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精选8篇)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 篇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提2015年5项任务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总结2014年经济工作,提出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李克强在讲话中阐述了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对明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作总结讲话。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贯彻落实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有针对性进行预调微调,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全年主要目标和任务可望较好完成,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深化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时,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部分经济风险显现。
会议认为,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红色部分为对新常态的准确理解】
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从投资需求看,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
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矛盾,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
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
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
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
这些趋势性变化说明,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会议要求,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要深化理解、统一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认识和判断上来,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坚持发展、主动作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要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八个更加注重】
会议认为,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明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会略有回升,但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大。要趋利避害、顺势而为,防范各类风险。
会议指出,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2015年经济工作总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2015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5个】
一、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关键是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要促进“三驾马车”更均衡地拉动增长。要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要高度关注风险发生发展趋势,按照严控增量、区别对待、分类施策、逐步化解的原则,有序加以化解。
二、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我国存在大量新的增长点,潜力巨大。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是市场要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二是创新要实,推动全面创新,更多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三是政策要宽,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政府要加快转变职能,创造更好市场竞争环境,培育市场化的创新机制,在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集聚优秀人才等方面积极作为。
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必须继续夯实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稳住农村持续向好的局势,稳定粮食和主要农产品(11.55, 0.16, 1.40%)产量,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要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农业补贴办法,强化金融服务。要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健全公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要完善职业培训政策,提高培训质量,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
四、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要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继续实施。各地区要找准主体功能区定位和自身优势,确定工作着力点。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争取明年有个良好开局。要通过改革创新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重要内容,要有历史耐心,不要急于求成。要加快规划体制改革,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积极推进市县“多规合一”。要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既要有立竿见影的措施,更要有可持续的制度安排,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治标治本多管齐下,朝着蓝天净水的目标不断前进。
五、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多些雪中送炭,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做好就业工作,要精准发力,确保完成就业目标。要更好发挥市场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高职业培训质量,加强政府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扶贫工作事关全局,全党必须高度重视。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和扶贫济困工作的支持力度。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
会议要求,要加快推进改革开放。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过深水区,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围绕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改革,推出既具有年度特点、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继续抓好各项改革方案制定。要加快行政审批、投资、价格、垄断行业、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资本市场、民营银行准入、对外投资等领域改革,使改革举措有效转化成发展动力。要尊重和发挥地方、基层、群众首创精神,从实践中寻找最佳方案。要抓好改革措施落地,狠抓落实,强化责任,加大协调力度。要强化督促评估,落实督办责任制和评估机制,让群众来评价改革成效。推进国企改革要奔着问题去,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会议要求,面对对外开放出现的新特点,必须更加积极地促进内需和外需平衡、进口和出口平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完善扩大出口和增加进口政策,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巩固出口市场份额。要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服务业市场准入,进一步开放制造业,推广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稳定外商投资规模和速度,提高引进外资质量。要努力提高对外投资效率和质量,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开展先进技术合作,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咬定青山不放松,把我们自己的事办好。要精心谋划用好我国经济的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依靠促改革调结构,坚持不懈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要合理确定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保持区间调控弹性,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继续实施定向调控、结构性调控。以政府自身革命带动重要领域改革,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发展的新动力。要协调拓展内外需,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更加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切实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经济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
会议要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也要与时俱进。要加强党领导经济工作制度化建设,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法治化水平,增强党领导经济工作专业化能力,强化舆论引导工作。
会议指出,明年中央将研究提出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深入调研,抓紧工作,为制定好“十三五”规划做好准备。
会议号召,全党要统一思想、奋发有为,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各项部署,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同志,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以及中央军委委员等出席会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政主要负责人,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中央管理的部分企业和金融机构负责人,军队及武警部队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 篇二
为期两天的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开幕。面对城市居民对农产品日益增加的需求, 以及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扬的困局, 业内人士表示, 无论是从调控农产品价格需要出发, 还是从增加农民收入角度考量, 此次会议议题都将以“如何增加农产品供给”作为落脚点, 这是农业问题, 也是关乎城市居民的民生问题。
1 粮食增产下的农业困局
2010年12月11日, 中国政府网发布消息, 中国粮食生产实现“七连增”。“中稻和晚稻共收3 000多千克, 10月份, 粮贩子以3.4元/kg的价格收购, 没人卖。”江苏省如皋市场北乡农民黄正义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估计粮价还会涨, 他们家的菜籽和小麦也没有卖。
公开资料显示, 从1996~2003年, 中国耕地从19.5亿亩降至18.5亿亩, 7年减少1亿亩, 受耕地减少等因素影响, 2001~2003年, 全国粮食产量持续下降。
“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就是坚守13亿人粮食安全的生命线。”12月20日, 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再次强调了中国政府对调控耕地面积的决心。
此前一天, 美国谷物理事会表示, 2011年中国的玉米进口量可能从2010年的150万t增至740万t, 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而中国海关总署12月21日发表公告称, 11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548万t, 环比增长47%, 同比增长90%。
“一方面国家耕地面积减少, 另一方面城市居民对衣食需求的快速增长, 导致农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普华咨询市场分析师宋红卫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强调, 特别是2010年农产品价格的持续增长让这样的供需缺口问题进一步放大, 这肯定成为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议题。
2 高价格下的供给颓势
国家统计局12月20日公布200个主产县主要农产品价格变动情况显示, 在12月1日到10日之间, 包括籼稻、粳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花生仁、生猪、活牛、活羊等在内的一系列农产品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期的中国, 新一代的农村年轻人能够留守田地的人数急剧减少。农产品种植的“不体面”, 农产品种植的成本“增加”, 以及农产品种植的“供需信息不对称”, 都使得高价格下的农产品供给匮乏景况凸显。
12月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已经将“推进现代农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列为2011年的六大任务之一, 并将该项任务排在第二的重要位置。此次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必将再次将“农产品供给”和“现代农业”作为会议的重点。
据记者了解, 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7个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 尽管每年的文件主题各有不同, 但一以贯之的是明确提出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由于中国农田水利设施“欠债”多年, 加上今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为农产品的稳产和增产增加了难度, 多个机构和专家预测, 曾在2010年“一号文件”中重点着墨的水利建设和种业, 有望继续成为2011年“一号文件”的聚焦点。
3.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篇三
2004年12月3日至5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从已经见诸报端的会议内容来看,本次会议在全面阐述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的同时,也有一些崭新的提法和构思,对于企业来说,这些政策上的风向转变,也就意味着市场机会的到来。
稳健的财政政策意味着什么
双稳健是本次经济会议最大的亮点,即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中最受关注的是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转为稳健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国债发行的规模开始缩小。增发长期建设国债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典型特征,但这个“特征”近两年正逐渐“淡化”。例如,2003年,长期建设国债发行由1500亿元减到1400亿元,2004年又从1400亿减到1100亿元。据预测,今后国家还将减少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
有专家指出,稳健的财政政策的目的是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正确把握调控的力度和重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基本稳定,并非全面紧缩,更非一刀切,也不是急刹车。稳健的财政政策,是要贯彻实施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政策。比如,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都是要保护的,这些方面的投入将会进一步加大;当前供给紧张的能源、运输和重要原材料等方面的投入也都要加大;而在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部分过热行业,将会采取控制投入增长的政策。
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此次财政政策的转变和2004年7月1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是遥相呼应的。这种遥相呼应证明了一个大方向,就是虽然中央从2003年7月开始新一轮宏观调控,但事实上,通过投资体制的改革,中央和国务院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对相当一部分行业的准入限制。民间资本可以更加自由地进入一些行业。而国家的财政资金,更多地转向了一些公共服务领域、农业科技领域等等。
因此,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研究必须辅之以对投资体制改革的研究,这样才能领略其中的要义。
能源领域大有可为
关于能源问题,相关信息这样表述中央的看法,“节约能源、资源是优化结构的重要目标。必须坚决扭转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全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
虽然这样的表述是放在2005年6大工作任务中的第三项“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只是这项任务其中的一个要点,但是,能源问题势必成为2005年最大的经济热点之一。
有关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消耗的钢材占世界消耗总量的21%,铁矿石占30%,氧化铝占25%,水泥占40%,煤炭占31%。中国的万元GDP能源消耗水平是发达国家的3倍到11倍,而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五分之一,土地资源占有量不到三分之一。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已经维持了近二十年的高速增长,如果不尽快转变这种初始性的增长方式,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将会遭受严重的威胁和挑战。
因此创建一个“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各方热议的焦点。
从国际上看,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近年来都突出强调“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比如德国的循环经济起源于“垃圾经济”,并已经向生产领域的资源循环利用延伸。日本的“循环型社会”起源于废弃物问题,旨在改变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美国早在1976年就颁布实施了《资源保护回收法》。这些国家的关于循环经济、节约能源的思路已经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
由于目前我国资源紧缺形势相当严峻,如果不重构节约型和高效率的经济体系,就会存在着很大的系统性风险,国家经济安全也缺乏保障。所以,大力开展节能运动,开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将是一个国家倡导、民意赞同的大方向。
在这方面,企业有很多的机会。
农产品及服务将有作为
很多专家学者早就猜测,2005年的中央第一号文件,又是关于三农问题的。农民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中心问题。
在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要不断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一提法,一方面与积极财政抽身而退形成对照,另一方面,要达到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目标,其中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因为农民占了中国人口的大多数,农民的收入上不来,何谈消费拉动经济。
在这方面,中央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这个判断就是“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个判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农民承受城乡收入的巨大差距。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农村包产到户的改革先行一步,城乡收入差距曾经有所缩小,但近几年又有扩大趋势。如果说我国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的判断不但被中央政府所认识也被各级地方政府所接受,那么,这个思想转变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将是十分巨大的。因为这将终结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客观上存在的“决策的城市倾向”,并逐步迎来城乡差距明显缩小的可喜局面。
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各级政府“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要站在全局的高度重视发展农业,动员全党、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农业。明年各项支农措施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弱。已经实行的政策不能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随着国家财力物力的增强,还要逐步加大支农力度。要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出发,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可以在农民增收这个方面有所作为,如果没有机会,则需要密切关注农民收入的增长,有的企业可以预先准备,开发专供农村市场的产品和服务。
王义伟
中华工商时报高级记者。近几年专注于中国入世谈判进程、入世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产品屡遭外国反倾销等问题的追踪。对企业经营中出现的失误、失败以及未来发展等问题进行过深入的分析研究。
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篇四
私募排排网 李江
私募排排网12月14日讯 为期三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日闭幕,会议指出,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此,部分私募人士表示,明年货币政策放松的预期或落空,市场不存在大的投资机会。
众禄投资总监陈龙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今年经济工作会议的核心内容,从政策传递的信息来看,期待明年货币政策放松的预期基本会落空,至少不存在整体性放松的机会。
而对于积极的财政政策,陈龙表示主要会体现在减税方面,包括对扶持产业的补贴,以及出口行业的退税补贴。
瑞天投资总经理李鹏也向私募排排网表示,从目前来看,对货币政策放松的预期分歧较大,并逐步向不利的方向演变,政策意图表现出政府在保增长的同时也不放松对经济结构的调整。
前麦盛投资总监陈宝东表达了不同观点,他指出,从实际的情况来看,目前货币政策已经开始转向放松。另外,目前通胀已经开始下行,加上国内外经济的困境,已经具备了政策放松的前提条件,而随着明年经济的演变,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可能性较小。
对于明年的市场,陈龙表示明年出现整体性投资机会的可能性较小,会有局部反弹和结构性的机会。操作策略上,陈龙建议 “择股”不如 “择时”。
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 篇五
袁纯清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深刻分析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全面总结了今年的经济工作,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大政方针和主要任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使我们对经济形势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搞好明年经济工作有了更坚定的信心。我们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科学把握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科学把握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科学把握明年的政策取向,科学把握工作重点和目标,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袁纯清指出,明年是全面落实省第十次党代表大会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 “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加快建设转型综改试验区的重要一年。特别是明年要召开党的十八大,做好经济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一要增强责任、坚定信心,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机遇意识,以积极主动的精神,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在稳的基础上求进,在进的前提下保稳,该稳的切实稳住,该进的加快推进,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通过发挥煤炭产业的基础作用、投资的拉动作用、转型项目的带动作用、综改试验区的引领作用、城镇化的承载作用,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二要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快转型步伐。牢固树立无项目不发展,少项目、小项目小发展,多项目、大项目大发展的意识,善于用政策生项目、用优势引项目、用精力找项目、用实干落实项目,每个市、每个县都要建设一批标志性项目。重点抓好中博会等签约项目的落地,重点抓好转型项目的建设,重点抓好改革创新和节能减排,重点抓好发展环境的优化,为企业发展搞好服务,为项目早落地、快建设搞好服务。三要围绕实现农民收入翻番,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加大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强化装备、科技等先进要素支撑,大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快实施 “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战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深化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在抓好“大水网”建设的同时,加快推进农村 “小水网”工程。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完善扶贫开发机制,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四要加快推进城镇化,着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城市建设水平,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大县城战略和百镇建设工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城乡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完善促进居民消费的政策,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五要促进民生持续改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高群众的社会保障水平、收入水平、健康水平、科技教育水平,加快推进农村新的 “五个全覆盖”。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加强工矿棚户区改造和沉陷区治理。建设好 “米袋子”和 “菜篮子”,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巩固和发展我省来之不易的安全生产良好局面,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6.2009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篇六
12月5日至7日,备受瞩目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统一认识、把握大局、协调行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2009年保增长取得显著成效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走向是备受各级关注的焦点。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在认真学习领会的基础上,我们对会议精神要领和政策要点进行了摘录,并提出了几点学习体会,供各位领导参考,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要领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我国经济回升向好,但国内外经济环境仍然十分复杂的背景下召开的重要会议。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认真总结了今年经济工作,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阐述了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具体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有六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1、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2、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3、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增加涉农补贴规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扩大农村需求,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4、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定信心、锐意改革,统筹兼顾、综合配套,加强调查研究和战略规划,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5、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坚持开拓国际市场和扩大国内市场并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相结合,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健全开放型经济体系。
6、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加以推进。
通过学习理解胡锦涛、温家宝重要讲话精神和会议确定的明年经济工作六个方面的主要任务,我们认为,中央对2010年经济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是首要任务。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应对、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当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内在动力仍然不足。同时,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因此,2010年要进一步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的良好势头,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是工作重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外延扩张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既是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当务之急,更是保证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长远战略。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调整优化是着力点。当前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需求不足和供给结构性矛盾并存,部分领域产能过剩问题比较突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这就要求我们紧紧抓住国际经济结构调整提供的难得机遇,加强宏观调控,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适时调整政策力度、节奏和重点,坚持长期发展目标和短期增长目标相协调,坚持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坚持需求结构调整和供给结构调整相促进,坚持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相并重,增强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五个更加注重”是基本原则:如何既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会议提出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是对明年宏观政策调整变化提出的原 则。
“六个结合”是总体要求:对于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会议提出了六个结合,即: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发展的可持续性;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与稳定外需结合起来,着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均衡性;把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拓展发展空间;把推动自主创新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创新发展;把深化改革与促进发展结合起来,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的重要政策信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2010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主要任务,为我们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会议也传递出了许多重要的新信息和新信号,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1、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实施,重点向促转型发力。明年财政政策将突出实施重点,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更有力地支持农村地区、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明年还要继续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等方面和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支持重点领域改革。同时积极运用财税手段调节收入分配,健全促进消费的财税政策,着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均衡性。
2、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信贷结构“有保有压”。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涉及两层含义:一是真正体现适度宽松,加大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二是对信贷结构进行调整,更加强调„有保有压‟,控制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
3、重要任务是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主要包括3个方面:从生产角度来看,要把经济增长从依赖第二产业调整到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特别是要发挥第三产业即现代服务业的作用;从需求来看,要从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最重要的是要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从增长方式上看,要把经济增长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调整到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上。
4、扩内需主要是扩大消费需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从消费拉动与投资拉动的比例来看,我国的居民消费增长还是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在出口没有明显回升的前提下,扩大内需、扩大居民消费对于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解决产能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也有重要的影响。拉动内需、扩大居民消费已成为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点。
5、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将加快推进。扩大居民消费,首先就要增加居民收入,这就要求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目前在我国初次分配领域,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是一个普遍现象,并且这种差距有逐渐拉大之势,这不利于扩大居民消费。下一步收入分配
制度改革的关键,就是以工资改革为核心、提高劳动所得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今后,国家要继续实施并完善已经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措施,例如扩大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的试点范围,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次,要减轻居民负担,加快全民社保建设,增加社保投入,消除城乡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创建城乡居民持续消费的条件。
6、推进城镇化的重点是转移农村人口。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是进一步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是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加快城镇化进程非常重要,而推动农业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则是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这是中央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战略举措。
三、做好明年我县经济工作的几点建议
明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研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对做好明年我县经济工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全面准确把握明年面临的形势。从当前内外部环境分析,宏观政策给我县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我们面临诸多有利形势:一是中央对于明年经济工作“扩内需,保增长”的基调不变,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将继续推进,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我县扩大投资规模、大上项目、拉动经济增长、保持较快发展速度提供了必要动力;二是国家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将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图不变,从政策和投资上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社会事业发展的力度不减,我县仍然有望获得国家的政策支持;三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已经于今年6月份正式颁布,省市的实施意见即将编制完成,配套政策即将出台,明年将正式启动实施,位于关中-天水经济区重点区域的眉县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但是,我们同样也要看到,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严峻,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全县经济虽然出现了企稳回升迹象,形势不容乐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仍是首要任务;二是金融危机使我县工业经济规模小、质量效益不高,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等问题更加突出,加快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综合以上因素,2010年及“十二五”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新机遇不断出现,我县将进入“黄金机遇期”。全县上下一定要坚定信心,牢固树立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牢牢抓住发展机遇,坚持依靠项目带动,用足用好国家政策,创新体制机制,实施重点突破,着力破解影响发展的瓶颈制约,努力开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2、加强宏观政策的学习研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国内外经济环境仍然十分复杂的背景下召开的重要会议,也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规格最高的经济会议。会议提出了2010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确定了明年宏观政策的基调,明确了做好明年各项工作的基本原则。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围绕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国家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财政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各级人代会等重要会议将陆续召开,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具体政策也将逐步出台。可以说,从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是各项政策密集出台的重要时间段。认真学习领会各级会议精神,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对于我们充分全面地掌握政策,找准明年工作的着力点具有重要作用。近期各有关部门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的跟踪研究:一是要高度关注财金政策,研究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调整变化方向,尽快掌握国家投资和银行信贷支持的重点领域和投放规模,为我县争取国家投资和银行贷款做好准备;二是要认真研究经济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动向,特别
是在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稳妥推进城镇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出台的新政策,为我县促进产业升级、推进“三化”进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政策支撑;三是要认真研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关政策,积极推进行政审批、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所有制等改革,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
3、抓紧做好项目储备、上报和争取工作。2010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等方面和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这为我们上报和争取项目指明了方向。各乡镇、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研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吃准国家投资政策,围绕结构调整、民生工程、社会事业、节能减排、三农等重点领域,积极策划包装和储备一批项目,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抓住有利时机,积极上报争取,力争有更多项目挤进国家计划盘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7.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篇七
一、2016年经济工作的主要成效
会议总结了2016年经济工作, 分析了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 进一步明确了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从2016年经济工作来看, 在总体经济形势、主要领域改革、经济政策框架等三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央对经济企稳的信心增强。
一是总体经济形势缓中趋稳。
十八大以来,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经济增长由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调整为6%-8%的中高速增长。为应对经济下行,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稳中有进”的工作总基调, 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运行。2016年, 经济“L型”探底软着陆, 经济增速同比虽有小幅放缓, 但经济运行仍然保持在合理区间, 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前三季度, GDP增速6.7%, 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2567.7亿元, 同比增长8.6%, 比去年同期大幅回升10.6个百分点。1月到11月, PPI由-5.3%大幅回升至3.3%, PMI由49.4%上升为51.7%, 效果超出年初预期, 总体经济呈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态势。
二是主要领域改革稳步推进。
十八大以来, 在新常态的新形势下, 制造业转型升级滞后于消费结构升级的速度, 我国经济面临着严重的结构性矛盾。为应对结构性失衡, 党中央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提出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战略任务, 主要领域“七梁八柱”性的重大改革方案基本形成, 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一系列改革方案基本出台, 文化体育、社会服务、专业服务等领域的改革正在稳步推进, 改革已经从方案准备期步入深化攻坚期, 成为宏观经济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重要支撑。
三是经济政策框架基本成型。
十八大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在产业发展、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许多领域遇到了一系列全新的问题, 而这些矛盾尚无成熟的经验和模式可供借鉴。为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 党中央提出了新常态、新理念、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新的经济思想, 逐步确立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 形成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全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 对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创新驱动发展、能源革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等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二、2016年会议公报的主要变化
通过对2013年到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的对比, 发现本次会议与前三年相比, 在宏观政策、产权保护、风险防控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是对宏观经济政策做了微调, 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在货币政策方面, 与2013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2014年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以及2015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等货币政策相比, 本次会议使用了“保持稳健中性”这一提法, 也就是要在确保金融市场稳定的前提下, 货币政策要继续维持目前的流动性水平, 继续确保经济的稳定发展。在财政政策方面, 2013年到201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先后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以及“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 说明财政政策实现了从强调加大力度到强调有效性的转变, 表明财政政策要在保持积极取向的前提下, 要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政策支持。
二是对产权保护进一步加强, 提出加强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的财产保护。
在产权保护方面, 2013年到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别提出“政府要做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合法利益”和“高度重视保护知识产权”, 重点强调对知识产权和企业产权的保护。而本次会议则明确提出要“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 抓紧编纂民法典, 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甄别纠正一批侵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以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 这既是对前不久刚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中“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财产权”的强化, 也是对下一步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工作提出了要求, 将有助于改善民间投资低迷的状况, 更大限度地发挥经济发展潜力。
三是对风险防控更加全面, 提出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近两年, 我国金融市场存在较大的风险, 股票市场、汇率市场以及信贷市场都出现了大幅波动, 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此。本次经济工作会议更加强调了防范金融风险的作用, 把防控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本次会议公报提出要“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这与2013年公报提出的“着力防控债务风险”、2014年公报提出的“建立健全防范各类风险机制”以及2015年公报提出的“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的提法相比有了很大变化, 说明中央决策层对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有了更高的要求, 从防范区域性风险、行业性风险等具体风险转为防范系统性风险。
三、2017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强化经济工作总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企国资改革、房地产市场调控等方面提出了新的阐述和新的思想, 整体上看, 2017年将在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 稳住大局, 守住底线, 决战改革, 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进展。
一是强化“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从国际环境来看, 2017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特朗普正式上任、欧洲多国将大选将使得西方国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 这就需要维持中国经济稳定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从国内经济来看, 我国正在推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系统性改革, 涉及的范围广、任务重, 只有在经济环境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才能取得预期成效。为此,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延续2013年到2015年“稳中求进”总基调的基础上, 进一步强调“稳中求进”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 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 “稳是主基调, 稳是大局, 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
二是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会议指出,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在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方面, 通过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加强农村综合治理、消化政策性粮食库存、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解决农产品供给和需求不匹配问题。在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方面, 继续推动钢铁、煤炭以及其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去产能工作, 积极消化房地产、汽车、家用电器等行业库存, 支持企业通过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行为降低企业杠杆率, 通过简政放权, 进一步清理规范中介服务等“组合拳”降低企业负担, 通过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等创新补齐软硬件基础设施短板。在振兴实体经济方面, 要建设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 更加重视优化产业组织, 提高大企业素质, 在市场准入、要素配置等方面创造条件, 使中小微企业更好参与市场公平竞争。
三是稳妥推进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
要完善跨部门的统筹机制, 加强财税、金融、社会保障等基础性重大改革, 既制定方案, 又推动落实, 既要抓好重大改革的顶层设计, 也要充分调动地方和基层推动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财税改革方面, 落实推动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直属责任划分方案, 加快制定中央和地方政府财税收入分配方案, 健全地方税体系的方案。在金融体系改革方面, 深入研究并积极稳妥的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改革,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 有序推进民营银行发展。在养老保险改革方面, 要积极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完善养老保险的顶层设计方案, 加快出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
四是深入推进国企国资改革。
十八大以来,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 并在众多行业和领域进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本次会议明确提出, 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 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 并通过“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呵护民资和外资参与国企改革的积极性。在改革目标方面, 混合所有制改革将成为2017年国企改革的重头戏和突破口, 要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实施手段方面, 要加快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 加快垄断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推进领域方面, 将在推进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五是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
针对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泡沫扩大的问题, 本次会议专门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 将房地产市场调控提升到国家宏观经济全局的高度。在房地产定位方面, 明确界定了房地产的发展是为了满足居住需求, 将房子定位为“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房地产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投资品, 需要回归正常的居住属性并与人口挂钩。在政策措施方面, 会议提出了要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 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在房地产去库存方面, 会议提出通过推进城镇化, 平衡东中西部、城乡之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疏解特大城市部分城市功能等方式推进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去库存。
8.201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篇八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等九个方面,详细剖析、对比了中国经济的趋势性变化。进而得出结论: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这实际是从经济趋势变化的角度阐释了新常态的成因,是对新常态的总体研判,为在新常态的指导下部署具体的经济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数。”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说。
九大趋势理解中国经济维度
从今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新常态”以来,理解中国经济的维度便在此框架下发生了新的变化。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等九大方面阐释“新常态”所呈现出的特征。与此前习近平在APEC上会议所阐述“新常态”的含义相比,内容更加丰富,体系更为完善。
分析人士认为,“新常态”不但使得人们对中国经济的阶段性特点有了新认识,同时它还指明了中国经济未来之路。在“新常态”背景下谋划中国经济发展之路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会议指出,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从投资需求看,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
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矛盾,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
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
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
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
这些趋势性变化说明,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会议要求,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要深化理解、统一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认识和判断上来,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坚持发展、主动作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要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
会议认为,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明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会略有回升,但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大。要趋利避害、顺势而为,防范各类风险。
会议指出,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从“经济奇迹”走向常规发展
从上述九大视角来打量中国经济“新常态”便会发现,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正在发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逆转;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结构已经开始发生一系列变化。消费占GDP的比重开始回升,收入分配有所改善,产业方面也浮现出很多新的亮点。
从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数据也可以初步印证中国经济的积极变化。今年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000万,提前完成全年任务。前三季度第三产业的比重也在持续增加,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6.7%,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2.5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GDP增速高0.8个百分点。另外,居民收入的名义增长速度比财政收入增长速度(8.1%)高,也高于企业利润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的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在提高。
黄益平表示,实现“新常态”发展的前提是经济的过渡和转型能够平稳进行。中国经济转型就是要从过去的经济奇迹走向常规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与黄益平有着相似的观点。他指出,用“新常态”统领中国未来几年的经济,有它新的含义。“从原来的旧模式向未来的一种新的稳态增长的轨迹转变的过程,可能比较艰巨、比较漫长。因此看到GDP下滑,各种参数出现变异,结构出现调整,政策调整幅度比较大,不要见怪为怪,因为这在未来都会是长期出现的。”
“事实上,转型已经发生,未来经济增长速度还会适当放缓,经济结构更加平衡,消费发挥更大作用,产业升级也会变成常态。”黄益平进一步表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新常态”的九大趋势性变化说明,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推荐阅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是1998年09-26
中央党群工作会议讲话07-26
2018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点08-18
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08-30
202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解析10-19
中央银行学重点08-02
在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08-27
在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