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精选11篇)
1.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 篇一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是世界性的人口大国,这就使现在的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等各方面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普遍大学生都在寻求就业出路,有的考研,抱头苦读;有的发展特长,各展千秋,但更多的大学生则是迷茫颓废
不管刻苦的还是颓废的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身体素质在不断的下降,然而很多大学生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健康正在发生改变。这一系列的压力给大学生造成的健康损害已非往日所能比
他们正在遭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迫害,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结束生命,选择浪费生命,选择虐待生命。食品安全问题、跳楼问题已经无法冲击他们麻木的心灵和浑浊的眼睛,仿佛抽烟、酗酒、打游戏才是他们生命的主体。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深入调查了解大学省的整体健康水平状况,并对具体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意见与建议,增强大学生对自我健康的关注程度,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将来建设祖国打好身体基础。
二、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呈贡大学城的部分在校大学生
2、调查方式:网上发调查问卷
3、调查时间:201x年5月
4、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根据学校的代表性以及开展问卷调查的可操作程度开展问卷调查,我们组在呈贡大学城中各大高校中展开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2份,回收有效问卷5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其中,女生占和男生各占50%。问卷整理与数据统计:在对问卷进行分类处理的基础上,运用计算器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制成分析表格。
5.问卷设计内容(参照附录):
问卷为本组成员自编的《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表》,问卷总共设计了11个小问题,内容包括了同学们的健康现状以及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一些生活习惯,还有可能影响同学们健康的环境因素。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统计结果,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具体的来介绍大学生的健康问题:
针对大学生目前身体健康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1)加强体育锻炼
大学生要保持身体的健康,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体育锻炼。在身体技状态不良,睡眠或休息不好,长期患病或初愈阶段,以及疲劳是身体的协调性显著下降时,是不适合进行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个人爱好,锻炼目的,生活条件,身体 情况确定锻炼时间,还要选择自己合适的运动量和强度,切莫盲目的进行锻炼,造成对身体的伤害。
(2)少食多餐,合理饮食,按时吃饭
大学生应当重视三餐,固定用餐,保证每天用早餐。学校可适当延长中、晚餐的开放时间,使同学们都能够有充裕的时间去吃饭。另外,吃零食方面要适可而止;不要盲目减肥,应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等等。
(3)早睡早起
培养自觉意识,改掉拖延陋习正如上文分析的那样, 拖延症是影响众多学生学习效率、 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 因此大学生应当养成“做在当下”的习惯,积极主动地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而不要赶在截止日期前拼命地熬夜奋战。带动宿舍氛围,共同合理作息 对于一个大学生,往往宿舍环境对其生活作息有着很大的影响。
建议:
A、 培养自觉意识,改掉拖延陋习
B、 认清自身实际,订立合理目标
C、 提高自身修养,改善休闲方式
D、 带动宿舍氛围,共同合理作息
中国当代大学生头顶着天之骄子的光环,承载着社会、家庭的较高期望值,他们聪明、智慧、有理想、有爱心,渴求知识,追求进步,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然而大学生也是一个承受着较大压力的特殊群体。
因此要特别注意的是,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有利于智力、性格的全面发展,人格的全面提高,从而达到保持身体健康的要求。而大学生要保持健康的身体,就要从自身出发,在强身健体的时候,加强心理方面的调整和辅导,让身心共同发展,成就健康优秀的自我。
2.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 篇二
为了解南华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效果, 对2009、2010及2011级本科二年级时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进行了测试, 并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及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分析。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南华大学全日制在校2009级大二本科学生4806人, 2010级大二本科生6999人, 2011级大二本科学生3782人。
1.2 研究方法
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五项评价指标: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柔韧与力量类项目 (握力体重指数、坐位体前屈、掷实心球、引体向上 (男) 、仰卧起坐 (女) 任选一项测试) 、速度与灵巧类项目 (50米跑、立定跳远、跳绳、篮球运球、足球运球、排球垫球任选一项测试) 、耐力类项目 (台阶试验、1000米跑 (男) 、800米跑 (女) 任选一项测试) , 从中选择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 (06、07级) 与50米跑 (08级) 、台阶测试 (06、07级) 与1000/800米跑 (08级) 为测试项目。均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4]中要求进行测试。
1.3 统计分析
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 各指标以s表示, 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计算出总成绩百分比、身高标准体重百分比、肺活量体重百分比, 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三个年级学生大二时体质健康总成绩
三个年级大二时所测试的体质健康成绩显示:07级学生不及格率最高, 08级学生不及格率最低;07级学生体质健康成绩优秀率与良好率明显低于06级与08级;06级、08级学生优秀率与良好率无明显差异, 见表1。
注:a表示与06级比较, P<0.05;b表示与07级比较, P<0.05。
2.2 三个年级学生大二时的身高标准体重
三个年级大二时所测试的身高标准体重百分比显示:营养不良百分比逐年升高;超重与肥胖百分比均为2011级最高, 2009级次之, 2010级最低;较低体重与与正常体重百分比三者之间无明显差异, 见表2。
注:a表示与06级比较, P<0.05;b表示与07级比较, P<0.05。
2.3 三个年级学生大二时的肺活量体重指数
三个年级大二时所测试的肺活量体重指数百分比显示:07级不及格率最高, 08级不及格率最低;07级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优秀率与良好率显著低于06级与08级, 且08级优秀率与良好率明显高于06级, 见表3。
注:a表示与06级比较, P<0.05;b表示与07级比较, P<0.05。
2.4 三个年级学生大二时体质健康状况比较
三个年级大二时体质健康状况测试显示:三个年级的男生体重、肺活量、握力指数均值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4。三个年级女生的体重、肺活量、握力指数均值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5。速度、灵巧类项目与耐力类项目, 除07级男生与06级男生之间的耐力类项目无显著性差异外, 其于各项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注:a表示与06级比较, P<0.05;b表示与07级比较, P<0.05
注:a表示与06级比较, P<0.05;b表示与07级比较, P<0.05
3 讨论
本次体质健康测试分析表明, 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总体状况不理想, 一部分学生体质没达合格标准, 肥胖者及营养不良者所占比例较大, 与全国部分高校监测结果相似[1,2,5,6]。其中07级学生体质总体偏低, 不及格率高达36.50%, 可能与修改了体育成绩在综合测评中的比例有关。08级学生不及格率最低、优秀及良好率也较高, 可能与该年度学校更侧重于体育“三基”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 的教学, 学生学习和练习的内容较丰富、较全面有关系。
我校学生营养不良、超重及肥胖学生百分比逐年升高, 这可能与学生挑食、喜好“垃圾”食品、快餐等有关;营养不良百分比增加可能与少数女生不科学的节食减肥有关。肺活量体重指数是反映单位体重上的肺活量, 是衡量人体质健康和持续工作能力的基本因素之一[7]。08级肺活量体重指数优秀率与良好率较高, 可能与我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开放,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有关。
今后需要更加关注大学生这一群体的体质健康状况, 提高体育教学和辅导的针对性, 改革体育教学内容、手段、评价机制等,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 加强力量、爆发力、心肺功能方面的训练,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及终身体育的健身意识;另外要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自觉地进行体育活动, 使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摘要:了解南华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现状。采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对南华大学2009、2010级与2011级学生二年级时的身高、体重、肺活量、柔韧与力量类项目、速度与灵巧类项目、耐力类项目共六项指标进行测试, 用SPSS13.0软件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南华大学2010级学生体育成绩不及格率高达36.50%。体型肥胖者及营养不良所占比例较大并有逐年上升趋势, 其中2011级肥胖率与营养不良率分别达到7.11%、8.04%。三个年级学生二年级时力量、爆发力、心肺功能等随年级增高有下降趋势, 2009级与2010级学生的速度与灵巧类项目平均成绩没达到及格水平, 其中2010级男生与女生成绩分数均值分别为48.78、47.53。结论:南华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总体状况不理想, 体型肥胖者及营养不良者比例较大, 需要提高体育教学和体育辅导的针对性, 引导学生加强力量、爆发力、心肺功能方面的训练。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健康,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景华.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 2009 (35) :131.
[2]涂海宁.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统计与分析[J].考试周刊, 2010 (35) :215-216.
[3]刘春明, 王文丽, 马建龙.普通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 2009, 11 (1) :28-30.
[4]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0.
[5]姚小敏, 余玲, 易国忠等.中南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对策[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1 (3) :0164-02.
[6]黄程斌, 张建伟, 李应伟.2011年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技文汇, 2010 (6) :153-154.
3.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 篇三
一、调查目的
了解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为教师采取因材施教的具体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为家长和社会教育提供有说服力的科学依据。
二、调查对象
高中2500名学生,随机抽样每个年级四个班。发放试卷900份,收回试卷885份。
三、调查工具
本次调查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共60项,分为10个因子(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根据填完量表后10个因子的因子分评定分数值,即可初步判断哪些因子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状。对出现严重心理疾病的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四、以班级团体测验方式进行
本调查的数据统计属于原始手工操作和处理。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1.总体水平
从测试结果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不存在问题的,完全健康的,平均得分在2.0以下的学生共有303人,占抽样的34.24%。存在轻度问题,平均得分在2分~2.99分之间的,有461人,占抽样的52.09%。存在中等程度症状的,平均得分在3分~3.99分的,有18人,占抽样的2.03%。存在较重症状的,总平均得分在4分~4.99分之间的,没有。
与国内相关研究比较,心理完全健康者所占比例较高,心理存在轻度问题或存在中等程度症状的,和存在较重症状的所占比例偏低,说明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2.在各内容量表上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学生各因子比较严重和严重统计结果
(1)强迫症状: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做作业必须反复检查,反复数数,总在想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总害怕考试成绩不好等强迫症状。有46人在3.0~3.9之间,占5.19%,有7人在7分以上,占1.24%。
(2)偏执:该因子反映受试者觉得别人占自己便宜,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对多数人不信任,别人对自己评价不适当,别人跟自己作对等偏执问题。有18人在3分以上,占2.03%,有5人得分在4分以上,占0.56%,严重偏执,且都是女生。
(3)敌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控制不住自己脾气,经常与别人争论,容易激动,有摔东西的冲动等。有56人较严重,占6.32%,4人很严重,占0.79%。
(4)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别人不理解自己,别人对自己不友好,感情容易受到别人伤害,对别人求全责备,同异性在一起感到不自在等问题。有48人较严重,占5.42%,12人很严重,占1.35%,且多数是女生。
(5)抑郁: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生活单调,感到自己没有前途,容易哭泣,责备自己,无精打采等问题。有89人比较抑郁,占10.05%,有49人严重抑郁,5.53%。
(6)焦虑: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紧张,心神不定,无缘无故的害怕,心里烦躁,心里不踏实等问题。有64人比较严重,占7.23%,有28人严重焦虑,占3.16%。
(7)学习压力: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学习负担重,怕老师提问,讨厌做作业,讨厌上学,害怕和讨厌考试等问题。有比较严重的135人,占15.25%,但严重的只有35人,占3.95%。
(8)适应不良: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对学校生活不适应,不愿参加课外活动,不适应老师教学方法,不适应家里学习环境,情绪不平衡等问题。比较严重的有32人,占3.61%,但严重的有12人,占1.35%。
(9)情绪不平衡: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情绪不稳定,对老师和同学以及父母,学习忽高忽低等问题。有95人比较严重,占10.73%,非常严重的有50人,占5.64%。
(10)心理不平衡: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老师和父母对自己不公平、对同学比自己成绩好难过和不服气等问题。比较严重的有25人,占2.82%,非常严重的只有4人,占0.45%。
3.心理健康分析
通过以上各因子数据分析,相当一部分高中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抑郁、焦虑和适应不良及抑郁比较严重。相当一部分学生人际关系紧张,不少学生心理不平衡和情绪不稳定,而女生中偏执和敌对比较明显。
4.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分析
(1)家长因素。一是期望过高,很多家长对学生过度呵护、关心、干涉、指责以及虐待、漠视等行为,都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二是家庭不和睦,尤其是家庭父母离异或再婚对学生影响犹大。很多这样的学生感到孤僻,敌对,焦虑,情绪不稳。三是家长外出打工,对留守学生关爱不够。家长在学生眼里是“摇钱树”,学生在家长眼里是“败家子”,很多学生感觉无法与父母沟通,不少还出现在电话中和父母吵架的局面。
(2)教师因素。教师水平和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严而无度,严而无方,只重学习成绩忽视班级活动的开展,个别教师行为偏激,对学生研究不够,方法不恰当的让学生感到压力过大和过度焦虑。
(3)学校因素。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和“不出事”,取消了很多学生宣泄情感的活动,更多强调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
(4)社会因素。家长之间盲目的攀比,独生子女成长背景,现代家庭构成的不稳定和学校追求高考升学率等等对很多学生形成了多方面的压力而出现诸多的心理问题。
(5)学生的个体因素。高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在成长过程中必然遇见很多新问题,在面对诸多问题的挑战过程中,自然表现出焦虑等因素,这决定了学生出某些问题是正常的。
六、建议
1.领导重视,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和管理。树立正确的思想,对出现问题的学生不只是纪律要求,更要对其心理疏导。
2.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和科研课题研究等来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加心理健康问题在学校的科研教研活动中的比重,加强对老师的培训和经验的交流和推广。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设立专职心理教师加强监督发挥作用。
4.采取多种措施正确预防和干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计划地、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辅导和咨询,对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恰当的心理沟通和引导,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心理问题倾向较严重的学生加强关注,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日康复;引导教师形成正确心理健康观,正确对待心理健康问题学生,营造宽松环境,很多轻微的问题都会因为学生自身调节和成长而消失。
4.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篇四
理论: 社会工作是指以利他主义为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困难群体实现一种从他助到自助的服务活动。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在学校领域的具体应用,它的专业理念是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力求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决定以及挖掘他们存在的潜能。学校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有机地结合,不但可以让学生增加主动交流的意愿,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而且能真正起到助人自助的效果。在发展过程中,学校社会工作的领域不断扩充,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三者良好的协调关系。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学生预防或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本文将着重探讨学校社会工作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介入空间,阐述如何利用多学科理论框架,合理地建立个案-小组-社区的学校社会工作预防与治疗模式。调查:
1、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从中发现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问题,并 提出建议,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网络调查,现场采访等
3、调查地点:
4、调查对象:本科生
分析总结: 在综合分析调查样本的基础上,我们得出了继续基本结论。主要体现在 以下三个方面:
1、人际关系处理;
2、人生价值观;
3、对待大学的生活和学习的态度。
(一)人际关系方面:进入了大学校园后,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其中包括 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异性关系等等。大学中的师生关系明显不同于中学时代,这从我们的调查统计表中可以直观地看出:有73%被采访的同学坦言师生关系远比中学时代的疏远,大部分的同学较少与老师进行沟通。究其原因,从主观上讲,大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明显增强,依赖他人的程度大幅下降;客观上讲,大学生活中师生的学业关系密切程度低,再加上大学老师自身的学习科研和工作失误繁忙,也无暇主动找单个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同时大多数学生与老师的交往明显显得不够主动。因此,师生关系变得更疏远,冷淡。相对于师生关系而言,大学中同学的关系显得更加融洽,似乎也更被同学们重视。在同学的交往中,2/3的同学充满自信,勇于表现自己,较善于应对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经过调查发现,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性别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异。大一新生的自信程度明显低于高年级的同学,应对处理能力也相对较弱。这可能和刚刚进入陌生的环境,并缺乏经验有关。同时。女生稍微弱于男生,这与女生通常比较腼腆、羞涩的性格有关;相反,男生则显得更加主动大方。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异性关系是健康正常的,但是仍有30%左右的同学在与异性的交往中存在问题,例如个别同学很少与异性交往,在与异性的交往中容易产生矛盾。通过调查发现,大一新生在与异性交往中比高年级的学生存在更加多的问题,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在人际交往中,当遇到不被理解的时候,有3/4的同学感到较难接受,会产生郁闷的情绪。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像类似情况容易引起心理问题,一些严重的人际交往问题甚至困扰着少数同学,另外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也会造成一些心理问题。如果这些心理问题不得到重视,同学自身不能很好地解决,长期地压抑和积累将会使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可喜的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面对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够客观地正视并努力寻求方法解决。在解决方式的选择上,65%的学生喜欢进行自我的调节,而小部分的同学则选择与他人交流沟通化解自己的问题。大部分的同学选择的方式是积极健康的,这也是大学生心理日渐成熟的重要标志和体现。
(二)人生价值观方面:虽然大学生涯有4年,但今天的大学生踏进校园之后已经面临着就业,人生规划,职业发展方向等问题。已经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理应理性地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以及未来人生目标等现实问题。从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九成多的大学生对未来的人生计划和发展方向有明确的目标,认为人生是充满价值和意义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是正确的,积极向上。但是也不能忽视少数的同学人生价值观有所偏差,对人生没有自己的思考,毫无人生规划,在生活中得过且过,消极颓废地虚度大学的宝贵光阴。这其实是对自身的不负责任,缺乏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对于这些同学,我们应该正确引导,帮助其培养和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奋斗。大学校园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绚丽多彩而复杂社会的缩影。陌生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来自祖国的各个角落。或来自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来自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或来自繁华的大都市,或来自僻静的小村庄,当面对生活条件比自己优越的同学,每一位同学心中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与心态。调查结果显示,95%以上的学生在看待穿戴比自己优越的同学时,并没有自卑感,不存在攀比心理,自我认同感强。这正是大学生日渐成熟的理性之所在,同时也是正确价值观的表现。任何事情都没有一帆风顺的,经历坎坷与挫折不可避免。同样,幻想没有坎坷与挫折的人生、生活也是不现实的。相反,在物质条件日益改善的当代社会,人们似乎更加重视挫折教育。在很小的时候便知道在中日青少年夏令营活动中,中国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远不如日本青少年,这与日本教育重视独立生活能力与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有一定关系。在调查的对象中,大一新生的抗挫折能力比高年级学生要低,这与大一新生缺乏丰富的人生阅历,缺少挫折经验有较大关系。另外,女生的抗挫折能力相对比男生要弱些,这其实也很正常,因为女生心灵、感情更脆弱些,而男生性格方面更加阳刚、坚强,古语也早已有之:“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尽管如此,抗挫折教育也是必需的,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也是大学生综合发展、人格健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对大学学习生活的态度:对大学学习生活的态度是因人而异的,受到个人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等 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而大学生对大学校园学习生活的评价不一。43%的受访者认为大学校园学习生活精彩充实,然而,50%左右的学生认为大学校园学习生活平淡,感觉很一般,甚至还有极少数人认为大学校园学习生活过于枯燥乏味。这反映出很多学生对校园学习生活缺乏热情与激情,只是在被动地接受,而没有调懂自己的积极性,这才一个侧面还反映出大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缺乏动力因素。对于在大学生涯中如何发展自我的问题,63%左右的学生侧重于综合发展,兼顾学业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不过分地看重成绩,而另外37%的人侧重学习方面,大学仍一学习为主,这与个人大学学习目标的确立有关,有些人计划大学毕业后便踏入社会谋生存求发展,而有些人则偏向于做学问,这也正是大学生学习目标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体现,同时也反映了不同人对大学学习生活的不同态度。
当今社会在各方面竞争都日趋激烈,大学生学习、就业也不例外。有竞争就必然会产生压力。因此,面对大学学习、生活、就业带来的压力,如何处理就显得异常重要。才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面对学习、生活、就业带来的压力,感到自信乐观,认为自己有能力应对处理,但是,仍有将近百分之三十的学生感到迷茫彷徨,不知所措,还有小部分人选择逃避。其中,大一新生面对学习、生活、就业带来的压力,比高年级学生显得似乎更加自信乐观,更加从容,也许大一新生学习、生活、就业的压力更小,感受到来自就业的压力远比那些即将踏入生活面临就业问题的高年级学生小,对他们来说,就业也许还有一段较遥远的距离,因此大一新生表现得更为从容、乐观。
介入方案:先确定服务对象,然后在按照心理健康问题分组,比如说吧在人际交往中存在问题的同学分为一组。然后建立以社工小组,小组社会工作的方式来对他们进行辅导和开展社会工作。社会工作领导者通过在组内进行各种活动让小组成员来彼此了解、沟通和分享,把大家面临的困难说出来,由小组成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这样就可以提高小组成员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可摆脱人际交往障碍的问题。总之,小组工作的介入过程就是把有相同或类似的心理问题的同学分成一个组,并相互认识,熟悉起来,产生相互信任的氛围,建立小组规范。在社工的领导下组员之间展开互动,从而得到支持,大家共同完成和解决问题。
评估:经过这次的调查活动,我们对大学生中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同学进行了一系列的帮助和提供了改变自己现状的一些条件。让他们在小组中不断的成长,不断地发现他们自己的问题和改善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在这个期间以来,他们都能够很好的面对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自己,而且他们都了解到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并且正在不断地改善自己。采取一定的办法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而且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认识了很多不同学院和专业的同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在校园里,我们总能听到同学们的的各种抱怨。为了更确切地理解其中的具体情况,从而为能够更好地为大家排解压力,我们特此展开调查,衷心希望您能花费一点时间填写这份问卷。您的仔细填答,将给予我们莫大的帮助!真诚的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1、请问你的性别是()A男 B女 2.请问您的年级是()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3.请问您的专业是 :
4.请问您认为您的心理状况如何()
A非常健康,很乐观 B比较健康 C一般,有时很消极 D不太好,经常感到郁闷
5.请问您感受到的压力密度为()
A几乎没有 B偶尔有 C经常有 D一直都有
6、你不开心,感到郁闷的时候,用什么方法去发泄?()A吃东西 B听音乐 C写日记 D找朋友聊天 E睡觉 F其他
7、进入大学,哪种感觉最符合你目前的心态?()
A终于解脱了,可以好好玩了 B平时多玩点,到期末再用功C学习和玩两者都要 D一心一意搞好学习E多投身于社团或其他活动 F其他:
8、你是否经常思考人生的意义、目标()
A经常 B偶尔 C较少 D无
9、对异性交往的现状()
A一般交往 B有玩的很好的异性朋友 C有过约会 D恋爱 E单相思 F失恋 G无交往 H其他
10、当你不被理解、信任时,你会()
A产生对抗心理 B心情会压抑 C怨恨 D与之产生冲突 E向朋友倾诉心里的委屈
11、你对你的大学校园生活怎样评价()
A很一般 B三点一线,很枯燥 C有滋有味 D非常精彩
12、你是否经常反复检查自己已经做好的事情?(如锁门后反复确定)()
A是 B否
13、遇到不愉快,觉得郁闷的时候,你通常是如何处理的?()A自己一个人闷气 B和同学或朋友聊聊 C出去发泄一下 D去心理咨询
14、如果你觉得自己有心理问题,你会去寻求帮助吗?()A一定会 B可能会 C应该不会 D绝对不会
15、你是否害怕在大众面前讲话()A是 B否
16、看到别人穿戴比自己优越,你会()A嫉妒 B自卑 C有点怨恨 D无所谓
17、大学里的排名对你有影响吗?()A很大 B比较大 C一般 D基本没有?
18、你经常和周围的人发生矛盾吗?()A经常 B一般 C偶尔 D很少
19、在过去,你是否想过自杀?()A是 B否
5.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篇五
1、您的性别是
□男 □女
2、现在读( )年级
3、您觉得人际关系对您的生活和学习有什么影响?
□会 □不会 □不太清楚
4、目前为止,您最苦恼的事是
□大学的学习方法 □人际交往 □生活环境 □经济状况
5、您对心理咨询怎么看?
□很正常的事 □丢人的事 □不想去都骗人的 □绝不会去
6、您伤心时心情特差会通过什么方式来排解?
□转移(听歌、玩游戏、看电影、上网等)
□发泄(哭、写日记、打电话、倾诉等)
□压抑(睡觉、购物、假装高兴等)
□顺其自然让时间来解决
7、您对未来有具体的规划吗?
□有 □没有 □正打算 □没必要
8、您对大学成绩的看法?
□很重要 □不太重要 □代表不了什么
9、您与室友及同学的关系怎么样?
□特铁的关系 □不主动联系 □马马虎虎 □有几个密友
10、您的大学恋爱动机是什么?
□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 □打发寂寞 □寻找刺激 □精神上的空虚
11、您觉得家庭背景对你会有影响吗?
□没有 □有一点 □有时会有 □不知道
12、您认为压力对你来说在生活学习上的作用是什么?
□正面积极的会产生动力 □无所谓 □消极的
13、您在业余时间都做什么?
□看书 □打游戏、上网 □谈恋爱 □社团活动
14、在大学生活里您最经常的感觉是?
□新鲜有趣 □比较充实 □无所事事 □郁闷
15、上大学以后,您遇到的最大的挫折的什么?
□不适应大学宿舍生活 □学习成绩不理想 □人际关系及沟通上有困难
16、您是否认为自己现在所学的知识毫无用处?
□完全是 □不完全是 □不是
17、您认为异性交往是恋爱吗?
□是 □不完全是 □不是
6.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报告 篇六
调研论文
论文名称: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报告
年级专业:
经济F1101
学生姓名:
秦淑奇 201118910701 李伟东 201118910703 曹鹏威 201118910704 程 鹏 201118910708 葛晓广 201118910911 评阅教师:
赵排风 提交时间: 2013—2014—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报告
摘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声日高。目前在大部分高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更具针对性,切实帮助大学生增强心理将抗意识,摆脱消极情绪困扰,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种种心理健康问题,从相关角度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地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高校
家庭
社会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以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身心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一 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多数人的心理都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从整体上看,大学生在心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人际关系方面
进入了大学校园后,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大学中同学的关系显得更加融洽,似乎也更被同学们重视。在同学的交往中,2/3的同学充满自信,勇于表现自己,较善于应对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经过调查发现,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性别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异。大一新生的自信程度明显低于高年级的同学,应对处理能力也相对较弱。这可能和刚刚进入陌生的环境,并缺乏经验有关。同时。女生稍微弱于男生,这与女生通常比较腼腆、羞涩的性格有关;相反,男生则显得更加主动大方。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异性关系是健康正常的,但是仍有30%左右的同学在与异性的交往中存在问题,例如个别同学很少与异性交往,在与异性的交往中容易产生矛盾。通过调查发现,大一新生在与异性交往中比高年级的学生存在更加多的问题,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一些严重的人际交往问题甚至困扰着少数同学,另外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也会造成一些心理问题。如果这些心理问题不得到重视,同学自身不能很好地解决,长期地压抑和积累将会使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可喜的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面对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够客观地正视并努力寻求方法解决。在解决方式的选择上,65%的学生喜欢进行自我的调节,而小部分的同学则选择与他人交流沟通化解自己的问题。大部分的同学选择的方式是积极健康的,这也是大学生心理日渐成熟的重要标志和体现。(2)学业问题
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知为何学。这个问题对刚升上来的大一学子们尤其深有体会。高中时候的强迫式学习到今天的自由“放牛吃草”,很多同学都感到茫茫然。很多同学像高中时候一样,为了应付不得不参加的考试,不能不做的事而学习,只为了考试而考试。更多的学生是懒得精益求精,但求蒙混过关。面对人才市场的巨大压力,很多学生也感到内心的危机感,但真正要努力学习,却提不起精神来。这反映出很多学生对校园学习生活缺乏热情与激情,只是在被动地接受,而没有调动自己的积极性,这从一个侧面还反映出大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缺乏动力因素。(3)就业压力大
就业压力是与高等教育改革密切相关的,大学教育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大众化教育趋势的发展使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而必须进入市场进行双向选择,学生由于社会上客观存在的不公平竞争、学校的社会影响、自身综合素质、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就业形势,就业已成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影响与引导着大学生活。传统专业学生、一般院校学生和无特长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而作为大学生,都期待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但是近几年来就目前社会就业情况和大学生自身情况来看,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不景气,失业率极高,许多大学生都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危险。而且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认为就业带给他们很大压力。这无不造成大学生过重的精神负担,使他们焦虑、担忧而失去安全感和优越感,许多心理问题便随之产生。二 原因分析
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自我因素都是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1)社会层面的影响
市场经济带来丰富的物质产品,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贫富差距的加大;人生价值观和思想行为,更新、定位和变革的过程。价值的失落必然对大学生产生一定影响;与此同时社会风气、社会舆论也会在成长着的大学生中留下深层的心理积淀。正确的舆论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不正确甚至错误的会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构成不良影响。(2)家庭层面的影响
家庭的影响主要包括家庭的情绪氛围、父母的教养态度及家庭经济状况三个方面。家庭是人生的奠基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我们的成长与成才的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良好的家庭环境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家庭成员间的语言沟通,直接影响着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心理,对个性逐渐成熟的大学生影响更具有特别的意义。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家庭经济状况特别是困难甚至贫困家庭的学生易产生心理不适感。
(3)教育层面的影响
高等教育观念的变化,专业拓宽,提高学生的适应力与能力,应试教育逐步弱化;高等教育招生、就业体制的改革,学生缴费上学,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市场经济不断增强了对人才的约束。这一切都直接冲击着当今大学生的心理,而择业过程中,人才市场的不规范更深刻地刺激着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学生既希望参与竞争又担心被淘汰,既希望手中握有更多的机遇,又担心失去原有的保障。(4)大学生自身因素
心理素质的稳定与受挫折能力都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二是生活环境与学习环境的变化。大学生活空间相对狭小,生活方式各不相同,学习环境的变化,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自己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易产生心理不适。三是人际关系的变化,大学校园是社会的缩影,学生的人际关系亦随之扩大,大学生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获得归属感和尊重感,而他们与人交往、相处的经验又相对较少。四是日常生活事件的困扰,主要包括:个人患小伤病、评优落空、考试失败、经济困难、学习压力过大或负担过重、失窃或财产损失、被人误会等等。生活事件特别是对本人身心构成重要影响的事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是最直接的。三
相应的解决对策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大学生的教育也不例外。必须探索建立和完善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这一体系内,家庭、社会和学校融为一体,各自的教育途径互相独立,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又互相补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必须科学而客观的评价和定位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和功能,学校教育不是包揽一切的万能教育,不能解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但是,学校可以发挥家庭、社会所无法替代的主导作用,在大学生人生宝贵的大学几年中施加影响,提供各种服务、各种机会、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我们学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3)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 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4)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 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 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 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 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 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结束语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教会学生适应环境,能够妥善处理自身事务,学会遵守社会规范,成为一个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是前提;学会关心,关心时事,关心朋友,体谅父母,珍惜友谊,善待爱情,以热情、积极、主动的态度介入社会生活中,学习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的能力。大学生拥有了良好的心态,我们的社会才有光明的未来。考文参献:
7.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篇七
一、研究对象
2011年4月至11月对辽宁省沈阳师范大学、沈阳航空学院、沈阳工程学院、辽宁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在校的各专业本科学生随机抽取20000名进行了体质健康测试, 获得有效数据18312组。其中女生8878名, 男生9434名。
二、研究方法
1、人体测量法:采用《标准》要求测试项目, 包括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 共6项, 其中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试验、握力和立定跳远。测试结束后利用《标准》系统的软件对各项测试结果分别评分。
2、数理统计法:根据研究的需要运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三、测试结果及分析
1、总体测试评价结果:
根据《标准》中大学组测试的评价标准进行评定。通过测试后统计, 优秀率为0.1%;良好率为8.57%;及格率为51.05%;总体及格率为59.42%;不及格率为40.28%。其中男生的优秀率和良好率略高于女生, 但男生的及格率及以上水平明显低于女生。
2、各测试项目测试结果
(1) 身高、体重与身高标准体重:男生身高整体平均身高为174.3±4.3厘米;整体平均体重为67.2±6.8公斤。女生整体平均身高为162.0±3.5厘米;整体体重为55.1±6公斤。全体学生中只有43.85%的学生处于正常范围内, 而有待于改善身体形态的学生比例却高达56.15%, 其中超重或肥胖的学生比例高15.99%。
(2) 台阶试验情况分析:只有49.6%以上的学生心血管系统机能处于良好以上状态。
(3) 肺活量体重指数:有29.55%以上的男生和39.06%以上的女生能达到良好标准以上。
(4) 握力体重指数:将近24.07%的学生上肢肌肉力量达到良好以上水平, 而超过23.6%的学生处于及格或以下水平。
(5) 立定跳远情况分析:59.99%的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不及格, 而达到及格或以上水平的学生比例则不到40%多一些, 说明大学生的下肢力量和爆发力较差。
(6) 近年来大学生身体机能综合评价比较分析
1) 体重身高指数男生呈现上升趋势, 女生呈现下降→上升→再下降的发展趋势。可能与大学生讲究体型有关。
2) 肺活量指数呈现下降趋势。证明缺乏体育锻炼是学生心肺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3) 立定跳远呈下降趋势。说明学生的下肢爆发力差。
4) 男生与女生的体质总分均呈下降趋势。
3、原因分析
从2008年开始, 《标准》评价体系有所改动, 即耐力项目的成绩不合格者, 所得总分将不合格, 这是导致总体及格率低的原因之一;大多学生来自农村, 经济和生活环境落后,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在身体形态方面, 两极分化状况比较严重, 肥胖及营养不良的学生比重较大, 这与缺乏体育锻炼饮食结构不合理有关;
四、结论
1、2011年度辽宁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总体水平状态较差, 其中女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相对较好于男生;
2、身体形态方面, 只有43.85%的学生处于正常范围内, 两极分化状况比较严重。
3、身体机能方面, 仅有49.6%左右的学生心血管系统机能处于良好以上状态;总体水平较差, 女生相对要优于男生;
4、身体素质方面, 只有将近24.07%的学生上肢肌肉力量达到良好以上水平, 而下肢力量和爆发力达到及格或以上水平的学生比例则不到40%多一些。
五、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 增强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转变观念, 树立体育健身和终身体育观念。
2、加强宣传教育, 合理膳食结构和科学安排体育锻炼, 建立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
3、加大对运动场地和体育设施的投入。加强体育场 (馆) 建设, 提高现有体育场 (馆) 利用率。
4、调整体育课教学内容设置。促进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5、加强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让学生掌握合理有效的锻炼与评价方法, 以促进学生身体形态的改善。
6、加强政府部门、学校、社区和家庭对体质健康教育的关注。
7、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指导和行为干预。
摘要: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不容乐观。本研究通过对2011年度辽宁省部分普通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分析, 对全面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更新体育教育和健身观念, 促进大学生的自身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普通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数据》, 教育部, 2006, 8。
[2]孙乡、戴剑松:《江苏省大学生体质状况与生活方式的相关研究》,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 41 (5) :53-56。
[3]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
8.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 篇八
关键词:健康 学习状况 建议
纵观我校大学校园,学生活动非常活跃:社团组织、体育赛事、甚至在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方面也非常积极。然而,大学生美中不足的是:其学习处于亚健康状态。如专业喜爱程度不高、学习能动性不足、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这种状态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创新和探究能力,导致“我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缺乏”的问题;种种结果与我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背离。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我校大学生学习亚健康状态的具体表现及其成因,进而针对成因进行多方面的修正,促使他们养成健康的学习习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此次抽样调查。共发放700份问卷,回收了692份,其中668份有效,剩余24份问卷存在无回答项目,因此针对668份有效问卷展开分析。从样本覆盖的范围来看,涉及我校文科、理科、工科、艺术四类学生;因此,该样本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我校大学生的总体情况。
1 我校大学生学习亚健康的具体表现及后果
1.1 对所学专业喜爱程度不高 兴趣开启成功之门。然而,我校大学生对所选专业的喜爱程度,“喜欢”的比例不足60%,其中25%的不喜欢,16%的持无所谓态度。这一组数据反映我校大学生相当部分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不足,不感兴趣,则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1.2 学习主观能动性不足 学习主观能动性是学生学习中一种积极的态度。而我校大学生学习能动性如何?针对“大学生的学习状况该如何改进”这一问题,选择“制订了明确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的同学有190位,“会努力一段时间,但没有坚持到底”的362位,认为“我很满意,不需要改变”和“没想过”的各有58位。由此可见,超过70%的学生对当前自己的学习改进持有消极的态度。
而“面对课堂教学不吸引”时,208位学生采取“加倍集中精力,试图和老师思路保持一致”的态度,332位认为“心不在焉,随便做做笔记”即可,206位选择“干脆不理,自学或看其他书籍”,22位同学选择旷课。同样,这组数据表明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差。采取消极怠慢,应付的方式。这种态度当然影响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1.3 学习方式、途径单一 我校大学生的学习专业知识的选择的第一途径,49%的选择去图书馆借阅相关资料,27%选择网上搜索,15%选择与同学、老师交流,9%选择向同专业前辈请教。因此,我校大学生常用的学习方法是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网络资源。
就大学生偏爱的学习方式而言,偏爱自己型的占46%,同伴型占38%,网络型占7%,集体型占9%。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里,学习、方式途径一直在拓宽。不同的学习方法各有优点,因此健康的学习状态应该是多种方式的组合,而非只关注某一种。但从我们整理的数据来看,我校学生的学习方式、途径比较单一。
1.4 学习氛围不浓 根据我校被调查学生反映,认为我校“学习氛围浓厚,非常好”的仅仅占9%,认为“学习氛围一般,考试期间浓厚”的占77%,认为“没什么学习氛围,很差”的占9%,选择“毫不关心”的占5%。总体来看,我校学生的学习氛围比较差,学习处于“被学”状态。处于只有考试期间浓厚,学习氛围一般。
1.5 学习效果欠佳 我校大学生不健康的学习状态产生的较为直接的后果是学习效果欠佳。调查结果显示:35%的学生“上课听得懂,课后作业得心应手”,49%的学生“上课勉强理解,课后作业略显困难”,10%的为“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6%的学生表现为“上课完全不听,作业抄袭”。当然这种结果与学习兴趣不足、主观能动性较差、学习方式方法单一和氛围不浓均有关系。
2 我校大学生学习亚健康的成因分析
2.1 对所学专业认识不深 问卷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所选择的专业不喜欢的主要原因为“对专业了解不多,无法深入”,第二原因是“选专业时服从调剂,不喜欢”,“专业知识太难,难以理解”和“不喜欢学习”的排在第三和第四位。究其深层原因,可能在于大学生入学前长期处于半封闭式学习状态,对专业种类的了解存在局限性,而且在入学后缺少专业方面的了解。
2.2 以毕业和工作为最高目标 调查发现,大学生对所学专业持无所谓态度的原因中,有44名学生选择“不管任何专业,专心学习”,60名选择“只要能毕业、找工作,什么专业都行”,10名同学选择“与自身发展不相关,学不学无所谓”,20名同学选择“无了解、无目标、无展望”。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以毕业、找工作为目的,这表明我校大学生的学习动机逐渐短视为“就业”。然而,在当代大学的学习中,各专业间的专业知识学习缺少差异性,以我校财务管理和统计学专业为例,也就导致“学生认为大学学习与自身发展不相关,学不学无所谓”。
3 改善我校大学生学习状态的对策
3.1 提升所学专业兴趣的建议 根据统计分析,大学生缺乏对所学专业的喜爱程度与学习目的直接相关。因此,要增强大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必须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要尽早帮助学生以全面认识自我为前提,以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养要求为参考,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爱好、特长、社会需求等方面制定大学学习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将整个大学学习目标进一步分解成每个学期的学习目标,引导他们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围绕着学习目标的实现来端正学习态度以激发学习动力和学习潜力,并采取积极的行动。
3.2 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建议 在确定了学习目标的基础上,不断拓宽眼界和拓展个人技能,增加知识面,了解到自己在社会上的微弱性,并为之改变付诸动力。改变学习模式,调整学习状态。建立快乐的学习体验,选择舒适的学习环境,避免不良的学习状态(如不良情绪、紧张或身体不适等);无论学习压力再大,在学习过程中要尽量屏蔽压力和负面情绪。主动了解相关专业,主动了解专业信息的途径有很多:上网搜索、专业老师指导、咨询学长姐。了解“就业难”现象,勇于涉身就业实践。关注央视新闻、各类报纸关于就业的报道,追踪就业趋势,搜寻实习机会,增加工作经验,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3.3 改善学习方式的建议 不断尝试不同的学习方式,在适合自己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方式。当然,有的人的学习方式也会随着身体、思想等变化随之改变,到时便需要再做出相应调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制订科学的学习规划和计划;做时间的主人,充分利用时间;完善知识结构,注意能力培养;避免“机械式”记忆,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合理的学习规律。要保持良好规律的睡眠;选择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学习;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考试焦虑。
3.4 增强学习氛围的建议 从校方来看,学校要更新教育观念,积极营造“教育创新”理念与“学习型校园”相结合的良好氛围;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构建“学习型”的校园文化;加强大学生对学习目标和未来职业规划的工作。
学习是构成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的核心。21世纪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大学生的学习呈现出新特点。就大学生而言,必须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身学习能力,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这也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正确了解和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建立多校间学生学习的交流渠道,积极邀请当代具有影响力的作家、教育家来校演讲,与当地企业合作提供多元化的实践机会,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指导工作,最终建设成一个技术与理论相结合的学习型校园。
参考文献:
[1]马喜亭,杜智敏,冯立光.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现状分析与建议[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4.
[2]尹桂丽.当前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大理学院学报,2004.02.
[3]龚松林,刘世勇,高翠欣.大学新生的学习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6.04.
[4]王向红,谢志钊,周文军.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06.
基金项目:数学与统计学院科技立项项目:关于当代大学生健康学习的调查研究。
作者简介:钱敏霞(1993-),女,江苏常熟人,本科生,研究方向:统计调查。
9.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调查报告 篇九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是为了评定个体在感觉、情绪、思维、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症状而设计的。该量表包括90个条目,共9个分量表,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通过九个维度对大学生的基本健康状况做一个调查。
(三)主要研究方法
①问卷调查法:分别对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的717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②文献查阅法:通过书籍、网络查阅了相关文献。
(四)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包进行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在性别上的差异
F检验显示,男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六个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如表1所示:
x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xx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xxx在0.001水平上显著相关,下同。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大学生心理健康在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如表2所示:
(四)在学校上,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的因子分存在显著差异
农大较吉大东师而言,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方面更加突出一些。如表3所示:
(五)大学生心理健康在年级上的差异
男女大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六个维度差异显著,尤其在人际关系敏感和强迫症状两个维度存在极其明显的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可能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男生在社会中要面临更多的压力,在人际交往方面比女生更加复杂。可能会更容易去猜忌,不轻易相信别人。
(二)是否独生子女
在敌对、恐怖、精神病性三个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非独生子女在此三个维度均显著高于独生子女。由此可以看出非独生子女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他(她)们需要得到学校社会更多的关注。
(三)学校差异
研究发现,不同大学之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两个维度上面存在显著差异。今年北京小学开始实施“快乐教育”可以说是中国的教育改革迈出了一大步,或许以后可以在全国的中小学中拓展开来。但是作为大学,应该本着为国家培育顶尖人才的目的,因此大学教育制度应该更加的严谨。学校对于学生的要求应该更加的严格,如果以后“快乐教育”在全国开展,中小学生的负担变得轻了,上大学以后,还是继续轻松的话,恐怕中国的教育和西方国家相比只会越走越远,而不是赶超。因此大学应该严谨办学,为大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尽一份力。
(四)年级差异
研究显示高年级尤其是大四的学生在躯体化和抑郁两个维度较低年级学生而言更加的显著。大四要面临择业问题、考研问题、婚姻问题等,因此在离开学校步入社会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很多的焦虑。而低年级的学生则相反,还处在步入大学的欢乐中,因此没有太多的困扰。在这里希望学校和社会多开展一些活动,帮助大学生做到在性格上的成熟。同时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帮助大学生的创业和就业,以免由此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
四、结论
本研究调查了长春市3所高校的800名“90后”大学生。选择调查了有自己鲜明特点的“90后”群体;在被试选择上也充分考虑到学校、独生子女等因素的影响,做了相应调查。
研究表明,在性别、年级等维度上存在差异,男生、大一大四学生、非独生子女和教学资质较低的大学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大学生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要学会做一个性格成熟,有素质的人,先有了素质,才能谈学知识。而帮助大学生做到性格成熟,做一个有素质的人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需要家庭、学校、个人、社会等方面共同去努力。心理发展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环境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学校社会方面应该帮助学生营造一种积极乐观的氛围。父母更是应该去帮助子女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符合自身兴趣发展的目标。再者,大学生个人更是应该学会选择、学会拒绝社会中的诱惑,做一个性格成熟、有素质的大学生。最后大学生是祖国事业的接班人,希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能够得到全社会的关注。通过大学教育,为社会输送更多有素质、性格稳重成熟的人才。
★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 大学生心理稿范文
★ 从众心理调查报告范文
★ 大学生调查报告
★ 大学生调查报告范文
★ 大学生调查报告格式
★ 大学生心理读书笔记
★ 大学生择业心理
★ 大学生爱国主义情况调查报告
10.关于大学生饮食健康的调查报告 篇十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饮食是否健康,是否符合营养标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因此,为了了解大学生的饮食健康状况,我们对我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大学生饮食健康”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的结果的分析:
(一)、在校大学生的饮食不健康,营养结构不均衡。据调查结果表明,在校大学生对饮食的营养搭配,只有13﹪的学生是“非常重视”的,68﹪表示“不重视”,其余的学生则持“一般”的态度。而且在校大学生吃早餐更注重于“味道”的占46.7﹪。其实,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一个水果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的合理搭配,但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对营养还没有形成合理的搭配意识。其原因何在?据统计数据显示,主要有 56﹪的大学生在吃早餐的时候更注重口味,而忽视了关键的营养搭配问题;另外,水果的维生素含量高,能促进人体的营养的吸收和新陈代谢,但调查表明,只有30﹪的学生会每周花20元左右在水果上,觉得水果营养好,不能少。
(二)、在校大学生的饮习惯不规律。但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健康很重要,据调查结果表明有40﹪的学生会因为可能迟到而不吃早餐。早餐作为三餐中重要的一餐,对人体维持一天的良好精神状况和人体各项机能的正常运行也着重要的作用。俗话说:“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可见正常得饮食规律有所么的重要。但是,据统计结果表明,现在在校的大学生中有16.7﹪对自己的饮食习惯不太满意,但却懒得改。规律健康的饮食习惯,不仅能确保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同时也能集中大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饮食习惯问题,不容小觑。
(三)、在校大学生对健康饮食知识的了解很少。现在大学生只注重娱乐性的满足,只最求精神上的满足感,而经常忽视了饮食健康知识的学习。据调查结果可知,有83.3﹪的大学生表示对各类食品营养价值有“一般的了解”,但是事实上这一般的了解究竟达到何种程度就不得而知了。
二、得出的结论并提出意见
针对此次调查我们对在校大学生的饮食健康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学生的饮食很不健康,存在许多问题,且关于饮食健康方面的知识知道的少。对此我们提出如下意见:
1、饮食要规律,尤其要注意饮食的时间和量的安排。
2、通过各种渠道了解饮食健康的知识,注重饮食的营养搭配,不挑食。
3、注意饮食的卫生,保证健康安全。
关于大学生饮食健康调查问卷
同学:
你好!本问卷是为调查大学生的饮食健康状况而设计的,希望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认真作答,真诚感谢您的参与!(请在您要选的答案上打勾)
1.你的性别?
A.男B.女
2.你注重饮食的营养搭配吗?
A.非常重视B.一般C.不重视
3.你是否了解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
A.很了解B.一般了解C.不了解
4.你吃早餐注重什么?
A.质量B.味道C.卫生D.其它
5.你早餐一般吃什么?
A.牛奶、面包B.油条、豆浆C.馒头、蔬菜D.水果
E.饮料F.吃包子、喝粥G.饼H.其他
6.请问你每星期吃早餐的频率?
A.每天都吃B.三天以上C.三天以下D.从来不吃
7.如果你一天早上吃早餐就有可能迟到,你会?
A.不吃早餐B.吃早餐,即使迟到一会C.其他
8.请问你不吃早餐的最主要的原因?
A.起得太晚来不及B.减肥的需要C.生活窘迫D.其他
9.你认为不吃早餐,午饭多吃一些 能否补回所需的营养能量?
A.能B.不能C.不清楚
10.日常饮食中您是更注重口味,还是更注重营养?
A.更注重口味B.更注重营养C.一样重视
11.每月的日常饮食消费?
A.150元以下B.150-300元C.300-450元
D.450-600元E.600元以上
12.对于方便面,油炸食品,您的饮食习惯是?
A.经常吃B.偶尔吃C.从不吃
13.于酸、辣等强刺激性食物,您的饮食习惯是?
A.经常吃B.偶尔吃C.从不吃
14.您是否会因心情而决定饮食?
A.会B.不会
15.您的日常饮食规律吗?
A.规律B.放假时不规律,平常上学规律
C.不规律D.放假时规律,平常上学不规律
16.您觉得自己的饮食习惯?
A.很好很健康,并继续保持B.不太满意,但又懒于改正
C.不满意,正在努力的改正D.没关心过,无所谓
17.您是否会因为心情而影响你的饮食?
A.经常会B.不会C.有时会D.因好坏的程度而定
18、平均一星期会花多少钱买水果?
A、5块钱以内,觉得去买水果很麻烦B、10块钱左右,水果是必需品,好歹也要吃
C.20块钱左右,而且水果营养很好,不能少D.30块钱左右,吃水果接近吃饭的频率,19、您认为当前几个学生食堂中普遍存在的不足有(多选):
E、员工素质低F.工作效率低A.、服务态度差B、环境卫生不好C、定价不合理
20、您对自己的饮食与健康调理重视了吗?
A.不重视.B.重视C.没感觉
21、如果食堂开设少油少糖少盐的营养餐,您愿意光顾吗?
A.愿意B.看情况再定C.不愿意
22、您对健康的饮食习惯有什么好的心得和建议?
1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调查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B849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7-4244(2010)06-0108-04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压力,其心理健康状况也成为社会和学校所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大学生中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人数比例不断增高。许多学校的调查都发现大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我校作为一个正在转型中的本科院校,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独特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共性也有特色。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
(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根据我校心理咨询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相对稳定性(结果见表1),新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在16%~19%。新生心理健康测查主要依据是UPI问卷的结果,表中的Ⅰ类学生是指有较明显的心理症状,心理矛盾很激烈,可能有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或障碍,有的甚至已经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Ⅱ类学生为有一般心理问题的,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但不妨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交往。量表测查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结合,确定心理咨询的主要约请对象。
依据心理咨询中心的结果反馈,并在各院系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心理咨询中心将Ⅰ类学生作为重点,约请该类学生到心理咨询室面谈,澄清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治疗;对Ⅱ类筛选人群作为重视群体,随即开展访谈,建立信任关系,辅以集体小组辅导,直到问题不明显或被消除。
(二)心理咨询的来访者心理问题的调查
从2007年下半年至今,据心理咨询中心日常接待的来访者关注的心理问题统计结果显示,主动来访的学生总人数为203人,心理问题比较集中的有122人,他们所关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人际交往问题、职业心理问题、人格障碍、学习心理以及生活事件应对等(详细结果见表2)。其余的81人的心理困惑比较分散,例如,情绪问题、行为障碍、精神疾病等等。
(三)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
心理问题是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概念,它主要是指大学生在知、情、意、行某些方面不符合心理健康的标准的各种表现,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情况不尽相同,相同的心理问题也在程度上有差异。轻度的是心理不健康;中度是心理失调或心理障碍;重度的是各种类型的精神病。这三种情况在我校大学生中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也不同程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依据我校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果,我校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主要特征有:
1.我校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是:人际交往问题、职业心理问题、人格障碍、学习心理以及生活事件应对等。人际交往问题,其中包括家庭人际沟通、交友、恋爱等;职业心理问题,来访者中有20%的人存在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心理方面的问题;人格障碍,主要表现在偏执型人格、自我意识、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抑郁症等方面;学习心理,主要表现为考试焦虑、升学压力、学习方法等问题;生活事件的应对,主要表现在创伤性事件应对,例如,亲友亡故、意外事件、失眠等方面。
2.心理问题的关注呈现群体特殊性。女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人际交往和学习心理上,男生的心理问题集中在人格障碍方面;在人格障碍方面,女生更多表现为抑郁和恐怖,而男生更易出现强迫、敌对、偏执症状;贫困生、非独生子女,更容易出现强迫、抑郁和学习心理问题;独生子女容易出现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另外,我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在院系之间也有明显差异,相对来说,理工院系中的物理工学院和文科系中的外语系以及各院系中3+2转段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更高;
3.心理问题的出现呈阶段性。首先,从年级差异来说:新生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心理适应方面,大二、大三学生主要是人际交往问题和学习心理问题,其中大三学生人际交往主要体现在恋爱和情感问题,大四学生的职业心理问题。其次,大学生对自我心理问题的关注也有阶段性。学期开始学生主要关注学习心理问题,每学期中期时更多关注的时人际交往和人格障碍方面的问题,而学期末来咨询的人数明显减少,并且问题主要集中在职业心理和考试焦虑等方面。再次,心理问题在一、二、三年级表现得更为明显。四年级明显较轻。
(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错综复杂,有关研究表明,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胜利因素,社会背景以及个人因素。正是因为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复杂性与持久性。就目前情况来看,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正逐步向规范化发展,不仅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遍宣传,而且抓住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使我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保持在稳定水平。在实践中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浮现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缺陷:
1.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不够紧密,有资源浪费的现象。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尚未针对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
3.多校区办学,导致各校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
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
教育契合的对策
很多研究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本质的不同,所以应该将两项工作分离开来。但是就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来看,教育的目标并不是单纯靠有限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能得以实现的。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更多是社会的人,需要考虑的是社会道德规范,是人的思想品质问题,存在对与错之分,而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对象是自然人,关心的是人的本身,不存在对与错之分。但是总体来看二者都是做人的工作的,都是帮助人解开心结,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能简单的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划上等号,好像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但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也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抛在一边,自命清高。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很多方法和资源很值得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和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借用已经十分完备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将开展工作。就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目前薄弱的力量而言,如果不借助外力,根本不可能把工作开展好,更不可能发展壮大。
(一)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全方位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后期,即向成人过渡时期,心理发育未完全成熟是最易发生心理问题的人群。大学生在校的全过程都存在着心理矛盾冲突,尤其是刚进大学的新生最为激烈,最容易由于心理问题引起其它问题。
但是就目前来看,我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力量比较薄弱,单靠这支力量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有限的。思想政治教育层级网络相对成熟很多,从离学生最近的班主任、辅导员到团委干部以及高层领导,这些力量和规范的工作结构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和全方位进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对这些人员进行心理教育方面的培训,让他们既成为更具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也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线战士。
因此有效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络,做到有问题及时沟通,有困难及时协调和疏通,这样才能高效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二)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层级网络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做到早发现、早解除,这是预防并减少心理问题的最好办法。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也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卫生保健的一项重要措施。心理咨询中心在新生入学时即进行科学的心理健康调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对在校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记录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和建档的目的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是心理问题很多时候是比较神秘和隐秘的问题,单凭调查结果很难做到全面和周到的勘察。所以有必要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而细的信息以及层级网络,为大学心理档案的建立提供更详尽,更新的资料,做到对学生心理疾病的全面积极预防,以及对处于心理健康亚临床状态、亚健康状态的学生做到早期发现、及时诊断与治疗,降低大学生心理疾患的发病率。
(三)在各个校区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并挖掘基层的心理信息沟通员
由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教师或聘请专职心理咨询人员或兼职专业人员为学生提供方便、及时、有效的疏导渠道。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多数中国人比较内向含蓄,不愿向别人讲述心理的问题,还有人对心理咨询有偏见,怕被认为是精神病。所以许多时候学生有了心理问题,不知找谁倾诉,或者自己藏在心里,或者去一些不正规的诊所治疗,最终延误了治疗时机。
另外,参照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模式,在各个班级以及院系选出一些心理信息员,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让他们具备发现问题的慧眼,及时反馈信息,让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也有主动性。与此同时他们也能发挥朋辈辅导的作用,及时化解学生心中的心理困惑,并且能帮助澄清学生对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误解,敦促有问题的同学积极求助。
(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教育部文件指出,心理咨询人员原则上要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序列。目前我国心理咨询专职人员的编制不一,一部分人是教师编制,另一部分是行政编制。单一的由编制来确定工作范围和职责明显是不明智的,专职人员无论是哪种编制,工作中既要发挥行政管理职能,也要在教学中走近学生汲取灵感。因此要从全局出发,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充分发挥教育和管理的双重功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育者实施了什么教育内容,还要取决于大学生是否接受这些内容。实践证明,有效的心理辅导能及时矫正大学生的心理矛盾与冲突,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接受心境。毋庸讳言,一个身心健康而政治思想反动的学生和一个思想转正却有身心疾病的学生都不符合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总结、借鉴有利的经验,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成熟的工作网络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当然思想政治工作者也要从从心理学在价值形成、态度、人际沟通等方面的研究中汲取教育、说服、影响的最佳策略。
【参考文献】
[1]胡启先.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29.
[2]唐秋萍.SCL-90在中国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1):16-20.
[3]张智勇,罗珊红.大学生SCL-90结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2):77-78.
[5]钟向阳,张莉.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高教探索,2009,(4):128-132.
[6]鄢呈玥,蒋宇.团体辅导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初探[J].社会心理科学,2007,(2):236-239.
[7]王珏.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156-158.
[8](美)Philip L.Rice.胡佩诚译.健康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大学生健康问题调查报告08-14
大学生饮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12-06
大学生亚健康状况调查08-03
大学生饮食健康调查问卷12-21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10-2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01-15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11-05
关于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08-05
大学心理健康问卷调查表09-28
某工学院专科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