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教案

2024-07-12

5.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教案(精选3篇)

1.5.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教案 篇一

然而纳粹并非是仅仅靠暴力逼迫这些孩子为所谓的第三帝国参战, 还在上台后的十余年间, 对原本单纯的孩子进行全方位的“洗脑”式的军国主义教育。且看小说中的一段文字:“普鲁士文科中学的环境布置规定为:《美狄亚》挂在一年级甲、乙两班之间;《挑刺的少年》放在二年级甲、乙两班之间;恺撤、马可·奥勒留和西塞罗放在过道里;尼采挂在楼上———楼上的学生已经学习哲学了。还有雅典娜神庙庙柱中楣, 一幅多哥的彩色画。《挑刺的少年》和雅典娜神庙庙柱中楣已经成了世代相传的, 美好而又古老的学校摆设。”美狄亚在希腊神话中被称为“复仇女神”, 纳粹借此鼓动学生要为德国在一战被迫无条件投降而复仇;《挑刺的少年》中的少年被称作“忠诚的男孩”, 纳粹借此要求学生必须忠诚, 忠诚于国家和元首的利益;恺撒、西塞罗、马可·奥勒留都是古罗马帝国雄才大略的君主, 再把希特勒画像与大选帝侯、老弗里茨画像, 恺撒、西塞罗、马可-奥勒留的胸像放在一起, 当然就能在学生心中宣扬征战世界的英雄情结, 并形成盲目的个人崇拜;希特勒断章取义尼采的“超人哲学”, 向学生灌输极端民族主义, 德意志民族是可以奴役甚至屠灭其它劣等民族的;雅典娜既是智慧女神, 又是战争女神, 暗示了纳粹学校教育中对军国主义的崇尚;多哥, 1884年沦为德国殖民地, 物产丰富, 在学校墙壁上挂上画有大香蕉的多哥风景画, 是纳粹殖民主义在学校里渗透的标志。

再看小说中的另一句话:“当这所学校还叫托马斯中学的时候, 门上曾经挂过一个十字架, 后来他们把十字架拿走了, 墙上却留下了清新的棕色痕迹, 十字形。”托马斯, 耶稣十二门徒之一, 先是对主疑惑不信, 后经主多次示爱, 方坚信不疑。这所文科中学以前叫托马斯中学, 门上挂十字架, 说明这曾是一个教会学校, 当局把十字架强行拿走, 这也说明纳粹对学校教育中宗教信仰的清除。而伯尔生于一个天主教家庭, 其中学教育也是在纳粹上台后完成的, 所以这一部分虽是小说家言, 也应当是现实生活的影射。

当一个人的意志以集体的威权再压向每一个孤立的人的时候, 人性的扭曲乃至堕落, 总是难以避免。尤其是一个孩子, 一个单纯而又极富热情的孩子, 当他处于这种处心积虑的“洗脑”式的安排, 他更容易自觉却又可悲的化为狂热“集体”中的一份子, 直至摧残他人, 伤害自己。小说中的“我”听到重炮在轰鸣, 不由地想:“我的上帝, 多么令人宽慰, 令人悦意的炮声, 深沉而又粗犷, 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它无论如何也是高雅的。”“炮声听起来也是那么高雅, 确实是图画书里打仗的模样……”战争教育毫无疑问地直入曾经单纯现在依然幼稚的孩子的内心深处, 以至于“我突然想到:倘若我果真是在母校, 那么我的名字也将刻到石碑上去;在校史上, 我的名字后面将写着:‘由学校上战场, 为……而阵亡。’”其实“我”并不知道为什么而阵亡, 战争本身就是毫无意义, 荒诞无稽的。“我”最后在战争中失去双臂, 失去右腿, “猛地仰面躺了下来, 因为我不能支撑自己”。伯尔在《莱尼和他们》中说:“命运压不垮一个人, 只会使人坚强起来。”而我们在这篇小说中却看到了被无情的命运碾压而过的主人公, 一个身心俱伤的孩子, 他如何去面对未来的漫漫长夜。

“集体”的恶, 未必知道自身是恶。只有鲜活的个体, 才有善与恶的反省。然而这篇小说里的“我”的反省深度还是极其有限的。“我”在多哥风景画的香蕉上写上“多哥万岁!”, 到门房比尔格勒那里冒险的抽支烟, 只是一个年轻人的玩世不恭, 只是对“森严”而又单调的集体学习生活的叛逆, 对纳粹、侵略战争的本质未必有清晰的认识。这正是悲剧所在, 荒诞所在。成年人对于这个世界的恶, 顺从即是罪。?但我们无法去苛责一个孩子, 他已是受害者。

荒诞不仅是小说的艺术, 还是生活的本质。现实生活中的诡异、荒诞程度有时候远远超出了小说家们的想象。二战后期德国的婴儿师几乎全军覆没, 所以教训不只是存在于伯尔笔下的小说, 它就是德国的历史。伯尔作为德国废墟文学的代表作家, 确实在小说中展示了对时代的广阔视野。这是遵循了狄更斯、巴尔扎克以来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

摘要:文章主要讨论纳粹军国主义教育在小说《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中的体现, 主人公因被迫裹挟于战争而带来的痛苦和怀疑, 探讨了伯尔这篇小说看似荒诞的篇章构思背后的现实主义视野。

2.5.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教案 篇二

设计时间:2012-11-21 授课时间:2012-11-28 主备人:--教学目标: 能够体会战争对人和人类文明的巨大戕害,从而对战争和人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体会设置悬念在小说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设置悬念的重要作用;主人公“我”的心理历程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战期间一位失去了儿子的母亲为她战死的儿子写下了这样一句墓志

铭:“你走了,国家失去的仅仅是一个士兵,但是我失去的却是整个世界“战争究竟是什么?是来自死亡的恐惧还是子弹在身体里面翻滚的痛苦?我觉得都不是战争摧残最多的应该是人的心灵,不管战胜还是战败,不管正义还是非正义,最受创伤的永远是你我这样的平凡人然而世界上的枪炮声还没有停息,生命依旧在流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让

我们带着人文关怀的精神来看看战争中一个17岁少年的内心世界。

二、作者介绍:

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二战爆发,伯尔被征入法西斯军队服役。1947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开始成为专业作家,他希望通过小说使人们从恐怖的战争中认识过去,清算历史,在痛苦的回忆中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他的作品另有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1950年),长篇小说《亚当,你到哪里去了?》等。它们揭露和批判法西斯侵略战争,以被迫充当炮灰的普遍德国士兵的遭遇,反映了德国人民的苦难。这些作品的基调灰暗、抑郁,把战争渲染成一场抽象的人与命运的搏斗,结果是人的毁灭。

三、整体感知课文

(1)通过浏览全文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同学回答)

明确:在一个由学校改建的战地医院里,一个现在的德国伤兵,以前这个学校八年级的中学生,始终想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自己受了什么样的伤

(2)小说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当然有的时候高潮和结局是和二为一的那么按照小说的发展线索,请你根据情节的发展把全文分成三个部分,划分并说说每一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学生回答,板书)

明确:第一部分(1-15)“我”受伤被送到了战地医院

第二部分(16-45)“我”怀疑自己送到的战地医院就是我三个月前就读的学校

第三部分(46-53)“我”终于确认手术室就是我三个月前读书的地方

四、从设置悬念的方面来剖析课文

(1)大家关注一下本文的题目,老师读完整篇文章既没有发现有流浪人的角色,也没有发现斯巴达的影子,这篇文章只是说一个伤兵在诊治途中的所见所想,那么文章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好像和文章一点关系的题目?(学生基本不会回答,或者是读注释,这个问题主要是为了引出下面一个问题)(2)既然大家都不是很了解,我们先放一放,先思考另外一个问题,这个17岁的少年士兵是怎样走上战场的?是主动的还是被逼的?(提问,学生回答,具体语句见书本划线处,第三十五段)

提示:可以在第二部分中找一找,看看文中的“我”对待炮火,对待生死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是不是和我们一般人一样

明确:是主动的从三个方面看出是主动的:a:对炮队和火光的赞美

b:他很想成为烈士(3)这个17岁的少年想成为烈士,在赞美炮火,他已经完全没有一个正常的17岁的少年该有的想法,那么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这个少年为什么内心深处会有这样的想法?难道是与身俱来的吗?(提问,学生回答,原文在第49自然段,老师写下那句口号的态度)明确:不是的,是传授的

附加:如果学生回答是老师传授的,那就进一步问,老师的这样的想法是不是也是突发其想的?他自己是不是真正愿意?明确:也是不愿意的,也是的被逼的

(4)那么可见,老师与学生都是法西斯宣扬军国主义,宣扬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牺牲品,他们并没有思想上的自由,完全成为被法西斯利用的工具法西斯用了很多方法,但是文中仅仅用了一句话“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句话为什么会取得那么大的效果?(与同桌讨论一下,提问发言)

明确:因为当时德国与斯巴达有着相同的国情,都处于战争的状态,但是斯巴达是在受到波斯侵略的情况下奋起反抗,死守自己的国土,但是法西斯是在对外扩张法西斯正是利用了当时年轻人的无知,借爱国之语欺骗他们加入到战争的行列,成为法西斯的炮灰

(5)通过以上的分析,请一位同学总结一下,文章为什么要用《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题?(提问,板书)

明确:a:放在这篇文章中与其真实的含意形成鲜明的对比,讽刺法西斯的残忍,利用学生的善良和无知

b:在题目中就设置了巨大的悬念,让读者自己在文中揭示谜底是什么(至此解题完毕,文章的主题基本被揭示)

(6)至此,我们明白了作者为何要用《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题,题目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悬念,让读者始终带着疑问阅读,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心始终被抓的紧紧的,这样的悬念文中还有很多,请你试着找出一两处说一说(请同学发言)

3.5.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教案 篇三

一、作者简介 见书下注释

二、弄清故事的基本要素

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

三、研习文章

1、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按小说的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开端: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这一部分是情节的开端。小说显示了以下信息:

战争惨烈:城市成了一片火海;运送伤兵的汽车上有的人已经死了;这所战地医院是所学校;“我”受了重伤;“我”在迷糊中看到了学校的环境布置。

此时的“我”是什么样的状态?“我在发高烧,浑身上下到处都

疼。头疼,胳膊疼,腿疼,我的心脏也发狂似地乱跳”,因为注射了麻醉药,受了重伤的我并不知道自己的伤情。他从战场上被抬到这儿,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在这一部分,突出描写学校过道的陈设:墙上的一幅幅画像,人种脸谱,复制的凯撒等人的胸像,多哥的大幅风景画„„为什么要详写这些内容?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知道这是一所学校,可是美术教室成了什么样呢?“散发着碘酒,粪便,垃圾和烟草的气味,而且喧闹得很”。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和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十七岁的学生却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这种荒悖的结果正是作者想要展示的。

第二部分:(“这一切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发展:写“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在美术教室里,“我”开始疑心伤兵医院就是自己的学校,努力地回忆自己所见到的一切。“我”在学校里生活了八年,而上战场才三个月。根据我听到的叫喊,根据我看到的画像和胸像,我判断出自己是在故乡的一所文科中学。

炮声轰鸣,大火在吞噬城市:“透过遮光窗帷,我看见了熊熊大火。黑色的窗帷外,夜空里红光和黑烟交织,就像添上新煤的炉子。我看

见了:是的,城市在燃烧。”——在这样的时刻,“我”在想些什么呢?“我”的精神状态如何呢?

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坚持认为炮声是“令人惬意”、“深沉而又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炮声听起来也是那么高雅”;他甚至还有点“壮烈”的想法,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青史留名。——然而,伤疼使他回到现实。这个年轻的伤兵不知道自己的伤势,疼痛让他大喊大叫。人物幼稚单纯的性格在这里展现出来。

在疼痛和胡思乱想中,“我”想搞清的是两个问题:到底受了什么伤;现在是不是在自己的母校。他的回忆始终显得没有什么把握,这是因为他的伤重,发高烧,思维混乱,而环境昏乱错杂,他这样的小人物的生命简直无足轻重,没有人来关心他的苦痛。

第三部分:(“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高潮、结局:“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教室。

“我”被抬进木板后的手术室,在看到十字架印痕时,短短的一秒钟内,“我突然回忆起了这一切”,因为这是无可替代的印象。而更让“我”震撼、“惊骇万状”的,是看到了黑板上自己留下的笔迹!(“我认出了我的笔迹,这比照镜子还要清晰,还要令人不安,我不用再怀疑了,这是我自己的手迹!”)一切无可置疑,我就是在自己的学校就是在自己学习的教室,而黑板上留着三个月前,自己用七种字体写下的同一句话!

教师命令学生学写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个典故原指希腊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以此暗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我”能死死地记住这句话,并凭借这一句话肯定自己现在就是在母校,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令他“惊骇万状”的事还没有完结,又一个悬念结束了:上了手术台,在打开包扎之后,发现:“我失去了双臂,右腿也没有了!”——

也就是说,四肢仅存一肢,一个八年级学生的战争结束了,一个八年级学生的英雄梦完结了。年轻的学生再也不能对战争满不在乎,再也不能摆出潇洒的模样,他“猛地仰面躺下”、“失声呼叫”,等待他的是对死亡与残废见惯不怪的医生的冷漠,高潮出现的同时,也就是结局。同时,“我”也认出了门房比尔格勒。“我”真正地回到母校了。

2、文中的“我”一般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文中“我”的叙述给人造成怎样的悬念?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给人造成的悬念是――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

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17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受的什么伤?为什么有点神志不清?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在“我”的叙述中得到体现,而小说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产生强烈的震撼,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最全面的昭示。

3、找出有关学校环境布置的描写,说明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

明确:学校环境描写见教材P56-57 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

被送回自己的母校,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

4、《流》中主人公对于战争的认识是什么?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表达了对战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说说你的理解。明确:《流》中的“我”虽然因伤回到临时的战地医院接受手术,但并未表现出对战争的憎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甚至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青史留名。

通过这个人物作者揭露和批判了军国主义战争。

5、从人物的叙述中,你能感受到“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从人物的自述话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

四、小结

1、在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作者巧妙地把一名德国伤兵安排在已临时改为战地医院的他的母校,让受重伤的他在昏昏沉沉中看到先前读书时军国主义教育的痕迹,从而暗示了民族灾难和个人不幸的根源。在这个伤兵身上,作者真实地概括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从而反映了战争的惨无人道,反映了牺牲者所处的绝境,以及整个被战争败坏了年轻一代的无可奈何,在当时的德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作品对战争的原因有所揭露,含意深刻。

2、这篇小说的构思巧妙,作品的主题是反战,作品的视角独特: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伯尔善于用内心独白和回忆来展示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不是回到了母校,自己到底伤在何处,小说自始至终,都在描写“我”的内心活动,无尽的痛苦和困惑也感染了读者。

成功的环境描写烘托了小说的主题。作者把人物放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来表现,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

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

人物形象。虽然是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但是我们从人物的自述话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

五、比较阅读:

1、两篇小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明确:《一个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中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索科洛夫只想过太平的生活,这个要求并不高,但是战争摧毁了他的全部生活;《流》中的“我”根本还没有长大,就被赶到炮火之中,战争夺去了他的肢体,也结束了他的青春。

2、两篇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了不幸,但有所不同,请作比较。

明确:对参战目的的认识上――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流》中的“我”受了欺骗,没能认清法西斯侵略的本质。

对遭遇战争不幸的态度上――索科洛夫是悲伤的,《流》中的“我”则显得比较麻木。

在对生活幸福的珍视上――索科洛夫比《流》中的“我”更加珍视幸福。

3、两篇小说都用了“自白”的形式,但又有不同,试作比较。明确:不同之处是:《遭》中索科洛尼是在和别人交流;而《流》中“我”是内心独白,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世界交流。

六、作业:

1、《一个人的遭遇》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有许多描写

画面感很强,根据你的理解和想像,选择你认为比较能把握的一些内容,改编成电影剧本的分镜头,和同学交流。

明确:如《一个人的遭遇》中,索科洛夫回乡面对成了弹坑的故居,向儿子告别,认凡尼亚为儿子,关于“皮大衣”的对话等等。《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汽车到达伤兵医院,走廊的布置,消防队员喂水,黑板上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字样等等。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愿望,安妮最大的愿望,是做记者或作家。那么,《一个人的遭遇》中的索科洛夫呢?《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呢?请想一想,这些普通人原来的生活是怎样的,战争又是如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曾有人批判《一个人的遭遇》,认为其“渲染战争恐怖,鼓吹和平主义”,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本专题文章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明确:《一个人的遭遇》中的索科洛夫与世无争,就想过太平的日子,然而全家死于炮火,只剩孤身一人;《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虽然有点“另类”,但是炮火夺去了他那握画笔的手。普通人本来都有自己的人生设计,但是战争破坏了一切,包括他们最平常的梦想。

“战争恐怖”不是“渲染”出来的,而是客观存在,这种所谓“恐

上一篇:情人节发朋友圈的祝福语下一篇:培训质检部岗位职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