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案例与分析

2024-09-26

物流案例与分析(精选8篇)

1.物流案例与分析 篇一

《物流案例与实训》作业二

1。实施“本土化”战略的家乐福具体采取了那些做法?对它有何好处?

答:实施本土化战略的做法:

①投资决策钱做细致的市场调研分析,同时与政府部门联系,选择合作伙伴,还会派专业人员与供应商谈判

②家乐福把它的目标消费者定位于普通居民消费群体

③家乐福还十分注重强调采购及采购员工的本土化

④每到一处它就积极寻找当地的有经验的零售商,并与之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好处:

①凭借因地制宜的能力和形成套路的方法,在我国做到了速度和规模并举,为企业赢得了市场先机

②目标消费者定位于普通消费居民,适应中国消费人群特征

③家乐福在中国北京、上海、武汉等制造业发达的城市建立了采购基地,此举不仅节约了大量的运输费和配送成本,还倍受当地政府欢迎。同时,通过采购及采购员工的本土化,能够更容易使公司的经营理念融入现实经营中

④通过与当地的零售商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能够借此获得进货、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并在短期内熟悉当地市场

2。家乐福在中国市场多次打出“采购牌”,试分析此举对家乐福以及中国市场可以带来那些好处?

答:对家乐福带来的好处:

①节约运输和配送的成本

②通过地域优势可以就近获取所需商品,满足销售

③迎合当地政府的认可,获得政府的支持

④可以通过招标竞价,一定程度上控制供应商,压低采购价格,为企业节约成本⑤多次打出“采购牌”可以吸引竞争对手的注意力,转移企业在其他方面的竞争注意力 对中国市场带来的好处:

①强化中国市场的竞争,激发市场活力

②通过“采购牌”规范市场的运营

③为零售业和制造业市场增添活力

④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国市场就业压力

3。试分析家乐福的低价策略中采用的“延长对供应商的付款期限”和“收取进场费”的做法,你对此如何让评价?

答:

①家乐福通过延长对供应商的付款期限,一方面变相的占用了供应商的流动资金,相应的,家乐福的流动资金就占用少了,此举大大节约了家乐福的资金成本 ;另一方面加剧了供应商的资金困难,此举缺乏供应链管理思想,会导致供应商的逐步淘汰和 商品价格上涨②家乐福收取进场费的做法,一方面“盘剥”了供应商,为企业节约了成本,降低了流动资金;另一方面“压榨”了供应商,导致供应商竞争激烈,商品价格上涨

2.物流案例与分析 篇二

1.1 必要性

以高职学生需求为导向。当前高职学生学习目的更加多元化, 据有关调查显示,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目的主要为满足就业、提高自身素质、继续学习深造等需求, 因而在学习中更多地表现出注重课程的实用价值, 虽然对于企业的实际运作及可能出现的管理问题认识肤浅, 但多数学生对如何应用管理理论因地制宜解决实际问题表现出很大的兴趣。目前, 职业教育正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教学工厂、生产线托管、模拟市场等创新教学方式也在积极摸索实践, 但是相当部分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过程仍需要在校园和课堂环境内实现, 采用案例教学可满足学生走向目标工作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物流课程特点使然。物流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管理学科, 如果只是进行传统的讲授式教学, 会使学生觉得理论空洞抽象, 难以理解, 而开展案例教学, 把物流管理典型案例作为主要内容, 通过教师讲授、组织学生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讲评等过程, 却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将所学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培养学生清晰的专业理论知识、高超的专业技能和敏锐的专业判断能力, 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手段。

1.2 特殊性

(1) 教学内容的特殊性。

在教学内容上, 物流案例分析课程与一般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存在很大差异。一般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教学注重基础理论知识, 注重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教材提供一个完整形式上的知识理论体系, 教师在教学中只要按照这个理论体系进行讲授, 教学目的也就能达到。而物流案例分析课并不是这样, 案例分析更注重实践, 教材提供系列物流案例, 教师不应该也没有必要将所有案例从头讲到尾, 它需要教师从众多案例中选择典型案例, 指导学生学习、讨论, 最终形成书面文字报告, 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 以提高学生灵活和综合地运用物流基本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方法的特殊性。

由于教学内容的差异, 教学方法相应也有很大不同。在传统的专业课教学中, 很多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 但案例分析课并不是案例教学法的一般运用。案例教学法是用引入案例的方法为阐述的理论服务, 即运用一个或者几个案例来说明某一原理, 让学生能够理解。很明显, 案例在这里所发挥的作用仅仅是一个“注释器”而已, 而对于案例本身所具有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一最具价值的功能却远远没有发挥。案例分析课程正是瞄准教学案例这一最具价值功能, 不再是为说明一个原理对某一个案例的偶尔应用, 而是面对实际, 将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串联起来, 让学生系统地、循序渐进地熟悉和学习, 从案例模拟的情景中认识物流企业或部门的资源要素及其变化的规律, 从中体会管理原理、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技艺。

2 课程教学目标与思路

2.1 教学目标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专业学习, 使学生掌握从事现代物流技术与管理活动的综合职业能力, 成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物流案例分析课是在物流管理专业高年级开设的课程, 学生在此之前已储备相当的专业知识, 对有关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已有所了解, 现在是通过大量、系统的案例学习和分析使学生从总体上、从实际的运行规律上去认识和把握那些物流企业管理原理、发现新的知识和萌生创见。很明显, 这是在理论指导下的一种经验总结, 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认识活动, 远比从事某一孤立的实践活动的收获要多得多。

根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结合物流案例分析课程自身特殊性, 物流案例分析课程的设置应该定位于直接为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服务, 在必要的知识传授基础上培养学生系统思考能力, 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深层次地考虑问题, 透过表面现象和错综复杂的关系看到问题的本质, 灵活和综合地运用物流基本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提高物流管理意识, 增强实际操作技能。

2.2 教学思路

结合教学目标与实际情况, 物流案例分析教学必须突破传统“教材导向”的书本型教学模式, 建立适应职业技能需要的“引导探究—仿真创新”的螺旋上升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对物流案例分析课程进行管理技能定位, 即打破原有的书本教学体系, 将教材中的案例选择和高职培养目标一致的物流管理专业动态技能点融合到教学过程中, 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的力度。

现代教育观、教学观要求教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 与之相适应, “引导探究—仿真创新”的螺旋上升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教练”逐步转变为“导演”, 再逐步转化为“评委”。教师角色的转换必然带动学生角色的调整, 即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技能的主动学习者转变。在教学过程中, 真正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同时利用案例引导、实物展示、多媒体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3 课程教学内容与实施

3.1 教学内容

企业岗位设置和专业素质需求是高职教育的风向标, 教学内容也以此为依据。物流案例分析教材中案例较多, 以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现代物流案例分析》为例, 国内外经典物流案例有61个, 涉及物流战略与规划、采购与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配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化以及客户服务与服务质量等众多层面, 若要以传统的“教材导向”教学逐一讲授, 面面俱到, 教学任务一学期无法完成。根据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自身特点, 选择以就业为导向、与相关理论知识配套、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相近的案例进行教学, 突破教材章节体系结构, 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是提高物流案例分析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根据调查,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工商企业、物流企业、配送中心等业务部门中的基层操作、基层管理岗位, 依此可将教材知识分为两大部分:宏观物流战略规划和微观作业管理,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主要学习后一部分。微观作业管理主要包括采购与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配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化及客户服务与服务质量等内容。案例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正确的分析过程, 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案例分析, 给学生创造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 使其得到一个对企业管理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的机会, 此外, 案例分析可让学员通过扮演企业总经理、部门经理或其他各种重要角色去设身处地地体验在企业组织中关键岗位的责任, 学习运用权力解决企业各方面的问题, 从而提高从事管理工作的能力。

3.2 教学实施

(1) 精心设计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案例分析课堂。

接触案例分析, 学生经常感到很无措、知识点比较凌乱。这主要是因为案例多是跨学科综合反映实际社会经济背景下的物流活动, 反映某一管理情景真实而全面的情况, 将有关信息几乎都包括在内, 往往掺杂多余无关信息, 而且有关信息还不完整, 其基本问题与理论表现得也不是很清楚, 既有浅显的, 也有深奥的, 有可能清晰, 也有可能混沌, 需要学生自己下工夫去找出问题, 理出思绪, 分清主次, 即“梳理辫子”, 然后利用找出的机会, 拟定各种备选方案, 权衡决策。采用“引导”为主要教学方式进行案例分析教学, 意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和观察视角, 而不是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

由于案例较多, 课堂教学中选择的案例是否恰当, 是案例分析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 直接关系到学生后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时, 必须选择能够反映企业经营理念、战略规划、企业变革、作业方法、经验特色以及技术水平等较为典型的、具有学生讨论与研究余地的案例。笔者在教学中选择的主要案例为:海尔供应链约束下的流程再造实践、一汽大众的“零库存”、国美电器的物流体系、联邦的两种连锁和物流配送、中铁货代业务操作信息系统、UPS的物流服务及美国耶路全球公司在华扩张的反思7个案例。

(2) 积极开展以“仿真创新”为主的主题探索。

传统的案例分析将别人现成的经验教训和做法和盘托出, 从教学方法论本源上说, 本质上是代理式的学习, 与课堂讲授如出一辙。从教育的目的和案例教学的主要功能来看, 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案例应是物流案例的主体。问题待决型的案例, 要求学生找出问题、诊出“病因”、开出“处方”, 并在比较各项备选方案优劣的基础上作出决策, “仿真”解决管理问题的全过程, 所以其能力培养功能远大于已解决问题型的。可见, 案例的重点与主体应是待决型。

将上述想法应用于案例分析, 以本土企业为材料, 分析特定假设场景下物流作业流程管理, 设置相应的题目供学生自学、提供多渠道供学生收集资料、调查分析,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在操作过程中, 这种主题设计很难, 教学过程中常选择既包含已解决问题, 又包含未解决问题的案例为主体内容, 如先描述一个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然后将以后新出现的或扫尾、遗留问题的解决任务交给学生。如根据安庆市现有路网, 分析连锁企业万家旺超市的配送管理问题。

(3) 教学组织与实施。

“引导探究—仿真创新”螺旋上升型教学模式, 主要实施方式为引导探索, 仿真创新, 再引导探索, 仿真创新。教学过程中, 首先选择中短篇、有现成的方案与计划案例, 介绍某一管理事件的全过程, 引导学生对之进行评价, 指出其长处与高招, 同时也点明它的疏漏与不足, 要求以所学的理论作为论证依据陈述其评价的理由。其次, 选择情况描述中隐含一些问题的案例, 要学生把这些问题发掘出来, 分清主次, 探究原因, 拟定对策, 最后作决定。这无疑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的工作能力, 体现了案例教学的基本要求。最后, 结合本土企业, 自由选择主题, 独立完成该专题的策划, 资料收集, 组织整理, 表达演示与辩论报告等。如此展开更高层次的新一轮案例分析, 从而使得分析者的能力不断获得提高。

(4) 教学实施效果。

“引导—探究—创新”螺旋上升型教学思路与传统的“教材导向”书本型教学模式相比, 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明显提高, 能够运用常见的物流管理理论与技术方法解决企业现实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而言, 学生分组自学、自我管理、互相监督、头脑激荡, 培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收获的是书本上找不到的知识, 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学生自主选题, 选择身边的企业, 兴趣引领学生带着专业问题展开探索, 多方收集资料, 甚至咨询生产经营企业, 能够以比较生动的图片、实物、课件等形式展示出来, 这样, 虽然每组学生只掌握物流管理部分业务管理知识, 但是通过汇报讨论和全班共享后, 每个学生便能触类旁通, 掌握多种操作技能。

4 课程综合成绩评定

由于案例分析课程的独特性, 其成绩评定与一般专业基础课也有所不同, 它来自教师评定 (70%) 和学生评定 (30%) 两方面。教师评定主要反映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一般由学习态度 (10%) 、讨论发言 (10%) 、技能展示 (40%) 、期末考试 (40%) 四部分构成;学生评定主要反映小组学习情况, 一般由学习态度 (20%) 、小组讨论 (20%) 、团结协调 (20%) 、小组贡献 (40%) 四部分构成。其中, 期末考试拟采用开卷形式, 适当减少固定知识点的考核比重, 增加对技能点的考核。题目以案例题为主, 主要包含基本知识应用考查 (30%) 、物流背景常识考查 (20%) 以及分析和解决现实出现的物流问题能力考查 (50%) 三部分。

总之, 物流案例分析的教学, 不论是案例分析的引导, 还是探究创新案例的总结点评, 对教师来说, 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摘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设置物流案例分析课程既有必要性, 又有特殊性。针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和要求, 确立了提高职业管理意识、增强职业技能的教学目标, 提出了“引导探究—仿真创新”的螺旋上升型教学思路, 建立了系统的教学实施方案。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物流案例分析,“引导探究—仿真创新”

参考文献

[1]张惠英, 金家祥.实施案例教学主体角色定位研究[J].基层后勤研究, 2009, 8 (3) .

[2]应宏.团队教学法的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 2009 (14) .

[3]尚立云.需求导向的高职工商管理案例分析教学浅析[J].现代企业教育, 2010 (14) .

3.物流案例与分析 篇三

关键词:实践课程;课程改革

一、 当前高职物流实践课程现状

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特点是设计以“技术应用”为主,理论够用的课程体系。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实践性课程占有重要地位,其课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决定所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高职物流专业教育是财经类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应用型物流技术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但纵观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培养的高职物流专业毕业生,其实践能力与实际需求仍然有一定的距离。具体表现为高职学生多机械性操作,理论薄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没有后劲。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重书本知识,轻实践训练,具体如下:

1、在高职物流教育方式上仍然是灌输式,重理论和应试,轻实践和考查。受到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教学计划偏重于理论性教学。在灌输式和应试教学法下,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历史性和完整性,忽略了物流专业知识的应用性、需求性和更新性。这导致学生空有理论而不知实际,能想象不能抽象,能考试而不会在实际中应用。

2、物流实践课程多为参观了解,不能亲身体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我国物流教育也在逐步进行调整,加大实践性课程比例,改革实践性课程内容。但许多院校的实践性课程多停留在纸面模拟上,只不过把书本知识再在实验课上重复一遍,各科训练单独进行,没有综合在一起,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而物流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专业判断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在实践课中根本无法体现。

3、实践课程资源建设难以跟上。实践课程资源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和与企业联系程度。物流实践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必须是双师型,以保证教师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硬件设备是要具备合格的实训室和实训设备,便于组织、设计实践课程。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则保证教师可以及时更新知识,了解企业需求,以便更新实践课程内容,并可作为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但目前我国多数院校由于受到教育观念、资金、教师引进等的限制,物流教师队伍、教学设施还远达不到要求。

二、 物流实践课程改革:一个案例

在2003年以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实践课程与大多院校一样,由于物流专业起步晚,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手段落后,实验实习实训不足等原因,使物流教学当中普遍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物流专业毕业生的实际能力不能满足企业要求等问题。因此,如何促进物流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推动教学改革等也成为国内开设物流类专业的高等院校广泛关注和急需解决的课题。因此建立“供应链一体实训室”,进行了改革,其改革目标是为学生营造一个仿真的供应链工作环境,将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这个环境中让学生运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个人技巧解决实际物流工作中的各种问题,熟悉各个物流岗位的工作,锻炼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物流工作,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综合实训改变了其他课程实训在教材指导下的程式化训练,完全模拟企业物流工作岗位环境,采用场景式动态训练方式进行实训。实训课程分为三个阶段:初始化、日常业务和期末处理,总课时112节,安排在一个月内与金融专业银行业务实训课程同步进行。实训前将学生分为ERP组、CRM组、自动化仓库和生产线、商场管理、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和电子商每组4-8位学生。具体实训内容如下:

1、初始化:建立物流信息系统和录入初始资料

向学生提供实训企业的相关背景资料和期初业务资料

(1)ERP采用用友U8系列ERP软件,启用总帐、固定资产、工资、应收、应付、采购、销售、库存管理、库存核算、UFO报表系统。

(2)CRM要求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管理、销售与服务流程。

(3)第三方物流管理软件系统,针对料件清单和配送计划对客户实行JIT生产或销售配送的完整的业务过程,包括从接到作业指令单开始,完成货品的分拣、加工、出仓、装卸及发送过程。通过信息系统确保配送业务的准确无误。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配送。

(4)POS系统实现前台销售及后台进、销、调、存管理。

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相关资料对各模块进行初始化,完成各模块之间数据接口,建立正确的模块运用模式,完成各模块初始设置,录入期初资料,到模拟银行新开帐户,为开展工作做好准备。

2、日常业务:按规范的业务流程完成相关业务

初始化结束后,以工作日为时间段,指导教师提供一天或几天的业务,由学生自行按照业务流程进行处理。日常业务重点是各模块业务处理、各模块之间数据传递和财务软件使用。在整个业务中,CRM中销售环节是末端环节,通过POS设备的销售拉动库房的主动补货,并将库存情况传输给ERP,ERP根据销售情况指定制定计划,原材料供应商根据生产计划提供原料供应,整个生产过程中,第三方物流系统实现原材料及产成品的仓储、运输及配送过程。

实训时以生产电话机为样本,学生拿到首先审请领用原材料,生成业务单据后,教师不作业务描述,而由学生自己判断和分析业务怎样处理。例如ERP中偿还前欠帐款业务处理,先在CRM采购模块填制付款申请书,打印后经相关部门及领导(可由教师担任)审批,由会计审核制单,交由出纳付款,若现金付款,点付现金(用点钞券代替);若支票付款,开具支票;若采用汇兑等其他银行结算方式付款,到模拟银行实际办理付款手续。

在实训中学生要不时要和其它组进行数据交换,密切配合才能真正完成,有些是通过学生亲手操作机械来体会。如:生产线组装简单电话机,贴上条形码,经扫描枪数据进入自动化仓库系统,同时自动化仓库完成入库操作,数据送至到ERP系统进行相关财务处理。软件与硬件的集成实现对生产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的真实模拟。从而展现物料从原材料采购入库、生产加工、包装打条玛,成品入库,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自动分拣出库、运输到终端客户等供应链的全过程。借助 ERP 软件的强大功能开发一些实训课程反应现代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的实训教学目的

3、期末处理

由学生自主分析并完成本企业应做的期末处理工作,指导教师提供必要的检查和指导。主要包括:按软件逻辑顺序进行各模块期末结帐,各模块数据是否一致,一体化作业完成情况。在U8报表系统中设置并生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POS系统生成进货,出货表,自动化仓库进行存盘点,并进行模块间对帐,打印帐簿、报表,装订凭证,整理会计档案。

4、过程考核

本课程根据出勤、小组考核和个人考核进行,考察成绩=出勤(10%)+小组成绩×系数(50%)+个人成绩(40%)。小组考核内容为各系统的掌握情况和熟练程度,对各项经济业务处理方法和流程,各项经济业务的业务处理的正确性,工作进度,岗位分工和组织协调情况,由教师进行考核。个人考核内容为岗位适应能力、软件运用能力、业务处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考核方式由组长每日记录组员工作情况,并在实训结束时对各组员做一总体评价和评分,由任课教师参考评分。

三、案例评价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彻底打破了传统实训课程的教材式静态处理方法,将原来独立的各个专业课程融合在一起,并与其他专业如银行、管理等进行了有效的结合,使该课程具备仿真功能,这可在如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1、专业技能的综合性训练

该实践课程综合了各门专业课程如财务会计、物流信息管理、仓库管理等各项技能,使得学生在实训中能得到充分的专业训练,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动态的专业性训练

在日常业务训练中,本课程模拟企业实际运作方式,采用动态的业务发生和处理方式,只有顺利完成前项业务,才能接着开展下一项内容。而前期的业务处理又影响到后期业务的运行,从而使实训的内容不仅仅局限在ERP处理上,而延伸到供应链运作的各环节,而且还有生产库存等动手操作。

同样的实训资料,就会随着学生业务能力、处理方式、决策能力、组织能力等不同而不断变化并产生不同的处理结果,从而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3、协调性和能力性训练

在本课程中,将一个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代表某公司的一个实际运作部门。ERP设置财务经理、生产管理设置一个厂长、第三方物流和商场等设置总理,具体分工由学生自己安排。在实训时,学生要考虑业务怎样处理,由哪个岗位来处理,怎样轮岗和处理缺岗的情况,岗位内部的管理和协调,对外业务的安排,产品的流转等。学生还要考虑在出现问题时采用什么方法、通过何种渠道处理,这些问题包括从会计业务问题到电脑出现故障等,教师只提供方向方法,不直接解答,只在最后进行点评。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在得到体现的同时,学生的组织、协调和问题解决能力也将在该课程中得到有效提升。

4、教学中的案例性训练

本课程由于设计的仿真性,可看成是包含了若干个案例教学的训练课。比如在初始化中,会计科目级数的设置,CRM的初始数据传至ERP应收应付中,自动化仓库存货数据输入到ERP存货后续处理,若设置不合理会给今后工作带来不便,因此学生要进行充分考虑,有时要进行返工。在日常业务中,学生要时刻关注企业ERP系统和其它系统数据的一致性,作好协调安排,在ERP中注意付款、费用报销时,学生要认真检查凭证和手续的合法性、合理性,必要时学生自己设计相关的财务制度。甚至在遇到如电脑财务软件功能问题时,由学生直接打电话到软件公司如用友公司询问问题如何解决。通过这些案例性训练,学生可以在毕业前进行一次仿真的工作演练,为实际工作作好充分准备。

4.物流案例分析 篇四

我国运输长期以来缺乏面向综合效率和效益的协调管理,按照运输方式进行分部门管理。水路和公路运输由交通不管理,铁路由铁道部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有其优点,但同时也产生了多头管理和缺乏统一管理的局面,导致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较差。与此同时,运输需求的明显增长、用户多品种小批量、多频率的运输要求以及门对门的要求使得运输的需求大增。请问:

1,我国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缺乏协调的现状会产生什么不利后果?

a.部门协调产生的不利后果,信息传递与处理比较差,运输的迅速性受到制约。

b.装卸和搬运次数的增加就影响了费用成本的增加,过多装卸会产生货损影响安全准确性,容易发生法律纠纷。

c.对托运人的专业比较高。d.整体的运输活动不能准确,及时。

2、你认为应如何改进?

a.国家法规方面提出促进多式联运的政策和要求。b.建立一个各种运输工具之间有效的信息系统。案例二:

有一批商品计23吨,从甲地运往乙地,有公路和水路两种运输方式可供选择。汽车运输按每辆标重4吨计。从公路走,甲乙两地相距180公里。汽车运价不分整件、零件,吨公里运价均为1.5元,其他杂费(包装、装卸费)每吨2元(按汽车标重计算)。从水路走,甲乙两地相距320公里,吨公里运价为0.50元,但乙地码头离仓库还有10公里,仍需用汽车运输,其他杂费与公路运输相同。由于该商品中途要转运,需在码头停留一天,每天每吨堆存费1.00元,港务费0.30元。公路运输震动较大,但只一次装卸,当天就能到达目的地,商品损耗每吨2元。水路运输应中转一次,比公路运输的损耗多,每吨损耗10元。究竟采用水路运输还是公路运输好?如何选择? 分析问题:

请用定量计算的方法,做出你的选择。

这是一个定量决策方法的实例,可以通过计算两种运输方法的费用,选择费用低的方法。从甲地到乙地公路运输的成本:

商品23吨,汽车运输每辆标重4吨计,其需用汽车23÷4≈6(辆)公路:6*(4*1.5*180+2*4)+23*2=6554(元)水路:320*0.5*23+6(4*1.5*10+2*4)+(1+0.3)*23+10*23=4347.9 从运杂费考虑,选择水路经济。但是在实际决策中,必须要考虑到交货期,水路运输的时间远大于公路,要从实际的交货情况来选择。案例三:

有一销售企业,主要对自己的销售点和大客户进行配送,配送方法为销售点和大客户有需求就立即组织装车送货,结果经常造成送货车辆空载率过高,同时往往出现所有车都派出去而其他用户需求满足不了的情况。所以销售经理一直要求增加送货车辆,由于资金原因一直没有购车。请问:

1.如果你是公司决策人,你会买车来解决送货效率低的问题吗?为什么?

不会。因为本来空载率就过高了,再买车为应急会更高;是送货方式不对,没有合理规划,不是车太少了。2.请用配送的含义分析该案例,并提出解决办法。

送是指在经济合理的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以最合理的方式,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送货而是有组织、有计划地送货,要求先配货再送货。

具体做法为:制定配送时间表,确定配送时段;要求各个门店和大客户的销售代表在各时段前半个小时将所需商品报到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根据所报内容配货,并确定配送路线和配车计划,保证低空载和一次配送多个客户,提高配送效率。

案例四:

近年来,在全球电脑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戴尔却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收益,并且不断增加市场份额。我们习惯于给成功者贴上“标签式”的成功秘笈,正如谈及沃尔玛成就商业王国时,“天天低价”被我们挂在嘴边;论及戴尔的成功之道,几乎是众口一词地归结为“直销模式”。

戴尔成功的诀窍在哪儿?公司分管物流配送的副总裁迪克·亨特一语道破天机:“我们只保存可供5天生产的存货,而我们的竞争对手则保存30天、45天,甚至90天的存货。这就是区别。”

由于材料成本每周就会有1%的贬值,因此库存天数对产品的成本影响很大,仅低库存一项就使戴尔的产品比许多竞争对手拥有了8%左右的价格优势。

亨特无疑是物流配送时代浪尖上的弄潮者。亨特在分析戴尔成功的时候说:“戴尔总支出的74%用在材料配件购买方面,2010年这方面的总开支高达290亿美元,如果我们能在物流配送方面降低0.1%,就等于我们的生产效率提高了10%。物流配送对企业的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而高效率的物流配送使戴尔的过期零部件比例保持在材料开支总额的0.05%~0.1%之间,2010年戴尔全年在这方面的损失为2900万美元。而这一比例在戴尔的对手企业都高达2%~3%,在其他工业部门更是高达4%~5%。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库存的利与弊。

利:使生产正常而不间断地进行或为了及时满足客户的订货需求,必须在各个生产阶段或流通环节之间设置的必要的物品准备。

库存的弊端:占用大量资金,增加企业费用支出,腐烂变质的损失,麻痹管理人员的思想(2)结合案例,分析提高企业库存周转率的作用。

a.周转率提高后库存的资金占用少;b.使企业迅速面对市场变化减少库存积压;c供应链整体效应提高。案例五.DS运输公司已经从传统的航运公司发展成为一个综合物流公司,提供“门到门”的服务,向欧洲的主要国际客户提供第三方物流解决方案。该公司在集中精力于北欧的计算机市场。

DS运输公司为北欧的计算机行业销售商开发了一种物流解决方案:在每个北欧国家都有一个全国性仓库,服务于全国的顾客,备用零件的服务和维修也同样地分权给各国的销售机构。

在本部哥本哈根的配送中心为在丹麦、芬兰、挪威和瑞典的顾客直接配送。这种方式使有相同服务要求的销售商能分享配送中心设施、信息系统和运输能力。与每个销售商自营物流方式相比,DS运输公司有较高的服务水平和较低的总成本。

DS运输公司也为计算机行业提供了一种增值服务,如按顾客的配置要求组装计算机、配备计算机附件(外接电源和当地母语的说明书)、上门为客户安装计算机产品、检测和升级计算机硬件系统等。请分析下列问题:

(1)请说明物流基本功能包括哪些内容?DS公司提供哪些基本功能服务?

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

(2)请说明物流增值服务包括哪些内容?DS公司提供哪些增值服务?(3)如果你是DS运输公司物流部门经理,如何进一步改进物流服务? 案例六:

上海联华超市集团成立于1992年,目前已发展到有门店250多家。有直营店、加盟店、合营店三种经营方式,其中直营店有80多家;加盟店分布在浙江、江苏等外省市;合营店主要以控股方式经营,主要分布在远郊区、县。直营、加盟、合营三种方式的门店都由总部统一进货。

随着经营规模的越来越大,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公司领导意识到必须加强高科技的投入,搞好计算机网络应用。从1997年开始,成立了总部计算机中心,完成经营信息的汇总、处理。配送中心也完全实现了订货、配送、发货的计算机管理,各门店的计算机应用由总部统一配置、统一开发、统一管理。配送中心与门店之间的货源信息传递通过上海商业高新技术公司的商业增值网以文件方式(E—mail)完成。

每天中午12点钟,配送中心将商品的库存信息以文件形式发送到增值网上,各门店计算机系统从自己的增值网信箱中取出库存信息,然后根据库存信息和自己门店的销售信息制作“要货单”。但由于要货单信息没有通过网上传输,而是从计算机中打印出来,通过传真形式传送到配送中心,配送中心的计算机工作人员再将要货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导致了数据二次录入可能发生的错误和人力资源的浪费,也体现不出网络应用的价值和效益,因此,公司决定采用EDI系统管理公司的业务。这个EDI应用系统包括配送中心和供货厂家之间、总部与配送中心之间、配送中心与门店之间的标准格式的信息传递,信息通过上海商业增值网EDI服务中心完成。采用EDI之后,配送中心直接根据各门店的销售情况和要货情况产生订货信息发送给供货厂家。供货厂家供货后,配送中心根据供货厂家的发货通知单直接去维护库存,向门店发布存货信息,这样做的结果,使得信息流在供应商、配送中心、门店之间流动,所有数据只有一个入口,保证了数据传递的及时、准确,降低了订货成本和库存费用。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配送中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集散功能,运输功能,储存功能,装卸搬运功能,分拣功能,衔接功能,流通加工功能,物流信息处理功能。

(2)联华超市是凭什么在零售市场上赢得优势的?

a.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与供应商门店进行有效沟通;b.及时,准确的配送;c.统一进货,与供应商紧密的联系实现双赢。案例七

某家电公司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小厂快速成长为中国乃至世界前列的家电制造商。产品门类从单一型号的家电产品,发展到已拥有近百类的产品品牌。随着公司的业务不断开展,现有的物流系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物流需求。

王先生在该公司工作了20多年,主要负责制订公司物流战略。他邀请其他三位主管讨论如何改善现有物流系统,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主管们意识到,他们要成功的关键取决于物流系统的良好运作,但是在选择外包还是选择自营问题上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以下是他们观点的总结:

张先生:50岁,主要负责运输管理。他认为改善物流业务应该采用自营的方式。因为改善现有从事物流工作的职工1200多人,运输车辆200辆;如果采用外包,将面临富余人员安置、物流费用上升等问题。刘先生:40岁,主要负责仓储管理。他认为公司物流业务应该采用自营的方式,原因是自营物流中心将可以保证公司的服务水平、降低仓储外包的成本。并逐步形成公司自己的管理团队。外包物流将面临更大的企业信息外漏风险和部分员工失去工作的风险。

陈小姐:32岁,在被提升为物流主管之前多年从事财务管理。她认为,自营物流困难面临更多的物流基础设施投资,更多管理难题。应该选择物流外包服务,这样不但可以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加快资金流动。而且可以降低公司投资风险,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王先生陷入深深地沉思中„„ 请根据以上案例分析:

(1)试说明企业物流外包的优点。

a.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b.减少投资降低风险。(2)试说明企业物流自营的优点。

提高对物流控制力,降低企业机密泄露的风险。(3)结合本案例,你认为适合于该公司的物流策略是什么?并说明理由。案例八.某生产制造企业发现产品的市场份额逐渐下滑,总经理进行了一次市场调研,同时召开了一次公司中层管理者的会议,在会议中进行了一次头脑风暴后总结发现:公司的问题是由于物流问题产生的。

一、包装问题,在公司的系列产品中,有些产品包装好,但成本高,有些产品包装成本低,但是产品破损严重;

二、公司的库存量较高,包括原材料库存和产成品库存,主要是非分明采购部门定货比较随意,导致原材料库存失控,同时由于原材料库存时间长导致过期报废。

三、成本库存量也在逐渐增加,客户的退货也在增加,产生逆向物流。如果你是该公司的物流部经理,请针对该公司现状对各自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制定解决方案。存在三个方面问题 a.c.物流的概念,基本职能(仓储等···)

合理订货问题,可以采用科学的订货方式,按计划有效进行订货,对过期报废进行控制。b.包装的合理化,防止包装的过度化,防止包装不足,根据产品特征,运输销售进行包装。d.逆向物流···提高库存,仓储。案例九.7-11连锁便利店是是全球最大的连锁便利店。到目前,在全球20多个国家拥有2.1万家连锁店。光在中国台湾地区就有2690家,美国5756家,泰国1521家,日本8478家。它也是获利最丰富的零售商。一家成功的便利店背后一定有一个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7-11物流配送系统每年大概能为7-11节约相当于商品原价10%的费用。因此,便利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送系统的好坏。

7-11物流配送系统的演进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起初由多家批发商分别向各个便利点送货,中间阶段改由一家批发商在一定区域内统一管理该区域内的同类供应商,然后向7-11统一配货,称为集约化配送;最后阶段连锁店在总结批发商配送的经验后,自己建立配送体系。

请结合我国国情,针对你所了解的当地某个或某类连锁店或超市的做法进行简要评价;或提出你设想的方案并说明理由。P197 书上参考 案例十.某大型连锁餐饮公司,由下岗工人李明夫妇于1994年创办,如今已经发展成为苏锡常和杭嘉湖地区小有名气的餐饮服务企业之一。该公司的服务分成两类:递送盒饭和套餐服务。盒饭主要由荤菜、素菜、卤菜、大众汤和普通水果组成。可供顾客选择的菜单:荤菜6种、素菜10种、卤菜4种、大众汤3种和普通水果3种,还可以定做饮料佐餐。尽管菜单的变化不大,但从报表上来看,这项服务的总体需求水平相当稳定,老顾客通常每天会打电话来订购。但由于设施设备的缘故,公司会要求顾客们在上午10点前电话预订,以便确保当天递送到位。在套餐服务方面,该公司的核心能力是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冷餐会、大型聚会,以及一般家庭的家宴和喜庆宴会上。客户所需的各种菜肴和服务可以事先预约,但由于这项服务的季节性很强,又与各种社会节日和国定假日相关,需求量忽高忽低,有旺季和淡季之分,因此要求顾客提前几周甚至1个月前来预定。大众包餐公司内的设施布局类似于一个加工车间。主要有五个工作区域:热制食品工作区,冷菜工作区,卤菜准备区,汤类与水果准备区,以及一个配餐工作区,专为装盒饭和预订的套菜装盆共享。此外,还有三间小冷库供储存冷冻食品,一间大型干货间供储藏不易变质的物料。由于设施设备的限制以及食品变质的风险制约厂大众包餐公司的发展规模。虽然饮料和水果可以外购,有些店家愿意送货上门,但总体上限制了人众包餐公司提供柔性化服务。李明夫妇聘用了10名员工:两名厨师和8名食品准备工,旺季时另外雇佣一些兼职服务员。餐饮行业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高质量的食品、可靠的递送、灵活的服务以及低成本的运营等都是这一行求生存谋发展的根本。近来,大众包餐公司已经开始感觉到来自愈来愈挑剔的顾客和几位新来的专业包餐商的竞争压力。顾客们愈来愈需要菜单的多样化、服务的柔性化,以及响应的及时化。李明夫妇最近参加现代物流知识培训班,对准时化运作和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概念印象很深,深思着这些理念正是公司要保持其竞争能力所需要的东西。但是他们感到疑惑,公司能否借助第三方的物流服务。

现请你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公司的经营活动可否引入第三方物流服务,并请说明理由。

可以 理由:

可以利用外部资源,弥补本身资源的局限性。

可以带来作业利益——第三方在专业化作业方面的优势。可以带来经济利益——引入第三方意味着社会资源共享。可以带来管理利益——分享外协公司的核心能力。(2)大众包餐公司实施准时化服务有无困难,请加以解释。有困难

大众包餐公司的服务产品,既有相对标准化生产(盒饭),又有个性化生产(套餐),它们的需求难以预测。现有的设施条件有限,也无专用的配送递送车辆和工具。现有的人力资源上的限制。与第三方服务合作的经验。准时化服务的质量难以衡量。

(3)在引入第三方物流服务中你会向该公司提出什么建议? 为了和苏锡常地区小有名气的餐饮企业相适应,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公司在引入第三方物流中做好几个工作:①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选择,要求竟标竞选,提供价廉物美的服务,签订双赢的合同②合理确定配送路线,定时定点定人,提高配送效率③提高套餐档次,配备特色厨师。(答案2.选择合适的食品原料、半成品和制成品的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关系。

5.物流案例分析报告 篇五

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轫于改革开放之初的1985年,是一 家以西药、中药和医疗器械批发、物流配送、零售连锁以及电子商务为核心业务的股份制企业。,公司含税销售统计指标为220亿元,是湖北省最大的民营企业,在全国近万家医药商业企业中位列第三名、中国民营医药商业企业第一名,已连续6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截至20,公司总资产70多亿元,下属企业70余家。公司拥有完善的品种结构和丰富的客户资源,目前经营品规14000多个,上游厂家4200多家,下游客户67000多家。现有14家省级大型医药物流中心、17家地市级物流配送中心及206个业务办事处(配送站),覆盖了国内70%以上的行政区域,形成了国内辐射面最广的医药分销网络。此外,正在筹建安徽、广西、黑龙江、天津、浙江、河北等多个大型医药物流中心。

二、九州通物流发展历程

1月,九州通医药集团第一家经营性子公司--湖北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正式创立;

底,九州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开始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完善的组织结构,其战略定位:以医药分销(批发)为主业,以医药物流、电子商务、零售连锁为主要经营模式,并为上下游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

8月,成功引进外资6000万美金,成为中外合资企业。

6月,九州通医药集团投资1.6亿元在北京建设的现代化医药物流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九州通成为中国大陆唯一具备独立整合物流规划、物流实施和系统集成能力的大型医药物流企业。该中心的药品储存量达到40万箱,日均吞吐能力达到1.5万箱,峰值吞吐量达到2.5万箱,营销网络覆盖北京及周边地区,订单配送时间控制在24小时内,药品出库差错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

月28日,九州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改为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几年,九州通医药集团投巨资在湖北、北京、河南、新疆、上海、广东、山东、福建、江苏、重庆、兰州、辽宁、内蒙古等地先后建设起14座大型现代化医药物流配送中心、24家地级配送中心、200多个业务办事处,覆盖了国内70%以上的行政区域,形成了国内辐射面最广的医药分销网络。集团在全国近万家医药商业企业中位列第三名、中国民营医药商业企业第一名,已连续5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年排位332位;是湖北省最大的民营企业。2009年,公司含税销售统计指标为220亿元,公司总资产70多亿元,下属企业70余家。

目前,九州通是国内唯一具备独立整合物流规划、物流实施、系统集成能力的医药物流企业,物流、信息技术处于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地位,是国内医药行业唯一获得“中国物流改革开放30年旗帜企业”称号的企业。

三、行业环境分析

我国的医药流通企业与国外相比仍然显得十分稚嫩,存在企业多、规模小、管理机制僵化、效率低、费用高、效益差、秩序乱等多种问题。医药流通企业多而小,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集中度低,导致企业经营成本高,医药流通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低下。医药行业物流并没有实现我们所谈到的行业物流实体,没有形成行业集体或局部区域化的集约式的物流配送中心。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医药行业物流还需改变现有的模式,改进不完善的地方,规范物流服务。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配送零散,物品不集中,造成行业物流费用过高。

由于医药行业现有的特性,以及医疗机构采购管理不规范,造成多家企业供货,供应生产商商品存放多处。造成社会、企业车辆过多运输、仓储费用增大、不能降低物流成本。

(二)由于政策限制,无法建立真正的配送中心。

国家对药品的经营管理,造成生产企业不能直接进入流通市场,必须经过经销商这一环节为自己的产品投放市场。这样增加了一部分费用让利于经销企业,造成产品价格上涨。

(三)医药行业采购不科学,造成人力、物力资源浪费。

整个医药行业采购随机性比较强。临时调货、补货的现象较多,造成运输重复、服务不到位。缺货、短货现象时有发生,不能及时满足客户需求,影响了整个物流活动。同时造成人力、物力资源浪费。

(四)职能不明确。

在医药行业,采购部门不属于物流整个系统的一部分,这样也就造成采购的盲目性,有些商品库存过大,有些商品补货不及时,库存不合理,不能很好的配合物流为销售服务。

(五)功能不健全,科技含量低。

配送中心功能所述:进货功能、整理分拣加工、储存保管、配送、信息处理等。在相应的专业公司没有充分发展之前,这些必然由自身承担,否则难以体现物流配送优势。而目前,由于上述的各方面原因,将配送中心简单理解为“送货上门”只应当看仓库与运输商品。大多数配送中心软硬件设施落后,无法实现管理科学化、作业机械化,更不用谈自动化。因此,导致高成本,低效率的现象极为普通。

四、医药物流PEST分析

(一)经济环境分析

1、从宏观产业环境来看:

(1)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持续趋好,为医药行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医药行业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医药行业被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后,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医药经济始终保持了旺盛的发展势头,实现了快于全国GDP一倍以上的增长速度。

(3)市场监管力度加大,流通秩序不断得到改善。在全国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和规范下,在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联合行动中,药品市场的监管得到了有力的加强。

(4)物流项目建设方兴未艾。自全国各地广泛掀起了兴建大型医药物流中心的

热潮,国家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医药物流的建设,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计委先后批准授额国债贴息医药物流项目11个。

2、从微观企业态势来看:

(1)我国医药商业企业存在“一小二多三低”现象,但引进外商可有效提高国内医药流

通业的运作效率,凭借外商的强大的资金实力,物流管理经验,将对现有的医药流通企业产生强大的影响。

“一小”指大多数生产企业规模小。

“二多”指企业数量多、产品重复多。

“三低”是指企业集约度低、利润率低、管理效能低。

(2)物流运作手段较为基本和原始。我国目前的医药物流企业采用的是仓库、车辆和人

员的堆积方式,实现以人工为主的商品储运,管理效率不高,流通方式落后,因此面对更大的商品吞吐,效率、速度、准确与成本等因素对发展造成影响。

(3)管理方式较为简单和粗放。国内医药商业企业大部分仍沿袭传统的运营模式,大都

以具体业务操作为主要方式,管理环节较为薄弱,管理人才较为缺乏,管理制度不甚健全,目前仅有少数企业初步建立局部支持功能的物流信息管理及业务支持系统,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及物流管理系统有待今后逐步导入和使用。

(4)产品市场实行区域性销售政策。药品生产厂家对自身产品普遍按照我国行政区划推

行区域销售政策,一般禁止和限制经销商窜货,即跨区域销售。医药行业的这一特性造成我国现阶段大部分批发商业长期处于区域性的销售地位,对医药物流的发展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二)政治环境分析

医药行业的政治环境主要是“新医改”对此行业的影响。

“新医改”对医药行业的积极影响

1、扩大了基本药物的需求量

2、促进中药企业加快发展的步伐

3、加强了药品生产企业在和药品流通企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4、有利于加快医药企业的科技创新步伐 “新医改”将改革药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对新

药和专利药品逐步实行定价前药物经济性评价制度。这意味着国家对新药和专利药品的定价

将高于一般药。不仅保障了创新企业的正当利益,而且也激励药品生产企业技术创新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

“新医改”对医药行业的不利影响

“新医改”不利于中、小医药企业的发展。“新医改”规定,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

立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保障体系,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同时,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在指导价格内,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情况确定本地区的统一采购价格。国家在招标时,在质量确定的情况下,首先注重的是医药企业的生产能力,即其药品供应能力。而中、小医药企业的生产能力有限,难以满足这一要求,所以, “新医改”将可能使中 、小医药企业的处境更加困难,甚至会导致其破产。

(三)科学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物流企业开始用技术革新物流服务。通过新得技术开发利用,引用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我国物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医药行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不少医药流通企业在组织与管理过程中,已自觉或不自觉地吸收了供应链管理思想,初步具备了集成供应链管理的能力,特别是供应链管理的有关技术支持。如:信息技术的利用,包括GPS/GIS等物流信息技术;医药企业间的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提供了条件[互联网的利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外部环境有很大的改善(如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的建立);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形成了综合的交通网络)。 具体表现:

1、现代物流技术在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

现代物流技术在现代物流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高,并已经成为现代物流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的信息化和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已经形成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库存控制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技术格局。RFID、GPS与GIS、EDI、ASS、Barcode、EOS等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

2、我国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情况有了很大改善

随着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批大型物流企业例如中国远洋集团、中国外运集团等采用了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网络技术,在国内外物流市场上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一批与物流相关的电子政务平台例如电子口岸系统、危险品运输监管系统等也开始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还有一些民营资本建设的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例如锦程物流网、中国配货网也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在物流信息化的关键技术、信息标准、服务规范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3、总体物流技术水平还比较低

虽然我国的物流技术水平和物流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我国的总体物流技术水平还比较低,一些现代化的物流手段,如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语音识别技术、GPS、EDI、管理信息系统(MIS)等的使用还不是很广泛。例如,我国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情况有了很大改善,但业务管理与查询功能仍是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最主要功能;我国只有39%的物流供给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并且大多数的信息数据系统都是相互孤立和静态的。

(四)社会环境

1、消费者对快速物流配送需求日渐明显

在消费需求多元化的趋势下,消费需求的不确定性不断升级,厂商市场需求预测的难度越来越大。需求不断升级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不仅是消费者的最终消费需求,企业对供应商的服务要求亦呈现出类似特征,一站式物流服务和直达配送需求大量增加并逐渐流行。医药产品结构的快速变化和终端消费者需求的不确定性,需要快速响应终端要求,提供差异化产

品和服务。

2、认证资格

国家药监局规定20底前全国大中型药品批发企业和零售连锁企业必须完成GSP认证和改造工作。在这样的市场准入方面,国家帮助重点医药物流企业获得GSP资格,为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九州通做医药物流就有相关的药品流通经验和操作技术,再上与药品流通有关的物流软件就很容易通过认证资格。

3、税收优惠

对于获得GSP认证的医药流通企业国家在税收方面有很大的优惠政策,对于加大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开发利用的医药流通企业还有减免税收的支持。

4、用地资金政策支持

在土地使用方面,重点医药物流企业的项目用地,优先审批;在用电方面,对重点医药物流公司的项目用电,按工业用电标准收取电费;在财政金融政策方面,对重点医药物流企业新上马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信息系统建设小物流设备的开放改造等技术改造项目,给与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因而在经营初期政策上可以给予九州通更大支持如技术支持,资金贷款优惠等。

五、九州通物流战略

九州通医药集团是一家以西药、中药和医疗器械批发、物流配送、零售连锁以及电子商务为核心业务的股份制企业。

下面将从服务与市场,增长向量,竞争优势和协调作用四个要素分析九州通医药集团在当前医药物流的大环境下做出的企业战略决策。

(一)服务与市场

市场范围:以药品批发为主,主要在主流医院渠道之外进行业务拓展,目标为中小医院和药店。中国医药商业流通领域。

服务范围:第三方物流, 在未来2~5年内完成全国的医药分销物流网络的战略布局,在中国主要区域中心城市建立20个左右省级大型医药物流中心,并围绕大型医药物流中心建立若干个地市级中小型医药物流中心, 100个以上的二级区域配送中心和5000个以上医药零售连锁终端,以培育直接配送的能力及延伸业务覆盖的广度和深度。

B 2 C的医药咨询服务,九州通医药网原来只是交易平台,将来要实现医药咨询的延伸:一是建立B2C电子商务平台;二是建立医和药相结合的数据库,主要有药品数据库、用药数据库、医院数据库、疾病数据库、相关医药发展方向数据库。

基于供应链整合和物流整合的电子商务平台,构建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安全性的网络架构平台,实现IT服务。完善、扩充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功能,结合供应链对上下游实现延伸服务。

(二)增长向量

市场渗透:切实的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并减轻百姓用药经济负担,使服务的客户群体范围大大增加,业务的范围进一步拓宽。

市场开发:紧跟政策做好随时进军医药流通利润最大的市场医院,特别是高端医院的准备。 服务创新:现代物流建设将带来降低成本,产品及服务多元化战略,致力于将现代物流与信息技术应用于医药流通领域,将做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与效益,做的快速响应零售网点的需求,并降低药品配送成本,提升了我国医药物流领域的信息化与技术水平。

(三)竞争优势

九州通的现代医药物流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满足客户多批次、多品规、小批量、物流量大的要求,在保持较低的物流成本和具有很高的运行效率的条件下,服务的客户群体范围大大增加,业务的范围进一步拓宽,并成为九州通的核心竞争力。

成本优势:低成本、高效率。降低药品配送成本,切实减轻百姓用药经济负担。

集中一点:押宝现代医药物流,致力于现代物流技术的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

别具一格:成为国内唯一具备独立整合物流规划、物流实施、系统集成能力的医药物流企业,物流、信息技术处于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地位。

(四)协同作用

通过对发展现代物流技术,九州通发挥集团公司强大的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物流技术优势,推行采购、财务“二集中”,对集团各分公司采购的上万个药品品种,逐步实行总部集中洽谈采购,货物分别送达各公司销售网点,资金统一管控,货款集中支付,有效降低了药品营销成本,提高整个药品供应链的效率,为上下游客户提供多项增值服务。

(协同作用是挖掘企业总体获利能力的潜力,使各种经营形成一种内在的凝聚力)。

六、九州通物流战略规划与实施

(一)九州通物流战略规划

首先,九州通会对拟进入市场进行市场调研,考虑拟进入市场的市场容量、成长性、竞争对手情况等因素,测算其可能取得的市场份额。

其次,九州通会在当地设立办事处,派出具有丰富经验的业务员到当地拓展业务,积累客户与市场资源。

再次,在业务规模能够支撑新建医药物流中心的运营时,九州通会在当地考察选择物流中心的建设地点和建设规模,开始谋划医药物流中心的建设。

(二)九州通物流战略实施

九州通自主研发的WCS(设备控制系统)也已成功实施,标志着九州通已经掌握了电子标签、分拣机、堆垛机、输送线等物流设备控制的核心技术。 2009年,集团物流总部已完成九州通最先进、支持业务最广泛、接口最完备的物流系统LMIS6.0的研发。

九州通的九大创新:

1. 全面提前拣选:

为实现拣货的同步性,在系统中实现了提前拣选的设计,保证了拣选的连续性

2. 无线台车系统

收货作业设计了无线移动台车系统,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实现数据实时传递,减少作业动线

3. 自动化立库拣选

整货拣选、补货直接从立体库拣选到输送线,降低了搬运工作量,提高了整箱拣选、补货的效率

4.PDA支援拣选

零货拣选峰值时采用了PDA支援拣选,实现了在一个拆零区同时开展多个订单的拣选,提高了峰值时的订单处理效率

5.笼车管理系统

笼车货位集结采用了系统自动控制的方式,提高了月台存储率与机动性,便于寻找,提高了配送装车的效率

6.自动补货系统

系统自动下达补货命令,输送设备将药品送至对应的拆零补货区,作业人员扫描上架

7.条码复核系统

零货复核采用了条码扫描系统,通过扫描药品条码实现品种识别,提高了复核效率,减少对熟练员工的依赖

8.PDA复核

通过PDA复核系统,实时获得订单复核信息,快速准确的完成药箱复核,提高了复核的准确率和效率

9.复核分拣系统

实现了拆零周转箱的自动合流,确保同一订单的周转箱合流及时复核中国医药物流企业的翘楚

七 ◆九州通模式剖析------快批模式

1.九州通的分销布局

九州通选择了“两级医药物流分销模式”。

组建一级物流分销中心和二级配送中心(包括下设的配送服务站)所构成的两级分销网络的跨区域大型医药分销企业集团。九州通计划在未来的几年中在国内建设15个一级的医药物流中心。

围绕一级的物流中心再建设100个二级的配送中心。

逐步形成医药大流通的分销格局。

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

对上下游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为各个区域市场的上下游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一级大型医药物流分销中心是指大型跨区域医药物流分销中心。

它是以经济区域进行设立。 与国家的整体物流规划相吻合以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二级配送中心一方面可以由以行政区划的省级、地市级、县级的二、三级医药批发商、医药零售连锁企业在利用已有的分销资源的基础上。

改组为区域性的医药配送中心;另一方面由一级大型分销中心重新单独设立。

2.九州通的营销五字诀

九州通自205月份成立至今。

短短四年。 已经位居中国医药分销企业第三名。 中国民营医药分销企业第一名。

销售额超过80亿人民币。真正推动“九州通”飞速前进的原动力则是它的营销五字诀:低、齐、快、优、网。

一低:购进低成本。

销售低毛利

很多人都知道。

“九州通”推行的是“低毛利率”批发的经营策略。但是。

这种低毛利率经营却又不是简单地与同行打价格战。

而是在“购进低成本”的基础上实现的“销售低供价”。

二齐:经营品种齐。

客户类型齐

首先。

是经营品种(品规)齐。其次。

是分销客户类型齐。齐全的品种。

不仅能适应各种类型客户的采购需要。

对单一客户而言。

同样能实现“一站式”购买。

免去了客户东奔西跑的配货之苦;齐全的客户又为经营品种广开销路。在良性循环中。

二者相得益彰。

三快:供货速度快。

资金周转快

一方面。

是供货速度快。另一方面。

是货物、资金周转速度快。“低毛利率”经营策略为其“现款现货”这一交易模式奠定了基础。 从不做遗留应收账款的“假销售”。

这又使得“九州通”的资金利用率极高。

四优:产品质量优。

客户服务优

正如“九州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宝林先生所说:“只有有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才能使„九州通‟的营销网络开拓更加高效。

物流更加顺畅。”

五网:上游供应网。

下游分销网。

自身营销网

“九州通”营建了三张网:上游供应网。

下游分销网。

自身的营销网。

然后通过集团公司自主开发的电子商务模式将这三网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可以说。

“九州通”以网络营销奏响了新时代医药商业营销的主旋律。

◆不做最先进的却做最合适的

我国与其他国家显著的区别之一就是人力资源成本特别低。

九州通充分利用这种比较优势。

以把低成本经营发挥到极至。

远远低于现代物流企业的成本运作。

20全国医药批发行业的平均费用率为8.75%时。

九州通的费用率仅仅为1.88%。

它的毛利率和费用率均接近于国际水准。九州通不追求固化资产的奢华。

他们认为。

地皮、房屋、现代化的装备、设施这种固化资产的竞争力是有限的。

是很容易复制的。

它能否给企业带来效益。

很难说。 关键要看是否合适。

九州通在不追求固化资产增加的时候。

先行一步追求客户资产的竞争。九州通在医药分销行业率先提出的“把客户当作资产运作”的营销理论。为进一步开发更多的客户。

九州通为客户提供了一揽子优质服务:客户只需把计划一报。

开票、交款、付款这样的事情。

九州通完全可以代替客户去做。此外。

客户都可以免费在公司进餐。

外地客户可以免费在公司住宿。这在他们营销五字诀中有深刻体现。

但不足是供应商习惯于按行政区域供货管理,而九州通已跨十多个省的连锁配送经营,给工、商供货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中国医药未正式分业,给医药批发商进入医院终端带来困难,l利润来源单一,非长期发展方式。解决这些医药商业之“痛”,只有进一步创新体制、深化改革。农村市场还未广泛开拓,以及药品在运输中的环境卫生问题。

八、改进措施

1)线路最优化:结合gps技术,车辆定位即使给予司机最佳路线提高效率

2)仓储 :药品批号管理,温湿度控制,环境卫生问题

3)运输配送 :供应链思想指导下满足客户需求,及时供应,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首先以自身配送为主,面对医院、零售药店和其他商业;二是吸引主要供应商并与他们建立网络伙伴关系,使物流中心成为其他药品的配送中心或中转仓库,扩大物流中心的功能;三是从配送药品扩大到医院、药店需要的相关产品的储存、配送。

4)第三方物流:利用与合作

5)采购 :快批模式的改进,企业合作

6)信息化 :加强条形码、GSP的管理和电子数据交换、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射频技术、企业资源计划、全球定位系统和供应链管理等物流技术在医药现代物流企业中的应用,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7)网络直销 :利用网络,利用淘宝等网络平台销售药品,发展医药电子商务建立和完善营销网络和物流配送网络

九、结束语

通过对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医药物流情况进行了解,我们小组更加深刻的了解到医药物流当前的发展现状不足以及九州通给中国医药物流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也让我们在今后从事物流分析给了很大的启发。

6.物流运输成本分析案例 篇六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道路运输已经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运输方式。物流运输业的发展,又引发了物流市场的诸多矛盾。2004年6月2013,交通部等七部委展开联合治理超限超载运输的行动。2005年1月1日,我国部分省市下调重型车辆收费标准20%30%。目前,燃油价格的不断上扬也必将对我国运输市场造成极大影响。政策的变革,经济条件的变化等必然引起道路收费标准的调整、行政部门规费征收的改革及运输市场的货运价格的重新形成,那么分析当前的市场条件下运输业者的盈亏状况是很有必要的。

1、道路运输收入函数

设Y(x)为道路使用者的收入函数;C(x)为道路使用者的成本函数,根据道路运输收益和成本特性,这两个函数可以分别表示为

C(x)= F + C1(X,1)

式中:Px为吨公里运价;x为实际吨位;l为行驶里程;F为一个运次的固定成本;C1(x,1)为货运变动成本。

运输业者的效益与其运费收益以及车辆运营的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相关,车辆运行固定成本包括车辆折旧、税赋等;车辆运行变动成本包括车辆的燃油费、轮胎消耗费和保修费等运营费用、道路通行费用。车辆的购置费用、燃油费用、当前的货运价格、通行费用、税赋水平等就成为道路使用者收益的主要影响因素。

2、目前我国公路货运税赋水平

2.1公路养路费

我国把专门用于道路养护维修、技术改造和管理的专项事业费用称为公路养路费。目前的公路建设和养路资金主要来来源于养路费。我国不同的省市的养路费的征收有不同的标准,但征收标准很接近,而且大部分省市的征收标准是每吨每月200元。

2.2运输管理费及运输货物附加费。

凡是参加公路运输营运的车辆,按规定应缴纳营运收额1%或者08%的运管费,在缺乏具体的车辆营运车辆数据的情况下,采用定额的收费方法,一般的货运车辆收费为2O元/吨·月,超过2O吨以上的部分折半收取。

运输货物附加费几乎与车辆购置附加费同时开征,是地方性公路运输规范。运输货物附加费采用定额的征收标准,一般为22元/吨·月,对于2O吨以上的采取折半收取。,2.3车辆购置税

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行征收车辆购置附加费,对国内生产和组装的车辆购置附加费率为实际售价的10%;进口车辆的车辆的购置附加费为组合价格的15%。从2001年1月113开始,车辆购置附加费已经停止征收,改为车辆购置税。

2.4车辆通行费

1984年以后,我国许多地方出现利用贷款集资等修建高等级公路和大型公路桥梁、隧道等投资形式,并对车辆收取通行费,以偿还贷款、集资和支付这些公路养护管理成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JT/T489—2003),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车型分类如表1,标准适用于行驶在收费公路上的所有车辆。表1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车型分类

表1表

2公路收费费率往往受到投资规模与结构、管理养护成本、预测交通量、收费路里程、收入、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高速公路的收费标准是不同的。我国区域、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不同的地区高速公路的发展也不平衡,道路的收费标准有所不同。

表2东北地区部分高速公路收费标准

3、经济影响因素

3.1调查方法

在哈尔滨至山海关高速公路上所有服务区对休息车辆进行随机调查。调查以问卷的形式进行,由调查者询问填写。经过4天的调查,调查数据共有213份,有效问卷196份。其中2轴货运车辆数据为21份,3轴货运车辆数据18份,4轴货运车辆数据131份,5轴货运车辆数据26份。

3.2车辆自重及载重分布

交通部、公安部等七部委发布的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标准规定将货运汽车的总重限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使货运汽车的载重量与车辆自重相关联起来,货运车辆载重量的大小就影响到运输业者的经济利益。

表3各轴车型代表性自重载重

3.3目前货运价格及运价率

道路货物运输价格是随着运输距离的延长而增加,按距离远近制定运价是最简单、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运价结构形式。实际上,大多数距离运价是按递远递减原则制定的,另外,货物种类的差别会出现不同的货物采用不同的价格。

表4各轴车型运输价格表

3.4新车价格货运汽车的新车价格代表企业或私人车主的最初的资本投入,不同车型的新车价格不同,新车的价格一般随着货车轴数的增加而增加。同一车型的价格分布近似于正态,新车的价格同货车的载重能力、质量、自重、耗油率、安全性能等有极大的关系。对应于每一车轴数的车型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价格区间,这种车型的被广泛接受,分布在这个价位区间上的车型具有代表性。

4、车辆运营成本

4.1燃油费用

货运汽车的燃油消耗受车辆运行情况影响,随运行里程、载重吨位的增加而增加。影响燃料费用的因素主要有道路状况、交通特性和交通条件等。根据196份有效问卷的调查结果,将数据进行回归处理,在进行数据的回归处理时,将代表车型按相近的载重区间分别计算,于是货运汽车的油耗与货运距离表现为线性关系,油耗的增加与货运距离成正比,直线的斜率就被看成车辆的耗油率,结合调查期间的油料价格,可以得到货运车辆的百公里耗油量。

4.2轮胎磨耗费用

轮胎的磨耗在车辆运营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它的损耗主要表现在胎面磨耗和胎体损耗两个方面,世行模型采用集成一力学法建立胎面磨耗和理论经验关系模型,据此估计轮胎的消耗量。应用现有的轮胎消耗计算模型,估算轮胎消耗费用:

Tc = a0 + a1IRITc——每千车公里消耗的当量新轮胎数ao、a1——回归系数,列于表5。表

5轮耗——平整度关系的系数值

4.3保修费用

保修材料的消耗量,同车辆行驶的路面状况(平整度)及车辆本身的质量有关。其关系式难以利用理论模型加以描述。世界银行利用在巴西调查的资料,采用回归分析建立经验关系式,其中货运汽车的保修费用模型为:

Pc——以1000车公里消耗的保修材料费占新车费用的比例计

C0和Cp——系数

kP——车龄指数

Ckm——车辆平均行驶里程

表6保修材料消耗模型的标定参数值

在进行模型的标定时,由于我国运输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缺少如保修润滑油耗等细部数据,只能将其笼统地加进保修材料模型中。

5、道路货物运输经济效益分析

分析所用原始数据是哈尔滨至山海关沿途服务区的真实调查结果,调查的地点是哈尔滨至山海关之间的高速公路的服务区,拟就哈尔滨至北京这条路线进行各种车型的经济效益的评价。

调查中,货运车辆在哈尔滨至北京的往返月运营次数人概在45次之,表中可以看到在每月往返4次的情况下:只要2轴和3轴货运汽车的年纯收入是盈利的,盈利的金额不大,而4轴和5轴货运汽车在这种情况下是亏损的,在达到每月往返6次的情况下,2轴和3轴货运车辆是盈利的,而4轴及5轴货运车辆稍有2万多一点的收入,而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运输量。

表7 车辆运行固定成本

6、结论

1.基于当前的通行费标准、运输价格水平及税赋水平,如果正常装载运输,运营车辆的效益水平很低。

2.2轴货车与3轴货车在当前的载重水平和正常的运营次数下只能基本维持成本。

3.高效低耗的4轴、5轴等重型货运汽车不能盈利,大型货运车辆的优势得不到体现。

7.物流案例与分析 篇七

沃尔玛于1996年通过成立合资公司选择深圳作为首站进入中国, 截止到2003年底, 沃尔玛在我国共开设了33家分店。在中国的销售额为58.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了23.5%。[1]沃尔玛在全球的高速发展, 受到零售行业极大的关注, 特别是在价值链的竞争战略方面, 该企业创造了难以模仿和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而对于一个以零售为主业的企业而言, 价值链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对供应链运营体系的成功构建。因为供应链的高效运营是保证和维持其低成本以作为核心竞争力所带来的竞争优势的基础, 而其中的采购物流的运营又是重中之重。从现代供应链和物流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观点并结合沃尔玛的采购和物流业务流程进行分析, 可给我国零售业以及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现实价值的参考。

二、采购物流的差异化战略的理论观点

对沃尔玛的供应链体系在采购物流运营方面的研究表明, 该企业除了拥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竞争资源如自有的卫星系统等以外, 也有效地应用现代物流和供应链领域的信息技术、成熟先进的管理和运营模式从而在成本和供应链方面获得了明显优于对手的低成本竞争优势。研究其采购物流运营过程, 大体涉及到以下理论。

1.企业战略管理和差异化战略

MICHAEL A.HITT在研究企业战略管理方面的理论指出, 成本领先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整体的规划和行动, 以通过低成本来创造比竞争对手更有优势的竞争力。而差异化战略是企业能够通过努力和行动, 提供比竞争对手给客户更加重要和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2]企业通过差异化和集中化战略来获得竞争优势, 要注意两个风险:成本领先战略不能以牺牲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为前提, 另外差异化战略也要以控制成本为基础。而沃尔玛正是通过在以成本领先为主兼创造差异化的战略, 形成了其他零售商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2.供应链战略和体系理论

(1) 拉动和推动观点

现代流行的供应链管理论以SUNIL CHOPRA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 他在供应链管理的有关文献中阐明, 供应链的流程包括推动和拉动的流程观点。拉动是基于已知的客户需求而执行的供应、制造和整体供应链的运营过程, 而推动是基于成品库存和预测求知需求来执行的, [3]但是现实供应链运营中很少有纯粹的拉动或推动模式, 而往往是两者的结合。

沃尔玛在实际采购物流运营中将这两种观点结合, 通过配送中心作为日常和大批量商品的缓冲库存, 以应对缺货;另一方面通过先进的管理系统来实现对顾客的准确需求和预测。

(2) 供应链战略匹配理论

在供应链管理研究中, 战略匹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范畴。SUNIL CHOPRA在《供应链管理》著作中认为, 在供应链的运营中, 一个企业可在内部及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的各种职能之间, 甚至超越本企业的边界在上下游整体供应链中其他主体的所有职能范围联合构筑出战略, 以实现最大化供应链利润。[4]

沃尔玛由于突破了与供应商、物流服务商 (沃尔玛也承担物流商的角色) 的企业边界, 形成了战略匹配, 从而在供应链整体效益上获得最大化。

3.物流活动理论观点

国际物流资源公司的CEO EWARD FRAZELLE在研究物流咨询服务的著作中表明了物流过程应该包括客户反应、存货管理、供应、运输、仓储管理五个活动。[5]在一个相互信赖的物流运营中, 根据在物流过程中的主体不同, 所参与的活动和侧重点各有差异, 沃尔玛作为零售和分销的角色, 其物流活动的重点无疑是供应 (采购) , 另外在其他环节的一体化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沃尔玛的采购物流运营分析

1.沃尔玛的采购物流模型分析

沃尔玛对传统的供应链运营模式进行了主体层面和操作层面的优化整合, 形成了具有竞争优势的采购物流运营体系, 传统供应链模式示意如下:

上图说明了由供应商将生产原料交由制造商制成成品后, 再由物流服务商 (如果制造商自行负责物流, 则称第二方物流, 这里可假定为独立的物流服务商, 即第三方物流企业) 通过仓储、运输、装卸等物流活动将成品发送到分销/零售商指定的地点如门店或存储仓库, 最后由消费者进行购买。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其信息和作业流程是持续进行的。

而沃尔玛则对该供应链模式进行高度整合形成的新模式如下:

上图中, 由于沃尔玛作为供应链体系中的核心企业, 其对供应链的主体进行了高效的整合, 并且突破了其与供应商之中的企业边界, 有效地实现了供应链在采购和物流这两个关键环节的战略匹配, 这将获得与传统供应链在战略层面的战略效益。分析上图可得:

(1) 该供应链体系和传统供应链相比, 主体由四类降低到两类

供应链参与主体只是限于沃尔玛与其供应商两者之间。因为沃尔玛在作为零售商的同时, 通过建立强大的区域配送中心群, 并建立全天候和最大程度的无缝联接的信息系统和庞大的运输团队而担任了物流服务商的角色。

在上游的供应商和制造商方面, 沃尔玛作为零售商只面对直接提供顾客最终需要的商品的供应商即终端制造商, 这和作为深层加工或分销商的主体有本质的区别。

(2) 该供应链已突破了主体企业之间的边界, 从而实现了战略匹配

沃尔玛在构建该供应链模式的过程中, 通过以JIT采购模式、VMI供应商管理模式、以及连续补货系统和数据共享等技术的应用, 实质上已相当于将其存货延伸成为供应商的仓储组成部分, 并且在此期间不支付任何物流成本, 这种模式彻底地打破了常规供应链的企业边界分离的格局。

(3) 采购物流的高效运营是该供应链模式成功的关键

由于沃尔玛与其上游供应商之间的战略匹配, 要求沃尔玛作为核心企业必须致力于突破边界后的高绩效运营得以实现并持续进行, 而其与供应商之间的贸易关系为采购, 其与自身的零售店铺关系体现为物流, 所以采购和物流的紧密结合是决定该供应链模式能否成功构建的关键因素。采购物流的运营范围示意如下图:

上图中, 采购物流运营范围跨越了供应商、沃尔玛自身的物流事业部 (相当于图中的物流服务商) 以及其超市和店铺、折扣店等零售和分销业态。由此可见, 从出于成本领先竞争战略、敏捷操作并集中于创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的层面出发, 在采购物流运营范围内的主体一体化、信息系统化、操作持续化、响应敏捷化、成本最低化是保证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前提和基础。

2.采购物流的操作流程分析

根据对沃尔玛的实务操作的分析和研究, 可对其采购物流运营范畴的操作模式示意如下:

由图可分析采购物流流程中关键流程为对供应商的管理以及仓储物流部分, 而其中最重要的支持要素为信息系统。以下分析对各个主要环节进行分析。

(1) 采购运营管理

①供应商战略管理

在进行正式的采购运营之前, 沃尔玛最重要的战略管理是在对供应商管理方面, 通过实行战略合作伙伴式的运行模式, 即把供应商的生产成本、技术研发、管理费用纳入到沃尔玛公司的管理体系中来, 不仅可以在采购和物流的操作层面突破了企业边界, 并且在财务绩效方面达到一体化。

通过数据库把沃尔玛所有的商店的库存信息、销售信息、产品价格信息、客户反馈信息、内部经营计划信息等与供应商进行共享, 从而降低了外部市场的交易成本, 同时通过及时市场信息反馈, 保证产品质量和创新速度。

②采购业务的规范化、标准化

在这方面沃尔玛的原则是谈判地点统一化、谈判内容标准化。标准化内容包括商品属性、产品质量、包装要求、采购数量、批次、交货时间和地点、价格折扣等项目, 由于沃尔玛在采购业务条款方面的高度标准化和统一化, 这为高效管理供应商和规模采购、大幅降低交易成本打下坚实的基础。

③中央 (集中) 采购

连锁业规模效益是通过“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管理”来降低经营成本的集中购买可提升企业的谈判能力。它减少企业的谈判费用、信息收集费用, 也可有效防止采购腐败对企业利润的侵吞, 籍此获得价格优势转而支撑连锁企业的低价竞争战略。由此沃尔玛形成高度整合和资源充分流通的供应商管理和采购体系, 为全面低成本和集中采购的竞争战略提供了保证。

(2) 应用库存和订单管理系统和模式

①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EDI

在充分应用信息管理系统EDI (电子数据交换) 技术的基础上, 沃尔玛总部所建立的庞大的数据中心, 使全集团的所有店铺、配送中心均与供应商建立了联系, 从而实现了快速反应的供应链管理。厂商通过该系统可以进人沃尔玛的电脑配销系统和数据中心, 直接从POS (销售点数据系统) 得到其供应的商品流通状况, 生产厂商和供应商都可通过这个系统查阅沃尔玛产销计划。

这套系统使供应商参与了沃尔玛价值链的形成过程, 沃尔玛与供应商无缝链接, 为生产商和沃尔玛两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这大大保证了沃尔玛商品的最优进价。同样品质、品牌的商品都要比其它零售商的价格低。沃尔玛折扣店的商品要比其它地方售价低10%-20%, 山姆会员店中则要低到30%-40%。[6]如此高效率的财务结算, 也有赖于其高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②应用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模式

VMI (供应商管理库存) 的核心思想在于零售商放弃商品库存控制权, 而由供应商掌握供应链上的商品库存动向, 可以最大化地降低整个供应链的物流运作成本, 避免“牛鞭效应”。沃尔玛把零售店商品的进货和库存管理的职能转移给供应方, 由供应方对沃尔玛的流通库存进行管理控制。

基于沃尔玛信息技术的支撑, 供应商可以通过数据中心, 直接从POS和ASN (提前补货通知信息) 中得到其供应商品流通动态或查阅沃尔玛产销计划, 以此来提高供应链运作的效率, 控制存货周转率, 最终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最快的时候, 从发出订单、生产到将货物送达商店, 总共不到10天时间。[7]

(3) 应用QA (验货) 系统和体系

沃尔玛对购进商品的检验 (QA) 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①区别管理

建立完善产品检验体系, 对信用好的供应商提供的商品, 进行随机性的抽检;新的供应商送来的商品, 则要重点检验, 防止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商店。

②低成本高效检验准则

由于产品检验本身不创造价值, 沃尔玛在整个价值链的运营体系的构建中, 一直坚持最大程度地减少产品检验环节的费用, 以增加效益的指导思想, 措施为:

a.将检验操作和费用由供应环节控制

沃尔玛公司要求所有直接的供应厂家在产品生产初期就要送样到公证行 (如CTL、ITS、BV等) 检测, 只有符合标准要求后才可以继续生产, 避免过多返工;在产品批量生产中, 再次抽样送公证行检测, 合格后才可以在大货完毕后申请沃尔玛公司的质检工程师来厂检验, 检验合格后才可以装船出货。

b.沃尔玛自设质量检验部门, 避免所有商品由公证行检验。

c.批量最低限度检验。

沃尔玛公司的检验标准一般是LⅠ, 比起一般公正行的LⅡ/LⅢ会少抽样很多, 从而节约人工。

③推行SIP体系即供应商自检系统

在该体系管理下, 供应商人员在沃尔玛公司经过培训合格后可以代表沃尔玛公司的检验人员直接行使产品检验工作, 由此沃尔玛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供应商可减少申请程序和等待检验时间, 是极为重要的双赢战略。

综上所述, 这些QA系统和相关体系的运用, 在保证了商品质量达到标准水平的同时, 使检验环节的费用节约得到实现, 为产品最终销售的整体低价竞争添加了优势。

(4) 应用仓储和物流系统

沃尔玛完整的物流系统号称“第二方物流”, 相对独立运作, 不仅包括配送中心, 还有更为复杂的输入采购系统、自动补货系统等。而沃尔玛正是通过信息流对物流、资金流的整合, 优化和及时处理, 实现了有效的物流成本控制。其仓储的物流系统可以模型示意如下:

以上模型中, 表明沃尔玛仓储和物流系统涉及到以管理系统数据库为中心、以主要构成系统即卫星系统作为整体价值链的支持系统和主要业务系统平台Retail Link 作为运营平台, 并且以六大供应链领域的信息系统和工具的有效集成和应用, 来实现在采购物流运营过程中的信息系统业务支撑和价值维护。

沃尔玛在采购和物流方面, 在具有先进和独特的卫星系统和RATIAL LINK (零售链接) 系统为主要支持系统和营运系统的基础上, 还应用了在供应链管理领域相当前沿的管理系统和工具, 主要包括以下:

①管理系统数据库 (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②联合预测补货系统 (CFAR-Collaborative Forecast And Replenishment)

③自动补货系统 (AR-Automatic Replenishment)

④销售时点数据系统 (Point of Sale, POS)

⑤电子自动订货系统 (EOS-Electronic Ordering System)

⑥有效客户反馈系统 (ECR-Efficent Customet Response)

⑦快速反应系统 (QR-Quick Response)

由于对上述有关系统的高效集成和应用, 沃尔玛在采购物流的运营方面具有比竞争对手更加准确、高效、敏捷以及完整的信息交换, 从而获得了其在供应链的关键环节——采购物流部分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极大地增强了企业整体价值链的效益。

数据表明, 沃尔玛85%的商品由配送中心供应, 而竞争对手大概只有50%-65%的商品配送。[8]

3.沃尔玛采购物流在实现成本领先竞争优势方面的价值

在充分研究沃尔玛的采购物流的运营和相关系统技术应用的基础上,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其对沃尔玛实施全面低成本战略以获得核心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实现供应链运营体系相关资源的高度整合

仓储分销系统主要是集中于沃尔玛 (Wal-mart) 供应链的后端, 即是面对能联合补货的供应商和各分销点即店铺超市, 以卫星系统和RETAIL LINK系统为支持加上对其他信息子系统的应用, 实现采购物流的高度整合。这种整合的效应体现在:

①时效方面:接近零库存的及时供货;

②财务方面:及时回款和库存周转率的大大快于对手;

③规模方面:实现大量采购的规模经济和准确预测可实现低成本的差异化优势。

(2) 促进配送环节的高度信息化、运营自动化和连续化

沃尔玛基本上所有货品都通过自有或控制的配送中心进行, 通过高效的仓储分销系统以及应用自动化的物流设备和工具, 实现配送中心的高度信息化和自动化。如在美国, 典型的配送中心约10万平米, 高度的自动化和24小时运作可以使许多商品在配送中心停留的时间总计不超过48 小时。[9]沃尔玛通过集中管理配送中心向各店提供货源, 类似于零库存, 可以节约仓储成本, 加速存货周转, 提高竞争力。

(3) 大量消除沃尔玛供应链运营的障碍, 有利于整体价值链效益的提高

研究表明, 供应链整体效益的低下是由于整体运营的参与主体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沟通不畅通、绩效分配不清晰、不合理等障碍, 而通过主体整合、系统信息整合、物流运营整合、采购资源整合, 沃尔玛能最大程度地消除了影响整体效益的障碍, 从彻底保证了低成本优势, 也造就其在零售商多年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 沃尔玛正是通过信息流对物流、资金流的整合, 优化和及时处理, 实现了有效的物流成本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最终产品, 最后由销售网络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都变得高效有序, 实现商业活动的标准化、专业化、统一化、单纯化, 从而实现了规模效益、形成持久和坚实的成本领先战略为主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国外大型零售连锁企业中国经营战略分析报告.2004-7-12.

[2]MICHAEL A.HITT.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 (概念) (第6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82-85.

[3]SUNIL CHOPRA.供应链管理 (第3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4]SUNIL CHOPRA.供应链管理 (第3版)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5]EWARD FRAZELL.物流战略咨询——供应链一体化的方法论、工具和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6]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国外大型零售连锁企业中国经营战略分析报告.2004.

[7]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国外大型零售连锁企业中国经营战略分析报告.2004.

[8]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国外大型零售连锁企业中国经营战略分析报告.2004.

8.环境审计理论与案例分析 篇八

摘要:环境审计作为审计发展的新方向,受到格外的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对环境审计的定义、主体、目标、评价依据进行理论阐述并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资金审计的案例分析,对环境审计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全面介绍。

关键词:环境审计;受托责任

一、 环境审计定义

关于环境审计的定义很多,国内外的研究结论各不相同。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定义是:“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借此,管理部门可确定组织的环境管理系统在确保组织的经营活动符合有关规章和内部政策的要求上是否充分。”国内学者陈思维(1998)认为,环境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系统及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使之积极、有效、得到控制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的审计活动。学者李雪和杨智慧(2004)将环境审计定义为:“环境审计是为了确保受托环境责任的有效履行,由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依据环境审计准则对被审计单位受托环境责任履行的公允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鉴证”。

因此,笔者综合考虑各方因素的前提之上认为,环境审计是有审计权利的单位机构对环境管理系统及其活动进行鉴证,看其是否符合规章政策并给出建议的审计活动。

二、 环境审计的要素分析

1、 主体

环境审计主体在此主要指环境审计的受托人,即进行环境审计的专业人士。一般而言,我国的环境审计人员通过两种形式产生,一是直接将单位的审计部门中原有的审计人员额外进行培训,形成新的审计小组进行环境审计;二是由与环境、审计有关的经济学家、环境学家、计量学家以及注册会计师、审计师等,组成环境审计小组,对内容复杂、涉及面广的项目进行环境审计。目前,我们两种形式都有涉及,还有专门成立环境审计机构的发展趋势。

2、 目标

环境审计的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相应改变完善。因此,我们认为研究环境审计的目标可以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基本目标主要是指对环境经济活动进行鉴证、评价、报告而达到的预期目标。例如,重点调查单位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是否有效合理利用资金。具体目标则是根据具体的项目而特定的目标,具有针对性和特殊性。

3、 评价依据

环境审计的评价依据主要指环境审计准则以及关于保护环境、资源的法律法规等。环境审计准则是对环境审计原则的具体化,主要包括对环境审计人员的能力认证(是否有能力胜任工作、是否具有基本的道德素养等)以及对审计人员的行为约束(准备、实施和报告三个阶段的具体要求)两个方面。保护环境、资源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宪法中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国家指定的环境标准等。

三、环境审计案例分析

1、 审计项目名称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资金审计

2、 项目背景

内蒙古自治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规律,决定了内蒙古在全国生态大格局中的特殊重要地位。但是由于不合理大面积垦荒,草原过度超载放牧,加之开发利用过度,生产方式落后等因素,造成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目前,内蒙古是全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省区之一,风蚀、水蚀和土壤侵蚀面积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第三。因此,党中央、国务院确立了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的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自治区政府还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等九个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

3、 审计目标

通过审计和审计调查,检查中央和自治区有关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揭露并剖析在工程实施、项目管理中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等造成损失浪费以及在资金分配、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建议和意见,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我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4、 审计和审计调查对象

自治区本级、12个盟市及101个旗县发展和改革、财政、林业、水利、农牧业、粮食、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以及其他与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相关部门、单位,实施项目的苏木乡镇以及嘎查村,项目覆盖的农牧户。

5、 审计调查重点

(1)计划执行情况。重点审查项目主管部门是否按照规定程序立项、申报和批准项目;实施单位是否按批复的计划及实施方案编制作业设计并组织施工;是否存规模、在变更项目建设地点、标准和主要建设内容。

(2)资金的管理、使用及钱粮兑付情况。重点审查财政部门是否按规定及时足额拨付项目资金,有无平衡预算、截留、挪用、抵扣等资金问题;项目主管部门和用款单位是否严格实行规定,是否存在提供虚假会计资料、虚开发票等弄虚作假行为等等。

(3)工程项目的质量及效益情况进行审计调查。重点调查项目实际完成的建设任务是否与计划一致,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造林种草成活率、保存率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有无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损失浪费等问题。

(4)对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调查。重点调查国家制定的政策、对顶是否符合地方实际和农牧民的意愿,能否得到有效执行;工程项目的实施与农牧民增收是否能有机结合,实施退耕、禁牧后农牧民的经济来源有无保证等等。

6、 审计评价标准

(1)国家级管理办法。《退耕还林条款》《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等。

(2)自治区级管理办法。《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等。

7、审计结果

内蒙古自治区在4个月内,300多名审计人员对44个旗县的七项生态建设工程(分别是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保持重点防治、湿地保护区建设工程)进行了环境审计,采用“上审下”与“同级审”、“交叉审”相结合,单一项目审计与多种项目审计相结合,财务收支审计与效益审计相结合的方法,查出存在恶意挪用资金、资金拨付延迟以及国家要求与地方执行脱节等问题资金5.5亿元,还存在对生态建设工程的投资不合理、虚假财务报告来虚增利润、缺乏完善的监督和考核体制以及侵害个别牧民利益的现象,引起了自治区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责令期限改正,对严重情况进行通报批评和处罚措施。(作者单位:东南大学)

参考文献:

[1]吕靖原. 内蒙古环境审计的实践与探索[D].内蒙古大学,2012.

[2]崔献华. 我国环境审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

[3]吴俊峰. 环境审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

上一篇:养老护理员中级培训下一篇:五一劳动节赞美文章:劳动创造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