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民族精神

2024-09-23

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精选12篇)

1.传统文化民族精神 篇一

“继承传统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主题班会

三年七班

一、班会时间 2015年9月28日。

二、班会目的

1.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承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 化。

2.培育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成才报国的远大志向。

3.懂得以实际行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主持人 杨爽 朱家赓

四、班会准备

准备朗诵稿、演讲稿、歌曲。

五、班会过程

(一)班主任讲话

师:同学们,在人类历史上,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续不断、生生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连续进步、自强不息,自

2(3)说说你知道的民族精神的内容。(生说,自由发言。)3.行动中渗透。

韩卓越:我们知道了这么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那么我们也应该学习继承优秀传统,从现在起养成文明的习惯,做一个合格的学生,弘扬民族精神。要做到哪些呢? 生发言:讲文明、懂礼貌、积极、勤奋、爱劳动等。

孙炜鉴:文明就是综合素质的体现。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文明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学生积极举手发言。

周喜哲:谈吐举止要文明。慢步轻声,礼让右行。课上坐要坐正,站要站直,让学生懂得这也是对老师的礼貌与尊重,更重要的是利于学生自身的身体健康。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交谈用礼貌语言,行为举止文明。

王一州:每一节课前充分预习,课上专心听讲,抓住重点。认真复习及时巩固,独立、按时完成作业。利用课余博览群书,从中获取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

六、班会总结

真正的民族精神和真正的文明素养不是一时能养成的,它应该体现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认真学习和领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讲文明、懂礼貌,做一个合格的文明小学生,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传统文化民族精神 篇二

【真题回顾】

1. (2013·安徽文综卷·9) 安徽山清水秀, 人杰地灵, 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 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 这体现了

(1) 区域文化各具特色, 异彩纷呈 (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3) 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4) 区域文化相互借鉴, 融合统一

A. (1) (2) B. (1) (3)

C. (2) (4) D. (3) (4)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 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材料中“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这一信息可知, 区域文化各具特色, 也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依据“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一信息可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1) (2) 正确且切题。 (3) “决定”说法错误, (4) 不符合题意。答案为A。

2. (2013·新课标Ⅱ卷·19) 《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 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 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 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它

(1) 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 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3) 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4) 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重要体现

A. (1) (2) B. (1) (3)

C. (2) (4) D. (3) (4)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意在考查考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台湾风物图卷》的丰富内容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台湾风物图卷》被誉为台湾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故 (1) (2) 符合题意。 (3) 说法错误, 割裂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4) 观点错误, “走向同一”违背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趋势。答案为A。

3. (2013·四川文综卷·6) 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

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 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 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 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 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 中华民族精神

(1) 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2) 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3) 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4) 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 (1) (2) B. (1) (4)

C. (2) (3) D. (3) (4)

解析:本题考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文化知识理解相关现象的能力。材料突出了万众一心、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 在不同时期对中华儿女战胜艰难险阻的作用, 故 (3) (4) 正确;材料不是强调不同时期民族精神内容的不同, 而是强调民族精神的作用, 故 (1) 排除; (2)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为D。

4.[2013·新课标Ⅰ卷·39 (1)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 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 (第6版) , 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有的人反对, 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 很是惹眼, 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 是对汉语的污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 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 在国际化, 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 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 而非简单的拒斥。”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 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 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汉字的重要性等知识, 要求考生不仅有深厚的学科知识, 而且能够准确地描述和阐释事物, 做到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本问属于开放式设问, 考生持赞成或反对的观点皆可, 但考生必须结合材料说明理由。答题时考生务必分析材料, 根据材料中持不同观点的理由寻找答题的切入点, 如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文化的多样性、汉字的内涵与作用等, 考生能否做到从材料到知识的迁移是答好此问的关键。

参考答案:观点一: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汉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传承中华文明需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 保持汉语的纯洁性。不反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字母词, 但《词典》是规范语言文字的范本, 不应收录, 至少不应在正文中收录,

观点二:支持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其一, 收录字母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字母词的使用, 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 是汉语言文字具有活力的表现。其二, 《词典》收录的字母词数量很少, 不会使汉语成为混杂的语言而损害其民族性。其三, 字母词的使用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考点精讲】

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2.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4.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5.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应试策略】

2013年高考延续了以往高考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力度。从考点看, 主要集中在中华文化的特征和包容性、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中华民族精神作用等知识上;从设题看, 选择题多为时政材料型和引文型, 重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整体难度中等, 如安徽卷第9题、新课标Ⅱ卷第19题、北京卷第24题、四川卷第6题等;非选择题既有收敛型, 如北京卷第24题 (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作用) , 又有发散型, 如江苏卷第35题 (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 、新课标Ⅰ卷第39题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 知识整合度高、灵活性强, 重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能力。

在2014年备考复习时, 考生应特别关注中华文化的特征和包容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和措施等知识, 并注意把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等知识的内在联系;应特别重视引文型选择题和发散型非选择题的解题技巧;应关注国家之间、区域之间、民族之间文化的异同和交流以及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和模范人物身上所折射出的民族精神。

【创新演练】

1.2013年9月6日, 以“信息化时代汉字的书写和传承问题”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汉字书写和传承高峰论坛》在京举办。与会专家呼吁, 汉字是我们文化的根, 是滋养我们现实生存发展的血液, 在网络时代, 我们不能“握着鼠标忘了笔杆”, 汉字不能沦为失落的文明。这是因为

(1) 汉字对于展示人类的精神世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 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4)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A. (1) (2) (3) B. (2) (3) (4)

C. (1) (3) (4) D. (1) (2) (4)

2.2013年10月, 由国家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山东举行。本届艺术节标志“祥和”取“祥和如意、和谐安康”之意, 融合了山东宽厚质朴的民风、祥瑞和谐的社会风尚。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标志的这一设计体现了

A.各美其美, 和而不同

B.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C.薪火相传, 一脉相承

D.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2013年10月11~14日, 澳门第十一届妈祖文化旅游节在澳门隆重举办。回答3~4题。

3.澳门的旅游文化资源丰富: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几百年来和睦相处, 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 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1) 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2) 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3) 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4) 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 (1) (2) B. (1) (4)

C. (2) (3) D. (2) (4)

4.应主办方邀请, 湖南省政府协助澳门举办了本届妈祖文化旅游节。协办妈祖文化旅游节, 是弘扬“妈祖”同根文化、促进湖南与港澳台及海外合作交流、展示湖南改革开放发展成果和湖南人民精神风貌的难得契机。上述材料

(1) 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 体现了是中华各民族文化从个性差异走向共性同一 (3) 反映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4) 表明了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A. (1) (2) B. (3) (4)

C. (1) (3) D. (2) (4)

5.“中国梦”, 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 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它将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这表明

(1)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一个民族和国家起促进作用 (2) 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3) 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4) 中华文化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A. (1) (2) B. (1) (4)

C. (2) (3) D. (3) (4)

6.2013年8月31日下午, 第十二届全运会开幕式在辽宁沈阳奥体中心举行。本次开幕式和以往最大不同在于充分响应党中央勤俭节约号召, 是一场非常精简朴素的开幕式。整个仪式从始至终体现着精简朴素节约文明这四大元素, 不请大腕, 不燃放焰火, 取消文艺演出, 改在白天举行, 真正回归了体育本身。精简朴素节约文明的开幕式, 是基于

(1) 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2) 人创造了文化, 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3) 传统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4) 勤劳勇敢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A. (1) (2) (3) B. (2) (3) (4)

C. (1) (3) (4) D. (1) (2) (4)

7. 材料一:

2013年8月3日, 由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2013年海外华裔及港澳台地区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在北京开营。来自世界55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4000名青少年欢聚北京, 游览了长城、故宫、颐和园等历史古迹, 参观了“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等现代建筑, 了解了祖 (籍) 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见证了当代中国的繁荣发展和美好的前景。北京活动结束后, 营员们还将分散到中国各地继续寻根之旅活动。

材料二:中华文化与西藏文化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一方面, 以汉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对藏族文化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 西藏文化也对中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离开西藏文化, 中华文化就不完整;离开中华文化, 西藏文化就不会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中华文化的繁荣有赖于西藏和其他地区民族文化的繁茉, 而中华文化的发展也必然有力地促进包括藏族文化在内的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的繁荣。

结合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1) 试从“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角度告诉参加“2013年海外华裔及港澳台地区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的营员们, 中华文化为什么博大精深, 蕴涵着无穷的魅力。

(2) 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 说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国梦”的深刻解析。中华民族的昨天, 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 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 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国人民从不屈服, 不断地奋起抗争, 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这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需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请你分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 中华民族精神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参考答案:

1.B (1) 表述错误, 文学艺术对于展示人类的精神世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3) (4) 都是对汉字的正确认识, 故B入选。

2.D标志“祥和”融合了山东宽厚质朴的民风、祥瑞和谐的社会风尚, 体现了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故D入选。A强调了文化多样性, B强调了文化创新, C强调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均与题意不符。

3.B材料反映了澳门的宗教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都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 表明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 故 (1) 当选;在澳门, 中西方文化相互交融, 体现了澳门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故 (4) 当选。 (2) 中“决定”的表述错误; (3) 在材料中未体现, 不选。

4.C材料“同根文化”“合作交流”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各族人民具有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1) (3) 正确。 (2) “同一”说法错误, 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4) 在材料中未体现, 不选。

5.C“中国梦”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 体现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激励着中华儿女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说明了优秀文化对人的积极作用和民族精神对民族发展的重要性, (2) (3) 正确。不同性质的文化有不同的作用, (1) 没有区分出文化的不同性质。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4) 说法错误。

6.D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勤劳勇敢的有机内核, 开幕式做法体现了勤俭办体育的理念, (1) (2) (4) 正确。 (3) 错误,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7. (1) (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蕴涵着无穷的魅力, 这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 这种文化的包容性,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2) (1)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 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这其中也包括藏族文化。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包括藏族文化在内, 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 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4)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8. (1)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 使全国人民同心同德, 共同奋斗, 促进“中国梦”早日实现。 (3)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能够激励全国人民勇于战胜圆梦过程的艰难险阻, 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和世界和平, 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能够保证“中国梦”在实现的过程中不偏离正确的方向。

3.传统文化民族精神 篇三

关键词: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民族团结精神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2-103-2

0 引言

新疆的稳定与长治久安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而稳定靠的则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作为一种精神,加强了社会各方力量的联系,拉近了各民族人民心连着的心,肩并着肩,朝着一个方向奋进。民族团结促使各族人民达到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1]为了加强民族团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决定将2016年定为“民族团结年”。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探析,可以使我们了解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更好地促进各民族的团结,进一步促进新疆的稳定与长治久安。同时,也可以使“一带一路”战略及中巴经济走廊的更好地开展,促进新疆的繁荣发展。

1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民族团结精神资源的探析的必要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片养育了多个民族的热土,民族团结就像呼吸一样重要。民族团结作为一种精神,加强了社会各方力量的联系,拉近了各民族人民心连着的心,肩并着肩,朝着一个方向奋进。民族团结促使各族人民达到“五个认同”。民族团结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伟大祖国的繁荣安定,关系到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了民族团结,就不能保持新疆社会的安定;没有了民族团结,就不能保证新疆经济的迅猛发展,搭上“一带一路丝绸经济带”和改革开放的时代列车;没有了民族团结,就不能保证各族人民共享祖国发展带给我们的物质和精神成果。

民族团结年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我国自古就是统一的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历来是经久不衰,永恒的话题。民族团结的精神文化贯穿着历史的长河,流传至今。在党和国家的各级会议中多次强调民族团结问题,而新疆的民族问题又是长远问题,经过自治区的决定,将每年的五月作为为“民族团结月”,把民族团结问题得到显著成效,民心得到了穩固,化解了民族之间的阻隔。2016年3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决定将2016年定为“民族团结年”。这一举措是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第二次中央新疆座谈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和四个全面”战略总布局,全面推进民族团结事业的进程。

2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民族团结精神资源的探析

新疆从古至今就是一个多民族相伴共同居住的地方,历代人民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动,共建美好家园,流传了许多自然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也蕴含许多民族团结精神资源。民族团结精神资源在新疆的历史发展中是一朵美丽的浪花,让更多的人为此拥有了美好的心灵。

在新疆这片辽阔的土壤里抚育着47个民族,他们之间像亲兄弟一样,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相互融合,平等相处,互相尊重彼此间的民族差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新疆少数民族流传着许多关于民族团结的谚语。古老的维吾尔族人民流传着一些俗语:“离群被雪埋,离众被风刮。离群者被熊吃掉,分裂者被狼吃掉。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指甲和肉分不开。金银财宝不算真富,团结和睦才算和睦。熬不过艰辛,就难得安乐;离开了和睦,就别想幸福。”[5]说明了要想干成事,就需要齐心协力。只有各民族团结友爱,才能共创美好生活!哈萨克族的兄弟姐妹中常常说道:“兄弟和睦,有饭吃,妯娌和睦,有马骑。 团结的可贵,在敌人面前才会深知。”[6]这两句号倒出了在困难面前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克服一切阻力。乌孜别克族和蒙古族的同胞们说:“最伟大的力量,就是同心合力。 齐心的蚂蚁吃角鹿,合心的喜鹊捉老虎。”[7]充分的说明民族团结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只有各民族齐心协力,才能共创美好家园。

这些谚语贴近各种民族相互交往、相互融合的生活细节,使读者具体可感,将民族团结的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表达了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族人民相互离不开。以及各族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使我们更爱新疆这片热土,更爱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3 充分利用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民族团结精神资源

充分利用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民族团结精神资源,对于新疆的安定繁荣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只有每个人从心底去理解各民族从古至今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正确理解民族间的差异,各民族才会从心底做到“五个认同”,才会坚定对建设美丽新疆的信心,才会坚定维护祖国的统一;才不会被极端分子利用宗教蛊惑人心,加以利用,才不会被西方的反华势力轻易收买,才不会被西方言论所收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的成就,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民族团结精神资源的探析,有利于维护边疆的稳定、维护社会安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富强、促进社会繁荣稳定、和谐。民族团结是催人奋进的号角,民族团结是昂扬奋斗的战歌,民族团结是热情与梦想擦出时代最美得乐章,它是各民族人民永不停歇的脚步。民族团结作为一种精神,整合着社会各方力量,凝聚着各民族的心,促使各族人民达到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只有各族人民从心底建立起共同的认同感,齐心协力担任起维护祖国团结统一责任,祖国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进入共产主义。

4 结语

只有深入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民族团结精神资源的探析,才能使各族人民的思想对中华民族有强大的认同感,使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打牢各族人民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祖国统一的思想基础。对这些传统文化的探析,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少数民族族的文化,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相互交流,彼此融合,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民族团结精神资源的探析,才能打击非法分子的分裂势力,才能打击三股势力,维护新疆的稳定,为建设美好新疆而努力!只有各族人民从心底建立起共同的认同感,齐心协力担任起维护祖国团结统一责任,祖国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进入共产主义!

参 考 文 献

[1] 陈乐天,郝达富.关于加强新疆籍高校毕业生赴苏高校培养过程中“四个认同”教育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3.

[2]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网页.

[3] 路玉甫.民族“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举行启动仪式[J].沈阳年鉴,2010.

[4] 《马恩选集》第二卷.第273-1978页.

[5] 高莉琴.维吾尔谚语与维吾尔文化[M].语言与翻译,1989.

[6] 许庆光.在互帮互助中加深情谊[J].兵团日报(汉),2015.

4.民族精神与抗战文化 篇四

作者:贾斌昌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民族文化,铸就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的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对其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其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对于一个民族自身来说,民族精神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铸造出来,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信守的民族品格、道德观念和价值准则,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意志品格的集中体现和综合反映。相对于其他民族来说,民族精神是这个民族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是民族集体人格的体现,是这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延续的血脉、发展的动力、崛起的支撑、挺立的基石。民族精神是国魂,是民魄,它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现民族形象。

民族精神是民族特质的凝聚和集中表现,是一个民族的漫长历史的积淀和升华,是民族的文化、宗教、伦理、风俗、科学、艺术等具体内容的共同特质和印记。它渗透到民族的整个机体里,贯穿于民族的全部历史长河中。中国各民族人 民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为伟大的民族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以及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弘扬奉献了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经过长期的相互吸收、演化、发展与融合,共同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精神大致经历了古典民族精神、近现代民族精神和当代民族精神几个阶段。古典民族精神反映的是各民族自然经济、宗法社会条件下道德至上、贵和求稳的守成精神;近现代民族精神体现的是各民族在内忧外患的苦难中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精神;当代民族精神表现为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背景下建设现代化国家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精神。团结统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博大宽和、兼容并蓄、勤奋睿智、刚健有为、坚忍不拔以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都是贯穿古典、现代、当代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

中华民族精神既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积淀,又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的凝聚。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民族文化是培育和发展民族精神的载体,担负着传承民族精神的庄严使命。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得以生生不息、不断创新、发展繁荣的血脉,也是民族文化所千古传颂的主题。继承发扬民族文化,是新世纪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举措和重要保证。

古今中外,民族文化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能不能适应时代精神,能不能跟进历史潮流。世界上曾经产生过的20多个不同的古代文明,大部分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究其原因,不是因为这些文明和文化没有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的支撑,就是因为这些文化没有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就是没有融入世界文化当中,孤立出来以致于失去活力,而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中华民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磨难,奋发图强,最终走上了民族振兴的大道,靠得就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有容乃大的民族文化底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五千年民族文化传承了龙的精神,汇成一部伟大的英雄交响史诗。抗战文化无疑是其最为壮丽的篇章,奏响了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华章的最强音和主旋律。

抗战文化是以民族大义为前提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文化。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战文化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斗争和文化运动对抗战的宣传和鼓舞、支持和推动是分不开的。毛泽东指出:“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①]“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②]

正因为认识到了“文化的军队”对于抗战的极端重要性,中国共产党不仅在解放区极为重视发展抗战文化,而且在国统区同样将抗战文化运动作为“很可能广泛发展与极应该广泛发展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认为它“目前有头等重要性”,进而要求在国统区的中共党组织对发展抗战文化要“特别提起注意”,“经常放在自己的日程上”。“把运输文化食粮看得比运输被服弹药还重要”。[③]

随着抗战斗争的不断深入,抗战文化在抗战的不同时期有了不同的主题和内容,大致可分为抗战救亡文化、统一战线文化和新民主主义的政党文化三个层次。

处于最外层的是救亡文化,是抗战文化的基础。“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三省陷落。东北三省人民沦为亡国奴的事实和迫在眉睫的亡国之祸,激发了中华儿女的抗日救亡意识和爱国热情。救亡文化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作为抗战文化初始阶段,救亡文化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深受群众欢迎。把国仇家恨溶为一体,激发了最为悲壮的民族情绪,激励着亿万军民共赴国难、奋起救亡。使一批又一批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奔向抗日的战场。它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是任何物质的东西所不能替代的。

救亡文化以感性认识为主,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明显的自发性和分散性的特点。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很快就发表了抗日宣言,召号全国人民动员起来,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抗日本侵略,以坚定的抗日立场,成为救亡文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救亡文化高扬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旋律,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为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全民抗战的实现,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处于中间层的是统战文化,是抗战文化的主流。“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燃起了“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在中国共产党和抗日进步力量的推动下,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随着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救亡文化由自发变为自觉,分散变为集中,无序变为有序,最终形成了统一步调和行动的浩浩荡荡的抗战文化大军。

统战文化是抗战文化的主流文化,它求同存异,具有非常强的凝聚力。文艺界明确提出了“抗战、团结、民主”为文艺创作的三大目标。左联、社联等左翼作家、社会科学工作者及其他文化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在国民党统治区人民中积极传播进步思想,促进抗日救亡运动。他们的许多作品成为了经典的传世之作。与救亡文化相比,统战文化对日本侵略者已不只是表层的控诉和描写,而是从各个角度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与抨击。

处于核心层的是政党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政党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了血与火的洗礼,在全国人民的抗战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发展,由感性的文化逐步走向成熟和理性的文化。它代表了抗战时期民族文化的前进方向,成为抗战文化的先锋和领导者。

抗战中以国共两党为代表,包括其他民主党派在内的各政治力量和团体,都力图在抗战中宣传自己的理论和主张,扩大自己的影响,以使本党的纲领、路线、政策和方针成为抗战文化的主流和主体。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针对国民党的态度,在抗战的不同时期,分别采取了灵活机动的策略。积极宣传自己的政党文化,利用电台、报刊等国内外传播渠道及不同场合,阐述共产党的主张,展现共产党人的形象,扩大政治影响。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就以翔实的论据,科学的论证,严密的推理,批驳了速胜论和亡国论,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思想,增强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为全民的持久战奠定了理论基石。在《新民主主义论》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向何处去,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毛泽东明确指出:“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在今日,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文化。”[④] 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⑤]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抗日战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阶段,毫无疑问,这也是抗战文化的基本纲领。

在领导文化运动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与抗战实际紧密联系的独特的文化理论体系——抗战文化理论体系。同时,共产党人还充分的认识到了抗战文化政策的重要性。毛泽东强调:“对于知识分子的正确的政策,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⑥]中国共产党不仅注意发展了解放区的抗战文化运动,而且在国统区和沦陷区也开展了进步文化运动、文艺救亡运动。根据文化人、文化

运动和军队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全民族抗战的文化方针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全民族的抗战热情。对促成、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鼓舞和激励全中国人民英勇献身于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发挥了巨大作用。

救亡文化、统战文化、以及政党文化共同构成了抗战文化,政党文化是抗战文化的核心,救亡文化是抗战文化的基础;统战文化是抗战文化的主体,是救亡文化的延续和深化,又是抗战文化核心层的政党文化充分展开的舞台和依托,也是联系政党文化与救亡文化的桥梁与纽带。正是中国共产党人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坚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方向,牢牢抓住救亡文化,巧妙推动统战文化,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向了高潮,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中华文明与民族文化,造就了大唐盛世,创造了中世纪令其他国家都望尘莫及的无与伦比的辉煌,并一直延续到17世纪的康乾盛世。可是从康乾盛世到鸦片战争短短的不到200年的时间里,就从世界强国跌落于任人宰割、饱受凌辱与蹂躏的深渊。唐宋之前,中国文化保持了世界的绝对的领先,中华民族的强盛取决于掌握了先进的文化,而到后来的康乾帝国却陷入了闭关锁国、固步自封的自高自大的境地。民族于危亡之际,共产党人高举抗战救亡与新民主主义的抗战文化的大旗,统领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挽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

抗战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文化的先驱和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强大凝聚力、战斗力和生命力。抗战文化传播了进步文化,激发了民族精神,弘扬了爱国主义,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吹响了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号角。它是中华儿女用血与火的历史写成的伟 大的篇章,成为了中华民族最为宝贵财富和珍贵文化遗产,世世代代从中汲取不竭的精神力量。启迪当代,警示后世。

高昂的民族精神是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民族复兴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抗战文化所激扬的文化内涵,就是高昂的民族精神。没有抗战文化所激扬的民族精神的激励,我们的伟大中华民族和民族文化面临的就是消亡。抗战文化所激扬的民族精神,在过去,是我们战胜任何的苦难的精神力量;在现在,在将来,永远是我们民族振兴的不竭动力。

先进文化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摇篮没有先进文化的支撑就没有强大的民族精神。“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⑦]”先进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文化所具有的生动的形式、无所不在的影响、强烈的感染力来塑造健康的民族性格,鼓舞民族精神和斗志,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促进民族的复兴。只有突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个主题,文化建设才能符合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力配合民族复兴的大局,发挥出促进社会进步的历史作用。

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灵魂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遗产,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民族精神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是历史之源与时代之流的统一。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与民族精神的创新发展密不可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我们的民族精神。革命战争年代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以及2002年的抗击“非典”精神,都赋予了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内涵。

文化的融合是民族文化发展壮大的源泉“太山不让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拒细流,故能就其深”。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定要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勇于借鉴和吸收各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任何一个民族,其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都不能离开世界文明的包容。弘扬和培育新世纪的中华民族精神,以一种开放、积极、进取的心态,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吸取营养。

“和而不同”,有容乃大,这正是中华民族所固有的气度和风范,也是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的关键之所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以信息为载体的各种文化和思潮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传播。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中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这也正是我们广泛地学习和吸收世界各民族一切文明成果的有利条件。

先进文化建设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方向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抗战文化中最光彩夺目的篇章是新民主主义理论。抗日战争所以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关键是有中国共产党这个中流砥柱。

新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了新的发展,不断丰富着新的时代先进文化的内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进一步确立;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的宏伟理想深入人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稳步有序地进行。这一切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传承端午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篇五

------楮坪中心校开展“端午节”主题教育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6月3日下午,楮坪中心校开展了“端午节”主题教育。通过“雏鹰”广播站、国旗下讲话等活动形式,向广大学生介绍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及其文化渊源,各班还举行了生动活泼的主题班会,例如一年级的“什么是端午节”,五年级的“端午节与屈原”,六年级的“端午节随想”等,既突出了主题,又学到了知识,受到了教育。

6.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篇六

数控08-1班 088347002 刘欢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国家为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关键词:继承 爱国 弘扬 民族 精神

一、爱国主义的含义

梁启超说:“凡遇一他族而立刻又‘我中国人’之观念浮于斯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之一员也。”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一个人自从呱呱坠地起,便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国家。每个人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以及寻求慰籍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都要靠国家来得以实现。没有国,何来家。国是大家,只有大家存在,才有千千万万的小家。爱国是每个人的神圣职责,是每个人必须履行的义务。

二、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首先,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不计其数的名山大川。那巍峨的五岳,那滚滚东流的长江,那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这些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的至高无上的地位。热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吧。保我国土,爱我中华。多少的仁人志士用自己的鲜血捍卫了我们的国土。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但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但不可以低头!宁教白山黑水尽化为赤血之区,不愿华胄倭奴同立于黄海之岸!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赴汤蹈火,前赴后继,打击侵略者,创造了英勇豪迈的伟大史诗般的悲壮事迹,写下了爱国主义的光荣诗篇。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维护作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次,要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我国有56个民族。正如一首歌中唱的“56个民族,56支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对自己同胞的爱,反映的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民族利益是整体的利益、长远的利益,这种利益高于民族内部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汶川遭遇八级地震。六万余同胞遇难,三十余万人受伤,数百万人流离失所。中国坚强,汶川坚强。河南人,河北人…….四川人,我们都是一家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每一个中国人和海外侨胞,都伸出援手。捐赠、献血、义卖。每个中国人都在行动。我们是一家人,我们要给中国一个奇迹。于是,解放军到了,医生护士到了,捐款到了,紧需的物资到了。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勇的中国人民。在灾难中毁灭还是在灾难中重生,是对一个民族精神和意志力最严峻的考验,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辉映。再次,要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以民族得以延伸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我国拥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我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我们的四大发明传播到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们这个民族,是世界上最为坚韧的民族。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其实大多名不副实,所谓埃及,所谓两河流域,所谓印度,在历史长河里,被人灭掉了N次,雅利安人,犹太人,阿拉伯人,莫卧尔人,你来我往,早就不是原来那套人马了,文化更是谈不上。只有中国做到了,虽然有变化,有冲突,但我们的文化和民族主体,一直延续了下来,几千年来,无论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绝境,什么样的强敌,从没有人能真正地征服我们,历时千年,从来如此。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就应该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深入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

最后,爱自己的国家。爱祖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无论你属于哪个阶级,你都必须热爱自己的国家。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同祖国的发展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祖国就要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就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独立富强,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贡献力量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4月13日电 13日中午,澳大利亚第一大城市悉尼的市中心,悉尼近6000名华侨华人和留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活动,维护祖国团结统一,呼吁西方媒体停止不实报道,谴责暴力和谎言。美国CNN电视台的主持人卡拂帝用恶毒的语言攻击、诽谤中国人民。华人华侨以及留学生举行游行示威抗议。昭示海外华人的拳拳爱国之心,“我们希望祖国知道我们和中国同在…….我们的血管里永远流淌着爱国的血液。”在近代,中国各革命阶级以及统治阶级中的爱国者,不知多少人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历尽千辛万苦。一切爱国者,不问来自国内哪个民族、哪个阶级,他们都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志士仁人,受到人们的尊礼崇敬。而那些背叛祖国的败类受到世人的不耻与痛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首诗歌名为《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其诗如

下: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这是奴隶!”

田间的这首诗描绘的假设情景使人民明白了不去打仗那屈辱亡国的后果,从而激发人们的抗日情绪,比从正面抒写爱国思想和抗日志向,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强烈地刺激了当时国人生死存亡的忧患意识,用一种强烈爆发出的民族尊严与人格尊严回答了侵略者杀气腾腾而得意洋洋的挑畔。也充分显示了一个诗人对自己祖国的热爱。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首先,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延续发展,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道奇观。我国虽被外敌入侵,但终究并未亡国。楚汉之争,南北两朝分治,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都未曾亡国。我们的文化并未改变。这得益于我们千百年来深深融入民族意识之中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其次,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爱国主义精神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孙中山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进行斗争。先后从事于推翻清政府发动了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进行护国、护法运动进行两次国共合作等。一切的一切均出自于孙中山的爱国之情,出自于他的历史责任感。合则长治久安,分则积贫积弱。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在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中国人民从未有丝毫的退让过。

再次,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新的世纪,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中华民族始终利于不败之地。这是因为我国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激发了爱我中华、建我中华、强我中华的爱国热情。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团结一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实现。最后,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爱国主义体现了每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责任,这种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个人自身的发展要求。一位民营企业家把热爱祖国,为人民服务镌刻在公司旗帜的基座上,来提醒自己。她后来取的了很大成就。他之所以能作出一番事业,使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有意义,根本原因在于对自己作国和人民有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四、新时期爱国主义应注意把握好的重要关系

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首先,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关系。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与维护祖国统一拥有一致性。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已经被写入宪法。爱国与否是最基本的政治原则。其次,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下要弘扬爱国主义。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不是大国沙文主义。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新中国建立后,许多留学海外或在海外工作的科学家,毅然辞去在国外有着丰厚待遇的工作。回到祖国,建设新中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国家的主权和尊严神圣不容侵犯。我门在国际交往中要不卑不亢,维护祖国的尊严与主权。再次,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关系。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后,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关系。改革开放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近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弘扬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我们自觉的投入到实践中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五、如何做到爱自己的国家。

首先,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当奥运圣火在法国巴黎传递时,藏独分子企图破坏奥运内火矩的传递,金晶用自己残疾的身体保卫奥运火炬。当藏独分子在国外举出雪山狮子旗时,在场的留学生围起他手拉手唱国歌。当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想抵触时,人们放弃了个人利益,而维护国家利益。当我们在国外旅游时,外国人问你是哪国人,你很自豪的说,我是中国人。我们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我们即要有人格,也也要有国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其次,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2008.3.14,藏独分子在拉萨制造了打砸抢事件。这种分裂国家的行为遭到了全中国人民的一致反对。任何分裂祖国的行径,是不得人心的。国土尺寸必争。不容侵犯。

再次,增强国防观念。国防是国家为抵御外来入侵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屏障。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最后,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振兴中华从我做起。努力作到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

7.武术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弘扬 篇七

一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 爱国主义思想塑造着中华儿女的道德情操, 指引着武林豪杰的人生方向。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 有无数的武术爱好者, 他们习武的目的都是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基本目标, 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之际, 他们挺身而出, 不顾个人的生死, 捍卫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完整。早在春秋战国时代, 诸侯争强、七雄五霸、灭弱吞小, 兼并激烈。在这列国纷争的大变时期, 出现了很多武林豪杰, 他们为维护国家的主权独立, 置个人生死不顾奋勇抗争的动人事例。鲁国武士曹沫武艺出众, 深得鲁庄公喜爱。齐桓公大兵侵入鲁国, 占领了鲁国的大片河山。两国国君会晤之际, 曹沫挺身而出, 以短剑直抵齐桓公的胸膛, 并义正词严地谴责齐国的侵略罪行, 迫使齐桓公归还侵占的鲁国领土。曹沫之英勇无畏, 为国家利益挺身而出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古代武士的典范。南宋抗金英雄岳飞, 其高超的武艺和尽忠报国的光辉业绩为世人传颂。还有面对元兵威胁利诱不为所动的文天祥, 他一身浩然正气, 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在民国时期颁布的《教育要旨》中宣称:“国何以强, 强于民;民和以强, 强于尚武。”当时很多习武者在自己的练功服上绣起了“强种、强身、自卫、卫国”等字样。可见, 中国武术早已超越了技击价值, 对塑造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起着重要作用。

二优秀武德是武术文化的核心

“尚武崇德, 德以艺生, 艺以德显。”精湛的武技是每个习武者高尚武德的反映, 也是武术从业者敬业精神的表现。没有精湛的技艺和渊博的知识, 从业动机再纯, 也难达到较高的造诣。同样, 武技再好, 如果武德不正, 也可能败坏武术的门风。“未曾习武先修德”, 学习武术的人, 首先要端正学习目的。要知道学习武术, 是为了继承和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 否则, 即使学了一些本事, 也显现不出自身技艺应有的价值, 更有可能走向邪路, 徒劳无功。有些人学武术, 只想掌握一两手格斗技术, 能防身自卫, 不受别人欺负, 没有多大抱负, 一旦碰到学习困难就打退堂鼓, 半途而废。有些人学武术的目的, 甚至是想在人前显威, 专门干些打架斗殴、扰乱社会治安的事情, 这些人只会走向人民的反面, 成为社会的败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中国武术形成了一整套与之密切相关的道德体系, 讲究“尚武崇德”, “武以德为先”。从古至今, 优秀武德在武术文化的发展中都占据着核心地位。要正确理解武术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修养, 这样才能使武术文化健康地向前发展。

三民族精神在武德教育中得到弘扬

武术的教育功能从古至今一直很受人们重视, 武术教育又以武德教育为核心。传统武德教育是以儒家伦常为道德基准, 归纳起来有八个字:忠、信、孝、悌、礼、义、廉、耻。这些如今社会看似很腐朽的内容, 在封建社会却曾经起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左右着习武之人的行为方向。在武术教育过程中, 武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形成的武德, 需要摒弃封建的糟粕, 继承其精华, 要将武德教育与爱国主义精神、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必须赋予武德以新的内容。如忠:忠于祖国, 忠于人民, 忠于社会主义;孝:就是要尊敬老人, 孝敬父母;信:就是要诚实, 信守诺言, 守时守信;悌:爱护朋友, 爱护兄弟姐妹, 帮助弱者, 帮助有困难的人;礼:遵纪守法, 文明礼貌;义:坚持真理, 见义勇为;廉:清正廉明;耻:能够辨别真伪是非, 勇于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可见, 尽管传统武德有着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但只要赋予传统武德以新的内容, 它一样能够很好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传统武术文化”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继承性等特点, 因此, 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以现今社会的需要去研究它, 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 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如“飞檐走壁”、“刀枪不入”、“隔山打牛”等有违科学的思想必须摒弃。只有这样, 才有利于武术文化在高校的传播和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此外, 教育主管部门大力弘扬武术文化, 也有助于吸引大众去了解、学习武术文化, 从而在高校内形成传承武术文化的氛围, 也有助于民族精神的弘扬。

四结束语

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武术发展的危机, 要把武术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弘扬贯彻到教学和生活的每个细节, 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并进行长期的教化和熏陶, 是每一个武术教育工作者一项重大而长远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张智慧.论武术教育在培育民族精神中的作用[J].科学大众, 2008 (2)

[2]陆璐.中华传统文化与运动员竞技体育精神铸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2)

8.传统文化民族精神 篇八

一、立足教材文本资源,感悟传统文化内涵

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应重视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感悟。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语文文化教育的同时,将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对于一些富于声情韵律的古典诗文,我们可采用吟咏诵读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在体验作品文情之美、意境之妙的同时,感悟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教学中,教师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文章的诵读方式,并对诵读多加指导。诵读首先要读准语音,做到字正腔圆。接着教师要进一步训练学生掌握语气、语调以及停顿等诵读技巧,做到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让学生读出文章的节奏,从中感知文章的“气、味、声、色”。最后,在反复诵读中,学生随着对文本理解的加深,达到因气求声、心口合一的诵读境界。这样,便能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境的艺术感受,从而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强烈的艺术共鸣。例如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我就采用了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吟诵的方式,品味其绘声绘色、传情传神的语言,把自己的全部感情融入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中,体味作者借琵琶女的遭遇,抒发自身沦落天涯的压抑和苦闷之情,进一步感悟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中蕴含的深刻传统文化内涵。在执教《寡人之于国也》时,我整个教学流程的安排也体现了这个特点:一读:读准字音,读出语感;二读:疏通文意,积累知识;三读:探究题旨,拓展延伸。学生正是在这种逐层深入的吟咏诵读中,领悟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操,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感情的陶冶。

二、依托古代文化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精髓

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立足文本,感受民族文化的精髓,领略其中的文化精神内涵。但是教材文本资源是很有限的,因此,在立足文本的同时,我们还应利用广阔的语文教育资源,进行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是指在教材文本研读的基础上进行迁移。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汉语的字、词、语法等基础知识,获得了一定的理解、把握文本的能力,然后把这些作为未来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和手段,就文本涉及的作品或相关的知识等进行更广泛、更全面地阅读和学习。如学完《采薇》《蒹葭》,我就让学生去研读《诗经》中的其他名篇,学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黛玉进贾府》,让学生去浏览《水浒传》《红楼梦》。学完“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让学生分小组就自己的姓氏来源和本地的姓氏特点以及传统节日中的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元宵等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信息的风俗习惯、历史故事,进行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通过小组交流、宣传栏展示进行总结。通过对教材的拓展延伸,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了,知识更加丰富了,从而把语文课中孤立的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纳入到一个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这样,他们就能更深刻地体味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使其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崇敬感油然而生,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帮助他们养成积极探索的精神。

三、挖掘地域文化特色,积淀传统文化底蕴

地域文化也是积淀传统文化底蕴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本地蕴含传统文化因素的地域文化资源,以积淀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例如,新建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名人辈出。这里物华天宝,全区有160余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道教圣地万寿宫、梦山、汪山土庫、鄱阳湖南矶候鸟保护区、“江南第一沙漠”厚田沙漠、“鹭鸟王国”象山森林公园以及最近挖掘出土的西汉海昏侯墓等等。这些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是学生丰富传统文化内涵的极好素材。

因此,每学期,我们利用寒暑假带领学生开展对新建区人文地理特色的调查。调查活动采用调查问卷、实地考察、调查体会、调查报告等形式进行,调查涉及新建的地名、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旅游景点、地理气候与民俗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学生实地走访、调查家乡所在地的人文和地理景观,并通过网络等途径,全面了解相关的人文和地理特色。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把几年来调查的材料进行了整理,编印了三本“地方文化特色”校本教材:《新建历代人物选》《新建风情》《南矶候鸟》。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更加了解家乡的深厚历史文化,了解家乡的地理特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丰富和充实了他们的课余文化知识,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加强了学生阅读与写作中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积淀。

9.传统文化民族精神 篇九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一(13)班的檀xx。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民族自信的源泉。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浩浩荡荡,滋养出的是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浸染着的是中华儿女炽热的爱国情怀,凝聚成的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力量,孕育的是历经千年洗礼依旧熠熠生辉的民族精神。

在一年一度的高考之际,我们也度过了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我们都清楚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而诞生的。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作为节日,它有别于其他传统节日,它含蓄蕴藉,内敛而不事张扬。它没有磅礴的气势,也没有宏大的场景,一切都是那么平缓而舒坦。每家每户独自为节日的喜庆而忙碌,大江南北以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形式追忆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强暴。屈原,一位让世代中华儿女年年记起的先祖,一个让历代文人仕子朝诵夜吟的巨擘,是我们这个民族灿烂精神篇章中的一个厚重的标题。

粽子飘香,古风流长。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但一个人与一个节日、一种民俗关系如此之紧密,中国历史上唯屈原一人。“抛弃历史就等于割断精神命脉。”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失去其特有的文化,便意味着失去了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特定符号,也就无法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同学们,就让我们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民族文化,让我们拥有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爱国主义精神引领下栖息成长,推动社会文明进步,迈向美好未来。

10.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篇十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后天就是五月初五,也就是我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关于它的来历,民间流传的大约有四、五种说法,但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是纪念屈原说,我想不少同学都有一些了解,老师再简单介绍一下它的来历。

据《史记》记载,战国末期楚国大臣屈原,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却遭到其他贵族的反对和排挤,屈原被迫离职,还被赶出都城。他在流放期间,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忧国忧民的不朽诗篇,后来,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眼看着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悲愤之下,于五月初五,写下绝笔《怀沙》后,投汨罗江而死,楚国百姓得知消息后,划船拯救,将饭团等食物投入江中,希望鱼吃饱了,不要吃掉屈原,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被定为端午节,端即是“初”的意思,人们也以吃粽子,喝黄酒来纪念屈原。

也许,这古老的传说你早已听过无数遍,今天也无法让我们非常感动,但是,一度炒得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恍如昨日刚发生的事,最后以韩国成功申请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而告终。虽然专家称“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是全人类共享的,我们的文化传统被别国认同,并非坏事。但毕竟“端午节”一词还是被别国抢先一步给端走了。

这件事情无疑给国人敲响了保护中华文化的警钟,祖先留给我们的灿烂文化,有很多正濒临消失,有的甚至已经失传,如世界三大艺术门类:西班牙的舞、意大利的歌、中国的戏曲。而中国戏曲现在有很多剧种已经失传,我国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赫哲族目前只有4000多人,能掌握自己民族语言的已不足几十人,整个赫哲族都在濒临消失,更别说民族文化了。我们的祖先发明了造纸术,而现在我们不得不向日本人购买高质量的宣纸。试问,将来我们连过节都是要过别人国家的节日,我们还有何颜面去见我们的祖先。

所幸近几年,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将一些重要文化遗产纳入国家保护单位加以保护,2008年国家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设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教育部还对中小学音乐课进行改革,在20多所学校尝试京剧进课堂的做法。刚刚过去的6月11日也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日。但这些做法都还只是杯水车薪,甚至还引起各种争议。

传承中华文化需要广大民众的共同支持。在经济日益发展的当代,传统文化并非是已经过时的东西,相反更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必需的,它为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着巨大的意义,是一个民族坚强的精神支柱,孔孟思想的指导价值对世界文明都有着巨大的贡献,时下,一些消极颓废的文化把人们引向歧途,道德缺失、人情冷漠、心灵空虚已成为社会的症结,富士康员工连环跳、歹徒砍杀学生这些悲剧的发生更加向人们昭示社会精神文明的缺失。

后天就是端午节了,一起来好好度过一个中国的传统佳节,是我们非常简单就可以做到的,节日除了是一种欢庆活动外,更代表着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因为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传统节日背后积淀的是千年不变的民族精神。希望我们大家都能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让优秀的中华文化滋润我们的心灵,做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传承和延续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让华夏文明在世界大地上永远熠熠生辉。

11.传统文化民族精神 篇十一

一、“仁人君子”的教育目标

儒家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君子”。君子是德才兼备的人,是理想人格的化身。孔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又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就是说君子要有道德。孟子站在儒家积极入世的社会立场上,把理想人格设计为善、信、美、大、圣、神六个不同的发展层次,并对每个层次的人格价值标准,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之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如果说,一般人经过主观努力仅能达到“善”和“信”两种道德境界。那么,逐渐将仁义道德完满充实地贯彻到人格之中,以辉煌的人格精神照临四方,以道德人格之美化育天下,从而达到非人智所知、非人力所及的奇妙境遇,则是儒家学者矢志追求的理想目标。

二、“道德为重”的教育内容

中国传统教育以伦理道德为最高价值取向,儒家“德治”、“教化”思想决定了教育的内容以道德为重。《周蛊》指出:“君子以振民育。”儒家还有“三不朽”说,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立德、立功、立言为人生价值的三种不同境遇,其中立德标志着人格不朽,是其中最根本一条。孔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夕是吾忧也口”,他主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所讲的“行”指的就是履行“孝”、“悌”、“仁”之类德准则的“德行”。在这里,孔子将道德教育放在了教育的首位。孔子曾说:“无求生以害,有杀生以成仁。”孟子也讲要“舍生而取义”,可见,他们都认为一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比生命还重要。

三、“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的思想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他在《论语•卫灵公》中说:“有教无类。”结合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有教无类”的含义为:招收学生不分出身、贵贱、阶级、阶层。如孔子的弟子中有“富于周公”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冉求,有常处于“一革食,一瓢饮,在陋巷”的平民阶层的颜回,有“衣敝摄袍”的“野人”子路,有“请学稼”、“请学为菌”的农民阶级的樊迟;不分地域、国籍,他的弟子以鲁国人最多,而卫、陈、齐、宋、晋、昊、楚和戎狄族的人也不少;不分智愚,如有颜回那样的高材生“闻一知十”,也有愚笨的高柴和鲁莽的曾参。也就是说,“有教无类”的含义是讲教育应为更多的人服务,人们受教育的权利不应当受到种族、阶层、门第的限制。当然,孔子又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末尝无诲焉。”这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能交上十条肉干的学生决不会是一贫如洗的低下层劳动人民。

四、“学思结合”的教育方法

《论语》中讲“学”的地方很多,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关于礼的知识,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又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习接受前人已有的知识,这是培养理想人格的基础。孔子反复强调学习的必要性,他甚至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认为学习是造成人与人之间差别的主要因素,这就十分明确地强调了学习在道德培养和人格塑造过程中的重要性。

12.传统文化民族精神 篇十二

毛泽东出生在湖南的一个农民家庭,家庭的教育和青少年时代的学校教育,自幼灌输的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念,特别是儒家传统的“拯民于水火”的使命意识,对毛泽东影响相当深远。这里有感人至深的关怀民众疾苦的情怀,为此而不惜付出任何高昂代价可贵的精神品质。早年的毛泽东生活在人民群众之中,深知民众的疾苦,深知民众没有自由可言,于是有了对“博施于民而济众”的历史使命的认同。他在《湖南人民的自决》中写道“:社会的腐朽,民族的颓败,非有绝大努力,给他个连根拔起,不足以言摧陷廓清,这样的责任,乃全国人民的责任,不是少数官僚政客武人的责任。”[1]486“吾湖南人唯一无二之希望与责任,即在恢复自由,不能不求全国同胞热肠志士仁人的表予同情。”[1]487这种“拯民于水火”的使命感,由于他对当时社会的了解,自然而然的认同并接受了。正是为了这个崇高而宏伟的意愿,增强了他了解群众,关心群众,为了人民群众的自由而战的自觉性。他广泛地与群众交往,把自己置身在群众之中,扎根在群众之中。毛泽东“注重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他重视理想的实现不能离开具体的环境和条件;他虽然相信世界主义,但是强调以中国为基础,以湖南为基础,不幻想建造空中楼阁。”[2]他努力结交人团结人,为救国救民疲于奔命。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为了拯民于水火之中,就具有强烈的交往意识和渴望。毛泽东早在湖南第一师范的时候,就发起组织了“学生自治会”,并先后担任文牍、总干事、教育研究部部长。1915年毛泽东觉得自己身边朋友太少,活动范围窄,于是决心突破第一师范这个狭小圈子,到更大范围里去结交更多朋友。暑假过后,他向长沙各学校发出了一则《征友启示》。大意是邀请有志于爱国工作的青年做朋友,并且指明要结交坚强刚毅、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青年。最后,还引用了《诗经》上“其嘤鸣矣,求其友声”[3]28这两句诗来表示自己求友之心切。他还非常谦虚地说自己“无他长处,惟守‘善与人同’、‘取人为善’二语,故已有所得,未尝敢不告于人;人有善,虽千里吾求之。”[3]28到1918年,聚集在一起的三个兴致勃勃的青年商议,组建一个崭新的革命团体———新民学会。毛泽东参与起草的章程里明确确定,学会的宗旨是“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学员必须遵守五条纪律:一、不虚伪;二、不懒惰;三、不浪费;四、不赌博;五、不狎妓。毛泽东担任学会干事,后总干事出国了,便由毛泽东主持会务工作[4]286。新民学会的成立,是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人际交往活动的重大突破,是实现“拯民于水火”伟大目标的重大一步。

二、民本主义

中国古代的民本主义思想传统,始终是毛泽东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精神背景。毛泽东生于湘,而湖湘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对早期毛泽东的影响颇深。湖湘文化传承了先秦以来民本主义的政治观念,特别是传承了孔孟儒家的“民本”意识。民本主义的政治理念在中国源远流长,它是儒家核心的价值理念之一。早在《尚书》里就有“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5]。“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等等。细细品味,这里所蕴涵的意念,不只是对下层百姓遭遇的同情和怜悯,而是将这种具有古朴的人道主义遗风的价值关怀,提升到了政治理念的高度,将“民”确立为“邦”之根本。孔子说“: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民。”[6]“百姓足,君熟与不足;百姓不足,君熟与足?”[7]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8]毛泽东在人际交往上,最深厚的理念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意识分不开的。毛泽东深信“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毛泽东的举止言行,都体现着重民、爱民、惠民,关心人民群众,相信人民群众,放手发动人民群众。正是“民为邦本”的指导思想指导着他的人际交往行为。他深入群众,发动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他不仅用这种思想来教导人,也率先垂范,身体力行。

早期的毛泽东就注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到群众中去了解民情,发动群众向压在人民群众头上的恶势力进行斗争。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为了改革教育制度,从组织上发动群众,从文化思想上武装群众,兴办了工人夜校。他亲自撰写招生广告,组织张贴分发。很快就有120多名工人报名参加学习。通过办工人夜校,增进了毛泽东同工人群众的联系,建立了同工人群众的深厚感情。工人们把“毛先生”[4]视为他们的好老师好朋友。后来工人夜校成为共产党向工人群众宣传马列主义的课堂。毛泽东心系人民群众,乐此不疲地与群众接触,他走访工人,深入细致地做发动工人群众的工作。当年,长沙城里有很多人力车工人,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剥削受欺压最重。毛泽东为了启发人力车工人的觉悟,与同学在人力车工人中办了夜校,他针对工人们反抗斗争遭到失败,有的认为自己命苦,八字不好的思想,给工人上课时,在黑板上写了“工人”二字,并说工人的力量最大最有出息。他说“工“”人”二字连到一起”就是“天”,工人只要团结起来,力量就会像天一样大。毛泽东说“:不是工人的命不好,而是头上压着三座大山,要想不受压迫,不受剥削,只有团结起来闹革命,推翻这压迫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工人们听了,大受鼓舞。有的说“:毛先生的话说得对,只要我们工人团结起来,就没有闯不过的火焰山!”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人民受三座大山的压迫,人民只有起来革命斗争才能翻身解放。当时湖南区委机关刊物《解放》曾经发表过一篇杂评《赵恒惕的慈善》,说他“把湖南弄得民穷财尽,把湘民弄得家破人亡”[9]。1922年10月8日,毛泽东在湖南省教育会坪主持长沙人力车工会成立大会,并且发表演说。到会八九百人,手持“劳工神圣”、“打倒资本主义”等标语。会后举行示威游行。在工会成立之前“,毛泽东曾经到人力车工人夜校讲课”[10]101。毛泽东还亲自发动工人进行罢工,也与工人一起游行示威和进行请愿活动。

三、中和理念

中华民族的“中和”理念,对早年毛泽东思想方法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毛泽东的一生,从青年到晚年,强调“动”的斗争人生观。这是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然而,在强调斗争人生观的同时,毛泽东又具有“中和”的个性特点和强调“中和”的理念。毛泽东早期在《伦理学原理》批注中曾写道“:观念即实在,有限即无限,时间感官者即超绝时间感官者,想象即思维,形式即实质,我即宇宙,生即死,死即生,现在即过去即未来,过去即未来即现在,小即大,阳即阴,上即下,秽即清,男即女,厚即薄。总而言之,万即一,变即常。”[11]2“69至不同即至同,至不统一即至统一。”[11]127正是这种宇宙间一切万物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宇宙万物本来是平等的,相通的,一切等级和界限都是可以打破的“中和”理念,使毛泽东在人际交往中,渗透着强烈的“中和”欲望,显示出“中和”理念的力量和特色。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关于融合、和谐、和睦、平和的思想和观念。在构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该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做指导。和谐文化建设需要大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提出和谐文化建设是基于当代中国文化多样化的现实,事物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实况,马克思主义承认事物的多样性,不仅世界上的事物具有多样性,一个国家内部的事情同样是多样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一个多层次叠加的结构、多样性构成的整体。文化多样化就必然产生文化和谐的问题。文化差异容易引发矛盾、摩擦、碰撞,从而影响社会和谐发展。如何使各种文化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早在1910年,当17岁的毛泽东在东山小学堂就学的时候,学校里湘乡县的学生,出于地域观念,常常斗殴不休,彼此势不两立。毛泽东在这样的斗争中,采取的就是一种“中立”的态度,体现了传统文化中“中和”的处世之道。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则强调“兴学识道”的学习方法,认为只有与同学、好友一起深刻探讨、交流,才能互相促进,互相提高。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重视天人关系和谐和人际关系和谐的理论传统,而且初具认识“动”、“斗”与“中和”“,和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在长期领导革命斗争中,毛泽东一再强调统一战线政策,并且身体力行。重视人际关系上的“中和”与和谐,是毛泽东继承中华民族“中和”传统的一大特点。毛泽东继承中华民族“中和”传统的最重要的表现,是他在党内和对人民群众的团结精神。对敌斗争他主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统一战线”;在党内,他非常强调党的团结和统一,强调发挥人民群众集体力量。把统一战线视为党的三大法宝之一,从而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革命事业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

摘要:毛泽东善于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他学习中国历史,懂得中国历史。他以极其敏锐的鉴别力,去伪存真,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在人际交往上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道德遗产,显示了牢固的思想根基和无穷的精神力量。

上一篇:规划大学生活 我的青春我做主策划书下一篇:交通安全人人有责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