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网格化管理工作计划

2024-10-03

乡镇网格化管理工作计划(共16篇)

1.乡镇网格化管理工作计划 篇一

为进一步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6月3日上午,眉山市东坡区永寿镇召开村(社区)网格员培训会。镇综治办、司法所工作人员、全镇网格员参加此次培训。

培训会上,镇司法所所长结合大调解工作实际,认真讲解了网格员如何开展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与上报;镇综治办主任就什么是网格化管理、为什么要实行网格化管理、网格化管理工作如何开展,网格员的工作职责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条理细致的讲解。

此次培训使每位网格员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了解当前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做到在网格化管理工作中实现及时发现、处置有方和管理高效的格局,充当好“政策宣传员、信息收集员、矛盾调解员”的角色。

2.乡镇网格化管理工作计划 篇二

关键词:网格化管理,网格,城市管理

1 城市网格化管理概念

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 是指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等数字技术, 通过建立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和创建新的城市管理体制, 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城市部件管理法”、“城市事件管理法”等新方法而形成的城市管理运行的新架构。它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 将管理辖区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单元网格, 通过加强对单元格中部件和事件的巡查, 建立监督和处置相分离的主动发现、及时处置城市管理问题的一种方式。

2 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基本构成

2.1 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

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就是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的思想, 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 将城市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单元, 由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万米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 同时明确各级地域责任人为辖区城市管理责任人, 从而对管理空间实现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的方法, 如图1所示:

2.2 城市部件管理法

城市部件管理法, 就是把物化的城市管理对象, 作为城市部件进行管理, 运用地理编码技术, 将城市部件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万米单元网格地图上, 通过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对其进行分类管理的方法。这种方法——将城市管理内容具体化、数字化, 使城市部件有序、精确定位。

2.3 城市事件管理法

事件是指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城市市容环境和环境秩序受到影响或破坏, 需要市政管理部门处理并使之恢复正常的事情和行为的统称。事件大类分类包括: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等。事件管理法则是指将上述各类事件纳入管理范围, 并按照不同的事件明确责任单位和处置时限的管理方法。

2.4 无线数据采集

城市管理监督员使用相应功能的信息采集器——装有“城管通”软件的手持终端在所划分的区域内巡查, 将城市部件和城市事件的相关信息报送到城市管理指挥监督中心, 同时接受城市管理指挥监督中心和领导的工作派遣与调度。

无线数据采集系统通过移动传输网络和LBS系统、短信网关、GRPS大客户平台相连接;手机终端用户通过移动GPRS网络以专用APN号接入GRPS大客户平台, 连接至无线数据采集系统, 进行各类数据传输 (如:现场照片、地图数据浏览、录音信息、表单等) , 以及实现现场位置定位、短信收发、语音呼叫等功能。无线多媒体信息采集系统将采集的数据高速传输至数字化城市管理后台处理系统进行分析和协同处理。

2.5“两个轴心”监督和管理的分离

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 需要通过整合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 建立城市管理监控中心和指挥中心, 形成城市管理体制中的“两个轴心”, 将城市管理的“监督”职能和“管理”职能分开,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

城市管理监督中心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城市管理监督与评价工作的专门机构, 实现问题信息收集、问题处理结果监督及管理状况综合评价等功能。

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的主要职能是主管城市综合管理和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环境卫生、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部门, 负责指挥和协调各专业部门、派遣问题处理任务、反馈问题处理结果。

3 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关键技术

与传统城市管理模式不同,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联系空前紧密, 3S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中间件技术等共同奠定了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技术基础, 即使是处于模式最终端的“城管通”, 也凝结了现代数字技术的结晶。在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框架内, 科学技术与现代管理理念有机地合为一体, 实现了工具理性与社会理性的高度统一, 并最终共同为管理实践服务。

3.1“3S”技术集成

“3S” (GIS、RS、GPS) 技术是现代空间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GIS是对多种来源的空间数据进行综合处理、集成管理、动态存取, 作为新的集成系统的基础平台, 并为智能化数据采集提供技术支撑;GPS主要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目标的空间位置;RS用于实时地或准时地提供目标及其环境的各种信息, 及时对GIS数据进行更新。“3S”技术集成是指将GIS技术、GPS技术、RS技术这3种相关技术有机地集成在一起, 实现空间数据的实时采集、管理和更新。“3S”技术及其集成是“城市网格化管理”实现的关键。

3.2 构件与构件库技术

构件是被用来构造软件可复用的软件组成成分, 可被用来构造其他软件。构件库是把一组功能和结构有联系的一组构件组织在一起形成的有机地系统, 可以对组件进行查询、管理、编辑等, 类似于数据库管理系统。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有许多结构和功能差异很大的子系统, 需要用到不同的数据库和软件系统, 因此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构件和构件库技术的使用将大大提高系统的开发效率。

3.3 中间件技术

所谓中间件就是位于平台与应用系统之间的具有标准的协议与接口的通用服务, 它是一个通用的软件层, 利用该软件层提供的API, 可以开发出具有良好通信能力和可扩展性的分布式软件管理框架, 用于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传送数据、协调客户和服务器之间的作业调度、实现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的无障碍通信。

3.4 地理编码技术

地理编码是基于空间定位技术的一种编码方法, 它提供了一种把描述成地址的地理位置信息转换成可以被用于系统的地理坐标的方式。地理编码服务实现资源信息与地理位置坐标的关联, 建立起地理位置坐标与给定地址的一致性, 在空间信息支持下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决策应用。通过对自然语言地址信息的语义分析、词法分析, 自动和标准地址库匹配, 确定出精确的地理坐标。在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中用到许多不同部门和类型的数据, 地理编码技术对于这些信息资源的集成和融合具有重要的作用。

3.5 移动GIS技术

移动GIS系统主要由移动通信、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定位信息服务 (Location Based Service, 简称LBS) 和移动终端4个部分组成。移动GIS作为一种服务系统, 当用户与现实世界的一个模型交互时, 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 这个模型会动态地向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

4 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应用

2004年, 北京市东城区“依托数字城市技术创建城市管理新模式”的城市管理思想, 采用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 依托较为成熟的信息技术, 结合东城区城市管理实际需要, 细化城市管理单元, 理顺工作机制, 全面提升了东城区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2005年7月, 建设部成立了数字化城市管理推广小组, 确立了上海、南京等10个城市为先期试点, 并于2006年3月, 将天津、重庆等17个城市作为第二期推广城市。为了更好地在全国推广城市管理新模式, 建设部组织相关专家和机构, 制订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地理编码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4个技术标准和规范, 并于2005年5月通过建设部审核并正式公布, 于2005年8月1日执行。

5 结束语

本文给出了网格化城市管理的明确定义, 并深入研究了网格化城市管理的基本构成和关键技术, 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该管理模式的推广提供了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平.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Foster I., Kesselman C..The grid:blueprint for a new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M].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1998.

[3]郑士源, 徐辉.网格及网格化管理综述[J].系统工程, 2005 (3) .

[4]张超, 吴丹.城市网格化管理[J].城建档案, 2006 (7) .

[5]龚键雅, 杜道生.当代地理信息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3.乡镇网格化管理工作计划 篇三

关键词:社区网格化管理;网格员;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214-01

社区网格化管理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社区管理辖区按照地理空间、户数等划分为单元。各个单元“格”相互联系,相互融合,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形成一张张的“网”,通常称之为“网格”。通过网格政府能够主动发现居民的问题并提前处理,把各类居民问题处置于萌芽状态,从而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一、网格化管理及网格员工作常态

城市建设中新兴的一种信息化的管理,由网格员通过手机软件将城市物件、部件连接起来,上传至信息管理平台,以实现城市信息共享、资源共享。

“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包片的制度”。每单元网格一名网格员,每社区配备相应的网格员,每区建立网格化服务监管中心。网格员通过手机软件将事件内容、过程、成果等上报于网格化服务监管中心,由中心统计事件情况和将需协助处理的事件转交给相应部門。社区网格化工作改变了传统的独立工作模式,各“网格”信息共享,实现信息互动。

“网格员工作职责是民情信息采集、居民事务代办、矛盾纠纷劝调、特殊人群帮教、治安群防群控、政策法规宣传”。 网格员需处理居民计生、医疗、居住、就业、失业、养老、户籍管理等问题。网格员每天都在与居民打交道,深入居民生活,切实了解居民需要,及时解决居民困扰,让居民居住放心,生活舒心。

二、加强网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网格化管理工作作为新兴模式,政府在观念和认识上太陈旧,机制不健全,加强网格员思想文化建设是有必要的。

(一)保障不足使网格员思想偏差。

传统行政模式根深蒂固,新兴模式的网格工作,在社区自治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仍是政府主导,保治安重管理轻治安的思想观念还未消除。网格员工作涉及广,与综治办、计生局、城建局等职能部门都有交接,但网格员没有执法权利,遇到棘手问题只能汇报上级,这使得网格员的工作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网格员思想行为。而且,政府未颁布网格管理工作相关条例,仅依靠城市的《街道办事处条例》等极少数的管理办法,在为居民服务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现有的法律、法规显得有些吃力,使得网格员工作开展困难重重。

(二)网格管理站缺乏思想文化建设。

“基层工作是建立在群众工作的基础之上、群众工作是统揽工作的总阀门。”网格员作为行政单位与群众桥梁连接的第一人,政府观念陈旧没有意识到网格员基层群众根基。网格员处于无人管状态,综治办几名管理员根本顾不了几百人。社区只管分配任务,而不管网格员日常生活,不顾网格员思想文化素质。若网格员本身具有丰富的思政理论,熟知党的方针和路线,工作将会开展得更加顺利。

(三)网格员文化素质不足。

招聘的网格员中年妇女偏多,大多是高中文化,学历偏低,在思想认识上达不到要求,网格员的素质与新兴的网格化信息系统工作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很多网格员没有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认为自己只是把事件上传,确保网格不出事就完成工作。缺乏意识,“社区各网格格间、职能部门间协调工作时难免出现偏差,造成信息传递不准确,在工作中出现职责混杂、定位不清晰”。

三、加强网格员思政工作的对策

健全网格员工作制度,保障网格员福利待遇,丰富网格员思想文化建设是开展网格员思政工作的重要方面。

(一)资金补助,制度完善。

政府相关部门、财政部门应专项预算推行网格化管理工作经费,划拨资金给网格管理部门,专项资金用于网格员党建思政工作方面。有了后方保证,网格员更好的开展居民治安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信息收集、政策法规宣传等重要工作。

完善相关工作条例,使得网格员工作更加有法可依,有理可寻。一方面约束居民行为,另一方面匡正网格员行为,这对于保障社会和谐是至关重要的。另外,要打通网格员晋升渠道,为网格员谋福利。福利保障和制度保障是扶正网格员思想的第一步。

(二)加强网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精神文化。

“思政工作是党的优势和优良传统”,社区网格化管理是治理理论应用于社区的一次实践性探索,是一种新兴的管理模式。政府要将党建的中心下沉于社区党建,社区要承担网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社区应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讲座等活动,可聘社区党建顾问让网格员学习理论知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要立足于以人为本”,要关心网格员的日常生活,更要关注网格员思想状态。对网格员思政教育要做到三点:一是,对口帮扶教育,社区工作人员与网格员一对一教育。二是,社区执行网格员思政教育工作,街道办不定期抽查。三是,不仅抓理论教育,更要丰富网格员精神文化。丰富社区文化,丰富网格员精神文化,从而提高网格员精神境界。“社区文化建设对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建立专业化团队,落实业务培训。

每个社区成立网格员管理站,由专人任站长,站长负责跟进网格员工作。新进网格员要求大专以上,集体培训考试合格后再由老网格员带新网格员一对一学习。鼓励能者竞聘,引进先进理念。鼓励大学生任职网格员,为网格化事业注入新鲜血液,实行队伍年轻化、专业化。综治办引进专业人才到社区为网格员授课,解决网格员操作问题,确保每名网格员都会使用社区E通,每名网格员都具有处理事件的能力。防止在工作中出现因不会操作软件而出现的工作思想情绪。

参考文献:

[1]齐九根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2013

[2]南充市嘉陵区网格员工作手册[Z] 南充市嘉陵区综治办 2015.6

[3] 胡雄 群众工作是基层工作的总阀门[J] 中国乡村新发现 2012.4

[4]高孟翔 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问题研究[D] 河南大学,2013.5

[5]罗辉 论基层电力企业如何提高思政工作水平[J] 人才与教育,2013.20

[6]林宁 万巧姣 抓好三个环节,做好社区思政工作[J]政工研究动态 2000.24

[7]谢品仁 社区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理性透析[M]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4. 9

4.乡镇网格化管理工作计划 篇四

为进一步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根据《关于印发的通知》(S办发〔2020〕19号)和《中共HS县委办公室、HS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S办发〔2020〕12号)精神,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创新城乡基层管理体制,健全社村级管理和服务网络,强化村民自治,不断提升村级服务功能,巩固党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党的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基层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村级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实践,构建以人为本的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全程化服务的社会管理“一本三化”新体系,建立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规范的监督考核机制,达到村级管理的扁平化、精细化、信息化,村级服务的全天候、零距离、全覆盖。

三、主要任务

(一)科学合理划分网格。

在不改变原来行政区划的前提下,实行“联组成格,三级管理”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按照“立足现状、方便管理、联组为格、村干分包”的原则,根据每个村现有村干部人数,结合村干分片包干的实际情

况设置基础网格,原则上每个基础网格为150户左右。网格与网格之间做到有机衔接、不留缝隙。

(二)建立网格管理队伍。

由党委副书记兼任一级网格长;村书记兼任二级网格长,驻村干部任网格指导员。实行AB岗制度,村干部原来负责的工作为A岗,网格化管理承担的工作为B岗。每个基础网格确定1名网格信息员,农村以村民组长为主体,吸收老党员、老村干部、老教师、“两代表一委员”等参加,建立网格信息员队伍。

(三)组建网格服务团队。

整合相关职能部门及其工作平台,成立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实行一个机构几块牌子,统筹各方资源,明确工作分工,为网格化服务管理提供保障。充分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纪检监察信访代理员、政协民情联络员和广大社会志愿者在联系服务群众中的优势,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诉求。

(四)党组织建在网格上。

建立“党组织+网格”工作模式,把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网格上,发动党员全面参与网格服务管理工作。

(五)明确网格工作职责。

各级网格长、网格指导员、网格信息员在认真完成交办工作的同时,要切实履行好“六大员”职责。1.党的政策宣传员。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引导群众守法拥政,架起党和群众联系的连心桥。2.社情民意信息员。对网格内人、地、事、物、情等基本信息进行采集、汇总、上报、更新,确保数据信息全面、真实、准确。定期走访群众,撰写民情日志。3.社会管理综治员。化解网格内的矛盾纠纷,组织群众开展群防群治,协助主管部门和村加强对流动人口、***人员、形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社会闲散青少年等特殊群体的帮助服务和管理。开展常态化消防安

全检查,对网格内的重点单位实施“户籍化”管理,加强消防装备的维护保养,切实提高城乡火灾防控能力。4.民生保障服务员。熟知办事服务流程,对网格内群众办理计生、消防、低保、优抚、申请经适房、廉租房,下岗失业、就业服务,卫生防疫、流动人口、户籍服务,残疾人服务以及困难求助等事项,根据情况告知程序、予以代办或提供帮助。5.文明创建监督员。组织志愿者队伍,引导、督促群众移风易俗,实行计划生育,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学校、文明医院、五好家庭等活动、深入开展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活动。6.基层党建协理员。协助网格党组织开展党建活动。

(六)建立工作运行机制。

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依托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社会管理服务站具体实施。凡是纳入中心(站)管理的工作事项,一律按照“采集上报—指挥派遣—处置反馈—任务核查—入库评价—结案归档”六个步骤予以规范。制定和出台相关工作制度、工作规程和工作纪律,积极推行定期走访、挂牌上岗、限时办结、首问责任、快速处置等工作方法,确保网格化管理的正常和有效运行。

(七)规范档案资料建设。

每个网格要做到“五个一同步”,即“一个网格长、一个党小组、一个信息员、一个服务团队、一个信息档案”。网格化管理信息档案按照“一户一档(表)、一组一本、一格一盒”的模式,进行收集、整理、存档。

(八)搭建数字信息平台。

结合实际,开发应用集数据存储检索、管理状态监控、居民投诉受理、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绩效明晰、方便居民查询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社会服务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为网格化服务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撑,使网格化服务管理底数更清、责任更强、效率更高、考核更细、管理更精。

(九)健全考核奖惩机制。

完善信息掌握、问题处理、效果考评之间相互制约配套的管理机制,坚持“分级考核、分类考核、定量考核”并行,量化、细化考核指标,明确项目责任,采取自查、互查、抽查相结合,年终考评,奖惩兑现。县网格化服务管理领导组办公室要制定关于责任、运行、监督考核、奖励等方面的配套措施。

四、方法步骤

(一)前期实施阶段(2020年6月-7月)。

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在三个村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试点,探索我镇推行网格化管理的具体办法。

(二)全面推进阶段(2020年8月-12月)。

召开工作会议,出台实施意见,进行动员部署,组织全面推进。按照实施意见,立足现有体制机制,建立起便于服务管理、满足群众需求的网格化服务管理组织体系、工作机制。

(三)完善提高阶段。

(2021年1月-2021年7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极创新,逐步完善,着力推进网格化管理信息化建设,努力建立符合实际、富有特色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

(四)总结验收阶段(2021年8月-10月)。

按照目标任务的要求,县里每年底对乡镇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情况进行考核,镇党委也将于每年县考核之前对村级网格化服务管理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情况纳入综治目标管理考评,并作为县网格化服务管理以奖代补的依据。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领导。

村网格化管理是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的一项系统、创新工程,也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的一项民生、服务工程。各村、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创新措施,狠抓落实,坚定不移地推进。成立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领导组。

(二)广泛宣传。

要多渠道、多形式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提高居民群众的知晓率、支持度、参与率。在村宣传栏、公共活动场所、各个楼栋等张贴宣传材料,向每个住户发放一封信;在每个网格醒目位置设置网格化图谱,公布网格责任人照片、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内容和管理服务职责等信息,向每个住户发放网格服务管理人员联系卡。

(三)下移重心。

通过实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和严格的定期走访机制,推动村干部下沉到网格中,形成“人往格中走,事在网中办”的局面,促进工作重心下移和社会管理关口前移。

(四)加强培训。

分层次、分类别组织相关培训,提高网格服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分析研究问题,交流心得体会,总结经验做法,传达上级有关会议精神;有计划开展政策法规、业务知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专题培训考试。

(五)落实保障。

网格化服务管理所需的经费,由乡镇负责,乡镇行政职能和资源进一步下沉,健全完善村级服务窗口;加大投入,实行“费随事走”;逐步改善村级办公条件和工作者待遇,有计划引进高素质人才进村工作;加快信息化硬件建设,信息网络逐步向村延伸。

抄送:县委办、县政府办,县综治办。

中共HS县委办公室

2020年8月24日印发

5.乡镇网格化管理工作计划 篇五

为切实做好我镇清明节期间森林防火工作,尽力减少或杜绝森林火灾、火警发生,有效保护全镇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时间安排。本方案自X年X月X日至X月X日实施,为期X天。

二、工作目标。确保清明节期间全镇各村(社区)不发生森林火灾。

三、工作方针和原则。森林防火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遵循“以人为本、科学扑救”的原则。各村(社区)要对辖区内森林防火工作负总责,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坚持分级管理、属地管理原则,确保责任明确,密切配合,协调有序,高效运转。

四、工作任务和措施。按照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市推行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方案》的要求,对全镇林地实行网格化管理新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领导责任。严格落实森林防火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各村(社区)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增强第一责任人意识,对本地区森林防火工作做到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要靠前指挥。分管负责人要主动作为,积极协助主要领导抓好森林防火各项具体工作落实,承担起直接责任。县、镇二级驻队干部要深入森林防火第一线,层层细化、落实责任。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火意识。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标语、宣传车、广播、电视、微信、短讯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X省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引导群众自觉增强法律意识、生态保护意识和森林防火意识、破除封建陋习,树立文明祭扫风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各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宣传、贯彻、落实森林防火工作规定特别是清明节扫墓活动规定,并加强对亲属、朋友和周围群众的宣传教育,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不文明祭祀、野炊、烧荒等违规用火对引发森林火灾的危害性,严禁群众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火种上山违规用火,努力在全镇营造文明、生态、绿色祭扫新风尚,切实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

(三)实行网格化管理,全面落实工作责任。按照x市推行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方案的要求,将全镇所有林地按林班、小班划分责任地段,实现“挂点领导包村、村(社区)干部包片包X”的网格化模式,明确每村每块责任区的责任领导、镇驻村干部、村干部、护林员等责任人。按照“谁管辖谁负责、谁包片谁负责”的原则,每个责任人必须承担各自负责X区域的巡查和宣传工作,推动森林防火工作重心下移到村、到人、到X,通过蹲X、守山脚、常巡查方式,严查火种进山,严防山火发生。把每一座X地块的防火管理责任落实到驻村领导、驻村干部、村(社区)干部、护林员身上,并绘制地图,登记造册,层层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村(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图册表等资料按时上报镇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四)设立多个森林防火临时检查站点。由各村(社区)及驻村人员组成检查组,并发动森林防火志愿者积极参与,在各村(社区)进山主要路口、坟墓集中区域设立森林防火临时检查站点,主要负责向过往群众发放森林防火宣传资料,检查收缴群众随身携带的违规拜祭用品,严防易燃、易爆物品、火种上山。重点时段,节假日设立临时卡点具体时间为X月X日、X日、X日、X日、X日,X月X日、X日、X日、X日、X日共X天,各片区要安排党政班子成员带队。

(五)组织开展清理整治违规销售易燃易爆物品专项行动。镇有关职能部门和各村(社区)要结合实际,成立清理整治违规销售易燃易爆物品专项行动小组,从X月X日至X日,用X天的时间,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一次违规销售易燃易爆物品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易燃易爆物品经营销售行为,防止易燃易爆物品进入X引发山火。

(六)充分发挥森林消防队伍作用。要充分发挥村(社区)专业和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的作用。镇森林防火专业队要全天候集中待命,镇级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要相应增加人员,人数总和将达到X人以上。各村(社区)及相关单位应提前做好森林消防队伍的调整充实、技能培训以及森林消防装备的补充、维护和保养工作,做到严阵以待、有备无患。

(七)实行重点防范、严防把守。各村(社区)要以村为单位,人员以村(社区)干部、村组干部、共产党员、林业员、护林员为主,对重点X和墓区集中的林地加强管控,做到严防死守,将森林火灾控制在萌芽状态,实现“打早、打小、打了”。

(八)成立森林防火督查组。镇纪委办公室、镇组织部门、镇党政办公室将抽调人员成立森林防火督查组,对全镇各地清明节期间森林防火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督查实行每天一通报制度,实时通报各地工作落实情况。

(九)依法严惩火灾肇事者。一旦发生山火,当地驻片民警及村(社区)干部应第一时间控制涉事人员并积极配合镇森林公安机关有效开展侦查工作,通过多方联合,做到速侦速破,对火灾肇事者应立即通过媒体进行曝光,对火灾案件及其肇事者要从严顶格处理。

6.网格化管理工作计划 篇六

为进一步优化新建社区工作环境、完善社区管理体系、健全社区服务网络、延伸和拓展社区工作内容,全面推进社区管理的网格化、精细化、信息化,努力实现社区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真正形成社区服务的全覆盖、全天候、零距离格局。结合新建社区近几年社区居干分片包干管理模式,现就在新建社区全面推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强化城市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充分发展社区组织的作用,有效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基本原则和和工作目标

(一)基本原则。坚持因地制宜,根据社区人口、面积、房屋等实际情况,合理划分网格,配齐网格责任人;坚持统筹协调,网格责任人作为网格内全部事务的第一责任人,全面协调解决;坚持优化资源,充分调动驻社区单位联系人、居民小组长、社区片警、楼栋长、志愿者等积极性,做到服务管理的全覆盖。

(二)工作目标。将新建社区合理划分成8个网格单元,在区域网格化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组织体系、搭建信息平台、优化工作流程、理顺运行机制,全面实现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全员化、信息化和精细化。

三、工作职责和程序

(一)工作职责。一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政府的惠民政策第一时间传达给居民,让居民及时知晓和受益。二是全面掌握网格内所有情况,知道网格内每个住户家庭成员基本情况、经济状况、遵纪守法情况;清楚网格内就业情况、重点人员情况、困难群体状况;掌握网格内基本概况、社情动态、各类积极分子发挥作用情况。三是及时、准确的收集、反馈网格信息,积极主动地解决或协助社区其他人员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对居民提出或反映的问题,要做到一口受理,一网协同,限时办理。要与居民保持密切联系,做好居民的联络和服务工作。四是督促检查网格内的社区党建、维稳综治、劳动社保、计划生育、卫生服务、文明创建、低保等各项工作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五是积极主动并协调其他人员及时调查处理网格内居民纠纷、举报和信访等问题,积极维护群众利益和权益,防止重复纠纷、集体上访和其他案件的发生。

(二)工作程序。一般性工作:网格责任人现场处理,登记备案;协调性工作:网格责任人现场受理,带回社区协调处理,处理结果报街道,并向管理服务对象反馈;突发性工作:网格责任人立即上报,街道、区相关部门紧急处理,网格责任人现场跟踪。

四、岗位要求和队伍建设

(一)强化岗位要求。网格责任人要强化责任意识,做到“六勤”:眼勤、脑勤、腿勤、手勤、嘴勤、笔勤,成为发现、受理、处置、协调和报告第一人;熟悉相关政策和工作流程,能够发现问题,善于处理问题,及时报告问题;认真填写网格责任人工作日志,做到工作日清周结、动态信息及时录入;注重自身形象,挂牌上岗,严格保守管理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和不便公开的个人信息。

(二)加强队伍建设。一是既要注重整合资源,将现有社区成员和各类专管员整合到网格化管理队伍中去,又要强调居民自治,积极鼓励驻社区单位、物业管理机构、居民自治组织、社区志愿者等参与到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中来。二是加大对网格责任人的业务培训和指导。社区人员要认真组织业务学习和培训,切实提高网格责任人的网络应用技术和事务处理能力。三是明确网格责任人的职责、任务和纪律。网格责任人在工作中要认真履行监督、协管和信息反馈职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四是要全面构建网格责任人履行职责的工作机制和规程。建立健全联系走访制度、信息采集制度、事故处置制度等。

五、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1、成立组织机构。社区成立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具体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落实。

2、广泛开展宣传。社区要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广泛运用宣传媒介,积极开展社区活动,统一广大社区工作人员的思想,激发社区广

大居民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热情,营造社区推行网格化管理的良好氛围。

3、合理划分网格。社区辖区内所有居民住宅楼、驻区单位、商业网点、公共场所等均为社区网格范围。社区要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责任明确”的原则,结合社区原分片包干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认同度、社区成员和各类专管员的状况等因素,根据社区的具体情况,同时考虑居民住宅、商业网点、驻区单位、社区共用设施(广场、绿化带、道路、公厕、车棚等)等分类,合理设置社区网格,各网格之间要有机衔接,不留空白。原则上每个网格以200-400户、人口600-1200人为宜。

4、确定网格责任人。新建社区要在街道的指导下,根据各网格管理服务工作难易程度等因素,按照网格责任人专一行、通全行,情况熟、政策清的要求,将社区成员和各类专管员确定为网格责任人,实行AB岗,A岗为网格化责任区域,B岗为自己所从事的业务工作。邻近的两个网格,也可以实行AB岗,入户访问时两人一道进行,如果一人请假,另一人可以代为管理和服务。鼓励和提倡社区主要负责人分片包干网格或直接担任网格责任人。

5、建立运行机制。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由社区居委会具体实施。建立社区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平台,与市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对接,录入网格内的人、地、物、情、事、组织等信息,实现信息“一次采集、多次使用,一家采集、多家使用”。网格责任人对网格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形成文字、图片等信息,通

过移动数据终端上报市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平台。社区要制定和出台一系列工作制度、工作规程和工作纪律,积极推行定期走访、挂牌上岗、限时办结、首问责任、快速处置等工作方法,确保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正常和有效运行。

6、采集基础信息。社区集中时间上户摸清社区物业、人口和事务底子,全面开展社区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在市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建立后及时录入。同时,建立常规化集中上门服务、与楼栋长的日常联系机制和服务登记机制等长效工作机制。

7、完善制度运行。各街道及时发现和解决社区网格化管理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网格设置、人员配置、运行体制、工作流程等方面的问题。检验和评估各社区推行网格化管理后履行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的效果,进一步完善各职能部门工作融入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机制。

7.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创新探索 篇七

关键词: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创新

一、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1.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部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要坚持源头治理, 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 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 实现对居民服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 是新形势下加强基层服务管理体制的变革和创新, 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实践, 更是固本强基、夯实基层社会管理工作根基的必要举措。

2.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是破解社会管理难题的有益尝试

当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同时也处于社会矛盾集中凸显期, 社会管理的结构和方式均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经济的转型、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 大量农民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告别农耕生活, 直接转变成新市民, 新环境、新生活与固有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发生碰撞, 村干部不认识“新居民”、找不到“老村民”, “新居民”不认识“新干部”、找不到“老干部”, 传统管理模式被逐渐打破, 基层组织管理乏力、服务弱化的问题日益显现, 相当一部分人游离于社会管理之外, 迫切需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3.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是完善社区自治服务体制的必由之路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 通过建立基层网格管理人员的正常巡查制度, 可以主动、及时了解和解决群众的需求;通过建立网格服务团队, 推动政府部门向社区延伸服务职能, 可以让居民在社区内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服务;通过建立信息管理平台, 实现信息共享, 可以形成服务合力, 有效提高服务效率, 把各种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

4.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

当前, 我国社会大局总体平稳可控, 但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仍然较多, 其中矛盾纠纷化解不及时, 流动人口管控乏力, 居民对社区基层组织缺乏认同感、归属感等问题尤为突出。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 将社会服务管理向末端延伸, 可以及时了解社情民意, 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最大限度地把矛盾消除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可以全面掌握人口动态信息, 实现信息资源的联网互通, 达到底数清、情况明、控得住的目标;可以有效组合服务资源, 优化服务模式, 提高服务水平。

二、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1. 坚持党的领导与推进社区管理多元化相结合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要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充分挖掘和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党委领导重在科学统筹, 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合理配置党政部门在社区网格化管理中的职责权限, 引导各方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同时要发挥社区党组织、社区工作者、楼栋长、社区民警、物业服务人员、居民代表、志愿者、政府部门职能延伸人员力量的协同、配合作用, 有效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网格化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形成强大合力。

2. 创新思维方式, 突出“以人为本, 服务为先”的社区服务理念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须着眼于社区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 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 使社区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统筹优化社区服务管理运行机制, 不断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 使城乡社区服务管理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3. 科学制定基本目标, 科学设定体制机制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是由一整套机制组合而成, 即规范化的组织体系、人性化的管理体系、多样化的服务体系、一体化的信息体系和专业化的队伍体系协同发展, 并构成一项系统工程, 才能保证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沿着规范化、制度化不断取得进步和突破。

三、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 科学合理地设置社区网格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 网格的设置必须以方便群众办事为目标。网格区域、规模与数量的确定要坚持既尊重历史传统又着眼未来发展的原则, 在现有行政区划的前提下, 根据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小区楼幢分布和各类人群工作生活习惯、群众认可度等因素, 科学合理划定网格。总体要求是各级网格划分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不留空白、不留盲区, 不交叉不重叠, 把区域内所有主次干道、公共场所等全部纳入网格, 实现全面覆盖。

2. 规范组织结构、加强队伍建设

整合社区、企事业单位、居民小组长、楼栋长、各类志愿者和政府部门延伸力量等人力资源, 构建起专群结合、条块结合的社会服务管理格局, 实行“组团式”服务。在每一个网格, 配置1名网格责任人 (网格长) , 第一级网格责任人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第二级网格, 住宅小区要明确社区“两委”工作人员挂钩负责, 担任网格责任长。住宅小区内三、四级网格, 根据服务范围, 由政府财政出资配备专门人员担任责任人 (居民小组长和楼栋长) , 对条件成熟的, 要通过公开竞争, 由网格内居民或居民代表选举产生。

3. 明确工作内容, 落实岗位职责

(1) 做好政策法规宣传员。围绕辖区居民广泛关注的医疗保险、计划生育、民政优抚等民生问题, 通过发布公告、现场咨询、发放传单等方式, 广泛宣传政策法规, 切实做到上情下达。 (2) 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员。通过经常与群众面对面交谈沟通, 认真听取民声、了解民意、汇聚民智, 把居民的意见及时整理上报社区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平台。 (3) 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员。开展经常性的入户走访活动, 严格落实有纠纷报纠纷、无纠纷报平安的制度。 (4) 做好居民事务服务员。每个网格管理人员要把优化居住环境、促进邻里互助、关爱弱势群体、帮扶特困家庭等纳入日常服务管理范围, 配合做好低保、救助、老龄、就业和卫生计生工作。 (5) 做好社会安全防范员。协助社区民警、司法行政人员等抓好网格内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特殊人群的登记管理工作, 对群众反响强烈的治安突出问题, 配合抓好打击整治和群防群治措施落实。

4. 强化保障措施, 加大经费投入

推动社区“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管理服务体制建设, 加快社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设。根据“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 为社区提供必要的工作保障, 在每个居民小组片区显要位置, 通过租赁或购买的方式, 为居民小组配备办公用房, 作为居民小组长和楼栋长议事的固定场所, 统一设置标识、配备办公设备、工作职责上墙, 方便群众办事。将专职社工、楼栋长、居民小组长等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 足额保障到位。

5. 加强制度建设, 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信息采集制度。社区要对采集的各类基本信息, 建立信息档案。二是建立巡查走访制度。居民小组长、楼栋长每天要到网格进行巡查, 通过走访联系、写好民情日记、做好基础台账。三是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小区要经常召集三级、四级网格长召开民情分析梳理会议。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也要经常召开二级网格长会议。四是建立信息联动制度。在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时, 要同步建立社区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平台, 将排查掌握的各类基础信息全部录入计算机系统, 与有关部门实行联网共享, 为实现部门联动、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提供智能化、信息化支撑。五是建立监督考核制度。将每一个网格的责任人和网格员姓名、职务、分工等基本信息在网格辖区内进行公示宣传, 每一名网格员都要着统一标识, 方便群众求助、接受群众监督。

参考文献

[1]库世昌.社会管理科学化视域下的社区网格化管理[J].学习论坛, 2012 (9) .

8.论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模式 篇八

[关键词] 社区管理模式;建设实体化;党建社会化;网格化管理;西格玛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195-1

一、X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的发展现状

(一)X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发展的基本情况。1.西格玛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概述。西格玛网格化管理模式是指依托统一的城镇社区管理数字化平台,将管理辖区内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单元网格,通过以社区居民为中心,利用对事实和数据的分析,改进提升社区管理的业务流程能力,是一套灵活的、综合性的社区管理方法体系。2.X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的发展情况。在网格化的探索过程中,A社区将街道作为网络运行的主体和信息化支撑的平台,按照“尊重传统、界线清晰、任务适当、便于管理、方便服务”的原则因地制宜,将X 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区域分为四个子网格,辖区6个居委会分别划入其中,整个辖区划分为四个子网格。

(二)X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的优越性。1.工作效率高。问题从发现上报到结案仅用50分钟,从受理至派遣到位仅用10分钟左右,其它个案一般耗时最多也在20分钟左右。2.经济效益好。考虑监督员定期巡视、问题精确定位及快速传递,部件维修费用、部门处理成本及协调成本当有较大改善。3.服务效果佳。权责清晰化和流程规范化解决了社区管理职责不清、多头管理等冗杂问题,大大加快了问题处置速度和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

二、X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X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社区管理法规的缺席问题。2.社区功能主体职责的不明确。3.社区组织活动缺乏经费。4.社区各类组织人员结构不合理。5.上情不下达的现象严重。上情不下达的问题主要是指由于网格之间在协调上断裂现象的存在,致使上一级层面的指令和意图下一级的工作人员并不能完全、准确地领悟。

三、完善X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社区管理的法制建设,加快法制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西格玛管理模式建立的进程。要制定和完善西格玛网格化社区管理的法律体系,逐步建立起责任问责制、监督考核、问题处理和反馈制度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来填充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制度缺失,为西格玛管理社区打下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保障西格玛网格化管理的顺利推行;还必须以情感为纽带,实行人性化的管理,让社区成员充分感受到社区的温暖,自愿积极配合行政执法人员执法。

(二)多方筹集资金,开源节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1.政府有责任加大财政的投入,全力支持社区的改革与发展。2.多方筹集专项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积极拓宽社区建设的资金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以資金、土地、房产等多种形式投资社区建设,吸引和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捐赠赞助,共同推动西格玛网格化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建设。

(三)加强社区服务队伍建设,提高社区服务人员素质。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在岗的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的专业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应大力发展社区工作教育事业,解决社区工作专业人才稀缺的问题;积极引导与鼓励社会组织致力于发展社区事业,让更多的组织能服务社区,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四)建立西格玛管理的激励机制,构建社区和谐的人际关系。从友善、平等、诚信、合作等方面入手构建和谐的社区关系,塑造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社区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同时要积极建立健全西格玛管理社区的激励机制,通过社区居民民主推荐,组成评选小组评定,民主评选出为社区建设作出贡献的社区成员,在社区总结大会上进行表彰、颁奖等奖励,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西格玛管理的最大效用,进而真正体现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最高目标的优越性,使得城镇社区能持续、健康、文明、和谐的发展。通过构建和谐的社区关系,加强社区外与社区内、社区内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解决上情不下达的信息断层现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紧跟城镇化步伐,使社区管理能担当起重任,就必须提升社区管理水平,这既是对社区的考验,也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现代社区管理主要以社区的基本信息化为基础,依靠法律、行政和技术等手段,对社区运转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反馈、处置和解决,以维护和强化社区管理的功能。鉴于西格玛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系统的优点,对社区实行西格玛网格化的管理与服务,无疑是现代社区管理改革的方向,应当大力推广并加以发展和深化。

参考文献:

[1]陶铁胜.社区管理概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0,(11).

[2]郑士源,徐辉,王浣尘.网格及网格化管理综述[J].系统工程,2005,(3).

[3]陈平.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娄成武,孙萍.社区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韩正.考察长宁区后召开工作会议[N].浦东信息化政务公开,2006,(04).

[6]汪大海,魏娜,郇建立.社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06).

9.镇环保网格化监管工作计划 篇九

深入贯彻省、州、县对环境保护工作要求,以创新环境监管体制机制为切入点,进一步强化环境监管工作的条理性、高效性、全面性,根据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工作的要求,结合我镇环保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二、网格机构设置及责任分工

实行“五定”。即: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做到网格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目标任务具体,并进行公开公示。建立责任制,明确工作任务和奖惩措施,促进各级网格认真履行职责。

三、重点监管对象

四、工作要求

(一)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切实做好网格管理人员的选择使用,落实工作要求,全面做好检查和监管。要将网格化管理工作纳入内部绩效管理工作考评,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位,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注重信息收集,提高管理效能根据网格划分情况突出网格特点和重点,加强精细化管理,按照巡查频次,做好巡查记录。

10.乡镇网格化管理工作计划 篇十

根据《**街道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为切实加强社区2013年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促进项目,有效预防和减少社区火灾事故的发生,维护辖区安定和谐,结合我社区实际,特制定本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促进项目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在原有的消防安全工作基础上,建立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组织和工作机制。要求:网格消防责任有效落实;消防安全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防控火灾能力显著提高;火灾数量明显减少;杜绝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工作计划 1.划分“三级网格”

以街道办行政辖区为“大网格”、以社区、村为“中网格”,以居民小区、楼院、企事业单位、村组为单元的责任片区为“小网格”的三级网格。2.明确工作责任

街道办职责:主要负责对“中网格”、“小网格”和分包单位消防工作的督促、指导以及辖区整体消防工作的组织协调。社区职责:具体负责本级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日常工作,组织建立防火安全公约,开展经常性防火检查、消防宣传教育和组织扑救初起火灾。居民楼长职责:居民楼长主要建立由楼长牵头的群众性消防安全志愿组织,在居民群众中确定消防管理员和消防宣传员,开展消防安全自我检查、自我宣传、自我管理等群防群治工作。3.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包括总则、组织领导体系、逐级消防责任制度、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4.开展网格化管理式的消防安全检查

每月对居民小区、沿街门店、家庭式作坊等小单位、小场所开展排查;居民小区要每周进行防火检查;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要做好登记并及时督促整改,对难以整改的,及时移交公安派出所或公安消防部门依法处理。5.以消防安全网格化为模式定期开展消防知识宣传

在火灾多发季节、重大节假日和民俗活动期间,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宣传教育,广泛普及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常识。建立群众性消防安全志愿组织,广泛动员各基层组织和消防志愿者走街串户,深入居民家庭、楼院,面对面地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普及消防常识。

11.乡镇网格化管理工作计划 篇十一

一、积极对接网格化管理,构建检察职能全覆盖的“社会化”预防体系

市院预防处出台了《对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深化完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意见》,要求全市检察机关预防部门组建检察预防专业团队,做到走村入户全到位、联系方式全公开、服务管理全覆盖,使预防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乡镇、工地班组等,推动检力下沉,服务基层。

一是在城区街道原已建立的16个预防站点的基础上,选派16名业务通、能力强的骨干加入到各街道的网格法律服务团队,实行一对一结对联系。二是在乡镇成立了由乡镇、街道干部组成的渔农村预防工作联络员队伍,村社层面以科室组团服务社区模式为主,由科室联系人与社区网格组成员共同组成村社预防网络的主体。三是借助检察基层网络建设,构建大预防队伍。2010年以来,市检察院在本岛建立三个乡镇检察室、5个检察工作站,在周边岛屿设立35个流动检察室,形成以乡镇检察室为龙头,以检察工作站和流动检察室为两翼的“检察基层网络”,全市预防部门通过这一网络,实现预防工作对接“承包到户”、量化任务“包干到人”。确保预防工作“联系方式公开、走村入户到位、沟通渠道畅通、职能覆盖全面”。预防专业团队通过与基层对接,定期深入基层为基础网格服务人员提供法律指导帮助,为网格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检察职能服务。

二、全面发挥“信息化”预防优势,积极畅通基层诉求

舟山市院预防工作利用检察技术支撑的预防信息化平台对接网格化管理后,畅通民意诉求,推动信息交流机制的完善。

一是建立检察预防机关工作预告制度。针对渔农村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现状,改变以往主要依靠橱窗宣传的方式,以短信等形式,向网格内居民预告近期主要工作安排,提高群众对检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知晓度,方便群众参与法制宣传、法律咨询和举报职务犯罪,完善居民表达诉求的网格渠道。

二是建立已判决案件定期通报制度。对于已公开判决的案件,定期向网格服务团队进行通报,便于网格服务团队掌握相关情况,及时帮助群众知法、懂法、守法。2010年以来共通报已判决案件30件。

三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各检察预防联络员参加乡镇网格的相关会议,加强信息互通,对各类信息做好记录,并分类进行处理:对于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一般法律咨询的,做到即时沟通,限期回复,就地解决;对于职务犯罪举报信息,及时分流,存档经管;对于涉及检察工作重大事项或者重大情况的,及时向院领导专题汇报;对于非检察管辖的信息,即时通报“网格”领导小组。2010年以来各县区院走访乡镇网格679次,参加网格民情分析会366次,两级院从网格内采集信息1972条,涉及职务犯罪举报、涉案舆情129条,均得到妥善处置,同时为上级领导风险决策、科学决策提供准确、及时、充足的第一手信息资料。

三、努力打造“精细化”预防模式,营造廉洁高效的基层政务环境

在网格内以个案跟踪、举办讲座、以案释法、法律咨询等有效形式做好职务犯罪案件查办的后半篇文章,推动形成廉洁从政的良好氛围,推进基层管理的廉政建设。

一是发案单位预防个性化。预防部门针对自侦部门查办的个案、类案情况,周密制定发案单位个性化预防方案,通过提早介入、协助取证,全面了解个案情况、制定预防方案,联合反贪、反渎、公诉等部门办案人员共同开好案件剖析会,从而剖析到位,效果较好。

二是个案跟踪预防人性化。通过“网格”联络员联合实现个案跟踪,发挥预防成效。如,在查办中国船级社舟山办事处副主任程某某受贿一案中,我们发现涉案人员家属对办案干警不信任,四处活动,既有联系行贿人员、妨碍办案的倾向,又有被社会人员行骗的可能,同时又因为其儿子患白血病并将参加高考的特殊情况,想请求检察机关不要将该案进行宣传报道。网格成员了解情况后及时向预防联络员反映,我们避开孩子在家时间,以网格法律组团服务名义多次联合走访她家,打消其顾虑,并对其妨碍办案的行为进行严肃教育,疏解了家属的情绪,使其在退赃环节积极配合检察工作,并平静接受判决结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是特定人群预防专项化。通过预防调查建立特定人群专项法制宣传制度。岱山、嵊泗县院针对近年来渔老大收受回扣、村长及村委会贪污受贿等情况屡有发生的现状,加强与网格服务团队合作,定期组织该特定人群参加法制宣传讲座等形式的廉政教育,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四、创新“项目化”预防方法,密切关注社会热点,保障民生所需

舟山市院以“项目化”预防的方式积极进行介入,在贯彻上级部署、服务民生、维护稳定方面取得成效。

一是服务党委中心工作。如在服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两级院预防部门成立专门工作小组,依托“网格”工作做好资格审查把关,预防咨询并参与干部考察等工作。乡镇街道检察室积极参与候选人资格条件的联审工作,防止不符合条件的“五种情形人员”当选。共联审5100多人,对其中2名因犯开设赌场罪、挪用资金罪被判刑的候选人,及时通报有关部门,在公示前取消其候选资格。嵊泗县院还向组织部门推荐检察干警加入届末考察组,参与对7个乡镇村级组织的考察。同时加强对新当选人员的廉政教育,换届选举结束后集中开展村级组织人员预防教育活动。

二是关注社会民生。如在开展食品安全监管职务犯罪预防中,市预防办联合定海区预防办,加强与网格团队内农业、卫生、质检等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和纪检监察成员的联系沟通,形成预防工作的合力。召集相关成员单位、“网格”预防员在深入超市、学校食堂、食品公司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之后,形成了调查报告。充分发挥检察建议的监督职能,共向卫生局、工商管理局、食品安全办公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单位,针对食品安全监管环节职务犯罪隐患发送检察建议10份,启动了市工商局对舟山燕窝市场的整顿检查等两项活动,帮助建立制度,完成整改。

nlc202309031400

三是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如深入民宗系统预防服务宗教政策执行。2010年上半年预防干部在网格走访时有群众举报定海天福寺僧人擅自挪用、侵吞寺院“香火费”,并向主管单位民族宗教事务局有关负责人“跑官买官”等腐败现象,从而一举立案查办了现职正科级领导干部王俊龙受贿案以及僧人储居职务侵占案,在民族宗教界引起强烈反响。预防服务网格,为基层群众搭建了参与公共服务管理和社会化大预防的平台,受到基层群众的欢迎。

五、积极探索“系统化”预防,服务舟山群岛新区建设

借助“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将检察机关特有的预防形式延伸到重点行业、系统,使预防调查、检察建议、预防咨询等各项预防措施更具针对性,进一步促进了服务群岛新区和海洋经济建设工作,有效地提升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效性。

一是深入开展新时期渔农村职务犯罪预防。2010年4月,以舟山市预防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发出了《关于在渔农村村民委员会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通知》,全市检察机关共选择了6个社区(村)作为预防工作的示范点,加强与网格服务团队联系和协作,收集相关预防信息,通过警示教育、座谈会、法制宣传、预防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预防工作,并加强对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征用开发、渔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和放发等重点领域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同时,做好向党委政府建议建言,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二是积极拓展舟山群岛新区建设过程中各项重大工程职务犯罪预防的深度。如在大陆连岛工程建设项目中,通过预防网络重点防范公务人员在大桥施工建设过程中利用职权侵犯周边群众人身、财产权利的职务犯罪案件。重点关注大桥接线部分涉及的土地征用及赔偿、沿线房屋拆迁补偿标准、方式、价款以及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影响等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环节,通过实地走访当地网格干部和网格村民,了解对工程建设的意见、建议和诉求,及时为党委、政府防范、应对和解决社会矛盾提供预防建议。先后17次协助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对因施工引起的群众上访等矛盾,开展宣传疏导工作,维护好建设沿途的社会稳定,得到了党委、政府的肯定,赢得了村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三是积极探索新区建设大背景下,对接网格服务海洋经济建设的预防工作新机制。探索进一步发挥党委领导下的预防领导小组作用,实现预防职务犯罪的联动效应,为预防工作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融入“网格”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有总结。探索群岛新区建设中“网格”专家反哺预防工作。如普陀区院新区建设过程中探索成立专家咨询团,通过聘请网格内各领域学有所长的专家为预防工作的专业化出谋划策,提高预防服务海洋经济建设的实效性。探索基层站所职务犯罪专题预防。海岛的基层站所是海洋经济建设的最前哨,是海洋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岱山县院预防科通过分析该县是潮汐能、风能等海洋新能源工程建设的重要所在,结合办案情况,针对该县基层站所职务犯罪撰写专项年度报告,引发领导高度重视。■

12.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系统设计研究 篇十二

现阶段,国内针对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研究开展得较为有限。汪大光探索了“一格多员”社区消防安全网格化监管模式;陈雪刚探析了城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朱芳、冯伟明探 索了高校 消防安全 网格化管 理体系;陈秀勇探讨了社会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冯发勇研究了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李卓等分析了“网格化”管理的瓶颈问题和对策;张勇探索了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刘孝君探讨了如何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廖奇思考了如何完善消防安全网格化 管理机制;韩涛研究 了消防安 全 “网格化”管理机制;卢恒洋论述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方案的优化。不难看出,国内大部分研究依然停留在理论阶段, 距离实际信息化应用依然存在着不小的距离。

为了推进安徽省消 防安全网 格化管理 工作稳步 开展、探索网格化管理新模式新机制、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网格化管理工作效率、实现网格化管理长效运行,安徽省消防总队联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共同开发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系统,并对系统设计进行了相关研究。

1 系统架构

系统架构由基础层、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等五个层级结构组成。其中,感知层、网络层为硬件层级结构,前者主要由人员感知和设备感知两部分组成,后者包括移动通信网络和有线宽带网络两条通道。平台层和应用层为软件层级结构,前者包含核心服务平台和数据存储平台,后者包含网格管理、人员管理、单位管理、设施管理、任务管理、信息发布等应用,见图1所示。

1.1 基础层技术架构

系统基础层为基于Web GIS系统建立的B/S服务框架。基础层围绕网格信息数据库和系统运营数据库, 并结合现有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提供基本的数据库支持。采用空间数 据引擎技 术搭建GIS应用服务 器和WWW服务器,进而提供基于浏览器客户端的Web GIS服务,综合地为系统提供城市地图、网格可视化、消防设施标注和路线规划等服务支持,见图2所示。

1.2 感知层技术架构

系统感知层可分为人员感知和设备感知两部分。其中 ,水压传感器、水位传感器、视频监控设备等在线感知设备构成了设备感知的主要内容。这些设备可以直接接入系统网络,实时采集相关数据,实现网格内重点部位的远程实时状态监控。系统同时采用人工巡视的方法,实现对消防设备的无盲区全覆盖监控。巡查员通过手持终端定期上传消防设施的状态信息,完成系统对设施的状态采集。另外,系统通过巡查员与移动终端的互动情况, 完成对人员工作情况的跟踪和监控。除此之外,巡查员还承担了火灾隐患的巡查以及突发事件的上报工作。在发现隐患或事件之后,巡查员通过手持终端及时上报,并上传现场图像及位置信息。通过在线探测器和巡查员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方式,形成了因地制宜、全面覆盖的弹性互联互通消防网格化管理感知层,见图3所示。

1.3 网络层技术架构

系统网络层由无线通信网络和有线宽带网络组成。 感知层的各类有线、无线感知设备、移动终端、网格办公节点均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和有线宽带网络同系统紧密连接,实现了实时互联互通和双向信息流通。各类感知设备、移动终端、网格办公节点均通过公共网络接入系统通信中心。其中,有线设备通过有线宽带网络接入系统通信中心,无线感知设备通过无线通信网络接入系统通信中心;小网格移动设备通过3G/4G/GPRS等无线通信网络接入系统通信中心;中网格、大网格办公节点通过有线宽带网络接入系统通信中心。为保证信息安全,在公共网络与系统通信中心的接口上设置有防火墙,相应的数据连接采用加密的方式避免窃取和篡改。在消防总队、 支队及大队内部的各个部门、中心通过内部局域网连接。 信息发布中心、指挥中心、行政部门等各个部门通过内部局域网接入到系统通信中心。系统通信中心和数据库设置在消防总队、支队的主机房内,通过高速局域网互联。 以系统通信中心为枢轴,通过信息交换、消息传递机制, 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同外部设备、节点之间能够实现实时、可靠的信息流通,见图4所示。

1.4 平台层技术架构

系统平台层在感知层、网络层和服务器计算资源的基础上,提供实现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系统基本功能的各项基础服务。平台层由核心服务平台和数据存储平台组成。核心服务平台提供了系统运行状况监控、系统运行安全保障、系统各资源管理、各项信息的目录搜索和查看、各项事物处理、消息传递、各个单元间通信、公共媒体消息发布、监控探测 器和节点 注册以及 其他各项 服务。 数据存储平台则保存网络拓扑、城市地图、人员信息、设备信息、警情事件、多媒体信息、指挥信息、发布信息等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的分析挖掘,可以进而形成消防管理数据、消防防控数据、应急联动数据、安全评估数据等经过提炼的高价值数据。数据存储平台通过数据服务接口同核心服务平台相连接,为主动信息显示和决策提供支持,见图5所示。

1.5 应用层技术架构

系统应用层在平台层的基础上,通过监管中心和各终端软件,实现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各项功能目标,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各级相关单位及部门提供服务。应用层提供的功能 主要包括 统计分析、监督考核、事件处置、工作指导、隐患处理、消防宣传、消防例会、工作指导、 隐患复查、任务督办、消防检查、信息采集、事件上报等。 众多功能根据角色区别为不同用户提供针对性服务。小网格主要完成基层的检查、宣传、采集工作;中网格一方面掌握、管理小网格工作情况,另一方面进行较大规模层次的消防检查、宣传工作;大网格对中、小网格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同时对各项工作进行闭环;消防总队、支队、大队则进行全局性的考核、管理、规划、督办等工作。通过上述功能,能够有效地支撑各级机构行使其网格化工作职责,见图6所示。

2 软件技术架构

系统软件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开发,主要包括数据库、平台服务、业务系统和应用系统四个部分, 每个部分则包含对应的功能支撑模块,综合提供网格责任“可视化”、隐患排查“便捷化”、信息推送“实时化”、应急处置“效能化”、安全评价“智能化”、工作平台“集成化” 和信息管理“一体化”的消防安全数字网格化管理系统, 见图7所示。

为了简化企业应用程序开发复杂性,系统采用瘦客户端开源SSH 2框架,即Spring、Hibernate、Struts 2、基础框架。在持久层采用了Hibernate O/R映射工具。在容器方面,采用了Spring Framework。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在Struts、Spring/MVC,WebWork,Tapestry、JSF等MVC框架中进行灵活选择。系统同时通过MAVEN任务来部署管理项目。

3 应用实例

目前,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系统已在安徽省全面推广使用。通过系统管理了大网格1 567个、中网格12 440个、小网格41 411个。平台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提供了消防总队、支队、大队、监督员、消防民警、大网格员、中网格员和小网格员共8类角色,消防地图、任务管理、网格管理、用户管理、消防信息等40多项主要功能。到目前为止,系统共完成火灾隐患整改逾50万处,消防部队信息录入近3万个,社会单位信息录入超过40万家,义务消防队信息录入1万余个。通过系统的常态化运行, 大量隐患得到整改、基础信息得到完善、群众消防意识得到提高,社会整体消防安全水平得到切实提升。

4 结 语

13.乡镇网格化管理工作计划 篇十三

多措并举将“社会管理治安防控网格化体系”

有效融入“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

XXXXX在“社会管理治安防控网格化体系建设”工作的基础上,与辖区派出所民警多措并举,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切实将此工作融入到“社区网格化管理”中去。全面提升有效控制、整体协作的能力水平,努力创建“五无”社区,使群众安全感提升、社会平安和谐。

一、搭建网格化管理平台:

1、强化社区基础建设。在社区内设置“警民互动栏”,为网格内居民提供社区治安状况发布、治安防范建议以及举报、投诉、求助等服务。

2、网格化社区服务窗口。由派出所社区民警担任社区副书记的同时,在每个第二级网格中设立便民服务点、法制教育宣讲站,社区网格内民警除了日常的治安巡逻,户口查询,户籍登记等工作,还要经常性地开展相应的集中服务活动。

3、充实网格内群防群治队伍。把“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作为创建平安和谐网格的重要环节,通过实施聘请制、定期联系制,积极在各网格内热心群众、志愿者中发展“群防群治”队伍,进一步拓展“群防群治”队伍的覆盖面。

二、实施网格化管理连心工程:

1、管理连心。将社区民警与第三级网格长的联系协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日常工作中,通过建立联席例会制度、网格维稳责任制、网格矛盾纠纷联合调处机制、网格信息共享机制等,进一步推动“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营造整体联动的工作氛围。

2、居民连心。积极探索实践“网格管理、群众路线”的网格工作路径,着力打造群众互动、合作协商的工作模式,全面提高网格群众对社区民警、网格长的熟悉率和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使每一个网格真正成为社区管理服务的基本单元。制作了一批网格化服务七彩连心卡,悬挂张贴在各个网格区域内,并发放给辖区居民群众,方便辖区居民和网格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联系,且能更好更全面掌握辖区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活动情况,对片区内的“人、地、物、情、事、组织”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了如指掌。如我街道XXX社区有一个间歇性精神疾病患者XX,犯病时有暴力倾向,附近居民通过七彩连心卡联系上了社区民警XX,在得知这一消息后,XX主动与其进行了对接,常与其谈心,经常半夜三更还要接他的电话,换来的就是XX日益稳定的情绪,犯病次数越来越少。

3、单位连心。深入辖区各公共单位,积极开展走访活动,广泛征求对网格化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并深入到各公共单位中,开展法制宣传等活动。同时,在辖区30余家公共

单位,每个单位建立至少一名联络员,进一步完善公共单位矛盾纠纷排查及群体性事件快速反应等机制,积极疏导化解矛盾纠纷,加强自防自治。

三、开展网格化管理活动:

1、谈心活动。各社区民警与三级网格长通过定期集中宣传、阵地宣传,与网格内公共单位联络员、群防群治队伍进行面对面地交流,切实营造了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关心、支持“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社区网格化管理开展以来,已组织开展电信诈骗防范宣传、青少年暑期安全教育等为主题的谈心活动。

2、互动活动。为构建和谐社区,定期开展“警民互动现场办公”活动,将办公室“搬到”网格中去,与社区群众、公共单位一起互动,着力解决基层的突出问题,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

3、评选活动。实施网格化管理民情日记制度,积极开展领导点评、优秀评选等活动,并在年底针对网格化管理民情日记记载的服务群众、为民解难等服务事例集中进行网格化管理为民实事评选,进一步激发民警和第三级网格长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热情。

XXXXX

14.乡镇网格化管理工作计划 篇十四

员考试

关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1、社区网格化管理,是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和大力推广的一种新型社区管理模式。其基本思路,就是在街道、社区大格局不变的基础上,将城市基层划分若干个单元网格,并搭建社区信息化平台,以网格化的方式,来整合社区资源,强化社区职能,提升社区服务,从而实现社区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长效化。

2、社区网格化管理,源自北京等城市对“万米网格”城市管理系统的探索和实践。从发达城市多年来的实践看,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和技术条件

已基本成熟,社会认知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城市管理、计划生育、社区党建等方面的持续探索,为社区管理网格化提供了丰富经验。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对于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预言,社区网格化管理,将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3、自2000年以来,我市围绕社区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社区“有人、有钱、有章、有地方”办事,社区建设总体水平处于全省前列。各街道、社区为延伸社区管理,在分片包干、建立责任区、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为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市、区一些职能部门在社区搭建工作平台,也力图以网格化管理来解决自身人手不足等问题。

4、针对社区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需要有清醒认识。一是社区事务繁杂,各方面工作都要进社区,既各自为政,又重复浪费,资源整合不够,条块结合不够,属地管理机制尚不完善;二是社区工作调查多、统计多、报表多、台账多,管理手段落后,综合效率不高,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形成;三是社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开会、迎检、写标语、整理档案上了,场面性的活动开展较多,社区工作者“上门服务”、“面对面服务”与群众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四是社区工作行政化、机关化倾向较为突出,社区工作者考评机制、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等。

5、社区信息化平台建设,是社区建设和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据了解,铜官山区已将该项工作纳入今年的主要目标任务,并将启动建设。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需要先进的管理模式作为基本框架。今年,我市还将进行社区规模调整和社区居委会换届,如何对

2500户左右的“大社区”提供有效服务,开展长效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建设和谐社区,把“四有”夯实,向“四优”迈进,更需要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因此,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6、社区网格化管理,社区是基础,网格是关键,服务是本质,管理是核心。关于网格的划分,外地有不同的模式。在城区推行网格化管理,可把街道作为一级网格,把社区作为二级网格。这两级网格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大都覆盖到这两个层面。有些城市或有些工作的网格划分,就是把社区作为基本单位。针对我市目前的“大社区”设置,社区内的管理构架,还需要进一步明晰。因此,可借鉴外地经验,在社区内划分若干责任区,作为网格单元,可称为“责任网格”。这样,“街道-社区-责任网格”,就构成了城区三级网格体系。从延

伸社区管理、提升社区服务的角度,社区责任网格,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7、社区责任网格,是对社区事务的责任承接。通俗理解,就是“公共服务进社区,社区事务进网格”。目前,我市的社区事务主要集中在民政、计生、就业、社保、城管、创建、综治、党建等方面,并有进一步拓展的趋势。社区内的居民楼院、商务楼宇、街区、市场、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场馆,以及驻区单位、公共服务站所、物业管理机构、社区民间组织等,均可归致各个网格。因此,将社区事务逐项分解到每一个网格,将社区信息全部定位于每一个网格,是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重要内容。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除了条线上的职责,还应该在网格内找到自己的任务。专职社区工作者、党支部书记、居民小组长、楼栋长、清洁工,以及各方面的社区志愿者等,共同构成了各网格的责任主体。总之,参与公共服务,促进依法治理,保障群众监督,履行社会责任,是社区

网格的主要职责。

8、社区责任网格,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居民区网格,即以居民区为主体的责任网格。第二类,单位网格,即以辖区单位为主体的责任网格,以及属于非居民区类别的其他网格。从街道、社区的主要职责看,目前的管理重点是居民区网格。而涉及计生、综治等方面的社区事务,还需要单位网格发挥作用,以达到“共驻共建”的要求。单位网格的划分,应符合以下条件:区域相对完整;具有较大的占地范围和管理规模;以非居住功能为主导;与居民区边界清晰;有独立设置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能切实履行网格内的社会责任和公共义务。对于那些占地较小的单位,则以就近纳入居民区网格为宜。

9、社区责任网格,在具体划分时应注意衔接以下因素。一是居民小组和党支部管辖区域的划分;二是物业管理区域的划分;三是市容环境卫生和城管执法区域的划分;四是社区卫生服务区

域的划分;五是治安及户籍管辖区域的划分;六是小学学区的划分。总的要求,就是促使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覆盖到社区、延伸到网格。按户籍人口统计,每个居民区网格以“250户以上、500户以内”为宜。这样一片区域,有利于社区工作者包干负责,上门调查,面对面服务。

10、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是加强基层管理、完善公共服务、建设和谐社区的需要,同时也是社区管理模式的重要转型。“信息化平台、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社会化监督”,有可能成为社区工作新模式的基本内容和努力方向。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一方面,要充分体现“数字社区、责任网格”的总体要求,另一方面,要充分体现“和谐社区、百姓网格”的人文理念。社区责任网格,就是要关注民情、关怀民生,就是要为老百姓服务、对老百姓负责,使其真正成为“百姓网格”。

11、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我们对

于社区建设中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如“选聘分离”社区管理体制,社区工作站设置,社区主任和书记“一肩挑”,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相结合,社区平面图上墙,责任小区划分,计生“户况图”绘制,“1890”社区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共驻共建”长效管理机制,社区议事委员会监督机制,社情民意表达渠道,等等,都应予以巩固和完善。总之,要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内,围绕“四优”建设,进一步拓展网格化,促进信息化,努力形成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新格局。

12、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对社区来说,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整合社区工作资源,强化综合管理,不断夯实“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社区工作机制。同时,有必要研究和深化“分片包干”责任制,按照社区网格化的要求,实现“人员、职责、任务”三落实。因此,这就要求广大社区工作者,每天到达工作岗位后,在

不影响专职工作的情况下,至少要到自己所负责的“责任网格”巡查一次;按照规定,认真做好网格内的调查、统计、宣传、调解、信息收集、应急管理等基础工作;强化“社工”意识,建立长效机制,与社区志愿者一起,共同治理网格内的社区事务,切实解决社区居民的矛盾和困难。

13、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街道作为一级网格,负有统筹指导、综合协调的责任。主要的工作:一是按照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要求,落实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项政策、措施。二是坚持以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为依托,高效率办事,高质量服务,让群众满意。三是合理划分社区责任网格,建立分类指导和科学考评的新机制。四是设立街道网格化管理中心,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的平台。五是推广“民情日记”工作法,夯实社区管理和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六是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以活动为载体,彰显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群众

性、公益性和人文性。七是加强街道、社区队伍建设,强化绩效考核,研究建立社区工作者“薪级补贴”等制度,逐步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在网格化管理过程中,还有两个重要问题值得研究。一个是社区工作“准入制”,作为一项具体职权,可放在街道,与属地管理职责相适应,以促进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机制的逐步形成;一个是社区党建工作,要在社区网格化管理中放在突出位置,并渗透到各个方面,以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区党建全覆盖”。

14、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城区各部门的管理职能、工作方式等应与之相适应。一是区级行政职权和资源要继续下沉到街道、覆盖到社区,夯实社区工作基础。二是各条线的工作进社区都要与网格化管理相衔接,规范工作机制,推动长效管理。三是各项公共事务落地社区和网格时要加强协同,促进资源共享。四是各类统计、报表等应纳入统一的平台,有利于社区信息化的推进。五

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对社区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投入、支持,增强保障能力。六是加强与市直部门、系统单位的沟通协作,促进共驻共建。七是按条线对社区工作者开展经常性培训,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水平。八是组织开展一些全区性的活动,营造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氛围。总之,城区各部门在开展工作时,要加强统筹协调,形成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强大合力。

15、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首先,要加强调研,有针对性地考察,制定出一个总体方案。目前,我市铜官山区已被省信息产业厅、省信息办纳入全省社区信息化建设试点区,尤其要加强项目研究和包装,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其次,要着力开展对铜陵市“百姓网格”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专业公司合作,尽快将该软件系统在试用的基础上投入运行。某种程度上说,该软件系统是社区信息化成败的关键,一定要从实际出

发,从细节着手,并将网格的概念融进去,在全面、精细、有效、快捷上下功夫。第三,要设立市辖区公共服务信息中心,推动区级中心数据库的建设,实施区街居三级联网基础工程,促进电子政务与社区信息化对接,确保信息畅通与安全。第四,要在市辖区行政区划图的基础上,绘制一张“铜陵市中心城区网格地图”。实际上是三级网格地图,区级,标到每一个社区;街道,标到每一个责任网格;社区,标到每一栋楼房、每一条道路、每一项设施。此外,还应建立社区责任网格编码制度、社区信息化建设评估体系,以及加强市辖区政府网站、社区服务中心网站建设,搭建区街居三级办公业务平台,等等。

16、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必须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要按照国务院文件要求,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培育社区服务民间组织,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和支持各类组织、企业和个

人开展社区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努力实现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就铜官山区来说,当前必须抓好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区社区服务中心要进一步发展壮大;二是区行政服务中心要尽快组建;三是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要大力开展。

17、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必须加快建立社区监督体制。所谓社区监督,是指社区居民和社区党员,围绕扩大基层民主、维护群众利益和构建和谐社区,而开展的群众性、综合性、有序性的民主监督。具体来说,一是对延伸到社区的政府工作的监督;二是对辖区单位履行社会责任、承担公共义务的监督;三是对群众权益保障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四是对党政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如何开展社区监督,是一项具有探索意义的社区工作创新。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活动,有必要对建立社区监督体制深入研究、大胆实践。总之,要创新方式方法,顺应网格化管理要求,搭建社区监督平台,尤其发挥社区老党员、老同志的监督作用,促进公共服务在社区开展、基层民主在社区扩大、群众自治在社区加强。2016年陕西社区工作者考试专业知识: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6年陕西社区工作者考试专业知识: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

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社区网格主要平台有:

1、功能模块基础数据平台

(1)地图信息模块;(2)小区信息模块;(3)楼栋信息模块;(4)房屋信息模块;(5)人口信息模块(人口信息查询、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残疾人、老年人、低保人员);(6)单位门店信息模块;(7)校园信息模块;(8)党建信息模块(党员信息、社会职务、少数民族、宗教信息);

(9)计划生育信息模块;(10)特殊人群信息模块;(11)治安信息模块(值班室信息、巡防队信息、红袖标信息、案发情况);(12)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安全生产);(13)统计分析;

2、统计分析平台

(1)智能化统计当前系统内所有数据;(2)柱状图一目了然;(3)饼状图全盘分析;(4)案情分析,疏而不漏;

3、社情民意平台

指对街道、社区、网格以内发生的事件、民众的矛盾纠纷、问题隐患以及社会治安等事件的调处整治、督办督察等。

4、督办督查服务办事平台

(1)排查登记模块;(2)待处理事件管理模块;(3)事件列表管理;(4)事件统计管理。该模块主要是提供社会服务办事的流程和事项的管理。各个网格的信息事件,如果处理不了可以随时逐级上报到社区工作站、街道服务指挥中心、区级服务中心,各级再进行分流处

理,完成后通知上报人核查,核查满意结案。不满意服务中心人员再进行分流处理,直到核查满意再结案。

5、考核评比平台

(1)日志管理模块;(2)绩效评估管理模块。

6、指挥中心平台

(1)公告管理模块;(2)个人通知管理模块;(3)通知管理模块;(4)短信管理模块。

15.乡镇网格化管理工作计划 篇十五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消防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现阶段,农村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为有效深化消防管理工作创新,促进消防工作的社会化,保证农村火灾形势能够长期稳定的一项重要措施。可是现阶段农村消防的建设技术及组织基础都比较薄弱,如果相应消防部门可以按照网格化工作方式特点积极搭建起信息化的交互办公平台,探索并建立起全面积极参与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长效机制,是保证火灾防控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重要基础。

1 农村消防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1.1 消防意识比较淡薄,严重匮乏消防知识

因为农民这一整体在文化水平方面普遍不高,严重匮乏相应的消防知识,所以大部分群众都不太了解那些非常必要的自救及逃生知识。此外,一些比较偏僻的地区缺乏传播媒介,且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很多偏远农村为消防工作所无法触及的,农民没有办法获得一些必要的消防新闻,消防知识,及有关消防的动态,所以也就谈不上其能够良好的掌握相应的消防技能。吕梁有148个乡镇(81镇67乡),其中15个是全国重点镇,但大部分都在国家级连片贫困区内,地区比较偏远,群众受教育水平低,所以工作开展不容易。

1.2 生活习惯及经济文化比较落后

现阶段,大部分农民的经济收入都来源于农业,所以经济发展并不十分快,因为经济条件比较落后,所以人们普遍使用柴草,木炭和木材,由于用火不慎所造成的火灾在所有农村火灾统计数据中居于首位。此外,还存在农民私自乱拉电线,很多农民在没有安装短线保护期的情况下就乱接电线,电气线路也存在普遍的老化问题,另外农民在安全用电方面的常识也比较匮乏,所以常常进行违规操作,导致线路短路而发生火灾。以吕梁为例,目前全市共有12个街道办事处,3 110个行政村,81个居委会,农村消防安全组织建设不健全,建立的履行职责不到位。

1.3 客观因素制约消防工作顺利开展

很多农村比较偏远,距离乡镇都很远,所以交通不太便利,有时消防车因为道路问题根本进入不了火场,就算到达火场,也需要非常多的时间,以致耽误救火时机,错失最佳灭火机会,造成大火蔓延,变成严重火灾。

1.4 对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比较落后

按照现阶段的管理体制,农村消防工作都是由相应的乡镇政府领导,公安、派出所及村民委员会进行具体实施的,可能因为派出所的经验比较少,工作量又很大,且民警不能充分认识到消防工作的重要性,不进行主动的熟悉相关消防监督的业务,所以对于消防工作知识敷衍了事,而村委会又不能有效行使相应的行政权,不能进行积极主动的消防管理工作,所以现在农村消防工作比较落后。

2 农村消防安全网格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工作难度比较大

很多农村地区对于消防工作的网格化管理并未充分重视,在工作安排及部署方面也比较形式化,一些地区仅仅通过文件或会议传达相关的精神。一些地区在开展及部署消防工作网格化管理的时候不能因地制宜,建立起能够落实到实际的工作措施。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得知:首先,组织结构并不健全。农村上报的一些结构从根本上就是名存实亡,有些机构从未存在过,何谈有效发挥相应组织机构作用。农村统计上报的一些消防安全网格员大部分是综治维稳的网格工作者,而且一些消防网格工作者自身并不清楚自己已经是消防网格员,更谈不上了解消防安全网格员相应的管理范围及工作职责;其次,缺乏合理的网格划分。一些地区虽然实行了消防安全网格划分,可是并未根据划分网格管理的相关要求进行应列尽列,通常都是在公安消防部门及基层的派出所管辖的行政范围基础上进行划分,行政村为最基础网格单元,在村组,居民楼院,居民小区等方面的网格划分情况同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存在较大的网格大小偏差;再次,农村消防安全的网格化管理工作流于口号。虽然一些农村地区根据要求对行政村进行了小网格,中网格,大网格的划分,可是在划分完相应的网格之后,相应的工作人员并未根据相应文件规定进行实际的落实,一些农村因为经济发展比较慢,无法有效落实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三有”。

2.2 火灾防控的基础比较薄弱

在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农村的用电,用火,用油总量逐年递增,物流和人流也在不断增长,但是农村的基础消防设施比较薄弱,农民也缺乏较高的消防安全意识,所以在实际的消防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农村的消防经费比较短缺,相应的基础设施及设备也比较短缺。一些乡镇政府有很多外债,很难通过调整经费强化农村的消防工作。农村消防经费比较短缺,就无法有效建设基础设施,更满足不了相应的消防需要。一些行政村并未安排专门的消防经费,因为缺乏经济条件,很多灶改,水改,电改的措施都无法落实。

3 解决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网格化管理的措施

3.1 积极建立并完善农村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整个体系

建立起农村消防的网格化管理机制,一方面要有效依靠相应的行政村及社会组织,建立起全面的乡镇、农村、居民楼院者三个层次的管理网格。所有的乡镇都应积极建立由相应政党的重要领导进行牵头的,安监办,综治办,工商所,派出所等各部门人员都广泛参与的消防安全管理委员会。乡镇和下属的行政村,及村民小组根据“三有”的标准来配备最少一名以上的网格化管理工作人员。争取利用消防工作的网格化管理工作,有效改善城乡消防安全的条件,提高农村的防控火灾工作能力。

3.2 有效落实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责任

农村消防安全工作要以相应的民警作为主心骨,村委会的干部为主要成员,然后对存在的消防安全进行定期的检查及宣传相应的消防知识。此外,还要适度引进科学的激励机制,将对消防安全的监督及检查工作纳入到相应民警工作绩效考核的范围当中,同评优、评先进行挂钩,从而有效调动起民警进行消防安全工作的积极性,积极建立起党委及政府的领导,各部门及行业进行齐抓共管,村委会进行管理及派出所进行监督指导的,所有村民都能积极参与的网格管理体系。

3.3 不断完善农村消防安全网格管理的机制

首先,农村应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消防安全排查机制。促进乡镇的街道组织,安监办,综治办,文教办等多个部门定期开展农村消防联合检查工作,有效深入相应的城乡结合处及城中村,进行拉网式的火灾隐患排查工作,组织各个行政村定期开展相应的消防安全检查工作,从而有效消除那些潜在的火灾问题。其次,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火灾快速处置的机制。相应的管理部门必须重视对消防力量到达火灾现场之前的一些扑火工作,科学整合相应派出所的消防经理,巡防,保安,专兼职消防人员等,科学建立合理的火灾联合性处置的预案,并且在各个季度一开始就进行相应的模拟和演练,从而有效提高救火人员的相应能力及协同作战力。

3.4 探索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纳入社会综治平台

农村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还要有效纳入到综合治理管理平台,制定出科学的检查、考评和政务督查方面的内容,进行季度性的小结考评及年终性考评,按照相应的结果,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于那些在农村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中表现先进的个人及组织要予以表扬或表彰,同时批评那些落后的个人和组织。如果相应的考核结果不合格,并出现工作问题,或者因为某个部门工作不到位产生的重大火灾事故,必须追究相应负责人的责任。各个乡镇必须将消防安全网格化工作纳入到城乡服务工作体系中,对相应专兼职管理员,工作职责,经费保障,奖惩制度等加以明确,有效落实农村消防安全措施。此外,还要有效同综治信息平台进行连接,从而将安全网格化工作信息化,这样才能实现农村消防同综合治理的整体联动。

4 结语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消防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有效保证消防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相应管理部门就要积极推进并落实农村消防安全网格管理机制,加强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及力量的建设,从而扫除火灾隐患,保证消防安全。

参考文献

[1]程晓斌.关于推进消防宣传社会化的几点思考[J].消防界(电子版),2016(3):56-57.

[2]封锡彬.为消防事业鼓与呼——吉林省副省长金振吉主持消防工作侧记[J].中国消防,2010(10):41-43.

16.乡镇网格化管理工作计划 篇十六

摘 要:消防事业的发展,是新时期社会安全构建的重要内容,是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基础。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推进,是新时期消防事业发展的新举措,也是契合我国安全消防事业发展的有效之举。文章基于对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必要性认识,分析了当前我国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作为阐述的切入口,从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强化资金投放力度、推进消防业务培训等方面,阐述了强化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新时期;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1-0070-02

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是新时期我国消防事业发展的新举措,也是立足于当前消防安全事业发展的需求,优化与创新消防安全管理方式的创新体现。当前,我国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已不断推进,并取得了诸多成效,但要深化网格化管理建设,形成更加全面而有效地管理作用,强调以创新为驱动,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创新性发展,满足新时期消防安全事业发展的需求。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在实际中取得了诸多成效,但其中存在的管理困境,也成为制约消防安全管理网格化推进的重要制约。特别是“上热下冷”的发展情形、资金投入欠缺等问题,不利于新时期消防网格化管理的发展。因此,积极推进消防网格化管理建设,要认识存在的发展问题,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提出应对措施,实现良好的发展形态。

1 新时期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消防事业的发展,强调消防力量更加合理配置,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推进消防安全管理的创新性发展。当前,我国消防力量主要集中在县级以上城市,乡镇、农村的消防力量配置薄弱,特别是在偏远地区,消防监督机构明显欠缺。这样一来,消防安全管控漏洞比较突出,现有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城市化进程步伐加速的今天,人员密集的城中村、人员密集的场所等的增多,都为消防安全管控带来挑战。一方面,这些地方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往往是消防管理的盲区,一旦发生火宅事故往往会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安全事故;另一方面,消防设施建设相对比较欠缺,安全消防工作的基础面不足。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实施,在提升消防安全管控,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形态,起到重要的作用。

首先,网格化管理的实行,实现对多种监管力量的整合,极大地提高了当前的消防力量,也有助于消防力量和的合理配置,满足消防安全工作的需求;

其次,应对基层消防失控漏管的情形,网格化管理消除了消防管控盲区,实现消防设施、部门等的有效配置,推进消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当前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在消防安全事业的现代化发展中,实现了诸多的创新性发展,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实现,对于发展消防事业起到重要的作用。虽然在消防网格化管理中取得了诸多的发展成效,但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与问题也十分突出,重视程度不足、资金投入欠缺、管理方式不精细等现实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也弱化了其在消防事业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1 重视程度不足,呈现出“上热下冷”的情形

在思想认识上,基层部门对网格化管理认识存在局限性,对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于是,在一些地区,领导对消防网格化管理重视不够,无论是组织体系的建立,还是实际工作的开展,都存在较大的不足,出现“上热下冷”的工作局面。

与此同时,网格化管理的推进,缺乏切实有力的监督管理,以至于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出现工作滞后、成效甚微的情况。这样一来,发展推动缺乏基层力量构建,消防网格化管理的基础面发展不牢固。

2.2 资金投入欠缺,网格化管理进程缓慢

网格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无论是在组织机构的建立,还是人员的合理配置,都需要完备的资金投入。但从实际来看,很大部分在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中投入,出现资金投入欠缺,网格化进程发展缓慢的问题。

一方面,资金投放不到位,影响网格化管理相关配套工作的组织开展,弱化了管理的时实效性;另一方面,网格化管理进程缓慢,资源消耗、浪费问题,都不利于网格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因此,切实做好资金保障工作,是关系到消防网格化管理有序推进的重要基础。

2.3 网格化管理方式不精细,缺乏奖惩激励机制

网格化管理方式的精细化,是提高网格化管理的重要方面。但实际中的粗放管理方式,不利于网格化管理的有效落实。网格管理员的排查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工作过于被动,应付上级检查,安全管理效率低。

与此同时,奖惩激励机制不完善,以至于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工作推进存在落实不到位。由于奖惩激励机制缺乏,责任体系不完善,基层乡镇在工作落实上,被动应付、浮于表面,以至于网格化管理建设成效甚微,难以发挥网格化管理应有的重要作用。

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实现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方式的精细化,并建立完善的激励奖惩机制,对于全面深化建设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 新时期强化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措施

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进程,首先需要清楚地认识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建设性的提出解决措施。在笔者看来,新时期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推进,关键在于三个方面:

一是在思想认识方面,要强化思想认识,通过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构建良好发展的内部环境;

二是在资金投入方面,应做到充沛,夯实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发展基础;

三是在建设质量方面,应基于消防业务培训等措施,提高消防建设质量,更好地契合当前的消防事业发展需求。

因此,具体而言,新时期新时期强化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应切实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3.1 强化思想认识,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

正确的思想认识,是开展全面工作的重要基础。领导的正确认识、高度重视,能够确保工作全面开展、有效落实,避免因工作懈怠,而导致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进程受阻。

因此,领导应强化对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认识,认识其重要性与必要性,以更好地落实组织体系的建立,确保网格化管理有序推进。为更好地深化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进程,建立健全奖惩激励,这是工作的重点之一。消防网格化管理建设的进程中,各方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主观能动性的缺乏,显然无法确保发展的有序推进。

因此,依托完善的奖惩激励机制,明确各部门、各人的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在奖惩激励机制的促进支架,提高各方参与的积极主动性,在“责、权、利”的制衡之下,确保消防监督职权有效落实。

3.2 强化资金投入力度,落实基础建设

为深化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各级部门应在资金投放上、政策倾向上,进行有力保障。当前,资金投入的不足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消防网格化管理的进程,也影响了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的落实。

首先,进一步拓展资金筹措渠道,确保资金投放满足网格化管理发展需求。单一的资金来源,显然无法满足当前的实际需求。仅仅依靠政府的资金投入,存在捉襟见肘的问题。应对现行资金筹划渠道进行拓展,引入市场资本进入,既可以提高消防安全网格化建设的资金困境,也强化了市场资本力量对建设发展的推动力;

其次,针对村庄安全消防建设需求,落实基础建设,解决基层消防设施落后,消防建设不到位的问题。当前,我国消防事业发展的薄弱地在乡镇、村两级,特别是偏远的农村,消防设施建设几乎没有。因此,强化资金面向基层的投放力度,是十分必要的。例如,结合地方水源情况,科学合理地建立消防车取水点;解决村庄道路狭窄问题等;

再次,做好基础设施维修工作,通过定期维护,确保基础设施的正常使用。当前,消防网格化管理推进,对于发展基层消防事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发展的持续性作用并不显著,在消防设施维护、基础力量保障等方面,仍存在很大的不足。消防设施年久失修,无法在火灾救援中发挥作用,这样的消防基础建设显然不行。为此,要强化对消防基础建设工作的有效落实,提高安全消防建设的力度。

3.3 强化消防业务培训,提高消防安全管理质量

消防安全管理质量的提高,是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建设的重要基础。严把消防管理质量关,涉及多个方面,也强调相关措施同步跟进的重要性。

在消防安全质量管理中,建立更加多元化的消防力量,形成多样化的消防业务培训机制,都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强化对村委会、乡镇等相关负责人的消防专业培训,熟悉网格化管理体系,确保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在基层落地、生效。基层消防网格化管理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在管理的专业化方面存在较大不足,通过消防业务培训,提高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对于深化网格化管理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其次,通过设置工艺岗位或设定事业编制等方式,进一步推动乡镇消防队伍建设。当前推动乡镇兼职消防队伍建设,是壮大基层消防力量的重要举措;

再次,强化消防队伍建设,是推进消防网格化管理发展的重要内容。依托地方公安机关,强化保安人员消防业务培训,打造一支“保消合一”的队伍。

4 结 语

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是新时期基于消防安全事业发展的创新之举,是提高基层消防管控能力,实现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建设的重要支撑。从激励机制的建立、资金投放的增加,到消防业务培训,都是强化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措施。

在笔者看来,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推进,是一个过程,需要在认识问题的同时,也要狠抓落实各项建设内容,从制度、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到消防质量管理的强化,都是不断强化与创新发展的过程,强调科学化建设的目标导向。

参考文献:

[1] 刘晓.社会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瓶颈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与 应用,2013,(3).

[2] 曹刚.浅谈如何推进基层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J].中国应急救援, 2012,(13).

[3] 廖奇.完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机制的思考[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13,(1).

[4] 王洋,陈德森.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消防技术与产品 信息,2014,(2).

[5] 李峰.建立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设 理论研究,2012,(19).

上一篇:逛公园作文500字下一篇:绩效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