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赏现代诗

2024-09-01

如何鉴赏现代诗(共13篇)

1.如何鉴赏现代诗 篇一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之作。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收到这首诗以后说这道诗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而戴望舒也因此得到了“雨巷诗人”的称号。这首诗彷徨在江南的悠长的雨巷,等待着一位较好的姑娘,也许是这位姑娘的家就在雨巷的尽头,也许是她回家时必然要穿过这条小巷,冬去春来,日复一日,“我”又穿行在小巷之中了,除了春雨打在油纸伞上的声音之外,雨巷是显得那样的寂寥、凄清,更触人愁的是“我”希望逢着的这样姑娘又偏偏结着愁怨,她家的篱墙颓圮了,莫非她也受到了命运的打击?惆怅、妩媚动人,显得高洁而孤傲,诗人拿丁香来比喻姑娘显然寓有深意。我国古诗里有好些吟咏丁香的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等。丁香开花在仲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不过丁香姣好,却又容易凋谢。丁香一样的姑娘,即做着脆弱的梦的姑娘,她的愁怨恐怕也少不了吧?在“我”的长久的期待中,姑娘终于来了:“她默默地走近”,“像我一样”——看来两颗心灵已经接近于互相理解了,然而又终于从身边飘然而过,令“我”失望,“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两人的距离又重新拉开。这两位彷徨者都得了同一种抑郁病,因而同病相怜;然而又正因为病症相同,不可能互相拯救,只得分手。他们就是这样既彷徨,又在彷徨中追求着,追求着……

从诗的更深的象征性意蕴看,这首诗中的姑娘形象其实就是诗人的理想。他的仿徨求索,就是为了寻找姑娘——理想。姑娘出现了,但是她的步履,她的颜色,连同她的太息与惆怅,莫不带有可望而不可即——执著追求但又无法把握的象征意味。诗人就这样表达了他追求美好理想的信念是徒劳的那种孤苦心情。在《雨巷》里,姑娘的形象带有悲剧色彩;抒情主人公——游子的形象(孤独的游子形象贯穿在戴望舒的全部作品中)也带有悲剧色彩。他的追求是那样高洁,带着理想化的色彩,他所期待的姑娘,心灵是美丽的,外表是妩媚的。不过,这样的姑娘实在太难找到。因此,在理想主义的期望面前,他总是困惑的,怀有一种气质性的悲剧感。

戴望舒熟读法国诗人魏尔伦的作品,就多愁善感的气质说,他也接近魏尔伦。魏尔伦《无言的歌集》表达了巴黎公社失败后不知所措的知识分子若闷沮丧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其基调是对于诗人的理想和他周围的肮脏生活相脱节的悲剧感。戴望舒这首诗表现了从“五四”运动中激昂地飞腾起来的理想,同淹没于血泊之中的1925-1927年大革命现实相脱节的悲剧感。他的诗虽然不是反抗和战斗的诗,但也不是屈辱和忍受的诗。人和理想,惶惶不安的人和无法实现的理想这个悲剧主题蕴涵有时代的特征。

《雨巷》是一篇重象征重暗示的抒情诗。戴望舒把感情放在第一位,然而他使用暗示的方法,尽可能使这种感情隐蔽一些,朦胧一些,设法将真事隐去。《雨巷》虽也有象征派的感觉,但它不带有某些象征派的神秘意味,它叫人看得懂,有真挚的感情做骨子,有古典派的内容,很少架空的感情,铺张而不虚伪,华美而有法度。我们推测,《雨巷》这首诗,它的被隐蔽在“想像”里面的“真实”,可能是诗人的一段感情际遇,在这段生活中的感情体验成了诗的骨子。诗里大概多少还保留了一些《雨巷》的悲剧感和孤独感,是通过悠长寂寥的雨巷,颓圮的篱墙,冷冷的哀怨的蒙蒙细雨等环境渲染和游子对丁香一样的姑娘的期待的描绘来暗示的。一切都没有说穿,没有点透,然而我们懂了,感觉到了。正因为诗人没有把诗的意义限定在一个层面上,我们从诗领会的东西才更多了。

诚如叶圣陶所说,《雨巷》在音乐性方面也具有突出的成就。全诗共七节,每节六行,每行长短不等,押韵的位置错综变化,常用首语重叠,加上奇特的字句组合,似断实连的分节跨行,使得全诗回荡着一种深沉的优美的旋律,细腻而传神地暗示了诗人低回而迷茫的心境。

文章从诗人的气质,象征性和音乐性等方面对《雨巷》进行了深入的赏析,这里再提供另外一个“视角”。

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写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当时他正避居于施蛰存的家乡松江。这首诗虽然字面上写的是如何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可是了解时代背景的作者不难体会到这是恋爱情绪和政治情绪的契合,而不能仅仅当作恋歌。这是他写政治抒情诗的开端,并且初步显示了他此后诗情的基本风貌:日常生活情绪和政治情绪相互渗透,合为一体。

2.如何鉴赏现代诗 篇二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诗教学,基础知识

不同的文体, 应有不同的教学方式, 尤其是针对该文体的特色, 进行有意义的教学设计, 以便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认知, 这不但是教师的责任, 也是教师得到快乐与满足的源泉之一。

相较于古典散文、诗词和白话文体, 现代诗在形式结构与音韵节奏上, 有着极大的不同, 在进行现代诗教学时, 须对此特别着墨;同时, 现代诗的声情韵味, 具有该文体的独特丰采, 教师应善加把握, 以现代诗的声、光, 营造一场教学的盛宴!试从以下三点, 浅析“如何进行高中语文现代诗教学”。

一、基础知识的讲授

所谓“基础知识”, 是指作者、题解、生难字词。这一部分是高中语文课本中, 任何篇章、任何文体都会遇到的课题, 必须优先讲授, 以免后顾之忧。例如, “题解”“作者”“生难字词”, 此一步骤和其它文体的教学无异。

二、现代诗概念的传达

对于现代诗应有概念, 可从以下几点加以传达:

1.诗质。

这是就文字的精炼而言。诗句与文句的不同, 在于诗句的文字密度较高;文字密度愈高, 则诗质愈厚、诗意愈浓。而所谓”文字密度”, 是指内容的份量与文字篇幅间的比例;内容份量重而文字篇幅少则密度高, 反之, 则密度低。诗的篇幅不比散文, 唯有讲究文字精炼, 才能寓少数的文字却有丰富的义涵。

2.诗意。

这关乎“诗的主题”“意象系统”。无论是诗、散文或小说作品, 大半有主题的要求, 然而相较于散文或小说, 现代诗的主题不能直陈, 必须转化, 寓于弦外之音。因此, 特别着重意象的经营。

何谓“意象”?简单地说即是:诗人主观的情志 (意) , 借助外在客观的景 (物) 象来表现或彰显。至于什么是“意象系统”呢?如果意象只有一个, 称为“单一意象”;如果意象有好几个, 则称为“意象群”;如果意象群的个别意象之间, 互有关联, 形成有意的共同指涉, 那就是“意象系统”。

3.诗韵。

诗韵并非指诗的押韵;现代诗之自由, 既可以押韵, 也可以不押韵, 但即使不押韵, 仍然无法避免诗句长短变化所造成的节奏律动。旧诗中的律诗、绝句或齐句古诗, 其节奏律动除了得因于韵脚之外, 句式的整齐, 本身即是一种规律的律动;长短句型的杂言诗或词曲, 比整齐句式的诗作显得灵动, 便是除了韵脚的安定因素之外, 句式的长短, 塑造了参差的韵律, 于是安定中有变化, 不致呆板沉闷。现代诗脱离了押韵的束缚, 句式长短又无限制, 的确自由极了, 但好的创作者不会放纵自由, 反而小心驾驭诗句的长短。注意长句的情绪与短句的情绪如何淋漓尽致地传现诗情, 长长短短的句子交织成诗情的脉动, 这便是“诗的节奏”。

4.诗境。

诗歌境界的高下判定, 比前述四项困难, 原因是较为主观。但是, 诗境的构成, 大致是由前述四项综合而来的表现, 如果步步为营、处处用心, 主题又能超越自我, 呈现较大的格局, 诗的境界应会升华。例如, 当前许多青少年喜欢阅读的作品, 多有言情倾向, 情诗受到的支持远远大于其它艺术性较高、较为严肃的诗作, 此一现象无所谓对或不对, 却有所谓好或不好;情诗 (绝大部分是爱情诗) 的格局小, 诗境的气象局促, 无法开阔学生的心胸与气度。然而不能否认:情诗的欣赏和试作, 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得当, 学生便容易被带进门。

以上四点关于”现代诗”的概念, 进行”现代诗教学”时必须让学生清楚地认知, 这是现代文学中的重要知识。

三、现代诗的“声、光”行动

这个步骤是进行现代诗教学与其它文类的教学, 最有特色的地方。如果缺少了这个步骤, 不但可惜, 而且现代诗教学的特色将无法突显。诗的音律不但可读, 而且可诵、可歌;现代诗的歌唱实践, 必须等待当代音乐工作者的参与, 而现代诗的朗诵任务, 却是可以在课堂上进行, 引导学生领受现代诗的声情之美并挖掘诗的节奏与律动。所谓“声、光行动”, 就是进行“现代诗集体朗诵活动”;借着集体朗诵的活动, 一方面, 增强学生对作品的深入理解;一方面, 活泼教学的方式, 相信定能让学生记忆深刻。

关于“集体朗诵”应做到以下几点:

1.“读”与“诵”不同, 是声情表现的两个层次;“诵”应该涵纳“读”的技巧, 也可以说, “诵”虽有其特色, 但仍以“读”为基础。

《孟子·万章》有言:“颂 (通“诵”) 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就很明显地辨析“诵”“读”是两回事, 而诗用诵、书用读, 实是基于诗比书更具音乐性的道理, 因此“诗”与“歌”合称, 而“书”与“文”并言。所谓”朗读”或”美读”, 是清楚、明白、生动、优美地, 像说话一般有情绪地, 将作品的文意情韵念出来。对于原著, 不能增字、减字、改字, 更不能错字。“读”, 是一切诗文声情表现的基础。

2.朗诵依表现技巧的不同, 有所谓“独诵、合诵、轮诵”的分别, 集体朗诵是将各种朗诵技巧加以综合、变化, 呈现出丰富多变的姿采。

(1) 独诵。只有一个人发声朗诵, 其它人完全静默的方式。这种方式, 是所有朗诵技巧的基础;每一位参与集体朗诵的个人, 都应该从独诵的训练做起。

(2) 合诵。集体一齐朗诵的方式;必须整齐划一, 不可参差不齐。

(3) 轮诵。一个人朗诵完紧接着另一个人朗诵, 刚结束又紧接着第三个人……一句紧挨一句、互不交迭却紧密连贯的朗诵方式 (此种方式有时传现此起彼落的效果) 。

朗诵要做到四项基本要领:音读须正确, 节奏要掌握, 情意能发挥。

有了以上的认知, 便可进行现代诗朗诵——声、光行动。

3.浅论中学生如何欣赏现代诗 篇三

关键词:欣赏;现代诗;方法

每个学生从小学到中学,读的古诗和背的古诗不在少数,但是真正能够背几首现代诗的可以说不很多,原因何在呢?一是大家对现代诗的重视不够,二是觉得现代诗内涵不如古诗绵长深远,还有就是考试一般都不考现代诗。

其实,现代诗也有着深厚的内涵和可读性,有些甚至余味悠长,有绕梁三日不绝之味。

如何引导学生欣赏现代诗呢?如何让他们在欣赏现代诗歌中感受到诗中包含的深沉的情感和想象构筑的画面美呢?

下面摘取几首课本里的现代诗做一点粗浅的议论。

一首是艾青的《假如我是一只鸟》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首诗写于1938年。

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可以让我们更深地理解诗的内涵。

诗一开头就是“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们不禁要发出疑问:诗人为什么想变成一只鸟?它要歌唱什么?

了解了背景便知道,在那个炮火连天、被灾难蹂躏的土地上,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力抗争,用自己“嘶哑的喉咙歌唱”发出不屈的声音。这让我们看到的是一只饱受磨难的鸟,它是用它的全部生命在歌唱。这只鸟是谁,它是作者,它是千千万万用弱小的身躯拼死同侵略者抗争的同胞。

第一节诗里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具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对于这片生育、养育自己的土地,对于这片灾难深重的土地,对于这片正在燃烧着抗战烽火的土地,诗人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火焰般的情感了,他要表达出自己对这片土地的强烈的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这片被践踏的土地,象征着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像河流一般汹涌奔流及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小鸟活着时,倾尽全力为土地而歌唱,死后,又将自己的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土地融为一体。

最后,诗人用深情的表白,表达出在那个苦难的年代,所有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爱国情感的浓缩。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一句,诗人把自己至死不渝的决心写得入木三分,也昭示了诗人与土地血肉相连的关系。“我”死了,“我”的肉,“我”的骨,“我”的血,都要腐烂在土地里面,连“我”的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我的一切,都要毫无保留地全部献给祖国!

写到这里,诗人对于土地之爱,已经表达得淋漓尽致。那“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已够撼动人心。但是,诗人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以最后两句,再一次撼动读者的心弦: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两句写得朴实平易,却有着惊天动地的力量。因为这“泪水”里,包含着作者多么深挚的爱啊!

可以说,学生在欣赏这首诗的过程中也经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

再欣赏一首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分为四小节,格式都一样,它的语言近乎口语,从字面上找不出一句诗人表达自己思乡的“豪言壮语”,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绪,诗人却采用了具体意象,将它变为具体可感的物体。作者只用了四个被乡愁愁得变了形的形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连接全诗。然而,透过这些形象,读者看到的是一个被乡愁煎熬得满脸憔悴的诗人的自我形象。他伫立在海峡的那边,向着大陆的方向久久、久久地眺望着。这组镜头,恰似一幅“断肠人在天涯”的特写。作者娓娓的、淡淡的诉说凝聚了多少辛酸,多少妻离子散的悲欢离合啊!大凡大家,都善于把貌似平凡的东西用一根金线串联起来,组成一串闪光的珍珠项链,余光中先生在这方面算是最杰出者之一,这首诗的想象空间异常宏伟。作者从“小时候”到“长大后”直到“后来”“现在”,时空跨度几十年,跃过了作者的一生:都是浪迹天涯。全诗省略了形成作者如此强烈乡愁的原因及忧伤的几十年,用平凡的语言、浓缩的意象概括了他的一生,这是一幅浓缩的思乡图画,这图画所显现出来的却是“断肠人在天涯”的相思。读者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想象的王国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由此看来,现代诗的内涵及其丰富和广博,中学生只要不断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一定会在现代诗欣赏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和美的享受。

4.浅论中学生如何欣赏现代诗 篇四

浅论中学生如何欣赏现代诗

杭 瑾

(重庆市南川区文凤中学)

摘 要:随着新课改步伐的不断向前推进,中学教材也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和增删。教材里选编的现代诗几乎与古诗各占半壁江山。这说明,新课改越来越注重对初中生欣赏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欣赏;现代诗;方法

每个学生从小学到中学,读的古诗和背的古诗不在少数,但是真正能够背几首现代诗的可以说不很多,原因何在呢?一是大家对现代诗的重视不够,二是觉得现代诗内涵不如古诗绵长深远,还有就是考试一般都不考现代诗。

其实,现代诗也有着深厚的内涵和可读性,有些甚至余味悠长,有绕梁三日不绝之味。

如何引导学生欣赏现代诗呢?如何让他们在欣赏现代诗歌中感受到诗中包含的深沉的情感和想象构筑的画面美呢?

下面摘取几首课本里的现代诗做一点粗浅的议论。

一首是艾青的《假如我是一只鸟》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首诗写于1938年。

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可以让我们更深地理解诗的内涵。

诗一开头就是“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们不禁要发出疑问:诗人为什么想变成一只鸟?它要歌唱什么?

了解了背景便知道,在那个炮火连天、被灾难蹂躏的土地上,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力抗争,用自己“嘶哑的喉咙歌唱”发出不屈的声音。这让我们看到的是一只饱受磨难的鸟,它是用它的全部生命在歌唱。这只鸟是谁,它是作者,它是千千万万用弱小的身躯拼死同侵略者抗争的同胞。

第一节诗里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具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对于这片生育、养育自己的土地,对于这片灾难深重的土地,对于这片正在燃烧着抗战烽火的土地,诗人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火焰般的情感了,()他要表达出自己对这片土地的强烈的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这片被践踏的土地,象征着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像河流一般汹涌奔流及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小鸟活着时,倾尽全力为土地而歌唱,死后,又将自己的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土地融为一体。

最后,诗人用深情的表白,表达出在那个苦难的年代,所有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爱国情感的浓缩。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一句,诗人把自己至死不渝的决心写得入木三分,也昭示了诗人与土地血肉相连的关系。“我”死了,“我”的肉,“我”的骨,“我”的血,都要腐烂在土地里面,连“我”的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我的一切,都要毫无保留地全部献给祖国!

写到这里,诗人对于土地之爱,已经表达得淋漓尽致。那“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已够撼动人心。但是,诗人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以最后两句,再一次撼动读者的心弦: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两句写得朴实平易,却有着惊天动地的力量。因为这“泪水”里,包含着作者多么深挚的爱啊!

可以说,学生在欣赏这首诗的过程中也经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

再欣赏一首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分为四小节,格式都一样,它的语言近乎口语,从字面上找不出一句诗人表达自己思乡的“豪言壮语”,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绪,诗人却采用了具体意象,将它变为具体可感的物体。作者只用了四个被乡愁愁得变了形的形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连接全诗。然而,透过这些形象,读者看到的是一个被乡愁煎熬得满脸憔悴的诗人的自我形象。他伫立在海峡的那边,向着大陆的方向久久、久久地眺望着。这组镜头,恰似一幅“断肠人在天涯”的特写。作者娓娓的、淡淡的诉说凝聚了多少辛酸,多少妻离子散的悲欢离合啊!大凡大家,都善于把貌似平凡的东西用一根金线串联起来,组成一串闪光的珍珠项链,余光中先生在这方面算是最杰出者之一,这首诗的想象空间异常宏伟。作者从“小时候”到“长大后”直到“后来”“现在”,时空跨度几十年,跃过了作者的一生:都是浪迹天涯。全诗省略了形成作者如此强烈乡愁的原因及忧伤的几十年,用平凡的语言、浓缩的意象概括了他的一生,这是一幅浓缩的思乡图画,这图画所显现出来的却是“断肠人在天涯”的相思。读者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想象的王国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5.月夜江行唐诗和鉴赏鉴赏 篇五

这是一首写羁旅之思的五言古诗。诗人以饱尝旅途风霜雨露的境况,映衬出心境的凄凉,这是以内在的感受来写内心痛苦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诗吧。

月夜江行

权德舆

扣舷不能寐,

浩露清衣襟。

弥伤孤舟夜,

远结万里心。

幽兴惜瑶草,

素怀寄鸣琴。

三奏月初上,

寂寥寒江深。

权德舆诗鉴赏

开头二句: 扣舷不能寐,浩露清衣襟。这里,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位悲伤满面、夜不能寐的行旅者。他忧思重重,满腹愁肠。却又不知如何排遣内心的苦闷,只是机械地用手敲着船舷。夜深了,繁露打湿了他的衣襟,他感到了深深的凉意,但却依然痛苦地伫立在船头。上一句,扣舷二字,不仅点出题中的江行,而且是以外在的动作显露内心的痛苦。下一句, 浩露, 即繁露。它暗示出时间已至深夜,而旅人待在船头的时间也已很久,因此衣襟都清凉起来。

第三、四句,是点明其痛苦的原因: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前一句是对开头二句的总括。并且进一步说,在这孤舟远行的夜晚,处处都在触发着惹人伤感的情怀。这就形象地写出了自己那种无法诉说的苦情。为何如此难耐呢?后一句接着说:因为自己的一颗心正与万里之外的那颗心相系着。这句诗妙在不是从单方面入手来写相思之情的。而是说,自己与亲人虽相隔万里,但却心心相印。因此,远结万里心比起单说远思万里人来,诗的意蕴就丰富得多,诗的韵味也更加深醇了。

第五、六句:幽兴惜瑶草,素怀寄鸣琴。诗人抒写了相思离别的情怀。上一句,惜瑶草江淹《别赋》有云: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

是说丈夫出外为官,闺中少妇自怜青春独处。瑶草,即香草,为少妇自喻。此处借用其意,以不无解嘲的语气说,我的深趣就在于怜惜妻子的青春独处。

下一句,鸣琴,即琴。意思是说,今夜我要以琴声来寄托自己平日的怀抱,这或许能够排遣我内心的苦闷吧!这两句诗不仅注意对仗的工整,而且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惜瑶草,是对前面诗意的承接;寄鸣琴,又开启了后面的诗意。

最后两句:三奏月初上,寂寥寒江深。诗人通过展现一幅孤寂凄清的寒江月夜图,进一步表达羁旅苦情。三奏月初上,既点出题中的月夜,又写出反复弹奏鸣琴的情景。诗人原想借弹琴排遣苦闷的,无奈苦闷尚未消除,又见到了冉冉升起的明·2644·《唐诗鉴赏大典》

6.李白诗十首鉴赏 篇六

(宋·陆游)

梦寄梅村竹坞间,不堪客里见春还。潮生水欲通南涧,雪霁云犹冒北山。病思过年应小减,官身得假未全闲。变名吴市男儿事,末路低回自笑孱。

一、注释:

1.竹坞:竹舍,竹楼。2.不堪:忍受不了。3.客里:离乡在外期间。4.官身:官职在身。

二、译文:

我梦到梅村竹舍,客居他乡不忍看春回大地的场景。春潮涨水将要和南涧相通,雪停了好像云从北山冒出来一样。我想着过年后我的病应该会好转,官职在身放假也不得空闲。变成大街上普通的男子吧,走到最后一段路边徘徊边自嘲。

三、赏析:

陆游客居梅城,时至元旦,心中的伤春情感不免油然而生,前两句陆游直抒胸臆,三、四句写景呼应前文。陆游的这首是虽没有像《示儿》那样强烈地表达自己想要看到中原一统的情感,但从这首诗中感受到陆游官职在身得假仍心系国家,陆游,我认为是宋代的“杜甫”,他的诗大多以忧国、怀才不遇为题材,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士人所具备的文采、远大的抱负和应有的担当,这种家国情怀仍然值得现在的我们学习,这应该是爱国的最好诠释了吧。

四、分类标注: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体裁:七言律诗 题材:感怀 风格:凄婉 人物:陆游 景观:梅村 韵部:押删韵

创作时间:除夕前二日 创作地点:不详

戊申元日(宋·陆游)

白头身世叹羁孤,一念儿时泪已濡。尚记争先书郁垒,岂知落后举屠苏。杯盘草草思邻舍,车马纷纷厌九衢。六十年非心自了,挂冠犹足补东隅。

一、注释:

1.羁孤:羁旅孤独的人。2.郁书:桃符、春联的代称。

3.九衢:纵横交叉的大道;繁华的街市。

二、译文:

我一头白发,客居他乡孤独寂寞,一想到儿时的情景,眼泪不禁夺眶而出。我还记得以前争相写桃符春联,谁知之后落魄。家中杯盘狼藉,思念以前的邻居,车马在路上奔走。60年来是非心中自己明白,带着官帽仍想报效国家。

三、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旦,元旦本该是而开心快乐的一种情感,比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元日》尽显元旦的热闹欢乐。但是陆游却写出了他的悲伤,诗句中前后对比,将六十年前的元旦的热闹和六十年后生活的落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出了官场落魄,家国于危难的忧愁叹息。当然是中,更多的体现出路由,仍然心系国家,自己一份绵薄之力,陆游将一个儒家学派诗人的特点凸显的淋漓尽致。

四、分类标注: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体裁:七言律诗 题材:感怀 风格:凄婉 人物:陆游 景观:不详 韵部:押虞韵 创作时间:元旦 创作地点:不详

闭閤

(宋·陆游)

闭閤孤城剩放慵,桐江清绝胜吴松。云收忽见北山雪,月落正闻西寺钟。世味老来无奈薄,土思病后不胜浓。莼羹岂止方羊酪,轻许平生笑士龙。

一、注释:

1.放慵:疏懒。

2.清绝:形容美妙至极。

3.世味:人世滋味;社会人情。4.平生:平素;往常。

二、译文:

闭閤孤城只剩下疏懒,桐江的景色比吴松更清新美好。云散后忽然出现北山雪顶,西寺钟响,明月孤悬。世间凉薄,老来无奈,病后的感伤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莼羹何止方羊酪,任凭平时笑士龙。

三、赏析:

这首诗开头描绘的清绝的桐江景色让我联想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意境,也是那么的清幽孤寂,显得画中人格外的落魄。孤城、静水、寒山、疏月,种种异象舞步,折射出诗人内心的落寞无奈。这是一个年老体弱、忧愁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人,这是一个尝遍人间滋味、晓得世态凉薄却又不想看破红尘世事的人。久病初愈,本该放下一切烦恼看开,可陆游却不,他想的是家,想的是国,想的是儒者的追求。因此闲来一首仍能透着丝丝凉意,让人不禁为之太息。

四、分类标注: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体裁:七言律诗 题材:感怀 风格:豪放 人物:陆游

景观:孤城、雪 韵部:押冬韵 创作时间:不详 创作地点:孤城

潺湲阁小立(宋·陆游)

饱食何曾补县官,潺湲阁上倚阑干。水纹靴皱风初紧,花色鞓红露未乾。薄酒愁边供醉醒,故人梦里话悲欢。孤城正在山穷处,过社今朝尚尔寒。

一、注释:

1.倚阑:凭靠在栏干上。2.鞓红:指花色深红。3.过社:逢到春社这一天。4.尚尔:仍然。

二、译文:

每日衣食无忧却何时能再被朝廷重用,潺湲阁上凭栏而望:水波纹渐渐皱缩,水面上的风也渐渐变紧,深红色的花上露水仍未干。喝着薄酒,使自己消愁。就交在梦里,话说这心中的悲欢。这孤僻的城池,就在这山的尽头,过了春社这一天,仍然十分寒冷。

三、赏析:

依依东望,望的是自己何时能再展宏图;依依东望,望的是国家的安危。即使自己能够得以饱食,但仍然居“安”思危,秀水、红花,一切美好的事物染上了诗人的思绪就变得那样的通情达理、知晓人意。三巡酒后,“举杯消愁愁更愁”,消去的不过是自己的麻木,酒后的人或许更加清醒,更加接近自己的灵魂,梦里话又何尝不会是真心话呢?过了春社,或许天真的未转暖,但即使是暖阳天,诗人心中的悲凉又怎会褪去呢?孤城、支人,只能与酒对话了。

四、分类标注: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体裁:七言律诗 题材:感怀 风格:凄婉 人物:陆游

景观:潺湲阁景物 韵部:押寒韵 创作时间:不详 创作地点:潺湲阁

睡起至园中(宋·陆游)

欲挂衣冠万事轻,不妨小住向山城。绿尊耐久常相伴,雪鬓才生便放行。拂枕时时觅幽梦,倚阑日日听新莺。夕阳更有欣然处,来看青郊雨后耕。

一、注释: 1.小住:暂时居住。2.绿尊:酒杯。

3.幽梦:隐约的梦境。

二、译文:

想要放下官职,万事清闲,不如去向山城暂住一段时间,酒杯常常伴随着我两鬓开始长了白发,便被免去官职。睡着的时候常常寻觅隐约的梦境,依靠栏杆,日日听见新春中的莺语。在高兴的地方看夕阳西下,雨后郊野上农民耕种。

三、赏析:

绿山环绕,美酒相伴,夕阳郊野映衬,良辰、美景、佳时,让心中常怀忧愁的陆游也不免想放下一切,得个万事清闲。积极入世与归隐山林,这是古来读书人经常遇到的艰难抉择,怀才不遇的沉痛现实让不少有志之士感到心寒,“悠然见南山”的意趣不免涌上心头。这首诗是我少有见到的陆游表达泰然悠闲的诗,在官场沉浮已久的人也有疲惫想要偷闲的时候。可这种偷闲的情感中又有透着丝丝不甘又无可奈何的意味。

四、分类标注: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体裁:七言律诗 题材:感怀 风格:婉约 人物:陆游 景观:夕阳 韵部:押庚韵 创作时间:春天

创作地点:向山城园中

上书乞祠(宋·陆游)

上书又乞奉祠归,梦到湖边自叩扉。此去敢辞依马磨,向来真惯拥牛衣。致身途远年龄暮,报国心存气力微。誓墓那因一怀祖,人间处处是危机。

一、注释:

1.向来:从来,一向。

2.牛衣:如蓑衣之类。喻贫寒,亦指贫寒之士。

二、译文:

我又一次上奏皇帝乞求在奉祠工作,又梦到我在湖边独自敲门。这一次敢请辞,去马磨旁,穿着蓑衣,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我心中想着报效国家,奈何年纪一大,报国之心有余而力不足。郭允石悼念一下先祖,发现不管何时,世间都充满危机。

三、赏析:

起初看到这首诗,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乞祠”是什么,“又”说明陆游不止一次乞祠,如此执着的事是什么呢?乞祠:宋时,高级官员老病不宜任事者,请求赐予“奉祠”之职,以享受其俸禄。可见,老年的陆游生活之落魄,心中想还要报效国家,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官场也早已容不得他,但陆游仍不忘时时刻刻提醒“人间处处是危机”,可见他的责任感之强。

四、分类标注: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体裁:七言律诗 题材:感怀 风格:凄婉 人物:陆游 景观:不详 韵部:押微韵 创作时间:不详 创作地点:不详

三月二十日晚酌(宋·陆游)

暂因赐沐作闲身,太息才余一日春。委地落花新著雨,穿帘归燕不生人。卫青此日怪长揖,王翰当年谋卜邻。商略晚窗须小醉,朱樱青店正尝新。

一、注释:

1.赐沐:给予休假。

2.闲身:古代指没有官职的身躯。3.委地:散落一地。

二、译文:

我暂时因放假获得空闲,感慨只有一日能欣赏春光:满地的落花被春雨拍打着,穿过帘子的燕子并不怕生人。卫青在这种时候想必在自上而下行礼,王翰在年轻力壮的时候正在寻找愿为领居的人。我估摸着傍晚需要小醉一场,美丽的女子正在店中品尝新鲜的水果。

三、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放假时的所见所感,晚春时节,满地的落红被春雨轻轻拍打着,穿过帘子的燕子并不怕生人,一幅和美安详的画面。本是忙里偷闲的一日,可是想到卫青年少此时已经功成名就,王翰那时也在朝堂上尽情表达自己的谏言了。颇有种怀才不遇的感伤,陆游,一个悲情主义的诗人,总能在乐事之中看出一丝悲观色彩,我觉得他更应该看到王翰的旷达。醉酒不该是为了纠结的,而是该为了洒脱一番。

四、分类标注: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体裁:七言律诗 题材:抒情 风格:婉约 人物:陆游

景观:落花、春雨、归燕 韵部:押真韵

创作时间:三月二十 创作地点:不详

次前韵(宋·陆游)

乌帽红尘过去身,荒山野水又经春。残年欲尽初闻道,薄宦宜休不问人。一局枯棋忘日月,数斟浊酒约比邻。石帆山下菱歌断,未叹临风白发新。

一、注释:

1.过去身:犹前生。

2.野水:指非经人工开凿的天然水流。3.残年:岁暮,一年将尽的时候。

二、译文:

入世和红尘世事已成为过去往事,荒山中天然的流水又显示出春的气息。到了年末,想要极尽想领悟某种道理,但我卑微的官职,不适合过多地去问别人。下一盘棋忘记了时间和数杯浊酒,与邻居相约。石帆山下,采菱歌声忽断,叹息迎着春风,我的白发却又新增了不少。

三、赏析:

这首诗开头便说明了仕途、红尘犹如前世,历经世事的陆游其实已经看透了这“欢乐场”,想要为国尽力,无奈官职卑微。看透仍要继续跻身进朝廷,有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那种坚持、韧劲,其实比陆游写的诗更加让人铭记这位值得被尊重的老者。“枯棋忘日月”、“浊酒约比邻”唯有借酒消愁,才能暂时抛却烦恼。菱歌忽断,忧愁又上心头,尾联诗人感慨着时光易逝,一事无成,正如苏轼的“早生华发,一樽还酹江月”。

四、分类标注: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体裁:七言律诗 题材:抒情 风格:凄婉 人物:陆游 景观:不详 韵部:押真韵 创作时间:不详 创作地点:不详

北窗闲咏(宋·陆游)

阴阴绿树雨余香,半捲疏帘置一床。得禄仅偿赊酒券,思归新草乞祠章。古琴百衲弹清散,名帖双钩拓硬黄。夜出灞亭虽跌宕,也胜归作老冯唐。

一、注释:

1.阴阴:岁暮,一年将尽的时候。

2.乞祠:宋时,高级官员老病不宜任事者,请求赐予“奉祠”之职,以享受其俸禄。

3.百衲:指僧衣。4.清散:犹清曲。

二、译文: 雨中氤氲着茂密绿树散发出来的草木清香,半卷疏松的帘子下放置一张床,获得的俸禄仅仅能够偿还曾经赊酒的费用,我想要回归朝廷,有新写了一份乞祠章。弹奏着古琴清曲,书写名帖的双钩用的是硬黄。晚上出灞亭虽然不稳,但也胜过做个如冯唐那样的人。

三、赏析:

前两句是典型的写景,氤氲之中透着几分懒散,为整首诗奠定了幽涩沉闷的基调,得来的俸禄只够还之前喝酒欠下的钱,体现了诗人的潦倒落魄的生活。这首诗又一次提到了“乞祠”,诗人仍然想积极入世,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衣食,更是为了国家,他始终想着南宋实现北定中原的宏图伟业。颈联写用古琴弹清曲,用硬黄誊写佛经,表达自己高洁的人生意趣,希望在得到皇帝的任用。最后用了冯唐的典故,表达了自己不想因为年事已高而被国家放弃任用。

四、分类标注: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体裁:七言律诗 题材:抒情 风格:婉约 人物:陆游

景观:绿树、新草 韵部:押阳韵 创作时间:不详 创作地点:不详

休日留园中至暮乃归

(宋·陆游)

尽道官身属太仓,未妨寄傲向林塘。绿波春涨群鱼乐,清露晨流蔓草香。闲试名弓来射圃,醉盘骄马出毬场。长城万里知谁许,看镜空悲两鬓霜。

一、注释:

1.太仓:古代京师储谷的大仓。2.寄傲:寄托旷放高傲的情怀。3.射圃:习射之场。

二、译文:

尽管我做的是一个管理京师储谷大仓的官职,但不妨碍我寄托傲骨于林塘,春天绿水初涨,鱼群欢跃,早晨的露珠在蔓草间缀着,散发出草的清香。闲时拿着名弓到习射之场练习,醉后骑着骏马到毬场驰骋。面对万里长城,不知向谁称许,照着镜子看到自己一头白发,心中不免悲恸。

三、赏析:

颔联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潮涨鱼跃、青草欣欣向荣的春景图,颈联骑马射箭是很惬意玩乐的事情,这首诗前部分的情是悠闲快乐的,但尾联笔锋一转,“长城万里知谁许,看镜空悲两鬓霜。”两鬓白发,事业未就,又有何心情来玩乐呢?尾联两句还与《书愤》相似。《书愤》中,陆游抒发雄心未遂、时光倏忽而过、功业未就的悲愤,但悲痛中却毫无颓废的感觉,不满和悲叹杂夹,内心之复杂,而这首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虽官职卑微,但仍自强不息。

四、分类标注: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体裁:七言律诗 题材:抒情 风格:婉约 人物:陆游

7.高考写景诗鉴赏攻略 篇七

意象是指诗歌中的具体物象,诗人利用这些物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思意趣。“意”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说,诗词当中的那些意象都是经过诗人感情过滤的具体物象。

一个诗人,面对大自然或社会场景,所看见的东西不一而足,但不一定都得把它们写进诗中。如王维在《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其中选用了四个物象: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诗人来到塞上,为什么看到的是“这些”,而不是其他的景物?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大漠”一词能够突出沙漠的空旷,给人造成心理的失重感。“孤烟”不仅仅给人孤独的感觉,还能反过来衬托沙漠的空阔;其次,“长河”一词,让人看到的是黄河水的滔滔不尽,想到的是时间的永恒。而“落日”又让人感觉到时光易逝的紧迫。此时的作者,真该慨叹自身: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有时在同一首诗中的意象是经过移植组合起来的,甚至是想象出来的、虚幻的景物。如杜甫的《月圆》(2015年高考安徽卷)中“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六句,都是眼前实景:孤月当空,请回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而结尾“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却不是实景,作者在这里用想象的手法,描写故园桂花开放,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可见,优秀诗词中的意象都是经过诗人精心挑选的,因为这些物象能够寄托诗人复杂的感情。

意境由意象组合而成,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它是意象叠加在一起所产生的整体感觉。意象在诗句中是明确的,意境却隐含在众多的意象之下,必须由读者把意象逐个筛选出来之后,经整体感知,再综合概括才能得出。

表达意境的词语一般为形容词。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阔,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或幽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空明澄澈,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或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或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或沉郁寂寥,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或荒凉破败,如“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等。但表达意境的形容词和诗句之间绝非一一对应关系,有时不同的词语可以被用来概括同一诗句的意境。如“幽雅明静”和“和谐静谧”区别就不是很大,能把意境大致概括出来即可。

鉴赏意象和意境的时候不能只关注“象”,更要把握其中蕴含的“意”。诗中说“大漠”“落日”“明月”,而不说“沙漠”“太阳”“月亮”,都是被赋予了诗人之“意”的。捕捉意象、概括意境的能力在诗歌鉴赏中居于核心地位。只有把握了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才能准确地推知诗人在诗中的感情。

二、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又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指诗人借助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主观感情的写作方法。在寓情于景的诗词中,写景而不只是为了写景,抒情而不明说感情,情在景中,含而不露,因此诗歌显得蕴藉悠远,耐人回味。

如赵执信的一首《秋暮吟望》(2014年高考四川卷):“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后面的问题是“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分析诗中作者的感情,首先要看到“不为秋悲”的字眼,说明作者有“悲情”。再联系诗中的意象也可以看出来:寒山、斜阳、新月、落叶、烟水、鸿影、霜风、无姿的菊、短烛、低横的北斗等,全是冷色调的词语,这些冷色调的词语叠加在一起能组合出凄清冷静的意境。这种意境之下,作者的孤独、寂寞、失落的心情就可以被推知出来。

欣赏借景抒情类诗歌的一般步骤分为三步:首先筛选诗歌中的全部意象,然后根据意象中的“意”来概括出诗歌的意境,如“寒山”的“寒”、“斜阳”的“斜”、“落叶”中的“落”等,它们既表明了物象的状态,也是诗人在特定心情之下的视觉再现。概括出意境之后,即可判断诗人的感情。有什么样的意境,就会有与之接近的感情。一般情况下,春机盎然的意境就会有恬静愉悦的心情,而凄清冷静的意境就会有孤独寂寞的心情。总之,意境好心情就好,意境不好心情就不好。

三、借景说理

并不是所有的写景诗都抒发诗人的感情,有些诗歌是作者在看到特定的景物之后,突然悟出相关的生活道理,并用诗歌的形式一吐为快。人们常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虽说有些绝对(唐代和唐代以前的诗里面也有说理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宋代以后说理的诗歌多了起来。在写景的基础上说理的诗歌,著名的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苏轼的《题西林壁》、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陆游的《游山西村》、朱熹的《观书有感》、杨万里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

对借景说理的诗歌,不能再用分析抒情诗的方法,即不用再去关注意象和意境。阅读时应该先概括诗中景物的特点,并由此联想到它和道理之间的逻辑关系。诗中所包含的哲理更需要读者依据特定的诗句去领悟和概括。

如在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是“离离原上草”先引起了诗人的注意,这些草的特点是“一岁一枯荣”,荣了又枯,枯了又荣,年年如此。作者最后总结出一个规律:即使野火把它从地面上烧掉,但是它的生命并不会结束,东风浩荡,那些小草又勃勃地冒出地面。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展开相关的联想,这里的“草”只是一个代表,那些像草一样看似卑微的生命都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如果错误地把哲理诗当作抒情诗来分析,就会误入歧途。用筛选意象的手法看,《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原上草”“野火”“春风”三个意象,但这三个意象比较分散,不能构成一个浑然一体的意境,所以也就不能推定作者的感情。

四、乐景写哀情和动静结合

寓情于景,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写作手法,我们知道了在古诗词中“一切景语皆情语”,即诗中万物皆着“我”色彩。景色清新明丽,感情就会轻松愉悦;景色荒凉衰败,感情就会凄然颓伤。但似乎也有特殊情况,如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排列出很多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中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都能寄托“断肠人”漂泊异乡的痛苦,唯有“小桥流水人家”一句与整首曲子的格调好似不太协调,令人费解。

一般来讲,在古诗中景与情之间是正衬关系即以乐景写乐情,哀景衬哀情。但要注意有时所写景物,是从对立面的角度来反衬诗人心理的,即利用良辰美景来反衬忧思愁苦的心情。以乐景写哀情,往往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例如,黄庭坚在《清明》(2011年高考江西卷)一诗中开篇写道:“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从下面注释可以看到,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因此诗人心情一定很不好。又从首联的后一句中的“自生愁”也可以得到印证。但第一句却写“佳节清明桃李笑”,在景与情的关系上,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在表现手法上就叫做衬托:清明佳节,春光明媚,桃李争艳,我在荒芜的田垅却自生一种哀愁。

至此,可以说“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在《天净沙·秋思》的作用也不难理解。“小桥流水”固然是一番温馨的景象,“我”多么渴望它即刻就属于“我”。但那毕竟是“人家”,“我”远在天涯漂泊,乡关何处?

有时候,诗中描写动静结合,别有情趣。如江湜的《山寺夜起》(2013年高考山东卷)“烟色如白云,流来野寺前”,“如白云”是对烟的静态描写,写出了烟像云一样的烟色,而“流来”描写了烟的动态。此处动静结合,突出山寺美丽的夜景,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乐景写哀情和动静结合都属于反衬手法。理解了融情于景,还要看到乐景与哀情的关系,不能硬把两种感情色彩不同的意象概括在一起,揣摩不出作者的真正意图;还要看到动静变化,体会写景之妙。

五、固定意象涵义的方法不可取

有一些意象在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笔下反复出现,其涵义也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如“梅”是“孤独”“寂寞”“孤芳自赏”“高洁坚贞”的代名词,“蝉”是“清高孤傲”“珍惜时光”等语义的同义语。因此就有人主张对这些常见意象应作为读诗常识去把握,好像对待数学公式一样,在阅读诗词的时候,只要把这些“成见”代入进去,就可以理解作品了。殊不知,只有在整体把握诗人感情的基础上,才能看到诗中万物皆着“我”之色彩;如果固定了意象的涵义,并依靠只爪片鳞的意象去反推诗人感情,往往越想越乱。

大多数学生都是小学时候就接触到了李白的《静夜思》,里面有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们被告知“月亮”在古诗中常常代表着思乡之意。在后来阅读古诗的过程中也偶尔遇到这种情况,于是这种理解就根深蒂固,不再改变。

“月亮”大概是古诗当中最受诗人青睐的意象,它当然也就被赋予千变万化的感情。李白在《月下独酌·其一》中有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明月成为了诗人的朋友,李白邀请明月喝酒,可以让人看到他洒脱不羁的个性。但是自己、影子、明月三“人”一起喝酒,实际上还只是一个人在喝酒,邀请明月更让人看出李白的孤独寂寞,此处并无思乡之意。

王维在《山居秋暝》中也写到了明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里的“明月”透过松林,照在流动的溪水之上,让人看到一阵空山新雨之后那种澄清透明的意境,诗人的目的是要表现自己“山居”的悠然闲适之情,也无思乡之意。

而张孝祥在《水调歌头·金山观月》中写道:“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词中所描写的月亮如玉镜般透亮,如白银般明亮,如冰雪般洁净。这里用万里皓月营造了一个澄澈、清明、旷远的意境,也借此映衬自己高洁的追求和旷达的胸襟。

所以,理解一首诗歌,应该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从诗歌的标题、诗句和注释中的背景介绍,去整体把握诗人的感情,然后通过分析该诗中意象的情感色彩来强化这种认识,切不可用固定的意象涵义去死搬硬套。

8.兵车行唐诗鉴赏 篇八

兵车行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

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

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

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

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

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

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

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

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

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

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

天阴雨湿声啾啾。

杜甫诗鉴赏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年(751)杜甫旅居长安时。《资治通鉴》记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长安、洛阳)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诗人的这篇长歌就是表现唐玄宗好战喜功,穷兵黩武敌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

诗一开始,就在读者眼前展现了一幅震人心魄的送别画面。在这幅画面上,兵车轧地,响声隆隆,战马奔腾,昂首嘶鸣。披挂着弓箭的士卒,夹杂在车马中,一列列地开赴边地战场。漫长的队伍旁,是众多的亲人,男女老少,在纷乱地哭喊、拽拉、捶胸、顿足,跑着为士卒悲恸地送行。车马行人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淹没了横跨渭水的咸阳大桥。耶娘妻子走相送一句,不仅写出送别人扶老携幼的情景,同时从爷、娘、妻、子不同身分的送行人中,也表明征夫中长幼年龄的参差不齐。走相送的走(跑的意思)字,用得出神入化,它将亲人难舍难分的感情写得细致入微。同时,在车辚辚,马萧萧、队伍快速行进的时候,一个走字,又准确地反衬出了送行者的衰弱不堪。牵衣、顿足、拦道、哭四个动作,更将送行者的留恋、悲怆、绝望的感情与神态完整地展现出来。

第二段从道傍过者问行人直至结尾,叙述行人的答话。诗人让行人自己申述一生悲惨的经历,以突出诗的非战思想,而不加诗人的一语一评,颇似客观描述的春秋笔法。

这一段共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自道傍过者问行人至被驱不异犬与鸡,写征夫在边庭冒着流血死亡的危险去参战,家中只有妇女耕作,以致田园荒芜、民生凋蔽。这层开始,诗人以道傍过者的身分向征夫中的一个行人询问,探究造成这凄惨送别场面的原因。行人回答问题时,首句就是点行频,这三个字一针见血地点出造成祸害的根源,可谓全诗的诗眼。接下去就具体叙述点行频的情况:从十五岁就去防河,到四十岁仍要去军队里营田;去的时候是里正给裹头的小孩子,回来时已白发苍苍了还要被拉去戍边。如此不幸的一生是何人一手造成的呢?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原来是唐王朝最高统治者为开拓疆土,不惜用人民成海水的鲜血频繁地发动侵略战争。控诉之矛直指皇帝唐玄宗。

在唐诗中,借汉武帝以指唐玄宗的例子是很多的。诗人在这首诗里如此大胆地指控,使我们看到一位胸怀正义的伟大诗人,对不顾人民死活的统治者是何等地激愤!接着诗人用君不闻三字领起,又将人们的视野从行人及边庭的微观世界引向山东二百州的千村万落这一宏观世界 华山以东的广大地区,人烟萧条,田园荒芜,见不着男劳力,即使有一些妇女在把犁耕种,也难改变禾生陇亩无东西的局面。更何况关中秦地一带的人素来以英勇善战著称,被征调的就更加频繁。在统治者眼里,这些人连鸡犬都不如,这一层是由点到面、由微观到宏观地揭示出点行频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第二层自长者虽有问至生男埋没随百草,写役夫长年在外征战不息,家中却还遭官府催租之苦。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是反问句,以往人民是不敢申诉心中的怨恨的,但是现在愤怒的火焰终于喷涌而出: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且如二字,意思是且举一例,以见其余。这几句是说:就拿今年冬天来说吧,在函谷关以西征调关中兵,丁壮都去戍边,无人耕田,可是官府还要强索租税,那么租税又从什么地方来呢?这也是一句反问,但它却象一柄利刃,一下子就击中了统治者那无人耕作而还要缴纳租税的荒谬逻辑。征夫的两次反问都是含蓄的,但后一次更显得柔中有刚,义正辞严,体现出他们的恨之切,怨之重。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的,然而,无休无止的战争却把人们早已被扭曲的思想再来个弯上加弯,这就更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兵役的繁重及其罪恶。

第三层从君不见青海头到篇末,进一步通过描写战场的悲惨景象来诅咒拓边战争。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也是行人对这次出征的前景形象化的预测。通过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对山东大地的纵览和对家庭濒临破败的预感的描述之后,行人的感情象决堤的河水,滔滔的恨浪奔腾汹涌,一发而不可收。多行不义必自毙,不义的战争必败。行人这撕肝裂肺、令人战栗的瞻望辞,是对统治阶级穷兵黩武战争的愤怒诅咒。诗歌结尾这令人心惊胆寒、毛骨悚然的恐怖场面与开头人声鼎沸的`画面相对照,则更显示出耶娘妻子走相送这生离死别场面的悲惨。

《兵车行》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它如同一页诗史。说它是史,因为它具有春秋史家纪事的客观性、真实性。特别是耶娘妻子走相送与哭声直上干云霄两句与《资治通鉴》中于是行走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记叙的巧合,则更见出其史的价值。此外,从道傍过者与 行人的谈吐中也可见杜甫史笔的严肃性。

道傍过者是诗人,但他的动作只有一问,且连问的内容都只字未提,这就更使诗的思想主题具有了客观性。至于行人的回话中的边庭流血成海水,也与史书中士卒死者六万人,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之记载相合。

《兵车行》的另一显著特点就是寓情于叙事中。

这首诗无论是第一段的场景描写,还是第二段的答话记述,都充盈着诗人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洗兵马》)的忧心如焚的非战思想感情。

第一段叙眼前之事中的牵衣顿足拦道哭,把四个动作的措置组合就很富于感情色彩。一切景语皆情语。正因为诗人与送行队伍中的人民感情相通,所以他才能绘出感情真切的场景,为第二段渲染气氛,提供可信的背景。第二段尽管是行人的叙述,但也饱含着诗人的激情。象行人但云点行频、武皇开边意未已等句,抨击时弊的胆识就很卓绝,而这个胆中又包含了诗人匡时济世的炽烈情感。

在语言上《兵车行》的句式有三言的、五言的、七言的,而且往往错杂运用,表现出诗人剧烈起伏的胸波和鼓、钹、铙、磐众乐齐鸣的气势,让读者在句式错落变化中体味出诗人忧、悲、愤、怆等感情的剧烈变化。用韵上,全诗所用八韵,不仅增加了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而且也收到了声情并茂的效果,读后给人以波澜起伏,迭宕有致的感受。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等等顶针句子的运用,使句子回环往复,上下蝉联,造成音节上的铿锵和谐,感情上的一气连贯。

9.宝塔诗鉴赏 篇九

宝塔诗:宝塔诗从一言起句,依次增加字数,从一字到七字句逐句成韵,叠成两句为一韵。直至从一至七字,对仗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声韵和谐,节奏明快,有如“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之感。像这样字数逐句增多,如果把全诗横写,外形就像古代的.宝塔一样,底宽上尖,中间逐层收缩像等腰三角形。请欣赏元稹所写的《茶》:

香叶 嫩芽

慕诗客 爱僧家

碾雕白玉 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 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 晨前命对朝霞。

10.咏史怀古诗鉴赏指导 篇十

怀古诗的“古”,是指古迹,“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在艺术表现上,往往要写景,写这个古迹的地理环境、景物景观,长于情景交融。

咏史诗的“咏史”就是翻阅古书,针对特定的人或事,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事件,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人物,借此抒发作者的思考、态度、情怀或讽刺时政,从而抒发自己的独到见地。长于议论,不一定要写景。

二、要学会判断怀古咏史诗

看到一首诗,我们怎么知道它就是咏史怀古诗呢?这样的诗歌往往有形式上的标志:(1)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2)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字;(3)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咏怀”等。那么,学生在诗歌中发现了这些标志,就能够判断了。

三、要明确诗歌的结构安排

(1)先景后情或先情后景。(2)一句景、一句情,一联(阙)景、一联(阙)情;另一种情况是只写景,不写情,景中含情。总之,诗的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四、要重点把握这类诗歌的内容、主题、情感

这一点可以说是重中之重,那么咏史怀古诗的内容有哪些呢?对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我把它归为四类:

(一)怀人伤己类

1.表达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2.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关照自我。

(二)怀古伤今类

怀古伤今类的诗歌常常是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感叹昔盛今衰,抒发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

(三)借古讽今类

1.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

2.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3.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覆辙。

(四)冷静思考类

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表达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这些诗作大多是作者在怀古咏史的同时,融进了自己切实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具有强烈个人意识。

五、要掌握鉴赏这类诗歌的写作手法

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融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描写方式:衬托——正衬(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反衬(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这也是回答诗歌的情景关系;用典;对比;虚实结合等修辞方法和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本是一大难点,而咏史怀古诗更是难上加难,因为学生对诗歌的背景不是很了解。但是,看到一首怀古咏史诗,如果学生能够从以上方面出发,就基本知道了这首诗写了什么、為什么写、怎样写的,那么这首诗的鉴赏也就完成了,鉴赏也就显得不那么难了。

(作者单位 青海省大通县第六中学)

11.孟郊诗鉴赏 篇十一

这首诗写的是秋日的离愁:“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交代离别时的节令,并用“飒飒秋风”渲染离愁别绪。接下去是写一对离人的表情:“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相向,就是脸对着脸、眼对着眼;从“含情”二字里,使人想象到依依不舍的情景,想象到泪眼汪汪对着汪汪泪眼的情景;想对爱人说些什么,早已哽哽咽咽,什么都说不出来。因为这两句写得极为生动传情,宋代柳永,便把它点化到自己的词中,写出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雨霖铃》)的名句。抽抽咽咽固然说不出话来,但抽咽稍定,到能够说话时,却反而觉得无话可说了:“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不是么?原先对“离人”或稍有不放心,想嘱咐几句什么话,或表白一下自己的心迹,但看到对方那痛楚难堪的表情,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却难说”三字,准确地写出了双方当时的一种心境。这一对离人,虽然谁都没说什么,但“未说一言,胜过千言”,更表现了他们深挚的爱情和相互信赖。最后勾画出一幅开阔的画面,写出了他们对别后情景的遐想:“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透过这幅开阔的画面,仿佛使人看到了他们在月夜中思念对方的情状,使人想象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相互祝愿。

总体来看,诗人用秋风渲染离别的气氛;写“含情”之难舍,用“气先咽”来描摹;写“心曲”之复杂,用“却难说”来概括;写别后之深情,用“共明月” 的画面来遐想两人“唯所思”的情状。诗人换用几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把抽象的感情写得很具体而动人。特别是“悲来却难说”一句,原是极抽象的叙述语,但由于诗人将其放置在恰当的语言环境里,使人不仅不感到抽象,而且觉得连女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都表现出来了。这正是作者“用常得奇”所收到的艺术效果。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12.浅谈咏史怀古诗的鉴赏 篇十二

对怀古诗的鉴赏要以对所咏史实的认知和评价为基础,因而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咏史怀古诗鉴赏的关键是能否找出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从而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其基本结构思路无外乎:临古迹——想古人(事)——抒已志。顺着这条怀古的思路,就可以探究索隐。

一、临古迹

古迹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诗人登临古迹常常触景生情,无论生发的是思古之幽情还是现实的感慨,都要依托于眼前所见的历史兴废与岁月沧桑的景物。对卉迹的描写沉淀成诗歌的背景、环境、氛围。鉴赏怀古诗的第一步与其它题材的诗歌鉴赏是一样的,就是要清楚景物描写的作用:1。写了什么(意象),2。什么特点(意境)?如《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白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师来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茂盛的柏树、映阶的鹌草、婉转的鸟鸣.构成了一派大好春光,而“自”“空”却点染出春色无人赏的静寂落寞,奠定了全诗沉郁的抒情基调。在奠定基调、渲染氛围、烘托情感等方面,怀古诗的景物描写和其它题材的诗歌并无二致,但“怀古”的独特气质使其景物描写可以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所以不管是明写还是暗含,岁月腌制过的古迹在今昔对比中蒙上了历史的沉重,这种不自觉的艺术手法和对景物的历史审视角度,使怀古题材的诗歌一一开始就将人带入景中的史话,所以鉴赏景物描写时还要从古今对比手法上挖掘诗人所寄寓的深沉情感。那么上面对《蜀相》景物描写的鉴赏仅止于意境、氛围的层次,忽略了怀古诗特有的艺术气质,所以还有追加一个鉴赏要点——对比中显示的作者的情志。武侯的生前赫赫与死后寂寂的对比争,臆含着作者英雄寂寞的感慨。

二、想古人(事)

怀古诗的抒情载体除了景物,再就是史实: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虽纯是诗人的主观抒情,也需要依托于幽州台这一古迹的触发,有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纳士这一历史事件为本:但诗中的史不是对历史本事的简单敷写,而是依据诗人情怀所需删裁的文学化的历史。诗歌对历史的解读被我们称作“用典”,包括使用历史故事、化用前人语句、引用前人语句、引用寓言、神话故事。

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山还家尽锦衣。”谈到的是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的历史;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六朝就是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花》”的诗句;王维的《西施咏》“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引用的是“东施效颦”的寓言故事。

用典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我们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典故的含义就会直接影响对整个作品鉴赏。诗人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这样利弊相生,“一点”可以突出重点,“不及”确使典故流于晦涩。这要求学生在平时要开拓视野注意积累,方能厚积薄发;在此基础上,扣住“一点”来理解作者裁剪典故、去彼存此的用意。如杜甫《蜀相》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一生功绩显赫,,作者却只选取适合了三个片段:三顾茅庐、辅佐二主、出师未捷,突出了他的智、忠和遗憾,来抒发自己对先贤仰慕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感慨。

用典是咏史怀古诗常见的表现手能法。诗人们由于不同的艺术技巧,不同的历史观和人生观,对于同一历史题材可能从不同角度去反映。在鉴赏含有典故的诗句时,要先揣摩推敲作者的态度评价,然后据此联系作者的意境。心态来阐发其运用典故的目的,即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声。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片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也,尚能饭否?”第一句引用宋文帝北伐的典故,其中“草草”“仓皇”可看出作者对这一史实的评价:认为宋文帝是草率的,所以落了个仓皇北顾的结局。联系写作背景,当时独揽朝政的韩侂胃急于事功、轻敌冒进,刚被起用的辛弃疾对此忧心忡忡。由此可见辛弃疾引用这一典故的目的是告诫南宋朝廷北伐的慎重。知本事,明态度,晓寓意,是鉴赏典故的三个要点和步骤。

三、抒己志

咏史怀古诗虽放眼历史,却着眼现时,大都对现实政治有这强烈的关注。咏史只是动因,言志才是最终的旨归。诗中的史与诗人的志常常形成对照,诗人们在历史中溯游感慨,内心充荡着无限的情志。常见问题有:

1、 怀人伤己

诗人追念古人,自然有对先贤的思慕之情,但情感最终会落定在自身的感遇上。在鉴赏这类诗词时要抓住历史人物和诗人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是相似或对照,这样就容易把握理解怀古的意图。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周瑜在“小乔初嫁”时就立下令“强虏灰飞烟灭”之大功,可谓少年得志,风流倜傥,而自己人到中年双鬓染霜,却功业无成,“早生华发”。强烈的对比生发出浓重的“人生如梦”的感慨。再如李商隐《贾生》写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倾谈神鬼不谈治国之策,实则借贾谊来写自己的同样的遭遇,抒发并强化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隔着历史的苍茫风尘,今人与古人跂而望矣,后人借对先贤的仰望抒发的人情怀不外乎:①建功立业的渴望,如前文杜甫的《蜀望》。②报国无门的悲愤,如前文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③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前文苏轼的《念奴桥·赤壁怀古》。怀才不遇的感伤,如李白《夜泊牛渚怀古》中“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一个“空”字使作者知音难觅的寂寥跃然笔端,借袁宏因谢尚赏识而名声大噪,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大志难酬的孤独和惆怅。

2、怀古伤今

士人常以天下为己任,而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太激烈,于是诗人常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警戒......。在鉴赏这类诗词时要注意甄别古时之景与今日之景的不同特点,把握景与情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作者的描写意图。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人凭借吊朱雀桥和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昔盛今衰,人生多变。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群山仍在,潮水依旧,月关依然,所变者已是“故国”、“空城”、“旧时月”,昔日繁华已化为乌有,故国萧条之感,令人不胜伤感物是人非。

岁月侵蚀过的古迹,不尽人意的现实,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这情有:①岁月流转、物是人非的伤感,如前文刘禹锡的《石头城》。②昔盛今衰,朝代更迭的感慨,如前文刘禹锡《乌衣巷》。③借古讽今的不满、告诫、批判,如李益的《汴河曲》: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厥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气杨花愁杀人。”中唐已是国运动荡,李益借隋朝的覆灭来感叹现世的没落,便寓警世伤时之意,实际上是借历史警戒当朝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而重蹈历史之覆辙,有借古伤今,引起时人思考之意。④忧国伤时,担忧国家名族的前途命运。如韦庄的《忆昔?》“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秋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未见水东流。”昔日繁华与今日离乱中隐含着作者对唐王朝颓势难挽,行将覆灭的悲伤忧虑。⑤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如张养浩的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厥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作者行进在潼关路上,联想起关中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地的凄惨景状,不由义愤填膺,痛击统治阶级的罪恶,为兴亡中的贫苦百姓呐喊。

3理性反思

前两类诗歌,作者都身置其中,抒发一己之感慨;这一种,作者跳出来,站在历史的高度,独抒机抒,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如唐代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首诗,讽刺周瑜成功的侥幸。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其中没有诗人个人的情绪,从别一个视角审视了历史的可能性。

13.咏史怀古诗鉴赏 篇十三

一、咏史诗的概念

咏史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班固的《咏史》是我国是诗歌史上第一首以咏史为题的诗,真正奠定咏史怀古诗传统的是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这组诗借咏史来反映寒门知识分子和世族门阀之间的矛盾。这种叙述历史与抒发情怀的结合,成为咏史怀古诗词的传统,被后世诗人传承沿袭。

二、怀古诗的特点

方若虚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3)手法:用典 对比 借古讽今 吊古伤今(4)语言:含蓄蕴藉

(5)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吴钩乌衣巷 淮水 柳营 后庭花(6)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即事议论(7)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8)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三、怀古诗常用的典故

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4、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10、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

11、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3、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16、阳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围城”、“阳关”。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如:“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四、五、理解并背诵以下诗词。1

3、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大乔、小乔为江东著名美女,大乔为孙策之妻,小乔为周瑜之妻。相传曹操建铜雀台,命曹植撰《铜雀台赋》,有云:“揽‘二乔’于东南兮,东朝夕之与共。”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两句何意?

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这两句设想与历史事实相反的结果,曹操的文才武略并不逊于周瑜,就军事力量而言也远远超过孙刘联军,赤壁一战,曹军败北,周瑜不过是有东风之助而成功,不能以一战而论成败,这正表现了杜牧卓越的史识。

4、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注:①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为项羽兵败自刎之处。②江东: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区,是项羽起兵之地。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三首是从节操(气节)角度来评价的。

(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5、金陵怀古 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注:①冶城:在今南京朝天门一带,传为吴王夫差冶铸之地。②征虏亭:东晋征虏将军谢石所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南郊。

(1)、本首诗咏叹的主旨是什么?

感叹朝代兴亡之变化,盛衰无常,通过议论和感慨借古讽今,诗人以《玉树后庭花》尚在流行暗示当今唐代的统治者依托关中百二山河之险,沉溺在声色享乐之中,正步着六朝的后尘,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2)、首联写的是什么时间的景?早上和傍晚。

(3)、“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两句有何深意?

颈联承上两联转入议论。诗人以极其精炼的语言揭示了六朝兴亡的秘密,并示警当世。六朝的繁华哪里去了?当时的权贵而今安在?险要的山川形势并没有为他们的长治久安提供保障;国家兴亡,原当取决于人事!在这一联里,诗人思接千里,自铸伟词,提出了社稷之存“在德不在险”的卓越见解。

7、8、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注:①苏台即姑苏台,是春秋时代吴王夫差游乐的地方,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②越中:即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

同是李白的怀古诗,但两首的艺术手法和抒发的思想感情都不相同。请结合两首诗的思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对比抒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9

10、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①蜀相:指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②锦官城:古代成都的别称。③柏森森:柏树长得高大而茂密。③黄鹂:黄莺。④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见诸葛亮事。⑤两朝:指刘备、刘禅父子两朝。⑥开济:开创基业,匡济艰危。⑦出师未捷:诸葛亮曾五次出兵攻魏,建兴十二年(234),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拒百馀日,病死于五丈原军中。

(1)写景总会渗入作者的主观感受,试分析《蜀相》诗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并说出跟意境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字。

这一句是写入祠后所见,意思是: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跟意境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字是“自”“空”。从“自”“空”二字可以看出祠中的凄凉、冷落气氛,含有感伤的意味。(2)本诗的主旨是咏叹什么?

主旨是歌颂仰慕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的壮志未酬。以古人自况。

11、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①“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这两句是写登山所见。“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露出水面,故称“浅”;“深”指梦泽,辽阔的云梦泽,一望无际,令人感到深远。②羊公碑: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荆襄时,常到此山置酒言咏。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

这首诗的首联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内容?尾联中的一个“尚”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首联说明了人事总是在不停地变化着,时光也在不停地流逝着这一生活哲理;尾联中的“尚”字,既有对朝代更替、人事变迁,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的感慨,有包含了作者至今仍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的伤感。

12、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韦庄,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是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13、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 王安石

一时谋议路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注:前席:古人席地而坐,谈话投机时不自觉地向前移动坐席,靠近对方。

这两首诗都是对汉代贾谊的评述,但写作的角度不同,请说说两首诗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李诗的写作角度是讽文帝悼贾生,感叹贾生治国安邦的才学得不到施展;王诗则是赞文帝褒贾生,认为贾生并未受到君王的薄待,是有感于宋神宗的知遇之恩而写。

14、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注: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当时,由于苏轼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贬谪到黄州,这首词是他游赏黄冈城外的赤壁矶时写下的。试析词中景物特点以及抒发的情怀,体会词人的豪放词风。

从景物描写来看,描写的都是意境高远、雄浑壮阔的景物。词人怀念古代的英雄及其丰功伟业,抒发了对英雄的赞美和壮志难酬的慨叹,感情旷达而不哀伤,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整首词,气象磅礴,格调雄浑。

1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兜鍪:即头盔,借指士兵。坐断:占据、割据。

这首词是就哪一段史实发出感怀的?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就三国吴蜀联合抗曹的事迹发出感怀的。词中融经铸史,借古讽今,表面上是称赞孙权为天下英雄,实际上谴责南宋主和派的昏庸怯懦。“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虽为曹操之言,也代表了作者的心声,表达出对当权者无抗金复国之志的遗憾和愤慨。

1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运用了哪些典故,其用意是什么?

上片运用了孙仲谋(孙权)与寄奴(刘裕)的典故。孙权当年建京口,并一度定都于此。南朝宋武帝刘裕则生在镇江。孙权能称雄一方,刘裕则曾经北伐收复洛阳、长安。表达了词人收复失地的理想及北伐的决心。

下片“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指的是宋文帝元嘉年间 “草草”出兵北伐,遭到惨败。借古讽今,委婉劝阻当时执政的韩侂胄急于事功,主张立即出兵。佛狸祠是北魏太武帝拓跋案追击王玄漠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词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作者写佛狸祠一幕景象,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宝臣民。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文末以廉颇字比,用廉颇思赵一事,抒发未能施展才能的感慨。

17、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注:①山河表里:指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外有黄河,内有华山,互为表里。②西都:指长安。③秦汉经行处:指秦汉两代皇帝苦心经营的地方。

上一篇:杨红旗:见证中国工程机械发展60年下一篇:《海蒂》的四年级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