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学史名词解释(共5篇)
1.中国语言学史名词解释 篇一
改土归流:就是废除土司制度,改行与内地府州县相同的行政管理制度,官员改由朝廷任免选拔流官充任而废除世袭制。
征辟制度:君主直接选拔人才称之为“征”,主要长官直接任用属吏称之为“辟”,这也是古代长期实行的一种用人制度
丁忧:即遵照礼法的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应担任官职,居家守墓以申孝思,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上计制度:秦汉时地方守、相向朝廷申报一岁治状的制度。这一制度随着集权制加强而形成(百度百科)
官僚政治:(特点)以科层组织形式分配权力和责任
充分依靠成文的法规及档案
文官制度,即择优录取,领取俸禄,据能力,功绩和年资升迁罢免 酋帮制:(特点)地位永久的统治者
集中化的权力
一批官员
分层化的社会
分封制:西周灭亡,推行“封建”制度,所谓封建就是“封诸侯,建藩卫”。分封的目的在于建立以天子宗族为主干,天子勋戚为辅冀的政治体系,以期利用宗亲关系来维护天子的正统地位
宗法制:所谓“宗”,就是人们对共同祖先的崇拜,进而成为具有血缘关系的宗族体系。是由原始的父系家长制血缘关系组织质变和扩大而形成的制度
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百科)
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就是所谓的嫡长继承制 郡县制:县出现于春秋前期,郡出现于春秋末年
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秦汉。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百科)禅让制:中国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指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百科)
世袭制: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这种传承主要有“家长”的传承,诸侯国的传承(百科)
年号:历代帝王纪元所确立的名号
庙号:皇帝死后被封的称号,用以祭祀及表明在太庙里的位置。
谥号:是人死后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价褒贬给予的称号
尊号:皇帝已经是最高的尊号,但是高居皇位的统治者并不以此为满足,他们希望获得更尊贵的推崇,而皇帝底下的官僚们,处于本省利益的动机,便在适当的时机顺应皇帝的欲望,公开的进行吹捧,使皇帝的名号又增加新的内容,那就是尊号,也称为徽号。
议政王大臣:是努尔哈赤以费英东、额亦都、何和理、扈尔汗、费古扬等开过重臣为五大臣,让他们与诸贝勒一起参决政务的制度,“凡军国重务皆命赞决焉”。
军机处:是参与议政、负责传达皇命、职责办理和监督机密文书运转的御前机要办公中枢,是近在帝扉的、由皇帝 直接统领的行政总汇机构。
军机处不设衙门,不颁发关防,不能以军机处的名义独立发文和直接指挥各级军政部门,一切重要文件均应以“军机大臣奉上谕”、“军机大臣寄信”等形式下达。因此,军机处只是一个力求准确贯彻皇帝意图的御前机要处
票拟:也叫票旨、条旨,对于来自全国各方面的奏章,在呈递皇帝批示之前,先由内阁学士
“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
胥吏:又叫吏胥,是官府中专门办理文书的低级行政人员。胥吏既不同于官,也有别与普通百姓,在隋唐以后,逐步称为一个官与民之间的独特阶级
乡绅:是官僚在离职、退休、居乡,或者还没有当官以前的称呼,在唐宋以后逐渐形成一个社会阶级。
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三公分别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西汉末年改为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东汉则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九卿其实并不是九个,而是泛指政府各部门的主要官员。九卿包括:太常、宗正、光禄勋、卫尉、太仆、大鸿胪、典属国、廷尉、执金吾、大司农、少府、水衡都尉、将作大将、司隶校尉、皇后三卿、太子太傅。
三省六部制:其中三省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包括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建立三省六部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丞相权力。(百科)察举制:即经过考察后进行推荐,是在先秦乡里荐举选士制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发展,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取士制度。具体做法:任用“贤有识鉴”的官员,担任本籍州郡的大小“中正”,由他们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来评定人才等级,然后由小中正上报大中正核查,大中正再上报司徒核实,再交尚书吏部使用。
科举制:科举制度是在推荐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标准的选拔制度。考满:三年初考,六年再考,九年统考,分为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进行升降。重在奖励。是明代针对每一位任职到一定期限的官员进行的一般性考核。主要是考核官员的从政资历和政绩。办法是三年一考,三考为满,考满之日,由有关部门量其功过,分成上、中、下三等,依此为据决定其升降去留。(百度百科)
京察大计:吏部考核京官的一种制度,明清实行三年一考,九年考满。(百度百科,书)《法经》: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它的制定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李悝。(百度百科)
幕友制度:幕友是军政长官聘请的助手参谋,幕友制度属于私人聘请,不用申报中央,不享受国家的等级待遇,依靠的是官员个人支付的“束修”、“馆谷”、和委托信任。
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是中国明代中后叶,一项赋役方面的重要改革。主要是指总括一县之赋役,悉并为一条。(百度百科)
乡里制度:在县之下设乡、里、聚或连、闾等基层组织。
风闻言事:仅凭一些未经核实的迹象即可弹劾,不必承担诬告责任,目的是通过监察官以广收信息和清除反侧,利用监察人员的言论和弹劾权给官僚贵族不时敲警钟。
终养制度:允许官员因父母或祖父母年老,请假回家侍养奉亲的制度。
官职位:官、职一体,不存在独立于职位的官阶。“以事为中心”,等级随职而定而非随人走。管品位:官阶是个人品级,标志个人地位、资格、报酬。官阶与职位分离,可官大职小、官小职大。
2.农史名词琐谈 篇二
山药原名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D.batatas),是一种多年生的缠绕藤本植物,食用部分是薯蓣的地下肉质块茎。名字最初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其上多草薯蓣。”后来由于受避讳的影响而名为山药。唐代的第十一代皇帝是代宗李豫,因“蓣”“豫”同音,为避李豫讳,改薯蓣为薯药。至宋朝嘉祐八年四月,英宗(赵曙)即位,又由于“薯”“曙”同音,为了避讳,人们又将薯药改称为山药。宋•高承《事物纪源》卷十:“山药,即本草所谓薯蓣者也。唐避代宗嫌名(按:唐代宗名豫),故民间呼薯药。至宋朝嘉祐八年四月,英宗即位,人避嫌讳,(按:宋英宗名曙)遂改曰山药,自此全失其本称矣。”由此可见,山药之名完全是古代避讳制度的产物。
农业上所用的某些名词,由于涉及当时君主或所尊者的名字,因而受到了避讳的影响,这种现象早在汉代已经出现。汉高皇后姓吕名雉,按避讳制度,雉必须避讳,代名野鸡。《史记•封禅书》:“野鸡夜雊。”注:“雉也,吕后名雉,改雉为野鸡。”原文应是“雉夜雊”,因为避讳,而改成了“野鸡夜雊”。现行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惊蜇”,在《左传•桓公五年》中作“启蜇”,为了避汉景帝刘启讳,刘安在《淮南子》中将“启蜇”改作了“惊蜇”。
汉代以后,这种因避讳而改名称的事屡屡发生。十六国时,石勒建后赵国称帝,事物中凡与他名字相同的,都得避讳。据宋•高承《事物纪源》卷十记载,因避讳而改名的作物有罗勒:“兰香,本名罗勒,后赵石勒以罗勒犯己名,改为兰香,至今以为名也。”还有诃梨勒:“本出南海诸番国,胡人谓之诃梨勒,后赵时避石勒名,改曰诃子,故今犹云然也。”石勒本人是羯人,羯在古代统称为胡人。石勒又讳胡,凡带胡字的都得避讳,例如胡荽:“石勒改曰香荽。”据《植物名实图考》卷四引陈藏器谓:黄瓜本名胡瓜,“石勒讳胡改名”。
唐代又将讳名发展到讳姓,唐王朝是李家的天下,因鲤和李同音,唐代公然规定不准吃鲤,不准叫鲤鱼,只准称“赤鯶公”。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十七:“国朝律,取得鲤鱼即宜放,仍不得吃,号赤鯶公,卖者杖六十,言鲤为李也。”武后时,武则天编了一部农书叫《兆民本业》,由于要避唐太宗李世民讳,书名便改成了《兆人本业》。
唐代末年,军阀割据,各自称王称霸。钱镠占江南,杨行密据扬州,因为是土皇帝,也照例推行避讳制度,一些农作物因而亦被改名。《野客丛书》九:“钱王讳镠,以石榴为金樱 ”,又说“杨行密据扬州,扬人呼蜜为蜂糖”。称金樱是为了避镠,称蜂糖是为了避密。
古代的封建宗法避讳制度在农业生产上并没有产生什么直接的影响,但对物名造成了混乱,给人们在识别农业名物时带来了很多麻烦和不便。
二 关于玉米的名称问题
玉米原产于美洲大陆,当地称为麦兹(maize)。明代中叶传入中国以后[注:一般认为,玉米是16世纪中期引入中国的,其所据为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甘肃《平凉府志》,梁家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第485页。但据笔者所见,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由御医刘文泰编纂的药典《本草品汇精要》中在说到薏苡仁时,插有一副玉米图,画的是一株玉米植株,顶有雄穗,株干叶间从上到下画有三个果穗,同现在见到的玉米完全一样,估计那时玉米还未取名,因为长的形态和薏苡相似,故将它收在薏苡图中。可见玉米在16世纪初已传入中国,要比嘉靖三十九年《平凉府志》早半个世纪。但此事还需充分论证,目前尚难断定。以明代中叶传入中国说比较稳妥。],一开始并不叫玉米,最初的名字据嘉靖三十四年河南《巩县志》记载叫玉麦,嘉靖三十九年甘肃《平凉府志》记载叫番麦,又叫西天麦。万历六年(1578)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玉蜀黍之名。崇祯元年(1628)徐光启《农政全书》中玉米之名才见记载,书中说:“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黍,盖亦从他方得种。”可见玉米是一个后出的作物名称。后来因为用得多了,才成为通用的名字。
随着玉米的传播,各地又根据自己对玉米的认识,取了许多名字。咸金山《从方志记载看玉米在我国的传播》中统计有99个,郭松义在《玉米、番薯在中国传播中的一些问题》一文中统计有133个,其异名数量之多,是中国其他农作物中所少有的。这些异名,大多是当地百姓比照已有作物而取的名字(有的是同名异写),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麦、黍、秫、粱、粟、穄、芦、米、谷、豆等,如下:
1.麦类:御麦、玉麦、番麦、西天麦、黍麦、戎麦、包麦、苞麦、番大麦、红须麦、夷麦、西番麦、玉林麦
2.黍类:玉蜀黍、玉黍、玉稻黍、金稻黍、玉大黍、玉糜黍、大蜀黍、番黍,玉芦黍、蜀黍
3.秫类:秫、玉蜀秫、玉秫秫、秫秫、玉秫、大秫秫
4.粱类:玉膏粱、玉高粱、大高粱、玉粱、御高粱、独膏粱
5.粟类:珍珠粟、鸡头粟、观音粟、苞粟、天方粟、珍珠芦粟、饭包粟、鸡豆粟、荷包粟、乳粟、遇粟、意粟、芦粟、罂粟(和做鸦片的罂粟异物同名)、高粟、金豆子粟、鹿角粟 、包胎粟
6.穄类:玉芦穄、芦穄、秫穄、球穄、珠穄
7.芦类:苞芦、腰芦、苞萝
8.米类:珍珠米、玉米、包米、包儿米、棒米、六角米、鹿角米、御米、巴尔米、番米、包梁米、丈谷米、芋米、棒子米、观音米、子米、包子米、包粒米、老芋米
9.豆类:番豆、金豆、玉豆、玉芦豆
10.谷类:包谷、苞谷、舜王谷、六谷、西番谷
11.其他:玉茭茭、玉榴、玉子、戎菽、玉籽、粟包、稖子、玉露、玉蜀、玉穟、腰边豹、苞果、包菽、包罗、棒子、棒椎、芦蜀、榜子、棒槌、苽、稷、包苽
不过这些不同的名称,并不是随便起的,大多有一定的含义,例如:
包谷:民国《茌平县志》卷九:“实有黄白红三色,密排成行以青叶包之,故名包谷。”
苞芦:光绪《海宁县志》卷二:“苞芦,茎叶如芦,穗外有包,故名。”
棒子:民国《德县志》卷十三:“玉蜀黍,形如捶布棒,名为棒子。”光绪《临朐县志》卷八:“俗呼棒捶,以形似名。”河北《迁安县志》物产:“土人以其形似棒,呼曰棒子。”
玉蜀黍:民国《莱阳县志》卷二之六:“玉蜀黍,秫之别种,以种来自蜀,其洁如玉,故名。”
玉秫秫、玉茭茭:山西《寿阳县志》卷一:“玉秫秫,茎叶似秫秫,为实大而有光泽似玉故名。一名玉茭茭,盖秫声之转,而字之僞。”
玉榴:河南《光山县志约稿》物产志:“玉榴,谓子密如榴也。”
六谷:《镇海县志》卷三十八:“御麦,俗呼六谷,土人谓五谷之外又一谷也。”民国《象山县志》卷十二:“案,谷当作陆谷,言其大也,亦言陆地之谷也。”
玉蜀秫:民国《桂平县志》卷十九:“玉蜀黍当作玉蜀秫,黍、秫声近而义异。”
珍珠粟:道光《新昆两县志》卷八物产:“实累累如珠,故名珍珠粟。”
玉米的名称多而杂,初看往往使人摸不着头脑,但细细琢磨,仍有规律可循。
三 秥稻考
明清时期南方的地方志中,不少府县在讲到水稻品种时,都提到秥稻。但在中国传统的水稻分类中只有籼、粳、糯三类,那么,秥稻是什么?现在的字典、辞典,都未收录此字,《康熙字典》虽收有此字,但只转录了南北朝时梁朝顾野王《玉篇》,书中说,音“女占切”,义“禾也”,指出它是一种禾谷类植物,但所释简略,难明所指。明代《七修类稿》始有秥为稻类之说,指出它源于占城稻,书中说:“宋真宗闻占城稻早,求种分给,故作秥。”
那么,占城稻为什么称秥呢?这是一个名词不断简化的过程。宋真宗时,占城稻在江淮、两浙传播时,开始时都称占城稻,日子一久,人们便开始将它简称为占城,南宋时的《四明志》《赤城志》《会嵇志》上都称占城稻为占稻,江西、湖北进一步简称为占,如绍兴时,江南西路安抚制置使李纲在《申省乞旋粜纳晚米状》中说:“据洪州申,缘本州管下县,民田多种早占,少种大禾。”文中的“早占”之“占”,就是占城稻的简称。
占的本义是占卜,为了避免占稻和占卜混淆,人们便在占稻之占前面加上米字,以示其为占城稻,于是便出现了粘字。元代郭翼《雪履斋笔记》在记载四川峨眉县水稻品种时说,峨眉县的水稻品种有“青秆粘、紫秆粘、广安粘、盖草粘、柳条粘,……”同时还列有“红糯、白糯、尖刀糯、芝麻糯”等糯稻品种,这一事实说明元代已用粘代占城稻,但粘稻并非糯稻。
然而,粘字又是黏字的俗字,有人为了“匡俗正误”,又将粘字改成了黏字,黏字成了占城稻的简化名。明代李时珍已指出用黏代占城稻是错误的,他在《本草纲目》中说占城稻“种自占城国,故谓之占,俗作黏者非矣”。为了摆脱粘、黏的混淆,人们遂将粘字的米旁改成了禾旁,从而出现了秥字,这就是《七修类稿》所用秥字的来由。
上面所说的历史说明,秥稻是由占城稻→占城→占→粘→黏→秥,逐步演变而来的,不同的写法都代表占城稻 ,而且秥不应读nian 而应读zhan。
那么秥稻是什么稻种呢?历史上对此都有记载,《宋史•食货志》:“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事物纪原》:“粒稍细,耐水旱而成实早,作饭差硬。”是一种粒小、无芒、早熟、性硬能耐水旱的非糯稻种,从“作饭差硬”来看,应是秈稻的一种。《广东新语》说:“黏米似粳,而尖小长身,其种因闽人得於占城。故名占。”更说明秥稻是一种区别于粳稻的秈稻,由于历史上曾将占城稻简化为粘和黏,给人造成了误解,认为是种糯稻。有的地方因此出现了以占称糯的笑话,清代刘宝楠在《释谷》中说:“今江北,凡腴田所生之糯皆称占稻,其米曰占米,则亦称名之失实者也。”至今在农学界对秥稻的来历和性质不甚了解的还大有人在。
四 古今农史两“三农”
由于古代也出现和使用过三农这个词,因而有人误认为今日的三农,来源于古代的三农,而且是由古代的三农发展而来的。其实古代的三农和当今的三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所以都称三农,完全是偶然的巧合,含义上并没有内在的联系。
历史上的三农,文献上有三见。一见于战国时的《周礼》,该书的“天官•大宰”中有“三农生九谷”记载。汉代郑众注解说:“三农,平地、山、泽也。”郑玄谓三农“原、隰及平地”。二人用词虽异,但所释意义相同,指的是耕作于平原、山区、低湿地的三类不同的农民。这是中国出现最早的三农名词。二见于汉代张衡的《东京赋》:“三农之隙,曜威中原。”指的是春、夏、秋三个农时。三见于清代乾隆时的农书《三农纪》,书中用耕父、老农、牧童三者分别代表大田耕作、园圃栽种、家畜饲养,指的是一种多种经营的农业生产。由此可见,历史上的三农,指的只是农业生产或农业经营。
当今三农这个名词,作为一个概念则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1996年正式提出。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而三农问题则特指中国大陆的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三农问题”中农民问题是核心,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2000年初,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朱镕基总理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以及出版《我向总理说实话》后,“三农”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2001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正式成为大陆理论界和官方决策层使用的术语,中共中央于2003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工作报告。由此可见,当今的三农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生产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和古代的三农相比,它的来源和内容完全不同,因此二者是不能混同的。
3.史学史名词解释 篇三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五十二万余字,记载了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年左右的历史。《史记》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班固自幼聪慧,九岁能诵读诗赋,十三岁时得到当时学者王充的赏识,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前后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建武三十年,其父班彪卒,自太学返回乡里。居忧时,在班彪续补《史记》之作《后传》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至汉章帝建初中基本完成。修成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杜佑:(735--812),唐中叶宰相,政治家、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杜佑在地方及中央任上均有出色政绩,用了三十五年完成了《通典》,创立了史书编纂的新体裁,开创了中国史学史的先河。其孙之一为晚唐著名诗人杜牧。《通典》:唐杜佑撰,二百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十通」之一。记述唐天宝以前历代经济﹑政治﹑礼法﹑兵刑等典章制度及地志﹑民族的专书。唐杜佑撰﹐共二百卷﹐内分九门﹐子目一千五百余条﹐约一百九十万字。
刘知几:唐代史学家。永隆年间(680年)以弱冠举进士,历任著作佐郎、中书舍人、著作郎,又撰起居注,兼修国史二十余年。景龙二年(708年)辞去史职,从事私人修史工作。开元九年,六十岁时因营救长子犯罪流配一事而被唐玄宗贬为安州都督府别驾,不久去世。有《史通》传世,对中国唐朝以前的史籍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批评,是中国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
《史通》:是中国及全世界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作者是唐朝的刘知几。全书内容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以及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此书花了九年时间编纂而成。
《春秋》:是古代中国的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据传是由孔子修订的。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左传》既是中国古代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世本》:又作世或世系。世是指世系;本则表示起源。是一部由先秦时期史官修撰的,主要记载上古帝王、诸侯和卿大夫家族世系传承的史籍。全书可分《帝系》、《王侯世》、《卿大夫世》、《氏族》、《作篇》和《居篇》及《谥法》等十五篇。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史学家,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儿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陈寿四十八岁,开始撰写并《三国志》。历经10年艰辛,陈寿完成了流传千古的历史巨著《三国志》。,书中有440名三国历史人物的传记,全书共65卷,36.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三国志》:是由西晋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
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汉族,南朝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后移居江南。著名史学家,为《三国志注》作者。与裴骃、裴子野祖孙三代有史学三裴之称。
《三国志注》:为南北朝时裴松之撰,他一反传统做法把重点放在史实的增补和考订上,裴松之不仅开创了注史的新例,而且对研究三国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三国志注》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注”之首。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
《水经注》:是公元6世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著作,全书三十多万字,详细介绍了中国境内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是中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水经注》文笔雄健俊美,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中国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过深远影响。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自明清以后不少学者从各方面对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专门研究,形成了一门内容广泛的“郦学”。《水经注》与《三国志注》(裴松之),《世说新语注》(刘孝标),《文选注》(李善),并称“四大名注”。
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顺阳(今河南淅川南)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
《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作),记载了从光武帝刘秀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
马端临:(1254年宋理宗宝佑二年-1323年元英宗至治三年,字贵舆,号竹洲。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中国古代宋元之际著名的历史学家,著有《文献通考》、《大学集注》、《多识录》。马端临是宋元之际著名史学家,他为谋求治国安民之术,探讨会通因仍之道,讲究变通张驰之故,以杜佑《通典》为蓝本,完成明备精神之作《文献通考》。《文献通考》是中国古代典章制度方面的集大成之作,体例别致,史料丰富,内容充实,评论精辟。
《文献通考》:简称《通考》,马端临编撰。从上古到宋朝宁宗时期的典章制度通史。是继《通典》、《通志》之后,规模最大的一部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著作。和《通典》、《通志》合称“三通”。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纪传体: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
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编排史实,是编写历史最早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就是编年体史书。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这种体例。纪事本末体,既不同于编年体之以纪年为主,也不同于纪传体之以传人为主,而是以记事为主,把历史上的大事,详其首尾,集中表述其过程。无论是编年体还是纪传体,在记事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
4.中国语言学史名词解释 篇四
“卿事寮”之下有司土(徒),司马,司工(空),号称“三右”,也称“三事大夫”分管属于国家的民政,军政和手工业等事务。其下各有一定的僚属。
“太史寮”之下有太史,太祝,太卜,号称“三左”,分管宗教祭祀及文字册命等事务。三左三右合成“六大”,也称“六卿”,是国家主要行政官员。
早期,两寮分掌政权,不分轩轾。中晚期,“卿事寮”的作用显著,“三事大夫”改称“三有司”,下辖机构增多,尤其是增加了“司士”一职,主管澄清吏治,监督百官,“太史寮”地位下降,也说明当时社会生活进入更文明的阶段,对实际的政务的处理超过了一般的祈求,占卜。当然,太史,太仆,太祝的作用仍然不容低估。
两寮六大是较清晰的,但是后期,王家事务官往往侵夺国家政务,专制王权增强。
2、三公九卿:p221/229 三公
1.丞相,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负责对文武百官的管理。
2.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
3.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掌管图书秘籍,同时监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书;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九卿
是指古时中央政府的多个高级官员,指官位很高的人。秦汉时期的卿,不一定是九个人,九卿言其官职完备。
特点:
1.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2.分工明确,行政效率高。3.丞相位高权重
4.新的较完备的官僚制度。
3、三省六部:p221/236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吏部、礼部、兵部、度支(后改为户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和工部。
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创立的。
三省
从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中央政权体系,分别为:
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①分工明确 ②效率高 ③互相牵制
④分散相权,集中皇权
第一,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第二,使宰相的权力——分为三,三省长官的品级又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在秦汉,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每当皇帝无能,丞相就可能专权。三省六部制的设立,三分相权,有利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了皇权;同时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
第三,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此后,历朝基本上沿用这种制度。
4、三司推事:
这是唐朝审理大案时的一种审判制度。三司:御史台、刑部、大理寺 唐以大理寺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
刑部为中央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审核大理寺及州县审判的案件,发现徒流以下可疑案件驳令原机关重审,或迳行复审;死刑案件,则移交大理寺重审。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活动,参与某些案件的审判。唐代遇有重大案件,由御史台会同中书省、门下省审讯,谓之“三司受事”。而若有重大疑难案件,则由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谓之“三司推事”。
5、五刑十恶八议:p313 《唐律疏议》名例律,关于刑罚种类及其适用的一般原则 五刑:笞、杖、徒、流、死
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八议:议亲、议故、议功、议贤、议能、议贵、议宾
6、三法司:
中国旧制三个司法机关的合称,明清前基本是有实无名,至明清真正确立“三法司体制”。汉代以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三个司法机关的会议,称三法司。隋唐以后审判权主要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共同行使。宋代另在宫中设立了审刑院
元代审判权主要由大宗正府、刑部、宣政院行使。明清两代以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为三法司
7、三互法:p512-514 东汉时期,关于官吏实行籍贯回避,则已有了明文规定。
回避制度不仅执行严格,回避的范围且不断扩大。地方长官除了需要回避本籍之外,婚姻之家亦须互相回避对方的原籍,两州人士也不得对相监临。其后禁忌更严密,制定了„三互法‟。由于„三互法‟规定的交错回避,致使禁忌过于严密,往往造成选用艰难的局面。
8、三舍法:p454 三舍法是北宋王安石变法科目之一,即用学校教育取代科举考试。“三舍法”,是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官员子弟可以免考试即时入学,而平民子弟需经考试合格入学。
“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后来地方官学也推行此法,反映了班级教学的特色。这一改革措施,事实上将太学变成了科举的一个层次,学校彻底变成了选官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9、三衙:
宋代掌管禁军的机构。有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合称三衙。唐后期,习惯称藩镇的亲兵为衙兵,五代至宋的皇帝多半是由藩镇而夺得帝位,故相沿称为三衙。三衙的长官分别称为殿帅,马帅,步帅,合称三帅。三衙管辖全国的禁军,侍卫马、步军司还在名义上管辖各地的厢军。
宋朝一般用文臣主持的枢密院与三衙互相牵制,实行以文制武,而三衙又各统一部分兵力,以便互相制约,其目的是为提高和巩固皇权,防止武夫兵变。
10、三独坐:
东汉时,尚书令、司隶校尉、御史中丞在朝会时均专席而坐,故称。汉百官朝会,一般接席而坐,此三官独坐一席,以示皇帝优宠。
11、御史中丞
东汉初年,改御史大夫为司空,管工程。原属御史大夫的御史中丞主管御史台(府),掌监察,秩千石。
御史中丞下有治书侍御史二人,掌解释法律条文;侍御史十五人,掌察举官吏违法,接受公卿、郡吏奏事。官吏朝见皇帝或国家举行祭天、祀庙、封王侯、拜将相等大典时,御史中丞或侍御史监察威仪。御史中丞的权力仅次于尚书令。
12、司隶校尉
西汉武帝时置司隶校尉,至成帝时废除。东汉又复置,兼领一州事,秩比二千石。设从事史十二人,主管察举中央百官犯法者和本部各郡事务。司隶校尉既是京官,又是地方官。参与议论朝政时,位在九卿之上,朝贺时,处于公卿之下。监察权之大,“无所不纠,唯不察三公。”
在公卿朝见皇帝时,尚书令、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会同并专席而坐,号曰“三独坐”。
13、尚书令
始于秦,西汉沿置,本为少府的属官,掌文书及群臣的奏章。汉武帝时以宦官司担任(又称中书令),汉成帝时改用士人。东汉政务归尚书,尚书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首脑。
三套监察机构的恢复和加强,对加强皇帝的权力起了巨大的作用。
14、尚书台:
尚书台是东汉中央政务的中枢机关。直到魏晋至宋也是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
始名尚书台,后称尚书省。是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起来的。既出诏令,又出政令;负责起草发布皇帝诏令;朝臣选举,由尚书台主管;还拥有纠察、举劾、典案百官之权;参预国家重大政事的谋议、决策,对朝政有着重大影响。
三国时,尚书台已正式脱离少府,成为全国政务的总汇。因为它威权升高,引起最高统治者的疑忌,所以最高统治者又开始剥夺它的权力。
北宋初,形式上还保留尚书省的组织系统,但权力既不归属,郎官又不治事,权借此以寄禄秩,别无差遣,尚书省的制度名存实亡。
位卑权重,皆由皇帝亲任干练之士充任,便于皇帝控制控制,发挥效率高。
15、御史台:p245
西汉初御史大夫之官署称御史府。后期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东汉称司空),御史之长由其副职御史中丞担任,领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御史台是监察机构,设立于唐朝,掌监察之事。
御史台是中国古代一种官署名。秦汉以御史负责监察事务。御史所居官署称御史府。南朝梁陈、北魏魏齐时,称御史台。
隋唐五代宋金元历代沿置。中唐后,御史中丞为实际上的主官。元代,御史制度空前发达。是中央行政监察机关,也是中央司法机关之一,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明代,废御史台,改设都察院,清沿置。
16、枢密院:p245
枢密院,唐、五代、宋、辽、元等朝代的官署名称,长官称枢密使,主要掌管军政。
唐永泰中始置,本在内廷,用宦官为枢密使,执掌机要事务。
五代后梁建立崇政院,后唐改称枢密院。宋代沿置,主要管理军事机密及边防等事,与中书省并称“二府”同为最高国务机关。
元代主要掌军事机密、边防及宫廷禁卫等事务;战争时设行枢密院,掌一方军政。明清废。
17、宣政院:p245 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由帝师兼领。忽必烈始置总制院,后改为宣政院。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18、理藩院:
理藩院是清朝统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也负责处理对俄罗斯的外交事务。
理藩院的职掌大体可以分为6个方面。一是管理少数民族并派遣该院司员、笔帖式等到民族聚居地区管事,定期更换。二是办理满蒙联姻事务。三是管理喇嘛事务,保护藏传佛教格鲁派。四是管理蒙古各旗会盟、划界、驿道及商业贸易事务。五是修订关于少数民族的法律,参加审理刑名案件。六是掌管部分外交、通商事务。
19、总理衙门: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译署”,为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于1861年1月20日由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衙门存在了40年,直到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据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第12款规定,改为外务部,仍位列六部之首。
该衙门直属机构有英国、法国、俄国、美国、海防五股,另有司务厅、清档房、电报处等机构,下属机构有同文馆、海关总税务司署,还管辖南、北洋通商大臣,选派出国公使等,也有自己的银库。
总理衙门的设立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总理衙门设立后,外国列强通过它干涉中国的内政外交,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其设立是清政府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20、同文馆:
清代最早培养译员的洋务学堂和从事翻译出版的机构。咸丰十年(1860)清政府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综理洋务的中央机关。同时恭亲王奕等人建议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立同文馆。
清末自强运动期间中国政府官办的外语人才学校,以教授西方语言为主的官办教育机构,也是中国近代最早成立的新式教育机构。
另外,北宋曾于汴梁设立安州巷同文馆作为高丽使馆。
21、内阁:p207-210 明、清最高官署名。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丞相,罢中书省,设“四辅官”。宰相制度废除,皇帝精力不够,才能和经验难以胜任。为此,又设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传旨当笔”,充当秘书。内阁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秘书性质的机构,但很快权力开始上升。明代之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后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明成祖以后,职权越来越大,不但“参与机务”,而且成为国家中枢机构,形成内阁制度。
清朝沿用明制,亦设内阁和大学士。但清初军政大权掌握在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之手,内阁徒有虚名,变成只是传达谕旨、公布文告的机构。清末设立责任内阁,军机处和内阁均废。
22、军机处:p211 军机处,清代官署名。亦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最初是为了筹划西北军事而设,辅佐皇帝处理政务。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等,均为兼职,军机大臣由皇帝选派“亲臣、重臣”担任。
军机处虽逐渐发展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核心机构,但它并没有议政王大臣会议那样的决定权。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连讨论的权力也没有。对皇帝的决定,军机大臣只能唯命是从,“跪受笔录”。它取代了南书房,使内阁职权进一步缩小,更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乾隆时,议政王大臣会议撤销。国家一切政务,均由皇帝一人独断朝纲。
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后逐渐演变为全国政令的策源地和行政中心,其地位远远高于作为国家行政中枢的内阁。1911年4月“责任内阁”成立后军机处被撤销。
23、司礼监:
官署名。明置,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有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提督太监掌督理皇城内一切礼仪。刑名及管理当差、听事各役。
司礼监是明朝内廷特有的建置,居内务府十二监之首,二十四衙门之一。司礼监由太监掌管,在明初并没有太大的权力,而且受到限制。
然而,宦官专权以后,司礼监遂专掌机密,批阅章奏,实权在内阁首辅之上。明中叶以后,皇帝多深居后宫,不理国政,常常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代行“批红”大权。“批红”就其权力性质而言,属于最高决策权,是实现皇权的一种方式。
24、御马监:
明宦官官署名。十二监之一。有掌印太监、监督太监、提督太监各一员,下有监官、掌司、典簿、写字等员。掌腾骧四卫营马匹及象房等事。清顺治时十三衙门亦有御马监,康熙即位后裁撤。
司礼监代皇帝审批阁票,与内阁对柄机要,实为“内相”;御马监与兵部及督抚共执兵柄,实为内廷“枢府”。其实,御马监还要管理草场和皇庄、经营皇店,与户部分理财政,为明廷的“内管家”;两度设置的西厂,也由御马监提督,与司礼监提督的东厂分庭抗礼。
御马监所统领的这支禁兵在整个京军中的地位和作用,内廷和外廷都看得非常清楚。统领禁兵,使得御马监在内廷诸衙门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既是明朝宦官参与军政事务的基础,也使御马监本身逐渐具备多种军事职能,并被视为内廷中的武职衙门。
25、科举制:p499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中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26、九品中正制:p495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意见。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主要内容就是选择“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原籍地的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地的士人,综合德才、门第定出“品”和“状”,供吏部选官参考。
九品中正制对门阀大族的放纵,导致了社会整体机构的衰弱。在缺乏晋升机会的社会体系中,有才能的人发挥不出才能,而尸位素餐者比比皆是,从而导致了整个民族的滑坡、堕落。
27、告身:p520
唐代告身制度,凡阶官、职事官的授予,以及封赠、加勋,分为五类,其中三品以上称册授,五品以上称制授,六品以下称敕授,其任命程序,都是中书省奉旨,以皇帝的口吻,写好通称为“制书”的任命词,经门下省审查通过再由皇帝画可后,将御批原本存档,另抄副本送尚书省办理正式手续。
吐蕃王朝时期,松赞干布效仿唐朝制定的识别各级官员品位高低的制度。告身,藏文称“艺仓”、“艺仓周”,是以玉、金、颇罗弥(金涂银或金饰银上)、银、铜、铁6种物质制成的章饰挂在臂前,用以区别官吏的贵贱高下。
28、酋邦制:p53
人类社会在进入国家之前,组织最高权力由特殊地位的人执掌。
特点:酋邦的规模大于部落联盟
初步的尖锥体分层社会系统,以酋长为中心,原有的氏族平等被打破
初步社会分工出现
管理出现宝塔式与权力结构雏形
体现出血缘的联系
区别于部落联盟:酋邦首领议事的作用更强。没有公民大会,而是各部酋长的议事会,有政治分级和亲属制度。
29、君临之术:p107/119
君临之术又称制横术,是君主驾驭臣子的权术之道,最常见的就是平衡术,这有利于君主独掌大权,防止臣下做大,但是却使君主与臣下相互猜忌,丧失了君主的执政同盟基础.作用P74
30、因俗而治:p247 政务管理体制。是在适应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下,对各民族区别对待,在不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前提下,允许各从其俗,客观上维持了被征服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利于社会稳定,加强本民族统治,加强民族融合。
1、民族传统管理结构: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往往注意保留本民族传统管理方式
(辽代 夷离堇、斡鲁朵制; 金代 猛安谋克制; 元代 怯薛制; 清代 八旗制度)
2、以统治民族为主导的管理结构
少数民族为实现统治,不得不依靠地主阶级和其他各族贵族来增强统治力量,以扩大统治基础,但确保本族统治阶层在政权中的优势地位。(番汉有别的系统统治机构、重要职官和部门由本族贵族掌管)
31、怯薛制度:p241
是成吉思汗时建立的番直宿卫,由成吉思汗时的四大功臣部落轮流担任,即蒙古和元朝的禁卫军。也有轮流值宿守卫之意。怯薛成员称怯薛歹﹐复数作怯薛丹。怯薛几乎就是当时的朝廷,由内朝官出任外朝官仍抱有本职。他们可以直接奉命管理某些政务,到一定时候便转化为政务官。起源于草原部落贵族亲兵﹐带有浓厚的父权制色彩﹐后来发展成为封建制的宫廷军事官僚集团﹐元代官僚阶层的核心部分。
32、土官制度:p297
“土官”是相对于“流官”而言,土官是封建王朝封赐的独霸一方能世袭的官员或统治者。在桂西少数民族地区,宋王朝平侬智高起义后,派狄青部下和加封土酋为土官。因此土官中有少数民族,也有汉人。
土司制度是在唐宋时期羁縻州县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实质是“以土官治土民”,承认各少数民族的世袭首领地位,给予其官职头衔,以进行间接统治,朝廷中央的敕诏实际上并没有能够得到真正的贯彻[1]。
有些土官以世袭故,恣肆虐杀百姓,为患边境,“汉民被其摧残,夷人受其荼毒。”[2]。甚至土司家族内部发生械斗或是战争,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东川彝族禄氏家族因争夺土府继承权,互相残杀。
33、改土归流:p297
改土归流是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土司即原民族的首领,流官由中央政府委派。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时加强中 央对西南地区的统 治。
改土归流一般采取两种办法:“一是从上而下,先改土府,后改土州。二是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进行,如有的土官绝嗣,后继无人,或宗族争袭,就派流官接任;土官之间互相仇杀,被平定后,即派流官接任;有的土官犯罪,或反王朝被镇压后,以罪革职,改由流官充任”[3],有的在土民向封建王朝申请“改土归流”时,王朝以所谓从民之意,革除土官世袭,改为流官。总之,封建王朝遇有机会,立刻抓紧改流......。
34、节度使:
中国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
节度使成为固定职衔是从睿宗景云二年(711年)四月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开始的。
节度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统两至三镇,多者达四镇,威权之重,超过魏晋时期的持节都督,时称节镇。于是外重内轻,到天宝末酿成安史之乱。
安史乱起,唐廷为了平叛,内地也相继设置节镇。
宋初承五代旧规,节度使除本州府外,还统领一州或数州府,称为支郡,实际上是个半独立的小王国。
35、枢密使:
枢密使一职始置于唐后期,以宦官充任,五代时改由士人充任,后又逐渐被武臣所掌握,办事机构也日益完善。为适应连年战争的局面,枢密使把军政大权握于一己之手以便宜从事,枢密使的职掌范围扩大到了极限,枢密使的地位迅速上升,“权侔于宰相”。但到了宋代,枢密使制又发生了变化,其任职者由五代时的武将逐渐转为以文官担任,职权范围逐步缩小。
36、御史中丞:
秦始置。汉朝为御史大夫的次官,或称御史中执法,秩千石。汉哀帝废御史大夫,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台长官,后历代相沿,唯官名时有变动:曹操曾改御史中丞为宫正,取其纠弹百官朝仪的职掌而言;北魏亦曾改称中尉。南北朝,御史大夫时置时废、即令置大夫亦往往缺位。故中丞实为御史台长官无疑。隋置御史大夫,不置御史中丞,这是因为避讳的缘故。唐朝、五代、宋均大夫与中丞并置,唯大夫极少除授,仍以中丞为长官。明朝废御史台、改设都察院,遂废。清朝,督抚常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时以为副都御史可比前代御史中丞,故习称督抚为中丞。
37、卫所制:
卫所制度是明朝的一种主要军事制度,为明太祖所创立,其构想来自于隋唐时代的府兵制。明代自京师达于郡县,皆设立卫、所,外统于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也就是说,卫、所分属于各省的都指挥使司,各省的都指挥使司又由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划片管辖(云南都指挥使司隶属于中央右军都督府)。都指挥使司下辖若干个卫,卫下辖一定数量的千户所和百户所。
38、兵户帮补制度:
为解决军户无力自己承担军用物资的问题,元朝采用的制度。
39、磨勘:p520
磨勘是古代政府通过勘察官员政绩,任命和使用官员的一种考核方式。
唐朝建立了一套堪称严密的考核制度,称为考课,也叫做磨勘。考课由吏部(相当于人事部)的考功司主持,考课标准是“四善二十七最”。
宋代对官员的考课通过磨勘与历纸两种办法进行。“磨勘”一语在唐代对官员的考课、复验中已经使用,宋朝定为制度。宋朝规定,文官三年一磨勘,武官五年一磨勘,视考核成绩决定升降。实际上只要挨够年资,不出过错,到时便可升迁。这就促使官员们多是因循守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仅凭资历升官。所谓历纸,是要求官员在工作中随时自记功过上交长官,同时上级长官也随时记录下属的得失以定优劣。这种做法是强调掌握本人平日的具体表现。
40、刺史:
东汉初年,在司隶校尉辖区之外,分全国为十二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刺史于每年八月巡行所属郡国,检阅刑狱情况,考察长吏政绩,年终奏于皇帝。
刺史的属官与司隶校尉略同。刺史制度由于其本人权力受制约较少,日益膨胀,最后发展成州的军事行政最高长官,为东汉军阀割据混战埋下了伏笔。
41、察举制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确立于汉朝。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常科与特科两大类。(常)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以岁科为先,其中「孝廉」为最重要。特科则「贤良方正」最重要。
42、征辟制
征辟制是汉武帝时开始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43、府兵制
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该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由西魏 历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唐玄宗停废,历时约二百年。
44、募兵制
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自唐五代以后,募兵制取代征兵制,为兵制的一大变革。宋朝一般都采用招募的办法。灾年招募流民和饥民当兵,老弱者不可能揭竿反抗,这是防止灾年爆发农民起义的对策。在兵源枯竭的情况下,统治者也往往强行抓夫,给民间造成很大的骚扰和痛苦。
45、六科给事中
六科给事中是古代官职名。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设都给事中一人,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均从七品,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辅助皇帝处理奏章,稽察六部事务。
46、票拟
内阁拥有“票拟”之权是代皇帝草拟各种文书,大多政务奏请文书的批答。
或先与皇帝共同讨论,作出决定后再草拟成文字,更多的是内阁先拟好批答文字,连同原奏请文书一起送皇帝审批。这给明朝的皇帝单纯倚靠内阁票拟,提供了极大方便。其结果是:表面上宰相废去,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百司政务;实际上多半依靠“票拟”定夺,皇帝的意志和权力受内阁诸臣极大的限制。而朱批制度使个别秉笔太监操控皇权。
47、礼崩乐坏P17
狭义指周代封建制度(“封邦建国”的封建意识形态)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泛指:原来的以血缘构成的宗法制受到破坏,原来的社会意识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新的社会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并通过权力使之达到合法化,新的政治治理形式不可辟免的出现,并且显示出强大的威力。
1、经济上井田制逐步解体,政治上强大的诸侯开始建立直属于君王的郡县制,不再分封。
2、各分封诸侯间征战不已,周天子无力阻止。
3、各诸侯,卿大夫僭用礼乐的现象十分普遍。
4、作为传统封建制度基础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严重破坏,长子继承制度多不能施行。
48、清代官缺制度
清代规定在国家机关中实行按民族分配一定官缺的办法,即将重要官职分别定为宗室缺、满州缺、蒙古缺、汉军缺、汉缺等,其中以满缺、汉缺为主,按缺补授,这种办法,保证了满人的特殊权益,是民族歧视政策的反映。
问题:
1.2.3.4.5.6.7.8.9.学科基本特点
5.中国语言学史名词解释 篇五
phonology音系学 grammar语法学 morphology形态学 syntax句法学 lexicology词汇学
general linguistics普通语言学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 historical linguistics历史语言学 descriptive linguistics描写语言学 empirical linguistics经验语言学 dialectology方言学 anthropology人类学 stylistics文体学 signifier能指 signified所指 morphs形素
morphotactics语素结构学/形态配列学
syntactic categories句法范畴 syntactic classes句法类别序列 sub-structure低层结构 super-structure上层结构 open syllable开音节 closed syllable闭音节 checked syllable成阻音节 rank 等级 level层次
ding-dong theory/nativistic theory本能论
sing-song theory唱歌说 yo-he-ho theory劳动喊声说 pooh-pooh theory感叹说 ta-ta theory模仿说
animal cry theory/bow-wow theory模声说
Prague school布拉格学派 Bilateral opposition双边对立 Mutilateral opposition多边对立 Proportional opposition部分对立 Isolated opposition孤立对立 Private opposition表缺对立 Graded opposition渐次对立 Equipollent opposition均等对立 Neutralizable opposition可中立对立 Constant opposition恒定对立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系统功能语法
Meaning potential意义潜势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会话含义 Deictics指示词 Presupposition预设 Speech acts言语行为 Discourse analysis话语分析 Contetualism语境论 Phatic communion寒暄交谈 Metalanguage原语言 Applied linguistics应用语言学 Nominalism唯名学派 Psychosomatics身学
第二章
trachea/windpipe气管 tip舌尖 blade舌叶/舌面 front舌前部 center舌中部 top舌顶 back舌后部 dorsum舌背 root舌跟 pharynx喉/咽腔 laryngeals喉音 laryngealization喉化音 vocal cords声带 vocal tract声腔 initiator启动部分
pulmonic airstream mechanism肺气流机制
glottalic airstream mechanism喉气流机制
velaric airstream mechanism腭气流机制
Adam’s apple喉结 Voiceless sound清音 Voiceless consonant请辅音 Voiced sound浊音 Voiced consonant浊辅音 Glottal stop喉塞音 Breath state呼吸状态 Voice state带音状态 Whisper state耳语状态 Closed state封闭状态 Alveolar ride齿龈隆骨 Dorsum舌背 Ejective呼气音 Glottalised stop喉塞音 Impossive内爆破音 Click/ingressive吸气音
Segmental phonology音段音系学 Segmental phonemes音段音位 Suprasegmental超音段 Non-segmental非音段 Plurisegmental复音段 Synthetic language综合型语言 Diacritic mark附加符号 Broad transcription宽式标音 Narrow transcription窄式标音 Orthoepy正音法 Orthography正字法 Etymology词源
Active articulator积极发音器官 Movable speech organ能动发音器官 Passive articulator消极发音器官 Immovable speech organ不能动发音器官 Lateral边音
Approximant [j,w]无摩擦延续音 Resonant共鸣音
Central approximant中央无摩擦延续音
Lateral approximant边无摩擦延续音
Unilateral consonant单边辅音 Bilateral consonant双边辅音 Non-lateral非边音
Trill [r]颤音 trilled consonant颤辅音rolled consonant滚辅音 Labal-velar唇化软腭音 Interdental齿间音 Post-dental后齿音 Apico-alveolar舌尖齿龈音 Dorso-alveolar舌背齿龈音 Palato-alveolar后齿龈音 Palato-alveolar腭齿龈音 Dorso-palatal舌背腭音 Pre-palatal前腭音 Post-palatal后腭音 Velarization软腭音化 Voicing浊音化 Devoicing清音化 Pure vowel纯元音 Diphthong二合元音 Triphthong三合元音 Diphthongization二合元音化 Monophthongization单元音化 Centring diphthong央二合元音 Closing diphthong闭二合元音 Narrow diphthong窄二合元音 Wide diphthong宽二合元音 Phonetic similarity语音相似性 Free variant自由变体 Free variation自由变异
Contiguous assimilation临近同化 Juxtapostional assimilation邻接同化 Regressive assimilation逆同化 Anticipatory assimilation先行同化 Progressive assimilation顺同化 Reciprocal assimilation互相同化 Coalescent assimilation融合同化 Partial assimilation部分同化 Epenthesis插音 Primary stress主重音 Secondary stress次重音 Weak stress弱重音 Stress group重音群 Sentence stress句子重音 Contrastive stress对比重音 Lexical stress词汇重音 Word stress词重音 Lexical tone词汇声调 Nuclear tone核心声调 Tonetics声调学
Intonation contour语调升降曲线 Tone units声调单位 Intonology语调学
Multilevel phonology多层次音系学 Monosyllabic word多音节词 Polysyllabic word单音节次 Maximal onset principle最大节首辅音原则
第三章 词汇
liaison连音
contracted form缩写形式 frequency count词频统计 a unit of vocabulary词汇单位 a lexical item词条 a lexeme词位 hierarchy层次性 lexicogrammar词汇语法 morpheme语素
nonomorphemic words单语素词 polymorphemic words多语素词 relative uninterruptibility相对连续性 a minimum free form最小自由形式 the maximum free form最大自由形式 variable words 可变词 invariable words不变词 paradigm聚合体
grammatical words(function words)语法词/功能词
lexical words(content words)词汇词/实义词
closed-class words封闭类词 opened-class words开放类词 word class词类 particles小品词 pro-form代词形式 pro-adjective(so)代形容词 pro-verb(do/did)代副词 pro-adverb(so)代动词
pro-locative(there)代处所词/代方位词 determiners限定词 predeterminers前置限定词 central determiners中置限定词 post determiners后置限定词 ordinal number序数词 cardinal number基数词 morpheme词素 morphology形态学 free morpheme自由词素 bound morpheme黏着词素 root词根 affix词缀 stem词干
root morpheme词根语素 prefix前缀 infix中缀 suffix后缀
bound root morpheme黏着词根词素 inflectional affix屈折词缀 derivational affix派生词缀 inflectional morphemes屈折语素 derivational morphemes派生语素 word-formation构词 compound复合词
endocentric compound向心复合词 exocentric compound离心复合词 nominal endocentric compound名词性向心复合词
adjective endocentric compound形容词性向心复合词
verbal compound动词性复合词
synthetic compound综合性复合词 derivation派生词 morpheme语素 phoneme音位
morphonology形态语音学 morphophomemics形态音位学 morphemic structure语素结构 phonological structure音素结构 monosyllabic单音节 polysyllabic多音节
phonological conditioned音位的限制 morphological conditioned形态的限制
coinage/invention新创词语 blending混成法 abbreviation缩写法 acronym首字母缩写法
back-formation逆序造次/逆构词法 analogical creation类比构词法 borrowing借词法 loanword借词 loanblend混合借词 loanshift转移借词 loan translation翻译借词 loss脱落 addition添加 metathesis换位 assimilation同化
contact assimilation接触性同化 contiguous assimilation临近性同化 theory of least effort省力理论 non-contiguous assimilation非临近性同化
distant assimilation远距离同化 morpho-syntactic change形态-句法变化
morphological change形态变化 syntactical change句法变化 finite element有定成分 semantic change语义变化 multisemous多种意义 broadening词义扩大 narrowing词义缩小 meaning shift词义转移 class shift词性变换 folk etymology俗词源
orthographic change拼写的变化 conversion变换/变码 domain范围/领域 meaning shift意义转移
split infinitives分裂不定式(She was told to regularly classes)calque仿造词语 clipping截断法 metanalysis再分化 finiteness定式
proximate(this)近指代词 obviative(that)远指代词
non-productivity/unproductive非多产性
semiotics符号学
paradigmatic relations聚合关系 associative relations联想关系 syntagmatic relations组合关系 sequential relations序列关系 logogram语标 register语域
passive vocabulary消极词汇 lexis/vocabulary词汇表
第四章 句法 number数 gender性 case格 nominative主格 vocative呼格 accusative兵格 genitive属格 dative与格 ablative离格 tense 时 aspect体 perfective完成体 imperfective未完成体
concord/agreement一致关系/协同关系
government支配关系 the governor支配者 the governed被支配者 signified能指 signifier所指
syntagmatic relationship组合关系 paradigmatic relationship聚合关系 associative relationship联想关系 animate noun有生名词 the two axes两根坐标坐标轴 immediate constituent analysis(IC analysis for short)直接成分分析法 linear structure线性结构 hierarchical structure层级结构 construction结构体 constituent成分 substituability替换性
labeled tree diagram标签树形图 endocentric/headed construction向心结构/中心结构
exocentric construction离心结构 subordinate construction主从结构 coordinate construction并列结构 recapitulation再现 the declarative陈述句 the interrogative疑问句 dative movement与格移位 morph-phonemic rule形态音位规则 constituent morphemes成分规则 affix hopping词缀越位 nominalization名物化 object-deletion宾语删除 subject-deletion主语删除 categories语类 lexicon词库
temporal subject表时间的主语
syntactic limitation句法限制 standard theory标准理论 trace theory语迹理论 the same index带同标志 government管辖 binding约束
a rule system规则系统 a principle system原则系统 constituent command(C-command for short)成分统制 plain English普通英语 anaphor照应语 pronominal指代语
r-expression(referential-expression)指称语
INFL(inflection)形态变化 reciprocals(each other)相互代词 accessible subject可及主语 local domain局部语域 binding domain约束语域 logophoricity主人公视角 CS(computational system)计算系统 Merger合并 move移动 theme主位 rheme述位
empty subject空主语 objective order客观顺序 subjective order主观顺序
actual sentence division实义句子切分法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 功能句子观
communicative dynamism(CD)交际动力
bipartition二分法
tripartite classification三分法 representative function表达功能 expressive function表情功能 appellative/vocative function称呼功能 conative function意欲功能 poetic function诗学功能 ideational function概念功能 interpers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 textual function语篇功能 transitivity及物性 actor动作者
mood system语气系统
the finite verbal operator限定部分 residue剩余部分 indicative直陈语气 imperative祈使语气
mental-process(a process of sensing)心理过程(感觉过程)
relational process(a process of being)关系过程(属性过程)
verbal process(a process of saying)言语过程(讲话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生存过程
第四章 句法
number数 gender性 case格
nominative主格 vocative呼格 accusative兵格 genitive属格 dative与格 ablative离格 tense 时 aspect体 perfective完成体 imperfective未完成体
concord/agreement一致关系/协同关系
government支配关系 the governor支配者 the governed被支配者 signified能指 signifier所指
syntagmatic relationship组合关系 paradigmatic relationship聚合关系 associative relationship联想关系 animate noun有生名词 the two axes两根坐标坐标轴 immediate constituent analysis(IC analysis for short)直接成分分析法 linear structure线性结构 hierarchical structure层级结构 construction结构体 constituent成分 substituability替换性
labeled tree diagram标签树形图 endocentric/headed construction向心结构/中心结构
exocentric construction离心结构 subordinate construction主从结构 coordinate construction并列结构 recapitulation再现 the declarative陈述句 the interrogative疑问句 dative movement与格移位 morph-phonemic rule形态音位规则 constituent morphemes成分规则 affix hopping词缀越位 nominalization名物化 object-deletion宾语删除 subject-deletion主语删除 categories语类 lexicon词库
temporal subject表时间的主语 syntactic limitation句法限制 standard theory标准理论 trace theory语迹理论 the same index带同标志 government管辖 binding约束
a rule system规则系统 a principle system原则系统
constituent command(C-command for short)成分统制 plain English普通英语 anaphor照应语 pronominal指代语
r-expression(referential-expression)指称语
INFL(inflection)形态变化 reciprocals(each other)相互代词 accessible subject可及主语 local domain局部语域 binding domain约束语域 logophoricity主人公视角 CS(computational system)计算系统=derivational procedure推导系统 Merger合并 move移动 theme主位 rheme述位
empty subject空主语 objective order客观顺序 subjective order主观顺序
actual sentence division实义句子切分法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 功能句子观
communicative dynamism(CD)交际动力
bipartition二分法
tripartite classification三分法 representative function表达功能 expressive function表情功能 appellative/vocative function称呼功能 conative function意欲功能 poetic function诗学功能 ideational function概念功能 interpers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 textual function语篇功能 transitivity及物性 actor动作者
mood system语气系统
the finite verbal operator限定部分 residue剩余部分 indicative直陈语气 imperative祈使语气
mental-process(a process of sensing)心理过程(感觉过程)
relational process(a process of being)关系过程(属性过程)
verbal process(a process of saying)言语过程(讲话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生存过程
empiricism经验主义(洛克,白板说)rationalism 理性主义(笛卡尔)mentalism心灵主义 new empiricism新经验主义(Bloomfield)
priori先天综合判断(康德Kant)Cartesian linguistics笛卡尔语言学派 Syntactic structure(SS)早期转换句法时期
Standard theory(ST)标准理论时期 Extended Standard theory(EST)扩展的标准理论
Revised Standard theory(REST)扩展的休正标准理论
The theory of government and binding(GB theory)管辖和约束理论时期(管约论)
Minimalist program(MP)最简方案时期
Structural description结构描写式 Performance system应用系统 Modular theory模块理论 Spell-out拼写
Language faculty语言机制/官能 Mental organ心智器官
Knowledge of language 语言知识 Meaning potential 意义潜势 Context culture 文化语境 Field语场 Tenor语旨 Mode语式 pivot words轴心词 mental construct心理构念
theoretical cognitive psychology理论认知心理学
psychological faculty心理官能 autosyn/autogram/autoknow语法自主(arbitrariness任意性,systemacity系统性, self-containedness自足性)typological functionalism类型学功能主义
extreme functionalism极端的功能主义
external functionalism外部功能主义 integrative functionalism一体化功能注主义
exceptional case marking例外格标记 specifier标定成分
fall-category maximal projection全语类的最大投射
two-segment category两节语类 complement domain补足语区域 minimal domain最小区域 internal domain内部区域 checking domain检验区域 sisterhood姐妹关系
minimizing chain link最小语链联结 representational system表达系统 strict cyclic principle严格的层级条件 structure-preserving principle结构保存原则
C-commanding condition成分统领条件
articulatory-perceptual system发音-听音系统
conceptual-intentional system概念-意旨系统
interface conditions中介条件 full-interpretation完全解释原则
procrastination逻辑形式操作优先原则
greed句法操作自利原则
the shortest linkage principle最短联接原则
the shortest movement principle最短移位原则 primary
complement/modifier(referential NP)一级补语位/修饰语位(定指名词短语)
secondary complement(non-referential NP)二级补语位(非定指名词短语)empty category principle空范畴原则 aspect checking特征验证 aspect feature基本体貌特征 ASPP is functional projection.ASPP 是功能投射.crossing branch交叉分支
across the board extraction抽取跨界移动
principles-and-parameters framework原则与参数语法
head parameter中心语参数 logical form(LF)逻辑形式 phonetic form(PF)语音形式 spell-out拼读
phonological component音韵部分 overt component显性部分 covert component隐性部分 core computation核心运算
asymmetric c-command不对称成分统制
linear correspondence axiom线形对应定理
adjunction加接 determiner限定词 concatenate联结 linearization线性化
functional parameterization hypothesis功能参数设定假设 right-branching右向分支 X’(V,N,A,P)词项
X’’=XP=Xmax是X的二阶投射结构 Y’’=指示语specifier Z’’=补述语complement IP=屈折短语inflection phrase XP=general phrase structure CHL人类语言的运算系统=computational system for human language
【中国语言学史名词解释】推荐阅读: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精09-19
中国语言学史试卷10-09
中国史学史教案07-11
中国古代舞蹈史填空07-06
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11-02
中国新闻传播史论述题10-20
《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笔记06-09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 期末考试07-20
中国新闻传播史教案(1-10章)08-22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