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政府研究室工作总结

2024-08-18

海口市政府研究室工作总结(精选10篇)

1.海口市政府研究室工作总结 篇一

——2014年2月19日在海口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海口市市长 倪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完成了市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全市生产总值904.64亿元,增长9.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9.33亿元,增长27.2%;来自海口的公共财政收入240.82亿元,增长14.4%,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6.73亿元,增长1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0.05亿元,增长12.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6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55元,分别增长9.5%、12.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9%;城镇登记失业率1.32%。

(一)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深入推进“项目建设年”。落实“六个一”责任模式,扎实开展“重点项目推进月”、“工业企业调研月”、“园区建设调研月”活动,全年竣工项目60个。90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12.4亿元,省重点项目达到省政府上台阶奖考核标准。马村港二期中心港区开港运营,新东大桥、海榆中线拓宽等项目基本完工;冯小刚电影公社一期、东寨港红树林旅游风景区一期等景点对外开放;海秀快速路、永秀永和安居工程、司马坡文体基地等项目有序推进;西环高铁海口段全面完成征地拆迁,南渡江引水工程获国家发改委立项批复。

积极开展项目招商。与绿地集团、恒大集团、保利地产等21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总投资超千亿元。国务院出台加快棚户区改造决定后,我市创新 “政府让利、企业微利、百姓得利”的投融资模式,优化资源配置,大规模启动灵山镇、五源河、椰岛片区等新一轮棚户区(城中村)改造。这些招商项目不仅实现了投资、消费“双增长”,也为下一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打下基础。

(二)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

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2年的6.8:24.6:68.6调整为6.5:24.0:69.5。工业经济稳中提质,在工业总产值与上年持平的情况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医药产业保持强劲增长,总产值增长11.6%,成为又一个突破百亿的产业集群。美安科技新城完成征地7.5平方公里,一期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罗牛山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一期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海马汽车两款新车型投放上市,椰树8万吨椰汁等25个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国家级广告产业园落户高新区,新增23家高新技术企业,我市再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

服务业提质升级步伐加快,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5%。海口联合农商银行、浦发银行海口分行开业运营,新设小额贷款公司8家,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大印橡胶物流保税仓封顶,国家级水产物流交易中心、丁村现代美居、美安物流园建设进展顺利。海口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17万标箱、增长16.8%,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增长17.7%。丰富琼北旅游线路和产品,开通海口至哈尔滨客运列车、海口至西沙邮轮旅游航线,旅游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全年接待旅游过夜人数104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0亿元,分别增长9.6%、18.3%。美兰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194万人次,同比增长11.6%。成功举办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中国国际物流节、世界基因产业大会、观澜湖高尔夫世界第一挑战赛等节会赛事,全年上规模商务会展活动达到223场次,组织各类岛外促销55场次。房地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销售商品房3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

(三)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新成绩

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四规”协调衔接,完成主城区27个片区控规编制,开展9个专项规划和示范镇镇域规划编制,其中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快速路网规划和云龙镇、演丰镇、红旗镇总规控规已经完成。

“三农”工作不断加强。农业完成增加值58.5亿元,增长6.3%。落实强农惠农富农补贴资金7966万元。马坡洋蔬菜产业园、新坡兰花产业园核心区一期全面完工。启动罗牛山1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异地技改项目,新增1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5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红明红”荔枝、三江“豪富江”莲雾被评为省著名商标。积极开展“阳光培训”和“我为农民增收办实事”活动。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开工建设南渡江流域土地整治15万亩,防洪堤及南面沟泵站加快建设;完成12座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6宗,解决3.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县道砂土路改造37公里;新建户用沼气池600个;提前完成“十二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扎实推进。搭建新型城镇化建设运营载体,组建市城乡统筹发展集团。启动云龙、演丰首批示范镇建设,演丰镇第一批17个项目完成投资9.5亿元,云龙镇10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全市百个统筹城乡示范项目全面启动,创新探索具有海口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路子。

(四)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

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审批目录管理,市级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核减率达70%;推行“三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模式,开展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服务事项联动审批和网上审批,审批效率大幅提高。加快城市社区“扁平化、网格化”管理体制改革,完成1148个社区网格划分,开展9个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试点,并在滨海、万福两个社区深度试点。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实行财政资金账户统筹管理;完成新一轮市区财政体制调整。市属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基本完成。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在3家医院部分科室试行“先看病、后付费”医疗服务模式,促进市级医院与基层卫生机构结成医疗联合体。有效承接口岸管理职能下放。推进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桂林洋农场各项改革措施有序实施。

大力推进对外开放。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12亿美元,增长13.1%;外贸出口18.85亿美元,增长4.84%。秀英港通过国家核心口岸能力建设验收,邮轮边境游异地办证政策落地,开辟海口至越南邮轮、货运航线,新增海口至韩国2条国际航线。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推动伦敦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办学项目落户海口观澜湖,新增2个国际友好城市。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大印集团总部落户海口,中国华信海口公司完成贸易额113亿元。深化省会经济圈合作,完成省会经济圈产业规划、旅游规划、南渡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课题研究,琼北区域旅游合作初见成效。

(五)城市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强化

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出台分类处置办法,做到“拆违不拆民心”;强化科技支撑,建立起天上航拍、地面巡查、网上监控的“天罗地网”监管体系;动真碰硬,重拳出击,严厉查处失职、渎职、权钱交易的公职人员;加班加点,连续作战,全年拆除各类违法建筑226.8万平方米。深化道路交通专项治理,“11+1”道路贯通工程完工通车,开通、优化公交线路27条,新投放新能源公交车100辆,投入公共自行车3000辆,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公交都市创建城市。优化滨海大道、国兴大道交通组织,严厉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状况正在缓解。扎实开展“绿化宝岛”大行动,完成造林面积2.6万亩。实施高排放机动车区域限行,启动整治建筑工地、“泥头车”扬尘污染,空气质量在全国74个实施新标准的城市中排名第一。加强水环境保护,采取关停搬迁和异地技改养殖场、退塘还林、生态修复等措施,开展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区域内水质明显改善。启动海甸五西路排涝泵站、白沙门污水处理厂(一期)改造、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长流生活垃圾转运站等工程建设,完成8个镇、88个行政村、614个自然村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工程,城乡环境卫生面貌不断改善。

强化资源管理。采取收回、收取闲置费、督促开发等方式,开展闲置土地清理,全面完成4.49万亩闲置土地处置,规范了土地市场秩序。完善土地征收和土地储备机制,提前谋划、科学安排土地战略储备,保障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落地。强化森林资源保护,严格征占林地审核审批,依法处置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

狠抓社会治理。开展“命案必破”、“攻坚禁毒”、“扫黑除恶”、“铁拳禁赌”等专项整治行动,积极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社会治安形势稳定。深入推进“六五”普法。构建“大调解”新机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087宗,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206件。建立领导干部信访积案化解制度,基本化解红旗糖厂、戎居公寓等160个重点难点信访积案,解决2768宗房产办证遗留问题。食品药品和质量技术监督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稳定。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第三次获得“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完成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军民融合发展,国防动员、人民防空、优抚安置扎实推进。统计、口岸、粮食、气象、保密、档案、史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慈善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六)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全年民生支出90.5亿元,同比增长13.5%,占地方一般预算支出的68.6%。省政府10件民生实事和市委、市政府20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

稳定和扩大就业。发放创业小额贷款6101万元,城镇新增就业5.6万人、增长11.2%,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1.39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09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提高到1683元,农村“五保”供养月标准提高到480元,城乡低保月标准分别提高到450元和360元,提前完成“十二五”目标;出台《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方案》。新农保参保26.5万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4.5万人,参保率均达97%。提高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不断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建成141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完成4家农村敬老院建设,新增床位540张。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建保障性住房10453套,全面完成3500户农村危房和88户水库移民危房改造;出台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降低保障准入门槛,配售各类保障性住房7435套,配租廉租公租住房1475套,对3358户家庭发放廉租房补贴1085万元。

积极平抑物价。在全省率先安排1500万元防控禽流感,扶持养禽业生产,稳定市场物价。建成4个公益性蔬菜批发市场,开设37家农副产品平价商店。提前做好节假日、恶劣天气鲜活农产品的市场储备和供应。安排1.02亿元价格调节基金,对“菜篮子”工程建设、流通领域、低收入群众、在校学生、福利院、敬老院实行补贴。强化价格执法监督,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积极发展社会事业。着力规范办学行为,在全省率先实施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网上申请学位。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整合撤并城区中小学校21所,新建公办幼儿园14所,301个“中小学校安工程五年规划”项目全部竣工。继续完善农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城镇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0.2%,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5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扎实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完成秀英炮台修缮和世纪公园市民文化广场建设,组织精品文艺演出22场、送戏送电影下乡3097场次。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按照“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三公”经费同比下降21.8%。加强审计监督,强化政府债务、财政资金和重大项目的跟踪审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及时向人大常务会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63件、政协委员提案370件,依法行政工作实现全省“五连冠”。拓宽网络问政渠道,《问政海口》获得第四届“全国网络问政突出贡献品牌奖”。深入开展“庸懒散奢贪”治理和工程建设、土地利用、城管执法等领域专项治理,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人民群众对政府廉政建设的满意度持续提高。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市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司法干警,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投资结构不尽合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投资不足。二是社会消费需求不旺,增幅处于低位。三是实体经济、产业基础相对薄弱,需要多元产业支撑。四是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加大,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五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不足,脱贫任务依然艰巨。六是有的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办事效率和执行能力还不适应发展需要,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妥善解决。

二、2014年目标任务

2014年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的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改革创新、科学管理和作风建设为抓手,着力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强化和创新社会治理,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和1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

各位代表!建设海南“首善之城”,是省委、省政府对海口的殷切期望;打造“四宜三养”最精最美省会城市,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责任担当。今年,政府工作将牢牢把握好以下五点:第一,突出稳中求进。海口仍处于欠发达阶段,经济规模小,发展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只有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才能壮大经济规模,为结构调整腾出空间,为提质增效升级创造条件。第二,突出改革创新。按照中央和省里统一部署,在深化改革中强化省会城市的责任担当,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从社保、教育、医疗等人民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简政放权、行政审批等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增添科学发展新活力。第三,突出科学管理。城市越发展,越需要加强管理,管理与发展同等重要。必须下大力气突出抓好规划管理、资源管理、环境管理、交通管理、社区管理等。第四,突出民生优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就业、社保、住房等民生领域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更加关怀弱势群体生活,更加关心农民群众增收,更加注重人民生活环境的改善,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第五,突出作风建设。坚持问题导向,不折不扣地贯彻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持之以恒地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更加及时有效地为基层、企业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转化为惠民利民成果。

三、2014年工作重点

(一)开展“深化改革年”活动,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2.海口市市政建设规划管理办法 篇二

第九条 在城市道路红线控制范围内,除按规划要求批准架设、敷设、修建的各类市政工程管线、立交桥、人行过街天桥、公共交通候车廊、电话亭、交通指挥设施及标志、消防设施及标志等设施外,不得设置其它任何建筑物或构筑物。

第十条 城市道路两侧的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必须根据规划要求后退道路控制红线。建设单位的专用管线必须布置在其用地红线范围内。

第十一条 在城市主要道路上,不得进行横向开掘管线敷设。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开掘的,必须经市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进行市政工程管线建设,应符合市政工程管线规划。

各类市政工程管线应当在城市道路控制红线范围内平等道路中敷设。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当建设综合性的管线隧道。

各类市政工程管线应当地下敷设。

第十三条 城市主干道机动车道下,不得敷设市政工程管线。特殊情况需要敷设的,必须经市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十四条 管线方位按下列规定安排:

(一)在道路中心线以东、以南安排污水管、给水管、电力排管、电力缆线;

(二)在道路中心线以西、以北安排雨水管、燃气管、电讯导管、电讯缆线;

(三)规划道路红线宽度在40米以上的,应当采取双管(线)布置方式。

第十五条 管线的平面布置应当符合附表一所列规定。

第十六条 管线在交叉时垂直净距一般不得小于附表二所列规定。

在新建道路的车行道内,地下管线的管顶复土层厚度应当符合规范要求。

第十七条 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道路狭窄、现状管线繁多的地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保证安全适用的前提下,确定管线的位置和管线交叉的相对位置。

第十八条 管线交叉发生矛盾时,根据下列原则解决:

(一)临时性管线让永久性管线;

(二)次要管线让主干管线;

(三)易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

(四)压力管线让重力管线;

(五)柔性结构管线让刚性结构管线;

(六)小口径管线让大口径管线;

(七)技术要求低的管线让技术要求高的管线。

第十九条 现状管线与规划位置不符的,应当根据城市开发建设的需要逐步按规划改建。

凡未按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许可证的要求敷设的管线或已经批准的临时管线,城市开发建设需要时,必须按规划无条件迁移。

第二十条 110千伏以上(含1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必须严格按照城市专项工程规划布置,进入城市市区,应当敷设地下电缆。

新建的10千伏电力线路必须敷设地下电缆。

第二十一条 在城市道路控制红线范围内分期或者同期敷设10根以上的电力电缆的,应当建设电力隧道或者地沟。

在同一路段上同系统或者相同电压的线路,必须组合同沟敷设或者同杆架设;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的线路应当尽可能合沟敷设或者合杆架设。

第二十二条 穿越河道的管线的埋设深度或者架空高度,必须不影响船舶航行、河道整治,并符合管线安全的要求,具体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与有关航道管理部门商定。

管线在城市桥梁上通过,必须保证桥梁安全、方便维修,不影响市容。新建桥梁必须根据规划要求设计预留管线位置。

第二十三条 城市道路交叉口机动车道位置不得设置管线检查井。

第三章 城市市政建设的审批管理

第二十四条 凡属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市政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均必须持有关批准文件向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办理施工审批手续。

因建设工程施工确需临时占用城市道路的,应当向市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影响交通安全的,市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前,应当征得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意。影响交通安全的市政建设工程竣工后,需经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验收。

建设单位提出建设申请应当提供建设工程全套设计图纸1份,设计图纸内容必须符合专业设计有关规定、规范,达到相应深度要求。管线平面设计图必须在现状管线平面图上绘制。

第二十五条 建设单位在办理完有关施工手续后,必须向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施工放线。管线工程在敷设完、掩埋前必须请规划部门验线;道路及其他附属工程应在基础完成后验线。

第二十六条 市政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交1份竣工图,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规划验收。

第二十七条 成片开发的地区和旧城区综合改造工程项目,在有已经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情况下,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据规划一次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二十八条 下列市政建设可以不向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报:

(一)成片开发地区修建的车道宽度在5米以下的道路,或者非规划路上的新建、改建长度100米以内的各种管线;

(二)在施工现场内不影响其他工程建设的临时管线。

第二十九条 未取得《海口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不按《海口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要求进行施工的,或者未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放线验线的,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违法建设论处。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是否符合规划条件予以核实。未经核实或者经核实不符合规划条件的,建设单位不得组织竣工验收。

第四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3.海口市政府研究室工作总结 篇三

第一条 为落实《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市财政部门每年按规定安排海口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用于兑现《规定》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和扶持工业发展的其他支持。

(一)前款所称的“扶持工业发展的其他支持”的资金主要用于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等应由市政府负责投资建设而未列入当年政府投资计划的应急事项,不得直接用于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

(二)兑现政策发生的相关工作费用从专项资金中列支,原则上不超过当年兑现专项资金总额的1%。

第三条 申请优惠扶持政策的工业企业除了具备《规定》第四条、第二十九条的条件,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生产、经营地址都在本市范围;

(二)有固定的厂房和相应的生产设备;

(三)食品药品生产企业无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四)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第四条 申请优惠扶持政策的企业,除提供本细则规定的各单项优惠扶持政策所需材料外,还应提供如下基本材料:

(一)工业发展资金申请报告;

(二)海口市工业发展资金申报书(附表一);

(三)法人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申报单位须对资金申请报告内容和提交的相关材料、附属文件的真实性负责。第五条 市工业主管部门依据上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对符合《规定》第五条要求的工业企业,依据工业总产值、产值增速、入库税收,按这三项指标的权重2:1:2,将每项指标的名次乘以权重后进行合计作为评分排序分值,依据累加数由低到高进行排列,取前10 名进行奖励。由市政府颁发奖牌,并给予每家企业10 万元奖励。

第六条 申请《规定》第六条税收奖励的,须提供如下材料:

(一)税收奖励申请表(附表二);

(二)企业完税凭证及汇总表。

第七条 申请《规定》第七条企业经营团队奖励的,须提供如下材料:

(一)企业经营团队奖励申请表(附表三);

(二)销售收入证明材料;

(三)企业完税证明材料。

第八条 申请《规定》第八条第一款设备资助的,须提供如下材料:

(一)设备资助申请表(附表四);

(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文件;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设备购置合同及清单;

(五)设备购置发票及付款凭证;

(六)项目投产证明材料。

以项目投产时间计算,设备购置总额在2000万元以下的,购置时间向前追溯原则上不超过12个月;设备购置总额在20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的,购置时间向前追溯原则上不超过18个月;设备购置总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购置时间向前追溯原则上不超过24个月。

第九条 各行业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最低要求参照《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或控制性详细规划。申请《规定》第八条第二款存量土地技改项目资助的,须提供如下材料:

(一)存量土地技改项目资助申请表(附表五);

(二)技改项目备案文件;

(三)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设备购置合同及清单、付款凭证;

(五)土建工程投资付款凭证;

(六)项目完工、投产证明材料;

(七)技改项目规划、建设许可文件。

项目投产时间及设备追溯时间请参考本细则第八条。

第十条 申请《规定》第九条土地款奖励的,须提供如下材料:

(一)新建企业土地款奖励申请表(附表六);

(二)企业投产证明材料;

(三)投产后当年或第二年完税凭证及汇总表;

(四)土地出让或转让合同;

(五)土地款支付凭证。

第十一条 申请《规定》第十条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按照《海口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办法》办理。

第十二条 申请《规定》第十一条新建工业企业税收扶持的,须提供如下材料:

(一)新建工业企业税收扶持申请表(附表七);

(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文件;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固定资产投入凭证;

(五)企业完税凭证及汇总表;

(六)项目投产证明材料。

第十三条 申请《规定》第十二条品牌奖励的,须提供如下材料:

(一)品牌奖励申请表(附表八);

(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或地理标志产品称号的证明文件。

第十四条 申请《规定》第十二条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奖励的,须提供如下材料:(一)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奖励申请表(附表九);

(二)食品、医药行业的企业应提供质量体系认证(ISO9000)、环境体系认证(ISO14000)和健康安全体系认证(OHSAS18000)的证明文件,其它行业的企业只需提供前两个证明文件。

第十五条 申请《规定》第十三条制标、采标奖励资金的,须提供如下材料:

(一)制标、采标奖励申请表(附表十);

(二)企业主导制定(或修订)标准的证明材料;

(三)采标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六条 申请《规定》第十四条发展循环经济奖励的,须提供如下材料:

(一)发展循环经济奖励申请表(附表十一);

(二)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企业认定证书;

(三)节能产品列入国家或省推广目录证明文件。

第十七条 申请《规定》第十五条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奖励的,须提供如下材料:

(一)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奖励申请表(附表十二);

(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或创新型企业等认定证书。第十八条 申请《规定》第十六条上市融资奖励的,须提供如下材料:

(一)上市融资奖励申请表(附表十三);

(二)海南证监局验收文件,或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证明材料。第十九条 申请《规定》第十七条担保费补助的,须提供如下材料:

(一)担保费补助申请表(附表十四);

(二)担保合同和银行借款合同;

(三)担保费支付凭证和银行到款凭证。

第二十条 申请《规定》第十八条运输费补贴的,须提供如下材料:

(一)运输费补贴申请表(附表十五);

(二)年销售收入证明材料、运输费用汇总表及凭证;

(三)企业完税凭证及汇总表。

第二十一条 申请《规定》第十九条专业技术人才补贴的,须提供如下材料:

(一)专业技术人才补贴申请表(附表十六)、补贴人员名单汇总表及上企业员工总人数证明材料;

(二)职称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聘用证明材料、劳动合同;

(三)年销售收入证明材料;

(四)社保缴纳证明材料;

(五)企业完税凭证及汇总表。

第二十二条 申请《规定》第二十条保障性住房购买指标的,须提供如下材料:

(一)保障性住房购买指标申请表(附表十七);

(二)企业完税证明材料。

市工业主管部门核定指标,报市政府批准后,市住建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安排。第二十三条 申请《规定》第二十一条高级管理人员个人所得税奖励的,须提供如下材料:

(一)高级管理人员个人所得税奖励申请表(附表十八);

(二)高级管理人员劳动合同及聘用证书;

(三)企业完税证明材料、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

第二十四条 申请《规定》第二十二条第一款鼓励医药企业创税的,提供的材料参照本《细则》第六条。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产品的医药企业,除提供本《细则》第六条的材料外,还须提供该产品占企业全部销售产值30%以上的证明材料。

第二十五条 申请《规定》第二十二条第二款鼓励医药企业加大设备投资的,提供的材料参照本《细则》第八条。医药项目设备追溯时间,以企业提交GMP认证申请时间为准(须取得相关机构受理证明文件),设备购置时间向前追溯原则上不超过24个月。GMP厂房的配套建设,指与GMP厂房建设相关的空气净化系统、消防系统、电气电仪设备、纯化水系统、安全生产智能监控、配电、管网铺设等设备的购置费用。

第二十六条 申请《规定》第二十二条第三款鼓励新药研发和自主创新资助的,须提供如下材料:

(一)新药研发和自主创新资助申请表(附表十九);

(二)国家药监局新药证书及生产批件;

(三)在本市投入批量生产证明材料。

第二十七条 申请《规定》第二十二条第四款鼓励医药企业购买或引进药号在本地生产的,须提供如下材料:

(一)鼓励引进药号生产奖励申请表(附表二十);

(二)药号转让证明材料及生产批件;

(三)在本市投入生产证明材料;

(四)产品一年产值证明材料。

第二十八条 工业企业申请本细则第二条“扶持工业发展的其他支持”的,须将有关材料提交市工业主管部门,由市工业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审核,报经市政府批准。

第二十九条 工业项目办理备案手续后,应及时到工业主管部门进行登记,按时登记的项目优先安排扶持资金。项目竣工投产后,企业应向工业主管部门书面申请项目投产验证,工业主管部门组织相关单位现场核实后出具投产证明。第三十条 各项扶持资金兑现工作遵循限期申报、集中审核的原则,超过申报时限视为自动放弃。资金审批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相关材料提交给市工业主管部门:

1.申请税收奖励、企业经营团队奖励、新建企业土地款奖励、新建工业企业税收扶持、运输费补贴、专业技术人才补贴、保障性住房购买指标、高级管理人员个人所得税奖励等项目的企业,于次年5月底前提交申报材料;

2.申请设备资助、存量土地技改项目资助、品牌奖励、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奖励、采标奖励、发展循环经济奖励、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奖励、新药研发和自主创新资助、担保费补助、上市融资奖励药号引进生产奖励等资助资金的企业,在达到扶持条件后1年内提交申报材料。

(二)市工业主管部门进行初步审核后,将符合条件的企业资料分送市国税、地税、安监、环保、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进行审核或委托审计;

(三)安监、环保部门于年初将发生重大安全生产、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企业名单提供给工业主管部门,政府对于此类企业当年将不予以支持。

(四)市工业主管部门将审核结果及有关申报材料汇总整理,报经市财政局复核后送市政府审批。

(五)市政府审定批准后,市财政部门拨付奖励扶持资金;市住建部门安排保障性住房购买指标。

第三十一条 企业应据实提供申报材料,如有弄虚作假等欺骗行为,一经查实,在申报期间的予以取消申报资格,已发放资金的追回所发放的奖励扶持资金,且3 年内不得申报本《规定》的政策扶持资金。

第三十二条 本细则由市工业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4.海口市环境监测工作总结 篇四

一、主要工作业绩:(一)充分发挥监测职能,推动环境监测实现新跨越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环境管理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它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近几年来,我站充分发挥监测职能,为我市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1、环境质量监测(1)空气环境质量:利用美国热电子公司大气自动监测系统,在四个国家认可的监测点位,开展SO2、NO2和pM10三个空气污染因子监测,并在原先周报的基础上,从2000年6月5日开始,利用自行研究的预测模式,开展了空气质量日报、预报工作。2000年至2003年9月底,全市空气污染指数(ApI)平均值分别36,36,35,35,均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根据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统计,2002年我市的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47个环保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通过发布环境空气质量周报、日报、预报,不仅促进了我市的环境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市民的环境意识。(2)环境水体:为了说清楚本市水环境质量状况,以80年代开始我站就开始开展全市主要江河、湖库、排污沟渠和近岸海域的常规监测工作。2000年起,按照总站要求,开展饮用水源月报,2002年6月,开展假日海滩海水浴场周报,今年初,又开展了国控断面水质月报工作。监测结果表明,我市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国控断面水质达到相应的环境功能区水质标准,全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属全国24个饮用水源优良的城市之一。此外,按照国家要求,我站对全市区域噪声、交通噪声、降尘、降水进行了例行监测,为环境管理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环境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参考,3年多来,在政府的不断整治下,我市区域噪声、交通噪声污染持续下降,2000年为57.5分贝和68.2分贝;2001年为56.7和68.2分;2002年为56.3分贝和68.1分贝;均小于国家有关标准。

2、污染源监视性监测。根据环境管理需要以及我市巩固“环保模范城”和“一控双达标”要求,对影响我市环境质量的污染进行了定期和不定期监测,获得了大量的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为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依据。同时,对重点工业污染企业兴业聚酯厂、欧化印染厂、森强五金配件厂、海口糖厂等单位的排放情况进行跟踪监测,确保其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防止污染反弹。特别是在我市防治“非典”期间,加强了对防治“非典”医院排放废水监测力度,由每月一次增加到十天一次,及时为市局提供了监测数据,满足上级单位的决策和管理的需要。

3、为八项环境管理制度服务的监测工作。我站积极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污染治理工程工作,努力为环境监督管理和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几年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监测19家。污染治理工程竣工验收监测72家。噪声监测及噪声污染治理委托监测上百家。还进行污染纠纷促裁监测以及委托监测等,共出具监测报告400多份。此外,加强流动污染源的监控力度。从2000年开始,选派四位同志在机动车年检线进行线上同步监督,同时,每年开展2次以上机动车尾气路检。有力地消除了机动车冒黑烟现象。

4、利用各种表征手段,积极做好监测数据的活用。几年来,先后组织编写了《2001年海口市“一控双达标”技术报告》,《1990-2000年海口市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1996-2000年海口市环境质量报告书》、《海口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总结分析报告》、《2001年海口市环境分析》、《2001年海口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2年海口市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制了近20份环境监测简报,利用各种表征手段,及时反映环境监测信息,较好起到了环境监测的“前哨”和“阵地”作用。

5、环境监测领域进一步扩大。一是开展了室内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二是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开始起步,在2002年开展了我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工作,该工作属于国家环保总局开展的我国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一部分,汇总了大量数据。三是固体废物的监测工作将逐步开展。四是开展了有机食品安全和环保产品的检测工作。

6、环境监测科研工作有进展。近几年来,在做好全市环保监测工作的基础上,我站主动承担一些科研课题,2000年完成了“海口市环境质量报告书”多媒体版的研制,2001年完成了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之一《示范城市机动车污染评估》有关工作,完成了《海口市机动车污染分担体系研究》和《海口市机动车数据库》的研究工作,该项课题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评为国内研究先进水平,总局颁发了科技成果证书,2002年承担了《海口市水环境功能区划汇总》课题。今年,又承担了《海口市环境功能区划研究》、《海口市龙塘水源保护区建立研究》和《海口市大气、水环境容量测算研究》等研究工作,通过开展环境科研,既提高了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同时锻炼了队伍。

(二)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见成效面对飞速发展的环保新形势的挑战,我站领导班子成员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环境监测队伍作为首要工作。着重从两个方面来抓落实。第一抓教育。近年来,我站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队伍的学习教育活动,首先按照江总书记“发展要有新思想,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的要求,以环保监测工作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抓好党员、干部和职工队伍政治思想教育,其次,按照先进文化的要求,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文化素质、环境伦理、道德素养,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深化其内涵,再次,是把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环保监测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教育干部、职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保护热点问题为突破。以制度规范建设为保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把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发展空间为己任,努力建设一支思想好,懂业务,会管理的环保监测干部队伍。一是坚持每周半天以室为单位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组织职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国家环保总局,总站有关环保方面的政策、法规和标准。通过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了解形势、认清形势,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二是组织职工参加市局举办的各类专题教育活动和图片展,提高职工思想政治素质。三是加强人员素质培训。2000年至今我站派出多人参加了“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辐射监测”、“计量认证”等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提高了职工的工作能力,丰富了职工的业务知识,促进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四是逢重大节假日,组织职工开展游园、“演讲”、知识竞赛、各种球类活动、拨河等,通过这些集体活动,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增进了大家的团结和友谊,使许多问题在潜移默化中消除了,在全站形成和谐向上的氛围,提高了队伍的凝聚力,营造了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呈现出不少的典型,综合室刘干几年来坚持每年义务献血两次,水室主任黄梅婷、郑爱娟既当主任又当兵,个人顶人半边;党员干部许小刚、何君明等同志主动承担了我市防治“非典”医院排放废水的采样监测工作,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室主任张京福、陈泽源等写材料、赶进度,经常加班加点,从无怨言等等,得到了上级的好评,全站被推荐为国家先进的有2人,省监测系统先进的有12人,其中甘文明同志被评为全国环保系统监测工作先进站长,郑爱娟同志被评为全国环保系统五好文明家庭,我站党支部被市机关工委评为先进党支部。第二抓管理。一是在形式上,坚持行政管理与制度管理相结合。站长为制度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权负责制度管理的文件起草、会议发动、贯彻落实、检查监督工作。每个月初站里都要根据工作计划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和难点,确保计划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每月定期召开站务会议,检查上个月的工作落实情况和布置下月工作任务。对室主任汇报的各自业务工作完成情况,对照工作计划进行相互评比,工作完成不到位的,要解释不能完成任务的原因和理由,并提出限时整改意见。二是在内容上,坚持单位管理与综合管理相结合。从单项内容来看,我站有政治学习制度,业务学习制度,财务管理规定,岗位责任制度,服务承诺制度,奖罚制度;从综合内容来看,“两个文明建设”、“综合治理制度”等等,通过这些制度规范大家的行为,把所提倡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融于各项管理之中。使各项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保障了我站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取得了较好效果。三是在时效上,坚持静态管理,动态管理相结合。我站将各种政策、法规、制度全面上墙,上专栏,并将若干制度细化,制成考核表,人手一张自律表,按月填报,作为年终个人考核的依据。从动态管理来看,我站还将规章制度打印成资料,分发给干部职工,要求大家熟读熟记,经常自查自省自警。并通过闭卷考试的形式检验大家掌握程度。总之,从各个方面组建一个完整的管理网络,以提高管理的时代效应。几年来,在管理工作方面,我站年年都有新举措,年年都有新内容,年年都上新台阶。为此站里先后被评为“全国环保监测系统先进监测站”、“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先进集体”、“创建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先进单位”等称号,被市局领导赞誉为“班子过硬,干部队伍素质较高”单位。甘文明站长年初还当选了市十大代表参加市党代会。我站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点。我们的工作离党和政府的要求,离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离我市经济发展,都还有很大的差距。“十五”期间将是环境监测事业大发展的时期,对此,我站在技术力量、业务素质等方面将面临巨大考验。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务实基础,扎实工作,我们相信,在市政府和市环保局的领导下,通过全站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站的监测工作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认真做好今后的工作我们将以党的十六大、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第六次全国环保监测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两市合并,做大做强做精做美海口为契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国家总站提出的“两个说清楚”要求和局的中心工作,以强化能力建设,素质建设为主要手段,通过改善仪器装备条件,扩大监测用房面积,加强人员培训和基础技术研究,强化管理,提高效能,切实履行好环境监测的政府职能。

(一)总体工作思路以站班子建设为龙头,建立站班子议事程序和各级管理决策权限,健全站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一套运行协调有序的监测管理体系;以自动站改建,无公害蔬菜监测为突破口,完善各类监测仪器设备的配备,确立全省监测技术一流地位;以两市合并,市政府重视环保工作为契机,抓好监测用房建设,构画监测规划蓝图,向省会城市监测站标准迈进,争创优质实验室;以环评监测、排污申报监测和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为主要创收渠道,强化各项委托服务监测工作,开源节流,改善干部职工生活福利;以“两个说明清楚”为主要目的,强化报告制度,争取依靠地位,当好环境管理的参谋和助手;以“三个代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切实履行好环境监测的政府职能。

(三)工作要点

1、认真做好两市合并后环境监测点位布设工作海口行政区划调整,给海口环境监测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调整后的海口市人口增加近一倍,土地面积扩大了10倍,相应于新的行政区划,原来的监测点位太少,布点不够科学、合理,为了全面、准确、及时了解环境质量状况,掌握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科学分析影响质量变化的原因,为污染防治管理、规划及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明年必须加大投入,增加监测点位,优化调整监测点位设置。

2、争取财政支持,积极推进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提高为全局重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的能力一是对照总局印发的《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做好监测用房建设。二是积极争取财政支持,逐步配备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尤其要做好空气质量自动站改建工作,跟踪政府资金,切实履行合同,做好光谱仪器设备到货验收和人员培训,确保符合日报、预报要求。

3、开拓生态监测项目提高对有机食品、土壤等的监测能力,开展“菜篮子”基地环境质量调查监测。逐步具备监测土壤和蔬菜中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的能力。

5.海口市噪声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篇五

二、开展宣传教育工作2002年7月份起,为配合我市开展的噪声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市委宣传部组织各新闻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开辟多种栏目策划了一系列噪声污染专项整治报道,海口晚报、海口广播电视台以及驻市的多家媒体先后新开辟了《洁净海口、爱我家园》、《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城市》、《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建设新海口、迎接十六大》等多个专栏进行报道,共发表报纸专版3个、照片18幅、文字稿件245篇;广播电视新闻192篇次,制作两期专题节目。同时,各区、各部门组织人员在解放路、明珠广场、生生百货广场等举办咨询宣传日活动,在街道设点发放宣传单,出动宣传车,制作宣传栏,宣传环保法律法规。10月11日,海口市噪声污染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举办了海口市噪声污染专项整治法规知识电视竞赛,参赛的单位有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文体局、市交通局和三个区政府代表队。通过这次电视竞赛,对执法部门进行依法行政,使噪声污染整治工作顺利开展起到了极好的促进作用。2003年初,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印制了10万多份市区禁鸣喇叭的标志牌分发到全市车主,对我市禁止机动车乱鸣喇叭工作起到积极的宣传作用。

三、开展噪声专项整治工作2001年,为贯彻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等四厅局《关于开展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的通知》(琼土环资[2001]76号)精神,巩固我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果,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从8月份起,市政府部署了为期三个月的“中心城区街边店铺环境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市环保局、振东区、新华区、秀英区、城管交警支队、工商局、交通局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办公室等单位参加,按照“以分为主,合分结合,小联合为主,大联合为辅”的工作原则开展专项整治工作。8—11月份共开展联合执法17次,出动410多人次,查处224家露天卡拉OK及街边油烟污染餐饮单位,查扣音响影视设备293件、占道经营餐桌椅333张,环保部门发出整改通知书,工商部门查处30家无证照经营业户,对16户罚款5500元,城管部门对违章单位罚款2900元。经过整治,街边路边烧烤明显减少;露天卡拉OK娱乐场所噪声扰民的群众投诉明显减少,进一步增强了经营者的环保意识。2002年7月份起,为了贯彻市委市政府把海口“做大做强做精做美”的战略决策,市委市政府再一次在全市范围开展了为期四个月的噪声污染专项整治工作。为把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王富玉在会上作了重要指示。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召开工作协调会,亲自部署工作,要求思想认识统一到位,目标责任到位、行动措施到位、通力协助到位、检查督促到位,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能动性。经过四个月的整治工作,群众的噪声投诉案件从整治初期(7月17日—8月17日)的419件日均14件,最高一天曾达41件;11月下降到119件,日均4件。整治期间共检查建筑工地182个,责令补办手续的46个,缴纳噪声排污费21万元,罚款5.7万元;查扣机动车乱鸣喇叭、整车噪声超标违章共1264起;取缔了23家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露天卡拉OK、影视放映场所,关闭了3家扰民的溜冰场,并对4家歌舞厅下达停业整改通知,机动车乱鸣喇叭现象有所收敛;建筑工地基本上能遵守施工作业时间。

四、开展交通噪声污染专项整治工作1997年7月起,市委、市政府开展了全市范围交通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在整治期间,市政府从交警、环保、武警、交通、城建、环卫、城管、警备等部门抽调执法人员上街强化执法,对尾气超标、违章鸣喇叭的机动车进行查处。通过全市各单位和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交通污染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以前机动车屁股黑烟滚滚,喇叭满街叫的状况已不再出现,市区内基本见不到汽车冒黑烟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下降了两个分贝左右。为巩固业已取得的整治成果,我市2000年起继续极极稳妥地开展交通污染防治工作。我市在噪声整治方面,市交警支队共出动警力约5000人次,查扣机动车乱鸣喇叭、整车噪声超标违章共1264起,罚款67600元,年检中治理喇叭超标的汽车932辆,摩托车1432辆;牵头联合海口警备区、武警警务处、市公安局纪检、卫生局等单位,设卡查扣特种车辆181辆次、查处不按规定使用警报器的特种车辆45辆,收缴非法安装的警报器、标志灯具17副,制作散发宣传交通噪声污染专项整治活动宣传材料3万份,开展各类交通噪声污染宣传活动53次,有效地控制了机动车乱鸣喇叭和特种车乱鸣警报器的现象。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人员到位,交通污染呈降低趋势,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结果。

五、开展对噪声的日常管理工作

1、加强对海口市噪声达标区的监督管理。海口市二类噪声达标区面积20.99KM2,覆盖率达62.4%。三年来,我市先后开展中心城区街边店铺环境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噪声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和交通污染专项整治工作等一系列整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外,我市还依法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管理,共完成建筑工地排污申报200多家,并核发施工作业时间许可证。加强对污染点源的管理,共完成对12家噪声排放超标的单位进行治理,总投资240多万元。

2、努力完成信访投诉案件的查处工作。为创造一个良好的声环境,我局在日常管理中加大执法力度,保持环保热线电话畅通,积极做好市民对环境污染信访投诉的查处反馈工作。2000年共接到群众环境污染投诉876件,查处847件,查处率达96.7%;2001年共接到投诉案件1527件(其中噪声1007件,大气类495件,水污染类14件,固体废弃物类5件,其它6件),查处1473件,查处率达96.46%;2002年共接到投诉案件1624件(其中噪声类1084件,大气类517件,水污染类18件,固体废弃物3件,其它2件),查处1513件,查处率达93.2%。

六、下一步打算

1、继续加强对噪声达标区的管理。

2、继续扩大宣传面,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噪声污染影响到市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防治噪声污染除依靠政府的努力之外,还必须依靠广大市民的参与,因此,必须把噪声污染防治宣传到社区,做到妇孺皆知,才能有效的控制污染。

6.4海口市第一中学德育工作总结 篇六

作者: 出处: 发布时间:2006-11-08 阅读次数:1438

与时俱进 育人为本

——海口市第一中学德育工作总结

海口市第一中学创办于1951年4月。1991年被原国家教委评为“中国名校”之一,2002年被海南省教育厅认定为“海南省首批普通高中一级学校”。几年来,我校不断改进和创新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示范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海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海南省健康教育示范学校”、“海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海口市双拥工作先进单位”、“海口市文明单位”、“海口市青年志愿服务先进单位”、“海口市中小学法制教育先进集体”、“海口市无毒学校”、海口市“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等。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海南日报、海南电视台、海口晚报、海口电视台等各大媒体,多次专题报道我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情况。

一、以统一思想认识为先导,突出德育工作的首要位置

江泽民同志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性教育,在党的教育事业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长期的实践经验表明,搞好德育工作,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解决德育的首要地位在学校教育中能不能落实的问题。我校始终把德育工作全方位地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把德育工作落实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形成齐抓共管的开放的大德育格局。

领导重视。学校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校长马向阳同志担任组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德育处、团委是具体执行部门。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德育专题会,马向阳校长每学期都为全校学生作2—3场传统文化教育讲座,每月定期召开年级组长、班主任工作会议,定期召开各班班长会议及校团委委员、学生会干部会议,每学期定期对师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教育考察归来,马向阳校长都举办专题讲座,介绍有关国家的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大家树立开放的大德育观,以进一步适应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要求。“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现任领导班子重德治和团队作风是有口皆碑的,他们的人格魅力和道德精神,为学校新时期的全面发展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统一思想。认真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重要文件,认真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引导和教育广大教职工牢固树立和落实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首要位置,德育无小事,事事都关己;同时,把德育纳入教职工考核中,把教职工能否在教学、工作中落实好德育内容,作为评先评优和聘任的重要依据。

健全制度。在新的形势下,面对道德上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认为学校更需要科学合理的德育制度去约束和维护,更需要进行各项道德制度的改革和建设,更需要培养学生对德育制度和德育规范的尊重。因此,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我校全面修订了学习制度(考勤制度、课堂常规考试制度、图书馆规则)、生活管理制度(卫生清洁制度、教室管理规则)、学生的礼貌常规和品德测评制度等,使学校德育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整合资源。我校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体系,全面促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学校:校党委、校长—德育副校长、法制副校长—德育工作处、校团委、学生会—党支部、年级组、教研组—班主任、科任教师;家庭: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社会:社区、居委会—关工委—军民、警民共建点—聘请社会各界人士指导—社会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它德育资源等,形成德育工作强大合力。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年级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定期举办讲座,定期邀请家长来校听课,定期召开家长会,班主任定期家访,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协助学校开展各种教育活动。积极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学校德育工作,先后邀请博士后朱东海、王永胜,作家符江,市刑侦支队政委莫小平,市交警支队赵宝林等,给全校学生作德育专题报告。

科研引领。学校每年召开一次德育专题研讨会,至今已连续召开了十一届。每次德育专题研讨会都有明确的主题,如“在激励的氛围中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班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和对策”、“与学生沟通的艺术”、“关爱学生,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班级管理与家庭教育的结合”、“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德育工作”等。通过专题研讨会,交流经验,探讨德育工作的新问题、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二、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基础,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文化是学校真正的品质和灵魂,校园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以一中53年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提出“让校园成为一个温馨家园、生态公园、文化圣园和成长乐园”的校园文化设计思路,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倡导文化育人,博采中西文明,创建宽松、自然、清新、高雅的校园文化。开展师生读书学习活动,倡导“在学习中读书,在读书中工作”,读书成为学校的一种风气,使读书成为师生的习惯,创建学习化的校园。

我校每年举办校园文化周活动,至今已举办了八届。其内容不断丰富,具体分五大板块:(1)红色文化:参观革命故地,与老战士座谈,博士后讲座,校友访谈,近现代史讲座;(2)绿色文化:文化长廓,教室文化设计,名言警句征集,初高中校区规划展示,花草树木种养;(3)学术文化:三场名家讲座,课堂教学开放日,青年教师精品课展示,学生书库建设,《椰蕾》文化;(4)科技与网络文化:科普知识比赛,科技论文、小发明、小制作比赛,网页设计比赛;(5)艺术与体育文化:“青春之歌”合唱比赛,英语口语比赛,辩论赛,书法、美术、摄影作品比赛,电影配音比赛,校园十大歌手比赛,师生拔河比赛,篮球足球友谊赛,教职工排球赛等。校园文化周活动,富有特色和创意,弘扬先进文化,展示学生个性和特长。“在一中,浓浓的文化气息弥漫着整个校园”。这是慕名参加文化周活动的市民、家长的共同感慨。

几年来,我校坚持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牢牢把握爱国主义教育这个核心,把中华传统美德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等革命传统作为重点,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举行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和开展“国旗下三分钟演讲”活动,推选优秀学生、优秀教师依据不同阶段不同的教育主题进行爱国主义演讲;组织师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与爱国主义教育图片展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使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实处。

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开展“尊师重教”、特困生捐助以及“亲情对话”、“孝敬日”等活动,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做起。学习校友,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校情感,立志报效国家,服务社会,这是我校德育的一大亮点。成就卓著的华裔科学家、校友蒙如玲,现为美国德州超导中心首创七人团队之一。作为资深科学家,蒙女士对母校有深厚的感情,出资10万元设立基金奖励母校的优秀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学生,现已有4名优秀教师和12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获基金奖励。

继承和弘扬我校优良校风,组织高一新生参观校史展,请校友讲学校不断发展的历程,从具体的事例入手,融榜样垂范、故事启迪、行为指导、情感陶冶、问题讨论于一体,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校史、校训,深刻理解学校文化精神的内涵。

在课外活动中,广泛开设了英语、电脑、艺术等特色课,开办了广播站、《椰蕾报》、文学社、运动队、合唱团、管乐队、英语俱乐部、舞蹈俱乐部以及武术、篮球、足球、排球等社团,在德育处和团委的宏观指导进行自我管理,自觉开展活动,定期举办了学校田径运动会、元旦文艺汇演、读书竞赛、足球赛、朗诵比赛、百科知识竞赛、科技制作比赛、班级特色展示、文明教室评比等活动,作为课堂的延伸,展示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为校园文化增添亮点。

三、以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强化德育实践活动,解决“知”和“行”统一问题,是当前提高德育实效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我校始终把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学校德育的突出位置,寓德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军训活动。与海南省军区直工处联合建立“海口一中少年军校”,每年8月组织全校高一新生接受8天的军事化训练,组织序列按部队编制,严格按《军训计划》进行规范教育和训练,主要内容有军事科学、国防知识教育和队列训练、军营参观等。军训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提高了身体素质,加深了军民鱼水情。每当军训结束,校园里一派学生与教官洒泪挥别的动人景象。

综合实践活动。这项实践活动的立意是利用放假时间,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落实高中新课程计划。学生们通过亲身参与,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密切了与社会的联系,体验了劳动者的纯朴品质和生存压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高二(1)班王政同学的《学校整体改造调查》、高二(12)班集体的《海口市污水处理调查》等社会实践论文获海口市一等奖。高二

(12)班胡捷同学的《海口市交通状况调查》在《海南日报》发表并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在全市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会上,我校高二年级的“生活与语文”、高一年级的“学习与社会”等成果,赢得了领导、专家的高度赞扬,综合实践活动走在全市最前列。

社会服务岗位实践。配合有关部门,坚持开展争当“义务小交警”、“青年志愿者”和争做“文明市民”活动,组织学生到社区、企业进行调研,每年都有近三千人次参加活动,给学生提供参与生活实践的一个区域、一条街道、一个活动点、一项任务。在校门两侧设立海口一中“青年志愿者岗”,由学生上岗值勤,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并对广大市民起到了典型示范的作用。“义务小交警”们在值勤过程中也使自己受到了教育,成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模范。

“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在我校师生中传诵着这样一句话:“把你的善良存进人间的银行,将来你不但拥有快乐,还会拥有善良与真诚的利息。”1998年学校设立“特困生基金会”,全校师生每人每月自愿向我校“特困生基金会”捐献一元零花钱,至今已捐助了300多名优秀的特困生。林珏副校长从1997年9月开始资助屯昌县南吕镇六根小学二年级的梁春同学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詹晶同学高位截瘫,班里同学自觉抬着她上楼下楼,进进出出,一抬就是6年!2003年,她没有辜负老师和同学的期望,以700多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大学。2004年,我校全体师生特别向身患重病的原高二(8)班的朱文武同学和高二(1)班的吴玉琳同学捐款近3万元。全校师生为我们的对口帮扶学校——城西中学,一次性捐献了5410本书籍、1100本作业本和一批文具用品。高二⑺班郑世光同学在给学校的一封感谢信中道出了真情:“学校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鼓舞和支持。有什么能比这鼓舞更温暖人心?有什么能比这关爱更有力量!” 校园内互助友爱蔚然成风。多年来,捐助活动在我校已成为道德生活的组成部分,像呼吸一样成为一种道德需求和自觉。我们希望捐助活动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受助者,而首先应是捐助者本人在捐助活动中受到爱的教育,体验到爱的付出是人类最大的最高尚的享受和幸福,进而将付出内化为自觉。如今,无论哪位师生获奖,都会首先想到为“特困生基金会”献上一片爱心。事实证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仅要体现在知识、技能方面,更体现在人格特色的培养,体现在学生的意志、习惯、品质的培养上,这使我校德育工作更具内涵、更为深刻。

校园“文明礼仪岗”和节假日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我检查、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坚持每月1次文明教室评比,坚持每周班级量化评比并公布,坚持每周班级板报评比,坚持每天检查学生着装发型、出勤、佩戴校徽等情况。坚持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活动,坚持每周一升国旗和学生国旗下讲话活动,坚持开展每月一次“孝敬日”活动,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举行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道德实践中自我体验和感受,发现闪光点,树立身边的学习榜样,使遵规守纪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

主题班会及团队活动,开设“班级特色展示”橱窗。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好形式。各班在每星期一都坚持以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形式进行主题班会活动,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唱主角,用小品、讨论、辩论等形式,广泛开展“五爱”、“五心”及纪律、安全、禁毒等教育。

“成长心连心”、“亲情对话”“孝敬日”活动。通过以上活动,构建起一个学生与老师、家长之间心灵沟通的平台。组织学生参加了海口市万名师生禁毒宣传大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启动仪式、“向不文明行为告别”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社会教育的力量。

“青年党校”。在校党委领导下,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每月举办一次“青年党校”讲座,学校各党支部的主要干部分别负责2—3个学生的培养工作,让学生团结在党旗下,充分发挥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四、以师德教育为根本,全面建设德育工作队伍

依据有关师德规范,我校建立并实施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评价细则、实施办法以及教师学习、培训、奖惩等制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加强师德实践环节。一是在教学岗位上践行师德规范。开展“争当学生满意的好老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实践活动,教师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中,日积月累,形成了良好的传统和作风。同时,课堂教学评价中,增加了师德的权重比例,全面强化实践环节,强调“怎么做”、“如何才能做到”。二是在班主任岗位上践行师德规范。马向阳校长提出“让班主任工作成为最让人羡慕的工作”,并在具体的评职称、培训、外出学习考察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把师德师表形象要求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倡导“德育无小事,事事都关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形成无形的人魅格力。三是在师德活动中体验探究。举办校园师德论坛,积极开展“师德教育月”、师德演讲、师德征文、“师德标兵”评比、师德宣誓等活动,对师表形象、师德内容等进行情感体验和探究。以每年的教育教学研讨会、德育研讨会为载体,每年都特别设有师德主题发言,相互交流经验,畅谈自己的师德实践体验。同时,开展教师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比活动等,教师把自己的师德实践经验提炼成案例材料进行交流。四是在各种活动中渗透师德规范教育。以海口市首届教工运动会、每周一升旗仪式活动、爱心捐助、元旦文艺晚会等活动为载体,以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形式,及时总结,深化提炼,寓师德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广大教职工。五是在培训中以师德教育为核心。全面实施了教师“名师工程”、“骨干教师工程”和“五个一工程”,深入开展教师岗位培训、高中新课程培训,深入开展“创优”、“评优”活动,落实“师带徒”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逐步形成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强化考核监督机制。在考核上,改革考核评介内容,在教职工考核中适当加大了师德考评的权重;每定期对教师职业道德进行考核评价,记入教师个人档案,并与晋级、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挂钩,对在师德方面存在问题的对象实行一票否决;建立评选表彰制度,每个教师节都组织开展了评优评先活动,设立师德形象奖,表彰师德先进个人。在管理监督上,突出“管、实、导、评”四个字,加强学校自身对师德建设的日常管理;成立了师德师风监督小组,结合行风评议和党风廉政建设活动,开展对师德师风的监督和评议;通过家长、学生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式,征求大家对师德建设的意见和看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几年来,我校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富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其中特级教师6人,有5人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海南省优秀教师、海南省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有高级教师46人、国家和省级骨干教师16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3人、出国进修归来的英语教师4人、外籍英语教师2人。2004年,林珏副校长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中小学德育课教师”和“海口市师德标兵”。在一中,“学生已经融进了我们老师的生命,成为老师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老师深刻地认识到,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基本的师德要求;更懂得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体现了师德的实质和精髓。

五、以高中课程改革为契机,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形式

思路创新。几年来,我校坚持开放的大德育工作思路,以育人为本,整合各种德育资源,全方位、全程、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并前瞻性地探讨新课改下的学校德育工作。工作思路的不断创新,保障了我校德育工作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活动创新。一是积极推动形象化教育。我校以主题班会、实践活动、爱心捐助、讲座、参观、竞赛、征文、图片展等多种形式,使广大学生受到了生动直观的教育。二是大力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如“综合实践活动”、争当“义务小交警”、“青年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注重引导学生主体参与道德实践活动。三是探讨新课改下的学校德育工作,实行年级主管负责制、导师制,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四是广泛开展自我教育活动。我校长期坚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文明礼仪岗”、军训等活动。同时,我校开展了“献爱心捐助”活动,广大学生通过参与助残解困等活动,获得了助人为乐的情感体验。五是强化学生自律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主题班会、“文明礼仪岗”等活动,帮助学生自主内化道德规范。途径创新。一是面向社会的开放性。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和广大市民、家长参与教育活动,通过双向交流、服务和监督等,提高教育的实际成效。二是与学校的相互渗透性。我们要求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引导教师关心和参与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德育研讨会等多种形式为学校德育工作谈看法、提建议。三是科研指导的前瞻性。以“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深化德育改革,进一步提高中等学校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为基础,开展以“新课程、新德育”为主题专题研讨会,马向阳校长为全体教师和家长代表作的“新课程下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林珏副校长作“新课程背景下的班主任工作”等专题讲座,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新思路;举办了德育案例评比活动,评选出一、二、三等奖17篇,案例式德育研讨开全市先河;在海口市首届德育论坛活动中,我校获论坛论文一等奖5篇,为全市之最,并在论坛上进行交流。

7.海口市政府研究室工作总结 篇七

2011海口镇政法、综治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市政法委、市综治委的正确领导和镇直有关单位的配合支持下,我镇政法、综治工作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按照依法治国的方针,继续推进依法治镇的进程,以加强法制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重点,进一步做好了我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现就有关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1、调整充实了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抽调镇各镇直机关单位、村(居)年富力强的同志成立了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全镇综治工作会,传达上级综治会议文件精神和布置全镇综治工作。同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每半月召开一次治安形势会、每周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会、每季召开一次综治委会议和综治办会议),研究新方法,探索新途径,认真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后对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和治保会、村调解委员会成员进行调整充实。

2、建立健全和完善群防群治队伍和治安防范网络。成立了村两委主要领导负总责,有村民组长、党团员、治安联防积极分子为骨干的群防群治队伍和治安防范网络。同时,建立了村与村、组与之间的互动打击、联合防范的群防群治机制。落实村防范措施,基本形成了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治安防范网络。

3、宣传到位,提高村民的知法、守法意识。我们充分认识到,宣传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法律意识的高低。法律意识淡薄,就会引发一连串的社会治安问题。因此,我办加强了法制宣传工作。一是要求各村在醒目处书写永久性标语和临时性标语。二是在中小学校上法制课,以加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4、全力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积极开展调解工作,对调解工作常抓不懈,灵活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引导群众从法律渠道解决纠纷,并联合当地有威望群众共同参与化解矛盾纠纷,做到对每一起事件抓好抓实,实现了小事化了不出村,大事化小不出镇,维护了我镇的安定。全年共接待上访群众100余人,处理较大民事纠纷1起,调解成功率100%。

5、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为保障学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由我们办公室牵头开展了2次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活动,极大的改善了学校及周边的环境。

二、深化安全防范,完善平安建设新机制

搞好平安建设,机制是重点。建设平安海口是一项综合工程,只有创新机制,才能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居住在海口的群众才能具有充分的安全感,为此,我们从“四个坚持”入手,积极做好各种防范工作。

1、坚持发挥基层组织的“第一道防线”作用,积极做好事前防范和预警机制建设工作。在维护镇域稳定过程中,我镇始终以构筑夯实基层工作基础为重点,有基层信息员40名,不断健全地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网队伍。全镇以村居为重点,单位为依托,联合派出所,每月一次对辖区不稳定因素进行排摸,实行“零报告”制度,大力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做到领导重视、排查认真、信息畅通、职责分明、处置及时。我镇在全镇开展以“听民声、查民情、解民忧”为主题的镇村干部便民大走访活动,镇村百余名干部挨家挨户到群众家中“一看、二听、三议、四摸、五提、六解决”,即要求镇村干部入户后看群众的家庭生活情况;听群众自己谈去年的经营情况、生活状况;与群众代表议今年的打算、今年的种植计划和全村的发展规划;摸清群众的思想动态,了解群众存在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村情,结合民意,针对当前重点工作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向镇党委政府反馈,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制定解决

措施,逐步解决。通过干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让广大群众为全镇发展建言献计,提意见建议。截至目前为止全镇共征集到城镇低保、集镇建设、医疗卫生、交通建设等等方面意见建议965条,需要镇村解决的绝大部分都已落实解决,不能解决的也都作了解释工作,适应于全镇发展的建议都已采用,真正实现了政府与群众的心与心的交流。通过活动不但紧密联系了干部群众,还排除了各类治安隐患,提升了公众安全感。在这项活动开展之后,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综治办、司法所、信访等有关单位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居民家中,扎实做好群众基层基础工作,及时收集、排摸不稳定因素,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通过疏导、化解工作,使一些事态平息在萌芽阶段。一年来,我们共排查调处各项纠纷、矛盾56起,调解成功54起,成功率达96.4%以上。

2、坚持围绕加大宣传,提升群众安全防范、法制意识。我们以治安防范宣传、普法宣传、《条例》宣传、安全生产法宣传四项内容为宣传重点,积极提升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在治安防范宣传中,我们通过黑板报、宣传单、座谈会等形式,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防范知识,提高居民自防能力。如派出所特别针对一些犯罪分子利用部分群众迷信、贪小心理进行街头诈骗的情况,深入农村,开展现场警示教育,以提高居民的防范能力。在普法宣传过程中,采取了建立一块法制宣传园地、设立一只法律服务箱,赠送一本法律知识手册,举办一次法律咨询的“四个一”宣传形式,把法律知识宣传与法律援助有机结合了起来。在《条例》宣传过程中,我们通过“双教育、双规范”等活动,较好地营造了宣传氛围。

3、坚持做好“五类人员”的帮教转化工作,保障辖区稳定安全。我们十分注重做好对劳教刑满归正人员、青少年犯罪等“五类人员”的帮教工作,在积极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尽可能为其提供生活上的援助,以促使其转化。目前对所有三年内刑释人员均全面开展了帮教。

三、加大基层防控建设,巩固平安建设新成果

创建平安海口,构筑打防控一体化的安全保障网是保证。今年,我们不断加大基层防控建设力度,从警务入村(居)建设、消防安全防范、流动人口管理、安全文明共建等方面入手,做到了“四个注重”。

1、注重警务入村(居)建设。我们突出发挥派出所这支主力军作用,派出所广大干警放弃大量业余休息时间,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勇于奋战的精神,结合各种专项整治工作,不断加大犯罪打击力度,始终保持对各种违法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确保了辖区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

2、注重安全生产防范。我们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针对乡镇公路总里程长,过往车辆较多的实际情况,广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有关知识,加大了对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教育;同时,加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定期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各种专项治理活动,严密制定紧急预案,并确保落实到位,有效保证了群众生产生活的安全。

3、注重流动人口管理。外来人员管理比较困难,为此,镇党委、政府根据“健全组织,摸清底数,落实措施,多方配合、严格管理”的要求,落实属地化管理原则,重点加强了工地和出租私房、集贸市场、用工单位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认真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出租、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具体责任,切实做好流动人口的调查、登记、发证管理服务工作,使流动人口的管理做到规范有序。

4、注重基层联动防控网建设。针对我镇的实际,派出所大力加强地区防控力量建设,共同建立了集人防、物防、技防和辖区单位群众自我防范为一体的基层防控网络。6个村(居)成功推行治安承包新机制。目前,全镇已组成了覆盖整个海口的防控网络,做到了综治政法工作人员,有群防队伍,专业防控力量和群防群治力量相互协调、形成互补,合力维护社会安定。

通过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海口的安全系数明显高,居民对

安全的满意度达到96%以上,打造“平安海口”已初见成效,全镇六个村(居)委会全部被德兴市综治委命名为“平安村居”,镇也向市综治委申报了“平安乡镇”。但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还有历史原因等,社会不稳定因素依旧存在,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重新理清思路,把全镇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今后,我们将进一步从群防群治的角度出发,做到“技防与人防结合,打击与防范并举”,进一步完善事前干预机制,进一步加强治安防范网络建设,以务实、创新的态度,为全镇的长治久安、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的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海口镇综治办

8.海口市政府研究室工作总结 篇八

2011---2012年初三下学期英语教学工作总结这学期我仍就担任海口海之南外国语实验学校初三年级(1)班、(2)班的英语教学工作。由于这学期学生面临中考,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

一、备好课,备好学生,上好课。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在上课前要了解清楚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方面,这届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英语听,说的能力相当薄弱,授课宜采用较浅的英文教学,对较难或较重点的内容要反复强调。另一方面,海口海之南外国语实验学校九(2)班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就照顾不到整体,而海口海之南外国语实验学校九(1)班的同学比较沉静,虽然优良生比例大,但中下层面而也有很大一部分,我备课时分别将两个班的学生分成A类和B 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出符合他们实际的学习要求,因此教学效果比较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英语是一门外语,对学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英语,就要让学生喜爱英语,让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关于英美国家的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英语,更喜欢学习英语。因为只有英语水平提高,他们才能达到交异国笔友的目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同学们的英语写作能力,对成绩优秀的同学很有好处。因为英语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

三、注重听、说、读、写全面发展。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习它的主要目的是用来沟通交流。因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坚持下班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期中考和期末考是考察每位同学在本学期的学习成果,因此应该予以重视。考试前进行有系统的复习,对试卷的各个板块进行了做题方法的学习和训练,考试后进行学科总结。发现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够强,所以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让学生轻松学,容易掌握。

四、加强过关检测

英语的知识点要想学生们牢牢掌握,灵活运用并在考试的时取得高分,过关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后,这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检测分为:单词过关,课文过关,试卷过关,作文过关,对两个班的学生实行天天过关,周周过关,每月检测,让学生的学习更有目标性,能及时牢固的掌握知识。而期中和期末考试的结果也充分证明了过关对学生们的成绩提高很有帮助。

五、研究中考试题,把握出题方向

海口海之南外国语实验学校初三年级在几个月后就会面临中考,在开始这学期教学工

作的初期我就仔细研究了初中三年的课本,翻阅了大量的中考复习资料并对近五年的海南省中考英语试卷做了详细的分析,力争把握中考的题型,常考知识点和试题难度。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更是时刻将中考贯穿其中,对于中考要求的知识点反复强调,给学生们分析考核的难度,并进行大量真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

六、这学期我前两周结束新课后,对初中英语进行了三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这一轮复习要依据课程标准,整合课本内容,加强和巩固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做到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因为万变不离其中,如果没有最基本的词汇和语法来支撑,也谈不了提高。所以第一轮要以教材为主,按教材顺序复习各话题各单元的知识点,做到单元过关,如果某个单元掌握不好,可以停留多花些时间。这一轮不是炒“冷饭”,而是巩固基础知识,把考点再来“温故而知新”。这一轮复习要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课堂上小组要归纳知识点,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教师再对知识做横向、纵向比较,再加适当练习加以巩固。学习小组课后要互相检测词汇记忆,小组里面每天要有听写,老师偶尔抽查并及时查漏补缺,巩固好基础知识。这一轮主要是注重词汇,词组,句型的过关。课后通过练习,巩固所复习的内容。同时在这一轮的复习中要进行单元测试,并总结,也要发挥小组的作用,每次测试小组的平均分要搞出来,是提升了还是退步了,有进步的要表扬,落后的要找原因,而且小组里不达标的更要找原因。我校是乡下学校,学生的基础差,知识面窄,因此书面表达要提早抓。在第一轮复习时,坚持每单元都要写,而且要批改和讲解,对课本中的漂亮句子要鼓励学生使用。在这一阶段里,始终要灌输给学生自信心,告诉他们中考并不可怕,只有自信的人才能进步。

第二轮复习:这一阶段复习主要是专题讲解与训练,重,难点突破。在复习过程中防止简单的重复,反对面面俱到,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做到讲—练—评结合。这一轮重点是按词汇(构词法,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冠词,动词)语法(宾语从句,状语从句,被动语态,动词时态等)进行复习,有的强讲,有的略讲。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并通过测试来检验复习效果。我校是乡下学校,学生的基础差,知识面窄,特别是阅读,很困难。所以在这一方面要花很多时间,特别是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平时要注意帮助学生对阅读文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类型采取合适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总的来说,初中的阅读一般生词比较少(所以单词是基础),只有个别的生词,告诉学生当遇到生词时也不要紧张,可以根据上下文和文章的意思来猜这个词的意思。做阅读之前可以先读题,找出题目的关键词,再读文章。当读到有题目中的关键词时,可以用铅笔画下来(做完后可以擦掉),这对答题很有帮助,可以很快找到原文。一般初中的阅读理解5道题4道会在原文中找到根据,另外还有1道是选文章的题目或者推断,这需要对原文的意思有大体的了解,再来选择答案,可以用排除法。还有,学生在词汇使用上也不行,特别是不会使用词的正确形式,这也是花功夫的内容。平时注意帮助学生积累常用词的各种词形变化,精心选题来练一练,在练中理解。练多了,错误就少了。

第三轮复习:这一轮主要是模拟训练,把握中考脉络,合理安排好答题时间。在测试时注重保基础,抓中档,争高分。不管是海口市还是省的模拟考试试题,都由一定比例的基础题、中档题、难题组成。中考成绩不尽人意的原因之一往往是基础题失分多,所以不能轻视基础题。特别是对中等生,一定要要求他们把基础知识学扎实,对一些无能为力的难题可舍则舍;而对那些中上等生的要求则不同,在保基础的前提下,还要通过抓中档,力争在中考取得高分。在这一阶段复习主要目的是侧重培养学生审题和解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综合练习和模拟测试,通过知识考查与能力考查并重,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使学生在答题时做到灵活运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有了前两轮的复习,学生对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因此通过几次模拟测试是为了真正的中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以上是我对这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

9.海口市政府研究室工作总结 篇九

第一条 为鼓励和引导涉旅企业向标准化、个性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提高本市涉旅企业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旅游标准化在本市旅游行业发展中的示范作用,促进本市旅游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国发〔〕41号)、《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09-)》《海口市旅游标准化建设发展纲要(-)》等文件,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旅游标准化工作的奖励。

第三条 旅游标准化工作奖励应当遵循在旅游标准化工作主体上有创新,在旅游标准体系内容上有拓展,在旅游标准实施效果上有突破,在促进海口旅游产业发展上有成效的目标。

第四条 市旅游、财政等部门和市旅游标准化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旅标委”)共同负责做好旅游标准化奖励工作。

市旅游部门会同市旅标委负责受理涉旅企业奖励申请和初审,统一支配和使用年度旅游标准化工作奖励经费。

市财政部门负责安排年度旅游标准化工作奖励经费和奖励资金的复核及拨付工作。

各区人民政府,市公安、工商、质监、安监、食药监、人社、环保、卫生、交通港航、农业、文体广电、海洋渔业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配合做好旅游标准化奖励工作。

第五条 市财政部门每年安排年度旅游标准化工作奖励经费不超过 200 万元,列入年度预算。市财政部门可根据每年度旅游标准化的具体工作情况适当增加奖励经费。

旅游标准化工作奖励经费的支配和使用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旅游标准化工作奖励经费应当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截留、挪用。

第六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可以申请专项资金奖励:

(一)被评定为“海口市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的试点单位。

(二)被评定为“制定旅游地方标准先进单位”的单位。

(三)在本市开展旅游标准化创建工作期间新评定为3A级及以上的旅游景区(点)、三星级及以上的旅游饭店。

(四)每两年通过复核的被评定为“海口市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的单位。

第七条 奖励标准:

(一)对首次被评为“海口市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的试点单位,给予6万元奖励。试点单位通过每两年一次的复核,每次再奖励2万元。

(二)对“制定旅游地方标准先进单位”一次性给予2万元奖励。

(三)对在本市开展旅游标准化创建工作期间,新评定为5A级旅游景区(点)的,一次性给予50万元奖励;新评定为4A级旅游景区(点)的,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新评定为3A级旅游景区(点)的,一次性给予2万元奖励;新评定为五星级旅游饭店的,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新评定为四星级旅游饭店的,一次性给予3万元奖励;新评定为三星级旅游饭店的,一次性给予1万元奖励。

对符合上述多项奖励条件的单位,只按最高额度的奖励条件进行奖励,不再重复奖励,但“海口市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的复核奖励除外。

第八条 申请专项资金奖励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符合申请条件的单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市旅游部门提出奖励申请。市旅游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人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告知申请人。如需申请人补充申请材料的,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补充。

(二)奖励申请受理后,由市旅游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初步审核。经初步审核不符合奖励条件的,市旅游部门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将审核结果及其理由书面告知申请人;初步审核符合奖励条件的,市旅游部门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将初步审核结果及相关材料报送市财政部门复核。

(三)市财政部门应当在接到市旅游部门报送的初步审核结果及相关材料的5个工作日内,委托第三方进行审计复核。经审计复核不符合奖励条件的,市财政部门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将复核结果及其理由交由市旅游部门书面告知申请人;经审计复核符合奖励条件的,市财政部门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将复核结果报送市政府批准同意,并将奖励资金拨付至市旅游部门,由市旅游部门负责将资金拨付到相关单位。

第九条 申请专项资金奖励应提供如下相关材料:

(一)奖励申请表或申请报告。

(二)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书、营业执照或者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文件。

(三)符合本办法第六条所列条件的相关证明材料。如相关部门的验收证明、荣誉称号批准证明或者复核证明等。

(四)市旅游部门要求提供的相关资料。

第十条 相关部门违规截留、挪用资金的,所截留和挪用的资金予以追退,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十一条 各类旅游标准化建设荣誉称号、资格等由市旅游部门或其他法定主管部门依法另行评选或认定。

第十二条 本办法的奖励措施适用于本办法实施之后符合本办法所规定条件的单位,以及本办法实施之前的、被评定为“海口市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的试点单位的复核奖励。

第十三条 本办法实施中的具体应用问题由市旅游部门负责解释。

10.海口市环境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总结 篇十

一、建设项目情况

(一)B-1扩项目B-1扩项目是世行贷款,国家环保总局开展的城市级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配备50万元的设备、软件和相关技术资料,市政府配套资金50万元,用于机房和多媒体演播厅装修。目前已完成局域网的建立,局局域网网页(WEB)架构已完成,内容在逐步健全和完善中;完成与党政办公信息网联网的连接,已进行正常的电子收发文;办公自动化软件框架已基本完成,收文管理、发文管理、档案管理、信访管理、会议通知、工作动态均可在局域网上进行,但由于操作界面不比我市党政办公集成环境简单、方便,因此该办公自动化软件尚未实施。

(二)党政办公信息网2002年初海口市党政办公网络系统光纤接入我局局域网,铺设光缆约2公里,价值约6万元,并依照要求配备交换机、网卡等相关设备约2.7万元,并对连入市党政办公网的计算机进行Ip地址等网络配置,实现我局局域网与海口市党政办公网络系统的全面贯通。目前我局接入党政办公网的计算机工作共19台,网络工作顺畅。

(三)多媒体系统建设海口市多媒体系统是我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整改项目的要求之一,2000年立项,预算费用43万元,核准实拨27.75万元。目前已配备了SONY DSR-pD100Ap摄像机、Nikon F90y照像机等软硬件设备,共计27.75万元。先后制作了“创建海口市环保模范城”、“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 巩固创建模范城成果”和“1999环境质量报告书”等多媒体演示材料,演示效果显著,受到了领导的好评,真正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及信息化的要求。

(四)环保地理信息系统2000年11月上报建立海口市环境地理信息系统,预算费用81.9万元,至2001年3月通过立项,最后核准76.58万元,2002年3月首拨30万元。目前已完成城市概况、水环境质量查询、大气环境质量查询、噪声环境质量查询、环境规划功能设计等功能模块的开发。与海口市信息中心接触,商议电子地图购置事项。但由于46.58万元未到位;海口与琼山合并,全市地图数字化需一段时间等原因,故该项工作尚未完成。

(五)环境信息(数据)库根据海口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整改项目的要求,于2003年四月份已上报建立环境信息(数据)库,预算97.34万元。并通过计划局下属投资顾问公司进行估算,核准资金50万元。

二、环境信息化人才培训情况环境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是环境信息化建设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实现环境信息化目标的重要保证。从中心成立至今,人员培训共计39人次,其中,B-1扩项目8人次,多媒体系统2人次,环保地理信息系统6人次,党政办公网23人次。

上一篇:提高执行力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下山巷道维护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