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2024-07-09

小学语文课如何构建高效课堂(16篇)

1.小学语文课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一

抓中心句,精心巧设计

李雪梅

关键词句,对一篇文章而言,指的是能揭示文章核心意义的词句;对课堂教学而言,指的是能实现教学目标的词句。文章中往往有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这些句子在文章中统领全文,或揭示中心,或蕴含深意。教学中如果能抓住这些句子设计教学主线,能起到高屋建瓴、纲举目张的作用。

如《老人与海鸥》一文中“十多年过去了,老人每年冬天都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在文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因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抓住老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及海鸥的动作的句子来体会彼此的深厚感情。这句话最直接的表达了老人与海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教学中就可以围绕这句话来组织教学主线。先抓住“和”一字,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用“和”而不是用“对”,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白老人对海鸥的感情是亲人般的感情,而海鸥对老人的感情也是亲人般的感情,那么人与鸥之间为什么会有亲人般的感情呢?然后,引导学生从“老人照顾海鸥”与“海鸥送老人”两方面体会彼此的深厚感情。首先让学生从“老人喂海鸥”“给海鸥起名字”“与海鸥说话”等几个方面抓住老人的外貌、语言、动作等体会老人对海鸥的无私的爱。每一方面体会完毕后,都归结到这句中心句上。在层层深入的朗读中,学生被老人对海鸥的无私的爱所打动。接着是教学海鸥送老人的的部分。引导学生抓住海鸥的动作,从“翻飞盘旋”到“肃立不动,瞻仰遗容”再到 “飞扑、鸣叫”的悲壮画面,感悟海鸥对老人那份令人震撼的情,每一个场景感悟完毕,都再归结到中心句上,学生在层层深入的感情朗读中,都为老人与海鸥这样真挚的感情而动容。整节课抓住了课文的主脉,牵一发而动了全身,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看似简洁的教学环节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好多课文都有这样的关键句子,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伯父就是这样的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詹天佑》中的开头一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爱国的工程师”。《怀念母亲》中“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这些句子设计教学主线。

总之,在阅读中抓住关键词句精心设计,能快速而深入地理解课文,体会情感,在阅读教

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小学语文课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二

提高备课实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笔者认为,教师的主要精力要放在钻研教材,了解学情上,书写教案的精力要少花。优秀的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是先吃透教材,而不急于动笔,总是先思考从哪里着手讲、怎么讲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不仅关注教材,更会关注学情,他们会不断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怎么样,搭建什么样的教学平台才会让学生最容易理解课文。所以优秀教师在备课时,不是物化备课教案,而是拿自己的知识储备从容面对学生。

二、精心巧设教学方法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助力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构建高效课堂需要教师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灵活精心地设计教学方法。如《荷花》一课的讲授,教师可以以“美”为主线设计教学过程。以发现美、感悟美、意会美作为红线来串起整个课堂教学。这样设计主要根据学生学习兴趣,从表象的美到意会的韵,由表及里,由浅人深,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最后让学生自己的情感与文本所表现的情感产生共鸣。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让学生理解、积累与运用语言,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将听、说、读、写、思等整合成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发展。另外教师还应该根据学情,灵活、客观地指导学法,哪怕是一课一法,只要方法得当,就会使学生终生受益。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的教学法不能是繁琐凌乱的。我们要善于对教学方法进行梳理整合,真正做到有效。如学习《白鹭》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白鹭“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我反复琢磨,设计了一个提问,就是让学生找出自己觉得最有情趣、最有味道的词句反复品味,然后谈感受。学生充分自主阅读之后,了解了白鹭的形态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最后学生的回答不仅有声有色,而且都闪现着智慧的灵光。当然,要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的节奏。比如教师除了有效提问外,还要学会倾听。有的教师刚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要学生说出答案,这种教学方式无疑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还有的教师一味让学生讨论交流,却不做任何要求,这样,没有教师的有效指导、组织、引导课堂就谈不上高效。

三、宽松的学习氛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润滑剂

充满自由欢快、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润滑剂。现在的课堂要有幽默、欢声笑语、神采飞扬。不能正襟危坐,没有轻松。构建自由、宽松、愉悦的课堂是我们每一节课都追求的理想境界。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求知。所以,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放下架子,用抑扬顿挫、娓娓动听语言进行课堂教学,着力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四、课堂练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证书

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证。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除了随堂练笔式的作业练习外,还应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与课堂情况,精心设计一些作业供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包括随堂检测练习、课后作业练习、单元过关测试、阶段抽测等。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每一次作业完成,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做到认真审题、细心答题、耐心检查、规范书写。要通过作业的认真批改、订正工作,测试的定期进行,实现差生的转化与班级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优化的练习不仅使学生进行了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新颖题能使学生增加很多课外知识,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另外,巧妙设计的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实践表明,好的练习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

五、通过合理的评价构建高效的课堂

新课程改革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从教学实际来看,大多数老师用的都是激励评价的方式。激励性评价从教学效果来看,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评价手段,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促进学生不断进步。激励评价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师在运用时,一定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切忌分寸失当,过多过滥。只有做到该激励时激励,才能更大地发挥激励的积极作用。同时笔者认为,要适当地使用教育惩罚。教师惩罚学生,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它与尊重学生并不矛盾。因此,必须惩罚的,教师要理直气壮,不必遮遮掩掩。但要特别指出的是,惩罚必须合理、适度。再者,要讲究惩罚的艺术,着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后,要注意惩罚与其他教育手段的整合。只有激励与惩罚共存,学生才能在“吃一堑”、“长一智”。

3.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效率 质量水平 高效性 方法策略 新课改 分析

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对于教学的改革发展与进步提升有着直接的作用和影响。新课改背景下,进行高效课堂教学环境以及氛围的构建,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发展,成为学校教师教学实践中普遍追求的目标。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主要学科,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教学部分,它主要以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的教育培养为主,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以及语文素养的激发与培养,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高效课堂教学的追求与构建,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同时,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促进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新课改要求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高效课堂教学理解为,通过一个和谐融洽、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与氛围的构建,来实现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充分调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教学课堂。针对新课程标准中对于高效课堂教学的这一理解认识,结合当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主要存在有以下问题和特征。

首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为课堂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多数学校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开展中,多重视对于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传授,过分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技巧以及语文素养的教育培养,导致与新课标中理解高效课堂教学目标出现不相符。其次,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展中,还存在着课堂教学的方法相对比较陈旧和落后,多数学校在课堂教学中还是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以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为主,在学生主动性学习精神以及探究思考学习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欠缺。再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不够高,缺乏主动性学习精神与学习习惯。小学生多处于贪玩好动的年龄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低效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明显不高,从而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又是进行学生主动性学习习惯培养与形成的关键,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和积极性,自然不愿意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和学习中,必然影响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与课堂教学质量效率的提升。最后,在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观念的影响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对于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以及发散创新思维能力等的培养不重视,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与学习过程中,不能够大胆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也不敢主动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认识,长期以来就容易形成相对比较单一并且压抑的课堂教学氛围,与高效课堂教学中和谐融洽、良好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和环境不相符,也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严重现象和突出问题。

二、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方法策略

结合上述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认识和理解,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展中,应注意通过对于传统课堂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法的转变改进,同时注意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课堂规划以及教学备课的质量效率,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灵活与综合应用,重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实现和谐融洽、良好愉悦的课堂氛围营造,同时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来实现学生课堂教学中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与发散创新、探究思考的学习精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提升。

首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对于传统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式的转变,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率,主要结合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式对于课堂教学的制约束缚以及不利作用影响,为了打破这种传统模式的制约束缚,进行高效课堂教学环境与氛围的构建,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率,就需要在课堂教学开展中,对于传统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式中不利因素进行摒弃,应用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率。比如,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与新课程标准中的课堂教学观念目标相结合,探究出了“先学后教、当堂进行训练”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重对于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和作用的尊重培養,帮助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形成,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率。

其次,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还应注意从提升教师的备课质量上,进行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引导性的关键作用,教师的备课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教学的吸引力,通过提升教师备课质量,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则十分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提升教师备课质量,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计划设计中,注意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在根据教材内容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和发散思维与创新精神的提升为目标,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制定,实现教学发展与提升。

最后,还应注意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结合学生兴趣与个性特征,进行学习小组划分,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共同努力来实现教学的改善提升。同时在进行课堂问题的设置与提问过程中,还应注意保证问题的简练性与直接性、生活化等,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与解决中,实现学生学习兴趣与良好学习习惯的激发培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效率。此外,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与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等,来实现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改善提升。

三、结束语

总之,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普遍追求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学的提升发展与改革进步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进行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构建的分析研究,有利于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学民,林崇德,申继亮.小学语文和数学教师课堂信息加工能力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6(6).

[2]蒋英美.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1).

4.小学语文课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四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共同参与的教学与学习的活动是复杂的、灵活的一种行为。小学语文的内容在近年来的课改中,变得愈加的丰富和精彩,同时也给教学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因而,语文的高效课堂也由此而生了。

多少年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直都是先由教师先写出教案,头头是道地讲给学生听,并将有关问题拟出答案;学生则是记笔记,背答案等。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一直是处在一种主导的地位,学生只有被动的接受状态,也就是教师依据事先教案中所安排的计划内容,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学生先学什么,再做什么,这完全是一种机械式的模式,一种教学固有的模式。如:教师依据教案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学生的记忆用得多,思维用得少。这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必然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耗时多、效益低。

对此,如何构建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呢?这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从教师的素养上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着、感动着、快乐着、收获着;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放飞思想、张扬个性、形成能力;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融入智慧、生成智慧。我认为,要形成一种高效的课堂模式,这是必然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了解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在对待认知的情感上,应该都是遵循着这样的规律: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首先应是一篇情感丰富,富有内涵的文章。学生对它感兴趣,对一个老师来说,是最好的契机了。同时也要求教师是个有文化底蕴的人,他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敏捷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语言不同于普通语言、它是被教师赋予感情、韵律和美化了的语言。

教师运用这种情感化了的语言去讲课,就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感情上的共鸣,充分显示出教学语言强大感化学生心灵的作用。比如:在学习《黄鹤楼送别》一课时,我首先播放了古典的音乐。学生在优美的乐声中,欣赏着由要搜集来的画面: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水面迷蒙的美景。同时引导学生:在这多么美丽、迷人的春天里,置身美景中的人们在说些什么?快打开书读读吧!你们想知道吗?带领着孩子们怀着好奇心,怀这疑问的读起课文来,围绕着“话别”二字,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同学们的求知欲、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自然流露,对古诗意境的体会和感悟也自然升华,如此,学生又怎能不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呢?

二、生生互动,共同参与,充分享受和谐快乐课堂

生生互动,共同参与,充分享受和谐快乐课堂,就是要师生在课堂的活动中,有效的进行活动,进行情感之间的交流,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致,充分享受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这一过程。

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们想一想,说一说,读一读。或者可以分成小组进行议一议,说一说。这样,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课堂才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在学习《春笋》一课,我就会让孩子们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先在组内交流探讨。如:雨后春笋们是怎样的从土中钻出来的,春天是如何的到来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的?由于学生相互启发,互相补充,互相纠正,在相同时间里,发言、动口的机会多了,讨论的问题更有个性化,更完整了,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自主,就是主体主动地进行学习,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让学生个性化地学习。再如在识字课上,学生们在认识新字时,可以由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可以用组词记忆生字,还通过小组内讨论字的组合方式,如何记忆识字的方法,对于偏旁,是否可以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顺口溜等方法进行记忆呢,在学生记住生字的同时,提高了他们探索意识,发展了个性,发挥了创造力。在自主中探究交流,充分利用学生间的互动,达到共同学习,互相提高,和谐高效课堂的要求。

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效率

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效率,语文的提问技巧也是一门艺术。目前来说,用提问来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这是语文教学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在课堂上问什么,怎样问,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对于活跃课堂的气氛,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要选择得当,这样既可以能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使教学更加的有目的性。选择提问方式不当则可能使整节课变一团糟,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如何设计提问正如画龙点睛一样,选准时机,巧设疑难,问在点子上。例如在教学《嫦娥奔月》一课后,问学生:如果你遇见了月亮姐姐,你有什么美好的心愿要送给她时,学生的回答让预料不到的。有的说:我想送多多的月饼,挂到天上和嫦娥阿姨做伴。有的说:邀请她到家做客。还有的说:我想和嫦娥一块儿居住月球„„在思想和思想中,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思维与思维产生了真实的撞击,闪烁着智慧之光。

四、以趣结尾,意味深长。

小学语文课是堂欣赏课,要用心的去体会她。她代表着学生童年时的情感,经历和感受。她如同母亲般的轻轻教诲,如同父爱般的深厚,她的情感是丰富的,或是慷慨激昂,或是低声吟唱;或是娓娓道来。小学语文老师要善于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一堂高效的课不仅是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教学过程,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尾,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简而言之,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我们追求高效灵动的课堂,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也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我们要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而采取灵活多样教学方法,不断地摸索和积累,不断地前进,在课改的路上,和众多教师和学生一道,自主、合作、探究;让我们做好同行的“同路者”和学生的“引路人”,为高效课堂营造自主的、发展的空间;让我们的课堂高效起来,充满气息和活力;让学生学得更加的精彩,学得更好!

如何使一年级语文课堂轻松高效

一、组织好课堂教学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先决条件

1、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刚刚踏入校园进行正规化的学习。先把规矩给他们定下来,赏罚要分明,利用好前半节课,后半节课可以做练习或者游戏,不要把教学内容安排的过多,以免学生疲惫不堪,不仅没学到你意想中的知识,还使他们在下一节课中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入手,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我们可以做一些小奖品,比如小星星,小红花等鲜艳可爱的东西。在上课前,可以这样说:“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喜欢吗?如果今天谁上课坐的最端正,耳朵最灵,发言最积极,不做小动作,不说悄悄话,老师就奖给他。比比看,今天谁能得到这些奖品。”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课堂形式灵活多变,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课堂形式单一,很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劳,从而转移注意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想方设法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如:课堂上的小游戏、小表演、猜谜语、小活动等这些环节都能很好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而且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小活动是最好的,能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当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可以运用事先约定好的一些口令组织教学。同时还要要求一年级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课堂控制能力:一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绪易激动,即使是一点小事也往往让他们兴奋半天,其行为突出表现为:大呼小叫、拍手、离开座位跳跃等,所以教师要在突发事件刚出现苗头时,就及时给予转化或制止。具体做法是:教师说“一、二、三”,学生马上作出回答“请坐端!”。师:“

一、二”。生:“安静”。师:“眼睛”。生:“来了”(看黑板)等。也可自编儿歌激发学生兴趣、组织教学。如:“上课铃声响,赶快进课堂,书本摆整齐,安静看前方。”(教育学生不要大声喧哗,静候老师上课);“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 “耳朵耳朵在哪里?”“耳朵耳朵在听讲。”课程进行一半时可以活动一下如: “点一点,摇一摇,拍一拍,扭一扭,笑一笑(哈哈哈),坐坐好。”小朋友对“笑一笑”特别感兴趣,当说“坐坐好”时,都坐得很好了。教师和学生一唱一和对儿歌,既简单,又很有节奏感,使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走神的机会。我们要认识到在一年级课堂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抓好纪律的关键。你要求学生做的每一件事,必须事先让他们清楚。然而,我们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让孩子知道你要他们做什么,怎么做,先怎样,再怎样。哪怕是放几个学具,放哪儿,怎么放,都要说清楚。一开始的细致对以后的教学会非常有用。

3、老师讲课时要使用儿童化语言。一年级孩子不同于大学生,只要老师讲清要求就行,他们自制力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做事凭兴趣。比如做连线题,如果老师说让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学生一听肯定会感兴趣。如果哪个学生找错了或还没有找到朋友,老师说:“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帮他?”学生听了觉得很亲切,他们很喜欢听这种语气,老师用这种儿童的语气跟学生说话,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之,一定得蹲下与孩子们说话。

4、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一听到表扬就会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同学受到感染。当学生回答正确完整,老师即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可以说“你真棒” “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你说得真好”等,为了带动其他学生,老师这时可以抓住时机说:“还有谁能像他那样说?”要是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声”或“送小红花”等方法鼓励他们,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励,体会成功的喜悦,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更加坚定学习的自信和勇气。

二、大胆尝试合作作学习,实行冠军小组激励机制

一年级学生虽然年龄小,不会合作学习,但是他们活泼好动,最喜欢群聚。如果教师善于指导孩子开展合作学习,他们一定会喜欢这一新型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效益。下面我谈几点做法。

1、合作读书。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注重每个孩子的发展,班上几十个孩子,要在一节课中指名每个人读书是不可能的。我就利用合作的形式,让同桌俩互读互听,或四人一组,一人读三人听,边听边纠正。小家伙们读得认真、听的孩子们听得可细心哩,争着帮助纠错。给了每个孩子读书展示的机会,变少数人的课堂为每个孩子的课堂,在合作中让每个孩子都能把课文读正确。

2、合作识字和听写。每篇课文中都有生字新词,一年级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和识字方法,课堂上我充分给孩子自主识记的时间,因为语文学习是自主实践的过程,在他们自主识记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会从同伴那儿学到更多的识记方法,增强记忆的效果。听写也是我教学每篇课文必不可少的基本练习之一。我经常采用同桌或前后桌同学一对一地听写,这时,每位同学都处在积极的合作状况中,无论报的还是听写的同学注意力都很集中,而且报的同学边报边能发现写的同学的错误,既能帮他及时订正,又可以在写的同学书上做记号,以引起他以后的注意。这样,学生记忆生字新词的效率就高了。

3、合作背诵。低年级小朋友要求在课堂内把课文背过,不留到课后去自我盲目背诵。课堂上经过我的指导,孩子们用自己的方法,一般都能背起来。如果细听,会发现还有添字,掉字,或换词的现象。一节课的时间也不允许我让孩子们一个一个地都背给我听,让其他同学坐在那里干听。这时,我就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在小组里找喜欢的伙伴帮助边听边纠正,互听互背中共同提高。这样下来,背诵的正确率高多了。

4、合作演练。低年级每篇课文都有可演之处,所以每课一演也成了我课堂教学的特色。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演练的内容和人数。孩子们在合作分工演练,调换角色演练,评价演练中,入情入境愉悦地再现语言,活化语言,学透了语言。

5、合作口语交际和复述课文。在我辅导练说的基础上,为了让每个孩子在口语交际课上都有口语交际的机会,就让孩子们在小组内轮流练说,小组内其他孩子边听边评议,再推出本小组说得最好的同学到全班同学面前来练说,根据选手说的情况给小组加分。这样每个小组都不甘示弱,选手们都争先恐后得把自己最好的状态表现出来。合作学习使孩子们想说、敢说、乐说,这岂不是实实在在的有效教学么?

为了激励同学们合作学习的兴趣,我们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即评选“冠军组”。每天根据每组同学的表现评出当天的“冠军组”;每节课也可以评出本节课的“冠军组”;到周末再根据一周的表现评选出班级的“冠军组”,学校颁发“冠军组胸章”。每月再评出各班的月“冠军组”,并进行拍照,制成喷绘版面,贴进橱窗。这一系列的“冠军组”评选活动,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合作学习的热情,把合作学习推向了深入,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学。

三、培养课前预习的好习惯,提高课堂效率

从一年级上期,我就注重培养孩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学新课前,我布置这样的预习:(1)借助拼音或课后生字表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出段号(3)用圆圈圈住绿色通道里的生字;用方框框出田字格里的生字,并读熟生字。(4)练习给生字口头组两个词,仔细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重点笔画,等等。这样坚持下去,做到预习常态化,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一年级是一个人学习的起点,我们一年级老师责任重大,我们既要让孩子喜欢学习,还要给孩子一个欢乐的童年。因此,我们要为一年级的孩子构建一个轻松高效的语文课堂,让孩子在欢乐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幸福成长。

小学一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浅谈

齐镇中心小学王宁侠

高效课堂是现代教学中提倡的教学方式。我认为所谓高效课堂就是高效率的课堂,即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并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高效地完成后学习任务,并且效果良好的课堂。构建高效课堂需要师生合作。高效课堂对师生的要求较高,需要师生提前做好大量的充分的准备工作。由于各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较大,我认为在构建高效课堂时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找出与学生年龄、学习能力相适应的模式或方法,方能达到“高效”。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对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能力为零,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

刚入学的孩子纪律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有的甚至听不懂话,面对这样的现实,我认为课堂组织是“高效”的关键。这个阶段的学生各种学习习惯才开始形成,所学知识很简单,只要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注意听讲,积极思维,大胆表达,认真完成作业,就算达到“高效”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半学期后,学生的学习习惯基本养成,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如知道了笔画名称、掌握了书写规则、会拼读音节„„这时要开展高效课堂就和前半学期不同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学生课前读通课文。他们这是虽然没多少学习能力,但是他们完全能依靠课本和仅有的知识来解决不认识的字。阅读中,有拼音的可以借助拼音,没拼音的,可以根据课本提供的查字表读通读熟课文,这就为课堂学习打下了基础,也培养了阅读习惯。

二、自学生字。学生已经有了拼音知识和书写方面的基础,他们完全可以读准字音,分析生字的笔顺,为课堂学习节约了时间,就有更多的时间去质疑,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让学生多“说”。小学生好动、爱说,在学习上,他们动嘴能力远远强于动手能力,可以根据这个特点,设计巧妙的、明确的小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他们“说”起来,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采取多种手段开展教学。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爱唱、爱画、爱动,在教学时,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采用“演一演”、“唱一唱”、“画一画”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高效”的目的。

5.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篇五

青冈县柞岗中心小学 王海英

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不再是机械、呆板地按着预设好的教案讲授知识,而是结合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和需要,进行有效调整,以动态化的生成推进课堂教学的发展,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精心预设和巧妙生成的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的视野也由此变得更加开阔,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巧用预设,并由此促成巧妙的生成呢?

一、精心科学预设,奠定生成基础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化、多样化的生成过程。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形成有效的预设。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充分地运用学生的信息,掌握有效生成的各种资源,让课堂教学富有生机和活力,创造出更多的精彩!

1.预设要密切结合学生实际。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预设应该首先考虑我们所面对的“受众”,做到“量身定做”,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兴趣特长、心理特点等诸多因素。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结合学生实际,从学生关注、熟知、感兴趣的话题中,去挖掘整合教学的资源,从而为语文课堂教学开发出无穷的源泉,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消化能力”,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中留出相应的空间,为动态的生成创造有利条件。

2.预设要合理组合学习内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是将教材的知识给予简单的再现,而是一个动态化的富有开拓性的过程。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透彻的解读,真正体悟出教材编写的意图,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学目标进行总体的把握,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组合、增减,使语文教学的方案突出针对性和目标性。3.预设要密切结合学习主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像一篇优美的散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握这篇“散文”的主题,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要紧密结合这一主题进行教学的预设,同时还要结合教学的主题来创设可以促成动态生成的问题,如此,教师才能更有把握地去面对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没有预设的情况时,教师才能做到从容地、智慧地应对,而不是方寸大乱,措手不及。

二、巧妙促发生成,发挥生成作用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将学生反馈出来的信息,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预设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在预设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超越,这样才能使教学更显活泼、趣味的无穷魅力。

1.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智力、思维方式、特长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允许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独特观点,并以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使他们在教师的启发和引领下,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感受到求知的愉悦。

2.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善于倾听别人的叙述是一种教养,对于教师来说,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畅所欲言是了解学生的主要途径,通过倾听,教师可以充分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感,帮助教师与学生形成良好有效的互动,因此,教师要善于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发出的繁杂的课堂信息,进行甄别、过滤,充分运用可以转化为良好的生成的教学资源,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3.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探究。学生知识水平、思维特点等因素决定了课堂生成具有片面、缺陷等问题的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有效保证预设的生成,还要以灵活性、创新性催生预设以外的收获,与学生一起营造一个充满生机的课堂。

6.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篇六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东堡小学 宋 博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基本途径。然而怎样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益,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值得我们教师深思。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本文初浅的从营造和谐课堂教学氛围、做好师生互动两方面,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进行阐述,交流一下自己的教学感想。

关键词:钻研教材 吃透教材 备好学生 和谐 兴趣 鼓励 师生关系 师生互动

回顾自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二十年的历程,有许多尴尬的场面,至今历历在目。在一次学校组织校内课堂教学技能大赛,我课前精心的准备,设想非常完美,然而走进课堂,学生对我的提问,却没有积极的回答,此时的我心情焦急,害怕完不成预定的课堂教学目标,于是这节课就成了我的独角戏,一节课下来我累出一身汗,学生却有些茫茫然,教学效果自然不佳。这样的场面还有好几次,反思原因正是因为教师没有充分备好课、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做好师生互动的原因。这些显然与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理念、精神相违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个人有以下三点初浅的看法:

一、钻研课标,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充分备课。

1、钻研教材,把握大纲的整体要求。

语文课标对小学语文不同学段教学提出不同的要求。所谓课标,就是教学的标准,教学的依据。标准不清楚,就不可能吃透教材的精神,就不可能准确把握教材的训练要求,教学就可能出现盲目性。吃透课标,才能抓住教学三维目标,抓准教材训练点对教材进行处理、加工、设计,才能把语文课教得有效,才能把课讲实、讲活。

2、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便很难让学生理解,更谈不上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教师应有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

3、了解学生,备好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

实际水平的具体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了解学生的内容包括他们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和思维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等。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照顾大多数的原则,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重难点,同时考虑相应的教学措施。在具体备课时应根据学生的程度不同,设计适当的问题提问适当的学生,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和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从而在课堂上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积极参与课堂,踊跃举手发言,敢于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

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1、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进学生持久学习的关键因素。学生只有对学习发生了兴趣,才愿意去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才会自觉接受知识,才会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如我在教学生学习《草原》一课时,遵循学生的兴趣特点,课前精心制作课件,课堂通过在欣赏动听优美的音乐和欣赏美丽的草原从而感悟草原的辽阔、美丽等内容,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挑逗起来了。在通过多种形式朗读之后,教师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或表扬、或指导、或听范读后再读,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向前迈进了一步,真正做到读中悟情,以读促进学生理解。

2、巧设民主课堂情境,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想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首先就要教师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并且教师还要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老师不训斥,不惩罚,要耐心指导,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给予及时地肯定,并鼓励他们。如:我在教学时,放下架子走下讲台,将自己也列为学习的一员,与学生们一起操作,一起讨论。对表现出色的学生以“你真行!”、“你真棒!”、“你很好!”等来表扬他们,对学困生不厌恶、不指责。更是耐心地指导他们、鼓励他们。常鼓励他们说“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来”等,让学生感到老师和他们一起动脑,一起学习,这样就慢慢地打消了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和隔阂的心理,于是在轻松愉快地合作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益于构建和谐课堂。

教师可以用爱心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之本,尊重学生是师生关系之基,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课堂上,老师一张真诚的笑脸,一

个信任的眼神,一句温馨的叮咛,一次真诚的交流,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使教与学互相融合。布满师爱的课堂才是和谐的课堂。当然师爱是“泛爱”,而不是“偏爱”,这种爱是无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无论学生的成绩优劣、素质的高低、也不论学生家庭的贫富,教师都应一视同仁,坚持平等的原则。多给学生一份关爱,多给学生一份温暖,那么师生关系肯定会多一份融洽和谐。师生之间的互爱才是最理想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起点,而学生对教师的喜欢则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终点。俗语说:“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喜欢你,就会对你所教学科产生爱好,就会将他们的热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创造出生气勃勃的课堂。那么布满生机、爱好的课堂不就是和谐的课堂吗?要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当然我们每一个教师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教师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某一方面的人格魅力去赢得学生,如:用良好的师德和高尚的情操去感化学生;用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去吸引学生;用饱满的激情和毫不吝惜的微笑去感染学生;用得体的着装和文明的举止去塑造学生。教师只有在学生面前树立人格魅力,才能使我们课堂面向全体,才能使课堂气氛始终保持“智力紧张,情绪轻松,”才能教育学生成为一个健全的人,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益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有益于师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益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益于学生智育的形成和提高。

三、做好师生双向互动,激发学生兴趣。

1、创造条件,留给学生交流机会。

在语文课堂,教师提出问题之后,要留给学生思考空间和发言的机会,同时尽量鼓励倡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要让学生感受到,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换言之,就是要把提问题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样的课堂互动,就由单向走向双向了。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甚至插嘴,释放出学生的学习智慧。所以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关注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一节成功的课堂不是观看课堂中那些优等生精彩绝伦的发言,更重要还要看教师对差生的关注程度。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把学习上取得成功的欢乐带给儿童,在儿童心理激起自豪和自尊,这是教育的第一信条。”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帮助学生成功是每一位教师的义务。因此,教师在组织师生互动时,必须关注学生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尽量引导不同层面的学生参与互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语文学习活动的机会,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给他们提供一个表现的舞台,让他们展示不同层面的思维水平。

我在语文教学中就做到了分层提问,把简单的问题留给差生,他们回答对了,就给予热烈的掌声,把稍难的问题留给接受能力好的学生,让他们有点学习的压力,激发他们积极思考,从而调动了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灵活处理课堂,保证教学有效互动。

教师门都知道课堂教学并不是按照我们预定的教学思路不变的,会随机生成教学资源的。教师要善于根据课堂教学资源的生成,不断调整互动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课堂的有效教学。首先教师善于倾听,善于捕捉课堂中生成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要随时实时注意引导,注意把握师生互动的时机,教师要发挥参与和组织者的作用,使课堂朝着有利于学生的方向发展,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因此而精彩。其次,师生互动需要深化提高,教师要发挥指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提升思维的层次,引导梳理,促进学生思维的有序化。

总之,只有教师精心备课,做到胸有成竹,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真正做好师生的双向互动,才能让学生如鱼儿在辽阔海洋中自由自在游来游去,如鸟儿在蔚蓝的天空中展翅翱翔,轻松快乐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在短暂的四十分钟课堂中达到预设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喜悦!

2012年4月

作者简介:

7.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篇七

一 、更 新 理 念 ,变 “主 宰 ”为“主导 ”

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自己面临的对象———学生, 他们是活生生的人, 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观点、方法,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将课堂的“主宰者”变为“主导者”。“导”是沟通教与学双边关系的主要形式,对于“导”,叶圣陶先生是这样解释的,“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 卒低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可见,“导”不是“包”,不是一切由教师来包办代替, 也不是“灌”,不是一厢情愿地强行注入,更不是“牵”,不是硬逼着学生跟着自己的教学思路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 一切从学生出发, 真正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 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课堂上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知 识底蕴是 教学之本, 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是语文教师教好课的基础。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一系列情境,如,生活情境、图画情境、实物情境、活动情境、挑战情境、问题情境、体态情境等等,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变得喜学、乐学。好的导入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很快地进 入到积极 的学习状 态中。

1.创设情境入新课。教师导入新课的形式多样, 不仅让人耳目一新, 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神话故事导入,精彩画面导入,旅游景点导入,师生共做游戏导入等。教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

2.创设情境品文本。小学语文课是欣赏课, 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种多样,或慷慨激昂,或如泣如诉,或缠绵哀婉。语文的学习是美文的欣赏、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质的培养。斯霞老师讲得好:“讲课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 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就变得很低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课文本身所蕴含的情感因素,或以情传情,或以景传情,或以声传情,打动学生的心灵, 使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 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产生满足感和快乐, 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改进教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带着知识 走向学生 不过是“授人以鱼”, 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给学生一些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体会;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问题, 让他们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这才是成功的教育。如,对于“破”字减去部首加上部首变成新字的教学中, 以儿歌的方式呈现出来就是:“有土堆成坡,有水连成波,披衣床上坐,被子多暖和……”这样的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 让学生一下子认识了好多字。又如,揭示“手”字作为部首的变形规律: 在字的左半部是“扌”旁,有“拖、抱”;在字的右半部是“攵”旁,有“救、攻”;在字的上部变为“爫”头,有“采”;在字的下部为“手”字底,有“拿”。这样的识字方法不只局限在一字的识记上, 而是由一个字拓展到好多个字, 更让学生学到了有效的识字方法。

8.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篇八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情境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改革中如火如荼地开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目标。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的追求,具体体现在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有效。那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从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小学生目前正处于思维形成的初步时期,在课堂中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这时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正是有效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例如,在学习《精卫填海》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前收集的相关图片、音像资料等设置情境教学,让学生对这则寓言故事进行理解,在此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了,课堂有效性才能够得到提高。

二、实施小组合作讨论,促进师生有效互动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教学相长的,这就需要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实施小组合作讨论,让师生能够有效互动起来,进而调节课堂气氛,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小组合作讨论环节中,教师要积极防止提问不当,造成讨论成为“闲聊”的情况,要提高小组合作讨论的效率。例如,在学习《毛毛虫的故事》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完法布尔的实验之后,可以提出“法布尔做这样实验的原因”让学生分组讨论,当讨论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选举小组代表发言,让所有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这样一来,小组合作讨论的有效性得到提高了,课堂效果也就得到提高了。

三、合理运用激励评价,引导学生建立自信心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组织者和激励者的作用,让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增强,对学生和自己产生信心,进而克服心理障碍,不断地在学习中挖掘思维潜力,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回答问题,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评价,不能挖苦打击学生,要肯定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在课堂作业中,教师针对学生做出的解答,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评价,即使有问题也要委婉地提出,不能一味地说缺点而忽视优点。针对学生平时的进步,教师要毫不吝啬地表扬学生,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程瑞雪.提高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目标上下位联系有效性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9.如何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篇九

集贤小学

唐仲君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科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科学方法、能力、态度的提升;注重学生科学概念的自主建构和完善;科学课堂探究活动的开设率越来越高,科学教学越来越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但我们也发现当前的科学课堂也存在一些问题:虽然场面上热热闹闹,但真正进行科学探究的少,而且探究的比较肤浅;学生在动手,但动脑太少,思维的参与度不够,有的学生是在玩而不是探究。因而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不理想,这直接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能力,那么究竟教师如何实现科学课堂的有效性呢?小学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因此认为以学生为主体,探究为核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激活学生 创新思维是高效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

一,研读教材,对教材进行有效处理

新课标指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与学生实际分析并处理好教材,既要把握住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又要分析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能达到的目标。要实现科学课堂的有效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当地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有效的处理,能为有效教学打好基础。

(一)全面、系统地了解整套科学教材。

科学教师必须对整套科学教材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学科本质,并且要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学得心应手。如果教师不清楚教材中知识关联性,同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肤浅,不能融会贯通,教师的课堂教学就会有局限性,很难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必须对使用的教材作深入的研究,这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根本保障。

(二)准确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用教材教”必须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熟练把握的基础上,是在充分理解编者意图的基础之上实施的。要明确每个单元在教材里面的来龙去脉,每课之间的联系,活动之间的结构,活动本身的价值。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种植我们的植物》一课时,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观察植物的一生。让学生自由结组回家种植。过了几天一问,种植物的学生少的可怜。于是我就将这个实验进行改动,让学生带来各种各样的大饮料瓶,在教室里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通过这一改动,使学生有了充足时间观察,同时将科学课的学习延伸到课外,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增强。这样不仅完成了教学内容,又保护和提高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让学生知道科学课学习不仅在课堂上,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三)开发、拓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有科研意识,具有课程设计的能力,特别是要有这样一种能力——能够捕捉到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的科学,及时地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这其实就是在创生课程。组织学生对这些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和探究,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质疑、探疑、释疑。例如一些突发事件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如讲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时先提去年日本海啸、汶川地震、唐山大地震等,讲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时可联系我国的航天技术……这些都是可以和课堂教学相联系的。再比如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跳高的时候为什么要助跑?汽车刹车后为什么还要行驶一段距离?鸡蛋煮熟后为什么要放在水里浸一下?像这样的问题学生很感兴趣,乐于探索。教师要把握好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不断用层层深入的问题保持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学习热胀冷缩前,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世界上有一座著名的建筑物,是法国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塔高300米,就是这座铁塔,一年之内要变化12厘米,是什么魔力使铁塔变化12厘米?通过设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生就会随着老师设置的疑点,不断的思索下去。

二、科学课高效教学要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

(一)高效课堂教学首先是学生自主的学习

以往的课堂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没有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去摸索、去探究,让学生达到探究的目标,获得科学概念。高效的课堂,还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一些学生可以创设出新的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在汇报交流时,学生也可以运用不同的方式来完成。在教学五年级《设计制作小赛车》时,我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可以用什么做动力呢?怎么让小车跑得更快更远?其实这是对本单元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对学生学习的检测。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能够找出用橡皮筋、气球等做动力驱动小车。但怎样让小车跑得快,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宁人惊叹。学生所进行的是自主的探究、自主的实验和个性化的实验总结。只有这样的活动才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创新的能力得以有效培养,才能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

(二)高效课堂教学要以探究为核心

“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悟”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主要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把课堂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激发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践活动,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合作,懂得思考。

1、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自主探索的氛围。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材关注的重点转入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让科学探究活动成为课堂自然的需求上。活动前准备是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的设计以学生身边的资料或亲历生活中的事情为主线,通过学生准备课堂的实践性资料和搜集相关信息资料的活动,做好方法与心理准备。这样的设计,为教学注入了更多的学习设计的内涵.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1课《小草和大树》一课时,教师上课前带领学生到学校操场和实验室后的小树林里采集各种植物,在采集过程中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植物的特点、给植物分类等,引领学生在探究中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使学生课堂上的科学探究活动有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和比较明确的目标。

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就能抓住重点,有的放矢,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教学效率。

2、亲历灵活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课的乐趣 高效课堂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效益,关键是把握好探究重点。活动的设计要有效,并且吸引、适合学生,活动要有内涵,有纵深的层次,活动之间结构清晰,有1+1大于2的效应。在教学三年级《浮与沉》一课时,设计本课第二课时的主要探究问题“怎样使沉着的物体浮起来?怎样使浮着的物体沉下去?”时,分析学生的认知背景,从科学现象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切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了类似科学研究的探究方式“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小组合作实验——搜集整理信息——交流结论”,这种探究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得以实现。

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发展各种能力。使学生在经历探究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初步了解通过改变物体形状、增大空间等因素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认识到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方式与手段。

在交流环节,首先根据同学们掌握的方法,解释一下几个开始上课时的小实验;然后,展示一些图片:船的发展史。让学生将探究到的科学知识用来解释生活现象、应用于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改变物体沉浮的理解,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科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通过学生的交流,深刻体会“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有效的指导交流

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学法指导,学生会少走很多弯路;教师高质量的教学归纳和小结,学生的思路就会清晰。

教师应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学生会遇到什么困难?教师怎样指导?哪些是学生思考不到的或者考虑不全面的?这都是需要教者适时把握的。过早地介入,学生思考得不够成熟,丧失了反思的机会。过迟地介入,学生由于长时间地碰到难题而没有得到解决,会丧失以后探究的信心。因此,教师应是小组中的质疑者,是生疑的非难者,是探究的引导者,是释疑的促成者。如前段时间在教学的三年级《磁铁的力量》属于游戏里的科学这一单元,在本节教学中,学生先通过自己实验(玩磁铁)从而发现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道理,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适时引导,用反问、假设等方式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和依据,这样才有利于后面的全班交流讨论。

三、高效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发展

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实现预定教学目标时与学生的互动,教学是有预设的,但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课堂教学中生成是永恒的。不注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反应,忽视生成性问题,没有师生的互动,课堂的有效性就会降低。因此,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关系到课堂有效性提高。教学中教师有时一个很不起眼的提问或点拨,学生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高效课堂教学既要关注学生当前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高效课堂教学的主要标准。当然,学生的进步不能只局限于知识的掌握,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不能只靠训练,而要靠思维过程,要靠个性化的思维,更要靠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总结加工。但把知识转换为技能是要靠训练的,这种训练能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学习成绩;但这种技能也能压抑人的创造性、想象力。所以高效的科学课堂教学就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其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

如:《寻找动物和植物》一课,学生通过室外的探究活动,观察记录了许多的小动物和植物,并发现了好多有趣的现象。在组织学生汇报时,教师专门问学生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儿?学生有的说发现了“蚂蚁正在搬运食物”、有的说发现了“紫薇花的花心里有小小的,白色的虫子”;有的说发现了“一个马蜂窝”;还有的发现教学楼的走廊那儿有小燕子的家……学生个个听得津津有味,一片收获的喜悦。多次地体验,学生的探索精神就会更加强烈并逐步发展起来。

10.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学习体会 篇十

传统的语文课堂,老师认为只要好好的教课认真的备课,学生完成任务就是可以。但是,从高效课堂的理论中我懂得了我们不仅要好好讲课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可以说语文课堂的发展是迅速,复杂多样的。不过,我认为,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从高效课堂的理论中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读文本

那么什么是“文本”呢?语文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语文课文。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文本有大美而不言,只有用心与文本对话,才能重拾文本的美丽。怎样才是用心的解读文本那?

首先要做到正确解读文本。正确解读文本就是指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首先要“钻进去”,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然后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只有正确解读了文本才可以把课文的精要提炼出来。

其次还应做到多元化地解读文本。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园,教师把学生带进这座“花园”,不仅要让学生看到红花,还要让学生看到绿

草。因此我们应该秉承一种欣赏并悦纳的良好心态尊重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

最后应做到超越性地解读文本。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超越文本使孩子的文学素养更厚实,使孩子的人文素养更沉实。

二、巧设计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对课堂教学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与创新,更注重素质教育,体现灵活开放,尊重个体差异,倡导体验参与,促进学生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强创新研究,勇于进行教学改革,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和谐、民主、开放的课堂环境中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让语文课堂更加和谐高效!

再次语文课堂要注重简单。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何谓简单?“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要改变繁琐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纵观许多特级教师的优秀课例,他们无一不是遵循这样的原则,实现了教师在简单中教,学生在快乐中学的教学境界。

三、讲方法

死板的严肃的让学生有紧迫感的课堂是不会有效率的。可能当时

会有些成果但过一段时间,又会忘记。所以只有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由此看来,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

(一)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老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

(二)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创设浓厚思考的氛围,让学生一直处在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中,让他们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加以适时点拨,无疑对学习效率的提高大有好处。

(三)课堂练习巩固拓展。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了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题更使学生增加了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

11.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篇十一

高效课堂,是对课堂不断优化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让所有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必构建一个能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参与课堂的模式。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我们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才能达到高效,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对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薄认识。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效率。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单一的教学方式。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进而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改变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多、主动思考少的现象。

在教学方式手段上,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会把同学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通过声、光、色、形,将教学过程直观地、形象地、生动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在设计导入环节时,更容易把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再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努力钻研教材,做好课堂反思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课本是教师教课的依据,是最权威的参考资料。所以,老师要慎用参考书,认真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对教材做到烂熟于心。

备课是教师积累知识,不断提高的过程,提高备课实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打造高效课堂之关键。

课堂反思是一节课上完之后,对自己本节课的一个反思,包括值得继续发扬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做好课堂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课堂上提高效率。

三、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具体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其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最后,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不能相同。

当然,在备课时,不仅要关注教材,更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怎样使自己预设的目标最接近学生的思维发展区;搭建什么样的平台才会让学生最容易走近目标;如果学生在这里出现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调整教学变数才会让学生走出困境。

四、认真研究并设计好课堂提问

第一,课堂问题设计必须有效。首先,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学生认真思考。其次,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能引导他们快乐地学习,能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提问的方式必须有效。好的提问方式应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提出一些能够与学生基础相适应并能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而且有一些思考含量。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课堂提问不在数量,而在提问的思维含量。

第三,问题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或太少。

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

课堂节奏把握的好坏是一堂课是否高效的关键。课堂上,有的教师给学生提出了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六、积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制度

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已为我们广大教师所喜用。

“合作学习”把问题放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体地位会更加突出。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相互合作下学习,使学生互相检查、帮助、促进。同时还要投入小组活动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七、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学,创建学习型课堂

在师生合作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两者地位是平等的,应该平等交流,合作学习,创建学习型课堂。

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应学知识、积极思维、提高能力。学生则完全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学习,对所学知识主动探索、认真思考、深刻钻研、相互讨论、敢于质疑、主动提问,变过去的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灵活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八、优化练习布置,巩固学生知识

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题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可以使学生增加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更充实。另外,设计合理巧妙的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精神,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有效的练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九、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出动人的教学情境与氛围。小学课文绝大部分是情文并茂的美文,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以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

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舒心。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然后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中,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2.浅析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篇十二

关键词: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一、认真解读教材, 做好备课工作

备好课是教师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前提和基础。在给学生上课之前, 教师必须要认真研究教材, 对需要讲解的课文进行深入解读与深刻领会, 把握好学生的真实水平和文本客观表达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而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点, 重点关注文本内容的整体性。这样, 才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将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传递给学生, 让学生陶醉其中, 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和感受。

具体而言, 首先, 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 深入钻研教材, 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小学课本中所选取的文章都是教育学家经过深入研究层层筛选的, 是作家真实的生活写照与对生活的真切感悟。因此, 教师在解读文本时, 一定要密切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当时的心境感受, 用“心”、用“灵魂”与文本对话, 挖掘出文本内最精华的部分, 并准确提炼出来, 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在文字符号所构筑的精神世界里漫游, 并在其中实现自我发现、提升与成长。其次, 教师要以学生为本, 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对教材实施二度开发。小学语文教材虽然是针对小学生编写的, 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但是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毕竟与当代小学生存在着一定距离, 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文本领悟上的障碍。所以,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强调的:“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学习理解课文, 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情感的波澜, 从而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沟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能够做到深入浅出, 将自己对文本的深刻感悟以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与方式恰当地表达出来, 以便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真正领悟文本内容。

二、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重要途径与有力保障。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而要让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 教师就要遵循开放的教学理念, 开阔教学思路,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教师要避免拘泥于传统的、单一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那样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觉得语文课乏味、无聊。因此, 教师要大胆革新, 勇于尝试多样的教学方式。首先, 教师可运用一些激趣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教学过程充满乐趣, 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 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语言魅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搭建和谐的互动平台, 点燃他们渴求知识的导火索。此外, 还可以运用“谜语引趣法”“悬念引趣法”、激将法、游戏比赛等方法, 将“激趣”贯穿课堂始终, 营造出思维碰撞的良好氛围, 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 巧妙设问。恰当的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也是灵活的教学手段之一。提问的时机、方式要选择得恰当而巧妙, 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具体来说, 教师在提问时要做到:置问于教材的关键处, 置问于教材的疑难处, 置问于教材的矛盾处, 置问于教材的含蓄处。教师必须细细揣摩, 对症下药, 问到关键处, 问到有用之处, 问到学生心里去, 问出水平来, 才能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三、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

在小学阶段, 学生获取的知识有80%来自于课堂, 因此, 教师必须要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 做到课前定准训练点、课中加强策略指导、课后进行多维训练与评价, 如此才能构建出高效的课堂。首先, 定准训练点是引领课堂低耗高效的导航灯。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 定好单元和各课的训练重点, 同时还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从共性薄弱处定准训练点, 这样才能“定”到点子上, 提高课堂效率。其次, 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这是减少学生做无用功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在练习中给予学生以画龙点睛的指导, 并因势利导, 在举一反三的训练中引导学生少走弯路, 在找联系、找分析、找对比中, 让学生学会不同的学习方法策略, 通过导练结合、统筹兼顾, 激活学生的思维, 引领学生向更高的层次迈进。最后, 多维训练与评价是增强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兴奋剂。教师在课后要加强对学生的多维训练, 在训练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巩固学生的所学, 指导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做到学以致用。而评价则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的有效手段, 科学合理的评价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以鼓励、肯定学生为主的积极评价, 能够有效促使学生树立信心, 不断享受到进步与成功的快乐, 不断获得进步。

四、总结

精彩高效的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 教师应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灵动和谐的教学风格, 努力追求一种扎实简约而又高效的课堂;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让学生有充分的诵读、想象、感悟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这样, 才能保证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才能让高效课堂在我们的实践和探索中开出娇艳的花朵, 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张辉.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1 (4) .

[2]徐红艳.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改革探讨[J].现代阅读, 2011 (21) .

[3]王丽娟.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 2013 (53) .

[4]何新锋.探索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春天[J].陕西教育, 2014 (10) .

[5]颜红女.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文理导航, 2012 (6) .

13.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篇十三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常妙娣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益店镇张庄小学(722403)

【摘要】当老师用高效课堂的模式上完一节课,课堂气氛热闹非凡,可课后收来作业却不尽人意,于是又换一种方式,表情严肃,要求严厉,学生在高压之下吸取的知识还是不会活学活用。因此我们必须用最简单直观的方法,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用既权威又幽默的态度,教给学生既快乐又容易接受的知识,让学生肯学,想学,会学。

【关键词】直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权威;幽默

我常常问自己什么是高效课堂,有人说,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我觉得何谓最小,何谓最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挺难。

有时候当我们满怀激情地给学生上课,课堂上热闹非凡,一片欣欣向荣,可是到完成作业时,老师愉悦的心情没了,取而代之的只有失望。于是又换一种方式,表情严肃,要求严厉,虽然学生在高压之下知识灌进去了,可课堂气氛没了,学生满是恐惧和呆滞。在这种对立与矛盾之中,我不断的反思,然后得出了自己一点小小的心得:用最简单直观的方法,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用既权威又幽默的态度,教给学生既快乐又容易接受的知识,让学生肯学,想学,会学。

1最简单直观的方法

要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心理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将数学知识直观化、情境化,还原知识形成和应用的生动场景,使定性的知识呈现灵动的状态,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数学课充满情趣与活力,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兴趣盎然地掌握数学知识。

另外现代教育技术形声结合,声画并茂,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优化教学过程,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一课时,课件出示两个一样大的角(角1的边长一些,角2的边短一些),让学生猜想这两个角的大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有的说角1大,有的说一样大。然后,教师课件演示把两个角移动在一起正好重合。这就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画面清晰,直观动感,趣味横生,学生看得仔细,想得认真,既获得了正确、清晰的概念,又能充分感知到知识的形成过程,自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有效的教学要采用多种方式和策略,用一种方法教学,学生容易乏味,教学效果不可能理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领学生探究式学习,具有使学生学会合理性思考、真正掌握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的明显优势,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有裨益。应该说:只有在课堂教学把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放在首位,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高效课堂的构建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3既权威又幽默的态度

列宁曾经说过:“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可见,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给人带来欢乐,其主要特点为:妙语连珠,动人心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也能融入幽默的艺术,那么就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看到深刻的启迪和教育,真正把课堂变成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精神乐园。

例如有位老师幽默巧解鸡兔同笼难题:有头100个,脚240只,问:鸡兔各有多少只?学生看到题目,议论纷纷,有的用心算,有的用笔算,始终算不出结果,学生思路纷乱,一时想不出好的解决办法,师问:是什么搅乱了你们的思路啊?生回答:每只鸡有两只脚,每只兔子有四只脚,如果兔和鸡的脚的只数一样就好办了。

于是教师说,我命令:全体兔子立正,像人一样两脚着地,提起前面的两只脚。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个个睁大了神奇的眼睛,师说,现在兔和鸡的脚只数相同了,上面有100个头,下面有多少只脚呢?学生齐答:200只。师说:和原来脚的只数比,少了多少只?学生回答:40只。老师问:这四十只脚到哪里去了呢?学生回答:被兔子提起来了呀。师又问,被多少只兔子提起来的呢?学生一下恍然大悟,欢呼道:兔子20只,鸡80只。这样一个抽象而枯燥的题目,在老师幽默的教学中,变得那么浅显,生动而有趣,犹如满天迷雾被太阳驱散,一切东西都看得明明白白。

14.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体会 篇十四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要着眼于课程目标,特别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目标,认真贯彻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利于终身发展的知识能力建构。

一、培养语感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前提

语感是我们对语言的直觉感知的能力。是对语言的敏感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也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基础。培养学生语感,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多读。多读是我国学习语文的传统经验。只有多读,才能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多读是指什么呢?我认为多读一是指遍数多,二是指数量多,三是指种类多。这对于一篇文章来说:遍数多,就是要求在课堂教学时,要让学生把课文多读几次,甚至做到熟读成诵;数量多,就是指学生读的文章篇目多,除课堂上学的文章以外,还要开展课外阅读,读一些相关的作品;种类多就是指读的书中,不管是童话故事,还是寓言故事,不管是儿童文学,还是古典名著,都可以读。另外,在读的方式上,也并不是说随便,也是有要求的,那就要努力做到朗读。这就需要重视读的训练,并通过老师的示范,让学生领悟到朗读的艺术,使之受到感染,从而对学生进行读的指导。二是多写。在让学生多读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多写。让学生学习自己记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写日记。让学生把读文章时所想到的内容,转化为书面的文字,想到的多就多写,少就少写,一句两句,一段两

段。

三是多拓展。拓展就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把语文的学习落实到具体的各项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亲和力,毕竟,只有“爱”,才可能“学”。

二、创新教法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

新的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与传统的语文教学相比,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为师生开辟了自由驰骋的广阔空间。大部分教师已率先运用“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大胆地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观念转变了,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化,传统教学中“教”在前、“学”在后的“教师一言堂”场面被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平等参与等生动局面所代替。但是要想真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就得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1、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不浪费一分一秒

效率的含义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获。衡量一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小学生每堂课仅40分钟,而教师传授知识需要时间,师生双向交流需要时间,学生自学实践也需要时间,因此40分钟对教师对学生都是极其宝贵的。怎样才能充分地利用好这40分钟呢?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在教学中,努力做到巧问、精讲,压缩问与讲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训练说、读、写。也就是要将教师传授知识的时间,师生双向交流的时间以及学生实践的时间三者恰当地分配好,并让它们相对独立而又互相渗透,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

2、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选择和运用正确、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因此,对不同类型,不同体裁的课文应该使用不同的方法。如:阅读课文就应该以学生自学为主。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所以,教师应采用自读笔记、模仿类比、合作讨论、练习互评等方法,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相应的讲读课文学到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课文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实践证明:教给学生正确的自学方法,是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它,一定会受益无穷。因此,在教学中要时时提醒学生把读和说、读和写结合起来,即在阅读时口、手、眼、脑并用,以提高阅读效率,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讲读一篇讲读课文,教师更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应该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教给学生钥匙,让学生学会自己开启知识的大门。

3、训练学生读写,培养学生能力

教师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字词能力、理解句子能力、质疑问难能力、分析段意的能力、归纳主要内容及写作特点的能力、以及参与课堂活动的能力,如讨论、发言、游戏、表演等等,以期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讲是为了不讲”的境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训练学生能力,最重要的是要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因为,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获得提高的前提。“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文章的内涵在不断地阅读中就能体现出来,而且在广泛的阅读中也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在学生阅读的同时,让学生随手写下读书感受、心得,在加深学生理解的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保障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第一学段,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三学段的阅读量达到145万字到400万字。”因此,语文教学除学习课本内容之外,还必须完成阅读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内用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首先对阅读对象进行指导。即根据学生的年龄、学生的知识现状,本人的兴趣等方面帮助学生选择什么样的书。其次,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三是让学生养成边读边写的阅读习惯。要求学生能根据所读书的内容选用不同的方式写读书笔记。如:低段学生可以摘抄好词佳

句;中段学生可以写感受;高段学生可以写成篇的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最后,让学生养成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自己解决困难的习惯。

15.浅谈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篇十五

一、先学后教, 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自学, 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如每篇课文的生字生词、作者简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等等。这样也可以使学生能够凭借自己手中的工具书、参考书、学习资料等加以解决, 教师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啰啰嗦嗦地去讲解。对于中上等学生而言, 教师的讲解索然无味又浪费时间;对于差生来说, 他们更是毫无兴趣可言。因此, 教师要转变角色, 把毫无意义的讲解变为学生的自学和讨论交流, 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发现、点拨启发、随堂检测。这样一来, 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差生, 都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教学效果肯定会好。

二、学案导学,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 以导学为方法,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途径, 以问题为核心, 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 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总抓手, 其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学案的内容可以包括。

(一) 学习目标

即学生需要了解、掌握、运用的知识要点。教学目标是整篇导学案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学生学习前对自己学习方向的把握, 同时也是学生自我反思学习效果的凭借。

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不同, 学习目标通常指学生能够自我评价、教师能够依此进行量化的显性目标, 而能力和情感、态度 (如思维能力的培养、积极的情感体验等) 等隐性目标则是通过显性目标的达成过程和结果自然实现的, 一般不宜以学生学习目标的形式呈现。

(二) 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

教学重点依据课标中的具体要求等确定;教学难点是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 便于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自己的学习。

(三)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是学生自主探究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或其根源的重要环节, 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探究过程与问答, 切忌只是一些生硬的知识填空, 应把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不管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结构特点, 将知识点设计成具体的问题。问题应简单明确, 切忌含混不清;要能够启发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 切忌停留表面;应尽量以问题回答式呈现, 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积极参与, 避免或少用填空的方式, 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 对号入座, 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问题设计应有层次, 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 由模仿到创造, 由表面到实质的原则, 将学生的思维逐渐引向深入。本环节, 学生要通过解决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 学会独立学习和思考, 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 合作交流

这一环节是学生在自主学习、掌握较简单知识的基础上, 把那些理解起来有困难的问题提出来, 和小组内的同学探讨交流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环节最易流于形式, 往往出现学生表面交流实则部分学生一言堂或未就根本问题组织交流等情况。因此, 教师要设计学生有必要且急于交流的内容, 一般除了交流自学内容以验证学习结果外, 教师还应设计学生较难独立完成或有可能产生歧义的问题, 让学生通过交流拓展思维。如句子的理解, 规律的总结, 方法的差异, 感受的独特等。

(五) 展示反馈

展示是全班学生集体交流和教师引导、深化的重要环节, 也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这一环节, 通过学生展示、生间交流和不断纠正, 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逐渐趋于准确和全面;教师适时而有针对性的质疑和点拨, 更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渐趋深入。

(六) 达标检测

在本环节,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紧扣本堂课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的习题, 巩固当堂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师生共同检验学习成果。反馈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既可以是书面练习、检测, 也可以采取提问、展示、练习等其他形式。

(七) 自我评价

学生通过对照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以及反思学习过程, 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价, 可以与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 以改进和优化学生的学习。

三、质疑问难, 在交流中共同进步

学贵有疑。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 在分析文章时, 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把自己的困惑在课堂上大声地讲出来, 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疑难提出后, 如何解决呢?

首先, 要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 由组长负责, 大家共同探讨交流所有的疑难, 整个活动由学习小组的组长统筹安排。学习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 由组长负责记录, 然后安排全班交流。这样, 就能形成你问我答的局面, 有时甚至出现辩论, 学生七嘴八舌, 课堂气氛活跃, 场面热烈。学生都在积极主动地思考, 谁也不甘落后, 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这样的课堂, 再也不枯燥乏味, 课堂轻松自在, 师生都沉浸在美的感受中。

四、总结提升, 系统知识体系

在课堂学习中, 学生谈收获, 分享劳动成果;质疑问难, 交流学习的问题。此时, 学生收获了许多的知识, 但是, 它们是支离破碎的, 这就需要教师把知识系统化, 给学生以完整清晰的印象, 这样, 才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掌握以及具体地运用。

五、随堂检测, 查找知识漏洞

课堂教学结束后, 教师要随堂检测所学的知识, 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所学的内容, 这样, 便于教师及时调控, 查漏补缺。教师可提前准备试题, 或者利用黑板、投影仪等设备, 试题不必面面俱到, 也不必过多, 就是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侧重于教学重点和难点, 用5道左右的习题, 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 看看学生掌握情况。从答题情况, 教师可具体分析出优秀生、良好生及合格生等存在的不同问题, 从而更好地调控教学。

六、注重反思, 提升教学水平

课堂教学结束后, 教师一定要善于反思。课后反思不但有利于总结教学的经验教训, 而且还能更新教学理念, 不断提高自己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如在平时教学诗歌单元时, 我的教学流于形式, 没有深入探讨。正是经过不断反思, 我学会了结合背景去透视诗的意境, 借文字去感化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思想受到熏陶, 有感情地诵读, 直至背会全诗等。

16.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阅读课堂 篇十六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203-01

一、激发阅读兴趣是课堂高效阅读的基础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很多老师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经常用故事导入新课,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巳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巧妙的导入语、过渡语能自然地将学生带入文本意境当中,让学生未接触文本就有一种要探询究竟的欲望;激励性的评价语和蕴含哲理而又意味深长的小结语,自然更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欲望。

二、引导自主探究是课堂高效阅读的核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学生在课堂上自主阅读探究,是高效语文阅读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核心。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之一,就是颠倒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跟着教师转,不仅教学效益低下,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高效的阅读课堂不是关注教师讲得多么精彩,而是关注学生学得多么主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自主学习、思考、探究,才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能力,从学习中获取知识,从而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效率。

三、诱发大胆思考是课堂高效阅读的催化剂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新课程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基本切入点。于是,在学生有了敢问的勇气时,教师要从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参与讨论上进行培养。在引导学生时,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从多种形式、多种层次求得多种答案。这样,使学生不仅“爱问”,而且“会问”,形成较强的质疑解疑能力。教师还要给学生质疑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

四、倡导学生合作探究,打造高效课堂

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能够显著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合作学习不仅要求教师成为合作小组中的一员,与学生保持双向的交流,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这样,合作学习就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社会性和效率,也就提高了学习的活跃性和有效性。合作学习是阅读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组汇报展示又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关键所在。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和阅读要求,积极为学生搭建各种展示才华的舞台,包括听、看、说、读、思、写、演等,激扬学生生命个体的潜能和活力,让他们合作交流,使课堂真正地“活”起来。合作交流展示是一个动态的、多元的过程,需要教师加以指导、引导和培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地确定汇报展示的形式。例如在教学《尊严》时,各小组展示异彩纷呈:展示课文朗读的小组,能根据人物的特点分角色朗读,活灵活现地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精彩句段的小组,能结合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等。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是智力和思维发展的源泉,通過广泛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使学生获得知识底子、智力基础乃至情感、审美基础。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各学段的阅读量,由此可见,阅读积累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多么重要。只有保证了学生的大量阅读,才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精彩;有了学生的精彩,才有了高效的课堂阅读教学。少年儿童是人生阅读的黄金时代,应充分利用学生“记性好”这个阅读生理优势,恢复“朗读涵泳”的优良传统,让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多背诵一些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名著,多积累一些终生受用的文化知识。

上一篇:古代委婉表达爱意的诗句下一篇:换个角度看冬天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