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体

2024-08-26

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体(17篇)

1.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体 篇一

让作文批改成为师生交流的阵地

吕雪峰(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第二中学 014500)

随着语文教学及评价方式的改革,作文能力的考核占据了小学语文中的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地位。它的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问题。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教难改;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长期以来,在此种情绪的困扰下,作文成了夹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第三者,一直阻碍了作文成绩的提高。经过长期的探讨,我认为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促成师生交流的阵地,唯有实现“教师——作文——学生”一体化,才能实现作文水平的提高。

一、让作文批改成为写法交流的阵地

四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写作,对于写作的素材缺乏积累,对于写作的基本方法缺乏认识,经常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就是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虽然已经在大体意识上知道了该如何写,但当涉及到具体的内容时却把握不来,没有具体的内容,虽然明知这样写不妥,却又不知该如何修改,此时教师就应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其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比如在四年级第八册上有一篇写植物的作文,在写作之前我便布置学生认真观察周围的植物,为写作做好准备。然而,在作文草稿交上来之后,我发现很多同学的作文千篇一律,内容空洞。如写青松的同学只知道“青松四季常青”,“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青松像一位战士,在时刻保卫着祖国的边疆”,简短的几句话之后就再没有具体的内容了。他的同桌在互批中写到:“观察的很仔细,能够展开合理的想象,只是内容太少,不够具体。”

从学生的作文以及同桌的批改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此类作文写作认识有误差,表面上看,其中写到了青松的特点,有引用,有比喻就一定是经过仔细观察的一篇好作文了,其实并非如此,从作文上看,他也进行了一定的观察,而且看了有关的作文,但观察的并不仔细,或者说还不知道该如何仔细地观察,而作文起步时,观察是最为重要的。于是我在他的作文后面的批语中写道:“你进行了认真的观察,而且还展开了合理的想象,非常好,但是你除了从整体上观察青松,你仔细去观察它的枝、它的叶、它的干了吗?如果你能用同样的方法写出它的枝、叶和干,那么你的这篇文章就更美了。”如此一来,既纠正了学生在写作与批改中的失误,指导了写作方法,而又不打击他们写作的积极性,正是一举数得的好方法。

二、让作文批改成为情感交流的阵地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但由于年龄与知识的限制,对周围的很多现象认识的还不够深刻,经常出现思想上的困惑。有时遇到困难不知道如何解决;有时有了苦恼不知该向谁诉说;有时犯了错误却一点不知。有时自以为自己长大了,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了,但实际上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却不免流于肤浅或片面。这些现象在作文中都很大程度的体现出来。

一位同学在写“我的同桌”时写到“我很讨厌我的同桌,她老是自以为是,在班中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真的令人讨厌,我恨她„„”刚看到前几页,我并没有引起重视,我想可能是两人之间有一点矛盾吧,可当我看到“恨”字的时候,我知道事情不会是那么简单了,因为她所写的那位同桌其实是我班的班长,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她们两人同时参加了学校的跳绳训练队,而且成绩都相当优秀。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她用到了这样的字眼,这是极端危险的。为了了解真相我暗中向几位同学作了调查。原来这位同学在以前一直是一位活泼、开朗,成绩优秀的同学,可是在二年级的时候她的父亲因车祸而突然去世,这给她们全家以沉重的打击,对她更是如此,从此她变的沉默了,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我明白了,这是对“爱”的嫉妒。于是在她的批语中我写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很多事都是我们不愿意见到但又是无法回避的,我们要学会勇敢地去面对。我知道你很勇敢,也很坚强,你的跳绳就向大家证实了这一点。你的身边还有许多关心爱护你的人,只是你没有感受到,用你自己的真心去感受别人的真心,我相信处在班级这样一个大家庭中,你会感受到真正的温暖和爱。相信不久的以后我又可以看到一个活泼、开朗而又快乐的女孩。”那次作文之后,我曾做过追踪调查,我发现那个学生的思想认识已逐渐改变,待人接物也较缓和了,一次贴心的评语交流,使其免去了思想上的重负,心理重新回到健康的轨道,我很感欣慰。如此以来,既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又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何乐而不为?

其实,这种方式的作文批改不仅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是满足了学生对作文的期待心理,因为自己写出来的作文能够引起别人的共鸣了,这会大大增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方法,又有了兴趣,作文水平的提高也就不是一个大难题了。

2.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体 篇二

一.热爱学生, 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对学生的爱, 既是敬业精神的核心, 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 又是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一条重要规范;既是教育教学获得成功的基础, 也是塑造学生灵魂的一种巨大力量。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的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首先, 学生“亲其师”, 必然会“信其道”。学生这种对教师的信赖, 是可以排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障碍, 这种深入学生心灵的爱, 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反应。其次, 学生与他们喜爱、仰慕的教师相处, 可以形成他们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良好心境, 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积极探索, 有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再次, 学生与他们喜爱的教师交往会更多、更紧密。所有这些, 都能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喜爱, 并因对某教师喜爱而喜爱该教师所教的课, 积极主动学习。建立起和谐融洽、舒心惬意的师生关系, 可以形成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有利于为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充分发挥创造条件。

二.发扬民主,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活跃、新型的民主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部环境条件。发扬教学民主, 就是在教学中营造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融合、自由宽松的氛围, 利用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心理氛围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要真正实现教学民主, 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做到教师和学生在人格和地位上的真正平等。教师应改变自己的角色, 不要以绝对权威自居, 独占课堂, 而应充当课堂的服务者和引导者, 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把课堂变成一个启迪学生积极思考, 乐于钻研的乐园。二是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 尤其是对于自觉性差或学习困难的学生, 要走进他们的生活, 用心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要有耐心、信心, 要加倍付出爱心, 从唤醒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入手,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从而改善学习状况。三是教师要教育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和帮助, 教师要巧妙灵活地调节课堂气氛, 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 教育学生摒弃在讨论问题、发表个人见解时相互攻击、起哄等不良风气。要在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虹桥”, 把教学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要求, 逐渐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来探索解决问题, 获取知识。营造民主、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 为学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交谈思想的教学心理环境, 使他们获得心理的安全感, 这对于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三.相信学生, 避免教学中“越俎代庖”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向交流活动。然而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往往是把课讲得详详细细、明明白白, 把现存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要避免教学中“越俎代庖”现象的发生, 就必须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贯彻“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的“双主”教育思想, 要相信学生的自我调控、自我约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 并认同学生自我发展的可能和所具有的潜力。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坚持“留有余地”的原则, 给学生“留些空白”。

为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讲课不能太精细。教师要重视教学过程, 要让上课留有“细枝末节”, 给学生以“咀嚼枝叶”“品尝味道”的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二是讲课不能太满。教师的讲课, 应根据一节课难重点的多少, 容量的大小, 课的性质而不一样, 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三是讲课不能太实。上课是一门艺术, 就像画画除了正确的主题外, 还要适当地留下空白, 给人们以思维和联想的广阔艺术空间。教师要明确自己在教学中, 只是处于引导地位, 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 促使创新能力的启动,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获得真正的知识。

3.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体 篇三

关键词:学生作文评改主人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c)-0169-01

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适应实际需要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活动。作文教学过程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过程。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作文素养的体现,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交给学生评改作文的权利,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培养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学生评改作文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学生评改作文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越来越密切。这样,语言交际便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写作能力的发展,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地飞速发展,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独挡一面地机会日益增多,对工作、生活进行总结,交流自己的经验、体会成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人们进行写作,并不断进行修改,从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经验、情感。(2)学生评改作文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只能按教师喜好和意愿来进行作文,而学生很少有自己的真情实感。作文评改中,教师费神地精心评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学生却是只看评语,不看内容;只完成任务,不提高认识。这种模式下学生没有作文兴趣和主动性,只能消极地被动接受来自教师的思维定势,毫无创新自主能力。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现代教育应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样,它应遵循现代教学规律,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把学生当作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文评改的权利应该还给学生。

学生评改作文是自身规律的必然要求。首先,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言语活动。作文是学生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语言活动,它要求习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以及对生活的正确态度、认识,深刻的体验、感情,需要具备语文知识等各方面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其次,作文又是一处复杂的情感活动和心智活动。写作是一种表达,是人内心的一种心理需求。学生在生活中同样会有这种需求。在作文过程中,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始终是作文的动力。写作的这些特点说明,写作所表达的是学生个体对事物的独有认识。因此,作文评改也是学生个体对自己独特感受的一种再认识,学生也是最具有权利的作文评改者,而教师的作用只是教给学生作文评改的方法。1)学生评改作文是自身发展的要求。现代教育的主体教育思想认为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感受和意志,这些感受和意志只能是自我的,别人是无法代替的。在作文评改中只有学生自己最清楚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和思想。2)学生评改作文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语文教学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更应该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评改自己的作文。

2 教给学生作文评改的方法

作文的评改,传统的做法是教师评,教师改,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作文自身的特点。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老师费力不少,而收效甚微。叶圣陶先生主张“作成文篇之后,要放在那里,反复看几遍,有不妥之处就自己改,就是改正不妥当的意思和不正确的语句。”当然,学生评文、改文的能力需要一个培养、训练的过程。第一,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评改要求。在作文评改之前,要让学生明确评什么,改什么。任何一次作文训练,教师总要按训练计划提出训练要求。指导、评改都要以此为根据。提出要求是必要的,惟其如此,学生才能把评和改的注意力相对集中在某一面。第二,引导学生抓住文体特点进行评改。对每一次作文,都会有不同的文体方面的不同特点。作文评改是以一定的知识、能力为基础的。在评改过程中,应该先让学生明白文体特点,然后参照评改要求进行评改。如让学生对说明文进行评改,应先要求学生回顾说明文的特点,弄清要说明的对象,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说明的语言。学生明白这些后,对作文的评改就会有的放矢,做到胸中有数。第三,提供范文,集体评改,做出示范。一般学生(特别是差生)往往意识不到所要评改的习作与教师的要求之间有什么差距,看不出习作的毛病在哪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提供范文。第四,要指点学生评改的步骤。一般说来,评改文章,首先要着眼全局,全局的问题评改之后,再研究局部。局部问题评改完以后,还应从头到尾再读一遍。从全局出发,看一看评改的是否恰当。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才算定局。具体地说,作文评改要分三步走。第一步要看作文的内容与形式是否统一。第二步要从字、词、句、修辞、标点、书写、行款格式等方面评改。第三步通改。看评改是否得体。第五,作文评改要把握好“评”和“改”两个关键。作文改得好,可以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改的不好,容易暴露出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差距。这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把准症结,从而加强作文評改的指导性,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效果。评,就是对所评判的习作做一个恰如其分的评论,可以说,作文的评判又是一个再作文的过程。评语要对作文的内容、形式等方面做出恰当而准确的评价。评语要有针对性,主次要分明。第六,作文评改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一个训练的过程,因而,作文评改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在训练中,教师可布置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进行片段训练,然后让学生进行评改练习。这样,从片断到小作文,再到大作文,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3 创造良好的评改环境

(1)创造条件,形成交往互动的作文学习评改氛围。教师在组织学生评改作文时,要采取自评、互评、轮评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尤其是轮评,一个人的作文往往几个人评,看法也不完全一致,从而引起学生活跃的思考,甚至争论,从而形成良好的评改氛围。(2)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坚持赏识教育和成功教育。赏识自己的学生,赏识他们的文章,并且激励他们成功,从根本上说,就是坚持鼓励的原则。从做法上,要让学生有发表的机会,让他产生成功的感受,往往有非常好的效果。同样,学生评改作文也要坚持赏识教育与成功教育。(3)在学生作文评改中,教师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在学生作文评改中,教师会遇到来自学校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同时,这项工作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因此,教师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4.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 篇四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生产过程日益智能化的当今社会,教育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表现在基础教育领域,就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在于:面向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这三个基本精神的实质在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志,也是评价一节课好坏的重要标准,更是为了实现学生的主体性,进而实施素质教育。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里既有理论上的认识问题,也有实际操作上的问题。下面就这两方面谈些粗浅的认识。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进行教学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是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其具备四种主要特征:第一,能动性。是指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认识客观世界,并获得自身主体性的不断完善。积极能动的反映是人类认识的特性,学生的认识也不例外。教师要善于不断地创造具有激发性的教学情境,去诱导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能动性的实现。第二,独立性。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绝不能由别人代替,也无法代替。教学活动中凡属在教师科学组织下,学生能够通过动手、动眼、动口,特别是动脑而独立完成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尽可能创造条件,给予必要的时间和空间,诱导学生独立探索和研究。第三,创造性。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具有探究新知、追求新的活动方式和新的活动成果的内在需求和意向。创造是人类的本质,是人的主体性的充分表现,学生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情境,设置激思的疑问,提供创造的机会和条件,切切实实地开展创造性教学。第四,发展性。是指学生作为一个能动的自我,都具备自我发展和完善的内在需求,以便使自我的主体性不断实现。这是学生主体地位的最终归宿。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和根本保证。根据诱思探究教学科学论,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具备四种主要特征:第一,促进性。是指教师要创设最佳条件,促进学生身心由现有发展水平向高一级水平发展,使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第二,启发性。主导作用能否发挥的根本标志,关键在于是否真正地实施启发教学。第三,情感性。是指情感诱导,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意因素。深厚的师生情谊、融洽的师生情感,是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先决条件。晓之以理必先动之以情;情之感人往往超过理之化人。施教过程,情感性往往表现为教学艺术性。凡是触及人的情感,给人以审美感受,并运用娴熟的教学技能技巧,称之为教学艺术。没有艺术的施教,是干枯的说教,只能导致教学的失败。情感性则是教学艺术的核心特征。第四,反馈性。是指沟通教与学的双向反馈回路以及教与学的多向反馈回路,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完全实现;反馈性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教师的主导作用。

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特素质基础的“个体”,每个个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都要接纳教师传递的知识、信息和非理性的诸如价值观念、态度倾向、情感信息、行为方式等人格特征方面的信息,但是这种“接纳”不是被动的。由前面所谈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辩证关系和他们的四个基本特征,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就有两个这样的问题:一是教师如何促进自觉的“学习主体”的形成;二是学生如何有意识地主动地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

(一)教师如何促进自觉的“学习主体”的形成

1、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主体意识和主体思维方式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指导人们采取相应的教育行为。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转变非理性、非科学的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的转变就是要破除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树立培养受教育者 的全面素质的新观念。具体地说,首先,必须转变教育只为升学服务的目标观,树立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目标观。其次,转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质量观,树立综合素质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挥的教育质量观。再次,转变只重视少数尖子学生,而轻视大多数学生,重知识灌输而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知识学习和潜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并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去。教育观念的转变就其实质来说,就是要全面正确地处理好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用主体性发展去衡量学生的发展,用主体性思想来设计教育中的全部工作,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自立、自觉、自信、自强,做学习的主人。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才能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提供可能。

2、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是实现学生主体参与的前提 要给学生更多的平等和情感。在现代民主开放的环境中,中学生已能相对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有相对独立的人格,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认可。因此,教师要改变“高高在上”的传统观念,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思想。为此,教师在工作中要真挚地关心和帮助每一个学生,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和学生进行平等交流的过程中,做到既是他们的老师同时也是他们的朋友。现代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在“众星捧月”的环境中,缺乏受挫体验和教育。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期待效应”,对学生采用激励式教育,对其点滴进步或成绩,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决不应视而不见,挫伤其积极性。每节课都千方百计地去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并以各种形式(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等)给予表扬。

3、改革教学模式,实施综合模式教学

所谓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围绕着某一主题及涉及的各种因素和关系,对教学结构的组合方式。正因为它是围绕着解决教学过程中的某一特殊问题而组织起来的,所以一种模式不可能适用于一切教学情景,解决一切教学问题。教学过程本身的复杂多变性及学生主体发展的丰富多样性也决定了教学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普遍适用的。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不仅会使教学结构丰富多样,课堂生动活泼,而且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有效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完善学生的主体人格。当然,教学模式的综合化并不意味着将几种单个模式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结合。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无论运用哪一种教学模式,教师都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学内容组织教学,使课堂教学结构与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相一致,以利于学生接受、内化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并通过知识的运用,外化为能力;都应特别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情景的设计、学生多感官乃至全身心的参与,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 “动”起来、“活”起来,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4、实施分层教学,促进主动发展 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性,区别对待地设计和进行教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得到最优化的发展。或理解为,分层次教学就是在班级教学中,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优、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学习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充分的发展,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5、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重要的辅助教学的工具,它能更好地为常规教学服务,促进常规教学发生改良。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提高课堂效率,优化心理环境,优化思维过程,优化信息反馈,优化教学效果和节奏。使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形象、逼真、多渠道、多形式、多侧面地传输给学生。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具体,变重结论为知过程,大大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将教学内容内化为意识材料,促进思维活动,不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6、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课堂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所以评价应做到:①有弹性,答案不能限制太死,只要合理就应肯定。②不仅评价活动结果,而且更要评价活动过程。尤其是对活动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及表现出的良好个性品质给予评价、鼓励。这样,更能发挥评价的教育与激励作用。③变学生评价的客体为评价的主体。对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情况及结果不仅仅是教师去评,还可以让学生自评或互评。

(二)学生如何有意识地主动地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

5.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体 篇五

来源:安徽教育网 2012-11-13 7:23:00

日前,宿州市学前教育优秀游戏化教学活动评选工作结束。此次活动,经五县区教研室的认真初选推荐,共有16位教师参加市级评选,各县区城、乡、公、民办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共计一千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园际之间的交流,以评促教,以评促研,提高幼儿园科学保教水平。活动的主题是“游戏化教学”。游戏化教学是以游戏为手段开展的一种教学形式,其精神实质是在愉快的游戏中,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让探究成为幼儿学习的有效方式,即通过游戏完成教学目标。

由于本次活动参评教师精心准备,倾情投入,各县区教研室安排周密,评委专家客观、科学地进行评价,观摩教师用心听课、积极议课,教学研讨切合实际,活动精彩纷呈。参会教师情绪高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参加活动的园长、教师们真诚地说:此次活动,让一线教师教育理念得以转变,教学模式实现了变革,让教师们理清了思路,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活动充分挖掘了教学中的游戏内容,总结了有效的教学游戏化经验,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参评选手深有感触地说:通过参与活动,明白了游戏化教学的根本目的。以前我们虽理解了“以幼儿为本”,但实际中重“教”轻“学”。以后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精心设计游戏情节,更要注重幼儿心理特征和发展需要;既要考虑教学环节、策略,又要以幼儿为出发点,多给孩子生成的空间。

6.让习作成为学生作文的一扇窗论文 篇六

“作文教学难,提高学生整体写作水平更难”。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都有同感,而作文教学如果不能提高学生整体写作水平似乎又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严峻的现实不得不让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积极探索。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阳光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雨露的沐浴、滋润,同样,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也需要写作氛围的浸润与滋养。如何让写作氛围如阳光雨露般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里,让他们在不断感受,不断积累,不断尝试中汲取作文的营养,逐步提升作文的功力呢?根据课标中对中段学生习作提出的要求:“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我尝试着让习作分享成为打开学生作文的一扇窗。

课标中的习作分享强调的是分享习作的快乐。其实,习作分享也是传递信息,引发情感共鸣,供学习借鉴的综合过程,是营造习作氛围的一种载体,对学生积累习作素材、习作情感、习作技巧有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其中的诵读分享、点评环节,能让学生在倾听、赏析中学到关于写作的知识;习作环节又能让学生运用从分享中学到的知识。如此循环往复,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厚积而薄发,博采才能众长。习作分享所营造的作文氛围应像常规教育一样天天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使学生天天听作文,学作文,想作文。具体做法是:教师每天安排二至三名学生朗诵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欣赏。诵读后,教师对该作品进行评点。那么,如何开展这一活动呢?

一、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

活动前,教师要明确告知学生:班里的每一位同学都是习作分享活动的参与者;每一位同学都将朗诵自己的习作,不论习作的好坏;每一位同学都要学习他人习作的优点,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总之,要调动每一位同学参与的积极性。

二、有效地组织活动的开展。

(一)有效地组织诵读。

万事开头难。在学生写作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活动一开始就具有一定的“含金量”,活动初期,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拔班级中作文水平较好的学生担任第一批诵读者,为后续同学“抛砖引玉”。当第一批优等生诵读完后安排中等生、差等生。第一轮次结束后再按学号或座位号进行。

好的诵读作品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因此教师首先应让诵读具有可欣赏性。诵读前,教师安排学生先写好诵读稿,并诵读给教师听。教师对其诵读技巧作一定指导,对习作中的突出缺点要求学生修改,尽量让诵读稿有可读性。诵读时,要求学生使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且做到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仪态大方。

(二)有效地组织倾听。

学生是否认真倾听和怎样倾听是分享后续评点的前提。因此教师在要求学生倾听习作时,不仅关注习作中作者巧妙的构思和对生活敏锐的观察感悟,更要联想自己的习作和生活中相类似的情景,产生情感共鸣,使学和思很好地结合,从而提高观察、感悟生活的能力和模仿借鉴、迁移的能力。

(三)有效地进行评点如果说诵读、倾听的过程是习作分享中学生自省自悟的过程,那么评点的过程就是学生接受教师指导习作方向和技巧的过程。由于小学中高段学生认识事物能力有限,感悟能力欠缺,教师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而当前学生习作最大的困惑是不知写什么和怎么写,教师评点时对这两方面应重点进行指导。

1、“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水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流个不歇”。(叶圣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悟生活,思考生活,成为生活的有心人是积累习作题材的有效途径。

(1)、“趋近”心里让许多学生对身边同学的事非常感兴趣,容易和自己的事联系起来,引起情感共鸣,使他们能找到自己生活中的.写作题材。因此,教师要倡导学生多写自己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自己的发现,给同学以启示。

(2)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使生活成为习作的源泉。

(3)、在指导学生粗略地涉猎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同时,还要积极倡导学生注意生活细节,主动从生活的细枝末节中去感受平凡生活的不平凡处,寻找心灵的鸡汤,习作的题材。

(4)、“人性深处最大的欲望,莫过于受到外界的认可与赞扬”,(选自《人性的弱点》)小小年纪的学生更需要教师发自内心的真挚赞扬来激发信心和兴趣。评点时教师对诵读的同学(也是习作者)要大力赞扬。既表扬其敏锐的观察力,细腻的情感,开阔的胸襟,聪慧的头脑,又夸奖其找到了习作的“快乐秘方”――善于用习作的方式,梳理情感,调整情绪,化解生活矛盾,积累生活经验等。以此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增强习作的信心和提高捕捉写作素材的能力。

2、习作的过程是学生不断增强驾驭语言能力,形成语感,使文章越来越优美的过程。教师对学生习作中写作技巧和方法的评点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怎样对学生习作技巧进行点评呢?应结合《课标》对中高段学生习作的要求,对当前习作中比较明显的写作上的优缺点加以评点。

三、习作分享的效果。

习作分享活动开展近一年,为学生营造了较好的习作氛围。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由原来的怕作文到接受作文、喜欢上作文。

观察能力增强了,文章的题材越来越广泛,不仅涉及自己、他人,校内校外,甚至电视、报刊、杂志中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也和自己的写作联系起来。“神六”发射,学生用习作述说自己的自豪和兴奋之情。观看奥运筹备活动,同学抒发自己对2008奥运的期盼与向往。看到山洪冲走村庄、冲垮桥梁,同学真挚地表达对灾区的同情与保护环境的呼吁……感受日益敏锐细腻,情感日趋丰富,一个如沐春风的微笑,一个温暖人心的爱抚,一次突然间的醒悟……都成为了他们写作的题材。有些同学甚至利用习作分享活动宣泄情感,消除与同学的误会,传递与同学的真情。

语言表达生动了。文章结构完整,重点突出,过渡自然符合逻辑了;能恰当运用修辞和一些写作手法描写叙述了;能抓住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心理活动进行细节描写。

7.让学生主体参与成为课堂的主宰 篇七

一、给每一个孩子以同样的参与机会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能使学生心理处于亢奋状态, 使动力系统“开足马力”, 能调动一切因素, 进行积极的思维和操作。 (1) 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讨论交流。例如, 教学梯形面积, 探究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与原来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有什么关系———让学生个个参与探究, 动脑思考。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让多数学生参与抽象、概括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集体交流时, 发言几十人次, 都展示了自己的学习结果, 教师给了学生充分的参与表现机会。 (2) 给暂时后进的孩子表现机会。“后进生”学习能力弱, 接受知识的速度慢, 可能他们曾经试着思考过老师提出的问题, 可屡次的回答错误渐渐磨灭了他们的热情, 他们没有了参与学习的勇气。当“后进生”给出一个你并不满意的答案时, 我们能否以理解的态度多说一句“你的勇气可嘉!”多问一句“你是怎么想的?”这简单的几句, 这多花的一、两分钟, 能够抓紧最佳的时机给予他们最有价值的评价, 能保护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 他们也会走出封闭的世界, 跨进活跃生的行列。

二、让每一个孩子学得有“趣味”

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例如, 在教学“位置与顺序———前后”的时候, 教师根据当时正好是校运动会刚结束不久, 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校运动会刚刚结束, 森林运动会又开始了, 你们想不想去看看运动员比赛的情况?”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教师用电脑操作运动会比赛的情况, 学生们一下子被好看的动画吸引住了, 顺利地回答出:“小鹿在最前面, 它的后面有小松鼠、小白兔、小乌龟和小蜗牛;小松鼠跑在第二, 小兔跑在第三”等有关前后知识的问题。在学生高喊“加油”的气氛中, 其探索知识的热情被激发出来, 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用妙趣横生的游戏, 诱导学生主动参与。例如, 教学《确定位置》这一课, 上课伊始, 老师就和学生玩起了游戏。“现在, 请同学们拿着手中纸条, 根据手中纸条上的座位号重新找位置。”学生们欢快地忙碌起来, 搜索自己的座位。老师微笑着, 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学生们进行活动。“一分钟、二分钟……”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麻雀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窝, 各就各位了, 稚嫩的双眼好奇地望着老师:老师今天真有趣啊!———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被激发了。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就会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三、把时间和空间还给每一个孩子

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 只有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才能对所面临的问题做多角度的思考, 多层次的推理, 多策略的探索。反思我的课堂教学过程, 常常就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让学生没有了思考的时间, 没有了思考的习惯, 更没有了思考的主动性。比如在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时, 有些学生看到事物就可以直观感知到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得出了结论。简单的教学过程忽略了学生知识形成过程的空间, 导致部分学生计算表面积存在问题, 甚至在练习时也不能灵活处理表面积的实际应用。如果让学生拆开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 小组验证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 由学生自己得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每个学生经历这个猜想、验证、总结的过程, 不仅学生主动参与了学习过程, 自然也会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四、注重每个孩子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他们的思维往往需要经验的支持, 而小学生的生活体验往往是十分有限的。丰富而多元的体验是小学生进行建构性学习的基础。以下是一些司空见惯的情况:一年级的小朋友能指着实物数出1、2、3、4, 但他们往往比不出29和31的大小;在名数改写时, 学生有时会出现这样的错误:30公顷=0.003平方米, 20千米=0.02米, ……而教师往往将其归咎于学生的粗心。很显然, 学生没有很好地建构起“数”“公顷”“千米”的概念。所以“体验”之法就是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的情境, 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

8.让作文批改成为师生交流的阵地 篇八

一、让作文批改成为写法交流的阵地

初中生经过几年的写作训练之后,有时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就是说,经过几年的写作训练之后,各种文体的模式套路已基本成型了,但有時一些具体的写法却把握不好,明知这样写不妥,却又不知该如何修改,此时教师就应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其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比如:有一次,为了训练学生的观察力与创新思维,笔者布置了一篇“老掉牙”的作文题——秋天。其中有一个学生在作文自批中写道:“本文围绕秋天写了几处秋天特有的景象,如秋天的晴朗与凉爽,秋天的丰收与繁忙,但又写到了秋雨中树叶的绿,似与要求不符,但这确实是我的所观所感。”一名学生在互批中也这样写:“本文抓住秋写了不少景象,语言很优美,让人读后仿佛跟随作者也走进了那温柔的绿巷里。但本次作文要求写秋,文中却出现了不少绿,好像给人以春天的感觉。”从学生的批语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此类作文的写作方法认识有误差,竟以为写秋天时颜色必是黄,而不能用绿。于是笔者在批语中写道:“其实,写秋天时写绿未尝不可,关键是写出秋天中的绿与春夏中绿的不同之处。如春天中的绿是新绿,夏天中的绿是墨绿,而秋天中的绿是黄绿,绿中泛出黄点。所以,写景作文的重点是把握住景物特征,把看似相似的东西写出与众不同。”如此一来,既纠正了学生批改中的失误,又指导了写作方法,正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二、让作文批改成为思想交流的阵地

十四五岁的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阶段,自以为是大人了,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了,但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又不免流于肤浅或片面。这在作文中便能很大程度地体现出来。记得一次半命题作文“我再次感受到了 ”,有个学生写的是《我再次感受到了虚伪的可鄙》,内容是前不久为迎接教学检查所做的某些工作。文中把为迎接检查,教师精心备课,学校全面打扫卫生等写的虚伪可鄙至极,表现出了极大的厌恶,措辞相当激烈。他在自批中写道:“本文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很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受,我就是看不惯学校的这种弄虚作假……”而在学生的互批中,有学生这样写:“本文取材于实际,很有真情实感,但说话欠妥当,一个学生不应该用这种口气批评自己的学校,其实这一切都是为我们好。”看来,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反面素材”,学生在思想上有很大分歧。于是笔者在批语中写道:“你能够抓住身边的事,善于观察,巧妙入文,抒发了真情实感,很好。但我还希望你能深入思考一下,将学校平时的工作和接受检查时的工作作个比较,是否那次的工作是彻底的虚假?难道教师平时就没精心备课?学校平时就不打扫卫生?总之,我们应该学会全面深刻地去分析某一现象,而不能简单地把一事物定为好或坏……”那次作文之后,笔者发现那个学生的思想认识已渐趋成熟,待人接物也较心平气和了,一次贴心的评语交流,使其免于思想上误入歧途,笔者很感欣慰。

三、让作文批改成为情感交流的阵地

中学生受生活实际和阅读范围的限制,作文取材较窄,纯粹胡编乱造就会漏洞百出,尤其是笔者强调学生作文要“说真话、抒真情”,所以学生作文选材多是围绕身边发生的事或亲身经历展开。有一次,笔者发现一位女生像有心事似的,一节课什么都没背进去,提问时一问三不知,也不知怎么回事。结果这答案竟让笔者在作文中找到了,那周的作文话题是“选择”,在文中写自己收到了男生的一张纸条,正不知该如何选择呢!她的文笔极其细腻,心情异常矛盾,直至最后也没下定决心,甚至还求助月亮和星星告诉她该如何选择。很显然,这是初中生常见的早恋现象。这种事不谈,学生面临彷徨,很有可能走上弯路;和她面谈,又会引起学生心理的恐慌,让其无地自容。于是,笔者便借作文批改进行了一次旁敲侧击的教育:“看得出来,文中的主人公正经历着一次痛苦的煎熬,别的不说,但是一张纸条就已搅得她睡不好觉,听不进课了,以后还能怎样?要知早熟的果子虽然好看,却是又酸又涩。我们是否应该帮她尽快走出青春的沼泽地?”下次作文再交上来时,笔者发现“月亮不再昏暗,星星不再眨着迷惑的眼睛,主人公的脚步也坚定了”,我心中的那块石头也落了下来。如此一来,既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又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何乐而不为?

9.让语文成为学生的乐园 篇九

包头市一机二中 白茹

内容摘要:现代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以文本为中介的生命交流和碰撞的过程,是一个课程内容不断生成课程意义不断提升的过程。它需要改革过去语文课堂单调、沉闷的局面,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关键词:激发兴趣

创造思维

自主学习

提高素质

语文是一门运用最为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为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然而充满人性之美、最有趣味性的语文教学却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让不少语文教师发出了“语文难教”的感慨,“语文难学”也自然成了学生们共有的感觉。不改变语文课堂单调、沉闷的局面,不给语文课注入新的活力,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不可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实践新课程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勉。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他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他当成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的去干。所以,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设疑讨论,全面提高素质。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而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他的话一语点破“疑”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问的目的在于激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进而发展智力。因此,教师应尽量地把疑难设置在学生知识的智力最近发展区内,深浅适宜,让学生挑一挑就摸着。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青少年学生,都有一种思维的积极性他们对智力活动有日益增长的兴趣,他们不仅渴求知识,力求找到自己所关心的问题的准确答案,而且表现对现实、对理想和信念的力量有深刻的认识。而在语文教学中,采用设疑提问的方法,恰好适应了他们这种学习心理。教师设疑提问、让学生自主参与,让他们根据问题,自己去探讨问题的精妙,发现问题之间的联系,以求得解决的方法。因此,聪明的老师,总是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只是以后,用恰当的提问,把学生推进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去让他们运用语文基本理论去判断、分析、去解决问题,去完成各种练习。这时,教室里总是静悄悄的,这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很为宝贵的时刻,作为老师,我们应当珍惜这样的时刻,这种静悄悄的时刻越多越好。相反,如果老师不注意设疑提问,只是一人在课堂上滔滔不绝,那么学生的智慧、才能,就会被你这一滚滚而来的声浪无情的冲走。巧妙的设疑悬念,设疑讨论,能让学生的思维再入教学情境,扩展学生思维活动的广阔天地,开启学生智能的宝库,达到最佳境地。如在讲《孔乙己》一文时,就要有意引导学生把思维重点延伸到最后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看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中看似有两个矛盾的概念“大约”与“的确”,既然不肯定,怎么又确定?围绕疑问,开展讨论,该课良好的教学情境达到了。学生讨论过后,老师画龙点金似的提出“这一看是矛盾的词语的运用,深刻的表现了孔乙己的生死无人过问,揭露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从而进一步领会到作者精妙、含蓄、深刻的语言风格。再如《桃花源记》”课后练习,要求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思想,你们对这种理想如何评价?这个问题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是教材的难点。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以下设疑过度:①作者用哪些词句反映桃源环境优美,繁荣兴旺?②从“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并怡然自乐”这几句中,可看出桃源中人与人是怎样相处的?③除了上述描写以外,哪些句子证明桃源人比“外人”幸福?④如果作者认为自己所处的社会很幸福,会不会这样赞美桃源生活?⑤这样的社会不能实现,为何作者还竭力描写?通过以上搭桥设问,作者的进步性、局限性活跃在学生的大脑了。

二、活动激趣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目标在于“造就善于处理生活的公民”,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工具,引导学生由单一的语文学习不如广阔的语文空间,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再长智力的同时养成习惯,在练就基本工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从而促进自我人格的全面完善,这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因此,以语文能力训练为核心,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编课本剧、背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故事会、读书汇报会、办墙报、手抄报、搞社会调查、书法比赛、参观学习、歌咏比赛、作文大赛等,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所教班级从初一到初三结合不同阶段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了以上语文活动,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各项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也更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优点和缺陷,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好的因材施教。

三、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包括学生态度、兴趣、能了、个人特质、先前经验、家庭背景等。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一般你喜欢知识面广博的老师。老师教学就应该有的放失,因人施教。你的学生知识深度、知识成面、个性喜好、思维模式等等都要考虑。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在智力、生活经验、认知方式、情感态度等方面存在着客观的差异,接受的程度不一样,你怎么可以一概而论呢?这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现在的初中学生,自主意识强,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但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不稳定,易产生逆反心理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语文是一门及其生活化的学科,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应,初中学生正处于开始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一切充满好奇和热情。而在传统的教学体制下,学生走进课堂,就走进了一个早已预设好的,可能是外在于他的“书本世界”。在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被重视,甚至被排斥在课程之外。而今不同了,新课程认为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过程,学习者要将正式的知识与自己日常的直觉经验联系起来。缺少生活经验的课程,将是不完整的课程;缺少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关注,将是不完整的学生关注。如果我们让学生受困于书本世界,就难以使他们领略到现实世界为书本知识的运用提供的诱人境界和无限风光,这样书本知识就会成为“一潭死水”,这样获得的理性认识也是不可能“充沛”、“鲜活”的。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性,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养成主动求知的良好兴趣。

弘扬人的主体性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传统教学观过分注重教师的权威性,轻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灌输式教育方法,往往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老师首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教授知识,课后要求学生进行练习和作业,然后,定期考试和测评,长此以往,周而复始,便形成了“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教师是教学计划的严格执行者学生是教师执行教学任务的跟从者。教师似乎变成了“勤教师”,学生却变成了被动学习的懒学生。上课之前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预习,不要求学生做深度预习,惟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预想不到的问题或搞什么“花样”。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尽显教师“风采”,虽然教学氛围非常热烈,但是导致教学效果平平。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问题,没有思考,只是围着教师“随声附和”,往往是无精打采的喊着“对、是、会”。在这种“先教后学”教学观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方法渐渐地变成了等待式、被动式学习,最终失去了自主学习能了。

然而“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的认识为归宿的特殊过程”。因此,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而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一贯盛行的灌输和强制式教学,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特点,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把“苦学”变为“乐学”,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把“被动”变为“主动”,把“负担”变为“享受”,努力帮助学生把自主学习变成一种愉快的生命体验。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感为纽带,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才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包括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对教学倾注的热情,体验教学内容的确切及教师心情的激动、愉快等。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但有智力因素的参与,还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而学习的质量,则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晶。其中,情感在非智力因素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总是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生在课堂中木然置之,毫无反应,对学习内容采用漠然置之的态度,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必然会影响学习效果。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片完整独立的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句吐衷肠”,每篇文章的内容都会形成一定的情境和气氛,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就需要渲染课堂气氛,营造一种与课堂气氛相一致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景,形成一定的情感基调,从而更好的理解和体会文章内容,甚至不自觉的进入到角色之中。在讲授艺术性较强的课文时,还可以借助音乐、图片、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直观可感的手段,调动学生积极的感情参与教学过程。教师丰富的表情动作、富有感情的语言、积极良好的情绪,驾驭课堂的轻松自如,点拨知识的深入浅出,都可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好学、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殿堂中流连忘返。

提高学生的兴趣是一门教学的艺术。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孔子看来,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能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资料:

⑴ 《谁来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中国教师的透视与反思》胡东芳、陈炯编 福建教育出版社

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杨再隋等编著 语文出版社 2001.12 作者简介:

白茹

10.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篇十

一、眼看口说,激起参与。

刚入学的儿童对世界充满了新鲜感、好奇心、根据年龄特点,知道他们思维具体形象,又具有一定的口语表达基础,所以我尽可能运用生动的、形象的材料进行教学,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激起参与学习的欲望。

低年级的语文教材,大多配了一些直观形象、色彩鲜明、学生喜爱的图画,可以让学生以课本为据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学生就能参与到其中。如教学《北京天安门》这篇课文时,我利用教材上整整一页的插图,让学生较快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课始,我让学生观察画面,进行说话。“图上画了什么?能不能按一定的顺序说一句或几句话。”此时,学生通过观察,纷纷发言,一个比一个说得好。其中一位同学说:“国庆节那天,天安门广场上有许许多多的白鸽飞向蓝天。一大群的气球升上了天空,有红的、黄的、绿的,还有蓝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又有一位学生补充说:“五星红旗在天空中飘扬。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上高高地挂着毛主席的像,两边各有四盏大灯笼和四面红旗。”学生观察得多么仔细,说得又那么精彩。

在教学中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眼界,从多角度提供相关资料,创设表达的机会。可利用与教材相配套的、清晰的投影片,让学生充感知图片内容,帮助理解、积累、感悟语言。可提供图片、模型、实物等,如照片、动物标本、小手帕,让学生观察。进行表达训练。又可指导学生观看一些优秀的少儿节目、动画片,看后伙伴之间交流一下,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学生的眼睛能使唤了,嘴巴能说话了。难道他们不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来吗?

二、动手动脑,引导参与。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据此,要让学生在学习中玩一玩,做一做,画一画,演一演,这样在做中学,学中做,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动手,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学习,努力提高参与质量。

为了让学生理解《乌鸦喝水》中乌鸦怎样喝水的过程,我事先为每个学生小组准备了瓶口较小的玻璃和许多小石子,且瓶子里的水有多有少。当课堂中读到“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这个句子时,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单位,学着乌鸦做一做。顿时,课堂沸腾起来了,你放一颗,我放一颗,水果然慢慢升高了,真正理解了“一颗一颗”和“慢慢”这两个词,学生的脸上洋溢着笑容。突然,一个同学通过动手观察后说:“乌鸦真能喝到水吗?”有的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左做右思。随后,有的学生感悟到了,马上取来水试起来了,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实践、思考,明白了:瓶子里的水不能够太少。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但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而且活跃了思维。

又如,学习《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教师让学生自己准备玉米、桃子、西瓜,让学生演一演文中的站猴子。在表演中,教师随时指导,动作示范一下,语言提示一下,帮助理解“掰、扛、摘、扔、捧、追”这些动作词,从而理解课文的内容,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学生在表演中学会求知,学会思考。

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机会,让学生多玩玩、多做做、多演演、多画画,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就会以一种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得到启发,在实践中获得成功体验。

三、给予时间,拓宽空间,主动参与。

“主动参与既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呢?我想:只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才能让学生在认知、思维等方面得到应有发展。

为了让学生干一点他乐意干的事,学一点他自己想学的学问,我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在教《北京天安门》前,我布置学生收集最喜欢的有关天安门的剪报、图片、画册、照片等,学生有宽裕的时间去收集,趣在其中。上课时,尽量让学生静静地思考,大胆地想象,无拘无束地表现。如教学《春天来了》一课时,教师一边放欢快的音乐,一边动情地朗诵,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听,然后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又是怎么想的?”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一篇课文上完后,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也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春风吹》这首儿歌后,我激励学生去找春天,唱春天,画春天,赞春天。其中一位学生创作了儿歌:“春风吹,春风吹,吹得花儿红又红,吹得柳树绿油油……吹得太阳暖洋洋,大家快来播种子。”学生积极参与到自己喜爱的活动中,并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坐自己的位置上,老是面对同学的后背,成了一种习俗。如果教师有意改变一下位置,变成“马蹄式”、“圆桌式”的位置,在空间上进行改换,适应儿童要求平等的心理,容易确立主体意识。让学生合作学习,找一个好伙伴评一评作业,互相读一读,必要时可以让学生在教室里走动,学生了有自由的空间,放开了手脚,学习效果会更理想。

实践证明,以上方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孤立起来运行,要让学生在学习中眼到、心到、口到、手到,又有属于自己的时间、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才能使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新知,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总之,只要我们语文教师树立起大语文教学观,确立主体发展的意识,相信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努力为学生营建广阔多样的自主学习环境,就能促进学生主体主动参与,自主发展,就能让每一节语文课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11.让作文批改成为师生交流的阵地 篇十一

随着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占据了中学语文的半壁江山。它的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了。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批。长期以来,在此种情绪的影响下,作文成了夹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毫不相干的第三者,一直阻碍了作文成绩的提高。其实,笔者以为,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促成师生交流的阵地,唯有实现“教师——作文——学生”一体化,才能实现作文水平的提高。

让作文批改成为写法交流的阵地初中生经过几年的写作训练之后,有时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就是说,经过几年的写作训练之后,各种文体的模式套路已基本成型了,但有时一些具体的写法却把握不起来,明知这样写不妥,却又不知该如何修改,此时教师就应给与适当的点拨,引导其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比如有一次,为了训练学生的观察力与创新思维,我故意布置了一片老掉牙的作文题——秋天。其中有一个同学在作文自批中写道:“本文围绕秋天写了几足球天特有的景象,如秋天的晴朗与凉爽,秋天的丰收与繁忙,但又写到了秋雨中树叶的绿,似与要求不符,但这确实是我的所观所感。”而在互批中也这样写:“本文抓住秋写了不少景象,语言很优美,让人读后仿佛跟随作者也走进了那温柔的绿巷里。但本次作文要求写秋,文中却出现了不少绿,好象给人以春天的感觉。”从学生的批语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此类作文的写作方法认识有误差,竟以为写秋天时颜色必是黄,而不能用绿。于是我在批语中写道:“其实,秋天时写绿未尝不可,关键是写出秋天中的绿与春夏中绿的不同之处来。例如,春天中的绿是新绿,夏天中的绿是墨绿,而秋天中的绿是黄绿,绿中泛出黄点。所以写景作文重点是把握住景物特征,把看似相似的东西写出一个与众不同来。”如此以来,既纠正了学生批改中的失误,又指导了写作方法,正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让作文批改成为思想交流的阵地十四五岁的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阶段,自以为是大人了,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了,但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又不免流于肤浅或片面。这在作文中便能很大程度的体现出来。记得一次半命题作文,叫“我再次感受到了__”有个同学写的是“我再次感受到了虚伪的可鄙”内容是前不久为迎接市教学规范化学校所做的某些工作。文中把为迎接验收,老师精心备课,学校全面打扫卫生等写的虚伪可鄙至极,表现出了极大的厌恶,措辞相当激烈。他在自批中写道:“本文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很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受,我就是看不惯学校的这种弄虚作假……”而在互批中这样写:“本文取材于实际,很有真情实感,但说话欠妥当,一个学生不应该用这种口气批评自己的学校,其实这一切都是为我们好。”看来,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反面素材”学生在思想上有很大分歧。于是我在批语中写道:“你能够抓住身边的事,善于观察,巧妙入文,抒发了真情实感,很好。但我还希望你能深入的思考一下,将学校平时的工作和验收时的工作作个比较,是否那次的工作是彻底的虚假?难道老师平时就没精心备课?学校平时就不打扫卫生?总之,我们应该学会全面深刻的去分析某一现象,而不能简单的把一事物定为好或坏……”那次作文之后,我曾作过追踪调查,我发现那个学生的思想认识已渐趋成熟,待人接物也较缓和了,一次贴心的评语交流,使其免于思想上误入歧途,我很感欣慰。

12.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体 篇十二

一、教师要主动创设需要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

创设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就需要我们打破常规, 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不再以教师为课堂的中心, 相反, 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中心, 而教师的任务则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活动, 让学生自己探究、发现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掌握直至灵活运用重点、难点词语和语法。要达到以上目标, 重要的是优化师生关系,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环境, 才能很好地完成学生活动。否则“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只能变成一纸空谈。要知道, 教学的过程不但是传播知识的过程, 更是师生进行语言沟通情感交流的过程。要让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感减少, 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所以, 要注意师生间的平等与民主, 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 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另外, 教师在创设课堂活动的时候要注意由浅入深, 照顾大部分的学生, 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并主动地、完全地进行自主课堂活动和探究, 可以灵活地运用知识点。

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有了和谐、愉快、轻松的课堂环境, 就可以轻松地开展课堂活动了吗?我们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 教师要按照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活动, 力求新颖、独特, 形式多样, 一切以学生的喜好为出发点, 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所以, 我们所设计的课堂活动一定要面向大多数同学, 降低课堂活动的难度。这样, 使学生通过简单的探究后就能掌握知识点,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的难度, 从而逐渐提高全体同学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是引导和画龙点睛。当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 方法以及思维方式有偏差时, 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 在学生产生错误的观点时教师要及时改正学生的观点。当学生做出了准确无误的推断和探究的时候, 教师也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探究的积极性与热情, 从而使学生产生主体意识。

13.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篇十三

放 飞 梦 想,成 就 自 我 ——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单 位:周陵初级中学 姓 名: 贺刚辉

放 飞 梦 想,成 就 自 我

——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贺刚辉

叶圣陶曾说过:“扶孩子走路,虽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教师对学生扶持与放手的选择如果从管理角度出发,取“管”而舍“放”,则老师终日琐事缠身、疲惫不堪,而教育效果和质量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忽视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体意识。班主任应改变教育观念,要学会适时地“放”,放手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让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这样,学生不仅增强了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而且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自我管理,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是我们教师成就学生,实现他们梦想的重要手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学生机会和条件,让他们成为管理班级的主人,才能真正放飞梦想,让学生在自我成长中获得最大的发展,最快的提高。我有一些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民主与集中是班级管理的灵魂”。即师生共同商讨,制定班纪班规。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制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要实现自主管理,学生乐于遵守,自愿执行是成功的前提。班级是学生学习生长的主要环境,班规的制定就是为了满足和保障学生快乐健康的学习。因此,班规要适合学生,积极引导学生自我优化管理,自我教育。在班级管理中,我经常利用班会,晨会等时间,给学生们讲故事、看视频等,通过对真实事例进行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深刻认识遵规守纪的重要性,循序渐进地帮助其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讨论了解别人的事例,便于学生接受,从别人的失败或严重后果中,学生能深刻体会到守纪守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献言献策,共同制定班纪班规。通过这种方法,既培养学生自觉遵章守纪的意识,又发挥了学生主人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只是起到了引导者、参谋者的作用,各项规章制度由于是学生们自己制定的,所以执行起来更顺畅,效果也更好。

二、“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学生自主选举,形成班级合力。

班干部是一个班集体的核心。只有选出合适的班干部,才能发挥其核心作用,班级才能有凝聚力,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其他的同学以至于整个班级风气起着不小的影响作用。所以,我将班干部的选择权还给学生。

在开学初,我开展班干部竞选上岗制。通过第一轮竞选,产生临时班干部。临时班干部的任期为一个月,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为班级、为同学们服务,接受大家的考验。而我则注重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同时关注其他优秀学生的发现与培养。一个月后,我们召开第二轮班干部竞选大会,选出正式的班委会。这样,有了一个月的“预热期”,学生之间也有了相互的了解,有责任心、有能力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展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所以选出的正式班干部也就深得人心。让班干部之间互相讨论,实现明确分工。通过这种方法,极大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三、班级是我家,管理靠大家。人人都参与,共同管理它。让全员参与班级管理,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实行同学间的相互监督,互相帮助,才能在短时间里,让所有学生有所提高,才能组建好班集体。

在班级管理中,我安排全班同学轮流值日,一人一天,主要检查班级纪律,学生课堂表现,环境卫生等,并记录于班级日志中。并定期每周对班级情况开展点评。点评时,先由值日生点评,将存在的问题由全班同学共同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和教育方案。通过这种全员参与机制,使每一位亲临班级管理。学生体会到成为班级主人,在工作中更加认真主动。通过学生的共同监督,实现教育的平等,有利于全体同学共同进步,从而实现共同建设良好班级的目的。

四、为学生提供平台,让每位学生的才华得到展现。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集体若没有丰富的集体活动,就必然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这将有碍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要想让班集体充满生机活力,最重要的是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况且中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表现来展示能力和才华,获得认可与成功,它最能调动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每一学期,我都会在班级中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布置教室建设班级软文化,多次办黑板报,开展书写比赛,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并且我将整个活动交还给学生,由他们组织、策划,自己协助他们。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情绪非常高涨,自觉地加入其中,积极主动地献言献策,忙碌中没有一个学生主动放弃。通过活动,学生认识到自己成为班级主人,做起事来越发显得自觉主动。既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拉近了班级与个人的关系。

14.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探究者 篇十四

我首先通过一个活动让学生进行操作,使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

师:小朋友们到野外秋游,带了三箱矿泉水,回来时只剩下一部分(黑板出现一箱9瓶,别外还有7瓶),请小朋友们算一算剩下的矿泉水有几瓶?请你们用小棒来代替矿泉水来数一数。

生1:我是1瓶1瓶地数……一共16瓶。

生2:我是2瓶2瓶数……一共16瓶。

生3:我是4瓶加5瓶加7瓶一共16瓶。

生4:我是先拿1瓶和9瓶合起来是10瓶,10瓶和6瓶合起来是16瓶。

(老师有意识地抽出各种数法的代表来比赛看谁数得快)

师:老师现在请三位小朋友来同时数一数老师这里一共有几朵花。(出示红花9朵,黄花8朵,分三组来数)

师:哪个小朋友数得最快?为什么他数得这么快?哪种方法好?

……

教学反思

上面的教学片段,我改变了以往教学中通过事先的设计一环一环、一层一层引着学生走,整个教学程序成了一部“教案剧”。而是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研究,较好地体现了现代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

1、把学生当作研究者,满足学生心理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进:“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小学生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我正是从这一特点出发,让小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把凑十法强加给学生,因为这些算法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动脑思考获得的。这样教学,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并能感到自己是个研究者、发明者,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2、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探索发现。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数数已经掌握了很多种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不是简单的用一种方法强加学生掌握,而是引导、实践、探索,发现,虽然有些学生认知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他们不是用很优化的方法,但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感悟,也能发现其它方法比自己的方法好。这种多向交流,为学生创造了生动、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成功。

3、使学生学会学习,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15.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体 篇十五

这是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9月首开的一门通识课,这门通识课结合当前的司法实践,把司法实证研究的最新成果展示给大学生。课程体现了语言艺术和法学(法律)研究的结合,其最大特点在于把教育艺术、演讲美学、语言艺术与司法实践尤其是庭审实践紧密结合,运用语言学理论、教育艺术理论、演讲美学理论、法学理论分析诠释法庭中不同主体的语言特点,探索不同主体如何艺术地使用法庭语言以期追求最佳的法庭效果和庭审的社会效果。这门课程对培养大学生法律素养、语言能力、公平正义理念、特别是用语言去追求公平正义的能力等诸多方面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开课两个多学期以来,选课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很高,分析学生期末所写的感悟,从中得到了许多宝贵的教学体会。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教育艺术让大学生成为了《法庭语言艺术》课的主体。

一、教育艺术要求教师研究学生特点和选课动力

教育艺术理论告诉教师,要上好一门通识课,就要对受教育主体也就是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有充分的认识,了解学生的特点、选课的动力、期待从这门课上学到什么入手,对课前计划的授课总体思路依选课学生实际作相应的调整,真正做到因人施教。

(一)大学生的普遍特点

进入大学的同学们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同学们不再单纯地学习或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同学们有足够的自由来处置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作为大学生的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大学四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规划;引导学生铺好未来人生道路的基石;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授之以渔,为其在不远的将来去实现生活梦想、追求事业成功起到引路人作用。

(二)大学阶段的特点

大学阶段是学生一生中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是一生中最后一次能够全身心建立自己的知识基础的阶段;是最后一次能在相对宽容的、理想的环境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阶段;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集中精力充实自我的成长阶段。

基于对大学阶段的上述认识,作为一名大学通识教育课的老师,应该注重课程对学生潜力的激发,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为让学生成为有理想、有价值、有前途的快乐大学生而努力。

(三)学生选课的动力

学习的效率取决于学习的自主性。当前高校推行学分制的改革措施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可以自己选课程、选老师、选学习时间,可以自己安排学习计划。那么,学生如何选择课程、选择什么课程,就会有一个内在的精神动因在起作用。

精神动因作为“象牙塔中的花朵”是校园里一切事物中最丰富、最复杂、最变幻多端的对象。精神动因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自身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就《法庭语言艺术》课而言,分析学生选择学习本课程的精神动因之内在方面时,发现理智动因决定情感动因和意志动因,因此要注意强化学生以理智动因为主导的精神动因;在分析学生选课的精神动因之外在方面时,得出精神创造力决定精神凝聚力和精神约束力,因此要注意强化以培养学生精神创造力为主导的精神动因之外在方面;在分析学生选课的精神动因之层次结构时,得出讲究艺术地追求正义处于最高层次。因此要强化正义理念下的语言艺术。

作为通识课的老师,还应该带着一份责任感和对教师职业的深度理解和崇高敬意,真诚关爱所有选修你所主讲课程的学生。要认识到:学生能够花一学期的时间选择你所主讲的这门课程,说明他们认为你的课程能够给他们带来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和整体素质的提升。教师就该珍惜这份“选择”,尽其所能,让学生看到和感受到他们的选择没有错。

(四)依学生特点确定授课思路

尽管在每学期开学前,依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和前几批学生的特点,教师对课程的总体思路和授课方案都已确定了,但是由于通识课每批学生的专业分布都不同于前一批学生,因此就要求老师能够在了解本学期选课学生的独特之处后,对已经确定的总体思路和授课方案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其更适合这一届学生。在《法庭语言艺术》这门课中,每当从教学网络上接收到一批新学生的名单时,教师都会从系别、专业、年级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从这些项目中可分析出学生的知识背景、法律基础,以便于有的放矢地调整要讲授新课程的内容、重点和难点,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授课方法,教学环节的安排等总体授课思路和具体教学实施方案。

在选课学生确定下来后,让每个学生以《我选<法庭语言艺术>课》为题进行主题小演讲,让学生从我是谁、我的专业是什么、我为什么选择这门课、我期待从这门课上学到什么等方面谈出自己的想法。以这种方式既初步了解和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进一步确认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渴求。这样便能更准确地、更有针对性地调整授课思路。

二、教育艺术的“六力”启发教师选择特定的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是完成教学目标的核心阶段,设置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环节有助于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教育艺术的理念

何谓教育艺术呢?教育艺术不是教育和艺术的简单相加,也不是教育的艺术,而是把教育本身就看作是一门艺术加以研究。对于教育是一门科学的概念大家都已耳熟能详了,然而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这一理念是著名的演讲家、教育艺术家李燕杰教授最先提出的,曾在《中国教育报》上整版报道过。在新近出版的《教育艺术》上,首都师大青年教育艺术研究所所长郭海燕教授更是从教育战略的高度全面阐述了教育艺术理念。她指出教育艺术的基本宗旨是实现教育的生动化和人性化,即用生动的富有人性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去造就生动的、富有人性的人,最终实现人性和人生、社会和时代的全方位生动化。她说:教育艺术是教育工作者创造和谐气氛、增进理解信任的一种艺术;是教育工作者坦示真诚、坚持实事求是的一种艺术;是教育工作者运用知识逻辑引导理性思考的一种艺术;是教育工作者运用典型形象激起情感波澜的一种艺术。教育艺术体现的是人的和谐力量、人的真诚力量、人的理性力量和人的情感力量。

教育艺术是客观存在的,它是铸造灵魂的艺术,是激发人的创新智慧的艺术,是创新时代急需的艺术。理解教育艺术的存在,研究并应用教育艺术于教学实践,在于使这种自在变成自为。

教育艺术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其根本在于激发学生的“六力”,即感知力、记忆力、判断力、顿悟力、联想力、创造力。把握了教育艺术的教师,往往懂得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抓住并增强学生的感知力,通过语言艺术等手段强化学生的记忆力,而后引导学生分清是非,形成一种判断力,进而激发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力和顿悟力,最终实现创造力的培养。可见,教育艺术强调熏陶渐染,潜移默化,而不是强制灌输。正所谓“清风能感水能化,修竹有情兰有怀”。人才培养需要教育艺术,教师只有把教育艺术贯穿于具体的学科教学中,才能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使教育产生魅力,让受教育者学习知识时产生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感悟,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教育艺术对教师教学环节设定上的启示

教育艺术观念的先进性得到了教育专家们的认可。教育艺术理念指导下的教育方式也非常灵活:教师和学生在直截了当的沟通中交流思想、学习知识;教师使用实验、案例、讨论、互动交流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非常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学习时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大学的通识课应该像美国著名哲学家詹姆斯1903年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说的,要成为“孤独的思想者最不会感到孤独、最能积极深入和能够产生丰富思想”的课程,通识课要有“对例外和奇特的宽容”,通识课要成为“一个催人思想的思想之家”。

基于上述启示,在《法庭语言艺术》课的教学环节的设定上,我安排了“当众五分钟主题小演讲”、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法院旁听庭审过程、学生谈体会等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形式,实现了学生愉快地学习法庭语言、深刻地领悟法律的公平正义、尝试了如何艺术地使用法庭语言,更好地追求公平正义的理念和过程。

三、《法庭语言艺术》课让学生成为主体的教学实践

这是一门语言艺术课,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要靠不断地实践演练;这是一门特殊的语言艺术课,要围绕法庭给学生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

(一)“当众五分钟主题小演讲”是提高语言艺术的前期热身

能力培养要有针对性,了解现状后有针对性地授课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提高。于是,在每次课上,我都会安排五名同学到讲台上进行五分钟的主题演讲,内容可结合自己的专业、自己以往的法律知识谈自己对公平正义的理解,谈语言对追求正义的作用,谈想要了解的问题等,总之要自成体系、自圆其说。这一环节主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在公众场合大胆说话的能力。

这一环节中必不可少的是学生演讲后的简短讲评。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同时较为艺术地指出学生演讲中有待提高的方面。讲评从演讲的内容到演讲的形式。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自己演讲后给人的感受得到一个真实的反馈,让受众学会如何从他人演讲中汲取营养,从而更好地应用于自己今后的语言艺术演练中。这种教学实践既使演讲者个人的语言能力得到锻炼,又使受众得到知识面的拓展、思维的启迪和语言艺术的启示,也使得教育艺术的魅力得到充分的展示。

(二)模拟法庭小组是培养学生实践法庭语言能力的关键演练

在每届学生确定之后,教师会把学生根据专业穿插分成若干个模拟法庭小组,在日常的案例教学过程中、法院旁听归来以模拟法庭小组为单位讨论和辩论,在期中和期末阶段会让模拟法庭小组进行开庭实践。

这一过程不仅加强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锻炼和培养了学生法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还锻炼了文理科同学间密切合作,建立学习型实践团队的能力。

模拟法庭小组作为一个团队,团队中各个成员在准备模拟法庭开庭案例过程中要经历深入思考开庭审理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还是行政案件,法官、检察官、律师、原告、被告由谁来担任,在开庭时会遇到哪些问题,如何对答,这个案件的法律事实有哪些,客观事实有哪些,支持法律事实的证据有哪些,反驳的证据是什么,如何去举证质证,如何审理清楚案件的事实,该案件在法庭辩论阶段的焦点内容是什么。在思考和讨论上述问题时,小组同学充分互动,以期达到一个最佳的整体配合,体现出本团队的法庭语言艺术水平。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使同学们对法庭程序及语言规则熟悉了,强化了他们的感知力和记忆力,更使同学们的语言沟通能力得到锻炼,对依照法庭程序和法庭审理的事实明辨是非,形成一种判断力,对法庭审理案件过程及庭审中各方语言的感悟能力,对程序正义的理解力,激发出同学们对法治的丰富联想力,最终实现同学们对依法治国、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艺术地使用法庭语言去追求公平正义的创造力。

一个学科的知识、理论、方法与具体的实践、应用如何结合起来,有一句经典的话是这样说的:“我听到的会忘掉,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无论学习何种专业、何种课程,如果能在学习中努力实践,做到融会贯通,我们就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体系,可以牢牢地记住学过的知识。因此,我认为通识课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实践时,最好让同学们分小组合作,这样,既可经过实践理解专业知识,也可以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合作过程中各种能力综合调动起来,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力,组织法庭活动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一切都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收到良好效果。

(三)案例教学、旁听庭审、讨论的教学形式着重培养学生语言思维能力

案例教学、旁听庭审、讨论的教学形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通过向学生展示丰富的典型的具体经验和感性材料,生动地再现事物发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帮助同学揭示现象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丰富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逐步建构和完善思维结构,促进思维不断发展,促进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相互转化,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16.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篇十六

关键词:教学模式;课堂驾驭;学生主体

结合本人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尤其是去年一年的初中历史教学,我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面对活泼可爱的学生,如何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在有限的历史课堂中,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获得有效的教学成果,是需要我们历史教师长期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结合两则案例对于初中历史教学做一点反思。

案例一:一天,去初三(19)班上课,讲述的内容是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5课《为“民主”“共和”而战》。走进教室后开始了正常的上课状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的一步一步的进行讲解。整堂课的教学模式就是:给出题目,学生自己看书找出最基本的知识点,然后我来进行梳理。对于重难点的问题,我来设问,学生答不上来的,我自己进行解答。说实话,对于历史这一门学科,学生刚进入初三,由于初一初二思维的影响,并不是很重视,因此,对于我的提问,基本上没有人去思考,去举手答题。一课快要结束之后我来进行总结,然后下课。初三(19)班,是我开学两周后接手的一个班级,由于对学情的不了解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再加上学生对我的生疏,导致整个课堂异常沉闷,课堂上没有一位学生能够主动发言,也没有一位同学主动提问。我和学生就像机器一样,让他们记录笔记的时候就全体记笔记,其他时间就看着我一个人在表演,完全是一部独角戏。在上课的过程中还有学生在下面小声讲话,逼得我多次停下来整顿纪律。这一课可以说是我教学以来最难受的一课,我想对于学生来讲也是度日如年吧。

案例二:两天后,我再次到初三(19)班上课,这一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处理几份导学案上面的习题。由于上一次的教学失败,这一课我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变。首先每组请一位同学到上面来将自己的答案写在黑板上,这个同学主要是自己举手上来。然后这一组的同学就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大家来找茬”,将自己的答案和本组代表的答案进行核实,不对的找出来,然后自己主动站起来说明理由。最后由我来评判。整堂课就在这样的活动下进行。课堂上面学生们非常活跃,积极主动要求上来写自己的答案,一发现和自己不一样的立刻举手,那45分钟给我的感觉就像是5分钟一样的快。下课后,就有学生围在我身边说:“老师,以后你要是都这样上课就好了。我们喜欢这样的课堂。”

下班后,我就在思索,一樣的班级一样的学生,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结果就是天壤之别。反思后,我得出如下见解。

一、教学观念必须要改变

历史教学不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是言语技能的教学,在以前的课堂上总是过分强调历史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往往就会出现“一言堂”“填鸭式”“满堂灌”这种状况。为此我非常佩服我们学校倡导的“333”课堂教学模式,在不影响自己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教学模式需要改变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不能体现语言的生动性,而多种教学方法可以刺激学生的不同兴奋点,抑制大脑疲劳。计算机辅助教学使教学方法的运用有了广阔的天地。无论哪种教法,其基本出发点都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应当是学堂,是学生学习的天堂。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历史学习的特点决定了讨论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特殊意义。历史课的讨论法应具有更广泛的内容,更自由的民主气氛,不但可以讨论本课的问题,而且可以用历史发表自己的见解,纵论国内国际的是是非非,而讨论课是在考验老师对整个课堂的驾驭能力。

三、对于课堂的驾驭能力

一个好的老师不是看他的课上得多精彩,自己的学识有多渊博,而是看这个老师对于课堂的驾驭能力。课堂纪律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你的课堂让学生做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那么我想就没有那么多的学生放弃这个做主人的机会而采取小声讲话影响课堂的行为了。就算还有小部分人,那么其他同学也会及时进行制止的。

总之,初中历史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变“灌”为“导”,注意师生的双边活动,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的“教”应该服从于学生的“学”,以教带学,以教助学,以学论教,教学过程不单纯是体现教师“教”的过程,而是实现学生“学”的过程,注重教学与学法,课内与课外、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为前提,寓学于乐,乐中求知,让历史课的课堂不再是老师在“动”,而应该是以学生的“动”为主的师生互动。

17.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篇十七

日期:2008-10-08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打印] [评论]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每个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该在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和应用数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一、重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

例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前,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乌龟在钟面形跑道上不紧不慢地爬了一大格(1时),小白兔沿着钟面形跑道马不停蹄地跑了一整圈(60分),可裁判员却最后判定:乌龟和兔子跑得一样快。“啊?”(小朋友们都面面相觑)这个判定可令他们费解了:明明是小白兔跑得快多了,为何比赛结果却是不分胜负呢?就当学生们疑惑之际,教师适时引入教学:“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小朋友一定能解开这个谜。”这下,学生们个个瞪大了小眼睛,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时分的认识之中。短短的40分钟下来,几乎每个孩子都明白了时与分的关系。无可否认,正是这样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巧妙地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得学生对新知识满怀无比强烈的求知欲。

二、重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

马芯兰老师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现代教学论也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的确,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教师打破了以前只由老师在台上做实验,学生在台下观察得出结论的做法,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了充分的动手操作。第一次,教师要求小组学生将圆锥装满水后又把水倒入与其等底等高的圆柱中去,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第二次,教师让学生小心翼翼地将圆柱中的水倒入与其等底等高的圆锥之中,直至三次倒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三倍”;第三次,教师请学生自由选择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来验证刚才的发现。结果,有的学生把橡皮泥捏成的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变形为长方体后进行比较计算,获得验证;有的学生则用“倒沙子”的方法得出同样的结论;更有的学生选用了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做了“倒水”实验,提醒大家注意必须是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才能具有一定的倍数关系。可以说,在这几番“物质化”的操作活动中,数学知识不再那么抽象,理解数学也不再那么空洞。教师这样将数学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活动,轻而易举就让学生对圆锥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这一原本十分抽象的知识获得了相当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后获得的体验是无比深刻的。

三、重自主探索,让学生“再创造”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并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时,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积极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去大胆地“再创造”数学。

例如:教师在教学完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以及减法的运算规律之后,请学生将这些知识联系起来总结收获。其中,有学生提出:既然加法、减法、乘法都有相应的运算定律或规律,想必除法也不会例外吧!对此,教师给予赞赏性的肯定,索性取消了进行练习课的打算,改为要求学生自主探索“除法的运算规律”。一开始,教师发挥引导者的作用,给学生提供切入思考的依据——例题:“商店卖出5箱热水瓶。每箱12个,共收入840元。每个热水瓶售价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在学生顺利解决这一问题后,教师又组织学生出谋划策,讨论接下来该怎样去发现并掌握“除法的运算规律”,学生借鉴先前学习运算定律的方法,决定分三步走:建立猜想——举例验证——出题应用。于是,学生们在小组中一步一步展开了自主学习,最后如愿以偿,发现并掌握了“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这一条运算规律,可谓事半功倍。整个过程中,教师只作了恰到好处的点拨,学生始终循着自己的思考在积极主动地发现、探索,深刻地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他们经过自主探索,“再创造”了数学知识,其成功后的喜悦定然也能激励他们再去“再创造”新的数学知识。相信,这些乐于自主探索的孩子,成功会越来越多,认识会越来越深。

四、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

上一篇:体育馆设计任务书下一篇:招标文件的一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