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共12篇)
1.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 篇一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一、试卷结构
本次考试内容主要为七年级上册一单元及第十课,考试模式采用中考形式:且因为本次考试是学生们进入初中的第一次考试,为了培养他们的信心,题目出得较简单。1、150分,时间150分钟;
2、试题分为四大块:积累与运用(32分),阅读(48分),综合性学习(10分)写作(60分);
二、成绩统计
本次考试419人参考,未交卷1人。基本情况是:
各班成绩较平均,班级平均分最高为114.05,最低为106.90。差距较小。
三、知识点的考查
1、字词,包括多音多义,词语的理解,词语的运用,以及对文言实词特殊语言现象的掌握,如通假字、古今义、词类活用等。
2、对文言名句、重点语句的理解。
3、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正确筛选和提炼文中的信息,认识并把握描写对象,分析写作方法,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
4、课外知识的积累等都有所涉及,覆盖面不大,一般考查学生综合阅读力。
5、写作主要考查学生的感悟的能力。
三、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能结合语境判断词语的含义;
2、不理解诗句的意思,胡乱书写;究其原因不理解诗句的含义。
3、不能根据上,下文找出答题的捷径,4、课外知识积累缺乏;
5、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不强,错别字较多。
6、写作存在的问题:①书写不认真;②达不到规定的字数;③叙事不完整;④多个中心;⑤不知道如何安排详略,甚至没有详略;⑥标点符号书写不规范等;⑦样板作文很多,大概是小学时养成的习惯。
四、改进的措施
1、课后词语的过关力度,一课一听写,力争人人过关。
2、加强重点文段的背诵力度,最终落实在默写、运用上;并在理解的基础上默写,尽量避免错别字。
3、加强答题技巧的训练力度,最终落实在扣准字眼与固定格式上。
4、严抓书写认真的良好习惯,最终落实在平时作业上。
5、强化“读功”,以读促思,思而有所悟。
6、加强作文的片段训练,多遍训练及审题练习。
总之,一切注重实效,一切为了发展。
2.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 篇二
我们现将七年级语文词组韵文呈现给读者 (也有个别凑合的) , 希望能给同仁以参考, 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 提高语文水平。
上册
(一) 春日融融, 细草纤纤。
嫩叶繁花, 花枝招展。多姿多彩, 色彩斑斓。莺歌燕舞, 呼朋引伴。莽莽榛榛, 满地花阴。轻飞曼舞, 蜂围蝶阵。往来屑屑, 结队成群。春红已谢, 日斜西沉。隐隐约约, 夜幕降临。黯然缥缈, 树影花荫。春花秋月, 各具风韵。江河行地, 水波粼粼。一叶孤舟, 指点迷津。明察秋毫, 毫无疑问。洪波涌起, 海天相吻。多愁善感, 情不自禁。随声附和, 忍俊不禁。温故知新, 慧心未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碧瓦飞甍, 孤塔耸起。昂首挺立, 擎天撼地。
(二) 遥遥在望, 异国他乡。
伫立凝望, 夜色苍茫。稀世珍宝, 举世无双。玲珑剔透, 仙露琼浆。红灯绿酒, 望月思乡。阴晴圆缺, 变化无常。星汉灿烂, 日月经天。海枯石烂, 此心不变。日转星移, 直通霄汉。稀稀疏疏, 残月晓天。乌云蔽日, 拨云见天。春华秋实, 令人惊叹。一扫而光, 得失之患。窸窣作响, 急管繁弦。秋风萧瑟, 秋波澹澹。山岛竦峙, 高不可攀。高插青冥, 头晕目眩。海市蜃楼, 美轮美奂。重峦叠嶂, 连绵不断。群峰争奇, 姿态万千。盘虬卧龙, 古木参天。踉踉跄跄, 疲惫不堪。步履蹒跚, 任重道远。游历考察, 获益匪浅。一丝不苟, 理所当然。
(三) 雷声隐隐, 抖擞精神。
心惊肉跳, 骇人听闻。不可抗拒, 天灾人祸。猝然长逝, 不知所措。断肢残腿, 惊慌失措。开膛破肚, 心如刀割。坚韧不拔, 肃然起敬。险象迭生, 惊魂未定。突如其来, 绝处逢生。具体而微, 浓浓亲情。不可磨灭, 回味无穷。各得其所, 风定天清。
(四) 灰心丧气, 逆来顺受。
庸碌一生, 行尸走肉。满不在乎, 随波逐流。不可挽回, 一切乌有。及早悔悟, 浪子回头。少而好学, 更胜一筹。担当道义, 承前启后。专心致志, 矢志不移。津津有味, 苦心孤诣。恍然大悟, 通达事理。引人遐思, 心旷神怡。神通广大, 随心所欲。悠然自得, 无忧无虑。历历在目, 小心翼翼。闲情逸致, 合二为一。丝丝缕缕, 形影不离。无所顾忌, 毫不犹豫。直言不讳, 问心无愧。弱肉强食, 夏蚊成雷。
下册
(一) 戈壁浩瀚, 平沙无垠。“河水萦带, 群山纠纷。黯兮惨悴[cui], 风悲日曛。蓬断草枯, 凛若霜晨。鸟飞不下, 兽铤亡群。”地阔天长, 亘古及今。狂风怒号, 烟尘滚滚。风沙呼啸, 不见天日。举目四望, 茫茫无际。峨峨昆仑, 人迹罕至。久久伫立, 极目望去。奇伟磅礴, 景色壮丽。荒草萋萋, 踱来踱去。刀枪剑戟, 参差不齐。迫不及待, 妄下断语。洋洋得意, 忘乎所以。卷土重来, 烽烟四起。生死关头, 警报迭起。养精蓄锐, 用武之地。慷慨以赴, 毫不迟疑。耀武扬威, 临危不惧。按图索骥, 腾空而去。勇往直前, 坚韧无比。至死不懈, 刚强不屈。死得其所, 马革裹尸。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慷慨淋漓, 可歌可泣。齐心协力, 亲如兄弟。挥之不去, 永远铭记。碎首黄尘, 热血殷红。叱咤风云, 疆场驰骋。气冲牛斗, 燕然勒功。彩虹炫目, 岁月峥嵘。
(二) 坚持不懈, 千辛万苦。绝壁断崖, 崎岖险阻。精疲力竭, 风餐露宿。疲惫以极, 神志恍惚。双眉蹙额, 进退维谷。精神抖擞, 浑身解数。张目嗔视, 锋芒毕露。白雪皑皑, 老马识途。高视阔步, 惹人注目。远山隐隐, 若有若无。
(三) 足不下楼, 目不窥园。沥尽心血, 兀兀穷年。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无时无刻, 锲而不舍。潜心贯注, 大彻大悟。长须飘飘, 腰酸背痛。头昏眼花, 忧心忡忡。望闻问切, 返老还童。妇孺皆知, 鼎鼎大名。群蚁排衙, 批注记诵。叹为观止, 恭恭敬敬。当之无愧, 导师相称。口读耳听, 趣味无穷。朴实气质, 截然不同。安安静静, 心会神凝。无声无闻, 默不作声。十分幽寂, 月色朦胧。孜孜不倦, 映雪囊萤。博学多识, 迥乎不同。刮目相看, 文思泉涌。淋漓尽致, 奇趣横生。家喻户晓, 知人之明。一拍即合, 不约而同。声情并茂, 异口同声。相得益彰, 息息相通。热情澎湃, 芸芸众生。雄辩过人, 义愤填膺。略一踌躇, 如梦初醒。不期而至, 来势汹汹。人声鼎沸, 斗智斗勇。闻所未闻, 胆战心惊。声震天地, 石破天惊。
(四) 鲁莽大胆, 怒气冲天。毛骨悚然, 畏缩不前。闷闷不乐, 提心吊胆。怏怏不乐, 疲惫不堪。求全责备, 夜不成眠。叽叽喳喳, 声动枝颤。变化多姿, 尽态极妍。绚丽多彩, 眼花缭乱。稚气未脱, 笑颊粲然。
(五) 千年积雪, 万丈巉岩。
满山遍野, 高山之巅。冰雪融水, 一尘不染。苍苍莽莽, 峻岭崇山。一泻千里, 万丈狂澜。惊心动魄, 惊涛拍岸。惊涛澎湃, 浊流宛转。坦荡平原, 九曲连环。河水汤[sh佟ng]汤, 浩浩荡荡。百川归海, 一泻汪洋。
(六) 语无伦次, 杂乱无章。
姗姗来迟, 一反既往。本色当行, 宛转悠扬。良田美池, 屋舍俨然。念念有词, 秩序井然。千载主题, 离合悲欢。乐声幽幽, 低回宛转。
3.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 篇三
今天是这七年级八班开学的第一节课,他们大部分是从农村小学毕业后到本校来上学的,见识有限,对于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而好奇。刚走进教室,就看小朋友们还带着稚气乖乖地坐在教室里,神情有些紧张,但是桌子上已放好了地理书,这一切不免让人顿时心生怜爱。虽然课时少,教学任务又重,但是我还是决定不上新课和同学们先谈谈如何轻松愉悦地完成这两年的地理课。
首先,和学生交流,有心与心的沟通。问问同学们在新学校的感受,问问学生来到新学校的学习生活是否习惯,和同学们的相处怎么样呀,都交了一些怎样的新朋友呀。
其次,同学们做自我介绍,认识一下新同学。一来,我认识一下班里的同学,至少开学几天了,看面孔要知道他是哪个班的;二来,让他们认为老师很重视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交流中,有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三来,我个人觉得尽快认识新同学,在叫他们名字时,也是对学生的尊重。有时候,我会顺便给叫上另一个名字,记得有一个女同学叫李念,我故意叫成是念念,同学们居然说念念好听,记得还要问问她:“这样叫,可以吗?”她也说这个名字更亲切,后来,就一直这样让她回答问题,一直这样称呼他,事实证明,学生喜欢的东西,可以让他们爆发让我想不到的学习潜能。这是在一次课堂小练习时,学生写给我的小便条上写着:“老师,你的称呼让我感觉很有动力,你就像我姐姐一样鼓励着我,谢谢你!”
再次,不谈地理的理论性,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望的心理,那就是兴趣这个关键点,为以后的教学作铺垫。我以交谈的方式问他们,知道你们的一条牛仔裤从棉花到成品需要多少吨水吗?想了解在印度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耍蛇人,为什么蛇会听它的笛声而动呢?真的是笛声优美还是另有其因呢?想知道在北极地区生活的人们,为什么会用黑纸糊窗户吗?提一些有趣的问题,他们很想知道答案,又故意讓它成为悬念,不仅开启同学们的思考之门,还让他们无形中觉得地理这门课很有意义。
最后,顺便提一下课上的一些注意事项。重要的内容一般都要最后说,让学生觉得就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不是强制的心理。我用鼓励的语气告诉同学们,要想知道这些答案,我们就要同学们以后课前先预习一下,先熟悉一下要学习的内容,有疑问的做一个小小的标志,课中认真自主而高效地进行学习。
4.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 篇四
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分歧(qí)
瘫痪(tān)熬夜(áo)沉寂(jì)
B.粼粼(lín)
诀别(jué)
姊妹(zí)
荫蔽(yīn)[]
C.一霎时(chà)
匿笑(nì)
沐浴(mù)
脸颊(xiá)[
D.捶打(chuí)
菡萏(hàndàn)
徘徊(huí)
絮叨(xù)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你的数学基础好,参加数学竞赛,我喜欢物理,参加物理竞赛,咱们各得其所。
B.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C.小张今天下午才收到了他盼望已久的足球票,真叫他喜出望外
D.每当我看电视的时候妈妈就会坐在我身旁,说我少看点电视,多看看书,絮絮叨叨个没完。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济宁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散步》描写了一家三代人散步时,出现了矛盾,终归于和谐的平常小事。这个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
B.《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怀念已故母亲的一篇散文。
C.《金色花》与《荷叶·母亲》都是以表达对母亲的爱恋为主题的现代诗歌,前者借助金色花的形象来抒发母亲和孩子之间真挚的爱;后者以花映人,抒发女儿对慈母的眷眷依恋之情,唱出了对慈母的爱的赞歌。
D.《世说新语》的作者余嘉锡是南朝宋彭城人。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_______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③①④②
6.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续写句子,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春,以她的盎然生机、秀丽妩媚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炽热强悍激人奋发;
秋,;冬。
7..综合性学习(7分)
1.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无数文人墨客们为歌颂友谊写下了不少不朽的诗句,请你写下你最喜欢的两句,标明时代和作者。(2分)
(2)假设老师把你安排与林芳同桌,你很想与她交朋友。于是你主动地走到她的面前,说:(2分)
2.处于网络时代的中学生,交网友已经成为交友的一种重要方式。交怎样的网友,怎样交网友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阅读下面这则材料,你想给中学生在交网友方面一些什么建议呢?(3分)
有些学生说:“进网吧就好像回家,网友的问候和关心,会让人觉得比父母还亲切。”还有的学生说:“有许多话不便向父母说,向网友倾诉后会释放心里的压力和郁闷,会顿感轻松和宽慰。”还有些中学生为了与网友长时间聊天,竟学会了逃课,甚至背着父母通宵网聊。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文章,完成8—11题。
(16分)塞外的春天
①说到长城外边,古代的诗人们,常常想成永久的荒凉。“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疑不到天涯”“三春那得桃杏花”,好像塞外是常冬常寒,除了飞沙飘雪以外,什么都没有。其实塞外自有动人的春天,也绮丽,也温馨,使人热辣辣,软绵绵,所看到听到的充满了生命的愉快、欢欣。
②首先报道春消息的是“啦啦”的白乌鸦跟“嘎嘎”的长颈雁。它们回来了,也就是说真要大地回春了。到了惊蛰,蛰伏的昆虫们并没出动,只是沙滩上可以看见惊鸿,树上新飞来了鸣鸠,陪衬上旧有的百灵、沙鸡……天上地上,声音色泽都起了新的变化。简单的复杂了,素朴的绚烂了。
③“春分河自烂”,冷冰冰静悄悄的黄河,长眠了四个月,忽然塌陷龟裂,接着流起凌来,大块的像山,小块的像床,有长条,有方块,你撞我,我挤你,筑成了冰坝,拦高了春水,大渠小渠,黄水汤汤,有金色鲤鱼在跳跃。当家家尝到开河鱼的鲜味儿的时候,喧哗咆哮的黄河,凌流完了,平滑如镜,皮筏子、平底船都等着下河了。
④清明确是天清日朗,可是走遍原野,也看不见一点嫩芽。“春雨贵如油”,那是华北的话,要是在塞外,“清明时节雨纷纷”,简直是百年不遇的事。碰到阴天,说不定还要飘几片白雪。杏花要到谷雨节才能看到,天气太干了吧,薄薄的花瓣,小小的花朵,像憔悴多病的美人。从谷雨到立夏,世界可要剧变了。娇艳是榆叶梅,芬芳是丁香,高雅是真珠穗,泼辣是马兰苹,海棠夭桃,应有尽有,葡萄藤萝,到处都成架。如果您立在归绥城头上看去,真是烟云雾树,家家锦绣,百花烂漫,万紫千红。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杨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踏上去,有的软绵绵,有的沙沙响,可算是十分春色,布满了人间。
⑤要想看看塞外的嬉春图,那么,黄昏的平沙落雁、清晨的乳鸠争巢,当然很有意思,不过最有情趣的还是艳阳天芳草地里看牧场。时间最好在太阳刚刚西斜的当儿,成百成千的牛羊驼马,都吃得饱欣欣的,胖油油的,各有各的美丽,各有各的精神。您看吧,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儿比犄角;有的追,有的逃,有的跑,有的跳;有三角的趣剧,有四角的笑料,有勇武的正生,有滑稽的丑角。胜利的拉开嗓子唱歌,失败的夹着尾巴逃走。形形色色,画不出也写不出。这儿的爱情广场,没有金钱、地位、门第的问题,各自凭了先天的毛色、当下的健康、平常的人缘、一时的机智,决定成功跟失败。大体上看,是“天地皆春,百兽率舞”。
⑥我看过幽燕的上林春色,我看过江南的草长莺飞,这些都不能使我忘情于塞外的渠口春涨,绕郭柳烟。我参与过陕坝的“手栽杨柳三千树”,我抚摸过归绥的“春风十万散榆钱”,六七年来,却是越走越远,越走越向南。哪里是天上?哪里是人间?哪里是中原?哪里是九边?我怕听“嘎嘎”的雁声,因为它还是海阔天空,有去有还。我愿藉春风寄语,我想请海水传言,看饱了繁花似锦,听够了软语如绵,最好是青春结伴,最快是人在春先,我希望再踏草原,我希望飞度阴山,看天青日白,万家胜欢,埋骨在黄河湾处,大青山前。
8.文章为我们描绘了几幅塞外春天的图画?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的?(4分)
9.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作用。(4分)
胜利的拉开嗓子唱歌,失败的夹着尾巴逃走。形形色色,画不出也写不出。
10.作者在文章开头引用古人的诗句来表现塞外的荒凉,有什么作用?(4分)
11.联系全文,说说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14分)苦难土壤上开出的花朵
邹扶澜
19岁那年,我高考落榜了,而复读需要缴纳一笔不菲的学费。
我的母亲读书不多,但是性格要强。一天,几个跟她平日很要好的中年女人找到她,商量着去城阳贩蛤蜊,据说用车子载两包回来,一天可以赚100多元。
母亲心动了,非要去试试。她那年已近50岁,自己骑车子去贩蛤蜊让我不放心,我提出跟她们一起去看看。
城阳离我居住的小城有20多里路,我们准备好编织袋、绳子,我还特意跑到一个同学家,借了一架“大金鹿”车子。第二天一早,天还黑黢黢的,我们就出发了。
天刚破晓,海鲜批发市场上已经人头攒动,不少跟我们一样的小贩,胳膊底下夹着包跟商主讨价还价。我也凑了过去,蹲在一堆小山似的蛤蜊跟前用手扒拉着,学着小贩的口气跟商主还价。
“行,你要多少?”商主抽着烟,目光在我稚气未脱的脸上扫了一眼,很痛快地说。
我回头看看母亲,母亲轻轻扯了一下我的衣角,我明白了,站起身刚要走,那人厉声喝住了我。
“什么意思?讲好了价想走,没门儿!”他把手里的烟头朝地上重重一摔,上前一把揪住我。
我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怕什么?就反身一挡。我这一挡激怒了对方,他一个拳头朝我脸上掼过来。
鲜血从我的鼻子中流了出来。母亲冲上去,挡在那人跟前,护着我说:“不就一包蛤蜊吗?买就是了,凭什么打人?有你这样的吗?”
“妈,不要买!”我捂着鼻子,上前想阻止母亲,可那人身后又闪出几个人,朝我虎视眈眈地瞪着,母亲又把我向后猛地一推。
“最少500斤!”那人看也不看母亲,冷冷地抛下一句话。
明显是欺诈,我肺都气炸了,恨不得冲上去砸扁他的鼻子!
“哪有这种道理?买多买少自己说了算,我就要这一包!”
“不行!”那人用脚踩住装蛤蜊的袋子,喷着烟,“这是批发市场的规矩。”
往家走的时候,我跟母亲每人载着三包蛤蜊,车两边各一包,打横又一包。起初,我还勉强骑得动,可是不一会儿,就累得气喘吁吁。母亲走在前面,不得不一次次停下来,等着我。
“都怪我,不叫你来就好了。”母亲看着我瘀青的鼻梁,用袖口想给我擦鼻孔里残留的血迹。
我强装笑脸,对母亲说:“没事,妈,我会找人来收拾他们的!你放心,我不会咽下这口气!”
“你敢!”母亲狠狠地瞪着我,“强龙不压地头蛇,你回家好好复习,要是敢惹事,我跟你没完!”
看母亲这般懦弱,我气急地把车子一摔,载着蛤蜊的车子滚到了路一侧的沟里。我不解气,又跳进沟里,狠狠地照着袋子踹了几脚。
发泄完了,我头也不回大步向前走去。我走了很远,气也消得差不多了,想起母亲一个人待在那儿,肯定搬不动车子,只好又走了回来。
母亲坐在大树底下,显然刚刚哭过。她不知用什么方法将车子从沟里搬了上来,而且她的那辆车子上多载了一包蛤蜊,我的车子上少了一包。
我鼻子一酸,差点儿掉下泪来。
那一天,我跟母亲走走停停,到家时,已快晌午了。
母亲推着小车,走街串巷,卖完最后一斤蛤蜊,只赚回了本钱。蛤蜊当天没卖完,死去大半。母亲仍没泄气,第二天一早,又跟同伴去了海鲜市场。
只是,母亲没有再让我跟着去,我把自己埋进书本,专心复习起来。最后,我拿着母亲用血汗赚来的2000元钱,参加了复读。第二年,我如愿以偿,考上了一所较为理想的大学。
弹指一挥间,20年过去了,我想象不出,母亲当年是忍受着怎样的屈辱,把爱和责任背了回来:一半是怕我受到伤害,一半是为了给我凑足学费。
这是母亲给予我的最好的礼物,是苦难土壤上开出的花朵。
12.请概括本文所写的主要事件。(3分)
13.标题“苦难土壤上开出的花朵”比喻什么?有什么作用?(4分)
14.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来
母亲冲上去,挡在那人跟前。
15.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三.古诗文阅读与赏析(25分)
(一)默写(4分)
16、(1)树叶子却绿得发亮,(朱自清《春》)
(2)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寄寓只要明月还在,两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长存之意的诗句是
(4)《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名句是:
(二)阅读《观沧海》,完成17—18题。
(6分)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7.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括(也用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3分)
18.下列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登临的地点和方向,“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
B.诗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出了小岛的景物生机勃勃的特点。
C.诗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海面上的秋风和洪波,虚写大风大浪的景象,声势令人惊心动魄,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D.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意思是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描绘大海吞吐日月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13题。
(15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
尊君在不()
(2)去后乃至()
(3)
相委而去()
(4)下车引之()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1.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2分)
22.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2分)
23.你认为陈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态度是否合适?你的理由是什么?(3分)
四、写作表达(50分)
24、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难过的事,被忽略、被误解、被伤害。但也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你觉得相遇一场,是命中注定的幸运。嗨,别沮丧啊!
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
请以“不期而遇的温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文体特征鲜明;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00
400
600
七年级语文答案
一.
基础知识与运用:
1.A
2.B
3.A
.D
.C
.以她的芳香宜人、内涵丰富给人喜悦;
以她的洁白无瑕、冰清玉洁令人爱慕.7.(1)示例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示例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示例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2)
“示例:林芳,你好,我是×××,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喜欢打乒乓球,是个球迷。我们俩同桌,真是缘分,今后请多多关照!”
2.示例:中学生结交网友是可以的,但要选择文明、高雅、有才华的人;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中“朋友”的言论,不要被他们传播的信息或情绪影响;不要对网络和网友有依赖心理;偶尔上网释放压力是可以的,但不能逃课或背着父母经常去网吧同网友聊天。
二.现代文阅读:
8.四幅;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的。
9.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百兽嬉春的情态,抒发了作者对塞外春天的喜爱之情。
10.欲扬先抑,为后文描写塞外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做铺垫。
11.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热爱家乡、希望尽快回到家乡的思想感情。
12.母亲为给“我”凑学费去贩蛤蜊,面对小贩的仗势欺人,母亲怕“我”受到伤害,忍辱负重买蛤蜊、卖蛤蜊。
13.喻指母亲给“我”的礼物,即让“我”在苦难生活中明白什么是爱和责任。以此为标题,生动形象,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14.“冲”“挡”两个动词,准确地表现了母亲的护犊情深——宁可自己受伤害,也不愿孩子再受伤害,体现了一个母亲伟大的心。
15.总结全文,点明主旨,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和对母爱的赞美之情,照应题目。
三.古诗文阅读:
16.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断肠人在天涯。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7.算不上“慷慨悲壮”(“慷慨悲壮”是对曹操诗的总体评价),可概括为:雄奇豪迈。这首诗表现了曹操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理想抱负。
18.C
19.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才
离开
拉
20.(1)正午时您没有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2)
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拉元方,元方却头也不回就进了门。
2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23.示例一:合适。因为父亲的朋友“无信”“无礼”在前,对“无信”“无礼”之人无需以礼相待。示例二:不合适。尽管父亲的朋友曾经失信、失礼,但他毕竟是一个长辈,而且他已经认错,并在想办法弥补过错,陈元方的待客之道当然不对。
5.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篇五
历 史 试 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序号直接填入题后括号内。)1.右图是我国商周时期在西南地区盛行的——种青铜文化的代表,它出现于()A.长江三角洲 B.成都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华北平原 2.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评价()A.世袭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3.我国考古学家利用“碳14断代法”测定山一种远古人类,距今约50万年左右的时间,并在其生活的洞穴里发现有厚达6米的灰烬,请你判断下列说法属于这种远古人类的是()A.已经会人工取火 B.过着群居生活 C.种植粟 D.会制造陶器
4、右图是什么人头部复原像()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5.活动中,老师让刘欣欣同学做组长,她却让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的朱娟做组长,同学们深有感叹:这是______的再现啊()A.战争 B.禅让 C.世袭 D.暴力
6.2006年7月,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中国安阳殷墟人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殷墟”为我们研究哪一朝代的历史提供了依据()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7、右图所示装饰品采用的是磨光和钻孔技术,它出土于()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河姆人遗址
8、“有的墓随葬品多达百余件,有的墓却一无所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始人类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大汶口人
9.“民以食为天。”我们的先民最早种植和食用的两种粮食作物是()A.水稻和玉米 B.水稻和小麦 C.粟和小麦 D.粟和水稻
10.孙中山“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指的是()A.蚩尤
B.黄帝
C.女娲
D.大禹 11.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A.尧时期
B.舜时期
C.禹时期
D.黄帝时期
12、.北京人学会了把石块打制成简易的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A.“新石器时代” B.“旧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金石并用时代” 13.西周的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农业
B.玉器加工业 C.青铜器制造业 D.制瓷业 14.造型雄奇、工艺高超、名闻中外的青铜器精品,是商朝的()A.象尊
B.四羊方尊
C.司母戊鼎
D.犀尊
15.我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丰收,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我国什么时候已经齐备()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商周
16.古代人们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之家的豪奢生活,由此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有()
A.乐器 B.食器 C.盛水器皿 D.装饰品 17.东周开始于()
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前1600年C.公元前771年 D.公元前770年 18.“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总目标是制订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年表。目前我们的课本即采用了这一成果。据此,请你推算一下,夏商周三代各自统治的时间为()
A.470年 554年 275年
B.407年 550年 260年 C.450年 554年 275年
D.470年 550年 275年 19.右图是把人当作坐骑的暴君,他是()A.纣
B.启
C.幽王
D.桀
20.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河姆渡聚落 ④半坡聚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配伍选择。请将相应内容的字母填在括号里。()舜 A.会用骨针缝制衣服()半坡原始居民 B.生活简朴,克己爱民()尧 C.宽厚待人,以身作则()山顶洞人 D.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
()禹 E.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河姆渡原始居民 F.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
三、判断辨析。下列说法是正确的请打“ 1.会不会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北京人使用和保管天然火增强生存能力。()
3、从人种起源看,不同人种并没有优劣之分。()
4.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5.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说明他们已过着定居生活。()6.从黄帝开始,推举部落联盟首领是按“禅让”的办法进行。()
7、舜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8.大汶口原始居民已经能制造黑陶和白陶。()
四、识图题
(一)读右图回答(5分)
(1)图中是哪个古人类的头部复原像。(1分)
(2)他是在哪里被发现的?他生活在距今多少年前?(2分)
(3)他使用的石器是怎样制造出来的?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被称作什么时代?(2分)
(二)、(1)右图青铜器的名称和制造朝代各是什么?(2分)
(2)它在青铜铸造史上有什么地位?(2分)
(3)请你想一想,它是用来做什么用的?(2分)
(4)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有什么特点?(2分)
(三)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
一、图二分别是哪一原始居民修建的何种类型的房屋?(4分)
(2)除了建筑的房屋不同,两种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还有什么主要的不同点?(2分)
五、材料解析题
(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今山东境内),曰齐。材料二
见下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尚父”指的是谁?他建立了哪一个诸侯国?(4分)
(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可看出构成诸侯的是哪些人?他们从天子那里得到什么?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8分)
(3)两则材料反应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4分)
(4)西周实行这种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礼记·礼运篇〉 请回答:
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因为谁而开始?(1分)
2、他破坏了禅让制,而采取了什么制度?(1分)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什么王朝?(1分)
4、从此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到什么社会的发展阶段?这种社会制度包括了哪些朝代?(2分)
5、面对各个朝代的兴亡,你有什么启示?(2分)
一、选择题 共20分,每小题1分。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B 11 C 2 D B B 14 B B B C D 18 A D 19 D B 20 D 12 13 B
A 16 17 B
B
D
二、配伍选择(12分)C D B A F E
三、判断辨析(8分)
1、×
2、√
3、√
4、×
5、√
6、×
7、×
8、√
四、识图题(20分)
(一)、(1)北京人(1分)
(2)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70—20万年前(2分)(3)使用打制的粗糙石器;旧时器时代(2分)
(二)、(1)司母戊鼎,商朝;(2分)(2)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2分)
(3)鼎是烧煮或盛放鱼肉的器具,大量用于祭祀。(3分)(4)工艺高超,品种繁多,应用普遍,分布广泛。(2分)
(三)、(1)图一: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房屋;图二:半坡遗址的半地穴式房屋(4分)
(2)河姆渡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半坡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2分)
五、材料解析题(20分)
(一)、(1)“人祭”和“人殉”。(2分)(2)奴隶(1分)
(3)夏、商、西周时期,奴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命运十分悲惨。(3分)
(二)、(1)半坡原始居民。(1分)(2)半坡人面鱼纹盆。(2分)(3)粟。(1分)
(4)没有发现中国古老的文字。(2分)
(三)1、启;(1分)
2、世袭制;(2分)
3、夏朝;(1分)
6.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 篇六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迎着明媚的阳光,捧着累累硕果,带着满腔的热情,我们迎来了第一次月考的成果展示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七年级的全体任课教师向这次取得着优异成绩的班级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你们能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同时也希望没有受到表彰的同学不要气馁,快马加鞭,奋力追击,争取在期中取得好的成绩。
同学们,七年级是人生的另一个黄金起点,要想让自己的人生之花绚烂有活力,需要我们充分的付出,还要有不朽的毅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让良好的习惯成就精彩的未来,作为教师我们会极力做到: 认真备好每一堂课
提高课堂效率的主渠道是备课,因而一定要把功夫实实在在地花在课前。认真用心去钻研教材、整合教材;认真用心去分析学生的知识起点、知识经验;充分考虑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认真设计,做好教学的方案;依据方案,调动课堂气氛,把课上好上活,上出效率,上出学生的兴趣。因此在备课时尤其要做好如下几点:
1、先备学生。只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知识基础以及非智力因素等,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创造情景、组织活动,也才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超前备课,单元备课。就把全学期的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每个单元作为一个小整体,分解难点、重点,提前架设桥梁,为以后教学扫清障碍。
3、备方法。针对本节内容,怎样设计问题,设计活动,怎样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发展求异思维,形成创新思维,这是备课的一个重点。
4、处理好与教材的关系。教师和教材是主从关系,教师应以教材为框架,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本,根据实际去取舍或增减教学内容,避免照本宣科。最后指导学生联系实际,加以运用。上好每一堂课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抓好课堂教学,保证45分钟的教学质量,上好每一堂课,向课堂要质量,在教学前要做好准备。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为了保证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我会恰当的选好一堂课所准备的内容,并精选好内容的多少及内容的生动性、丰富性。首先要自己对自己满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次尽可能的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它既可以增加课堂密度,也可以很大限度的吸引学生。最后上课过程中一定要有师生之间的互动。通 作业要适时适度
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学习过程,•也是检查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做好每次作业的布置。•
从作业时间方面,要适时。学生在每天的新课学习之后,•一定要及时进行巩固性的作业练习,使学生刚学完新知识后,就能得到及时练习,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知识得到巩固。正是“趁热打铁”,“事半功倍”。从作业难度方面,要适度。•作业难度要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像登木梯一样,难度一步一步提高。
作业布置要“因材施练”。作业布置,既要顾及全体,又要针对个别。确保留作业的目的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要善于总结积极反思
总结包括知识的整合,方法的归纳,反思不仅包括的漏洞还包括态度和方法以及任何一个细节;
作为学生你们也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先预习后听讲。很多学生课前没有预习的习惯,在课堂上,老师讲什么,头脑就装什么,非常被动。如果在预习时就把本课的内容,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听起课来才能有目的,听讲时就感觉到亲切,自然,与教师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不易走神。2.专心听讲,会听要领。
上课要掌握思维的主动权,要做好课前准备,在听课过程中有始有终,专心听讲,有针对性,坚持到底。在听讲过程中,积极思考,紧跟老师的思路要明确当堂知识。听课过程中要谨遵以下几个程序:课前预习——上课专心——课后复习——独立完成作业——课后小结——系统小结——复习巩固
真正提高课堂效率,必须以教材为主线,以教师为媒体。引路人。做回学习真正的主人。真正体现出自己的主体地位。只有科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方法,才能较好地提高学习成绩。同学们,月考已过去,下一阶段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等待你们挑战还会很多,但请你们不要退缩,因为老师们会一直伴你们左右,为你们保驾护航,这一路走来,回顾过去,我们无怨无悔。展望未来,我们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早已在心里默默发誓:任凭岁月更迭世事沧桑,任凭青春流逝憔悴红颜,我们会永守心中这盏希望之灯;共同树万世之师表,铸不朽之师魂!为此我代表七年级全体教师向大会做出以下承诺: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依然会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宗旨,以敬业务实的工作、开拓进取的精神;立足于讲台,继续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向课堂教学要效率、要质量,奏响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凯歌!用新鲜的活水浇灌求知的心灵,用灵动的智慧去弹奏学生的“心灵之乐”,用和煦的道德微风去抚慰学生稚嫩的灵魂!
同学们,选择了勤勉与奋斗,也就选择了希望与收获;选择了纪律与约束,也就选择了理智与自由;选择了痛苦与艰难,也就选择了练达与成熟;选择了拼搏与超越,也就选择了成功与辉煌!那么就请用我们的勤奋和汗水,用我们的智慧和热情,抓住这宝贵的今天,师生团结一心,努力在今朝,去创造美好的明天吧!
7.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 篇七
一、写作内容探究
(一) “写作导引”探究
教材“写作导引”告诉学生,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并指出,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应注意一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观察是写作的“铁门限”, 写作就是写生活。
教材这样编排的目的是什么?笔者认为不外乎4点:1、名称变化。在小学阶段, “新课标”把这个内容称之为“写话”和“习作”, 现在称之为“写作”, 目的就是告诉学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 知识的增加, 教材对这方面的学习也有了更规范的要求。2、观察生活是“写生活”唯一正确的途径。初中生记叙文写作存在的最大的问题, 就是记叙内容抽象笼统,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就是让学生明白只有认真观察才能使记叙的内容生动逼真。需要强调的是, 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 更要用心去“感知”。3、只有观察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好作文。观察有助于思考, 人们在观察时, 总是在脑子里进行排列组合, 只有通过仔细观察, 才能激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 才会产生“母亲啊!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隐蔽?” (冰心《荷叶母亲》) 这样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4、观察是写作训练的一个基础, 无论写作内容发生怎样的变化, 都必须牢牢遵循观察这个基本原则。
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 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作为教师, 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观察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
(二) “写作实践”探究
教材“写作实践”中的3个题目, 其实是两个方面:200字左右的写作片段和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两者是什么关系呢?如果把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比作室, 那200字左右的写作片段则是入“室”的“堂”。从内容上看, 200字可以写花草树木, 写作题材较为宽泛, 而两个500字的作文都是写人;从目的上看, 花草树木是练笔, 写人是综合能力的展示;从作用上看, 200字的写作片段是为写500字的作文服务的。仔细揣摩, 我们发现两个500字的作文也各不相同:第二个题目要求写新结识的老师或同学, 写一个相识瞬间;第三个题目要求写父母亲人对自己的关爱。通过比较这些不同, 我们发现, 写作实践的3个题目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 这也是“新课标”中“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精神的具体体现。
总之, “堂”是“室”的基础, “室”是“堂”的提升。
二、教学策略研究
(一) “写作导引”教学策略
教材“写作导引”中1、2自然段可由学生阅读、讨论并归纳,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谈谈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教材3~7自然段比较重要, 教师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如“观察生活”这部分, 无论教师讲述还是学生合作探究, 效果都不会很好, 因为这一问题过于抽象。教师不妨在课前先安排学生收集戴嵩画《斗牛图》的故事, 课堂上让学生讲述, 这既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让学生合作探究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发: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 不能凭空想像;不能迷信权威, 要从客观事实出发;画画需要认真观察, 写作也如此;写作就是写生活, 要写好作文, 就要认识生活;有时由于缺少观察, 不了解生活, 名家也会闹出笑话。
“感受生活”这一内容, 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品读 (不是朗读) 《散步》这篇清新优美的散文, 具体方法是:要求学生认真默读课文, 然后找出文章记叙要素 (时间———初春的一天;地点———田野里池塘边的小路上;人物:我, 我的母亲, 我的妻子和孩子;事件:散步) 。品读课文的同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从散步这件平常的小事中表现出的浓浓亲情, 之后由学生合作探究, 总结本文立意选材的技巧———以小见大。最后, 教师再适时点拨。学生在写作时可以选取生活中看似平凡而实则韵味深刻的内容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 学生在自己的习作结尾处可以仿照课文提炼出蕴含哲理的一两句话。
“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这一内容, 教师可对学生讲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就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的小故事。例如,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他之所以成功, 写的就是他“自己熟悉的生活”———山东高密“东北乡”;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朝花夕拾》写的也是作者熟悉的生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写的就是自身的经历, 所以真实可信, 动人心魄……通过这些小故事, 教师可以让学生知道, 只有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才会有独到的体会和感受, 写出来的文章也才不会空洞、思想贫乏。
总之,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 以“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出发点。
(二) “写作实践”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 不同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 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新课标”语) 刚刚步入中学阶段的学生, 他们的思维方式大多对事物还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 教师不妨采用举例法, 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教学。举例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写作实践”的具体要求, 认真甄选;2.举例既可是全文, 也可是重点段落;3.举例的方法、方式要灵活多样。
如“写作实践”的第一个题目是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这个片段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写自己眼睛观察到的事物, 而不是凭空想象拼凑的内容。教师可举下面甲、乙、丙3段文字进行对比, 让学生谈感想。
甲
春天到了。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季节。每到春天, 万物苏醒, 到处都是万紫千红, 充满了生机。
春天是五彩缤纷的世界。草地上, 马路边, 公园里, 处处都可以看见五颜六色的鲜花, 红的、黄的, 各不相同。春天不但植物是多彩的, 人们的衣服也是花花绿绿, 显得潇洒万分。
春天更是动物们的天堂。小河身上那厚厚的冰融化了, 发出潺潺的流水声。鱼儿在河里自由地游着, 只见它们摇着尾巴, 一会儿游到这儿, 一会儿游到那儿, 欢快极了。在春天, 不仅鱼儿高兴, 鸟儿也很愉快。只见它们扑腾着翅膀, 嘴里还不停地放出叫声, 好像在说:“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乙
在学校的小花园里, 我也发现了春天的足迹。干枯了几个月的树木终于又有了生机。梧桐树的枝头已挂满了嫩绿的树叶, 瓜子黄杨上也长满了新的芽苞, 云南黄桉的枝条上已簇拥着层层金黄的颜色。最吸引眼球的要数垂柳了, 那随风拂动的枝条荡漾在水中, 轻轻地画着一圈又一圈的水纹。
丙
正是早春时候, 到处都生机勃勃。譬如, 我们小区的草地, 虽然还没有绿油油的一片, 像地毯似的覆盖着大地, 但那黑褐色的泥土里, 小草们分明已经探出了它们嫩绿的小脑袋, 尽管若隐若现, 尽管他们的数量像星辰那般稀少, 但远远望去, 还是能让人感到春的脚步。
我们来比较这3段文字, 甲文虽然也写了花草鱼鸟等具体事物, 语言也流畅, 但文章写的是书本上的春天, 是别人眼里的春天, 是拼凑出来的春天, 所以是概念化的春天;而乙、丙两段文字则是作者经过仔细观察后, 描绘的自己亲眼看到的春天。这样的春天才是自己的, 才是形象生动的, 才是有生命力的春天。教师可带领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这3段文字,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事物, 然后再去写这200字左右的片段。
“写作实践”的第二个题目, 是写一位升入初中之后新结识的老师或同学。完成这个题目的关键就是要写好“瞬间”这部分内容。那如何写好“瞬间”呢?写人的文章, 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都是必须要考虑的, 具体要求如下:1.肖像细节描写。肖像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 也就是人物的音容笑貌、身形服饰、表情姿态的具体描写。因为人物的生活经历总要在人物肖像方面留下痕迹, 人物的思想意识也总会在肖像方面有所流露。因此, 在人物塑造上, 我们应抓住人物肖像的细节特征, 加以描写和刻画。这样才能既绘其形, 又传其神, 收到“见微知著”的效果。当然描写人物外貌, 不可泛泛描写, 一定要抓住特征, 要简单几笔就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风貌。2.动作细节描写。人的所作所为甚至一举一动都是其思想性格、情感心境的表现, 绝没有凭空发生的。所以, 写人的作文, 必须重视对人物动作细节的描写, 这也是构成人物形象不可或缺的部分。3.语言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 是人物语言描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描写人物的语言能揭示人物的个性、性格和情态等。一篇好的文章, 这些细节描写的各个方面都是需要考虑的, 如鲁迅在写与藤野先生相识时, 就很好地把握了这个“相识瞬间”。写藤野先生“黑瘦”“八字须, 戴着眼镜”“穿衣服太模糊了, 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 寒颤颤的” (肖像细节) ;“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 (动作细节) ;“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语言细节) 。通过这些细节描写, 一位生活简朴、严谨治学的学者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由此看来, 写好了“瞬间”这部分内容, 再加上开头、结尾, 以及相关内容的延续和补充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了。
“写作实践”的第三个题目, 要求从家庭成员中选择一位给你留下美好记忆的人物进行记叙。写好这个作文可引导学生利用《秋天的怀念》和《荷叶母亲》两篇课文作范文, 可借鉴这两文中任何一种写法。如借鉴《荷叶母亲》,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再次品读课文《荷叶母亲》, 要求学生思考这篇课文中什么事物曾触动了自己的情思, 并引发了自己的联想, 触动自己的“物”是否与自己生活中的什么情景相类似。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把记叙要素交代清楚的基础上, 重点描写自己选择的“物”的特征, 并把自己抒发的感情有机地融合在叙述之中。在抒发真情实感的基础上, 可以提醒学生描写事物时要适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这样会使文章更生动传神。用课文作例文的好处:一是强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二是减少教师课外搜集资料的劳苦;三是更为有效地利用了课程资源。
8.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篇八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显得极其重要。初中语文阅读与小学语文阅读虽然具有一定的联系,但是更有许多区别,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教师要充分了解这些区别,充分做好小学向中学的过渡衔接工作,为学生提升中学语文阅读能力打下基础。
区别在于:首先,从阅读教学的内容看,小学语文学习更多的是强调识字、写字等,偏重于识记;而中学语文学习则提高了层次,强调正确领会词句含义,理解文章脉络层次等。其次,小学的语文知识主要来源于课本;中学所学的语文知识已经远远超出了课本的范畴。再次,小学课文类型以童话、寓言、诗歌、故事为主;中学课文题材、体裁、风格多样,增加了一定数量的科普作品。
充分认识到这些区别、变化后,教师要通过多方位、多层次的教学策略,来提高七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那么该如何提高七年级学生语文阅读水平呢?笔者在这里谈谈下面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七年级学生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在语文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实践、空间,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敢于积极发言,能够让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为学生搭建一个个性化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表扬学生,让学生产生成就感,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二、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
在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师要从原来的传授角色,转变成引导者,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教师要吃透文本,在学生面前树立榜样,让学生意识到阅读需要探究,需要感悟。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融入情感,真正感悟到作者的思想。
三、善于培养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可以让学生深入文本。通过语言文字转换为形象思维,产生新的思想认识,从而让学生深刻认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语文阅读能力。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通多方位、多层次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王爱芹.点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考试周刊,2011(36).
9.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 篇九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面对新老师,我们应该
①只和自己喜欢的老师交往②尽快认识和了解新老师,同时让新老师认识和了解自己③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④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发现老师错误当场指出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2.也许是缘分,我们共聚在一起,我们对待班集体的正确做法是()
A.只顾自己搞好学习B.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把班级建设好
C.无所谓,和我没有关系D.对我有利就参加,否则就不参加
3.“众人拾柴火焰高”,“一滴水只有融进大海,才能永不枯竭。”对于刚迈进中学大门的我们,这两句话告诉我们()
A.我们要在班级里多交朋友,要讲“哥们儿义气”
B.走自己的路,把自己的发展当作最重要的事情
C.集体的力量虽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朋友的帮助
D.我们要在新的环境里,建立新友谊,融入新的集体中去
4.钟表升入初中以后,远离以前的同学和朋友,感到非常孤独和寂寞,如果你是钟表你会()
A.每天给以前的同学写信B.每天向妈妈倾诉心中的孤独
C.主动结识新同学,结交新友D.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到学习上
5.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话对于班集体建设来说,就是()
A.要允许同学们拉帮结派,搞小团体
B.要讲哥们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
C.班集体中人人要团结协作,相互配合
D.好朋友有几个,其他人交不交无所谓。
6.调查显示:在七年级新生中,由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不适应.增多了新学科而感到学习吃力的占调查人数的52%。对此.我们应该()
A.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B得过且过,对自己降低要求
C在学习上更加主动、认真更努力D要求老师用小学的教学方法
7.升入初中以后,标志着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出现了()
A.转折点B.人生低谷C.新困难D.新起点
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告诉我们()
A.只要心中有目标,就一定能成功B.制定目标要合理
C.有了目标还应从小事做起,坚持不懈
D.有了很高的目标,就能一鸣惊人
9.“你现在混日子,小心将来日子混你。”《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这句台词揭示的道理是()
A.理想高于现实B.理想源于现实
C.理想就是奋斗目标D.人生需要理想
10.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习要讲究方法和策略。下列我们可以去尝试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有()
A.头悬梁,锥刺股,加班加点开夜车
B.主科、辅科主次分明,重主科,轻辅科
C.制定学习计划,科学安排学习时间
D.偷工减料,提高学习效率
11.“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①我们要善于劳逸结合②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每一个今天
③我们是无法把握时间的④时间一去不复返,时间最珍贵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12.我们中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因为参加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
①可以使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②可以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③可以提高我们的能力,让我们克服一切困难④可以培养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二、理解与说明题(共34分)
13.材料一:10月1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探月卫星“嫦娥”二号要西昌卫星发身中心发射成功。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有超过万人的科学家、科技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载人飞船的研制和发射工作,他们相互合作,服从指挥,一丝不苟,确保了整个工程万无一失,圆满成功。
材料二:有一个班集体学习氛围很好。口语优异的英语课代表每天为同学们用英语讲一个小故事;酷爱文学的语文课代表为同学们精心选取“每日一句”;数学特好的数学课代表为同学们精心准备“每日一题”;思品课代表则每天准时为同学们播报“每日要闻”……这些活动不仅极大地培养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同学们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在期末班级评比中,该班以明显优势赢得了“优秀班级”称号。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材料一中划线部分包含的道理(4)
(2)材料二体现了该班什么特点?(2分)
(3)结合材料一二请你说说,我们应如何创造一个优秀的新集体?(4分)
14.有一位著名的长跑冠军,在历次比赛中,他总是能以同样的速度完成赛程。当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说,在赛程中他总是选择一个较近距离的目标物体作为当前目标,尽可能以最快速度到达,然后再以同样的方法设立第二个、第三个……新目标,并以同样的速度向新目标进发。每跑完一段距离,对自己都是一种激励,于是越跑越起劲,越跑信心越足。
从这位长跑冠军的成功秘诀中,你得到什么启示?(6分)
15.孙浩同学在进入中学后,下定决心改变过去在小学成绩不理想的`状况。为此,他为自己制定了一份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
一、刻苦学习,个学科成绩要稳获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三名
二、稍休息,多学习。早上5点起床读书,中午不休息,
晚上巩固练习到12点。
三、遵规守纪,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1)你认为孙浩的计划中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为什么?(4分)
(2)请你谈谈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要缩小差距,你认为该从哪些方面努力?(4分)
16.晚上小林百无聊赖地坐在桌前,对着那一摞摞的课本、辅导书呆望了一会儿,从中捡出一本数学,乱翻了几页,挑出一道题,结果半个小时也没能做出结果,最后没好气地把它丢回书堆中去;再捡起一本语文做了起来,没做多会儿忽然想起第二天要进行英语小测验,于是扔下语文开始复习英语……经过这一番折腾,小林只觉头昏脑胀,什么也没记住,还觉得时间不够用。
(1)小林存在什么问题?(4分)
(2)你能告诉他应怎样解决上述问题吗?(6分)
思想品德答题方向:
一、BBDCCCDCDCCA
二、
13.(1)、团队精神是一个集体成功的重要保障。成员的合作对于集体的成功至关重要。成功的集体离不开成员间的合作。成功来自合作。(4分)
(2)①每个人都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
②创建新集体、优秀的集体,需要全体同学与老师一道共同努力:要确立共同的目标,作为前进的动力;要每个同学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要班级成员团结协作,互助前行,使每个人能在集体中不断成长。(可自由发挥,符合题意即可)
14.目标是方向也是动力,确立目标是我们在新环境中成长的需要;明确目标,树立理想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现在我们也要确立新的目标,制定新的计划,开始新的努力。
15.(1)第三条可行,一、二条不可行。制定计划要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目标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到切实可行,既不能定的太高,也不能定的太低;计划要留有余地,可以根据变化及时调整或补充。
(2)应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的理想,他自己有前记得不竭动力;要向成绩好的同学看起并虚心请教;增强自己的自律意识,克服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专心致志的学习:制定并自觉执行学习计划。
16.(1)做事缺乏计划性,不懂得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10.七年级语文月考检测质量分析 篇十
这次月考,七年级(4)班共有47名同学参加考试,全班均分63.08,及格率68%,优秀率2.1%,最高分81分。
一、试卷整体评价:
本套试题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难易程度适中,既注重了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测,又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考察。
二、得失分情况反馈:
第一大题:积累与运用(20分)给加点字注音声调标不准。第二大题:阅读(40分)整体感觉:完成情况较好。现代文阅读: 第二十题:很多学生答题不严密,没有扣住“安详亲情灵感”这一中心句。第三大题:作文(40): 优点:
1、能将课文中学到的语文知识灵活的运用到生活中。
2、部分文章内容丰富,语言形象,有文彩。不足之处:
1、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材不够典型,扣题不紧。洋洋洒洒的一篇文章里,竟没有“精彩”二字!
2、部分学生审题不够认真。
3、题目无新意。
三、问题及对策:
纵观这次考试的情况可见问题有:
1、课内知识落实不够。如,对本学期所学的生字、古诗词、文言文等知识掌握不牢固。
2、学生审题欠认真。如,名著导读、综合性学习、文言文阅读等都出现审题错误,学生缺乏认真读题、审题的功夫。
3、学生课外积累欠缺。如在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现代文阅读,包括作文等处都可见。
4、学生缺乏创新意识。
5、基础知识不全面。如,“照应”这个知识点,在语文教学中其实很常见,但很多学生对此似乎很陌生。还有诸如答题技巧问题、答题不全面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要做的事情是:
1、抓落实(落实基础的知识)。对生字新词、古诗词、文言文等的理解和把握,还有课外古诗词、文学名著的积累、综合性学习等,一定要落到实处;
2、抓提升(提升基本的能力)。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提升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除此之外,还得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组织能力等。每节课上,老师都应该想方设法为提升学生的这些能力铺就平台、提供机会。
3、抓训练(有针对性的训练)。现在学生手头上的训练题很多,但与教学不相适应的也很多,这就要求老师们在让学生做题时要有所选择。要善于选题、组题,甚至根据教学实际自己命题、制题。
语文每节课上,如果能真正把三个“抓”落到实处,应该能较好的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
四、教与学的反思:
1.语文学科要厚积薄发,实施新课程改革,仍要抓基础知识,要继续重视知识的构建与积累,语音、字、词、句的相关知识教学要落实,教学要回归教材。
2.在有一定知识积淀的前提下,运用要灵活。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向是能力立意,要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迁移能力。
3.要立足于课本培养阅读能力,阅读部分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而不是靠课外的大量的阅读练习。
11.七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篇十一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规范学生上课时的行为
一些学生上课时行为不规范,比如坐姿不端正、注意力不能持久、好做小动作等。主要是由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不高、兴趣不浓所致,为了改变学生的这些习惯,必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为此,我每堂课都做了充分准备,课前不但备教材,备如何教,还重点备学生,在引导学生如何用心学上下功夫。因此我的语文课一贯坚持将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社会和家庭生活紧密相连,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想、谈未来、谈理想,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自然就觉得趣味盎然。为了锻炼学生说的勇气和能力,我坚持在课前五分钟进行演讲,要求学生将课外阅读情况写成演讲稿,评出优秀的方能在同学面前演讲,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演讲热情,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写心得的兴趣,效果极佳。由于此方面的努力,我班学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上课注意力不专注、坐姿不端正的习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注意力投入语文学习中,行为习惯养成较为理想。
二、对学生听、说、读、写等必备的素养严加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1.读的习惯
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朗读要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感情,要改变节奏不明、语调无变化的“唱读”。默读要求不动唇、不指读,阅读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略读和精读要学会圈点批注,会抓住关键语句。诵读古诗词要加强积累,注重整体感悟,学会灵活运用,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在阅读课外书籍的过程中,做好摘抄笔记。
2.写的习惯
字要认认真真地写,写规范,写整洁。有书写功底的学生要求写美观。写不好字的学生要主动向写得好的同学和老師请教,每天对照字帖描摹。无论做什么作业均要严格要求自己,每写一个字都要做到横平竖直,美观大方。
3.听的习惯
听课时要耐心专注地倾听,没有听清楚或听不明白的地方,要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询问。听读时更要专心细致,听思结合,注意给读的同学指不足,找差错;听说时不但要专注,还要谦虚,虚心听取别人的见解,如果有疑异,需待说话的同学或老师说完再表达自己的见解。
4.说的习惯
会用普通话与同学进行沟通与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当老师的问题提出之后,不要急于回答,要在独立思考或合作讨论之后,再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事情有浓厚的兴趣,那么,做起事来就有动力、有干劲,也有信心把事情干好。同样,如果他对课外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引导学生为某一需要而进行阅读
读书要像吃饭一样,成为人的必然需求才好。为此,我有意组织一些活动,引导学生围绕某一具体需要而广泛阅读。如每周我要求学生自查资料写一篇演讲稿,并进行评比,从中再挑选出一些较优秀的,让学生在每周一班会上作演讲,鼓励班内其他同学为其作点评。还结合所学课文,让学生自找资料对课文进行赏析等。这样,学生不用教师催促也会很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
2.鼓励个性化阅读
课外阅读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我认为,只要内容不是鼓吹宣扬暴力、淫秽、反动的读物,一般都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阅读。读什么书,以什么方式读书,应由学生自己定,教师不应限得太死,只要他们喜欢,就让他们自由阅读,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在书的海洋中自由翱翔。有些学生,之所以对课外阅读没有兴趣,没有读书热情,就是因为一些老师对课外阅读内容进行集权式的控制,硬性规定阅读内容,唯恐学生受到污染,严防学生离经叛道,致使学生丧失了阅读的自主权。
3.介绍好的阅读方法供学生效仿
好的阅读方法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增强读书的有效性。我以几位名人读书的例子向学生推荐过我认为比较好的阅读方法。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激发,我班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大增,如今他们再也不用老师催促就可以自觉地在课外准备刊物进行阅读了,在读的同时,还坚持做好读书笔记的摘抄,写好心得体会,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在慢慢养成。
另外,我还坚持引导学生制作班刊来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以此来改变学生被动写作、不愿作文的习惯。多年来,我不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2.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 篇十二
本单元是《Go for it》七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What does he look like?”。其核心话题是谈论人的外表形象(looks),教材内容围绕着描述人的外貌特点展开,让学生学会谈论人的身高、体重、发型、面部特征及着装特点,因此‘talking about people’s looks’是教学重点。
本节课是第7单元的第一部分,教材内容围绕着描述人的外貌特点展开,让学生学会谈论人的身高、体重、身材、发型、面部特征及着装特点。本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由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易于引发学生运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际和交流。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能通过交换对不同人物的描述及看法,促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情谊。
课堂实录:
当轻快的上课铃声响起,我开始了上课。这是一堂人物外貌的描述课,所以我用了触摸你的身体部分的游戏“touch……game”开始引入新课。
目的有两个:(1)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检查描述五官的英语单词是否都能记住。便于开展活动时扫除学生的语言障碍,因为这些单词与人物外貌相关连,这样引入就能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为下一步活动做好铺垫。
接下来我挑选了几个有不同体型特征的学生说。
先利用图片展示进行新单词句型的引入,让学生熟悉。再按发型,身高,体重的类别进行口头练习以免混淆,重点强调容易混淆的句型。如:She is of medium height.You are of medium build.He has short hair.I have two big eyes.She has a small face.etc.加深记忆.接着要求其他同学描述三位外貌典型的同学,再小组练习。这样更形象,更贴近生活,学生更容易接受,加强了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再按发型,身高,体重的类别练习以免混淆。当我要求学生描述自己的老师时,学生们十分激动,想着能用英语描述自己的老师了,他们特别高兴。此时的气氛很活跃。
这样完整地描述人的外表是为后面能安排、完成任务做铺垫,同时能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老师随时调控。
这个猜人游戏的安排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他人的描述,去发现别人的外部特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及辨别能力,同时可活跃课堂气氛。
这是一项任务活动,让学生描述自己的家人、朋友及喜爱的明星,增添他人对自己的了解。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自己最喜爱的电影、足球明星,在小组里轮流进行描述。然后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资源共享,教师选派几名学生在讲台上用投影仪进行展示。(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与小组成员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发展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并创造性地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设计这个任务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学有所用,想象设计一下自己30岁的样子,并画出来,同时当学生做汇报时,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并写出描述外貌的句子。使课堂别开生面,乐趣横生。同时培养了学生听力、口语及写作能力。
由于学生对前面知识掌握得不错,再学习并处理书上的知识,就非常容易,学生学得得心应手,同时让学生整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此处格言的安排是为了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品德,不以貌取人。
通过以上几步的语言输入练习,让学生再进一步创造性地活用所学语言,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后反思:
从教20多年,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我的英语课该怎样上才能让学生觉得不枯燥,并能学好知识?是天天拿着教材教呢?还是把生活及其他学科内容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去,让学生多角度地去感受,去体会,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从而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由此可见,生活和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在作为语言学习初始阶段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本课是初一新教材第7单元的第一部分,教材内容围绕着描述人的外貌特点展开,让学生学会谈论人的身高、体重、发型、面部特征及着装特点。本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易于引发学生运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际和交流。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能通过交换对不同人物的描述及看法,促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情谊。所以这堂课主要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并辅助于TPR(全身反映教学法)、情景交际教学法和猜谜活动等任务环来实施的。
以下是本节课的闪光点:
第一、直观的图片信息:初一的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所定,对形象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尤其对新新人类更是喜欢。就这个特点,我精选了大量的有代表性的人物图片。就本课的教学内容描述人物的发型与身材,比如:高个———姚明;矮个———潘长江;中等个———周星驰;胖的———猪八戒;瘦的———孙悟空;中等身材———唐僧等等。让学生一看就能明白这些单词的含义。那么他们说起来也就琅琅上口了。
第二、合理利用生活资源,使教学“生活化”。图片的信息直观,现实的资源就更为形象。本课要求学生能描述他人的外貌。那么让他们来描述周围同学、老师的长相,岂不更贴近生活实际,同时也给我们的学习带来更多的乐趣,便于学生们长久的记忆。
第三、任务设计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动口动手。首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喜好才能找到让他们动口动手的关键。现在的学生都有自己所喜欢、所崇拜的明星。以此为切入口,我在任务环活动中,设计了三个任务:(1)“猜朋友”;(2)谈论自己喜欢的明星;(3)设计绘画自己将来的形象,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合作、竞争,每个任务都存在着一定的“信息差”,因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急于知道最终结果的心情,在活动中他们积极参与、努力表现自己,做到最好。三个任务所侧重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的要求也各有不同,他们分别侧重训练学生的听、说、写的能力。把任务活动放在小组中进行,还可以解决“大班额”难于操练的难题,学生在小组中有更多的时间来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通过这项活动拉近了我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注。
第四、发挥多学科知识渗透的作用,巩固所学内容。这一节课要求学生能描述他人的外貌。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听、说能力。如何把听说能力融为一体,并且学生能很好地接受,同时还能锻炼写的能力呢?何不让他们想象一下当他们30岁的时候自己长什么样,一边描述一边画出自己的肖像。这样利用美术知识来巩固本节内容,学习的形式也多样了,岂不更好?
第五、重视情感教育。在人际交往中要让学生学会尊重和理解别人,学会交换不同的看法,了解他人的爱好,增进情谊。在现实生活中不犯以貌取人的错误。那么我们老师就应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讲解图时,我就侧重强调人物虽然有美丑,但是他们却都有自己的特长,都能在各自的领域成就一番事业,让学生明白人不可貌相。如讲到潘长江,我就提到He is short and heavy, but he acts very well.He is very popular with people.同时在结束课时我增添了谚语,再次强调不要以貌取人,人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推荐阅读: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答案06-18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答案09-27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10-05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的模拟试题10-26
2011-2012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9月份月考质量分析09-21
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07-06
七年级上学期的第一次月考总结07-02
语文主题学习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10-22
语文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测试卷(B卷)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