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健康扶贫助推精准扶贫(14篇)
1.以健康扶贫助推精准扶贫 篇一
科技扶贫典型交流材料:科技小院助推精准扶贫
中国工程院 张福锁院士
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是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为了更好地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在扶贫攻坚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中心自 2009 年起,建立深入农村一线的科技小院,师生长期驻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紧密融合,构建“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为主要特征的“四零”农业技术服务和培训新模式,解决了小农户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在推动小农户技术创新、素质提升和农业新技术采用、促进小农户增产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供了一条科学家与农民深度融合、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的科技精准扶贫新模式,在全国多个地方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得到社会各界积极评价。
一、基本情况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个显著方面是我国还有一定数量的困难群众与贫困地区。基于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扶贫工作上升到战略的高度。
贫困群体主要是集中在偏远地方农村。造成贫困的原因除了与地区偏远、经济不发达有关外,也与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乏力、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现代农业技术传播不畅、技术应用率低、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对于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小农户而言,因其经营规模小、土地分散、抗风险能力低而导致生产经营效益低下、收入增长乏力,脱贫问题突出。因而,如何建立长效扶贫机制,解决产业科技支撑不足、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下、农业技术传播不足的问题,促进贫困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以及如何促进农民自身文化科技素质提升、构建高效现代农业技术传播渠道,就成为以精准扶贫、长效扶贫为核心的扶贫攻坚战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如何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和农民群众的增收不仅是党和国家关心的问题,也是农业科研院所承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高等农业院校之一,中国农业大学将“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作为校训,鼓励在校师生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为了更好地解决当前面临的由于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联系不紧密、甚至严重脱节而影响技术传播和应用,制约三农发展尤其是小农户增产增收的问题,中国农工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中心积极思考、不断探索创新服务三农的新模式。自 2009 年开始,在河北省曲周县首创科技小院,教师、研究生深入科技小院,科研与服务相结合,针对农业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和攻关,围绕优质高产高效目标,在农民地里,带着农民一起干,使技术能够得到迅速应用,惠及百姓,增产增收;利用驻村优势,开展“四零“培训和服务,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打破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米的屏障,促进了技术的高效传播及小农户增产增收。在科研和服务过程中培养研究生,使之成为有情怀、有理想、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一懂两爱”人才。九年多来,科技小院建立的模式不仅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连续发表创新成果,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获得国家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外,同时在推动高产高效现代农业技术传播和推广、促进农民尤其是小农户增产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精准扶贫的一种好形式。
二、模式简介
科技小院是建设在农村,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村级科技服务平台。科技小院以研究生与科技人员驻村工作,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和零费用服务于农户及生产组织为特色,以实现作物高产和资源高效(双高)为目标,致力于引导农民进行高产高效生产,促进作物高产、资源高效和农民增收,逐步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和农业经营体制变革,探索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科技小院模式以科研人员长期扎根基层生产一线、科研服务和人才培养相结合为基本特征。以“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服务群众为特色,致力于解决小农户增产增收的问题。
1.扎根基层,零距离接触三农,深入调研、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提高扶贫的精准性。针对小农户尤其是困难农户因接收农业科技信息渠道不畅而影响技术采纳进而影响增产增收的问题,科技小院师生长期扎根位于农村一线的科技小院,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与基层群众尤其是困难户亲密接触,建立了互信关系和紧密联系,打通科研人员和广大农民群众交流的屏障,便捷地了解他们实际生产增产增收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以此作为科技攻关和社会服务的突破点。
2.科技攻关和服务紧扣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通过技术支撑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小农户脱贫。促进农村和农民脱贫的关键是建立可增产增收的农业产业,产业兴旺才能建立农民脱贫的长效机制。为此,科技小院采取了两个思路:一是所开展的科研工作紧紧围绕所在地农业主导产业,解决其实现高产高效的关键制约性因素,通过解决制约性技术问题,促进小农户增产增收。例如,曲周县白寨科技小院通过研究和推广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技术,在增加农户小麦玉米产量的同时,节约肥料和机械成本,实现了节本增产增效;曲周县王庄科技小院针对当地农民以粮食生产为主,生产效益低下的问题,带领群众生产优质麦种、生产石磨面粉,大大增加了生产的经营效益和农民收入。二是大力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例如曲周县后老营科技小院针对当地西瓜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茬严重、品质不佳、市场缺乏的问题,通过研究西瓜嫁接技术、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推动西瓜合作社发展以及帮助村里建立西瓜交易市场,推动了当地西瓜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使后老营村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曲周县相公庄村科技小院通过技术研究和推广,帮助该村解决了苹果授粉差、坐果率低、品质差的问题,还带着农民外出考察山东等地苹果种植先进经验,提高了当地苹果产量和品质提升,带动了村域苹果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由于产业兴旺,得到县里扶持,建设成为美丽乡村,村容村貌和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山东省乐陵市科技小院通过科技攻关,着力解决当地优势产业改变态度优化环境的五步法技术扩散新模式,促进了绿色增产增效技术向小农户扩散。一是针对农民抗风险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强、接受新技术慢的特点和“眼见为实”的心理,依托科技小院,将农业技术示范田建在农民的田里,通过零距离集中展示技术效果,吸引农民,引起他们的兴趣;二是针对广大农民尤其是小农户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差和接受能力较低的问题,采用多种方式,向农民普及农业技术,增强他们对技术的了解;三是针对广大农村地块分散、机械化程度低等制约农民应用技术的问题,通过推动农民自发联合、合作社和土地流转等方式,实现小块地并成大块地,实行“大方操作”,推动规模化经营,降低农业机械和生产资料采购和劳动力成本,打消农民采用技术的顾虑。四是在农民应用技术过程中,利用教师、研究生驻村便利条件,或通过科技喇叭、科技小黑板以及微信、手机短信等及时提醒农民应用技术,或深入田间,向他们提供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服务,解决他们技术应用中的困难。最终,实现了技术的快速传播和应用,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的问题。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例如,2012 年东北春玉米产区玉米黏虫大爆发,给东北农民造成巨大损失,梨树科技小院研究生在田间调查时发现了黏虫暴发的情况,连夜写成调查报告及解决方案,报告给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使得梨树县得以及时发出全县预警,为全县范围内灭虫防灾赢得宝贵时间,将玉米黏虫危害损失降到最低,给农民挽回巨大的经济损失,事后,县农业局为科技小院送来“虫口夺粮,功不可没”锦旗。
4.标本兼治,扶贫与扶智、输血与造血相互结合,建立扶贫的长效机制。世界人力资源理论开创者舒尔茨认为“改革穷人福利的关键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土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科技小院在研究、推广高产高效技术解决小农户增产增收问题的同时,高度重视农民科技培训和培养农村科技人才,推动扶贫(研究推广高产高效技术促进增产增收)与扶智(开展广泛的农民培训紧密结合),输血(推广技术)与造血(提升科技素质)的紧密结合。针对广大农民尤其是小农户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差和接受能力较低的问题,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在日常的研究中,方案与农民一起讨论,与农民一起实施,试验就在农民地里开展,与农民一起干,既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应用性,又使得农民和科研人员一起成长。二是为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科技小院探索建立“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为原则的多元化农民科技培训方式,利用科技小院、农民家里、村委会、小学校、农村街巷等不同地点采用面对面讲课、田间观摩、科技长廊、科技胡同等多种方式,向农民普及农业技术,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他们自我提高、进步的能力。例如,曲周科技小院先后两次开展了面向全县 342 个村的入村农民科技培训,不仅向农民传播各种作物的高产高效种植技术,还向他们传播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传播农业绿色发展、产业振兴的理念,先后开展各类培训 700 多场,惠及群众近3 万人。而全国科技小院网络累计开展农民培训 1500 多场,培训农民 6.7 万 人次。为了培养“永久牌”农村科技人才,还依托科技小院开办农民田间学校,招收农村科技骨干,对他们进行系统性的培训。
三、推广应用
科技小院模式的探索和应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和积极评价,其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也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同。自 2009 年第一所科技小院在曲周建立以来,目前已经在全国 24个省市区建立了 93个科技小院。全国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指出:科技小院既是引导农民致富的一条新路,又是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的一种新模式。自科技小院建立以来,科技小院模式被云南、贵州、新疆和吉林等地政府所采用,作为精准扶贫的新模式。
1.云南省镇康县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建镇康扶贫科技小院。2016 年 12 月 6 日,中国农业大学在云南省镇康县木场乡建立扶贫科技小院,江荣风教授和崔振岭教授带领博士后后王红叶、博士尹宇龙入住科技小院,在当地政府和学校支持下,围绕档期贫困山区特色产业冬桃发展,深入调研,听取农业生产发展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详细了解了病虫害发生的类型、挂果面积、修枝剪枝方式、施肥用药等情况,并就提高农民管护意识、改善生产方式、科学施肥、提质增效等问题给出合理化建议,为制定和优化全乡农业产业发展寻找方案。通过产业带动群众增收、促进脱贫,取得明显成效。
2.贵州省六盘水市科学技术局借鉴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模式与罗盘水师范学院和水城县委宣传部联合建立“六盘水市科学技术局台沙科技小院”推动当地精准扶贫。2018 年 1 月 1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一个科技小院“六盘水市科学技术局台沙科技小院”在水城县杨梅乡台沙村揭牌成立。采用市科技局 + 六盘水师范学院 + 水城县委宣传部 + 村支两委四方联手的方式共建,科技小院借鉴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经验和成熟做法,结合杨梅乡台沙村实际,统筹多方资源,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零距离、零时差、零费用、零门槛”服务台沙村,帮助该村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探索提升当地农民科学种植水平,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通过政府项目支持、学校技术支撑、引进食用菌种植、中药材育苗等科技项目示范,吸收贫困户参与,引导走科技型农业发展之路,助推脱贫攻坚。
3.吉林省通榆县与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新洋丰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通榆五井子扶贫科技小院。2016 年初,由吉林日报社协调,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新洋丰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参与组建通榆县五井子村扶贫科技小院。吉林农业大学硕士生落户在“扶贫科技小院”,长期进行技术指导。该扶贫科技小院把校、政、企、农充分融合到一起,提供了一个改变农民传统种植观念、引导农民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物质与科技相结合的扶贫平台。扶贫科技小院利用高校资源,开展测土配方工作、农业知识技能培训、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种田,使农民特别是贫困户扭转老观念,接受新思想,从而提高认识,达到“精准扶贫、科技扶智、思想扶志”的目的。具体做法,一是组织贫困户建立高产高效示范田,由肥料企业为 10 户贫困户免费提供种子、化肥等,由扶贫科技小院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并重点帮助其中的 3 户特困户,同时通过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及研究生通过科技培训、田间指导带动周边 30户贫困户科学种田,形成帮助 3 户、扶持 10 户、辐射 30 户的扶贫效应。二是走“互联网+”之路,配置电脑,连线上网,与中国农业大学专家进行面对面咨询和沟通。三是种植大户带动贫困户,由新洋丰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出台奖励措施给予奖励,并组织他们到中国农业大学、湖北新洋丰集团等相关企业和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和考察。
4.新疆农科院在新疆建立 13 个精准扶贫现代农业科技小院,助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2017年 5 月 11 日,新疆农科院在疏勒县库木西力克乡阿亚克浪喀勒克村农科院种子科技小院等 13个新疆现代农业科技小院揭牌。这 13 家现代农业科技小院分别在疏勒县、温宿县、阜康市、乌苏市、和田县、岳普湖县、尼勒克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等地建立。涉及谷子、马铃薯、棉花、葡萄、鲜食玉米、核桃、红枣、饲草等经济作物。科技小院围绕这些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开展精准扶贫。新疆现代农业科技小院将与 “访惠聚”工作紧密结合,推动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脱困。
科技小院实现了农业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实现了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的紧密结合、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发展的结合、科研人员与广大小农户的紧密结合,促进了现代绿色高产高效农业技术的研究、传播和应用,推动了农业产业发展,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了一种科技支撑产业、推动扶贫脱贫的新的有效模式。
2.以健康扶贫助推精准扶贫 篇二
一、弋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近年来,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弋阳县初步建成了以雷竹、油茶、毛竹、果业、油菜、养猪、养牛、养鸭以及立体养殖、综合种养等一批具有特色的优势产业。为提高组织化程度, 弋阳县陆续建立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据统计, 2014 年, 弋阳县产业扶贫合作社总数达到102个, 实现了乡镇全覆盖, 其中: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35 家, 实现了贫困村全覆盖。弋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合作形式多样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起人一般由业主大户、龙头企业和返乡农民工等社会各界能人组成, 以雷竹、油茶、毛竹和立体养殖等为主导产业和产品。
二是生产经营市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要求, 引进新品种, 培训新技术, 不断提高产品销售市场化水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弋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 但从广大农民对新技术、新品种和市场信息的迫切需要来看, 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 经营规模小, 实力不强。弋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在发展阶段, 大多数合作社规模小、经营种类多且杂、设施简陋、效益低下;合作社和农民之间联系不够紧密, 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服务功能不强。
2. 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运作不规范。大多数合作社由于缺乏专业管理人才, 经营管理者主要由合作组织内部人员担任, 其文化知识、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等都相对较低, 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运作不规范, 大部分专业合作社没有专门的财会人员, 一般都是请人代为做账, 甚至不做账, 财务管理紊乱, 账目不清。
3. 品牌意识不强, 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大多数合作社还没有自己的产品注册商标、自己的品牌, 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服务层次得不到提升, 开拓市场能力不强, 市场竞争力不够。
4. 资金紧缺, 制约发展。大多数合作社资金紧缺, 虽然注册资金惊人, 但空洞的较多, 即使有点资金也成了固定资产。由于缺乏流动资金, 严重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5. 思想认识不足, 扶持力度不够。有相当多的群众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政策法规还不了解,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地位作用认识不清。一些部门、乡镇和村组干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地位也认识模糊, 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氛围不浓。
三、几点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己的组织, 政府在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上, 必须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方针, 指导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运作, 保持生机和活力。
1. 加强领导, 加大宣传。一要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 协调农业、工商、民政、税务、质监、财政、发改、农村信用、国土、水利、林业、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科协、供电等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各自职责, 对合作社的发展和运行进行指导、监督、检查, 确保合作社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二要加大宣传, 充分利用电视、网站、报刊、黑板报、等宣传工具, 向农民宣传普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知识。
2. 落实政策, 破解难题。一是落实政府扶持政策。制定“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实施意见”。二是要积极破解资金难题。重点解决合作社融资难问题, 农村信用联社和农业银行要专门安排一定额度的贷款, 放宽信贷门槛, 解决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所需资金。三是制定激励措施。产业扶贫资金应该相应地安排一定资金对那些产业基础牢、经营规模大、质量安全优、品牌效益高、服务设施全、带动农户多、社会效果好的专业合作社给予奖励, 为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支持。
3. 抓住特色, 建立品牌。农民专业合作社应以做大做强、培特培优为目标。根据弋阳县农业产业的现状, 以雷竹、油茶、毛竹、油菜等优势产业为目标, 在“专业化”上做文章, 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组织化上抓突破, 构建多功能、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体系, 组建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联合社, 通过点、线、面的结合, 加快弋阳县同类合作社的整合, 打造品牌合作社。
3.以健康扶贫助推精准扶贫 篇三
河南省新野县创新精准扶贫机制,严格精准考核措施,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县已脱贫29466人,贫困人口脱贫率达70.2%。
创新精准扶贫机制
一是创新“三带三帮三扶一兜底”精准扶贫机制。动员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实行“三带三帮三扶一兜底”活动,即每名县处级领导带头包乡包村包组,每名乡镇副科级以上领导带头包村包组包户,每名县直单位和乡镇党员干部带头包村包组包户,做到贫困户不脱贫,帮带帮扶不脱钩;每个贫困村都有一个县直单位帮扶,都有一个企业帮扶,每个贫困户都有一名乡干部帮扶;实行村兜组、乡兜村、县兜乡的帮扶机制,实现扶贫工作全覆盖,确保到2017年全县41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和4.2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县平均水平。二是实施帮扶工程。实施行业部门“一人一道菜,共办一桌席”帮扶工程,即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和社会帮扶资源用于扶持发展生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近年来,投入危房改造资金3800万元,校舍改造资金14000万元,安全饮水2400万元,人居环境整治3000万元。中央财政扶贫保证金70%用于扶贫到户项目,30%用于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行业部门年度开发资金的40%用于贫困村发展。2016年,县财政拿出500万元资金,重点用于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和贫困户产业发展,并拿出300万元保证金,存入邮储银行,放大10倍,用于支持贫困户产业发展贷款。目前,全县未脱贫18315人,其中实行政策兜底(含大病救助或临时救助)解决贫困人口3630人;进行劳动力培训就地就业257人;实行产业扶持,解决贫困人口14428人。
建立精准考评办法
建立分类精准科学考评办法。对各乡镇的考评,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减贫增收情况。把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提高、贫困人口数量减少和农民纯收入的增长作为主要指标进行考核。并组织人员实地查看扶贫对象是否落实到户、到人,是否做到识别准确、群众满意,是否做好户建卡、村造册、乡立簿工作,是否针对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等。二是贫困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改善情况。把行政村通畅率、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贫困村集中供水工程覆盖率、贫困户通电增长率、通生产用电自然村增长率、住危旧房或危房贫困户下降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政村达标率、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净入学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贫困人口新成长劳动力参加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增长率、有标准化卫生室行政村增长率、有合格乡村医生即执业(助理)医师行政村增长率、通广播电视贫困户增长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行政村互联网覆盖增长率等作为主要指标进行考核。三是扶贫项目实施情况。把当年实施的整村推進、到户增收、小额贴息信贷、产业化扶贫、科技扶贫、互助金、扶贫培训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整体效果及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到村到户情况作为主要指标进行考核。四是扶贫开发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把各乡镇是否健全扶贫档案,是否按时、按质报送各类统计报表和有关材料信息,是否按要求完成上级安排的扶贫开发任务,是否按要求参加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及培训检查活动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将贫困村定点扶贫驻村帮扶、社会各界帮扶情况、扶贫开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贫困村基层党建中的“三支队伍”建设情况等也作为主要指标进行考核。
对县直定点帮扶企事业单位的考核,主要有三个方面:考核帮扶单位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视程度及支持配合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工作情况等;考核帮扶单位在行业扶贫和专项扶贫中所做的工作,主要为整合项目资金用于对口帮扶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等;考核所帮扶贫困村的精准管理工作,主要看驻村队员是否发挥作用,抓好所帮扶村的档案资料管理、宣传、动员等。
实施精准考评措施
一是县政府组成8个督导组,对扶贫效果采取“党员评议+群众测评+贫困户评价+党委考评”方式考评,召开党员会议对扶贫成效集中评议,发放群众测评表征求群众扶贫意见,由贫困户打分,督导组综合考评,考评结果排序通报。二是成立由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县纪委效能室牵头的大督查办公室,对乡镇、村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和驻村工作队开展情况进行督导,严格实行一月一督导一反馈一汇总一通报的督查办法,对督导所发现问题整改不及时、不到位,影响全县脱贫攻坚任务完成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约谈,并启动问责机制,严肃追究责任。三是强化结果运用。对工作成效突出的乡镇和县直单位,县委、县政府通报表扬,并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和项目安排时予以奖励和倾斜。对工作落后的乡镇,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力促整改,并责成县直帮扶单位加大帮扶力度。对整改不力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组织调整。对乡镇和县直单位的考评结果,在全县通报,并提交县委组织部备案,作为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4.以健康扶贫助推精准扶贫 篇四
闫安
选派机关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是省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双联行动、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有效载体。作为选派干部,我们应当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紧紧围绕省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任务,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1+17”、市委市政府“1+20”精准扶贫方案精神,认真履行“第一书记”工作任务职责,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快贫困村脱贫致富步伐。
一、强化理论学习,全面明晰政策机遇。深入学习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议、甘肃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工作会议和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会议精神,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意见》带给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政策机遇,深入学习研究精神要义,深度把握核心内容,围绕脱贫目标,帮助群众用足用好这些政策,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更多的政策指引。同时,积极学习各级驻村干部和挂职“第一书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自身带领村“两委”班子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
二、深入走访调研,全面掌握村户实际。围绕贫困村自然环境、人文风俗、地形地貌等因素,深入每个村小组和田间地头调研,积极与乡村干部座谈交流,详细掌握贫困村发展现状,基本情况、贫困户分布、项目需求清单、脱贫计划、2015-2017年计划脱贫户信息及双联单位帮扶项目,认真分析脱贫制约瓶颈,深刻厘清脱贫任务。同时,及时撰写贫困村《双联行动精准扶贫调研报告》和体会感受,全面总结贫困村的发展现状、致贫原因、着力重点和对策建议,进一步明确村户需求、任务清单和帮扶重点。针对脱贫目标,围绕贫困村脱贫人口这一重点,集中时间,聚焦力量,对全村2015年至2017年的计划脱贫人口进行重点走访,进一步明晰每户贫困户的发展现状、帮扶责任人、帮扶计划、增收目标等信息,为群众现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提供致富信息,为县乡扶贫部门开展精准扶贫大数据库平台建设、为各级双联单位开展精准帮扶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依据。
三、牢记为民增收,积极争取富民项目。挂职“第一书记”大多是中央、省、市机关单位干部,具有政策、信息、人脉、资源和思维灵活等优势,可以为群众致富想办法,提供新思路。作为挂职“第一书记”,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牵线搭桥,帮助推广新技术、联系新项目,积极解决水、电、路、医、学等问题,尽快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多方协调解决修路、吃水、用电、上学、就医等方面实事,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争取把更多的富民项目引进挂职村,引进千家万户,不断提升党员群众的致富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农民增收,帮助村民走上致富奔小康之路,为贫困群众实现增收致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紧盯特殊群体,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积极配合乡村两级组织全面排查,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组织驻村队员通过爱心微信,呼吁社会各界爱心协会和人士,为贫困村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和特困户开展资助活动,帮助他们树立发展信心,改善生活水平。同时,在特殊的节日期间,对革命老红军、老党员、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残疾人、贫困户等,以各种形式,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少一些锦上添花,多一些雪中送炭,不断提高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关爱救助工作水平。
五、强化督促指导,统筹推进任务落实。在做好岳庄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同时,要加强与县乡项目实施单位的协调联系,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与乡村干部全程参与项目谋划、论证、实施和验收。同时,积极配合各级双联单位落实好双联行动“六大任务”和市委双联行动“六项工作制度”,全力推进各项扶贫任务落实。加强驻村帮扶工作队建设,建立干部挂职锻炼和轮流驻村相结合的驻村工作制度,探索“固定+轮流”的模式,做到干部长期带班驻村,确保驻村干部人人有任务、天天有事干、事事有落实。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开展以“弘扬南梁精神、树牢群众观点”为主题的干部作风大整顿和以“群众利益无小事”为主题的矛盾纠纷大排查两个专项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形成“决不让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道路上掉队”的思想共识,务实苦干,艰苦奋斗,全面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
六、注重实践探索,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围绕落实双联行动“六大任务”和精准扶贫“六个精准”要求,坚持将基层组织建设作为“第一书记”的硬任务。指导贫困村选齐配强“两委”班子,加强对村干部的帮带支持,提高村班子促进发展、服务村民、带头致富的能力。同时,扎实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定期实行村务、财务公开,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民的各项民主政治权利得到了有效保障。创新制定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学习、党课、例会制度、请销假、发展积极分子入党等5个制度,全面指导村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健全完善贫困村“村民公约”,进一步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5.以党建引领精准扶贫 篇五
**镇拉拉岭村是十三五国家级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7户,487人。拉拉岭村座落在燕山脚下,位置偏僻,地理条件较差,村民分散居住在三条大沟、十条小沟的三十个自然片区。村集体没有任何经济收入来源。自市总工会驻拉拉岭村脱贫工作组入村以来,把扶贫开发作为村党支部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努力找准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的结合点,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实现了拉拉岭村2017年脱贫出列,全村2017年底脱贫出列143户,481人。
一、坚持支部统揽全局,抓产业上项目,用经济杠杆拉动精准扶贫
一是调优农业结构,通过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脱贫。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班子积极调研,制定了遵循价值取向和市场规律的农业发展规划,决定在全村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调精调特调优种植结构,减玉米、种板栗、增谷子、扩大杂粮、食用菌等特色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绿色食品基地面积,发展优质高效林果业。2016年,驻村工作组向市总工会申请扶贫资金,免费为村民发放4万株板栗苗,2017年又为村民免费发放了1.5万株板栗苗。村内适合栽植板栗的土地已全部栽植上了板栗,并在树下套种了谷子、大豆等精品杂粮,全村共计增加了700多亩板栗,为形成板栗产业,实现长期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大上畜牧养殖类产业项目,通过增强经济实力带动脱贫。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多次召开会议,征求村民意见,决定围绕绒山羊、生猪、溜达鸡等畜牧类养殖,积极发挥拉拉岭地域特色,以合作社牵头,全民发动,充分利用财政资金和工作组扶贫资金上项目,千方百计促进牲畜存栏数扩量、提质、增效,增加村民财政收入。2016年,我村以村集体鹿鸣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龙头,采取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或自行养殖两种方式,养殖绒山羊920只、生猪172头,贫困户人均增加收入600元。2017年,全村贫困户入股以绒山羊、生猪、肉牛、蚕、柴鸡养殖和中草药种植为主要内容的各养殖、种植合作社,成为股东,并实行保底利益分红,目前,按照入股财政扶贫资金10%的分红已经全部兑现。
三是拓宽增收产业途径。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将我村列入了第一批300KW集中式光伏电站建设。目前该项目已经完工,并已并网发电,此项目可使部分贫困户直接受益,同时,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2万元。另外,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积极协调投资商对喇嘛岭上的罗汉洞景观进行修复,并对毗连的蛇仙庙进行重建。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完工,总投资207万元,可作为我村乡村旅游的主要内容,吸引游客前来参观,通过食宿和销售土特产品增加村民收入。
二、突出党员主体地位,强素质提能力,用示范引带推进精准扶贫
一是增强党员责任意识。加大党员教育培训力度,利用
农闲时节和晚上的空闲时间,开展党员“两学一做”活动,由驻村第一书记讲党课,举办党性教育、思想解放教育、廉政建设等专题讲座,让党员干部接受最前沿教育,让每个党员都动起来,主动承担起脱贫攻坚的责任。十九大召开以后,驻村工作组召开全村党员大会,积极宣传十九大精神,驻村第一书记详细讲解了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农村和扶贫的重点内容,并对将十九大精神宣传到村民家中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拆除“双违”和清理“三堆”工作中,村书记和村主任从自家亲属做起,亲自上场,带头拆除“双违”和清理“三堆”。
二是提高党员素质能力。积极借鉴职业教育新方法,为解决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短缺问题,在村活动中心、党员中心户、农业合作社等地方设立教学站点,将农田水利知识、种养殖技术等送到党员群众手中,尤其是专门邀请板栗种植专家给党员进行授课,由党员进行辐射宣传,教育培训其他贫困户,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发挥党员引带示范作用。探索组建村集体主导、村民入股的集体合作社模式,鼓励党员干部主动带头,通过建立产业基地、兴办合作社等形式,带动贫困农户实现分红、务工“双重”收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做到有基础设施建设的地方就有党员牵头,有产业培植壮大的地方就有党员参与,有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就由党员带头顶上去。如我村支委魏文双不等不靠,积极带领本组村民建设扬水站,确保农田增产增收。
三、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打基础固根本,用组织力量推动精准扶贫
我们以建强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为目标,把村级党组织建成扶贫开发的“主心骨”,统筹党建和脱贫攻坚,抓产业、抓项目、抓服务,实现双促进。我们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适合本地实际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强村富民为目标,以农村党组织为核心,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积极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一体化发展模式,让党支部成为合作社里贫困户的靠山。同时,我们建立了党组织推动脱贫攻坚机制,开展村务监督,落实“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工作制度,让党组织站到扶贫开发“前台”;打造带头脱贫攻坚党员队伍,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工作中,我们积极组织党员代表入户走访、调研,开展工作,把扶贫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党员干部的主渠道。
6.以健康扶贫助推精准扶贫 篇六
习水县以选派基层党组织“第一书记”为抓手,集中力量破解难题、强化班子,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形成人往基层走、劲往基层使、钱往基层投良好局面。
抓调研摸底数,确定“连抓三年”工作思路。开展集中调研摸实情活动。省委书记姜异康深入淄博市、平阴县、东平县的乡村、社区、企业调研,与基层群众亲切交谈,详细询问党员活动开展、活动场所建设等方面情况,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促发展。省委组织部抽调专门力量,到全县37个乡村、城市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调研,召开全省组织工作务虚会,对基层组织建设进行“把脉”、“会诊”。开展“倾听民声、问计基层”问卷调查。在省市直部门和县(市、区)选取调查样本,发放调查问卷10298份,分析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开展分类定级廓清底数。按先进、一般、后进三个档次,对27.8万个基层党组织实行分类定级。确定“基层组织建设年连抓三年、每年突出一个重点”工作思路,2012年着力抓好工作薄弱基层党组织集中整顿。
抓载体出实招,选派“第一书记”帮包基层。制定《关于以选派“第一书记”为抓手,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意见》,每年从省市县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帮包工作薄弱村、城市社区和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抓好定规划、理路子、强班子、建制度等工作。工作薄弱村重点抓“五有”,即有好带头人、有集体收入、有活动场所、有管用制度、有满意服务。工作薄弱城市社区重点抓“三基本”,即基本保障、基本服务、基本制度。工作薄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重点破解“三难”,即活动开展难、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难、党员发展难。省直171个单位选派582名“第一书记”进驻582个贫困村抓党建促脱贫。举办专题培训班,开展“党性教育、专题辅导、案例教学、工作研讨、互动交流、誓师大会、工作对接”七个板块培训,引导“第一书记”当好政策宣传员、农村党建工作员、脱贫致富服务员,派出单位当好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指挥部、协调部、保障部。菏泽市抽调19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挂任包帮县(区)委常委、副县(区)长,市财政为每名工作组长和“第一书记”每年拨付2万元办公经费,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抓重点求突破,破解难题促提升。实施场所建设工程。按照新建村级活动场所每个补贴10万元,扩建或修缮补贴5万元,配置办公设施补贴1万元标准,采取省财政补贴为主、党费补助办法,省、市、县三级配套,投入1.3亿元,新建村级活动场所546个,扩建或修缮1422个,配置办公设施425个。实施增收工程。把“有集体收入”作为帮包工作薄弱村重要目标,通过三年帮包,使每村都有一个主导产业,都有保障村级正常运转的稳定经营性收入。泰安市实施“强村固基”工程,选派1000名党员干部到经济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梳理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工业项目等10多条促进村集体增收的路子。实施强基工程。围绕发挥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作用、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建设党组织书记和党建指导员队伍等9个专题进行摸底调研,抽样1万家非公有制企业进行排查,提出改进工作意见建议。实施“一方隶属、多重管理、全程作用”党员教育管理和作用发挥模式,加大“兼合式”党组织建设力度,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超60%、工作覆盖100%。
7.以健康扶贫助推精准扶贫 篇七
和政县率先组建双联行动、扶贫攻坚、基层党建“三位一体”步走的帮扶工作队, 以实际行动落实省委和州委推进双联行动、扶贫攻坚、基层党建深度融合的新要求。
一是谋划部署早。和政县委县政府在深刻领会全省双联大会精神的基础上, 组织双联、扶贫等工作部门研究制定符合本县实际的工作方案, 经多次修改完善后, 印发联系和政县的省、州、县各双联单位和乡镇执行。相关双联单位和乡镇据此整合双联干部、包村干部、大学生村官、挂职村干部等帮扶力量, 率先在全县122个村组建成立了双联行动、扶贫攻坚和基层党建“三位一体”步走的帮扶工作队, 实现了联系村全覆盖。工作队队长由各联村单位科级以上领导担任, 并挂职村党支部副书记, 重点贫困村工作队帮扶队员4名, 非重点贫困村工作队帮扶队员3名。主要职责是长期驻村统筹开展双联行动、精准扶贫和基层党建工作, 帮助村上夯实党建基础, 理清发展思路, 培育富民产业, 帮助群众拓宽致富门路, 有效增加收入。
二是深度融合实。在基层党建工作中, 深入开展双联单位党组织与联系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继续帮助村级组织加强阵地建设, 全面提升基层组织素质能力, 并对村级组织在执行党风廉政纪律方面进行监督。发现和培养优秀党员和新型农民, 督促基层组织高效服务群众、全面落实民生项目、公平公正执行惠民政策, 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积极培育村级党组织示范点, 逐年消除“空壳村”, 积极打造带动能力强、服务功能完善、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明星村”。在扶贫开发和双联行动中, 突出“换脑”、“增智”“造血”“夯基”“融资”等工作, 进一步弥补全面小康短板。紧盯到2016年实现整体脱贫、2020年与全省全国一道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全力实施好全省“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临夏州“4155”扶贫攻坚计划, 帮助指导联系村进一步修订完善“两规划一计划”, 实行发展计划到村制度, 帮助贫困户建档立卡, 根据实情制定一户一策帮扶措施, 切实提高双联工作和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实行精准扶贫。帮助联系村和联系户找准最合适宜、最好收益的富民产业, 使每一个贫困村有一个特色首位产业、每一户有一条致富门路;通过指导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新服务机制等措施, 鼓励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畜牧养殖、设施蔬菜、特色林果、育苗、中药材、劳务等特色优势产业, 使每一个支柱产业都有一个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等新型富民产业, 帮助发展仓储、电子商务等服务业, 形成千家万户创业、富民产业遍地开花的生动局面。
三是督促落实严。和政县把从严督查作为抓好落实的有效手段, 安排部署工作后不久, 由分管领导带领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委双联办、县扶贫办工作人员, 对全县各乡镇精准扶贫、扶贫重点村、双联行动扶贫攻坚基层党建“三位一体”工作队到位情况、双联行动开展情况进行了督查, 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掌握各帮扶工作队工作进展情况。从督查情况来看, 目前各帮扶工作队已按照和政县要求全部到位, 正在扎实开展基础党建、入户调查、贫困户建档立卡、结对帮扶等工作。同时, 州、县决定, 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挂职期间, 原单位工作关系、工作岗位、工作待遇不变, 并按标准报销相关费用;挂职结束后, 由组织部门牵头双联办、扶贫办进行考核, 考核结果归入个人档案。
甘谷县:制定驻村工作队员管理办法
甘谷县结合工作实际, 制定《甘谷县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管理办法》, 为双联行动与扶贫攻坚行动深度融合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是工作要求明确。工作队员从全县双联干部中抽调, 队长原则上由联村单位科级干部担任。工作队员到贫困村开展帮扶工作, 原则上一年一调整或一年一轮调, 工作队员岗位有调整时, 由原单位补续人员接替。明确要求, 帮扶的贫困村不脱贫, 工作队不撤离, 建立起“不走”的驻村帮扶工作队。
二是职责任务具体。办法明确规定工作队员的十项具体职责和任务。即:宣传党的惠农政策、帮助贫困村户健全卡册台账、帮助贫困户找准致富门路、协助开展技能培训、指导培育富民产业、指导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监督指导惠农政策更好落实、指导帮助申请各类惠农贷款、协助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三是帮扶纪律严明。工作队员每月驻村不少于10天, 派出单位不得安排其他工作。工作队长负责工作队员的日常管理, 队员每月向队长汇报一次思想和工作情况, 每半年撰写工作小结, 全年撰写工作总结。驻村期间, 严格执行“三个防止、八个不准”纪律的要求。工作队员到岗到位、驻村帮扶及工作情况, 采取包乡县级领导和县委双联办、县扶贫办随机督, 县委督查室定期不定期督, 所在乡镇经常督的方式保证工作队员坚持到位, 有效开展工作。
四是考核程序严格。制定严格的考核办法, 对每项工作进行细化和量化, 采取“查、看、听、评、核”的方法, 坚持定性与定量结合、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结合、抽查与督查结合, 对队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逐项打分评定, 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 并形成年终鉴定, 考核结果向派出单位反馈, 作为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据此兑现奖惩。
8.以健康扶贫助推精准扶贫 篇八
关键词:黔东南州;大健康产业;特困地区;精准扶贫
滇黔桂石漠化区是全国 11 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是我国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贫困发生率最高、民族自治地区最多、生态环境压力最大的地区。2013年末,黔东南片区贫困人口167.29万人,贫困发生率为42.11%。2013年该片区共有贫困人口总数为119.41万人,贫困发生率30.6%。
2015年,贵州省在黔东南州石漠化片区设立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其核心区范围是江县洛香镇、贯洞镇和黎平县肇兴镇,其中联动区和辐射区覆盖整个黔东南片区的区域。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是以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和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也是探索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社会发展、实现同步小康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跨越式发展和推进精准扶贫具有重大意义。
一、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发展现状
(一)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的贫困状况
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黔东南连特困片区)是滇黔桂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地区,扶贫攻坚难度大。黔东南连特困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共有14个、重点乡镇155个、重点村2077个。由于该片区社会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劳动力素质偏低,产业发展单一、规模小、基础薄弱,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贵州片区重点扶贫区域。
根据黔东南州特困片区社会发展状况的分析,贫困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种贫困类型:
1.自然环境与地域导致的贫困。黔东南连特困片区处于云贵高原向桂北盆地过渡地带,山高坡陡,沟壑深切,山地占总面积的93%,地理环境复杂,自然灾害频发,人均耕地面积少,土地贫瘠,导致农业发展生产条件差,广大农村地区贫困人口逐年增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贵州省)区域发展扶贫攻坚规划2011—2015年》实施以来,虽然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但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依然频发,导致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交通极为不便,农田水利和生产生活条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因灾返贫现象普遍。
2.文化教育导致的贫困。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对外开放较晚,人才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致使少数民族各群体未能得到好的教育,“扶智”问题突出。示范区文化科技教育落后,人民群众文化素质整体偏低,劳动者文化素质较差,不利于接受新思想、新技术,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生产方式陈旧,生产效率低下,广种薄收的现象比较普遍,群众自谋发展的能力较弱。
3.制度变革滞后导致的贫困。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社会保障权利的缺失,很难公平地享受公共服务;由于缺乏必要的经济和社会保障,农民因灾、病致贫较为普遍。城乡二元结构变革缓慢,山区少数民族群众无法享受到充足的、高质量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与救助制度不完善,也是因病致贫的主要原因。
(二)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扶贫政策实践
为推动黔东南连片特困地区的区域发展,贵州省出台了《贵州省“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和《贵州省月亮山区扶贫决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明确了黔东南连片特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和措施,并将扶贫任务分配到各个责任部门。
随着各项减贫政策的不断实施,黔东南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减贫取得一定成效。
1.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发生率下降。2013年,黔东南州连片特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345元,比2010年末增长68.93%,实现减少贫困人口48.33万;2014年,28万贫困人口脱贫、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和30个贫困乡镇完成减贫摘帽任务,分别占减贫目标任务的112%、200%和120%,连片特困地区农村民居人均可支配收入6038元,贫困发生率下降17.36%。
2.扶贫项目、资金增加明显。2014年,黔东南州连片特困地区共获扶贫项目326个,资金4.4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0%。区域内2014年扶贫攻坚示范县(麻江县、雷山县、岑巩县),每县得到8000万元以上扶贫项目资金扶持,占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贵州片区11个扶贫攻坚示范县的27%。
3.精准扶贫个案管理不断完善。为了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个案管理,滇黔桂连片特困地区黔东南片区各级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扶贫管理政策,如《中共黔东南州委、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州推行扶贫工作个案管理的意见》和《黔东南州干部结对精准扶贫个案管理工作方案》,通过具体措施实施精准扶贫个案管理。2014年,黔东南州特困片区61650家贫困户224675人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制定帮扶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采取“六个到村到户”等工作措施开展结对帮扶,实现扶贫与干部“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同时,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管理,进行分类指导,定向施策,分别采取社会保障、产业扶贫和生态移民工程等不同措施进行扶持。建立结对帮扶关系,进村入户调查和 “讲、访、帮、促”活动,贴近群众、认真听取群众意见,针对性地采取帮扶措施,很好地解决了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4.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识别进一步明确。在扶贫个案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分解、初选、公示、帮结、计划、填写信息、数据录入、入网络、更新”等步骤,落实“两公示一公告”,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识别贫困人口。2014年,建立《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管理平台》,共录入37.6493万户134.1307万人,录入一类贫困村947个、二类贫困村500个、三类贫困村406个,录入片区规划县市16个,其中国家级贫困县14个,省级贫困县2个。
nlc202309042253
5.落实国家和省扶贫贴息贷款政策。优先安排小额信贷补偿金试点,实行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扶贫信用贷款,对造册登记的扶贫对象,给予国家基准利率贷款贴息。对带动黔东南片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企业和合作社,其贷款可享受扶贫贷款贴息。
二、探索大健康产业发展下的精准扶贫模式
根据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规划,示范区将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苗族、侗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基地为依托,在保护、开发、传承和发展中实现平衡, 打造少数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基地、农民创业及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围绕“民族创意、文化旅游”为产业主线发展大健康产业。为此,要探索符合连片特困地区实际的精准扶贫模式,这是发展大健康产业首要考虑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开发模式
发展大健康产业,应建立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长效机制,使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成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员,实现民族文化旅游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1.政府引导。要不断完善当地的旅游基础设施,改善旅游投资环境。在市场运作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旅游进行扶持和培育,特别是旅游管理和服务。注重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参与旅游开发,形成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共同体。
2.群众参与旅游开发和经营。
要引导少数民族群体,特别是贫困群体参与旅游开发与经营,采用直接旅游扶贫的方式,引导少数民族民众参与到旅游中来。如组织少数民族演出队、开办农家乐、旅游产品生产、经营与加工等,培育“亦农亦工”的旅游从业人员,充分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旅游,打造苗族、侗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基地。
3.加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要加快不同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传统文化(节日、民俗)的开发,建立旅游产品和文化体验产业链,实现少数民族旅游产品市场化,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的开发水平。
(二)劳动力转移扶贫开发模式
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种自然而然形成的社会经济现象,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政府加以规范引导。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基本导向,根据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需求,加大对农村不同层次的群众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示范区的富余劳动力能够就地转移。政府承担政策制定、培训监督、就业监督、资金保障等职能,而招生、培训、管理、安排就业等方面完全由培训机构按市场要求运作。
(三)PPP扶贫开发模式
借鉴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建立伙伴关系,科学合理分配各方利益,明确各自权利和义务,不失为一条发展农村扶贫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要制定科学的规划方案,明确职责分工,统一管理;按照标准选择承包户,搞好土地流转;建立监督机制,确保收益。
(四)电子商务扶贫模式
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培养电商人才,发展电商产业。通过电商平台建设,拓宽本地产品销售渠道,为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各个县的“银饰”、“刺绣”和农特产品解决销路难题。
三、大健康产业发展下推进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思路
(一)创新扶贫机制,推进扶贫改革
1.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在搞好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识别工作的基础上,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并向贫困户发放《帮扶手册》,进一步摸清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明确帮扶需求,落实帮扶责任和帮扶措施。
2.改革扶贫资金管理机制。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县、乡两级作为项目资金的审批实施主体、责任主体和监管主体,加快推行乡级报账制步伐。
3.财政专项扶贫项目管理机制。改革扶贫项目审批权,将扶贫项目审批权全部下放到县,全面实行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严格扶贫项目审批和实际运行流程,实行统一的项目审批流程。
4.健全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帮扶机制。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扶贫工作机制,实现贫困乡镇、贫困村和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
(二)推进精准扶贫个案管理
对扶贫项目实行精确化管理,实现扶贫项目的精确化、精细化、可视化、可控化管理,提高扶贫项目实施质量和效益。对生产生活环境恶劣的村寨,实行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对自然资源丰富、有产业基础和优势的地方,引导群众加快优势产业发展;对劳动力富余的家庭,引导劳动力转移,拓宽就业渠道;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加大支持力度,扶持特殊产业做大做强;对无劳动能力户做好各方面的保障;对条件较好的村寨、农户,要把扶贫攻坚和同步小康统筹安排部署,力争早日实现减贫脱贫同步小康。
(三)推进驻村帮扶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
驻村干部在建档立卡管理的基础上,参与扶贫项目申报、组织实施、检查验收、绩效评估等工作,切实加强驻村干部执行力建设,完善扶贫项目资金项目管理体制,实行“乡镇申报、县级审批、乡村实施、乡镇初检、县级验收、乡级报账”的管理体制,以村为基本单位,通过乡镇申报项目,实现驻村干部“全程参与项目申报、全程指导项目实施、全程加强项目监管、全程督促项目评估”等,促进精准扶贫和驻村工作的深度融合,把党的惠农政策和扶贫开发政策落到实处。
(四)发展大健康产业扶贫
1.培育和壮大大健康支柱产业。重点支持发展示范区内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快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形成支柱性产业。引导农民通过产业转移进入园区,实现从农民身份到城镇居民和产业个人的转变,增加工资性收入。
2.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按照一村一品的规划,选择适宜的产业,通过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的示范带动,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现代产业布局。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劳动力参股、技术资金合股等方式,将广大农民从传统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充分调动生产积极性,获得稳定收入,实现减贫摘帽,最终实现全面小康。
3.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集中力量重点培植和扶持具有带动辐射能力、有使农产品加工增值、有品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加工,走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发展的路子。根据大健康产业的基本特点,积极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提高农业收益,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要围绕示范区内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休闲农业观光带,统筹规划,加大休闲观光农业资源、田园生态资源景观、农村人文资源的开发力度,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特色产品等与旅游观光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韩 斌. 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初析[J].《学术探索》,2015(6):73—74
[2]朱金鹤.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与效率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250—269.
[3]张巍.由劳动力转移扶贫析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J].《中国行政管理》,2006(2):56—57
[4]韩 斌. 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初析[J].《学术探索》,2015(6):75—76
[5]吕辉红. 湖南洞口:借鉴PPP模式发展农村扶贫产业[J].《中国财政》,2015(4):65
(作者单位:贵州凯里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欣闻
9.以健康扶贫助推精准扶贫 篇九
实现精准扶贫
按:2016年9月28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扶贫开发协会会长苏晓云在“湖北省扶贫开发协会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蔡甸论坛”发表了主旨演讲,重点阐述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信息化作为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制高点,推进“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健康发展,探索新常态下精准扶贫的改革与深化。
一、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充分认识推进“互联网+”与精准扶贫的深远意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当前,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互联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呈现出更多的活力和更高的参与度,为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提供了新的动力。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推动下,近两年来,我国贫困地区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网上交易持续快速增长,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扶贫效应。据报道,现在,全国已有832个片区贫困县在阿里巴巴上卖东西,一年卖了215亿元,其中,网上销售超过亿元的国家贫困县市有38个。这只是一个阿里巴巴,如果全国统计,那就相当多了。由于有了电商和互联网,农民很快知道世界发生了什么,市场发生了什么。实践证明,“互联网+”开启了新一轮的经济革命,“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是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脱贫的重大举措,是加强农村贫困社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有效途径。
我们身处“互联网+”时代,面对这些海量信息,特别是大数据与精准扶贫协同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湖北省扶贫开发协会的首次扶贫论坛,选择了“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其宗旨、目的就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信息化作为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制高点,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任务,推进“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健康发展,探索新常态下精准扶贫的改革与深化。
二、立足实际,企业“互联网+”
精准扶贫正在健康发展
这次会上,专家的演讲、有关会员企业的经验介绍,充分展示了我省农业企业、特别是扶贫龙头企业,在精准扶贫中大力推进“互联网+”新模式,既为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新业态、新亮点,也为贫困农户精准扶贫带来新的收入增长点,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地处武汉蔡甸老区的省扶贫协会会员企业——武汉荷香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依靠“互联网+”,创新营销模式,成功实现了公司、合作社、贫困农户的“三赢”。他们完善提升了荷香源公司的官方网站,在“淘宝”、“天猫”上开设公司独立的网店,在网上进行产品直销。同时,开设了荷香源公司公众微信号,开展产品微分销。他们与多家网站合作,目前已经与“一带一路农业与食品交易信息网站”、“中国莲藕网”、“融E购网”、“中国网库”、“抠抠网”等互联网平台联姻,推销公司产品。使企业用户和消费者对于“互联网+”和网上购物的接受程度逐步提高,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体现了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的新思路。
省扶贫协会副会长单位会员——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互联网+”,参与产业扶贫,“十三五”期间计划在国家贫困县新建生物电厂200家,配套建设20000个村级秸秆收购点,通过产业带动,力争帮扶2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省扶贫协会副会长单位会员——罗田县刘锦秀的湖北名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推行“互联网+”,实施“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2015年以来,服务带动养羊农户7700多户,年出栏肉羊达到15万只,年销售收入1.5亿元,形成了以罗田县为中心的跨县域连片发展的肉羊商品生产基地,建立了市场营销网络,打开了黑山羊特色产品的市场销路。他们的羊肉产品,通过电子商务等渠道,在星级酒店、大型超市、连锁专卖店等,已经销售到北京、广州、深圳、武汉等大中城市,为把广大贫困群体带入市场,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福祉。
还有许多会员企业,立足当地优势,结合公司实际,加强战略谋划,扎实推进“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为村出列、户脱贫和农业跨越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他们中,有的加快推进农业物联网的示范应用,有的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有的积极推动农业大数据创新发展、探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有的以标准化物联网监测示范基地为重点、建设覆盖主要农作物品种和优势农产品区域的农业物联网基地,等等,都从不同层面,采取了系列有效措施和途径,推动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的健康发展,为我省产业扶贫提供了新作法和模式。
三、积极作为,扎实推动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
“十三五”是全面贯彻落实“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战略,加快扶贫攻坚和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对“十三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进行了战略部署。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生产和精准扶贫所面临的资源环境数量与质量的双重约束日益严重。如何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实现“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的转型发展,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是新常态下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为此,特向协会会员企业提出以下几点希望:
(一)“互联网+”要接好贫困乡村地气。贫困地区农村互联网发展,要对接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民日常生活、农村社会管理,服务农业农村发展。要适应农业特点和精准扶贫目标,接好贫困乡村的地气,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的规律,探索可持续的市场运行模式。要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多层次服务平台,完善物流网络体系。要提高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打造农村信息“高速公路”,让贫困地区群众享受数据红利。要充分发挥协会企业和农民主体作用,发挥农村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中的积极作用。
(二)加快推进“互联网+”产业扶贫的示范应用。“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前提是,“互联网+产业扶贫”。要坚持因地制宜,结合扶贫对象的区域分布、生产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量身定制”特色化、专业化、接地气的扶贫产业,以产扶贫、以产带贫、以产脱贫。一要坚持“以用为要”,依托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强农业物联网产业链。优先围绕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农业生产精细管理、农产品与食品安全管理及溯源等领域,建立管用、实用、好用的物联网。二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力量,开展农业物联网研究,为农业物联网技术产品系统集成、批量生产、规模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三要建设“互联网+”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带动农业物联网整体发展。要针对产业扶贫靶向不准的问题,依靠“互联网+”,把扶贫对象发展产业与公司经营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贫困农户+互联网+会员公司”等模式,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通过“当家产业”辐射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让扶贫龙头产业真正发挥“龙头作用”。
(三)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和对接,为农产品销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为农民打开了另一扇致富之门。抓贫困农村电子商务,主要任务有三项:首先是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其次是农业生产资料的电子商务,其三是休闲观光的电子商务。要培养农业电子商务的市场主体,加强新型经营主体、特别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信息化培育,使其尽快成为农业电商的市场主体。要协调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对接电商平台,让贫困农户分享“互联网+”的增值利润,逐步形成“以销定产”的发展格局。要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突破口,开展生鲜农产品和农资的电商扶贫。
(四)积极推动精准扶贫大数据创新发展。“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的核心,在于推动传统产业的在线化和数据化。要统筹现有和新增数据资源,以数据共享开放为核心,以大数据开发利用为着力点,逐步形成覆盖全面、业务协同、上下互通、众筹共享的精准扶贫大数据发展格局。要加强数据中心、农业智能服务系统、农业行政管理指挥系统、扶贫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农业智能模型系统和扶贫数据库的研发应用。要结合贫困地区实际,针对市场同类产品消费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找到市场的“热点”,帮助当地挖掘农产品的“卖点”,开发产业扶贫特色产品。要探索发展“一村一品一店”模式,建立“地方特色馆”,推进农副产品、民族手工艺品、旅游产品等上网、进城,准确把握市场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精准服务。用“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模式,扶持贫困地区农村实体经济,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贫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开辟长效脱贫致富之路。
10.精准扶贫贵在精准 篇十
从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到各地方积极行动真抓实干搞扶贫,再到扶贫工作切中要害解决广大困难群众脱贫难题。凡此种种均凸显出精准扶贫工作是让群众享受幸福生活的切实保障,更是实现中国梦小康社会的核心前提,而精准二字又是新时期扶贫工作实现的有力保障。因此,精准扶贫贵在精准。
精准扶贫要精确识别。精准扶贫政策出台以来实施过程中取得一定效果,但是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确定大多还是延续之前的方式,部分是由村民选出但绝大部分都是由村干部按照原有政策画线得出所谓贫困人口,至于贫困原因、如何有针对性解决等不确定问题,难以重点突出,也使精准扶贫政策在基层出现定位不准,实施效果出现偏差的问题。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金龙村组织全村党员、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在通过入户调查、群众评议、公示公告、抽查检验后,第三次对2015年全村的贫困户进行最后认定,真正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扶贫。实践证明,精准扶贫只有在第一环节进行精确识别才能将此项政策落实好。
精准扶贫要精确帮扶。在以往的扶贫政策中大多集中在以输血式扶贫为主要手段,国家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资金,虽然可以在一定意义上解决暂时的贫困问题,却不是长久之计。更有甚者个别下村帮扶干部无视群众贫困的症结所在,只是大而化之的进行帮扶,群众身体不好疾病缠身,却丢给群众100只鸡去饲养,导致群众不但获得相应的经济收入,反而花费更多资金,在本就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淮安市通过变输血为造血的扶贫方式,探索出一条精准扶贫之路,员民营企业家参与精准扶贫活动,针对不同困难家庭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精准发力。企业家通过技术帮扶、就业帮扶、创业扶持等措施为贫困户“输血”。
精准扶贫要精确管理。精确管理是精准扶贫的保证,而对贫困户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贫困农户。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确保“扶真贫” 帮扶“真扶贫”。实行阳光、透明的操作管理模式。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对扶贫资金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将扶贫对象、扶贫项目等公开。将扶贫工作的全过程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导致的应扶未扶。要做到“精准扶贫”,找准病根,才能对症下药,需要“精准监管”和“精准惩罚”相结合。对于扶贫干部的乱作为现象,需要监管到位,及时纠正,对于屡教不改的干部,要果断摘掉其乌纱帽,决不能让被扶贫的群众受到伤害。
共同富裕是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普遍繁荣的全面富裕,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步入康庄大道的根本保障。精准扶贫号角的吹响,精确识别贫困人群,精确帮扶解决实际需求,精确管理保证公开透明,才能消除贫困人口,消除贫富分化,使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
集三维之力 建美丽乡村
广大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并且农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新的渴望。但是,农村地区环境仍然存在污染,农民的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低效化,这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应该多管齐下,集三维之力,当好美丽乡村的践行者和建设成果的维护者。
建设美丽乡村需要注重机制建设,改善农村环境,打造宜居乡村。干净整洁的卫生条件是美丽乡村必备条件,以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五化”为重点,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整治三堆和卫生死角,治理乱堆乱搭乱建等影响村容村貌行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建设长效化的机制,专门人员负责管理农村环境的问题,建设美丽乡村必然要求村庄环境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轨道。为此,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每个自然村都有最基本环保设施,提高农村垃圾收集率;建立村庄环境卫生巡查和评比制度,加强工作督查和通报并严格奖惩,要求村民管好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并为村级保洁员提供工资保障,建立健全村级保洁员各项规章制度。
建设美丽乡村需要注重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文化内涵建设,提高村民素质,打造美德乡村。美丽乡村建设,追求的不仅是农村居住环境的优化,更主要是塑造美的心灵,建设农民精神家园。应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教育宣传引导农民践行核心价值观。善于发现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突出典型引领作用,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活动,让美德在人人心里落地生根。美丽乡村不要千人一面,还要通过内涵建设来体现本地的特色,努力打造出品牌和特色。结合各乡村地理区位、民风民俗等,充分挖掘特色人文元素,进行个性化塑造,保留了传统民俗活动的生活土壤,陶冶了人们的情操,使美丽乡村真正让人流连忘返。
建设美丽乡村需要注重乡村特色产业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打造生态乡村。美丽乡村建设不只是外在美,更要美在发展上,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潜力,这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土地流转政策,多渠道推动农民增收,消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力。成立专业合作社,与果品企业深度合作,发展果品深加工,发展农家乐、采摘园、乡村游等具有地域特色的第三产业,提高农民的从业人数,加强科技创新,利用高科技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果品业、加工业、旅游服务业等乡村特色产业的兴起,既培育了农民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又为美丽乡村建设积累了丰厚资金,注入可持续发展的血液。
建设美丽乡村承载着很多人的梦想,特别是对那些保留美好乡村记忆的人更是有着不同寻常的寄托,为让梦想早一步照进现实,应整合资源和力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创建,开展“美丽乡村”帮扶共建工作,全力打造“最美乡村”,让更多农民真正养成美的德行、得到美的享受、过上美的生活,用无数的美丽乡村共筑美丽中国。
43、(主观题)请结合岗位实际,谈谈对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基本方略的认识。
关系
解析
【参考答案】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基本方略与其他十三条基本方略,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战略与战术相结合,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其中,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对我们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确切厘定。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做到:
第一,在扎实学上下功夫,认识上见真章,有共识。
要在学懂上下功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主要体现在“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中。其活的灵魂,可理解为党的领导、人民至上、问题导向、“四个自信”。其中,人民至上,问题导向,更是对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精准把握。民生之事,是我们工作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必须高度重视,“以人为本,以财为末;人安则才瞻,本周则邦宁”。
第二,在融会通上下功夫,广泛宣传上入心声,汇合力。
在解决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上有了共识,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积极去学习有关惠农、强农、富弄政策并宣传到位,把党中央与中央政府的关切传达入心,帮助百姓学好政策、用好政策,发挥人民群众的改革和实践的主体作用,将政策落地生花。了解大家的心声、意见,积极谋划和完善政策,出成效有合力,民声所倾,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以百姓心为心”、“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共筑美好蓝图。
第三,在方向明上确定目标,广泛调查上明重点,敢对标。
始终在增进民生福祉上走在前列,紧扣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点,下大力气去搞调查研究,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青年人的锐意担当,积极搜集民意民声,敢于对标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找准群众的烦心事、迫切需要,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积极汇报配合调动公共资源,不断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民生在勤,勤则不溃”,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四,在工作上,勤思考,有闯劲,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走前列。
“民生问题无小事,处处留心皆民生”。因此,在工作中,向有丰富经验的领导干部、同事学习,向群众取经,勤思考,敢创新,明确自己的工作计划,突出解决群众在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积极配合深入实施“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彰显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以及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工作者的本色。用好“三权分置”、“三变”等关键领域改革与政策,摆脱“无经验思维”、“没办法就这样吧”的不良惯性,不断提高自己服务群众的真本领。想民所想急民所急,尤其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积极推进平安杨凌建设工作。民生工作,走在前列。
11.以扶贫开发助推新农村建设 篇十一
第一,抓好基础扶贫,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坚持基础先行,加快整村推进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定南县着眼于保护和提高重点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交通、农田水利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狠抓基础扶贫,夯实发展基础,不断增强重点村的自身“造血”功能。2007年在17个重点村投入了420万元资金用于扶贫开发,其中财政扶贫资金209万元,财政配套资金和社会扶贫资金211万元。扶贫资金的投入有力地促进了重点村的新农村建设。一是抓好道路建设。为重点村新建简易公路3743米,硬化村、组道路12780米,新建桥梁12座。二是抓好农田水利建设。新建水渠965米,水陂5座,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30亩。三是抓好饮水、改厕等工程。新建人饮蓄水池7个,安装自来水管17696米,改水1034户,改厕819户,整治内外墙壁36896平方米。扶贫项目的实施,增强了村级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潜力和后劲,为生产发展创建了优越的平台。这在重点村开展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示范、带动和促进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有效地加快了重点村新农村建设的前进步伐。
第二,抓好智力扶贫,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俗话说治贫必先治愚,定南县在智力扶贫方面以培育新型农民和产业农民,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农业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使贫困村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实用农业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一是狠抓科技培训。今年已投入4.4万元,开展了9期937人次的实用科技知识培训,主要培训了生猪养殖和脐橙种植两大主导产业内容。二是狠抓劳动力转移培训。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积极组织贫困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既是贫困农民增收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也是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近两年已投入21.01万元,培训了重点村547人贫困劳动力,转移了521人,就业率达95.3%。主要培训电车、针织、电脑、电工等为内容的职业技能,实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达到劳务经济助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目标。三是抓好重点村中专生教育。每年投入6.8万元以上扶贫资金资助17个重点村每村一名中专生教育。通过多种渠道的素质培训,全面提高了重点村农民的就业技能和基本素质,增强了其适应市场的能力,使该县“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明显增多。该县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学员技能水平以及学员的意愿,把一部分学员推荐到广州、深圳、东莞以及沿海发达地区务工。截止目前已有56位学员通过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在东莞市泓艺制衣有限公司务工,有47位在嘉尼电子有限公司务工,有30位在东莞市雷豹电子有限公司务工。一部分学员推荐到该县工业园区企业务工。据统计,在该县工业园区从事电子、电脑、电工、针织、制衣等职业的重点村学员已有388人。实践证明,农民素质既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又是新农村建设工作深入推进的关键。
第三,抓好产业扶贫,提高农村经济发展能力。增加贫困地区群众收入,最根本的是帮助贫困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开辟脱贫致富的新途径。近年来,定南县把产业扶贫与新农村建设发展新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重点村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增收为目的,坚持因地制宜,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的原则,培育和发展生猪、脐橙、茶叶、酸菜王等优势产业。一是抓产业基地建设。2007年扶持发展了3个100亩以上的脐橙生产基地和3个年出栏2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基地。通过示范引导农民发展新产业,使得该县逐步形成了以生猪和脐橙为主导产业的特色产业。二是抓龙头企业带动。通过扶持江西民丰畜牧有限公司和江西万丰养殖有限公司以及龙归寨脐橙庄园的发展壮大,带动公司及庄园邻近村镇农民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引导和帮助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和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络机制,提高农民的生产组织化程度,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对接。通过“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促进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产品知名度。三是抓产业市场营销。扶持发展了4户营销大户,规范了全县生猪养殖协会、脐橙协会和行业协会等营销组织的运转,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四是抓创品牌。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生猪、脐橙、茶叶、酸菜王等主导产业产品质量,形成名优特产品,不断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生产发展是生活宽裕的渠道,它既是扶贫开发的目的,又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定南县在扶贫开发中,狠抓促进农民增收的产业建设,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生产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效益农业,发展生产性扶贫开发,作为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消除贫困和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目标和要求。
第四,抓好生态扶贫,改变农民人居环境。为把贫困村建设成为“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定南县给新农村建设点(包括重点村的新农村建设)制定了扶持奖励政策,明确财政每年列支500万元用于政策扶持和技术推广,另外拿出180万元奖励先进镇村用于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一是规划建设部门无偿为扶贫开发重点村的新农村进行规划设计;二是国土部门对扶贫开发重点村的拆旧建新免收一切规费,在农民新村规划区内建房,按成本价提供土地;三是林业部门对扶贫开发重点村的自产自用竹木免征一切规费。目前,该县重点抓了93个“三清三改一拆一分一绿”新农村建设点和12个“猪-沼-果(菜)”生态能源建设点,为村民实现增收与环境改善同步进行,达到一举两得效果。定南县狠抓生态农业建设,着力开发生态型、环保型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努力为重点村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第五,抓好党建扶贫,建设和谐新农村。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是搞好扶贫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前提,农村是开展具体工作的主战场,村级领导班子是开展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领路人。定南县结合村级组织建设、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今年派出158位年富力强的领导干部常驻基层,开展扶贫、党建、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在党建方面以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为重点,切实抓好村级班子建设,增强其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通过加强村级干部规范化管理,大力实施村干部素质工程,建设一支想干事、干成事、干好事的农村党员队伍,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能力和水平。通过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基层民主,健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制度,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实践证明,通过党建扶贫来帮助贫困农民脱贫增收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定南县自实施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共有7家省直单位和46家市直单位在该县开展党建和定点扶贫工作。多年的党建扶贫,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不可置疑的明显成效,为重点村的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都是重点村难得的历史机遇和重要资源,定南县总结经验,不断创新,以扶贫开发助推新农村建设,借新农村建设力促扶贫开发,使两者优势互补地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实现了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的双赢新局面。
[作者简介]徐胜忠,男,江西省定南县扶贫办工会主席。
12.以健康扶贫助推精准扶贫 篇十二
江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 是扶贫开发任务较重的省份之一。 近年来,江西省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江西省农村扶贫开发实施 纲要 (2011-2020年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 见 》、《罗霄山片 区区域发 展与扶贫 攻坚规划(2011-2020年 )》、《中共江西省委 、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等文件要求,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38个扶贫攻坚县为主战场,以贫困群众为扶贫对象,瞄准重点、精准制导、定点清除,走出了适应新常态的精准扶贫新路径。 全省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385万减少到2014年的276万 , 贫困发生 率由10.8%下降到7.7%,连续三年 ,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7%,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升。
一、江西实施精准扶贫的经验做法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江西基本形成了 “政府主导,党员干部模范引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扶贫开发良好氛围。 针对以往扶贫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粗放、散泛、短视等问题,江西省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三个层面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
1.“三严格”确保精准识别
一是严格把好摸底关。 江西省坚持统一标准、分级负责,采取收入倒排、群众评议等方式,要求扶贫干部与贫困群众结对联系,进村入户拉网摸排,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把真正的贫困群众找出来。 在此基础上,“一对一、点对点”把脉问诊,找出致贫困原因。 二是严格把好复核关。 严格把好农户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示公告等“四道关口”,以农户人均收入为基本标准,以摸底情况为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因素,召开民主评议会,确定初步对象后,张榜公示,无异议后再上报扶贫部门。 三是严格把好建档立卡关。 严格按照“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的要求,将贫困村、贫困户登记造册,翔实记载贫困状况和原因,并实时动态更新。
2.“三结合”确保精准帮扶
一是帮扶对象上坚持固定和调整相结合。 通过扶贫信息系统平台, 江西各地针对贫困对象明确了帮扶措施和联系干部,切实提高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根据实际情况, 实时动态调整。 二是坚持治标和治本相结合。 江西贫困人口多,致贫原因复杂,全省各地结合实际,精准确定产业扶贫、 移民扶贫、 教育扶贫等具体帮扶内容,制订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集中力量精准扶贫。 三是坚持长线帮扶和短线帮扶相结合。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搬迁移民扶贫、教育扶贫、引进扶贫龙头企业等保障贫困群众长期可持续发展,同时,积极帮扶贫困群众尽快就业创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快速脱贫致富。
3.“三跟进”确保精准管理
一是督促检查跟进。 江西省积极推行扶贫开发领导责任制,省、市、县、乡各级领导对扶贫开发工作负有领导责任,普通党员干部也有扶贫义务和责任,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做到定点、定人、定责,群众不脱贫干部不脱钩。同时, 强化领导干部扶贫工作考核, 考核优秀的提拔重用,不合格的要追究责任,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信息服务跟进。 通过扶贫信息网、公众微信、微博建立了扶贫互动信息平台,既提升了服务水平,又保证了精准扶贫在阳光下运行。 三是成效评估跟进。 江西省建立了扶贫监测评估体系,对各类扶贫资源到村到户、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及贫困群众满意度等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准确反映扶贫成效。
二、江西精准扶贫面临的挑战
“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 ”,更大的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 扶贫开发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还是社会问题,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任务。 当前,江西扶贫开发任务依然艰巨,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应对。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的挑战
江西作为欠发达地区, 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与全国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 截至2014年底, 全省仍有贫困人口276万 。 25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6830元,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现有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生存环境差、发展水平低的深山区、库区、湖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 现有贫困户中,绝大多数人为文盲和半文盲,难于掌握各种技能和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经营能力,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江西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经济,难点在农村,而农村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抓好扶贫,这必然给全省扶贫工作带来更高要求、更多挑战。
2.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频发带来的挑战
贫困群众大多居住于基础设施落后的贫困地区,抗风险能力弱。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全省各类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反常性、难以预见性日显突出,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 自然灾害特点突出:一是种类多。 省内主要自然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冰雹、雷电、冻害、滑坡、泥石流、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流行病和环境污染等。 有的年度发生多种自然灾害。 二是频率高。 自然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发生频率高,经常连年受灾。往往多数年份水旱交替,或先涝后旱、或先旱后涝,有时旧灾未去,新灾又起,交错为患,有的年份一种灾害多次降临。 三是损失大。 严重的自然灾害,往往造成大量民房损毁、农作物受灾、人员伤亡,部分水利、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设施遭受严重破坏,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生产生活受到重大影响,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贫困农民,也有一部分农民因灾返贫。 据统计,一般年份江西省因灾直接经济损失为80-120亿元左右 ,占全省GDP的5%-8%左右 ,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占2/3左右, 严重年份的1998年高达440亿元。 自然灾害频发对精准扶贫提出了严峻挑战。
3.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低带来的挑战
影响扶贫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因素主要如下:一是扶贫事业人才缺乏。 县乡两级扶贫工作人员少、年龄偏大、专业素质偏低;基层救灾工作人员不足,救灾专业化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二是扶贫事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设区市和县级防灾救灾设备缺乏, 救灾物资储备仓库设施简陋;扶贫事业用地、用水、用电、用气等困难重重。 三是扶贫工作机制有待完善。 部门、行业之间的扶贫工作联动不够密切,信息共享机制尚需完善。
三、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的路径思考
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早日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是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也是党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 2013年11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考察时提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要精准扶贫 ”。 2015年1月,习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再一次指出,“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为此,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摸清底数、区分类型、找准问题、分类施策”的思路,坚持治标与治本结合、“输血”与“造血”并举,大力实施精准产业扶贫、保障扶贫和安居扶贫。
1.实施精准产业扶贫,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产业支撑,贫困群众很难脱贫致富,扶贫开发也难以持续。 立足贫困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大力扶持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产业、就业创业,实施精准产业扶贫,不断增强“造血”功能,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一要找准优势富民产业。 支持贫困地区根据本地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和产业基础情况,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有利于贫困农户增收致富的产业项目。 比如,农业资源丰富的地方,重点发展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深入推进“一村一品”,逐步做大规模、做响品牌。 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鼓励和支持当地群众经营“农家乐”、“乡村旅馆”等,从事旅游相关服务业,不断拓展贫困群众增收渠道,提升收入水平。
二要提高贫困群众的产业参与度和受益度。 积极培育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组织, 提升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组织程度,实现资金、技术、生产、加工、销售等互助合作。建立企业与贫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公司+基地+贫困户”、“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坚持“以企带村、以村带社、以大户带贫困户”,让贫困群众更好地参与产业发展、更多地受益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经营收入。
三要加强贫困人口致富技能培训。 提高贫困群众能力素质,是治贫脱贫的根本之策。 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文化层次的贫困群体, 分类制定和实施教育培训计划, 力争每个有条件的贫困家庭劳动力都能掌握1项以上就业创业技能,增强就地发展产业、进城进园就业、自我发展创业的能力。 对有转移就业意愿的贫困户,通过购买公益岗位、组织引导就业等方式,实现转移就业、脱贫致富。
2.实施精准保障扶贫,提升贫困群众救助水平
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兜底”功能,统筹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特困救助等各项救助制度,实施精准保障扶贫。
一要解决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强化对丧失劳动能力处于重度贫困农户的重点保障, 精准识别, 调整保障对象,确保“应保尽保”。 逐步提高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和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并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要缓解因病致贫现象。 在致贫原因中,因病致贫现象突出,往往是“一人生病,全家致贫”。 要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探索开展大病医疗商业保险,构筑基本医保、大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大病救治等多道防线,减轻贫困群众医疗负担,降低因病致贫风险。
三要落实教育救助政策。 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支持贫困户子女享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就读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校,保证贫困家庭孩子上得起学,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四要完善临时救助。 对遭遇突发事故、 重大疾病,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贫困家庭或个人, 通过发送临时救助金、生活必需品等方式,解决其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难题,编密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安全网。
3.实施精准安居扶贫,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是开展扶贫开发、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 精准安居扶贫, 是帮助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地区脱贫发展的关键举措。
一要有序实施扶贫移民搬迁。 对交通偏远、不宜居住的贫困村和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群众, 要科学制定搬迁计划,按照整体搬出、集中安置为主的原则,采取就近搬迁安置、跨区域安置、县域内统一协调安置、依托工业园区安置等多种模式,稳步推进移民搬迁工作。 要做好后续保障, 统筹推进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配套建设, 培育支持好产业发展, 确保搬迁群众生活有保障、致富有门路,真正做到“实施一个搬迁项目,安置好一方群众,实现一方人脱贫”。
二要推进贫困村村庄整治。 对无需搬迁但基础条件较差的贫困村,结合新农村建设,按照“整体推进、基础先行,改善面貌、提升功能”的思路,坚持基础设施、新型村庄、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综合配套,抓好村庄整治,优化村容村貌,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三要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改造升级农村公路,提升公路通达能力,有效解决运输难、行路难问题。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和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增强贫困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抓好贫困地区电网改造升级,提高农村通信网络覆盖水平,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自然村通信信号基本覆盖。
四要提高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加快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加强贫困地区教育文化、公共卫生、养老保险、就业援助、社会管理等政策体系及设施建设, 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摘要:精准扶贫是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有效治贫方式。近年来,江西省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贫困群众为扶贫对象,瞄准重点、精准制导、定点清除,扶贫开发成效显著。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扶贫开发工作,需要大力实施精准产业扶贫、保障扶贫和安居扶贫。
13.扶贫帮困送温暖,精准扶贫暖人心 篇十三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准扶贫相关文件精神,更好地发挥教育扶贫的重要作用,积极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11月16号、17号、18号三天里,我校领导和教师牺牲周末时间开展了教育精准帮贫扶弱入户走访活动。
家访中,教师们真诚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认真耐心的讲解教育扶贫政策,详细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同时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学习情况,讨论教育孩子的措施。对于家长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教师们虚心接受,并表示以后将在生活上给予学生细心照顾、学习上悉心指导、心理上耐心引导,做孩子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
此次教育精准扶贫入户走访活动,不仅让大家对教育扶贫政策有了深入了解,而且加强了家校联系、增强了家校感情。同时也让所有教师感受颇深,也深感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今后我校还将结合自身实际和优势,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帮扶工作,让这些贫困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幸福快乐地成长。
14.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职责 篇十四
一、帮扶单位职责。
1.积极开展驻村帮扶。县、乡(镇)直部门要派驻“四双”帮扶工作队,选派单位优秀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担任工作队队长、队员,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开展干部驻村包户(人)的帮扶工作。工作队与原工作岗位脱钩,常驻到村开展帮扶工作,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定期、分批到包保户开展帮扶工作,每年不少于6次。建立作战体系、帮扶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切实履行驻村帮扶工作中领导联村、工作队驻村、干部职工包户责任,实现帮扶村贫困人口包保全覆盖。签订单位与工作队、工作队与村、包户干部与贫困户帮扶责任书,落实帮扶责任人,对工作队“四双”帮扶和干部包户(人)工作进行责任制考核。
2.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按照“三年整体脱贫、五年同步小康、两年巩固提高”的要求,结合所驻村和所包保户实际,制定脱贫规划和实施方案,细化脱贫措施,按照村出列、贫困人口脱贫的时间节点,保证国家、省、市新闻媒体对村出列、户销号抽查验收达标,确保如期完成脱贫目标。
3.积极支持帮扶工作。帮扶单位要将帮扶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单位主要领导定期听取驻村工作队帮扶工作汇报,深入帮扶村开展调查研究,指导督导和安排部署精准扶贫工作,协调解决驻村帮扶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与所驻村上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上级支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
4.主动关心驻村干部。单位党组织把关心驻村干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驻村工作作为培养、使用干部的重要途径,优先考虑驻村干部在提拔重用、表彰奖励等方面的政治待遇。定期看望、慰问驻村干部,关心身心健康,配备必须的办公设备,解决基本的生活条件,确保驻村干部扎根农村,安心工作。
二、工作队职责。
1.开展驻村帮扶。工作队原则上由2-3人组成,与原单位工作脱钩,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工作队每月驻村时间不少于20天。工作队实行派出单位党组织和乡镇党委双重领导,接受县精准扶贫作战指挥部办公室的检查督办、监督考核和日常管理。工作队长(第一书记)任期原则上一定三年不变,不脱贫不撤离。确需调整,报组织部门、县精准扶贫作战指挥部办公室审批。
2.宣传扶贫政策。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相关会议文件精神,广泛宣传整村推进、产业扶贫、雨露计划、扶贫搬迁、小额信贷、互助资金等专项扶贫政策以及教育扶智、转移就业、医疗救助、保障兜底等行业扶贫政策,做到政策公开、家喻户晓,增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信心,激发内生动力。
3.调查贫困状况。通过“大走访”、“大核查”、“五看五定”活动,进一步摸清贫困村贫困状况、贫困户基本情况,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对建立贫困村、贫困户信息档案,实行建档立卡贫困户动态信息化管理。
4.分析致贫原因。结合调查摸底情况,认真分析贫困村、贫困户致贫原因,按照“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和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进行科学分类,建档立卡,为制定脱贫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5.制定脱贫规划。结合贫困村、贫困户实际,对照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标准,帮助制定村级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逐户研究确定脱贫项目和扶持政策,制定贫困户脱贫计划和脱贫明白卡。
6.明确帮扶措施。因村制宜,因户施策,分类分户明确帮扶措施,有针对性的精选“五个一批”、“十个到户到人”,做到因村因户施策、一户一策、一人一法。引进帮扶企业,建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动员成功人士返乡创业,领办经济实体,成立亲友协会、扶贫协会,通过土地流转、打工收益等措施,构建贫困户脱贫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7.协调项目资金。协助村“两委”积极争取各类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信贷扶贫资金、部门对口帮扶资金、社会捐助资金和市场融入资金及各类涉农惠农政策,整合各类资源,统筹安排项目,精准使用资金,负责到村到户资金的管理、使用,确保项目资金投入及时足额到村到户到项目。
8.组织项目实施。全程参与村级项目和到户项目的实施,协助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工程进度,参与项目验收、后续管理的各项工作。
9.完成脱贫任务。负责本单位干部包户工作,组织包户干部向贫困户公开承诺帮扶措施、脱贫年限,张贴脱贫明白卡,分解落实脱贫任务,做到脱贫对象到户到人,确保如期完成减贫目标确保验收合格。
10.加强组织建设。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在乡镇党委领导和指导下,协助村“两委”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民主监督等规章制度,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规范村级组织运行机制,打造素质优良的村组干部队伍。
11.开展“村企共建”。动员和协调帮扶企业进驻贫困村开展帮扶活动,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组织劳务输出,开展技能培训,参与民生工程等途径,多渠道帮助贫困村脱贫致富,实现村企互利双赢。
12.兴建合作组织。充分运用市场手段,因村制宜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引导农民规模经营,集约发展。13.开展科技服务。根据贫困村产业发展需求,协调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推广科技成果,领办科技基地、培训乡土人才、创办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等工作。
14.调处信访维稳。及时掌握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加强精准扶贫等信访突出问题和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工作。
15.推广典型做法。重点总结工作队在驻村帮扶过程中呈现出的单位包村和干部包户先进做法、取得的效果,在全乡、全县乃至全市以上范围内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
三、包户干部职责。
1.增强致富信心。通过政策宣传和教育引导,帮助贫困户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观念,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做到精准识别,不漏一人。
2.加强帮扶协作。包户干部每月到贫困户开展帮扶活动不少于1次,明白卡张贴上墙,做到建档立卡,不错一档。
3.制定到户规划。详细了解贫困户的实际困难,深入分析致贫原因,结合贫困户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与贫困户商定脱贫路径,有针对性地制定到户到人脱贫规划和脱贫措施,制定帮扶明白卡(明白袋),与贫困户签订帮扶承诺书,做到制定方案,不失一策。
4.协调到户政策。为所包扶的贫困户对接产业发展、小额信贷、扶贫搬迁、雨露计划等专项扶贫资金,因户制宜,协调医疗救助、教育扶智、转移培训、社会保障等政策落实到户到人,确保项目支持和政策保障,做到落实政策,不少一户。
【以健康扶贫助推精准扶贫】推荐阅读:
健康扶贫方案09-14
医院健康扶贫总结资料09-23
健康扶贫我们在路上10-06
医院健康扶贫主要政策11-04
精准扶贫申论范文08-22
村精准扶贫总结09-09
精准扶贫事迹范文09-13
电商精准扶贫培训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