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角色区(14篇)
1.小班角色区 篇一
角色游戏:理发店 活动总目标:
1.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逐步懂得角色职责。2.在老师的提醒下,能与同伴合作游戏,友好相处。3.愿意与同伴交往,培养幼儿礼貌待人良好品德行为。4.懂得遵守游戏的规则,会整理收拾玩具。活动内容:角色游戏――《理发店》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理发店的角色分工,明白角色的职责。
2.在活动中学会礼貌待人,热情服务,友好与他人合作,分配工作。3.遵守游戏规则,能将生活中的理发知识与体验运用到游戏中去。活动准备:
理发店里的各种理发用具:大量的皮筋、发卡、头梳、电吹风、镜子、洗发水等。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我们班上某某小朋友的头发很长了,你们说一说要怎么办呢? 师:现在小朋友们想一想理发店里都有哪些工作人员。
2.介绍理发店的工作程序,以及一些工作材料,激发幼儿的游戏的兴趣。
师:理发师现在要给我们班上的某某小朋友理发,你们说一说理发师都要做些什么?(一一介绍不同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老师归纳总结以上的步骤,也请小朋友从头示范一遍。3.介绍游戏规则,确定游戏人数。
师:小朋友们去理发店的时候工作人员要怎么做才会令你们满意呢? 4.幼儿游戏,教师指导游戏。
重点指导担任理发师的幼儿,指导扮演理发师的幼儿怎样为顾客设计发型,指导他们在游戏中按一定的程序进行游戏。
5.师生共同评价,指导幼儿将游戏材料分类整理。反思与推进: 活动内容:角色游戏――《理发店》
(二)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集体的扮演活动,并愿意在其中扮演各种自己感兴趣的角色。2.愿意与同伴进行协商和交流,学习简单的集体活动的要求.规则和方法 3.懂得收拾的简单步骤。活动准备:
各种有关理发店的玩具;一些半成品;一些洗发水的空罐子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假日去理发店的所见所闻。2.教师与幼儿一起商讨理发店的角色与人员的分工。3.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理发店的设置.工具的使用等。4.教师与幼儿一起布置理发店。
5.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并与同伴进行协商。6.幼儿有条理地进行收拾。指导重点:
1.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见闻,并鼓励幼儿大胆指出自己与同伴不同的见解。2.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协商角色的分工,提示幼儿轮流进行活动。3.教师提示幼儿收拾的顺序和步骤。反思与推进: 活动内容:角色游戏――《理发店》
(三)活动目标:
1.让幼儿喜欢参与角色游戏活动,对游戏活动感兴趣。
2.通过扮演“理发店”角色,用语言、动作进行交流,让幼儿学会反映简单的现实生活和自己对所扮的角色的认识,并能有礼貌的交往。活动准备:
1.用大积木或大插塑围合构成理发店空间,用大纸箱或其他物品装饰理发店的门,并在门上挂上理发店的标记。
2.准备有关理发的物品:剪刀、剃刀、头梳、电吹风、围布、镜子、毛巾、热水器、洗发水、洗发膏、桌椅等等。活动过程:
1.以情境的形式导入,激发兴趣。
师:前两周理发店已经开张了,也来了很多理发的顾客,昨天理发店的经理接到一位顾客的电话,他说理发店的发型太单一了,所以今天理发店的经理提供了很多发行,有男生也有女生。2.介绍理发程序。
师:那现在我要请一位小朋友担顾客。其他小朋友仔细看我是怎样帮客人剪头发的?您好!欢迎光临!请问您要剪头发吗,我们店里有很多的发型,您需要剪什么发型呢?(例如选的是卷发)。她选的是卷发,帮客人披上布,仔细看我是怎样帮她头发弄卷的?用头梳梳器头发,然后用电吹风把它吹一下这样就卷了,头发弄卷以后我们喷上定型水,这样就可以了,然后用海棉把客人脸上脖子上的头发弄掉。客人付钱,欢迎下次光临!提问:
(1)刚才张老师是怎样帮客人头发弄卷的?(2)客人进来我们要说什么?然后问她什么?(3)剪完头发收完钱我们要说什么? 3.介绍其他头发的剪法。
(1)刚才某某选的是卷发,那如果要把头发弄直怎么办呢?(用电吹风吹直)。那男生的头发要变竖起来怎么办呢?(用店吹风吹一下然后喷上定型水)。
(2)小结:我们都知道要把头发变直可以用电吹风,弄竖起来的可以用电吹风吹一下然后喷上定型水就可以了。4.幼儿游戏。
5.评价:“刚才小朋友们在玩理发店的时候发现了什么问题?那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反思与推进:
活动内容:角色游戏――《理发店》
(四)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让幼儿体验扮演角色表现人们劳动的兴趣。2.培养幼儿友好合作的态度。活动准备:
游戏用的玩具电吹风、梳子、剪刀、洗发水等理发用具的替代品;设置理发店。活动过程:
1.复习已有知识经验,对角色进行区分。
师:小朋友都知道我们角色游戏室新开了一家(引出理发店),并且知道理发店里有谁? 恩,在上次玩理发店时,我都不知道谁是理发师,谁是洗头师傅,谁是客人。小朋友想想,有什么办法,让我们一到理发店就知道谁是××(进行提问)总结:在你们平时,老师是怎么知道哪位小朋友是扮演谁呢?那我们今天新老师也为理发店里的理发师和洗头师傅准备了两张角色牌。
2.引入新内容--装饰头发师:小朋友都知道顾客到理发店里洗发、剪发,那老师发现在前几次当理发师的小朋友很快帮客人洗完头发,就没事干了。小朋友想想,在理发店里还可以添些什么新的内容呢?(进行提问)总结:今天老师想了一个好办法,就是在理发师为客人剪完头发后,可以为客人装饰头发。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些装饰头发的物品。如:假发、发夹、小花等。(个别举例如何操作)待会理发师根据客人的需要为客人装饰头发。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重点指导理发店里理发师对装饰物品的操作。(2)提醒娃娃家的小朋友不要待在家里,可以出去逛逛。
(3)提醒在超市的小朋友,限制来买东西的小朋友,一次只能买3样。(4)引导小朋友要监守自己角色的任务,不能随意走动。(5)提醒幼儿玩角色时不能争吵。4.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今天玩的怎么样,开心吗?请小朋友起来,说说你刚才在哪里玩。当了什么角色,都做了哪些事情? 反思与推进:
2.小班角色区 篇二
一、角色游戏的含义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 通过模仿、想象, 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 其中扮演的是熟悉的、了解的角色;模范的主要对象是教师、成人、伙伴等;强调游戏中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角色游戏的过程是创造性想象的过程。
二、角色游戏的影响因素
1.环境布置对幼儿角色游戏的影响
吉欧教育认为, 环境是“一个可以支持社会互动、探索与学习的容器”。 游戏环境不仅包括空间、场地布置, 还包括各种游戏材料。 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大多是无意注意, 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 他们随意性较强, 同时对周围成人活动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不完整的, 甚至是匮乏的。 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很强, 他们的活动离不开具体的事物, 他们在游戏活动中离不开具体的游戏材料, 离不开周围具体环境的刺激。 对他们来说, 游戏中具有组织能力的因素是各种各样的材料和同伴的模仿。
小班幼儿看到好玩的游戏材料和同伴游戏或者老师的示范, 都会激起他们玩游戏的欲望, 这些都能帮助他们展开特定的想象。 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思维的概括性和灵活性较差, 在使用物品进行游戏时“以物代物”的能力不强, 使得他们在模仿同伴的游戏时往往追求和同伴相同的玩游戏材料。 老师在帮助学生开展游戏时, 要注意提供各种形象的玩具和游戏材料, 并且保证充足的数量, 以免因引起争抢, 引发他们开展游戏的愿望。 在小班, 为了避免幼儿争抢玩具, 在一个时期内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在种类上可适当少一些, 物体的数量应多一点。 教师应善于观察幼儿, 多布置一些幼儿感兴趣的, 并且贴近幼儿生活的游戏环境, 使幼儿置身于相对真实的社会情境之中, 激发幼儿的游戏动机。 在角色游戏中制作爸爸、妈妈、医生的头饰, 区分角色, 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对幼儿角色游戏的影响
游戏中, 由于小班幼儿的社会经验较少, 表现能力不强, 且小班幼儿喜欢平行游戏。 因此, 他们较难玩好角色游戏。 教师应当成为幼儿游戏中的引导者, 引导幼儿参与游戏, 明确角色分工和游戏规则;教师应该是幼儿游戏的玩伴, 和幼儿一起游戏;要给予幼儿足够的自主空间, 让幼儿能够在游戏中自由想象、玩耍、交往。 教师应该是幼儿游戏的引导者, 在出现纠纷的时候, 适时介入游戏, 引导幼儿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小班幼儿刚开始不太会玩游戏, 他们在娃娃家中只会把娃娃抱来抱去, 小客人们不知道去哪里, 老板们在店里也无所事事。 这时老师可去“娃娃家”当客人, “笃笃”敲门, 引导幼儿招待客人, 让娃娃家的姐姐买吃的, 妈妈做饭等。 在菜场, 做客人排队买菜、问老板什么菜好吃? 多少钱一斤? 提醒幼儿能在各个区域游戏进行游戏, 不要乱跑, 避免摔倒。
三、指导方法
⒈参与式介入法:参与式介入是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 介入幼儿的游戏中, 一般可以采用平行式介入发和交叉时介入法。 比如:老师以小客人的身份一同参与游戏, 引导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如何招待小客人。
2.平行式介入法:教师在幼儿附近, 和幼儿参与相同的游戏, 利用相同的或不同材料和情节玩游戏, 目的在于吸引幼儿的注意, 引起幼儿的模仿欲望, 教师起着暗示指导的作用。
3.交叉式介入法: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游戏, 以游戏情节需要的动作、语言指导幼儿游戏的发展。 当幼儿处于主动地位时, 教师则扮演配角, 根据幼儿的游戏行为作出反应。
四、如何有效指导
教师需要先观察幼儿的游戏, 只有仔细观察幼儿的行为, 才能给予适时正确的指导。
首先, 先把握好介入游戏的时机, 根据观察需要而定, 我们必须先进行观察, 在观察的基础上判断是否要介入游戏, 从而更好地帮助幼儿发展并且拓展游戏。 反之, 我们不仔细观察游戏, 匆忙打断游戏, 就会破坏孩子们的游戏, 导致游戏的破裂。
其次, 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指导方式。 教师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时, 不要过于急躁地介入游戏的游戏, 必须选择适当的指导方式参与介入到幼儿的游戏中。 无论是采用平行介入游戏还是交叉介入游戏或者是垂直的干预指导幼儿游戏, 教师都应该仔细观察, 根据实际游戏情境采取相应的指导方式。
最后, 实施有效的指导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参与、材料指引和言语引导等策略指导幼儿的游戏。 同时要把握游戏问题的关键所在, 对症下药, 不可以影响游戏的过程。
五、及时有效地评价游戏
游戏后的评价, 对于指导幼儿玩好游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活动发现好的榜样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今天曹俊杰小朋友的煎饼店生意特别红火, 这是为什么? 因为他叫卖声音特别响亮, 而且招呼客人很热情, 引导幼儿思考, 共同解决问题, 避免出现意外。
3.小班角色区 篇三
【关键词】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现状;指导策略
本学年积极参与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创设和幼儿角色游戏实践。结合以往经验,在游戏过程的观察记录及实践效果的考查等方面狠下功夫,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改进,从而使小班幼儿角色游戏不断成熟,进行得也逐步规范与顺利。
一、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出现角色篡位的指导策略
小班幼儿对自己扮演的角色比较模糊,在游戏活动中各玩各的,没有相互交流的意识和习惯,他们只是沉浸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中。如:在一次游戏活动中,我主要观察了娃娃家的爸爸,只见爸爸一会儿在做饭,一会儿拎着篮子去超市买东西,一会儿去医院看看病,一会儿去了理发店,……。对于小班角色游戏中出现的男孩原本应该是娃娃家的爸爸一角色,可是他却没有尽到做娃娃家爸爸的责任,到处乱跑,游离与各种游戏区域游戏,甚至篡改别的游戏区域的职权,拿起理发店的工具做起理发师,而且有模有样,做的很不错,甚至拿起理发店的口红在自己的嘴上涂抹,还给一位小男生涂抹睫毛膏。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他的爸爸经常不在家,在上海上班,孩子一直由妈妈照顾,孩子对妈妈的喜好比较了解又喜欢模仿,而对爸爸的生活却不太明白,同时又崇拜爸爸,所以他自己选择了做娃娃家爸爸这一角色,可是又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于是游离与各个角色之间,引起角色混乱……话说到这儿,我觉得事先教师的示范引导重要,让孩子明确自己的游戏规则重要,知道自己的游戏责任,同时,同伴的引领作用也很重要,这个娃娃家的妈妈完全可以寻找爸爸,把他喊回家与她共同照顾宝宝,妈妈可以说“爸爸,你快回来,你讲故事给宝宝听,宝宝饿了,我得做饭给宝宝吃。”从而唤起这位爸爸的角色定位。我个人觉得孩子在保持游戏规则的同时才能保证游戏的正常开展。
可是在课后的讨论中也有老师持不同观点,认为孩子游戏以快乐为主,这位孩子虽然游离与各个区域之间,但是他做理发店的理发师却很到位。可是对于如何应对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出现的角色篡位现状我们还是进行了专门的研讨,各位老师讨论的结果有如下几点:
(一)游戏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腰,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模仿性强。能用简单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与需要。常把假想当真实。所以,本学年我们选择了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的角色游戏供幼儿玩耍,如以红黄蓝绿这四种颜色布置的四个娃娃家,分别为“红红的家、黄黄的家、蓝蓝的家、绿绿的家”,这四个娃娃家每个家庭以一种色调为主创设,围裙、头巾、领带、餐巾等等都有以自己家颜色为标志的饰品。便于幼儿识记、自主游戏和整理游戏玩具。
(二)游戏要不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首先,引导幼儿回家观察爸爸妈妈的日常生活,在家做什么家务事情,爸爸妈妈是怎么样关心照顾我们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呢?一家人是怎样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的?其次,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人们的活动,丰富幼儿的认知,如带幼儿外出参观时代超市营业员如何热情招待顾客,让他们亲生感受自己作为一个顾客去了解超市营业员、收银员的工作,并模仿营业员与顾客的谈话,“欢迎光临时代超市,请问需要买些什么?”“谢谢您的惠顾,欢迎下次再来!”孩子们还买了一些小零食,并到收银员那儿付账,感受自己购物的全过程。
(三)游戏材料的投放要适宜。例如小医院要投放温度计、听诊器、血压器、药品、输液瓶、座椅。每位医生配一套医疗用品就行了,不能多,如果多的话孩子们会乱拉乱拖,而且每样游戏材料投放时要与幼儿商榷,探讨用法。提供给幼儿抽屉式小药箱,便于幼儿有序摆放医疗用品。
(四)幼儿游戏时要明确游戏的规则和任务意识。比如娃娃家的爸爸应配合好妈妈共同照顾好宝宝,两人要默契,从给娃娃穿衣服、喂牛奶、讲故事、带宝宝学走路、做身体运动、带宝宝去超市购物、去儿童乐园游玩等简单而平常的事情做起,培养起孩子团结合作、履行职责的责任心。
(五)幼儿游戏时教师要适时的参与指导幼儿游戏。教师作为一名游戏的引导者必要时要给幼儿显性和隐性的游戏指导。在幼儿游戏时我们在一边观察,突然发现一家的布娃娃无人问津,忙碌的爸爸还从布娃娃的身上踩过,我走进了娃娃家,抱起了被扔在地上的娃娃焦急地说到:“宝宝,你怎么了,为什么哭呀?”忙碌的爸爸放下手中的活,朝我看。我侧耳靠近娃娃并点了点头像是听明白了似的说:“我知道了”。“爸爸,你想知道娃娃对我说什么吗?”爸爸点了点头,“爸爸妈妈不管我了,把我扔在地上,爸爸刚才还踩了我一脚,哎呦,胳膊好疼呀。说着我低头心痛似的揉了揉娃娃的胳膊。爸爸立即抱过布娃娃对娃娃说:“娃娃,爸爸给你贴个创可贴,别哭了,我抱你去儿童乐园玩吧!”说完,小心的抱着布娃娃出门去玩了。
二、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出现角色偏区的指导策略
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有些幼儿总是喜欢在一个活动区活动,而对别的活动区却没有兴趣,这就是区域游戏中普遍存在的“偏区”。一次教研活动中,许多教师都对自己在区域活动中的困惑感到雷同:“为什么我班孩子只喜欢在‘娃娃家玩?”“我班在区域活动时,有的角落冷冷清清,有的区域人满为患。”“我们精心布置,还是出现偏区现象……”教师们一脸的懵懵懂懂,不知所措……
很多教师都认识到了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性,因此都想方设法独具匠心地为幼儿开辟了活动场所,可往往因利用不好而发挥不出其应有的效应。在区域设置上有些教师安于现状,结合教室的结构来布置些固定的形式。还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区域多,孩子的选择面就广,常常是“人少区角多”。这些区域是否适合幼儿的意愿兴趣,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与本班孩子比例相适当,教师没有考虑周全。因此形成了某些区域的创设如同“花瓶”,只是一种摆设,自然出现没有人玩的现象。但是我们却又不能强迫幼儿一定要离开那个活动区,或是一定要去某个活动区活动,此刻,我们最好采取以下方法:
要了解这个区域为什么那么吸引幼儿,多数情况是幼儿对其它区域不太了解,也可能是这个区域没有吸引他的材料。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改善这种情况。如:让幼儿讲一讲今天你在哪个区活动了,高不高兴,为什么?等等来吸引其他幼儿来这个区活动。例如:有几名幼儿喜欢玩娃娃家的游戏,而对超市、小医院等不感兴趣,后来我采取表扬超市、小医院幼儿的方法,来吸引他们注意,并在这两个投放更多可操作的材料,果然没过多久,那几名幼儿也开始进这两个区游戏了。
4.小班角色商店教案 篇四
第1篇
小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超市工作人员的职责,学会玩超市的游戏。
2、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游戏,增进各游戏之间的联系。
3、进一步培养幼儿按要求归类摆放游戏材料的意识、能力。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活动准备:
营业员标志、钱、柜台及超市的各种货物
活动过程:
1、简单讲述上次“超市”的游戏情况,提出游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在超市中,不能按类收拾游戏材料。
(2)个别幼儿不懂得礼貌待客。
(3)游戏情节较单调,与娃娃家的交往不够。
2、让幼儿按意愿自由选择区域进行游戏,教师给予适当的调整。
3、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重点指导超市。
引导幼儿在学会分清“超市”游戏中营业员、保安等角色的工作职责基础上,能与娃娃家进行简单的游戏交往。
教师以经理的角色身份帮助幼儿发展相应的游戏情节。
活动结束:
提醒幼儿按各角色区收拾游戏材料,并要求能整齐摆放。
第2篇
活动目标:
1.商店的基本玩法,能创造性地表现周围的生活。
2.能够使用礼貌用语,较安静地游戏。
活动准备:
1.水果实物、常见的逼真水果、秤、秤砣、水果篮、钱币等。
2.请家长带幼儿一起去水果店购买水果,丰富经验。
活动过程:
一、引出游戏主题。
1.师:(出示各种水果实物)秋天到了,很多水果都成熟了,有哪些呢?小 朋友,你们说,我去哪里买水果呢?(引导幼儿说出水果商店)那今天我们班就来开一家专门卖水果的商店好不好?
2.你们知道水果商店里都卖些什么水果呢?
3.你们到水果商店买水果了吗?你们是怎么买的呢?
二、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扮演,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布置游 戏场景,特别帮助水果商店的幼儿布置柜台,引导他们分类摆放,并将水果分类展示出来,要求要放得整齐、美观。
三、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游戏,随机对水果商店进行指导。
1.以水果商店经理的身份参与游戏进行指导:组织在水果商店工作的幼儿讨 论:水果商店该有哪些人?并根据幼儿的意愿让他们自由扮演角色进行游戏。
2.以顾客的身份参与游戏进行指导:
1)进入水果店:你们好!请问你们这里卖些什么水果呀?有卖苹果吗?那 这里苹果柜台在哪里呢?(引导幼儿热情接待来店中的顾客)
2)我想吃又大又甜的苹果,你这里有吗?一斤多少钱?请我挑5个吧!
3)我想买些水果送给朋友,用塑料袋装不好看,要怎么装,看起来漂亮点?(引导幼儿提出用水果篮装水果搭配一下很漂亮,可以满足顾客们的各种需求。)
四、组织幼儿围绕游戏主题进行讲评。
五、组织幼儿收拾整理游戏材料。
第3篇
【活动目标】
1、了解商店购物的基本程序:选择商店→付款,能到商店。
2、初步使用礼貌用语。
3、懂得商店卖的东西不只是一种,会有很多。
【活动准备】
投放洗发水、沐浴露、蔬菜等玩具,饮水机,收银台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新增的商店游戏材料,导入游戏。
1、教师:之前我们也玩了“买东西”的游戏,学会到商店购物。懂得要怎么样去买,上星期我们在“娃娃家”游戏中开了一家商店,我们也看过商店里都有哪些东西,但是在看的过程中我发现到小朋友们对商店还不是很了解,他们总觉得很好奇但是不不知道怎么玩,他们也会混了以为商店里只有一种东西可以,不对的哦!商店里可以有很多东西是可以买的。(教师出示新增的商店材料,如洗发水、沐浴露、蔬菜等。)今天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就可以到商店里买东西了。
2、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商店购物的流程:选择商品→付款。
二、教师:在上次的游戏中,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一直忙着煮饭炒菜,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在家还会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有了商店,那么,爸爸妈妈也可以去哪里呢?
爸爸除了在娃娃家他还可以去哪里呢?有谁知道而且娃娃家新增的商店要谁来看店呢?
三、提出游戏要求。
1、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做家务要分工。
2、商店的营业员与顾客之间要使用礼貌用语,上次啊!老师发现到很多小朋友们都很没礼貌,不管是当老板还是当营业员,还有客人来了他们也不会去招待。
四、幼儿自主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重点观察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到商店购物的情况。
2、帮助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丰富游戏情节,提醒他们去商店买东西等。
3、提醒营业员和顾客使用礼貌用语。
五、整理游戏材料,师幼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情况。
1、整理游戏材料。
2、交流游戏情况。
教师:今天你们扮演了谁,都做了些什么?你们到商店买了些什么?
【教学反思】
上完课后我发现孩子们玩得很开心,他们对于这个游戏也很喜欢在玩得时候孩子们都懂得自己的角色身份,不会像上次那么的乱,也不会出现把角色搞混了,后面我发现到收银员把钱给了其他小朋友我想这跟我的指导有很大的关系,下次在指导的时候要先强调好规则和要求,加强孩子们的语言表达。
第4篇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回忆、交流和相关问题的讨论,了解超市的主要布局和人们逛超市时的场景。
2.尝试表现超市的货架和货物以及自己和家人逛超市时的`情景。
3.有序转版,及时检查,养成细致、认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有逛超市的经验,对超市的货物摆放很熟悉。
2.课件:超市的照片多幅(货架,购物的情景)。
3.8K铅画纸一张,8K白板纸两张,复写纸,夹子,笔,剪刀,油墨,胶水,胶滚等。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讲述自己逛超市时的情景
(l)教师:你在超市里看到了什么?货物放在哪里?货架是什么样子的?上面的货物是怎么摆放的?
(2)教师:你是怎么逛超市的?和谁一起逛超市?
2.细致观察,集体交流。
(1)教师:你在照片匕看到了什么?几个人?
(2)教师:他们在-l二什么?(选货物)怎么选的?选好的货物放到了哪里?(篓子或车子里)
(3)教师:超市里还有什么?(货架)有几层?最卜而放了什么?最下而放了什么?货架在人的前面还是后面?
3.教师交代创作要求,幼儿操作
(1)教师:今天我们来画逛超市,先画什么?后画什么?为什么?
(2)要求幼儿能较生动表现自己逛超市时的情景,注意人物和货物前后关系的处理。
(3)有序转版、拓印。若时间不够,可以带同去或放存区角进行)
4.集体欣赏、评价幼儿作品。
5.小班角色游戏教案反思 篇五
角色游戏教学反思
角色游戏是幼儿游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玩角色游戏中,我们要学会细致地观察,随时发现孩子的需要,引导孩子把生活中的各种经验迁移到自己的游戏中,再通过分享和同伴沟通,在相互模仿中互相习得,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游戏的发展和自身交流水平的提升。
每个区域的活动设置还要注重游戏和游戏之间的串连。比如在角色游戏中,去银行取钱,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可以去超市给娃娃购买生活用品,然后带娃娃去理发或者去寿司店;有的家庭里来了老师客人,缺少水果,幼儿会协商安排留妈妈在家招待客人,让爸爸去超市购买水果,还可以带宝宝去理发做发型,把客人招待的好好的,孩子自己内心在获得了当爸爸妈妈的满足感的同时,也懂得游戏中的相互协商和沟通的重要性,还学会怎么尊重老师和招待客人。
角色游戏中还发现了以下几点小问题:
一、材料的准备和添置,我观察到孩子一般玩了一段时间的角色游戏后,如果没有新的东西投入就会对这个游戏失去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及时更新游戏的内容和材料,让孩子们对游戏充满兴趣。
二、给孩子充足的时间整理和收拾玩具。我们要从小就要培养孩子收拾物品的习惯。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养成有责任收拾自己玩具的好习惯,一个好习惯能让孩子将来受益终身。
三、游戏活动中要引导孩子多动手操作,区域之间要有关联性。
像我们寿司店会提供半成品让孩子动手操作,随后再卖给顾客;
理发店也会引导幼儿设计新的发型,装扮顾客。
建构区我们会给幼儿提供图纸,让幼儿根据图纸进行搭建。
开心农场里我们准备各种时令的蔬菜水果,孩子们自己动手种植,成熟后再拿去超市进行贩卖。
四、游戏活动中,活动纪律不容忽视。另外在游戏活动情境中交流时,要让孩子们学会轻声说话。对于有些孩子我们也要注重其心理情况,比如有的孩子当天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这也会影响到他们在角色游戏中的情绪。老师也要适当理解孩子的心情,不能勉强孩子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最后关于今后我们该如何指导幼儿园的幼儿进一步的完好角色游戏,关键在于教师要以准备者,启发者,支持者和参谋者的身份去帮助孩子,支持孩子,让孩子充分发挥游戏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要评价角色游戏是否有趣,就要看这游戏是否能吸引孩子,关键我们要看孩子是否下次还想玩这个游戏。此外,我觉得以后我们还要注重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应该是多形式、多层次、多维度进行的,恰当、及时的评价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幼儿通过展示、讲述自己的活动过程,与同伴、教师之间互动交流,既在同伴面前展示了自己,让同伴对自己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又是一个相互交流、提高的过程。引导幼儿参与游戏评价,也是对幼儿活动的一种认可,幼儿才能从中获得自信,获得成功的与他人交往、与他人合作的社会性的意识倾向,并在不断的循环中得以逐步的发展成熟。
通过这次角色游戏的观摩,相信我们老师今后再开展角色游戏活动时,幼儿和老师都会有很大的提高的。
小班角色游戏教案:超市的游戏
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超市工作人员的职责,学会玩超市的游戏。
2、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游戏,增进各游戏之间的联系。
3、进一步培养幼儿按要求归类摆放游戏材料的意识、能力。
活动准备:
营业员标志、钱、柜台及超市的各种货物
活动过程:
1、简单讲述上次“超市”的游戏情况,提出游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在超市中,不能按类收拾游戏材料。
(2)个别幼儿不懂得礼貌待客。
(3)游戏情节较单调,与娃娃家的交往不够。
2、让幼儿按意愿自由选择区域进行游戏,教师给予适当的调整。
3、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重点指导超市。
引导幼儿在学会分清“超市”游戏中营业员、保安等角色的工作职责基础上,能与娃娃家
进行简单的游戏交往。
教师以经理的角色身份帮助幼儿发展相应的游戏情节。
活动结束:
6.小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 篇六
1、了解超市购物的基本程序:选择超市→付款,得到商品。
2、初步使用礼貌用语。
3、懂得超市卖的东西不只是一种,会有很多。
游戏准备
1、一个有货架的类似超市的.场地准备。
2、给幼儿普及关于超市的基本知识。
3、投放洗发水、沐浴露、蔬菜等玩具,饮水机,收银台等。
游戏过程
一、教师出示新增的超市游戏材料,导入游戏。
1、教师:之前我们也玩了“买东西”的游戏,学会到超市购物。懂得要怎么样去买,上星期我们在“娃娃家”游戏中开了一家超市,我们也看过超市里都有哪些东西,但是在看的过程中我发现到小朋友们对超市还不是很了解,他们总觉得很好奇但是不不知道怎么玩,他们也会混了以为超市里只有一种东西可以,不对的哦!超市里可以有很多东西是可以买的。(教师出示新增的超市材料,如洗发水、沐浴露、蔬菜等。)今天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就可以到超市里买东西了。
2、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超市购物的流程:选择商品→付款。
二、进一步导入游戏。
教师:在上次的游戏中,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一直忙着煮饭炒菜,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在家还会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有了超市,那么,爸爸妈妈也可以去哪里呢?
爸爸除了在娃娃家他还可以去哪里呢?有谁知道而且娃娃家新增的超市要谁来看店呢?
三、提出游戏要求。
1、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做家务要分工。
2、超市的营业员与顾客之间要使用礼貌用语,上次啊!老师发现到很多小朋友们都很没礼貌,不管是当老板还是当营业员,还有客人来了他们也不会去招待。
四、幼儿自主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重点观察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到超市购物的情况。
2、帮助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丰富游戏情节,提醒他们去超市买东西等。
3、提醒营业员和顾客使用礼貌用语。
五、整理游戏材料,师幼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情况。
1、整理游戏材料。
2、交流游戏情况。
7.小班角色区 篇七
一、顺应, 尊重幼儿对区域和游戏伙伴的选择
小班初期, 幼儿基本是平行游戏行为, 游戏中同伴间的交往不多, 并且很难在同一个区域持续地游戏。因此, 教师应针对这一现状, 采用顺应的策略。如果幼儿专注游戏, 即便没有交往沟通, 教师也不应急着催促、拔高, 应该适度允许幼儿换区域游戏。
二、满足, 尊重幼儿操作和摆弄游戏材料的需要
角色游戏的初期, 幼儿热衷于重复摆弄玩具或游戏材料, 重复模仿成人的一些简单动作, 教师应尊重幼儿的这一特点, 满足他们摆弄材料和简单模仿的需求。
1.提供大量相同和相似的材料。在开设新的角色区域时, 教师可以将该区的相同材料先分成若干份。如在“小医院”放置3个~4个药箱和3份~4份扮演医生的材料, 让更多幼儿有机会扮演医生。也可以将热门区域多开设几个, 如同时开设2个~3个“理发店”, 充分满足幼儿都想扮演理发师摆弄理发用品的需要。待幼儿兴趣转移后, 再合并成一个大的“理发店”。
2.适时增添材料。小班初期, 幼儿的游戏开展多依赖于操作材料, 但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 而应随着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随时增添。如当教师观察到幼儿在“娃娃家”给娃娃洗澡, 就可以适时投放沐浴用品。
3.从材料入手引导游戏。教师可以利用小班幼儿乐于摆弄材料的特点, 从介绍材料、提供材料入手丰富游戏内容。如小医院开张之初, 幼儿“医生”与“病人”不分, 总是“医生”做“病人”的事, “病人”做“医生”的事。这时, 教师不要急于引导幼儿分清角色, 而是向幼儿介绍不同材料的用途:听诊器是干什么的, 如何使用镊子等。等幼儿对材料有了充分的感知和探索后, 再引导幼儿了解哪些材料是医生用的, 哪些材料是护士用的, 并介绍使用这些材料的时候要说些什么。最后, 引导幼儿认识医生的角色行为和病人的角色行为。
三、等待, 等待幼儿生活和游戏经验的积累
角色游戏的开展很大程度上受幼儿生活经验的制约, 这也是小班幼儿最爱玩和最会玩“娃娃家”的原因。考虑到各游戏区之间会因幼儿生活经验的多寡而表现得冷热不均, 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经验特点与水平, 逐步建立各游戏区。最初, 应多开设几个“娃娃家”, 一段时间后, 可以酌情撤掉一个, 增开幼儿常去的“小饭店”。如果本班幼儿最近生病的比较多, 医院里的人、事、物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么就可以适时开设“小医院”。那些距离幼儿生活经验较远的游戏, 如“小银行”, 就应该暂缓尝试。
四、支持, 帮助幼儿明确角色并尝试扮演
扮演角色是角色游戏的关键要素。小班初期的幼儿常常缺乏角色意识, 如分不清自己是医生还是病人, 明明是客人却去做服务员的事。因此, 教师可以从帮助幼儿学习扮演角色入手。
1.每个区设立角色牌, 让幼儿知道各个区有哪些角色。游戏时, 幼儿自选角色牌并悬挂在身上, 以帮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巩固对自己所充当角色的认知。
2.在游戏小结时, 重点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扮演的角色及其行为内容。教师可以这样问幼儿:“你做妈妈时, 都做了哪些事? ”“你当小医生, 是怎么看病的呢? ”这样的讨论, 能帮助幼儿明确和丰富相关角色行为, 丰富幼儿扮演角色的相关经验。
8.浅谈小班孩子的角色游戏 篇八
关键词:角色游戏;小班孩子;经验;材料
幼儿是天生的游戏高手,游戏永远是孩子的最爱。小班年龄段的孩子特别喜欢模仿一些他人的行动和语言,扮演一些他人的角色。角色游戏就是孩子们最真实的生活反映,角色游戏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极大地满足了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符合孩子们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水平,很受欢迎。
一直以来,我都比较喜欢带孩子们玩角色游戏。原因有两点:一是每次到了玩角色游戏的时间,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催促我快点、快点。二是角色游戏具有神奇的力量:活泼好动的孩子在这里得到尽情的释放,享受着角色游戏给他们带来的冲击和快感;性格内向的孩子也变得与平时完全不同,沉醉在角色游戏给他们带来的无穷欢乐中!所以,我喜欢上了它,我决定,要好好利用这支“神奇的力量”为我和孩子们“服务”。那么,如何让角色游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呢?下面就谈谈我的粗浅认识。
一、教师安于做“旁观者”,让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的玩伴
在角色游戏中,孩子生活经验越丰富,在游戏中就越积极,角色扮演越逼真,情节越丰富,孩子们自然玩得越开心。反之,游戏就会变得枯燥无味,甚至不能持续。因此,教师要先安于做“旁观者”,在小班孩子游戏水平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观察重点。
幼儿游戏扮演的角色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在面对教室里琳琅满目的玩具时,孩子们会忍不住地去摆弄摆弄,在与玩具的“交流”中他们会很简单地模仿成人的一些动作。比如,我们班的饶某爸爸妈妈是开餐馆的,她就会问其他孩子,“你要吃什么,很好吃的……”点点会抱着娃娃,用调羹喂娃娃吃饭;孩子们还会出现一些相当简单的语言比如:“你别哭!”“快吃呀!”……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以自我为中心,游戏中大多是平行游戏,一起玩时也是各说各的话,专心于自己的游戏,有时也有一些简单的对话,但都是围绕模仿的材料开展的。所以,在进行角色游戏时,应充分尊重幼儿选择材料的自由、选择角色的自由。如果遇到几个幼儿同时争当同一角色,应让他们通过“石头、剪刀、布”,“黑白”配等形式让孩子自己做主,也只有通过自己选择后,他们才会玩得尽兴,玩得开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游戏更符合孩子们的需求。
二、转化幼儿生活经验,使之成为幼儿游戏开展的直接经验
由于小班孩子年龄特点的原因,他们的生活经验很肤浅,只停留在模仿当中。孩子操作使用的通常是实物或是具体形象的材料。游戏中动作交往多于语言交往。更多依赖玩具进行游戏,满足于玩具的摆弄,缺乏交往的能力。例如,娃娃医院里的医生负责看病,护士负责为病人打针、吊盐水。可是,孩子由于平时很少接触,缺乏一定的感性经验,他们通常认为看病、打针都是医生的事。我们就利用晨间谈话、观看视频等形式帮助幼儿梳理经验,提升游戏经验,确保游戏的顺利开展。教师着重增强他们的角色意识,帮助孩子扮演好角色,并成为孩子游戏的支持者、参谋者。通过这种方法,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学会了互相协商,学会了礼貌待人。有了这样的氛围、空间,孩子们的交往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快乐,游戏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
三、我的游戏我创造,在玩中提炼游戏经验
创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创造性的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学科教育的最高价值趋向。教师应培养小班幼儿游戏活动的积极情感,提高游戏水平,并及时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创造性举动。
一次游戏,我去娃娃餐厅做客,慧慧“妈妈”说:“娃娃肚子饿了,想吃汤圆。”厨师说:“我们这有米粉、面条,没有汤圆。”慧慧愣了一下,看了看附近的美工区的孩子在玩橡皮泥,随即找来黄某、田某等几个孩子帮忙,用橡皮泥做了一盘汤圆。这就是我们的孩子,创造性的举动无处不在,老师要善于发现并保护好孩子创造的欲望。
在午餐后的一次偶然机会,我看到班里的几位男孩子用几把小椅子围坐在一起,玩起了“勇夺城堡”的游戏。第二天,他们又围起来,玩起了“坦克大战”的游戏,没有逼真的玩具,也没有任何环境设计,他们却玩得异常投入。于是,我班有了一个“自由区”的游戏角落,孩子们可以自由自在地玩他们想玩的任何游戏。有时,这里成为“娃娃家”;有时,这里成为“小部队”;有时,这里成为“临时医院”……有时,他们还会提前商量好游戏内容,从家里带来相关用具,展开游戏。
儿童心理学家指出:角色游戏是3~6岁幼儿最典型、最重要的游戏。它对小班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或许,我们只有把自己变成孩子,才能真正体会到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的真谛。
参考文献:
[1]王美娟.我的游戏我做主[J].山东教育,2013(5/6).
[2]刘丽.我班的自由角色游戏[J].山东教育,2013(12).
9.小班角色游戏活动设计 篇九
(一)幼儿游戏现状分析
在游戏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幼儿能通过与材料和同伴互动,自然地反映自己的生活经验,有个别幼儿还能发挥想象来进行游戏。但是,幼儿在游戏中普遍缺乏角色意识,游戏兴趣和注意力不太稳定,有时还会出现争抢的行为。部分幼儿的生活经验限制了自己的游戏行为。因此,通过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让幼儿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
(二)游戏材料与环境准备
1、游戏主题:医院 材料投放:听诊器、盐水瓶、药瓶、×光片等。
2.游戏主题:理发店
材料投放:化妆品、梳子、夹子、发型图等。
3.游戏主题:面包房
材料投放:各式面包玩具,蛋糕盒、水果图片,橡皮泥、模具等。
4游戏主题:娃娃家
材料投放:餐具、装扮物、娃娃,微波炉、洗衣机(自制)等。
5.游戏主题:动物园
材料投放:积木、各类动物玩具,食物等。
6.游戏主题:小舞台
材料投放:各种头饰、演出服装,话筒、伴奏小乐器等。
7.游戏主题:小汽车
材料投放:方向盘、油门刹车标记、加油器、小工具等。
(三)近阶段游戏目标
1.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激发初步的与同伴交往的意识。
2.强化幼儿的角色意识,鼓励幼儿大胆反映生活经验。
3游戏后,幼儿能自己把玩具摆放整齐。
(四)教师观察要点
1.游戏中幼儿的角色意识,是否愿意模仿相关的行为?
2游戏中幼儿与投放材料之间的互动是否适宜,材料的调整与补充?
10.小班角色游戏:羊羊烧烤店 篇十
第三阶段
阶段时间:4月3日-4月24日 游戏主题(预定):羊羊烧烤店
一、游戏目的:
1、熟悉各种烧烤材料,并能说出每样材料的名称。
2、能用烧烤棒串出一串串的的烧烤(如鱼、韭菜等),并能正确做出客人满意的烧烤。
3、能有礼貌地做到与顾客进行交流,尊重顾客的意愿。
4、游戏时能做到分工合作,明确老板、服务员、烧烤员的不同任务。
二、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
增设烧烤店玩具:烧烤架、小碟子若干,水果,饮料,串好的萝卜、茄子、西红柿、豆腐、鱼,鱿鱼、韭菜等。2.知识经验准备:
利用早谈、午间谈话时间,以故事、木偶表演等形式丰富有关烧烤店的知识经验。
三、游戏指导:
第一次指导:2012年4月3日下午
1.讨论:“小灰灰想要吃烧烤怎么办?”引出新主题“羊羊烧烤店”
2.认识各种烧烤材料,并能说出每样材料的名称;引导幼儿模仿成人初步进行游戏。3.提出游戏要求:
(1)游戏中要运用礼貌用语。(2)游戏时玩具要轻拿轻放。
4.幼儿游戏,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学习初步交往,并观察幼儿使用礼貌用语情况。5.重点评价“羊羊烧烤店”的游戏情况。第二次指导:2012年4月10日下午
1启发幼儿讨论:“烧烤店都有哪些人?这些人都是做什么的?”丰富“烧烤店”游戏情节,增加店员角色,帮助幼儿明确烧烤师、服务员的角色分工,并学会相互协作。2.引导幼儿按意愿选择角色进行扮演。3.提出游戏要求:在游戏中要做到“三轻”。
4.幼儿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按意愿选择角色扮演的情况,帮助幼儿解决角色纠纷。5.评价:表扬在游戏中懂得谦让的幼儿。第三次指导:2012年4月17日下午
1.启发幼儿讨论:“烧烤店就只吃烧烤吗?还可以吃哪些东西呢?”为了丰富“烧烤店”游戏情节,增加各种水果或杯子等物品。2.提出游戏要求:
(1)在游戏中坚持扮演一个角色。
(2)在游戏中要使用礼貌用语与同伴交往。
3.幼儿游戏,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指导“烧烤店”进一步丰富游戏内容。4.采用再现式评议,请玩“烧烤店”的幼儿说说刚才怎么玩。第四次指导:2012年4月24日下午
1.引导语:“天黑了,羊羊们要回家休息了。”引导孩子遵守游戏规则,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物品整理好。
2.提出要求:游戏结束后,能安静、有序地将物品摆放整齐
3.幼儿按意愿选择主题进行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使用礼貌用语情况,以角色身份指导银行游戏。游戏小结:
11.小班角色区 篇十一
关键词: 角色游戏 幼儿教育 交往能力
角色游戏是幼儿进行社会性交往的起点,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在体验成人的生活经验中初步认识了社会,但是在交往过程中不乏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在角色游戏中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一定的指导,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1.提升经验,丰富幼儿的知识
角色游戏能使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在假想的动作、情景和交往中,反映他们眼中的世界。如:在三月份的花儿朵朵主题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美丽的花朵特别喜欢。针对这些,我决定请家长带幼儿去花店参观,调动班上开花店的家长提供场地,工作人员接待幼儿。从中孩子们知道了解各种花朵的名称,了解了各种花的花语,还尝试了插花,并学会了如何与花店工作人员交往。星期一,每个小朋友都带来了一盆亲手插的花,互相欣赏着:我这个是康乃馨,我自己插的哦!我的是玫瑰花,是爸爸送给妈妈的花!老师,这是我昨天跟妈妈一起种的观音莲……孩子们兴奋地聊着,决定我们班也开个“白水洋花店”。孩子们带来的各种花摆在了“白水洋花店”的柜台上。有了先前这些观察和动手经验的积累、进入各个角色游戏区时,孩子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怎么玩,玩什么。
2.尊重幼儿,允许孩子自由选择
“孩子是游戏中的主体”。教师在角色游戏指导过程中要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尊重幼儿的意愿:尊重幼儿选择主题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情节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玩具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角色的自由,还要尊重幼儿自由地讲评自己的游戏。这样,游戏才能变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前,可以观察孩子日常活动的情况,如孩子喜欢什么样的游戏主题、内容和玩具材料,孩子近来感兴趣的是什么。教师细心观察和了解,鼓励孩子们自由地选择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游戏,从而获得自由选择的快乐。在“花店”这个主题游戏中,孩子们就先后分出花店、花店回收站、花艺园等角色区,还玩出了宝宝过生日,探望病人,过节等游戏情节。久而久之,游戏变成了孩子们表达情感、认识社会的一种手段,是孩子们一日活动中最喜欢、最开心的时刻。
3.适时指导,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在游戏中幼儿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花怎么摆?没有钱了怎么办?游戏结束了,太多材料一人收拾不过来,等等。教师有意识地鼓励幼儿自己解决、处理,使他们从小就看见问题不足为怪、看见问题不害怕、看见问题肯动脑筋解决。在角色游戏中,我们通过游戏情节引导幼儿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培养幼儿乐于与同伴合作交往的性格。如:在游戏结束时,花店里的花、花盆、制作花朵的材料很多,一个人收拾忙不过来,需要与其他小朋友一块完成。第一次游戏时,小朋友们一股脑儿地把全部材料都放进了收纳箱。在第二次游戏时,问题就出现了,选择花店的小朋友发现材料很乱,整理了很久“花店”才能开业,于是大家商量:在收拾的时候应该把材料分类放好,在下次游戏时就方便些,就能快点整理好开业。幼儿在合作交往中发现、探索、尝试解决问题,这样孩子们既有成功的体验,更有合作交往的愉悦。
4.善于发现,对游戏中表现出的合作交往行为及时肯定、鼓励
教师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加入到活动中,教给孩子一些常用的交往语言、动作、态度等,如:“你是花店工作人员,你应该怎样问顾客呢?”这样能帮助学生较好地与同伴合作学习、游戏。当孩子出现初步的合作交往行为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对不大会合作、缺乏合作意识的孩子,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鼓励与指导。如:我们班的豪豪小朋友,经常我来我往,玩具也不愿跟大家玩。在玩花店游戏的时候,他很想当回收员,可是回收员只有一个,他慢了一步,回收员的牌子被小雨拿了,他显得很不开心。“你可以去当顾客呀,或者主动去帮小雨”。在教师积极的鼓励和适宜的引导下,豪豪勉强去花店买花,他买了一盆盆栽送给娃娃家,过了十分钟左右,他又到娃娃家把盆栽拿到小雨面前说:“这盆花要回收。”小雨告诉他拿不动。豪豪很乐意地说:“我帮助你吧。”不知不觉中,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就得到了培养。
5.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家长资源是一块宝地,为了游戏活动更顺畅、生动、丰富、实在地开展,为了帮助幼儿交往能力得到发展,我们要丰富幼儿的经验,更要重视家长积极有效的参与。家园互动不仅使教育活动落到了实处,更增进了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了解,家长的参与能较好地推动幼儿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幼儿的角色游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从而促进了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12.小班角色区 篇十二
一、以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为核心, 制订科学区内容和目标
《指南》科学领域中提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 体验探究过程, 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可见, 科学领域学习的核心是幼儿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注重的是探究的整个过程, 而不是单纯的结果和知识技能的掌握。那么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才能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和探究欲望呢?《指南》指出, 小班幼儿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 这告诉我应该仔细观察幼儿, 发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在一次过渡环节中, 我给幼儿播放了歌曲《五只小鸭》, 歌曲开头小鸭“嘎嘎嘎”的叫声一下子吸引了他们, 他们惊奇地竖着耳朵听着, 瞪着大眼睛问:“这是什么声音?”然后, 他们互相笑着说:“原来是小鸭子呀!”小鸭子“嘎嘎嘎”的叫声让幼儿喜欢上了这首歌, 每次听都会开心地学着“嘎嘎嘎”的叫声。我还发现, 有动物叫声的音乐幼儿都很喜欢。不仅如此, 我还发现幼儿对飞机的声音也很敏感。户外活动时, 幼儿发现有飞机从头上飞过, 他们就会热情地和飞机打着招呼。有次在室内讲故事的时候, 突然有个幼儿说“飞机”。仔细聆听, 真的是飞机的声音, 透过窗户一瞧, 还真是飞机。通过如此种种观察, 我发现小班幼儿对声音非常感兴趣, 选择声音作为科学区的探究内容十分适宜。
从幼儿探究兴趣出发选择了适宜的探究内容, 紧接着需要思考的是科学区目标的制定。根据《指南》精神, 探究目标应以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指南》中学习与发展目标是基于幼儿年龄特点制定出来的, 所以科学区目标的制定还要参考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由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是小班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小班幼儿年龄较小, 注意力不稳定, 观察能力较弱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只能观察到事物的粗略轮廓, 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所以, 依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科学区的核心价值, 将主题活动“好听的声音”目标定为如下四点:1.对周围的各种声音感兴趣, 喜欢操作声音玩具;2.在操作声音玩具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声音的大小、音色的不同;3.能初步探索声音的大小, 并尝试自己创造出大声音和小声音;4.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二、以目标为基石, 以尊重个体差异为落脚点, 投放科学区材料
《指南》中提到:“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 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小班幼儿具有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 更需要通过亲身感知、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为此, 根据制订的目标, 我在科学区投放了关于声音的成品玩具如声响玩具、沙蛋、沙筒、钢片琴等, 自制玩具如皮筋儿琴、传声筒、声音罐、声音瓶、声音墙等。投放关于声音的成品玩具主要是为了让幼儿探索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产生声音的多种方法。投放自制玩具的目的是让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声音的传递和声音的大小、音色不同, 以及在此基础上尝试自己制造大声音和小声音, 并感受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丰富多样的材料蕴含不同的目标, 难易程度也不相同, 正好满足了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需要, “充分尊重了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 而且达到了“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的目的。
不同的材料具有层次性, 同一个材料也可以随着幼儿的发展层层递进。例如, 自制玩具声音罐在幼儿探索的过程中不断被改进, 体现出了三个层次:感受不同物品发出的不同音色;尝试自己制造不同大小、音色的声音;在用同一物品制造不同大小声音的过程中, 感受声音大小和物品数量的关系。起初, 我在口香糖罐子里相继放入了不同材质、大小、硬度的物品, 有大白芸豆、黑豆、大米、小米、口服液瓶盖、小鹅卵石、开心果壳、海绵球等, 幼儿运用各种方法让罐子发出声音, 感受不同物品发出的不同音色。在听声音的过程中, 幼儿总是忍不住把里面的物品倒出来再装回去。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以及让他们自己有新的发现, 我对声音罐进行了更新, 物品不再是教师提前装好的, 教师还提供了勺子, 由幼儿自己用勺子装入不同的物品。小勺子不仅满足了幼儿的探索需要, 而且无形中锻炼了他们使用勺子的技能。有的幼儿喜欢在不同罐子里装入同样的物品, 他们在不经意间发现每个罐子声音的大小不一样。为了满足幼儿进一步探索物品数量和声音大小的关系, 我只投放了黄豆供幼儿进一步探索物品数量和声音大小的关系, 幼儿发现数量太多以至于把罐子装得满满的和数量太少都是小声音。
三、营造宽松、自由的心理氛围, 支持幼儿的探究过程
在幼儿进行探索时, 教师需要做的是“真诚地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多方面的支持”就包括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首先需要为幼儿营造宽松、自由的心理氛围, 让幼儿敢于探索, 敢于发现问题, 支持幼儿自己解决问题, 必要时教师给予物质支持和帮助。那么怎样才能给予幼儿最有效的支持呢? 《指南》让我明白要注意观察幼儿, 从幼儿的实际需要出发。正如前面所述的给幼儿提供的不同层次的声音罐玩具, 就是我在认真观察幼儿的过程中发现了幼儿的需求, 根据幼儿的需求不断更新声音罐, 支持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
此外, 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共同成长的快乐。原来以为小班幼儿年龄较小, 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 教师能从幼儿身上学习到的几乎为零。在一次探索声音瓶的活动中我彻底转变了看法。我在四个相同的矿泉水瓶里装入不同量的水, 并在水中分别加入了红、蓝、绿、黄四种颜料以作更明显的水量区分。制作声音瓶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操作中感受水量的多少对声音大小的影响。在此之前幼儿已经通过声音罐感受过装入口香糖罐子里的豆子数量对声音大小的影响。睿睿尝试着各种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摇一摇, 滚一滚, 瓶盖对对碰, 筷子敲一敲等。这正如《指南》所说:小班幼儿喜欢“好奇地摆弄物品”。尝试过各种方法后, 他发现水量满满的瓶子发出的声音最小, 水量最少的瓶子发出的声音最大。当他用筷子敲着瓶子的各个部位时, 发现敲瓶盖的声音最好听。睿睿仔细聆听着每个瓶盖的声音, 好奇地说:“怎么不一样? ”他看看瓶子里不同颜色的水, 把它们按水量的多少排成了“楼梯”, 从左敲到右, 从右敲到左。瓶子发出了从低到高和从高到低的声音, 我惊奇地发现瓶子还能出现类似音阶的声音。当他从水量少的瓶子敲到水量多的瓶子的时候我问道:“这是上楼梯还是下楼梯的声音呢? ”他说是上楼梯, 当他反着敲时, 我问了同样的问题, 他说是下楼梯。他还说:“好像老师弹的钢琴呀! ” (过渡环节我们会弹音阶提示幼儿收拾玩具) 睿睿听出了这个声音的类似之处。睿睿对声音瓶的探索不仅让他自己有所发现, 体验到了探索的乐趣, 也给了我新的启发。原本制作声音瓶只是让幼儿体会水量与声音大小的关系, 没想到声音瓶还可以发出好听的“上下楼梯”的声音, 水量的多少与声音的高低还有关系。教师制作的玩具给幼儿提供了探索、发现的空间, 幼儿的新发现给了教师新的收获, 真的是“教学相长”, 在探索中共同成长。
四、以鼓励和欣赏的态度分享幼儿的探究结果
探究要有始有终, 要“支持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究与分享交流, 引导他们在交流中尝试整理、概括自己探究的成果, 体验合作探究和发现的乐趣。”尤其是对于小班幼儿来说, 更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提升经验。因为小班幼儿认知水平有限, 并且容易受外界新异刺激的干扰而不能持久, 往往碰到什么就看什么, 顺序紊乱、前后反复、也多遗落。所以在幼儿探索后, 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梳理、提升。区域活动后的点评环节是最佳的提升经验时机。每当幼儿在操作活动中有了新的发现, 我总是鼓励他们及时和同伴交流、分享, 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油然而生, 也激发了同伴的探索兴趣, 实现了《指南》中所说的“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13.小班幼儿角色游戏案例分析二则 篇十三
案例一:在一次角色游戏中,我正在“理发店”旁忙着收拾东西。“小姐,你要理发吗?”一个甜甜的声音在背后响起,我没在意。“徐佳小姐,你要理发吗?”声音加大了,原来在叫我,居然还敢直呼其名,简直“胆大包天”,因为确实忙就没理会。忽然,感觉我束好的长发在背后被一双小手摸着。看来“理发师”看上了我这一头长发,不去美一下是不行的。再说孩子们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呢?干脆将计就计趁机调查一下。打定主意我马上放下手中的活,转身笑眯眯地说:“谁是理发师呀?”小女孩唐镱菲站了出来,“我是理发师,绝对给你做好看!”“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 “听蒋老师喊你呗,我就知道了。”她一脸神气的样子,小孩的记性真好!
接下来一场顾客与理发师之间的自由交谈开始了。
理发师:“你得低下头,把头发低下来。”
顾客:“你们这儿没有专门洗头用的长躺椅吗?这样不舒服。”其实我是怕她们把头发弄的一团糟。于是菲菲叫了夏源、薛听函等几个小女孩七手八脚的忙了起来。一会儿,她们就用几张小椅子拼了张洗头躺椅。一切动作都比较专业:拔掉我的发圈,象模象样的抓搓头发。打开假水笼头冲了冲、吹头。
理发师:“你想做什么发型?”
“你看我做什么好,就做什么吧!”我装很随便的样子。
“童花头好看,我帮你剪个童花头。”美发师一个拿塑料推子,另一个拿剪刀,两位理发师象模象样地剪起来。理发过程中我们之间的闲聊也更深入了。
案例分析:
《纲要》指出“建立和谐有效的师幼关系是促进师幼互动的有效途径„„”如何建立和谐、有效的师幼关系呢,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幼儿。教师要尊重幼儿的言行、想法,与幼儿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积极营造和谐的氛围。案例中,很好的反映出教师的这仪观点:当小女孩菲菲直呼其名,请她理发时,我是笑眯眯的应答孩子,转身投入到孩子发起的游戏中。再游戏的过程中,我始终以幼儿为游戏的主体,适时的点拨。
其次,教师要准确定位自己,做平等中的首席。《纲要》告诉我们“教师要做一个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诚然是要教师准确定位角色。案例中小女孩要与教师玩“理发店”的区域游戏,教师“放下手中的活”积极的投入到游戏中,很乐意的扮演起顾客来,在“理发师”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合作并引导着幼儿,对于幼儿的问题是“有问必答”,使其在自主的游戏中得到发展。教师的这种引导方式增强了幼儿的自信:“象模象样的抓搓头发”;“越发得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七手八脚的忙了起来”;“用几张椅子拼了张洗头躺椅”;“比较专业”;“左手拿塑料推子,右手象模象样的剪起来。”,充分体现了孩子的自主性积极教师的主导地位。
案例二: 角色游戏开始了,傅雷鸣今天做出租车司机,只见他非常开心地开着小车,来来往往。突然,张儒屹飞快地冲了过来,把傅雷鸣狠狠地撞了一下。傅雷鸣摔倒在地上,大声地哭了起来。看到了刚才发生的一幕,我正要像平时一样教育张儒屹不应该在教室里跑那么快时,突然看见张儒屹一副闯祸后非常紧张而后悔的表情,我一下子转变了想法,为什么不换一种方法帮助孩子真正认识自己的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并在以后的活动中避免出现同样的行为呢?于是,我装做不知道刚才发生的事情,并问他们:“怎么了?” 傅雷鸣边哭边说:“张儒屹刚才把车开得很快,把我撞倒了。”“什么,是出车祸了呀!那可不得了,你一定受伤了,很痛吧?万一有什么问题可不是闹着玩的。快,快让我送你到医院里去检查一下。张儒屹还不快来帮忙呀。”我表现出了一副非常紧张的样子。说完,要求张儒屹和我一起扶着傅雷鸣慢慢地来到了“娃娃医院”,“医生,快给他检查一下,他刚才出车祸了,张儒屹把车开得太快把傅雷鸣撞倒了。”于是,王一帆医生就让傅雷鸣躺在床上给他象模象样地检查了起来,并不停地责怪张儒屹:“你呀,一点也不懂事,为什么把车开得那么快?傅雷鸣的腿都断了,”说着用手抬了抬腿,“不行,要住院开刀。以后你开车可要慢一点,记住了吗?” 张儒屹在旁边不住地点头,说:“我下次一定注意,慢一点开。” 案例分析:
在平时的自由活动和游戏中,经常会出现以上这样的事情。孩子们喜欢在教室里你追我赶、打闹嬉戏,一不小心就会摔倒,甚至发生撞伤的流血事件,非常危险。对于这样的突发事件,老师们常常采用的方法往往就是千篇一律的说教,不停地教育孩子们在活动室不要奔跑,要注意安全。可是,老师们苦口婆心说教的结果是老师说得口干舌燥,而“肇事者”当时显得诚惶诚恐乖乖认错,在玩的时候却又忘记了,效果不明显。而这一次我尝试以游戏的形式来处理,使孩子们始终处于游戏的情节中,并在游戏中借王一帆“医生”的口“教育”了张儒屹。如此,不仅避免了张儒屹由于撞倒人而必须挨的批评,造成心情不愉快,不情愿地接受说教,反而使张儒屹真正地意识到由于自己的鲁莽行为给同伴带来了痛苦,而且也使傅雷鸣忘记了刚才发生的不愉快。同时,也丰富了游戏情节。反思: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的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
二、小班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规则意识不是很强,经常会出现忽视规则的行为。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说教,效果恐怕是小之甚微的。这次将孩子经常出现的问题融入到角色游戏活动中进行教育,使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加强自我约束控制力。其效果强于以前多次的说教。
三、教师要尝试用新颖、独特的教育方法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幼儿园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的综合能力,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和途径来教育引导孩子。
14.小班益智区反思 篇十四
小班益智区反思
小班益智区反思一:小班益智区活动反思
最近班级一直在开展益智区的区域活动,开展的主题也多种多样,涉及的领域也很广泛,有涉及数学领域,艺术领域,语言领域等。孩子对每次开展的主题也很感兴趣,记得在《投纸球》的活动中,孩子能够听老师击掌的次数,来投纸球的个数,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孩子的一个倾听意识,孩子看到自己的纸球投进了小框中,让孩子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孩子在《看一看,拼一拼》的活动中,我准备了许多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规格的图形,让孩子利用这些图形来拼出不同的东西,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能够根据老师的作品,来拼搭出一样的,记得我拼搭的是人,孩子能够明白各身体的部位应该用什么图形来表示,并明白身体各部位的大小关系,但是,因为孩子的年龄段偏小,孩子的视野不够开阔,接触的东西有限,孩子的创新意识不够,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在这一方面还得多多引导。
孩子们在这一个月的区域活动,看得出孩子的点滴进步,看到孩子不在是独立游戏,已经开始出现了合作游戏,有了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意识,这样培养了孩子的交往意识,给现在很多的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提供了一个交往平台,让孩子更加明白同伴的重要性,更加珍惜自己的小伙伴,从而也可以减少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
>小班益智区反思二:小班益智区教育反思>>(613字)
益智区里新增的滚一滚,是小朋友们喜爱的玩具,每次只要一空出时间,他们就爱往那跑,一天午饭后,晨晨、乐乐、浩浩兴致勃勃的跑到阳台上玩滚一滚,只听见啪哧一声,滚一滚上粘的吸管整个被撕了下来,而他们三个人则倒在了地上,原来是三个孩子为了争抢吸管这边的使用权推挤在了一起,结果不知道是谁把吸管撕下来了。听完他们说的,我当时就气得不得了,压抑着怒气问道:“到底是谁撕的?”三个人头低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做声,我轻声的说道:“小朋友们,当你们和别人一起玩玩具时一定要首先遵守游戏规则,滚一滚有四面,你们可以自己分别玩,如果要想跟别人更换玩的位置的时候,也一定要先得到别人的允许。只有大家一起互相迁就才可以玩到玩具。”听到我的话,孩子们再也没有争抢玩具了。
每个孩子都喜欢去区域玩耍,里面有他们喜爱的玩具,还可以跟好伙伴一起游戏,但是由于他们的年龄小、生活经验相对缺乏,他们并不能很有目标有目的的玩,这样反而什么都学不到,这个时候,老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引导的前提是观察,教师应该在哪些方面对区域幼儿进行观察呢,我想应该会有这几点,首先是材料的投放,材料投
放是否合理,是否适合幼儿年龄段,每一样教玩具是否达到了它本身的预期目标,而幼儿又是否喜欢,有没有兴趣一直探索下去,然后是活动的内容,假如教师只是把孩子丢进区域任他们玩耍,没有内容没有一些伏笔,孩子们只会稀里糊涂的在里面乱晃乱撞,所以活动的内容应当是有层次行,自主性的。
>小班益智区反思三:小班益智区域活动反思>>(942字)益智区的教育功能主要帮助幼儿发现、了解,并展开探讨的区域,每种材料的不同,幼儿的操作方法不同,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知识经验也就不同。因此:
(1)教师要有挖掘活动材料多用性的意识。例如:在活动区中,投放的数字卡片,有数字的呈现,后面还有点数的图案,这样就发挥了它的多用性。
(2)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提供不同难度水平的材料。活动区材料的投放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最近教育目标及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对材料的投入要有计划、有目的,不要把材料一下子投入进去,应分期分批的不断更新,由易到难,不断吸引孩子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有新鲜感。
但是在具体的区角活动中,我们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问题一:准备了许多材料,孩子们却不理会,或操作马虎。出现这种现象,其原因可能是活动本身缺乏趣味性、单调枯燥,操作活动难度大(或过于简单),同时教师教学语言平淡。我们可以尝试增加活动的趣味性,适时地调整活动材料,除了考虑教育的需要外,幼儿兴趣及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忽视,可以通过与儿共同商量,更新丰富材料,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区域活动的主人。当然,区域活动的材料还应具有层次性的探索性,材料的投放要顾及到幼儿的个体差异。
过程主要是一个幼儿自发生成、自由想象,积极创作长大胆表现的过程,要给幼儿留出充分探索、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在活动中给予积极的期望。
问题三: 在区角活动中,教师既不能高高在上进行灌输,也不能自由自在放手不管,对能力差,反应慢的孩子要多提供一些探索的时间,要允许孩子出错,不要急于求成。教师应成为站在幼儿背后的慈爱、沉默的指导者,真正从观察中获取准确的信息,要观察幼儿兴趣点,以及游戏中一些有必要老师介入的情况,要观察幼儿语言、行为交往方式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为指导幼儿做好充分准备。
其次,在区角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应形成合作探索式的互动,合理介入,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给予适当的指导。
>小班益智区反思四:小班益智区活动观察记录反思>>(968字)
益智活动:动物园
材料投放:
每个筐里有一套狮子、熊、老虎和大象的头饰,有两套狮子、熊、老虎和大象的卡片,卡片中有一套狮子、熊、老虎和大象的颜色分别和头饰相同,另一套狮子、熊、老虎和大象的颜色和头饰不一样。
观察时间: 2009年2月20日上午区域活动时间。
观察实录:
和往常一样,区域活动一开始,王雨田第一个来到益智区,筐里的头饰吸引了她,她拿了大象的头饰,然后开心的用小手去摸大象的长鼻子,这时,又有几名幼儿围拢过来,我告诉来益智区的小朋友:“动物园里的狮子、熊、老虎和大象来取照片了,我们帮助它们找一找好吗?”“好!”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很乐意。我接着提出了要求:“每个小朋友一个筐,请你从筐里的卡片中找出和头饰上的狮子、熊、老虎和大象相同的一张。”王雨田很快完成了任务,我检查了一下,都找对了,我让她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头饰戴在头上去表演区玩了。这时,李宇轩也好像完成了任务,但我过去后发现他只是把同一种动物卡片放在了一起,并没有做选择,也就是说把狮子和狮子的卡片放一起,熊和熊的卡片放一起,老虎和老虎的卡片放一起,大象和大象的卡片放一起。我拿起狮子头饰然后指着狮子卡片问李宇轩:“哪一张是这只狮子的照片呀?”李宇轩很快从两张狮子卡片中找出和头饰完全一样的一张。“真能干,请你帮熊、老虎和大象也找一找好吗?”“好!”受了表扬,李宇轩情绪高昂,开始为其他的动物选照片。一旁的乐乐仍在很认真地做着这项工作,但没有注意到老虎两张卡片细微的差别,选错了。我让乐乐先观察头饰上的老虎,然后再仔细观察卡片上的老虎,找出动态和颜色和头饰上完全一样的卡片,乐乐终于找对了。
反思:
由于本活动含有一定的游戏情境,很适合小班幼儿。活动材料本身的具体、形象、夸张吸引了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中小朋友们遇到难题时,能及时引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保证了目标较高的达成度,本次活动既让孩子有机会感受成功,也让孩子们在宽松自由的气氛中进行自主学习,幼儿每一次成功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从而树立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信心。从活动过程看,材料的提供虽然从整体上注意了纵向的层次性,但单项的活动之中也应注意材料提供难度的层次性。本活动中,在同一难度材料的基础上,再准备稍难一些的操作材料,就可以使那些很快完成任务的幼儿继续相关的操作,既有利于目标的达成,又避免了很快完成操作任务的幼儿无所事事。
>小班益智区反思五:幼儿园小班益智区教学反思>>(613字)
每个孩子都喜欢去区域玩耍,里面有他们喜爱的玩具,还可以跟好伙伴一起游戏,但是由于他们的年龄小、生活经验相对缺乏,他们并不能很有目标有目的的玩,这样反而什么都学不到,这个时候,老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引导的前提是观察,教师应该在哪些方面对区域幼儿进行观察呢,我想应该会有这几点,首先是材料的投放,材料投放是否合理,是否适合幼儿年龄段,每一样教玩具是否达到了它本身的预期目标,而幼
儿又是否喜欢,有没有兴趣一直探索下去,然后是活动的内容,假如教师只是把孩子丢进区域任他们玩耍,没有内容没有一些伏笔,孩子们只会稀里糊涂的在里面乱晃乱撞,所以活动的内容应当是有层次行,自主性的。
益智区里新增的滚一滚,是小朋友们喜爱的玩具,每次只要一空出时间,他们就爱往那跑,一天午饭后,晨晨、乐乐、浩浩兴致勃勃的跑到阳台上玩滚一滚,只听见啪哧一声,滚一滚上粘的吸管整个被撕了下来,而他们三个人则倒在了地上,原来是三个孩子为了争抢吸管这边的使用权推挤在了一起,结果不知道是谁把吸管撕下来了。听完他们说的,我当时就气得不得了,压抑着怒气问道:“到底是谁撕的?”三个人头低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做声,我轻声的说道:“小朋友们,当你们和别人一起玩玩具时一定要首先遵守游戏规则,滚一滚有四面,你们可以自己分别玩,如果要想跟别人更换玩的位置的时候,也一定要先得到别人的允许。只有大家一起互相迁就才可以玩到玩具。”听到我的话,孩子们再也没有争抢玩具了。
篇二:幼儿园小班区角活动反思
区角活动反思
小三班 陈民佳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区角游戏一直是深受幼儿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里面,他们可以自由的选择、自由的交往、自由的玩耍,幼儿的各个方面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的提升。
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还有小班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产生,我们班设置了五个适合本班情况的区角,分别是:泡泡书吧、小小艺术家、宝贝电话亭、智慧城堡、玩具王国。这次我将从这五个区角分别入手进行反思。
1、先来说说泡泡书吧,顾名思义,这是小朋友用来看书的地方,在这里面,幼儿可以学会安静,可以学会与同伴分享好看的书,也能学会爱护物品的好习惯。但经过几次区角活动,我发现只有极个别的幼儿能从头坐到活动时间结束,大部分幼儿都按捺不住跑去玩其他的区角。这可能还是跟有些幼儿年龄有关。他们看不懂一些书,但又不知道怎么选择能看懂的书。因此随便看几下没兴趣就坐不住了。所以我打算把图书进行更清楚的一个分类,让年幼的孩子知道在哪可以拿到他们感兴趣能看懂的书。
2、小小艺术家这个区角是美工区,幼儿能在里面任意用油画棒或者水彩笔进行创作和添画,也可以玩橡皮泥和串花。但是我发现幼儿进去过后经常性的在本子上乱画,或者看见别人玩橡皮泥那么他也会换成完橡皮泥。对于这种现象其实是我们老师的疏忽,幼儿还小,而且是新入园幼儿,可能对于创作这一块肯定很难,自己乱画着画着没个目标也会很无聊,所以我想在区角里投放一些有图案的纸,比如有苹果、云朵之类的能让幼儿进行涂色练习或者模仿练习,这样幼儿的兴趣应该会更浓厚。
3、宝贝电话亭相当于是一个语言区,在这里面,宝贝可以随意的表达与交流。因为是新入园幼儿,就想让会产生分离焦虑的宝贝们有一个能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来寻求心理慰藉的平台。一开始的使用效果不是特别好,没有幼儿愿意去里面。但是我让幼儿观察我是怎么玩那个传话筒了后,幼儿的兴趣就要更大一些。我觉得还有可能是这个电话亭从外观上还不够吸引幼儿,我会尝试把它再装饰得精致一些。或者增加烧烤摊,幼儿可以打电话订餐之类的。
4、智慧城堡是一个益智区,我们在里面投放了小动物喂食、毛毛虫夹脚、小刺猬长刺、手指套圈、小动物吃什么、穿鞋带等发展幼儿手部肌肉、手眼协调和开动脑筋的教玩具。对于这个区幼儿还是蛮感兴趣的,因为动手的东西比较多,幼儿比较喜欢。但是我发现很多幼儿对于什么动物吃什么食物的这个游戏还不是特别明白,经常乱插食物给动物们。所以我打算在集体教学的时间再好好的给幼儿们上堂关于区分食物的游戏活动,让幼儿们明白游戏规则。
5、玩具王国一直是幼儿们最爱的区域。我们设置的是个建构区,里面投放了积木,废旧的盒子和瓶子,还有幼儿的玩具。投放幼儿玩具是为了减轻幼儿的分离焦虑,因为是自己熟悉的玩具和自己一起在上幼儿园。幼儿玩积木的问题不大,但我发现那些废旧的盒子还有瓶子几乎没有幼儿玩耍。我想应该是因为盒子的大小太杂乱,而且幼儿也不知道瓶子该怎么玩。我打算再收集一些大小差不多的盒子进行简单的包装,然后瓶子就收集统一的易拉罐,方便幼儿搭建,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一点。
区角游戏材料投放和活动的问题是我会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他是我们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部分。经过这几次的区角活动,我确实发现了我们设置区角的不少问题。让我知道有时候光凭老师自己想象是不够的,还是要从区角的使用情况来一步步的反思一步步的改善。希望有了这次的反思,能让我们班的区角活动开展得更好。篇三:幼儿园小班活动区反思
幼儿园小班活动区反思
每个孩子都爱玩区角活动,特别是“娃娃家”小朋友最喜欢,但是由于他们年龄小,生活经验有限,如果没有老师正确的引导,区域活动就会成为没有组织没有纪律没有目标的玩!孩子什么都学不到,而且会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因此区域活动时更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
在活动中我们几位老师还是比较会观察孩子的,活动时我们及时发现他们的困难在哪里,随时纠正,或下次改进。活动评价完了我们还会就本次区域活动做一个交流,相互了解孩子在其他区角的表现。我觉得自己区域活动开展比较好的地方是:
1.活动有目标性
我们把开学初定的特色计划中关于游戏、区域活动的目标细化。九月份,我们的活动目的就是让幼儿熟悉区域,了解区域活动。十月份1.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区域活动;2.活动中不随便更换自己选择的区角,逐步培养对活动的坚持性。
2.建立合理必要的活动区规则
一个良好、有序的环境是幼儿能够在区域中自由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通过观察制定出幼儿可以理解能够遵守的区域活动规,多引导、多督促、多赞赏来让幼儿遵守规则和各种行为,逐步建立起班级区域活动的有序环境。
3.注重讲评工作
小班幼儿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能力,也不能很好地表诉自己和其他人在区域中的表现。所以我们很注重区域活动后的评价。我们的评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也能让幼儿养成正确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习惯。两个月下来,已经会有孩子评价同伴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了。比较困惑的地方:
材料的投放——区域活动我们都知道投放材料要多,要有层次性,幼儿有充分选择的余地。但是小班孩子缺乏自主性,动手能力和生活经验也比较缺乏,我们在材料的准备上也很有局限性。在操作时,材料投放过多,孩子就容易分心,而且会影响操作能力,所以在材料的选取、投入方面不能很好地把握。篇四: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区域活动反思
irelandmoon 本月经历了雨花区的区域活动评比,我们幼儿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每个老
师都为得到的表扬高兴,因为这是大家辛苦劳动的成果。参加评比的过程中,每个班级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我们小三班不是参与评比的班级,但我们也根据本班特点精心布置了一个小舞台。作为小班年级组的一员我们帮助小二班进行区域的完善,并协助大班、中班一起做材料。老师们没有说苦说累,在融洽、积极的氛围中,完成了每个班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大班的雨露茶社,让每个看到的人都眼前一亮。
区域评比促进了各班的教学交流,锻炼了大家的团结协作能力,体现出我们
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这次评比,我们学到了很多,高兴之余,针对我们班的区域做了一些反思。
1、娃娃家:孩子们现入到在都能融角色中去,但我发现还是有不足,例如
在游戏结束后,幼儿不能很好的把物品收拾好;在游戏过程,虽然幼儿们自己都玩得不亦乐乎,但相互交流并不多。
2、娃娃超市:幼儿们在超市中都能很快的融入角色,但很快就会有人“走
出角色”例如,超市售货员在没人来买东西的时候耐不住寂寞,主动“送货上门”,收银的时候买方不付钱,卖方主动付钱„„这些不遵守角色规定的行为表现出幼儿对游戏的理解不够,积累的经验不足,这也是我们前期工作不足的原因。
3、美衣坊:在童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班的美衣坊已经完善,幼儿在这里游戏
不仅能清楚的了解洗衣过程,还能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我还发现,幼儿在游戏时,有叠不好的衣物,他们会反复的叠让到自己满意为止,这对幼儿养成坚持不懈的习惯是很有好处的。
4、益智区:这是我班比较滞后的区域,幼儿因为年龄偏小,对老师提供的
游戏材料感觉有难度,令他们没有兴趣继续玩下去,我们将持续努力并耐心地引导幼儿逐步适应。
5、美工区:我们班以各种蔬果、玩具盖印为主,盖印好之后在让幼儿用油
画棒进行想象添画。想象添画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就有点难了,现在主要都是模仿老师的范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可以尝试鼓励幼儿用各种小东西进行盖印
创作,提示他们“这个盖印出来像什么?”、“哪里像?”、“为什么不像?”、“缺
点什么?”,尽量用诱导的方式,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这
样可能会让他们更快的进步。
6、小舞台:小舞台的创意很好,不过目前为止还不是很完善,原因之一是
我们提供的道具不够多,下月我们将对其进行完善;另外,由于幼儿刚接触这个
游戏,还不能完全融入其中,大部分幼儿对于在全班展示自己的才艺显得有些害
羞和退缩,这也是人之常情,我们意预料到这种状况,并已经做好了准备。
7、阅读区:幼儿都能在里面安静的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在这一区域活动
中,我们还需要做的是:加强幼儿物归远处和爱惜书本的意识。
08.11.27 篇五: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反思
小(1)班 廖文娟
一、活动内容:
数学区《挂门帘》
二、活动材料:
红、黄、蓝三种颜色的串珠(不同形状),绳子若干。
三、玩法:
1.将珠子按abab、abcabc的规律进行颜色排序,向教师或同伴讲述自己排序的规律。
2.将珠子按形状的规律进行排序,向教师或同伴讲述自己排序的规律。
四、案例描述:
《挂门帘》所用的材料是珠子,珠子有各种颜色、各种形状。无论是按照颜色排序还是按照形状排序,都可以串出不一样的门帘。幼儿在串门帘时,每一次串出来的都可能是不一样的,幼儿看到自己串的门帘既开心又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很乐意与同伴分享操作成果,分享快乐。
五、活动材料的反思:
从材料的角度进行如下分析:
1.材料耐用且安全卫生,易于消毒。珠子颜色鲜艳、美观,易于吸引幼儿的兴趣及注意力。
2.材料操作简单、方便,玩法易于幼儿发挥创造性,有丰富的自由发挥想象创造的空间。
【小班角色区】推荐阅读:
小班角色游戏计划06-25
小班角色商店教案10-20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分享中的集体讲评09-15
幼儿园小班建构区材料09-24
小班语言区角活动设计07-11
小班主题“娃娃家”学习区活动设计07-04
八个小班区角活动Word 文档07-29
角色学习10-09
角色游戏爱心医院06-28
新教师转变角色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