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精选8篇)
1.高等院校 篇一
一、高等院校学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教学工作参与者对学籍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观点之一认为高等院校主要功能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其中:人才培养工作即教育教学工作为高效的中心工作,受到了广大教育教学参与者的高度重视。学籍管理工作是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部分教育教学参与者,包括机关干部、教师、教辅人员和学生,对学籍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因而缺乏必要的理解和支持。部分机关干部由于对学籍管理工作的总体流程、工作内容等了解的不是十分全面、详细和清楚,因而,对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就认识不足,对该岗位人员的指导和帮助就不到位;个别教师和教辅人员一般以为学籍管理是管理部门人员的工作,与自己无关,这样就对学籍管理部门提出的有关通知和要求反映速度慢,影响了整体学籍管理工作。如:部分教师登录成绩不及时,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籍处理工作;学生普遍认为学籍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务管理工作者的事情,和学生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把自己做为学籍管理工作的.被动对象,不主动去核实自己的相关学籍信息。如:部分学生对课程考核成绩关心不够,对学籍处理规定、毕业资格等内容不十分清楚,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顺利完成学业。
2.学籍管理制度不完善,学籍管理技术手段不先进。为维护普通高等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教育部于3月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该规定第三章详细制定了学籍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各高校也结合教育部的制度制定了符合实际的学籍管理规定等相关制度。但有些制度还存在操作性不强,难以实施,或执行力度不够,缺乏监督管理机制,造成管理过程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籍管理工作,也影响了教学秩序和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目前,虽然高等院校都采用了网络教学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学籍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但由于系统更新不及时,也导致了正在应用的学籍管理系统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方面。如:部分高校采用网络管理和手工管理并行的方式进行学籍管理,并经常处于半手工操作状态,这样就使得管理效率低下,反馈不及时,管理不规范,工作强度大,重复劳动多,易出错,准确性低,满足不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籍管理工作的效果和作用。
3.部分学籍管理队伍素质不高。由于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高强度、高劳动量的工作,它涉及面广,政策性、技术性强等特点。同时,高校扩招、办学层次增加、新办专业数量增多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学籍管理工作量与日俱增。目前,很多高校学籍管理人员数量不足,且多数未经过正规专业培训,缺乏即掌握学籍管理业务又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的档案管理人员,这些都给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学籍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高校学籍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已是非常紧迫。
二、提高高等院校学籍管理现代化水平的研究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籍管理理念。教学工作确实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但要想确保教学工作顺利高质量的运行,教学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必不可少,同样,学籍管理工作也要得到教育教学参与者的理解、支持和高度重视。机关干部要改变对学籍管理工作的传统认识,提高重视学籍管理工作,从岗位设置、人员配备及硬件装备等方面要向该岗位倾斜。教职工也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严格按照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要求,立足本岗,按时登录相关信息,确保学籍管理工作高效运行。学生更要认真学习学籍管理工作规定,及时向授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或教学秘书等详细了解合格毕业生的毕业标准,并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确保按时顺利毕业。同时,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学生已经不是单纯的被管理者,而已经逐渐转变为高校教育服务的消费者,所有各高校必须本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重新审视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育教学参与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服务关爱学生的理念。
2.完善学籍管理制度,建设现代化学籍管理系统。高等院校学籍都要在教育部203月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基础上根据各高校实际情况制定的系列可操作性强、便于监控的学籍管理规章制度,要建立健全高校学籍管理规定和业务流程,使之逐步实现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系列化和人性化。要能体现出学籍管理制度的管理、导向、测评等多方面的功能。在学籍管理工作中高校应该正确把握、行使高校管理自主权,将高校的职能、职责和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分清楚。要积极推行校院两级管理模式,建立学籍管理工作的二级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学籍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二级学院的直接管理作用。二级学院要选派责任心强的教学秘书专门负责处理本院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并负责与学校教务处学籍管理人员对接,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到人。教务处要定期组织召开学籍管理工作交流研讨会,通报、研讨学籍管理工作遇到的情况和问题,提高学籍管理工作的一致性、严肃性和科学性。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计算机与手工相结合的半手工式学籍管理方法手段已很难适应网络时代的工作要求,迫切要求高校要为学籍管理工作拨付专项资金、提供完备的场地设施,加大校园网络建设和学籍管理软件的投入力度,从而完全实现学籍管理工作的计算机化和规范化,将学籍管理工作人员从繁杂、低效、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学籍管理工作向高效、规范和系统方面发展。
3.提高素质,加强学籍管理工作队伍建设。各高校要从学校事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大局出发,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学生学籍管理工作。要配备品行端、作风正、业务精、善钻研、肯吃苦、愿奉献,敢于坚持原则、乐于服务学生、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且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熟悉有关学籍管理的政策与办法。新到岗学籍管理人员必须参加业务培训,高校要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没有特殊原因,不得频繁更换学籍管理人员。
2.高等院校 篇二
法治, 作为一种治国的理念和原则, 是与人治相对立的一个历史范畴。在西方,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了法治的主张。强调“法治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必须获得普遍的服从, 而大家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良好的法律[1]。近代西方社会“法治”被认为是一项重要原则, 英国法学家认为法治为“法律的统治”;在德国, 法治被理解为“法治国家”, 在美国法治被理解为“法治行政或法治政府归各国尽管对法治的理解和实践不同, 但一般都强调法律至上;依法行政, 保护人权和公民的权利。当代意义上的法治是以民主宪政为基础, 充分体现了法律至上、尊重和保障人权、司法公正等法治原则和精神。
依法治校从语义上分析, “依”是指依据、根据和依靠:“法”指学校管理之法源, 包括宪法、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及其在原来意义上的延伸———地方和学校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的学校章程和校内一系列制度规定。“治”是办学和管理的具体行为, 包括管理和服务, 以及评价、指引、预测人们的行为、保护、奖励合法行为, 开展依法育人、依法管理工作。“校”, 是指中国境内的各级各类学校, 包括大中小、国办和民办、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各级各类学校。依法治校是学校一种办学和管理的理念、指导思想、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
2003年7月17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实行依法治校, 就是要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在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 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 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依法保障学校、举办者、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 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 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格局”。
二、高校实行依法治校的必要性
中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的出台标志着中国高校的管理进入法制化的时代。2003年7月17日, 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的若干意见》 (教政法[2003]号) , 则是中国依法治校的又一举措。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依法治校是现代大学管理的必然要求。由于历史的原因, 中国高校传统内部管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治现象。人治的管理方式特点是重人情、轻理性, 重权威、轻法制。历史经验一再证明, 人治具有不稳定性、不规范性以及非理性的特征。不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2]。由于大学内部浓厚的人治色彩, 很多时候, 学校的兴衰成败不是取决于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和社会贡献, 而是校长 (或者书记, 或者是二者的配置) 的能力、品性甚至人脉资源。在法治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话语, 高校法治化趋势已然不可逆转的,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依法治校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大学自治是中国高校的必然选择。
纵览全球名校, 比如像哈佛、剑桥等世界著名一流大学, 之所以能百年不败。恐怕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坚持依法治校[3]。当今世界任何一所大学, 想要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 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教育机构, 都需要提升自身法制化管理的水平, 增强自身管理能力。
2.实行依法治校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根本上要靠法治、靠制度保证。”高等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重要阵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和国家赋予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和根本要求, 因此, 依法治校是高等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和社会转型期, 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如, 2004年2月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案件, 2007年, 云南大学张超案件, 2008年10月中国政法大学付成励弑师等案件, 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和反响。因此, 必须加快高等学校依法治校进程, 将素质教育纳入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法制观念, 引导大学生把时代精神、国家需要和个人前途有机地统一起来, 使大学生成长为既有科学文化知识, 又具备现代法律素质的合格人才。
3.实行依法治校是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依法治校就是要改变过去主要靠行政手段管理学校的观念, 促进民主管理和常规管理的制度化, 实现和保障教职工管理学校的民主政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保证广大教职工参与依法治校的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所需的规章制度的制定, 促进学校各项改革发展事业的顺利进行。
三、高校依法治校的实现途径
(一) 有法可依, 完善教育法律法规及高等学校管理制度
教育立法是现代社会对教育的一种新型间接控制形式。教育法制的完善, 对于规范、组织和协调教育活动, 排除对教学、科研自由和公民受教育权的威胁和侵害, 为教育活动创造自由、宽松、安定的社会环境大有益处。因此在进一步完善现行教育法律法规的同时, 还必须加强超前立法, 提高立法质量, 为依法治校提供条件保障。
依法治校要求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均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学校制定规章制度需符合以下要求:一是合法性, 即学校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必须符合法律的要求, 不能突破法律的界限;二是科学性, 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要求学生履行义务的同时, 应赋予其一定的权利, 权利与义务要相对应, 并要规定权利的救济途径;三是民主性, 即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 应让师生员工充分参与;四是程序性, 即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均需经过特定的程序, 遵守特定的程序规则, 确保程序公正。
(二) 有法必依, 严格依法办事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是法治的根本要求, 也是实施依法治校的根本保证。
1. 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
依法治校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 需要各职能部门及所属教职员工都能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履行职责。这就要求学校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运用现代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协调各种关系, 强化各部门的工作规范和岗位职责, 划分管理层次, 确定管理目标, 注重管理中的整体平衡和管理效果的整体优化[4]。
2. 加强民主监督, 完善内部约束机制。
任何权力都需要进行监督和制约,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翰·阿克顿曾深刻地揭示了这一规律:“权力有腐败的趋势, 绝对的权力绝对地腐败。”例如, 武汉大学原副校长陈绍方、原副书记乐小龙受贿案, 湛江师范学院原院长、党委副书记郭泽深受贿案,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涉及原副校长、工会主席赵永华受贿案, 北京工业大学原校长助理马利华受贿案等[5]。这些腐败案件的发生说明, 在高校内部管理中, 同样要防止权力被滥用, 所以应建立民主监督机制, 以确保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能落到实处。其一, 实行校务公开。让教职员工、学生均参与学校事务, 积极听取他们的要求及建议, 并接受他们的监督。其二, 充分发挥监察、宣传、工会等部门或组织的职能作用, 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群众举报、信访接待和舆论监督制度。其三, 建立健全干部述职和考核制度, 加强对干部的民主测评。其四, 健全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 促进领导干部互相监督和教育, 提高思想水平和素质。
3. 严格遵守程序规则, 确保程序正当。
法治追求的目标是公平与正义, 这种公平与正义不仅是指实体上的, 还包括程序上的, “程序公正”已为大多数法治国家所接受。这种要求反映在依法治校领域, 就要求学校处理各项事务、作出任何决定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定或学校制定的程序规则办事, 确保程序公正。西方国家很早就认可了这个观念, 在“狄克逊诉亚拉巴马州高等教育委员会案”、“戈斯诉洛伯兹案”、“佩蒂诉伦敦大学案”中, 教育机构均因为程序失当而败诉[6]。在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中发生的多起因学籍、学位、处分等引起的诉讼中, 学校败诉的理由无一不是程序不当。这些实例应当引起高校管理者的警觉, 充分认识程序公正的重要性, 在学校管理中, 严格遵守程序规则, 按照程序办事。
(三)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努力培育师生法治素养
法治是一种治理模式, 它倡导一种自由的、规范有序的、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从治理层面上讲, 法治的内容包括管理方式、管理手段;就生活方式而言, 法治是公民拥有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和谐统一, 是理性思维, 健康人格和现代文明的统一。法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高校是传承文明的殿堂, 因而在推进依法治校进程中, 培养高校师生的法治精神显得尤其迫切。这就要求高校创新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和载体, 构建立体化覆盖的法律传播体系, 充分发挥广播、网络、校报、电视、宣传栏阵地作用, 利用声像宣传作品、宣传橱窗、普法读物、知识竞赛、专题讲座等形式, 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认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营造学法、讲法、用法的校园环境, 形成依法治校执教的良性运行环境和秩序。
摘要: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实践, 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理解依法治校的深刻内涵和现实基础, 是推进依法治校的前提和基础。坚持依法治校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对于推进新时期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依法治校,含义,必要性,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199.
[2]赵泽虎, 何琴.浅析依法治校理念的深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11) :60.
[3]凌新华.依法治校:大学治理的基本方略[J].理论月刊, 2004, (3) :92.
[4]谢敏贤.依法治校与创建和谐校园[J].中国建设教育, 2006, (6) :38-40.
[5]盘点中国教育界腐败案高校校长受贿最严重[EB/OL].www.people.com.2009-10-13.
3.美国高等院校的新“老大” 篇三
斯坦福现在被视为美国最好的大学,这一点毫无疑问。当然,这些调查显示的是受欢迎程度,而不是教育质量,而且谁也说不准这种状况能否持续下去。
斯坦福大学的吸引力基于学生们的硅谷致富梦
学界中人往往对层出不穷的高校排行榜不以为然。尽管这些人所在的大学不遗余力地追逐好名次,但他们坚称自己甚少注意这些排名。他们对大学体系中存在一所超群绝伦的大学,数量众多、各式各样的学校可以像橄榄球队那样排列名次的观点嗤之以鼻。
但这并没有阻止越来越多的组织在这一领域一试身手。近些年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福布斯》、《新闻周刊》和《每日野兽》在不同时间把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威廉姆斯、耶鲁和西点军校置于傲视群雄的榜首位置。
位于硅谷中心的斯坦福大学沐浴在各种光环之下:一连串科技大佬的母校;谷歌、雅虎和思科等公司的孵化器;他们的成功和慈善事业的受益者。事实上,该校的管理层和教授已经表达了另一种担忧:斯坦福大学的吸引力过多地基于学生们的硅谷致富梦。
而其他大学则很想碰到这样的问题。
“对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兴趣一直呈爆炸式增长,”哈佛大学教务长艾伦·M·加伯说,“我们根本无法跟上这种需求。”
哈佛大学并不害怕将被赶下王座
哈佛大学的教授、管理层和学生坚持认为,就整体而言,他们并不害怕哈佛将被赶下王座,无论是在实质上还是在声誉上。但谈到这个话题时,一些人也承认,如果根据当代的指标来衡量,特别是在计算机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的卓越之处,斯坦福的确有许多值得哈佛效仿的地方。
“长期以来,哈佛跟应用科学和工程学科的关系一直模棱两可,”哈佛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哈佛学院前院长哈利·R·刘易斯说,“这些学科不被看做是绅士应该学的东西。”
来自阿拉斯加的大四学生马克斯·沙耶尔正式毕业了,这位工程专业学生计划去一家大型石油公司工作。但他的弟弟已经选择上斯坦福大学,可能会学习工程专业,他舍弃的众多院校中就包括哈佛大学。沙耶尔觉得,像波音公司这样的大企业传统上更侧重于招聘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我希望哈佛能够跟这些历史悠久的产业建立关系。”
两校的差距在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类学科教育
在哈佛大学,大约5%的本科学位被授予计算机科学或工程专业学生,而斯坦福大学的这一比例大约为27%。在斯坦福大学,大约90%的本科生至少选修一门计算机编程课,而这样做的哈佛学生仅有一半左右。
在许多文理院校,这种差距具有深厚的文化根源:凡是看起来务实的职业生涯准备,都不算是真正的本科教育。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开设了工程学院的斯坦福大学从来没有这样的传统。事实上,和许多大学一样,它开始担心大学教育的钟摆是否已经过度远离人文学科。
哈佛大学管理层多年来一直努力扩展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类学科教育,但进展缓慢。2007年,哈佛创建了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目前正计划在查尔斯河对面的波斯顿的奥斯顿社区设立一个主要从事这类学科教育的新校区。
哈佛大学从事各个领域研究的教授们表示,有点害怕竞争对手是一件健康的事情,这所大学对于它的领导力已经不像过去那么自满了。
4.地方高等院校与科技创新 篇四
地方高等院校与科技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地方高校是当地社会创新人才的输送基地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地方高校应通过加强制度创新,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增加科研投入,加强产学研结合以及科研成果转化更好地实现科技创新.
作 者:彭浩晟 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人文管理学院,广东东莞,523808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12)分类号:G511关键词:地方高校 科技创新 广学研结合
5.高等院校毕业生自我鉴定 篇五
三年的大学生活,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这即将挥手告别美好大学生活、踏上社会征途的时候,我整装待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
一、思想道德素质方面
具有热爱祖国,热爱党的优良传统,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我始终坚持自强不息,立志成材的信念,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和坚韧不拔的作风,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的奋斗目标前进。我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奉行严于律己的信条,并切实的遵行它。平时友爱同学,尊师重道,乐于助人,努力配合班干的工作,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的活动。
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
学习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凭着对个人目标和知识的强烈追求,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基本上牢固的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力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同时还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扩展,广泛的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
三、身体、心理素质方面
生活上,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作风,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拥有自己的良好出事原则,能与同学们和睦相处;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从而不断的丰富自己的阅历。在心理方面,我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人格,克服各种心理障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我积极、乐观,我坚信我的未来不是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6.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发展对策论文 篇六
1.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对于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影响
1.1扩大招生规模造成体育教学场地与教学需求不相适应
造成体育教学场地严重不足的原因主要有:学校的行政部门对于体育运动场地没有做到足够的认识,所以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之下,一般只注重对于宿舍、食堂、教师的发展,对于体育场馆的建设总是一拖再拖,最后导致对于体育设施进行建设的负担越来越重。同时,由于在对体育场地进行扩建的过程中,需要有很多的审批程序,并且项目的通过率也比较低,从而也对体育场地的建设造成了一定程度地影响。由于部分高等学校在进行扩招之间,体育场馆的硬件设施就达不到国家的标准,经过高校的扩招,对于人均场馆设施的拥有量就更不如以前,很多高等院校的体育场馆设施还不如中学的体育场馆设施。由于体育设施的严重缺乏,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对体育运动失去兴趣,影响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1.1.1体育教学场地严重缺乏对体育活动的开展有不利的影响
由于高校人数的增加,学校就需要对宿舍、食堂进行扩建,但是学校的实际占地面积基本上已经成为定数,所以只有占用体育场地,这样就会造成体育场地面积的严重缩减。再加上对于体育场地的管理不完善,甚至有的学校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把学校内部的羽毛球场、健身房和多功能管以出租的方式对外开放,从而造成学校的体育场地时而空闲,时而被校外人员占用,这样就极大程度地打击了学生的运动热情。
1.1.2体育教学场地运动设备缺乏对体育教学发展的影响
由于招生人数的增加,导致运动器械出现严重的不足,并且随着班数的增加,使得原有的体育设施使用的频率也增加,就容易造成运动器械的损坏,所以就需要加大运动器械的投入。
1.2减少因扩大招生对体育教学的影响的策略
1.2.1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体育场馆进行扩建和维修
学校可以对现有的.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进行一次全年的检修,并且依据学校的经费,能进行换新的就进行换新,能进行改造的就进行改造,把对体育场馆进行改造的计划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
1.2.2提倡建设体育俱乐部的模式
在进行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从而把课内教学和课外学习进行完美结合。从而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从而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可以对体育教学场地进行了分流。
2.体育教学环境对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影响
教学环境是在高校进行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是一个很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因素,要想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效果,必须要对教学环境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研究,从而对教学环境进行优化和创造。只有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才能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2.1学校和班级的风气
由于学校和班级的风气是一个学校精神的主要体现,学校必须经过精心的、长期的构建,才能形成具有价值、精神、理念的凝聚力。良好的校园风气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精神文明素养和道德素养。
2.2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氛围与学生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并且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是进行体育教学的关键。课堂气氛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一是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行为;二是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学习激情,从而影响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
2.3心理健康的状况
7.高等院校审美教育简论 篇七
1. 当代高等院校审美教育的滞后性
从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学校和社会都对智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大学的专业设置上往往偏重于科学素质的培养,并将就业市场的需求作为课程设置的首要依据。德育和美育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尤其是美育,作为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特殊作用更是常常被忽略。在当今的大学教育中,人文类审美课程往往被认为与专业课程不相关,被归类为无用课程,部分高校甚至因此取消了审美课程。由于对此类课程不重视,较之那些教育体制稍显成熟的国家,我国的审美教育已经相对滞后,加上高校美育方面的师资贫乏,使得审美知识在高校中得不到应有的传播,更显现不出它的价值。
2. 当代大学生审美标准不明确
大学时光是大学生由校园步入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正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知识技能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然而,当代的大学生由于很少接受审美教育,因此,无法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这导致他们审美意识淡薄,缺乏审美修养。有些大学生喜欢追流行、赶时髦,并将追潮流等同于对美的追求;有些学生功利心太重,不愿意参加学校、班级或社团的集体活动,认为活动与专业无关、与学分无关,又没有什么物质奖励,没兴趣参加,便把自己置身事外;有些学生言行粗俗,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注意公共和个人卫生,还自以为是有个性的表现……这些都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审美观的偏差,不具备一个正确的审美标准。他们有的受到了从众心理的支配,有的把有用与否作为判断美与不美的依据,片面强调个性和自我发展,将低俗文化误当美来追求。
二、高等院校审美教育实施的必要性
1. 中国审美教育的发展
在我国,审美教育古已有之,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论语·泰伯》中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观点,奠定了以“诗教”、“乐教”为中心的中国美育思想,“乐教”更是成为中国传统审美教育的代名词。在孔子看来,音乐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娱乐,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韶”是舜时的乐曲名,“美”指的是声音,即艺术形式方面,“善”指思想内容方面。这就意味着,音乐除了旋律和节奏外,还有其“精神性”。音乐的“精神性”来自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和领会,我国古代的钟子期之所以成为伯牙的知音,正是因为他能深刻地领会伯牙所奏《高山流水》的内涵。
到了近代中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是审美教育的倡导者,主张要把人的精神寄托于审美中,通过人在审美活动过程中情感的激发,产生高尚的精神,塑造一个健康的心灵,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 西方国家的美育观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也是西方审美教育的开端。在古希腊,人们特别重视审美教育对人发展的影响。儿童从七岁起,要先学习写字、算术、诗歌和音乐,学习完毕后,才开始接受竞技和道德教育。古希腊人重视全面发展,注重德、智、体、美的相互结合。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的“心灵美化”说,至今还深受人们的重视,他指出“节奏和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深处。如果教育方式合适,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
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审美教育都在逐步深入,因此在当前的大学中开展广泛而深刻的审美教育也是形势所趋。
3. 推行高校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现代高等院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其中“美”指的就是我们所说的审美教育,它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学校教育作为学生个体走进社会的重要途径,不仅要教授学生科学文化和知识技能,而且不能忽视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爱因斯坦曾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审美教育,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去领会美进而创造美,使其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三、如何加强当前大学生的审美教育
1. 充分发挥课堂讲授对审美教育的重要作用。
通过文学、音乐、美术等课程的讲授和一定程度的专业技能训练,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去欣赏美、感受美,并鼓励他们用语言或行为去表达他们对美的感受,并且去创造美。
2. 丰富校园生活,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学生文艺类社团在普及审美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
比如各高校里的学生艺术团,应该重点进行扶持。现在有部分高校将学生艺术团中的管乐队、民乐队、舞蹈队、合唱队等演出队伍的学习和排练设置为选修课课程,作为选修课课程,当然就有专门的培训教师,他们和普通课程的教师一样要接受教学质量考核并可以拿到一定的课时费,而学生参加艺术团的学习和排练就能获得相应的学分,这样既提高了教师审美教学的积极性,又调动了学生接受审美教育的主动性,使学生艺术团可以推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举办更多的艺术活动,也有助于树立学生艺术团的品牌形象。此外,相关部门还可以借助其他力量进行审美教育的普及,如邀请校内外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大讲堂,或者邀请校外的文艺团体进校演出,使学生能更近距离地接触和感受美。
3. 学生本人应重视自身审美能力的提高,并充分开发自身的审美潜能,积极参加各类文艺活动,主动接触和感知艺术,去学习体验美、认识美、创造美。
高等院校审美教育的推行和普及仍处于摸索前进的阶段,需要高校领导、职能部门、教师、学生社团及学生本人的重视和相互配合,采取多样有效的实践形式,实现高等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旭东.关于教育现代化研究的几个问题[J].教育科学, 2001, (1) .
[2]许铁汉, 戴玉竹.孔子与柏拉图审美接受思想比较[J].广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2) .
[3]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 1990.
[4]柏拉图著.郭斌和, 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
[5]姚文放.传统文化与当代美育的建构[J].江苏社会科学, 1996, (2) .
[6]梅子华.音乐艺术与青少年素质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 2006, (3) .
8.民办高等院校品牌建设研究 篇八
[关键词]民办高校;品牌;高校品牌;品牌建设
民办高校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基层管理岗位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新世纪以来,中国民办高等院校发展迅速,截至2015年,全国正规民办高校722所,招生人数持续上涨,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等教育通过规模上的扩张确立了自己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并逐步被社会所接受。可随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民办高等院校要健康持久的发展,就首先要拥有良好声誉以及较高的知名度。因此需要民办高等院校强化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把自己的学院办成品牌学院,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一、高校品牌概述
菲利普·科特勒对品牌做了解释,“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他们的相互结合,用以识别某个消费者或某群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现代广告业的传奇人物大卫·奥格威认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
综上,我认为高校品牌是指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这所高校的办学水平、科研实力、学科建设、教学质量等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凝结在一所高校中的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社会认可度。高校品牌包括学校属性、特色、文化、学生忠诚度、学生评价等各方面。就像不同类型的商品各有品牌一样,不同类型的大学也应有其不同品牌。民办高等院校办学者应树立品牌意识,整合校内外资源,取长补短,着力塑造强势品牌形象,以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确保学校能够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中发展壮大。
二、民办高等院校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日益加深,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不少民办高校在都在关注品牌建设,从网站建设到招生宣传,从硬件、软件设施投入到对外合作,都取得了不少成绩,但限于民办高校本身的性质,私人投入,政府支持较少,企业化的经营使得学校在品牌的持续建设和发展上仍存在众多不足。
1.品牌定位不明确、宣传不足。
不少民办高等院校经营者由于环境受限或自身教育理论素质缺乏,对学校的定位不准确,出现定位模糊、定位过高、定位过低的问题,导致学校办学过程中一味追求规模的扩张,缺乏办学特色,导致品牌竞争力不强。同时受限于对品牌的认知和资源,民办高校在品牌宣传上缺乏认识,宣传力度不够,甚至除了招生之外不做其他方面的宣传,导致学校缺乏知名度。
2.办学者、管理者、师资素质相对较低。
民办高等院校是由民间资本出资兴办的,投资兴办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培养人才,另一方面也是期望通过这种投资来获得經济上的回报。而创办之初最大的目的还是为了获得最大利润。所以不管是管理者还是师资队伍建设上都无法同公办院校相提并论,从而也就导致了民办高等院校软实力的差距以及美誉度上的不足,想要走品牌扩张之路难度巨大,因此只能是规模代替品牌。
3.缺少政府支持,民间认可度不高。
民办高校的“民办性质”,使得政府将其等同为民办企业,完全任其市场化运作,而忽视了其作为学校肩负着的特殊使命。我国政府对民办高校的资助有限,而且还无章可循,导致民办高校资金来源单一。政府对民办高校支持的不足使得民办高校办学目的异化,大多单纯地追求生源数量、办学规模,通过缴收的学费甚至是变相收取的杂费来维持学校的运转,高校的运作变成纯商业的运作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民办高校很难将全部精力投入教学活动,也就很难去开展品牌战略了。以此导致的社会公众对民办高校的认识出现偏差,甚至是不予认可,企业对民办高校毕业生区别对待,最终导致民办高校生存艰难。
三、我国民办高校品牌建设思路
民办高校品牌建设要遵循“重意识、望内涵”的指导方针,注重办学者品牌意识的培育,着力塑造民办高校的品牌内涵,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1.树立品牌意识。
品牌意识和品牌战略在各类企业中已经被普遍重视和应用,但在高校中的应用还未普及,因此民办高校在构建品牌战略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和理解品牌战略的重要性,认清品牌战略的内涵及功能,统一思想,整体规划,统一管理。民办高校只有充分树立品牌意识,才有可能做好品牌战略的建设。
2.做好品牌定位。
民办高校应立足于应用,建应用型院校。区分于普通高校的研究型、学术型、综合型,民办高校应立足应用,与地方经济和地方特色相结合。每所院校都有自己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这些办学优势和特色彰显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发展方向,也代表了学校自身的“个性”。民办高校应该立足自身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在突出其应用型的同时更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其品牌定位应有利于学生、家长和社会了解学校的办学优势和发展方向。
3.突显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
应用型本科院校强调应用,应突出其实践教学的特色,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对外交流。校企合作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平台,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不仅能使学习和就业无缝连接,也能在企业中扩大学校影响,更好的提升学校知名度。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接轨,提升学校品牌价值。
4.做好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也承担着主要的科研任务。一个学院师资队伍的结构和素质从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这所院校的教学质量,学院形象和内涵。民办高校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打造一支专职的高职称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仅关注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教师实践技能的提高,注重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建设专职教师队伍的同时,还要注意聘请专家、学者、企业管理者等进行教学、讲学。体现以学生为本,市场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
5.寻求政策支持,提高学校知名度。
民办高校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民办高校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加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这样可以使民办高校通过社会资本,获得社会的信任和政府的认可,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使得政府更加关注和支持民办高校的发展,使得民办高校的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6.加强品牌传播,提升品牌影响力。
“酒香也怕巷子深”,民办高校不但要构建品牌战略,更应该积极开展品牌宣传,其内容包括学校历史、科研成果、学生就业、校友成就、学校融资等方面,通过品牌的宣传,可以强化民办高校的品牌形象,迅速提高院校的社会知名度和认同度。同时积极参加各类型的竞赛、社会活动,通过各种公关活动推广学院品牌,在公众心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高等院校】推荐阅读:
高等院校学籍管理论文10-27
高等院校务虚会议发言内容10-26
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协议书11-16
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况分析论文07-06
高等师范院校逻辑学教学研究相关论文07-01
高等职业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发展研究论文10-19
农林高等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