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unit2教案(10篇)
1.七年级上unit2教案 篇一
Unit 2 What’s the matter?
Page 8 Section A 2a~2c Grammar Focus
I .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1. Knowledge Objects:
New words; Some advice; Grammar Focus.
2. Avility Objects
Listening,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3. Moral Object :
To be a doctor and serve the people heart and soul.
II. Teaching Key Points
toothache fever shouldn’t lie down and rest
hot tea with honey see a dentist drink lots of water
III.Teaching Difficulties
What’s the matter?
I have a toothache.
Maybe you should see a dentist.
That’s a good idea.
He has a stomachache.
He shouldn’t eat anything.
IV.Teaching Methods:
Listening,reading and writing methods. Pairwork.
V.Teaching Aids :
A tape recorder; A projector.
VI.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I Greet the class .
Show the new words on the screen.Read the new words to students and ask them to repeat.Talk about the Chinese meanings.
fever lie rest honey dentist water shouldn’t
Step II 2a
Now open your books at Page 8. First read the eight items to students and ask them to repeat.
toothache sore throat stomachache fever lie down and rest hot tea with honey see a dentist drink lots of water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irst one has been done for you . The boy has a toothache and the advice is to see dentist.
Then check the answers on the blackboard.
Step III 2b
First look at the four pictures. Each picture illustrates one of the conversation.Now we’ll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s again. This time listen for the missing words. Write the missing words on the blank lines.(Play the recording one time only)Then check the answers.
Step IV 2c Pairwork
First I’ll have two students read the dialogue in the box .
A: What’s the matter?
B: I have a toothache.
A: Maybe you should see a dentist.
B: That’s good idea.
Now practice the conversation in Activity 2b. Take turns having the problems and giving advice.
Ask students to work in pairs. After they practice a while, have several pairs of student present their conversations to the class.
Step V Grammar Focus
(Show on the screen)
I have a headache.
He has a toothache.
You should go to bed.
He shouldn’t eat anything.
She should see a dentist.
shouldn’t = should not
Step VI Summary
This class we’ve learnt some advice to people who have health problems. Who wants to be a doctor in future?OK.Serve the people heart and soul.
Step VII Homework:
Practice the conversations and review the Grammar Focus.
Step X Blackboard Design
Unit 2 What’s the matter?
toothache lie down and rest
sore throat hot tea with honey
stomachache see a dentist
fever drink lots of water
Step XI Teaching reflection:
2.七年级上unit2教案 篇二
A) 根据句意和首字母完成句子中的单词。
1. A good kid doesn’t come in t____ the window.
2. She often goes to the post office to take m____.
3. There is a big park in the c____ of our city.
4. My friends often ask me to have dinner in a r____.
5. Mike lives in the n____ room.
B) 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6. I know Nancy ____ (arrive) next Sunday.
7. Let Paul ____ (tell) you the way to the supermarket.
8. Mr. Brown often ____ (take) a taxi to his office.
9. The girl ____ (not pass) through the street because it is busy.
10. Look at those ____ (house). They are new and beautiful.
Ⅱ.单项选择(10分)
1. Is there ____ hotel near here?
A. theB. aC. anD. /
2. Look!A man is running ____ Center Street.
A. atB. toC. onD. behind
3. The bike is ____ the car.
A. in front ofB. withC. forD. from
4. ——Thank you very much.
——____
A. Yes, there isB. You are rightC. Excuse meD. You’re welcome
5. ____ left on the Fifth Avenue and you can see the park.
A. GetB. HaveC. TurnD. Arrive
6. Many kids enjoy ____ the parks.
A. visitB. visitingC. to visitD. visits
7. Let’s go to the ____ because I’m hungry.
A. restaurantB. libraryC. bankD. bridge
8. His father often ____ a taxi to home.
A. goesB. comesC. doesD. takes
9. Go ____ this street and you’ll see the post office on the right.
A. offB. downC. outD. just
10. ____ you want to be a good student, you should be good at your subjects.
A. WhenB. WhatC. IfD. Because
Ⅲ.句型转换(10分)
1. The pay phone is across from the supermarket.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____ the pay phone?
2. There are some restaurants on Bridge Street. (改为否定句)
There ____ ____ restaurants on Bridge Street.
3. My sister likes watching TV in the evening. (改为同义句)
My sister ____ ____ TV in the evening.
4. He looks left and right before he walks across the street.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does he ____ before he goes across the street?
5. There is a new desk in the house.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____ ____ in the house?
Ⅳ.补全对话,根据上下文提示完成对话中的句子,每空一词(10分)
A: Excuse me. __1__ there a post office in the neighborhood?
B: Yes, there is.
A: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the __2__ to the post office?
B: It’s my pleasure to tell you the way. You can __3__ No. 5 bus and get off at
Developing Street. Turn left, and you can __4__ on River Road. There is __5__ bus to take you there because the street is small __6__ old. Then turn right and you start to walk on Bridge Street. At the end __7__ Bridge Street turn left. There is a bank, a post office, a store and a park __8__ the right of Gold Money Road. And there is a library, a restaurant, a supermarket and a hotel on its left.
A: I’m sorry, sir. I can’t follow you.
B: Do you __9__ walking?
A: Yes, I do. Why?
B: I’ll show you the way to the post office. Follow me! I’ll go to the park and I’ll pass
through the post office.
A: Thank you very much.
B: You’re __10__.
Ⅴ.完形填空(20分)
More and more people __1__ live in cities like traveling to towns or villages. They go to fields, climb hills. They __2__ themselves in quiet places. They want to be close to nature. They like __3__ away from bustle (喧闹) of cities when they are free.
If you __4__ to a strange town or village, you can’t find the place which you want __5__ because many towns or villages have no signs __6__ the street. You must ask the local (当地的) people the __7__ to your aim place.
When you ask the way, you should use “Excuse me.” “Could you please…?” “Would you like…?”. It is very important __8__ people to trouble the other ones. __9__ you ask someone politely, he will tell you the right place and some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lace, even lead you to the place. If you are not polite when you ask the way, the people will not tell you the direction, even he will make __10__ of you, especially young people.
1. A. whyB. whereC. whoD. what
2. A. enjoyB. likeC. take D. get
3. A. beB. isC. areD. being
4. A. findB. goC. arriveD. look
5. A. to visitB. visitC. visiting D. visits
6. A. behindB. next toC. in front of D. on
7. A. parkB. wayC. bank D. neighborhood
8. A. forB. withC. from D. to
9. A. WhenB. BecauseC. If D. How
10. A. foodB. funC. the bed D. money
Ⅵ.阅读理解(20分)
(A)
Sun Ming and his aunt live in the same city. He often goes to see his aunt and cousin Liu Jun on weekends. He likes the five-year-old girl. He doesn’t like taking a bus to visit his aunt. He usually rides a bike.
He goes down Long Green Street. It is about ten kilometers long. There are many stores, some big supermarkets, five banks, four post offices and a library. He is a little hungry and he has two eggs and a hamburger in the restaurant at the end of the street.
He turns left and starts to go straight. This is Culture Street. There is a school and a bookstore on its right. Sun Ming buys two picture books for his cousin. Then he goes on riding.
He turns right and goes into a small street. There are some tall buildings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eet. His aunt lives in one of them.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1. Sun Ming has a ____.
A. studentB. sisterC. brotherD. friend
2. Sun Ming goes to visit his aunt by ____.
A. busB. taxiC. carD. bike
3. At the end of Long Green Street there is a ____.
A. restaurantB. bankC. post officeD. supermarket
4. Sun Ming gets picture books from ____.
A. his homeB. the schoolC. the bookstoreD. his aunt’s home
5. Sun Ming’s cousin Liu Jun lives in the ____.
A. buildingB. hotelC. libraryD. school
(B)
Zhou Tong usually gets up at 6:30 in the morning. At about 7:15 after breakfast he leaves home for school. It takes him about 30 minutes to get to school by bike. He thinks riding a bike can make him tall and strong. And he can save money for his family.
He goes along New Building Street, then turn right. He goes on Market Road. He turns left at the end of Market Road. He starts to go along Bridge Street. He turns left again and goes to River Road. He turns right for the last time, and goes straight Culture Street. At about 7:45 he gets to school.
His bike doesn’t work today. He has to take a bus to school. When he gets to school, it is 7:30. He is happy because he has some time to read his English.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句子的正(T)误(F)
6. Zhou Tong doesn’t have breakfast before he goes to school.
7. Zhou Tong likes going to school by bike.
8. The route (路线) of Zhou Tong going to school is
9. Zhou Tong doesn’t ride his bike today because he can’t find it.
10. Zhou Tong likes English.
Ⅶ.书面表达(20分)
有人在A处向你询问到图书馆(B)的路线,请根据下面的交通图,告诉他到达图书馆的4条路线。
3.七年级上unit2教案 篇三
1. mastery words: farm, hear, meet, course, of course, lot, lot of, enjoy
2. A dialogue between Danny and his new friend
3. The usage of some phrases
Teaching goals: At the end of the lesson,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1.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text
2. Remember the mastery words
3. Find and use the list of mastery vocabulary in lesson 16
Teaching key points: 1.introduce where you are from
2. some useful expressions
Difficult points: how to introduce yourself
Teaching aids: word cards, audiotape, flashcards, and slide projector
Type: dialogue
Teaching procedure
1. Class opening
1) Greet the students in everyday English.
2) Duty report.
3) Main revision of last lesson. Explain when necessary.
2. New lesson
Step1 Lead in
Ask the students some questions:
Do you like to make new friends? Why or why not?
Who is your newest friend? How do you meet?
Discuss them with the class and you gather many different answers.
Step2 Listen to the tape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does Danny want to buy in Beijing?
Who is Danny’s new friend?
Where does Wu Li come from?
After listening to the tape, answer the questions and discuss the whole text. Make sur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text. Deal with the language points in this period. Write the key points on the blackboard or use the slide projector.
Step3 Listen to the audiotape again and let the students read after it.
Step4 Practice
Have them read the text aloud for a few minutes and correct their pronunciation when necessary. Then have them act out the dialogue in roles.
Step5 Deal with “LET’S DO IT”
You meet a new friend on the train or bus. What should one say to a new friend? What can one do to enjoy time with a new friend? With a partner, write and practice a dialogue. Present your dialogue to your classmates.
In this part the teacher should guide the students to discuss the questions.
You may give them some words to help them.
Step6 A test
句型转换
1) The woman behind me is singing. (一般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She is talking to the man.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The baby is sleeping. (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Walk to the station. (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Ben is noisy in class. ( 同义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tep7 Summary
Today we learn a dialogue about Li Ming and his friends. They meet a new friend on the train. Then they feel hungry and they discuss what to eat. What did they say? After class, read the text fluently.
3. Homework
1)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text
2) finish the exercises in the activity book
4.七年级上unit2教案 篇四
1. mastery words: wait, drink, fruit, grape, thirsty, bottle
2. a dialogue about having lunch on the train
3. What would you like?
I would like …..
4. Plural Forms of Nouns
Teaching goals: At the end of this lesson,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1.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text
2. Remember the mastery words in this lesson
3. find and use the list mastery vocabulary in lesson 16
Key points: 1. express your favourite
2. Some useful expressions
3. Plural Forms of Nouns
Difficult points: how to express your favourite
How to express some liquid things
Teaching aids: word cards of different food, flash cards, audiotape, and slide projector
Type: text
Teaching procedure
1. Warming up
1) Greetings in everyday English.
2) Duty report (about weather, your classmates, your teacher and so on)
3) Mainly revision of last lesson
2. New lesson
Step1 Lead in
Discuss the questions in “THINK ABOUT IT”
Do you like to eat lunch on the train or bus?
What do you like to eat when you travel?
Let the students learn to express themselves freel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 text today. Let’s look at what Li Ming and his friends want to eat on the train?
Step2 Listen to the tape with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do Danny, Jenny and Li Ming want to eat?
What did Wu Li buy on the train?
What is a snack?
Answer the questions with the students and discuss the whole text to make sure they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text. Deal with the language poi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teacher can use blackboard or the slid projector to help the teaching.
Step 3. Listen to the audiotape again and let the students read after it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Step 4. Have them read the text for a few minutes and then ask them to act out the dialogue in roles.
Step 5. Practice: LET’S DO IT
In a small group, make a menu for the train. What foods can you buy on the train? How much do they cost? Write the menu on a piece of paper. Practice using the menu with your classmates.
Divide the class into pairs. Each pair makes up a dialogue about being thirsty and wanting something to drink. The students can use their flashcards to represent drinks.
Step 6 A test
词汇
1)一杯茶 _______ 2) 一杯水______ 3) 一箱子鸡蛋________
4) 一瓶汽水________ 5) 五瓶热水 _______ 6) 十位女教师 _______
7) 九位男医生_______ 8) 三张票 _________ 9) 两个儿童 ________
Step 7 Exercise
If time permits, do Number 2 in activity book.
3. Homework
1)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text of lesson 12
2) finish the activity book in lesson 12
5.七年级英语下unit2课件 篇五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一.Knowledge and abilities goals:
1.vocabulary:dance,swim,sing,play chess , paint ,speak English, play the guitar
2.How to use Model verb” can”.3.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and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二.Teaching method: Listening and speaking methods.Pair works.三.Moral goals: Encourage 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abilities.Content of courses: In this period, students will learn some names of clubs ,such as art , music, chess club, swimming club, etc.students will learn the drills :Do you want to join…club ?Can you …?
四.Importance and difficulty: can
Teaching Aids: A tape recorder.Some pictures.A projector Some sports things, such as volleyball, basketball, etc.Preparation test paper for lessons before class.五.Teaching Time: 4 periods
Period 1(Section A: 1a-2d)
授课人:______ 授课班级: _____ 授课时间:2016年___月___日____午第____节
1.Knowledge Objects: Learn to talk about abilities.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culture of clubs.Can you/he..?What can you do? 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can, can’t, draw, dance, swim, speak, walk.2.Teaching key point: can
3.Teaching Difficult point: can
4.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Lead-in
Enjoy a song I’m a musician
T: Do you want to be a musician? S:
T: Can you play the piano? S…
T: What can you do? S: I can…
T: What about you? S:
T: OK, now please show your talent and tell us what you can do.Ask one of the students come to the front and do the action.Ask other students to guess what he or she can do.Step 2.Presentation
T: Look at the pictures.What are they doing? S:
Step 3 Pair work
Look at the pictures.Ask and answer like this:
A: Can you play basketball?
B: Yes, I can./ No, I can’t.Can you…?
Step 4 Presentation
Show some pictures of famous stars.Practice the third person “he, she, they”
T: Where can you play chess? S:
T: Yes, in a chess club.This term, we have a lot of clubs.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S…
T: Sounds great.Can you…?
S: Yes, I can/ No, I can’t
If the answer is negative, guide students to say:
S: No, I can’t.But I can learn it from others.Step5 Pair work
A: 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B: I want to join the…
A: Can you …?
B: Yes, I can.No, I can’t.But I can learn it from others.Step 6 Listening
Listen to 1b
Listen to 2a and 2b.Tell them to give special attention to listening activity(names of the clubs).Finish the tasks.Step 7 Pair work
Look at 2b and talk about what the people can do the clubs they want to join.Step 7 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 2d
T: If you like telling stories.What club can you join?
6.七年级上部分教案 篇六
七年级上部分教案
活动1 认识我的同学 一、活动分析: 本活动从体验收集信息的过程出发,了解信息社会中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活动分两个阶段完成: 1、 收集新同学信息:通过收集信息,体验收集信息的过程,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增进了解; 2、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社会各种现象的讨论交流,了解信息的含义、特征以及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感受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的应用。 二、活动背景: 本课是初一年级的第一节课,学生之间还比较陌生。通过这个活动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了解,同学之间的了解。 三、活动目标: 增进情感;通过活动,加强交流的方法;体验信息收集的方法和过程。 四、授课过程 教师自我介绍 引: 刚开学每多久,同学之间还显得有些陌生。不过,有些同学已经认识了很多,有些呢,除了自己以前的同学,前后左右几个,对其他的同学认识和了解甚少。上课坐在板凳上,下课站在走廊上,放学走在马路上。这些同学,在交往上显得比较被动。当然这也有性格的因素在其中。 做一个行动计划 下面我们将进行一个签名活动,在哪里签名呢,见课本3~4页的方框。为了能在规定时间内得到更多的签名,请大家各自想办法,写一个简短的计划,并在课本你的计划栏写上你的计划。 学生思考并写出计划。 (学生可能的想法很简单,但并不是要求学生就要做出很好的计划,体验计划是活动的组成部分,并随着活动的复杂度,重要性将相应增加) 完成计划后,让学生读一读,听一听。然后再给学生一分钟时间互相交流。 签名活动 提出签名活动一些注意事项,主要是签名栏的分类,时间为10 分钟。教师对活动如何开展和方式不提示、尽量少干预,但要注意观察学生行为,并做相应记录,随后在活动分析过程中对现象进行评点。 同步布置思考题: 1、 你收集了多少签名,你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得到的? 2、 刚才所做的计划是否有效 3、 通过了这个签名活动,你有何体会? 活动分析: 学生报出自己的签名个数,并结合思考题回答。结合教师活动记录和学生的回答,总结一些交流的方式和方法。 签名的.价值 思考:收集来的签名有什么价值呢?说说你的看法。 提示:签名栏都进行了分类。 总结:结合学生回答,引导签名价值认识:通过分类签名,让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走得更近,便于在今后的学习中结对。在微机室上课时我们也会让同学们自愿为主,选择座位和相邻的同学。 活动的延续 在课后继续完成计划的改进和签名活动,并针对签名的价值进行分析。 阅读知识库 活动2 制作我的名片 一、教材分析: 本活动为一主题活动,分2课时。 在前一课,通过学生间的一个分类信息签名收集活动,学生对自己身边的同学进行了初步认识。名片,正好传递了一个人的基本信息,因此,本课可以说是前面一课的延续。 越来越多的交往场合中,我们使用了名片作为信息交换的方式。一张小小的名片上同样也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信息,同样,一张名片的制作也蕴含了很多知识。本课通过对课本名片范例观察、分析,从而了解名片的设计要素,进而学习如何规划、设计自己的个性名片。 教学中除了要对名片设计中需要的技术进行分析外,还要结合自身能力规划好自己的行动策略,即哪些技术是我已经掌握了,哪些还不会,通过什么方式来解决。虽然教材的图文方式给出了比较详细的制作过程,但对学生来说,阅读好教材,抓好要点也不太容易,需要多种方法并济。名片制作涵盖了纸型调整、绘图工具、艺术字、和文字格式设置功能。 两部分的教学各有侧重,第一部分侧重于规划设计体验,也是作品创作的核心,主要面向非0起点学生;第二部分侧重于技术运用,以此让学生对WORD软件有一个比较概括得认识,主要面向0起点学生。 最终对活动通过一个自我评价来整理整个学习过程。 二、学情分析: 对起点不一的新生来说,本活动技能要求起点较高,既有不少技术障碍,也有不少操作技巧不好掌握。虽然课本有比较详细的图解学习过程,但学生要能独立阅读好教材,也不是件太容易的事。因此,需要采用多种教法、组织多样化的学法,提高学生作品成品率,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 三、教学策略: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完成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从名片在生活中的运用和价值漫谈入手,接着对课本名片范例分析,引导学生对名片上的信息进行观察、分析,从而了解名片的设计要素:内容、版式、色调等。在课本创新园的引导下,学生在课本上完成名片的草图规划。 第二部分着重名片的技术分析和动手制作能力。如何减少制作时的盲目,用好课本资源呢?这里,师生首先对名片范例进行分析,确定好名片设计用到哪些具体的技术,然后带领学生了解教材板块内容。随后,进行小组建设和分工,依据自身能力和组内分工明确自己学习攻关目标,采用分头并进,技术共享的方式来扫清技术障碍。其次,小组活动也可以让学生之间增进了解,提高交往能力。 小组方案:临近学生自然分组,每组人数不超过4人,每组选出一名组长,学习任务依据自身情况在组内进行协调分配。组长记下成员分工,协调和督促小组进度。组织组内互评。 其次,对各技术要点学习,采用穿插式进行。制作适量的教学录相片断可以减少教师辅导的次数。 教学评价部分,不仅要对学生作品评价,还要对学生所在小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成败原因,提出期望。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名片传递了哪些信息,名片由姓名、地址、联系方式和装饰图案等组成; 2)了解名片设计需要考虑的要素:内容、版式、色调; 3)掌握:知道使用测量法掌握纸张大小和页边距,能在WORD中进行对纸张大小、纸张方向、边距进行设置,工具栏中自选图形的绘制及填色方法,艺术字的插入、文本框的插入和大小调整、图层的含义和调整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1)在师生交流中了解名片的意义和价值; 2)学会参照已有作品,吸收别人的设计思想,规划设计“我的名片”; 3)在老师的带领下,共同分析名片制作的技术要点,结合小组分工和自身能力,规划个人行动。 4)独立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学会和他人共享技术经验与心得。 5)部分疑难问题在教师带领下,和同学共同攻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名片欣赏和分析,提高对名片作品的鉴赏能力。 2)正确处理制作过程中的协作和独立关系。 3)积极的态度欣赏别人作品,培养吸取别人作品优点的意识。 五、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名片上信息的阅读和分析;规划设计自己的名片;名片制作的技术分析; 2.通过制作活动掌握软件一些常用的技术:页面设置、自选图形、艺术字、文本框、文字输入和复制。 教学难点: 1.名片上信息的阅读和分析; 2.页面设置、自选图形; 3.技术为作品、内容服务。 六、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本课,每人带若干张名片。 教师:横竖款式样式的名片若干,直尺一把;教学录相片断若干;奖状、证书实物若干。 七、教学过程 1、 名片的认识 1) 名片的价值: 学生谈谈对名片的认识。例:名片在那些场合下使用?名片在交往中什么价值? (交往、个性表达、信息商业价值等) 2) 名片上的信息:(可以是课本插图范例,也可以是自己带来的名片) 从一张名片上你能读出哪些信息呢?如:个人简要信息和联系方式 哪些信息是主要的、次要的,从何体现?(文字的大小、位置、色彩) 名片的个性化:版式和色调。横竖两种;冷暖色调,正面为主色调,背面为辅色调。 2、 规划设计名片 规划设计自己的名片: 1) 内容规划 2) 版式和色彩 3) 画出名片草图 3、 制作名片的准备 工具的选取: 打字复印社一般使用专业名片设计软件,这样可以提高效率。其次,也可以用通用软件设计制作,而且自由度更大,不过难度有大点。比如WORD、POWERPOINT。今天我们以WORD为例来设计自己的名片。 名片制作技术分析: 展示示范作品。通过对教学素材剖析,分析其中的技术要点:艺术字、自选图形、文本框等。注意名片的背景应该居于最底层。其他隐含的有纸张的大小和版式,也需要考虑进去。 4、 名片的制作过程: 1、 设置名片版式。 要点:版式概念 纸张大小 页边距 方向 观察课本版式,影响到版式的因素纸张大小,页边距,方向。通常纸张大小有些标准尺寸,例如复印纸一般有是A4、A3规格的,WORD默认采用A4纸型。课本用的是16开。如果是非常规的纸型,例如奖状、贺卡,还有今天的名片,我们可以运用测量法得知纸张大小。如果注意的话,我们可以看到课本上下左右都有留白处,纸张边缘到文字的位置就是页边距。页边距在WORD中可以通过“直角”符号观察到。 学生:测量课本和名片纸张大小,测量课本页边距。 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测量得到名片大小9厘米*5.4厘米,但课本设置的却是9.6厘米*6厘米,有问题吗?回想一下冲洗在相纸上的彩色照片,中间是不是用空白隔开,这样便于裁剪。名片也是此理。 2、 制作名片底色。 要点:形象按钮 色彩填充 叠放次序 用绘图工具绘制矩形,然后填充色彩即可。如果要更美观些,可以采用双色渐变。 3、 制作装饰图案 装饰图案采用阴影效果视觉效果更佳。多个方块可以通过复制的方法完成。 要点:复制 复制方法:1、菜单命令;2、CTRL+拖动对象。 4、 制作姓名艺术字 要点:艺术字 图形对象位置的调整方法 利用艺术字来制作姓名,可以使得姓名突出、美观。方法略,使用浮于文字上方可以使得艺术字自由移动 拓展:运用艺术字工具栏编辑艺术字和调整样式. 5、 信息框 要点:文本框 文字修饰 可能疑问:为什么不采用直接文字输入方法? 原因:文本框可以自由移动,方便排版。 拓展:文本框也是作为图形对象,因此它的添色方法和色块添色方法一样。 5、 活动评价 学生作品评价。 自我活动评价。 课后作业:阅读P16、P24知识库。 6、 活动拓展(可选) 1) 利用WORD的名片向导制作。 2) 使用专门设计软件制作。 3) 试比较几种名片设计方式的优劣。 活动3 收发我的贺卡 一、教材分析: 本活动目的是使学生体验网络相关的应用,主要包括网络搜索、网络浏览、网上填写表单、收发电子邮件几个方面的内容。本活动7.七年级上语文教案 篇七
王家心
教学目标:
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朗诵课文。
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课前准备:
教师:录音机、磁带(钢琴曲《大海》或其他能创造氛围的乐曲)、投影仪。
学生:熟读课文。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来什么启示呢?
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二、检查学生预习字词(投影出示)1.给加点的字注音。
2.形似字辨析。
3.解释词语。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含义
1范读课文,可播放背景音乐。(学生听读时:a.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停顿及意义重音。b.理解诗中„„山‟‟与„„海‟‟的意思。)
2组织学生讨论“山”与“海”在诗中的意思。
学生刚刚接触合作讨论的方式,能说对大意就行。老师要以鼓励为主,即使说的不全面、不深刻也无妨,后面还要引导深入探究。
3学生练习集体朗读课文。
[教师指导]
a.先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b.再挑选意义重音。以上两点是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朗读方法,掌握了朗读节奏与重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义。教师可以以几个诗句为例,然后让学生讨论、自己划出节奏及意义重音即可。(投影示例:诗句的重音及节奏)。
c. 学习集体朗读。
4、结合朗读生意,指导学生探究式阅读,讨论。
a.讨论,理解重点词语含义.(教师投影出示问题组)
◆“铁青”什么意思?是写山的颜色吗?如果不是,那又是表现什么? ◆我的“幻想”指什么?“零分”又指什么?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诱惑”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 ◆“喧腾”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的“终会”表达了一种什么心情?
学生通过讨论,以上重点词语基本可以正确理解。个别有争议的词语,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山”与“海”的含义,也从象征意义上来理解,来解释,可予以补充,纠正。
b.在学生初步掌握朗读节奏、意义重音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揣摩语意,初步读出句子所表达的语气。然后讨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教师投影出示句子)◆“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这两句话写出了小时候的“我”有什么特点?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四、合作探究性阅读,是学生接触的新学法,也是本节课重点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点拨,以调动学生思维。答案不求统一,要点合理即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全诗所讲述的道理。)
①引导学生再次讨论“山”与“海”的深刻象征意义。
②讨论,全诗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以上所讨论的内容,尽量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想,多说,不要强求答案用语标准,意思正确就行。
五、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深刻领悟诗歌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①引导学生讨论,谈谈自己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克服困难的经历或感受。
这是体现语文与生活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引导学生说真话,诉真情。
②全班激情齐读。
六、小结,布置作业
①小结:激越的情感,显示出我们已深深懂得:要翻过山,见到大海,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让我们永远牢记,心中要有个“海”,为了这个“海”,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翻过一座座山。‟
②布置作业:
a.根据“山”与“海”在文中的含义,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也可以写自然的海)。
b.熟练朗读课文,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背诵。
c.抄写生字。
七、教后: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教学目标
①正确地朗读课文。
②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
③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④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①复述故事情节。
②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字词,复述课文,大致上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父母突然下岗了,家中经济陷入困境;你自以为学习挺努力的,可升人中学后,却发现自己和别人差距挺大,不会学习;你想和同学们搞好关系,可又感到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对这些,你也许感到困惑,也许感到茫然,其实,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今天,我们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从课文中这个孩子的脱险经历中寻求启示吧;
二、学习字词
①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②投影出示练习。
a.给加点字注音。b.按拼音填空。c.结合语境解释词义。(略)
三、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要求]朗读时姿势端正,双手拿书,声音洪亮,读音准确,停顿合理,较恰当地表达语气。(教师可以投影出示以下问题,学生边听读边思考,在书上标记。)a.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可以概括回答)
b.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c.“我”为什么“一时拿不定主意”?后来又为什么跟着伙伴们去爬山了呢? d.“我”在爬山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当时“我”是怎么想的? e.后来“我”又是怎样脱险的?脱险以后“我”有什么感觉?
2、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组,帮助学生掌握记叙要素,理清故事情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看书,不要脱离课本,要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在理清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课文)教师可提要求:
①跳读课文,抓住以上讨论要点。
②重点细节,尤其是脱险部分,尽量用课文原句。
③口齿清楚,能正确表达感情。
(可以找两位学生复述,其他同学听后评析复述情节。以上环节主要为了帮助学生熟悉本文故事情节,尤其是细节描写,为下一步探究性阅读、多角度阅读打基础。)
四、讨论: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学生只要能扣住课文说出自己的主要感受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有争议的地方,可课后思考,留待下节课继续探究。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背诵。
五、布置作业
①写生字。
②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深入理解文章主旨,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文章。
教学设计(探究性品味“脱险”部分,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一、朗读思考:
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复述故事,已经大致熟悉了本文所记叙的事件,而且也悟出这篇文章主旨就是通过“我”的脱险经历告诉人们不要害怕困难,不要被困难吓倒,不管这困难多么吓人,都要努力去克服它。但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通过研读重点情节再进一步领会文章。
①全班有感情朗读脱险部分。
②组织学生深入思考、讨论问题:
a.找出这部分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想想有什么作用。
b.父亲为什么指挥“我”先迈出左脚的一小步?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c.“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的。”朗读这三句话时应把重音放在哪个字上?三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后两句写出了我的什么变化?
d.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仅仅是爬下了几米高的石架,为什么还说“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
e.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
探究性品味是本课的重点环节,应帮助学生扣住文章主题讨论理解这些问题。
二、指导多角度地阅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进一步拓展思维空间,获得启示
①讨论: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最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这个环节是为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文中的人物特点,对人物做出合理的评判,也鼓励学生从中有所感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如果学生在喜欢的人物中选择父亲和“我”,都应视为正确的,关键是把喜欢的理由说足、说全,可互相补充。不喜欢的人物可选在“我”困难时嘲笑“我”的孩子,这一点比较简单。
有争议的人物可能是杰利。可能有的同学喜欢他,有的不喜欢他,可引导学生评论他做得对的和不好的方面。这样来谈,针对性可能强一点。
②讨论:假如“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这个问题讨论时也许有争议,但应该倾向于文中父亲的做法,因为孩子的路终究要靠自己去走,总靠别人扶,不是长久之计。父亲指导儿子独立走下来,恰恰是让儿子经过这种历练增加独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经验。在我们的生活中,家长、老师其实也给了我们很多这类的指导。
③继续组织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一步拓展思维,深刻领悟文中的启示:你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你是怎么对待的?结果如何?如果现在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讨论这个内容,最好能让学生理解得深刻一点,对“困难”的理解全面一点:既可以是努力一下就能解决的小困难,如一道难题做不出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卖报纸时不好意思张嘴等;更应该是比较大的,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困难,如自己学习成绩落后;父母下岗,家庭经济拮据……
三、总结全文
①让学生再谈学习本文之后的体会。
②教师小结: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上,不可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别忘了,还要把你的这些感受传给那些正在遭遇困难的人们。
③背诵(或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布置作业
1、练习:
一、二、2、阅读《迷途笛音》,简单写写自己的心理感受。
五、教后反思:生命生命 杏林子
教学目标
①朗读课文,把握主旨。
②积累词语。
③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
2、深刻理解三个事例所引发出的侧重点不同的三点思考,以及三点思考分别提出的三个要求。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杏林子的材料,以了解香港女作家杏林子。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悟
①导人新课
张海迪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绝顶》,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自1998年开始创作,耗时四年,共计35万字。
责任编辑胡玉萍第一次与海迪面对面交谈时,心中就担忧——以她这样的身体状况,能完成这部长篇创作吗?后来,她了解到,张海迪只要身体稍微好一点,就继续艰难地创作。张海迪说:“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去年岁末,胡玉萍拿到书稿后,确确实实地感到了它的分量。她也小心翼冀地捧着,仿佛是捧着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确乎是沉甸甸的…… 无独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极大的痛苦,高声呼喊着“生命生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她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精神,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②配乐范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思考:
a.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b.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
c.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 ③听读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去掉一个不可以。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b.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极力挣扎着——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
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从生命诞生这个角度说明,生命力之强大。
“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识,就会严肃地思考人生。
c.三点思考
第一点思考: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点思考:回答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第三点思考:将目标、信念付诸于行动。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教师小结]
正是由于为生命而奋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岁就患了类风湿关节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虽然病情恶化了,仍然忍着病痛,强烈地呼喊着:“生命、生命”。
二、研读与赏析
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们,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再细细研读文章,看看三个事例分别抓住哪一个关键词,侧重哪一个方面,三点思考分别提出了哪三个要求。
1、学生讨论明确:
飞蛾 生之欲望 生命意义
香瓜子 生命力 生命的价值
心跳 生命 珍视 奋斗
2、讨论加点词的作用:
①“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不行。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
②“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竟然,为什么不能去掉?竟然表达了一种意想不到,表达出一种惊喜,若去掉就没有了这种表达效果。
③“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擎天撼地”本来形容力量巨大,这里指小瓜苗在没有生存条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充分表现了小瓜苗的生命力。“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肃然起敬”表达了对顽强的生命力的一种崇敬,在这里是不可随便调换的。
④“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又说“它仅仅活了几天”……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小瓜苗在没有生长的条件下,靠瓜子本身的养分,确实能茁壮生长、昂然挺立,而瓜子的养分仅仅能供养它活几天。
⑤“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作者为什么要加“勇敢地”来修饰“活下去”?作者那种难以忍受的病痛,活着会比死了还要难受。张海迪也是如此,同样是生不如死。像她们这种情况,活着比死亡还更需要勇气,因此在“活下去”的前面加上“勇敢地”修饰成分。
体验与反思
3、朗读课文最后三段,说说你学习了此文的思考。(结合你的生活,从你的周围举出一两个例子,谈谈你的认识。启发学生将课文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感受。)
三、作业
①将自己的认识记下来,作为小作文练笔。
②比较阅读:试比较《生命生命》与课文后的选文的异同。
四、教后反思: 紫藤萝瀑布
宗璞
教学目标
①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②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思想感情。
③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和想像力。
④自我反思,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
教学重点
①紫藤萝花的象征意义及其主旨的显现。
②生动而细致的景物描写。
课前准备
学生查阅字典、词典,扫除文字障碍,熟悉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①朗读课文,获取足量信息。
②整体感知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
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9世纪,有一位英国将军在战场上打了败仗,落荒而逃,躲进农舍的草堆里避风雨,又痛苦,又懊丧。茫然中,他忽然发现墙角处有一只蜘蛛在风中拼力结网。蛛丝一次一次被风吹断,蜘蛛一次一次地拉丝重结,毫不气馁,终于把网结成。将军深受激励,后来重整旗鼓,终于在滑铁卢战役中打败了拿破仑。这位将军就是赫赫有名的威灵顿。
威灵顿将军受到蜘蛛的启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女作家宗璞写的散文《紫藤萝瀑布》,看看作者曾有过怎样的际遇?面对紫藤萝花,作者有些什么感悟?而我们又会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板书课题。)
(作者、作品背景简介)
二、阅读
1、整体感知
①范读课文 最好由教师范读。也可以放录音或请有一定朗读水平的同学朗读。总之要起到示范的作用。朗读之前,提出朗读标准,让同学们注意感悟。
②默读思考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思考,不理解的做好记录,倾听他人意见。
Δ思考题:
a.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
b.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c.这篇课文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意思?试着找出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③课堂交流
提示学生注重分析理解过程,淡化结论(结论可以是多样的)。
a.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看花(1—6)、忆花(7一9)和思花(10、11)三部分组成。
b.因为家庭遭遇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面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了精神上宁静和生的喜悦,进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c.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大意正确即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2、研读与赏析(上)①教师导学
本文以“紫藤萝瀑布”为题,但文章的主要内容显然不仅仅是描写紫藤萝。作者面对盛开的紫藤萝花,深受启示,抚今追昔,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种写法称之为“托物言志”或曰“借景抒情”。下面我们深入细致地研讨一下课文,看看紫藤萝在哪些方面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影响?为什么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会产生那样的变化,对生命有那样的感悟?大家可围绕这个话题,再深入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力求对文章能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②自主探究
默读课文,调动语文学习的经验,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个人的感受,提出最有价值、最深刻、最喜欢的问题。
③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确定思考题
小组交流,对个人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整理。教师引导学生课堂交流,将思考题逐渐集中到以下方面:
a.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
b.联系背景材料,试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
c.作者是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义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d.怎样理解“花和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e.“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④全班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使问题逐渐明朗,最终明确:
a.“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株大紫藤萝,后来被拆掉毁坏了。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花又盛开了
作者通过紫藤萝的变迁,联想到类似的家庭境状和人生际遇,触景生情,思想感情自然随之起伏涌动。
b.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c.引导学生品味第7段和第10段的内容,并理解:
面对眼前盛开的紫藤萝瀑布,作者触景生情:尽管家庭、人生以至国家、民族等都像紫藤萝一样,有着不幸的过去,但毕竟事过境迁。重要的是现在,一切都像紫藤萝一样,好起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之得以升华,对人生的意义有了全新的深刻的理性认识。
d.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要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e.积小流以成江河。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分子,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为,四化大业才能灿烂辉煌。
三、布置作业
①识记字词,完成“读一读,写一写”。
②进一步阅读课文,谈谈本文在写景状物方面有什么特色。
③举例说明本文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④完成“研讨与练习”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①了解本文写景状物的方法。
②领会修辞的作用。
③自我反思,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
教学设计
一、检查作业
二、研读与赏析(下)①教师导学
上节课,我们主要就课文思想内容方面进行了研讨。这节课我们就写作方面再进行分析。本文在写法上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方法。借景抒情大家是知道的。所谓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种事物,赋以某种象征意义,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首先要把景物写好,在写景状物中要饱含感情。待水到渠成,再加以精要的抒情和议论。情从景出,议从景来,才是好文章。同学们可就下面的问题,展开讨论,看看本文在写作方面会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②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
a.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的? b.举例说明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
c.从哪些内容上,可以看出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含蓄而深沉的? d.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景中有情?请试作分析。
e.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这源于作者的怎样的功力?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课堂讨论]
对上述问题,采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动的形式进行讨论,最终明确结论。(有关提示)
a.先写花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的。
b.作者的感情宣泄是很有分寸的,没有大悲大喜。例如,即使对过去家庭所受的苦难,也只是以紫藤萝花朵的“稀落”和“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作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对“文革”期间思想的荒谬,也以“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讥讽一下,没有声色俱厉的批判。对于小弟的病症,仅用“一直压在我心头上的焦虑和悲痛”带过而已……
正是这种感情的节制,冷静的思考,才使得作者能从个人情感的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理性认识。这充分表现了作者思想的深刻性。
c.来源于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卓越的文字表现力和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启发我们平时要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经常练笔,不断积累:同时要大胆想象,探索创新。
3、体验与反思
①质疑交流
教师启发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归纳问题,讨论明确:
a.怎样理解“那时的说法,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现在听起来的确不可思议,但是在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里。事实就是这样。人们狭隘地理解劳动人民的感情,认为赏花不应该是劳动者的本分,赏花是低级情调,甚至认为赏花就会腐化堕落。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认识过去,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b.文章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各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
“停住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繁茂旺盛所吸引。”加快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生命活力所感染,所催促。前者的作用是引起悬念,后者的作用是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并深化了主题。
②经验反馈
a.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引起你的共鸣?谈谈体会。
b.你认为哪些景物描写得最好,试着仿写几句。
c.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以上问题只要谈出意见,言之成理即可。)
三、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
一、三。
②仿照本文的写法,完成300字的随笔。内容、文体不限。
四、教后反思:童趣 沈复
教学目标
①准确地划出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②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③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④理解文章叙事顺序,了解各层大意。
教学重点
①反复朗读,领会课文大意。
②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
③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像,获得生活乐趣。
课前准备
这是学生进入中学来,学的第一篇文言文。课前让学生反复朗读,并能正确地读出停顿,那么句意也就容易掌握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使学生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意义,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领会课文大意。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香港是弹丸之地,高楼林立,将道路挤得没有了,楼与楼之间没有空间建路、相通,怎么办?建筑师们就带着画好的图,来到幼儿园,让孩子们在楼与楼之间划上路,孩子们拿起笔,不假思索地就在楼与楼的空隙间画上楼梯,楼梯间搭上天桥,几分钟内就把成人们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的问题解决了。这说明孩子的想像是奇特的、平易的,一些大人们看来微不足道小事,通过孩子们的想像,都会生出许多的趣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童趣》。这是一篇记叙童年怎样借助观察、联想、想像,获得生活乐趣的文章。它告诉我们,只有观察得仔细,想像得丰富,才会有乐趣。
二、朗读课文
第一遍,教师范读;
第二遍,教师领读,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为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停顿)第三遍,教师大声读,学生小声跟读;第四遍,学生齐读。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藐(miao3),项为之强(jiang1),鹤唳(li4),怡(yi2)然,凹凸(ao1tu1),为壑(he4),癞(lai4)虾蟆
2、要掌握文言文的规律
文言文中单音词占大多数,现代文中双音词占大多数,只要我们联系上下文,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就可以了;有的词,可用同义词解释,不大好变的词语,就是你要特别加深印象记住的。教师按照上述方法试讲一两句。重在讲清方法。然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老师所教给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
三、探究阅读
1、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2、教师启发学生,设小台阶,让学生自己解决未解决的问题,领会课文大意。参阅注释理解文意。注意理解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项为之强(脖子、颈项)②果如鹤唳云端(果真)③以丛草为林(树林)④兴正浓(兴趣)⑤方出神(正)⑥驱之别院(赶、驱逐)
⑦明察秋毫: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
⑧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⑨庞然大物:形容极大的动物。⑩夏蚊成雷:蚊群发出雷鸣般的叫声。
3、学生再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①文章围绕什么来回忆了三件趣事? ②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趣事。
③三件趣事之“趣”是怎样得到的?(学生自主讨论明确):
a.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回忆了三件趣事。
b.第一件是把夏蚊看做群鹤,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第二件是把土墙凸凹、花和花台边小草丛杂处看做大自然;第三件,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又写了如何惩罚癞蛤蟆,表现了儿时的天真之情。
c.乐趣只有通过仔细地观察,丰富的想像,才会得到。
[教师小结]
“物外之趣”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物外之趣”在于善于观察,善于想像,才能因物而生成意趣。
四、作业:
1、学生快速自由朗读课之后,再快速齐读
2、限时背诵课文,按自然段为一单元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研读与赏析、体验与反思、背诵
教学设计
一、研读
齐读课文,男女生比赛、背诵课文。怎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呢?
1、分析第1自然段
“明察”、“细察‟‟是两个关键词语,意思是观察敏锐、仔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
“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是观察的本领。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是观察的习惯。
时有物外之趣—一是观察的收获。
2、分析第2、3、4段,只是“明察”“细察”了,是否就有“物外之趣”了?
明确——除“明察、细察”之外,还要有丰富的想像,才能真正获得“物外之趣”。
3、学生思考:
①下列三件趣事,你最喜欢那一个?并用自己的话形象地叙述。②讨论回答:作者是怎样想像的?(讨论明确):
第一件趣事:先把夏蚊“私拟作群鹤舞空”,自得其乐;再把蚊子留在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
第二件趣事:以“丛草为林”“虫蚁为兽”“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从而怡然自得。
第三件趣事: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尽吞二虫,以及如何惩罚癞蛤蟆。
③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讨论明确):
不可以。因为三件趣事的写作的顺序是由室内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拟作群鹤,到把草木、虫蚊、土墙凸凹处拟作“林、兽、丘、壑”,再由癞蛤蟆与小虫在其中的生死之斗。
二、体验与反思
1、找出文中描写动作的语句
明确: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2、讨论
问题l:已捉在手,又打了几十鞭子,想像一下,是什么样的鞭子?癞蛤蟆竟没有死,是为什么?
[明确]:鞭子可能是一根草,也可能是一小枝条。童年的作者不是真要打死癞蛤蟆,说明他心中是热爱小动物的(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问题2:读了此文,你得到了那些启示?你有什么感受?
[明确]:热爱动物,热爱自然,要善于观察,观察要敏锐,加之丰富的想像,就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问题3:说说你童年中有趣的事,要善于从联想中发现事物的美妙。
3、集体背诵课文,背诵时想像出三幅画面,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三、作业
拟几条热爱草坪、热爱动物的标语。
如:
1、小草也会疼的,请勿踏之;
2、小草正在生长,请勿打扰;
3、劝君莫打报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四、教后反思:
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我》 教学设计(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结合课文学习——这一单元以人生、生命为主题,让学生反思自己的人生成长,珍重生命,在自己的生命丰赡的过程中发现、体悟生命的价值;
2、展现自己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在寻求别人理解的过程中理解别人,达到正确评价自我的目的,进而学会共处;
3、学会在各种情境中调适自己的角色,包括言语举止,学习在各种社会活动情境中发展自己,得体地推荐自己。
4、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1)让学生反思“我长大了吗?”“我的生命的价值在哪里?”
(2)让学生了解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形象,体会父母的拳拳爱心,殷殷希望,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足。(家长能写的,让家长写一篇文章;家长不会写的,让家长口述,学生笔录)家长的饱含深情的文章或话语,可能会真真切切地让孩子感受到“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真挚情感,无形之中孩子和父母的心贴近了,孩子们长大了,因为,从最亲近的人的眼中透视自己,往往有震撼人的心灵的效果。
(3)让学生从熟悉自己的同学那里了解自己的优缺点。(4)审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
(课前准备的情况要求记录在语文实践活动记录本上。)
二、展现风采:
课堂上让学生在课文中任选一种活动形式,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如有条件,还可以运用图片、音像资料、个人作品展示等多种方式展现自己的风采。
三、写作:
综合前两项活动的内容,写出一个真实的我。题目可是《我》,或《这就是……的我》等等。
四、交流写作成果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评价,评选出优秀的文章(将在学期末集结成本)。老师对作品评价的同时,也谈谈对部分同学的最初印象,发掘优点,赞美褒扬,赏识关爱,迎合孩子们内心向善的心理,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让孩子们懂得赏识他人的可贵。
8.七年级上语文作文复习教案 篇八
学习目标: 1.能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实体验,做到行文、立意、选材新颖,力争写出个性,表现好的创意。
2.做到语言简洁、流畅、得体,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注意文章的过渡和照应;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能够根据材料与题目的需求,恰当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思想内容积极健康,感情真挚。重、难点:能够根据材料与题目的需求,恰当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思想内容积极健康,感情真挚。第一环节:知识回顾(用时5分钟)
本学期训练的作文主题分别为:1.从生活中学习写作(①观察生活;②感受生活;③写自己熟悉的生活);2.说真话,抒真情;3.文从字顺(①语句表达要准确,用词避免产生歧义;②要注意语句间的连贯;③写完后要读一读,还可以请别人来读);4.突出中心(①首先要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就围绕这条线来写;②还要注意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5.条理清楚(①对写作的内容要有整体构思;②要确定好写作的顺序;③先列提纲);6.发挥联想和想象(①联想要自然贴切;②想象要合情合理;③联想和想象要有新意)。
在本学期进行的六次大作文训练中,从这六个角度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对简单的记叙文已经把握。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10分钟左右)
一、善于发现(通过自查和互查发现自己和同桌在本学期六次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问题:怕写作文;胡编乱造;套作;抄袭成风;思维混乱;没有中心;条理不清;材料陈旧;伪感情、假大空;没有文体意识;词不达意;词语匮乏;错别字多;行文格式不对;乱用标点符号;书写潦草等15大问题。
原因:
1、缺少平时练笔。学生很少有写日记的习惯,这不利于学生语言思维的形成和叙事能力的培养,平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没法及时记录下来。
2、缺少必要的知识素材储备。很少有看课外书的习惯,自然就很少从书中获得必要的写作素材。没有经典的素材,自然很难在文章中体现出经典的具有说服力的事例。而很少做读书笔记,自然就不能让自己看过的东西及时记录下来,看过的东西更多也只是转瞬即逝,不利于典型事例和优美语言文字的再现,自然就学不到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优美文字和精妙构思,这也不利于学生写作的基本功的积累。
3、缺少必要的作文方法指导和基本功训练。从表所反映的结论可以看出,学生对作文的写作方法上还很欠缺,很多同学在如何写作文上还比较迷茫,无所适从;而写作文时缺少必要的语言积累,也是学生怕写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提出对策(针对以上的失误,你认为如何解决呢?)在写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审题,不要偏题。分析作文的具体要求,注意文体和字数。2.话题作文,应围绕话题拟一个好的标题,题好一半文。
3.有一个精彩的开头和结尾,尽可能前后照应,开篇点题,结尾深化中心。
4.行文语言尽可能生动,对人物、场景多描写。可引用名言警句,运用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5.选材新颖,不落俗套;可尝试书信体、日记等写作形式,有创造性。6.段落灵活,根据需要实时分段,切忌三段式。
7.书面整洁,书写规范,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写好后不宜再做改动。
8.先构思,思考成熟后再作文,不要匆忙下笔,边写边想。作文前脑海里一定要有文章的轮廓,就是有写作的提纲。
第三环节:合作探究(15-20分钟左右)
一、记叙文题目拟定方法(列举如下,请同学们举例子)
1、人名式。《藤野先生》《孔乙己》
2、事名式。《记一次**活动》
3、物名式《绿色蝈蝈》
4、地名式
5、人物身份式
6、特写镜头式
7、点题式《珍惜幸福》《幸福的内涵》
8、象征式《》
9、回忆式《往事并不如烟》
二、记叙文常见的开头格式(结合自己作文和课文举例)
1、开门见山开头法。
2、引用开头法。
3、肖像描写开头法
4、环境描写开头法
5、抒情开头法。
6、倒叙(悬念)开头法
7、传说、故事开头法
8、回忆开头法。
9、联想开头法
10、先闻其声开头法
三、记叙文常见的结尾格式(结合自己的作文和课文举例)
1、自然收束结尾法
2、卒章显志结尾法
3、呼应篇首结尾法
4、委婉含蓄结尾法
5、抒情结尾法。
6、引申升华结尾法
7、表决心结尾法。
8、引用结尾法
9、联想想像结尾法
10、梦境结尾法
第四环节:针对训练(作文复习之心理描写篇)(10分钟左右)
文章是否能以情感人,往往取决于人物形象的鲜活与否,而感情产生于人的心里,因此,着力刻画人物的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何为心理描写?先看下列习作片段: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这是某学生的一段作文,写的是他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虽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那么如何进行具体可感的心理描写呢?
其实,心理描写就是将人物内心的喜、怒、哀、惧、秘密和矛盾,生动具体地呈现给读者。其方法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描写,它包括:内心独白、梦境幻觉描写等;另一类是间接描写,它可借助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环境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心理。
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多出现在第一人称的文章中。可直接写“我”的想法、感受、打算等。是我的感情、情绪的自然流露。因为它类似于戏剧中的内心独白,所以又称独白式。如:当我换上游泳装,投身在这碧海之中,我就感到整个身心都无比舒适。那些使人烦恼的事,早已不知逃到何方。亲切的海风抚摸着我,温柔的大海拥抱着我„„我感到青春的活力属于这美妙亲妮的大海。(这里直接写“我”在水中的惬意和快乐,突出心情阳光般地灿烂,是情绪的直接渲泄。)
我们再来看刚才的那个片段: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怎样写把“紧张”表现出来呢?请以独白式仿写
示例: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要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注意在内心独白之前一般可以加上“想”、“心说”等提示语)。幻觉描写 幻觉能折射出人物的心愿或思想感情。人在特定的状态下,耳边或眼前会出现虚幻的画面或声音,而这些往往是自己最想或最怕听到和看到的,如将这些内容详细准确地描绘出来,就是当时人物内心的最好写照。
例如: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简析:这是《藤野先生》一文的结尾,鲁迅先生通过心理幻觉,描绘当时自己对先生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再如:她急忙把整束为柴中剩下的那些都擦亮了,因为她非常想把祖母留住。这些火柴发出强烈的光芒,照得比在白天还要明亮。祖母这次显得特别美丽和高大。她把小姑娘抱起来,搂在怀中。她们两人在光明和快乐中飞去了,越飞越高,飞到既没有寒冷,也没有饥饿和忧愁的地方去了——她们是跟上帝在一起。
这段文字是对卖火柴的小女孩临终前的幻觉进行描绘。小女孩无衣无靠,形影相吊,缺吃少穿,受尽苦难。这种心理是她对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忧愁的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和真切写照。
如果要对这段文字添上幻觉描写,该怎样进行? 示例:
我好象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在进行幻觉描写前也要用一些提示语,如: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
四、命题记叙文写作的三句诀
1、把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
2、用故事表达出一种思想
9.七年级上教案(第31课) 篇九
七年级上教案(第31课)
31 警惕生物入侵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理解“生物入侵”这一现象,明白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依赖和制约的系统,要按照科学规律对待生态环境。 2、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学习使用典型的例证来讲道理的方法。 3、运用多种朗读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说明: 让学生学好这一课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球,我们的家园”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本课重点强调的是在生态环境中,生态平衡的重要,让我们关注“生物入侵”,避免生态灾难。“生物入侵”这一现象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讲是一个新名词也有吸引力,可通过大量的事例让学生理解此现象(用事实说话),调动学生课外阅读手段,课前收集材料。课上通过多种朗读方法理清本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并通过学生自己对这一现象的理解结合小组探究的形式来摆明态度和找到解决这一危害的对策,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难点与难点 1、重点:,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使用典型的例证来讲道理的方法。 2、难点:理解“生物入侵”这一现象的危害,增强遵循科学规律的意识。 说明: 本文的思路清晰,语言简练,理清了文章思路,整体把握了文章内容,明确了典型例子显示观点这一重点有利于理解“生物入侵”是危害“生态平衡”的重要原因,概括出“生物入侵”的定义并能增强学生遵循科学规律的意识,更好的解决文章的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 抓住题目中“入侵”二字,展示伊拉克战争的图片,以人类战争导入生物入侵。 直观形象的理解题目,有助于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 启发学生理解题目,产生阅读兴趣,进而更好的进入教和学。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学生朗读课文,提问:①哪位同学说说本课有哪些要注意的字词?②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说说例证的作用? 有感情朗读,发挥学生主动性查找一些重点字词。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统观全文,理清行文思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及分析概括能力 品读文章具体把握 提问:①通过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否给“生物入侵”下个定义?②“生物入侵”究竟会带来哪些“生态灾难”?课文介绍的是“生物入侵”,为什么开头与结尾都要提及“生态平衡”?③文中有许多带引号的词语,说说其作用? 也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找根据来解决。 通过再读课文,让学生概括出“生物入侵”的含义,明确文章提出以当地物种为主、谨慎引用外来物种的原则。同时也让学生体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在品读过程中,问题的设置能够引起阅读的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 课堂质疑交流,培养学生敢于发问,善于发问的精神 通过课文具体分析,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合作探究 ①除了文中讲到的葛藤和水葫芦的例子引起生态失衡、生态灾难,你还能找到一些关于“生态入侵”的例子吗? ②面对“生物入侵”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相应措施?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摆明态度和找到解决这一危害的对策 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培养学生合作探讨的能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会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和心理感受。 课后 作业 拓展 熟读课文,将同学总结的措施进行归纳 学生自觉的朗读,品位文章的语言精炼,生动有趣之美 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思路点拨 本文结构明晰,语言精炼,读来生动有趣,可从题目着手,让学生形象的.理解“入侵”。在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情况下通过朗读,对课文思路进行梳理,来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了“生物入侵”,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事例来加深对“生物入侵”造成的危害的认识,从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制定相应的对策。 练习举隅 1、利用网络搜寻有关“生物入侵”的信息,并加以整理,在班上组织一 次以“话说生物入侵”为题的讨论会。 2、结合本课内容,看一则材料《预警机制防范生物入侵》,写一篇关于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防范生物入侵为主题的读后感。 课后反思 在语文的外延中学习有人说“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二期课改”注重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要以课本为载体,通过大量课外的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帮助的材料来解决课内问题并收获更多知识,这也叫拓展阅读,这样能让学生在语文的外延中学习。 本课鉴于文章本身难度不大,我采用了借助查阅更多的资料来印证课文表达的观点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更直观的理解题目,展示了一些伊拉克战争时的图片,让学生清楚的知道“入侵”的含义。接下来,通过朗读,对作者的行文思路进行梳理,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整体性的感知,在这一环节,我还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锻炼提高他们的问题意识,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留有学生思考的痕迹,他们都很积极,关于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提及,证明学生是认真思考了。 在合作探究环节,让学生说说除了文中讲到的葛藤和水葫芦的例子引起生态失衡、生态灾难,你还能找到一些关于“生态入侵”的例子吗?这是需要在课下搜集大量的资料才能回答好的,学生们也都很积极主动的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和大家一起交流,老师也介绍了一些自己在平时生活中看到的上海郊区出现的“生物入侵”现象,和学生一起进行探讨。最后通过大量的材料,让学生打开大脑发动机,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面对“生物入侵”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相应措施?回答这一问题,不仅需要掌握大量的资料,还需要许多课外知识的支持,在班里有一些平时阅读比较广泛的同学可以带动其他同学一起来解决。 通过此课的教学,使我看到课内外结合进行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的好处,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增长许多课外知识,虽说此课语言明白如话,但通过这种方式,课文的容量扩大了,学生在课上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锻炼,所以说语文课要在其外延中去学习。
10.七年级上unit2教案 篇十
第一部分 听对话,回答问题
本部分共有10个小题,每小题你将听到一段对话,每段对话读两遍。在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题目;听完后,你仍有5秒钟的答题时间。1.W: What do you usually do when you are free? M: I usually fly a kite.2.W: Who is your favourite basketball player, Mike?
M: I like Shu-How Lin very much.He is my hero.3.W: Tom, what do you like doing? M: I like playing football.4.M: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every day? W: I walk to school every day.5.M: The football match begins at eight o’clock.W: OK.Thank you.6.M: Is this your baseball, Emma?
W: No, I don’t have a baseball.But my sister has one.7.W: Do you have a table tennis bat, Paul?
M: No, but I have a table tennis ball.8.M: I need a volleyball, Anna.Can you bring yours to me?
W: Certainly.My volleyball is very nice and it’s blue and yellow.9.W: Shall we go to watch TV?
M: OK.Let’s go.10.M: Is your ball under the bed, Mona?
W: No, it’s under the chair.第二部分 听对话和短文,回答问题
你将听到一段对话和两篇短文,各听两遍。听每段对话或短文前,你将有时间阅读相关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每小题你仍有5秒钟的答题时间。听对话,回答第11~12小题。
M: Good morning.I’m a new student here.I’m Simon.W: Hello, I’m Millie.I’m twelve.How about you? M: I’m thirteen.W: I like dancing very much.What do you like doing in your free time? M: I like watching matches on my computer.听第一篇短文,回答第13~15小题。
Hello!My name is Bruce, B-R-U-C-E.I’m in Class 8.I have a great ball collection.I have three soccer balls, five basketballs, eight table tennis balls and eleven volleyballs.I like watching ball games on TV and playing ball games on my computer.They are very interesting.I join a Sports Club and I have many good friends there.We play sports together every day.听第二篇短文,回答第16~20小题。
My name is Linda.I am a girl.I come from America.My mother is Mrs Green.She is an English teacher.I have a sister.Her name is Kate.She is an English teacher, too.I have two good friends.They are Tom and Mary.We are in the same school.After school, we often play sports.Tom likes playing football.Mary and I like playing table tennis.1~5 ABABC
6~10 CBBAC
11~15 ABBCA
16~20 CBBAB 21.B
由答句中的“playing football”可知询问的是“运动”,故答案选B。22.C
enjoy doing sth.意为“喜爱做某事”,为固定用法。
23.A
homework为不可数名词,所以排除B、D两项,a lot of=lots of, 为固定短语,意为
“许多,大量”。句意:这个女孩今天有很多家庭作业要做。24.A
have lunch意为“吃午餐”,have breakfast意为“吃早餐”,为固定短语。句意:他们在学校吃午餐。
25.C
watch是行为动词,其一般现在时的疑问句式是在句首添加助动词do或does。因为your father是第三人称,所以助动词用does;且助动词之后的行为动词均用原形,故答案选C。
26.C
enjoy doing sth.意为“喜爱做某事”,为固定用法。27.B
本题的主语he是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因此其否定句应添加否定助动词doesn’t,后面的行为动词要还原为动词原形。
28.C
本句句意为“托尼是一个很安静的学生,但是他在课堂上很活跃”。由此可以判断前后是转折关系,故答案选C。
29.C
go shopping 意为“去购物”;go climbing意为“去爬山”;go swimming意为“去游
泳”;go running意为“去跑步”。由题干中的“in the poor”可知应选C项。30.B
make sb./sth.+adj.意为“使某人或某物„„”,而it是第三人称,其作主语时行为动词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故答案选B。
31.B
member意为“成员”。
32.B
空格前后是并列关系,因此用and连接。
33.B
由后句中的“the World Cup”可知父亲是一名足球运动员。34.A
由前半句中的“plays”可知此处也填play的相关形式。35.A
由后句中的“gets up early”可知这是一个好习惯。36.D
enjoy doing sth.意为“喜欢做某事”。
37.C
指代前句中的“my brother”要用代词he。38.B
由后文中的“Running”可知选B项。
39.A
通过前文的介绍可知父亲喜欢足球,因此“我”和父亲是一样的。40.B
在足球俱乐部里,用介词in。
41.B
由第二段第一句“Li Hong is a pretty girl.”和第三段第一句“Zhang Li is a tall and helpful girl.”可知短文中提到两个女孩。
42.C
由第一段内容“Li Hong, Zhang Li and Wu Jun are students of Class 1, Grade 7 in Xuzhou No.1 Middle School.”可知李红和吴军是同班同学。43.D
由第三段倒数第二句“She is very bright and almost knows about everything.”可知答案。
44.C
由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His dream is to be a football player like Raul.”可知答案选C项。
45.B
由第三段的第一二句“Zhang Li is a tall and helpful girl.She is good at all her subjects.”可知B项正确。
46.A
由第一段第一句My son Lin Tao is 11 years old.可知林涛的年龄。47.B
由第一段第二句He is a tall boy.可知,林涛长得很高。
48.A
由第二段最后一句After training, he enjoys watching table tennis games on TV.可知,林涛喜欢在训练结束后通过电视观看乒乓球比赛。
49.B
由第三段可知因为儿子喜欢打乒乓球,而父亲想成为儿子的搭档,所以父亲也打乒乓球。50.D
由第四段第一句At weekends, I go to a table tennis club with my son.可知,林涛和父亲周末一起去乒乓球俱乐部。
51.really 52.times 53.else 54.hero 55.fun 56.match
57.drawing 58.has 59.go 60.watches 61.three times a day 62.come true 63.member of 64.watch matches 65.talk about One possible version:
Wang Lin is thirteen years old.He lives in Suzhou, Jiangsu.He is a student of Sunshine Secondary School.He is a tall boy with short hair.He wears glasses.He is polite and helpful.He studys very hard.He likes swimming and playing computer games.He often plays football with his classmates at the weekend.Messi is his favourite football player.Messi is his hero!
【七年级上unit2教案】推荐阅读:
七年级英语unit2教案08-24
三年级上unit2教案10-24
七年级英语下unit2全英文教案09-11
三年级上Unit2 Colours A Lets learn教案10-18
七年级上教案合集01-01
七年级上数学教案06-15
七年级英语复习教案上10-21
人教英语七年级上教案01-05
七年级上全册教案09-20
【教案】五年级上第七单元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