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共6篇)(共6篇)
1.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篇一
家庭氛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摘要
本文通过在阐述家庭氛围和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说明了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一种亲密和谐、温馨自由的家庭氛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许多家庭,尤其是家长,却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导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产生消极的影响,本文也针对其消极影响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家庭氛围;幼儿;亲社会行为;影响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一、家庭氛围及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理论
(一)家庭氛围的概念
(二)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及发展
(三)家庭氛围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1、幼儿亲社会发展的必要性
2、良好的家庭氛可以促进幼儿亲社会的发展
二、家庭氛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一)家庭环境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1、物质环境
2、精神环境
(二)家庭的学习氛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三)家长的教育观念及方式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1、家长教育观念的影响
2、教育方式的影响
(四)家庭成员之间的言行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五)家庭成员的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1、父母与祖父母之间的关系
2、父母的关系
3、兄弟姐妹的关系
三、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一)注重关注孩子的成长细节
(二)提升自身素养
(三)重视亲子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四)密切家庭成员的关系
(五)维护家庭的完整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词
前言
亲社会行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它受到人类和整个社会的肯定和鼓励,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费洛伊德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经过社会化的话他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从自我中心转变为具有利他行为的过程,它也是幼儿内在的心理特征外在的表现。这不仅仅能够加快他们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社会化进程,而且这能够使他们成年后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及心理健康得到很好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未来社会更好发展的需要,通过研究发现在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过程中,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有许多。家庭作为幼儿最早最先接触的环境,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家庭氛围。尽管家庭氛围的作用如此重大,但是,研究发现当前家庭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消极因素。因此,我们通过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氛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要求他们不断提升自已的价值观念,纠正错误的思想理念来提高自身的素养。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得幼儿亲社会行为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家庭氛围及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理论
(一)家庭氛围的概念:
所谓氛围,就是指人们交往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气氛和格调,它是指在某一环境中人们互相制约和影响从而形成的某种心理特征和环境气氛。家庭氛围也就是在家庭环境中成员之间交往所产生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在此过程中所人们所形成的心理情绪和环境情调,它包括:学习环境,生活习惯,教养方式,生活情调 ,道德准则,人情世故等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可教育出来的孩子性格开朗、活泼、热情、大方、勤恳、好学、诚实、守信、谦逊、合群、讲文明、爱劳动、爱干净、守时等;不良的家庭氛围教育出来孩子就会使他自卑、胆小、多疑多虑、嫉妒、自私、孤独、懒惰、放任自由、不懂礼貌、言语行为粗俗。因为学前儿童在适应家庭环境过程中,家长是接触最多、最直接的对象,也是他们最喜欢树立的榜样。从而形成自己的心理思维定势和性格特征,家庭氛围的好坏对学前儿童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二)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及发展:
1、亲社会行为的含义:
亲社会行为一词在1972年时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维斯伯乐提出来的,它是和侵犯、否定等行为相对立的。亲社会行为是属于社会行为的这一大范畴,根据它目的和动机来分,可以把个体的社会行为分为两大类: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所指的就是:在社会中人与人交往过程所体现出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如: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援助、捐献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合理平等的竞争行为也是亲社会行为的范畴,因为它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它还够与合作、助人行为相互转换。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行为。而反社会行为就是指那些违法或者是社会不能接受的社会行为这就是属于消极的社会行为。在学前儿童中攻击行性行为是最典型、最有代表的行为。
2、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需要一个过程。利他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中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的:他律性阶段和自律阶段。他律的道德性行为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只有在别人的引导和要求下才产生乐于帮助别人的行为,由于这一时期的他们认知发展水平是以自我为中心为主体的,所以导致缺乏移情的能力。自律阶段的道德性行为发展已经和自我为中心分开了。他们有了自已的意识、和想法。可以根据自已已有的经验来判断事情的好坏。此阶段幼儿移情能力也开始产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移情能力也不断发展。帮助别人的行为越多。而且得到帮助后知道感恩。当伤害到别人是就会感到不安。所以幼儿的亲社会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加强。这他们的道德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
(三)家庭氛围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1.幼儿亲社会发展的必要性:
首先,拥有幼儿亲社会行为可以使幼儿从中获得满足和成就感,也同时能够使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促进幼儿形成健康良好的自我意识。当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所现出来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等行为都可以促进幼儿更好的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而且能加深人际关系。如果幼儿能够具有合作与帮助行为更有利于在社会活动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其次,每个亲社会行为可以说是以一种榜样性的行为存在于社会中。幼儿可以从其他榜样中吸取对自已有益的的信息为了自已更好的发展。
最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向上的群体意识。鼓励幼儿能做出更多利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行为。2.良好的家庭氛可以促进幼儿亲社会的发展: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提高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社会快速、稳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人们常说:“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也就是说孩子的行为就是家长行为间接的体现。如果一个孩子拥有温馨快乐、平等民主、幸福美满的家庭。那么他表现利他行为的机会会更多。孩子对父母就不仅仅是畏惧、害怕。而是亲切、友好。孩子赶在父母面前说真话讲真事。这种生活环境会使幼儿自发地沉浸于充满快乐的具有创造性活动之中,这对于幼儿来说形成独特个性起到促进作用、父母在替孩子做决定时。首先,要征求孩子的见解。其次,要给孩子分析事情的利弊。最后,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做出决定。因此,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幼儿更容易形成利他行为,利他行为也就是一种出于自愿的的亲社会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就会把这种友好的行为移情到别的事情上面孩,以便孩子能更好的处理更多的问题。使得孩子能拥有一个友好的人际交往圈。来更好的实现亲社会行为。有时家长觉得幼儿本身就有一定的道德意识,只是不能及时的实现,因此在遇到一些事情时进行一定的引导教育效果会更佳。因为只有这样孩子的道德行为才能够渐渐的内化,使得利他行为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这些当中家长的表率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实现利他行为起到关键作。所以家庭氛围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奠定了扎实而稳定的基础。
二.家庭氛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一)家庭环境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1、物质环境:
家庭物质环境是指家庭的经济条件及生活环境,它主要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在这里也就是指孩子有没有独立空间,比如说书房,孩子课外阅读的图书是否齐全,是否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学习方面的工具是否必备,能否为孩子提供外出实践或旅游等方面的支出等。如果有一定经济基础为幼儿创设整洁而又有条理的生活环境不仅会给幼儿带来美感还能够使他们感觉心情舒畅。一般来说相对物质条件好的、社会地位高的家庭来说,从孩子生下来给孩子吃的、住的、用的、穿的都是最好的,买最好的学习用具,受最好的教育。有的家长甚至在幼儿一两岁的时候就把孩子送到国外去受国外文化的熏陶。因此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所接受的教育都齐全。而且幼儿有一个稳定而舒适的交往环境。这些幼儿从小就形成一种优越感,在幼儿园里觉得自已比别的小朋友拥有的更多。从而使孩子形成自信的心里特征。可以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但是对于那些经济条件差的家庭来说,从幼儿出生到长大都不能给幼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甚至一些家长为了维持生计。孩子一生下子就出去打工,把孩子留给他们的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没有条件和能力来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没有广泛的资源来教育幼儿。只能给予他们基本的温饱需求。还有的一些家长打工外出的时候都把自已的孩子带着出去租房子住,使幼儿没有稳定的生活环境总是漂流不定。导致他们在幼儿园觉得自已什么都不如别的小朋友。长时间就是幼儿对自已没有自信,不喜欢和人交往不愿意参与到大家的活动更不愿意去帮助别人。从而使幼儿就形成自卑、胆怯、害怕的性格特征。不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2精神环境:
家庭精神环境是指父母慈爱、子女孝顺,兄弟之间恭敬,夫妻和睦下形成的精神环境。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是否合理、要求是否恰当、是否尊重他们的决定、有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与孩子交往过程做有没有做到公平、民主。如果家长能够有效合理的态度对待这些,激发幼儿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
家庭精神环境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影响是最重要,最直接。父母及长辈之间一句简单的鼓励、问候都会直接影响着他们行为的表现。
案例:壮壮是刚刚开始学习走路,所以老是摔倒。只要一摔倒他就坐地上哭,父母或爷爷奶奶看见了就心疼,怕孩子坐到地上太潮湿了。就赶紧跑过去把他们抱起来。所以孩子在以后学习中只要一摔就等着有人来抱他,自己不想着起来。导致壮壮花了很长时间才学会走路。而芳芳也是刚开始学习走路,每次摔倒的时候也是坐那哭,但是她的爸爸妈妈就会在一旁笑着鼓励她,芳芳真棒。是最厉害的小宝宝。几次以后芳芳在摔倒的时候他就不会老想着会有人来抱起她而是自已努力的站起继续走。很快她就学会了走路,然而对自已也有了自信心。分析:通过上诉案例我们可以得出,在幼儿早期学习中家长对幼儿精神上的鼓励是不可缺少的。壮壮的生活在一个过渡溺爱孩家庭中,家长没有及时的去激励孩子让他自已体会成功的乐趣。而芳芳的家长懂得激励、引导孩子是孩子从学习中能感受到自由的成功乐趣。所以在以后的成长中他会把自已的所生成的良好心理特征去影响别的小朋友,她愿意去激励和帮助别人,有利于幼儿利他行为的生成和发展。
(二)家庭的学习氛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家庭的学习氛围是的指在家庭内部形成一种团结愉快、积极乐观、充满互动、互相学习的学习氛围,也是培养孩子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它不仅仅具有满足孩子物质需求,而且要激励家庭成员之间一直处于不断学习进步的状态。但是现在一些家长片面的认为学习型家庭就是自已不厌其烦叮嘱孩子学习,而且还监督他们一直去学习。这样就觉的自已已经很负责认了。而自已却很少学习,甚至对书产生厌恶感。使得自已很少与孩子有学习上的交流,只是起到单纯的监督作用。这种行为尤其是对刚进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影响是极大的。婴儿从他刚出生就要置身于语言环境中,所以家长要不断的和他交流。但是家长没有意识到,不理解。从而使幼儿形成胆小、不爱讲话等等毛病。这些性格形成都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更不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中合作行为的形成。例如:一位家长在家拿一些小卡通图书给自已不到两岁的儿子看,想让他认识一些简单的动物。但是由于孩子太小还没形成看书的意识和动机,所以只要看见书拿起就把它扔掉,要不注意力被吸引到别的事物上去了。因此站在大人的角度就觉的那是不爱学习的表现。所以也对孩子爱理不理的,也没有意识去想想其他办法来引导幼儿来学习。这样不久等到孩子能上幼儿园了,回到家问父母一些问题:妈妈那是什么花那么漂亮,爸爸那是什么鸟在唱歌呢?他们只会回答不知道。因为他们自已也根本没有意识去学习、发现、探索知识。他们觉得那学习就是孩子自已的事。所以给幼儿也就形成了懒惰、不爱思考而行为习惯。而且不负责任。因此到了幼儿园也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解决问题。也不愿意去帮助其他小朋友学习,当有小朋友有问题需要帮助时,他会觉得那是他们自已的问题,什么导致幼儿形成这一系列不好的行为习惯呢?都是因为家庭成员之间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意识。所以幼儿也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发展的社会,建立学习型家庭是很有必要的。无论你的工作是什么,你都应该热爱学习。让家庭充满浓郁的学习气氛来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三)家长的教育观念及方式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1、家长教育观念的影响:
幼儿是在不断模仿中形成自已的人格的,家长对待事物的态度也就是说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思想道德就能体现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也就影响着他们对孩子教育观念的形成,从而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影响。它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并不是一个直接过程,它通过转化为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孩子的期望。它是教养方式和行为的外显形态的表现。但是当今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太迫切。他们错误的认为“棍棒”之下出”才”.在他们的教育理念里孩子都是父母管教之下才能够更好的成长。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是想不到的是父母觉得跟幼儿没有道理可讲。认为他们太小给他们讲也是白讲。只要小孩不听话就打和骂,只有样才能够让他们记得更深刻,以免在以后范一样的错误。可是他们万万没想到这样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的。不利于孩子日后形成利他行为。与“棍棒”教育观念相对立的是“爱”教育。孩子就是未来发展的希望,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从而他们把自已孩子视为宝。他们片面的认为“爱”就是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最终形成溺爱。这也不利于孩子的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同时,教育观念的形成直接影响着幼儿心里的发展。
案例:明明今年三岁半,在家中喜欢乱人玩具,有时候看见妈妈刚好把沙发收拾好,他就偷偷的过去把发垫都扔到地上。妈妈只是在那一直喊“停止、停止”妈妈越喊她仍的越快因为他好奇为什么要停止能,但是大人就觉的没必要和他们讲太多,只打他他以后就不敢在扔了。分析:通过分析此案例得出:此阶段的孩子正是处于性格和自尊心的形成阶段。家长这样错误的教育观念,不仅使孩子容易形成粗暴的性格而且伤害了幼儿的自尊心。粗暴的性格对幼儿日后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也起到了消极作用。
2、教育方式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方式:
第一、权威型教育方式是建立在关心和尊重的基础上的,家长注重对孩子的指导、交流和解释。所以使孩子形成活泼、愉快的情绪和高水平的和控制力。这种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幼儿容易形成稳定的依恋性,能够和同伴之间能建立友好的关系。对幼儿形成利他行为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第二、专制型教育方式是这种比较传统的教育方式过于强调家长的权威性,孩子一定要听从家长的权威,没有的商量和交流,只有孩子听家长的的,任何事情都是家长说了算,家长从不愿意听孩子的。总觉的自已说的做的、为孩子安排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的发展好。这种家长一般喜欢用武力来实施自已的决定和措施。这种教育方式是一般以惩罚为基础的,从而使幼儿从小就形成焦虑、孤僻、郁闷的情绪及受挫的时候容易对他人产生攻击性行为。这些行为的产生都不利于幼儿利他行为的形成。更不能让幼儿产生帮助、合作、谦让、理解的社会性行为。
第三、放任自由型的教育方式 就是父母对待以不重视的态度对待孩子。他们之间都有各自的活动范围和领域。对待孩子永远都是很随意的。只是觉得给予孩子足够的物质上的需求而且孩子 “长幼无需序”,他们的孩子有很大的自主权。这种类型的家长忽视对孩子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教导。尤其对那些学前前儿童来说,父母如果不能用在言语或行为来教育孩子,那么,孩子就好像在大海中漂游,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即使干错了事情也不知道错在哪里。做事情总是半途而废。所以这类孩子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冲动、抗拒和反叛的心理。他们老是觉的高人一等,什么都比别人强,导致在交往中经常出现一些攻击性行为。这些行为的产生对幼儿亲社会行为起到阻碍作用。
第四、漠不关心型的教育方式的父母对孩子不仅仅缺乏爱的教育,而且缺少行为方面的指导和控制,因此家长和孩子互动很少。他们对孩子没有最基本的关注,对孩子的行为没有及时的反馈,而且容易产生厌烦感、不愿理会孩子。然而对于那些需要耗费他们太多时间和精力的活动,如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社会性行为等,这些就父母就很少愿意去完成。在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与放纵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都具有较强攻击性行为,在以后的同伴交往过程中很少考虑到替别人的难受和想法。更不利于幼儿移情行为的形成,这类型的孩子有时候可能做出一些出轨行为。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及其不好的影响。
(四)家庭成员之间的言行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常言道:“什么样的家庭就可以成就什么样的孩子。父母是幼儿最先接触的人。对于刚刚开始学习言语的幼儿他们还没有判断力。所以家庭成员之间的语言就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早最深刻的启蒙。而且对幼儿产生极大的影响。因为这个时期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好事什么不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是他们有极强的好奇心和较高的模仿能力。因为他们觉得大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对的。他们就模仿并且交给其他的小朋友。所以大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日后的行为产生消极或积极的影响。如:大人在情绪的表达方面,幼儿就会在无意中注意到大人们所表现的那种忧郁感和愉快感。随着幼儿的长大,他们就形成自已的判断能力。等他们上了幼儿园他们就会把大人这种如何面困难、处理压力的、焦虑及挫败的方法去运用到处理和小朋友们的交往问题上。所以当你的内心波动时,如果你用极端的语言来表达自已的的情绪,或用极端的方法来处理事情。那么也极容易让幼儿形成比较偏激的心理。当你心里感到麻烦时,而你选择发泄的方法是大喊、大闹、甚至和家人吵架,即使你所觉得你这种发泄的方式并不是指向孩子的,但是孩子也会在以后的生活中以同样的样式处理他们自已的事情。当你对一些人或一些事怀有这抱怨的态度抱怨时,而你所表现出消极的心理。因此孩子也会同时感受到来自成人的心理波动,时间久了他们也就会觉得不安,烦躁。这些很大程度上都在影响的未来的成长。因此我们应该善于利用我们的言行举止来教育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来影响孩子。不要让自已不好的言行举止注入到给孩子的心理来影响他们的成长。这样会使得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得不到发展,导致形成反社会的行为。
(五)家庭成员的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和睦、互相尊重、相互关心和爱护对幼儿生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从而使幼儿产生安全感以至于以后能做出对家庭对社会有益的事。反之家庭成员之关系紧张不融洽,甚至经常互相大喊大叫、争吵、相互责备、相互打击、这些都会使幼儿就形成孤僻、任性、懒惰、自私、自大的性格甚至对他人产生攻击性行为。这对幼儿身心发展起到阻碍作用。也会使幼儿形成的这些不良的行为来影响周围的同伴。这些都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具体的说主要是以下三种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影响最大。
1、父母与祖父母之间的关系: 俗话说:“身教胜于言传,”父母和长辈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行为。但是在现代家庭中最突出的就是婆媳之间的关系。因为婆媳之间的关系如果处理不恰当,这将会影响着整个家庭的气氛,甚至对每一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心情及生活态度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案例:在幼儿园里彤彤和佳佳两个人吵架,而且彤彤快把佳佳骂哭了,于是强强过去帮助了佳佳。并且安慰佳佳。从此以两个人就开心的一起去玩了。玩着玩着强强就突然掐佳佳的鼻子,还把佳佳掐哭了。老师问强强你为什么要欺负小朋友呢?刚才两个人还是好朋友么。但是强强一声不啃的在那站着。为什么强强会形成这种双重的性格。时好是坏。
案例分析:为什么强强会形成这种双重的性格,对人时好是坏。通过访谈可知,强强的妈妈和奶奶的关系不和,但是妈妈又不敢和爸爸抱怨,所以妈妈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奶奶,甚至说奶奶不好。见了奶奶总是拉着一张脸,看见不顺眼。但是,只要爸爸一回来就是笑脸相迎,有说有笑的。这就导致孩子学习妈妈这种时好时坏的双重人格。也使幼儿形成不懂的尊重别人的心理。也导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难以发展。
2、父母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所以父母的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是直接而有深刻的。首先在完整而又关系和睦的家庭里,他们就会得到更多的爱、关心和呵护。有助于他们形成谦让、帮助、分享、同情、安慰等心里的形成。但是一些幼儿生活在父母关系紧张、不和。只要一睁眼两个人就吵架、大闹甚至闹的离婚。这种家庭下长大的孩子,由于父母在家的时间都是处理他们的矛盾,无暇顾及孩子的早期教育。甚至忽视了对孩子的关心和爱。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爱的教育。这就使他们感到孤独、失望、情绪低沉。极容易对他人产生粗暴。攻击性行为。如果这种心里不能及时的给予纠正。那么就会是得他们的心理扭曲不利于形成帮助、分享的行为。这些孩子患抑郁症和产生犯罪行为的机率更大。所以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亲社会会行为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保持家庭的完整性及父母关系融洽和睦来促进幼儿良好社会行为的形成。3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但是还是有一些家庭有多个孩子。因此在这样的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对他们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孩子和孩子之间在平时交流的更多,如思想、行为、学习等。如果他们关系融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关心。在平时的生活中不吵不闹,不争斗。这样使得整个家庭和谐。那么有助他们在以后形成帮助、合作、竞争的心理,促进利他行为的形成。但是如果兄弟姐妹直接关系僵硬,经常争吵,在家谁也不愿意和谁玩。妈妈买的玩具都不在一起玩,总是各自分一些自已玩自已的。买了的好吃的谁也不让谁。总是要抢着吃。这样就会导致孩子在幼儿园不喜欢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合作。看见别的小朋友有困难时他们也不愿意去帮助。这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也起着消极作用。
三、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为了能够让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及促进他们亲社会行为更好的发挥。家长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是必然的。所以家长在创设过程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注重关注孩子的成长细节: 人们常说:“细节造就性格、细节决定成败”。因此对于一个家长来说多关注幼儿的成长细节是很关键的。我们不仅要关注他们平时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习惯如:衣、食、住、行及同伴关系的交往而且要关注他们在幼儿园的一切行为,甚至小到去分析幼儿无意间的一句话。一些家长不要错误的认为把孩子送幼儿园就很放心了。觉得教育孩子 就成了老师的事了。其实我们更要协助老师做好学校教育。多去和老师交流来注意幼儿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好让老师也了解幼儿在家的生活习惯更好的教育孩子促进幼儿利他行为的形成。
2、提升家长的自身素养:
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首先提升家长的素养是基础是关键。对于夫妻有了自已的孩子,这仅仅是取得了做父母资格的先天条件。要想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家长。那就必须要通过获得专门的学习相关知识来提高自已的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一定的文化素质及必要的教育能力。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是一种教育的精神力量能促进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提高家庭的心理品质也就是家长知、情、意即人格等心理的发展。一定的文化素养这里就要求家长的学习来源不仅仅是书本,而且要通过各种渠道来充实自已的知识水平。如:电视、电脑、报纸、及各种出版的书刊必要时多学习学习外国家庭的有益的经验来扩大自已的知识层面更好的教育教育孩子。
3、注重亲子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亲自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也就是家长和孩子直接的真实情感的表露。这种情感的体现有助于孩子形成对他人的关心、帮助,和爱护。因此我们从孩子生下来到性格的形成再到完善家长都要做好和孩子不断的交流,及互相学习。不仅仅不是生活上的交流还要注重学习和情感上的交流与互动。但交流的的时候也需要技巧,不要带着情绪跟孩子交流,要学会说话。要使的孩子和自已的交流是轻松愉快的。不能一味的给孩子灌输大道理,特别是对于2到3岁的孩子来说,正是自我意识萌发的主要时期,也是性格比较混乱时期。所以这是父母给予指引性的叫交流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交流过程中要多注意自已的说话的语速、语调、表情、态度、更重要的是家长要学会去倾听也就是多去听听孩子的想法。这样在孩子眼里父母就像自已的朋友一样,做到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4、密切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在这里所指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我们不仅要密切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更要密切孩子和长辈的关系如:爷爷、奶奶、外婆、外公。还要处理好大人们之间的关系。因为他们的关系好坏也直接影响的孩子的成长。所以父母要和孩子多沟通、家庭各成员之间也要多沟通。特别是父母不能在孩子面前吵架,要为孩子起到模范作用,爷爷、奶奶也不能受传统的思想影响,表现出重男亲女的情绪。这都都不利于家庭的和谐与快乐。要使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融洽。首先必须要注意大人们讲话、交流时要温和、对待家人优点要多赞扬,缺点要宽容,要做一个大度的人不能和家人斤斤计较。遇事情时要学会认真的思考、要多去了解家人,要学会理解。要知道尊老爱幼发扬孝敬父母的中华传统美德。
5、维护家庭的完整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离婚率也不断的上升。这就要特别的要注意夫妻之间的关系。夫妻之间首先要做到地位平等,不要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就觉的妻子的地位就是比丈夫的高。其次,在家里的男主人不要太大男子主义了,也要为自已的妻子分担一定的家务。不要让自已的妻子觉得委屈。但是同时妻子要学会去理解丈夫。互不影响对方的工作要做到互相关心与尊重。再次,夫妻之间不要因为双上方的家长影响自他们之间的感情。努力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来促进孩子亲社会行为的不断发展。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结 语
家庭氛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是最直接、最重要的。也为幼儿良好的性格形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通过大量研究证明,幼儿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幼儿最多接触的环境就是家庭。因此,作为家长应该抓住这个关键的时期,努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促使幼儿形成助人、合作、分享、安慰、同情等行为。
参考文献
[1]姚岚.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J〕.民营科技,2011第12期.90 [2]王美芳.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与教育〔J〕.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74—75 [3]朱风林.父母应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J〕.信息科技.439 [4]吴琼仙.家长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J〕.云南教育.2003年第13期15—16 [5]姜超,德国幼儿家庭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12期46—48 [6]李丹,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第23卷第3期285—288 [7] 高庆春,也谈学前儿童家庭健康教育〔J〕.教育探索,2011年1期18—19 [8]张明红,学前儿童社会教育〔M〕.上海: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 [9]郑福明,幼儿发展的观察与评价〔M〕.北京:等教育出版社2011.11 [10](美)钱德勒巴伯,家庭、学校与社会〔M〕南京:教育出版社2013.1 [11]方建移、何伟强,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M〕杭州:江教育出版社2005.1 [12]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87—101 [13]刘华.浅谈早期家庭教育与幼儿习惯培养〔J〕.家庭与社区教育2005年58第2期
2.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篇二
1.嫉妒的成因
进化心理学认为情绪具有社会适应的功能,是为解决进化环境中反复出现的具体的适应问题进化而来的适应产物。嫉妒他人被认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倾向和能力。嫉妒是个体在资源竞争中面临不利位置时体验到的一种负性情绪,针对的是具体领域中具有竞争优势的其他个体,目的在于促使个体获得竞争优势或者瓦解对手的竞争优势。
2.良性嫉妒与恶意嫉妒
有两种类型的嫉妒都激活了自己和嫉妒的人之间的差异水平:对良性嫉妒来说,动机是倾向于生产性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地位,从而减小自己和嫉妒人之间的差异水平;而对于恶意嫉妒,动机倾向于破坏性的,目的是将嫉妒的人拉下来。个体对表现突出的恐惧可能来源于恶意嫉妒而非良性嫉妒。个体多半会担心恶意嫉妒,而不会对良性嫉妒产生担心,这可能是因为良性嫉妒培养动力,促进人们努力赶上别人。良性嫉妒会降低道德虚伪,这样的个体提高了对自己的道德行为的要求和标准,放松对他人的标准。讨论嫉妒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对嫉妒的恐惧时,嫉妒所指的是恶意嫉妒而非良性嫉妒。
二、嫉妒的影响
1.负面情绪
超越别人时快乐与恐惧参半。一个高水准的表现会使个体感到高兴,因为做的比别人更好会提高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然而,某个人的提升也会导致别人的相对地位下降,从而引发他人的负面影响。人们不喜欢引发别人的负面情绪,并且因此对他们自己的突出表现感到烦恼。当某人表现突出时,一种特殊的情绪会出现——嫉妒。嫉妒“发生在当一个人缺少另一个人的卓越品质、成就,而又希望占有或渴望拥有它或者希望其他人也不具备它时”。
有研究表明,嫉妒作为一种负面情绪,对嫉妒者本人的心身健康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嫉妒会降低嫉妒者本人的生活满意度,嫉妒与个体的主观幸福度呈现负相关的。也就是说,嫉妒的个体在生活中更不容易感受到幸福。另一方面,嫉妒和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都呈现出中度的正相关。嫉妒对嫉妒者本身以及被嫉妒者的情绪,具有强烈的负面影响。
2.社会行为
为了减少自我与被嫉妒者之间的差距,嫉妒可能会使个体增加对被嫉妒者的欺骗倾向和行为。嫉妒是一种令人沮丧的体验可能会引起强烈的反感甚至邪恶的行为,例如乐意于损害嫉妒的人的金钱。嫉妒的个体更会导致不诚实以及不道德的行为,增加了对被嫉妒者的欺骗倾向和行为,有研究证明,在最后通牒博弈中,处于高嫉妒条件下的参与者对同伴的欺骗意图更高。
嫉妒会引起多种类型的攻击行为。有研究证实,女性可能会因为嫉妒其他女性的美貌而对她进行间接攻击行为,例如破坏她们的人际关系和名声。嫉妒和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密切,可能是由于嫉妒的内在行为机制,嫉妒通过增强个体对被嫉妒者的敌意,增强了个体伤害他人的意图和倾向。敌意在伤害他人的行为倾向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引起攻击行为的主要原因,由于良性嫉妒并未增强个体对被嫉妒者的敌意,因此良性嫉妒并不会引起个体的攻击行为。
嫉妒也是导致幸灾乐祸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可能是由于被嫉妒者通常和嫉妒者处在一个竞争环境中,因此当被嫉妒者遭遇不幸时,意味着嫉妒者可能会处于一个获利的情景或者降低了嫉妒者与被嫉妒者之间的差距。同时嫉妒会降低嫉妒者的亲社会性,嫉妒者倾向于贬低自己嫉妒的人,不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在选择和自己一起进行某种工作时,个体倾向于选择在某一领域中比自己较弱的同伴,而将比自己强的同伴排除在外。因此,嫉妒会对群体的工作效益带来消极影响。
三、嫉妒引发的亲社会行为
福特斯(1972)假设,如果个体相信或担心他们被嫉妒,会希望能够分享他们的优势,但这往往是不可能的,因为许多被嫉妒的优势是不能分享的。嫉妒是一种普遍的情绪,人类已经进化出一种机制来防止这些破坏性的影响。防止嫉妒的负面结果的可能策略是:隐藏优势,淡化优势,躲开嫉妒的人或者表明在另一个领域嫉妒的个体是更好的。这种策略的代价是:淡化或隐藏优势造成了一些具有突出表现的个体为了避免被人嫉妒不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这就对群体利益造成了损害。个体有一个普遍的安抚嫉妒的动机,例如通过变得对他人更有帮助,从而尽可能的避免他人因为嫉妒对自己带来伤害以及负面影响。
有研究证明,处在更好情况下的个体帮助行为的增长只是因为潜在的恶意嫉妒,而不是对任何其他人都具有的。这表明,由于担心被嫉妒产生的帮助行为是为了安抚嫉妒。帮助行为确实是被对嫉妒的恐惧引起的,而不是由于广义的亲社会倾向或是对他人的同情,人们应该会把他们的帮助行为限定在那些自己(认为)会恶意嫉妒的人。在研究中,实验者通过替换参与者的同伴验证了这一假设,当被嫉妒的个体遇到的求助的同伴不是原先的个体认为会嫉妒自己的同伴,在这一情况下,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并没有呈现出上升趋势。
也许有嫉妒之外的其他情绪在促进帮助行为上起到了作用。有实验研究了其他的情绪可能对帮助行为增长起到的影响作用。不管是收到奖金的喜悦,还是因为自己收到奖金而同伴没有的负罪感都没有预测帮助行为。也不可能是由于怨恨引起了帮助行为的增长。怨恨和(恶意)嫉妒是相关的,但明显不同。
有三个理由相信是由于被嫉妒的恐惧而不是怨恨引起帮助行为的增长。首先,如果其他人都责怪不平等怨恨会出现,而恶意嫉妒会因为对情况的责怪而出现。史密斯等人发现嫉妒和怨恨是由不同类型的不公平触发的。嫉妒是有独特的私人的主观评价情况是不公平的引起的。虽然一个嫉妒的人认为另一个人获得了利益是不公平的,她或他意识到其他人可能不同意这个看法,这是为什么人们都普遍试图隐藏自己对他人的嫉妒。怨恨,相反的,当一种情况被客观的认为是不公平的并且其他人是认同的是会被引起。例如,一个学生可能会嫉妒一个没有学习或考出了好成绩的学生,怨恨更可能出现在如果其他学生在考试中作弊的情况下。
因此,有理由相信,在某种情况下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增加,是由于被嫉妒的恐惧而不是因为其他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绪的影响,被嫉妒的恐惧促进了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这也有利于改善处在较为糟糕情况个体的处境,个体基于嫉妒情绪进化出的这一情绪机制,对于改善个体以及社会群体的发展和链接具有意义非凡的影响。
小结
担心被嫉妒的个体的行为将更具有亲社会性,这有助于解释在不平等的情况下,个体如何在群体中发挥作用。毕竟一个同事得到更好的分配,在餐厅为一个朋友选择了更好的菜,或者邻居草坪上的草看起来比自己的更绿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如果这样的频繁发生的不平等引起嫉妒和潜在的破坏性影响,可能会对伤社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不利的,从这方面看来防止或抑制这些影响就具有社会生存价值。对被嫉妒的恐惧及其随后的行为,可能能够作为社会的润滑剂从而促进团体凝聚力,对于社会群体进步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摘要:被嫉妒的恐惧使人进行亲社会行为,因为个体会试图避开嫉妒的潜在破坏性影响。然而,只有在嫉妒很可能是恶意的而非良性的情况下,帮助行为会增加。情况较好的人没有增加他们对于一般人的帮助行为,而是仅仅增长了对潜在嫉妒的人的帮助,这就证明了亲社会行为的增加的确是因为被嫉妒的恐惧。被人嫉妒的恐惧提供了有用的群体功能,因为它引发亲社会行为,这可能抑制嫉妒的潜在破坏性影响,同时有助于改善那些处于较糟情况的人的处境。
关键词:嫉妒,社会比较,突出表现,亲社会行为
参考文献
[1]吴宝沛,张雷.妒忌:一种带有敌意的社会情绪[J].心理科学进展,2012,1467-1478.
[2]杨丽娴,张锦坤.妒忌的心理学研究进展与取向[J].心理科学,2009,655-657.
[3]欧阳文珍.嫉妒心理及其内隐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0(04).
[4]史占彪,张建新,李春秋.嫉妒的心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01).
[5]Evan Polman,Rachel L.Ruttan.Effects of Anger,Guilt,and Env yon Moral Hypocrisy[J].the Society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2,219.
3.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篇三
中国文化倡导“严父慈母”, 母亲在子女抚育问题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人们往往认为母亲的品质会在养育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子女。那么“好女人”与“好儿孙”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具体而言, 母亲的行为方式、情绪特点是否会传递给自己的子女, 影响儿童的情绪社会化。本研究从母亲的共情能力、母亲的教养方式、母亲的虐待3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 试图较为全面的探讨母亲对儿童的情绪社会化的影响。
1. 母亲的共情影响儿童的共情能力
在心理学界, 共情 (empathy) 是指个人对他人情绪和精神状态的理解及对其行为的推测,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同身受”, 是人类交往中重要的积极发展因素。Davis认为共情包括个人和情境的因素、发生在共情者身上的过程和共情的情感性结果及非情感性结果三种必要成分。以往的研究发现, 良好的共情能力是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内在动因之一, 并能够有效预测个体的亲社会行为, 因此共情可以看作儿童情绪社会化的核心要素。
父母的共情能力会影响儿童的共情能力, 父母的良好共情能力也是儿童共情能力发展的促进因素。尤其在绝大多数的文化中, 母亲都作为子女最重要的抚育者, 其共情能力对子女的行为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实现。研究发现儿童共情能力的形成, 主要是通过观察性学习和模仿达到的, 榜样在儿童共情能力形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而父母的助人等亲社会行为榜样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孩子通过模仿父母, 而产生共情应答。国外有关研究还证明,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如分享、谦让、协商、帮助、友爱、关心他人等, 是在与父母的交往中, 在父母的要求和指导下逐渐形成与发展的。通过亲子互动, 把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社会道德规范传授给儿童, 并由此构成了亲社会行为的具体内容和目标。
国内研究者探讨3-6岁儿童共情能力的特点及其与母亲共情能力的关系。他们随机选取了天津市三所幼儿园3-6岁189名儿童及其母亲为被试, 采用个别访谈法以情境故事图片为材料, 测查3-6岁儿童的共情能力;用自编问卷对母亲的共情能力进行调查。结果发现, 不同年龄组儿童共情能力得分均见到显著差异, 3-6岁儿童共情能力在各年龄组均未见到显著的性别差异, 母亲的共情能力与幼儿共情能力显著相关,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 母亲的“感情温暖”和儿童的年龄对3-6岁儿童共情能力有显著影响。
2. 母亲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社会行为的影响
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教养态度、教养行为以及情绪情感表达的一种鲜明的行为倾向和一种稳定的行为模式。在我国, 母亲作为儿童的最重要抚育者和主要的陪伴者, 其教养的方式对儿童的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国外研究者鲍姆林特将教养方式归纳总结为四种类型, 即专制型、宽容型、权威型以及放任型。有研究表明教养方式与儿童的社会行为之间存在存在预测关系。他们以455名五年级儿童 (男生232名, 女生213名) 为被试, 儿童亲社会行为通过教师评定, 母亲教养行为由母亲报告。结果发现:童年晚期儿童在亲社会行为表现方面存在性别差异, 女孩的亲社会行为、合作行为、助人行为均多于男孩;在母亲的教养行为方面, 母亲对男孩的鼓励自主教养行为多于女孩;母亲的鼓励成就的教养行为能正向预测童年晚期儿童亲社会行为, 监控行为能负向预测童年晚期儿童亲社会行为;母亲的鼓励成就的教养行为能够正向预测童年晚期儿童的合作行为, 监控行为能够负向童年晚期的合作行为;母亲的鼓励独立 / 自主的教养行为能够正向预测童年晚期儿童的助人行为, 放任的教养行为负向预测童年晚期儿童的助人行为。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消极因子会使子女长期处于焦虑不安的状态, 并且对社交产生恐惧, 采用回避退缩的方式来应对生活。Patterson等的研究表明, 父母的消极教养方式可以影响子女的自我概念发展, 可能引起子女的问题行为。Baldwin发现, 父母的严厉惩罚可能导致青春期的少年自我概念不统一, 引起青少年的问题行为。
3. 母亲的的虐待对儿童情绪社会化的危害
学术上一般将父母的对儿童的体罚、辱骂、情感冷漠均看作广义上的虐待行为。然而在中国文化环境中, 父母经常受到“棍棒之下出孝子”这一格言的影响, 认为体罚打骂是正常的, 有的父母以此作为教育儿童的基本手段, 甚至母亲也与父亲一道加入到对子女的打骂虐待这种, 从而造成极为严重的不良影响。
母亲作为儿童最重要的心理港湾, 往往是儿童心理上的依靠, 是儿童安全感的来源。已有研究表明母亲严厉的体罚、言语的暴力、情感的冷漠均能显著的预测儿童在青少年甚至成年期的社会适应不良, 如果母亲对子女缺乏亲密接触和情感交流, 子女就会体验到较高的孤独感。母亲的支持往往是儿童感受到的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 有文献表明, 母亲社会支持的不足与儿童的人际交往退缩、自卑、甚至自闭症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关系。
此外, 母亲对儿童的暴力甚至可能促使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习惯用暴力的手段应对生活中的问题, 可能导致青少年的叛逆、犯罪等严重问题, 也可能以暴力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子女致使暴力虐待行为在家庭中产生代际传递。
结论
显然, 母亲作为儿童最重要的抚育者, 其自身的心理情绪状态、行为模式都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精神分析理论认为, 人们幼年年与母亲的关系会影响儿童的整个一生的心理结构, 并把这种关系投射到与人际关系与亲密关系之中。总之母亲的共情能力、母亲的教养方式、母亲对儿童的虐待都会显著的影响儿童社会情绪与行为。
摘要:中国传统社会认为母亲对自己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基于以往的国内外文献, 从母亲的共情能力, 母亲的教养方式, 母亲的虐待三个方面, 梳理了母亲对儿童情绪社会化的影响。
关键词:母亲,共情,教养方式,虐待
参考文献
[1]刘聪慧, 王永梅, 俞国良, 王拥军.共情的相关理论评述及动态模型探新.心理科学进展.2009, 17, 964-972.
4.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篇四
一、心境状态
心境是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之内持续存在的某种情绪状态, 它持续而微弱、稳定而弥散, 使整个人都处于这种情绪状态中, 心境作为情绪的一种表现形式, 具有对其他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监视作用和控制效果"但人往往不察觉某种心境产生的原因和它的作用"它的因素往往是不可知的, 事业的成败!工作顺逆!人际关系的好坏!生活环境或自然景色, 甚至身体健康状况, 都可能成为引起某种心境的原因“心境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愉快、恬静、自信、健康的心境起积极的作用, 而郁闷、担心、紧张、抑郁、紧张的心境有消极的影响"良好的心境有助于调动人体的积极性, 进而克服困难, 有效地提高效率, 消极的心境使人消沉!沉闷, 做事情缺乏必要的动力。
心境状态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或情感的唤醒状态, 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 但并非永久的情绪状态“心境状态包括积极和消极的心境, 积极的心境状态主要体现在精力感和幸福感两个方面, 消极的心境状态包括抑郁、疲劳、!惊慌、愤怒和紧张等情绪, 具有弥散性的特点”某种心境一旦被唤起, 它能持续较长时间, 如持续几小时一!几天甚至几周, 而且具有稳定而弥散的特征, 会使人在心理上形成一种淡薄的背景, 在一段时间里影响主体对事物的态度和主体的行为表现及身心健康。
二、心境状态在网球运动中的重要性
在网球运动过程中, 很多时候运动员双方的战术素养以及个人能力很平均。此时双方在场上发挥水平将与双方心境状态的调整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 在比赛过程中, 哪一方能通过赛场的情况迅速的进行技术改变则成为了胜负的关键。
1. 有利于战术的有效发挥
心境状态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各种战术的根本, 良好的心境状态有利于战术的正常发挥, 避免出现一些失误, 通过有效的调整心境状态, 能有效保障运动员根据比赛情况适用相应战术, 因此良好的心境状态是运动员发挥实力的基本保障。
2. 有利于激发运动员斗志
网球运动中, 尤其是当运动员处于被动时, 当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时, 能稳定运动员的比赛情绪, 保持运动员必胜的信念。同时良好的心境状态有助于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合理的运用各种战术, 寻找对手的弱点、从而抑制对手, 发挥自己的真正实力。
三、心境状态对网球训练的影响
根据网球运动相关研究表明, 人们不参加网球运动以及网球训练的主要原因集中在心境问题。心境状态不仅对网球训练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时心境状态对运动员的训练效果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如在网球训练过程中, 心境有着提高和降低网球训练效率的影响。当运动员的心境处于愉快以及放松等情况时。不仅能促使运动员对网球相关知识产生很强的记忆力, 同时还可以发展运动员的思维, 激发出运动员的创造性思维。而焦躁不安的心境则是对运动员训练水平的很大降低。所以, 保障运动员的心境状态, 提高运动员网球训练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网球是一项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运动。因此, 他能有效调节运动员的忧虑心理。外国相关研究表明, 当运动员通过沉思以及网球运动时, 能有效调节运动员的焦虑心。而网球运动同沉思相比, 其释放不良情绪的效果更佳明显。从心理角度来说, 网球的大运动量可以促使人体分泌大量的神经传递物质, 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增多又会促使运动员的大脑分泌一种内啡呔的物质, 此物质能有效降低运动员的焦虑、紧张等心境, 从而促进运动员积极面对比赛。
四、心境状态调整方式
1. 深呼吸法
深呼吸是一种常用的调节运动员心境状态的方法, 尤其是在网球运动中。深呼吸法能有效的使运动员的心境状态稳定下来。当运动员在网球训练以及比赛中, 处于紧张或激动心境时, 往往呼吸也会变得短促, 此时, 运动员可以通过长呼吸的方式对进行状态进行调节, 长呼吸是在训练以及比赛中调节心境状态的有效方式。尤其是在网球休息时间、发球时期, 采用深呼吸以及慢呼吸的方式能有效缓解运动员的心境状态, 缓解因紧张、焦虑而影响技术动作的发挥。
2. 放松肌肉法
网球运动是一项耗费体力、考验智慧以及意志力的高强度运动, 场地大、速度快的特点使运动员很容易在训练以及比赛中到达体能以及意志的极限, 而对运动员肌肉进行放松是可以改变运动员的心境状态, 消除负面心态。肌肉放松法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思维, 通过在训练以及比赛过程中专心与比赛有关事项而忽略无关事情能有效放松运动员的肌肉, 从而稳定运动员的心境状态。二是利用“以毒攻毒”法。当运动员的肌肉处于紧缩时, 运动员可以通过握紧拳头, 通过有意识的刺激肌肉的更加紧张, 获取肌肉的放松, 从而做到调节心境状态。
3. 自信提升法
运动员在比赛中往往因为对自己的技术产生怀疑, 从而在比赛中丧失信心导致失败, 只有当运动员对自己的技术产生足够自信心时, 运动员才不会放弃比赛, 从而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自信心是做任何事情的基础。当运动员拥有足够自信时, 才能促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出更高的水平。也许在比赛过程中, 对手技术会更好、比赛经验更多。但是只要有自信心, 就会促进运动员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但是过分的自信同样也会带来负面影响。胜利不是轻而易举得到的。那些认为只要在比赛中有着足够的自信就能获胜往往带来的是失败的结果。过分的自信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发挥有着很大的影响, 如果做到掌握自信以及自信过度的平衡点是需要运动员要掌握的。运动员应当有赢得比赛的准备, 同时也要能淡然接受失败的心态。
综上所述, 网球运动对心境状态的影响有积极作用:提高运动员的自尊感和精力水平;对运动员消极心境起到调节作用;诱发的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对消极心境状态具有抵抗作用;网球训练分泌神经递质可降低消极心境的产生。良好的心境状态有助于运动员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永峰, 赵强, 孟琳.论网球运动员的情绪控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0)
[2]董杰.网球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刘永峰.东方传统体育锻炼对心境状态及心理健康的影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1 (9) :49~51.
[4]佟立纯.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 2005 (9) :35~36.
[5]林光跃.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关联性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 2003 (3) :15~16.
[6]刘永峰, 赵强, 孟琳.论网球运动员的情绪控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0) :130~131.
5.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心境的影响 篇五
关键词:有氧运动,女大学生,心境,影响
有氧运动是一种以提高人体耐力素质, 增强心肺功能为目的体育运动, 有氧运动的开展对女大学生的心境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1 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心境的积极影响
1.1 有氧运动能够提升女大学生的自信心
不管是闷闷不乐, 还是耿耿于怀, 这些都是女大学生内心脆弱的象征, 同时也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体育锻炼在培养女大学生自信心方面, 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优势, 特别是有氧运动。这是因为有氧运动比较简单,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慢跑, 女大学生在慢跑的过程中, 能够有效地调节心肺功能, 提高自身的体质, 在慢跑的过程中, 通过呼吸之间的节奏掌控, 可以有效地舒缓情绪。在进行有氧运动的时候, 通过一个又一个目标的实现, 能够让女大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感, 通过品味成功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 , 自信力提高了, 可以提高他们应对问题的能力, 从而不会将实际问题转向内心。
1.2 有氧运动有助于女大学生调节情绪
大学阶段, 对于广大的女大学生来说, 是成长过程中波动最大的阶段。课业压力、情感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互相交错, 很容易在心境上给女大学生带来负面的情绪。尤其对一些内向、相貌一般、家庭一般的女生来说, 在大学校园这个小社会当中, 通过外貌、家底很容易得到更多机会, 但她们无法通过这种渠道取得, 难免会产生焦虑困惑、情绪波动, 甚至还可能滋生抑郁情绪。有氧运动通过舒缓的节奏, 明快的动作, 活动愉悦的环境, 可以将女大学生从负面情绪中转移出来, 进而排除掉压抑内心的不良情绪, 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能量, 使疲惫的心神得到最大程度地放松。经常参加有氧运动, 可以使女大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与进步当中, 变得勇敢大方, 还有助于开朗性格的形成。
1.3 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女大学生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指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它是人们成功的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的能力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
在有氧运动的参与过程中, 女大学生通过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将自己从负面情绪中完全转移出来, 进而将精神聚集在有氧运动中, 通过各种感觉器官, 有目的地知觉、记忆, 可通过视觉来感知有氧运动的动作, 可通过听觉来感知均匀呼吸带来的快感, 可通过触觉来感知有氧运动的鼻息等, 从而有助于她们在经常锻炼过程中, 掌握良好的认知能力。实践证明, 经常参与有氧运动, 能够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同时, 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移过程也得到加强。
1.4 有氧运动有助于女大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对于女大学生良好心境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特别是现在很多大学推进宿舍制, 在宿舍中有来自不同的人文环境、不同家庭条件、不同性格等的女大学生, 如果处理好人际关系, 特别是寝室关系, 直接影响着女大学生的心境。在有氧运动的练习过程中, 女大学生的心态会变得很平松, 性格会逐步开朗, 不仅可以主动地去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 还可能因为随时加入有氧运动的陌生人, 而扩大自己的交际圈, 在运动中学会互相理解与包容, 并将运动中的人际关系的快乐, 转嫁到寝室关系、同学关系中。人际关系和谐了, 女大学生的心境自然会保持平和, 不会波动太大, 更不会轻易产生郁闷的情绪。
2 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心境的消极影响
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心境的积极影响要远远大于消极影响, 但不可否认也不能忽视这种消极影响的存在。
2.1 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女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热情和积极性并不相同, 一般根据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分为经常性参加有氧运动和不经常性参加有氧运动。对于不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女生来说, 在有氧运动的过程中, 因为身体条件的限制、运动技巧的粗糙, 在运动中, 不仅无法降低焦虑情绪, 反而会因为运动过程不满意, 或难以符合自己内心标准, 而挫伤她们的自信心。因此女大学生在参加有氧运动的过程中, 应该根据自身条件, 限定运动强度。
2.2 运动强度不符合自身要求
有氧运动会对女大学生心境造成消极影响, 主要针对的是不经常性参加有氧运动的女大学生来说, 这些女大学生因为平时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在有氧运动的开展过程中, 如果运动强度与自身的身体素质等不相符合, 虽然在锻炼过后, 能短暂地降低他们的焦虑情绪, 但因运动强度过多, 自身状态难以承受, 反而会造成焦虑情绪地反弹, 甚至会比先前的焦虑情绪更加严重。
3 结语
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的积极影响要远远大于消极影响, 在开展有氧运动的过程中, 女大学生应该根据自身情况, 适宜地进行体育锻炼, 从而降低焦虑, 保持良好的心境。
参考文献
[1]孙革, 潮芳.有氧健身操对女大学生体脂成分及心肺机能的影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1) :105-107.
[2]吴兆红, 刘强, 陈栎圯.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J].湖北体育科技, 2002 (2) :179-180, 186.
6.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篇六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天津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初诊病例400例,年龄11~14岁,具有正常认知能力。平均年龄12.8岁。女性237名(59.3%);男性163名(40.7%)。所有参与调查者均为自愿。所有患者均采用直丝或方丝弓固定矫治技术治疗错畸形。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设计
运用儿童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11-14 child perceptions questionnaire,CPQ11-14)中文版[3],分别在T0(治疗开始前)、T1(开始后6个月)、T2(开始后12个月)、TP(结束后1个月)记录受试者16个条目的分值。采用Likert计分来捕捉发生的频率。每一项分为从不、很少、有时、经常、总是5个等级,相应得分为0、1、2、3、4分。每一小项得分相加为总得分,量表总得分为0~64分,得分越高,说明社会心理健康影响越大[4]。
1.2.2 统计学分析
以SPSS17.0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与KruskalWallis H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正畸治疗对患者各项社会心理行为的影响程度大小的顺序依次为口腔症状、功能限制、社交情况、情感状态,且在矫治初期改善更为明显。
疗程越长变化逐渐变小,社交情况在治疗前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其他行为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表1)。
2.2 患者不同治疗阶段的心理变化。
所有条目在矫治前6个月变化明显,在6~12个月间情感状态及社交情况有显著变化,在摘除矫治器后口腔症状及功能限制有显著变化。
*:P<0.05
3 讨论
3.1 正畸治疗对青少年患者社会心理行为各方面的影响。
在各方面中正畸治疗初期对口腔症状影响较大,6个月后口腔症状、功能限制、情感状态以及社交情况均有改善,但之后又有所下降,直至矫治结束后。随着近些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种媒体的宣传。许多家长和孩子意识到错畸形的危害,主动求治的越来越多[5]。对于许多青少年患者,初期排齐整平已使外观有较大的改变,因此在治疗6个月时调查结果是最好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疗程的进展,后期的变化已无先前的大,加上审美疲劳,以及长期配戴矫治器的厌倦心理使得后期的心理行为各方面的影响有所提升。
3.2 本研究结果显示错畸形治疗对儿童的心理行为影响不大,即正畸治疗前后儿童的心理变化不大。
正畸治疗的确让患者在主、客观上对颜面部的感知有了正向的改变,但并没有改善或改变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社交能力以及提高其自我的认知力。laridou-Terzoudi[6]的一项长期研究表明,虽然患者对治疗后的颜貌、口颌功能和健康状况都非常满意,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力相对治疗前并无太大改变或提高。Kenealy[7]等进行了长达20年的纵向调查后发现,青少年时期是否接受过正畸治疗对成年后的心理健康无明显影响。虽然接受过正畸治疗的儿童对牙齿排列和外貌都更加满意,但对他们成人后的自信心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并不大;而没有接受正畸治疗的儿童也不会导致日后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正畸是一种非必需治疗。首先,大多数患者是出于美观原因,而不是健康或功能受到影响才进行矫治。其次,正畸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临床上我们必须意识到这种影响,了解患者的主观感受及心理活动。在技术上,要为患者制定正确合理的矫治方案,避免不当的治疗操作。在心理上,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更多的心理疏导,尽可能维护患者的心理健康,从而达到医患密切配合,顺利完成正畸计划。
参考文献
[1]Locker D.Measuring oral health:a conceptual framework[J].Com-munity Dent Health,1988,5(1):3-18.
[2]de Oliveira CM,Sheiham A.Orthodontic treatment and its impact onoral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Brazilian adolescents[J].Orthod,2004,31(1):20-27.
[3]凌均棨,王阿丹.老年口腔健康评价指数(GOHAI)中文版的研制[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3,1(3):129-133.
[4]辛蔚妮,凌均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的验证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41(4):242-245.
[5]田炎章.不同年龄患者口腔正畸心理[J].口腔医学,2002,22(3):148-149.
[6]Lazaridou-Terzoudi T,Kiyak HA,Moore R,et al.Long term asses-sment of psychologic outcomes of orthognathic surgery[J].J OralMaxillofac Surg,2003,61(5):545-552.
【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推荐阅读:
励志说说的心境短语11-12
关于内心生活的美文欣赏:源于心境10-26
心境作文500字01-11
人活着是一种心境优秀作文09-13
社会政策的影响因素11-18
社会环境对会计的影响06-23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07-10
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5则范文06-30
德育工作如何应对社会的负面影响07-10
谈《人生》之社会对人的影响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