成问题,再加上学生们会在动手合作中进行学习,这是他们非常喜欢的学习方式。在对教材进行了充分地前端分析之后,教学设计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一、抓住重点、难点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的改革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能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学生想学什么,想怎样学,这都应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在认识圆锥体的基本特征时自己的设计是先认识底面,在认识侧面,教师演示教具后再认识高。在学习中,有圆锥转化到圆锥后,学生们先说出了高,我也就及时着学生先讲高。 本课的重点是认识圆锥的基本特征,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难点是利用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因此我设计在本节课上利用大量的时间充分让学生们自己动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削、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等方法,找到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把公式的应用这一教学任务放在了下一节课,这样学生们会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动手探究。
二、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提倡教师的主导地位。我理解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数学课上体现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方法。于是我在分析教材后,从难点出发,设计学生自学提示。
让“学生自己动手在一个圆柱中削出一个最大的圆锥,并观察:
1、圆柱、圆锥的什么相等?
2、圆柱被削下去多少,还剩下多少?
3、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4、消下去的部分是留下的几倍? 通过自学提示的设计,让学生在回顾削铅笔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顺利地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三、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及学校教学工作中的要求,我在教学设计中渗透德育教育。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切身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并不空洞,它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着。本课我渗透的德育思想是“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学生们在动手探究的实践中体会到了,而且在课后的小结中自己总结了出来。 教学下来感到基本比较顺,在课中有几点惊喜:
一、学生们的想象力已经初步形成,这对于学生们认识图形很有帮助。这一点体现在:
1、学生对“圆柱转化成圆锥”的认识很清楚:在没有课件演示的情况下,通过老师的讲解:圆柱的上底面收缩变小,在收缩变小,最后收缩成了一个点,这样圆柱也就转化成了圆锥。学生们通过头脑中的想象,很快地理解了这一知识点。
2、对高的认识与测量:学生们通过观察、测量,理解了圆锥侧面积上的直线是扇形的半径,但半径不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是看不见的,但是可以测量。
3、直角三角形沿一条高旋转一周之后就是圆锥。
二、学生们的数学能力正在逐步地形成。
通过学生们课上精彩的发言,体会到学生们已初步具备了推理的能力,并在利用这一能力进行新知的学习。
三、教师的灵感更闪光。
在原教案中,自己设计的是老师先进行演示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1/3,之后再让学生们进行自学。在进行教学中,学生们对圆锥体的基本特正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自己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就是,先让学生们进行实践后老师再进行演示,效果一定会更好。果不其然,学习的效果真的很好。这使我再一次体会到老师灵活驾驭课堂会使学生有更大的收益。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4
该学习“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这部分知识了,想到在学生的生活中,纯圆锥的物体并不多见,所以这样安排本部分内容的教学。
第一节课带领学生做圆锥,画圆——剪圆——再剪出圆心角不同的扇形——把两条半径无缝隙的粘住,放在桌上,一个圆锥成型了,如果你想粘上底面也可以,可是得知道底面的半径啊!(拓展怎样知道扇形的半径和圆心角的度数,求出圆锥底面半径的大小)
学生自己做出来的圆锥,对它的认识肯定是比较深刻的——圆锥由一个底面和一个曲面围城,底面是圆,侧面展开是一个扇形,还有强调对圆锥的高的理解。直角三角形沿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旋转可以得到一个圆锥,让学生试一试,想象一下。
第一节课圆锥的认识,因为加上了让学生动手制作这一环节,教学效果出奇的好,也为下一节课做好的铺垫。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5
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
我们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和方式。我们教师教学观念有很多不同,并直接导致所采用的教学策略的不同。笔者的备课曾有这样三种想法:
(1)直接把公式教给学生死背公式,通过大量做练习来记公式。
(2)教师直接给学生演示实验,得出圆锥体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的1/3。
(3)为学生准备好学具,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实验,得出圆锥体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的1/3。
本人考虑:第一种教法是灌输式教学,教师不做任何理解层面的讲解,学生不可能真正理解。第二种教法虽然好一点,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旁观者,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第三种,由于班级授课制时间方面的限制,而难于为广大教师所采用。
本人在教学时实际上将第二种和第三种进行了整合。课堂检验效果很好,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从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从始至终都应是自觉主动的行为者,而教师则应该成为一个高明的宏观引导者。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课堂上提高教学效率。
二、不要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
熟悉数学课堂教学的人都知道,数学教师(尤其是高年级)最重要的教学技巧在于:精练!
比如对某一个数学概念也好,解题方法也罢。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始终做到言简意赅、清晰明了的话,那这位教师的学生将是幸福的,同时也是优秀的。而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师为了把自己心中认为的重难点或易错点在一节课中讲清楚,会反复的、近似于无休止的强调。
任何知识点都想面面俱到,这只会导致一系列糟糕的后果:概念不清,判断出错,形成不了应有的知识结构。最终还会把责任归咎于学生,没少听到老师这样的抱怨:“唉!都说了n遍了,还错,真笨!”
想让我们的学生能一口吃个胖子,这可能吗?
这节课中,教学目标很明确,只要知道圆锥的体积公式是如何推导来的,在什么情况下是圆柱体积的1/3。而目前有很多教师在教学这节课时,花费了相当的时间来进行绕口令式的练习“巩固”,但效果是学生越搞越糊涂,不知所以。
其实,数学教学中很多更深刻的判别、推理能力,还是需要时间的,让学生自己来逐步体会吧!
三、缺不了的真实
每每谈起公开课,很多老师(不管是上课的,还是听课的)都会或多或少的去感受这节课的真实性。然而在这个纷繁复杂、标新立异的时代,体验“真实”已不在容易。
或许,在很多专家看来,有的课会博得阵阵喝彩!但从一线教师的角度去看,就会是一节“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曾经听过这样一位教师开课。
教师在实验操作前简单的讲解了一下,做实验要注意的方法。之后就去让学生去做实验。当然,大部分材料都是一样的,都是一些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只有一组的材料不等底等高。
之后,同学们汇报合作情况。大家分析为什么那组实验验证的结论和其他小组不一样呢?先是扯到什么水没有装满,后来又扯到水在倒的时候泼掉了……这个时候,一位同学发言了:“是因为他们用的圆柱和圆锥不等底等高。”
这节课,从表面上看来,好象很有层次性,学生经历了观察、发现、探究。但细细评味,总觉得怪怪的:凭什么学生能快速的得出这样一个特性: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因为每组同学只是在做自己的实验,他们没有经历各组间比较、交流、发现的过程。他凭什么来说某个小组发现的3倍关系是正确的,而另一小组发现的5倍关系是错误的呢!实验操作的“一对一单挑”怎么好说明“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这个各小组材料间隐含的共性呢!
我们不竟要问:这样的回答是真实的吗?学生在回答出“等底等高”时,他真的明白了这个含义的发现之旅和真正内涵了吗?
当然,或许老师只是在课前是向学生透露了点,也或许学生在课前做了若干预习。但当老师的这种课前渗透成为一种经常,学生这种朦胧的预习成为一种习惯时。我们的教学真离“真实”二字真的就越来越远了……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6
《圆锥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圆柱体积之后进行的教学内容,因此它与圆柱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有了学习圆柱体的知识与技能基础,认识圆锥应不成问题,再加上学生会在动手合作中进行学习,这是他们非常喜欢的学习方式。在对教材进行了充分地前端分析之后,教学设计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一、抓住重点、难点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的改革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能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学生想学什么,想怎样学,这都应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在认识圆锥体的`基本特征时自己的设计是先认识底面,再认识侧面,我先用教具演示后再认识高。在学习中,有圆锥转化到圆锥后,学生们先说出了高,我也就及时的让学生指一指高。本课的重点是认识圆锥的基本特征,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难点是利用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因此我设计在本节课上利用大量的时间充分让学生们自己动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削、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等方法,找到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把公式的应用这一教学任务放在了下一节课,这样学生会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动手探究。
二、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提倡教师的主导地位。我理解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数学课上体现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方法。于是我在分析教材后,从难点出发,设计学生自学提问。让学生自己动手在一个圆柱中削出一个最大的圆锥,并观察:
1、圆柱、圆锥的什么相等?
2、圆柱被削下去多少,还剩下多少?
3、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4、削下去的部分是留下的几倍?
通过自学提示的设计,让学生在回顾削铅笔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顺利地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7
一、对圆柱的认识进行重点引导
认识圆柱时,由于学生对圆柱已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从情境图中找出圆柱,让孩子明白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在此基础上,结合圆柱的直观图,介绍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并对圆柱的侧面教学作了重点说明。
二、注意学习方法的迁移: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认识在研究内容上有其相似之处。认识圆柱后我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回顾。通过交流学生对学习的方法进行了有效地迁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地激发。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观察、研究之中。对于圆锥,不同的同学有了不同的认识。然后,通过适时地交流和组织阅读课本,学生对于圆锥有了较好的认识。
三、注意对比:圆柱和圆锥认识以后,我让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进行了有效的对比。从而使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的面、高有了更深的认识,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系统。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识到在我们的教学中要注意有层次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虽然课前钻研教材,准备学具、教具花的时间多些,但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脸蛋,我心里和孩子一样乐滋滋的。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8
《圆锥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们认识了圆柱体积之后进行的教学内容,因此它与圆柱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们有了学习圆柱体的知识与技能基础,人是圆锥应不成问题,再加上学生们会在动手合作中进行学习,这是他们非常喜欢的学习方式。
在对教材进行了充分地前端分析之后,教学设计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抓住重点、难点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课的重点是认识圆锥的基本特征,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难点是利用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因此我设计在本节课上利用大量的时间充分让学生们自己动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削、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等方法,找到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把公式的应用放在了下一节课,这样学生们会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动手探究。
2、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提倡教师的主导地位。我理解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数学课上体现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方法。于是我在分析教材后,从难点出发,设计学生自学提示。让“学生自己动手在一个圆柱中削出一个最大的圆锥,并观察:
(1)圆柱、圆锥的什么相等?
(2)圆柱被削下去多多少,还剩下多少?
(3)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通过自学提示的设计,让学生在回顾削铅笔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顺利地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下来感到基本比较顺,在课中有几点惊喜:
1、学生们的想象力已经初步形成,这对于学生们认识图形很有帮助。这一点体现在:
(1)学生对“圆柱转化成圆锥”的认识很清楚:在没有课件演示的情况下,通过老师的讲解:圆柱的上底面收缩变小,在收缩变小,最后收缩成了一个点,这样圆柱也就转化成了圆锥。学生们通过头脑中的想象,很快理解了这一知识点。
(2)对高的认识与测量:学生们通过观察、测量,理解了圆锥侧面积上的直线是扇形的半径,但半径不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是看不见的,但是可以测量。
(3)旋转一周之后就是圆锥。
2、学生们的数学能力正在逐步地形成。通过学生们课上精彩的发言,体会到学生们已初步具备了推理的能力,并在利用这一能力进行新知的学习。
3、教师的灵感更闪光。
在原教案中,自己设计的是老师先进行演示圆锥的体积和圆柱体积的关系,之后再让学生们进行自学。在进行教学中,学生们对圆锥体的基本特征真正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自己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就是,先让学生们进行实践后老师再进行演示,效果一定会更好。果不其然,学习的效果真的很好。这使我再一次体会到老师灵活驾驭课堂会使学生有更大的收益。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9
本课中,我将学具和现代化多媒体网络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直观、形象地展示圆锥体,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列举了生活中的圆锥。如:圆锥形煤堆、圆锥形粮堆、削过的铅笔头等,帮助学生建立起圆锥的表象。然后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学具,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去发现圆锥的特征,在实践中去理解概念。为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知识的空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学生们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得出了测量圆锥高的方法。这时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动手测量手中圆锥模型的高,小组同学配合默契,很快地测量出了圆锥模型的高。为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我又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测量圆锥的高,再次强化了知识。
设疑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我提出了问题:“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圆锥体立体图形展开后会是什么样子呢?”请同学们猜一猜,有的学生说:“是一个圆形和一个扇形。”他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请同学们快动手进行验证吧!学生马上动手验证,最后得出结论,他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接下来我在学生面前进行了直观演示,又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圆锥展开的过程,圆锥高的测量方法,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同时,我还注意了知识间的对比,在学习完圆锥的认识以后,我让学生把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以及展开图进行了有效地对比,让学生回答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从而加深了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系统。
通过这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们能积极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教具和学具准备的不充分,我在示范画圆锥立体图形时,没有用三角板去画,而是用手去画,画完的圆锥立体图形不够规范和美观。还有学生的学具(圆锥模型)没有达到人手一个,这样给动手操作带来不便。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一定重视教具和学具的准备工作,确保教学效果更完美。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10
“圆锥的认识”一课是数学十二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们认识了圆柱体积之后进行的教学内容,因此它与圆柱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们有了学习圆柱体的知识与技能基础,认识圆锥应不成问题,再加上学生们会在动手合作中进行学习,这是他们非常喜欢的学习方式。在对教材进行了充分地前端分析之后,教学设计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一、抓住重点、难点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的改革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能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学生想学什么,想怎样学,这都应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在认识圆锥体的基本特征时自己的设计是先认识底面,再认识侧面,我先用教具演示后再认识高。在学习中,有圆锥转化到圆锥后,学生们先说出了高,我也就及时的让学生指一指高。
本课的重点是认识圆锥的基本特征,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难点是利用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因此我设计在本节课上利用大量的时间充分让学生们自己动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削、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等方法,找到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把公式的应用这一教学任务放在了下一节课,这样学生们会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动手探究。
二、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提倡教师的主导地位。我理解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数学课上体现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方法。于是我在分析教材后,从难点出发,设计学生自学提问。让“学生自己动手在一个圆柱中削出一个最大的圆锥,并观察:1、圆柱、圆锥的什么相等?2、圆柱被削下去多少,还剩下多少?3、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4、削下去的部分是留下的几倍?
通过自学提示的设计,让学生在回顾削铅笔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顺利地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下来感到基本比较顺,在课中有几点惊喜:
一、学生们的想象力已经初步形成,这对于学生们认识图形很有帮助。这一点体现在:
1、学生对“圆柱转化成圆锥”的认识很清楚:在没有课件演示的情况下,通过老师的讲解:圆柱的上底面收缩变小,在收缩变小,最后收缩成了一个点,这样圆柱也就转化成了圆锥。学生们通过头脑中的想象,很快地理解了这一知识点。
2、对高的认识与测量:学生们通过观察、测量,理解了圆锥侧面积上的直线是扇形的半径,但半径不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是看不见的,但是可以测量。
3、直角三角形沿一条高旋转一周之后就是圆锥。
二、学生们的数学能力正在逐步地形成。
通过学生们课上精彩的发言,体会到学生们已初步具备了推理的能力,并在利用这一能力进行新知的学习。
三、教师的灵感更闪光。
在原教案中,自己设计的是老师先进行演示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之后再让学生们进行自学。在进行教学中,学生们对圆锥体的基本特正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自己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就是,先让学生们进行实践后老师再进行演示,效果一定会更好。果不其然,学习的效果真的很好。这使我再一次体会到老师灵活驾驭课堂会使学生有更大的收益。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11
“圆锥的认识”一课是数学十二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们认识了圆柱之后进行的教学内容,因此它与圆柱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们有了学习圆柱体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再加上会在动手合作中进行学习,认识圆锥应不成问题。在对教材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之后,我在导入时引导学生进行回顾:“我们是从哪些方面对圆柱的特征进行研究的?”通过交流学生明白了对于圆柱是从面(面的个数、面的特征)、直观图、高(什么是高、高的条数)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我引入课题:“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研究圆锥?”我请孩子们拿出自己带来的圆锥,通过让学生看、摸、剪、说、辩等小组活动来了解、掌握圆锥的特征。看:看圆锥的形状;摸:摸一摸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顶点;剪:剪开看看侧面和底是什么形状;说:说一说圆锥的特征;辩:辩一辩圆柱和圆锥的相同与不同。通过交流学生对学习的方法进行了有效地迁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地激发。对于圆锥,不同的同学有了不同的认识。经过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并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活动,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自信和科学的探究精神。再通过适时地交流和组织阅读课本,学生对于圆锥有了较好的认识。
在这一堂课中,让学生结合旧知自主参与圆锥特点的探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营造了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重视学生的操作观察、动手实践,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认识提出问题。把学生对圆锥的认识主要建立在亲自对圆锥“看一看”“摸一摸”、“剪一剪”等具体的感知动作上,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与“说一说”“辩一辩”帮助学生建立起圆锥的表象。在圆柱和圆锥认识以后,我让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进行了有效的对比。从而使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的面、高有了更深的认识,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系统。
这一次教学尝试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对于学生感到很陌生的圆锥体,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积累感性认识,从而抽象出圆锥体的特征。让学生在实践中生成智慧。也让我认识到:在我们的教学中要注意教材编排的特点,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联系,就能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与快乐。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12
《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本课的延伸,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有益于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学生通过自由的结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索,利用现有的知识进行再设计,设计出的圆柱、圆锥合情合理……,这样的体验,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会因为数学而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导入就适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跨上探索的道路。当学生发现问题,在其内力的驱使下开展探索研究活动,充分发挥了民主,放手让学生自主地进行研究。在这个充满体验和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用数学方法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最终学会学习。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13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导入就适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跨上探索的道路。当学生发现问题,在其内力的驱使下开展探索研究活动,充分发挥了民主,放手让学生自主地进行研究。在这个充满体验和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用数学方法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最终学会学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抓住重点、难点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学生想怎样学,想学什么,这都应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根据本课的重点、难点,我设计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学生个人或小组的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等方法,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掌握圆锥体的特征、高的特点以及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我理解的教师的主导地位就是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方法。我设计的问题主要有七个(不含课堂上生成的问题)。精心设计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活动,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自信和科学的探究精神。
3、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又为实际生活服务,这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学数学首先是为了应用,应用数学是学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鉴以此,我在教学中出了这样一道课后思考题“如果有一堆圆锥形的沙,你能测出这个沙堆的高度吗?课后分小组完成作业”。让学生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在与同伴合作、交流中,轻松而愉快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并培养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本课我还渗透了“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这一观点。例如:“将一个圆锥沿顶点到底面的一条直径垂直切开,切面是个等腰三角形”。“我用一个直角三角板沿一条高旋转一周之后就是一个圆锥,圆锥的高就是这个直角三角板的高,圆锥的底面半径就是直角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等。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教学重点、 难点:
认识圆锥体,掌握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具准备:
圆锥体物品、生活中圆锥体的应用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形状的物体——圆锥(板书课题) 什么形状的物体是圆锥形的呢?
(实物呈现)
我们把象这样的几何形体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
二、探究体验。
1、观察圆锥的特征
师:请同学们拿出圆锥体模型,看一看、想一想,你都想知道有关圆锥的哪些知识?
生可能提出:
a、我想知道圆锥的特征。
b、我想知道圆锥有几条高?它的高指的是什么?
c、我想知道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的?
师:请同学们拿出圆锥体模型,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也可以猜一猜你能发现什么?
a我们发现圆锥上面细,下面粗。
b圆锥有一个尖尖的部分,摸起来很扎手。我们把它叫做顶点。 c圆锥有一个弯曲光滑的面,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侧面。这个面是曲面。 d圆锥有一个圆形的面,我们可以把他叫做底面。
e我们还发现圆锥的底面朝下立者,尖朝下不立者。
归纳:圆锥的底面是个圆,侧面是个曲面,有一个顶点。
2、圆锥的高
师:这个圆锥高多少?
学生就会想高在哪里??
师再说明什么是圆锥的高:
圆锥的高是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师:圆锥的高有几条呢?(1条)
画图表示
3、测量圆锥的高。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圆锥的特征及圆锥各部分的名称,我们知道圆锥的高是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那怎样来测量圆
锥的高呢?
学生自由测量??汇报
师再课件演示测量圆锥高的方法、过程 。
三、课堂总结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圆和圆柱的相关知识的基
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在对教材进行了充分地分析后,教学设计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 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整理生活中应用圆锥的实例和信息资料。教学时首先列举生活中大量的圆锥实物,在学生观察思考这些物体形状的共同特点,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形体的基础上引入。再引导学生对照模型和图形,互说圆锥的特征,加深对圆锥的认识。课后让学生创作一个圆锥的物品,进一步感受几何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提高学生运用数学为生活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2、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
本节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开展课堂有效教学,体现了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我们知道学生的数学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式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要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该注意让学生学习自行获得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能力,获得终生受用的数学创造才能。在本课中,无论问题的引入,圆锥概念的定义,高的寻找及测量方法的探索,老师都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尝试、研究和讨论中进行,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合作、交流,这样的过程,不仅提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和信心,大家积极发言,争先操作,参与率很高。
3 、加强学生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
从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理念来看: “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学生的能力可能比不上数学家,但通过类似的数学活动,也可以很好的获得数学或理解数学。在本课例中,老师积极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或者去探究问题.通过 “看一看 ”, “摸一摸 ”, “想一想 ”,“玩一玩”, “猜一猜 ”等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在 “找 ”中学,在 “测 ”中学,在 “思 ”中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直观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使数学课堂教学 “动 ”起来、 “活 ”起来,让学生在 “做 ”中学,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4、 合理运用传统教具、学具和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
本课中,将传统教具、学具和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直观、形象地展示大量圆锥形图片帮助学生建立圆锥的表象,以及动态演示圆锥侧面的展开过程、圆锥高的测量方法等,有效地突
破教学中的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15
圆锥体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很少见的立体图形,学生疏于了解,对圆锥体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因此,我认为如果直接按照教材的设计,开始就认识圆锥体的特征,学生会由于生活经验积累不够,而不能够全面地、准确地了解圆锥体的特征。为了使学生对圆锥体有更多的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的第一手的资料,我设计了首先让学生制作圆锥体,再来认识圆锥体的特征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制作圆锥体的过程中,不仅发现了圆锥体是由一个扇形和一个圆围成的立体图形,而且还发现了扇形的弧长等于底面圆的周长这一关系,以及扇形所在圆的半径要大于底的圆的半径等等教材中并未讲到的有关圆锥体的特征。
试想,如果没有学生动手制作的体验,如果没有在制作过程中积累的充分的感性认知,仅凭观察实物,是肯定不会对圆锥体有这样深刻、全面的认识的,学生的语言也不会这样丰富,对圆锥体特征的描述也不会这样准确。
5.秒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五
教师:黄立华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体验1秒时间,建立1秒、几秒和1分的时间观念。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抓住如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生“秒的认识”时,我用击掌游戏导入:使学生直观认识了生活中“秒”的存在,知道秒是比更小的时间单位,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通过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了“1秒”的长短,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当学习材料来源于现实生活时,对学生将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2、联系实际,感受数学
本节课开始由“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录像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又让学生通过课前的观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里用到了秒,通过回忆、说加深学生对秒的认识和理解。练习中,评一评跑步比赛谁第一及选择适当的时间单位填空等,这些活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教学时学生将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中进行灵活应用。当学习材料来源于现实生活时,对学生将产生强烈的吸引力。由此,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秒,树起有意义学习的意念,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
3、让学生在探索中感悟
秒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才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和体验1秒、几秒及1分的时间长短,我做了如下尝试:1,在教学“认识1秒”时,我让学生通过看看电子钟上数字的变化,听秒针走的声音,再用课件演示秒针的走动,亲自试验一下等方式体验“秒”的实际意义。让学生感觉秒是可以看到,可以听到可以感受到的。起到了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的作用。当提到“秒”时,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不再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而是和数数、拍手、眨眼、等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了,学生对“秒”的认识就有了一个鲜明具体的情境支持。在学会认识秒的过程中,提出从几到几经过了几秒,为什么或者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让学生掌握不同的认识秒的方法。
4、通过欣赏1秒钟能做哪些事情及有关时间的格言,让学生感悟1秒虽短但不能忽视,一定要珍惜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这堂课中,我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
1、学生带来的小闹钟没有充分利用。
2、我对学生的发言没有引申,学生说“小朋友每天睡9分钟”可见,他对知识还没完全掌握,我却因为怕影响进度,只让个别学生说说他错在哪,忽视了这个本该是闪光的地方。
6.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六
1、T:同学们,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到长度单位。你们还记得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米、厘米)
2、T:它们之间的进率还记得吗?(1米=100厘米)
3、T:请大家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大约有多长?
T:真能干!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测量。
【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1。
(1)T: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你们手里都有一本崭新的数学书,喜欢吗?那你能估计一下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吗?在小组里说说!
学生小组交流,交流完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2)T:刚才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不同的长度,到底哪些同学估计对了呢?请你们自己量一量吧!
学生动手测量,老师注意提醒学生测量的方法,并要求学生尽量测得准确一点,为毫米的认识做铺垫。
(3)T:把你测量的结果在小组里说说!
(4)T:谁来说给大家听?……刚才哪些同学估计的数比较接近你测量出的实际数据的,请举手!真不错!
(5)T:刚才老师听到有几位同学说出了“比15厘米多一点”、“不到14厘米,还差2格”……这样的话,证明这些同学测量得非常仔细,观察得非常认真。同学们,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从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的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6)教师在屏幕上出示放大的1厘米图。
T:瞧:这是放大的1厘米,有的同学刚才就已经发现了,1厘米被分成了许多小格,那其中的1小格表示多长呢?谁知道?
T:对,其中的一小格就表示“1毫米”!数数,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小格?
T:对,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也就是1厘米=10毫米(板书)
自己读读!
【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得出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7)T:用手指比比,1毫米大约有多长?谁来说说?
T:出示书上的图:1毫米大约有1分硬币那么厚,你们桌上有硬币,自己感受一下1毫米的长度。
(8)T:一起比比,1毫米大概有多长?那你能说出测量生活中的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做单位吗?
(9)教师小结: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者要求测量得非常精确时,可以用毫米做单位。
2、完成“做一做”。
屏幕出示做一做得3幅图。
T:请同学们准确的读出这三种物品的长度各是多少,然后完成下面的填空!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2题。
2、活动:用毫米量。
7.67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七
教师课件出示:●表示红花,你知道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吗?
生:不能,因为不知道蓝花有几朵。
师:那你们先猜一猜,蓝花可能有几朵,红花的朵数就是蓝花的几倍。
生:2朵。
生:3朵。
生:5朵。
生:4朵。
生:8朵。
师:大家的猜想有没有道理呢?这样吧,请你们在练习纸上用O表示蓝花先画一画,再圈一圈,看看红花的朵数是你画的蓝花的几倍。
数分钟后,教师展示四种情况:
教师逐一让学生说出红花的朵数各是蓝花的几倍。然后,提出:还可以怎么画?
学生感到有困难,教师提出:如果蓝花是一朵呢?(边说边出示表格左半边)
师:蓝花是一朵,我们要把几朵看做一份呢?
生:1朵。
师:这时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生:12倍。
师:蓝花还可以是几朵呢?大家再想一想。
生:蓝花还可以是12朵。(教师出示表格右半边)
师:这时要把几朵看做一份,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生:把12朵看做一份,红花也是一份,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1倍。
师:好,请大家比一比,为什么红花的朵数没有变化,而两种花的倍数关系却会是1倍、2倍、3倍、4倍、6倍、12倍呢?
生:因为蓝花的朵数不一样,所以每一份就不一样了。
师:嗯,红花和蓝花比,蓝花有几朵,我们就把几朵看做一份。
课上到这儿,教师随即进入下一个环节。
[教学反思]
上述片段中教师故意不提供蓝花的朵数,让学生先猜一猜,再画一画,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变式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每份数的重要性,使学生对倍的认识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很显然,这段设计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笔者却对开始的猜一猜环节中教师的处理产生了一点遗憾。先猜一猜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蓝花可能有几朵。学生的猜想有2朵、3朵、4朵、5朵、8朵。应该说这些想法并不奇怪。因为学生刚开始学习倍的概念,对倍的认识还很肤浅。然后教师借助画、圈两个动作,让学生自主探索出蓝花的朵数可以是2朵、3朵、4朵、6朵。那么,教学到这儿,是不是一定要出现1朵和12朵这两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是否需要对猜想中5朵和8朵的情况进行讨论,在听课当中,笔者非常期待教师能关注一下学生提出的5朵、8朵这两种猜想的现实性,但遗憾的是,教师将5朵、8朵这样的情况排除了。
可以看出,教师把这节课的教学局限在整数范围里。但教学是否应只停留于此?我们知道,教学是有阶段性的特质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是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对倍的认识,小学阶段其实也是按照从整数到小数、分数的过程进行,最后将倍的认识全部纳入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知识体系中,即被比量和比较量不仅仅是整数倍的关系,也可以是分率关系。它们的关键都是确定比的标准,将被比量看做一个单位,通过比较量有几个或几分之几个这样的单位来确定两者之间的倍比关系。比如,蓝花有5朵,就把5朵看做一份,红花有12朵,可以圈出2个5朵,还多2朵,我们就说红花的朵数比蓝花的2倍还多2朵。到了高年级,学过分数知识后,还可以说成红花朵数是蓝花的二又五分之二倍,或者说成五分之十二倍;如果蓝花是8朵,也可以把4朵看做一份,蓝花有2份,红花有这样的3份,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二分之三。
由此来看,学生出现5朵、8朵的猜想,不仅不能被排除在倍的认识讨论之外,相反是教学走向深刻的一个契机。如果我们能抓住学生猜想中的5朵和8朵进行适当的辨析,在展示学生中出现的2、3、4、6朵这几种情况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刚才的猜想,让学生对蓝花是5朵、8朵的情况圈一圈、说一说,使学生认识到如果蓝花的朵数是5朵或者8朵,红花的朵数刚好不是蓝花的整数倍,那么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呢?我们以后再进一步讨论,今天主要讨论红花的朵数正好是蓝花整数倍的情况。笔者以为这样的处理,既可以使学生对一份数的重要性产生深刻的体会,也可以为今后的学习留下一粒种子。这不也是一种教学的深度吗?
8.“倍的认识”教学纪实与反思 篇八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何思维。
3.培养学生操作、推理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旧知回顾
( )个2只 ( )个4只
师:谁能很快地说出每幅图有几个几只?
生:小鸟有2个2只,小狗有2个4只。
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1.初认倍的概念。
(1)看一看。
师:同学们,在丰收的季节里,勤劳的小兔子们正在忙着收获呢! 快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3只灰兔,3只白兔。
生2:我看到了2根胡萝卜,6根红萝卜,10根白萝卜。(生边说师边整理,贴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红萝卜和胡萝卜的根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老师,我发现胡萝卜比红萝卜少4根,红萝卜比白萝卜多4根。
师:通过比较,你发现了它们之间数量上相差的关系。
生:我觉得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里面有3个2根。我把胡萝卜看成1份,那红萝卜里就有3个2根。
师:你可真善于思考!那我们一起圈一圈,看是不是像他说的那样。胡萝卜和红萝卜相比,我们以数量少的胡萝卜为标准,把胡萝卜的2根看成1份,红萝卜里有3个2根,也就是这样的3份,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边数边圈:1个2根,2个2根,3个2根。板书:3个2根。)
师:同学们,通过比较红萝卜和胡萝卜的根数,我们不仅发现了它们数量上相差的关系,还发现了倍数的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师:谁听明白了?
生1:胡萝卜有2根,我把这2根看成一份,红萝卜里有这样的3份,也就是3个2根,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师:还有谁听明白了?
生2: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里有3个2根,也就是这样的3份,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师:你们会说了吗?与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2)圈一圈。
师: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知道了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生:用圈的方法。
师:你们能不能也用圈一圈的方法找到白萝卜和胡萝卜的倍数关系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动笔圈一圈,填一填。(师巡视。)
师:完成的同学和小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你的想法。
师:老师请一名同学上来摆一摆、圈一圈,谁愿意?(生演示。)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把胡萝卜看成1份,把白萝卜2个看成1份,一共有5份,也就是5个2根。我们就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生边圈,边口述。)
师:谁听明白了他的看法?再来说一说。
生:我把胡萝卜的2根看成1份,把白萝卜2根也看成一份,圈起来,一共有5份,也就是5个2根。我们就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找到了红萝卜是胡萝卜的3倍,白萝卜有5个2根,我们就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板书:5个2根。粘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师:同学们请看,现在呢?(出示6个2根的白萝卜图片。)
生:白萝卜有6个2根,也就是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6倍。
师:现在呢?
生:白萝卜有8个2根,也就是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8倍。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老师,我发现白萝卜里有几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几倍。
师:是啊,同学们,白萝卜里有几个2根,我们就说白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几倍。
2.改变数量,加深理解。
(1)改变红萝卜的数量。
师: 小兔子又找来了1根胡萝卜,现在有3根胡萝卜,6个红萝卜,你能说说现在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吗?
生:现在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2倍。
师:怎么看出来的呀?
生:我把胡萝卜的3根看成1份,红萝卜有这样的2份,也就是2个3根。那红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2倍。
师: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思路清晰,语言表达流利,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
师:同学们,刚才他把几根看成一份?红萝卜里有这样的几份?(边问学生边答。)也就是2个3根,所以我们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2倍。
师:都是在和红萝卜比,为什么一会儿是2倍,一会儿是3倍呢?(出示对比图。)
生:因为比的标准变了,所以倍数也变了。
师:因为比的标准变了,刚才是2个1份,现在是3个1份。标准发生变化,倍数也发生了变化。
(2)改变白萝卜的数量。
师:同学们请看,现在白萝卜还是胡萝卜的5倍吗?请大家用小棒代替萝卜摆一摆。
师:请同学们移动小棒看一看,第2行的小棒是第1行的几倍?(动手操作。)
师:谁愿意来摆一摆?(生板演。)
生:(先3个一份摆好。)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还多1根。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通过改变第2行小棒的根数使它们成整数倍吗?
生1:可以在第2行拿下去1根。(边说边操作。)
生2:可以在第2行放上2根。(边说边操作。)
生3:可以在第2行拿下去4根。
师:同学们,你们真厉害,同一道题,想出了多种办法。
(3)理解、提炼倍的概念。
师:我们在比较各种萝卜的时候,都用到了一个倍。你觉得什么是倍?
生:我觉得两数比较时,如果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那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师:是啊,同学们,如果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那么我们就说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三、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1.先圈一圈,再填数。
师:刚才,大家表现得很出色,老师奖励你们小红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粉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请大家动手圈一圈,再填数。(生动手操作,师巡视。)
师:谁想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是这样想的,黄花有2朵,粉花有10朵,粉花里有5个2朵,所以粉花的朵数是黄花的5倍。
师:你说得可真完整,还有谁想说?
生:老师,这道题与我们的例题数量相同,倍数也相同,所以粉花的朵数是黄花的5倍。
2.想一想,摆一摆。
师:同学们,我们接着看。(出示做一做2小题。)
师:你知道了什么?
生:从图中我看到了第一行摆了5根,让我们摆第二行。
师:第二行要摆几根呢?
生:让我们摆第一行的4倍。
师:什么是“第一行的4倍”?
生:第一行的4倍,就是有4个第一行的数量。
师:第一行有5根小棒,第二行摆( )个5根,一共是( )根。 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摆一摆,并完成填空。
师:谁愿意到黑板上摆一摆?(生摆。)
生:因为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所以第二行摆4个5根,也就是20根。
师:同学们看,现在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的几倍?(第一行拿掉1根。)
生:现在第一行有4根,第二行有20根,第二行的根数里有5个4根,所以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的5倍。
师:现在呢?(第二行拿掉4根。)
生: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的4倍。
师:要想让两行一样多,怎么办呢?
生1:我们可以在第一行加上12根,两行就一样多了。
生2:也可以把第二行去掉12根,两行就一样多了。(学生边说边出示幻灯片。)
师:当两行同样多时,我们可以怎样说?
生:我们可以说第二行是第一行的1倍。
师:也可以怎样说?
生:也可以说第一行是第二行的1倍。
3.涂一涂。
师:同学们,你们都是好样的,在互相合作中,收获了很多知识。
师:大家看,图中的第一行粉色的圆片个数是绿色圆片个数的几倍呢?请大家拿出练习纸圈一圈,再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师:谁来说一说?
生1:绿色圆片有2个,粉色圆片有16个。通过圈一圈,我发现粉色圆片的个数是绿色圆片个数的8倍。
生2:我们除了通过圈的方法来解决,也可以用除法来解决。粉色有16个,绿色有2个,16÷2=8,所以粉色圆片个数是绿色圆片个数的8倍。
师:同学们,你们都好棒。你愿意自己来设计一下吗?请拿出练习纸,给第二行的圆片涂上颜色,再根据涂色结果,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生动手画,师巡视。)
师:能把你的设计说给同学听吗?
生1:我涂了6个红色,12个绿色,我的问题是绿色圆片个数是红色圆片个数的几倍?绿色圆片个数是红色圆片个数的2倍。
生2:我涂了3个紫色,15个桔色,我的问题是桔色圆片个数是紫色圆片个数的几倍?桔色里有5个3,所以桔色圆片个数是紫色圆片个数的5倍。
生3:我涂了9个红色,9个黄色,我的问题是黄色圆片个数是红色圆片个数的几倍?通过观察,可以看出红色和黄色同样多,所以说黄色圆片的个数是红色圆片个数的1倍,也可以说红色圆片个数是黄色圆片个数的1倍。
师:同学们,你们不仅想出了很多种涂色的方法,还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老师对你们刮目相看。
四、联系生活,拓展提升
师:同学们,其实在生活中,用到倍的地方也很多,比如:老师的年龄是你们的3倍,书包的价钱是笔袋的6倍……你也能像这样举几个例子吗?
生1:老师,我知道一本笔记本的价格是一本练习本的4倍。
生2:班级里男生和女生一样多,我们也可以说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1倍,或者女生的人数是男生的1倍。
五、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倍,希望同学们能够精神百倍、倍加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反思:
“倍的认识”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第五单元例1的内容,对于低年级数学课的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倍的认识”前,我仔细翻阅了教材和教参,对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这节课有以下特点。
一、确定重难点,巧设计易突破
本课中,我通过复习引入新课,带领学生一起复习几个几,从而形成表象,为学习倍的知识作好铺垫,在教学中我安排多个层次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多次感知,在不断比较和抽象的过程中建立倍的概念。先通过对萝卜的分类计数、圈图比较,把抽象的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几个几”建立联系,初步认识倍的概念。又通过比较圆片、小棒等活动提供大量的比较两个量的倍数关系的机会,帮助学生建立倍的直观模型。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注重动手操作,发挥主体作用
在课堂上,我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上,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画一画等,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参与学习过程,不为硬性操作而操作,而是在操作过程中去感知,把操作与理解概念巧妙结合起来。学生既学得高兴又充分理解了知识,直观形象地建立了“倍”的概念,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三、丰富课堂内容,层层递进
知识点教学实现了教学目标,练习既是检验又是提升学生对知识理解的一个过程。为了使练习题的设计与新授环环相扣,在练习题的选择上,我设计了圈一圈、想一想、摆一摆、涂一涂,体现了方法的多样性,充分加深了学生对倍概念的理解,让学生认识了倍的本质,感受比的“标准”的重要,巩固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当然,在整个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在摆放小棒的过程中,对个别基础薄弱的学生指导不够,这些学生思维没有完全活跃起来。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庆丰小学)
9.《0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九
李仙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5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孩子们对“0”已有初步的感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在本节课中力求体现: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联系生活使学生要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会学。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同时,这是刚入学不久的学前班新生,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没有提炼为数学知识。特别对“0”表示起点知之甚少。所以这是一个难点。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对生活中的事物或动态、有趣的事物特别感兴趣。所以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猴子吃桃”引入,寻找“0”。
反思这节课,好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课本主题图。本课教材设计是先认识0表示没有的含义,再认识0表示起点的含义,接着教学0的书写,最后教学有关0的加减法。由于考虑到学生或多或少都接触过0,因此,设计教学过程时,把本课主题图制作成一个有关小猴子吃桃的动画故事,把有关0的加减法的认识蕴涵在0的认识中。课堂上,学生对小猴子的情景很感兴趣,七嘴八舌编出的故事情节很有连贯性,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没有打破教学情景,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热衷于学习无需教师过多的组织教学,0的第一个含义便在学生灿烂的笑容中完成。
2、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使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讲0的第一种含义时,我巧妙的运用生活中的“0”:用3朵“笑脸红花”奖励刚才发言最积极的3个孩子,老师手里没有红花了,用“0”表示,让学生感知“0”在生活中的运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能明白“0”的含义及写法。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对于学前班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但是在整堂课中,一直能够跟随我,这也是教学中的一大进步。但是还需继续努力。
10.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十
本节课为了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并通过测量、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发现新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能力等。
学生对毫米这个新概念还是有一些基本认识的,当问起碟片的厚度不足1厘米怎么测量的时候,学生能很快的回答出用毫米来测量。
在教学时,测量的方法需要进一步规范。起点对准0刻度,直线紧紧靠近尺,再把数字读一读。今天上课的时候发现,小刻度的读法,学生有些困难,有的数空格的个数,有的数小的刻度线,有的从整厘米的刻度开始数,因此需要有一个教学环节,将毫米数的部分放大后清晰的展示出来,再明确,数的是间隔数,尺子的质量问题,测量的方法问题,也导致部分测量的数据略有误差,教学时还是忽略不计。单位换算,今天只有厘米和毫米,换算时80毫米=8厘米,5厘米=50毫米,因为只有两个单位,学生有点思维定势,整十就换成一位数,一位数就换成两位数,因此这里不适合安排单位换算,只是简单的单项出现一两组即可。这部分内容适合放在后面的课时里出现。
只是在学生做作业时,作业中出现了如下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
1、不是从刻度开始测量的物体长度,部分学生没有注意到,只看了最后一个刻度就读数了
2、()厘米()毫米,学生理解成了()厘米=()毫米
11.“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十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例1、做一做以及练习十一中部分题。
教材与学情分析:
“倍”是小学数学里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学生后续学习分数、比例、一次函数的基础。修订后的本册教材,将原来分散在二年级上册和二年级下册的表内乘、除法教学单元中关于“整数倍”的内容在本单元集中编排。教材中的例1,即通过对萝卜的分类计数、圈图比较,把抽象的新知识“倍”与学生已经掌握的“几个几”建立联系,初步认识倍的概念。再通过比较小棒、圆片等大量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倍的直观模型,感受倍的本质特征。
三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虽储备了乘法、除法的意义和“几个几”等知识,但“倍”的概念涉及两个量之间的比较,十分抽象,不易理解,学生学习起来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将事物间的数量关系直观化。
教学目标: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建立倍的直观模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形成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在操作活动中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法学法:教法采用设疑诱导法、直观演示法、游戏激趣法,学法采用自主探究法、类比迁移法、合作交流法、直观操作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圆片、小棒、三角形等学具。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准备带你们去数学王国里玩一玩,但是有个要求,只有正确完成下面这个游戏,数学王国的大门才会敞开。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师:这是一个拍手的游戏。你们拍2下,我拍3个2下。请大家注意老师是怎么拍的。
师:拍的时候要每两下停顿一会儿。
师:我拍3下,你们拍2个3下。
师:你们拍4下,我拍3个4下。
师:我拍5下,你们拍3个5下。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棒!这有节奏的拍手声把数学王国的大门打开了,快看,几只可爱的小兔子都来迎接你们了。(课件出示主题图。)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做拍手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几个几”的知识,为教学新知做准备。】
二、探究新知
(一)初步认识倍
活动一:看一看,摆一摆。
师:小兔子们今天准备过一个收获节。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图中有什么,并数一数,它们分别有多少?
生:图中有6只小兔子,2根胡萝卜,6根红萝卜,10根白萝卜。
师:仔细观察红萝卜的根数和胡萝卜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请同学拿出两种学具分别代表胡萝卜和红萝卜来摆一摆:第一行先摆胡萝卜2根,第二行再摆红萝卜6根。
师:你是怎么摆的,为什么这么摆,胡萝卜的根数和红萝卜的根数有什么关系?
生:胡萝卜2根放一起,红萝卜每两根放一起,是3个2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每两根圈一圈。)
师:胡萝卜2根,红萝卜是3个2根,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这就是数学王国的新朋友——倍。(教师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师:请同桌再互相说一说胡萝卜的根数和红萝卜的根数的关系。(再指名说一说。)
活动二:摆一摆,圈一圈。
师:白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又有怎样的关系,请同学们再拿出两种学具分别代表胡萝卜和白萝卜来摆一摆。想一想,怎样摆能够很容易看出它们根数之间的关系?
(学生用学具摆。)
师:摆好的同学谁来说说是怎么摆的,能让大家很容易看出它们根数之间的关系。
生:第一行先摆胡萝卜2根,第二行摆白萝卜10根,摆的时候每两根放在一起,是5个2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50页,在教材图中把白萝卜圈一圈。让我们一看就知道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圈好后完成下面的填空。
(生圈画后填空。)
师:谁来说说是怎样圈的,白萝卜的根数和胡萝卜的根数有什么关系?
生:我是把白萝卜每两根圈一圈,白萝卜的根数和胡萝卜的5倍。
【设计意图:由看教师演示到学生亲自动手摆与圈画,是学生理解、内化知识的一个重要过程,充分借助几何直观的手段,有助于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从而进一步体会了倍的概念。】
(二)深入理解倍
师:看着自己动手种出的水灵灵的萝卜,小兔子禁不住吃掉了一根红萝卜。请同学们观察,这时白萝卜的根数和红萝卜的根数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小兔子吃掉一根红萝卜,还剩5根红萝卜,白萝卜是10根,是两个5,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红萝卜的2倍。
师:这萝卜真是太好吃了,小兔子又吃掉了一根红萝卜。再请同学们观察,这时红萝卜的根数和胡萝卜的根数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现在是4根红萝卜,是两个2根,所以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和2倍。
师:小兔子们吃着自己收获的萝卜可真开心呀。不一会儿,它们又吃了两个白萝卜,这时白萝卜的根数和胡萝卜的根数有什么关系呢?
生:还剩8个白萝卜,是4个2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4倍。endprint
师小结:两个数进行比较,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设计意图:通过不断改变标准量和比较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充分认识到倍的本质是两个数量在相互比较时,把其中的一个量作为标准,另一个量包含有几个这个量就是它的几倍。】
三、练习巩固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共同认识了数学王国的倍,它还要考一考大家,你们接受挑战吗?
1.填一填。
师:你们认真观察3种圆片的种类及数量,比较它们的倍数关系,自己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汇报。
2.比一比。
师:这里有两根跳绳,比一比,长跳绳的长度是短跳绳的几倍?
3.想一想,摆一摆。
师:仔细观察图,“第一行的4倍”是什么意思?拿出小棒试着摆一摆,第二行摆几个5根,一共是多少根?
生:“第一行的4倍”意思是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的4倍,5的4倍就是20根。
师:如果我把第一行变为4根,那么第二行应该摆多少根?
生:第二行是16根。
4.摆一摆,说一说。
师:摆一架飞机用5根小棒,10根小棒能摆几架飞机?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生:能摆2架飞机。
师:摆4架飞机用几根小棒?请同学们再摆一摆。
生:用20根小棒。
师:有15根小棒能摆几架飞机呢?不摆小棒你能直接说出来吗。
师:摆6架飞机用多少根小棒呢?
【设计意图:共设计了四个层次的梯度练习,在丰富的比较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倍的本质,感受比的“标准量”的重要。两道变式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己构造出有倍数关系的数学问题,训练了学生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倍概念的理解,为后面的知识学习做铺垫。】
四、拓展提升
师:同学们,你们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今天学习的倍吗?
生:爸爸的体重是我的体重的3倍。
生:我的文具盒的价钱是笔记本的8倍。
…………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了倍这一知识,引导他们去发现生活中数据之间的倍数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五、质疑总结
师:下课铃快要响了,数学王国也要关门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在学习中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你还想知道什么?
师:现在老师要表扬本节课中表现最突出的×××和×××两名同学,现在请他们手拉手走出教室。其余同学离开教室的时候,请动脑筋想一想,怎样走,让大家一眼看出剩下的人数是他们二人的几倍。(学生纷纷两人一组手牵手快乐地离开了教室。)
【设计意图:先鼓励学生谈谈收获,并质疑问难,最后以游戏结束全课,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也再次加深了对倍的认识。】
反思:
“倍”这一概念是学生首次接触,对于“倍”的概念的建立与理解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让每个学生在看、摆、圈、说等活动中,凸现学生思维的真实状态,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
1.注重趣味情境的创设。新课伊始创设了去数学王国玩一玩的情境,做对拍手游戏就可以打开数学大门。这样引入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复习了“几个几”,为新课做好铺垫。新课时创设了小兔子过收获节的情境,教育学生劳动最光荣。
2.注重形象思维的内化。本节课的新授部分有两个层次,初步认识倍和深入理解倍,这两个层次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比较抽象。所以在设计这两个层次的教学时,注重把直观形象的图形和操作活动内化为学生的数学思维。如第一层次让学生看一看主题图,摆一摆学具,圈一圈萝卜图。再如第二层次,小兔子们过收获节吃萝卜,通过变式、比较帮助小朋友们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使直观形象的萝卜图内化为对“倍”的数学思维。
3.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与渗透。本节课中,不管是在对倍的感知和理解上,还是在倍的概念练习巩固上,都注意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这样的设计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形象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
【67的认识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认识线段的教学反思06-23
《认识圆柱》的教学反思07-03
教学《认识角》的反思07-24
秒的认识教学反思12-05
《认识整时》的教学反思07-13
角的认识复习教学反思07-15
《认识小数》的复习教学反思09-01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13
《球的认识》数学教学反思08-21
角的初步认识整体教学反思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