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脚中药包(6篇)
1.泡脚中药包 篇一
其实很多人在煎服中药后都会把药渣倒掉,但是大家不知道中药渣里面有很多药性,大家明明可以废物利用,却把它倒掉,那是多么浪费的呀!我们保留起来可以加水煮热之后用来泡脚,本身脚就是人的第二个心脏,所以泡脚对身体健康有很大帮助,那么中药渣到底怎么用来泡脚呢!
不光是泡脚,还有缚脐和缚胸等方法在临床上都是非常常用的。但是我们也要注意方法时适,比如在脚上有溃疡或有伤品的时间就要权衡利弊了。诸如温补类的内服中药用来泡脚非常合适,而有如明矾、石膏等成份的中药方剂就比较适合于汗脚的人使用,而干脚的人还是少用为妙,当然用于治疗脚气脚癣的另当别论了。
告诉你一个小技巧,你可以将煎过的中药用布包起来然后再放入锅中煮一下,这样你倒出来的药汤中的杂质会比较少。也可以将布包放在笼屉上蒸一下,等温度合适时放在腹、胸、背等部位来加强疗效也是不错的选择。中药泡脚,药性经皮渗透,接受药渣轻微的物理刺激,可以有效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还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快机体各种代谢废物、各种毒素的有效排泄,活血通络、滋养容颜、改善睡眠。因中药方都是根据病人所患疾病对症下药的,故此利用煎过的中药渣泡脚也适合自身体质。4、一些急性的传染病、急性的中毒、外科急症的患者,如外伤、骨折、烧伤、穿孔、大出血等,因为可能会贻误治疗最佳时机。但是泡脚有很多注意点,泡脚时间不应该太长,并且怀孕或者月经中的妇女都不能泡脚,或者是本身就患有一些急性病,或者是一些肾肝等有毛病的人,也建议他们不要用中药泡脚,所以说大家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进行选择吧!
2.泡脚中药包 篇二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00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 其中21~29岁42例, 30~39岁48例, 40~45岁10例, 发病时间1周~1年;下腹牵扯样疼痛或刺痛或胀痛100例, 白带量多色黄84例, 伴月经量多、经期延长24例;B型超声检查均提示盆腔炎性包块。
1.2 治疗方法
1.2.1 自拟中药灌肠汤处方:
红藤20g, 败酱草20g, 三棱15g, 莪术15g, 丹参20g, 乳香15g, 没药15g, 地丁20g, 元胡15g, 赤芍15g, 土苓20g, 银花藤20g。如包块较大, 超过5cm以上可加桃仁20g, 红花20g, 并可口服桂枝茯苓丸, 盆炎净颗粒等;白带量多色黄可加重红藤、败酱草、地丁、银花藤的用量[1]。
1.2.2 方法:
每天1剂。煎药取汁约100ml, 药汁温热, 每天1次保留灌肠;包块较大, 疼痛较重者, 每天2次。20d为1个疗程, 经期暂停。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治疗1~3个疗程后, 临床症状消失, 妇科检查及B型超声复查均未发现包块;显效:治疗3个疗程后, 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 妇科检查及B超复查包块较前明显缩小;无效:治疗3个疗程以上, 临床症状有所好转, 但妇科检查及B型超声复查包块无明显缩小。
2结果
100例患者治愈82例 (82%) , 显效12例 (12%) , 无效6例 (6%) 。
3讨论
本病的成因多为热毒与瘀血互结于胞宫, 毒、热、瘀三者并存, 而热毒是造成血瘀的主要原因。热盛则生毒, 热毒而致瘀血阻滞, 如单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则效果不理想, 必须将清热解毒与活血化瘀并用, 方能收到满意的疗效。临床上应根据病程长短、体质强弱、包块大小灵活加减、调整药量。方中红藤、败酱草、地丁、土茯苓、银花藤清热解毒, 三棱、莪术、丹参、赤芍活血化瘀, 乳香、没药活血止痛, 元胡行气止痛。全方共奏清热解毒、化瘀止痛的作用, 且保留灌肠保证了药物在病灶部位的浓度, 因而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中医认为盆腔炎是外受六淫所浸, 内由七情所伤, 饮食劳倦均可浸入气血, 损及冲任发为热毒或湿邪阻络, 邪入胞宫。因此, 采用清热解毒、祛湿散瘀的治疗原则[2]。
关键词:盆腔炎性包块,灌肠,中药
参考文献
[1]卢海燕, 王小蓉.自拟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50例[J].中国药业, 2002, 11 (5) :80.
3.中药泡脚好处多 篇三
“精、气、神”——人生三大宝中“精”为首位,足与脏腑中肾关系最甚,故有“肾主两足”之说,而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气。因此,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所以养树护根,养人护足,足是人之根,足疗治全身。
足浴亦称沐足,古人称之为“濯足”,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种理疗保健方法。经常定时热水足浴按摩刺激某些相应点部位,可有效地调整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内分泌平衡,从而达到防病健身的作用。中医经络理论来看,在人体足部有“三阳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6条经脉通过,且与带脉、冲脉、阳跷脉、阳维脉、阴维脉交会甚密,足部有60多个穴位。将足部同整个人体上下内外、五官七窍、五脏六腑、肌肤皮毛筋骨沟通,可以达到阴阳平衡、祛病健体的目的。一年四季沐足皆有好处: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
足浴疗法分类
足浴疗法又分为普通热水足浴疗法和足药浴疗法。
普通热水足浴疗法是指通过水的温热和机械作用,刺激足部各穴位,促进气血运行、畅通经络、改善新陈代谢,进而起到防病及自我保健的效果。
足药浴疗法是指选择适当的药物、水煎后兑入温水,然后进行足药浴,让药液离子在水的温热作用和机械作用下通过黏膜吸收和皮肤渗透进入到人体血液循环进而输布到人体的全身脏腑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足浴的方法
足浴的水的温度以38~45℃为宜。
足浴的时间在30~40分钟为宜,足浴时间内水温要保持。
浸泡深度至小腿为宜。
足药浴最好的方法是在用沸水沏药时用药的蒸汽熏蒸足底部5~6分钟,后加水调温浴足。
足药浴时,如给予足部以适当的物理刺激,如按摩、捏脚或搓脚等,效果更佳。
足浴的功效
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消除疲劳,改善睡眠,调整血压,养生保健。
对感冒、失眠、冻疮、关节痛、妇科病、高血压病、下肢冷、颈椎病、气管炎、哮喘等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足浴注意事项
1.忌水温过高;
2.忌浸泡时间过长;
3.饭前、饭后半小时不宜泡脚,以免影响消化;
4.禁忌症:严重心脏病患者;脑溢血急性期;足部有炎症、外伤或皮肤烫伤;出血性疾病、败血症等患者;严重血栓患者;孕妇;对温度感应迟缓者(应控制好温度,避免烫伤)。
祛病足浴药方
高血压病沐足药方——怀牛膝30克,川芎30克,天麻10克,钩藤10克,夏枯草10克,吴茱萸10克,肉桂10克。
失眠的沐足药方——夏枯草30克,桑枝20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
眩晕、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沐足药方——磁石、石决明、党参、黄芪、当归、桑枝、枳壳、蔓荆子、白蒺黎、白芍、炒杜仲、牛膝各10克,独活20克。
腰痛、肾虚腰痛、腿膝无力沐足药方——肉桂50克,吴茱萸100克,生姜150克,葱头50克,花椒80克。
冻疮沐足药方——橘皮2个,马齿苋50克,桂皮30克;当归15克、红花15克、花椒15克、鲜萝卜200克。
关节痛的沐足药方——麻黄15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桂枝15克,艾叶15克,红花10克,细辛10克。
阳痿沐足药方——巴戟天、淫羊藿、金樱子、葫芦巴各20克,阳起石25克,柴胡15克。
老年人延年浸足方沐足药方——桂枝20克、川椒、红花、茺蔚子各15克。
骨质增生沐足药方——全虫15克,蜈蚣10条、透骨草50克、桂枝10克、虎杖30克、红花20克、没药10克。
减肥、脂肪堆积过多造成的肥胖病沐足药方——冬瓜皮500克、茯苓300克、木瓜100克。
4.红花艾叶中药泡脚配方 篇四
【功效】可以有效驱散病毒,解除乏力,同事能活血化瘀。长期泡脚可美容养颜,使皮肤红润。
体质较弱和患有慢性病的市民可采用中草药泡脚,既保健又驱寒。“体凉”,主要原因是人体的血气供应不足。因此,冬天用红花艾叶泡脚有很好的保健效果,既温暖全身,还对睡眠有益。而且这些材料在中药房里很容易买到,价格很便宜。红花有活血化淤、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艾叶有抗菌、抗病毒、抗过敏和增强免疫等功能。另外,艾叶属于凉性的草药,可以用来祛除脚气和脚癣。
泡半小时最合适
据调查,将20位经常疲劳的运动员进行中药泡脚实验,第一组每晚睡前只进行简单的温水洗脚;第二组睡前温水泡脚30分钟;第三组睡前中药泡脚30分钟,隔日进行;第四组每晚中药泡脚30分钟。结果显示,第四组缓解疲劳的效果最好。
5.中药泡脚,能治愈失眠吗 篇五
许良 上海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擅长治疗以失眠为主症的相关内科杂病和中医康复养生指导。
一位读者的咨询邮件:
我是一名失眠症患者。最近在报纸上看到《失眠泡泡脚,当晚就睡好》的标题。细看,才是介绍一种泡脚的中药,需要打电话邮购。据介绍,这种方子含有十余味名贵中药,能从源头攻克失眠等症。文章中还提到:据用过的人讲,泡脚当天就有奇迹发生,用者会迎来三大变化:当天入睡快,精神愉悦;1个月就能睡得香,血压变平稳;以前睡不着,现在睡不醒……请教专家,这种泡脚方到底是否真的如此神奇呢?失眠问题是否能用这种方法解决?作为失眠者,我应该怎么办?
脚部是仅次于心脏的重要部位,分布着大量的毛细血管,用温水泡脚能更好地刺激经络,振奋人体的脏腑机能。因为,当人手和脚的温度高出卧室室温时,入睡将更快也更容易。在人体为入睡做准备时,身体力行的温度调节机制会将热量由身体中心向四肢等边缘部分转移,并通过手和脚血管的舒张将热量向周围散发。这一过程与人体褪黑激素的释放紧密相关。而该激素可促使人体进入睡眠状态。研究表明,手脚皮肤中血管扩张,是人即将进入梦乡的“最明显标志之一”。而且血管扩张程度越大,人入睡也相对更为容易。就此而言,泡脚确实有助眠的功效。
但是,泡脚看起来简单的一件事,其实却是大有学问。首先,要了解泡脚的宜忌。这位读者提到的泡脚方里含有所谓“名贵中药”,到底是哪些药呢?这一点很关键。
曾经看到网络上流传一种泡脚药方:即艾叶+红花,一些患者就开始效仿。可是,因此去就医的却不少,且多是高血压病患。他们用该药方泡脚后,感到头晕,血压波动也较大。原因是:艾叶和红花均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高血压患者用此方泡脚,易发生缺血,引发头晕。实际上,高血压患者更适合使用菊花、枸杞子、桑叶、丹参等与冰片少许煎药泡脚。所以,这位读者首先要搞清楚自己到底是不是适合使用这种泡脚方。
一般而言,泡脚基本有二种方法:热水泡脚和中药泡脚。这位读者提到是中药泡脚。而中药泡脚又分为两种情况:中药煲好后用来泡脚,使用中药泡脚片来泡脚。中药煲好后用来泡脚,也就是用煲好的中药水来泡脚,泡脚方式于普通泡脚差不多。另一种中药泡脚方式——中药泡脚片来泡脚,与直接煲中药来泡脚的效果差不多,只是中药泡脚片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只需要放到热水中溶解即可。
不过,由于中药泡脚都是选配药方来针对一些疾病进行泡脚的,所以最好咨询中医后,让中医帮助调配好药方,这样可以针对性治疗一些疾病。这位读者患有失眠的毛病,最好找有经验的正规中医院的医生求治,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治疗,包括使用中药泡脚方,不宜擅自邮购药物泡脚。另外,对于过分夸大疗效的广告,患者要保持一分警惕。需要说明的是,中药泡脚只能起辅助治疗作用,千万不要把它当作治病方法,以免耽误病情。
其实,热水泡脚也同样能起到助眠的功效。就是单一的用热水泡脚,不添加任何附加物品,所使用的器具与其他泡脚方式无异。实践证明,单一的热水泡脚,一样可以加速血液循环、通气血、排毒、提高新陈代谢,同样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要注意用热水泡脚的时候不要泡到大汗淋漓,因为身体失水过多容易虚,泡到后背微微出汗额头轻微冒汗即可。
Tips
泡脚的4个提醒
1. 根据体质、年龄、性别等选适合的泡脚方 体质弱的女性,如痛经、月经不调、脸色发紫的,可以用艾叶泡脚。气虚的中老年人,可选用党参、黄芪、白术等补气药。需要活血补肾的中老年人,可选择当归、赤芍、红花、川断等。泡脚时各药取15~20克,用砂锅煎煮,然后将煎好的药液去渣倒进桶里,再加入热水,每天浸泡30分钟。
2. 宜用木制盆桶泡脚 中药泡脚不要用金属盆和塑料盆,否则药液有效成分会损失。为什么要选择木桶呢?一是比较容易保温,二是贴近自然。
3. 有些情况不适合泡脚 皮肤有新的破损、伤口时要暂停使用中药泡脚。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不宜泡脚。
6.用中药泡脚可赶走四种不适 篇六
1.生姜祛枣
生姜在中医上属于辛温解表药,有祛寒解表的作用,而且毒副作用较小。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脚。
一般取15~30克的生姜(约为中等大小的姜半块),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10分钟左右。煮好后,将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觉到烫为宜)。泡脚时水要没过踝部,最好边泡边搓双脚。
用生姜水泡脚一段时间后,怕冷的症状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桂皮消肿
桂皮,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它与花椒都是家庭中常用的香料,二者都有温肾壮阳的作用。用它们泡脚,对那些因肾病起的水肿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所谓肾源性水肿,主要是由于肾脏功能问题或出现疾病而引起的水肿。一般首先发生在组织疏松曲部位,如眼睑或面部、足踝部,以早晨起床时最为明显,用手指按压水肿部位的皮肤可出现凹陷。
如果出现了肾源性水肿,可以用花椒和桂皮各15克(一小撮或一小块)煮后泡脚,煮法同煮生姜的方法一样: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10分钟左右。煮好后,将全部水倒出,再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连续用此法泡脚能够起到一定的消肿作用。
3.艾叶温肺
据《本草纲目》记载,艾草是性温、味苦、无毒曲一味药。它具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于针炙,故兄被称为“医草”。用艾草泡脚还能够改善肺功能,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
艾草泡脚的方法和生姜泡脚的方法相近,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干艾草煮水泡脚,煮法与前面提到的相同。身体寒湿重的病人,每周可以用艾草泡一次脚。
还可在用艾草水泡脚的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10粒干红枣加两片生姜,加十碗水煮两个小时)作为辅助,温肺效果更佳。
4.红花晴珠癌
红花是一种妇科常用中药,它能够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冬季容易发生冻疮和皮肤皱裂的人在秋季应该提早用红花泡泡脚,可以起到根好的预防作用。
取红花10-15克(大约一小撮)煮后泡脚,能够预防和改善冻疮。
【泡脚中药包】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