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脚印教案设计

2024-08-21

有趣的脚印教案设计(精选11篇)

1.有趣的脚印教案设计 篇一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加深孩子对“一双、一对”概念的理解。

2、让孩子在玩鞋印时脚踝处的肌肉得以伸展。

3、在组织各个活动的同时,锻炼孩子的各种能力。

活动准备:

把几种彩色的水粉颜料,装入比脚大的容器中,垫上海绵(水粉颜料很容易被清水洗掉,家长不用担心)纸张许多。不同鞋的鞋印范画。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观看纸上不同颜色的鞋印,引起幼儿的兴趣。

2、教师围绕鞋印对幼儿进行踩、跳、看、找、配对、制作有关活动。

活动一 踩鞋印

方法:把颜料和纸保持一定的距离进行摆放让幼儿一起把脚轻轻踩进颜料中,沾上颜色,然后在纸上踩出各自完整的鞋印(注意:落脚要稳重,才能踩清晰)幼儿如果第一次没踩好,要重来。接着,让幼儿分别踩出脚尖(前脚掌)、脚跟、脚内侧、脚外侧等不同的部位。

活动二 跳鞋印

当孩子在纸上踩出不同的脚印以后,可以玩跳脚印的游戏;将所踩的脚印进行不同位置的摆放,让孩子根据脚印的方向,分别迅速作出反应,对应做往前跳、往后跳、往侧跳等动作。

然后,可以探索不同的跳法,如单脚跳、双脚跳、从高往下跳等。

活动三 看鞋印

把踩出的不同脚印收集起来,教师组织幼儿一起看看、找找,分辨一下鞋印的大小、宽窄、花纹的不同等。

活动四 找鞋印

将印好的鞋印打乱顺序,散放在场地上,让幼儿根据鞋印的大小、长短等进行目测,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找到自己的鞋印,并且左右脚不能搞错。

活动五 给鞋印配对

印完脚印后,把鞋子全部脱下。教师随意取一只鞋子,让幼儿根据鞋底的花纹,将鞋子与鞋印进行配对;或者根据花纹、大小,把鞋印进行左与右脚的配对,以及将左脚的鞋子与右脚的鞋印进行配对等等。

活动六 制作

把印好的鞋印剪下、塑封,作为孩子的印色作品;或者粘贴在走廊口、楼梯口等地方,作为行走的`标志,提醒孩子文明行走。

2.有趣的脚印教案设计 篇二

《金色的脚印》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七组的一篇课内略读课文。文章以生动细腻、充满感情的笔触描写了一个人与动物的传奇故事,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也展示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白,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要和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能更加美丽。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诠释课题。

师:前面三篇课文都讲了人与动物之间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最后一篇课内略读课文,第24课《金色的脚印》(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开课时用谈话的方式,复习本单元的内容,亲切自然,拉近师生关系,为下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2.检查预习单,培养自学能力。

师:同学们,老师想检查一下你们的自学成果。已经弄懂了6 个知识点的同学,请向老师挥挥手。(任意抽查一个学生)这位同学,老师要考考你,请你说说这篇课文中的三个角色分别是谁?(根据回答相机板书:正太郎、老狐狸、小狐狸。)

师:已经弄懂了5 个知识点的同学,让老师看看你们的预习生成单。只弄懂1~2 个知识点的同学,老师给你们一个建议,一定要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这样对学习才有帮助。

设计理念:凸显课内略读课的特点。课前教师设计“预习生成单”,要求学生自我解答问题,并提出有价值的疑问,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3.快速默读,质疑提问。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一遍课文,注意时间是两分钟,边读边用笔找出照应题目的句子并画上横线。

生:狐狸的脚印为什么会闪着金色的光芒?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老师要帮你写在黑板上,那你们对这只老狐狸感兴趣吗?想不想知道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老狐狸呢?

(师板书: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老狐狸?)

设计理念: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动态,及时锁定动态生成的问题,调整自己的教学,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把语文课堂变成一池活水,体现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4.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师:哪个小组来交流第一个问题?老狐狸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指名答并板书:爱子情深、聪明善良)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请你读读相关的句子。(指导学生交流时在课本上作好批注)它还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你又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请给我们读一读。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4~6 自然段,在这两个片段中,作者正是抓住了这几个动作描写,把老狐狸的聪明、勇敢、爱子情深表现了出来,也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浓浓亲情写具体了,这是本单元要掌握的训练要点,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们也可试着写一写。

师:这是一幅老狐狸冒着生命危险营救自己孩子的感人画面,母爱的力量驱使它不顾自己的安危,勇往直前,使出浑身的解数,无所畏惧。

师:请边读边思考:正太郎是怎样帮助老狐狸救小狐狸的?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知道的。有没有不同的意见,谁来补充?从刚才的学习中,你认为正太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师:如果你是正太郎,此时此刻,你会怎么想?(学生自由说)如果老师是正太郎,我会想:我先前帮助了老狐狸一家救小狐狸,今天狐狸也救了我,我真的没想到。同学们,这就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师:“金色的光芒”预示着一种精神、一种品质。(板书:老狐狸爱子情深、无所畏惧的精神和正太郎有情有义、知恩图报的品质),是的,动物那种真切感人的浓浓亲情闪烁着光芒,就像旭日东升浸润着人类,人类与动物和谐共处,闪烁着和谐生活的光芒。课文的结尾照应了题目,总结了全文,点明了中心,升华了情感。

设计理念:这是一篇感人的文章,其中有不少段落用词精当,在教学“动物和动物之间浓浓的亲情”这一画面时,先指导学生朗读第4、5、6 自然段,然后指导学生感受作者是怎样抓住“冲着、大摇大摆、拼命地咬、卧在”等一系列的动词,让狐狸的聪明、勇敢形象跃然纸上,并引领学生揣摩作者用词的准确,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借鉴迁移,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遣词造句及布局谋篇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三诵”中心句,升华情感。

一诵:是啊,只要付出一点爱,人间处处是真情,正太郎与老狐狸一家演绎了真情的回赠,人与动物之间感人的画面令我们动容。

二诵:动物是可爱的、善良的,更是有感情的,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让我们见证了爱的伟大。

三诵: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画面,美丽动人,自然才是它们永远的家。

3.有趣的脚印教案设计 篇三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动物以及人的脚印的一些特征。

2、尝试用手印颜料的方法画画。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课件《小小脚印真有趣》。

2、每个小组一份用水稀释好的各色颜料、一张宣纸。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

1、播放课件《歌曲欣赏》,请幼儿仔细听歌词。

教师:这首歌唱了什么?提到了谁?它的脚是怎么样的?它的脚印像什么?

小结:原来小鸡的脚是尖尖的,脚印像竹叶;小狗的脚是圆圆的,脚印像梅花;小鸭的脚是扁扁的,脚印像小扇;小孩的脚是胖胖的,脚印像小树。

2、打开课件《互动游戏》,请幼儿集体回答,教师操作。

教师: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连连看,猜猜这是谁的脚印。

二、手印画。

1、请幼儿想想,怎么用手蘸颜料来画自己的脚印,并试一试

教师:下面我们来画一画自己的脚印,以前我们画画的工具是炫彩棒,勾线笔等,看看我们今天用到了什么?那我们怎么用颜料来画自己的脚印呢?

2、介绍一种画脚印的方法

教师:手握拳后在小手指的一边蘸上颜料,在纸上印出脚掌的图案,然后用大手指在“脚掌”上方点出“大脚趾”,用食指点出其余“脚趾”。

3、观察脚印,发现脚印的特征。

教师:我们看看脚印中脚掌在哪啊?他的五个脚趾是怎么排列的呢?(紧密排列)

4、请幼儿跟着试一试:《画脚印》

教师:我们也来试一试,记得我们的五个脚趾可是好兄弟,总是一个紧挨着一个。

5、引导幼儿继续画手印画,用不同的颜色自由作画,看还能用手画出什么图案。

教师:画好了脚印,我们再想想还能用手画出什么图案。

6、教师展示幼儿作品,稍作交流。

延伸活动:

教师:我也带来了一些手印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看吗,我们下次再尝试用手印来作画。

教学反思:

1、选材好。

本次活动是在主题“夏天真热啊”背景下开展的,结合了主题式课程软件内的内容。虽然本次活动对于中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可能过于简单,但是这正是本班幼儿目前需要的。由于已到夏天,小脚都出来自由的活动了,幼儿关注到了自己的脚,而且我班的孩子更是对色彩充满了好奇与兴趣,所以孩子对用手印画脚印兴趣很浓,也愿意去操作。

2、方式好。

这次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次有趣的美术活动,活动以歌曲《小小脚印真有趣》导入,帮助幼儿理解几种动物及人的脚印的特征,知道不同的脚印是不一样的。(.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整个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手、眼、耳等多种感官,让孩子们听听、说说、看看、猜猜、动动,使幼儿始终保持参与的热情,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

不足之处:

在活动中,我对脚印的结构没有讲解清楚,孩子在探索操作中有一定的影响。一开始孩子们得脚趾都画到脚掌旁边去了。通过我的提示,五个脚趾可是好兄弟,总是一个紧挨着一个,以及幼儿自己的探索操作,孩子们自己发现了手印脚掌时需要充分沾满颜料,小拳头左右晃一晃,将脚印印得大些,五个脚趾就会全都在脚掌上面了。

4.有趣的脚印教案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1、会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2、掌握几种估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过程:

一、 新知:

1、教师出示课件与问题:小华出生时,脚印的面积约是多少?

2、 学生自己先独立进行估计,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3、小组推荐人员进行全班交流。

小组1:我们是用数格子的方法来进行计算的,我先数了数整个格子的大约是11个,其他不够一个格子的我进行了拼补,这样大约是17 cm。

小组2:我们的方法也是这样的,我们把不满一格的按照一格进行计算,这样大约是18 cm。

3、师:归纳一下同学们的做法,基本上都是利用数格子的方法进行估计的。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的做法?

生1:我把这个脚印看成了近似的长方形,长6厘米,宽3厘米,所以面积是3×6=18(cm)。(学生在实物投影前画出他看的近似图形,学生们表示认可)

生2:我有个不同的方法,我是看成了近似的梯形,上底是2厘米,下底是3厘米,高是7厘米,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即(2+3)×7÷2=17.5(cm)。这样和生1的差不多。

师:回顾一下刚才大家都用了什么方法。

生1:我们用了数一数的方法。

生2:我们把这个脚印看成一个近似图形进行计算。

二、 练习

1、 用练习纸估计自己的脚印有多大,同桌互相检查。

2、 P78的练一练

先独立估计,在交流方法。

3、实践活动:怎样计算出树叶的面积?

先讨论,在交流做法,回家之后独立完成。

三、小结,

教学反思: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2、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在解题中数形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通过列表举例、画图分析、尝试计算等方法解决鸡兔的数量问题。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要共同研究鸡兔同笼问题。(板书:鸡兔同笼)你们知道鸡兔同笼是什么意思?

生:鸡兔同笼就是鸡兔在一个笼子里。

(媒体出示课本第80页的情景图)

师:请你猜一猜,图中大约有几只兔子,几只鸡?

生1:我猜大约是7只,兔子5只鸡。

生2:不一定。因为有一棵树把鸡和兔子挡住了,所以我不知道各有几只。

(二)探求新知

师:如果告诉你: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脚,鸡、兔各多少?能求出几只兔子,几只鸡吗?(媒体出示题目的条件)

师:想一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想好了,可以写在作业纸上。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那个小组的方法多样。

师:哪个小组说说你们的想法?

小组1:我们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实物投影展示小组的成果)先假设有1只鸡,19只兔子,脚就有78条。脚太多,然后又假设有2只鸡,18只兔子,脚还是太多了。这样试下去就得到了有13只鸡,7只兔子。

师:还有哪些小组采用不同的列表法?

小组2:我们也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我们发现鸡增加1只,兔子减少1只,腿就减少2条,所以我们没有一个一个的试,那样太麻烦,而是从2只鸡,18只兔直接跳到10只鸡,10只兔。最后也得到了13只鸡,7只兔。

小组3:我们小组也是列表法。我们是先假设鸡有10只,兔子也有10只。这样比较简便。

师:这三个小组的同学都采用了列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要列表呢?

生1:列表可以帮助我们一一举例,从中找出需要的答案。

生2:列表也就是运用假设法,通过逐步的假设,最终找到符合条件的答案。

师:那么,这三种列表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呢?

生3:我认为第一小组的列表方法的特点是逐一列表,这样不容易遗漏答案。

生4:虽说第一小组的方法可以完全地列出全部的答案,但比较麻烦。我认为第三组的方法比较好,可以根据题目的根据情况,确定假设的范围,这样可以很快寻找到需要的答案。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都很有道理,其实同样选择列表的方法,我们因根据题目的实际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这样可以既快又准确地寻找到我们需要的答案。

(三)解决问题

师:根据刚才的讨论,下面两道题目,同学们可以用列表的方法独立地尝试解决。

媒体出示两道题

1、鸡兔同笼,有23个头,66条腿,鸡、兔各几只?请你列表的方法解决。

2、老师带51名学生到公园划船。一条大船坐6人,一条小船坐4人,他们租了大船、小船各几条?

(学生练习后,教师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交流过程略)

(四)学习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教学反思

点阵中的规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图形特点,从而探索点阵中的规律。

2、通过本活动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3、通过本活动的教学,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一)      导入

师:(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出一个点)同学们,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是什么?

生: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是一个点。

师:点是几何中最基本的图形,许多点排列起来可以构成一个点阵,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点阵中的规律”问题(板书课题--点阵中的规律)。

(二)      新课

1、出示点阵,提出问题

师:二千多年前,希腊数学家们已经利用图形来研究数(出示点阵),这就是一组点阵,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思考下面的几个问题:

⑴每个点阵可以看成什么图形?

⑵每个点阵分别有多少个点?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师:谁愿意代表你们小组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每个点阵都可以看成一个正方形。

师:能具体说一说吗?

生:第一个点阵可以看成边长是1的正方形,第二个点阵可以看成边长是2的正方形,第三个点阵可以看成边长是3的正方形,第四个点阵可以看成边长是4的正方形。

师:很好。还有谁愿意回答第二个问题?

生:第一个点阵有1个点,第二个点阵有4个点,第三个点阵有9个点,第四个点阵有16个点。

师:你能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么得到每个点阵中点的个数的吗?

生:我们小组是通过数出每个点阵中点的个数得到的。

师:有谁还愿意谈一谈你们小组讨论的情况?

生:我们小组也认为第一个点阵有1个点,第二个点阵有4个点,第三个点阵有9个点,第四个点阵有16个点。但是我们小组是通过计算得到的。

师:能具体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样通过计算得到的吗?

生:第一个点阵有1个点;第二个点阵可以看成边长是2的正方形,共有2×2=4个点;第三个点阵可以看成边长是3的正方形,共有3×3=9个点;第4个点阵可以看成边长是4的正方形,共有4×4=16个点。

2、探索点阵中的规律

师:刚才,我们在研究这一组点阵中点的个数时,同学们研究得非常好,但是如果每个点阵中点的个数再多一些,又该怎样求出点阵中点的个数呢?

(小组讨论、交流)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讨论的情况?

生:我们小组分析了前面几个点阵图的特点,认为在黑板上这点阵图中,点的个数的规律是:1×1,2×2,3×3,4×4,……n×n

师:总结得非常好。你们能根据这一规律说出第五个点阵有多少个点,并画出此图形吗?

(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第五个点阵图)

师:为什么这样画?

生:因为前面四个都可以看作正方形,所以第五个图也是正方形。

师:说得很好。请同学们再想一想,如果我们把第5个点阵中的点,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划分(出示教材第82页第(3)题图),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生:小组代表汇报。

生:(总结)每用折线画一次后,点阵中的个数是:

1=1

1+3=4

1+3+5=9

1+3+5+7=16

………………

生:(总结)这样划分后,点阵中的规律是:1,1+3,1+3+5,1+3+5+7,……1+3+3+7+……+(2n-1)

5.有趣的统计的教案设计 篇五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初步学会统计的方法,以及在统计表中做统计记录。

2.学习使用曲线图来表示事物的变化过程,训练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培养幼儿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操作能力和尝试精神。

二、活动准备

1.环境:设置四个入口“玩具关”、“动物关”、“图形关”、“颜色关”。地上画有两个大统计表。

2.统计表若干,铅笔若干。

3.电脑课件,大空白记录表1张,录音机,磁带。

4.骰子、保龄球、套圈、气温记录表、飞标、鲨鱼牙若干。

三`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引起兴趣。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到孙悟空的花果山里玩呀?不过进入花果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我们来问问孙悟空,怎样才能进入花果山呢?

2.幼儿第一次尝试操作。

(1)配班教师扮演孙悟空,提出问题。

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花果山做客。不过,想进入花果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花果山有四个入口,分别是“玩具关”、“图形关”、“动物关”和“颜色关”,而每个关内都设有难题,小朋友把这些难题解决了,就可以进入我的花果山玩了。

(2)教师讲解操作要求。

刚才孙悟空告诉老师,这些难题就是数一数图形关里面的图形、动物关里面的动物、玩具关里面的玩具、颜色关里面的颜色的数量有多少,然后用数字在表格上记录好。看哪一组小朋友合作得最好,最先攻破难题,进入花果山。

(3)幼儿合作操作。

3.小结:统计的概念

4.学习曲线图的记录方法。

(1)出示课件,引起兴趣。

(2)幼儿第二次尝试操作。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骰子、记录表),探索掷骰子的记录方法。

(3)教师小结操作情况。

(4)学习曲线图的`记录方法。

a.示范记录孙悟空掷骰子的变化过程。

(幼儿看课件,教师在大空白表格上示范记录。)

b.引导幼儿小结记录的步骤。

(5)幼儿第三次尝试操作。

幼儿分组操作:猜拳、掷骰子、打保龄球、记气温、圈套、掷飞标、按鲨鱼牙。

(6)教师小结操作情况。

5.游戏:会跳舞的曲线图。

幼儿戴上头饰扮演音符,在地上的表格上找到相应的位置站好,组成曲线图听音乐跳舞。

6.听音乐出场。

6.泥泞路上的脚印 篇六

每天他都很勤奋地做着住持交给他的工作, 已经两年, 他每天如此, 从来没有一次让住持对他的工作觉得不满。可是他一直想不明白, 为什么别人都在做着很轻松的活, 而我却一直做寺里最苦最累的工作, 而且一做就是两年的时间。

一直以来, 他都不能接受, 他认为自己很委屈, 觉得住持分配得一点都不公平。有一天, 已经日上三竿了, 鉴真和尚仍未起床, 住持觉得纳闷, 便到鉴真和尚的寝室里巡视。当住持推开房门, 只见床边堆了一堆破破烂烂的草鞋, 住持叫醒鉴真:“今天你不出外化缘吗?床边堆的这些破草鞋是用来做什么的?”

鉴真打了个哈欠说:“这些是别人一年都穿不破的草鞋, 如今我剃度一年多, 却穿破了这么多鞋, 今天我想为庙里节省一些鞋。”

住持听了之后, 笑了笑对鉴真说:“昨夜外头下了一场雨, 你起来陪我到寺前走走吧!”

昨夜的一场雨, 使寺前的黄土坡变得泥泞不堪。忽然, 住持拍了拍鉴真的肩膀说:“你是要当个只会撞钟的和尚, 还是想成为能发扬佛法普度众生的名僧?”

鉴真说:“当然是发扬佛法的名僧啊!”

住持捻须一笑, 接着说:“你昨天有没有走过这条路?”

鉴真说:“当然有!”

住持又问:“那么你现在找得到自己的脚印吗?”

鉴真不解地说:“昨天这里原本是平坦、坚硬的道路, 今天变得如此泥泞, 小僧如何能找到自己的脚印?”

住持接着又笑了笑, 说道:“那我们今天在这条路上走一回, 你能找到你的脚印吗?”

鉴真自信地说:“当然能了!”

7.有趣的脚印教案设计 篇七

②积极思考,能够根据日常经验,对指纹的作用大胆发表建议。

【活动重点】了解指纹的不同,以及指纹于每个人的意义。

【活动难点】培养善于观察,乐与探索的精神。

【活动准备】教学视频、印泥、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导入指纹的作用

师:咦……他们在干什么呢?(视频中有人用指纹打卡,开门,画画等)

幼:他们是在开门,那个是“指纹锁”,用拇指在门上那个发光的地方按一下,门就开了……

师:那两个人是在干嘛呢?他们看起来很开心,为什么在纸上按了自己的手印?

幼:他们是在商量事情,然后都同意了,就按了手印,我在电视上看过,我爸爸说,两个人同意就会按手印!

教师总结:指纹的作用很多,可以用来开门,签字画押,打卡,还可以画画等。

二、指纹有不同,是我们每个人身份的象征

师:刚刚我们知道了指纹有这么多的作用,可是为什么我们的手指可以当钥匙开门,可以像名字一样代表我们每一个人呢?接下来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我们的大拇指,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总结:我们的手指上那些有的像螺旋,有的像花纹的就是我们的指纹,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大,有的小,花纹也各不一样。它就像我们的名字一样代表着我们每一个人。

三、指纹作画,加强认识

8.金色的脚印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1、2、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说说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并体会它们和正太郎之间的感情。

3、初步了解小说的三要素。

教学重点

说说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并体会它们和正太郎之间的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结尾及课文题目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前面三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怀。

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习一篇跟动物有关的文章,它是日本作家椋鸠十写的《金色的脚印》,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师:都预习过课文了吧,我先来抽查一下,出示第二自然段。(1)指名学生读。(注意两个生字:柞、嚎)问:从语言上看,你发现这段文字有什么特点吗?

(预设:三个字的词语特别多,光秃秃、冷清清、孤零零)师:问:你从这三个词语里感受(读出)了什么呢?(凄凉、孤独)(2)像这样形式的叠词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情,我们把这些词语送到句子中读读,指名学生读。你体会到了小狐狸怎样的境况?(预设:体会到了小狐狸的可怜、无助、孤独)

(3)让我们从字里行间读出小狐狸的那种孤独冷清的感觉,齐读。师总结:这段文字是环境描写,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往往具有烘托氛围。(板书:环境描写——烘托氛围)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小说不仅需要有环境描写,还需要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要素。那么,这个语段里出现了一个主人公——小狐狸(板书)除了它,还有谁?

小狐狸

老狐狸

正太郎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要做什么呢?文中有告诉你吗?(出示阅读提示,里面往往会告诉你要干什么)指名学生读,用笔划出我们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3、先来学习第一个任务,接下去让我们带着第一个问题快速默读课文,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呢?模仿《跑进家来的松鼠》,用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学生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

4、交流汇报

(预设:引开狗,咬铁链,给小狐狸喂奶,做窝,狐狸爸爸放哨,咬木桩)“引开狗,这叫做(调虎离山)(师板书:调犬离山)师:刚才这位同学把这件事概括成四个字,非常简短,一目了然。看看其他同学也能不能概括成这样的小标题?对应起来。(师板书:啃咬木桩、做窝喂养)看来同学们的概括能力越来越强了,都是四个字。

4、过渡:我们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一,接下去看学习任务二(再出示阅读提示)

(1)既然是变化,那么就要找出前后的不同,前面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再次快速浏览课文。(2)反馈。(出示第14自然段)

(预设:“直勾勾”“瞪”“盯”——对正太郎充满敌意)

师:刚才说过这样的叠词可以增添感情,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吗?指名读。带着感情全班朗读该段。

5、过渡:那老狐狸对正太郎的态度始终是充满敌意的吗?(不是)请你们找找证据。出示第18自然段。汇报预设

(1)“踱来踱去”——悠闲、放松的走来走去(2)“舔”——说明没有防备了。师:还有吗?

(3)出示第21自然段。“搭救”

再出示14自然段。分角色对比朗读,男生14,女21 师:为什么它们的关系会有这样的转变呢?(指名回答,互相的信任)师总结:是啊,从一开始的敌对,到后来的舍身相救,他们已经收获了彼此的信任,就像冯骥才说的: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四、升华主题 师:故事的最后,当正太郎把小狐狸要回来,放回山谷时,我们也看到了【“迎着耀眼的朝阳,狐狸们的脚印闪着金色的光芒,一只延伸到密林深处。”】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课文学到这里,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思考过狐狸们的脚印为什么闪着“金色的光芒”?

(预设:这里包含了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信任的感情;

这个脚印包含了父母对子女的爱,这个脚印是神圣的; 这是喜悦、高兴的光芒„„

9.《时间的脚印》教案 篇九

1、知识目标:弄清说明的层次、说明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

2、能力目标:速读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重点:学习说明的层次、语言特色、写法特点

难点:①文章较长;②层次关系难以把握

教学设想:

1,《时间的脚印》所说明的内容,对于我们来说,会觉得陌生。尽管时间无处不在,与每个人的生活生命密切相关,但它却并不像空间那样具体得可以看到可以触及;尽管如课文听说时间在自然界留有许许多多“脚印”,但若要到千占的岩石中去寻找时间的踪迹,也还不是我们的知识和能力所随便可以获得的。因此,阅读本篇课文既有生疏感,也有神秘感;既有不少困难,也会生发出一定的求知欲。教学中,要借助于同学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阅读兴趣;再借助生动有趣的说明文字,来引导、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揣摩说明的顺序、方法和语言。

2,运用“巧妙裁剪”法,长文短教,上成让学生充分活动的说读课――即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选点进行说的话动,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学习

3,学法。抓住两点:―是抓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过渡段,从那里把握文章的层次;―是抓中心句、关键句,从那里把握文章局部的中心内容。

课时:一课时

操作:

一、导入:

学生交流,古往今来人们对时间的感受:

例: 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俗语)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教师:1,同学们,谁看见过时间?……时间把它的脚印留在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里,隐藏着的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藏。例如,那千万年来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便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我国著名科普学家陶世龙的文章科普小品《时间的脚印》,和陶老先生一起走进大自然。(板书课题《时间的脚印》)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下面我们来读课文。这篇文章很长,共有31个自然段,我们不能按照通常的方法逐字逐句的出声的读,而应带着问题,快速的默读。

下面我们来速读,一起解决三个问题:

1、跳读:贴标题。

我这里有4个小标题,“时间漫谈”、“石头的毁灭与新生”、“石头上的故事”、“读懂记录,造福人类”。它们分别可以归纳一些段落的内容,请将它们写到这些段落的开头,作为小标题。

如:1-3段讲了生活中的时间与大自然中的时间,可以在第1自然段的旁边贴上小标题“时间漫谈”。大家照着将其它的标题贴上去。

2、寻读,说过渡。

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说说它们各自承启了哪些内容。怎么说?这样说:“……”是过渡段,它表明“……”。如:第5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是过渡段,它表明下面将要介绍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3、扫读,讲故事。

这篇文章为我们分析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它们是原始的“钟表”,述说着远古的故事。请你扫读课文三、四部分,讲述一个岩石中的故事。如:如果砾岩中包含着从前的鹅卵石,这说明了岩石生成的地方是当时陆地的边缘。

三、组织说读活动(25分钟)

1、介绍方法:本文作者运用了很多值得学习的方法,将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下面请同学们分组探寻你认为值得借鉴的写法,并用“好在……因为……”的句式说话,向全班同学汇报你的发现。

2、教师示例:如:好在“课文开头由人记录时间的方式引出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因为“这样由人们熟知的事物导入对未知事物的说明,既自然又有吸引力,且层次清晰”。

3、学生活动:(分小组活动)

4、集体交流:(学生述说,老师即兴点评)

三、学生积累(5分钟)

1、摘抄雅词:二字雅词、四字雅词

2、摘抄美句:拟人句、比喻句、排比句等

3、抄背文前小诗:

附:板书设计:

时间的脚印

陶世龙

跳读:贴标题

寻读,说过渡

扫读,讲故事

10.《脚印的联想》教案2 篇十

教学目标:

1.能够指认五种以上常见动物的脚印,并能说出它们的特征。2.充分展开想象,将这些动物的脚印变化成另外的形象。3.在动物脚印上用添画的方法完成1~2幅绘画作品。

教学重点:

充分发挥想象力,把动物脚印变化成另外形象,并用添画的方法完成1~2幅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教材,范画。

学生:教材,图画本,铅笔,色彩笔。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人的脚印是怎样的吗?那么你们还见过其它动物的脚印吗?他们是怎样的呢?

二、发展阶段 1.根据图片学习。

(1)放两张动物脚印的图片。

提问:这两只是什么动物的脚印?你能发现它的美丽吗?你能利用它们创造美丽吗?(2)放两张通过艺术处理的脚印图片。

提问:左边这张图片,把这两只小脚印怎么处理了呢?作者加上了那些小光点,再加上文字,我们可以把这张图用在什么地方?右边这幅图是人的脚印,它的颜色搭配如何呢?看到它你想到了什么?

(3)放一张纯脚印平面图。

提问:这张图把一个个小脚印排列了起来,像这种图案我们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2.认识脚印特征。

(1)播放各种动物脚印,并讲解。

(2)提问:同学们还见过什么脚印,他们有什么特征? 3.引导创作。

提问:脚印带给人类无限的美丽,它可以用在我们生活中的什么地方呢?

举例:我们的瓷砖能否用脚印做图案呢?我们的窗帘能否用上一个个小脚印排列成图案呢?还有我们用的枕头能否做成脚印的形状呢?花瓶上插的花能否用脚印来代替呢? 总结:脚印的美丽是靠人类去创造的,现在请同学们把你想到的脚印形象画在图画本上。

三、练习

1.教师出示自己的范画。

11.有趣的发现 教案教学设计 篇十一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百达文反较,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像达尔文那样仔细观察事物,学习他认真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有关词句,重点是词句训练。

教学准备:

挂图,贴图,生字卡片,小黑板若干

一、课前谈话,知识铺垫。

1、小朋友,在我们地球上生存着许许多多的昆虫,它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瞧(出示昆虫图),老师这儿就有许多,认识他们吗?

2、指名学生说。

3、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昆虫有一些相同之处。

4、是啊,这些昆虫有的翅膀特别大,有的翅膀特别小,还有的没有翅膀。(教师用笔圈出同类,并分别标上翅膀大翅膀小没翅膀)

5、你还知道哪些昆虫是属于这三类中的一种?

二、揭示课题,引发疑问。

1、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去读一个与昆虫有关的小故事,名字就叫

(出示课题:有趣的发现)

2、指名读题,注意轻声的。

3、读了题目在你脑中是否出现了一些小问号呢?

4、学生质疑:(谁发现?在哪发现?发现什么?怎样发现?)教师相机板书。

三、逐段讲读,解答疑问。

(一)、第一自然段

1、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学生读,正音:一的变调,英名后鼻音,达尔文英文名字多读熟练。

3、从短短的这句话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这个有趣的发现与达尔文有关,是达尔文发现的。

(2)、一百多年前。

师加述:达尔文出生在1809年,去世时73岁,距今已有一百多年了。

(3)、英国著名科学家。

出示达尔文的肖像图,师加述:瞧,这位就是身穿英国绅士服的达尔文,他经常与各种动植物打交道,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博物学家。

4、这样一位有名的科学家,谁再向大家介绍一下。指名感情朗读。

5、小朋友,你还会用这样的句式来介绍一下达尔文吗?

句式训练:达尔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第二自然段。

1、过渡:达尔文是在哪儿,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呢?让我们赶快去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吧,同样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自由朗读。

3、指名学生分句读:可以喊上你的同桌,也可以叫上你的好朋友和你合作读。

4、哪个问题你能解决了?

(1)、(在哪发现。)学习第一句。

学生:达尔文在海洋中的一个小岛上发现的。

教师加述:达尔文作为一名博物学家,经常跟着海军勘探船到海洋的小岛上去考察。

(2)、(发现什么。)学习第二句。

学生:达尔文发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

教师出示插图:瞧,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发现了这样一个情况,达尔文感到(很奇怪)。他奇怪些什么呢?

你会用这样的句式说好吗?

句式训练:达尔文看到岛上只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却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到很奇怪。

5、不一会儿两个问题解决了,再读读这个自然段,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6、学生:(1)、到底为什么岛上只有翅膀特别大的昆虫和没有翅膀的昆虫,却没有小翅膀的昆虫?

(2)、什么是考察,达尔文是怎样考察的?

(三)、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1、过渡:还等什么赶快学习第三自然段吧!先来看看达尔文是怎样考察的吧!

2、出示: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3、指名读,正音。

4、出示达尔文考察时的插图:小朋友,你觉得达尔文考察的时候态度怎样?

5、学生:很认真,很细心。

6、这句话中哪些词最能突出他的认真的态度呢?

(1)许多

教师:你猜想一下,达尔文会捉来哪些昆虫?

学生:(蜻蜓、蝴蝶、蚂蚁、蜘蛛)

教师:为了方便研究,达尔文捉来了这么做种昆虫,而且每一种的数量也很多。

指名读好词语。

(2)反复 学生:反复说明达尔文观察比较了很多次。

教师:是啊,科学家的许多发现,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试验中找到答案的,达尔文也不例外。

指名读好词语。

(3)终于

学生:达尔文找到答案很不容易。

教师:没有反复的观察比较如何得来正确的答案呢!

指名读好词语。

7、齐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四|、教学生字,授以方法。

1、认读。

2、组词:想帮谁组就帮谁组。

3、指导写法:除比较的较笔画比较多外,其余笔画都较少,写好笔画较少的词,关键在于找到,关键笔画。分析每个字的关键笔画。

上一篇:一模一样下一篇:装修栏目策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