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电路复习

2025-01-27

高频电子电路复习(精选8篇)

1.高频电子电路复习 篇一

<<高频电力电子电路>>作业一姓名学号导师

一.设计一个反激电路。输入86~256VAC,输出+5V/6A,±12V/1A。

设计要求:

1. 要有计算过程;

2. 除变压器只需要定义变比和电感值(不需要具体设计)外,选择设计主电路中各器件(含

开关管,二极管,电容,缓冲电路等)。

3. 选择合适的PWM IC UC384X,设计其外围电路。

4. 最终要有完整的电路图(主电路和控制电路)。

<<高频电力电子电路>>作业二姓名学号导师

二.设计一个基本的ZVS移相全桥电路。输入350V~400VDC,输出48V/20A。设计要求:

1. 要有计算过程;

2. 除变压器只需要定义变比和电感只需要定义感值外,选择设计主电路中各器件(含开关管,二极管,电容,缓冲电路等)。

3. 选择UC3875,设计其外围电路。

4. 最终要有完整的电路图(主电路和控制电路)。

<<高频电力电子电路>>作业三姓名学号导师

三.设计前两个作业中的变压器和电感。

设计要求:

1. 要有计算过程;

2. 选择合适的磁芯;

3. 设计绕组;

作业要求:A4纸,书写。

2.高频电子电路复习 篇二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与低频电路相比有较大区别, 其主要内容包括:无线通信系统射频端的调制、解调、混频、信号放大与功率放大、功率合成与分配及锁相跟踪等电路。随着当前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是宽带无线通信的高速发展, 与该课程相关的新概念和新技术层出不穷, 而当前的本课程教学内容和技术发展的需要有一定差距, 因而有必要对该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革, 总结如下:

(1) 将以电路分析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转变到以电路与系统的功能分析为主的模式上来。

考虑到当前无线通信设计已经普遍开始采用 SOC (System On Chip) 技术, 实现通信系统的高度模块化、标准化, 很少再采用以普通三极管为系统构成主体。对应用型电子类学生来说, 就业后从事应用为主的电路设计, 详细掌握模块或者芯片内部结构已经不是必须的, 只需了解电路的主要功能和相应的使用方法。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 适当简化三极管电路设计和具体分析的内容, 对功能分析的内容进行加强, 进而强化模块和集成电路的应用。

(2) 加强以新的电路形式为内容的教学方案。

随着电子通信等技术的发展, 实现同样的电路功能, 可以选择很多新型的电路形式。新的电路比传统的电路形式在性价比、集成度、应用领域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以频率合成电路为例, 频率合成的主要方法包括:模拟直接合成、锁相频率合成以及数字直接合成 (DDS) 等方法, 很多教材中都选用前两种传统方法;而数字直接合成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该技术将先进的数字处理技术引入信号合成中, 因而在课程内容讲述中有必要配备相应的课时, 这部分内容在很多老教材中是缺乏的。DDS技术是把一系列数字量化的信号通过 D/A转换成模拟信号的合成技术, 具有连续的相位变换、频率切换速率高、频率分辨率较高、相位噪声低等优点, 在现代频率合成技术中具有极大的优势。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 DDS集成电路器件的出现, 并广泛应用于通信、导航、雷达、电子对抗等领域。在教学中, 加入这部分内容, 对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是很有利的。

(3) 加强对设计射频电路系统级仿真实验的要求。

现有的高频电子技术实验, 是以电路设计类的硬件实验为主的, 大都以实验箱为教学实验平台, 通过搭建电路掌握电子线路知识内容, 这种方式有助于加深理解理论课内容, 对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也有帮助。但当今分立的小规模电路已逐渐被大规模集成电路取代, 新时代的电子工程人员进行电路设计时无需从基本单元电路开始, 而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开始。通过开设系统级仿真设计实验, 配以必须的仿真软件, 进行设计射频、微波电路, 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 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教学方法主要表现在:“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单向交流, 手段单一, 学生难以形象的了解一些实际问题、工作原理和概念。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讲授“高频电子线路”, 会造成内容枯燥, 课堂沉闷, 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自从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后, 给原本枯燥的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 目前多媒体教学存在着一种误区, 很多老师把多媒体辅助教学完全看成了多媒体播放。因此都在加大力度制作各种精美的课件, 上课时只是简单的播放课件并辅以解说, 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和启发, 所以有必要把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法有机融合, 并加强教学中的互动和启发, 总结如下:

(1) 加强引导 、启迪学生, 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高频电子线路是在无线广播系统的框架下, 介绍各基本功能电路的原理、实现方式和相关指标, 但是, 这些功能电路的实际应用远不止此。通过列举身边的一些通信系统、通信产品, 使学生对各功能电路的应用怀有好奇, 激发进一步了解其工作原理的热情。具体应用方法:一是多媒体展示相关系统和产品;二是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和周围使用的相关产品;三是调动学生大胆猜测工作原理。

(2) 注重知识点相互之间的联系, 采用电路优化思路讲解功能模块电路。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中各功能模块的介绍都是以电路的实现为基础的。同样的功能模块, 实现电路多种多样, 如果不能把相互之间的关系介绍清楚, 学生就容易混淆和迷惑, 而且学生对相关技术指标的了解也是要基于电路。因此, 合理设计一种介绍和分析方法, 对学生了解整个电路功能有很大帮助。我们采用了电路优化来提高系统技术指标的介绍思路。比如在介绍考比兹、克拉泼、西勒振荡器时, 我们先分析影响频率稳定度的因素, 然后在考比兹振荡器基础上一步一步改进, 形成后续各种振荡器, 然后对重要技术指标的含义进行强调。

(3)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

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引入到理论和实验教学中, 制作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电子教案, 在此基础上, 还可以使用网络建立本课程网站、多媒体CAI课件、教学大纲、课程简介、参考书目、实验指导、习题等电子资料。学生可方便地在课外访问课程资源, 进行自主学习, 不仅实现了大范围内的教学资源共享, 还便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4)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加强学生动手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仅仅通过课堂讲解还很不够, 必须通过实践教学这一环节, 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感性认识为了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除了实验环节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增加课程设计这一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加深学生对《高频电子线路》这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的分析方法及设计方法的理解。

(5) 教师应坚持教学与科研相长的理念, 以科研为契机带动教学的进步。

只有坚持不懈的投入到和本课程密切相关的科学研究当中, 才能真切了解到本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 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提高教学质量;而且通过科研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学习、研究方向, 做到事半功倍。

3结束语

以上是本人在《高频电子线路》教学中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一些体会, 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摘要:《高频电子线路》是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内容比较抽象, 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针对本课程的特点, 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方面阐述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

参考文献

[1]胡宴如.高频电子线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1) .

[2]沈伟慈.高频电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 (5) .

3.高频电子电路复习 篇三

共振可显示其不可低估的作用力即共振效应,共振效应最初也是物理学上的一个定义,摆动最重要的特性是它以一种频率,即通常所称的固有频率摆动。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被激励时,它相应的摆动规律则依赖于干扰振频是否和它所希望的一致。而其阻尼也同时进行,所谓阻尼就是阻止扰动,平息振荡,而负阻尼恰恰相反。在荡秋千的时候,当我们把秋千荡起来就撒手,这个秋千就会在地球引力和机械摩擦阻力下逐步停止摇摆,这个阻力就相当于电力系统的阻尼。当我们在不断地荡秋千的过程中,我们给秋千的动力相对于阻力来说,就是一种负阻尼,正是由于我们的动力(负阻尼)较少了秋千的阻力(正阻尼),产生共振效应而使秋千荡起来,而我们的语言学习也有此效,如高中英语高频词复习与完型阅读训练就能产生共振效应。

是的,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和汉语一样,学习它需要大量的词汇作基础,兼大量的阅读、完型以培养良好的语感。当然学习关键在于用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将高频词汇的掌握与完型、阅读理解的训练紧密联系、彼此相辅相成,产生共振效应,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词汇在英语学习中好比砖瓦在建造房屋中的作用,是基础性的,对于高考来说是最为关键的一环。词汇的复习和再积累,重点是课本中黑体字的高频词汇,其在短文中出现后,以词组或句子为单位来记忆效果更佳。而完形填空题中考查词汇知识的题包括词义识别、同义词辨析等,所以掌握足够的高频词词汇是做好完型填空题的保证。那么如何将高频词汇和完型填空题做好有机的结合并达到共振呢?

完形填空不是单纯测试考生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能力,而是综合考查学生的词汇知识、阅读能力以及运用逻辑推理常识能力,所以高一一开始用大量做完形填空题的方法备考效果并不明显,要加强词汇知识的学习,以适应高考对高频词的灵活运用、考查,再通过大量阅读来增强语感,提高阅读能力,才是做好高频词复习与完型填空题形成共振的有力保证。

当然解题方法更为重要:一步粗读、识单词、寻思路;二步细读、选答案;三步复读、纠错误。也就是说,在训练完形填空题前,教师应将所选文章中的高频词根据学生的基本学情先逐次挑选出来,再在词汇表中找到、加标识并排序(以标识排序)搜集一块儿通过集体打印分发或闪现大屏幕集中学习识记。再进一步引导学生首先看懂文章的第一句,接下来浏览全文,了解大意,边研读边根据上下文逻辑、常识、词法知识等进行初步推测,再对照所给选项,找出其中与自己预测完全一致或相近的选项,若四个选项均与所预测答案相差甚远,应重新调整思路,从新的角度进行推测。做完题后将短文重新再看一遍,对所出现的词汇短语进行及时归纳和总结,教师督促学生背诵并及时抽查。这样利用语篇来识记高频词效果更佳。

训练阅读速度备考,不仅包括完型填空,还包括阅读理解。其出题的大致方向是逻辑推理和生活常识,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且越来越注重实际运用,选材皆源于国外英文图书、报刊、网络媒体;包括传说、人物传记、社会、文化、新闻、史地、科普、政治、经济等。涉及的体裁也多种多样,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和应用文等,原汁原味,语言地道纯正,具有鲜明的语言文化特点。学习时注意常识积累、词法构成、句子结构,将高频词同样运用完型中一样的方法筛选、标识、排序、打印、分发、识记。再运用周期性复现法、滚雪球式积累,使高频词与阅读理解相互扶持,进而达成共振。

当然这方面的训练必须通过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和有针对性的解题实践。不但从主观上要克服“思想开小差”的毛病,而且要从客观上克服各种无意中形成的坏习惯,如摇头晃脑等,所以师生必须共同把阅读当成每天生活内容的一部分;降低阅读材料难度,教师应提前备好课、选好材,将最常用的高频词所出现的短文提供给学生,待答题准确率提高后,再逐步加大难度;定时阅读,阅读速度每分钟70-80词;在选择正确答案时,反复揣摸作者的思路意图,排除干扰项,但不核对答案,过一个星期要求重做,再对答案,且将所得分数自行登记,进行自我调节,重树信心。

总而言之,语言的学习要一点一滴的积累,为避免同一错误再发生,建立高频词复习与完型阅读训练共振错题集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每讲评完一道题,学生应将自己的错误记录并订正,且分析、归纳、总结、记忆,每次考前翻看一下。最后,对待考试的心态很重要,只要心态好就会感到没太大的压力,学习与考试时就会感到轻松自如。相信经过高中三年踏踏实实,持之以恒的课堂学习及课后自我训练,必定会达到高频词复习与完型阅读训练的共振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为高考备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4.高频电子电路复习 篇四

1. 容易误用作及物动词的9个不及物动词

误:deal a problem

正:deal with a problem 处理问题

误:depend sb

正:depend on sb 依靠 / 依赖某人

误:insist doing sth

正:insist on doing sth 坚持要做某事

误:knock the door

正:knock on / at the door 敲门

误:operate sb

正:operate on sb 为某人做手术

误:participate sth

正:participate in sth 参加某事

误:refer sth

正:refer to sth 查阅 / 参考某物

误:rely sb / sth

正:rely on sb / sth 依靠 / 依赖某人 / 某物

误:reply a letter

正:reply to a letter 回信

2. 容易误用作不及物动词的8个及物动词

误:serve for sb

正:serve sb 为某人服务

误:marry with sb

正:marry sb 与某人结婚

误:discuss about sth

正:discuss sth 讨论某事

误:mention about sth

正:mention sth 提到某事

误:enter into a room

正:enter a room 进入房间

误:contact with sb

正:contact sb 与某人联系

误:equal to sth

正: equal sth 等于某物

误:ring to sb

正:ring sb 给某人打电话

3. be+形容词+about

be angry about 为……生气

be anxious about 为……担忧

be careful about 当心……

be certain about 确定……

be curious about 对……好奇

be disappointed about 对……失望

be excited about 对……感到兴奋

be glad about 对……感到高兴

be happy about 为……感到高兴

be hopeful about 对……抱有希望

be mad about 对……入迷

be nervous about 为……感到不安

be particular about 对……讲究 / 挑剔

be sad about 为……难过

be serious about 对……认真

be sure about 对……有把握

be worried about 为……担忧

4. be+形容词+at

be angry at 为……生气

be bad at 不善于……

be clever at 擅长于……

be disappointed at 对……失望

be expert at 在……方面是内行

be good at 善于……

be mad at 对……发怒

be quick at 在……方面敏捷

be skilful at 在……方面熟练

be slow at 在……方面迟钝

5. be+形容词+for

be anxious for 渴望

be bad for 对……有害;对……不利

be bound for 前往

be celebrated for 以……出名

be convenient for 对……方便;在……附近

be eager for渴望

be famous for 因……闻名

be fit for 适合

be good for 对……有益

be grateful for 感谢

be hungry for 渴望得到

be late for 迟到

be necessary for 对……有必要

be ready for 为……准备好

be sorry for 因……抱歉

be suitable for 对……合适

be thankful for 因……感激

be well-known for 以……出名

6. be+形容词+from

be absent from 缺席;不在

be different from 与……不同

be far from 离……远;远远不

be free from 没有;免受

be safe from 没有……的危险

be tired from 因……而疲劳

7. be+形容词+in

be concerned in 与……有关

be disappointed in 对(某人)感到失望

be engaged in 从事于;忙于

be experienced in 在……方面有经验

be expert in 在……方面是行家

be fortunate in 在……方面幸运

be honest in 在……方面诚实

be interested in 对……感兴趣

be lacking in 缺乏……

be rich in 富于,在……方面富有

be successful in 在……方面成功

be weak in 在……方面不行

8. be+形容词+of

be afraid of 害怕

be ashamed of 为……感到羞愧

be aware of 意识到;知道

be capable of 能够

be careful of 小心;留心

be certain of 确定;对……有把握

be fond of 喜欢

be free of 没有;摆脱

be full of 充满

be proud of 为……自豪

be short of 缺乏

be sick of 对……厌倦

be sure of 肯定,有把握

be tired of 对……厌烦

be worthy of 值得

9. be+形容词+to

be accustomed to习惯于

be blind to 对……视而不见

be close to 靠近;接近

be cruel to 对……残酷;对……无情

be devoted to 献身;专心于

be equal to 等于;能胜任

be familiar to 为(某人)所熟悉

be harmful to 对……有危害

be important to 对……重要

be open to 对……开放;易受到……

be opposed to 反对

be polite to 对……有礼貌

be related to 与……有关(亲戚关系)

be rude to 对……无礼

be similar to 与……相似

be true to 忠实于;信守

be used to习惯于

10. be+形容词+with

be angry with 对(某人)生气

be bored with 对……厌烦

be busy with 忙于

be careful with 小心

be concerned with 关于;与……有关

be content with 对……感到满足;对……满意

be delighted with 对……感到满意

be familiar with 熟悉;精通

be honest with 对(某人)真诚

be ill with 患……病

be patient with 对(某人)有耐心

be pleased with 对……满意;因……高兴

be popular with 受……欢迎

be satisfied with 对……满意

be strict with 对(某人)严格

11. in+其他词+of

in advance of 在……前面

in aid of 帮助

in case of 万一;以防

in celebration of 庆祝

in charge of 负责;管理

in commemoration of 纪念

in defence of 保卫

in face of 面对

in favour of 赞成;主张

in front of 在……前面

in honor of 纪念;欢迎

in memory of 纪念

in need of 需要

in place of 代替

in possession of 拥有

in praise of 称赞

in respect of 关于;就……而言

in search of 寻找;搜寻

in spite of 虽然;尽管

in support of 支持

in view of 鉴于;考虑到

12. 带to doing sth的常用结构

1. 动词+介词to+动名词

(1) admit to doing sth 承认做了某事

(2) apply to doing sth 适用于做某事

(3) object to doing sth 反对做某事

(4) stick to doing sth 坚持做某事

(5) take to doing sth 喜欢上做某事,逐渐习惯做某事

2. 动词+宾语+介词to+动名词

(1) apply oneself to doing sth 专心致力于做某事

(2) devote sth to doing sth 把……用于做某事

(3) devote oneself to doing sth 献身 / 致力于做某事

(4) reduce sb to doing sth 使某人沦为做某事

13. be+形容词+介词to+动名词

(1) be used to doing sth习惯于做某事

(2) be reduced to doing sth 使某人沦为做某事

(3) be devoted to doing sth 把时间(钱,精力等)献给做某事

14. 其他结构+介词to+动名词

(1) get down to doing sth 开始做某事,认真处理某事

5.高频电子电路复习 篇五

20091103655 王志爽

实验一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

+12C13104J1W4100KC12R2315KTP3Q13DG6J5TH6C11104Q23DG6R154.7KR5470C6104R16470C19104TP6C1510pT2T3+12C23104W3100KT1C2104TH2TH7J6TH1J4C5104R2210K中周内电容C1C14中周内电容中周内电容R415K图1-1(a)单调谐小信号放大

图1-1(b)双调谐小信号放大

1. 单调谐放大器的作用:不仅可以用于高级小信号或微弱信号的先行放大,而且还有一定得选频作用。2.

2.双调谐放大器的频带宽,选择性较好。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是将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的单调谐回路改为双调谐回路。

3.电压放大倍数:放大器的谐振回路谐振时,所对应的电压放大倍数AV0称为调谐放大的电压放大倍数。AV0的表达式为

AV0p1p2yfev0p1p2yfe

22vigp1goep2gieG

4.调谐放大器的各项性能指标:(1)调谐频率(2)电压放大倍数(3)通频带(4)矩形数

5.通频带BW:由于谐振回路的选频作用,当工作频率偏离谐振频率时,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下降,习惯上称电压放大倍数AV下降到谐振电压放大倍数AV0的0.707倍时所对应的频率偏移称为放大器的通频带BW,其表达式为

BW = 2△f0.7 = f0/QL

式中,QL为谐振回路的有载品质因数。

实验二 集成选频放大器

TH3F14.5MC4104TP1+124321J2+12RA3R62.7K1KR20330IN-V+OUT-GNDR1200TP2C3104R2200C22104TH4J3U2MC1350OUT+GNDAGCIN+TH5R35.1KR1910K567W11KC910421R72.7KS1C7104C81048E122uF/16VR81kR91M-12TP5TP4U1BTL0845763R1010KC17102R113.3KD11N4148R121M+123411U1A21C10471D21N4148+12TL084R1333KD31N41484+12TP7W21KC16103R211.5KC18471R14470K-12 1. 原理重点:跨接于运放U1B的输出端与反相输入端的电容C18,其作用是进一步滤除控制信号中的调制频率分量。二极管D3可对U1B输出控制电压进行限幅。W2提供比较电压,反相放大器U1A的2,3两端电位相等(虚短),等于W2提供的比较电压,只有当U1B输出的直流控制信号大于此比较电压时,U1A才能输出AGC控制电压。

2.简易图:

频率计RF2高频信号源RFINRF1集成选频放大器示波器 3.测量电压增益Av0

将拨码开关S1的1、2全拨下,将4.5M左右的高频小信号从J2输入(Vp-p≈50mV,2 在TH3处观测),调节W1,用示波器观测J3输出幅度,使输出幅度最大不失真。用示波器分别观测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幅度大小,则Av0即为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幅度之比。4.对放大器通频带的测量有两种方式:

其一是用频率特性测试仪(即扫频仪)直接测量。其二则是用点频法来测量:即用高频信号源作扫频源,然后用示波器来测量各个频率信号的输出幅度,最终描绘出通频带特性。

5.选择性:测量放大器的选择性

描述放大器选择性的的最主要的一个指标就是矩形系数,这里用Kr0.1和Kr0.01来表示:

Kr0.1 2f0.12f0.0 Kr0.01 2f0.72f0.7实验三

二极管的双平衡混频器

D1RST1D2T2RLD3RoVsD3VL 1. 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的最大特点是工作频率极高,可达微波波段,由于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工作于很高的频段。

2. 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二极管伏安特性的非线性。

+12MIX187652341TP6C17104C18?TP7TH1J2R8220kT4TH3J3C14104TH2J5C19104C20101C21101Q23DG6L11.2uH 3

在工作时,要求本振信号VL>VS。由于4只二极管完全对称,所以分别处于两个对角上的本振电压VL和射频信号VS不会互相影响,有很好的隔离性;此外,这种混频器输出频谱较纯净,噪声低,工作频带宽,动态范围大,工作频率高,工作频带宽,动态范围大,缺点是高频增益小于1。

实验四

模拟乘法混频

1.混频器常用的非线性器件时二极管,三极管,场效性管和乘法器。本振用于产生一个等幅的高频信号,并与输入信号经混频器后所产生的差频信号经带通滤波器滤出。因为模拟相乘器的输出频率包含有两个输入频率之差或和,故模拟相乘器加滤波器,滤波器滤除不需要的分量,取和频或差频二者之一,即构成混频器

3. 混频前后频谱:

4. 为了实现混频功能,混频器件必须工作在非线性状态。

5. 干扰是由于混频器不满足线性时变条件而形成的,应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干扰,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中频干扰和镜像干扰。

6. 中频干扰:干扰信号频率:fm=(p/q)fl+-fi/q=(p/q)fc+(p+-1)f1/q , p=0,q=1的寄生通道,相应的fm=fi。

7. 镜象干扰:p=1,q=1的寄生通道。Fk=fl=+fi=fc+2FI 若fl是一面镜子fk就是fc的镜像。如下图所示

fi fi fc fL fK 5 实验十一 模拟乘法器调幅(AM、DSB、SSB)

1.集成模拟乘法器是完成两个模拟量(电压或电流)相乘的电子器件。

2.AM:普通调幅——载波信号振幅在Vmo上下按载入调制信号规律变化的一种振幅调制信号

3.DSB:仅传输两个边频分量的调制方式称为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 4.SSB: 仅传输一个边频分量的调制方式称为单边带调制

5.MC1496是四象限模拟乘法器。其中V1、V2与V3、V4组成双差分放大器,以反极性方式相连接。6.静态偏置电流主要由恒流源I0的值来确定。7.静态偏置电压的设置:

静态偏置电压的设置应保证各个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即晶体管的集-基极间的电压应大于或等于2V,小于或等于最大允许工作电压。

VVmmin8.全载波振幅调制mmmax,J1端输入载波信

VmmaxVmmin9.波形分析

抑制载波是由于Vm0等于0,两边带波出现对称得现象。对于M<100%的波,是因为Ma<1;对于M=100%的波,是因为Ma=1;对于M>100%的波,是因为Ma>1。抑制载波的双边带图像

vo(t)v(t)tvc(t)图11-3 抑制载波调幅波形

抑制载波的单边带图像 vo(t)VmaxVmint图11-4 普通调幅波波形

实验十二

包络检波及同步检波实验

二极管包络检波的工作原理:

在高频信号电压的正半周期时,二极管正向导通并对电容器C充电,由于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阻很小,所以充电电流I很大,使电容上的电压V很快就接近高频电压的峰值。当高频信号的瞬时值小于V时,二极管处于反向偏置,管子截止,电容器就会通过负载电阻R放电,由于放电时间常数RC远大于调频电压的周期,故放电很慢。当电容器上的电压下降不多时,调频信号的第二个正半周期的电压又超过二极管上的负压,使二极管又导通。这样不断的循环反复,只要充电很快,放电很慢,则所得的电压就非常接近调制信号。

DidViVcVi充电C放电RVCt(a)t1t2t3(b)图12-2

1.检波:检波过程是一个解调过程,它与调制过程正好相反。检波器的作用是从振幅受调制的高频信号中还原出原调制的信号。

2.从频谱来看,检波就是将调幅信号频谱由高频搬移到低频 3.常用的检波方法有包络检波和同步检波两种。

4.惰性失真: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和检波负载RC的充放电过程实现检波,所以RC时间常数的选择很重要。RC时间常数过大,则会产生对角切割失真又称惰性失真 5.负峰切割失真(又称底边切割失真):当检波器的直流负载电阻R与交流音频负载电阻RΩ不相等,而且调幅度ma又相当大时会产生负峰切割失真(又称底边切割失真),为了保证不产生负峰切割失真应满足maR。图形如下:

R 检波器的直流负载与交流负载电阻不相等,并且交流负载小于直流负载。

同步检波原理:

6.高频电子电路复习 篇六

高频电子线路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

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设计

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电子0942班

号:

20号、31号、9号、26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起止时间:

2011.9.22~2011.10.20

电气与信息学院

和谐

勤奋

求是

创新

内 容 摘 要

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

摘要:掌握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工程设计方法,谐振回路的调谐方法,放大器的各项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及高频情况下的各种分布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表征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由谐振频率fo,谐振电压放大倍数Avo,放大器的通频带BW及选择性(通常用矩形系数Kr0.1)。

关键词: 1.谐振频率 放大器的谐振回路谐振时所对应的频率f0称为谐振频率。

2.电压增益 放大器的谐振回路谐振时所对应的电压放大倍数Avo称为谐振放大器的电压增益(放大倍数)

3.通频带 由于谐振回路的选频作用,当工作频率偏离谐振频率时,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下降,习惯上称电压放大倍数Av下降到谐振电压放大倍数Avo的0.707倍时所对应的频率范围称为放大器的通频带BW。

4.矩形系数 谐振放大器的选择性可由谐振曲线的矩形系数Kr0.1来表示矩形系数Kr0.1为电压放大倍数下降到0.1Avo时对应的频率范围与电压放大倍数下降到0.707Avo时对应的频率偏离之比。

工作计划:

1.确定电路形式。

2.设置静态工作点。3.计算谐振回路的参数。

4.确定输入耦合回路及高频滤波电容。

content of marketing plan

Resonant frequency small-signal amplifier Abstract: High-frequency small-signal resonance amplifier master of engineering design methods, resonant circuit tuning method,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the amplifier test methods and high-frequency parameters of various distributions in case of impact on circuit performance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igh-frequency small-signal the main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the resonant amplifier from the resonant frequency fo, the resonant voltage gain Avo, the amplifier passband BW and selective(usually rectangular coefficient Kr0.1).Keywords: 1 resonant circuit resonant frequency amplifier corresponding to the resonance frequency f0 is called the resonant frequency.2 the resonant circuit voltage gain of the amplifier corresponding to the resonance voltage gain Avo called resonant amplifier voltage gain(magnification)3 pass-band frequency selection as the role of the resonant circuit when the frequency deviation from the resonant frequency, the amplifier voltage gain drop, used to call down to the voltage gain Av resonant voltage gain Avo of 0.707 times the frequency range corresponding to known as the amplifier passband BW.4 rectangular resonant amplifier selectivity coefficient by coefficient Kr0.1 resonance curve of the rectangle to represent a rectangle for the voltage gain coefficient Kr0.1 down to 0.1Avo corresponding to the frequency range and voltage gain drops to 0.707Avo the frequency corresponding to deviation of the ratio.Work plan: 1 to determine the circuit form.2 set the quiescent operating point.3 calculate the resonant circuit parameters.4 Make sure the input coupling loop and high frequency filter capacitor.设计任务说明

一、设计目的

1.了解LC串联谐振回路和并联谐振回路的选频原理和回路参数对回路特性的影响;

2.掌握高频单调谐放大器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3.掌握高频单调谐放大器的等效电路、性能指标要求及分析设计; 4.掌握高频单调放大器的设计方案和测试方法。

二、主要技术指标及要求

1.技术指标

已知:电源电压Vcc12V,负载电阻RL1K条件下要求: 1)中心频率:f015MHz; 2)电压增益:40~60dB;

3)通频带:通频带B=2f0300KHz; 4)输入阻抗:Z≥50Ω。2.设计要求

1)设计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

2)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设计好电路,选好元件及参数; 3)写出设计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简述„„„„„„„„„„„„„„„„„„„„„„„„„„„„„„„1

1.1 论述„„„„„„„„„„„„„„„„„„„„„„„„„„1 第二章 总体方案„„„„„„„„„„„„„„„„„„„„„„„„„„„„„2 2.1 设计要求„„„„„„„„„„„„„„„„„„„„„„„„„„„„2 2.2总体方案简述„„„„„„„„„„„„„„„„„„„„„„„„„„2 第三章电路的基本原理及电路的设计„„„„„„„„„„„„„„„„3 3.1电路的基本原理„„„„„„„„„„„„„„„„„„„„„„„3 3.2 主要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5 3.3 电路的设计与参数的计算„„„„„„„„„„„„„„„„„„8 3.3.1 电路的确定„„„„„„„„„„„„„„„„„„„„„„„„8 3.3.2参数计算„„„„„„„„„„„„„„„„„„„„„„„„8 第四章 心得体会„„„„„„„„„„„„„„„„„„„„„„„„„„„11 4.1 心得体会 „„„„„„„„„„„„„„„„„„„„„„„„„„„11 参考文献„„„„„„„„„„„„„„„„„„„„„„„„„„„„„„„„„12 致谢„„„„„„„„„„„„„„„„„„„„„„„„„„„„„„„„„„„13 附录 元件清单 „„„„„„„„„„„„„„„„„„„„„„„„„„„„14

第一章

简述

1.1 论述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是通信设备中常用的功能电路,它所放大的信号频率在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功能是实现对微弱的高频信号进行不失真的放大,从信号所含频谱来看,输入信号频谱与放大后输出信号的频谱是相同的。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分类:

按元器件分为:晶体管放大器、场效应管放大器、集成电路放大器;按频带分为:窄带放大器、宽带放大器;按电路形式分为:单级放大器、多级放大器;按负载性质分为:谐振放大器、非谐振放大器;其中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和其它无线电系统中,特别是在发射机的接收端,从天线上感应的信号是非常微弱的,这就需要用放大器将其放大。高频信号放大器理论非常简单,但实际制作却非常困难。其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自激振荡,同时频率选择和各级间阻抗匹配也很难实现。本文以理论分析为依据,以实际制作为基础,用LC振荡电路为辅助,来消除高频放大器自激振荡和实现准确的频率选择;另加其它电路,实现放大器与前后级的阻抗匹配。

第二章 总体方案

2.1 设计要求

已知条件:电源电压Vcc12V,负载电阻RL1K,高频三极管3DJ6。主要技术指标:中心频率f015MHz,电压增益Auo(40~60)dB(100倍~1000倍),通频带B=2f0300KHz,输入阻抗:Z≥50Ω。课程设计要求:要求有课程设计说明书。

2.2 总体方案简述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功用就是无失真的放大某一频率范围内的信号。按其频带宽度可以分为窄带和宽带放大器,而最常用的是窄带放大器,它是以各种选频电路作负载,兼具阻抗变换和选频滤波功能。对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基本要求是:

(1)增益要高,即放大倍数要大。

(2)频率选择性要好,即选择所需信号和抑制无用信号的能力要强,通常用Q值来表示,其频率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带宽

=f2-f1= 2Δf0.7,品质因数Q=fo/2Δf0.7.(3)工作稳定可靠,即要求放大器的性能尽可能地不受温度、电源电压等外界因素变化的影响,内部噪声要小,特别是不产生自激,加入负反馈可以改善放大器的性能。

(4)阻抗匹配。第三章

电路的基本原理及电路的设计

3.1 电路基本原理

图3-1-1所示电路为共发射极接法的晶体管小信号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它不仅要放大高频信号,而且还要有一定的选频作用,因此,晶体管的集电极负载为LC并联谐振回路。在高频情况下,晶体管本身的极间电容及连接导线的分布参数会影响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的频率或相位。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由电阻方法与低频单管放大器相同。

以及

决定,其计算

图3-1-1

放大器在谐振时的等效电路如图3-1-2所示,晶体管的4个y参数分别如下:

输入导纳:

输出导纳:

正向传输导纳:

反向传输导纳: 式中,为晶体管的跨导,与发射极电流的关系为:

为发射结电导,与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及有关,其关系为

为基极体电阻,一般为几十欧姆;射结电容,一般为几十皮法至几百皮法。

为集电极电容,一般为几皮法;为发

图3-1-2

,电流放大系数有晶体管在高频情况下的分布参数除了与静态工作点的电流关外,还与工作角频率w有关。晶体管手册中给出了的分布参数一般是在测试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测得的。

图3-1-2所示的等效电路中,为晶体管的集电极接入系数,即

式中,为电感L线圈的总匝数,且匝数比,即

;为输出变压器的副边与原边式中,为副边总匝数。

。通常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下。

为谐振放大器输出负载的电导,一级仍为晶体管谐振放大器,则

将是下一级晶体管的输入电导由图3-1-2可见,并联谐振回路的总电导的表达式为

式中,为LC回路本身的损耗电导。

3.2主要性能指标及测量方法

表征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谐振频率,放大器的通频带粗略测各项指标。,谐振电压放大系数

及选择性(通常用矩形系数Kr0.1),采用3-2-1所示电路可以

图3-2-1 输入信号信号由高频小信号发生器提供,高频电压表,分别用于测量2输入的值,示与输出信号的值。直流毫安表mA用于测量放大器的集电极电流波器监测负载

1.谐振频率 两端输出波形。谐振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及测量方法如下。

放大器的谐振回路谐振时所对应的频率称为谐振频率。的表达式为:

式中,L为谐振放大器电路的电感线圈的电感量;达式为:

式中,谐振频率为晶体管的输出电容;

为晶体管的输入电容。,输出电压为几毫

为谐路的总电容,的表的测试步骤是,首先使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为伏;然后调谐集电极回路即改变电容C或电感L使回路谐振。LC并联谐振时,直流毫安表mA的指示为最小(当放大器工作在丙类状态时),电压表

指示值达到最大,且输出波形无明显失真。这时回路谐振频率就等于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

2.电压增益

放大器的谐振回路所对应的电压放大倍数Avo称为谐振放大器的电压增益.表达式为: 的的测量电路如图3-2-1所示,测量条件是放大器的谐振回路处于谐振状态。计算公式如下:

3.通频带

由于谐振回路的选频作用,当工作频率偏离谐振频率时,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下降,习惯上称电压放大倍数Av下降到谐振电压放大倍数率范围称为放大器的通频带BW,其表达式为: 的0.707倍时所对应的频

式中,为谐振放大器的有载品质因素。

分析表明,放大器的谐振电压放大倍数与通频带的关系为:

上式说明,当晶体管通频带确定,且回路总电容

为定值时,谐振电压放大倍数

与的乘积为一常数。

通频带的测量电路如图3-2-1所示。可通过测量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曲线来求通频带。采用逐点法的测量步骤是:先使调谐放大器的谐振回路产生谐振,记下此时的与,然后改变高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保持Vs不变),并测出对应的电压放大倍数Av,由于回路失谐后电压放大倍数下降,所以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曲线如图3-3-2所示:

图3-2-2 由BW得表达式可知:

通频带越宽的电压放大倍数越小。要想得到一定宽度的通频带,同时又能提高放大器的电压增益,由式可知,除了选用电容量。4.矩形系数

谐振放大器的选择性可用谐振曲线的矩形系数形系数0.707 为电压放大倍数下降到0.1时对应的频率偏移之比,即

上式表明,矩形系数

越接近1,临近波道的选择性越好,滤除干扰信号的能力越强。

来表示,如图3-2-2所示,矩

较大的晶体管外,还应尽量减少调谐回路的总

时对应的频率范围与电压放大倍数下降到可以通过测量图3-2-2所示的谐振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曲线来求得矩形波系数

3.3 电路的设计与参数计算 3.3.1 电路的确定

电路形式如图3-3-1所示。

图 3-3-1

3.3.2参数计算

已知参数要求与晶体管3DJ6参数为(1)设置静态工作点

f MHz T  250,β=50。rbb70,Cbc3pF,取

IEQ=1mA, VEQ=1.5V, VCEQ=7.5V, 则

REVEQIEQVBQ1.5K VBQ6ICQ

RB26IBQ18.3K ,取标称值18KΩ

RB1VCCVBQVBQRB255.6K

RB1可用30kΩ电阻和100kΩ电位器串联,以便调整静态工作点。

(2)计算谐振回路参数 {gbe}mS{IE}mA0.77mS

26mV

{gm}mS{IE}mA38mS 26mV

下面计算4个y参数,yie

因为yiegiejCie, 所以

gie0.70mS,rie

yoegbejCbe0.70mSj1.5mS,由此可得yie1.66mS

1rbb(gbejCbe)1.5mS11k,Cie2.2pF giejCbcrbbgmjCbc0.02mSj0.5mS由此可得yoe0.5mS,1rbb(gbejCbe),Z112000Ω>50Ω。YOyoe所以可知输出阻抗:

因为yoegoejCoe,所以

goe0.02mS,Coe

yfe

0.5mS7.0pF

gm37mSj4.1mS由此可得:yfe37.2mS

1rbb(gbejCbe),由中心频率f015MHz,通频带B=2f0300KHz,则回路的有载品质因数得:

QLfo50 B.设定回路的空载品质因数:

C

再计算回路电容为:

的电容串联。

回路中的自损耗电导为: go=200,回路电感:L=5.6

120.1pF

(2f0)2L,故回路总电容为:,故可采取两个标称值为39pF

119.4210-6SRoQo2foL

则回路总电导:

再设定晶体管的集电极接入系数则根据公式可得,即:

Auo由分贝表示电压增益

综合以上理论分析可知,计算求出的单级放大器谐振时的电压增益满足设计要求。但若要验证设计是否能够在实验室条件下工作,还需要搭建电路进行实际操作,所以此方案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3)确定输入耦合回路及高频滤波电容

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输入耦合回路通常是指变压器耦合的谐振回路。由于输入变压器原边谐振回路与放大器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相等,也可以直接采用电容耦合,p1p2yfeg109.7

2,输出变压器3的副边与原边匝数比

1为,6。

高频耦合电容一般选择瓷片电容。

第四章 心得与体会

4.1 心得与体会

本次课程设计的完成,收获颇多,巩固和加深了对电子线路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此次电路设计让我们学会初步掌握了简单实用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

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最深刻的感触是光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懂一些实践中的知识,比如,元器件的参数在设置时尽量选择与标称值相等或相近的(如电阻和电容值的选择);元器件的等效替换。

在本课程设计中,是我的动手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巩固了已学的理论知识。高频电路课程设计相对于以前的模电课程设计来更有难度,更有挑战。

此次课程设计中不但考查了我们对高频电子线路的了解程度,更进一步的使我们更深刻的认识了高频电子线路这门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在电子领域的重要性。在此次设计时我们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但在同伴们的共同努力下,辛苦的去钻研,去学习,最终都克服了这些困难,使问题得到了解决。其中遇到的问题很多都是在书上不能找到的,所以我们必须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这是一个比较辛苦和漫长的过程,你必须从无数的信息中分离出对于你有用的,然后加以整理,最后才学习到变为自己的并用到设计中的问题去。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对各种电路都有了大概的了解,所以说,坐而言不如立而行,对于这些电路还是应该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才会有深刻理解。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实践的基础。提高了我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对相关问题资料查找、分析、筛选、整合的能力。

总而言之,从此次电路设计过程中我们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王卫东.高频电子电路(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2] 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致谢

本次课程设计,能够顺利的完成,多亏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和帮助。

放大器的设计及制作在所有课题里是相对简单的,但实际做起来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容易。在原理图与参数的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特别是在参数设置时,相对低频放大,高频放大的参数设置要复杂的多,我们遇到了许多的问题,经过我们组的成员共同努力,和同学们的交流和耐心的指导,我们才顺利完成任务,在此我我们向他表示我们衷心的感谢。

课程设计的完成,感谢老师的耐心指导帮助,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这次的实际操作让我学到了很多从书本上学不到却终身受益的知识,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这为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好的去面对社会,适应社会,在此,再次向老师献上我们最真诚的谢意,“老师您辛苦了”!

在此特别感谢姜航老师对我们的耐心教学及环环引导让我们对高频电子线路设计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附录

元件清单

元件名称 元件大小 元件数量

电阻 30KΩ 一个

电阻 18K 电阻 1.5k 电阻 1k 电位器 100K 电容 1000pF 电容 0.01uF 电容 0.033uF 瓷片电容 39pF 三级管3DJ6

Ω Ω Ω Ω 一个 一个 一个 一个 一个 一个 一个

两个

7.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篇七

一、目前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存在的问题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内容比较抽象, 理论性偏强, 不仅有很多的专业术语、专业名词等, 而且又和工程实践联系密切, 很多学生反映该课程比较难理解难学习, 因此教师的教学成果不是很理想。这也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压力, 如何教好这门课程,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提升课堂接受程度,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掌握课程知识, 成为近年来一直思考的教学难题。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存在的问题, 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手段枯燥单一。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手段枯燥单一, 很多知识理论讲解偏多, 对物理概念和应用知识的讲授比较缺乏, 很多学校在教学过程的中又往往只重视多媒体课件或者是单一的板书形式, 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使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 从而影响学生对课程的爱好兴趣, 积极性不高, 课程接受程度下降, 进而对课程产生厌倦心理。

2. 先理论教学, 后进行实验或课程设计。

实践教学安排在理论教学之后, 学习的理论不能及时得到验证。而且实验多为“演示、验证性”实验。在实验中, 学生只是单纯地将各种高频实验箱, 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连接, 之后通过示波器、毫伏表等设备观测输出信号, 得出实验结果。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学生对电子线路的相关问题分析不深入, 主要工作就是将输入信号接入电路中, 得出测量结果。在课程设计中, 学生也只是根据老师给定的题目和任务, 进行理论性的原理设计, 不涉及仿真和实物制作。这样, 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3. 考核方法单一。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提高, 还应包含实践动手能力的加强, 然而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考核把重心多放于期末理论知识的考试结果, 却对实践环节能力的考核不够重视。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对于实践环节学习兴趣不高。

因此,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分析、设计、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 是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难题。

二、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改革思路

为了在有限的教学实践内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程的接受程度, 让学生高效地掌握课程的知识, 培养学生分析、设计、解决问题的能力, 决定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完善课程基本资源系统并建立特色网络教学环境四方面进行改革。

三、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改革具体实施过程

1. 理论教学改革。

(1) 优化知识体系。以知识体系更新为切入点, 确定本课程重点和能力要求, 参考国内著名高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重新优化教学内容。 (2) 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有机结合。为了方便理解课程中晦涩难于理解的内容, 提高学习兴趣和热情, 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有机结合。高频电子线路研究的是无线通信系统, 信号整个传播过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借助多媒体教学, 做些相应的动画和波形, 可以方便学生对电路的理解, 增加兴趣, 通过影像加深记忆。但是, 多媒体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只是一个必要的补充, 黑板在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中的一些公式的推导、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参数分析及性能比较等, 还需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黑板板书的形式教学。这样可以放慢学习节奏, 加深学习的印象, 使得学生可以有时间思考, 而且学生老师可以直接交流, 及时反馈。确切地说, 不同的教学手段各有其优点, 传统的黑板教学有其独特的教学魅力, 多媒体教学有生动、形象的图片展示, 只有将多媒体教学和黑板教学有效地结合, 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其所学的知识。除此之外, 还可以采用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研究式、案例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 阶段测试, 以考促学。为了解决学生学习中缺乏主动性的问题, 提出了阶段测试的考核评价方式。在每一阶段性的理论完成后, 由任课老师命题, 对学生进行阶段测试, 并把阶段测试成绩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计入总成绩中。以考试的形式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鼓励学生将期末的考试压力转化为平时学习的动力。另外, 通过测试, 还可以检测教与学的综合效果, 并为改进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

2. 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改革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设置课内综合训练项目, 二是设置课堂研讨环节。 (1) 设置课内综合训练项目。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和提高自身能力, 把实践教学融入到理论教学之中, 即设置课内综合训练项目。在开课之初, 任课教师向学生布置训练项目,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训练项目。对每个项目有教学目的、内容、考核方式等要求, 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训练项目以综合性“设计、制作”实验项目为主。综合性的“设计、制作”实验项目, 可以使学生在前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理论知识和提高自身能力。根据每个项目的教学目的、内容, 学生可以自拟题目, 也可以在老师给定的题目中, 根据兴趣选题。几个学生组成一组, 分工合作,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设计题目。选定题目后, 学生自行完成方案认证、电路图设计。为了提高设计效率,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电路图设计好后, 先通过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和修改参数。对仿真效果好的设计电路, 进行PCB图的设计、元器件采购、电路安装、系统性能调试等, 并安排成果验收、写总结报告、交流答辩等训练环节, 让学生经历科研和开发项目的全过程。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综合的运用知识能力、系统设计与工作的时间能力, 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多方位培养学生在学习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设置课内综合训练项目, 高频电子线路实践环节贯穿在整个课程中, 可以有效地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并能够培养学生分析、设计和应用能力。 (2) 设置研讨环节。任课教师向学生布置训练项目后, 学生按要求进行资料检索、综合分析, 寻找解决问题途径, 提出方案和建议, 并进行师生研讨。教师根据教学进程将研讨安排在教学过程的不同时段。

通过研讨的方式,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较为深入了解学生学习中的缺陷和不足, 为以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帮助, 这两方面相辅相成, 为教师和学生深层次的交流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实现了教学相长。

3. 完善课程基本资源系统, 建立特色的网络教学环境。

为了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 完成课程基本资源的制作。基本资源包括了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课件、重难点指导、练习、作业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并且为了方便师生之间的互相交流, 解决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特色网站, 并把这些反映教学活动的资源放到网络中。

4. 考核方式改革。

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效果、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知识与能力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动态分析。本课程考核采用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 (包括阶段测试成绩、出勤情况、作业情况) 、课内综合训练项目成绩相结合的方法, 并且适当提高综合训练项目成绩的比重。

四、结束语

本文针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特点以及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 结合学校自身的情况和要求, 对如何进行课程改革, 提高教学效果提出了几点建议。特别提出了设置课内综合训练项目的方法, 使高频电子线路实践环节贯穿在整个课程中。相信通过努力, 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分析、设计、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中华, 欧阳艺, 陈红霞.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改革[J].高师理科学刊, 2010, 30 (6) :103-105.

[2]毛红艳.“通信电子线路”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4) :6-7.

[3]廖宇, 郭黎.通信电子线路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通信与信息技术, 2012, (6) :80-81.

8.高频电子电路复习 篇八

关键词: 高频电子线路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一、引言

作为信息工程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高频电子线路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关注,是信息工程类专业学生首先要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对基本原理、基础知识讲解得非常详细,并且是其他专业方向的基础。准确把握该课程有助于学生其他专业课学习,并且对今后将要从事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需的知识储备。所以,对学生来说对该课程进行深入学习和了解,不但有助于后续课程学习,而且对专业素质养成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理论教学方法探索

(一)讲授课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

学习目的是对知识进行有效利用,也就是所说的学以致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学习应遵循这一原则和理念。通过对学生调查发现学生学习高频电子线路这门课程时普遍认为抽象概念多,难以理解;而且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不容易到位,导致部分学生畏惧这门课程的学习。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授课时应当注重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如讲授“角度调制与解调”时,可以借助具体设备如调频对讲机等进行讲授,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兴趣并提高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过去教学过程中老师以讲课为主,而学生则被动接受。这种模式下学生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没有进行深入自我学习和探索。为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并开阔学生思维,必须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像高频电子线路这种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更需要学生不仅有理解和接受的能力,更应该具备不断探究的精神。并且只有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才能深入思考,不断探索与创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可以充分调动学习主动性,使传统被动学习情况得以改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重视课程“绪论”的讲授

教材每章开始都有一个绪论,是对本章节内容的概述,对章节所有知识点都有涵盖。并且最后还提出了相关学习任务和学习目的。然而,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没有对该部分内容给予充分重视,甚至会忽略该部分讲授。在王卫东版教材中,开始一章的绪论中着重对“现代通信系统组成”进行介绍和说明,接下来的内容是“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组成”,并在文字的最后对本书主要研究对象和重点进行说明和阐述。而高频电子线路这门课主要就是从这两大方面进行介绍的。如果授课之前对课本有整体把握可以使教师制订出合适的教学方案,并对书中重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和说明。

三、实验教学方法探索

(一)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高频电子线路这门课程涉及的实验较多,而传统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即通过相对固定的实验验证已有结论。在实验进行之前教师已经将实验相关步骤和流程向学生做了说明,这种实验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好奇心,即使做了多次实验也不能使学生创新能力有明显提升。为了激发学生创造力,有必要提高探究型实验的比例;即只给出部分条件让学生着手设计,通过实验手段观察得到怎样的结果。这种实验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力,激发学生对实验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增加综合性设计实验

传统实验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求知欲。为了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并提高综合素质,在传统实验设计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设计实验。通过这种综合性实验增强学生对高频电子线路这门课的整体理解和把握,并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这种实验在操作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实验原则:实验前确立明确题目,题目选择要强调综合知识运用,尽量多地涉及课程涵盖的知识点,突出工程应用背景。题目确定之后根据设计目标制订合理的实验方案;对其中一些具有高难度系数的环节进行必要预习;实验过程中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方案进行必要调整;最后对作品的性能进行评估。

四、结语

高频电子线路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对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本文对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对于理论教学中一些常用方法进行总结;并对实验教学提出建议与方案,希望能促进学生对高频电子线路这门功课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刘雪亭.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的思考[J].教育与人才,2009.

[2]马英.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想利弊的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2).

[3]张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中的行动导向教学法设计[J].苏州市职业大学,2011.

上一篇:小学交通安全教育工作下一篇:初一新学期学习生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