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4-07-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8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篇一

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摘要: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面对这样激烈的竞争,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才思敏捷、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和较高的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已成为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持之以恒地培养和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大批创新人才,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措施

科技的前提是人才,当今世界,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资源是党和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一资源。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已经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重视人才的具体而又深刻的表现。在竞争中,人才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怎样选拔人才?如何培养及使用人才、有效发挥人才的作用等等,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从广义上看,创新型人才是专指那些思维敏捷、思想解放、思路超前的人和那些敢想敢闯、敢作敢为、敢试敢冒的人。也就是那些具有经验、知识、信息,并将其融合运用到实际中,能够对行动目标有效地进行整理、判断、创新的人。创新型人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观念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不受传统认知或书本老师的认知观点所限制,不受学科限制,有自己的独特想法。

2、思维具有灵活性。创新型人才可以轻易摆脱惯性,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根据不同的信息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3、认识具有新颖性。创新型人才思想活跃,能够经常提出不同寻常且又可以被人们所接受、认可的观点。

4、人格特征鲜明。创新型人才具有较强的个性和独立性,敢于质疑,敢于探究,敢于从想象中探求食物的本质,对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清醒的认识。只

服从真理。这种个性特征常常使他们在行动上敢于冒险,不愿忍受繁规琐节的束缚,敢于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以上特征实际上体现了创新型人才的三个主要方面,即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创造性思维、敏锐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想象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几方面;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新的兴趣、动机等方面;创新人格主要表现在比较开方不受条条款款所约束、优秀的调控能力、冷静的态度等方面。

二、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现状

1.以知识传播为高等教育的目标,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根本目标,有人也称为“知识中心论”。“知识中心论”比较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对知识型人才的评价标准主要是学历和文凭,人们通常认为学历越长文凭越高知识就越多,也就越容易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造就所谓的知识型人才,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必修课越来越多,选修课越来越少;理论教学越来越多,实践操作越来越少;教师的主体性发挥越来越多,学生主动性发挥越来越少。这种以知识为中心的目标取向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阻碍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知识传播过程中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不动脑、不动嘴、不动手,导致学生主体精神和主动性弱化;另一方面知识学习主要是注入式的,强化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创新所需要的思考力和判断力被扼杀了,因而十分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2.高校管理过于刻板,制度不尽合理,缺乏宽松、自由的环境

创新人才的成长,离不开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爱因斯坦这样说过,“只有在自由的社会中,人才能有所作用,并且创造出文化价值”。我们的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作法不尽如人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高校管理上的刻板和规章制度上的不合理,缺乏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如学生在专业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等方面都缺乏足够的自由。缺少自由选择下的强迫性学习只能是失去兴趣的学习,只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过多的限制,必然造成鲜活思想的禁锢和创新思维的窒息;缺乏对学生学习失败的宽容,也只能是关闭了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大门。在这种环境下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

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措施

1.建立健全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必然要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和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不断优化培养过程,完善培养环节,大力推进因材施教,积极探索更好更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造就符合时代需要的各方面的领军人物。

2.创新管理制度,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良好环境。

有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第一个诱惑了夏娃,第二个砸醒了牛顿,第三个曾被史蒂夫· 乔布斯掌握。而在后两个中,牛顿是贵族式研究方式的典型,乔布斯则用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告诉我们,他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欧洲古典的贵族式研究方式是完全凭借好奇心和个人兴趣进行研究。而能把每一天都当最后一天过则包含了好好把握每一天和“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选择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去做的双重意义。

在全世界“果粉”为创新天才乔布斯的离去难过时,我国对原创成果和创新型人才的渴求,让培养“乔布斯”式领军人才成为热门话题。中国不缺乔布斯那样智商的人,也不缺乔布斯那样勤奋的人,缺乏的是创新氛围、鼓励创新的机制和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美国之所以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发达国家,除了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外,最重要的,人才很关键,我们国家缺乏的是一种创造人才的环境。的确,只有“让研究人员吃饱喝足”,没有“近忧”才能“远虑”,激发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只有这样,人的潜能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才能创造出新东西,社会才能前进。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人才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正如谚语所说:“天助自救者”。要使人明白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会成功,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培养和强化。学生是课堂教育的主体,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创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创造存在于我们工作、生活、学习的每个地方,人人都有创造的天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首先要做到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支持性环境,教师要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支持、赏识学生,使他们能在周围人的支持下身心愉悦地学习、思考。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培养学员去探索、去创新。让学

生主动参与,只有在“活动”起来,“活”起来的过程中,才可能有所创新,才会有创新的念头。

3.促进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以高水平的科研带动高水平的人才培养

以高水平的科研带动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是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独特优势。高水平科研对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引领和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通过高水平前瞻性的学科和学术研究带动本科新专业的建立和建设,引领人才培养的方向;二是高水平学术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丰富;三是良好的科研学术环境为学生广泛开展研究性、探索性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四是通过高水平的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与教学水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要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问题给予了明确回应。确立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改革思路,提出了“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法”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知识的创新、生产与传播,离不开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集聚,必将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最终成为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2011年10月18日下午,为期三天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全会的一个重要议程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大会指出:加快培养造就文化人才队伍

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齐勇锋说,目前制约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人才匮乏,尤其是优秀的、有创意的、有管理经验的复合型的文化人才。全会提出加快培养造就文化人才队伍,可谓一语中的。

面对文化改革发展新目标、新任务,全会对文化领域的队伍和人才建设再次作出部署“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

才队伍。”“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

四、结语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则是“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我们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形成较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盘活现有人才的主要措施,具有明显的计划性、前瞻性、实效性。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科技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创新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实现民族创新,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浅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于桂芳,鞍钢党校.[2]《浅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胡昌.[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培养创新人才》清华大学,段远源,张文雪.2009-02-11.[4]《浅论创新型人才培养》杨美成 2009年4月上总第134期.[5]《谁能把每一天都当最后一天》科学时报2011-10-17.[6]《创新人才: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光明日报2010-08-05.[7]《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奋勇进发,从十七届六中全会看中国文化发展前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篇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保障, 任何制度的建设都必须要以社会制度的根本利益为前提, 必须要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文化作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 是一个国家历史与传统的延续, 是一个国家政治体质和政治性质的外化, 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总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存在和发展。不同国家由于社会性质和政治理念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制度, 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就会孕育和滋养与之相应的文化形态, 并会通过制度固化这些文化, 让文化形态与社会管理融合, 让文化形态与发展目标融合, 让文化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在经历历史的选择后成为中国唯一的合法的领导者,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的伟大进程中, 成功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进步, 创造了生机勃勃的崭新文化。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十分重视文化宣传和制度建设, 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制度建设上采取了早期的苏联模式, 提倡文化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与时代性, 不断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 使之与中国现实文化发展现状相吻合, 从而提高文化制度在促进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 首先, 文化一词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曾经多次出现, 含义比较广泛, 马克思, 包括恩格斯用来说明社会结构的术语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生产关系总和) 与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和意识形态, 如果把文化与经济、政治并列起来, 显然文化与意识形态不能相等, 文化包括意识形态, 比意识形态更广, 文化还包括文化产业,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文化产业的社会功能及经济效益已经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认同, 并在多次重要会议中强调发展文化产业。中国社会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中为意识形态服务的初衷却非常重要, 无论任何国家, 意识形态都是重要的宣传阵地, 为了保障中国文化事业发展与国家整体发展相吻合, 就是马克思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理论的延伸, 只有建设符合国家利益的文化和制度, 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并列的社会结构理论, 并规定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江泽民把三者并列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 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他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又进一步把社会主义建设区分为这三个方面。不管人们如何理解三者的关系, 只要把三者并列, 就是承认文化不是经济、政治, 而是经济、政治以外的东西, 即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让文化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而且文化制度建设必须要符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服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从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再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我们党总是站在时代前列, 引领文化发展进步, 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者和领导者, 文化制度建设始终是中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基石, 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先进的文化制度, 实践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既是一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正确道路, 同时, 也是一条不断孕育先进思想文化的正确道路, 为了确保中国文化发展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相一致, 就必须要在文化制度建设上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期我国文化发展方向和路径的选择、政策的制定和文化纲领, 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更好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和经济制度建设的重要保障, 是构筑和谐社会, 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立足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要借鉴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要符合当前我国文化建设需要, 符合党和国家的核心利益。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研究 篇三

关键词: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研究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7—0028—02

一、毛泽东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最初探索

在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点的科学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早在革命根据地建设时期就已开始。新中国成立后,在借鉴苏联经验的同时,又结合本国国情有所创新,较好地解决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

建国之初,由于缺乏经验,中国共产党人基本上接受了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的观念,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基本上照搬了苏联模式。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但到了5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使我们党的领导层开始认识到苏联模式的弊端以及斯大林有关社会主义的观点并不完全符合中国的实际,从而转向了独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以苏联为借鉴,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使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初步找到了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其理论成果集中体现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党的“八大”制定的路线和理论等历史性文件中。”①毛泽东就曾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他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结合苏联的经验,提出了中国式工业化道路这一精辟深刻的思路。可惜的是,这一有益的探索,由于反“右”斗争,“大跃进”,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开展而中断。

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 :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崭新探索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回答中国的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性课题,严峻地摆在了中国人民面前。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担当起了这一重任,在领导中国人民破除迷信,总结经验、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伟大实践中,成功地开辟出一条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形成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实现了继新民主主义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后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1、从科学地评价评价毛泽东、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中发展社会主义

1978年我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确立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把党的工作重心全面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上来,断然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为了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任务,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问题又一次成了全党在理论和实践上不能回避的问题。在这方面,邓小平同志为全党全国人民做出了卓越贡献。邓小平认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我们也只有在“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基础上观察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问题。首先,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成果。1979年3月30日,他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文中明确指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同时他又指出:“当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但是从二十多年的实践看来,这个提法比其他的一些提法妥当。”

2、在正确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意识到我国政治和经济管理体制存在着落后和不适应生产力持续发展的情况,必须着力改革。他说:“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象现在这样,搞了二十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懒汉主要是过去制度形成的。以后既要考虑给企业的干部权力,也要对他们进行考核,要讲责任制,迫使大家想问题。现在我们的上层建筑非改不行。”那么,怎样来改变旧的管理体制呢?显然,用政治革命方式已为“文革”证明是一个错误的方式,而斯大林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基本矛盾那样来处理问题则更是不行。显然,我们只有再次回到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科学预见到的用非政治革命即改革的方式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道路上来。

为此,在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郑重地提出改革的问题。他在严厉地批评旧体制的诸种弊病后,明确指出:“这并不是哪些同志的责任,责任在于我们过去没有及时提出改革。在确定了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唯一正确方式的认识后,邓小平同志又对如何认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提出了新的看法。他首先实事求是地强调,探索这一问题,必须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那么中国的国情是什么呢?邓小平认为,一是底子薄,科技力量落后;二是人口多,耕地少,农业还是靠手工劳动经营。鉴于这样的中国国情,邓小平论述了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他说:“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下,搞好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你不抓住四个现代化,不从这个实际出发,就是脱离马克思主义,就是空谈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邓小平这一思想后来在党的十二大为全党接受并被进一步概括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提法与党的八大对此问题的提法相比,则更准确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三、新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继承和发展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推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向前快速稳定发展。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上明确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而后在党的十五大上又对社会主义本质论作了科学定位。明确指出这个理论的提出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从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主要观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1、对邓小平理论进行科学定位,继承和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思想。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上明确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而后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概念。并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2、用新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思想。

第一,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在世纪之交,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在2003年“七一”讲话中指出:这一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②有的学者认为:“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并将对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对全中国人民负责任的党,是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负责任的党,其政治成熟性和自觉性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③

第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等理论,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高度,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的一个重要创新就是提出了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另一个重要创新,就是提出了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其中,最重要的创新,是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根据,总结了国内外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进一步证明了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无穷魅力和雄厚的发展潜力。

注释:

①靳辉明主编:《社会主义历史、理论与现实》,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45页。

②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③聂运麟、吴海晶:《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深化与升华》,载《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论丛)》,2006年第5期。

④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3-175页。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篇四

一、引言

自上世纪大力发展工业以来,全球的生态环境开始逐步恶化。目前,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已成难以回避的问题,如何解决环境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人类高度关注的一项重大战略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改革的三十年里,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过度开发、资源短缺等困难,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瓶颈”。党和国家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同时布置了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生态文明是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文明的形态,是人与社会文明 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发展现实和发展要求的客观反映【1】。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特殊的阶段,资源、环境和生态等因素对今后十几年、几十年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我国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源和空间来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长远来说,只有建设生态文明才是今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出路。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阔的完整科学理论体系。其核心价值观是对人类社会前途命运的终极关怀,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亦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立场和价值取向的必然归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和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结论。

早在19世纪环境问题初露端倪时,马克思、恩格斯已敏锐的感到来自生态环境的威胁,并表达了生态文明的思想。马克思与恩格斯当年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但却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同时还提出要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简言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观点是:人与自然的统一,相互依存,人与自然必须和谐,而且能够和谐。

马克思、恩格斯坚决反对对自然采取敌对的态度,人类在支配自然的同时必须服从自然界发展规律,按客观的规律办事。自然界对人的制约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不可忽视。否则,就会导致对自然界的破坏,最终人类只能自食苦果,社会的发展将被限制甚至阻断。恩格斯曾明确的说过:“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2】的”。马、恩的生态文明思想具有的前瞻性是人类生态文明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来源之一,对应对当前的生态问题,仍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是党中央站在新的时代高度,纵观国际国内形势,根据我国国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应对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双重挑战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我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对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生态文明,而是在马、恩生态文明的思想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有三个主要观点: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价值观——自然观、和谐观与发展观;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三是中国共产党对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思想上的成熟。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共产党思想和我国古代文化结合的共同产物。从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构建,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到十七大首次提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之一,再到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等理论形成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形成、丰富并不断发展的过程。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关键在于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和消费 模式,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要前提。此前我国在经济上奉行的是“唯GDP论”,“唯GDP论”时期多采用粗犷式经济发展方式,这对生态文明是极具破坏性的。以“绿色GDP”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核算与评估指标,全面推行实施“绿色GDP核算”成为新经济发展模式,是彻底转变上述不合理的发展观、政绩观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需要“顶层设计、中层落实、基础行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政治自觉。高度的政治自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制度建设。用完善的制度激励、引导社会各类主体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之中,要依法制定更加严格的有关标准,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适应我国具体国情的能效与环保标识认证制度,从而有力地推进与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培育全社会生态文化,培育生态文化的目的,就是要确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观。在全社会树立“环境保护优先”,形成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生态意识,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

1、对消费者而言

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大众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向可持续消费转变。只有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生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格局,才能真正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才有可能逐渐扭转极为严峻的生态环境现状,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水青山。

2、对生产而言

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化工企业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形成“低消耗、少污染、可循环”的生态化生产方式。产业生态化是生产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建立可循环的“产业生态系统”,可以把产业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最低的程度。

3、对产业结构而言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应加紧产业结构的升级,由轻纺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上升到以重化学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以原材料为重心的经济结构上升到以加工组装为主的经济结构、以低附加价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升到高附加价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同时,将国民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升级。这是经济新常态的必然发展路线,也是生态文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可行方向【4】。

4、对政府而言

生态文明是不可能自发形成的,其形成需要一个强制力量的推动。我国幅员辽阔,国土空间多样,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只有政府的大力推动才可完成,即依托我国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以政府为主导,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各个地区落实。

四、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与时俱进地顺应世界生态文明运动潮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的结果。只有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生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格局,才能真正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才有可能逐渐扭转极为严峻的生态环境现状,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水青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充分保证。

参考文献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篇五

该课程的教学并未局限于书本,而是结合了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最新内容,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任务等,让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在此,浅谈一下对这门课的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自早期的先驱者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过程中就对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践相结合进行了探索,并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通过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同志于1984年提出的,他详尽地阐述了中国为什么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并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我们必须抓紧21世纪头20年这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未来的中国梦一定得以实现!

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反思苏联的倒塌,根本上来讲是忽略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点导致民心丧失,而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现在经济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历史证明了这一点的正确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此,我们需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以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需要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特别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不能重蹈苏共忽视意识形态工作的覆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的改革之路,是成功之路,是光明之路,具有强大的优势,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同时,由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环境会发生迁移与变化,中国特色改革道路必然要不断丰富其内涵,使其更能反映时代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

过去35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解决业已积累的矛盾,还是要靠改革;保持未来健康持续发展,依然要靠改革。当前,国内外环境和条件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历史赋予了中国未来改革更加丰富的内涵。诚然,经济体制改革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但是,总揽全局,统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阶段,则是新时代赋予党的神圣使命。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五个体制的改革和中国共产党党内建设制度的改革理论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改革道路的内涵,构建了未来改革的宏伟蓝图,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未来改革的重点领域和重大举措,对于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篇六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关系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的重大问题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是关系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式、途径和目标任务的重大问题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特的根本任务,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特的必由之路,所以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保障体系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发展成果更多更加公平的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伟大的中国梦。“两个一百年”指的是要在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建国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梦”指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指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是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正确认识中国现阶段基本国情: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三个没有变,三个世所罕见)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特根本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一是总揽全局,统筹规划、二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三是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四是兼顾各方,综合平衡)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 为什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①从基本国情看,我国发展所面临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②从发展条件看,中国人均资源拥有量少,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③从发展理念看,发展不同于增长,决不能只看速度快慢、规模大小、一时得失。 怎样实现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 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新四化)

1.2.3.4. 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 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从农业现代化的角度考虑)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调整经济结构,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①实现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②实现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拉动转变;③实现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全面提高国内经济发展质量,更好地应对激烈国际竞争,对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提出了更加全面和紧迫的需求。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基本内涵: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着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 主要途径:

1.2.3.4.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 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 我国“三农”问题: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础,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 城乡发展存在较大差距 1.2.3.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小块土地经营占主导地位,劳动生产率低,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差,整体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居民

城乡居民收入总体上还存在较大差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一个统一,四个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 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的国体。中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结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和基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前提和基础,多党合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核心内容  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最直接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了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意愿,离开人民当家作主,不受人民监督,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就会脱离正确方向,就会变质。中国共产党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协商民主的基本含义是指协商主体通过自由平等的公共参与决策。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人民利益根本一致是开展协商民主的最大政治基础:吸收各方意见、集中各方智慧,使决策和举措更加科学、合理,是协商民主的一个重要特点;团结尊重和谐是协商民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协商民主的重要保证。

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形式和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四个层面的协商。1.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在党内外进行广泛协商,主要通过两种基本方式实现:一种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直接协商;另一种是人民政协中协商,主要通过全体会议、常委会议等形式。2.3.4.国家政权机关的立法、施政协商,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协商和政府与社会的协商对话

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 基层民主的协商

  中特文化建设

增强国家文化的整体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意义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增强国家文化的整体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①牢固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开阔的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②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③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④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水平。⑤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

⑥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⑦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⑧营造有利于高素质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 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①必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必须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③必须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在博采众长中不断赋予中华文化以强大生机;④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在“三个倡导”上下功夫。三个倡导是在不同层面上提出的不同要求。

  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要求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要求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要求  1.2.3.4. 任务: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树立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 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搭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平台,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尊重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有针对性解决群众的思想疑虑。密切关注社会思想变化,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在尊重差异中扩大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影响,发展壮大积极健康的主流思想舆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制度

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教育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管理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社会建设的基本着力点。 当前我国民生问题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障水平总体不高,还没有实现城乡完全统筹;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就业压力仍然较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利益矛盾加剧  当前我国民生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2.3.4.

1.2.3.4.5.

 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城乡差距,特别是城乡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差距,是当前民生问题存在的重要因素;

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传统发展理念往往注重经济建设,忽视社会建设,使社会建设相对滞后;

社会建设的政策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相符合,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管理过于行政化,社会管理主体单一,难以适应民生需求多样发展的要求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

人民内部矛盾:(非对抗性,根本利益一致)

人民内部矛盾非对抗性的性质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1.2.3.利益矛盾日益凸显 矛盾的复杂性增强

矛盾朝对抗性演变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着眼于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2.3.4.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矛盾 注重维护群众利益 注重做好群众工作 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 我国社会利益关系:  新特点 1.2.3.

1.2.3.4.利益主体趋于多样化 利益差距有所扩大 利益冲突有所增强 健全诉求表达机制 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进一步完善矛盾调处机制 加强权益保障机制建设 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

 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5个着力点

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②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④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⑤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生态文明建设:  中国特色会社主义生态文明建理论 1.2.3.4.5. 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

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 关于走文明发展道路的理论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更重要的是把理念落实在行动上,落实到制度上,通过制度建设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和保障机制。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整个社会的自觉行动。

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

1.2.

1.2.3.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有效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

协调各个个体的行为,实现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成本最小化或利益最大化 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建立国土空间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 4.5.

 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实行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建立资源环境领域的市场化机制

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格局。以路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国家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为主要支撑,以轴线其他城市化地区为重要组成的城市化战略格局  构建“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发展格局。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以基本农田为基础,以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农业战略格局  构建“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基本目标

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生态和环境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两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两型社会指的就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的为特征的社会体系。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 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途径(5条)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  1.2.3.4.5.6.    党的领导: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理论主要内容

关于推进伟大事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与伟大工程(党建)的理论 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的理论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理论(主线)关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论

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理论 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理论

党的建设面临四个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党的建设面临四个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增强四种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

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总要求: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建设的主要内容)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四自能力)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三型政党)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战略任务)。(其中学习型是重要前提,服务型是根本要求,创新型是时代要求。)

①加强宣传教育;②完善体制机制;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④推动节能减排;⑤发展循环经济。 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体现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四个方面。

①保持思想先进纯洁,最重要的是保持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②保持政治先进纯洁,最重要的是坚决执行党的纲领、章程和路线方针政策; ③保持组织先进纯洁,要严格管理党员队伍和党的干部队伍;

④保持作风先进纯洁,核心是紧密联系群众,始终代表人名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始终依靠人民群众来推进历史进步。

 党的建设重点任务: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 主要内容:为民务实清廉

指导思想和总体部署: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四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党员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 总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科学技术酝酿新突破

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 人类共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 国际局势呈现新特点:

1.2.3.4.5. 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国际战略构想  基本原则: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互相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 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最鲜明的特征: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

1)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而且必将给国际社会带来更多的机遇,从而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繁荣,有利于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2)中国的和平发展会使世界局势更加稳定,使世界和平更有保障。3)中国的和平发展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4)中国通过自身的发展已经并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篇七

一、第二代领导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首先,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文革后,左倾思想和“两个凡是”的思想严重阻碍了当时的工作,导致党的工作停滞不前。邓小平同志在批评“左”倾和“两个凡是”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和科学阐明毛泽东思想,将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其次,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在批评“两个凡是”错误思想的同时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并发展了毛泽东同时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观点,明确解决了我国发展中的思想路线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促使我党端正思想和工作方法,并对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工作重心的转移和改革开放战略的提出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党首次就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问题进行了讨论,以邓小平为党的第二代核心领导集体强调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要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上。在十一届五中全会中提出要集中精力、排除干扰、一心一意的做好四个现代化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工作重心转移对我国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我国探索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石。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以后,我党为适应经济建设工作的需要,提出了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的战略决策,促使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进入了新的阶段。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不仅对就的经济体制和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且为我国经济建设开辟了道路,也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本点,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

二、第三代领导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

江泽民同志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解释我党的本质以及根本任务:我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代表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奋斗(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我党保持先进性以及建设社会主义道路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和第二代领导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相比,第三代领导人集体对第二代领导人集体的探索有一定的继承和发展。

1. 走自己的路

“三个代表”重要思继续坚持走自己的路。十二大以后,我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并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也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及实事求是的原则。江泽民同志在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讲话谈到,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路。

2. 坚持发展社会生产力

第三代领导人集体始终高度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将发展社会生产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紧密联系(2)。江泽民同志指出,发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标都需要依靠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得以实现;实现国家统一以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还是需要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发展作为主要内容,并指出发展社会生产力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动力。

3. 加强党的建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也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成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加强党的建设密切联系。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第二代领导人集体继续加强和推进党的建设,重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领导水平以及反腐力度。

三、第四代领导人对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 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另一重大理论成果,以胡锦涛为核心的第四代领导人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顺应国内外形势,提出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并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具当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它回答了中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有关发展的问题,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认识,也是对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要求,它进一步丰富了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三重内涵。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目标、模式和新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在于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提升社会的和谐程度,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从理论、路线和方针层面转化为机制、体制和法制层面,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模式(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也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我党必须始终保持先进性,在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的起点和最终归宿必须符合人们的根本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伟大实践。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

1. 它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领导人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我国国情结合的产物,它是科学社会主义模式在中国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任务是发展,而发展的最终归宿是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全体人们的根本利益。现阶段我国最大的矛盾是人么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根本矛盾的影响下,我国社会建设必须以发展为根本任务,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以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并将发展的最终归宿归结实现人们共同富裕这一全体人们根本利益点。

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我国历史的检验和证明。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一致性,现代化建设同时包括了我国民族复兴和国家繁荣昌盛、人们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够顶住巨大的压力和困难,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党和国家领导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基于我国国情的,它是资本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道路都不具备的特点,只有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在我国站住脚跟,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我国稳步前进,逐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 为人类追求文明进步开辟新的道路

随着党和政府领导人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清晰和深入的认识,和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针(4)。我国和平发展道路和西方发达国家完全不同,我国和平发展不仅是站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角度上,而且是站在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角度上,中国的和平发展是一种维护和平、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它体现了人们对共同理想的追求。总而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对国内外都坚持稳定、和谐的原则,促进建立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体系。

虽然我国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不少的成就,但是问题和矛盾依旧存在,也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仍需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更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坚信,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带领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将取得更大、更多的成功,也会为世界社会主义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经历了我国一代代领导人的探索。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以及意义,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利益以及意义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历程,意义

注释

11陈巧玲,孙嘉.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梦”的关系[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04).

22董博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及意义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2(10).

33覃振停,梁胜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与理论体系的关系[J].网友世界,2014(01).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篇八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内涵;阶段;特质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6)05-0016-006

一个影响世界的大国的城镇化,不能没有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颠覆性城镇化理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城镇化理论、道路与模式的历史性变革与创新。本文采用全过程、超视角、长镜头、反配置等方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定义、内涵、阶段与特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中国特色“特”在何处,它与资本主义城镇化、(中高级阶段)社会主义城镇化有何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分哪几个阶段,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有何关系,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如何进一步转型发展等问题。本文的研究工作及其结论对提升与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起支撑作用,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学术意义与应用价值。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定义与内涵

在开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应该成为与这个伟大新时代相适应的新理论。但是,目前的学术界鲜有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兴趣。在学术文献中也很难找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确切定义。

(一)中央文件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论述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1]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容之一。[2] 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度关联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这一概念。因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已经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性质。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间接地提出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例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3]将这句话中的“中国特色新型”和“城镇化”两个关键词连在一起,就成为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2013年11月,“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在党的文件中被独立提了出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4]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又强调要“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5],并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内涵进行了初步阐述。这标志着中国城镇化理论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里程。《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和2014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进一步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内容进行了丰富与发展。

迄今为止,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文件中仍然找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这一名词与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这一名词是否成立,是否有构建与研究的必要,其内涵与特质是什么,均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二)我国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理解

在研究文献中,目前鲜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确切定义。王伟光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强调包括新型城镇化的新“四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和总任务的支撑[6],他将新型城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密联系在一起。方玉梅等学者认同 “中国特色城镇化+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这一公式。[7]何干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直接表述为:是有干部和群众广泛参与的,有领导、有组织的城镇化社会实践,工作重心放在新农村建设上,用发展农村工业和高效特色农业来促进小城镇和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城乡人民的共同富裕。间接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应该包含的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镇化的特色,如政党领导、政府组织、公众参与、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壮大集体经济、搞好小城镇建设和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等。[8]2014年梁本凡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内涵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比较契合,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不等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亦不等于中国特色城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决定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走向。[9]

(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新认识

透彻认识与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需要在时空、语境、理论和方法上进行创新。要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语境,“邓三科”等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来分析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三科”以及习近平思想,我们可以判断: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中国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国情与伟大实践。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城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基本内涵和特质,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内涵和特质所决定。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不同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之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内涵比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要高得多,深得多,广得多,它以“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目标,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理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时间起点与终点

一般来说,中国大陆城镇化起点一般定在1949年。1949—2016年,我国城镇化大致经历了1949—1977年期间的“红色”城镇化发展阶段、1978—2011期间的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阶段和2012年以来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时间起点在何处,涉及如何看待我国历史上各个阶段城镇化的性质问题,也涉及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的认识问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起点

1949年,我国成功开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果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视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进行的城镇化,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起点应该在1949年。

1978年以改革开放为标志,我国成功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10]30-31如果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之后所进行的城镇化,那么1978年应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时间起点。

如果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定义为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城镇化,那么其时间起点应该在1978年以后。理论源于实践,主要表现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是在1978年以后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今后仍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中。

(二)源自“红色”城镇化发展阶段的转型

1949—1977年期间,我国所推进的城镇化,尽管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由于缺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指导,所以不能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范畴。1949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城镇化发展与转型过程,具有历史连续性。以改革开放为标志,1977年是我国“红色”城镇化发展阶段的终点,1978年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由我国“红色”城镇化发展阶段转型发展而来。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终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10]30-31因此,根据上文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进行的城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城镇化等基本观点,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间重叠的那一段时期所进行的城镇化,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时间终点大致在2049年“第二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之时。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阶段构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包含了中国特色城镇化、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三个发展阶段。

(一) 中国特色城镇化阶段(1978—2011)

改革开放启动,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转轨,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向城镇流动,小城镇快速发展,1998年城镇化率超过30%。1999年以来,改革开放力度加大,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外资大规模进入,沿海城市工业化、特区建设、开发区建设与城市建设全面铺开,农民工大量外出进城打工,向沿海城市流动,形成以异地就业转移为特色的快速城镇化浪潮。向市场经济转轨,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的同时,积极引进外资企业,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推进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成为这个时期城镇化的重要特点。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2011年城镇化率超过50%。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农民工半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资本化与市场化过度、公共服务短缺、腐败严重、社会矛盾激化等等。[11]

(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阶段(2012—2020)

2012年,以十八大为标志,我国城镇化进入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率和城镇人口增长率双双进入下行通道,社会经济结构性问题与矛盾突出,产能严重过剩,公共服务短缺。城镇化的主要任务是要通过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实现“三去一补”、脱贫摘帽、“四个全面”、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小康社会建成等目标,有效解决公平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共享发展、开放发展和人的发展问题。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51%提高到2020年60%左右。

(三)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阶段(2021—2049)

2021—2049年期间,我国仍然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阶段。根据城镇化阶段发展、转型发展的客观规律,本文暂时将这个城镇化阶段称为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阶段。表2列出了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阶段与其前后两个阶段的区别。第一,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镇化向中高级城镇化过渡的关键阶段;第二,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阶段的经济结构和形态以服务业为主;第三,相比前一阶段的城镇化,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阶段的收入差距大为缩小,城乡一体化发展,环境质量大为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进展;第四,在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阶段,数量型城镇化为质量型城镇化取代,公共服务普惠化、全覆盖;第五,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任务是为2050年前后两种不同层次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对接做准备。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开启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将终结于2049年中国梦的实现,它已经经历了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阶段,目前已经进入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未来还会转型升级到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

四、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特质讨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特质的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的途径、行动指南和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10]25 所谓道路特,是指坚持“三个既又”: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坚持五大建设全面推进;既不断解放与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谓理论体系特,是指“邓三科”,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10]25-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之后所进行的城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所进行的城镇化实践,因此,其特质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的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基本特质

基本特质是寓于具体特质之中,是决定城镇化道路、性质与方向的特质。城镇化有两个相互对立的方向和属性,一是社会主义,二是资本主义。城镇化道路是社会主义的,还是资本主义的,存在两类判断与识别标准。

第一类是方向指标。指手段、方式、方法与途径实施后,城镇化结果是否指向社会主义目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判断指标就是邓小平所指出的“三个有助于”(1)或“三个有利于”(2)。

第二类是属性指标。指城镇化的手段、方式、方法与途径是否体现社会主义原则,是否具备社会主义属性。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原则主要有三条,一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12]49,二是发展生产(力),三是共同富裕或共同致富,始终避免两极分化。[12]172

根据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与性质的论述,结合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实践等特在何处的论述,坚持其社会主义方向与属性,坚持“三个有利于”,坚持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坚持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坚持逐步共同富裕。这“四个坚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基本特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理论特质

2014年,国务院公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以下简称《规划》),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一般特质进行了规范。由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中间阶段,其特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或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特质,所以,依据《规划》所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一般特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特质的具体表现进行讨论。

《规划》要求,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以“邓三科”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基本特质的要求。

我国目前城镇化正在从30%—54%的加速发展阶段,向55%—70%的减速发展阶段转变。根据全过程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减速发展阶段不能延续加速发展阶段粗放的城镇化模式。未来减速发展阶段,随着内外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尤其是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脱贫进入攻坚阶段,我国城镇化必然由规模扩张进入以提质升档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规划》提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要坚持阶段发展、转型发展、提质升档的新理念。这里的阶段发展、转型发展、提档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重要理论特质。

《规划》提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要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其立足点与出发点。也就是说,要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性。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性,恰恰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重要理论特质。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原则特质和目标特质

《规划》提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应当坚持以下基本原则:特色彰显,城乡统筹,以民为本,全民共享,布局优化,高效集约,低碳绿色,文化传承,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分类指导。这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原则特质在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实践中的具体表现。

《规划》提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宗旨是服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任务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十三五”期间的任务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进社会和谐进步,解决贫困问题,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体目标组合为: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城市生活和谐宜人。这里的具体目标组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一般特质,而服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基本特质。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模式特质

《规划》提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与模式为“四个立足点”:第一,以改革为立足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第二,以城市和城市群建设为立足点,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第三,以产业升级和综合承载能力为立足点,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的全面协调,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第四,以人民为立足点,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这“四个立足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道路与模式特质的具体体现。

五、几点结论

根据上文的研究与讨论,至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开始于1978年,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进行的城镇化,是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具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点的城镇化,是在“邓三科”和习近平思想指导下所开创的城镇化,大致分为中国特色城镇化、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三个阶段。其具体特质包括理论特质、原则特质、目标特质、模式特质等。基本特质寓于具体特质之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字所规定,具体表现为“四个立足点”、“四个坚持”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基本特质,是它区别于其他一切形式的城镇化,尤其是资本主义城镇化的基本标志。

注释:

(1) “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得标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页。

(2) 姓资与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2.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7.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19.

[4]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

[5]习近平.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3-12-15.

[6]王伟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N].人民日报, 2012-12-20.

[7]方玉梅,张玮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发展道路研究述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37(3): 350-354.

[8]何干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镇化道路的探索——江苏部分地区城镇化的调查与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1,(3): 40-49.

[9]梁本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我国未来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取向[J].学习与实践,2014,(1):9-17.

[10]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11]余静文.重庆统筹城乡改革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吗?——基于合成控制法的经验研究[J].西部论坛,2013,23(1):1-10.

[1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

上一篇:事业单位工资津贴补贴下一篇:学生会文体部绩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