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曲优秀作文

2024-09-16

三部曲优秀作文(精选20篇)

1.三部曲优秀作文 篇一

大年初六,我来到荆州旅游,这里比宜昌稍微冷一些,这不,到的第二天,就开始下雪籽,现在,和我一起来进入雪的世界吧!

赏雪

大年初七,我跟着莉莉姨和表妹果果一起去六合垸看望舅爷爷,我们下楼一看,天空中下起了雪籽,王叔叔开车送我们,车把手都被冻住了,屋顶上挂着几寸长的冰柱,上了车,果果摇下车窗,只见车窗外一层薄薄的冰,冷风呼呼吹进来,冻得我们只打哆嗦。王叔叔把我们送到车站,就去上班了,这时,雪籽越下越大,果果的帽子上都是雪籽,我拿起一颗黄豆大的雪籽,但在我心里,一粒粒雪籽变化成了一片片美丽晶莹的雪花,纷纷扬扬飘落下来。

雪中漫步

大年初九,我来到姨奶奶家,下午,天空中飘起了雪花,我和果果都十分的兴奋,迫不及待地想下去,这时,雪雪姨要去超市购买鸡蛋和奶茶,我和果果打着陪她去超市的名义想下去看雪,刚下到楼梯,雪雪姨就要我去拿把伞,我上去拿了把伞,又全副武装了一下,急匆匆的下去,雪雪姨已经走远了,我们为了追上她,急忙收起伞了跑,雪打在脸上,怪疼的,里面夹了雪籽,终于赶上她了,买完了奶茶、鸡蛋,这时外面的雪下大了,风也刮的越来越猛烈,我手中的伞一不留神脱了手,风把它刮的越来越远,我奋力追赶着,哪想到我耐寒能力不强,穿了7件,浑身上下包的像个粽子,跑起来也是十分吃力,果果在后面大声的笑着,我跑了一百米才把伞追回来了,当时我看着路人的目光,恨不得找条缝钻进去,进了小区,我踩在路边松软的雪上,十分舒服,我仰起头,看着天空,突然有一片雪花飘到了我嘴巴里,十分清甜,这时,天空已经开始飘鹅毛大雪了,十分的漂亮。

打雪仗

大年初十是我在荆州玩的第五天,也是最后一天,早上起来时,下面银装素裹,十分美丽,整个世界都变成了雪的世界,大地穿上了白色的纱裙,更添了一分美丽。下午,我和婷婷姨、雪雪姨、庆庆姨、翁叔叔和果果一起去车站,我没走几步,就受到了雪雪姨和庆庆姨的强烈攻击,我和果果立马抓起一旁的雪还击,雪雪姨和庆庆姨一队,我和果果一队,我看到旁边有辆汽车,上面都是雪,于是抓起一把,搓成一个大雪球,一打,正中目标!我们边走边打,一会儿我们离开了“弹药补给地”,走在后面的雪雪姨和庆庆姨抢到了这片“风水宝地”,开始猛烈还击,旁边没了“弹药”,我们只能跳着躲避攻击,我和果果身上都中了不少雪球,于是我们制定了一个“复仇”计划,第一套方案:我们每人搓上一个大雪球,足够大,足够硬时再打。我把雪球搓的又大又结实,奋力朝雪雪姨砸去,没想到她灵活地躲开了,我气的直跺脚,我和果果制定了第二套方案:我去收弹药、搓雪球,果果来打,等她们松懈下来从背后攻击,过了5分钟,我断定她们松懈的时候,一声令下:“打!”哪知果果的力气小,而且又不准,一个都没打到。远距离攻击不到,我们就只有近距离攻击了。于是,我们又制定了第三套方案:一人搓一个大球,在她们身后不远的地方砸。我们终于砸中了,我和果果击掌庆祝,汽车站也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迎来了。

雪的世界是美丽的,纯洁的,洁白的,无暇的,雪的美丽是自然的,大自然可真奇妙!

2.三部曲优秀作文 篇二

其实,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同其它语文教学活动一样,也应该着眼于学生,立足于课堂, 从培养兴趣、养成习惯、教给方法入手提高学生的能力。具体说来,有以下三种途径。

一、筑渠引水,让学生有话可说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 学生每天都在学校、家庭、社会中体验着丰富多彩的生活,释放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有意无意间积累经验不断长大, 但为什么在写作时却总是找不到可写的东西,无话可说呢?这说明生活经历不等同于写作素材。如果说生活经历是一池水,那么写作就是把池中的水取出来。现在的问题不是没有池水,而是没有把池水引出来的渠道。因此,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筑渠引水,把平常不注意的生活经历选取出来,使之成为写作的素材。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选材立意,找到情感的触发点。比如面对“幸福”这一话题,可以引导学生多方面回忆联想。从空间角度说,可以想想家庭中,爸爸妈妈为你买新衣服,爷爷奶奶送你生日礼物;学校里,老师对你的鼓励,同学对你的帮助;社会上, 公园里年轻的父母教孩子蹒跚学步,图书馆中如饥似渴地阅读等等。从时间角度说:可以想想早晨妈妈为你冲牛奶,春节一家人吃年夜饭,假期里到外地旅游,以及小时候那些幸福的事儿。 从不同视角说,可以写个人或群体的幸福,别人的幸福或不幸对自己的触动,甚至古代人与现代人不同的幸福观等等。这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思考的过程就是为引写作之水而筑的渠。 在多次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找到写作素材后,学生会不自觉地运用这种方法去立意选材,写作也就渠成水到、自然而然了。

另外,还要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关注生活的习惯,特别是要留心生活中的细节,勤思考、勤动笔。还以“幸福”这一话题为例,有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只有“妈妈送自己上学”“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这样的材料。这除了有不会发散思维,不会立意选材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对生活不关注,没有把生活体验变为写作的素材。要想让文章立意新颖,情真意切,就要关注生活,经常思考,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只有关注到新疆暴恐事件,才会有“在安定的社会中生活是幸福”这样深刻的立意;只有注意到不懂音乐的妈妈每天默默地陪自己练琴这个细节,才会写出“静静的母爱是幸福”这样情感真挚的文章。朱熹曾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确实,写作一面要筑渠引水选取素材,一面要有源头活水补充素材。写日记正是积累写作素材的好方法。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每天写日记,但不要做过高要求,不要让日记成为负担,千字不嫌多,百字不嫌少。当写日记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时,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就再不会愁眉不展、苦思冥想、无从下笔了。

二、日积月累,让学生有词可用

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另一个问题———“词穷”。明明想好要写一件事,表达一种思想,却找不到合适的词,写出来的东西干巴巴的,与美不沾一点边,只能慨叹“词到用时方恨少”了。那么,这些美词佳句从哪儿来呢?从书本中来,特别是从课本中来。我们的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都是名家名作,文质兼美,堪称语言学习的典范。因此,我们要重视课本,充分利用课本。 不仅从中学习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还要积累精彩语言,学习潜词用句。古人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之说,就是这个道理。

这里要明确一点,粗略看过成过眼云烟不是积累,只有记在头脑中能拿来灵活使用才是真正的积累。既然积累是日积月累,那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而要坚持经常,逐渐形成习惯。 为了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我们提倡利用课上三五分钟时间记忆,只记课文中的经典语句, 不求多,一段几句均可。老师要作具体要求,有布置有检查。这样日日记,课课记,如果从小学一直记到初中毕业,九年中可以记多少东西啊! 有时候这课上三五分钟的记忆可能比老师天花乱坠的讲解更有用处。此外,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推荐他们多看些课外名家名作, 不仅要了解大体内容,还要对描写优美、用词生动、含义丰富的语句反复品读,领悟其精妙,最好能记下来。这样“闲时记来用时取”,就不会再为词不能达意而苦恼了。

三、教给方法,使学生有章可循

做任何事都有一定的方法,写作文也不例外。审题立意有法,谋篇布局有法,修改润色亦有法。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有计划、有步骤地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

2011版语文课标实施以来,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每个单元后的写作不再和综合性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安排,而是有了自己的训练重点,形成了一定的序列。不仅重视写什么的问题,更关注怎么写的问题。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在教材的指引下,有侧重地教给学生写作方法,上好作文指导课,避免目标不明、不见效果。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结合实际开发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活动。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从生活中学习写作”,完全可以结合刚刚结束的新生入学军训生活进行,让学生忆军训、说军训、写军训,让他们感受到写作来源于生活, 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出来就是作文。

另外,对于写法的指导方式也是灵活多样的。可以通过作文指导课讲练结合,也可以在作文讲评课上以师生作品为例进行,还可以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由读学写。例如,在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时,就可以结合《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进行。文中的“小”是指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地爬下悬崖这件事。“大”是指作者所感悟到的人生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 一步一步战胜小困难,最后就能战胜最大的困难。学完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写一个片断,通过一件小事悟出一个道理,表现一个大的主题。再如学习“作文修改”时,则可以利用作文讲评课, 选出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从选材立意、 文章结构、语言修饰、语法错误等方面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步骤与方法。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学生主体观,发挥好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的养分,让生活触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与热情,使其想写;要引导学生形成阅读与积累的习惯,有丰富的语言文字储备,动笔能写;还要让学生知道写作的一般程序,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让形式更好地为内容服务,达到会写并写好的程度。需要注意的是,此“三部” 非彼“三步”,它们不是写作教学的三个阶段,而是作文教学中不可分割又有所侧重的三个方面,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同步进行。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语文教师付出长期的辛勤劳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摘要: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中,作文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教师不愿上作文、学生不想写作文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无词可用、无章可循。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加以解决:一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散思维,找到情感的触发点,让学生“想写”;二是日积月累,充分利用课本,提高词语储备量,让学生“能写”;三是教给方法,加强写法技巧指导,使学生写作时有章可循,达到“会写”。

3.作文教学三部曲 篇三

【摘 要】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然中学作文教学可以说是各吹各的调,作文教学低效。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必须激发他们的情感,创设成功的机会,拓宽写作天地。

【关键词】 学生 作文 兴趣 情感 天地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然中学作文教学可以说是各吹各的调,作文教学低效。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必须激发他们的情感,创设成功的机会,拓宽写作天地。

一、激发学生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是从学习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的。对于每一个语文学习中的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自我,应重视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受情绪因素影响的,教师自身要有良好的情感修养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好别人的情感。”作文教学中,老师既要深化自身的情感,又要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情感。

学生的作文,往往无病呻吟,言之无物。有的不说真话、实话,有的对老师存有戒心,不愿向老师倾吐真情实感。要引导学生写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教师必须注重与学生情感上沟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人是社会的人,学生也会在社会、学校、家庭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惑。教师要关爱学生,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为他们排忧解难,拨开他们心灵的迷雾,指引他们走好人生的道路。教师平时给学生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触动他们的情感,使他们在作文中抒写生活,吐露真情。这样,师生之间有了真挚的情感,学生更愿意接近老师,向老师袒露自己的心声。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能“花径幽长香袅袅,暖风吹兰意芳菲”,才能充实感人,才能动人心魄。

二、创设成功的机会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使学生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望劳动付出后有收获。作文教学中,应珍惜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积极给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不断地让他们尝试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他们写好作文的自信,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作文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根据不同水平的作文,给他们寻找成功的机会。我利用班内、校内的报纸、黑板报、演讲等阵地,让一些学生的作文得以展现;通过征文、作文竞赛、报纸杂志的发表等形式,让出类拔萃的作品得到成功的机会。这样,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和鼓舞,能够激发他们写好作文的自信心。同时,对周围的同学也是一个极大的带动,形成一种良好的写作氛围。作文成功机会的创设,收到的是鸟语花香、泉水淙淙,收获的是学生写作兴趣的提升,收获的是夜放千树的繁花耀眼,是写作的成功。

三、拓宽写作天地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并帮助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等等。这些描述正是写作的基本要素和内涵,从这点上伸展开去,写作就是要从成全学生的生命出发,断虹霁雨,水波山黛,摄入胸怀,使写作成为学生张扬生命、激扬文字、放飞想象,袒露心灵的途径和方式。张扬个性、长歌吟风雨、抒怀玉关情,才可能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拓宽写作的空间。

创新是空山灵雨,是高山雪莲,是人生存发展的动力,是作文写作的动力和源泉。创新需要个性,没有个性就缺乏创新的本源。作文训练应该是浪漫而富有创造性的,我们应鼓励学生在写作训练的基础上突破常规,寻求变异,拓展思路,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逐渐唤起他们的个性觉悟,激发他们的个性追求。或真诚,或乐观,或宽容,或豁达,或坚毅,或执著,从而形成他们的个性品质。只有把张扬个性放在首位,作文创新才能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要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情感,强化写作领域,给学生一个广阔、自由的写作天地。

总之,作文写作有蛹虫化蝶的痛苦,更有新鸟破壳的喜悦。我们必须激励学生写作的兴趣,激发学生情感,拓宽写作天地。

4.作文评语三部曲 篇四

作文评语是作文教学过程的延续,是师生交流心灵、切磋水平的重要阵地。它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作文水平,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提高作文的能力;又可使学生激发自己的作文兴趣,喜作文,擅作文。在作文评语实践中,我不断地探索,总结出了作文评语的三步曲。

一、前奏曲:一路高歌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学习的良师。”一篇作文下来,学生确实够辛苦的,假使教师再一味地予以否定、批评,学生的沮丧是可想而知的,难怪学生们怕作文、厌作文。我的做法是:

1、正面表扬

对于作文好的学生,老师自然乐于看,但应不忘给予充分的肯定、赞扬。这样会使学生们作文时兴趣盎然,既培养了良好的作文习惯,又不断提高了作文的能力。

例《一件难忘的事》评语:“读着读着,我不禁有了种要哭的冲动,一个多么优秀的学生,为了拉上落在大水坑的小妹妹,自己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在优美文字的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高尚的品德!我仿佛看到你已经变成了一只小蜜蜂,在知识的花丛里采蜜,在品德的花丛里采蜜,在人生的道路上添光放彩,你永远是优秀的!”

2、侧面表扬

这类评语一般用在中等生、后进生的作文中。我们万不可忽视了这一群体,应学会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旁敲侧击,给予足够的表扬。

例《一件难忘的事》(我在一位素有班级调皮王之称的后进生作文评语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还记得吗?那是个下着小雨的下午。你犯了错误后,同学们都用蔑视的目光看着你。而你,把真切的目光投向了我。我什么都没说,示意你坐下┄。下课铃响了,你追上我,递给我一张便条:‘老师,我错了。’你知道吗?从你那恳切的目光里,我看到了你的坦诚,从你那真挚的心里,我看到了你的进步┄┄。抬头挺胸,认认真真作文,端端正正做人,我永远相信你、支持你!”

二、主题曲:优劣并存

学生作文兴趣来了,就不愁写不出好作文。但毋庸置疑,一味地表扬(高歌),老使同学们沉浸在喜悦的氛围中,容易导致部分学生的心理优势,往往忽视或轻视了作文中暴露出来的缺点。因而要结合不同的学生实际,因人而异,给予恰到

好处的批评。或直接指出不足,或间接提示,或提出修改性意见,或否定不可取之处。当然,这些都必须建立在表扬(高歌)的基础之上。

1、直接性批评(鼓励)

对于自尊心较强、有钻劲、上进心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好的学生,宜采用直接性的方式予以批评(鼓励)。

例《一件难忘的事》评语:“读了你的文章,我很欣慰。你终于进步了,但叙述事情的经过时,应该注意主要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描写。比方说,‘我翻开书’可改为‘我高兴地翻开了书,心里早就乐开了花’;‘我哭出了声’可改为‘想着想着,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我的泪水夺眶而出。)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份情谊更珍贵的呢?’等。

2、间接性批评(鼓励)

对于情感细腻、脆弱,缺乏独立精神,不宜直接接受别人批评的学生,可采用间接的方式予以批评(鼓励)。

例:《我的爸爸》评语。“文章中抓住了人物的心理描写,让人读来能置身其中,回味无穷。假使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些就更美了。”

《救救青蛙》评语。“我已经明显感到你进步了。如果能养成作后修改的良好习惯(错别字多),你一定是最优秀的。”等。

三、高潮曲:披荆斩棘

作文兴趣有了,作文习惯养成了,还需通过恰当的引导。结合有机的批评,让学生们在作文中不知不觉地提高。当然,批评一定要得法。教师心中要有权衡度,做到该批评时不手软,不该批评时不乱批评。这样才能起到使学生们在批评中发现自己、提高自己,在批评中奋进的效果。

1、从作文的形式批评

例:“作文中有多处语句不通顺,且不少词语运用不当,真让人担心。下次作文还会有多少类似这样的毛病?”

例:“作文的结构脉络在哪儿,作文的重点在哪儿,简直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今后作文中一定要先确定好作文的主题,灵活地选材,重点处多用一些笔墨。”

2、从作文的内容(思想)批评

作文如做人。千万不可忽视了学生作文中所渗透出来的思想。要能有机引导,从作文中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教育他们做人的道理,使他们牢固树立“品德为先”的思想理念。

例:一个单亲家庭的女生,在作文中写道:“爸爸如何对她不负责,而且还

有了相好的┄┄”我采取了面批的形式。她坐在我的对面,我给她下了这样的批语:“在学校里你是强者,在生活上你是强者,但在爸爸面前你是弱者。因为你爱爸爸,你需要他的关心。爸爸给你关心了吗?给了。冬夜帮你盖被子的是谁,夏日耐心教你游泳的是谁,雨天为你送来雨伞的又是谁,让你上学读书、圆你一个个梦想的又是谁?┄。是爸爸呀!可你在意过他的感受吗?哪有不疼爱子女的父母?┄┄”

后来,这位女孩子流着眼泪离开了我的办公室,情必能动人、感染人、熏陶人。几年实践下来,深切感受到学生们不同了。作文兴趣高了,作文习惯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过去怕批评的,现在“乐意”接受批评。这样作文能力自然而然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令人刮目相看。

(1)评语要亲切。和蔼亲切的评语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写作水平;潦草冷淡的评语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摧残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导致学生对作文失去兴趣,直接影响了语文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在写评语时要尊重学生赏识每一个学生,这对于学习有困难、个性又很强的学生特别重要。我班有个学生的作文句子不通顺,经常弄出笑话,还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我写的评语是:“你的作文字迹清楚,说明你用心了,也看出你对老师的尊敬。我读了画横线的句子,觉得很好笑,你读一读,是不是和我感觉一样?如果一样,你从中有没有悟出什么?”这样的评语既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对他又是一次教育。

(2)评语要发挥“导向”作用。小学生分辨是非能力不强,认识水平不高,作文评语不但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给学生写作方法,还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使作文和做人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要在评改中渗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如果学生用上了课外积累的一些好词,我就说:“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你课外不光看书了,还十分用心地积累,这是一个好习惯。你能够有选择地运用书上的词语、句子,给你的文章增添了不少色彩。望再接再厉。”这就告诉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该做的事情。一次,一个学生在《我的烦恼》中写下了他们组有两个同学打闹,上课后他告诉了老师,老师给他们小组扣了分,又批评了那两个同学。为此,他受到了小组同学的埋怨,他很后悔,为关不住自己这张嘴而烦恼。显然,他这种想法不对。我的评语是这样写的:“虽然你们小组丢了两分,但是你诚实、有正义感的品质是多少分都换不来的。你不但帮助了那两个打闹的同学,也用自己的行动教育了全班同学。我要在班级里表扬你,让全班同学想你学习。这样的嘴不应该成为你的烦恼,应该是你的自豪才对!老师希望你能一直保持下去。”这样的评语提高了学生的品德修

5.军训三部曲作文 篇五

我美好的暑假生活中止于某天下午,那时,我正捧着半个西瓜蹲坐在电脑前看电影。老妈突然走进来,关掉电脑,关掉空调,拉开窗帘,刺眼的阳光瞬间占领了整个房间,恍惚中,母亲大人逆光而站,对我发号施令:你给我去吃饱了喝足了洗个热水澡好好睡一觉,明天早上5点半起床,回学校军训!“啥?”我呆住。“没开玩笑,”母亲大人转身离去,我默哀般向餐桌走去。其实,军训也没什么不好,总比电脑抱走时,我只能可怜地纠结着窝在沙发上看湖南卫视重播了N遍的《还珠格格》强。

进行曲

对我这种闭门不出,常年不见阳光的标准宅女来说,正午灼热的阳光实在是非常严峻的考验,还要保持军姿杵成一根木头似地站立不动,喉咙干涩得就像塞了撒哈拉的沙子,难受得紧。严肃的教官在一旁走来走去,一边纠正不标准的动作。大家注意力都高度集中,认真地完成教官的每一个指令,生怕一不小心做错那个动作而被教官拉出队伍受训。

军训时我就每天心里默念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慰自己,并趁教官不注意,小动一下,轻松手脚,顺便向天翻几个小白眼,指天骂地地过去了三分之一的时间。了解了教官的同学们开始懒散了起来,因为教官刀子嘴豆腐心,大家在训练中越来越不用心,大毛病不犯小毛病不断,就这样,又过去了三分之一的时间。终于到了第七天,教官对我们似乎彻底失望了,不再教导我们。本来就是孩子,怕吃苦是天性,并没有故意气教官的意思,对教官的不理解、埋怨,似乎被抛弃了,想到了教官的辛苦,对自己不够用心的内疚,各种情绪的转换,最后,大家真诚地跟教官道了歉。教官原谅我们,那一刻,突然间觉得自己长大了些。

尾声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想到自己坚持着熬过了军训,心中不免有些得瑟。只是在军训汇报表演上,虽然我们表现得好,但是因为平时其它方面扣分太多,没有拿到奖项,颇为遗憾。送别教官时,大家哭得稀里哗啦,班上男生女生都冲上去拥抱教官。可惜的是,教官因为哭红了眼,没有平时那么神气。在那关键时刻,我竟然呆在外围感动,没有给教官一个离别拥抱。送走教官之后,在政教处门口的大镜子前自恋一番,眼睛通红,头发有些乱,皮肤被晒得很有层次,衣领衣袖是分界线,黑不溜秋和粉红嫩白的对比鲜明。理了理双肩背包带子,给自己一个微笑,回家!

6.春日三部曲作文 篇六

——题记

初春

气温刚刚开始回暖,我就跑出了家门。初春的滨河花苑甚至有些令人扫兴。树木还光溜溜的,地上的小草颜色还没有全部变绿,但有几株着急的已然换上了嫩绿的新装——从远处看简直像一盘葱花炒鸡蛋。小河有点无精打采地躺在河道上,也见不到一抹亮丽的色彩。但若仔细寻找,你会发现——在楼房的阴影里,有那么几株不知名的植物悄悄地突出了新绿,有几棵小树长出了不起眼的`小芽……生命的迹象在缓缓地复苏,春天暖暖的气息正无声无息地蔓延开来。

仲春

又过了几天,我终于又可以出去玩了。天啊!几乎在一夜之间,花儿都开了,草木也都繁茂起来。小河也不再“蔫头耷脑”的,很小声地唱起歌来。这是春天最舒服的时节。有的树上甚至可以算“花团锦簇”了。一团团小小的花儿挤满了树枝,都快要把枝头压折了。玉兰花也开了,白的、紫的、粉的……还有廊上的紫藤,也开了花。一串一串葡萄似的花儿从廊顶低低地垂下来,颜色深浅不一,像油画上的那样。

暮春

夏天想要来接春天的班了。现在的太阳十分耀眼毒辣,植物们越发兴奋起来,小河抑制不住发自内心的情感,伴着麻雀的鸣叫大声地唱。这是春天的进行曲,欢快而活跃的音符在春日中舞蹈,感染了人们,所以人们总是会面带微笑,聆听这天籁之声。

收尾

7.小学生作文“写具体”三部曲 篇七

单项素描练习宜在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三年级学生中进行。学生初写作文, 往往不知从何下笔, 更不知如何将看到的、听到的、用学过的词汇描绘出来。因而这一训练设计重在指导学生观察, 展开适当的合理想象, 并把观察到的景物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教师在设计素描训练时, 可将习作元素分解, 做到次次有训练重点。这一阶段教师要精心设计素描, 精心组织活动。要详细进行指导后, 再让学生动笔写,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作文就是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体会到“作文并不难”, 使初学写作的学生下笔“有文”。

我曾设计过一次以训练学生写对话为重点的片段:先与学生一起复习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没有提示语这四种对话形式的句式, 并将句式写在黑板上。而后,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向科代表了解作业收缴情况的一段对话。接着我引导学生将对话内容要点理一理:作业齐否?未交作业的原因;老师对未交作业学生的处理意见。继而, 我引导学生分步描述所见所闻所想。这一环节是教师指导的重点, 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词汇、句式表达同一内容;二是提示语要有变化, 引导学生用提示语将长句断开, 分为两句;三是引导学生对语言进行“剪裁”, 万不可“捡到篮里都是菜”;四是引导学生在正确使用描写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基本的表达方法的基础上, 尽可能使用学过的词语及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使所写段落富有文采。

这样的素描训练进行了一段时间后, 可放手让学生运用教师指导的方法观察, 自行习作。

小学作文单项训练点很多, 如动作、心理、神态、语言等等, 可变换内容反复训练。当然, 单项训练要有短小的生活情景做载体, 同时, 这些训练点不可孤立进行, 只是每次训练各有侧重而已。这种训练形式重在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观察, 如何生动地表达, 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 降低了写作文的难度, 能有效地帮助初学写作的学生学会表达, 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惧怕心理。一石数鸟, 岂不乐哉?

读写结合片段训练

学生经历了单项素描训练, 对于如何写具体有了感性认识, 此时便可进行利用教材资源进行读写结合的练习。此练习的关键是选择好读写练习的课文片段, 即须写法典型, 学生可仿。教师要在正确解读教材后,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 寻找课文中读写结合的最佳结合点, 巧妙地进行设计。当然, 阅读、写作在教学时既各成独立的体系, 又互相补充, 相辅相成。也就是说, 阅读不只是为了作文, 作文也不只是依赖阅读, 对此, 教师应当了然于胸, 阅读中不忌渗透作文, 作文中不忘阅读。

在实践中, 我觉得以下几种训练形式较为有效:词句扩写, 句式填空, 课文续写, 拓展想象, 内容改写, 看插图写段, 演示仿作, 读后感言, 采访实录等。如《秦兵马俑》中有一段话:“每一件兵马俑都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仔细端详, 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垂, 若有所思, 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 神态庄重, 好像在暗下决心, 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 勇武干练, 好像在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 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我引导学生想象兵马俑的其他形态, 写一两个省略了的兵马俑的样子。有个学生这样写道:“有的微皱双眉, 紧闭双唇, 好像正在斟酌一项作战计划;有的双手合抱, 面带微笑, 好像按捺不住打胜仗时心中的激动……”还有学生这样写道:“有的昂首挺胸, 嘴张得足可以塞进个鸡蛋, 好像正在指挥部队前进;有的半蹲着, 手上似乎拿着一支羽箭, 好像随时准备射出去……”学生写出的片段竟无一例完全相同。

一件事写作训练

在进行了前面两项段的训练的基础上, 这一阶段是让学生进行篇的训练, 适用于四五年级。在此, 我们首先要明确, 小学生的作文篇章训练最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会把一件事写具体。会具体写一件事, 就会写几件事 (几件事的作文, 只要一件详写, 其他略写) , 就会写人, 就会写想象作文 (活动也可看作是事情) 。写人需要通过事来表现, 想象作文必须通过人或事来表现。其次, 要通过训练让学生知道各类文章的基本结构:写事文章的开头简洁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 接着重点写事情的经过, 最后写结果。而写人的作文开头一般要写人物的外貌, 点出人物的某个特点或品质, 然后用一件事表现他的这一特点或品质 (也可不写外貌) 。第三, 积累素材。小学生的素材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留心生活, 丰富个人体验;二是博览群书, 从中获得借鉴。其中, 学会从生活中选材是最重要的。唯有写生活, 写“真”, 才会使文章有真情实感, 才会使文章有鲜活的内容, 才会富有灵性。这就要求学生用学过的观察方法, 自己观察生活, 书写生活。此时, 教师要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审题、选材上。具体说就是引导学生根据题意从记忆的仓库里筛选适合的材料予以表达。下面这篇习作就写出了学生自己的生活。

值勤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 我在校门口值勤。忽然, 我看到一个小妹妹没戴领巾。哈, 等了半天, 终于“逮”住一个没戴领巾的了!于是, 我想也没想就一个箭步冲了上去, 拦下那个小妹妹, 质问她:“你的领巾呢?”她看着我那严肃的神情, 似乎害怕极了, 吞吞吐吐地说:“我……我是一年级的。”啊!一年级的!“一年级”这三个字把我怔得目瞪口呆。过了一会儿, 我才羞愧地说:“真是对不起, 小妹妹, 我不知道你是一年级的, 你可以走了。”

望着她的身影, 我惭愧地低下了头, 后悔自己没有考虑一下她是不是一年级的, 就迫不及待地质问她。想到这儿, 我不禁有些担心了, 我怕那个小妹妹跟她的伙伴说起这件事, 我更怕其他人把这件事告诉班主任张老师, 被张老师“炒鱿鱼”……

值勤结束了, 我闷闷不乐地回到了教室, 这件事使我脸上一天都没了笑容……

这件事也给了我一个启示: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要先考虑一下, 不能性急。

8.小学作文创新“三部曲” 篇八

第一部:打好扎实基础——重视学生的积累

积累是创新的基础,厚积薄发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积累,才能有创新的可能。积累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比如可要求学生人手一本随笔本,分社会见闻、热点透视、四季风景、校园之声、家庭生活、人物写真等专栏,随时记录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让学生在有计划的作文序列训练中,持之以恒地积累写作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细心观察和真切描绘,以各自独具个性的眼睛地观察,用独具个性的耳朵去倾听,用独具个性的心灵去体味、感悟,在自己独特的经验世界里自由地驰骋想象,从个性出发去理解、评价,学生就能写出独具个性的文章来。

第二部:认准一个关键——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

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谈到:“我们的创作没有激情是不行的,一个作品要写好,它就应当是从作者的心灵里唱出来的。”一且学生对作文怀有极大的热情那就是作文教学的最大成功。在作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

1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学生要玩得有趣,玩是儿童健康发展身心的主要方式。玩不仅是学生放松身心,劳逸结合的形式,也不仅能增加作文的素材,是认识自己和周围事物的主要渠道之一,更是他们亲近大自然,亲近生活的场所;是发挥潜能,增进学识、锻炼能力、发挥创造的学校。

2要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老师上课要上得有趣。作文内容要有趣,要让学生写他们感兴趣的作文,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玩抢椅子、吹鸡毛、贴鼻子等游戏;做一做烧不破的手帕;编一编《新一代的龟兔赛跑》、《孙悟空搞发明》故事等。

3要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应让学生品尝作文成功的乐趣。教师应该把奖励当作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催化剂。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写了那么多的作文,总有几篇相对写得较好的,可以对他们加以赞赏,并介绍给同学们看。教师应以多表扬、鼓励,少批评、少指责为原则,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应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的好作文得以较广的传播,这对启发写作兴趣无疑是大有裨益。

第三部:树立两个意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

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生动活泼地发展。在课堂上营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人人自由争辩的气氛,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的机会,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积极思想活动中发展思维。同时,教师动情入境,感染了学生,学生进入情境后同样感染了老师。这时,老师不是居高临下地“教”学生,而是以自己的心和学生的心碰撞、交融。当师生都进入了这种心理状况时,就会引发学生的想象力,激活思维,诱发创造力,一些非逻辑的直觉思维如顿悟、灵感就会接踵而来。

意识配行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不囿于教师的思想,学习中大胆想象,逐步形成创造性思维,使创新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是双线并进的,两者都需要教师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进入无拘无束的状态。当学生进入自由、自觉的精神状态时,大脑得到解放,有时会进入顿悟的心理状态。可以说,只有当儿童在课堂上真正是自由而充分地发展时,创新意识才有可能产生。试举一例:语文课上,同学们正安安静静地思考王老师的问题,教室里鸦雀无声。“咚、咚、咚”一阵微弱的敲门声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吱”门开了,教室里顿时炸开了。“哈哈哈……”“怎么会受伤呢!”“哎呀,可惨了!”……同学们个个伸长脖子看热闹。原来,张炎同学不知怎么把手摔伤了,伤得可不轻呀!悬着的左手臂上包扎着层层纱布。

9.考试三部曲作文 篇九

早上我吃过早饭,急急忙忙地跑向学校,准备迎接期末考试。走在走廊上,看到各个班的同学都在紧张地复习着,我更是加快了步伐,向考场跑去。

教室里已经来了许多同学了,有的同学在认真的读书,大概还没有准备好吧,有的同学正在七嘴八舌的谈论着今天的考试,瞧他们那兴奋劲,大概早已备的很充分了吧?还有个别的同学手里拿着笔,不停地在胸前画十字,好像在为自己祷告,我不知道该复习些什么,打书包放在座位上,书也没有拿出来,就和同学谈论起来,真希望考试的时刻早点到来。

激战

这次是全年级统一组织的期末考试,各班的学生混合编考场预备铃声响了,被安排到其他班去考试的的同学提着各自的书包,纷纷涌出教室,冲向各自的考场。

我在16班考试,只见露露续续来了许多陌生的面孔,他们迅速地找好座位。不一会儿监考老师走进了教室,带着一副眼镜,严肃的扫视了一下教室,四周后很快就开始发卷了,我双眼紧盯着老师手里的试卷,心里就像揣了一只小兔子,砰砰的跳个不停。

开始答卷了,教室里安静极了,只听见同学们答题时“沙沙沙”的写字声,我小心翼翼地答题着,生怕漏掉一个字。

我终于答完了,所有题抬起头望了望四周,只见有的同学脸都红了,可能是太紧张了吧?有的同学正在扯前面同学的衣服,好像正在求救,有像刚做完题,正在认真检查,可笑的是我身边的一个同学,正急着翻小抄找答案呢,真是应了那句“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我摇了摇头,继续检查自己的答卷。

尾声

考完试,同学们纷纷回到教室,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对着答案。瞧!“嘿,‘十个哥哥’字谜的谜底是什么呀?”“答案是克己复礼的克”“选择题第二题选的什么?”“选B”“耶,答对了”……

10.童年三部曲作文 篇十

童年记乐

阳光洒满大道,微风吹拂河面,好鸟嘤嘤成韵,流水泠泠作响……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亲切,那么自然,那么和谐。而我的童年生活,大多在这样的环境里度过的。小时候的我——一个天真烂漫的阳光boy,无忧无虑,天天和小伙伴们打闹嬉戏,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静悄悄的,草软绵绵的。父母每天早出晚归地工作,而我每天早出晚归地玩耍。那早上刚穿上的衣服,到傍晚就脏得不成样子了,必须一天一洗,这可累坏了母亲。可我还是那么爱玩,可以说我和小伙伴们玩疯了,忘情了,陶醉了……真快乐啊!

童年记哀

终于,不幸到来了,我这只飞翔蓝天,神游美好自然的小鸟被关在一个笼子里面——我上学了。我顿时感到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快乐,感到一种窒息的痛苦。再也无法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玩了,再也无法听那鸟儿的鸣唱了,再也无法感受那溪水的清凉了,再也无法……天天我的四面是一堵堵的高墙,天天口中是一些烦琐的文章、口诀,脸上许久不再出现阳光,笼罩着一层阴云……令我感到悲哀。

童年记惧

虽说初生的牛犊不怕虎,但在我的童年生活中,到处都有我的天敌。小时候的我又是一个胆小害羞的人(现在可不是哦)。每次跟着父亲或母亲出去的时候,那些庞然大物令我望之生畏,例如牛呀、狗呀、羊呀……每次看到它们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拔腿就跑,一口气跑到村外,连头也不敢回。有一次,为了躲避邻居家的大黄狗,放学后竟然绕了很长一段路程才迂回家,因为我怕狗啊。对于陌生人,我才更害怕呢,每次家里来亲戚,我呢,可不去待客,不是躲在房间里,就是跑出去玩,因为我害羞呀。没想到,童年的我还会有畏惧的东西,现在真有点不好意思说呢!

11.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三部曲” 篇十一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一提起作文,不少学生就不同程度地产生“愁”、“怕”、“厌”等心理,还有不少的学生明显地表现出对作文没有信心。因此,在习作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习作素材,通过各种生动、丰富的实践活动,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情感,充分调动他们习作的积极性,使他们对习作产生浓厚的兴趣,由“厌”到“愿”,这是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值得探究的一道难题。近年来,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笔者边实践边摸索,逐渐确立了“指导积累素材——培养说话能力——培养写作技巧”的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三部曲”。几年下来,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出通畅流利、有血有肉的文章来。我的做法是:

第一步:指导学生观察,积累习作素材。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作文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作文是学生生活的镜子。农村儿童有机会更广泛地接触大自然,他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但是,很多学生鉴于年龄关系,不会观察生活,不会体会生活中的趣味,不会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要想让孩子们的作文能够选择有意义的内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必须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积累,帮助其找米下锅,培养习作兴趣。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写作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意识地体验生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发现事物的真谛。培养学生兴趣最有效的办法是广辟园地,丰富习作素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从社会实践中开辟习作园地。教学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认识社会,了解生活,从实践中扩大视野,提高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第二,从劳动体验中开辟作文园地。农村孩子是学习和劳动中成长的,劳动给予了他们许多课外知识,造就了他们勇敢、朴实、勤快、独立等性格,同时也使他们品尝到了许多酸、甜、苦、辣。教师要指导学生留心自己的劳动过程,体验劳动中的真实感觉,燃起他们心中的习作兴趣之火。第三,从日常生活中开辟习作园地。农村学生经常参与传统节日庆典,婚嫁迎娶等活动,目睹新人新事、喜事丧事、丑事恶事,更容易看到人间百态。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引到学生去观察、分析、歌颂新人新事,揭露丑恶现象,学生的兴趣会浓,习作也会百花齐放。

其次,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学生观察的兴趣再浓,不会观察,习作水平也是难以提高的。因此,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时,要根据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观察点,寻找一定的观察线,让他们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第三,让积累成为一种习惯。作文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是一种人文文化的沉淀,是语文素养的逐步形成。而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得心应手,只有读万卷书,下笔方能有神。没有积累,胸无点墨,如何让文章根深叶茂开奇葩?在习作教学中,我将积累放在了首位,我要求学生每人都有一本自己编制的“文集”,专门记录、捕捉身边的点点滴滴,很多学生还给自己的“文集”起了很动听的名字。

第二步,加强口语练习,培养说话能力。

人类口头语言的发展总是先于书面语言,儿童只有说得清楚才能写得通达。因此,作文要遵循从说到写的原则。农村儿童具有“怕生”、“胆小”的共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

1、随意性说话,锻炼学生的胆量。这种训练方法一般放在课外休息时进行。假如,有目的地和学生交谈他们家庭情况:“你家有几口人?都在干什么?”让学生逐一回答后再连起来说一遍。这样,一个简单的《我的一家人》的口头作文就完成了,经常这样训练,儿童和教师的感情融洽了,说话的胆子也大了,也就为课堂口头作文训练打下了基础。

2、鼓励学生大胆说话,敢于争论。农村儿童“怕生”只是一种表象,一旦遇到对抗性的问题,他们也会争论起来,相持不下,各持己见。因此,我就经常表扬那些一向“胆小”但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学生,以此逐步帮他们树立信心,锻炼他们大胆的说话。上课时,我要求学生完整地回答老师的提问,并把几个相关的问题用一段话来表达清楚。另外,语文课前进行说话训练,鼓励学生讲个故事,朗读一段优美的文章都行,让学生都能大胆地说话。

第三步,帮助排除困扰,掌握写作技巧。

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而困难又会使学生的写作兴趣消失。所以,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排除困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让他们掌握写作技巧。

1、搞好阅读指导,提高习作借鉴。由于农村文化生活的缺乏,导致儿童见识狭窄,词汇量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就应努力引导学生学好教材,打牢双基,练好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等基本功,除认真完成编者的要求外,可以推荐他们订阅《科普画报》、《作文指导》等书刊,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加强阅读指导,使他们从课外阅读中广泛涉猎,培养他们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把看到的,听到的好词、好句、好段记下来,写作用来借鉴。

2、指导学生多练,培养写作技巧。鲁迅先生曾说:“自己的作文就是多看多练,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教学中除了认真做好各单元的作文外,还应借鉴每组重点课文对学生进行训练。例如:学习《桂林山水》后,可以练写“我们的校园”、“家乡的小河”、“我家门前的桃树”等,训练学生按时间顺序、方位顺序写景的方法。通过多练,逐步使学生掌握一些写作技巧。

3、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同学们说的话,做的是都是大人们想不到的。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突破教为中心,成人中心,唯考中心,带着童心“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读懂学生的世界,真正做到让学生“我手写我心”。我的做法是:在学生观察、认识、感悟、表达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积极引导学生心灵的真情流露,对于学生作品,无论是对真、善、美的赞扬,还是对假、恶、丑的揭露;无论是对爱的呼唤,还是对情的体验;无论是“指点江山”,还是“评头论足”,都给予充分肯定,积极让学生迈入“自由表达,充分表达,快乐表达“的境界,让学生的心灵诗意地旅行在孩子们个性轻舞飞扬的国度里。

12.作文教学四部曲 篇十二

1.注 重积累 ,还作文养分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道出了积累的重要性。

(1)重阅读教学 ,起范例作用。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与写作是一对孪生兄弟”,“阅读时吸收,写作是倾吐”,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课文是最好的范例。我们首先要注重上好阅读课,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认识,了解、领悟常用的表达方式,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有感情地诵读,通过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培养良好的语感,感悟作者写作时倾吐的情感。

(2)观察生活 ,积累素材 。

叶老说过,生活丰盈,文章就如溪流般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如何让学生走进生活呢? 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田野,亲近自然,积极投身校园内外的生动的生活中体验,引导孩子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勤于积累。如引领学生“常回家看看”。并告诉学生,作文并不是有了华丽的词汇、优美的语句才是“好作文”、“真作文”。只有感人的故事,真实的感受,这样的作文才是好的作文。而且只有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地记录下来,才是“真正的作文”。引领学生“常回家看看”,就是引领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要是自己的感受,什么样的都可以写。如:“妈妈正在烧菜,糟糕,酱油没了! ”这种发生在许多学生身边的小事,经过老师巧妙地点拨,也能写成好的习作的。如:“妈妈见我帮她买来酱油,对我微笑,还高兴地说:‘谢谢你。’妈妈真是客气,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在平时, 爸爸妈妈为我们做了多少事呀! 我可觉得他们似乎理所应当的,我不会在意的,今天……”当学生娓娓道着自己的“家常”,述说着自己的感悟,这难道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作文吗? 通过注重积累,学生增长知识,做好文化语言、生活体验的储备,习作就不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拓 展途径 ,引导技巧

单有知识储备却不懂得如何运用也不行。虽然学生或许能从自己的亲身阅读体验中揣摩品悟些写作的技巧、方法,但总是模糊的、零碎的东西。教师要作适当的点拨、引导,授之以“渔”,厚积薄发。

(1)以说促写 ,常说常练 。

学生说与写有密切的联系,把习说与写作结合起来,能降低学生的习作难度,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习说耗时较之习作少得多,可以经常性练习,从而实现“以说促写”。比如我在班级开设“小树苗广播时间”这一语言训练的语文活动内容,每周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从自己的素材本中挑出最满意的一则素材,要求先打好腹稿,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再随意选出一人作代表到台上发言, 师生再对他的发言进行评价,共同探讨如何把这段落(或段话)说得有条理、完整、具体,然后以此为例,各学生整理自己的发言,再次在小组里交流。时间长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都会增强。

(2)借鉴课文 ,仿写练笔 。

仿写是小学生习作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 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有的选材精当,有的构巧妙,有的立意深刻,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在练笔中模仿借鉴的材料。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学习、分析范文,找准和把握仿写之“点”,使得学生学例悟法,举一反三,在实际运用中习得方法,逐步提高能力。如教学第七册的《卢沟桥的狮子》第二自然段后,可引导学生品悟全段是围绕“真有意思”这个中心词写,先总写,再具体分述狮子的“大小不一”与“形态各异”,并让学生悟出作者运用展开合理想象把内容写具体生动的方法技巧。再让学生由“悟”到“仿”,布置学生观察一处景物,仿照这种写法写“自己熟悉的物品”。

经常进行说写练笔磨砺, 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能技巧,消除如何“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困惑。

3.创 设情境 ,激发热情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 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的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教师要抓住每次作文的特点,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表达冲动。比如描写春天的景物(第六册),先有计划地开展阅读活动,找一些描写春天的文章,积累好词好句,再开展游览活动,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让大自然清新的气息刺激他们的感官。一路上,他们就如一群放出笼子的小鸟一样,欢快地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畅快地发表他们触摸到的、看到的、听到的大自然的一切。回到班级后,让学生进行“我的春天最美丽”说话交流活动,学生个个争着把自己观察到的春天、感受到的春天告诉给同伴。此时,学生大多有“不吐不快”之感,发言特别积极、精彩。最后,我让他们把自己说的写下来。由于有了阅读的知识储备和游览观察的切身体验,学生笔下的每缕微风、每片绿叶、每株小草都写得活生生,富有学生自身独特的发现与体验。

当然,作文激趣的方式、方法很多,比如访问调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等。教师要因题而异,通过巧妙地诱导,恰到好处地点拨,辅之以多样化的手段,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引发学生情感倾吐与交流的欲望,做到“情动而辞发”。

4.多 法激励 ,培植兴趣

学习活动最大的乐趣莫在于看到自己学习的成果。每个学生都渴望自己的作文得到大家的重视和赞同,都喜欢成功,都渴望体验到作文成功的喜悦和无限的情趣。

(1)开要重视 评语的“激励 ”作用。

对学生而言,作文不是别的,它是自己生活的写照,见闻的载体,真情的表露,思维的火花,所以老师应当理解、尊重、欣赏学生习作过程中的个性体验, 努力发现学生习作的闪光点,要舍得鼓励,多写赏识性、肯定性的评语。作文评语是教师与学生心灵间的一次对话, 教师要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用商量、询问的口吻与学生平等、耐心地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从而激发写作兴趣。

(2)开辟多种 展示渠道 ,让学生获 得成就感 。

比如:教师动情朗读被选中的学生的习作;当众褒奖;出示习作中描写精彩的片段或词句;在班级“学习园地”张贴;推荐到校广播室、校刊发表等。

这样,在评语的激励引导、习作的展示评析中,学生不但可以保持一种较长久的写作兴趣, 而且修改作文的能力得到锻炼,使得习作的再创作成为可能,作文能力不断提高。

13.考试三部曲作文 篇十三

早晨,我急匆匆地吃好早饭,来到学校。我路过其他班。他们都紧张的复习着。我来到我们班”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看到已经有很多同学到了,他们认认真真地看着书,我也赶紧加入到了他们的行列里。

激战

开始考试了,我们紧张极了,头上不停流出汗来。老师把卷子发下来,我们目不转睛地看着卷子上面的题目,想想这个题目答案应该这么写呢?”叮铃铃“铃声响了,老师说:”开始写。“正当老师说时我们很多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写了。我还没有做完半张,就已经被前面的”士兵”吓到了。我左思右想,还是想不到。我听到有的人已经写到反面,正翻到后面的声音。我只好绕道走,直接写下一道题目。来到了它们的“大本营”――作文。我反复思考应该怎么对付它。我看了一下时间,啊!不好了时间已经快到了,我立刻动笔写了起来。

尾声

14.暑假三部曲作文 篇十四

NO.1早起做早餐

“叮叮叮”闹钟在7:20准时响起,我并没有因为假期而选择赖床。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我做好一切洗漱工作,便开始烧早餐。我先准备好两片面包,把它们放进烤箱,“叮”随着面包烤好的信号声,我又拿出预先准备的烤肠放入微波炉加热,一切大功告成,现在就等妈妈起床了。“咚”随着敲门声响起,她看到我为她准备的爱心早餐,顿时喜笑颜开,一个劲地表扬我,我听了心里甜滋滋的。

NO2.认真做作业

吃完早餐就到作业时间了,看着那堆积如山的作业,我只得硬着头皮写,按着自己的计划,我的大脑飞速地转着,一会儿看语文阅读,一会儿算数学口算,一会儿又跑着读英语单词,好不容易有休息时间了,妈妈又叫我订正作业,诶,我的天哪!就不能让我有一口喘气的时间吗?

N03.午餐时间到

眨眼间,就到了午餐时间,说来也怪,我的脑子中突然闪出一个奇怪的念头:做菜。妈妈见我跃跃欲试,就让我炒个白菜。我一听高兴极了,拿出菜刀先把白菜切成小块,接着我在锅中倒上油,等锅里的油开始冒热烟,发出“滋滋”声时,我手足无措,生怕油溅到我,赶紧离得远远的,然后小心翼翼地倒入白菜,拿起铲子不停翻炒,等白菜慢慢变小变扁了,我又按照妈妈的指示加入盐和酱油再盖上锅盖焖上几分钟,最后一碗白菜就出锅啦。吃着自己做的白菜,甭提有多高兴了。

15.考试三部曲 篇十五

呜呼, 明天又要考试了, 悲哉!今晚又要“临时抱佛脚”了……

有的小师弟背书, 头像小鸡啄米似的。还有一位同学, 酷爱小说, 一手捧着课本, 一手捧着小说, 左眼瞄一下——“刀光剑影英雄侠胆”, 右眼瞄一下——“洋务运动, 百日维新”。

我也慷慨地买了两节电池, 准备今晚打手电背书 (据说, 打着手电背书效果不同凡响) 。岂止……要知道平日我看过的小说能倒背一遍书名, 可换了课本就没辙了, 唉!大梦谁先觉, 平生我自知。那晚, 我满怀信心为“书本”而生的悲壮, 第一次真正、彻底地体味到了什么叫“书到用时方恨少”, 什么叫“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第二部抄抄抄, 学生的绝招

如今, 考试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化大生产”, 你做第一道题, 我做第二道题;你做选择, 我做填空, 然后集百家大成于一身, 交给老师御览。除此之外, 还有人用手指来传递信息, 如竖一个指头代表选择A, 两个指头代表B, 以此类推, 还有张开巴掌是“×”, 握紧拳头是“√”。

刚才只不过是纸上谈兵, 现在才是动真格的。突然, 一道优美的抛物线从空中划过。别怕, 那只不过是纸团。紧接着又有一道抛物线出现了, 这扔纸的同学, 要么是三分远投, 要么是大力灌篮, 更有一些什么下底传中、头球攻门的高难度动作。

我则喜欢远投——从第三组最后二桌扔到第四组第一桌, 这距离已算最近了。要想远投, 就必须对抛物线了解透彻——当投射角为45度时才能投得最远, 还有很多高难度技巧——基本功不扎实, 甭想达到这种百投百中的境界。

第三部分分分, 学生的命根儿

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都过来了, 这考试45分钟又算什么?考卷交上去, 接下来便是惊恐万状、惴惴不安的等待……终于考卷发下来了。教室顿时成了“难民营”——哀嚎的, 呻吟的, 兴奋的, 悲怆的, 千姿百态, 无所不有。

这考卷一到手, 第一个任务就是搬出计算器算一下考试得分, 看老师有没有算错。若是少算了半分, 不加上决不罢休;多算了, 嘻嘻, 那我就不客气了。

16.新理念初中作文教学三部曲 篇十六

关键词:新理念;作文;三部曲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尤其作文教学更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难中之难,它往往花去语文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改变这种现象,把学生从畏惧作文的泥潭中拉出来,勇敢地在作文的海洋中畅游呢?

一、积累素材,为写作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素材。观察是获取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目标中提出:“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一本“活书”,它没有“编选”和“剪辑”,也没有被墨迹和铅印所凝固,它立体地、真实地、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目标中提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诚然,观察生活的主要功夫在于对日常生活的日积月累。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荔枝蜜》,这篇文章是作者杨朔从国外访问归来,经过广东的从化,看到荔枝林中蜜蜂采花的忙碌景象,感受颇深,印象深刻,写成了著名散文《荔枝蜜》。

第二,广泛阅读,积累语言素材。阅读也是获得材料的主要途径之一。人的知识,很大部分是通过阅读积累起来的。人们在亲身实践中得到的直接生活材料总是有限的,但书海无涯,从书本上获取的知识和材料(间接生活材料)却要广泛、丰富得多。科学家牛顿把书比作“巨人的肩膀”,并说他的许多成就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得到的。朱光潜称“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华罗庚曾说:天才在于勤奋,读书在于积累。写阅读笔记是积累知识和材料的好方法。笔记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或摘抄原文、原材料,或提取要点,或列出纲目,或在书上加注、加批,或做卡片摘记,或写心得体会等。

二、领悟规律,为写作提供成功条件

第一,学生的作文素材有了,紧接着教师要通过抓读写练习,激活学生记忆的表象,帮助学生领悟写法规律。

从学过的课文和读过的优秀作文中领悟写法。首先给学生出示一篇优秀作文,师生共同交流总结写法规律。如记事类记叙文的开头写法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种: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文章的中心;抒发感情——直接渲染文章气氛;说明情况——对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主人公作简要的说明;提出问题——以吸引读者关注文章的主要内容;展开联想——从某一个事物追溯进行。然后学生仿照写法规律进行口头练习,尤其对于写作特别困难的学生来说,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二,编列写作提纲。写作提纲,是文章的“蓝图”。列提纲好处很多:一、可以帮助学生组织材料;二、可以使学生把问题想得更周到;三、避免边想边写,有遗漏;四、可以理清思路,使文章更加有条理性、逻辑性。

列宁写作时非常重视写作提纲。他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在《列宁的编辑工作》一文中写道:“他在写文章之前,通常是先写好提纲,从这个提纲可以追溯到伊里奇的整个思想过程。有许多文章,伊里奇把提纲改了两遍、三遍。”鲁迅先生也反对“一步就回头的作文法”,主张拟好提纲、立定格局以后,一直写下去。

提纲的具体写法,因作者习惯而异,没有定格。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纲领式”。它比较粗略,只写内容要点,表明层次划分。一种是“细目式”。它比较详细,不仅写明内容要点,还要写明文章的具体结构,如开头、结尾、层次以及过渡、照应的设计等。

第三,起草修改完善作文。在掌握写法规律和编列写作提纲的基础上,开展竞赛,看谁写得既快又好。

修改定稿是文章制作过程的最后一步工作。人们常说“文章是改出来的”,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作者在动笔行文之前往往充满信心,而等写出初稿后,又觉得心里想说的话没能准确完美地表达出来。这样就要通过反复修改,使之臻于完美。古今文章大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重视文章修改的美谈。欧阳修改文章是“书而傅之屋壁,出入观省之。”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鲁迅先生告诫我们: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事实说明,没有哪一个严肃的作者不重视文章修改的,没有哪一部杰出的著作是未经过作者仔细斟酌和反复锤炼问世的。经过反复修改最后定稿,这样,比较完善的文章成品就产生了。

三、品味成功,为写作创造成就动机

第一,树立写作信心。据心理学家分析,缺乏肯定与鼓励的批评,会使人的情绪低落,而情绪会直接影响人的行为。一个人的情绪越低,所投注到所要从事的事情上的注意力就越少,任务也就完成得越糟糕,这样就会产生一种“无能感”,进而陷入更为低落的情绪中。如果这时有一句鼓励的话,便会使人重新估价自己的能力与信心,重新审视、注意所要完成的任务,情绪状态就会提升,人体会激发分泌激素,使整个大脑的神经活动水平提高,从而促进自己更好地完成任务。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给高分,给予鼓励性评语等激励形式,让学生树立“我能写”、“我能写好”的自信心,使作文教学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尤其是作文较差的学生,更需要教师对他的肯定、鼓励、赞美。每个学生的作文都有闪光之处,哪怕是写得不够理想的作文,也有一两句优美的句子或几个闪光的词语。

第二,提供发表条件。

1.将自己作文中的成功之处和家人、同学一起分享,哪怕是一段精彩的话,甚或一个闪光的词语都会激励学生。

2.将优秀作文向少儿报刊社、校刊投稿。

17.考试三部曲作文 篇十七

紧张进行曲—考试前,课下十分钟,快乐的十分钟,同学们正玩儿得起劲,只见胡老师抱着一摞试卷走进教室,我们想受了惊的小鸟冲进教室,一个个如同惊弓之鸟惴惴不安地坐在座位上,教室里静得只听得见怦怦得心跳。

忙碌进行曲—考试中,很快试卷发到手中,你听沙沙沙,全是写字声,同学们埋头苦干,我也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忘了写单位,一会又忘了写答,头还没抬一抬就听见悦耳的下课铃响了,考试时时间过得最快,真是叫人着急。

千姿百态进行曲—考试后,要发试卷了,有的同学双手合拢直叫阿米托佛,有的同学上天保佑,有的同学干脆和起来,估计是中西结合更管用,可是试卷还是被很快发下来,考得好的同学脸上乐开了花,不好的呢?垂头丧气,还有的说:“回家吃竹板炒肉吧。”

18.考试三部曲作文 篇十八

考前抱佛脚

前天,我们班的何老师拿着鼓鼓囊囊的包,神秘兮兮地走进了教室。她面带笑容的清了清嗓子说:“明天,我们来考试。请同学们做好准备。”一听这个消息,我们班的同学愣了一会儿,就炸开了锅,有一些同学唉声叹气,有一些同学不以为然,有一些同学胸有成竹,还有的同学呆呆地坐在那儿。下课后,我们几个好哥们儿在一块说话。我说:“肯定没有什么好下场。”回到家,我心想:菩萨保佑啊,一定要考好啊……连许许多多同学也是这样想的。

考试做祈祷

第二天,开始考试了,我的心脏都快要跳到嗓子眼儿了。试卷一发下来,我就大概地看了看几眼。“喔,我的妈呀,这考试卷子也太难了吧。菩萨保佑啊!”我再一次祈祷着。我祈祷完后,就“刷,刷,刷……”地开始写试卷了。在我正高兴的时候,一个拦路虎出现在我的眼前,我想了又想,连一点儿办法也没有,我看了看其他同学,他们也正在写这一题呢!我看见每一次考得很不好的同学他们都抱着头,趴在了桌子上。再看那一些平时考得很好的同学,他们面无表情地写着。我眼前灵光一闪,顺利地写下去了。没想到后面还有拦路虎,我只好咬咬牙,写了下去。我们班有些同学考试靠实力,有些同学靠视力,还有些同学靠脑力。

考后“悲伤”曲

考试的第三天,我们的卷子这堂课发。何老师进了教室里,说:“这次同学们考得很好。林昊颖,99分;洪源,97分;江思宇,97分……”我十分紧张。突然,我听见了“汤浩,96。5分”,我心里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了下来。我突破了自己,打倒了难关,十分开心。

19.企业用人三部曲 篇十九

对于选用人才, 作为领导者应当认真研究历史, 并对照成功的企业案例加以分析。从缔造辉煌历史的伟人中, 我们可以发现, 他们身边簇拥着一批又一批的能臣名将;从中外成功的企业发展壮大的轨迹中, 我们可以发现, 老总们的身边不乏商界精英的追随。从治国到治企都有一个共同点, 他们在创业起步阶段, 已经开始逐步打造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人才队伍。因此, 不拘一格用人才、识人才是选人才的基础, 选人是用人的关键, 唱好企业“识人、选人、用人”的三部曲, 是企业迈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如何识人

有人比喻“人才犹如冰山, 浮于水面者仅30%, 沉于水底者达70%”。要认准人才, 是有难度的。许多企业识别人才的方法有所欠妥, 如依靠一次面试、或一场演讲、或一次答辩等等, 这样能识别出真正的人才吗?我看恐怕不能。结果, 企业重要岗位上往往聘用了一些夸夸其谈、不能务实的人, 反倒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 悔之晚矣。历史故事中的伯乐相马, 就是人们常把具有赏识人才的眼力的人比为“伯乐”, 而把有用的人才比为“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识别人才, 也考验领导者识人的功力与火侯, 因此, 认识一个人, 不宜过早下结论, 不能仅凭一个人的表象、口才、个人好恶、学历、职称等进行“盖棺定论”。每个人有所长, 也有其短, 但有一个共同点, 都有他的可用之处。只有采取灵活多样的考察方式, 才可能把真正的人才从茫茫人海中识别出来, 如从个人简历、档案资料中解剖研究其人生经历;从生活细节中观察其性格、品德;从面试或考试中发现其知识结构和心理素质;从工作平台、工作经验中发现其特长、技能;从交办给他的工作中评估其在企业存在的能力和价值等。只有通过一段时间客观公正的考察, 你才可能发掘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如何选人

对于正处于信任危机的时代, 相当部分的领导者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自信“打仗还靠父子兵”, 过多地看重属下的忠诚度。这对于创业初期可能无可厚非, 但当企业做到一定规模以后, 这种用人观念却成了大多数家族式企业走不远的原因。我们在选用人才时, 一定要树立公正之心, 排除情感因素和私心杂念, 才有可能选取真正的人才。

在选人的过程中, 应当重视四个步骤。一是认真分析企业设置岗位的性质与职责, 方能对口选出与企业相适应的人才。既不能低才高就, 也不可高才低用。近来, 有媒体报道, 社会呈现人才资源浪费的现象, 一家知名企业在聘用清洁工时, 要求具备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这种与科学用人原则背道而驰的用人观, 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二是必须有一个切实可行的选聘人才方案。前几年, 有一家县级企业盲目地招才纳新, 用当时令人瞠舌的年薪50万元引进一名经济学海归博士, 聘为公司的执行总裁。这件事上了报刊的新闻头条, 但事情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原来, 这名博士是搞经济理论研究的, 根本不能适应企业实际需求, 仅仅上岗3个月就被解聘了。三是实施选聘方案过程中, 必须力求公平公正, 做到任人唯贤, 否则, 任人唯亲的后果, 会导致人才流失, 不但形不成凝聚力, 相反会成为离心力。四是必须建立与之配套的岗位考核机制, 以促进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才竞争机制。

如何用人

人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 如果只讲奉献, 不谈利益, 是对人性的不尊重。当然, 除了追求物质利益外, 有的人才在工作中, 追求的是人的自身价值的体现, 重视人格尊严, 寻找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

首先, 我们在用人的时侯, 应当合理的定岗、定员、定责、定薪。在薪金的确定方面, 应当平衡人才的价值与价格因素, 同时也应综合考虑社会、行业、企业、劳动者、法规等诸多因素。其次, 遵循“量才使用”的原则, 对人才合理定位。“多深的水养多大的鱼”是企业选人、用人的明智选择, 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应根据企业的不断发展需求, 适时地调整人才选用的目标。第三, 要为人才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条件, 使他们有企业归宿感。在知识结构发生巨变的时代, 处于学习型社会中, 人才也需要再学习与培训, 这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第四,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现代企业如何使用人才?如何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这是企业管理必须研究的内容。领导者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应当分级管理, 多些人性化管理思路, 对人才多些宽容与鼓励,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第五, 企业管理者要正确对待人才。不能厚此薄彼, 应当奖惩分明, 宽严相济, 形成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和谐氛围。

当然, 企业用人从来没有固定的模式, 总是根据领导风格、行业特点、人员结构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正是由于外因与内因的不断变化, 可能导致两个企业虽然采用了相同的用人策略, 但结果往往可能是有的成功, 有的却遭遇失败。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从企业创建初期起, 领导者就应当树立科学的用人观, 同时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唱好企业“识人、选人、用人”三部曲, 合理配置生产力要素, 可以减少内耗, 形成合力, 以实现企业的最佳管理。

20.三部曲优秀作文 篇二十

第一部曲:孩子,你大胆地往前走——去掉锁链,自由的舞蹈,写放胆文。

初一学生就像刚走路的婴儿,父母不必教孩子走路的技巧和规矩,父母要做的就是激发孩子迈步走路、不用人扶的勇气。教师不要给孩子设定框框,不要讲什么立意拔高,不要练什么技巧方法。教师要做的只是给学生设置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孩子跟着感觉走,随心所欲自由的舞蹈。学生的心境进入一种放松的状态,放开胆子去阅读、去选材、去谋篇、去展示、去交流。

放手写放胆文,写作个性化。珍惜学生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自己的感受原汁原味,散发着生活的芳香。这些感受也可能是片面的,但都出自于童心,这些片面也是可爱的片面,教师要给予保护,不要批评,必要时可给予指导。其实,学生在作文中也可能不断的审视自己,调整自我精神成长的航向。作文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史记,首先是指学生不断纠偏的成长史。

提倡写放胆文,要求他们我手写我口。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他们自己经营的自留园。我的地盘我做主。作文就是我倾诉对象,就是我知心的朋友。作文是说真话的地方。不要怕别人说自己思想肤浅而自卑。作文说真话了,假大空就没有了,伪圣化的情感、成人化的语言就没市场了。

少写命题作文,多写自拟作文。根据初一学生认知的心理特点,多些记叙文,多编故事、多写童话、寓言。提倡学生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天天乐道、夜夜苦思的题材写成系列作文。简化审题步骤,降低立意要求,至于写作技巧之类的东西,必要时可以给予点拨,平常尽量不涉及。

第二部曲:有规矩方能成方圆——严格规范,训练技巧,写“规矩文。

自由的舞蹈固然潇洒放松,但还不够美,不够飘逸,一招一式还要规范,只有规范,才会提升。作文要有自己的规范。初一要放,初二要收。

1.文体规范——初一上学期

当今四不像作文,像感冒病毒一样四处泛滥,成为常见病。何哉?

A、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只能敷衍了事

B、对生活缺乏细致的观察,感情的积累不够,只能用假大空来充数。

C、对文体的特点和要求认识模糊,不到位。

淡化文体要求不等于不要文体,不管文体如何创新,作文的文体特点一定要突出,要一目了然。同时讲清不同文体的要求和特点,对照范文,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记叙文:A.写人记叙文:先练习写一人,再写多人。写人一定要有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描写尤其是细节描写。动态的人物描写一定要写清楚人物变化的过程。写人物牵涉到事件,一定要把事件的前因后果交待清楚。B写事的记叙文先练习写一事再写多事。涉及的事件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事件过程中的细节描写要具体细腻。事件有主次之分,主要事件一定要大写特写,要出彩。写与事件有关的各类人物,描写要到位。

记叙文中的抒情与议论,篇幅要严格限制,修改作文要加强描写叙事的细化。此阶段不提倡写散文,因为散文很容易写虚写空。

议论文:首先要求学生要有明确的论点、必要的论据和切实的论证过程。事实论证文字一定要简略,可与记叙文中的叙事做比较。事实论证后一定要做一点理论分析,记叙的篇幅一定要加以限制。此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未达到较高要求,故一定要控制议论文的数量。

2.技巧规范——初二下学期

记叙文:描写方法结构方式、叙述方式、写作方法等技巧都要加强规范。议论文:论证过程、论证方法、文章结构都要加以规范。上述所列,都可做专项专题训练加以掌握。

第三部曲:春风化雨而无迹,踏雪寻梅而无痕——写不显技巧却深藏技巧的“自由文”。

看似没有技巧而技巧无所不在,是文章的最高境界。近代作家偏爱孙犁、汪曾祺,是因为他们都达到了此种境界。名作家都难以做到,怎能要求初三的学生呢?但它应该是每个学生的要求,是每个写作者努力的方向。内容第一,技巧只是雕虫小技。但没有技巧的文章是会让人不忍卒读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之有文的文章,学生还是可以写出的。

前提:1.写作的热情和冲动,写作的欲望不可抑制。2.对生活有较为深刻的观察和领悟。3.技巧烂熟于心,熟能生巧。

初三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自然而然的运用技巧。初二是有意为之,初三是无意而为。其中过渡的桥梁是对写作技巧的熟练掌握。初三作文特别要注意要因人施教,因为学生之间的距离已经渐渐拉开。

高层次: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适当的文学创作,如,小小说、散文,也可以进行文文体创新,同时要求他们不自觉的运用写作技巧。中层次:是学生中的大多数,要求他们进一步规范强化写作技巧,写出文体特点鲜明的作文,做到言之有物、有序,语言流畅,没有语病。低层次:可对身边的生活观察后写出较为完整的记叙文、议论文,有中心,体现一点写作技巧,语言尽量无语病。

初三学期末,我班有李亚枫、孔昊等同学的作文获“大奖”。余窃喜,笑问:“介绍一下成功的经验吧”。他们笑而不答。余作大怒状,他们挠着头皮“也没觉得什么,只是觉得不写很难受”。余大喝,“你们那是鸡下蛋啊,我辛辛苦苦教你们的写作技巧都当汤喝了。”

上一篇:食品检验资质认定下一篇:plc常见故障处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