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探析(精选16篇)
1.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探析 篇一
宁夏资源枯竭型城市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
2009-3-31
长期以来的城乡失衡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矛盾之一。记者日前采访了解到,作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宁夏石嘴山市近年来在实施经济社会转型的同时,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石嘴山是我国“一五”时期建立的老工业基地,是一座典型的因煤而建、依煤而兴的资源依托型城市。近年来先后被国家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和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得益于较好的工业基础和国家一系列的政策支持,2008年该市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4.4%,位居全自治区第一,实现了三年翻番的目标。
据介绍,目前石嘴山人均GDP达到4700美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2.4%,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仅为32.4%,可以说,该市已经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转折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通过土地流转带动农户增收和人口流转是石嘴山当前城乡统筹的一大亮点。从2005年开始,石嘴山在坚持土地承包政策、土地用途和农民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试行了以集体土地和资产为资本,以存贷、托管、代耕种土地为业务的土地信用合作社模式。即农户将土地存入土地信用合作社,再通过合作社集中贷给大户规模经营,实现土地开发效益的最大化,农户可以从中获得稳定收入来源。目前,仅平罗县共成立土地信用合作社39个,存贷土地13.8万亩,转移劳动力633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4051万元。城乡统筹发展的难点在于户籍制度。从去年开始,石嘴山市在辖内的大武口区积极探索将现行的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并存的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改为统一的一元化管理模式。同时推进与户口制度改革相配套的综合改革。
去年底,石嘴山市率先在宁夏出台了《石嘴山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办法》,开始实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同一标准、同一待遇的城乡养老保障一体化。根据该办法,凡具有石嘴山市户籍5年以上,无任何养老保险的、年满18周岁以上的城乡居民,均可参加城乡养老保障。石嘴山市劳动保障局副局长仇维祥介绍,目前这一养老保障制度实行的是“个人积累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缴费方式,这样既能保证参保人员的个人利益,也能兼顾社会整体利益,最大范围惠及了每一位城乡居民。
2.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探析 篇二
2008年3月,萍乡市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国务院振兴东北办联合下文确定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中,江西省仅萍乡市1家,中部仅萍乡和大冶2家。这是继比照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城市和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之后享受到的又一项国家政策,这一政策对萍乡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划时代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萍乡经济发展难得的新起点、新优势,也是难得的历史机遇。
(一)资源枯竭制约,必须加快城市经济转型。
萍乡市属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因煤而生,因煤而兴,素有“江南煤都”之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该市依托有利的资源优势不断发展钢铁、水泥、陶瓷、电力等产业,经济发展呈现高位增长,尤其是近十年连续保持10%以上增速。但经过上百年机械化大规模开采,萍乡市的煤炭资源不断减少,现有煤炭储量可开采年限最长不会超过20年。萍乡经济可持续发展受资源枯竭影响越来越严重,如果不加快城市经济转型,则可能停滞不前,甚至于出现衰退。
(二)缓解就业矛盾,必须加快城市经济转型。
资源型产业的衰退,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大量的企业亏损、破产,大批职工下岗、失业,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矛盾突出,影响社会安定。就以萍乡市煤炭系统为例,该系统在册职工15.94万人,其中下岗职工就有10万余人,10万多人没有就业,影响了10万多个家庭的收入,直接影响几十万人的生活质量。要建设活力、繁荣、和谐萍乡,就必须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努力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倡导全民创业,增强经济实力,扩大就业空间,维护群众根本利益。
(三)提升传统产业,必须加快城市经济转型。
萍乡市传统支柱产业中的钢铁、水泥、陶瓷等行业,一方面都是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行业,虽然近年来在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但环境污染状况依然严峻。另一方面这些行业普遍存在技术含量低、产业链条短、市场竞争力差等问题。因此,只有加快推进经济转型,促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经济发展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二、金融支持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
(一)金融资源配置矛盾突出。
当前萍乡市金融资源与经济资源的配置,存在一些突出矛盾,从而影响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信贷规模总量偏小。2008年萍乡市银行业各项贷款总量占全省贷款总量仅为2.97%,落后于毗邻的宜春(6.62%)、新余(4.18%)等城市。而经济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据测算,萍乡市整个转型所需资金初步预计高达501.6亿。随着经济转型的不断推进,资金供需的非一致性,将直接制约萍乡市经济的发展。二是融资渠道单一。萍乡市目前只有一家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融资,银行信贷资金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既增加了银行信贷风险,又增加了企业融资难度。三是金融创新能力不足。萍乡市金融机构较少,市场竞争力弱,业务垄断性强,造成金融产品少,创新动力不足,缺乏精品和亮点服务项目。业务品种和服务对象的同质化,导致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发生,增加了经营成本,制约了金融业自身的发展。
(二)产业与金融锁定恶性循环。
萍乡市具有典型的产业锁定特征,2008年,围绕煤炭的开发利用形成的煤炭采选、钢铁、陶瓷、水泥等资源型产业约占整个萍乡工业的57%。由于产业锁定,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始终面临着资源价格波动、其他地区产业替代和资源枯竭等多重系统性风险。对产业锁定的突破无疑离不开大规模的金融支持。但是,产业锁定也直接导致了金融锁定,即资源型城市的金融资源和服务向主导产业高度集中。截至2008年末,萍乡市全市贷款存量当中投放于资源产业的信贷资金达65.02亿元,占贷款总量的40.68%。这种金融锁定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与产业锁定相互依存的格局,并反过来加强产业锁定。具体表现是金融机构对主导产业、主导企业之外的产业和企业支持严重不足,导致其他产业、企业生存发展困难,最终导致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的情况很难改变。
(三)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有待加强。
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会形成吸引资金流入的洼地,相反,则可能成为资金流出的推动力量。从萍乡市的金融生态环境看,目前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司法环境欠佳,银行在依法维护金融债权方面处于弱势,往往在诉讼案件中赢了官司输了钱。比如今年某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一笔400万元不良个人经营贷款向法院起诉,法院拍卖借款人抵押资产所得600多万元,却将银行债权与其他债权人等同进行强制分配,银行不服上诉,并多次向地方政府反映情况,但没有结果,案件延压至今,银行债权迟迟得不到清偿,导致该行不良率大幅上升,总行直接给予个贷停牌,消费贷款业务停办。二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健全。目前人行征信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采集的信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还不能为银行信贷业务提供全面的信用信息服务。三是一些改制、破产企业逃废悬空银行债权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四是部分企业、个人恶意欠息、不归还贷款的行为仍然存在,给金融机构带来了大量的资产损失。
(四)弱势金融发展滞后。
当前,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弱势金融支持政策措施,但往往因以下三个因素导致政策效应大大减弱:一是金融改革的完全市场化导致弱势金融服务缺位。金融改革对原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以市场化为原则、以利润最大化为取向的商业化转轨。由于在改革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弱势金融的通盘性和复杂性,大幅度撤并了区县及县以下的分支机构网点,上收信贷管理权限,实行集约化经营,资金主要集中投放于大项目、大企业,对县城经济、“三农”、中小企业等支持还不足。二是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不足削弱了金融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力度。目前,涉农金融机构基本上局限于传统的存款、贷款和少量的结算业务,缺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需要的金融产品。比如国家最近推出的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政策,涉农金融机构就未及时跟进开发相应的信贷产品。三是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力度不够。据统计,2008年四家银行贷款投放量占全市信贷总量的83.16%,而四家银行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仅占全市发放该项贷款总量的14.87%。这种小额担保贷款市场份额与贷款总量的不协调,影响了小额担保贷款覆盖面的进一步扩大。四是国家支持和鼓励弱势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太少。目前,国家对金融机构发展弱势金融的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还不健全。
三、金融支持城市经济转型的对策
萍乡市作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要加快实现经济转型,金融业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需要及时跟进,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货币信贷政策。在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产业转型为突破点,以培育新的支柱产业为目标,以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为重点,充分发挥金融在经济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为萍乡市城市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一)努力做大金融总量,满足城市经济转型资金需求。
当前金融总量偏小是制约萍乡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加快城市经济转型必须把做大金融总量放在突出位置。因此,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拓展融资方式。一是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积极向各自的总行、省行、省联社争取多批项目,运用银团贷款、金融机构联合贷款、委托贷款等多种方式扩大贷款规模,加大对城市经济转型的支持力度;二是积极鼓励国内外商业银行在萍乡市设立分支机构,增加企业融资渠道,扩大经济转型外部资金来源;三是积极支持优质企业运用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和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四是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鼓励辖区内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为企业上市提供便利,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功能。
(二)努力突破金融锁定,着力调整信贷结构。
金融业要积极调整信贷结构,突出信贷支持重点,优化配置信贷增量,提高投资效率优化信贷投向,鼓励信贷资金优先进入辖内环境保护型、资源节约型、自主创新型行业和企业,促进萍乡市经济转型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科学发展道路:一是着力支持传统支柱产业技术升级换代改造,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提高经营效益。具体地说,就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创新,大力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以特色产业园区(基地)为平台,以萍钢、萍矿等大企业集团为主要依托,大力发展冶金、能源、陶瓷、花炮、建材、特种材料,建设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化工瓷、电瓷、花炮、建材、装备机械、新型材料生产基地。二是选准项目,大力培育医药、电子、光伏等接续替代产业,促进产业层次全面提升,努力实现萍乡市经济多元化发展。
(三)深化信用体系建设,为城市经济转型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始终抓住征信管理这个重点,积极推动统一征信平台建设,加强与工商、税务、质检、公安、司法等地方政府部门的合作,尽早实现企业纳税、质量、诉讼等各方面重要信息的整合,扩大系统信用信息的范围。二是大力推广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在政府行政管理、企业经济活动和个人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三是进一步完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各县区信用环境进行评估,促进地方信用环境的不断改善,引导资金流向,促进形成“资金洼地”效应。四是司法部门要维护银行债权,保障银行对贷款抵押物的优先受偿权;要加大对恶意逃债企业和个人的惩罚力度,最大限度地保护金融债权。五是努力构建新型的政、银、企关系,加强三者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为银企合作、银企双赢创造条件。
(四)大力发展弱势金融,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健发展。
当前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下,金融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弱势金融的重要性,适度增加对弱势产业、弱势群体的信贷支持,促进萍乡市经济和谐稳健发展。首先,完善中小企业贷款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银行机构中小企业贷款的专门机构,以及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授信、信贷营销、风险管理、考核激励等制度,科学合理地设定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权限,提高中小企业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比重。其次,完善农村金融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开发适合“三农”发展的信贷产品,强化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色农业、订单农业的信贷扶持,支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第三,大力发展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与再就业劳动保障部门、财政部门联动,支持中小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自主创业的扶持范围,实现增加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岗位与中小企业有效发展的良性互动。第四,建议国家出台相应鼓励政策,提高金融机构发展弱势金融的积极性,促使金融机构主动扶持弱势群体。
(五)加快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服务城市经济转型的功能。
城市经济转型需要金融多方位的支持,对金融服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金融部门要在充分防范风险的同时,积极探究金融创新方式、方法和品种,转换经营理念,进一步满足城市经济转型的多层次金融需求。一是创新金融管理制度。探索建立适应城市转型要求的金融管理制度和业务发展机制,按照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效率的原则,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合理简化审批程序,加快审批速度,提高企业融资效率;二是创新经营机制。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信贷营销理念,推行标准化工作流程,提供一揽子、一站式的服务;三是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开展应收账款、专利权质押、仓单质押、货权质押、保理、账户托管等业务,大力推广商业承兑汇票,为企业提供“量体裁衣”式的融资服务,满足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四是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在支付结算、外汇服务、财务管理、投资理财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服务。
摘要:金融如何支持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是当前亟需破解的难题。本文以萍乡市为例,在充分认识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剖析金融支持城市经济转型存在的主要障碍,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产业转型为突破口,以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为重点,充分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和作用,为城市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金融支撑的对策建议。
3.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探析 篇三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再就业;失业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依托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发展,对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研究员肖金成、王青云的共同调查发现,我国资源型城市共118座,总人口1.54亿人,占我国全部城市总数的18%。然而,随着开发资源的枯竭,主导产业衰退,持续替代产业尚未形成,导致失业下岗人员大量增加,并随之产生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再就业已成为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1.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界定
2008年3月17日,国务院公布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包括阜新、尹春、辽源、白山等。2009年3月,再次公布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包括枣庄、黄石、淮北、铜陵、铜川等。
关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界定,由于研究方法与分析角度不同,并未形成统一的意见。鲍文,李洁(2004)认为根据资源开发的程度,资源型城市可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衰竭期三个阶段,而处于衰竭期的资源型城市即资源枯竭型城市。姜春海(2006)则认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或者在现有探明可采储量条件下,以当前的采掘技术水平和开采能力,剩余资源可采储量最多只能维持5年开采的城市。
综上所述,我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在大规模开发中,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主要是废水、废气、废渣“三废”的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远大于一般城市。
第二,主导产业逐渐衰退,替代产业没有形成:
随着资源的枯竭,主导产业逐渐衰退直至停滞,持续替代产业或新兴产业又未能进行及时的培养和发展。以辽宁省阜新市为例,上世纪80年代,阜新的煤炭资源逐渐萎缩,原阜新矿务局先后报废露天矿2座,井工矿60对,累计报废煤炭设计能力1383万吨。到“九五”末,原阜新矿务局的煤炭年产量已由历史最高时的1600万吨降至800万吨左右[2]。
第三,失业人员大量增加:
由于资源枯竭,主导产业衰退,导致闭坑矿井显著增加,失业率大幅度上升,劳动力市场供需严重不平衡。以辽宁省阜新市为例,至2005年6月海州露天矿宣布关闭,合计有12.7万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率为6.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8个百分点,居全省之首[3]。
2.再就业问题现状
同非资源型城市相比,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矛盾越来越突出,存在人数日益增多、就业结构不合理,就业渠道狭窄,失业人员素质低下等状况。
2.1再就业人数总量性矛盾突出
资源枯竭引起矿山企业严重亏损,迫使其规模压缩,产量减少,甚至关闭破产,造成下岗失业人员急剧增加。据统计,近年来,中央先后下放的煤炭、有色和核工业铀矿山列入全国关闭破产计划项目的有122户(其中,煤炭70户、有色45户、核工业铀矿7户),涉及在职职工约60万人、离退休人员约42万人。截止到2002年3月,破产已终结或已进入破产程序的项目共有70户,涉及在职职工约35万人、离退休人员约28万人。
2.2再就业渠道狭窄,再就业率偏低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优先发展重工业和主要依靠资源型企业,大部分劳动人口集中在资源型产业。进入枯竭期后,资源型产业逐渐萎缩,同时替代产业尚未形成,导致劳动人口转移困难,再就业率偏低。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资源型城市的失业人口再就业率比非资源型城市的再就业率低了4.3个百分点,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失业人口再就业率仅为38.67%,比非资源型城市低了8.32个百分点[5]。
2.3再就业人员技能单一,观念守旧
相当部分的劳动人口集中在技术含量低的开采资源型产业,这些产业所要求的文化素质较低、劳动技能单一,以至于其他新兴产业难以吸纳这些下岗失业人员(主要是矿工),增加了再就业问题的解决难度。同时,有些下岗职工再就业观念守旧,仍然持有等着政府分配等错误的思想。
3.再就业障碍分析
从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再就业问题现状可见,解决再就业问题已经刻不容缓,然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会面临对劳动人口充分再就业造成障碍的多方面因素。
3.1产业结构单一
由于我国资源型城市对不可再生资源依赖性过高,产业结构严重失调: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工业,所占的比例较大,同时,第三产业发展落后,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远低于非资源型城市。据2003年第三级的劳动力市场统计,在全国上报的90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中,10座资源型城市第三产业用人需求为55152人,占57.8%;其他80座城市的第三产业用人需求为1713018人,所占比重为66.7%。可见,这种产业结构对失业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3.2资金投入不足
下岗职工的安置、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等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保证。然而,资金短缺是目前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的主要问题。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源国有企业,但随着资源枯竭企业实施关闭破产,经济效益下降甚至亏损扭亏无望,城市发展缓慢,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转型也不能完全依靠政府大规模的资金投资,再加上外部资金的匮乏,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约束和限制。
3.3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自辽宁省阜新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后,我国就加大了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比如,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2000年形成的中办和国办《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源枯竭矿山关闭破产工作的通知》、但是,这些扶持措施主要集中在优惠政策的提供,同时尚未形成统一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导致一系列问题,例如覆盖范围小、就业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未能及时得到就业援助、创业补助得不到适时的发放、失业保险体系薄弱等等。
3.4人才障碍
下岗失业人员劳动素质较为低下,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引起的劳动技能单一,难以向其它有竞争力的就业渠道转移,这种现象不利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再就业矛盾的缓解。
4.对策建议
鉴于以上目前在资源枯竭型城市中存在的再就业问题现状的分析,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再就业障碍,从政府、市场、劳动者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4.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政府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再就业问题的解决上起着促进、引导的作用,即通过政府的重点扶持,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为其走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道路创造条件。强调再就业问题的严重性;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多方面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和资源枯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企业,政府给予优惠政策、资金扶持;促进创造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对就业困难的下岗失业员工进行适当、有效的就业援助;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就业援助机制,使下岗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能得到保障。
4.2深化调整产业结构
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再就业问题,除了以上政府重点扶持的辅助性作用外,最根本的在于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就业。首先,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准确定位,寻找优势项目,走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道路。其次,发展持续替代产业。既能摆脱对可再生能源的过度依赖,促使产业机构从单一走向综合,又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缓解再就业矛盾。最后,积极鼓励民营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民营和中小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巨大,从而能创造较多的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再就业压力。
4.3重视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就业效应
FDI不仅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理念,而且对于缓解就业矛盾、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具有重要作用[6]。一是利用城市优势吸引外资。挖掘并利用本地区的工业基础优势、资源优势,吸引外资参与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二是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的力度,制定有利于投资的优惠政策,如对投资企业给以税收方面的优惠,简化手续等,为外资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优化引进外资的结构。注重引入劳动密集型FDI,同时兼顾资本、技术密集型外资项目,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6]。四是构建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
4.4加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技能培训
解决再就业问题,不能仅依靠政府和市场,对于下岗失业人员自身,也要发挥其作用。因此,要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技能培训。 第一,成立再就业服务中心,集中为劳动人口办理失业保险和再就业保障服务。第二,培养下岗人员自主择业的观念。通过再就业宣传、指导、培训等,鼓励他们摒弃过去靠政府安置就业的错误思想,转变观念,自觉提高劳动素质,使劳动技能多样化。第三,根据用人单位的不同要求进行培训。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需求是有差异性的,因此,在进行培训时,培训形式多种多样,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
5.结语
再就业对于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显著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作用。然而,再就业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政府的引导、市场的调节、劳动者自身的自助多方面的作用。[科]
【参考文献】
[1]贾庆,卜正学.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01).
[2]岳颂东.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问题刻不容缓.中国发展评论,2005,7(4):58-62.
[3]王志宏,朱云.资源枯竭城市下岗工人再就业障碍分析[J].资源产业,2004(02):48-50.
[4]贾世凤.资东北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03).
[5]吴要武,李朝鲜.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M].“十一五”规划战略研究.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1).
4.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探析 篇四
一、我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基本现状
(一)专班组建及时
1、组建了工作专班,2、落实了工作责任
3、启动了基础工作
(二)工作推动扎实
外出考察取经
(三)规划编制科学
聘请了专家学者进行规划编制
二、我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干部思想难转变资源枯竭城市转型
各级干部,包括领导干部普遍存在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就是争取国家项目,没有真正把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放在推进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思考。
(二)传统产业难转型
1、传统产业改造难、升级难。
2、培育新兴接续替代产业上找不到抓手
3、在生态、民生发展上难平衡
(三)体制机制难配套
1、转型办机构人员不固定,属临时机构
2、转型办经费不足,影响工作推动
3、从事转型工作人员缺乏相关工作经验。
三、我市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对策与建议
(一)转变观念,创新思路,促进干部群众思路转型。
1、营造浓厚氛围鼓励引导转型
2、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助推转型
3、优化政策软环境引领转型
4、专家“把脉会诊”科学规划转型
(二)项目带动,招商驱动,强力推进产业转型
1、打造产业转型的平台和载体
2、构建接续替代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
3、引进延伸产业链条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大企业
4、推进危水旅游业的二次创业
(三)政策引领,三级联动,不断深化机制转型
1、以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统领经济社会发展
2、构建助推转型强有力的工作机制
3、省市县联动,各部门互动,形成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合力
(四)民生为本,生态为先,和谐推进社会转型。
1、城乡一体推进新型城镇化
2、以人为本创新社会管理
5.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探析 篇五
——资源枯竭型城市玉门经济转型探索
2009-8-5
“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50年前铁人王进喜的这句豪言壮语激励着中国老一辈石油人舍命忘我地找油、采油,铁人故乡玉门的百姓们不曾想到,几十年后这种黑色的液体也会有采干用尽的一天。
2009年3月6日,国务院公布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甘肃省玉门市因为石油资源濒于枯竭被确定为44个城市之一。而这时距1939年玉门老君庙旁中国第一口油井出油正好70年。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开采之后,玉门油田正在走向采油的尽头。
2009年7月,记者借玉门市召开经济转型研讨会之机,走访了这座位于大西北的内陆石油城市,目睹了它在绝境中挣扎、求索的艰难历程。
废墟上的摇篮
昔日因油而建、因油而荣的玉门市,正在遭受着油竭之痛。
7月30日下午5点,玉门市旧市区。位于市政中心的黑色铁人塑像在晚霞中依然雄伟,但他脚下的城市却格外冷清。走在城区主干道上,记者只能看到寥寥的留守居民。道路两旁鳞次栉比的小商铺、发廊、饭店多数已经关张,尚在营业的门面前也只零星地坐着几个留守居民。一栋栋并不算旧的居民住宅早已人去楼空,小区前一行行整齐列队的白杨树因为过久无人料理已经枯死。
“老城内只有两条公交线路!”市区一位留守老人说,因为人太少,公交车都是招手即停。
“往常这个时间那儿是城里最热闹的地方。”老人指着祁连宾馆旁大门紧锁的文化宫告诉记者,以前连酒泉市的人都驱车80多千米到这里找乐子。
不同于今日的落寞,历史上的玉门可谓功勋卓著。一个被中国石油界广为传颂的说法是,玉门作为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是当之无愧的“共和国石油长子”、“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数十年来,玉门先后向克拉玛依、大庆、胜利等20多个油田和上海、兰州等炼油厂以及北京、西安石油学院等兄弟单位输送石油人才近12万名,支援各类石油设备4000多台(套)。玉门市市长雒兴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玉门在历史上担负着中国石油工业的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科学研究院和出产品、出技术、出人才、出经验‘三大四出’的重任。”
然而随着玉门油田的枯竭、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的工业重心向外转移,这座石油老城正在变成“废墟上的摇篮”。而这一切都源于当地经济对油田的过度依赖。
1958年,玉门市从玉门镇迁入78千米开外的老君庙油矿区,逐油建城。围绕为油田服务的宗旨,玉门市建立了“局市合一”的管理体制:石油管理局管理油田的生产生活,市政府管理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
市政体制如此,经济体系也是如此。
雒市长说,玉门市的百货公司、烟酒公司、食品公司、化工厂、水泥厂、养殖场等大多都是依托油田而建,这个经济体系直接解决了当地3万余人的就业问题,当时玉门市的居民城市化率达70%,远远高于周边城市。一项数据显示,2002年玉门市工业总产值74.62亿元,其中,玉门油田分公司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93%。
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当地石油资源的逐步枯竭,玉门工业重心开始向外迁移。先后有2.5万名油田职工及其家属近6万人迁往吐哈油田或酒泉市等地。油田生活区开始迁走的2002年前后,玉门市围绕油田服务的53家地方支柱企业陆续亏损、破产,导致玉门市区70%的人员下岗。2003年,玉门油田“下山工程”正式实施,玉门市区人口由原来的11万人锐减至3万人。与此同时,4000余名大专学历以上人才流失,个体工商户也陆续歇业。“3000多个体工商户一两年间不翼而飞,2003年直接流失税收3000多万元,占当时年财政收入的1/4强。”雒市长说,“油田职工的分流及搬迁,造成城市人口大规模减少,经济总量陡然降低,依赖石油企业运行的地方经济体系和财税体系受到严重冲击。”怎么办?往哪发展?成了摆在玉门市委市政府面前的最大难题。
绝境打出转型牌
在全国118个资源型城市中,以搬迁这种方式实施转型,玉门是第一个。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雒市长说。石油资源的衰竭惊醒了玉门人,石油人急了,玉门市急了,企业和地方开始各寻出路。
2003年,玉门市开始实施市政府驻地迁址工程,时隔45年之后又把家搬回了玉门镇。“玉门市的迁址,直接原因是石油开采濒于枯竭,但深层次的原因也不少。”雒市长说。随着时代的发展,玉门市的地理位置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玉门老市区地处山坡,平均海拔2500米,居民出行都需汽车代步,交通成本高。老址远离所辖乡镇及交通主干线,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行政管理费用大、成本高,难以发挥对全市经济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但市区迁址也意味着玉门市之前依附的工业体系不复存在,必须建立新的工业体系。
发展风力发电,成为玉门市工业转型打出的第一张牌。“玉门市位于祁连山脉之间,有着‘两山夹一谷’的地理优势,境内可开发利用的风力资源蕴藏量达2000万千瓦以上,易于大规模开发。”据玉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韩虎介绍,1996年甘肃省第一座试验风电场——洁源风电场开工建设,并于次年成功并网发电。2005年又引进外资建立了大唐低窝铺风电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如今玉门戈壁荒漠上已耸立风机335座,装机总容量达31万千瓦,累计发电约9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创利税1亿元。
风电之外,玉门市也在尝试着发展其他工业,水电是重点开发的项目之一。截至2008年底,玉门市在境内昌马总干渠上建成阶梯小水电站20座,装机容量11.26万千瓦,解决了600多人的就业问题。
据雒市长介绍,为了避免重蹈资源型城市“因油而兴、因油而衰”的覆辙,摆脱石油资源枯竭后地方工业严重衰退的宿命,玉门正在努力突破以前石油工业一枝独秀的旧模式,建立多业并举的地方工业新体系。立足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玉门在做大做强石化产业的同时,将继续发展壮大以风电水电、农产品深加工、矿产品冶炼、建筑建材为主导的接续工业产业。同时以玉门拓璞公司、绿峰酒花等为代表的一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正在带动玉门成为全国重要的啤酒原料基地,其中啤酒花年产量达2万多吨,占全国的1/3。
绝境中的转型给玉门带来了活力和效益。通过转型,玉门市财政收入由2003年的不足
1.2亿元增长到了2008年的2.53亿元。
化工仍将担大任?
虽然风电、农产品深加工等工业体系的建立使玉门实现了15%的年财政收入增长,但雒市长仍不愿放弃石油化工这个曾经的支柱产业。
“我们要继续改造和扩大传统的石化产业,依托玉门油田的人才、技术和设备优势,在稳定油田现有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争取实施石油炼化扩容,石油商业储备库、煤化工等重点项目,力争石油炼化能力达到500万吨以上。”据雒市长的讲述,经过重组和技术改造,玉门炼化、同福化工等企业的规模已经扩大,传统的石化产业正逐渐呈现新的生机。
“如果石化扩容、煤化工等项目能够上马,玉门市将实现35%的财政收入年增长。”雒市长说。
“玉门炼化总厂基础设施配套好,建成的原油和成品油管道与西油东输主管道相连,具备大规模扩炼的优势和条件。”据韩虎介绍,玉门炼化总厂的硬件设施具备扩容的基础。玉门市的这一思路,在业内也引起了关注。
“玉门现有的250万吨炼化能力在业内已经接近淘汰边缘,想要持续发展,扩容是必须的选择!”一位业内专家对玉门石化产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他指出,玉门油田自身的后备储量不足1000万吨,且开发难度逐年加大,只能靠外油输入满足扩容需要,这就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
除了石油炼化能力扩容,煤化工也成为玉门经济发展规划中努力争取的项目。兰州航天石化工程公司总经理杜世家认为,玉门是建设煤化工基地较为理想的区域,具有发展煤化工的多重优势:一是煤炭资源有保障。玉门是兰新铁路新疆到甘肃的第一承接地,可就近优先利用新疆煤炭资源。等规划建设的嘉策铁路建成后,该市还可利用蒙古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煤化工产业。二是水电资源充裕。玉门境内有疏勒河、小昌马河、白杨河、石油河等四条地表河流,年径流量11.4亿立方米,完全可满足煤化工产业用水。同时该市风电、水电、火电装机容量目前达68万千瓦,随着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光伏发电和煤电基地的建设发展,预计2015年全市发电量总装机容量将突破500万千瓦,完全可供500万吨煤电化工产业年用电量15万千瓦时的用电需求。三是玉门环境容量大。地域开阔,多为未利用的戈壁荒漠,周边人口稀少,有多个区域可供建设煤化工项目。
但也有专家指出,作为内陆降水量有限的城市,玉门地表径流水资源应适度使用。煤化工属高耗水产业,煤制甲醇每吨的耗水量为10~15吨,而年产l0万吨的二甲醚项目一天就需要8000吨水。如果发展煤化工,当地的农业和生活用水将受到很大威胁。专家建议玉门在争取炼油扩容项目的基础上发挥特种油品炼制的特长,发展下游精细化工。
6.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探析 篇六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重建与金融支持问题探析
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和历史背景,决定了生态环境重建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大意义.生态重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西部地区经济落后,资金短缺成为西部生态环境重建的“瓶颈”.针对西部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金融组织投入、资本市场培育、区域间经济补偿机制和私人环境资本运营等方面的金融支持对策建议.
作 者:王信 罗剑朝 WANG Xin LUO Jian-chao 作者单位:王信,WANG Xin(集美大学,财经学院,福建,厦门,361021)罗剑朝,LUO Jian-chao(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刊 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6(3) 分类号:F832.1 关键词:西部地区 生态环境 金融支持7.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探析 篇七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资源枯竭, 以及引发的经济等一系列问题, 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经济的振兴、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大系统, 强调的是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综合性, 力求做到经济、社会、环境、人口、资源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经济应该是经济发展的生态代价和社会成本最低的经济。[1]因此, 构建客观、科学、完善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科学评价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进程和成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点
资源枯竭型城市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 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群, 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2) 传统工业仍左右着城市的经济命脉, 但其优势地位已逐渐丧失。 (3) 国有老企业负债率普遍较高, 投资能力严重不足, 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结构问题依然突出, 区域经济活力不够。 (4) 因资源开采时间长, 引起地表大面积沉陷,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5) 资源日益枯竭引起城市就业压力较大, 社会保障负担重。
二、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的研究, 需遵循可持续发展的一般要求, 同时要充分考虑该类城市的特点。客观、全面、科学地评价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 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 科学性原则。
[2]指标体系的建立应符合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 指标选取应符合统计规范, 数据来源稳定。
(二) 层次性和整体完备性原则。
各指标之间具有层次性和不重复性, 且要求所选的各个指标都能够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 可操作性原则。
即应选择具有较强的可测性、可比性的指标。
(四) 动态性和协调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协调的过程。指标要根据资源枯竭型城市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来设计, 体现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趋势。
(五) 针对性和可比性原则。
整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选择那些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指标, 且数据的选取和计算要采取统一口径, 使其具有可比性。
三、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模型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对可持续发展的进程进行监控和预测, 对实施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即需要建立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来评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一) 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建立一套具有导向性和综合性的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需了解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即在了解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有关基础理论后, 在指标体系构建基本原则的指导下, 运用综合法、分析法等指标体系的初选方法围绕总目标对指标进行初选;初选结果有误差甚至错误的可能, 因此需对指标体系优化处理, 从而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 它们之间相互关联而不可分割。生态持续是基础, 经济持续是核心, 社会持续是目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基础, 使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3]因此,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指标体系可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五大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变化趋势及系统间的协调状态考虑。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4,5,6]如表1所示。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各子系统的各可持续发展指标可列示如下:
1.可持续性的人口方面。
反映人口数量的指标 (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人口数量、人口密度) ;反映人口素质的指标 (平均受教育水平、平均预期寿命) ;反映社会保障的指标 (医疗保障水平、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 ;反映生活水平的指标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居住面积、恩格尔系数) 。其中, 恩格尔系数是食物支出金额与总支出金额的比率, 它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 是反比例系数。
2.可持续性的经济方面。
反映经济规模的指标 (人均GDP、GDP年增长率) ;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 (资金利税率、全员劳动生产率) , 其中的资金利税率这个指标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反映产业结构的指标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 ;反映对外经济联系的指标 (进出口贸易产值比重、实际利用外资总额) 。
3.可持续性的社会方面。
反映基础设施的指标 (交通密度、人均供电量、百户拥有个人电脑数) , 其中的交通密度这个指标是利用交通线路长度与区域面积的比值, 它反映一个地区交通线路发展水平及其对经济与社会发展保证程度的一种指标;反映社会结构的指标 (城镇化水平) ;反映科教水平的指标 (科研经费占GDP比重、教育经费占GDP比重) 。
4.可持续性的资源方面。
反映存有资源的指标 (资源保有储量、资源人均占有量) ;反映利用资源的指标 (资源开发利用率、资源储采比例) 。
5.可持续性的生态环境方面。
反映环境污染治理的指标 (环保与治理投资占GDP比重、废水废气处理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反映生态建设的指标 (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城市水资源质量) 。其中, 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这个指标反映了城市的绿化水平。
四、结语
通过对资源枯竭城市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阐述, 了解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 要不断地调整、重组和优化经济系统的功能结构, 增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确保经济发展在生态环境的承受力允许范围内满足当代人发展和后代人发展的需要。[7]因而,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评估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进程和效果有重大意义。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涉及多个领域, 所以其评价指标体系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魏同.矿区可持续发展程度的评价方法 (待续) [J].煤, 1999, 5:1~3
[2].韩兆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计测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厦门大学, 2000:87
[3].长江中上游与中国中西部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组.长江中上游与中国中西部可持续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4
[4].庄严.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 2006:26
[5].王菲.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庆, 2006, 12
[6].杨泓清, 李万享, 赵鹏大.矿业权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J].中国矿业, 1999, 8 (5)
8.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恢复治理 篇八
2010年,湖南省耒阳市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全面展开,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参与其中,为全省资源型枯竭城市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树立了典型,提供了学习借鉴的参照。
深入实地调查地质环境问题
湖南省耒阳市是典型的以采煤为主的资源型工矿城市,为湖南省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通过几十年高强度的开采,该市的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煤炭及相关产业的产值逐年下降。同时,在长期的采矿过程中也产生了环境污染、城市基础设施老化、生态破坏等问题。2009年,湖南省耒阳市进入第二批国家资源型枯竭城市名单行列。
2010年6月,耒阳市人民政府委托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编制了《湖南省耒阳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实施方案》,迈出了耒阳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第一步。
自接受委托以来,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地质环境所不仅充分收集利用以往的调查与评估报告,还多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耒阳市的的每一个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了实地勘查,收集了矿区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水文、矿业地质等多方面的资料,对耒阳市的矿山地质环境有了准确而全面的了解。
“耒阳市煤矿数量众多,采煤的时间也比较长久,很多采矿的方法及技术比较落后,另外,加上一些非法采矿行为,因此,积累的地质环境方面的矛盾繁多且复杂。”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地质环境所负责人介绍到。
经过调查,目前矿区已经勘查清楚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地面沉陷问题。这是国内矿区地质灾害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也是耒阳市矿山地质环境整治工程中的重要方向。耒阳市的煤矿区开采时间已久,大多在中浅部采煤,环保意识较差,且由于一些煤矿的地质构造方面的缘故,稳固性较差,因此,很多矿区地面出现塌陷区,造成多户居民房屋不同程度受损。2011年重点治理的以新生煤矿区为代表的六大矿区因为采煤造成的地面塌陷面积累计高达七八百万平方米。二是废渣问题。以红卫煤矿区阳塘村为例,据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地质环境所调查数据显示,该地的一个废渣堆占用旱地面积达到60000平方米,浪费了土地资源。另外,矿区很多的废渣堆没有采取保护措施,存在失稳隐患,遭遇暴雨时极易引发废渣流危及下方农田与村民房屋安全。废渣堆的存在也污染了矿区内的水质,阻塞了河道。
此外,采煤也引发了一些新生煤矿区等地方的山体滑坡,威胁到当地的交通、农田及居民房屋安全。采矿引发的地面塌陷还使得农田的灌溉渠道受到不同程度的破损,影响农田灌溉用水。
科学规划治理工程
2011年,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地质环境所通过成功竞标成为工程测量、勘查与设计的四家单位之一。随后,该院完成该项目的治理工程设计方案,推进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进展。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是一项牵涉面广、投资大、技术要求较高的工程,涉及到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土壤学等多种学科理论。此外,由于各矿区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有所不同,因此,必须从整体上进行科学规划。
在对矿区地质环境问题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地质环境所立足于“考虑长远、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统筹安排、规范管理”的原则,优先突出关系“民生”的地质环境问题,追求安全、经济、实效,以保障矿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设计治理方案时,根据不同矿区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分布状况,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手段与治理方式。例如,2011年耒阳市新生煤矿区等六个矿区的地质环境治理内容尽管大体相同,但仍有一些差异。因此,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矿区的环境现状以及周边居民的心理诉求。
在工程实施方面,以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为主,以矿山地质环境一般治理区为辅,将规模较大的矿山单独作为一项治理工程,若干小型矿山组成群采区整合成一项治理工程。这充分体现了湖南省国土资源地质环境所设计规范方案的科学性。
治理方案设计充分考虑综合效益
耒阳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是响应国家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工程,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地质环境所在设计治理方案时,充分考虑了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百姓生活、农业生产的等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根据制定的《湖南省耒阳市2011年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年度实施方案》,推进耒阳市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不仅可以消除存在或潜在的地质灾害,减少对当地村民生命财产的危害,还能增加就业机会近4000人次,有效解决矿区企业多年来所承受的农赔负担以及工农矛盾冲突,为湖南省甚至全国建设“绿色矿区”、“安全矿山”提供示范作用,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
在矿区的生态环境方面,地质环境所计划开展实施地面沉陷区治理、山体滑坡治理、废渣堆治理、沟渠渗漏治理等工程,力图降低矿区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对周边村民的生命财产的保护,减轻废渣堆对水质的污染,保证村民生产灌溉与生活用水问题,使资源利用与环境建设协调发展。根据数据统计,2011年,湖南省国土资源地质环境所对新生煤矿等六个煤矿区地面塌陷的治理面积超过800万平方米。
9.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探析 篇九
转移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预[2012]305号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
为规范转移支付资金管理,特制定《2012年中央对地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2012年中央对地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管理办法
财政部
二O一二年六月十四日
附件:
2012年中央对地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管理办法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精神,经国务院批准,中央财政设立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
第二条(补助范围)中央对地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的补助对象为:经国务院批准的各批次资源枯竭城市,以及参照执行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政策的城市。
第三条(补助期限)纳入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范围的市(县、区)第一轮补助期限为4年;4年后,根据国务院有关部门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情况的评价结果,转型没有成功的市县继续延期5年;转型成功的市县按照上一年补助基数分3年给予退坡补助,补助比例分别为75%、50%和25%。
第四条(分配原则)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资金分配遵循以下原则:
(一)客观公正。选取影响资源枯竭城市财政运行的客观因素,采用统一规范的方式进行分配。
(二)公开透明。转移支付测算过程和分配结果公开透明。
(三)分类补助。体现资源枯竭市、县、区的类别差异。
第五条(分配办法)中央对地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按以下公式分配:
该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额 =定额补助 + 因素补助
其中:
1、定额补助分为县级、市辖区、参照执行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政策的城市三个档次,补助金额根据预算安排情况确定。
2、因素补助=人均补助额×各市县非农人口(市辖区采用总人口)×人均财力系数×困难程度系数×成本差异系数×资源枯竭程度系数×资源类型系数
其中:
(1)人均补助额=按因素法分配的转移支付总额÷(各市县的非农人口数+各市辖区的总人口数)
(2)人均财力系数,根据各地区财力总额和人口总数分市、县、区分别确定。
(3)困难程度系数和成本差异系数,参照当年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办法测算。
(4)资源枯竭程度系数,参照可利用资源储量占累计查明储量的比重分档确定。
(5)资源类型系数,分林木资源和煤炭等其他资源两类。其中,林木资源类系数为80%、煤炭等其他资源类系数为100%。
参照执行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政策的城市暂不享受因素补助。
第六条(省级分配)中央对地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到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财政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省对下转移支付办法,但补助范围不得超出本办法明确的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范围,对下分配总额不得低于中央财政下达的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额。
第七条(资金使用)中央对地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为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资源枯竭城市应将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解决本地因资源开发产生的历史遗留问题,重点用于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以及支持因工矿区治理等非市场因素进行的企业搬迁改造。
第八条(资金监管)各省财政部门应强化对辖区内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资金监督管理,参照《资源枯竭城市绩效评价暂行办法》(财预[2011]441号)有关规定,加强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
10.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探析 篇十
合川区通过建设农民工创业示范园、搭建创业实训平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农民、大学生、下岗失业人员、退伍军人等各类人员实现全民创业,扎实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
据了解,该区自3月开展国家西部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区工作以来,独立设置了草街农民创业示范园作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的平台,示范园以制造业、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导向,建成集生产、商贸、研发、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民创业示范园。力争到,入住企业1000户左右,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8万人,规划区总人口10万人,实现年产值200亿元以上。
据介绍,该区积极搭建创业实训平台,促进大学生创业,在建博城、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和移通学院、涉外商贸学院建立创业就业孵化基地4个,今年预计将新增2个,800多名高校学生参加自主创业,50多个企业已经成功注册微型企业,年度生产总值超过400万元。大力开展“泛海扬帆-重庆大学生创业行动”,资助创立2个创业项目,落实补贴7万元。支持111名高校毕业生创办微型企业111家,落实补贴332万元。举办创业大赛营造创业氛围,合川区人力社保局、团区委、区就业局等单位共同组织举办合川区“诚信杯”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吸引了606名高校大学生以工业制造、创意文化、综合服务、文体综合四大类的创业设计作品参赛。
11.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探析 篇十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人类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的过程中,工业化虽然提高了人类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和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导致大量土地转变为工业用地。随着新技术经济和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未来3D打印技术的逐步普及,这将对传统工业带来根本性的影响,致使传统工业产业发生结构性调整、产业转移、破产等,大量工业用地将被废弃(derelict)、闲置(vacant)或利用程度不高(under-used)。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大多数城市伴随资源经济的兴衰而兴衰,当资源进入枯竭期后,以资源型经济为主的企业出现“关、停、并、转”等情况,致使大量的工业用地成为工业废弃地。在此背景下,对工业废弃地的更新利用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而言,工业废弃地的更新利用更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69个城市(县、区)被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县、区),这些城市整体的共同特征表现为:一是资源累计采出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资源开发进入后期阶段;二是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职工收入普遍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水平;三是产业结构单一,即城市主要以资源经济为主体,产业效益下降,替代产业尚未形成。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基础尚较薄弱,城市化进程加速,不能像地广人稀的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以让其自生自灭或者直接放弃。恰恰相反,我国资源枯竭城市必须使其继续发展,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问题,更是关乎国家和谐发展的社会大问题。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工业废弃地是城市危机的主要载体,给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诸多负面效应: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破坏环境景观和城市设施、大量占用土地资源、造成环境污染、产生生态退化、诱发地质灾害等;但工业废弃地也具有独特的再利用优势,如丰富的土地资源储备、独特的工业文化背景等,加之资源枯竭型城市拥有大量富余的低成本劳动力资源,这些条件可以转化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复兴的积极因素。
对工业废弃地的更新利用,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复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对工业废弃地的更新利用,首先应搞清楚工业废弃地的内在因素:按占地面积,工业废弃地有占地几公顷的工厂到几十平方千米的资源采掘场;按工业类别,可分为原料采掘场、加工厂以及为原料和工业服务的运输、仓储、废物填埋和处理场地等废弃地;按区位关系,可分为地处城市、郊区和旷野等工业废弃地;按文化价值的大小,可分为工业文化遗产、工业遗迹和工业遗留等工业废弃地;按土地的污染程度,可分为重度、中度、轻度污染的工业废弃地等。
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具有综合性强、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效应强、投入产出高等独有的产业优势。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复兴应充分利用旅游业的优势,以旅游作为城市复兴的切入点,广泛地发展和培育与旅游相关联的产业。就工业废弃地的更新利用而言,应从旅游视角更新利用,以其为载体,在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配套发展旅游业,其主要的更新利用模式如下:
“第一产业+旅游”模式,主要以占地面积大、地处旷野、文化价值不高、土地污染重的工业废弃地为基础,以生态修复为主导发展第一产业,培育发展农、林、牧、渔等用途。在生态复垦的过程中,同期建设旅游观光和休闲设施,在农业和林业种植中应充分结合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如以“大地艺术”方式进行种植,使其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性和观赏性,形成旅游观光的亮点产品;发展牧业和渔业,应充分考虑观赏性和参与性,并深度开发系列相关的餐饮、娱乐等旅游项目。这样,工业废弃地更新利用中不仅在第一产业方面能带来切实的收益,同时在旅游业发展中也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第二产业+旅游”模式,主要以占地面积不太大、地处城市或郊区、文化价值不太高、土地污染不重的工业废弃地为基础,延伸原有产业链、发展新型替代产业等。在发展工业的时候,同时开发工业旅游,并推出相关旅游纪念品,形成产业效益的叠加。
“第三产业+旅游”模式,主要以占地面积小、地处城市、文化价值较高、土地污染不重的工业废弃地为基础,发展文化创意园,如北京“798艺术区”和“成都东区音乐公园”的模式;打造后工业景观公园,如“中山岐江公园”模式;开发旅游房地产和发展工业文化遗产旅游等,多模式发展休闲和观光旅游,使工业废弃地能直接或间接地产生旅游经济效益。
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废弃地更新利用的过程中应以旅游为视角,并以自身的特点和现状为依托,充分结合旅游业进行高水准的后工业化再利用,使其形成产业复合效应,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并实现城市的统一和协调发展,加速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复苏和转型。
12.资源型城市与资源枯竭型城市 篇十二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制造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资源型城市即城市的生产和发展与资源开发有密切关系。根据资源开采与城市形成的先后顺序, 资源型城市的形成有两种模式, 一种为“先矿后城式”, 即城市完全是因为资源开采而出现的, 如大庆、金昌、攀枝花、克拉玛依等;另一种为“先城后矿式”, 即在资源开发之前已有城市存在, 资源的开发加快了城市的发展, 如大同、邯郸等。
2013年12月3日, 国务院正式发布《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2013—2020年) 》, 首次界定了262个“资源型城市”, 它们将作为维护能源资源安全的保障地、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战场。
资源枯竭型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 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也有专家称此类型之资源型城市为“资源衰退型城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问题是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突出问题, 例如德国鲁尔矿区和法国洛林矿区。中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由国务院进行发布,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等单位评定。2008年、2009年、2012年, 中国分三批确定了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 (县、区) 。
资源型城市的四种类型
为应对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资源开发处于不同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不尽相同的局面, 遵循分类指导、特色发展的原则, 根据资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 《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2013—2020年) 》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类型。
成长型资源开发处于上升阶段、资源保障潜力大、经济社会发展后劲足的城市, 是我国能源资源的供给和后备基地。
成熟型资源开发处于稳定阶段、资源保障能力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 是现阶段我国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的核心区。
衰退型资源趋于枯竭、经济发展滞后、民生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大的城市, 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难点地区。
13.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探析 篇十三
崔玲 鲁振满
中共中央已连续十一年发布一号文件,聚焦 “三农”问题。今年的一号文件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重点工作,而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引擎,既发挥着科技开发、示范辐射作用,也担负着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历史重任。金融业应把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信贷支农的重要抓手,以强有力的信贷服务助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蓬勃发展。
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农业的弱质产业性质决定了投资回报的低收益和长期性,加之农业园区无法人地位等因素,导致金融支持差异化,影响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效益和速度。
(一)国有大银行区域定位差异较大,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需求。从功能定位上看,金融机构体系在城乡之间布局失衡,金融机构网点设置、人员、信贷资源配置等都向大中城市集中。而在县域分布单一,部分县只有农信社、农行和邮行等机构。经济相对落后地区金融资源配置不足,加上商业银行授权授信管理制约,欠发达地区国有商业银行除县级农行有小额农户贷款、低风险贷款的审批权限外,其它保留的县域分支机构基本上不具有信贷发放的审批权,对农业园区的信贷支持处于“空白”期。
(二)支农信贷产品功能欠缺,难以满足园区资金需求新变化。由于农业园区的资金需求正向大额化、长期化、抵押担保方式多元化转变,小额信贷等支农产品(000061,股吧)已不能满足园区发展要求。农村信用社虽然在房屋、土地、林权、水面等方面开办了抵押业务,仍然存在两个不适应,一是贷款期限不适应农业园区生产需要。当前贷款主要以短期贷款为主,对农民的房屋、土地流转、林权抵押贷款一般为1年,对企业贷款一般不超过3年,而当前园区龙头企业主要贷款用途在新建、扩大种养规模、大型农业新型机械设备购置等方面,投入资金收益周期长,需要长期贷款予以匹配。二是贷款额度受限,不适应产业发展资金需求。在建农业产业园区前期投入普遍较大,一般资金需求在1000万元以上,而按照银监会贷款集中度风险控制的监管要求,农信社机构单户贷款比例不能超过资本金的20%,500万元以上大额贷款占各项贷款比例不超10%。受资本金制约,部分联社发放500万元以上大额贷款受到限制,对农业园区资金支持有限。
(三)农村“三权”抵押贷款仍停留在局部试点,尚未全面推行。一是法律障碍未彻底消除,风险仍然存在。《担保法》规定耕地、宅基地等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允许抵押,如出现风险,银行维权时仍可能面临法律风险。二是“三权”流转市场缺失,农村土地和农村居民房屋、林权没有交易平台,贷款出现风险难以变现。三是“三权”资产专业评估机构少,市(县)级几乎没有中介评估机构,制约了金融机构贷款抵押业务的开办。
(四)农业园区无独立法人地位,难以符合信贷准入门槛。农业产业园区依附于龙头企业,没有独立的经济实体法人地位,没有独立的园区财务管理,银行现行的信贷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都不能直接和农业园区进行对接。农业园区的法人主体问题无法满足银行信贷准入审查的基本要求,目前的这种现代农业园区模式无法成为金融机构扶持的主体,信贷准入难。另一方面,农业园区建设融资的综合成本高。如在申请贷款时,金融机构要求对提供的抵押物进行评估、确认、登记,中间手续麻烦,环节较多,耗费的时间精力比较大,增加了贷款人的负担。
(五)农业保险(放心保)缺乏,难以规避信贷资金风险。农业生产面临着自然灾害、市场价格波动、储存运输不当等多种风险,商业保险不愿介入,使得园区抗拒风险能力弱,风险转嫁能力低。
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建议 资金短缺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长期问题,破除金融供给障碍,增强金融支农能力尤为重要。
(一)建立商业银行支农长效机制,引导资金回流农村市场。特别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要积极转变观念、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打通支持“三农”渠道。一是机构人员下沉,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化需求,在金融需求旺盛,金融服务不足的县域延伸分支机构,拓展农村市场。二是下放信贷审批权限,赋予与基层分支机构业务发展能力相适应相匹配的信贷审批权限,促使信贷支农有所作为,改变“抽水机”现状。三是建立资金回流机制,强制规定金融机构必须将在县域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用于当地的信贷投放,引导县域资金回流农村。
(二)完善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增加信贷资金供给渠道。进一步加强支农金融体系建设,培育市场主体,建立竞争有序的农村市场。一是加强各涉农机构间的合作,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如农业发展银行或邮储银行等资金充裕的大型金融机构按照市场运作的原则,将贷款批发给资金来源有限、规模小的农村小额贷款机构或农村信用社,切实增加流入农业园区的信贷资金总量。二是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农村金融。积极放开市场准入支持社会资本参与设立新型农村机构入股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探索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不同治理结构的金融市场主体,更好地服务“三农”。三是组建农业产业担保公司,可采取政府扶持,市场运作方式,以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大户为主体组建股份制担保公司,开展担保服务,化解信贷风险。
(三)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绩效。一是继续扩大农村抵押物担保范围,总结经验,扩大推广面,解决农业产业园抵押担保瓶颈问题。二是结合实际,开发信贷产品,如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期货定价+倍贷+定单,支持现代农业增信融资。三是科学设定贷款额度、利率、期限等要素,建立与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相适应的决策流程和审批流程,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四)加大土地流转市场建设力度,丰富信贷抵押担保内涵。土地流转是改变农村经营模式的重要环节,没有成熟的土地流转市场,就没有农业经济结构的根本转变。一是扩大可用于抵押的土地经营权范围。通过转包、流转、入股等形式获取土地经营权用于贷款抵押。二是将土地经营权上附着的龙头企业投资形成的农业基础设施纳入信贷抵押物范围。三是明确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中涉及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规定,从法律上保护龙头企业的投资权益,为农业园区的规模化建设夯实基础。
(五)强化龙头企业自身管理,满足银行信贷准入条件。一是加强制度设计,尽快实现园区工商登记注册,具备法人资格。二是要建立健全以农业产业园区为核算主体的财务体系,全面综合反映园区经营、盈利、现金流情况,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详实可靠的财务依据。三是引进专业营销人才,通过寻找战略合作联盟、专业销售协会、发展农产品超市连锁经营、网络营销等手段建立稳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稳定农产品销售量和销售价格,减少市场风险。四是加大农产品深加工程度,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六)提高农业保险服务水平,有效规避信贷资产风险。通过扩大对农业生产的保险服务,增加农业投保险种和保障范围,广泛开展农产品产供销各环节保
14.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分析 篇十四
【摘要】文章站在旅游产业金融支持的角度上,对云南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展开了实证分析。通过对1991-2011年的数据检验,一方面,文章认为云南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之间具有协整关系,金融支持是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目前还是云南旅游业的一种主要渠道。另一方面,文章认为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充分运用产业内在要素的投入,同时,从融资模式来看,间接融资依旧在发挥主要的作用,属于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云南 旅游产业 金融支持 协整关系
长期以来,旅游产业作为云南省的特色产业,正在迅速突起,旅游产业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本文的研究将针对以往文献中的不足之处,从金融支持对云南旅游产业的拉动作用来展开分析,在分析云南旅游产业金融支持现状的基础上,希望对未来的实践提出一些有益的想法。
一、文献回顾
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导向,国内有众多学者对旅游业的金融支持展开了大量地研究。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由于我国旅游产业目前尚处于快速成长期,各地在旅游业发展上投资冲动强烈。鉴于本文研究的地域性,文献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归纳:一方面,多数文献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特点,主要论述影响旅游产业金融支持存在融资问题,并探讨如何充分运用金融支持促进产业繁荣发展的有效措施。例如,胡永政,胡庆龙(2007)认为我国旅游业发展存在一个金融支持乏力的“规模瓶颈”[1]。叶春明,赵宇华(2009)认为我国旅游金融支撑存在政府投资、银行信贷投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旅游市场投资效率、金融服务产品开发等多方面的问题[2]。郑才林,林明恒,胡峰(2009)提出了金融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措施,他们认为海南需要创建更具活力的金融体制机制,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创造良好金融环境[3]。饶文津(2010)通过实证的角度认为江西旅游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之间存在相关性,探讨了金融支持江西旅游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4]。中国人民银行南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10)以武夷山旅游经济区为研究基础样本,就当前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对地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金融如何助推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如何加强两岸合作等问题展开讨论[5]。那铭洋(2012)认为旅游产业由于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导致相关发展面临大量问题。寻找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模式,必须抛开传统的放贷模式,在金融创新中寻找增长点[6]。
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文献从云南的角度论述金融支持对当地旅游产业产生的作用,并且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郑云波,沈鹏飞(2008)通过分析迪庆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找出了当地旅游业发展与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金融支持与旅游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观点[7]。中国人民银行丽江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12)以云南丽江金融支持旅游文化产业为例,认为当地应当拓宽完善旅游文化产业筹融资渠道,推动创新和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信贷支持方式,着力构建文化旅游产业融资配套服务体系[8]。
从以往的研究来看,金融支持对旅游产业产生的作用,大都是集中于商业性金融支持、金融总量支持和政策性金融支持等方面。现有文献对旅游产业金融支持研究日趋增多,但是,对云南旅游产业金融支持的研究却相对有限,对云南特色旅游产业金融支持的研究仅限于简单描述,并没有从云南旅游业金融支持的理论与实际承接模式进行分析,特别是实证研究的数量较为有限。
二、云南旅游产业金融工程支持的现状
近年来,云南旅游业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从图1中可以看出,1990年,云南旅游总收入为5.87亿元,而到了2011年,旅游总收入为1300.3亿元,这个数字比1990年增加了221.45倍。2011年,云南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395.4万人次,同比增长20.1%;旅游外汇收入16.1亿美元,同比增长21.5%;接待国内旅游者1.63亿人次,同比增长1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95.7亿元,同比增长30.4%;旅游业总收入1300.3亿元,同比增长29.7%。①
可见,“七彩云南、旅游天堂”呈现姹紫嫣红的喜人景象。进入“十二五”规划以来,为了实现云南旅游业“二次创业”的思路,云南旅游产业正在不断推进“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了让云南旅游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买进,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这是提升旅游项目吸引力、拓展云南旅游市场的关键。
但是,就云南当前的旅游产业金融支持模式现状而言,一方面,云南省的金融机构依旧是工、农、中、建的这四大银行占有重要地位,保险业务发展不平衡,旅游产业中并没有很好利用证券行业来提供金融支持。另一方面,关于云南省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基本上是存款、贷款和某些中间业务,资源开发整合不够(何树红,刘玉清,2011)[9],金融业对旅游产业的支持比较乏力。
三、云南旅游业金融支持的实证分析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旅游产业的发展,会为金融业的创新带来新的挑战;另外,金融支持模式的多样化也必定会促进旅游产业的升级。本文试图分析云南旅游产业与金融市场之间的关系,建立旅游产业发展与金融市场的模型。在实证分析中,为了比较的一致性,采用了旅游总收入来衡量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程度,金融深化比率来表示金融规模地增长情况。结合云南的实际情况,本文运用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之和与GDP的比值来反映云南金融资产的配置状况。本文运用模型(1)来表示旅游产业发展和金融市场发展的长期数量关系。
Tourismt=α1+β1Financet+μt(1)
Tourismt表示旅游总收入,Financet表示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α1表示常数,β1表示金融市场发展对云南旅游产业的影响程度,μt代表随机误差项。在这部分实证分析中,模型(1)中的所有数据均是云南省的数据,来自于1991-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以及《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一)平稳性分析
本文对时间序列进行分析之前,需要判断数据的平稳性,在这里,本文运用Eviews6.0来对所有变量展开ADF检验,当然,为了避免出现异方差性,在对所有变量取了对数之后,再进行实证分析。
从表1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对于模型(1)中的所有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而言,其一阶的差分序列ADF检验值均小于5%的临界值,说明各个样本序列存在明显的1阶单整现象,也标明云南省1991~2011年的旅游产业发展和金融市场两个时间序列表现出突出的非平稳特征,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分析中,需要展开协整分析。在以上验证旅游产业发展程度和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均为之后,本文需要继续检验这些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的现象,这样,本文打算运用方法来进行讨论。
(二)旅游业发展和金融市场深化的长期数量关系
1.旅游业发展和金融市场深化之间的协整检验。首先对模型(1)进行回归,可以得到表2的结果:
从表2回归的结果中,可以发现,模型(1)的常数项和对于被解释变量呈现出明显地显著影响,其参数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值。从回归系数来看,系数均为正数,同时,系数值较大,金融市场深化对旅游业发展的回归系数为6.167308;说明每当金融市场深化1%,旅游业的收入就会提高6.167308%。另外,靠近于2,而的值较大,达到了0.922375,说明回归模型的解释能力是非常好的。
接下来,本文在保留上述回归残差序列之后,展开,其结果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残差序列是平稳的,也就意味着云南省金融市场深化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协整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
2.旅游业发展和金融市场深化程度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误差修正模型是一种特定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其基本思想是在确定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之后,来证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它是协整分析的一个延伸内容。本文的误差修正结果如下:
从表4分析的结果中,可以发现,变量的符号与其长期均衡的符号表现为一致性,而值也没有问题,其误差修正系数为负号,说明符合反向修正机制。而对于模型的显著性而言,短期内金融市场的深化程度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而滞后一期的旅游业发展和金融市场深化程度对本期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却是显著的。从影响系数来看,滞后一期的旅游业发展规模每增加1%,本期旅游业发展可以显著的提升0.526284%;而滞后一期的金融市场深化程度对本期旅游业发展却存在阻碍作用。此外,由于短期调整系数都不显著,这说明金融市场深化与长期均衡值的偏差的修正效果不好。另外,回归的值较低,标明模型实际值与拟合值的效果不佳。
3.旅游业发展和金融市场深化程度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在格兰杰因果检验中,如何确定因果关系检验中的滞后期数是一个关键的内容。一般而言,滞后期数量的多少会对因果性判断带来直接的影响,在这里,本文打算运用赤池信息准则(AIC)来做出判断。
根据表5中计算结果,滞后期数量应当确定为4阶。
从表5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旅游业发展不是金融市场深化的格兰杰原因,而金融市场深化却是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对于云南的旅游业发展而言,云南当地金融市场的变化明显领先于本地旅游业市场的改变,这和前文模型(1)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云南本地金融市场深化可以显著的提升云南旅游业的发展程度。
四、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从长期来看,云南省金融市场深化程度与旅游总收入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的关系,并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但是,短期而言,金融支持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可见,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和金融深化之间具有协整关系,也就是说,从长远来看它们应该具有均衡关系。
同时,本文还得出金融支持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的结论,这些都说明金融资产规模地扩大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强助推力之一。但是,关注云南旅游业的深度发展,必须重视金融对旅游产业的支持,为了更好的支持旅游产业的发展,本文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关注的:
第一,云南需要建立具有相对独立而又与国家金融发展和云南省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协调关系的金融组织体系。这样,可以很好的对云南省旅游产业提供“支持”,做到最好的给实体经济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就是最优的。从金融支持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部分云南旅游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发展势头较好,金融业对于以丽江为代表的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王智勇,赵越,2007)[10]。但是,从云南整体的状况来看,旅游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布局较为分散,产业竞争力不强,旅游企业资产组合中有形资产少、无形资产多,缺乏可供用作银行贷款担保的固定资产,且旅游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中介机构发展滞后。
第二,云南的金融业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必须体现在推动产业内相关企业融资模式和融资结构的优化,做好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金融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云南旅游产业也可以从创新发展的角度,积极做好旅游文化市场营销,提出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品牌设计和推广创新、强化区域整合营销创新等创新策略(何池康,2010)[11]。
15.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探析 篇十五
关键词:政府职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
1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概况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以资源开发为主要经济结构,并且资源开发已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 以上的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是指资源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以及重新选择主导产业,由过去单纯依靠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产业转向其他产业,逐渐摆脱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实现本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1]。在转型中伴随着对生态环境的修复、劳动力的转移等,并导致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改革。2008年、 2009年、2011年,国家分三批确定了全国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 ( 县、区) ,共有23个省区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 ( 县、 区)[2]。中央财政累计下达转移支付资金303亿元,其中2011年资金135亿元,为资源枯竭城市增强公共保障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优化、社会改善、环境治理的成效备受政府及学者的关注。
2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
2.1政府职能定位不明确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 政府与社会之间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清。一方面,政府取代了市场、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的作用,没有给市场、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留有发挥一定作用的空间。例如,政府用行政手段保护地方经济,采取行政手段垄断地方市场,限制市场的自由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应做的事情没有做好,例如政府对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不合理。
2.2政府历史欠账问题多
根据新公共管理理论,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市场主体、 社会主体、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这就要求政府提供服务领域广。[2]资源枯竭型城市政府面对贫困群体服务、老龄人口服务、流动人口服务、农村公共服务、就业服务等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失现象。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社会保障支出比例高,财力极为有限,下岗职工比重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
2.3政府行政管理方式落后
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影响了生产要素、生活资料的正常流动,行政效率低下,行政能力弱化,依法行政不统一、行政信息透明度不高,一些行政机关滥用职权,把行政权力当做是寻租手段,这些腐败现象严重妨碍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3]。
2.4政策缺乏可预见性和连续性
资源枯竭型城市政府由于信息掌握不足,在制定政策时缺乏可预见性,导致政策不连续,确定的重大目标难以实现,出现低水平、粗加工、重复项目。[5]有些市场主体受政策影响盲目投资,没有达到预想效果便会撤资,许多工程开展一半就终止。
3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政府职能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经济职能、社会职能成为政府履行职能的重点。对于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由于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等历史欠账过多,资源型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例较大,且非资源型产业的发展不具有较强的内生动力,城市功能不健全,资源型企业社会负担重竞争力弱。 因此,关系国家宏观经济结构优化、资源保障、环境压力等多重功效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政府应处于主导作用,承担重要角色。
3.1政府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发起者和推动者
就我国中央政府而言,对枯竭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做了大量工作,例如,国务院颁发了 《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先后公布了三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地方政府也是转型的启动者和重要推动者,在城市资源枯竭、矿山关闭、企业停工和转产、职工失业、环境治理等问题出现时,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3.2政府是枯竭资源型城市转型战略的统筹者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应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定基调,做出关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基础性、战略性的决策,颁布实施转型战略及发展意见。各试点城市应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 在城市转型中,政府扮演着发起者和战略制定者的角色。
3.3政府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规划的制定者
我国中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规划政策,各试点政府紧跟中央指示制定当地的转型规划,将转型规划为 “五大转型”,即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文化转型、生态转型、机制转型,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规划方案。同时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请示,寻求政策支持
3. 4政府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资金保障者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涉及内容繁杂,资金需求庞大,而地方财力不足,必须依赖外部资金支持,中央和省级财政应加大对资源枯竭城市的一般性和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我国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均享受了中央财政给予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国家发改委设立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充分吸纳就业、 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专项,累积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4亿元[4]。
3.5政府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利益的协调者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涉及多方面利益,转型的过程也是协调利益的过程。政府是公共利益的维护者、代表者,一方面,作为企业的所有者,政府部门要追求经济效益和利润; 另一方面,作为公共权力的拥有者,政府要促进公益并保护公众作为公民和消费者的权益。
4基于政府角色定位的转型成效预期
4.1政企、政事、政社关系协调发展
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 《加强政府建设推进管理创新》 中指出: 政企分开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恰当的政府角色定位可使经济职能针对市场行为的盲目性、短期性、微观性等弱点进行宏观调控,以法律和行政手段建立起规范的市场秩序, 可使社会力量共办社会事业; 理顺政社关系,向市场放权,发挥社会的自我组织功能,使企业在市场中得到应有的服务,避免盲目性,规避风险,政府也能从琐事中解脱出来[5]。
4.2政府的宏观调控更加显著,微观管理更为灵活
资源枯竭型城市政府发掘城市自发的、可持续的发展动力,从整体上围绕经济发展平衡,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引导城市经济发展方向,并以产业政策调整城市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增强市场监管职能,规范政府活动空间,弱化政府对企事业单位、市场组织、社会组织的微观管理,使微观管理更加灵活。
4.3合理配置政府系统内部职能
正确的政府角色定位,可促进政府系统内部配置的合理化,解决 “条块分割”问题。根据管理职能与管理幅度相一致的原则和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原则,合理划分政府机构各平行职能之间的权责关系,解决内部协作分工问题。
4.4政府应变能力提高
资源枯竭型城市政府回应来自社会新的挑战,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制定相应的对策,而不是用僵化的、固定的模式回应新的挑战。例如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做产业规划时,根据经济形式和宏观政策的变化进行调整,以适应产业变革。
4.5政府政绩观更加理性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归根到底是 “民心工程”,以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判断政绩的尺度。通过正确的政府角色定位,政府既与上级又与群众保持一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
5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政府职能的发展趋势
5.1由高度集中管制转向公共服务
长期以来,资源枯竭型城市受计划经济影响,采取高度集中管理模式,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资源枯竭型城市政府必须改变 “重管理、轻服务”、“重行政控制、轻公共治理”的现状, 为广大群众、企业提供更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5.2由单一型管理转向综合型管理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或地方的政府,通常以 “一矿独大”的发展理念,偏重将资金、人力、物资投入到某一资源产业,造成城市发展不均衡。需要政府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协调好多方利益,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大职能,进行多层次、宽领域的政府管理。
5.3由不计成本转向降低政府行政运营成本
政府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指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酬、有关办公费用等; 间接成本指政府因政府运行、政府制度而产生的成本。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政府行政管理成本高昂、行政审批程序烦琐,机构臃肿导致各部门互相推诿,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增加政府成本,必须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运营成本。
5.4由追求财富增长转向重视民生
GDP不是万能的,但没有GDP也是不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民生问题更为凸显,政府必须将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居住条件、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稳定,促进资源型城市和谐转型。
参考文献
[1]赵连荣.国土资源管理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余际从,雷涯邻,赵连荣,等.资源型地区矿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年度报告——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效果评价报告[R].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1.
[3]刘蔚.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启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6-57.
[4]杨华.资源型城市政府在转型中的职能确立[J].经济研究,2006(6):59-60.
16.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探析 篇十六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国函〔2008〕123号)精神,探索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加快长株潭城市群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特制定以下意见:
一、支持长株潭城市群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重要意义。贯彻落实国务院战略部署,支持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加快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是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改革探索,对提升长株潭城市群综合经济实力,把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引领区、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群,率先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节能降耗减排,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快构建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能循环,少排放、可持续的工业发展模式,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优势特色制造业为支柱、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使长株潭城市群成为湖南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三)发展目标。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完善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绿色增长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全国的现代装备制造基地、高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中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发展典型示范区,实现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并形成长株潭与周边岳阳、衡阳、常德、益阳、娄底等市协调发展的产业一体化格局。支持湖南省提出的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目标,到2015年,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发展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资源配置效率较高的空间布局;工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达到15%以上;万元GDP能耗比2009年下降1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09年下降2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比2009年提高5个百分点;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两化”融合走在全国前列。
二、支持长株潭城市群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重点
(一)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减排
1.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钢铁、有色、机械、石化、建材、轻工等传统产业力度,促进初级产品向精深加工产品转变,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低技术含量产品向高技术含量产品转变,推进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重点技改项目,在项目核准备案、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国家重大专项资金安排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2.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制定产业技术创新规划,引导推动行业、企业技术创新。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国家、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建设工作。加强对产学研工作的指导,鼓励支持部属院校和科研机构与长株潭城市群企业对接和合作。促进实施科技重大专项、重大产业化示范工程等科研计划,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3.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强对工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政策指导,强化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加大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支持力度,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促进重点节能减排技术和高效节能环保产品的推广应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支持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加大对长株潭城市群重大节能、节水、节材项目以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恢复等示范工程的资金支持。积极支持长株潭城市群企业开展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
4.切实加强质量和标准化管理。鼓励支持制定工业产品质量规划。支持推进质量认证、标准研制和新产品鉴定,推进工业产品标准的贯彻实施。鼓励长株潭城市群企业积极采用先进产品标准和质量标准,加强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促进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标准水平,支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品牌示范企业。支持开展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将长株潭城市群列为全国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示范区。
5.积极发展低碳技术和产业。支持开展低碳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试点,积极促进利用低碳技术对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大力扶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装备、新能源汽车、节能空调等重点产品,促进低碳技术运用和低碳产业发展。
(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风电装备、输变电装备等优势装备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节能环保、航空等新兴装备产业,着力发展通用化工装备、冶金有色矿山装备、轻纺行业机械装备等特色装备产业。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将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国家大型装备制造业项目布局备选基地、轨道交通装备基地和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引导支持国内外大型装备企业与长株潭企业联合重组。
2.改造升级原材料工业。支持钢铁深加工、有色金属深加工、石油化工、盐卤化工、高档玻璃及深加工和建筑卫生陶瓷等原材料行业改造提升,推动资源型产业向精深加工发展。鼓励推动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企业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提升原材料行业竞争力。提升行业技术装备水平,支持行业装备向自动化、信息化、清洁化发展。
3.优化提升消费品工业。支持对纺织服装、食品、造纸、家电、卷烟、烟花爆竹、陶瓷等传统优势产业实施提质升级,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档次和水平。促进纺织服装和苎麻产业发展,支持长株潭城市群打造中西部地区服装生产基地和家纺产品生产基地,做优做大株洲女裤生产基地。
4.做强电子信息产业。支持长沙、星沙、九华、田心等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支持完善长沙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服务外包基地、移动电子商务产业园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湖南发展壮大太阳能光伏产业、软件产业、消费类整机产品等产业集群,培育移动电子商务、信息网络等产业。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等优先支持长株潭城市群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项目建设。
5.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指导规划编制,支持湖南加快培育和发展先进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在长株潭城市群内组织开展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试点,引导制造企业运用物流供应链管理技术,实施流程再造,整合、分离、外包物流业务,实行专业化运作,降低制造业物流成本。
(三)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1.支持发展产业集群。按照布局合理、特点鲜明、用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积极推动产业集群建设,重点支持长沙工程机械、长沙电子信息及新材料、长沙汽车及零部件、长沙(湘潭)精细化工、株洲(湘潭)轨道交通装备、株洲铅锌硬质合金及深加工、湘潭宽厚板、岳阳石油化工、岳阳粮油食品加工、娄底薄板加工等产业集群建设。
2.支持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积极支持长沙经开区工程机械和株洲高新区轨道交通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支持长株潭城市群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钢铁深加工、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工业园区积极创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支持湖南国家移动电子商务试点示范省建设。在规划布局、技术改造资金支持等方面,对示范基地予以重点指导和支持。支持湖南省开展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
3.引导支持承接产业转移。按照“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支持长株潭城市群通过要素互换、合作兴办园区、企业联合协作等形式主动承接国际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提高承接产业转移能力。
4.促进中小企业集约发展。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推动小企业创建。引导中小企业积极与大企业进行战略合作,推动专业化配套生产。在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上,按照资金使用方向,对长株潭城市群中小企业给予重点支持。支持长株潭城市群加快建设担保和再担保体系,在融资平台建设、税收优惠、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等方面予以支持,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开展担保业务。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在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区和特色产业园区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创业和发展提供服务。
(四)促进“两化”深度融合,推动军民结合产业发展
1.支持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三大电信运营商进一步加大长株潭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网络设施,促进网络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现长株潭三地本地网升位并网并统一长途区号,推进电信网络技术升级换代。支持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成为全国通信发展的先导区,加快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宽带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等建设和应用部署,大力培育面向宽带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服务消费。积极推动长株潭城市群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现农村信息通信网络全覆盖,大力开发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完善和丰富涉农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建设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促进宽带应用在电子政务、医疗卫生、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等领域的普及。支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开展“三网融合”试点,加速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信息一体化建设。加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保障信息网络和信息内容安全。
2.促进“两化”融合。支持指导长株潭城市群研究制定推进“两化”融合行动计划,支持长株潭城市群申请列入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着力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推进企业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完善、推广各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开展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工作。组
织实施一批消费品工业“两化”融合示范工程项目,创建一批国家级消费品工业企业“两化”融合中心。支持长株潭城市群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区域内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支持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提升区域内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
3.加快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发展。支持发展核能利用、航空、航天、汽车及零部件、光电信息、特种材料等军民结合优势产业,加快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支持引导重大军民两用技术转化和推广应用。支持长沙航空工业园、株洲航空产业园、湖南航天科技城、长沙光电信息产业园、长沙特种材料工业园等湖南省域特色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建设。
三、加强工作指导,支持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先行先试
(一)加强规划指导。加强对湖南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指导。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行业规划及专项规划的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安排上,充分考虑长株潭城市群优势和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指导编制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完善技术改造、自主创新、节能降耗减排、淘汰落后、循环经济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二)支持先行先试。加强部省合作,按照国函〔2008〕123号文件要求,探索“两型”社会建设和新型工业化发展良性互动的新模式和新机制。支持长株潭城市群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在产业优化、技术改造、科技创新、淘汰落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减排、军民融合等方面先行先试,做好部省间衔接互动,推进试点示范。
(三)指导运行监控。指导湖南开展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支持湖南省完善企业直报系统和网络体系建设。支持湖南加强运行监测协调联动和多渠道发布运行监测信息。加强对湖南工业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指导,支持湖南开展工业产品应急保障区域联动试点。加强对湖南有色金属储备的指导和支持,推动开展大用户直购电试点工作。
(四)支持人才培养。支持建立湖南工业人才培训基地,重点支持开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航天、“两化”融合等领域人才培养,培养产业实用人才,积极引导支持中小企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支持湖南发展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推动部属高等院校与湖南企业开展职教合作。支持组织企业家考察学习培训,提升湖南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探析】推荐阅读:
松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调查与建议06-25
资源枯竭型11-09
如何应对资源枯竭09-16
亲情是永不枯竭的河高一作文07-09
爱国情是永不枯竭的河作文06-14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路径探析09-23
毛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讲稿11-18
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调查报告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