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艺术教育管理系(共8篇)
1.社会艺术教育管理系 篇一
创新老年社会管理 发展老年电大教育
添加时间:2012-8-17 13:56:57点击次数:848
海宁市提前于全国、全省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1年底,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3.5万,占总人口的20.39%。随着我市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迫切需要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老年电大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信心和动力。海宁市老年电大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关怀下,在省和嘉兴市老龄委及省老年电大的具体部署和指导下,依靠各级办学人员的共同努力,得到了蓬勃发展。老年电大教育工作的开展,为缓解我市老龄化带来的老年精神生活问题,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目标起到了积极作用。众多的老年学员通过老年电大的教学,不仅学到了许多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科学知识,而且还广交朋友,丰富了晚年生活的内涵。老年电大教育工作的开展,还为各个村(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依托老年人协会,构建老年电大教学网络。
1998年,我们海宁市老年电大教育工作和省老年电大的诞生、开播同时起步,第一年学员380人(次),而且仅仅局限在市区的几个社区里。以后好多年的时间里,我市的老年电大教学工作一直处在低迷徘徊的状态中,因为很多老年人对老年电大并不理解,特别是农村里的老年人,普遍的文化程度不高,家事也比较多,要把他们招收进老年电大教学班里来学习,难度更大。
对此,我们发挥基层老年人协会的作用,要求每个村(社区)的老年人协会会长担任老年电大教学班的班长,由他们带头宣传和开展老年电大教育工作。因为他们在村(社区)的威望较高,由他们进行宣传发动,广大老年朋友比较容易接受,老年人协会拥有一批老年人会员,老年人协会会员中的一部分人成为了老年电大教学班最早的学员,同时也可以利用老年人协会的活动场所进行老年电大教学活动。为了更好的发挥老年人协会作用,推动老年电大教育工作全面推进,市老龄委定期组织对老年人协会会长进行培训,提高了他们的业务水平能力。开展老年人协会规范化达标建设,有182个协会达标,达标率为80.9%。为了使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市民政局、财政局从2010年开始每年下拨资金36万元,其中市财政18万元。老年人协会参与老年设施管理,每年都组织健康有益的文艺演出、体育健身等活动,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一个活动平台。通过建组织、强规范、保经费,确保了老年人协会的正常运作并充分发挥了老年人协会各方面的作用,也调动了广大老年朋友走出家门,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为构建我市老年电大教学网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依靠老年人协会,到2010年底,全市所有的村(社区)和养老机构都办起来了老年电大教学班,种田大伯、养蚕大妈上学听课这些从前不可想象的事情,现在已成为时尚生活,每个星期五的早上,在我市各个村(社区),都可以看到许多老年人手拿电大书本,高高兴兴地到自己的老年电大教学班去听课,有效促进了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习惯的形成。许多老年人通过学习,受益匪浅,自觉要求“终生学习”。现在全市形成了分校一所,教学点17个,基层教学班246个的老年电大教育网络。今年春季招生24100人(次),入学率达到17.83%,列全省前茅。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高老年电大教学质量。
把众多的老年同志吸纳进基层教学班后,如何让老年学员留得住,并且通过老年电大的学习,强身健体、陶冶情操,使他们的晚年生活过得更丰富多彩,提高他们生命和生活的质量,这是我们需要倾注更多的精力去实现的办学目的。
2006年,我们在马桥街道搞试点,推行老年电大教学的规范化管理。在此基础上,2007年,我们提出了“教学班职责”、“学员守则”和组建班委会,以及“班委会各成员的职责”,装订成册,还推出了“学员花名册”、“点到册”、“学员成绩登记册”、“历年成绩登记册”、“第二课堂记录本”共5本台帐制度,通过各镇、街道教学点,下发到各个基层教学班贯彻实施,逐步地规范教学班的教学秩序。我们要求各个教学点,首先要抓好每个学期开学的前期工作,包括招生和开学。现在已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许多老年人通过学习,尝到了甜头,自觉自愿地要求“终生学习”,所以知道教学班要招生了,都会踊跃报名参加学习。有许多教学班现在不是发愁招不到学员,而是面对众多求知欲强烈的老年同志,越来越感觉到教学场地不够用了。其次我们要求落实台帐制度,保证教学班规范有序地运作。第三是要求做好每个学期的期末工作,要组织好学员的期终考试,成绩要登记入册。要进行总结评比,对到课率高的,学习态度认真的老年学员要给予表彰和适当的奖励。2007年秋季,市分校出台了《海宁市规范化老年电视大学教学班标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创建老年电大规范化教学示范班的活动。到2011年底,已创建省级教学示范班1个,嘉兴市级教学示范班14个,海宁市本级教学示范班40个。创建教学示范班的活动,对确保我市老年电大教学班规范有序地运作,对提高我们每个教学班的办学质量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我们还推行教学辅导工作,在每个教学班的班委会组织中落实2名辅导员,对省老年电大的每堂课程进行辅导,老年学员反响很好。对每个教学点,我们要求确定3-5名辅导员,定期或不定期地下到基层教学班指导。分校实行下基层教学班巡回辅导工作制,以讲座的形式为老年学员们送去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等科普知识,至今已5个学期了。
为反映我市老年电大教育工作的进展情况,交流沟通各个教学班的教学情况,从2008年开始,市老年电大分校还出版了《海宁老年电大通讯》,至今已出版了10期。市分校还坚持每年一次的总结表彰工作,表彰在老年电大教育工作中作出较好成绩的先进教育单位和先进个人,不断地鞭策先进的更先进,形成大家共创老年电大新局面的氛围。
三、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办出“一村一品”、“一班一品”的特色。
将老年电大教育工作从城市社区向农村延伸,以及实现两个全覆盖的过程中,我们还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扩充老年电大的教育内容,促进了整个老年电大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1、结合老年电大的教学内容,开展第二课堂的教育活动。例如,省老年电大开设“家庭营养配餐”的课程,老年学员对课堂上讲的如何根据老年人的身体情况科学合理地用好每一餐以利于身体健康很感兴趣,许多教学班就活学活用,引导老年学员边学习边实践,举办“家庭营养配餐”的竞赛活动。
2、结合党和国家重大的事件,开展第二课堂的教育活动。比较突出的如2008年5月份,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强烈地震。袁花镇红新村老年电大教学班就举办了“献爱心”募捐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有19位老年学员参加,共捐款550元。2009年国庆60周年前夕,海洲街道双凤村教学班组织老年学员和其他老年村民举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百名老人健身走”,以自己积极的方式喜迎国庆盛典。
3、根据当地老年人的兴趣爱好,组织一些文体活动队伍,持之以恒地开展活动。例如许村镇许巷村的老年人喜欢舞剑弄刀,教学班就组织老年学员成立了一支“大刀舞队”,空闲时间集中操练,成为老年同志健身锻炼的一个重要内容,还经常参加市里组织的老年人竞技比赛。海洲街道白漾社区老年电大教学班有一支舞蹈队,每年和农村社区经常结对演出,还出境到香港、台湾和出国到韩国、新加坡作交流演出,多次获奖。还有的教学班,知道本班学员中弄花草的人比较多,就适时地举办花卉展。在展览中,学员们饶有兴致地交流花卉种植的经验和技巧,乐趣无穷。有些老年学员有收藏老物品的习惯,教学班就动员大家拿出自己收藏的老物品,在教室里展出。老的结婚证、老的选民证、应征入伍通知书以及学校工作单位发的奖状、荣誉证书,带给大家的是一段富有朝气,充满青春活力,令人骄傲的幸福回忆,使许多老年学员受到了一次震撼心灵的教育。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海宁老年电大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0年年初,郑继伟和陈加元两位副省长在“海宁市村村建起老年电大教学班,让农村老年大老有所学”的材料上作了批示,肯定了我市近几年老年电大的教育工作情况,全国老龄工作简报上专题报道了我市关于老年电大教育工作的情况,省老年电大通讯也做过报道。2011年,海宁日报社、嘉兴日报社、杭州日报社、浙江老年报社以及浙江日报社都相继派了记者来海宁采访并报道我市的老年电大教育情况。还连续多年获得了省老年电大和嘉兴市老龄办的表彰。但是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我市老年电大教学工作发展是不平衡的,有少数教学班学员还存在学员人数偏少,教学设施比较简陋等问题。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关怀和支持下,在上级老龄委的正确指导下,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理念,踏踏实实地去抓好这项工作,更好地推进我市老年电大教学工作的不断向前发展,为我市的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发挥出它更大的作用。
2.社会艺术教育管理系 篇二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管理,功能
1. 前言
社会管理包括硬管理与软控制两类, 前者涵盖行政与法制管理, 具有一定强制力, 体现了制度化管控特征。而软管理则主体借助舆论导向、思想政治建设与道德教育等, 令人们思维认识、思想品德良好提升, 优化调控自身行为, 进而实现良好的社会管理目标。软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映射了当下社会体现的政治要求, 显现了其核心重要性。两类管理方式通过对比不难看出, 硬管理体现了显著的规范性以及易操作性, 效果显著, 同时其呈现出覆盖范畴较低、严密性不强、适应性有限的弊端。为此我们不能仅仅通过行政手段实施单一性管理, 也不能通过法律规定事无巨细的管控。应科学开展软管理控制, 激发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优势, 做好硬管理的有效补充。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其内涵与方式都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权威式的教育, 教育的不对称性较为明显, 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 人权意识的不断增强, 任何教育都要“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入人心, 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创新教育手段, 从而迎合时代潮流,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优化社会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同行政管控不同, 其社会管理功能核心在于以人为本, 通过意识培养宣传、行政管理渗透, 基于人们思想及行为的统一性, 反映其显示活动特征, 进而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规律, 为其发挥社会管理能效营造良好保障。其根本目标在于借助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影响, 令其成为社会范围内期望的各类政治、思想观念, 良好道德规范, 同时形成推进社会发展提升的行为动力。基于社会化发展进程的逐步深入, 网络化及民主化模式成为当前社会与时俱进的显著标志, 然而该过程的延伸同时存在我们不容小觑的负面影响。也就是社会发展形成了较显著的离心发展趋势, 引发社会价值的不良分裂, 对构建和谐社会极为不利。主体表现在社会各个阶层间存在显著的矛盾问题, 一些社会成员呈现出较为贫乏的精神生活, 令各类危及公众安全与利益的不良行为频繁发生。要想解决这一弊端问题, 应全面开展法制化建设, 不仅由制度层面加强管控, 更应由理念层面入手,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激发法制管理功能, 令社会环境更加和谐文明。目前, 我国社会发展阶段中, 较多问题的存在归根结底在于成员们思想意识的偏差错误所导致, 为此, 我们只有由根本层面入手,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方能解决社会成员思想问题、降低其不良情绪, 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同行政管理的有效结合, 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提升管控效益。
3. 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管理功能, 提升综合运行效率
3.1 以人为本, 科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以人为本是社会现代化管理的核心理念,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应以人为本, 基于社会成员存在的不同个性差异, 人本复杂性、思想发展多样性、发展提升根本需求, 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 遵循人本性工作原则, 激发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优势功能, 持续优化社会成员个体心智, 令其精神境界全面升华, 优化思想政治素质, 并促进其向着契合社会发展的方向有效提升。
3.2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柔性管理, 有效补充刚性控制
为补充刚性控制不足, 应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柔性管理, 适应社会环境不断变化需求。令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传递社会基本理念、根植科学信念于社会成员之中, 培育其形成一致社会认同性, 做好人们实践行动的有效引导, 提升其对社会精神综合价值的良好认知水平, 激发社会文化以及精神资本的统筹约束性。总之, 应依据思想政治良好教育功能将社会体制与精神文化内化成人们的思想品德意识, 令社会制度的推行真正获取人们的全面认可, 进而有效杜绝制度虚设问题, 避免引起社会生活杂乱无序以及权威失效的弊端现象。
3.3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 体现节约能效
伴随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样, 社会成员则体现了更为明显的个体意识, 其对物质的追求、体现的情感价值方向更为复杂, 并呈现出一定差异性。这一现状, 进一步提升了社会离散性以及成员合作实践产生的摩擦机率。为此, 多样化的社会实践、丰富性的成员价值取向增加了社会管理难度。为此我们应找寻一种有效整合多元化思维价值观念的方式, 真正杜绝差异化取向发展形成的不和谐影响。我们可通过扩充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利用其独特机制, 将各类价值取向人员以及他们的不同目标需求, 依据社会现实规则有效集成, 进而找寻共同点。同时还应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展开价值理念教育培训, 打造一致精神文化理念, 进一步降低人际间的不良摩擦, 抑制社会内耗活动行为的大面积发生。社会管理中, 我们还应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节约功能, 令其传输的良好价值观念被人们全面接受, 进而降低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中花费的沟通成本, 令信息传递更加快速顺利, 各项决策管理更加简单清晰, 进而全面提升制度运行管控整体效率。
结语
总之, 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软管理核心内涵, 我们只有明晰其辅助社会管理综合优势, 全面开展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才能真正节约管控投入、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优化实践效果, 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续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阮云志.大众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提出与研究论纲[J].求实, 2009 (4) .
[2]刘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J].教学与研究, 2011 (3) .
3.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管理功能研究 篇三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管理 功能
一、前言
社会管理包括硬管理與软控制两类,前者涵盖行政与法制管理,具有一定强制力,体现了制度化管控特征。而软管理则主体借助舆论导向、思想政治建设与道德教育等,令人们思维认识、思想品德良好提升,优化调控自身行为,进而实现良好的社会管理目标。软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映射了当下社会体现的政治要求,显现了其核心重要性。两类管理方式通过对比不难看出,硬管理体现了显著的规范性以及易操作性,效果显著,同时其呈现出覆盖范畴较低、严密性不强、适应性有限的弊端。为此我们不能仅仅通过行政手段实施单一性管理,也不能通过法律规定事无巨细的管控。应科学开展软管理控制,激发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优势,做好硬管理的有效补充。
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社会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同行政管控不同,其社会管理功能核心在于以人为本,通过意识培养宣传、行政管理渗透,基于人们思想及行为的统一性,反映其显示活动特征,进而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规律,为其发挥社会管理能效营造良好保障。其根本目标在于借助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影响,令其成为社会范围内期望的各类政治、思想观念,良好道德规范,同时形成推进社会发展提升的行为动力。基于社会化发展进程的逐步深入,网络化及民主化模式成为当前社会与时俱进的显著标志,然而该过程的延伸同时存在我们不容小觑的负面影响。也就是社会发展形成了较显著的离心发展趋势,引发社会价值的不良分裂,对构建和谐社会极为不利。主体表现在社会各个阶层间存在显著的矛盾问题,一些社会成员呈现出较为贫乏的精神生活,令各类危及公众安全与利益的不良行为频繁发生。要想解决这一弊端问题,应全面开展法制化建设,不仅由制度层面加强管控,更应由理念层面入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激发法制管理功能,令社会环境更加和谐文明。目前,我国社会发展阶段中,较多问题的存在归根结底在于成员们思想意识的偏差错误所导致,为此,我们只有由根本层面入手,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方能解决社会成员思想问题、降低其不良情绪,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同行政管理的有效结合,降低社会管理成本,提升管控效益。
三、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管理功能,提升综合运行效率
(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体现节约能效
伴随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样,社会成员则体现了更为明显的个体意识,其对物质的追求、体现的情感价值方向更为复杂,并呈现出一定差异性。这一现状,进一步提升了社会离散性以及成员合作实践产生的摩擦机率。为此,多样化的社会实践、丰富性的成员价值取向增加了社会管理难度。为此我们应找寻一种有效整合多元化思维价值观念的方式,真正杜绝差异化取向发展形成的不和谐影响。我们可通过扩充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利用其独特机制,将各类价值取向人员以及他们的不同目标需求,依据社会现实规则有效集成,进而找寻共同点。同时还应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展开价值理念教育培训,打造一致精神文化理念,进一步降低人际间的不良摩擦,抑制社会内耗活动行为的大面积发生。社会管理中,我们还应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节约功能,令其传输的良好价值观念被人们全面接受,进而降低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中花费的沟通成本,令信息传递更加快速顺利,各项决策管理更加简单清晰,进而全面提升制度运行管控整体效率。
(二)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柔性管理,有效补充刚性控制
为补充刚性控制不足,应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柔性管理,适应社会环境不断变化需求。令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传递社会基本理念、根植科学信念于社会成员之中,培育其形成一致社会认同性,做好人们实践行动的有效引导,提升其对社会精神综合价值的良好认知水平,激发社会文化以及精神资本的统筹约束性。总之,应依据思想政治良好教育功能将社会体制与精神文化内化成人们的思想品德意识,令社会制度的推行真正获取人们的全面认可,进而有效杜绝制度虚设问题,避免引起社会生活杂乱无序以及权威失效的弊端现象。
(三)以人为本,科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以人为本是社会现代化管理的核心理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应以人为本,基于社会成员存在的不同个性差异,人本复杂性、思想发展多样性、发展提升根本需求,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遵循人本性工作原则,激发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优势功能,持续优化社会成员个体心智,令其精神境界全面升华,优化思想政治素质,并促进其向着契合社会发展的方向有效提升。
四、结语
总之,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软管理核心内涵,我们只有明晰其辅助社会管理综合优势,全面开展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节约管控投入、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优化实践效果,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续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阮云志.大众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提出与研究论纲[J].求实,2009(4).
4.市教育局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总结 篇四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意见》(余发[2011]19号)文件精神,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市教育局认真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和群众工作,踏踏实实做了一些事情,为今后更好开展工作,现将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发挥工作职能,落实工作制度和责任
1.充分发挥市直教育系统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19个小分队和四个专项工作小组的职能作用,不断完善工作方法,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能、运转协调、务实高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工作机制,在工作中统一组织、指导、协调市直教育系统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积极有效推进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落实。
2.加强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管理。一是下发了《市直教育系统2012年创新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实施方案》(余教办字[2012]33号),坚持贯彻落实领导(部门)挂点联系制度、群众工作特派员制度、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驻村包点和定点扶贫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全面提升教育服务水平。二是对挂点帮扶村(居)有五保户、低保户、计生困难户、优抚对象、贫困学生、上访户等重点户,安排得力干部,优先落实帮扶措施。三是积极开展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活动。根据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在春节期间局机关和市直22所学校(园)的县级领导干部深入到社区、村镇等联系点对281家困难职工家庭、困难村民家庭进行了走访慰问,共投入资金63400元。
3.建立健全领导定期走访、接访工作制度,落实重大纠纷包调处领导、包调处责任、包调处时限“三包”责任制。把信访、矛盾纠纷
排查调处工作纳入经常化、规范化轨道。对群众反映的教育热点问题以及上级信访部门转办、交办信访进行了及时妥善处理。
二、积极开展“大调解”,妥善化解矛盾纠纷
1.规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完善调解组织机构网络建设。各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组织认真履行本级综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职责,加强本级矛盾排查调处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管理和督查,对重大矛盾纠纷实行督查督办,跟踪问效,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年级组)、大事不出乡(学校、科室)、难事不出县(教育局)、矛盾不上交”。
2.加强行业矛盾纠纷调处。以《新余市教育行政调解办法》(余教字„2011‟16号)为指导,推行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仲裁组织,有效解决各类突出矛盾纠纷,努力促进教育和谐稳定。
3.推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常态化、制度化。坚持日常排查、定期排查、专项排查和重点排查相结合,班级每周、年级组每半月、学校每月组织开展一次排查;重大活动、重要节日、社会敏感时期,集中排查,将排查面覆盖到单位各个部位,做到不漏户、不漏人,不留死角。上半年,共排查出安全隐患151条,并整改到位。注重机制建设,严格执行定期排查、信息报送、案件分流、调处反馈、督查通报、责任查究等制度,做实矛盾纠纷例会、督办、销帐、回访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健全工作台帐。
三、加强综合治理,提高社会管理效率
1.加强学校及周边地区整治。坚持日常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深入开展学校周边治安排查整治,着力解决学校周边存在的突出治安问题和安全隐患。今年上半年,在学校及周边地区整治工作中,共出动执法人员180O余人次,车辆3OO余台次,检查牌机室、电玩、网吧等娱乐场所400余家,旅店业370余家,治安处罚5家;检查出租屋435O余家;排查校园周边居民楼326栋,施工工地67处,责令施
工工地停工3处,取缔非法摊点138处(个);查处违规网吧3家、扣押主机3台、吊销经营许可证1家、现场销毁赌博机8台;收缴淫秽光盘65张(盘)、盗版光碟150余张,盗版书刊1600余册、其它非法出版物1200余份。共出动监督人员112人次,检查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34所、食堂37家,学校周边餐饮单位31家,初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信用信息档案37家,下达监督意见书37份,责令整改7家,立案查处5家,收缴不合格食品20公斤。对校车安全隐患展开了联合执法,共检查学校200余所,自购、租赁校车300余辆,现场查处、扣押超载车辆17辆,下发整改通知9份,有效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行动期间,市综治办下发督办单4份,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督办单6份,要求涉及成员单位和学校限期整改,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
2.规范义务教育招生管理,创新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服务工作。一是认真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划片招生管理,依法、阳光和规范招生,确保义务教育招生工作平稳顺利。解决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和外来经商人员子女12000余人上学,确保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和本地学生同等待遇。二是教育民生工程超额完成。为义务教育阶段13.6万学生免除学杂费和教科书;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758名,资助金额281.85万元;资助考入大学家庭困难的学生612名,资助金额306万元;资助中等职业教育家庭困难学生12478名,资助金额935.85万元。
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1.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全市青少年学生中开展以“学习雷锋好榜样”为主题的“六个一”教育实践活动。即读一本关于雷锋事迹的书,讲一个关于雷锋事迹的故事,开一次学雷锋精神的班会,写一篇感受雷锋精神的心得体会,做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参加一次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雷锋榜样进校园”、“雷锋
精神大家谈”、“雷锋事迹在身边”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雷锋精神真正深入到每位学生的心里,成为自己学习、行动的指南。在市直各学校举办了37场“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主题教育报告会,收看收听讲座人员达5万多人次。
2.开展青少年学生法制自护教育。今年以来,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了2012年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平安校园示范学校申报,并进行了评估,根据评估标准,各学校定期开展了安全教育日、防震减灾日活动能够,定期开展了安全教育宣传周、法制教育宣传活动,有针对性的开展了洪水、地震、火灾等灾害事故的紧急疏散演练和灭火器的使用培训。联合团市委开展了“轻松备考12355与你同行”中高考减压阳光行动,市直各中学都建立心理咨询室,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维护了学生心理健康,提高了学生心理素质。
3.加强重点青少年服务管理帮教工作。转发了新余市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加强重点青少年服务管理帮教工作的实施意见》(余社管办发(2012)1号),加大了留守儿童、单亲子女、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调查摸底和管理帮教,对市直学校有“网瘾”需要重点帮教青少年进行了摸底统计,形成花名册。
4.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我局联合市委政法委610办发放《崇尚科学 反对邪教》警示教育宣传资料300份,揭露了邪教的丑恶与残忍,有力地增强了学生抵制邪教的法制意识。
五、进一步加强监管,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
1.加强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管。对民办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常规、学生学籍、教师教育等方面的管理与公办学校的管理同部署、同安排、同要求。督促各民办学校建立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选配合格的专兼职教师,严格按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实施教育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
2.加强对民办学校招生宣传的管理。对民办学校依法办学、诚信办学,是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招生工作进行监督。民办学校
发布招生简章和广告,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发布之前必须报市教育局社管处审批。招生简章和广告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与备案的内容一致。民办学校法定代表人要对学校招生简章和广告的真实性负责。市教育局社管处、督导处依法监督民办学校的招生宣传活动,对民办学校超过核定计划招生、欺诈招生等违规行为严肃处理。
六、完善舆情引导机制,正确引导社情民意
1.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途径,大力加强面向群众的党的方针政策和世情、国情、省情、市情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社会的主流和支流,理性看待社会公平正义,正确认识腐败问题,增强守法、用法意识。
2.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和引导。坚持疏导为主、虚实结合,强化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注重通过网络及时掌握社会动态,及时清理网上有害或不良信息,防止因网络恶意炒作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加强单位网络管理员、信息员队伍建设,提高运用网络加强正面引导、疏导社会情绪的能力。
3.加强重大问题新闻宣传和引导。建立健全各级党政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对重大事件、热点问题新闻报道的管理和引导,及时向社会和媒体发布党政重大决策部署、重要规章制度及其执行情况和进展,及时发布重要会议、重大活动以及党政对有关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的立场、态度和主张,对新闻媒体、网络及社会舆论有关新闻报道、评论和舆论监督进行必要的回应,牢牢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
在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中,市教育局积极开展好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工作,将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落到实处,狠抓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对强民办学校的监管,完善舆情引导机制,正确引导社情民意,为教育的稳定、和谐平安新余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活动,加强对需要帮扶的对
象帮扶力度,进一步完善小分队和专项小组工作制度,力求帮扶方式上取得突破创新。
二、发挥市教育系统的优势,积极做好流动人口子女的上学和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
三、加强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矛盾纠纷排查、整治,确保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安全稳定。
四、继续加强对社会舆情监管和引导,为教育、社会稳定做好宣传教育。
5.社会艺术教育管理系 篇五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目前,社会建设是整个建设的“短板”,社会管理又是社会建设的“短板”。社会的发展,对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在调整中理清思路,在完善中确立规则,努力实现社会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真正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管理新路子。要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改善治安秩序,增强群众安全感,很多情况下也必须从改善社会管理入手。必须按照观念人性化、机制规范化、手段信息化的思路,创新管理理念。
经过了这次网络学习。更加深刻理解了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理论。
一、深化改革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前提。
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多元多变,社会管理环境从静态封闭走向动态开放,社会管理对象从“单位人”转为“社会人”,社会管理领域从现实社会延至虚拟社会,“人(流动人口)、屋(出租屋)、车(机动车)、场(重点场所)、网(互联网)、会(社会组织)”等社会管理要素纷繁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而社会管理和治安防控的机制、制度、措施和手段还跟不上,长效机制还不完善,一些“顽症”还没有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深层次分析,许多社会不和谐因素,都与社会管理缺失相关;要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改善治安秩序,增强群众安全感,很多情况下也必须从改善社会管理入手。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畏难”、“过得去”、“怕担风险”等错误认识,牢固树立“与时俱进”、“迎难而上”意识,不断深化改革,赢取主动,破解社会管理难题。必须按照观念人性化、机制规范化、手段信息化的思路,创新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寓管理于服务,使社会管理工作更好地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更加贴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探索服务型管理的新路子;创新管理体制,建立政府牵头、部门负责、专群结合、社会参与的服务管理队伍,明确职责,形成合力,探索社会化管理的新路子;创新管理手段,着力打造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全覆盖管理信息平台,并逐步整合其它社会管理信息资源,探索信息化管理的新路子。
二、夯实基层基础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
基层基础建设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政法机关执法司法能力的重要基础。首先,社会管理创新的难点在基层。底数不清、信息不灵、基础工作不扎实,基层力量薄弱分散,体制机制相对滞后,长期以来都是困扰基层基础建设的主要问题。如果没有坚固可靠的基层基础,社会管理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社会管理创新的源泉在基层。基层有第一手的鲜活信息,有第一线的实践经验,只有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基层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改革创新,才能为社会管理创新带来不竭动力。再次,社会管理创新的落脚点在基层。当前大量矛盾纠纷发生在基层,大量治安隐患滋生在基层,解决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的重点也在基层。因此,我们必须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建设基层,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切实发挥其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的一线平台作用。
三、依托信息化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
当前,信息化浪潮正席卷全球,物联网、泛在网、富互联网、语义网、“智慧地球”等,令新一轮技术变革蓄势待发,必将推动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信息化与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全球化相互交织,在多重意义上影响、改变、塑造着世界,社会呈现日益复杂的形态,单靠传统手段已难以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掌握信息化、应用信息化,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成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至为关键的一环。中央明确提出,“要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职能部门尤其是政法公安机关,必须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潮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契入点和突破口,大力实施警务信息化战略,在维护稳定工作中做到信息灵敏,在打击犯罪工作中做到反应快速,在服务群众工作中做到便捷高效,不断提升警务效能。依托信息化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一是必须科学规划、高位布局,实现“集约化、少投入”。政法公安机关构建信息化社会管理格局,必须从全局整体进行考虑。在全县统一规划建设了“一平台三系统”(公安指挥中心平台,警务综合信息系统、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系统、政府各部门联网的信息资源系统)和“五个一网”(视频监管一网控、办案办公一网通、情报信息一网综、服务措施一网办、工作执法一网考),形成全警采集、全警应用、全警共享的信息化应用格局。二是必须立足实际、面向实战,做到“高效率、可持续”。社会管理的现实需求是信息化建设的导向。我县政法公安机关坚持围绕实战推进信息化建设,依靠警队力量搞研发,取得了一系列贴近实战、服务基层民警的创新成果。三是必须实现信息的互联共享,发挥实战的最大效益。我县政法公安机关着力推行“大情报”平台建设和“网上作战”,打破各警种之间、上下级之间、公安机关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推进社会管理信息数据的跨部门、跨警种、跨地区共享和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信息资源的整体规模效益,真正实现了信息主导警务的目标。
四、加强党的领导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保障
党作为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在社会管理中具有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工作面广量大,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人的因素至关重要。强大的政党组织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保障。要加强党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力量建设。一是着力抓好党的班子建设。以基层党组织为重点,抓好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增强领导力。结合创先争优活动,认真开展好在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中开展思想作风建设整顿活动,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二是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把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有文化,办事公道、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人发展为党员,让党员队伍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生力军。三是注重提升能力素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采取党员分类定位管理、远程教育、技术培训等方式,实施“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提高党员队伍推动科学发展、协调利益关系、应对突发事件、做好群众工作的实际能力,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共服务和群众内在需求的有效对接
6.社会艺术教育管理系 篇六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许多党员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频繁流动,流动党员的数量增多、范围增大、频率加快。如何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已成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为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提出的新挑战,探索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机制,我们成立了“构建和谐社会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问题研究”课题调研组,利用两个多月时间,在全市5个区市县开展了调研,深入调查走访了13个乡镇、18个行政村、15个街道社区、10户企业,召开座谈会11场次,参加座谈人员100余人,个别访谈30余人,问卷调查837人,就构建和谐社会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问题进行了广泛调研和认真分析。
一、高新区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后,高新区市把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根据全市党员流动的特点和趋势,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基本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教育管理格局,为保持全市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市837人参加的问卷调查显示,73.2%认为全市各级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非常重视或比较重视,57%认为成效比较明显。
(一)高新区市流动党员的现状和趋势
1.流向分布:大区域相对集中但小范围分散流动。流动党员与流动人员一样,多数以亲、邻、友互介互带的方式外出,同村同乡甚至同县人员的流向往往在地域上、行业上相对集中,并且一般是从农村向城市、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高新区作为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目前全市流出党员15518人,能证实身份的流入党员仅1191名。邻水兴仁镇党员主要流向浙江义乌、重庆垫江等地,华蓥双河街道杜家坪村以流向广州、深圳居多。从业上看,全市大多数流出党员分布在建筑、饮食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高新区区龙安乡104名外出党员从事体力等简单劳动的有60人,经商办企业6人,投靠儿女的38人。虽然大区域相对集中,但在具体工作单位、从业性质、工作地点和居住地方面,即使一起外出务工的,常常也聚散不定,大部分在相对较小的地域和几个主要行业内不断分散流动。
2.流动数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但增幅随改革而波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流动党员的数量迅速膨胀。据高新区区统计,该区2003年底流动党员为3535名,2004年流动党员数达3735名,同比增加了5.7%,其它县市每年流动党员的数量都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但不同时期增幅不同,尤其是伴随国家重大改革开放举措而波动。如90年代中后期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而使大批农民党员外出务工,2001年前后由于国有集体企业普遍改制而使大量下岗职工党员外出,近年来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而使许多党员干部离岗待退或提前退休后变成流动党员。今后,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还会有许多精简分流的党员走上外出流动之路。
3.党员构成:主体突出但结构日益复杂。从身份上看,全市15518名流出党员中,农村党员10384名,占66.9%,明显占据主体地位,但近年来下岗职工、复退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中的流动党员数量不断增多。就年龄而言,全市流动党员仍以中青年为主,50岁以下者12615人,占81.3%,但各年龄层次均有分布。文化程度方面,全市初中及以下的低学历者仍居多数地位,占57.5%,中专或高中学历3842人、大专以上1845人,分别占24.8%、11.9%。但随着机构改革和干部年轻化深入推进,越来越多辞职或提前退休的机关干部、事业单位大批分流人员日益成为流动大军的重要构成部分。这批流动人员中党员比例高、文化层次高、年龄普遍偏大,其流动现状和趋势,正快速改变着流动党员的文化、年龄和区域分布结构。
4.思想状态:主流突出但消极趋向也很明显。从调研看,流动党员思想主流是好的,主要表现在大多数有较强的组织观念,理想信念比较坚定,人生态度积极向上,热心社会公益活动,在流动人员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流动党员多数能自觉缴纳党费,许多长期外出者要求在家亲属代缴,对党内事务和社会事务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愿望,不少流动党员希望能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一名流动多年的党员在组织找到他时,激动地说:“我又听到组织的声音了”。问卷显示,61.6%认为流动党员党性意识强或较强,在对党组织的态度上32%认为流动党员迫切希望有个“家”,61.3%觉得组织是个依靠。座谈中,业主和群众多数认为流动党员的敬业精神强,在员工中影响较好。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教育管理的松懈和滞后,流动党员的思想防线正经受严峻的考验和冲击,整体思想水平存在明显下滑趋势,部分流动党员党性意识、组织观念日益淡薄,“三不”党员不断增多,一些消极落后的思想意识不断蔓延,尤其是许多下岗职工党员对党的政策不理解,抵触情绪很大,有的甚至放言:“谁要这个党员,二两小面我就把它卖了”、“党都不管我们了,还交什么党费”、“我也没有心思来参加什么组织生活,你们把我开除算了”。一些农村流动党员违反国家政策,某乡反映约有10%的外出党员存在超生现象,有的为超生而流动;还有个别流动党员甚至违纪违法、参与偷盗抢劫和坑蒙拐骗。所有这些,都日益严重地侵蚀着党的肌体,应当引起全党高度重视。
(二)高新区市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1.积极探索联动格局,为发挥流动党员构建和谐社会的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新机制。全市各级党组织在实践中致力于整合力量,完善制度,构建网络,有效提高教育管理覆盖面,从体制上保障了流动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是整合流动党员管理力量。高新区区及其乡镇街道成立了“流动党员管理协调领导小组”,在区内及外出党员相对集中的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建立党员联络站,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协调指导。邻水鼎屏镇、社区、居民小组分别建立党员服务中心、站和点,实行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形成了纵横联动的覆盖网络。华蓥市整合工商、税务、公安、社区等各方力量,协同共抓。二是加强“两地”衔接配合。许多基层支部加强了与党员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的联系,花桥镇建立了流动党员委托管理制度,鼎屏社区党组织在摸找查证流入党员时,加强与流出地党组织的联系,较好地解决了党员“挂空”问题。三是健全教育管理制度。各级党组织普遍建立了流动党员登记、专人联系等管理制度,邻水积极探索“一站三卡”等制度,岳池建立了目标管理制度。高新区区积极推行“两信一证”,并将流动党员相关情况录入《党员基本信息管理系统》,实行信息化管理。华蓥市在街道、企业成立专门机构,对流动党员造册登记。全市15518名流出党员中,67.5%与党组织保持着联系,1191名流入党员中65.9%在我市参加了组织活动。
2.灵活设臵组织模式,为发挥流动党员构建和谐社会的先锋模范作用奠定了新基石。按照“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的原则,各地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灵活设臵党组织。一是独立组建。在流动党员活动时间、地点比较集中和固定的地方单独建立党组织。邻水县分别设立了驻蓉、驻渝离退休党支部,高新区区、华蓥市分别在重庆、广州、深圳建立了流动党支部。二是联合组建。对党员人数不足3名、暂不具备条件的“两新”组织,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依托工商、劳动等部门和社区,跨区域、行业联合组建党支部,如武胜县鸣钟科技园区结合产业发展需要,跨区域(鸣钟乡、双星乡)建立联合党总支。三是委托组建。高新区区在人事部门、民政局分别筹备成立大中专毕业生待业人员、去向待定退转军人临时党支部,对流动党员实行“托管”。四是积极在“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目前全市已在129个 “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对不符合条件建立党组织的单位,派驻了党建联络员或设立了党建工作点。通过组织设臵方式的创新建构有效集聚了党的力量,使已经边缘化的流动党员得以回归,在此基石上积极主动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切实加强教育培训,为提高流动党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开辟了新途径。针对新形势下流动党员量多面广等特点,各地与时俱进,积极应对,努力适应,2004年全市流动党员受教育面在35%以上,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在企业任职、成为生产或技术骨干的的人数越来越多,影响力明显增强,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一是灵活培训时间。根据不同类别的流动党员选择不同的培训时间。许多乡镇适时调整党员“冬训”时机,最大限度培训春节期间返乡流动党员;有的选择流动党员农忙返家时进行夜访,或开展田间谈心。二是精选培训内容。按照“注重共性、紧扣个性”的原则,既重视培训党的基础知识,也有机融入文化知识、法律法规、实用技术多方面知识技能,比如邻水将再就业培训作为下岗职工党员的重要培训内容,岳池组织部牵头,将流动党员培训与外出人员培训有机结合,两年培训143人,其中近70人实现在外就业,社会效果明显。三是拓展培训方式。除集中培训外,各地按照“方便、实用、有效”的原则,普遍采取了邮寄培训资料、行前及返家谈心教育、委托代培等方式进行培训。华蓥开设《华蓥党建》网站,设臵流动党员教育培训专栏,目前已有9万多人次上网点击;积极发挥“流动党校”作用,开展巡回党课教育。
4.着力实施“关爱”工程,为激发流动党员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观能动性注入了新动力。关爱和信任是政党组织网络结构得以巩固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基础。全市各级党组织以多样的 “关爱”形式,较好地激发了广大流动党员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保障政治待遇。各地在党内选举、讨论重大事务时,都尽可能联系和动员流动党员返乡行权或通过书信、电话听取意见。去年许多流动党员不远千里回乡参加村级换届选举。今年“七一”,溪口镇回龙桥村支部5名流动党员专程返乡讨论发展新党员。二是关心生产生活。各地普遍开展了流动党员家庭走访慰问,了解家庭急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如高新区区龙安乡坚持开展流动党员“一季一访”、“一年一问候”;溪口回龙桥村支部等基层党组织还在农忙时节组织人员帮助缺劳家庭,免除流动党员后顾之忧。三是实施困难救助。岳池县建立了覆盖全县的党员民工维权义务服务网络,采取制发维权知识光盘、《维权小手册》和举办维权知识培训班形式,加强流动党员维权教育,联系专业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为流动党员代理诉讼案件。邻水县今年“七一”慰问贫困流动党员家庭15户,该县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专门设立党员求助服务部,去年帮助一流动党员通过法律途径追回了被骗低价卖出的房屋,帮助26名下岗职工流动党员的家属实现再就业。
5.努力创新活动载体,为发挥流动党员构建和谐社会的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新舞台。为鼓励流动党员积极发挥作用,各地创建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畅通流动党员回报组织、回报社会的渠道。837人参加的问卷调查中,62.8%认为流动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发挥“外联”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外出党员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牵线搭桥,传送科技和市场信息。华蓥市开展了“我为家乡发展作贡献”活动,邻水兴仁镇召开流动党员恳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高新区区龙安乡在流动党员中开展为家乡引进一个好项目、带回一项好技术、提供一条好信息、带好一批务工队伍、奉献一份爱心的“五个一”工程。武胜猛山乡二郎村冯云利用外出务工获得的市场信息,组建公司,向沙特、广州等国际国内劳务市场组织输出劳力2600余人。邻水县驻蓉离退休支部为家乡“生命工程”——关门石水库建设争取资金300多万元。二是“回引”创业。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外出流动党员返乡创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高新区区龙安乡敢闯村4组党员严福平,外出打工学会枇杷种植技术后,回乡承包了1000亩荒山,解决了500名劳动力就近务工,带动多户农户致富。三是培养使用流动党员。各地及时把素质较好的流动党员选进城乡基层和非公企业党组织班子。2004年村级换届后,邻水县村(居)两委主要党员干部中一半以上曾经是流动党员。四是鼓励流动党员支持家乡社会发展。积极教育引导外出党员致富不忘家乡,积极关心和支持家乡发展,邻水城南镇高坪村一名流动党员为学校捐电脑5台,华蓥明月镇许多流动党员主动捐建公路和便民路,在群众中产生了很好反响。
二、当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高新区市党员流动的现状和趋势调查可以看出,九十年代以来,劳动力和社会人才在产业间、地区间流动加剧,越来越多的党员成为流动大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党员职业、身份、从业岗位多样多变,党籍管理游离工作关系愈加普遍,生存状态、思想状况日趋复杂,这不仅使党员教育管理面临全新课题,更深刻影响着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一)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问题和难点
1.去向难把握。有人形容:“战争年代是党员找组织,现在是组织找党员还总找不着。” 据统计,目前全市15518名流出党员中,与党组织失去联系6个月以上的4420人,占28.5%。许多流动党员行前和返回不报告,长期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如城南镇南垭村党员毛永德流动10多年,即便回家拜坟也不与村支部联系,是典型的“三不党员”。有的即使报告,但因流动中游离不定,党组织也难以把握其去向而成为“断线党员”。部分流动党员不愿受约束,担心影响打工挣钱,不愿公开甚至刻意隐瞒党员身份,成为“隐形党员”。华蓥溪口镇流动党员工作站运行一年没有一个流动党员来登记,但该镇党委副书记说,从其他途径得知本镇流动人员中有不少是流入党员;问卷也显示,30%认为流动党员不愿公开甚至隐瞒党员身份,有的将组织关系长期揣进口袋而成为“口袋党员”,个别人甚至丢失或损毁了组织关系。据调查,由于党的工作跟进不及时,许多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后将下岗职工党员甚至全部党员以党员名册形式整体转入社区,但很多党员根本不去报到,成为有名无人的“挂名党员”,华蓥溪口镇197名长期失去联系的党员多属于此;甚至还有些企业如邻水城北镇供销社改制很多年了,原支部转入社区的44名党员连名册都没有,成为无名无人的“数据党员”。
2.活动难开展。首先,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党员基本没有参与组织活动。其次,正如有座谈者所言流动党员是“流出地管不了,流入地不想管”,有的流动党员即使想参与党的组织生活也很难。第三,流动党员分布零散、流动性大,难于集中,由于活动场所难找,活动经费难保,活动时间和活动内容难统一等多种原因,使组织活动难于开展。第四,不少农村、社区党支部大部分党员外出流动,如我们统计鼎屏镇34个社区支部,就有15个支部半数以上党员外出,其中北外街支部仅支部书记一人在家,根本无法组织活动。坛同镇有的支部书记长期在外包工,有什么事镇上打电话才回来,影响了支部活动正常开展。城乡基层支部活动,党员出勤率参差不齐,一般在60~70%,差的不足50%。
3.作用难发挥。一是部分流动党员迫于生存压力,一心打工挣钱,无心他顾。837人参加的问卷调查中,有153人认为流动党员将党组织的教育管理视为负担,担心影响自己打工和挣钱。二是一些流动党员感觉“报国无门”,有的想报效家乡,但苦于渠道不畅,缺少发挥作用的平台。三是一些流动党员长时间脱离组织,对自己放松要求,混同一般群众;有的政治素质不高、立场不坚定的流动党员,因受不良环境影响,放任自流,甚至做出有损党员形象的事情。四是有的流动党员特别是一些企业下岗职工党员认为自己是改革的受害者,对党心存怨恨,思想抵触,牢骚情绪大,在群众中反而产生一些消极影响。高新区恒立铸业公司王成说:“下岗失业党员对党组织存在一种不信任感,有的思想滑到不如一个老百姓”。问卷调查也表明,30.5%认为流动党员在发挥作用方面与普通群众无异,6.7%认为比一般群众还差。
4.党费难收缴。一是缴纳时间难统一。流动党员党费缴纳普遍不及时,大多是在返乡时一次性补交和预交数月或全年甚至几年的党费,还有的托亲属不定期代缴。二是缴纳金额难确定。由于频繁变动地点和岗位,收入不稳定,很难确定流动党员交费基数,有的由党员自主缴纳,有的按党组织统一确定的数额交,缺乏规范性和必要的监督。三是足额收缴难。不少流动党员长年不知去向,全市4420名失去联系的流动党员无法收取党费。一些能联系上或返家者也存在不催不缴或只象征性而非足额缴纳的现象,有的甚至逃避党费,有的因生活困难不愿缴纳。华蓥溪口社区158名党员,流动党员116名,近几年60%—70%没交党费,该总支每年应收党费近万元,但实际只能收取1000元多一点。
5.培训难进行。一是培训时间难统一。农村流出党员返家时间不一,有的农忙返家,有的春节返家,即使是春节返家的,也前后不一致,农忙返家的忙于农活也难参加。城镇流出党员返家时间更难集中。在流入地,由于流动党员劳动时间各不相同,也很难集中组织。相当部分基层党组织培训流动党员囿于既定计划,时间上灵活度不够。二是培训内容难对口。流动党员从业性质、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等各不相同,党员各层次、各群体和个体对教育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但一些党组织脱离实际,教育培训内容单调枯燥,普遍缺少分类施教和因人施教,使培训缺乏针对性。三是培训方法难适应。从调研情况看,党员教育形式的多年不变和党员状况的急剧变化远不适应,不少基层党组织因循守旧,还是沿袭老一套,培训方式不灵活,培训形式单一,不能适应流动党员的现实情况,缺乏吸引力。
6.关系难接转。一是不想转。在转移组织关系上,流动党员心态复杂。有的因流动不定、在原单位有党内职务或不愿受监督约束而不想转移组织关系,问卷调查中,26.2%认为流动党员不想受党组织的监督约束;还有一些流动党员缘于利益顾虑不想转移,如有的担心因转移组织关系暴露真实收入而被取消“低保”或其它困难补助;还有的认为用人单位对党员也没有任何优惠政策,是不是党员无所谓。调查发现,少数主动要求转移组织关系或出具党员证明信的,多是利益所驱。比如城北镇仅3人办理党员证明信,其中2人因要在外地当保安,党员可以优先,另一个是已多年与组织失去联系的流动党员,为在企业提干而返家转移组织关系。双河街道杜家坪村党员匡小川因所在企业对党员优惠待遇多,专程回家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二是转移组织关系程序复杂。目前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往往要经过“三上三下”,如邻水一名农村党员转移组织关系到重庆,要经过村支部——乡镇党委——县委组织部——重庆某区委组织部——乡镇(街道)党委——接收党支部这样一个复杂过程,流动党员感觉费时费力,干脆不转。三是用人单位未建党组织,流动党员不知道党组织关系向何处转移。四是党员转移组织关系后,检查落实不到位。转出单位与接收单位缺少沟通衔接,党员组织关系是否实现转接存在管理上的脱节现象。
7.党员难发展。由于以青壮年为主体的大量人员外出,本来就给发展党员工作带来了不小困难,而大批党员外出,对此更是“雪上加霜”。一是支部开会难。讨论发展党员或预备党员转正会议有严格的人数规定。然而,不少支部外出党员过半夫法开会讨论。如溪口镇参加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15个支部,有10个支部外出党员人数超过一半。石滓乡长龙村党支部,今年两次开会讨论党员转正,都因到会人数不够而流产。有些地方如鼎屏镇北街社区为解决这一问题,将流动党员、在家党员分类组建支部。二是预备党员转正难。近年来,流动的预备党员人数逐年增多,转正难问题也凸显出来。除前述参会人数问题外,还存在预备党员外出期间既不汇报又不联系、外出期间表现难以考察了解,本人未按时提出转正申请等问题,都给预备党员转正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邻水氮肥厂下岗职工预备党员江建民2000年成为预备党员,但由于企业破产后长期外出务工,而且企业破产后组织关系不明确,直到今年才转正。三是党员讨论难。由于对本支部新发展党员对象、流动预备党员不了解,党员不便发表意见,存在讨论表决时附和的多,影响了党员发展质量。四是培养考察难。由于青壮年大量外出流动,存在发现培养对象难,有培养对象后考察难、考察后培训也难的问题。而且因人员流动、党员分散,一些有入党要求的流动人员还存在寻找入党介绍人难、不知向谁申请等问题。
(二)目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问题的成因
1.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认识不到位。一是观念滞后。从调查情况看,面对党员流动加剧,许多基层党组织还是承袭“单位人”、“组织人”的老思路,对流动党教育管理消极应对,被动应付,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二是认识不请。有的基层党组织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当作额外负担,对流动党员的作用和影响、现状和问题认识不清,有的认为流动党员数量少,抓不抓无碍大局,有的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问卷调查显示,96人认为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不闻不问,259人认为只是偶尔过问一下。三是信心不足。不少基层党组织认为流动党员情况复杂,对管好管活信心不足,存在畏难情绪,调查表明,85%以上的基层党组织不完全清楚党员的去向。一些单位认为流动党员来自五湖四海,流动性大,刚建立起组织,人就走了,管理起来太麻烦。
2.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不顺。近几年来,尽管在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这往往只是一些地方局部的探索,缺少整体的体制和机制创新。一是管理体制缺位。目前,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至今没有建立起全国统一、规范有序的管理体制,“流动党员”没有一个标准、权威的定义,党内法规存在空白点,体制不顺畅,责任不明确,网络不完善,信息不共享,各地各自为政,缺乏整体合力,因此才有“管好外来的不如管好本地的,管好外出的不如管好在家的”的现象,流动党员大量“失管”也就在所难免。如民营企业建立党组织缺乏刚性规范,协调难度较大,邻水浙江新农机电厂有20名党员,驻地城北镇党委多次协调建立党组织,老板都不同意。二是“出口”渠道堵塞。一些基层党组织党员民主评议形式化、走过场,党内生活不正常;有的对处臵不合格党员于心不忍,怕得罪人;有的基层党组织对将“三不”党员除名心存顾虑,担心面宽量大,涉及一些退下来的领导干部,会造成不好影响,全市目前尚无一例因“三不”原因而被除名的先例,以致一些多年甚至10多年失去联系的“三不”党员仍滞留党内。同时,对党员不合格的认定缺乏客观依据和指标,有的支部党员流出过半,无法开会讨论,导致对“三不”党员除名规定制度执行不力,以致一些党员不把党内纪律当回事,并且波及面越来越宽。有的党员干脆公开说:“我十几年没交党费了,为什么还不开除我”。三是制度机制失灵。调查也发现,许多基层党组织虽然建立了诸如专人联系流动党员和流入地、走访慰问等系列制度,但往往有制度而无机制,坚持不够,运转失灵,形同虚设。多数流出地、流动党员、流入地间链条断裂,调查中有的支部书记说不出谁联系哪名流动党员,联系人说不出所联系党员外出情况,有的也只是流动党员返家偶尔碰到时聊上几句,一年即使电话也难得联系一次。
3.部分基层党组织缺乏战斗力。一是书记不到位。俗话说“蛇无头不行”。有的基层支部书记经常甚至长期外出务工包工,有的家住城里,“身”不到位;有的书记抓党建工作不力,“责”不到位;有的不愿意担任书记工作,“心”不到位,以致支部工作无力无效。二是人员力量不足。城镇社区党务工作人员少,除总支书记或支部书记外,没有其它专职工作人员,没有精力、没有能力去管理流动党员。有的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后力量不齐,很多只有一个负责人或书记,一些农村乡镇组织委员空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以到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目前建立党组织相对薄弱,组织覆盖面不够宽,加之一些企业规模小,不稳定,生生死死,难以承担也无暇顾及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三是党组织定位不准。一些国有集体企业解体、破产或改组转制后,党组织职责不明,心中无数,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不少“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看老板眼色行事,开展党建工作束手束脚,谈不上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
4.流动党员思想行为复杂导致难于管理。当前,多种因素导致流动党员思想日益复杂,影响着党员的党性意识和作用发挥,给管理增添了难度。主要表现在:一是信念动摇,荣誉感丧失。一些流动党员接触社会阴暗面较多,或者受各种思潮影响,理想信念逐渐动摇。目前党在民营、外资企业影响力不强,有些业主或企业歧视党员,党员体会不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感。调查问卷反映,40.7%认为民营企业不支持甚至阻碍党组织的活动,11%的人认为流动党员是因担心被歧视而不愿意表露党员身份,30.2%的人认为流动党员因怕别人讥笑而不好意思公开党员身份。二是“逐利”趋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流动党员逐利思想日渐盛行,以个人利益衡量一切,认为各种经济社会组织对党员就业、升职等没有优惠待遇,认为自己挣钱才是第一要务,作为党员反而受约束监督多。党内缺乏统一有效的利益引导和激励机制,因此许多流动党员疏远党组织,不愿公开党员身份,我行我素,不服管。调查中一些基层支部负责人言及,支部召开会议,党员很难到齐,一般采用提高误工补助来提高到会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三是“改革受害者”心理。这集中体现在企业下岗职工党员和部分失地农民党员心理失衡、怨气难消而产生对立情绪,大多对党员身份漠然,故意疏远党组织,甚至有意为难组织和领导,做一些与党员身份不相符的事。一位粮站下岗职工党员说:“粮站改制,共产党把我们整得好恼火哟”,有党员公开扬言:“每年两块四毛党费,不如买几个鸡蛋”。
5.缺乏有力的经费保障机制。工作经费缺乏是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制约因素。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将增大经济成本、时间成本、人力成本,无论邮寄资料、通讯联系、流动党员登记、信息管理、教育培训等都需花费较多费用。但是,目前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严重缺乏经费保障,农村税费改革后,除少数村有集体经济收入外,大多数基本没有经济来源,办工经费都捉襟见肘,更别谈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专项经费了。调查发现,村支“两委”多数存在村干部私人垫支公费的现象,多的上万元。社区虽然有一些经济收入,但也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两新”组织党组织经费来源取决于业主态度,缺乏刚性规范。不少私营企业因缺少经费,长期瘫痪,党组织形同虚设。座谈中,不少基层党组织和私营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坦言:“在私营企业,党组织不如工会组织。”因为工会组织的经费拨付有法律法规保障。
(三)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1.流动党员严重“流失”,削弱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骨干力量。随着社会流动加快,流动党员越来越多,“三不”党员也是与日俱增,华蓥溪口社区第三支部141名党员中外出党员116名,却有93名外出党员长期失去联系,比例高达66%,流动党员“隐性流失”十分严重。同时,一些基层支部由于外出流动党员较多,很难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党员发展也处于停顿状态。一方面存量流失,另一方面增量减小,党员实际数量下降,严重削弱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2.流动党员党性“流失”,损害了发挥构建和谐社会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性和主动性。流动党员所处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落后的思想意识和丑恶的社会现象激烈而频繁地冲击侵蚀其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由于长期脱离党的教育,部分流动党员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党性觉悟日渐退化,党员意识日趋淡漠,思想观念日益迷惘颓废,共产党员的本色一点点丧失,更有个别“免疫力”差的流动党员见利忘义、违法乱纪。流动党员党性“流失”甚至“丧失”,严重影响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损伤了流动党员这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当是最活跃细胞的生命活力。问卷调查中,61.3%担心教育管理的弱化将导致“流动党员党性意识减弱”。
3.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流失”,制约了党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调查显示,由于缺乏对流动党员的有效教育管理,一些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明显降低。一些农村党员大量外出,已成事实上的党员“空壳村”,不少基层党组织只有一些老弱病残的党员在家;有的地方绝大部分党员外出,书记找不着党员;有的地方支部书记或其它支部成员也外出务工,党员找不着书记;不少地方群众找不到党员,更感觉不到身边有党组织。这些基层党组织工作几近瘫痪,其战斗堡垒作用越来越弱,致使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群众矛盾、利益纠纷得不到及时疏导化解,严重制约了党领导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4.党的群众基础“流失”,降低了群众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同度。调查显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失范失控问题,已在普通群众中产生了不良影响,损害了党的形象。问卷显示,30.1%的答卷者担心教育管理弱化将导致“党的群众基础流失”,31.2%担心党的威信和影响力降低。首先,有的“隐形党员”不敢、不愿承认党员身份,在一般群众中产生了负面影响。有的群众说:“党员身份都不敢承认,还谈什么先进性”。其次,由于党员流失,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甚至丧失,处于瘫痪状态,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影响力逐渐下降,致使群众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产生怀疑。第三,一些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越来越弱,或者混同于普通群众,有的甚至不如一般群众,带头在群众中发牢骚,发泄对党的不满和怨恨,在流动人员中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致使党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号召在有的地方难以化为群众自觉行动,直接降低了社会大众对党构建和谐社会的认同度。
三、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措施
党员流动是社会大势,不可逆转;而完善的组织整合机制、广泛的组织网络覆盖是解决政党成员边缘化的根本途径。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不仅仅是重大党建课题,更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有利于促进有序流动,有利于加强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模范作用”的总体思路,与时俱进,勇于进取,用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举措解决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把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落到实处,就必须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另一方面, 实现党内和谐是构建社会和谐的根本前提。随着流动党员数量的急剧增加和教育管理机制缺失,越来越多的流动党员边缘化已严重影响了党内和谐,制约了构建社会和谐的进程。因此,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既是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调查中,有的干部形象地比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之于构建和谐社会就象齿轮之于机器,齿轮有效转动才能确保机器正常运行。同时,大多数座谈对象还认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相融互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新理念的提出和落实,强调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强调社会成员在一个制度规范、秩序井然的社会中有序活动,强调社会组织机制的健全和社会管理制度的完善,必将为加强动党员教育管理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和思维方式,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途径和实践平台。
2.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据调查,高新区市流出党员已达15518人,流入党员1191人,合计共占全市党员总数144061的11.6%,流出党员在全市外出人员中所占比例已达2.1%。随着社会发展加速和社会流动加剧,党员流动日益频繁,队伍持续壮大。由此可见,流动党员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不容忽视的一支中坚骨干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流动党员是社会行为的“领头羊”。在走访社区、企业的过程中,一些群众把流动党员形象地称为“流动红旗”,流动党员队伍群体的先进性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严于律己、乐于助人,诚信正义,多数能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和睦共处。其次,流动党员是党群和谐的“连心桥”。没有党群关系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和谐。在社区、企业、建设工地和生产车间,当越来越多的流动人群缺乏与党组织的经常接触和稳定联系时,身边的流动党员能够延伸党的群众工作手臂,发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凝聚群众的作用,及时把握、传递、反馈群众思想脉搏,疏导群众情绪,化解群众矛盾,通过构建流动党员与身边群众的良好关系来密切党群关系,引导广大群众认同和积极参与构建和谐社会,增强党对群众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第三,流动党员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流动才能和谐,发展才能和谐。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流动党员多数年富力强,具有一定的开拓进取精神和创业能力,综合素质较高,是农村和城镇基层党员队伍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必然成为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的强大推动力量。
3.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是适应和谐社会要求的内在需要。和谐社会最终体现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和谐。流动党员队伍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的群众谓之“党的流动阵地”,这块“阵地”和谐与否不仅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而且关系到党的执政队伍的稳定和执政基础的巩固。不可否认,近年来,各级党组织愈来愈关注和不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流动党员队伍已逐渐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力量。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了解到,由于不少基层党组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缺位,导致了一些地方的流动党员群体或个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与构建和谐社会不相适应甚至严重背离的问题,“流动阵地”日益萎缩、“流动红旗”不断褪色等消极趋势及在群众中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有的甚至已严重滞阻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因此,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防止流动党员边缘化,让流动党员不再“心灵漂泊”,最大限度地消除流动党员队伍中的不和谐因素,充分调动流动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当前全党实现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目标必须直面和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
(二)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措施
1.从增强责任感入手,使各级党组织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大意义。问卷调查显示,26.05%的受访者认为当地党组织不够重视甚至忽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多达474人认为应强化各级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责任意识。因此,增强各级党组织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当务之急。
⑴提高思想认识。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人员流动日益频繁快速和广泛,其中流动党员所占比例迅速提高,我市流动党员在全市流动大军中就占2.1%。流动大军能否和谐稳定,能否和谐融入当地,流动党员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怎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已是当前全党面临的严峻课题。各级各地党组织必须消除认识误区,克服畏难情绪,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深刻理解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将其作为党建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实抓好。
⑵明确教育管理职责。在座谈中,许多同志谈到,流出地、流入地“两不管”现象,使不少流动党员从思想到行为放任自流实属必然;许多座谈者建议,应尽快厘清和界定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责任归属。中央应当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问题关涉流入地、流出地的特点,科学划责,明确归责,建立流出、流入两地党组织沟通协调机制,确保各主体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⑶加强督查考核。完善的督查考核机制是确保责任落实的有效手段。各级党委应当研究建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指标,纳入党建综合目标考核考评指标体系。切实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检查、督促、指导,定期分析研究流动党员管理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教育管理大格局。
⑷强化激励约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系统、繁杂而琐碎,必须注重激发和鼓励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党务工作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及时总结推广基层新鲜经验,设立创新奖;根据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考核结果,专项评选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大力表彰、奖励和宣传成绩突出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对失职渎职者通报批评直至严肃处理。
2.从创新组织设臵入手,建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网络体系,架构基层社会和谐的“主心骨”。“风筝高飞线不断”,这是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客观要求。实现流动党员流而不散,流而不失,必须大胆创新组织设臵理念和模式,逐步建立复合式、网络化的组织体系,确保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以全覆盖的基层党组织网络体系架构基层社会和谐的“主心骨”,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作用。
⑴改革农村基层党组织设臵。当前,农村流出党员越来越多,我们应当深入研究和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臵模式。一是探索分类建支部模式。鉴于一些农村党支部流出党员过半的实际,结合强村并组,将在家党员、流动党员等分类建支部,农村流动党员支部专门负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二是深化“支部+协会”模式。鉴于入会党员在村和协会的党组织之间徘徊、无所适从的新情况,灵活机制,探索加入协会党员转移正式或临时组织关系、持证、双重管理、双重组织生活等模式,防止“挂空”现象。三是跨区域建立党组织。将在家党员较少的相邻村支部跨区域联建党总支,负责整合区域内党员力量和党建资源。四是探索驻外党支部模式。在有3名以上流动党员的地方单独建立灵活的驻外党支部。
⑵积极探索社区党建新路。城镇社区是流动党员的集散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社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必将成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主阵地。一是坚持属地管理。在社区流动党员相对集中地建立党支部,把大量分散在社会各个层面的流动党员由社区党组织管理起来。二是灵活双重管理。为解决社区与工作单位党组织互相推诿、流动党员无所适从的现象,坚持“谁方便谁为主”,探索并逐步完善“一方为主、双重管理”新机制。三是探索分类管理。条件成熟的社区可将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下岗职工党员分类单独建立党组织。流动党员还可按流出地域、从业性质、文化层次等分层分类组建流动党员支部,便于开展活动。
⑶加大“两新”组织建党力度。调查发现近五分之三的流动党员流向“两新”组织,加大其组织设臵力度是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头戏,问卷中51.3%持此认识。按照“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的要求,如有3名以上党员都应积极建立党的组织,不足3人、暂不具备建立党支部条件的,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联合组建党支部,也可探索“两新”组织与社区“共驻共建”党的组织,不断延伸党的触角。
⑷探索创新其它党的组织设臵模式。笛卡尔说:“美不是在某一处闪烁,而是与环境的谐和和适中”。党员流动的多维多向决定了党组织设臵模式需要因势而定,致力全面覆盖。比如,可以探索创造条件依托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中心、驻外办事处、驻外商会建立党组织、建立流动党支部教育管理 “抱团”流动的党员,形成双重领导、双向管理的工作格局。针对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流动党员“流失”现象比较普遍的现象,抓好改制国有(集体)企业党组织的设臵、变更和衔接工作,防止更多有名无人的“挂名党员”、无名无人的“数据党员”。
3.从改进教育方式和内容入手,建立流动党员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保持先进性是流动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思想基础。华蓥建工集团党委书记熊家睦说:“过去那一套培训内容和方法不灵验了。”应针对流动党员特点,遵循“小型、分散、灵活、务实”原则,创新形式,探索流动党员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教育机制。
⑴灵活教育形式。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要根据自身条件,以增强针对性和吸引力为关键,在时间、人员、内容、组织形式、地点等方面不拘一格,灵活随机安排,确保教育实效
——“行前教育”。党员外出前,党支部指派专人谈话,引导教育, 明确要求。
——“函授教育”。以“家书+学习资料”、“家书+思想汇报”等灵活形式合并邮寄给外出党员,支部承担邮资。
——“电话提醒”。
——“异地巡视教育”。如果条件许可,流出地党组织可指派专人定期、随机或顺便到流动党员相对集中地开展座谈、通报情况、巡访慰问和短期培训,同时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
——“回归教育”。抓住春节等节假日和农忙时节流动党员集中返乡的有利时机开展个别教育或集中培训。
——“党员互助教育”。发挥骨干流动党员作用,在同行流动党员之间建立谈心教育制度,互帮互教。
——“网络党校教育”。顺应信息化、网络化趋势,条件成熟的地方应发挥互联网优势,建立党员教育培训专门网页和网站,启动党员教育信息化工程,跨地域开展远程教育。
——“流动党校”。流入地党组织可组织人员定期不定期深入流动党员工作单位、居住地开展流动、小规模甚至是个别的教育培训。
——“业余周末夜校”。流入地党组织可在夜晚、周末、假日等业余时间办夜校等方式,灵活对流动党员开展教育培训。
⑵丰富教育内容。教育培训流动党员,不仅要使形式喜闻乐见,内容也要因应流动党员实际。一是分层分类施教。针对流动党员不同文化层次、工作性质及个体特点,按照“实际、实在、实用”的原则,分层分类施教,增强学习内容的针对性。二是丰富教育内容。学习内容除党的基础知识外,还应有知识技能、经济法律、史地国情等多方面内容。三是寓教于乐。将流动党员休闲、知识竞赛、技能比武、主题活动与教育内容有机结合,探索建立流动党员俱乐部和互助组织,寓教于乐,灵活多样,吸引流动党员广泛参与。
4.从规范体制入手,建立适应流动党员特点的教育管理机制,不断因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流动乃和谐之基,管理为和谐之本,体制顺畅、机制灵活是实施高效管理的重要基石。在837人参加的问卷调查中,381人认为理顺和规范管理体制是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主要措施。因此,因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和党员流动的大趋势,建立和完善灵活顺畅、一体高效的新体制已然成为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首要环节。
⑴理顺管理体制。座谈中,大家普遍认为,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建立全国一盘棋的体制格局至关重要,更是基层党组织的一致呼声。一是完善教育管理总格局。问卷显示,56.4%认为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上流入地、流出地都有责任,但应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探索和实践也表明,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总体思路,由中央统一规范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建立“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党组织配合”的双重管理体制,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城乡互动的管理大格局。二是建立流动党员三级管理体系。县(区、市)、乡(镇、街道)、村(居)基层党组织承担着对流动党员实施微观管理、具体负责的职责。可以探索在县、乡、村分别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管理中心及站点,具体负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日常工作。
⑵完善党员“进出口”机制。中央应针对当前党员发展面临的新情况,适时修改党章和完善制度,对在流动人员中发展党员、预备党员转正、召开支部党员会或党员代表大会、流动党员参加民主评议等作出新的规范性要求,严格标准和程序。评议不合格的党员要严肃批评或处理,连续六个月不过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完成组织布臵工作任务的“三不党员”,应按党章规定予以除名。鉴于已有大量流失党员的现实,建议全党重新进行党员登记,摸清党情。
⑶完善党员信息库,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党员信息库建设是动态管理的基础。中组部应当加强全国党员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党员台帐,完善流动党员登记、信息报送等制度,及时录入和更新流动党员信息,实现流动党员台帐管理、资源共享和远程查询,为流动党员动态管理夯实基础。
⑷建立经费投入保障体制。座谈中,普遍认为应当建立全国统一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经费投入机制和制度规范,明确资金渠道。从实践看,资金不足是制约教育管理效能的重要原因。中央应当从战略的高度,在财政资金列入专项预算,在党费中列支并加大返成力度,多渠道筹集,探索吸纳社会捐助,用制度保证和规范“两新”组织的党建经费投入,严格党建经费的专项使用制度,有力保障各级各类基层党组织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⑸创新管理方法,完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和方法创新是在体制框架内实现管理预期效能的重要保障和手段。应当认真总结和深入研究基层实践经验,创新和完善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方法和制度体系。据调研,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推行“党证”制度,加强身份管理。参照身份证制度,全党制发“党证”,统一编号管理。将“党证”与党员信息库建设相衔接,运用磁卡技术,录入党员基本信息,并可随时由各地基层党组织录入党员参加组织学习、培训和缴纳党费等情况,便于查询。
——建立专人联系结对管理制度。由基层支委班子成员或优秀党员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联系流动党员,及时了解和汇报流动党员的思想动态。
——探索“托管”制。流出地党组织可以主动与流入地党组织取得联系,将本地流出党员委托流入地党组织代为管理。
——实行行业归口管理。为解决“两新”组织党组织难建立、活动难开展、法人代表不支持等难题,建议由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党组织对“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和流动党员进行管理。
——下放管理权限。适应流动党员游移不定的特点,坚持“简便、易行、实效”,下放部分党组织设臵和党员组织关系转移权限,使社区流动党员的组织设臵、合并、变更、撤销和流动党员接纳、安臵、归并、转移简便快捷。
5.从服务关爱入手,建设流动党员精神家园和政治归宿,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机与活力。高新区区龙安乡党委书记杨斌座谈认为,现在许多党员感觉党的温暖少了,过去那种荣誉感和优越感没有了。因此,我们认为,在人文关怀上下功夫,建立适当的利益补偿机制,打造流动党员的精神家园和政治归宿,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也是避免党员边缘化、激发党员活力的有效手段,可以更充分地调动流动党员积极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动性。
⑴切实保障政治权利。要按照党章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的规定,切实保障流动党员参加选举、参与党内事务等权利。流出地党内选举应提前通知未转出正式组织关系的流动党员参加;流动党员数量较多的基层党组织,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或上级党组织召开党的代表大会时,按规定要求和程序在流动党员中产生代表或邀请列席代表。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要及时将应让党员知道、讨论、参与的事务及时通报流动党员或征求其意见。
⑵开展广泛的精神文化活动。缺乏时代性和针对性的组织生活内容与形式,已难以满足流动党员的精神需求。创新活动载体,以流动党员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和党内主题活动,增强党内活动的吸引力,使流动党员与党组织一起共同来打造精神家园。
⑶实施温暖工程。积极开展流动党员就业指导、技术培训、信息咨询、党员交往、娱乐休闲等多层次服务,流入地、流出地党组织要探索开展在家党员与流动党员的“结对互帮”、“定期走访慰问”、党内帮扶和困难救助等制度,切实帮助协调解决其家庭、就业、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的困难,力所能及地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后顾之忧。建立由党员律师、党员法律工作者参与的党内法律援助机制,免费为流动党员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积极帮助流动党员维护合法权益,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流动党员可以依靠的“家”。
⑷加强激励引导。建立优秀流动党员表彰激励机制。定期评选表彰优秀流动党员,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并在某些方面给予优秀流动党员以“优先”待遇,积极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增强荣誉感,在全体流动党员中间起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鼓励和带动作用。
6.从构建实践平台入手,凸显先锋性和示范性,充分发挥流动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发挥流动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党组织应当立足于此,积极创新实践平台,畅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积极作用的渠道,确保一个流动党员就是一面“流动的红旗”。
⑴深化“党员先锋工程”。要在流动人员比较集中的住宅区、商业区等区域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主题实践活动,激励流动党员在流动人员中自觉发挥带动示范、化解矛盾、凝聚群众等社会和谐润滑剂的作用。探索实施流动党员佩证上岗制度,亮出党员身份,接受群众监督,强化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外部约束力。
⑵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作用。注重从流动党员中发现先进人物,深入挖掘流动党员的先进事迹,定期在流动党员中广泛评选和表彰先进典型。广泛宣传讨论,在流动人员中积极开展向优秀流动党员学习活动,扩大流动党员的影响力,带动广大流动人员共同为流入地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服务。
7.社会艺术教育管理系 篇七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管理整合的重要性
系统整合, 指的是将整体的诸要素通过一定的方式统合在同一范畴内, 使各个不同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影响, 从而达到一定程度上的统一, 再通过合理的协调与分工使得达到最佳的状态。在目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管理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手段, 都是以其各自的地位与作用、价值与功能而获得其存在的理由。为了达到更好的状态,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管理系统整合工作尤为重要, 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管理的系统整合, 可以使两者自身要素不断优化。二者的系统整合, 必须以两者的结构优化和功能整合为主要前提, 两者作为社会机制的两个子系统、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特定的构成要素及一定的结构体系, 系统功能整合也是一个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进行的过程, 这个过程还能为低层次的结构优化提供相应的基础。第二,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管理系统整合的实现, 能将二者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 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与和谐社会的实现。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管理整合的具体内容
“整合”是一个整体性概念, 包含了多个层次。我们所说的两大系统整合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
1、系统内要素的整合
要素的整合是系统整合的最低层次, 是指在一定的原则基础之上, 把功能和特性不尽相同的构成要素整合在一个特定体系框架之中, 使其处于不断融合并向前发展的态势。具体来看, 两大系统的要素整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自有要素间的整合;二是社会管理系统内部自有要素间的整合;三是两大系统中的各要素相互整合。各系统要素间存在较大关联性, 各要素的属性不同, 使其功能上存在差异, 这些条件都为两大系统的要素整合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同时为二者的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系统内结构的整合
每个系统都有其特定的组织结构, 结构之间既相互影响也相互作用。结构构建是否合理, 直接影响着事物作用发挥的有效程度。与要素整合相比, 结构整合更加复杂, 也是更高层次的整合。结构整合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点, 一是要注重两者结构的整合。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 事物的稳定主要依赖于结构稳定。结构系统一旦形成, 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 以此给系统发展提供必要准备。因此要在实践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整合氛围。二是要注重层次性。在二者要素整合的实现过程中, 结构整合将成为整体整合的先决条件, 也为后者的持续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因此结构的整合要根据现实情况, 有计划、分步骤的逐步展开。
3、系统内功能的整合
功能整合是在上述要素整合和结构整合不断推进的基础上进行的, 是系统整合的最高层次。功能整合的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使不同的各种功能围绕一个目标而发挥效用。两者系统内功能的整合不仅要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整合和社会管理功能的整合, 而且还要有二者功能的系统整合。二者的主体与客体在价值和功能角度上有着密切联系。尤其从对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领域管理客体价值与功能的视角来看, 思想政治教育对其更能起到促进的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管理系统整合的基本原则
在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管理进行系统整合时, 也有最基本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三方面:第一, 整体性原则。在对二者进行整合的过程中, 要对系统中所有的要素、结构、功能进行整体性的把握, 要重视二者各自的构成要素, 也要重视结构间的优化, 还要重视各功能的互补作用, 更要深入挖掘潜于各要素之间内在的优势互补性。第二, 科学性原则。在进行系统整合时, 要特别注重科学性, 用科学的方法对整个整合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科学强调真实性, 遵行科学性原则, 才能保证系统整合的可信度与正确性。第三, 灵活性原则。要求在进行系统整合时, 紧紧抓住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管理的内部特点, 掌握系统整合同性, 抓住系统整合的特性, 灵活机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管理系统整合面临的困境与路径的突破
1、系统整合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首先, 观念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但现实情况是两者的发展存在超前或滞后于社会现状, 并不完全同步。而如今,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管理被高度关注, 但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社会大众对思想政治教育“假、大、空”的固有认识以及社会管理模糊化的理解, 让社会大众对二者存在轻视心理, 从而给系统整合的实际操作增加了难度。
其次, 机制问题。主要包含整合机制不健全和现存机制不合理两种问题。整合机制不健全主要是说从整体角度来看两大系统的优化整合成效不大,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早已形成了固定的体系结构, 即从中央到地方、从基层到单位, 这一体系结构一方面对执政党内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扩大对群众的影响规模有优势, 另一方面也给社会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带来了偏差, 误以为其是党的专利, 个人不能介入。
2、针对所面临的困境, 选择突破路径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重新认识和正视两大系统整合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管理对构建和谐社会、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要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观念来重新正视两大系统的整合。
参考文献
[1]张昱.管理心理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8.社会艺术教育管理系 篇八
《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中学生的学习评价(以下简称品德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应该注重以激励学生健康成长为主的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和发展功能,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及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并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活动、实践和发展打下基础。
一、评价坚持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品德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持续发展。
2.导向性原则。品德评价要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3.公正性原则。品德评价要引导和组织评价主体公平、公正地参与评价,注重评价过程中的合作与沟通,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真实。
4.可操作性原则。品德评价要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建立简便易行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方法。
二、评价坚持的内容
1.情感态度。情感态度侧重评价学生责任感、爱心、合作意识、规则意识、环境意识等。
2.知识技能。知识的评价重点是对知识的理解和领会,不是检查学生记住了多少具体知识。技能的评价主要包括观察、探究、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技能,以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等。
3.行为习惯。行为习惯侧重评价学生礼貌待人、遵纪守法、讲究卫生、诚实守信、劳动习惯等。
4.个性品质。个性品质侧重评价学生乐观向上、悦纳自己、善待他人等。
三、评价采取的方式
1.书面测试。各校应根据《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进行命题,主要考核学生对道德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对自然、社会常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考核时间由各校自行安排,建议30~40分钟为宜。
2.非書面测试:应与学科教育目标和日常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以学生的日常表现为依据,主要考核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等方面的情况,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方法、习惯、合作能力、探究精神等。可结合平时教学过程进行,也可期末集中进行。
四、评价结果的应用
可采用“等级+激励性评语”的形式,给学生以发展性的评价。等级可分为“优、良、合格”三个等级,一般不打“不合格”。低年级可用“小红旗”、“小红花”、“荣誉卡”、“小金星”、“顶呱呱”、“笑脸”等鼓励性符号表示不同的等级,增强其激励性。
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教学质量检测管理的指导,有效促进了该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公正评价,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社会艺术教育管理系】推荐阅读:
艺术社会论文09-11
艺术生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07-14
社会公德教育内容07-20
社会安全知识教育10-30
教育创造社会价值11-18
社会实践纪律安全教育06-09
职业教育社会效益09-15
二孩时代社会教育09-15
教育与社会发展教案11-16
关于社会实践教育和基地教育总结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