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服务队活动方案(精选15篇)
1.志愿者服务队活动方案 篇一
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经学院研究,决定在20_年暑期开展本科生志愿服务活动,该活动计入学生的志愿服务档案。
一、参与人员
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微电子学院全体在籍本科生。
二、服务内容
1、暑期回乡志愿服务。各同学可以在家乡的社区、村委会、学校、医院、车站等公共单位或敬老院、福利院、康复中心等公益单位,通过维护清扫社区内环境卫生、协助开展工作、帮助维护公共单位秩序、积极参加其他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开展志愿活动,也可以对某特定对象,如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进行“一对一”帮扶,给社会弱势群体送温暖。去公司、企业等盈利性质单位进行整理资料、打扫卫生等活动不属于志愿服务。
2、20_级迎新志愿服务。20_级新生定于8月23日来校报到,学院拟招募若干同学参加迎新工作,并选聘部分优秀同学担任新生代理班主任。
3、20_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三下乡根据相关文件通知执行。
三、报名方式
1、暑期回乡志愿服务不用报名,完成后提交《志愿服务认定表》、服务照片或视频即可进行时长认定。
2、20_级迎新志愿服务(包括代班)在各班团支书处报名,各班团支书于7月7日22:00前将报名信息汇总给志愿服务中心,联系人:符登棋(_)。参加迎新工作的志愿者请加qq群_。
四、服务要求
1、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家乡在同一地区的同学们组成服务小队,集体开展志愿服务。
2、开展志愿服务时应提前与该服务地点相关管理人员做好沟通,不得影响该地点的正常秩序,不得出现有损我校、我院形象的事件。与服务地点进行联系的证明函件由学院团委统一开具。
3、服务期间注意保证生命与财产安全。
4、参加迎新志愿服务要求最晚8月21日返校,代理班主任及主要负责学生干部返校时间另行通知。
5、参加迎新志愿服务必须服从学院分配,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迎新志愿者不得私自参与任何盈利性活动,违者严肃处理。
五、服务认定
1、所有完成暑期回乡志愿服务的同学,必须提交服务照片和服务单位签字盖章的《志愿服务认定表》等证明材料后,可认定6小时志愿服务时长;高质量完成本次志愿服务的同学,如在当地新闻媒体受到报道、得到校方或当地教育部门表彰,可以认定8小时志愿服务时长,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额外表彰。
2、暑期回乡志愿服务所有同学均可完成两次,需分别提供每次活动的证明材料。
3、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时长每天认定6小时,往返路上时间不认定;迎新志愿服务时长根据具体考勤及工作安排认定。
4、单项志愿活动时长认定最多20小时。
六、未尽事宜由学院团委负责解释
2.志愿者服务队活动方案 篇二
本次启动仪式由吉林省标准研究院杨光书记主持, 徐立新副院长宣读首批志愿者名单, 志愿者代表向全体志愿者发出了倡议, 郭金发院长进行了领誓。宣誓仪式上每个志愿者深刻地体会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 志愿服务的理念也深入到每一位志愿者的心中。
启动仪式后, 由院领导班子带队的志愿者小组分赴企业、社区、学校等进行实地调研, 发放宣传单、业务联络卡, 组织开展标准现场咨询、培训, 并深入了解企业的标准需求, 征求企业的建议等, 为下一步全面实施特色化、专业化标准服务做好准备。
3.志愿者服务队活动方案 篇三
兰州石化总院团委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是主要开展医疗服务为主题的队伍,分设了11个志愿者服务分队,基层团干部担任了分队长职责,石化总医院青年志愿者经过填写志愿者申请表及经过志愿服务培训后,多年来,跟随石化总医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与兰州石化公司“宝石花”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了各种志愿者活动,积极展示了医院青年服务医院,奉献社会的良好形象。通过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对医院文化建设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医院文化建设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关系
1.医院文化是医院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医院职工的共同理想、信念追求、思想情操、价值观念、行为取向、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内容。
2.青年人是医院各项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青年人的思想是医院文化的活力之源,是医院文化发展和创新的动力所在。因此,青年人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和独特的优势。
3.共青团作为医院先进青年的组织,其工作模式更要紧紧围绕医院工作的中心,把服务病人、培养优秀专业人才、提高医疗质量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向,发挥青年团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培养青年团员在医院工作中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共青团更好的担负起团结青年、带动青年的重任。
4.共青团组织以各种活动和特色工作为载体,可以很好的推动医院文化建设。鼓励医院青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从而有效提高医院的社会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青年志愿者系列活动是有效的载体之一。
二、开展志愿者服务的背景
1.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能够发挥共青团员的先进性,树立志愿者服务理念,弘扬志愿者精神,创造良好的医院环境和培育丰富的医院文化内涵,凸显石化总医院“青”字号特色,石化总医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始终坚持“统一领导、条块结合、全面发动、广泛参与、着眼长纪、循序渐进”的工作原则,加强石化总医院青年志愿者队伍的建立与管理,提高青年志愿者相关知识和技能,发挥青年志愿者的积极作用。扩大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影响力,展现石化总医院共青团青年良好的精神风貌。
2.志愿者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性。每个人都有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和促进社会进步的能力,同样,每个人都有促进社会繁荣进步的义务和责任。参与志愿者服务工作是表达这种权利和义务的有效形式。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提高、完善和发展,精神和心灵也得到了满足。
3.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即是“助人”也是“自助”,既是“乐人”,同时也是“乐己”。参与志愿服务,在帮住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通过青年志愿者服务,可以有效的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减少疏远感。并对缓解矛盾、促进稳定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医院志愿者活动具体实施情况
医院共青团组织抓住青年志愿者特色工作为载体,积极开展各种青年志愿者活动,努力成为“青”字工作中一大亮点。
1.积极开展“走进社区、走进医院”系列志愿者活动。石化总医院团委先后组织青年志愿者在兰州石化南山小区、幸福小区、晨光小区、22街区、临洮街小区、十二街区等小区多次持续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医院团委在青年志愿者活动中根据志愿者对象的需要,不断地对志愿项目进行更改,从最初的血压测定志愿者活动内容先后发展到血糖测试、血型测定、健康咨询、用药咨询、健康知识普及、常见病、多发病预防宣传单印发及医院简介介绍等便民需求的志愿者活动内容。从一线护士发展到一线医师、一线检验师、一线药剂师共同参与到志愿者队伍中,进行着更广,更有价值的志愿者活动。石化总医院门急诊党支部与兰州石化技术学院开展了青年志愿者互相帮助系列活动,通过将兰州石化技术学院在校学生纳入到石化总医院青年志愿者队伍中来,完善了医院团委开展的“走进医院、走进社区”的志愿者系列活动。
2.定期开展“医疗服务进家庭”志愿者活动。石化总医院共青团组织定期前往受助老人家中进行血压测量、血量测量、用药知识指导等青年志愿者活动,每个月为患慢性病的受助老人在医院门诊通过挂号、开药、审批特殊门诊药物、交钱、取药等环节后,为老人购买好每天必须服用的药物后,送上家门,解决老人困难。在老人生活每次有实际困难时,石化总医院青年志愿者会及时的为老人解决困难,在2016年1月份,石化总医院接收到了团委受助老人送来的表扬信,这是对医院青年志愿者活动是一种肯定。在每年中秋节、国庆节期间利用自己休息时间前往老人家中送去了慰问品与祝福,拉近医院青年人与受帮助老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医院的青年志愿者一直以弘扬“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为原则,从小事积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3.持续开展“医疗服务进厂区”志愿者活动。石化总医院的青年志愿者根据兰州石化公司不同分厂、不同职工的需求分别在质检部、炼油厂、幼教中心、客运分公司等单位开展了关于急救、创伤、骨科、儿科、妇科、产科等专业的青年志愿者健康普及内容。使得青年志愿者受助人群更广,通过青年志愿者服务,可以有效的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减少疏远感。不同的人群参与青年志愿者活动对缓解矛盾、促进稳定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4.不断开展“医疗服务”为主题外志愿者活动。石化总医院东西区临床科室搬家工作中,医院团委多次组织青年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力所能及做一些志愿者事情,参加活动的青年志愿者秉承了“服务医院,帮助他人,完善自己,弘扬新风”的志愿宗旨。石化总医院的青年志愿者以“学雷锋日”为契机对西固区石头坪地区进行过清除杂物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活动得到了上级团组织的肯定与市民的赞扬。
四、通过青年志愿者活动对医院文化建设进一步思考
广义的医院文化泛指医院主体和客体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创造的特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医院硬文化和医院软文化两大方面。医院硬文化主要是指医院内的物质状态:医疗设备、医院建筑、医院环境、医疗技术水平和医院效益等有形的东西,其主体是物。医院软文化是指医院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医院特色的思想、意识、观念等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其主体是人。
青年人是医院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青年人的精神风貌对医院的发展很重要,也会影响到医院的文化建设。青年人对医院文化建设有着很深的责任,青年医务工作者通过各种“青”字活动提升锻炼自我能力,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其中一种,该活动会对青年有很深的影响。青年志愿者活动是新形势下学雷锋活动的深化与延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符合当代青年的特点,更容易激发青年的参与热情。
4.志愿者服务活动方案 篇四
为了进一步将大走访调研、大承诺评议、大整改提升、大教育整顿、大晋位升级“五大组合接力”活动引向深入,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党建惠民年”建设中坚持群众工作路线、践行党的宗旨,经研究决定,“七一”期间在全市开展“党员志愿者七一服务周”活动。
一、 目标任务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和服务转型综改、扩权强县“双试点市”建设为主线,健全党员志愿者组织机构,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围绕服务大局、推进工作、改进作风、解决突出问题,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努力实现党员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本领进一步提升,作风形象进一步务实和服务群众进一步高效。
二、 活动时间
20xx年6月24日至6月30日。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适当延长,保证效果。
三、 活动安排
“党员志愿者七一服务周”活动分三个阶段开展。
(一)宣传动员阶段。各级党组织召开动员会议,制定活动方案,组建领导机构,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上述情况于6月25日前报回市委组织部。通过机关企事业单位led显示屏、党务公开栏、党建网站等有效途径,扩大对活动的宣传引导,营造活动的良好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各级党组织要明确活动主题与具体载体。主题与载体设置,要紧密结合中心工作、社会所需、群众所求,以促进发展、维护稳定、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生活困难群众和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为服务重点,结合工作职能因地制宜地开展便民利民、扶贫帮困、科普宣传、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健康教育、信息咨询、就业指导等各类志愿者活动。与此同时,各级党组织要结合党内文化、机关文化建设需要,组织开展主题突出、载体明确、特色鲜明、群众公认的自选性质志愿者服务活动。
(三)总结提升阶段。各级党组织要建立“党员志愿者七一服务周”活动台账,注重收集汇总活动的图文资料,作为今后加强党员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依据。要向市委组织部推荐主题好、效果好、反映好的活动图文信息,并主动扩大宣传。要在自身总结、市委组织部反馈的基础上,提炼典型做法,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持之以恒实施下去,巩固活动成果。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级党组织要把深入开展“党员志愿者七一服务周”活动作为当前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工作重心,作为以实际行动庆祝建党92周年的主要抓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要在成立活动领导组的基础上,组建具体的工作组别,增强活动协调性;要落实活动组织责任,明确具体的责任人与承办人,负责党员志愿者的组织指导工作,保证活动实效。要做好与市委组织部的对接工作,活动台账一日一报。
(二)贴近基层,大胆作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有服务大局、推动发展的自觉意识,广泛参与“党员志愿者七一服务周”活动。要注重将活动的中心向一线倾斜,活动的主题为解决发展瓶颈与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服务,争取活动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中取得实效。各级党组织要积极发掘与培育活动典型,发挥榜样示范带头作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5.志愿者服务队活动方案 篇五
为了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2014年,我校提出以下志愿者服务方案。
一、牢固树立志愿者服务队意义
学校志愿者服务队不仅是奉献服务社区、社会,也是向全社会昭示了一种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青年志愿者精神是对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光大。青年志愿者精神是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弘扬和体现。作为体校这个特殊团体,志愿者要充分发挥行业特色,为中小学、社区提供服务。
二、活动主题:发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树立文明新风
三、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活动的目标
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和教师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关心他人、回报社会,并从中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同时丰富学生的社会知识、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最终达到服务社会、教育青年、促进发展的目的。
四、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活动的宗旨
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以倡导互助友爱的社会风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青年健康成长为宗旨,动员组织全校各班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和广大教师志愿者深入宣传志愿精神,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五、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活动的主要方式和内容
主要方式为个人活动方式、班级活动方式和学校活动方式三种。
1、个人活动内容。以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为前提,以改善班级的学习环境为突破口,以帮助同学共同进步为服务目标、约束自己的行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教育同学。要求每一个志愿者从自己做起,克服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确定一个良好的开端,如从不乱扔废弃物、讲话用文明语言、遵守交通法规开始。
2、班集体活动内容。以班风、学风建设为基准,以争创先进集体为方向,使班集体形成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从抓本班的薄弱环节入手,找准切入点。如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等。
3、学校活动内容。配合市教育局,结合学雷锋纪念日、五四青年节、教师节、重阳节等做好全各类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
6.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方案 篇六
一、活动时间:2011年3月5日上午8:00在公司办公楼前广场集中。
二、活动地点:登封市嵩山广场
三、活动宗旨:
(1)弘扬志愿者精神,传播服务理念。致力于让我公司青年志愿者在活动月帮助他人,锻炼自身,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树立我公司良好企业形象,展示我公司职工良好精神风貌。打响我公司志愿者活动的品牌,使公司更多的员工了解志愿者,关注志愿者,热爱志愿者事业,加入志愿者的队伍。
(2)为人民服务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更应该是当代青年人应有的道德观念,作为当代国企的一名青年志愿者,尤其要有清醒的认识,本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宗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念,开拓进取,为实现登封的腾飞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活动目的:
(1)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是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社会风气,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十分高尚的事业。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衷共济的传统美德,我们作为企业的青年志愿者,不仅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更应投身于社会,积极参加社会服务,提高自我,锻炼自我。
(2)为登封市民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为登封市民做一些力所
能及的事,让我们当代国企的志愿精神传遍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和谐企业,更要继承和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良好风尚,有力促进我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和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开展该项活动意义深远。
五、活动口号:“给力魅力永登,共创和谐登封”
六、主办单位:河南永登铝业有限公司
七、承办单位:河南永登铝业有限公司阳城分公司
八、活动内容:
(1)服务项目:
①修理洗衣机②修理电冰箱③修理空调
④修理电视机
(2)需要物品:
①制作宣传标语:“河南永登铝业有限公司青年志愿者服务
队”、“给力魅力永登,共创和谐登封”
②5张桌子,6把椅子;
③制作服务标语牌:修理洗衣机、修理电冰箱、修理空调、修理电视机
④修理记录登记薄(包括水笔6根)
(3)参加人员:
①电气车间:3人
②检修车间:3人
③接待服务人员:3人
九、活动流程:
(1)、布置活动场地;
(2)、接待市民咨询,搞好服务维修工作;
(3)、保持卫生,做好垃圾清理工作;
(4)、吃饭定在就近饭店,每人标准20元,预计200元。
(5)、拍照留念;
(6)、结束活动后在嵩山广场集中,清点人数,回厂。
十、注意事项:
(1)、各位志愿者必须服从组织的分配安排,有纪律。
(2)、注意个人行为,注重集体形象与企业形象。
(3)、不可擅自行动,要集体行动。
河南永登铝业有限公司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09级志愿者动员大会策划
一 前言:
新学期,09新生已日渐熟悉适应新学校,新生活,新生们的身影活跃在学校的不同组织,不同协会,学生会招新工作已经结束,现在工程技术学院开展的与参与的一系列活动如“校运动会”“迎新杯篮球赛”等无处不需要志愿者的参与,需要志愿者们无偿的、有组织的服务学院,服务学校,服务社会,因此,工程技术学院志愿者动员大会的召开迫在眉睫。
二、活动主题 :工程技术学院09级“中国青年志愿者”动员大会
三、活动目的 :动员09级全体学生加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
四、活动主持: ***
活动对象 :工程技术学院09级全体志愿者
五、邀请嘉宾 :学院领导,主席,书记; 07、08级青年志愿者代表
六、活动时间 :
七、活动地点 :31教3楼报告厅
八、活动内容 :
介绍“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基本知识和义务,使学生了解青年志愿者的性质,内容及精神;为加入协会的志愿者举行宣誓仪式
九、会前事宜:
(1)两个星期内完成排练,准备所需要的幻灯片、音乐、道具
(2)准备请柬以及将请柬送到所邀请的嘉宾手中,晚会当天在活动中心迎接莅临嘉宾
(4)有关工作人员协同大一各班负责人将大一新志愿者带到指定位置
(5)舞台灯光设备、音箱设备的安装;注:晚会开始前规定时间内将所需设备(音响、灯光电脑等)运到会场。
(6)晚会期间,有专人负责会场纪律维持、会场后勤保障以及处理紧急情况,保证晚会取得圆满成功。
场地,电脑(放幻灯片),音响
十、工作人员安排:
实践部就业部负责活动整个内容
宣传部和编辑部负责相片拍摄和整理材料备案 2人,组织部2人,纪律委员会3人负责会议现场纪律,要求每一个负责人都佩戴“中国青年志愿者”徽章
十一、活动流程
1、开场舞(4’)
2、主持人开场白、介绍嘉宾(5’)
3、嘉宾致辞并为优秀志愿者颁奖(6’)
4、通过图片和讲解,向新生介绍志愿者协会历年的一些主要活动和展望将要举行的活动,使新生心生向往,热切希望加入到志愿者行列(15’)
5、表演与志愿者活动有关的话剧(10’)
6、06,07 青年志愿者代表讲话,并进行新老志愿者交流问答(40’)
7、主持人有奖问答与志愿者有关的知识(15’)
8、会员上台贴写有志愿者心愿的纸条(5’)
9、宣誓仪式
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
我承诺:
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实践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5’)
10、晚会结束,观众有序退场
十二、注意事项
1、大屏幕作为背景,必须及时切换成与当前活动有关的主题,避免当前活动与背景不一致造成的尴尬局面
2、电脑和灯光必须有专人控制,及时跟进节目进度
3、侧面解说注意方位,防止大屏幕上出现解说人员投影
7.大学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研究 篇七
关键词:社区志愿服务,大学生
社区志愿服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社会和谐和稳定的动力, 更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建立健全社区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必须依靠政府的倡导、社区志愿组织的推动、政策法规的规范与促进、社区全体公民的参与、社会工作的引领。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
(一) 用心灵和行动传递关爱,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致力于建立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公德, 倡导团结友爱、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 净化了社会风气。通过参加“社区建设、扶贫开发、支教扫盲、抢险救灾”等公益活动, 让困难群众减少忧虑;通过帮助孤寡老幼、残疾人、军烈属、五保户等需要帮助的人, 让孤寡老人身边有儿女, 军烈属身边有亲人, 伤残者身边有兄弟姐妹, 特困户得到关怀和照顾, 让祖国大家庭更加富有凝聚力, 促进了社会保障及和谐社会建设。
(二) 满足心理需求。
大学生是作为特殊的青年群体, 总体素质较高, 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参与志愿服务是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并希望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来回报社会的培育, 积极推动社会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符合广大大学生的特点, 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 这也是许多大学生加入志愿者行列的最直接原因。
(三) 提高个人素质, 促进自身发展。
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工作, 在帮助他人中得到锻炼, 从他人的微笑中得到满足, 人生的价值在活动中得到体现, 渐渐地喜欢上帮助他人, 把帮助别人当作一种习惯, 提高了自身素质, 弘扬了新风气新风尚, 对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另外, 在开展各项活动过程中, 通过对比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自身的不足, 取长补短, 有助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
(四) 充实业余生活, 丰富人生阅历。
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 通过参与公益劳动、美化环境、抢险救灾、社会服务、社区建设等活动, 走出狭窄的生活圈子, 了解到更为广阔的社会和人生。在为他人服务的同时, 也接触到很多陌生的东西, 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 这对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提高有很大帮助。
二、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起步较晚, 但发展迅速。
我国的志愿服务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 其最早的志愿者就产生于社区服务领域。随着经济体制的逐渐转型, 我国社区政策不断演进, 社区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社区志愿服务在国家民政部门的主导下逐步丰富、发展。自1993年12月共青团中央推出“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 大学生一直成为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力量。截至2013年11月底, 已有2, 000多所高校建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 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多, 扶贫济困、社区服务、环境保护、抢险救灾, 大学生志愿活动项目在不断地拓展。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项目的其中一项。
(二) 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氛围不浓, 参与积极性随着入校时间的增加而呈现递减趋势。
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在成立之初, 报名参加的人数比较多, 队员的积极性也很高,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队员的积极性逐渐消退。许多队员由于种种原因主动退出团队, 或虽未退出团队但已经不再参与各种活动。到大二、大三时, 除留下为数极少的骨干成员外, 几乎所有的社员均需从大学一年级新同学中补充与吸收, 这一情况在高校较为普遍。且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频率较低, 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许多学生不清楚学校有哪些具体的部门与社团组织为社区志愿服务开展活动, 更不用说知道哪些具体的活动类型了。可见, 在大学校园中, 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积极性不高, 没有形成深厚的氛围。
(三) 社区志愿服务内容形式单一, 节假日参与活动居多。
当代大学生参加到社区志愿服务项目中, 主要以探访老年人、关怀残障人士和关爱儿童成长为主, 在志愿时间的选择上, 绝大多数学生选择如雷锋节、植树节、劳动节等具有重要意义的节假日或者周末投身于社区志愿服务中。由此可见, 大学生的社区志愿服务的领域较窄, 内容多集中在针对老弱病残的帮扶服务, 对于社区建设、社区发展、社区文化等领域较少涉及。时间安排方面往往会导致社区服务活动流于形式, 无法形成一种常态化, 这种偶然为之的志愿服务活动许多时候是出于老师或者组织号召的临时性参与, 志愿服务的无持续性无法激起学生对社区的归属感。
(四) 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在校参加的志愿服务基本上都是属于自愿而无物质回报的。在调查中, 当被调查者被问到“何种激励方式最能让志愿者满意”时, 大部分被调查者表示希望得到相关证书, 部分被调查者表示希望给予一定的公开表扬, 相当部分调查者表示什么都不需要。在物质补贴上, 过半数被调查者认为只要报销与志愿行为相关的开支, 比如车费与餐费等。这说明当代大学生以助人为己任, 注重的是精神上的奖励, 并不看重物质奖励。尽管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目的并不是求得某种回报, 但激励机制作为对志愿者的褒奖, 体现了社会对志愿者工作的支持和认可, 一定程度的奖励制度可以大大提高志愿者的热情, 并且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
(五) 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时机较成熟, “利己”和“利他”的因素相互结合。
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 自身也得到了提高、完善和发展, 精神得到了满足, 自身价值得到了提升, 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助人”也是“乐己”。被调查者中参与过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都表示, 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可以结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除了能帮到需要帮助的人, 体现个人价值和体会到助人的快乐是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后最大的感受。因此, 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动机已经成熟, “利己”和“利他”的因素相结合。
三、促进大学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对策建议
(一) 加强社区志愿服务宣传力度, 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
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宣传和倡导, 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体, 和其他社会资源进行立体宣传, 在全社会倡导志愿精神, 让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 使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要把大学生志愿活动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认识, 要把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对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 纳入高校党的建设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
(二) 创新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组织机制, 拓展社区志愿服务领域。
目前,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主要是在共青团组织的领导下由青年志愿者中心组织开展活动, 由于受到物力、财力及信息不畅等因素的影响, 所组织的活动形式、内容比较单一, 因此, 高校共青团组织一方面应加强与所在市、区级青年志愿者组织的联系, 起到促进大学生和志愿者组织之间相互沟通的作用, 并鼓励大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民间志愿服务;另一方面应着重思考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如何更好地立足校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 比如开创具有互联网金融特色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创新社区志愿服务内容。
(三) 加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区的联系, 整合力量。
其一,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应注意加强横向联系, 结合专业, 互相补充, 走专业化、专门化道路;其二, 加强与社区志愿者的联系, 及时了解社会所需、居民所急, 充分利用高校人才、技术优势, 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四) 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技能培训。
第一, 各高校团委可以根据不同的社团, 确定不同的服务形式和内容。每个志愿者组织掌握一至两门专业服务, 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服务的质量;第二, 开展相应的培训。首先是基础性的培训, 是志愿者懂得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其次是专业性的培训。一些大型活动, 不进行培训, 志愿者不能有效承担志愿服务工作。另外,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组织应有专门的指导老师, 定期开设讲座, 开展服务, 不同社团间可以定期召开工作研讨会, 交流工作经验。
(五) 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激励章程, 完善志愿服务表彰制度。
激励机制的核心是激发主体的内在需求。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应该以诱发大学生遵循服务社会、关爱他人、和谐共生的价值道德为主体。
1、加强正面引导, 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的精神需求。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 有着强烈的上进心和荣誉感, 我们要加强正面宣传, 通过表彰大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树立典型、弘扬先进。同时, 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正确的行为导向, 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意识, 使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得到有机的统一。
2、加强规范管理, 落实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实施条例。
在对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组织管理中, 各高校团委和学生工作部门要制定符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的实施条例和意见。在制定时应将大学生志愿者的进入条件、服务项目、基地设立、经费落实和管理、奖惩条例、评价机制等作详尽的规定。在执行实施意见或条例时要做到公开、公正, 统一标准, 保证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有章可循、有序开展。
3、加强实践研究, 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 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力平台。要加强跟踪调查, 深入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实践基地进行走访, 采集第一手资料, 总结有效的经验和方法, 同时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制定出切实长效的激励机制, 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日常行为, 是志愿者精神深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内化为他们的核心价值观, 从而激发起为国家和民族振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 建立社区志愿服务资金会, 保障活动资金支持。
大学生志愿活动的资金缺口相对较大, 活动资金来源渠道相对单一, 这就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的成长和活动的开展。因此, 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基金十分必要。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基金的来源可以采取政府补贴、社会赞助、学校支持等多种途径。
参考文献
[1]董海军, 倪赤仁.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参与动机分析[J].理论界 (双月刊) , 2003.6.
[2]常春梅.从青年发展看青年志愿者行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4.2.
[3]颜吾佴, 赵岚.创建有特色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 2002.9.
[4]陈瑛.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机制的几点思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06.40.
8.如何评价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性 篇八
■ 服务活动的设计——基于“真需求”
1.来源于现实生活并能服务于现实问题的解决,体现价值性
一个好的志愿服务活动首先应该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生活中某些困难人群或者单位的问题,能够切实密切学生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反之,脱离被服务者的体验和需求,仅从服务提供者的角度出发来设计活动是不可取的。例如,可以重点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思考:学校生活、社区生活或其他情境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有哪些困难人群?设计什么样的活动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什么样的活动能促进自身成长,并对社区、社会或者是环境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符合学生心理发展与认知特点,又能够利用既有的资源,体现可行性
无论多么有价值、有意义的活动,如果不具备可行性,也不能算是好的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好的活动应该与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实际经验等情况契合,不能超越学生现有的基础。实践证明,活动的切口越小、聚焦度越高,活动的目标达成度和实施的效果越好;反之,越是脱离实际、好高骛远越不利于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也不利于达成预期的服务效果。另一方面,选择和设计活动要考虑能够充分利用的资源。例如,学校及周边是否具有完成服务活动的必要条件,人力、物力、财力、研究的时间、安全保障等各个方面的可行性如何等。
■ 服务实施的过程——学生“真实践”
学生提供服务的过程应该是通过服务社会(他人)进行实践性学习的过程。实践不是学生被动参与活动或执行教师意志,不是单一的经验复制、知识验证、机械模拟,而是应该主动地基于现实问题提供服务。由此而衍生的“真实践”的内涵诉求则是学生主动地、科学地提供服务,解决问题的过程。
1.学生服务的主动性——乐于服务
学生应该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他们不应该只是学校或者教师指令的执行者,而更应该是问题的发现者、活动的设计者、方案的制定者、方法的实施者和结论的验证者。指导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指导优势,鼓励学生自己选择、主动参与,使其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读问题,提供服务。
2.服务过程的科学性——善于服务
服务过程的科学性是指学生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所选择的服务方法具有针对性,有利于达成该活动的目标,有助于解决问题,并且能够持续提供服务,直至达成服务效果。
学生服务的主动性与服务过程的科学性密不可分,服务的主动性是首要前提。脱离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不乐于服务,视服务为负担,服务过程的科学性根本无从谈起。服务过程的科学性是关键。方法不科学,再怎么主动也只能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要调动学生参与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乐于服务,要重视对学生服务技能与方法的培训,帮助学生学会与服务项目相适用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根据活动目标选择适切的方法,引导学生善于服务。
服务活动达成的效果——关注“真体验”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发展
一个好的志愿服务活动应该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自我发展态度。例如,有的学生通过参与《同一片蓝天下——我为身边的残疾人献爱心》活动,充分认识到了残疾人生活的不易,在活动结束以后,仍然积极关注残疾人的出行、生活等,并且愿意主動地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群。这样的活动就使得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达到了活动的教育效果。
2.各种能力得到增长
尽管能力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然而从活动中具体的行为目标达成的情况仍然可以判断出学生能力的提高程度。一个好的志愿服务活动应该能够促成学生各种综合能力的提高。例如,学生更加注重观察生活,能够自主地提出问题,有了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有所创新;能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实践,实践与反思能力逐渐增强,交流与合作能力明显增长等。
3.知识、技能的获得
一个好的活动,还应该促成学生知识的增长和技能的掌握。知识的增长首先体现在与活动主题相关的间接性知识的增长上,如学生通过《同一片蓝天下——我为身边的残疾人献爱心》活动不仅了解了残疾人生活的现状,残疾人出行方式、生活方式等一般性的间接知识,而且通过参与、体验获得大量的书本上学不到的实践性知识。这些实践性知识是学生基于情境和自身参与而获得的,会对学生理解问题及日后解决类似问题产生重大的影响。
从活动达成的效果看,一个好的活动除了能够帮助学生个体获得积极、深刻的心理体验外,还应该具有有意义的、外在的应用价值,能够有助于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解决。作为指导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并引导他们进行总结和反思,同时还可以鼓励和帮助学生将自身的成果进行应用、推广和宣传,实现活动的外部价值。■
9.志愿者服务队活动方案 篇九
为响应县委宣传部文明办的号召,我校与2012年12月正式成立以一支志愿者服务队。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探索中不断开拓前进,特制定2012年度青年志愿者活动方案如下:
一、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意义
广大青年志愿者奉献给社会的不仅仅是服务,同时也向全社会昭示了一种精神,那就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青年志愿者精神是对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光大。青年志愿者精神是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弘扬和体现。青年志愿者行动正是适应了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要求,着眼于帮困扶贫,救急救难,有助于公正合理的经济秩序、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利于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必要的社会保障。
二、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目标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加强青年志愿服务阵地建设,走志愿服务阵地化、活动经常化、管理制度化的路子,使得志愿服务业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和社会动员力的工作品牌。让头戴青年志愿者帽子的青年志愿者身影出现在广场和敬老院、超市等活动中心里,出现在街道上、广场上,成为市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宗旨
青年志愿者活动以倡导互助友爱的社会风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青年健康成长为宗旨,动员组织全校各班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和广大青年志愿者深入宣传志愿精神,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我校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步骤
第一阶段:调查摸底阶段。对我校青年志愿者进行调查摸底,并统一组织安排志愿者服务活动及确认工作。
第二阶段:启动阶段。
校团委对各班青年志愿者进行统一安排结对,形成志愿服务计划。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集中开展大型志愿服务活动。
1、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组织青年志愿者在社区、公园、广场、敬老院等公共场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2、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敬老助残”帮扶活动
3、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保护环境,爱我校园”环境保洁活动。
4、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送温暖”活动。第四阶段:总结表彰阶段
12月份,召开年度青年志愿者工作总结表彰大会,邀请校领导对全校各班涌现出来的青年志愿者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颁奖,对过去一年青年志愿者工作进行总结,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要求,明确今后一段时期我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
五、青年志愿者活动要求:
1、青年志愿服务活动采取短长期相结合的办法,积极组织志愿者长期进行扶贫济困,献爱心活动。
2、要加强对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宣传。通过橱窗、简讯等形式展开宣传,一方面要积极宣传志愿者典型,让更多的群众了解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现状。另一方面要积极宣传青年志愿者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发挥共青团在实践中育人的优势,在活动中注意发现和培养一批青年志愿者骨干,促进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2012年1月7日 息县二小志愿者服务队 0 1 3 年 度
10.志愿者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篇十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工作要求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卫生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卫医管发〔2010〕20号)、卫生部等八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2009年国际志愿者日“志愿服务在医院”活动的通知》(卫医政发〔2009〕114号)要求,大力弘扬文明奉献的人文精神,增进医患之间的和谐互动,塑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品牌,经研究,现就我院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完善医院志愿者服务体系,探索医院志愿者服务的长效机制,增强医院职工的服务意识,着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切实提升医院的品牌形象。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奉献爱心、服务患者、服务群众”为主题,始终把公益性放在首位,充分体现志愿服务无偿、利他的基本要求。
(二)坚持全面动员、广泛参与。一方面广泛动员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成为医疗服务志愿者,另一方面广泛动员在院实习学生投身到医院志愿者服务活动中。
(三)坚持服务医改大局,以方便群众看病就医为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项目、开展活动,做到量力而行、务求实效。
(四)坚持志愿者服务与志愿者个人发展相统一,让广大医务人员志愿者在奉献爱心过程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五)坚持自愿参与和社会倡导相结合,既尊重广大医务人员参与医院志愿者服务的意愿,又强调医务人员的社会责任,努力扩大医院志愿者服务活动的覆盖面,增强活动的影响力。
三、主要活动内容及分工
建立志愿服务双向机制。根据志愿者专业知识水平,社会志愿者走进医院提供志愿服务,医务人员志愿者走入基层开展志愿服务,不断扩大活动辐射范围和社会影响。
(一)组织志愿者为门急诊患者提供包括导医、导诊、预约诊疗、排队、咨询、护送、取药、陪同检查、取送检查检验报告单、费用查询、健康教育、投诉接待等服务。并负责此类志愿者指导、培训工作。
牵头部门:门诊部。
(二)组织志愿者为住院患者提供一般生活护理、沟通交流、陪同检查、费用查询、健康教育、陪护、阅读报刊杂志、投诉接待、出院回访及预约诊疗等服务。并负责此类志愿者的指导、培训。
牵头部门:护理部、医务科。
(三)组织志愿者到社区、学校、农村、社会福利和残疾人康复机构等地,为群众提供诊疗、健康教育、咨询、宣传、预约诊疗、康复辅导等服务。并负责此类志愿者的指导、培训。
牵头部门:医务科、护理部。
(四)在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和大型活动现场,提供秩序维护、健康保健咨询、现场医疗救援等志愿服务。
(五)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传染病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时,提供应急医疗救援和心理辅导服务。
(六)上级和医院志愿者服务领导小组确定的其他工作。
牵头部门:按上级和医院要求,由医院志愿者服务工作办公室统一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实施。
四、组织管理
(一)组织机构
医院成立志愿者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院志愿者服务工作,具体组成人员见附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志愿者活动的组织、项目规划、统筹协调等工作。志愿者服务办公室负责组织招募、登记、培训、考核志愿者,然后根据服务主要内容归口分配到各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志愿服务项目,同时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帮助,维护其合法权益。
(二)工作规程
1、招募。
(1)通过网络发布志愿者招募信息,明确志愿服务所需的条件和要求。
(2)利用网络报名的方式接受申请。
(3)采取适当方式对报名者进行审核,并择优录用。
2、注册。
(1)建立志愿者电子档案,记录志愿者的基本信息和参加志愿服务的情况。
(2)向志愿者发放注册志愿者身份证明(工作证件)。
(3)志愿者办公室对志愿者信息进行汇总、存档。
3、培训。
相关部门根据志愿服务项目,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1)初次培训。培训对象为新招募的志愿者,培训内容包括志愿精神、服务规范和权利义务等,培训目的是帮助志愿者加深对志愿精神的理解和志愿服务工作的认识。初次培训要全面系统、集中培训。
(2)阶段性培训。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对志愿者进行阶段性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阶段性培训要定期进行,可以采取交流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也要通过集中讲解、个别辅导等办法。
(3)临时技能培训。这方面的培训一般在开展专项志愿服务和大型社会活动志愿服务时进行,重点是根据志愿服务活动的特别要求,对志愿者进行服务内容、服务规范和相关知识培训,开展临时技能培训要有针对性,主要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
4、管理
(1)各相关部门根据志愿者的意愿和特长合理安排服务时间和服务任务,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活动项目的有效衔接。
(2)各相关部门通过志愿者个人申报、对服务对象进行回访等方式,及时了解掌握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志愿者登记卡上,作为奖励的重要依据。
(3)对志愿者实行动态管理,对不服从组织管理安排,从事志愿工作态度消极,不履行志愿者义务,连续5次以上无故不参加志愿组织活动的予以辞退。
5、激励
(1)各相关部门要为志愿者提供基本工作条件和帮助。
(2)强化志愿服务意识,提高志愿服务能力,建立以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星级认定制度。
(3)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参加志愿医疗服务的志愿者进行培训和考核,适时评选表彰,提倡和鼓励志愿服务行为。
6、宣传
(1)建立网上宣传交流平台
在我院官方网站提供志愿服务相关报道及链接,建立志愿者服务专页,完善网络化管理平台,公布志愿服务信箱,以方便对外宣传及沟通,相关维护由专人负责。
(2)建立我院志愿服务对外宣传途径
做好我院志愿服务的同时,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建立新闻输出通道。院内及时上报志愿服务进展情况,突出特色。院外及时多渠道多角度宣传。
(三)制度保障
建立工作例会、信息报送、督促检查等制度,了解掌握活动情况,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推动志愿服务各项任务的落实。
1、例会制度
每季度组织一次由各相关部门志愿服务工作负责人例会,交流志愿服务工作情况,商讨解决难点问题,部署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2、信息报送制度
各相关部门以信息形式通报志愿者服务工作动态。有大型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事前必须提前一周与医院志愿者服务办公室协调沟通,事后一周内及时将相关活动策划、活动总结、活动照片及相关文字材料上报医院志愿者服务办公室。
3、督查制度
组织志愿服务领导小组成员不定期对各相关部门的志愿者服务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并通报检查情况。及时记录医院职工及志愿服务者和被服务对象的意见及建议,以调整志愿服务活动的方向及流程。
(四)硬件设施建设
1、建立医院“志愿服务基金”,并向社会公布公益账号。
2、建设诊疗大厅服务设施。
(1)建立志愿者服务台,主要有志愿者联系簿以及志愿服务留言簿。(2)建立爱心供应窗口,免费提供饮用水、防暑药品等服务(根据季节和社会情况做相应调整,费用从“志愿服务”基金中支出)。
3、建立志愿服务爱心邮箱:ll_fybjy@126.com
4、设立小型爱心捐款箱,募得善款由“志愿服务基金”管理,用于困难病人的救助等。
(五)建立志愿服务常规活动模式
1、以月(或两个月或季度)为单位建立医院志愿者服务队,定期组织下社区、学校等,进行常规志愿诊疗咨询服务。常规志愿服务由医务人员、后勤人员及行政人员组成。组成人员名单及设备配备实行预约配给制,书面申请备案。由志愿服务办公室和科室负责人共同协调拟定。
2、院内建立志愿服务队(每日1-2人),由志愿者申请轮流进行,为门急诊、住院患者提供志愿医疗服务:包括导医、导诊、预约诊疗、排队、咨询、解释、护送、取药、陪同检查、取送检查检验报告单、费用查询、健康教育、投诉调解等服务;为住院患者提供一般生活护理、沟通交流、陪护、出院后回访及预约诊疗的服务。
3、招募、接纳院外志愿者在我院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与社区等社会志愿服务团体的联系、合作。
4、建立主题性志愿医疗服务,结合重点节日,如:护士节、医师节、红十字日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积极参加“三下乡”、“高血压日”等一些列主题活动。积极配合上级机关的工作要求及临时性、突发性事件需要,组织参加突发事件医疗救治志愿医疗服务和特殊对象的志愿医疗服务。
5、建立社区志愿服务基地,加强与社区居委会、服务站、学校、企业等的合作关系,与社区共同创建志愿服务基地。下社区宣讲卫生保健知识、咨询和诊疗服务,建立社区贫困、孤寡帮扶(例如量血压、身体检查等)以及预约就诊、送药上门等项目。
五、2011-2012活动计划
2011-2012年医院志愿者服务活动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1年5月-6月中旬),动员启动。各部门、院内各志愿者组织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广泛宣传发动,为活动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研究制定活动具体方案,设立本部门的志愿服务活动责任人和具体联系人,建立医院统一领导、志愿服务工作办公室落实、相关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开展以医院为平台的志愿者服务。6月上旬,举办医院志愿者服务活动启动仪式。
第二阶段(2011年6月下旬-2012年10月),全面推进。各部门、志愿者组织坚持立足实际、务求实效,扎实开展志愿者招募、服务及宣传活动,逐步建立、发展和壮大医院注册志愿者队伍。
2011年6月下旬-7月,集中招募注册。为提高效率,节约资源,建立志愿者服务专网,统一由网络平台进行招募、管理。在院网上发布招募通知,个人登陆志愿者服务网站填写《志愿者信息登记表》,经院志愿者办公室审核后,统一进行注册。集中与随时结合,集中招募阶段过后,个人可随时报名,边招募边服务,不影响既定活动。
2011年7月-2012年10月,各部门按照各自方案组织开展活动,每次并要注意收集开展活动的图像资料,并与宣传部门积极配合,积极争取新闻媒体支持,充分利用自有阵地,做好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树立医院公益形象。
第三阶段(2012年11月至12月),考核表彰。各部门、志愿者组织认真总结活动开展的经验和做法,11月30日前将总结报医院志愿服务工作办公室(综合办公室),医院将对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六、活动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医院开展志愿者服务符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形势和需要,有利于提高医院服务质量;有利于增进公众对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医患和谐;有利于弘扬扶危济困的高尚情操,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部门要把志愿者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明确职责,确保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领导小组将强化督促检查,通过召开座谈会、经常性督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及时了解活动进展情况,总结交流经验,研究解决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医院志愿者服务的工作机制和长效机制。
(三)积极宣传,务求实效。要切实加大医院志愿者服务的宣传力度,充分运用院报、网络、宣传栏等媒体,大力宣传志愿精神,推动形成关心、支持和参与医院志愿者服务的良好氛围,努力形成学习志愿者、崇尚志愿者、争当志愿者的良好风气,促进活动扎实开展。
卢龙县妇幼保健院 志愿者服务领导小组
组 长:陈 忠 李志刚
副组长:王玉敏 李新贵 张志明 杨丽红 张立武 成 员:赵连海 李艳萍 刘卫东 王 旭 申 宏
毛君玲 杨 勇 胡学红 赵建芳 秦艳春
魏素梅 马立军 孙志霞 刘文玲 李淑华
廖丽娟 苏国升 崔国清
11.志愿者服务队活动方案 篇十一
袁贵仁指出,教师志愿服务是一项光荣而崇高的事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是引导教师在实践中提升师德水平和专业素质的重要载体,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要求的重要举措。他强调,要按照广泛参与、长期坚持、注重实效的要求,大力推进教师志愿服务制度化,把弘扬志愿精神融入到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加强依法治教、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各方面。他表示,教育部将积极支持联盟发挥引领、协调和组织作用,完善教师志愿服务的队伍建设机制、活动运行机制、激励回馈机制、政策保障机制,广泛宣传优秀教师志愿者的感人事迹,促进教师志愿服务活动更加务实有效、永葆生机活力。
启动仪式上,还向专家和教师志愿者代表颁发了全国教师志愿服务联盟特聘专家证书及教师志愿服务工作证书。
12.志愿者服务队活动方案 篇十二
所谓跨文化交际, 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分享思想、感情和信息时所发生的一切。近几十年, 跨文化交际以及在这种跨文化交际中需要具备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引起了各国学者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他们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和组成部分有着各种各样的表述。
根据Chen (1990) 的理论,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特定环境中能有效地和适当地通过实施沟通行为来得到所需的对方的回应。他指出, 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包括四个主要部分:人格魅力、沟通技巧、心理适应和文化意识。其中“文化意识”被他解释为对目的语文化中的差异性的理解, 而这种目的语文化是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Chen还指出, 这种文化意识是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的先决因素。从这里可以看到, 意识已经被列为跨文化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在文化意识的这个定义中, 只是局限在了对目的语文化的认识而没有指出对本国文化的认识也应该在意识之内。
然而, Chen (1997) 则进一步对其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阐述进行了完善。他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三个主要部分为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能力。他这个提法是从跨文化交流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来阐述的。这里, 他用“跨文化意识”取代了原来的“文化意识” (1990) 的提法, 并且强调说可以通过学习相互之间的文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来增强这种跨文化意识。与他1990 年所提出的“文化意识”相比, 他在这里补充了相似性进这个意识的内容中。这就意味着, “跨文化意识”应当包括同时对本国文化和对目的语文化的意识。
Byram作为当今欧洲权威的跨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之一, 在1997 年也曾提出跨文化能力的概念和组成部分。根据Byram (1997) 的理论, 跨文化能力属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部分。跨文化能力的组成部分包括:知识, 即对自己和他人文化以及与其交流过程所需的知识;态度, 指好奇和开放地看待自己的文化和评价其他文化的态度;技能, 指诠释另一种文化并将它与自己的文化相关联的技能、发现另一文化的新知识以及和这个文化的人进行交流的技能;意识, 这里指的是批评性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文化的能力。这个意识, Byram强调的是对文化的批判的意识。根据Byram (2009) 的阐述, 他指出这种意识的地位应该在跨文化能力中处于中心地位, 并直接指出这种意识是衡量跨文化能力的一个关键性内容。
Fantini在跨文化研究领域也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根据Fantini (2005) 的研究, 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 这种能力能够使得来自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流时能有效地和正确地表现自己。它包括四个组成部分:知识、 态度、 技能和意识, 早在Fantini (2000) 的研究中, 他就已经明确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里, 意识占据着最中心的位置。这个观点与Byram (2009) 提出的观点一致。
综上对跨文化能力组成部分的发展研究可见, 跨文化能力应该包括四个基本部分:知识, 态度, 意识和技能。其中意识作为跨文化能力的认知层面, 被赋予了重要的中心位置 (Byram, 1997, 2009;Chen, 1990; Fantini, 2000, 2005) 。综合各学者的研究, “跨文化意识”应该指能够通过比较本国和他国的文化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从而理解和批判地评价本国的和他国的文化的一种能力。这应该才是跨文化意识所包括的内容。
二、国内大学生志愿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现状
李翠英、孙倚娜 (2006) 通过对2004 年在苏州举行的第28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跨文化交际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访谈, 观察, 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要素:基本交际能力系统、策略能力系统、情感和关系能力系统、情节能力系统来分析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状况, 并结合现代英语学习改革的发展方向, 探寻提高中国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该研究是从大学生志愿者入手, 主要探讨对英语学习的启示, 而并不是从对志愿者培训这块提出相应对策。此外, 该研究选择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要素相比较当今国外对跨文化组成部分的理论来说, 不是那么具体。
王媛媛 (2011) 通过问卷调查和采访的形式对第16 届广州亚运会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英语跨文化能力进行调查。其问卷主要是围绕大学生对跨文化能力的自我评价, 对跨文化交际包括词汇、语用、文化常识、交际策略等的掌握展开调查, 从而探讨改善大学生英语跨文化能力的方法。可见, 该研究主要是从大学生志愿者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对英语语言 (如词汇、语用等) 和英语文化的掌握来调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最后针对问卷显示的问题对高校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升提出了不少建议, 但是对于志愿者培训方面也暂时没有给出对策。
在柳青等 (2015) 对大学生涉外志愿者的跨文化素养的研究中, 他们同样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来分析大学生涉外志愿者在跨文化活动中常见、突出的几个问题。他们在该研究中, 是基于跨文化的最基本的三个要素知识、态度和技能来探讨, 这与国外的对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研究十分接近。但柳青等提出的这些问题和王媛媛 (2011) 提出的问题相似, 也都是指出志愿者们在语言交际和文化知识上的不足, 因此所提出的对策同样是针对外语学习指出而不是从志愿者的培训上提出来。
李冬梅、张方良 (2011) 以中国—东盟博览会志愿者为调查对象, 500 名来自广西南宁市的在校本科生与大专高职生, 对他们定量测评其跨文化敏感度水平及影响因素, 并最后提出了对志愿者招聘及培训工作的建议。该研究是从Chen (1990) 提出的跨文化交际的三个基本要素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能力中的第二个要素——跨文化敏感度来研究, 着重的是志愿者的情感层面。
综上所述, 国内对大学生志愿者的跨文化能力研究多数采用的是问卷调查、访谈和测试的方法, 这也是目前比较可行的研究方法。在这些研究中, 各学者对大学生志愿者的跨文化能力研究主要是为了探讨如何在英语学习中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能力。
三、探索外事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能力的新思路
通过以上对目前国内外关于跨文化交际和意识的研究现状的探索发现, 虽然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 但是对于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交际意识却没有过多的专门的论述, 即使有相关的对跨文化意识的论述, 也并没有与涉外活动中的志愿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训相结合。因此, 从跨文化意识这个重要要素作为一个切入口, 来探索大学生志愿者的跨文化意识的现状,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具有其独到的学术价值, 将这一理论运用到涉外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的实际培训中去, 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为涉外活动服务的质量将有着独到的重要的应用价值。
摘要:随着我国频繁地举办国际性活动, 大学生在外事活动的志愿者服务中已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外先进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和组成要素的理论进行论述, 然后结合我国关于大学生志愿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现状进行探索, 最后提出从增强志愿者的跨文化意识这一中心能力来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跨文化能力的新思路, 以期待这些大学生能更好地为我国外事活动服务。
关键词:外事活动,大学生志愿者,跨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Chen, G.M.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Some Perspectives of Research[J].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Eastern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1990.
[2]Chen, G.M.A Review of the Concept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J].The Biennial Convention of Pacific and Asian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Honolulu, 1997.
[3]Byram, M.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M].Clevedon, UK:Multilingual Matters, 1997.
[4]Byram, M.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 Foreign Languages-The Intercultural Speaker and the Pedagogy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A].In Deardorff, D.K., (ed.) The SAGE handbook of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C].SAGE Publications, 2009:321-332.
[5]Fantini, A.E.Abou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A construct[J].SIT Occasional Paper Series, 2005 (04) .
[6]Fantini, A.E.A central concern:Develop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J].SIT Occasional Papers Series, 2000.
[7]李翠英, 孙倚娜.大型国际会议中学生志愿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 2006 (05) .
[8]王媛媛.中国大学生英语跨文化能力的现状及启示——基于广州亚运会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调查分析[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1, 25 (85) .
[9]柳青, 杨愫愫, 朱宝松, 夏丽云.大学生涉外志愿者跨文化素质研究——以南京亚青会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 (05) .
13.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方案策划 篇十三
百名骑行志愿者进社区,流动宣传消防安全知识
二、活动时间
20_年11月13日
三、活动地点
潼南县双江镇
四、活动内容
潼南县防火安全委员会组织潼南县金佛车队消防宣传服务分队到双江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为辖区群众发放宣传资料、讲解消防知识、接受消防咨询,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同时,针对农村老人和儿童等弱势群体较多的情况,深入农户为他们讲解火灾防范、火灾扑救等消防知识、帮助他们查找消除火灾隐患等。
五、活动形式
早上八点,在潼南县消防大队集合,领取统一的消防志愿者红马甲;八点三十分,从潼南县消防大队出发前往双江镇,九点三十分在双江镇集合参加动员会,10点活动开始,志愿者们在活动现场为群众讲解消防知识,指导群众查找火灾隐患。宣传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进入双江镇养老院,对弱势群体开展帮扶活动。
六、活动路线
14.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方案 篇十四
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让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播志愿服务理念,推动学习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根据省、市、县文明委的工作部署,并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
二、活动时间:2015年3月起
三、活动内容:
1.开展“学雷锋展风采”志愿服务。结合3月份学雷锋、保护母亲河、植树节、消费者权益日、等公众主题活动日,宣传生态文明观念和环境保护知识。组织师生深入校园及所在社区的公共绿地开展植树、认养绿地、捡拾白色垃圾、低碳环保宣教教育、节能减排等美化环境、保护环境活动。开展关爱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志愿服务行动。以弘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导向,积极组织志愿者深入本校所在的社区,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提供生活帮助、情感陪护、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使他们真切感受到人间的真情和社会的温暖。
2.开展“雷锋精神在校园”志愿服务。以“大手牵小手 爱心助成长”为主题,着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牵手行动”志愿服务,动员教师以留守儿童为重点,针对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学习教育、权益维护、安全自护、身心健康、社会参与等方面的需求。开展亲情陪护、学业辅导、自护教育、爱心捐助等志愿服务。
3.开展“我身边的雷锋”网络文明志愿服务。开展“我身边的雷锋”随手拍活动。充分运用微博、博客、微信等新媒体,组织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发贴、跟贴、撰写博文、评论,及时发布本单位或身边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信息和图片,传播正能量。
4.开展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利用红领广播站、学校宣传栏等宣传乘车礼让、文明过斑马线等文明礼仪教育,营造浓厚的文明交通氛围;组织志愿者深入学校周边主要公交站点、重点路口开展维护秩序、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等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文明行车、文明乘车、文明走路的良好交通环境。
5.开展“爱与志愿服务共启程”志愿文化活动。以学校宣传栏、电子屏、黑板报为宣传主渠道向社会开展以志愿服务精神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宣传;开展“三明志愿者之歌”传唱、演唱活动。
四、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将开展“百万志愿者学雷锋 2 行动”作为弘扬新时期雷锋精神、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要紧密结合本校实际,深刻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认真做好志愿者行动的安排,广泛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形成“践行雷锋精神,争当先进模范”的生动局面。
2.扩大影响,营造氛围。要切实加大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报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的作用,开设专栏、专版,普及志愿服务理念,让本校师生了解和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把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列入学校工作管理内容,加强督促检查。举办各类学雷锋优秀志愿者和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宣传活动,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的舆论氛围。
3.统筹协调,务求实效。要结合实际,周密安排,认真制定好活动实施方案,精心设计活动项目,丰富创新活动载体。大力宣传雷锋精神和雷锋式模范人物,树立更多可亲可敬可学的道德标杆,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社会志愿服务品牌。要及时总结集中活动的经验,着力探索志愿服务常态化的有效途径,确保活动深入持久、扎实有效的开展。
15.志愿者服务队活动方案 篇十五
一、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志愿者队伍流动性大。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没有太多的约束性, 学生参与主要靠自觉、自愿, 一般低年级同学占大多数, 成员退出志愿者社团或隐性退出社团随年级的增长而显著上升, 这在一定方面造成了志愿组织成员流动性大的特点, 阻碍了组织的长效运行。同时, 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理解不够、参与志愿服务动机不纯、功利性太强, 再加上志愿服务历来重使用轻培养和管理, 导致了大学生志愿者对工作职责、服务技巧、服务程序、服务经验的了解欠缺, 服务效果不佳。
2.志愿服务项目没有创新。如今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大多集中于文明创卫、文明交通、生态环保、敬老助幼、扶弱助残、支教助学等几项志愿服务活动, 且同一高校的各院系在当地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也较相近, 会出现一个服务基地会有好几个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因而志愿服务活动大多相近、相同, 没有创新性。
3.志愿服务没有激励机制。志愿服务活动的无偿性, 是指志愿者不为物质报酬参与服务工作, 也就是说志愿者提供自己的时间、精力、技能等个人资源为社会或需要帮助的人群服务不是为了盈利, 而是表达自己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利义务。因为志愿服务活动的无偿性, 又因为学校没有固定的奖励措施, 因而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 没有激励机制。
4.志愿服务培训体系不完善, 工作开展不够规范。志愿者的招募主要是通过学长介绍, 缺少对志愿者的相关服务技能、服务程序、服务经验、服务标准等培训, 导致开展活动时多是简单的模仿和重复, 导致志愿服务效果不佳。
二、建议与对策
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微公益”, 强调的是全民参与并创造价值, 顾名思义就是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献一次血可积累公益积分30分, 见义勇为一次可积累600分, 而积满300分能成为“一星志愿者”, 这就是所谓的“公益积分”。作为一种激励方式, 笔者将其应用到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利用这一机制来提高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并在过程中积少成多, 汇滴成流, 将志愿服务活动落到实处、落到细微处, 切实培养学生志愿服务的精神和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情感。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 笔者制定了《志愿服务管理规定》:
(一) 主要内容
院系非毕业班学生每学期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情况, 将与该学期学生的各种综合素质表彰 (包括院三好学生、院系优秀学生干部、院系优秀共青团员、院系优秀共青团干部、院系先进班级、院系红旗团支部等表彰) 和组织发展等直接挂钩。
(二) 具体要求
1. 每位同学在志愿服务组织登记注册, 并领取志愿者服务证。
在每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后, 需在服务证上登记并由团总支核实后盖章。
2. 非毕业班学生每学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三次以上者
(包括三次) 才有资格申请该学期的各种综合素质表彰和组织发展等。
3. 不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或参与活动未达三次者, 各种综合素质表彰和组织发展予以一票否决;
对院系活动有突出贡献者可视情况再做协调。
4. 团总支、学生会、社联、心协以及各班自主开展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参与情况, 以考勤记录为准。
考勤记录一律在活动后两个工作日之内报系团总支秘书部备案、公示。
(三) 考勤记录要求
1. 活动参与名单 (名单需各组织负责人签字核实) 。
2. 活动集体合影 (电子文档形式需有服务地标志和服务旗帜、横幅、绶带标志等) 。
3. 考勤记录逾期报送一律视为过期作废, 后果自负。
4. 参与其他志愿服务组织举办的志愿活动, 需出示志
愿服务组织的证明和活动时照片 (证明需有该志愿服务组织的签章) 。
5. 考勤记录和志愿服务证明如出现弄虚作假情况, 一
旦查实, 将直接取消该学期的各种综合素质表彰和组织发展资格。
(四) 操作方法
系团总支在每学期的各种综合素质表彰和组织发展等前期将该学期学生个人志愿服务参与情况公示并发至各班级辅导员手中。院系先进班集体、红旗团支部等先进集体的评选, 也会将班级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整体情况 (包括班级志愿活动举办规模、次数、媒体报道、班级个人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情况) 作为评选资格和评选项目。
(五) 奖励
按照志愿服务证上的活动登记次数, 并参考志愿活动质量评选系每学期的优秀志愿者, 作为院级以上优秀志愿者推荐的必备指标。这一制度的实施和执行, 可以从很大程度上解决志愿服务活动无人参加的问题, 解决志愿者流动性大的问题, 延缓了志愿者更换的周期。志愿服务贵在坚持, 这一做法也为志愿服务的长久性打下了基础, 进而也提升了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三、结语
高校志愿者服务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象征, 志愿者服务的开展无论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还是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保证高校与社区、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的协调性的同时, 也要树立起大学生良好的社会形象, 并保持志愿者队伍的健康、持久性发展。
摘要:志愿服务活动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为了改善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志愿者流动性强、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笔者提出将“公益积分”运用到志愿服务活动中, 与“综合素质”测评、评优评奖相挂钩等形式, 从而真正解决这些问题, 并培养学生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情感。
关键词:公益积分,志愿服务,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媛媛.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J].商业经济, 2010, (2) .
[2]庄国波.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探讨[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1) .
[3]王艳.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与激励的制度分析[J].社会, 2003, (1) .
[4]张喜红.当代中国社会团体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 2004, (06) .
[5]谭建光, 余冰, 王小玲.青年志愿服务转型与发展——关于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的调查分析[J].青年研究, 2000, (11) .
[6]谢泽宪.行政化倾向, 发展社会志愿服务的主要障碍——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志愿服务的调查与思考[J].社会, 2003, (1) .
[7]张建华, 高嵘, 毛振明.大型国际性运动会志愿者招募与培训经验的研究[J].体育科学, 2006, (11) .
【志愿者服务队活动方案】推荐阅读:
小小志愿者服务活动方案07-17
文化、体育志愿者服务活动方案08-16
小学开展志愿者服务的活动方案10-19
“文明志愿者服务”活动实施方案11-27
“12·5”第32个国际志愿者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方案11-08
社区环保志愿服务活动方案09-22
2016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方案08-03
开展学习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方案09-10
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方案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