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热点分析论文

2024-12-09

国际关系热点分析论文(精选8篇)

1.国际关系热点分析论文 篇一

长期关系:分析和处理婆媳关系的问题

婆媳关系是家庭关系里面的千古难题,很多走进婚姻的女人都会感慨婆媳关系的相处不易,处理不好就会破坏夫妻之间的感情,现代离婚率过高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婆媳关系不和谐,可见,婆媳关系的好坏对婚姻家庭和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应该怎样处理好婆媳关系?

处理好婆媳关系是维系婚姻幸福的一个重要步骤,女人作为媳妇和婆婆相处,应该怎样做才能够和睦?为了你和你婆婆能够和睦相处,把婆媳关系处理好,你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让婆婆感到有威胁。有一个笑话是母亲花了好几年教会了儿子穿裤子,而媳妇则花了几秒钟就让儿子把裤子脱掉。如果处理不好婆媳关系,那么就会让婆婆感觉到你把她的儿子掳走了,她的地位受到了威胁。一定不要把这种威胁感暴增,在婆婆面前,不要和老公秀恩爱,不要有亲昵的举动,不要向老公撒娇,因为这也是很容易引起婆婆的妒忌心理。

2、不要在婆婆面前数落老公。天下没有父母是不疼爱自己的儿子的,你以后的儿子也一样。在婆婆面前,你自己的老公就算没出息那也是她的心肝宝贝。千万不要在婆婆面前数落他,诋毁他,不然很容易发生婆媳大战。聪明的女人就会知道在婆婆面前应该夸赞自己的老公优秀,在夸赞的过程中,可以隐藏一些婆婆努力培养老公的感激之情和敬佩之情,偶尔正面夸赞夸赞婆婆对自己老公的培养方式。相信这样必定可以讨得你婆婆不少的欢心,心里乐滋滋的。

3、在婆婆面前要对自己的丈夫好。婆媳关系不好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你们都爱着同一个男人,在暗中为自己的地位高低而慢慢形成了很大的婆媳矛盾。天下的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婚姻生活都能幸福,只有你在婆婆面前给自己丈夫尊重和善良,温柔体贴地对他,爱他,让婆婆对你的好感就会大增,自然很多的误解就会不存在,而婆媳关系也会处理得很好。

二、男人在婆媳关系中的作用

现实里更多人想要的都是家庭美满,事业有成,在婆媳关系中男人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聪明的男人能让婆媳之间化干戈为玉帛,平衡好婆媳之间的关系,获得长久的安宁。

1.别偏袒某一方

男人要做的事和事老的角色,所以一定要记得,不要被一时迷惑,选择站队。因为一旦你选择了站队,你所说的任何话,在另一方的耳里就已经先入为主,认为你有失公道。从而更加激化两边的矛盾,一点缓和的作用都没有。

因此,男人要学会跳开这个局面,对事不对人,帮里不帮亲。这样才能打开婆婆和媳妇的眼界,不会总把眼光注意在日常的小事中来。而是把视野放在更大的事情来,从而能为大局出发,各自妥协和让步一些,让家庭更和睦。

2.被依赖辈序讲理

别顾着整理关系,然后就跟她们分辈序,希望妻子能够多谅解母亲,老妈能让着点小辈。这种思路也许在男性思维里非常合理,但是在女性世界却是很难站得住脚的。因为女人关注的问题很多时候都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这样做,有没有顾虑到她的感受。所以,不要试着跟女人谈逻辑,也不要怪女人不讲道理,因为这本身就不是他们注意的点所在。

3.主动出击比坐以待毙好

不要久得难得和睦,就可以偷懒不用做,等到事情发生了再谈解决。不要有这种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推卸心里。对那只被抓走的羊来说,一切都晚了。别等到失去了再谈珍惜,别等到伤害了再谈弥补。作为最了解母亲和妻子的人,你最该做的应该是未雨绸缪。在两人没见面前,

先分别给她们打预防针,告诉对方的一些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给她们和谐相处铺垫一条通天大道。

三、从心态的角度分析婆媳问题

婆婆与媳妇,总是每个人说得都有道理,但是两个有道理的人却会产生矛盾,是因为她们两个人的心态不一样,如果要真正处理好婆媳问题,需要从心态入手了。

男人的心态

男人在两个一生中最爱的女人中间,一个是自己许诺一生的妻子,一个是给自己生命的母亲,难免会两难,不知道到底应该帮哪一边,而且好像无论帮哪一边都会让另外一边不高兴了。

实际上,在婆媳问题上,男人不仅不能不帮,而且还要主动积极去帮,只有男人发挥出自己浑身解数,两边都帮,两边都支持,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两个女人都知道,其实你两个人都很爱,而且不愿意抛弃任何一个,如果你们继续吵下去,遭殃的会是我。这样一来,两个女人定会因为心疼你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男人一定要积极解决问题。

母亲的心态

而母亲的心态呢,最常见的莫过于觉得自己的儿子被另外一个女人霸占了。男人要体谅,如果不能理解,请参考一下,自己的女儿嫁给另一个男人的时候,作为父亲,也自然会有一种失落感。所以,自己的母亲同样也是这样的心态啊。

要让母亲觉得舒服,自己应该尽可能的让母亲喜欢上媳妇,让她知道媳妇的好,让她觉得,你并没有因为结了婚,就不理她了。而是,现在结了婚,反而多了一个人来孝敬她,这么一来,她的心情肯定就舒坦很多了。

妻子的心态

嫁到一个新的家庭,一切对她来说都是陌生的,所以,对除了你以外的人的指指点点难免是会有排斥的态度,难免会有不安全感。这时候,你应该给多一点机会配着她们两个在一起,让她们相互之间多点了解,误会加深。

再者,你应该让你的妻子知道,你非常尊重你母亲,但同时很爱妻子,你只是不希望妻子想和母亲作对,你把母亲的心态解释一般给她听,就当做你是她们两个的传声筒,通过你讲的话,是比她们自己讲更有说服力的。总之,你不能让妻子觉得你是在自己家门内合着家里人欺负她,因为她真的会很害怕,所以她才会反抗,所以才会有婆媳矛盾,要多多体谅妻子。

其实,你也不必过于害怕和婆婆相处,想要处理好婆媳关系,一定要讲究技巧和分寸,有些婆婆还是很有素质和讲道理的,你们的关系很玄妙,都是因为共同爱一个男人而相处,有时候也不忍心让你们都爱的男人成为你们战争的磨心,想处理好婆媳关系就多看看上面几点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国际关系热点分析论文 篇二

一、国际贸易促进了国际物流的产生

国际物流的发展前提就是国际贸易, 同样国际物流也是实现国际贸易的必要的条件。如果说没有了国际物流的大力支撑, 商品就没有办法在国家之间移动, 这样国际贸易也就因此没有办法完成。所以说国际贸易的发展必定会推动国际物流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双方对于国际物流服务的要求会随着国际贸易发展而加强, 这样国际物流就会从早期仅指物理性移动, 发展到了今天的包括采购、包装、运输到流通的一整个综合过程。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是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国际物流, 并且促进其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二、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国际物流的进步

物流技术指的是在物流活动中所要用到的自然科学或者社会科学方面在理论和设备及工艺的统称。国际贸易的发展, 给现代企业以及整个社会的物流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是促进现代物流技术往科技化、系统化发展的主要的动力。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尽管质量因素在消费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可是消费者同时也非常关注价格, 这仍然是我国国际贸易中一个制胜的法宝。目前国际贸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降低运行成本:订单成本、运输价格、原材料成本以及库存的成本等。这就对于国际物流中的环节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这种推动下, 国际物流在技术上得以创新与发展。

三、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对国际物流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人类的需求层次在不断地提高。从一方面来看, 由于贸易量的增长和贸易商品种类的丰富, 国际贸易取得了更大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 国际贸易的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中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等正在逐步的让位于精密加工的产品。这种贸易的变化对于国际物流中的效率和安全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国际贸易对于国际物流未来趋势发展的影响

现在国际贸易的发展已进入到了买方市场, 很多贸易商都会为了迎合现代消费者的更加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那么随之出现的多样少量的贸易方法就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在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这种物流业务已经都发展得非常成熟了。总之,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深入发展必然会对我国的国际物流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五、国际物流的高效运转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保证

国际物流自从出现开始就已经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并且得以不断的壮大, 国际物流的深化发展也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在目前的国际贸易中, 我们无法忽视的就是跨国贸易带来的国际物流的增加。贸易量的增加势必会提升物流量。这就要求国际物流一定要在货物的转移和运输等各个环节都提供便利。现代物流技术的科技化和信息化都能够采用个性化的运送方式将产品快速的运送到消费者的手中。

物流企业的渠道和功能等都随着服务的扩大走向了规范化和系统化, 这可以更好地在贸易的过程中避免延迟交货以及损坏等风险。如果国际物流效率较低的话, 就会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

现在贸易过程中的货物转移等也对物流的各个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拿运输为例, 跟境内运输比起来的话, 国际运输所涉及到的环节更多, 就会产生更多的风险和复杂的情况。国际运输, 主要的是提供物流中的海运和空运、管道运输等, 所以选择一个正确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运输的过程中, 要用到的运送工具和运输方式都是众多的, 在中途还会经历较多次的装卸和搬运等。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要跟不同的货主和保险公司、海关和代理人打交道。每个国家的法律和发展现状都是不同的, 在这个过程中会牵扯到非常多的环节, 一旦发生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物流的效率。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国贸易商的竞争重点已经是怎样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的需求。在国际贸易中的服务目前正趋向于个性化和多样化。高效的物流运输系统就能够为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这样我国就能够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结语

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反馈的关系, 在这其中贸易对于国际物流的促进作用是要稍大于物流对于国际贸易的带动作用的。所以我们要抓住重点来共同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玉新.第三方逆向物流评价决策支持系统探讨[J].安装, 2004 (06)

[2]高扬.我国物流服务业应对全球竞争的发展战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04)

[3]刘会亚.电子商务环境下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2006 (01)

[4]单丽辉, 张仲义, 王喜富, 陈志伟.基于系统理论的物流网络分析与资源整合[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2)

3.国际关系热点分析论文 篇三

关键字:中共领导 集体 外交 智慧 决策艺术

一、中国外交历史与发展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封建官僚主义的统治,打败了日本鬼子。在1949年10月1日,在全世界的关注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代表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结束了受外国侵略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外交事业也从此慢慢发展起来了。“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深深刻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教训,想要获得国际的地位,首先就要努力发展经济,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使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和中国建立外交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加和开展外交活动,中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建国的第一年,中国就与苏联、东欧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为后来中国经济复苏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1955年,万隆国际会议上,中国同缅甸、印度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总理在会议上有关“求同存异”方针的发言更是让外国人感到震惊,形成了“万隆精神”,让他们领会到了中共领导人在外交方面的智慧,拉近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距离,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加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71年10月25日,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使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外交事业也出现了新的局面;1972年,中国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1979年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随后又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许多国家都主动与中国建交,与中国建交成了潮流;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发展迅速,中国的经济实力稳步提高,我国的外交事业也蓬勃发展,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中共领导集体处理国际关系的外交智慧与决策艺术分析

中共领导人从建国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积极想办法应对,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六十多年来,中共领导集体发生了几次大的变更,为了适应国际形势,中共领导集体对外的政策也做了合理的调整,中国的外交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外交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骄人的成绩,当然离不开中共领导集体正确的领导与决策。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世界呈两极化的格局。一边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另一边则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策略,积极参与维护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反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在“一边倒”的战略格局下,中国和苏联的友好关系全面发展,使得中国迅速和其他社会主义建立外交关系,中国的外交出现了高潮,在当时的“冷战”形势下,中共这一决策维护了中国的利益。上世纪60年代初,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中国为了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顶着美苏两国的压力,提出了“兩个中间地带”的外交政策,既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也反对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因为中国外交的目的就是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的事业而努力,“两个中间地带”政策有助于发展中国与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使中国赢得了一定的国际地位。毛主席在与利比亚总统的谈话中首次提出了他划分的“三个世界”,中国属于第三世界,成为了世界两极化形势下的新势力,摆脱了冷战对中国的束缚,国际地位迅速提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冷静思考国际形势之后,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这是为了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让中国与苏联、欧洲各国、美国、日本等广大经济实力强国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在稳定了周边环境之后,中国开始积极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不管是中国的外交还是经济都得到了飞跃。国际上经历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等重大政治事件之后,中共开始推行“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集中力量发展国内经济,科学合理的应对国际事务;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合理应对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格局。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频繁;中共新一代领导集体实行了开展了多边外交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方针,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格局,加速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三、结束语

中国的经济实力正在不断增强,世界各国对于中国的发展非常关注。中共领导集体是中国人民的核心,在处理国际外交关系方面,发挥了应有的智慧,做出了科学的决策。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未来的中国会更加的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外交文选[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600-601.

[2]沈国放.新形势下看中国的多边外交[J].世界知识,2006(17).

4.中日关系分析 篇四

摘要: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也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两国的关系源远流长,在两国长达2000余年的交往历史中虽然也有摩擦和冲突,但在大多数时间两国都是和睦共处,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而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两国无论在外交、经济还是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可割舍的联系,而这种互动的两国关系也正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关系,分析,外交,经济,文化教育,异同

一、中日外交关系分析

1.中日历史外交关系分析

中国和日本同是亚洲东部的两个古老国家,两国的历史和文化发展都很悠久,而中国的历史比日本更为悠久。中日两国在地理上的位置相距很近,现在经常被称作“一衣带水”的邻邦。纵观中日历史关系可用两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

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两国人民大约在距今二千多年前,就建立了交往关系。不过那时中国的历史已经前进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相交替的春秋战国时期,而居住在日本群岛上的居民,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氏族公社阶段,就是说,国家还没形成。由于汉族的经济文化发展较高,居住在汉族周围的民族和部落,自然要受到汉族的影响。中日两自人民间的最初交往,就是在汉族的经济、文化影响下实现的。

唐朝是两国文化交流的高峰期,既有日本使者云集长安,又有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在漫长的交往过程中,中国的文化得以传播,日本的文化得以迅速发展。在一衣带水的地理关系上,慢慢地形成了具有许多相同因素的东方文化观念和社会结构。就是到了近代,两国也不约而同地开始了推动社会发展的“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充分说明了两国在社会自身发展周期和韵律上的“近似性”。“两千年友好”,使两国人民长期享受和平邦交环境,长期享受彼此文化营养,长期享受社会文明成果。就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仍然有孙中山、鲁迅、郭沫若、周恩来等人为了革命及两国友谊的需要,来往于中日之间。“两千年友好”的历史证明,“和则两利”,和处才能共生,和谐就会共赢。

“五十年对立”使中日关系破裂,社会停滞不前。日本“明治维新”后,在其迅速强大的国力支持下,忘记了两国两千年友好的历史传统,扩张野心膨胀,悍然挑起了“中日甲午

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耻辱。几十年后的侵华战争,在中国人民未愈的伤口上,日本军国主义又犯下滔天罪行。两场战争在半个世纪中发生,使两国人民祖祖辈辈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瞬间破坏殆尽,使两国“两千年友好”的历史传统突然断裂,使两国人民失去了和平稳定,饱受着战争的煎熬和战争创伤的折磨。两场战争使中国社会倒退、国家分裂,使日本的繁荣瞬间变成废墟,国家主权受到限制。“五十年对立”的历史证明,“斗则两伤”,对立必然同输,战争一定同败。

而自1972年9月29日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发展总体顺利,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友好交流与互利合作不断取得进展,给两国带来重要利益,也为本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中日两国高层互访和接触频繁,特别是1998年底江泽民主席对日本进行了成功的国事访问。双方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认真回顾总结了本世纪中日关系历史的经验教训,宣布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并就进一步加强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做出了长远展望和全面规划。1999年7月,日本首相小渊惠三对我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双方再次确认了江主席1998年访日时达成的一系列重要政治共识,并就推动两国关系继续健康稳定发展、加强两国务实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合作重点和方向。中日两国政府和各界积极加紧全面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上述重要共识,开展各领域的友好合作,部分领域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彼此间有着充分的利益交融,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发展。友好相处,合作双赢,是符合中日两国根本利益的唯一正确选择。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继续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实现中日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中日两国都具有重要意义。

30多年来,中日经贸关系持续快速发展,双方已互为重要合作伙伴,相互依存日益加深。2004年中日贸易额达1678亿美元,与中美贸易、中欧贸易呈三足鼎立之势。同时,截至2004年底,日本累计对华投资协议金额达666亿美元,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外资来源。中日两国在推进东亚区域合作,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等地区和国际事务中也保持了协调与合作。作为中日关系得以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民间友好往来是中日关系独特的传统优势。两国年人员往来已由邦交正常化之初的不足1万人次发展到435万人次。两国间的友好城市已发展到226对。每周飞行于两国之间的各种航班多达500架次。

但是,随着近年来日本大国意识的膨胀,右翼政治势力愈加活跃,日方在历史、台湾等问题上大开倒车,不仅一再刺激中国人民的感情,而且失信于中国人民,致使中日关系出现当前复杂局面,这样的结果不利于日本,也不利于中国。

日本在战后未能彻底清算军国主义者所犯下的侵略罪行,也没有对年轻一代进行正确、全面的历史教育。因此,日本国内一直存在否认和美化侵略历史的社会土壤,右翼势力不时跳出来否认侵略历史,美化侵略战争,而日本政府则以种种借口,采取包庇纵容的态度。随着近年来日本社会思潮的右倾化,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消极倾向更趋突出。最近再次发生的历史教科书问题的实质就在于日本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不能以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年轻一代。日本政府的这种倒行逆施只能破坏包括中日关系在内的它与亚洲邻国的关系,有损它在亚洲及世界各国人民心中的形象。

早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时,周恩来总理就曾明确指出,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因此,中日两国都应采取向前看的态度,积极发展中日友好事业,致力于维护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在中日两国两千多年的交往史中,既有密切的现实联系,又有历史的恩怨,两国关系中的曲折变迁对各自国运兴衰都产生过重要影响,也都证明了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

2.对21世纪中日外交关系的展望

中日两国的经济合作展望21世纪的中日关系,两国间的经济合作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经济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的21世纪,发展中日两国的经贸关系对全面加深两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贸易方面日本期待着进一步降低或取消关税。近年来中国已在这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据报道,从92年到97年,中国先后7次降低关税。现在的关税已平均降到了17%,与发展中国家基本持平。相信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进展,这方面还会有较大的改进。另一方面,中国也希望日本减少对进口中国纺织品份额的限制,使两国贸易保持平衡。在投资方面,日本要求中国进一步开放金融、流通、通讯等服务领域;中国则希望日方多向交通、能源、环保等领域投资。目前,双方在这些问题上既有合作也有分歧。但发展中日经贸关系是由两国的根本利益所决定的,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分歧将逐步消除,合作会进一步加强。

可以预见,在下个世纪,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将逐渐加深。97年出现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就足以说明,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好坏,其影响决不仅限于该国国内,它会波及到其周边地区甚至全世界。作为亚洲乃至世界上有影响的国家,中日两国应当在未来的岁月里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精神,加强政策协调、信息分享和经验交流,进一步加深两国间经济技术合作,为亚洲及世界的经济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回顾中日两国交往的历程,可以说,友好合作是主流,冲突和摩擦也不少;展望未来,深深感到,中日友好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无论从国际形势的角度看,还是从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的渊源及两国人民的感情来讲,中日两国都没有理由不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中日两国建立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而且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正如江泽民主席1997年12月12日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所说的那样:“中日友好关系来之不易,凝聚了双方几代人的努力和心血,值得珍惜。为了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双方应当为建立和发展面向21世纪的睦邻友好合作而努力。”继97年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之后,98年又迎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0周年。为此,李鹏总理于97年11月对日本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98年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和国家主席江泽民也先后访问了日本。一国的主席、副主席和总理在一年的时间内连续访问同一个国家,在国际交往中是极其罕见的。这足以说明中国政府对中日关系的重视。值得一提的是,江主席去年的访问,不仅是历史上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日本,而且在这次访问中,中日两国还发表了关于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这是继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和1978年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之后,中日两国发表的第三份重要文件,对中日关系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我们相信,只要中日两国政府本着睦邻友好、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彼此多一些理解和信任,少一些冲突和摩擦,中日关系就会朝着和平、友好的方向发展,中日两国也必将会在携手迎接新世纪曙光的同时,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中日经济关系分析

1.经济全球化,使中日合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建交以来,中日经济关系在平等、互利原则下得到长足发展。近年来,双方经济关系在贸易、投资和金融领域发生了结构性良性变化。这些为中日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提供了较高的起点和扎实的基础。

(1)双边贸易稳步增长,贸易结构向水平分工方向发展。

1972年中日建交之后,由于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地理上仅一海之隔,经济交往条件得天独厚,经贸关系得到快速、稳定发展。2001年,由于“9•11”事件影响,美国及全球经济增长放慢,国际贸易条件急剧恶化,日本对全球的贸易出口减少15.7%,进口也减少7.9%,但惟有对华贸易总额比上年增长4%,达到891.96亿美元,与中日建交初期相比已经增长了

80倍以上。日本连续9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02年上半年,中日贸易额达451亿美元,其中日本对华出口增长11%,进口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中日贸易占日本贸易总量的份额比上年增长1.7%,达到12.8%,中国已多年成为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日贸易在总额不断上升的同时,表现出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贸易结构已经开始由“垂直”向“水平”方向发展。过去,中日贸易长期呈“垂直分工”形态,即中国从日本的进口多为工业制成品,而对日本出口则以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对日出口的商品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以服装、机电产品为主的制成品出口明显上升。2001年中国对日制成品出口比率已经高达84%,为历史最高值,其中机电产品出口保持了持续旺盛增长势头,从1990年的5.1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165.4亿美元,占中国对日出口总额的28.4%,仅次于纺织品的29.1%,居对日出口的第二位,2001年8月以后,纺织品月度统计开始出现下降趋势,而机电产品出口仍然呈上升走势,因此可以预测2002年机电产品将有望成为中国对日出口中所占份额最大的产品。(2)对华直接投资在起伏中上升,投资领域向高附加价值产业转变。

整个80年代,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较为缓慢,但是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日本企业对中国市场了解程度的不断加深,日本对华投资开始大幅增长,1995年形成高峰,投资额达44.7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在所有对华直接投资国家中名列第二,中国成为日本对亚洲投资最大的投资对象国。1996年以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大幅下滑,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日本对华投资进一步下落。直到2000年,由于中国加入WTO在即,日本对华投资欲望开始恢复。2001年在西方主要国家出现经济同步下滑的背景下,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合同件数仍然多达2003件,比上年增加了24.1%,合同金额为54.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47.3%;实际利用资金也达到43.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49%。日本对华投资尽管起伏较大,但在对华投资国家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截至2001年底,日本向中国投资企业达22370家,累计协议金额约441亿美元,实际利用金额约327亿美元。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对华直接投资国。90年代以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是投资结构正在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企业延伸,2001年日本对中国制造业的直接投资急剧上升,达到1590亿日元,比上年增加89.3%,相反对非制造业的直接投资只有209亿日元,同比下降18.4%。投资领域已由服装、食品等行业向电子、机械、汽车、建材等行业扩展。近年机电产品所以成为中国对日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产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结构发生变化,对机电等制造业投资比重明显上升,对两国贸易起到了拉动作用。

(3)中日签署货币互换协议,金融合作迈上新台阶。

过去中日两国的金融合作主要是围绕政府开发援助(ODA)展开的,自1979年12月至今,日本已经向中国提供总额约达2.7万亿日元的日元贷款,1112.8亿日元的无偿援助和1089.5亿日元的技术合作资金。日本对华援助约占中国接受外国政府贷款总额的50%以上,是对中国提供政府开发援助最多的国家。尽管近年来日本的ODA政策有些调整,但今后日本政府开发援助仍将是未来中日经济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东亚金融危机以来,中日两国在金融领域的合作逐日增多,除两国央行之间建立了定期对话机制、相互在对方增设金融分支机构外,更重要的是两国在2002年3月签署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实现了中日两国金融领域在亚太地区的高层次合作。根据上述协议,两国中央银行在必要时可向对方提供总额为3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安排,以协助稳定其金融市场秩序。日本是继泰国之后与中国第二个缔结这类协议的国家,作为外汇储备位居世界前两名的日本和中国在金融领域的这一合作不仅使两国经济关系走向新层次,也为今后两国在东亚地区的多边合作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中日货币互换协议作为东亚国家货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加快东亚货币安全网络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中日经济合作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展望未来,无论从目前两国经济运行轨迹看,还是从东亚地区多边领域走势看,中日经济合作都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1)中国加入WTO将成为中日发展经贸关系的重要动力。

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改革将进入同世界经济和贸易体系全面接轨,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与世界经济接轨就意味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日本多年奉行支持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期盼的重要目标。它将为中日两国经济关系的深入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加入WTO将加速降低中国关税总水平。2002年以来,中国关税总水平已经从15.3%下降到12%,已经下调了5332种进口产品的关税,非关税措施也大为减少。按中国入世承诺,关税总水平还将进一步下降,无疑将使外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更加容易。日本是中国连续多年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在中国进口国家中日本所占比例最大,一直占20%左右,远远超过欧美国家。在市场准入条件向好的背景下,作为中国近邻和最大贸易伙伴的日本必将成为中国入世后获利最多的国家。加入WTO后,中国将按WTO的规则调整外商投资的政策、法规。目前中国对外商投资领域的限制正在逐步撤除,外商投资的国民待遇问题也在很多方面已经得以实现。包括日本在内的境外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在日本官方及各家新闻

媒体进行的各类海外直接投资调查中,中国均成为日本企业未来海外直接投资的首选国家。可以预言随着入世后中国在入世各项承诺的陆续兑现,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热将再度升温。(2)中国在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巨大需求潜力将为中日两国深化合作提供可能。

在信息技术领域,美国的新经济泡沫破灭导致世界IT市场进入调整期,但这并不意味着IT革命的终结。日本虽然在IT领域落后于美国,但仍然在某些方面的技术位居世界前列。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移动电话市场,而且这一市场需求还在扩大。中国在IT市场的潜在需求正在化为现实的需求能力。据预测,到2006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电脑市场。中国对芯片的需求到2010年将会翻四番,为480亿美元。近年来世界IT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其重要目的就是要在中国IT市场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如果中日双方在手机上网、光纤通信、网络家电等等方面加强合作,一方面将大大推动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进程,同时日本也将在与中国的合作中获得巨大的市场效益。另外,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对其他产品也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仅以汽车为例,日本的汽车工业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作为支柱产业有过辉煌的历史,但目前作为日本经济支柱产业的作用正在下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还刚刚接近汽车时代的门槛。2001年,中国汽车的销售量超过200万台,增长16%,是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2002年1-6月的汽车销售为154.4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8.9%,预计全年将首次突破年销售300万辆,达到日本市场一半的规模。中国现在每百个家庭中只有两家拥有汽车,今后3-5年这个数字将翻一番甚至还多。目前,德国等欧美汽车因早于日本抢先进入中国而成为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流产品。日本正努力迎头赶上。2002年日本汽车工业巨头先后进入中国。继2002年7月,日本本田汽车宣布将在广州开发区建立一个出口车生产基地后,日本汽车界的领头羊丰田公司与中国“一汽”签署了战略伙伴协议;日产汽车也立即宣布与东风汽车签署了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于2003年在武汉成立国内规模最大的合资公司,并共同生产日产全系列乘用车和东风的重、中轻型卡车和客车。到2002年9月为止,日本汽车三巨头均已在中国安营扎寨。在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正在日益扩大的背景下,未来几年中日两国在汽车领域的合作将进入大发展时期。

(3)东亚合作的进展将为中日两国加强经济合作提供平台。

近年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发展。欧洲经济一体化水平最高,既有关税同盟又有统一货币,合作区域不断扩大;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正在向中南美扩展,美洲34个国家已正式宣布在2005年1月成立美洲自由贸易协定(FTAA)。南亚、中东、非洲也均有各自形式不同的地区经贸组织。这些地区贸易组织对域外国家产品设置障碍,制

约了东亚国家对外贸易的正常发展。在此情况下,加速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已经成为亚太国家的共识。80年代末以来,区域内贸易已经有长足发展,东亚国家自日本与“东亚四小”、东盟、中国之间相互贸易额已在本国对外贸易总额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经过东亚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之后,东亚国家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只有把本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融入东亚经济圈的框架内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此情况下,东亚区域合作的步伐明显加快,其中“10+3”框架与APEC所涵盖的成员国相比不仅更具加快推进贸易自由化进程的紧迫性,也更加具备成功的条件,因而近年“10+3”框架内的合作已经进入到机制化、务实性的新阶段。此外,地区金融合作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东亚国家之间有关双边及多边贸易自由化谈判也纷纷列入议事日程。日本与新加坡、韩国已开始讨论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事宜。中国与东盟,日本与东盟之间也在加快自由贸易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在东亚地区目前已经形成的地区合作平台中,中日两国如何发挥作用将成为东亚地区提升经济合作的关键。

3.中日经济合作还需要克服一些障碍

30年来,尽管中日经济关系的发展较之政治关系相对平稳,但也并非一帆风顺。1995年以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大幅下滑;90年代末期,日本对华ODA政策调整,大幅度减少对华援助额;2001年中日之间首次出现较为激烈的贸易摩擦。这些问题均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制约了两国经济关系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其各自不同的国内背景和国际环境变化的影响,但一个共同原因是中国经济的崛起,与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形成强烈反差,导致日本国内某些势力制造的“中国威胁论”有一定市场。这些人开始对日本政府支持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政策产生怀疑甚至抵触,认为日趋增加的中国产品将缩小日本产品的市场份额;对华直接投资的增加正在导致日本国内“产业空洞化”;中国经济的崛起将给日本经济带来威胁等等。这些看法不仅对日本企业对华投资形成一定制约,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日本政府调整ODA政策的一个重要口实,是影响中日经济关系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但是,日本某些人士散布的这些观点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其一,日本国内的“空洞化”与中日经济紧密化没有直接联系。所谓“产业空洞化”是指由于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导致母国国内制造业部门的生产和就业大幅减少、竞争力下降、结构性失业增加等较严重问题的一种经济现象。尽管日本外转的产业不少,但日本作为世界上的制造业大国和制成品出口大国的地位仍然没有改变。据日本财务省的统计,1988年日本主要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92.2%,到2001年这一比例为90%,略有下降,但仍然高于其他国家而位于世界前列。说一个制成品出口全球名列前茅的国家出现产业空洞化显然缺乏根据。

日本制造业为降低成本而移师海外并非始于今日。早在1985年西方发达国家首脑会议达成《广场协议》,力促日元升值以后,竞争力受到严重削弱的日本企业即开始移师海外。与目前不同的是当时是把产品零部件送到海外进行组装生产,现在则是把从原材料到生产线都搬到国外。从日本企业向海外转移的情况看,欧美地区一直是日本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的首选地区,亚洲只占很少一部分。2000年,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中,美国约占64.9%,西欧9国约占30.1%,中国只占4%。这一投资布局说明即使日本真正发生了“产业空洞化”的问题也与中国没有直接联系。

日本企业向海外转移生产是其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据2001年2月日本经济产业省的调查,在日本转向海外生产的企业中,80%是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和加工企业,另一部分是子公司或零部件生产厂家,为在当地进行生产的母公司和相关客户提供配套产品和零部件。这些海外工厂生产的产品约有68%销售海外,返销日本国内的只占32%。事实说明日本扩大海外生产的企业多为低附加价值产业,对本国产业并不构成冲击;扩大海外生产的目的主要是占据海外市场,对本国市场的冲击力十分有限。因此日本企业来华进行直接投资不仅是降低成本、增加企业效益的良好途径,也是日本企业增强竞争力,拓展国际市场的战略选择。

其二,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会对日本经济构成威胁缺乏足够的依据。中国现有的经济实力与日本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首先,尽管中国经济近20年获得了近两位数的高增长,但其GDP总量也仅仅是日本的四分之一;而中国人口却是日本的10倍,就是说中国的人均GDP仅仅是日本的四十分之一,在2000年世界人均GDP排名中,中国仅仅从过去的140位上升到第128位。所以,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并不等于中国现有经济的高实力。由于基础薄、起点低,中国经济即使保持目前的高速发展势头,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也难以弥补与日本经济实力的差距。据中国国家信息中心最新测算,如果世界经济以平均每年2.5%的速度增长,中国经济以5%-7%的速度增长,那么中国的经济规模将在2050年才能占到世界经济总体规模的16%左右,大体上相当于日本目前的水平。更重要的是,中国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发展睦邻友好是中国既定国策和外交政策的重点。中国现在不会对包括日本在内的任何国家构成威胁,即使将来实现了经济现代化,也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所决定的。事实是,日本从中国经济发展中主要是受益,而不是受损,更不是受到“威胁”。中国经济越发展,经济规模和市场容量越大,中日经贸关系发展规模和余地也就越大,日本受益就越多。

其三,鉴于两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中日经济的发展有赖于两国加强经济合作。从两国的基本国情非对称性和

经济发展趋势看,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市场广阔,但中国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需要不断地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日本既是资金大国也是技术大国,近年中日经济合作对中国的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日本资源缺乏,市场狭小,为维持经济大国的地位,不仅需要不断巩固在世界经济中已有的市场,更重要是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开拓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因而发展对华经济关系是日本实现再发展和维系经济大国地位的必要条件之一。从两国产业结构的差异看,中国为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明显落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速度不断提高;日本产业高度化的进展和产品升级换代进程加速,使之要不断为相对落后的产业寻求海外生存空间。中日两国产业结构上的差异性将推动两国的互利合作进一步向纵深拓展。从两国贸易结构看,日本从中国进口纺织品、机电音像设备及零部件、食品、矿产品、光学仪器及零部件等;向中国出口机电音像设备、化工产品、塑料及塑料制品、光学仪器及零部件等。日本高附加价值产品对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样,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从日本进口产品日趋扩大,日本市场上物美价廉的中国制品也不断增加,不仅有利于刺激有效需求的扩大,拉动了日本经济,也为日本社会稳定发挥了一定作用。从东亚地区经济合作进展情况看,缺乏强有力的主导国家是东亚合作难有实质性进展的关键所在。日本是总体经济实力世界排名第二的经济强国,其制造业实力在世界上仍然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占东亚地区的60%以上;中国是世界经济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其人口占东亚地区的人口60%以上,是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中日两国2001年的GDP接近6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在7千亿美元以上。中日两国在本地区的独特地位决定了两国必将在今后东亚合作发挥重要作用。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如果与欧美两个经济圈单打独斗,结果必然是吃败仗。东亚地区要想在未来的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日之间的有效合作。4.展望未来,稳定快速发展将惠及双方

中日经贸关系存在着一定的阻力和不利因素,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但保持稳定快速发展是双方的共同利益所在,前景应该是明朗的。

首先,两国政治关系的改善消减了双方经济关系向前发展的障碍。2006年10月,安倍首相对中国进行“破冰之旅”的访问,一举打破了5年来两国政府首脑不进行互访的僵局,双方同意建立战略互惠关系。安倍还提出“要让中日关系中的政治、经济两个轮子都转动”主张,以结束中日关系“政冷经不热”的不正常状态。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对日本进行了“融冰之旅”访问,双方就推动中日关系全面稳定发展和进一步扩大贸易、投资、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达成了共识。为落实两国政府首脑达成的共识,双方已建立由日本经济

产业相和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之间的高层对话机制,就能源问题的合作与协调展开对话与协商。两国还正在磋商建立高层经济对话机制,以就整个经济领域的重大问题进行战略性对话,推动两国经济关系的持续强劲发展。

其次,中日在经济上已建立极为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谁也离不开谁。大力加强经贸交流与合作,促进互惠双赢,是双方惟一的正确选择。对日本来说,现在中国已成其最大贸易伙伴和总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出口国之一。据日方统计,从2001年至2006年,日本对华出口年均增长达21.2%,远高于同期日本总出口年均增长5.7%的水平。日本所以能摆脱“失去的十年”的经济低迷局面,连续6年实现经济回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华贸易和投资。因此,日本学者指出:“离开作为世界经济发动机的中国,就谈不到日本经济的恢复和产业的发展。”

其三,中日两国经济关系潜力巨大,推进双方经济关系发展的有利因素趋于增强,不利因素趋于减弱。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居民消费能力迅增、对外开放愈益深化和扩大,以及日本走出“泡沫经济”的迷局、实现经济持续复苏,是促进中日经济关系发展的最大利多因素。展望前景,中日经济关系可望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不断跃升新台阶。

三、中日文化关系分析

1.中日文化渊源

说道中日文化的渊源,奈良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甚至可以说奈良是中日文化同源的象征。奈良在日本中南部,是日本文化的发祥地。奈良是公元710年仿照中国唐代的长安城修建的“平京城”,直到784年都是日本的首都,在74年中先后有七代天皇在奈良主政。如今,奈良被称为日本七大城市之一,由于保存有东大寺、法隆寺、唐招提寺等名寺古迹而被列入世界遗产,成为中日两国古代友好交往最宝贵的历史见证之一。

唐代中国的佛学、建筑、医学、诗歌曾是日本古代文明的重要源泉。法隆寺始建于公元607年,是日本圣德太子当政时修建的。法隆寺有48座佛教建筑,其中11座建筑修建于公元8世纪前后,体现了中国古代佛教建筑与日本文化的融合。日本古代定都奈良后曾向中国派出遣唐使和留学生、留学僧。唐招提寺更是中日友好交往历史的见证。它是唐代高僧鉴真(公元688—763年)东渡日本后,于公元759年开工修建的,具有浓郁的中国盛唐建筑风格,已被确定为日本国宝。当时,扬州的鉴真和尚受日本留学僧之邀赴日传道,五次东渡失

败,双目失明仍矢志不渝。754年第六次东渡日本,终于到达奈良,把中国的佛学戒律、建筑学、医药学等介绍给日本,直到长眠于奈良,为日本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其后,日本古代高僧空海于公元804年到长安留学,带回大量经书,建立日本真言密宗,醍醐天皇赐为弘法大师,使佛教在日本进一步弘扬光大。

至今,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仍然是日本民族的精神食粮。《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译著在日本的书店中常年畅销不衰,甚至连明代作者洪应明所著《菜根谭》也成为近年最抢手的畅销书之一。各种版本的《三国演义》家喻户晓,连《杨家将》也成为日本当代作家手中的创作题材。在日本,学习汉语的人不断增加,据报道现约有200多万人,仅次于学习英语的人数。在日本,约600所大学和550多所高中开设了汉语课程。截至去年,日本在各大学设立了10家孔子学院。日本许多人学习汉语是出自个人兴趣和对中国的亲近感,而中国古代文明留在日本的名胜古迹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去年底福田首相访华时,特地前往孔子的故乡曲阜参观,向世界表明中日两国文化同源,并且有“和为贵”等共同价值观,增进了两国之间文化的认同。

2.中日两国文化异同

两国文化虽然源远流长,但也各具自身的特色,下面我们简单分析一下两国文化的异同。(1)饮食文化的异同。

下面我们简单看一下两国饮食文化中的相同之处。首先中日两国的主食都以大米为主,大米在中日两国饮食文化中均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大米味甜、平和、补中益气、建脾胃,中日两国均认为大米是理想的主食。中国是农业大国,南北方人都喜欢吃大米,特别是南方人,以大米为主食,而且这一习俗历史悠久。北方人由于自然条件所限制,虽以小麦、小米、大豆等杂粮为主,但如有大米也很爱吃。而日本自古以来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加之气候土壤适宜稻米生长,所以整个大和民族一直食用大米,并把大米品种改良得好吃、好存,使日本民族以大米为主食,并钟情日本大米。对于面食,中国人是最早种植小麦的地方,而各种面食又源于小麦,小麦种植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对面食也是由衷的热爱,特别是面条,中日两国人都很爱吃,但由于日本的水质好,有丰富的海鲜,使得面条特别好吃。如果说面条源于中国却盛极日本,是一点也不过分的,提到面食,不得不提饺子,对于中国北方人,特别是逢年过节,是必备之选,对于日本人也很喜欢吃饺子。

然而中日两国饮食文化又存在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双方的待客方式及观念大相径庭

中国人待客,喜欢“宁剩勿少”,好像桌上饭菜剩得越多,越能显示出主人的盛情与美

意。即使饭后桌上一大堆残羹剩饭,主人也还会再三表示歉意:“没有什么可吃的,真过意不去。”而日本人待客,“料理”(菜肴)的数量会恰到好处,既让客人吃饱,又不剩饭剩菜,否则会认为太浪费了。“料理”所用的材料讲究“新、奇、鲜”,并非全是“鱼肉荤腥”,而是荤素搭配,哪怕是自家长的一把不起眼的青菜,主人也会很自豪地向客人宣称“这是自家产的啊”;“ 这个菜很好吃呀”,以此表明待客之盛情。并且,日本人使用的餐具也有一番讲究,往往根据菜的种类选用不同的器皿,而且会在菜上放些花草增加自然感。此为差异之一 ②烹调方法有很大差异

中国菜讲究“色、香、味”,属美昧型菜肴;日本料理注重“新、奇、鲜”,为营养型菜肴。中国菜分为多种菜系,并有“烧、炒、爆、煮、炸、蒸”等二十多种烹制方法,这是日本料理所望尘莫及的。同本人喜爱清淡的口味,生食或把食物放入水中煮食为多,所以日本料理被称为“煮文化”。这种做法也许与日本水源充足、木材丰富有关。除此之外,日本料理的烹制方法还有烧、烤.炸等有限的几种。制做中国菜时,特别讲究火候。其做工之精细,种类之繁多,令日本人目不暇接,因此,有些专业用语译成日语时,很难找到与之匹配的词汇,只能做相应的解释。而有的中国菜肴为了翻译起来简练,干脆采用音译 ③饮酒习俗的不同

中国的酒与茶同样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人与酒结下不解之缘。所谓无酒不成宴,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欢,无酒不成敬。中国人请客吃饭,除了准备丰盛的饭菜外,更是大设佳酿良液,劝酒畅饮,甚至逼酒,不醉不归,以示诚心。酒还另有妙用,烦劳一天,适量饮酒,便可化解疲劳,疏通筋脉。古今人物更喜以酒消愁,千古诗篇中,国事家事天下事与酒亲密纠缠,有“诗酒不分家”之说。中国酒类之多冠盖四海,大致可分为白酒、黄酒、啤酒、果酒、料酒等,具体品种无以数计。单就名酒而言就不下300种。

日本酒类也不少,清酒闻名遐迩,从味道说,有甜辣两种;从等级说,有特级、一级和二级三种,大概都在15度上下。最有名的清酒有“大关”、“菊正宗”和“富久娘”等,京都的“月桂冠”、广岛的“醉心”和秋田的“太平山”也不错。日本人很喜欢喝酒,尤其在晚上,每天下班后,大都要喝一杯后再回家,直接回家的人也要在家喝一杯,而且往往与中国人一样边吃边喝;而不似西方人的有时不吃也喝,干喝不吃。许多日本公司的职员,每周要有三四天在外面喝到深夜,方才如倦鸟归巢;因此也才有了没有酒也便没有日本的现代化之说。但是,日本人不胜酒,喝的并不多,他们喜欢饮酒放歌,有时表现出日本人的豪放性格,有时流露出凄凄痛楚的浓厚民族色彩。酒的作用更表现在交易场上,饮酒只是一种形式和手段,真正目的却在谈生意上。

日本人的喝酒,却又是与工作截然分开的;工作时间饮酒是根本不允许的。一般情况下,日本人在喝酒时也不会涉及友人之间应办的正经事的话题。在为了公司利益的宴请场合,日本人干杯时的心态,是无意为之而不得已为之;所以喝得极为谨慎与表面化。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对酒后的失态,日本人仍不会真正地感到脸红;对酒精作用下的言行,也并不抱着应有的责任感。因为日本的文化中,现在和将来都大约都不会产生这样的约束内容。这与中国社会的喝酒即工作,不喝酒不办正经事的世风,形成了尖锐的对照.④待客方面的差异

中国人好客,常常轮流作东聚餐,到了吃饭时间,如果谁说一句“走,吃饭去!”往往是邀请的人掏钱,并且在餐桌上没有两、三小时是下不来的。而在日本,同样的场合,即使谁说“去吃饭吧”,那也往往是各付各帐的,彼此之间用不着客气。另外,日本人吃饭讲究速度,即使是公司的老板,午饭通常也只吃一碗五、六百日元的面或“盒饭”了事。

纵观上述中日两国饮食文化的差异,究其原因,与两国的历史发展密切相关。中国自古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封建主义起着主导作用。中国作为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形成了温、良、恭、俭、让的民族风貌与世态人情。翻一翻《礼记》的《内则》与《曲礼》篇,便可以清楚地知道,远在那个年代,中国人举凡进食的规律、礼数、章法和禁忌等,都已有明晰的总结和具体的守则。这些礼仪伴随着农耕文化的成熟而日臻完善,成为中国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由此产生了许多吃的学问。自古以来,中国的美食家层出不穷,有名人,也有平民百姓。如苏轼的“东坡肉”,麻婆发明了“麻婆豆腐”,各个朝代产生了林林总总的名吃.日本至平安时代,崇中媚华,只要是唐朝的东西,大都会赢得平民百姓,尤其得到贵族阶层的崇尚和效仿。可以说,中国的食文明对日本人吃喝之道的形成,起着卤水点豆腐般的推进作用。另一方面,日本人对于得来不易的人家的好东西,一旦到手便绝对不肯轻易放弃。明治时代开始,随着西餐的引进,不但使日本料理的面目大为改观:而且,食文化领域里的西方文明,也开始在日本列岛上生根、开花、结果。这使得日本饮食文化的整体素质,既具有东方之美,又饱饮了足够的人类现代营养。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并且达到了较高的文化品位。但是,由于日本地域狭小,物产不丰,尤其是“明治维新”以后,统治者的目光主要瞄准对外扩张和经济发展上,很少顾及吃了。因此,日本人从小就养成了“节约”、不奢侈的习惯,以至有了闻名世界的“美名”—— “小气”。近百年来,内优外患的国情,使得中国文化的发展由长期领先变为明显滞后。中国的饭菜虽然还足那么令人叫绝,但整体素养却令人不敢恭维了。一些中国饮食文化的遗产和习性,在我们邻居日本那里保存得完好无损并得到了发扬光大。在日本,你可以随处享受到日本普通家庭的

饮食礼仪的快慰。家庭主妇做好饭菜之后,喊家人将餐桌团团围住,全家人对饭菜鞠躬道: “我领受了,并拿起筷子开始用餐。日本人以为,人类所食的一切无不是神赐予的,享用时务必首先对神的厚爱致意。夹到碗里的饭菜必须吃得干干净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对饭菜的口味,不可以随便挑剔;一般要多少说上两旬恭维之辞,以体谅劳作者的辛苦。用餐既毕,筷子要规规矩矩放在自己的碗的旁侧,并再次向桌面鞠躬道“谢谢招待”才行。日本人在家庭是这般,在公众场合更是如法炮制:无人例外,整齐划一,温文尔雅,文质彬彬。

日本的饮食文化源于中国,两国饮食习惯孰是孰非,我不敢枉加评判。但是,中国当今社会许多中老年人所患的心脑血管病与摄入的脂肪和胆固醇过高有关却是不争的事实。日本是世界上有名的长寿国家,现在日本人的平均寿命高于中国人。2001年的统计显示:日本男人平均寿命78.07岁,女子84.93岁。有专家认为,这很程度上得益于日本人良好的饮食习惯——崇尚绿色食品,讲究营养,不暴饮暴食。(2)茶文化的异同。

其实茶也能归入饮食一类,但茶这一文化在中日两国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把它单一列出来比较。

“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它是世界上最古的第一部药物书。据有关专家考证,该书为战国时代(公元前5年-一公元前221年)的著作。中国茶圣一-唐代陆羽于公元758年左右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栽茶、制茶、饮茶、评茶的方法和经验。根据陆羽《茶经》推论,我国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迄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茶叶在我国西周时期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到了春秋时代茶鲜叶被人们作为菜食,而战国时期茶叶作为治病药品,西汉时期茶叶已成为主要商品之一了。从三国到南北朝的三百多年时间内,特别是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佛家利用饮茶来解除坐禅瞌睡,于是在寺院庙旁的山谷间普遍种茶。饮茶推广了佛教,而佛教又促进了茶灶的发展,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所谓“茶佛一味”的来源。到了唐代,茶叶才正式作为普及民间的大众饮料。

茶叶自古以来就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纽带。唐朝时,日本僧人最澄来我国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研究佛学,回国时带回茶籽种植于日本贺滋县(即现在的池上茶园),并由此传播到日本的中部和南部。南宋时,日本荣西禅师两次来到中国,到过天台、四明、天童等地,宋孝宗赠他“千光法师”称号。荣西掸师不仅对佛学造诣颇深,对中国茶叶也很有研究,并写有《吃茶养生记》一书,被日本人民尊为茶祖。南宋开庆年问,日本佛教高僧禅师来到浙江径山寺攻研佛学,回国时带去了径山寺的“茶道具”、“茶台子”,井将径山寺的“茶宴”

和“抹茶”制法传播到日本,启发和促进了日本茶道的兴起。

下面我们简单说一下日本茶道中的“道”。道在日语中含有艺术、礼仪、习俗、情趣等多方面的涵义,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是茶道的精髓,它同我国佛教中的“禅”有其密切的关系。“和”:品茶叙情,使人际关系更加融合、亲和,调整人们的关系向良性方向发展。古人云:“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敬”:相敬如宾,互致友情,形成精神文明之风尚。“清”“:清目、清心、清神。”寂“:六根清静,调节情绪,使你产生一种涵养,从日常生活中的烦念中解脱出来。在今天的日本,高层建筑鳞次栉比。现代化工业的浪潮时刻冲击着每一角落、每个人的神经,为了寻求精神上安定,必然需要一个静谧的世界,而茶道的和、敬、清、寂之中,回复自我,以获取明天的生命活力,这就是日本茶道的内涵和精神所在。

说完了中日茶文化的渊源,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两者有何不同之处。

首先,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为一体,三者互为补充、绝少抵触,从而使中国的茶文化内容非常丰富,无论从哪个层次、哪个方面讲都能做出宏篇大论。而日本茶道则主要反映中国禅宗思想,当然也融进了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中国人“以茶表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充分贯彻了儒家礼、义、仁、德的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精神标准。日本茶道吸收了中国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内容,主张“和、敬、清、寂”,公开申明“茶禅一位”,它规劝人们要和平共处,互敬互爱,廉洁朴实,修身养性。

其次,日本茶道程式严谨,强调古朴、清寂之美;而中国茶文化则更崇尚自然、随和之美。日本茶道主要源于佛教禅宗,提倡空寂之中求得心物如一的清静之美,但其“四规”、“七则”似过于拘重形式,很难让人感受到畅快自然。中国茶文化最初是由饮茶上升为精神活动的,与道教的追求静清无为的神仙世界颇有渊源,它在艺术层面上强调自然与美学精神,很容易让人感到和谐统一。但是中国的茶道没有仪式可循,往往便道而无道,影响了茶文化精髓的作用发挥和规范传播。故而说起茶道,往往仍首推日本。

最后,中国茶文化包含社会层次较广;而日本茶文化则 尚未具备全民文化的内容。中国茶文化自宋代便深入市民阶层,其最突出的代表是大小城镇广泛兴起的茶楼、茶馆、茶亭、茶室。在这种场合,士农工商都把饮茶作为友人欢会、人际交往的一种手段,从而使“茶”成为生活本身的内容,而各个民间地区更有极为丰富的“茶民俗”。日本人崇尚茶道,有许多著名的世家。茶道在民众中也很有影响,但其社会性、民众性尚未达到广泛深入的层面,也就是说,相形之下,中国的茶道更具有民众性,日本的茶道更具有典型性。

(3)文化教育的异同

说道中日文化教育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名词“遣唐使”。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

公元630年,舒明天皇派出了第一次遣唐使,从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间,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其中任命后因故中止者三次,实际成行的十六次。逍唐使通过在中国的学习,深入了解了中国的文化体系、教育制度,并在回国后仿效唐朝教育制度,开设各类学校教授汉学,培番人才。因此可以说中日在文化教育上也是同源的。即使到了今天两国在文化教育方面还有很多相同之处。

而中日两国在教育领域差异产生于明治时期,并一直延续到今天。教育是决定一个现代国家和民族发展水平的最根本原因之一,这一点相信已经得到了历史的证明。作为国民教育的对比,大概可以分为体制、内容、目的以及对象等几个方面,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对其理解和实践都各不相同,因此呈现出的结果也有分别。比如同样被认为是儒家文化圈的中国与日本,在这方面的差别就相当明显。甚至可以说,中国与日本的教育政策、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教育理念的不同,正是导致两国近现代发展历程迥然不同的重要因素。直接地说,日本之所以总是能比中国先一步实现国力的腾飞,不论是明治时代还是二战之后,其教育优势的作用最不容忽视。

那么中日教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首先是重视程度和投入的不同。众所周知,日本是全世界基础教育最普及的国家,也是最重视教育的国家,日本实行的是九年一贯制完全免费义务教育,小学入学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比例为97%左右,大学已经进入“全入时代”,就是说想上大学的人都可以上大学,尽管如此,已经有40%的大学招不满名额,日本没有文盲,每年每人平均看34本书和杂志,人均日订阅1.2份报纸,这是全世界也少有的,因此日本的国民素质很高,每年全世界对旅游者的评比中,日本人总是名列前茅,2006年日本排位第一,中国排倒数第三。日本的大学70%以上是私立大学,80%以上的短期大学是私立的。由此可见,日本私立大学承担着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日本政府对私立大学的发展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每年都给私立大学拨不少补助金。当然日本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自从80年代开始,日本实施“宽松”式的教育,几次减少了在校学习的时间和教学内容,因此造成了学生不爱学习、教学质量明显下降、无理想的人在日益增多,并且出现了60万不愿意学习和工作的日本青少年,日本政府和民间有关人士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现在正在进行改进。但是日本大多数学生的综合素质比较高,一是做人诚实,二是吃苦、认真,三是有教养,懂礼貌。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一向重视教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了最高学府——“太学”,并设置了博士。中国这一传统的儒家重视教育的思想,在日本根深叶茂,而在中国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落后了。

其次是教育的目的不同。中国的教育更具功利主义性质,而日本的教育则更强调人的素质提高。中国自产生科举制度以来,一直到今天“学而优则仕”始终是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说,教育和改变自己身份、地位的切身利益追求紧密相连。特别是到了明清两代,八股取士,更是将“学问”与仕途的关联标准化、制度化。这种功利目的极强的心态,是中国教育理念至今依旧的重大问题。著名的广告片《知识改变命运》,实际上继续宣传着同样的理念。知识的增长,固然可能带来命运的改变,但带着为了追求命运改变的迫切心情,与静下心来丰富提高自己素养的教育理念对比,前者无疑更容易出现偏差和失败。日本的教育理念缺少中国过于强烈的功利色彩,却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接近儒家的原本思想。比如说孔子的有教无类,其真正内涵应该只是强调教育的普及性,不因受教育者的身份地位差异而有区别,并没有从中选拔的意思。中国过去的教育制度虽然看起来是很公平,贫民也有中举当官的机会,可这个“出人头地”的结果正好是对教育本质的破坏。至于今天的中国教育,则连表面上的有教无类也难以做到了

在没有功利目的的前提下,教育更多的是为了提高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而外语教育在中日两国的状况最能够说明问题。中国的外语教育是和应试、升迁、评定职称等一系列功利目的相连的,有些时候竟然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日本则更注重外语教育对于个人素质的裨益,虽然也有一些资格考试,但仅限于有必要的相关人士。最值得深思的例子,是日本的业余外语学校NOVA和中国的“同行”新东方。后者把应试型外语教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而前者的学员是社会各界对某种外语感兴趣的男女老少;后者的终极梦想是能够轻松应对外国的偏狭的语言测试,前者的宣传材料上写着最高目标是“不用字幕看懂外国电影”。然而,NOVA是东证大型上市企业,2003年外语教育产业营业额达到615亿日元,整个日本的业余外语教育产业营业额竟达1233亿日元。这个数字清楚表明了日本人对素质教育的持久热情。目前,日本正在进行的是推进“终身教育”。在老龄化的趋势下,以退休老人为教育对象的各种产业前景看好。退休老人的学习热情,当然没有什么选拔和目的,但这种素质教育的完善,足以令中国人汗颜。

总之,尽管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存在种种分歧和摩擦,甚至在某些特定时期双方的立场出现严重分歧,但应该看到,在两国两千多年的交往史中,友好合作、共同发展始终是中日关系的主流。只要双方共同努力、排除干扰,进一步挖掘深化合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就一定能够在全球化的今天开创出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姜跃春 中日经济关系及其走势[J];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01期

2.姜川;发展中日关系的消极因素与积极因素探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朱凤岚 日本对华官方发展援助的定位与评价[J] 当代亚太;2004年12期

4.黄明 中日关系 摩擦中整合[J];科学决策;2006年03期

5.罗雪中 王建 中日经济和谐共赢之道的构建[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文列 中日经济关系新论[J] 法制与社会;2007年04期

7.杨民 继承传统文化与发展现代教育的中日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8.李玉;中国的日本研究:回顾与展望[J];国际政治研究;2000年02期

5.国际法案列分析 篇五

问题:德国击沉“露斯坦尼亚号”在战争法上会引起哪些后果?

参考答案:

德国击沉“露斯坦尼亚号”在战争法上引起两个后果:(1)禁止攻击非武装商船,根据1930年在伦敦签订的《限制和裁减海军军备的国际条约》,“潜水艇在对商船的行动中,必需遵守水面军舰所应遵守的国际法规则:不得在预先安置旅客、船员和船舶文书于安全地方以前击沉商船或使其不能航行。”“露斯坦尼亚号”是一艘非武装商船,德国击沉该船是应承担战争法责任的。(2)不得伤害中立国国民。根据传统的中立法,中立国的人或货物应受到保护,德国应该赔偿128名美国国民的损失。总之,德国滥用潜艇用鱼雷造成不分皂白的大量伤亡,是战争法所禁止的。

2.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案

问题:1.什么是战犯?战争犯罪属于什么性质?

2.为什么说纽伦堡军事法庭对德国战犯的审判发展了战争法?

3.纽伦堡法庭审判德国战犯的根据是什么?

4.1946年联合国大会确定了哪7项原则?

5.确立战争罪行的概念及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1)战犯指在战争中从事违犯战争法规和惯例行为的实施者,主要包括领导者、组织者、教唆者、共谋者等。战争犯罪是破坏世界和平,危害人类安全的犯罪,属于国际性罪行。

(2)因为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对德国战犯的审判实践时国际社会依据国际法对战

争犯罪的各种行为进行审判和处罚的成功范例,其不仅创立了惩治战犯的各项原则,还表明建立国际法庭惩治战争犯罪是一种使国际得以遵守和执行的良好形式,为以后建立国际审判罪犯的机制积累了经验。

(3)1945年《关于控诉及惩处欧洲各轴心国家主要战犯协定》及其附件《欧洲

国际军事法庭宪章》。

(4)共七项原则:a国家主权平等原则b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c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d禁止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原则e集体协助原则f普遍遵守原则g不干涉内政原则"

(5)没有侵略便不会有国际战争,没有国际战争便不会有杀伤、破坏、虐待俘虏、残害平民等各种战争罪行,战争犯罪是危害全人类的最严重的国际罪行,确定其概念和性质,有利于惩治这类犯罪,追究犯罪者的责任,同时也使后人遵守国际法成为顺理成章之事。

3、“露斯坦尼亚号”案

问题:德国击沉“露斯坦尼亚号”在战争法上会引起哪些后果?

参考答案:美国对尼加拉瓜的港口布雷和封锁等行为不符合国际法。这是因为:首先,美国在尼加拉瓜港口设置水雷并进行封锁活动,并非出于行使集体自卫权的要求,因而,美国的上述行动违反了禁止使用武力原则,构成了对尼加拉瓜非法使用武力和武力相威胁。其次,美国在尼加拉瓜港口布雷,造成了对第三国船舶和人员的人身及财产的损害,违反了构成1967年海牙第八号公约基础的人道主义原则。最后,美国的行动违反了国家领土主权原则;本案中美国的行为是对尼加拉瓜非法使用武力,违反了人道主义原则,侵犯了尼加拉瓜的主权及不干涉内政原则,是严重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因此,美国应对此承担国际责任。

3.诺特鲍姆案

问题:(1)何为实际国籍原则?为什么国际法院否定了列支敦士登的国籍是诺特鲍姆的实际国籍?

(2)危地马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诺特鲍姆采取的措施是否符合国际法?答案:(1)实际国籍原则指的是:国籍要符合个人与国籍国之间有最密切实际联系的事实.最密切联系的事实根据惯常居住地,利益中心地,家庭联系地等.如果以一国的国籍来反对别国时,该国籍必须符合实际情况.这也是危国抗辩得到法庭支持的原因.在本案中诺特鲍姆具有两种国籍,诺特鲍姆虽然取得列国国籍,但与列国并没有建立一种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所以法院否定了列国为他的实际国籍.(2)不符和国际法.因为在危国,诺特鲍姆属于外国人,根据国民待遇原则,外国人与所在国国民应处于平等地位,如享有民事权利中的人身自由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财产权,债权,知识产权等.显然危国政府逮捕诺特鲍姆,没收财产的做法不符和国际法.4.英伊石油公司案

问题:(1)国际法院认定这种特许权协定不构成国际法上条约的法律与事实依据是什么?

(2)一国政府与一外国公司签定的合作开采其自然资源的协定的法律性质是什么?这种协定应受何种法律调整?为什么?

(3)一国政府是否有权变更或废除它与一外国公司鉴定的合作开采其自然资源的协定?该国政府是否对其为公共目的的单方废除这种协定行为承担国际责任?

答案:

1、根据条约法公约,条约是国际法主体间签订的协议,非国际法主体间订立的协议不能构成条约.本案中,伊朗政府只是与英国的一个公司(英伊石油公司)签订的协议,而不是和英国政府签订的协议,故该特许协定不能构成国际法上的条约.事实上,该特许协定不过是一国政府与一个外国法人之间的一个租让合同,英国政府不是合同的当事人,它不能构成英,伊两国政府的联系.2、一国政府与一外国公司签定的合作开采其自然资源的协定的法律性质是合同(租让合同).因为本案中缔约双方是在平等的地位上通过谈判及交换对价,根据国家缔约方立法确定其权利义务关系,并经国家缔约方政府依法定程序审批成立的,因此本合同具有国内法上合同的性质,应属国内法调整。

3、对与一外国公司鉴定的合作开采其自然资源的协定,一国政府无权变更或废除。对其为公共目的的单方废除这种协定行为,该国政府应当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5.卓长仁劫机案

问题:(1)韩国对中国被劫持的96号民航机、机组人员及其乘客所采取的措施是否符合《海牙公约》的规定?

(2)韩国拒绝引渡卓长仁等罪犯是否违反国际法?为什么?

(3)中国请求引渡卓长仁等的根据是什么?

(4)什么是“或引渡或起诉原则”?该原则有何意义?

答:(1)符合,因为根据《海牙公约》第九条规定:

一、当第一条(甲)款所指的任何行为已经发生或行将发生时,缔约各国应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以恢复或维护合法机长对航空器的控制。

二、在前款情况下,航空器或其旅客或机组所在的任何缔约国应对旅客和机组继续其旅行尽速提供方便,并应将航空器和所载货物不迟延地交还给合法的所有人。

(2)不违反国际法,一个国家有权选择对罪犯是否引渡,《海牙公约》中更是规定了不引渡即起诉原则,没有有关条约明确规定,就不必须引渡。

(3)中国请求引渡卓长仁等罪犯的根据是《海牙公约》的第4条,我国是被劫飞机的登记国和罪犯的国籍国,对他们的罪行有管辖权。

(4)在其境内发现被指称的罪犯的缔约国,如不将此人引渡,则不论罪行是否在其境内发生,应无例外地将此案件提交其主管当局以便起诉。该当局应按照本国法律以对待任何严重性质的普通罪行案件的同样方式作出决定。这种规定主要是为了保证对犯有劫机罪的人,无论在何处,都不致于因任何国家不对其加以逮捕和审判而逃脱惩罚。因而不仅使各缔约国享有对罪行实行管辖的权利,同时也使各国负有严厉惩罚犯罪的义务。但是,在对卓长仁等劫机犯的处理上,是不合理的,他们犯罪的情节之严重,手段之卑劣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受到了国际舆论的谴责。南朝鲜当局在对这些犯罪分子的法律制裁太轻。

6.光华寮案

分析:(1)台湾当局是否具有独立的国际地位?它能否代表中国在日本法院提起诉讼?

(2)日本政府承认中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日本的法院是否可以受理台湾代表中国的诉讼?

(3)日本京都法院1977年的最初判决是否符合国际法?

(4)1982年及其后日本各级法院对光华寮案的判决或裁定符合国际法吗?为什么? 答:(1)台湾当局不具有独立的国际地位,它不能代表中国在日本法院提起诉讼。因为根据政府继承的法律效果,原国民党政府的国际主体地位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取代。

(2)日本法院不可以受理台湾当局代表中国的诉讼。

(3)日本京都地方法院1977年的最初判决是符合国际法的。

6.医患矛盾关系因素分析 篇六

近年来,社会对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的抱怨和质疑不断增加,医患关系引发的冲突和暴力事件尤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愈加将医患关系敏感化、矛盾化。作为诊疗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理应是互动、协调、和谐的,但在医疗实践中,双方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在追求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双方的关系比较紧张,医患冲突事件时有发生。医患关系做为医疗主体与求医客体之间,白衣天使头戴钢盔救死扶伤、警察进驻医院维护正常工作秩序则成为紧张医患关系的极致写意。医患冲突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就医疗主客体方面的因素分析如下:医疗主体方面的因素。

1.1 医院管理的种种弊端引发的医患矛盾:①由于医疗体制的变化,医院的公益性质被逐步弱化,在“两个效益”上更偏重于追求经济效益。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了不良影响。②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一些医院管理体制不健全医疗服务质量滑坡,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问题突出,医务人员“三基”“三严”意识不强,训练不到位,医疗事故防范制度不健全、不落实,存在漏洞和隐患。③一些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等执行不力,行为不规范。④有些医院内部关系没有理顺好,医-医矛盾、医-护矛盾、医护人员与后勤服务人员的矛盾等。工作环境不和谐,导致工作上互相扯皮推诿,互相配合不到位,使得患者的利益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直接导致医患矛盾的发生。⑤有的医院忽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医院发展后继乏力。

如医护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很少有机会进修学习,技术得不到提高。再加上劳动强度大,工作压力大,待遇低,身心疲惫,医务人员不免产生消极情绪,服务质量大打折扣,由此引发医患矛盾。⑥医疗服务监管薄弱,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相关职能部门医疗质量监管的力度不够,而医疗服务机构又轻视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医疗服务质量,忽略患者利益和感受。从而埋下医患矛盾的隐患,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2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在有的医院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医疗服务是一种特殊的服务,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其服务理念是“以病人为中心”。

但在少数医院这一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其服务环境、服务态度、服务流程还不尽人意。如诊流程过于繁琐。患者到医院看病,往往要挂号、就诊、检查、交费等手续。繁琐的手续加上排队时间过长,病人容易产生不满情绪,再遇上个别医护人员态度不好,矛盾一触即发(如语言生硬、态度冷漠等)。在诊治病症的过程中,有些医务人员对病人缺少起码的尊重和同情,服务态度“生、冷、硬”,还没等病人说几句就开好了处方,该解释的不做解释,有的则麻痹大意,做出错误的诊断和治疗。在已发生的医患纠纷中,80% 以上缘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1]。

1.3 “过度医疗”引发的医患矛盾: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患双方由于专业知识技能上的差别,信息不对称,造成医患双方不平等关系,医者处于主导地位,患者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在医务人员收入与医疗收入挂钩的制度下,在临床上必然产生“过度医疗”现象。从而产生医患纠纷。具体表现为:

1.3.1 过度使用辅助检查。由于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发明了各种医疗技术,克服人体感觉器官的局限,使疾病的正确诊断率大大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有些医院不论患者的病情、意愿和承受能力,凡能做的辅助检查,一个不漏。结果造成医患关系被物化、感情交流淡薄、医疗纠纷上升的趋势; 同时患者的经济负担加重、患者要遭受额外的风险、身心负担和损害。著名伦理学家杜治政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在现在医学面前,人是肉体的物质,人是CT 图像,人是基因„„因而医学日益失去了昔日对人的温暖而变得冷漠了。只要一回想起一个病人走进医院,在医生冷冰冰的面孔前不断奔波于各种监测室时,人们就可以清晰的看到医学日益推动人性的图景[2]”。

1.3.2 过度用药。即不该用药的用药,能用便宜药的用高价药,能用一种药的却要“联合用药”。原因是:

所开药方同医生收入直接挂钩。这样,患者的健康和经济负担让位于医生的利益。在利益的驱使下,医生要最大限度地让患者“消费药物”。医生不再是健康和生命的守护神,其权威受到质疑,医患之间缺失了起码的信任和尊重。过度医疗不仅损害了患者的利益和健康,也有损于“白衣天使”的形象,同时还造成了有限的医疗资源的浪费。

1.4 个别医务人员的执业素质不高,导致医患冲突。

有些医疗纠纷的发生是与医务人员自身的执业素质有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患者要求的提高,对医务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部分医务人员由于存在技术水平低,职业素质差,又缺乏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导致医疗纠纷。例如有的医务人员临床经验不足,诊疗水平有限、技术操作不规范等,以至于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出现误诊、漏诊等而引发医疗纠纷; 有的医务人员对病情、治疗方案以及并发症等跟患者的沟通不够,或者解释不清楚,导致病人产生误解; 有的医务人员态度冷漠、语言生硬,有的甚至出言不逊粗暴蛮横,引起病人及家属不满; 有的医务人员缺乏起码的道德良心,向患者索要“红包”等。

这些都会引发患者不满情绪,甚至做出过激行为,引起医患冲突。医疗客体方面的因素。

在医患关系中,患者是被医治的客观对象,相对于医者处于弱势地位。面对双方医学知识信息不对称、就医环境不尽人意、医疗纠纷的法律解决途径艰难的情况下,患者对医患矛盾的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2.1 医疗服务等同于商业服务的错误观念: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医患双方信托关系出现异化,人们把这种关系视为单纯的买卖关系。医疗客体对主体提出理所当然的要求,如就医环境、服务措施、治疗技术、费用等。而当这些要求得不到满足,或不尽人意时,医患冲突的火苗就极易被点燃。稍有不惧,极易诱发患方非理性的维权行为。

2.2 患者的法律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但医学知识缺乏: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普法知识的宣传,人们的法律意识、知情意识、维权意识增强。但就复杂的医学专业知识来讲是普遍缺乏的。患者认识不到医疗行业的高风险性以及疾病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性。难以理解医生并不能够包治百病以及医疗意外发生的可能性。而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要求,参与病症诊治方案的选择和决定,当患者自己参与的治疗方案其结果不理想或出现意外时,就迁怒于医护人员和医院,从而引发医患纠纷。

2.3 医疗费用过高与患者的期望值不相符而导致医患矛盾: 患方就医时就怀着对医方很高的期望值,一旦治疗效果不理想或医疗费用过高或病情恶化及至死亡等,就迁怒于医方,要求医方承担责任。

2.4 部分患者道德失范: 有一些患者丧失了起码的道德规范,无视医护人员的人格和劳动,恶意敲诈医方,获取不正当利益为谋生手段; 有的患者或者家属对医护人员小题大做、无理取闹、出言不逊; 有的无视法律及对生命的尊重,对医护人员大打出手、残害医务人员等。患者的道德失范和过激行为一方面激化医患纠纷; 一方面引发社会治安问题,把求安全的医疗环境延伸到社会治安范畴。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诊疗秩序,造成医患关系在心理上的戒备、对立,诊疗活动处于互不信任,相互防范状态。

7.国际关系热点分析论文 篇七

1980年, 潘懋元应原第一工业机械部教育局之邀, 到湖南大学为当时该部所属高等院校领导干部教育科学研究班讲课, 正式提出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 简称教育的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这一规律后来在1985年出版的《高等教育学讲座》[1] 和1990年发表的《教育外部关系规律辨析》[2] 中得到发展、丰富和完善。其基本思想如下:

1.外部关系规律指的是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及其他子系统相互关系的规律, 其内容为“社会主义教育必须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相适应”。在这里, 适应是全面适应而不是片面适应, 是主动适应而不是被动适应。适应的含义有二:一方面教育受社会的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制约, 另一方面, 教育又要为社会的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和文化等的发展服务。

2.内部关系规律指的是教育作为一个系统, 其内部各个因素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律。其内容为“社会主义教育必须通过德育、智育、体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就两条规律的关系来说, 外部规律制约着内部规律, 外部规律必须通过内部规律来实现。教育要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来为政治、经济、文化服务, 只有在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下, 教育才能彻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办教育既要遵循外部规律, 又要遵循内部规律, 应把内、外部规律很好地统一起来, 不能把他们分割开。

规律理论从关系的视角出发, 通过对外部关系和内部关系两个方面的分析来阐述教育规律, 在方法上具有极大的创新性, 自提出后即在理论界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规律理论是关于整个教育的规律, 但是这条规律最早却是从高等教育界提出来的。这是因为高等教育是学科性、专业性的教育, 涉及各门具体学科, 培养的人也是直接进入社会担任各种专业工作, 与社会的各个方面联系更加紧密, “因而从高等教育的角度看政治、经济、文化同教育的关系, 就比较直接、深入、具体、生动, 对于如何使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就更为关心而具有紧迫感”[3] 。下面笔者试用关系思维来分析高等教育的内外部关系。

二、关于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分析

(一) 作为社会组织的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

社会组织的本质和规律及对其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与自然物完全不同。自然物是客观、自我地存在的。对其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一般要求排除人的、社会的因素, 价值中立地观察分析, 以求客观准确地把握。但是社会组织是人创造的, 社会组织之所以存在, 是因为社会创造它是要利用它来满足社会的需要;社会组织之所以能够存在, 是因为它适应了社会和人的需要;它之所以如此这般地存在是因为它这种存在的状态能更好满足外部社会和人的需要, 体现它存在的价值。显然, 要认识社会组织的本质和规律, 我们就不能脱离社会环境、社会需要。社会组织作为“人造”的“应需”之事物, 对“它是什么”的认识离不开对“它为什么要存在”、“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它为什么这样存在”等问题的理解。也就是说, 社会组织的本质和规律很大程度上存在于社会对它的需要和它对于社会的意义和价值之中。

高等教育是满足社会需要、适应社会的产物, 社会需要决定了它的使命与责任;因为它的使命与责任需要它去履行、承担, 这就决定了高等教育组织的性质和运行规律。高等教育正是在与社会的双边互动中存在、发展。它的本质是什么来自于社会要求它是什么, 它表现出什么性质来源于社会要求它具有什么性质。高等教育正是在接受社会对它的要求和努力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中获得并体现它的本质和规律。离开了社会的需要, 高等教育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也就无所谓其本质与规律了。

所以, 从这个意义上讲, 高等教育的本质与属性并不是其自身所规定的, 而主要是由外在的社会需要所赋予的。高等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不完全是内生的, 而更多的是外发的。高等教育并不是因为其具有某种内在的结构才表现出某种本质和规律, 而更是因为其承担某种使命和责任而表现出某种本质和规律;高等教育并不是先出现某种稳定的内在结构, 然后根据这种结构才来承担其所能承担的使命与责任, 而是因为社会需要其承担某种使命与责任, 它才据此形成某种内在的结构。所以说, 高等教育之为高等教育, 并不是天然的, 而是社会的;高等教育是什么, 并不是它本身是什么, 而是社会要求它是什么;高等教育为什么能这样, 并不是它能这样, 而是她被要求成为这样。这正是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的基础。用关系思维方法来认识高等教育, 要求我们必须把高等教育放在整个社会环境中, 把高等教育放在与其他社会系统 (政治、经济、文化等) 的相互作用中认识。

(二) 作为系统的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

系统科学的全息原理认为:部分不仅被包含在整体之中, 而且整体本身也以某种方式存在于它所包含的部分之中。如在生物中, 每一个细胞, 都包含个体全部遗传信息[4] 。在社会里, 不仅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 而且社会也存在于个人之中。因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意识形态等一切东西一方面是个人生活成长的环境, 另一方面, 它们又通过个人的参与深深镶嵌于个人的精神和意识之中, 一个个人就是一个小的社会。所以说, 个人组成了社会, 并存在于社会中, 社会也形塑了个人, 社会在个人的精神和意识中得到“全息”的反映。

系统科学的全息原理同样适用于高等教育与社会。高等教育既作为一个子系统, 存在于社会的大系统之中, 同时它又以“全息摄影”的方式包含了社会这个整体, 即社会存在于高等教育之中。实际上高等教育系统同时也是一个小的社会, 其中全息地包含着社会的各个部分。正是在这一全息摄影的过程中, 高等教育就“生活”于各种与外部的关系之中。首先, 高等教育中的人是社会中的人。人在个人的社会化的同时又将社会同时个人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通过存在于“高等教育人”的精神和意识而存在于高等教育之中。高等教育中人的各种行为、思想、意识反映了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高等教育的政策、行动等与社会各方面产生了广泛的联系。其次, 高等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 它参与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活动。高等教育似乎可以看作社会的横截面, 所有的社会活动都在高等教育中存在, 这就形成了高等教育的多种社会活动 (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等) 的特性, 构成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内涵。几乎可以说, 高等教育内在地包含了社会的一切。再次,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 它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社会各方面需要的人, 所以有关自然、人、社会的一切知识都应在大学中存在、传授, 高等教育在知识的意义上包含着整个世界。高等教育的这种“全学科”性其实是把整个世界都内置于其中。从这个角度来说, 与社会其它系统相比, 高等教育与社会、世界的关系更加密切, 社会、世界就存在于高等教育之中。最后, 高等教育通过培养的人才、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等职能将自己的触角延伸到整个社会的各个角落。高等教育的影响似乎无处不在。特别是在今天, 高等教育成为社会的中心, 其战略位置日益重要, 更加紧密地与社会联系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 高等教育更加牢固紧密地把社会束缚在其中, 或者也可以仿照美国“赠地学院”的那句话 (“州的边界就是大学的边界”) 来说:社会的边界就是高等教育的边界!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这种互相交叉存在的现象告诉我们, 高等教育与社会是一种共同生成的关系, 社会生成了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又生成社会。高等教育根本不可能绝对独立于社会存在, 即使是“象牙塔”时期的高等教育也是如此。

我们可以说,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本身就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离开了这些外部关系的存在, 高等教育就失去了其作为高等教育的身份和内涵, 所以认识这些外部关系就是认识高等教育。

三、关于高等教育的内部关系分析

(一) 系统、组织性和内部关系

如前所述, 内部规律就是指教育作为一个系统, 其内部各个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律。系统是既区别又联系的要素组成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要素与要素之间被一定的关系联系在一起。正是因为这些关系, 所以系统不能还原为要素, 系统可能大于要素之和, 也可能小于要素之和, 但它绝对不等于要素之和。从系统大于要素之和来看, 因为要素之间的联系, 系统整体涌现出很多新的品质。同时, 系统中的要素也会因为处在有组织的系统中涌现出特别的品质, 这些品质在其孤立时是不会出现, 或者仅仅是潜在的。“涌现是无法分解的, 它是一个人们无法从先在的成分中推导出来的品质。”[5] 从系统小于要素之和来看, 系统中要素之间的关系会对各个要素进行规范和约束, 从而使得整体小于要素之和, 也使系统中的要素小于孤立状态下的要素。系统的内部关系凸显了组织的观念。莫兰认为, 组织就是一个系统或一个复杂单位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组合, 组织通过相关性把各个成分、事件或个体联系起来, 让它们变成同一个整体的部分。因为系统内部组织关系的存在, 系统才能成为系统, 而且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只能根据它们在整体中的位置以及与其它要素的相对关系来定义自己[5] 。

把高等教育看作是一个整体的系统, 并且从社会中独立出来进行认识, 是因为高等教育内部各个要素的紧密联系可以让其相对成为一个整体, 没有内部要素之间的联系, 高等教育就不能成为独立的高等教育。所以说, 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不是要素的简单线性相加。离开了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不但我们认识不了高等教育, 甚至也不能认识其内部的各个要素。只有把握高等教育内部的各种关系, 而不是只认识这些要素本身, 我们才有可能真正认识高等教育和其内部的各个要素。所以, 认识高等教育需要认识其内部的组织性, 因为正是这些内部组织关系的存在定义了高等教育整体涌现的性质和其内部各个要素。

(二) 高等教育的内部关系

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 (即组织性) 定义了系统和其中的各个要素。潘懋元先生最初在阐述内部规律时只强调了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关系, 这主要是从教育系统区别于其他社会系统的特点是“人的培养”这一论断出发的。但是在后来的教育实践和研究中, 他发现仅仅这一角度可能不够全面, 因为高等教育内部的因素很多, 关系很复杂, 如果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的关系, 以及从教育结构、教育管理的角度来揭露高等教育的基本矛盾, 则可能对内部关系的基本规律又有不同的理解与表述。我们认为, 高等教育内部的关系丝毫不比其外部关系简单, 除了上述这些关系之外, 具体到一所大学来讲, 它同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学科齐全、职能多样、群体复杂、部门繁多、事务冗杂、内部关系纷繁多样。在一所大学内部,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组织性, 实现了其作为整体的存在和运行:

如学科之间的关系。大学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和组织性非常明显。“大学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关系十分复杂, 各学科之间不仅存在线性的链状关系, 还存在立体交叉的网状关系。”[7] 从知识形态看, 大学中的每一个不同学科尽管拥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内外在建制, 但是在学理上各学科的知识存在直接或间接的逻辑关系, 学科处在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学科生态环境之中, 一门学科的发展以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为条件, 而它又促进或增益于其他周边学科的发展。从育人来看,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 不同学科的知识要形成一个特定的知识结构并内化于受教育者身上, 不同学科因此存在着一种相互烘托、加强的逻辑关系。可见, 学科之间的这种组织性的逻辑关系 (而不仅仅是孤立学科) 是我们认识大学的重要对象。很显然, 大学的学科不能还原为其中的任意一个学科, 不能看成是诸多单个学科的简单相加, 因为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得整体上的学科才具有了育人功能, 才能使得学科获得了一个相互促进、发展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正是这些相互关系的存在, 使得任意一个单一的学科都不同于它们处于孤立状态的样子。只有认识到学科之间的这种组织性, 我们才能正确地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 才能提高教育质量。

又如高等教育三大职能之间的关系。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之间也存在同样复杂的组织关系。在资源分配方面, 它们似乎存在着竞争和彼消此长的关系, 因为在人力、物力资源一定的情况下, 对任何一方的倾斜都会导致其它两方的受损。但是在功能发挥方面, 它们又存在着互相增益的关系。譬如, 科研水平的提高一方面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培养质量、环境的优化, 同时还能以较好的科研成果来服务社会。而社会服务一方面能为教学和科研创造资源, 另一方面还为教学和科研提供途径和天地。所以, 今天大学这三者中任何一者的功能发挥都是以其它两者的实现为条件, 同时又促进其它两者的发展, 它们在互相约束的同时又互相促进。大学正是在这三者适度发挥的基础上将三者系统地集于一身, 从而实现大学的三大职能。大学三大职能的复杂关系使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其中任意一个职能, 正是在这种复杂的组织性关系中, 我们才能认识到大学的职能, 也才能分别认识到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再如部门、主体之间的关系。大学的不同部门 (教学部门、科研部门、行政部门等) 、不同主体 (师、生、员、工等) 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复杂的内部组织关系。正是这些组织关系的存在才能组成大学或高等教育的整体, 并在整体上涌现了诸多在要素层次上所不能具有的性质和功能, 同时也使处在这些关系中的要素表现出与它们孤立时所不同的样子。

可见, 在高等教育中, 正是因为这种内部的组织性关系的存在, 才使得整体成为整体, 部分成为部分。而脱离了这些组织关系, 我们不但不能认识整体, 也不能认识部分。因此, 在高等教育的研究中, 这些内部的组织关系就成为我们认识的重要对象。

四、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的关系分析

从外部关系看, 高等教育是一个开放系统。从内部关系看, 它又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内外部关系的存在使得高等教育成为一个既开放又封闭的系统。实际上, 任何一个系统都是既封闭又开放的。如果只有封闭, 没有开放, 系统最后就会死亡, 热力学第二定律早就证明了封闭系统的这一结果。而如果只有开放, 没有封闭, 那么系统就不会成为一个整体的系统, 而是在与其他系统的联系中瓦解、消失。莫兰提出了一个系统组织的悖论:“一个开放系统之开放是为了封闭, 它之封闭是为了开放, 它在开放中封闭。”[5] 高等教育就是这样一个既封闭又开放的系统, 从其开放性来看, 就是高等教育必须保持其与外部的关系, 这就表现为高等教育的社会使命、责任;从其封闭性来看, 它必须维持其内在结构和关系的稳定, 防止外部对其过多的入侵和干预, 以保证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存在, 并与其他社会系统发生各种关系, 这就是高等教育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大学独立等。开放与封闭, 既相互依赖, 又相互促进, 既一分为二, 又合二为一, 体现出高度的辩证统一, 这也正是外部关系规律和内部关系规律同时存在、互相依赖、制约和促进的基础。

从历史来看, 正是因为这内外部关系的存在, 才使得高等教育绵延至今。今天的高等教育起源于中世纪大学, 至今已近千年。在人类社会所创造的各种组织中, 没有几种组织像高等教育组织这样能够历千年而不遭废弃, 经历史变更而不被摧毁。西方世界1520年之前成立、至今仍然存活、功能相似、历史没有中断的高等教育机构约有85个, 其中包括70所大学。这70所大学基本上仍然居于相同的地点、相同的建筑物里, 教授和学生从事着基本相同的任务, 学校的管理方式也与过去基本相同[9] 。可见, 高等教育具有非凡的“韧性”和“耐力”!高等教育为什么能够如此?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 各种社会机构不断产生和消失。总的来看, 社会机构消失的原因不外乎二:一是它们过“硬”, 固守自己, 不能维持其外部关系, 不能适应社会、满足外部需要而惨遭淘汰;二是它们过“软”, 不能维持其内部稳定的结构和关系, 过分迁就社会而丧失其自身。总之, 社会机构的消失就是因为其不能有效长期地维护其内部关系或外部关系的稳定。从这一个角度来说, 社会机构、组织的存在就是内外部关系的存在。高等教育为什么历经如此之久而不消失, 其原因大概就是因为大学不会过“硬”, 它维持与外部社会的关系, 伴随社会不断地进化, 不断地肩负起新的使命和责任, 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与此同时它又不会过“软”, 它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又坚持自己的本性, 在服务外部时坚守独立和自主, 维护其内在各种要素之间关系的稳定。正是通过这种方式, 大学在“硬”与“软”的选择中保持中庸, 在开放与封闭的选择中保持平衡, 在外部关系和内部关系上保持张力。正如金耀基先生所说:“大学不能遗世独立, 但却应该有它的独立自主;大学不能置外于人群, 但却不能随外界政治风向或社会风尚而盲转、乱转。大学应该是‘时代之表征’, 它应该反映一个时代之精神, 但大学也应该有风向的定针, 有所守, 有所执著, 以烛照社会之方向。”[10] 所以说, 从高等教育历史发展来看, 内、外部关系是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系统的根本特征, 保持内、外部关系的和谐统一是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系统长期存在发展的根本原因。

在关系对象里, 高等教育不是被当作绝对孤立事物或是可分解之组合, 而是被视为从相互发生关系的高等教育要素中产生出来的统一, 而且这种统一又处在更复杂的外部社会关系之中, 这样就把高等教育看作是一种内外部各种关系的存在, 一种各种关系集中纠缠的“场域”, 而不仅仅是个简单、孤立的实体事物。

确立高等教育研究的关系对象, 最根本的还是要求我们保持一种关系思维, 在内外关系之中认识高等教育。离开了关系, 孤立、分割地认识高等教育或其中的要素就是对高等教育的片面化和扭曲。只有在关系中认识整体或要素才能更准确认识高等教育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 规律就是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正是高等教育的这种内外部关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规律, 从关系出发认识高等教育的本质, 才能真正地认识高等教育, 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办事。所以, 规律理论在本质上也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具体运用, 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结出的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果实。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学讲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31-50.

[2]潘懋元.教育外部关系规律辨析[J].厦门大学学报, 1990, (2) .

[3]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1:161.

[4][法]埃得加.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142.

[5][6][8][法]埃得加.莫兰.方法:天然之天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102.95.132.

[7]李枭鹰.论大学学科系统复杂性[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6) :188.

[9][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50-51.

8.列表分析数量关系 篇八

表格是数学语言的一种,它的优点是简洁明了,一目了然.通过列表,我们可以将已知条件和未知关系放在一个表格中,再运用基本数量关系,就可以方便、快速并准确地列出方程.而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的实际问题中包含的数量一般不超出4个,学生容易下手.我们以利润问题和行程问题为例,感受一下列表分析数量关系的优势.

1利润问题

利润问题中所包含的数量主要有成本(进价),售价,利润,利润率.这四个量之间的关系是:

利润=成本×利润率=售价-成本;

售价=成本×(1+利润率)=成本+利润;

成本=售价-利润=利润÷利润率;

原价×折扣率=现价

由于利润率是以成本为基础的,它和成本的关系更密切,所以设计表格时,将利润率放在成本和利润之间,这样也更直观地表达了”成本×利润率=利润”这个数量关系.如果在一个具体问题中,商品的价格没有变化(没有打折),表格设计成2行4列即可;如果出现了变化,表格设计为3行4列.下面举两个例子.

例1一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出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教材102页探究1)

分析判断两件衣服总的销售情况,就是要判断两件衣服的成本之和与售价之和的关系,所以突破点是求出这两件衣服的成本.以同样的价格售出,一件盈利,一件亏损,那么这两件衣服的成本必然一件大于60元,一件小于60元,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数量,所以应该用不同的字母表示.我们不妨设盈利的那件衣服成本为x元,亏损的那件衣服成本为y元,列表如下:

第一种,将表格填满:用x,25%,60这3个量表示利润:

25%x=60-x(根据利润=成本×利润率=售价-成本);

第二种:在已知的x,25%,60之间建立等量关系:

(1+25%)x=60(根据售价=成本×(1+利润率)).

通过列表,既能清楚地表示60,25%,以及未知数x的意义,更能快速地找出它们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方程很自然地就产生了.这里只列举了关于x的方程,关于y的方程大家可以试一试.我们再举一个价格有变化的例子:

例2一家服装超市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30%后标价,然后又以9折(按标价的90%)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可获利34元.求这种服装的成本价.

分析在这个问题中,商品的销售价格出现了调整,可以设计成3行4列式表格:

这样一来,表格中的每一行都有3个数量了.此时该列方程了.由于完成表格中的第二行时,我们已经利用了数量之间的关系,现在只能从第三行的3个数量入手,建立等量关系.如果类比例1,从填满表格的角度列方程,表达利润率会出现分式方程,所以回避.我们可以从最后一行的3个量的关系着眼,列方程为:

x+34=09(1+30%)x(根据实际售价=成本+利润=原售价×折扣率)

利润问题一向是让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生活经验,只能从教材上认识成本,售价,利润等等概念.如果他们能用表格将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各就各位,相信列方程对他们来说也就是小菜一碟了.尤其当后续学习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只要在表格中增加一列”销售量”就足矣!

2行程问题

学生对行程问题中包含的数量关系是非常熟悉的: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在教学中,有人喜欢将行程问题细化为相遇,追及,顺(逆)风(水)等等.其实,这种划分对学生来说反而是一种折磨.如果学生能够将表格和线段示意图结合起来,不管什么样的行程问题,都能拨云见日,快速列方程.我们也举两个例子.

例3张华和李明登一座山,张华每分登高10m,并且先出发30min(分),李明每分登高15m,两人同时登上山顶.设张华登山用了xmin,如何用含x的式子表示李明登山所用时间?试用方程求x的值,由x的值能求出山高吗?如果能,山高多少?(原题见教材98页习题33综合运用第5题)

分析此问题中涉及两个运动的目标,我们可以用一条水平的线段表示登山的路程(从左到右对应从山脚到山顶),首先设计表格为3行4列(包括速度,时间,路程),并在表格中填上已知数量:

然后,借助线段示意图找出等量关系(本题由于两人都是从山脚登上山顶,所以路程相等,线段示意图略过),

最后,根据线段示意图,正确列出方程:10x=15(x-30).

至于求山的高度,只需解出方程后,将x的值代入方程任意一边求值即可.

例4一支部队排成1200米长的队伍行军,在队尾的通讯员要与最前面的营长联系,他用6分钟时间跑步追上了营长,为了回到队尾,在追上营长的地方等待了24分钟.如果他从最前头跑步回到队尾,那么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分析这个实际问题中包含的行程可以分为3次,可以放在一个表格中.

我们以通讯员和营长为目标.设通讯员跑步的速度为a m/min,队伍前进的速度(也即营长的速度)为b m/min,通讯员从最前头跑回队尾需要x min,列表如下:

三次运动过程的线段示意图如下:

如图1,通讯员从队尾跑步追上营长:图1通讯员追上营长

A、B分别表示队尾的通讯员和队伍最前面

的营长,C点表示6分钟后通讯员追上营长时.两段路程满足:

6a=1200+6b.①

如图2,通讯员原地等待,队伍继续原速前进:图2通讯员原地等待

A表示通讯员追上营长后原地不动(此时营长也在该处),B表示24分钟后队尾到达通讯员的位置时,营长的位置,不难得出:

24b=1200.②

如图3,通讯员从队伍最前面跑回队尾:图3通讯员跑步回到队尾

其中,点A表示通讯员和营长在一起时的位置(此后两人运动方向相反),点B、C分别表示t分钟后通讯员和营长的位置,

由图,我们可以轻易列出方程:

at+bt=1200.③

三次运动过程,得到3个方程,而这三个方程中,虽然包含了3个未知数,但当我们选择从第②个方程着手时,发现解出这3个方程并不难:

由②可得b=50,将b=50代入①,可得a=250,再将a=250,b=50代入③,得到t=4.

也即通讯员如果从队伍最前头跑回队尾,所需要的时间是4分钟.

通过这四道例题,我们可以感受到表格的威力:它既能快速理清各种数量关系,更能帮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方程模型,从而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当然,能用表格表达数量关系的不仅仅是利润问题和行程问题,还有工程问题,数字问题,配套问题等等.只不过针对不同的类型,表格中的数量名称要发生相应变化.例如在工程问题中,表格应包含不同对象的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以及已完成的工作量;在配套问题中,每种配件的日产量(或所耗材料),分配的人数(或材料),各种配件当天的产量,以及配套关系是表格中需要的内容.至于其他类型的问题,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学生刚开始可能会因为画表格觉得繁琐,但是当习惯成自然后,我们就可以画无形的表格,不需要边框,只是借表格的样式呈现各种数量即可,这样也达到了高效,简洁的目的.

真心希望我在教学中的这点想法能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上一篇:90大寿祝寿词下一篇:管理者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