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与制造专业大学生个人简历表格

2024-07-09

服装设计与制造专业大学生个人简历表格(精选20篇)

1.服装设计与制造专业大学生个人简历表格 篇一

个人基本简历
姓名:xxx国籍:中国无照片

姓名:xxx  性别: 男     籍贯:xxx  民族:汉族             政

治面貌:团员,xxx   年龄:24

电话: xxx  QQ:xxx           Email:xxxx

语言能力:英语,普通话熟练,粤语精通

求职意向:家教、销售员 或  文档资料录入

教育经历:

至今     在广州大学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本科

所获证书:入党积极分子

工作经验:

1.3月至今在学校勤工俭学,当老师助手,主要帮忙整理一些档案资料

2.熟练操作常用的计算机软件,如:WORD, EXCEL, POWERPOINT,等等.也会用PHOTOSHOP处理图片

个人描述

诚实沉稳,做事有耐心,有计划,认真踏实。待人真诚友好,能够和他人很好地相处,并能获得他人尤其是朋友的高度信任。  个人兴趣:打篮球,打乒乓球,登山,看书,听歌,看电影,听新闻等等

工作体会:在学校勤工俭学,我深刻地体会到认真负责的重要性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必要性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个人联系方式

2.服装设计与制造专业大学生个人简历表格 篇二

结合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际, 根据现有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对如何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进行讨论。

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存在的问题

1.1 实习基地投入严重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 国有企业不再承担计划经济体制下安排大学生实习的义务;另外, 由于人才市场日趋成熟, 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招聘机构及网络招聘人才, 无需通过实习来发现和留用人才, 很多企业不愿再接收大批学生去实习。某些大型国企虽然愿意接受实习生, 但其经济效益不理想, 生产开工不足, 学生只能看到静止不动的设备, 难以看到生产加工的动态过程, 设备普遍比较陈旧, 工艺比较落后, 学生很难了解到先进制造技术和工艺, 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

1.2 由于企业技术保密、安全管理等原因, 学生难以通过生产实习提高动手能力

由于计算机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引进, 多数实习厂家在生产中实现了自动化控制, 生产现场的工作人员很少, 车间内采用全自动化操作且工作人员均经过严格的操作培训, 而学生达不到现场工作人员的要求, 在实习时不可能进行实际操作。此外由于企业的技术保密意识越来越强, 学生要在一个企业待两天以上、要看生产用图、要抄工艺卡、要观摩先进制造装备和工艺, 变得越来越困难, 使生产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另外有些加工过程比较危险, 考虑到学生的安全, 绝对不允许学生进行实际的生产操作, 从而减少了学生动手能力的机会。

1.3 生产实习经费短缺, 难以应付实习的正常开支

本专业先后在衡阳、洛阳、上海、株洲、桂林等地的厂矿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但由于交通、住宿费用上涨, 只能采取就近原则。近几年, 校外的实习基地主要是桂林, 为保证学生人身安全, 都是租用公交车。实习经费紧张, 已成为生产实习的主要瓶颈, 难以在校外实习基地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实习任务, 严重影响了生产实习的质量。

基于上述情况, 如何调动实习基地参与实习的积极性, 充分利用实习基地的资源, 争取实习基地的支持与经费来源, 利用有限的实习时间,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2 生产实习中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2.1 以人才培养为核心, 进一步拓宽与实习基地的合作领域

在本科生培养及企业员工培训方面开展更为广泛、深入的合作, 一方面利用学校人才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等支持, 另一方面利用企业的资源及设备优势, 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 并激励学生“工学并举”, 进行创新实践。

2.1.1 利用实习基地的资源及设备优势, 激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产实习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安排在第六个学期末, 这个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 对学生加以引导, 将是学生创新实践的好时机。在此阶段, 合理利用实习基地的资源及设备优势, 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实践平台, 我们的主要措施为:

(1) 将实习基地作为学生的创新实践平台, 让学生参与各类科研合作项目

例如在衡阳有色冶金机械总厂, 做毕业设计的学生和指导教师之间签订了协商性学习协定, 结合厂校科研合作项目和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利用5k W横流二氧化碳气体激光器与多轴连动数控激光加工系统, 开展复杂齿轮刀具的激光强化、梳齿刀设计与制造通用技术支持系统的研究学习计划, 最后以毕业设计评分标准对协商性课程计划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学生对于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实战性、研究类课题比例较以往有所提高, 设计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2) 将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与生产实习有效结合

我院加强大学生创新工作一直在努力开展, 学院特别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并且积极参与学校与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和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2010年在刘永霞老师的指导下, 作品“3D深沟球轴承装配机”获得南华大学二等奖。在2010湖南省第四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 在指导教师麻胜荣的带领下, 作品“电缆破冰机”获得一等奖;李岚老师指导的作品“液压减速高楼逃生装置”获得二等奖。共获得二等奖4项, 三等奖3项, 优胜奖2项。这些成果的获得离不开实习基地的大力支持。

2.1.2 开设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CAD/CAM等系列培训班, 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

我院作为国家制造业信息化三维CAD教育培训基地, 面向企业和在校学生招收学生, 开设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CAD/CAM, 有限元Ansys等系列培训班, 让企业员工和在校学生同堂学习、交流, 共同提高。截至目前, 已累计开办6期, 毕业学生400余人, 大多数获得了省劳动厅颁发的数控技术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解决了企事业单位数控人才短缺的问题, 加强了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 解决了企业关键技术问题, 也锻炼和增强了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从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育人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

2.2 研制一套涵盖主要实习基地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的课件, 拓宽知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知识更新快。本课题组根据收集到的实习基地加工设备和工艺资料, 结合先进的加工技术和生产设备, 编制一套适合本专业学生、涵盖主要生产实习基地加工设备和工艺的课件, 课件主要内容如图1所示。通过观看课件和请厂家专业技术人员讲解, 让学生学会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比较、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为生产实习提供铺垫。

2.3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以科研促进教学, 重视培养, 学生创新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根据生产实习基地不同厂家的设备和产品, 在实习安排上侧重点不同, 例如接受我校学生实习的一家专业化生产柴油汽车高压喷油泵总成、铝铸件、出口件的中外合资企业, 该公司铝铸件产品主要为轿车发动机配件, 出口件产品主要为美国康明斯公司等全球知名跨国企业配套, 该厂的数控加工设备较多, 所以在实习的过程中, 我们重点在数控加工设备上, 由数控教师现场结合设备和产品进行讲解。此外, 由于该厂的产品主要是汽车高压喷油泵, 毛坯为铝铸件, 所以铸造设备及工艺过程也是实习的重点。通过深入了解电控单体泵泵体从下料到最终成品的过程, 进而对热处理工艺的挤压珩磨工艺原理、铸造种类、铸造工艺3个基本部分, 铸造生产经常要用的材料, 铸造生产与其他工艺不同的特点, 油泵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等进行全方位了解。在实习过程中, 各小组之间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经验总结与交流, 遇到现场实际问题时, 学生先进行讨论, 然后请技术人员进行详细讲解。

3 结束语

生产实习对于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我们需要加强与实习基地的合作与技术交流, 将实习基地作为学生创新实践的平台。另外, 研制一套涵盖主要实习基地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的课件, 拓宽学生知识面, 最终形成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以科研促进教学, 进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

摘要:生产实习是本科教学重要的实践环节。结合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现状, 分析了现有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 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方法, 拓宽实习基地的合作领域;研制一套涵盖主要实习基地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的课件;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以科研促进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生产实习,创新能力,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刘素心.创新实验教学, 培养创新人才[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9 (3) :37-38.

[2]李栋, 刘能高.论美国选课制的历史意义及启示[J].绥化学院学报, 2005 (10) :159-161.

[3]甘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 2007 (2) :110-112.

[4]郄世鸿, 于鹏.高校生产实习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高教论坛, 2010 (5) :559-561.

[5]黄艳秋, 于微波.生产实习教学模式改革与实习基地建设[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10 (3) :49-50.

[6]汤彩萍.“工学结合”生产实习模式的实践与特色[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 :53-54.

[7]肖凤娟, 李更辰, 王少华.渐进贯通式毕业设计 (论文) 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8, 25 (12) :151-153.

3.服装设计与制造专业大学生个人简历表格 篇三

关键词:高职院校;磨具设计与制造;教学改革;实用型

随着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模具工业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发展模式,成为世界第三大磨具生产国家。磨具工业水平是衡量国家机械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因此在“机械制造强国”战略背景下作为培养社会实用型专业的高职院校要从课程改革入手,积极构建以岗位为导向,注重实践教学的专业教学体系。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培养社会实用型专业人才的高职教育机构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基于高职教育的本职要求,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让学生在具备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磨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泛,因此要求高职院校采取“宽口径与“专业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则需要高职院校深入到企业中,了解企业对用人的要求,从而制定符合企业岗位的高职学生,实现学生的零就业。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高职院校的学生除了要考取专业的学历证书之外,还需要积极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证书,以此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优化课程教学体系

一是要明确磨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应用能力内容,根据相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磨具设计与制造》课程主要分为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以及拓展模块;二是合理调整课程教学课时。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侧重理论教学,因此理论教学的课时安排比较多,基于培养学生实践性应用能力的考虑,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实践教学课时的比例安排,增加课程实训、毕业设计以及顶岗实习环节的课时;三是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对实践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三、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创新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是提高学生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一是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以往的“灌溉式“模式。教学是培养人才的特有过程,在以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高职教育体系中,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利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二是增加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磨具设计与制造属于抽象性的知识,虽然通过挂图可以让学生了解磨具的基本结构,但是其却不能准确的反映磨具结构的制作过程,而通过互联网技术则可以将磨具动作形象的展现出来,让学生对磨具动作形成立体式的概念,加深了学生对磨具内部结构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知;三是推行因材施教模式。高职院校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的,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这样我们就不可能面临学生基础知识不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化的问题,为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高职院校要建立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此最大程度体现学生的自身价值。

四、加强校内实训与定岗实习的衔接

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磨具设计与制造人才在企业所表现的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与企业定岗实习之间的衔接没有做好,由于磨具设计与制造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行业,而作为企业由于相关设备比较昂贵,因此企业不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这样以来就必须要求校内实训项目要侧重与企业岗位要求的内容,尽可能实现二者的衔接。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深化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提高校内实训与定岗实习的有效衔接。一方面校企之间要加强合作,建立专业的实践基地,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增加“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

五、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

随着国家 “职业就业准入制度”的推行,为适应市场对人才资源的新要求,课程开发应与地方和行业的就业准入制度接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职业准入资格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推行 “多证书”。如组织学生参加CAD、UG、数控铣工、模具设计师等相应的社会认证考核,并将相关的职业准入资格的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的综合成绩评价指标,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考试方法应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书面考试与答辩考试相结合、结业考试与阶段考试相结合的方法。实践技能考核应注重对学生最终作品的考核。

总之,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模具专业教学改革时,要充分考虑到社会、学校、学生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切实保证学校的一切出发点都符合实际需要,立足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4.模具设计与制造简历表格 篇四

模具设计与制造简历表格以下由大学生个人简历网为您提供的市场助理个人简历范文可作为参考,同时还有更多相关文章如这篇计算机应用专业求职简历模版为模板更详细内容请继续望下阅读本文!

基本信息   个人相片
姓 名:   性 别:
 
 
民 族: 汉族 出生年月: 1985年11月2日
证件号码:   婚姻状况: 保密
身 高: 170cm 体 重: 65kg
户 籍: 广东湛江 现所在地: 广东湛江
毕业学校: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学 历: 专科
专业名称: 模具设计与制造 毕业年份:  
工作年限: 一年以上 职 称: 初级职称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 全 职
职位类别: 工程/机械/能源

 

5.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员个人简历表格 篇五

基本信息
姓 名: YJBYS 性 别: 个人相片
民 族: 汉族 出生年月: 1990年5月
政治面貌: 团员 婚姻状况: 未婚
户 籍: 广东 现所在地: 广东
毕业学校: 广东嘉应学院 学 历: 本科
专业名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毕业年份: 2014年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随时
工作性质: 全职
目标地点: 广东
期望月薪: 面议
目标职能: 技术员
工作经验
2013.6~2014.2 ××××××机密仪器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员

 

2014.2~2014.6 ××××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员

教育经历
2009-9至2013-7 广东嘉应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个人能力
英语 一般
普通话 熟练
计算机能力 熟练
自我评价
个人比较热爱机械这个行业,可以吃苦,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态度,对领导布置的任务可以及时完成,可以熟练使用CAD,pro-e,solidworks等绘图软件。并有peo-e技能证书。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yjbys.com

6.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个人简历 篇六

基本信息

姓名:张三性别:男

出生日期:1986-2-5民族:汉

户口所在:番禺目前所在:南沙区

毕业院校: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政治面貌:团员

最高学历:大专所修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人才类型:应届毕业生毕业日期:2008.6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全职

应聘职位:钣金结构/钣金工艺

希望地点:番禺

希望工资:月薪[2001—3000]RMB

教育培训经历

2005.9-2008.6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模具设计与制造 大专 参加社会实践经历

本人精通CAD,UG,POR/E,熟练使用车,铣,钻,加工中心,数控编程.熟悉各种剪.冲.弯产品工艺制作,结构,在力汇公司期间负责钣金工艺,参与了日立电梯控制柜工艺结构,设计加工各类电气柜,控制柜,制冷设备板金,机电柜,监控柜 计算机能力

良好

自我评价

7.服装设计与制造专业大学生个人简历表格 篇七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以下简称模具专业) 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毕业生既应掌握相应层次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相关的专业技术理论, 又必须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现场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所以, 实践教学是本专业整体教学方案实施中的重要环节, 是使毕业生真正能“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重要保障。因此, 针对目前该专业实践教学相对薄弱的现状, 改革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内容、方法、途径以及实践教学基地、教材、教师队伍建设, 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 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非常必要的。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高职模具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应遵循职业技术教育循序渐进的规律, 从简单到复杂, 从一般到先进, 从单一到综合, 使学生逐步掌握适应岗位 (群) 要求的职业技能, 具备本专业要求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

高职模具专业的整体教学体系应采用“宽基础、活模块”教学结构, 与此相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模块式结构体系, 可由基本技能训练、专向技能训练和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三部分构成 (见图1) 。各个训练模块的实践性环节打破了传统的以验证性实验和演示参观为主的教学形式, 并且每个环节都融入了素质教育的内容。 (1) 基本技能训练安排在专业学习之前或穿插在相应课程的理论教学过程中进行, 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初级阶段。 (2) 专向技能训练一般采取集中学习 (实训周) 的形式, 安排在相应课程理论教学的中间或结束后进行, 是实践教学体系的中级和中坚阶段, 是实践性教学的主体部分。 (3) 专向综合技能训练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高级阶段, 其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完成就业前的职业技能综合训练。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模拟实际生产环境和条件, 采用工学结合, 一般应在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后, 安排在校内外的实验实训基地进行。

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

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 应坚持基础知识、一般能力与专业技能相结合, 突出专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 强调素质教育, 使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工程素质。

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主要通过实验和基础性实训来完成。为提高学生学习理论课程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模具专业的各理论课程都含有课内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 一般采用参观、认知实践、演示、动手操作和实验等方式, 或采用专业教室教学、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等形式来实现, 达到巩固基础理论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掌握基本方法的目的。此外, 还应加强学生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有条件的应在基础实验室、专业教室或实训车间内完成。

注重一般能力与专业技能相结合

一般能力与专业技能的训练主要通过校内实习实训来完成。实践教学各环节除应包括适应学生未来职业岗位 (群) 的专业技能外, 还应包括与专业技能相关的一般能力, 如收集 (检索) 和处理现代信息的能力、自学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写作与表达能力、英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组织能力等。重点强调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 以国家劳动部门规定的上岗要求和技术主管部门的基本技能要求为主, 配合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与考试, 做到基础过关、技能过硬、灵活运用。

突出专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培养

高职模具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坚持由浅入深的级进方式进行, 突出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相结合。模具专业的核心能力主要是模具CAD/CAM技术应用能力, 要通过计算机绘图→计算机三维造型 (CAD) →数控编程与仿真 (CAM) →数控与电加工实训→模具CAD/CAM实训→产品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来逐步完成。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综合实训或顶岗实习来完成, 最好能够反映生产实际和岗位要求, 可安排到对口的生产单位或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让学生从产品设计入手, 按企业要求进行模具设计、工艺设计、模具零部件设计及加工, 模具装配, 最后形成合格产品。将专业知识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 营造真实的企业环境, 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 满足企业用人的要求。

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

教学改革中必须注意加强素质教育, 实践教学改革也不能忽视全面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在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中都必须显现出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全面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教育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科学观和人生观, 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教育学生牢固树立光明磊落、健康向上的思想品德和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实践教学改革的方法与途径

实践教学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师的主导作用, 注重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实践环境施教、因生产单位的发展需要施教, 积极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或案例式教学, 灵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 使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 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个性意识。要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研究与应用, 采用视频录像片、电子教案、光盘、CAI课件、模拟软件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实践教学应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做到实践前有预习, 明确每个实践模块的目的、内容和要求, 独立拟定实践环节的方案;实践过程中有步骤, 做到认真听讲与记录, 仔细观察, 牢记要领, 勤学好问, 勤于动脑、动手, 勤于分析与训练, 掌握技能要领;实践后有总结, 及时写总结报告, 归纳技术与操作要点, 分析不足与改进方法。

实践教学途径应逐步完善并形成教学、科研、生产与培训“四位一体”的教学机制, 有效促进产、学、研结合, 具体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广泛开展生产、教研、科研活动

通过学院的科研部门、实训中心或校办工厂等, 启动对外的生产加工业务, 如CAD/CAM技术开发与服务、模具设计与制造、零件数控或电切削加工等。这样, 既可以为学院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又可以锻炼教师队伍,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提高实验实训设备的利用率, 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加大力度推进“双证书”制度

应实现培训、实训与考试“三位一体”。具体做法是:理论教学课程应综合相应工种的应知部分, 实践教学环节要融合相应工种的技能部分, 通过正常的理论和实践教学, 自然达到相应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经过职业技能鉴定部门的考试与鉴定, 获得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 实现职业资格“零培训”。另外, 要依托行业和企业,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加大企业职工继续教育与培训力度。

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委员基本上都是各专业的专家或技术骨干, 要让他们参与到实践教学改革中, 既利用他们的知识和经验, 又利用他们广泛的外界关系。可以邀请他们来校进行专业讲座, 也可以让他们指导学生校外专业实习。

实践教学的教学基地、教材和教师队伍建设

实验实训教学基地建设

建立稳定的实验实训基地, 使学生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锻炼, 是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1) 合并、重组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改变实验室松散管理及专为某一课程或专业服务的状况, 根据功能和专业特点进行改革, 集中设置、融合专业基础课实验和专业课实验为一体, 做到教育资源共享, 减少重复投资、提高资金效益。 (2) 多渠道、多方面筹措资金,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改善实训条件。由于学生规模扩大, 学院尽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但用于学生实践的场地和设施仍然不足, 这表明已不能完全靠投入来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只有不断深化实践教学管理体制改革,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建立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 才能充分发挥综合效益, 提高教学质量。因此, 学院应建立灵活的体制, 引入市场投资机制, 多渠道、多方面筹措资金;要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的优势和行业优势, 建立稳定的、充足的模具专业校外实习基地, 为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提供保证。 (3) 建立虚拟模具厂, 可以用较少的经费满足对实践场地和设施的大量需求。

实践教学教材建设

根据实践教学计划和进度, 高职模具专业实践教学部分的基础训练要尽可能采用公开出版发行的教材, 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将来各种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对于缺少正规教材的实践环节和专业技能实训以及综合实训, 学院应组织相关行业、企业专家和校内“双师型”教师, 结合自身实训基地的实际情况编写校本教材。校本教材要能够体现岗位 (群) 的针对性, 内容应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先进性的特点。

实践教师队伍建设

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1) 招聘与引进相结合。在优化现有实践教师队伍结构的基础上, 逐步引进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年轻有为、专业急需、具有工程师 (高级技师) 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士作为专职指导教师;招聘从生产企业退休但身体健康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在校外实训基地聘任一批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校外兼职实训指导教师。 (2) 进修和内部培训相结合。积极为现有的中青年教师创造培训和进修的条件, 可以采用到国外进修、到国内高校进修或到生产企业挂职锻炼, 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例如, 将新分配来的教师派到企业顶岗锻炼半年到一年, 青年教师每年利用带队实习机会到企业学习2~4周。

实践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

实践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计划是实践性教学的“法规”, 可以请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和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制定。 (2) 实践教学大纲是指导实践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 格式要求规范统一, 应包括实践性质、实践目的、实践内容与要求、建议实践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和有关说明等内容。 (3) 实践教学的考试考核方法要采用操作、笔试、口试、答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重点考核学生的应知应会部分, 并注意过程控制。 (4) 实践教学质量控制体系要与“双证书”制度接轨, 要与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配套, 纳入全校教学质量的评价与评估体系之中, 并且要占有重要地位。 (5) 改革实验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 采用学院统一管理和系 (部分工负责的“专管共用”的管理模式, 完善和修订实验实训基地的管理规章制度。由学院管理公共职业环境及以技术基础为主的院内实践基地, 由系 (部) 管理专业大类的专业实践基地或实验室, 努力做到资源共享、责利明确、制度严格, 尽可能大地发挥实验实训设施和设备的综合利用率。要充分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实训室和项目, 便于学生对相关技术和实验实训基地的综合利用, 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朱方来.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2) :73-80.

[2]赵燕.新形势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化工高等教育, 2003, (4) :90-92.

[3]朱香奇, 胡新红.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 :8-10.

[4]俞仲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5]黄学光.论高职教育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 2007, (12) :148-149.

[6]黄立志, 李祥峰, 等.新世纪我国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0, (3) :6-9.

[7]冯俊伶.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构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 (12) :56-57.

8.服装设计与制造专业大学生个人简历表格 篇八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笔者逐步摸索出将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融合在一起,实现教学内容、教师、教学场地和谐统一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技能是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

更新教育理念,适应社会的岗位需求,突出职业能力、应用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是职业院校学生培养的方向。按照职业教育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理论知识够用为度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改革理论教学为主,实训教学为辅的教育模式,建立以实训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实训服务的新型教学模式,是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

二、构建技能训练内容为主线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以技能训练内容为主线、技能训练课题为基本单元,划分专业模块,打破学科课程体系,将理论知识按照实训的需要融入实训(技能训练)课题中,形成一体化课题模块。课题模块按照需要组合成模块课程,由一体化教师(教师团队)在实训场地完成教学,实现了理论实训一体化。目前笔者学院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共建立了十四门模块课程,涵盖了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全部内容,形成全新的一体化模块课程体系。

1.专业模块的划分

笔者学院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重点在制造,按照一专多能的原则和教学要求,操作技能分为以钳工技能操作为主、金属切削技能操作为辅和以金属切削技能操作为主、钳工技能操作为辅两种培养方向。以钳工技能为主的模块课程有基础模块、钳工基本技能模块、孔加工和螺纹加工模块、刮削和研磨模块、装配模块、测量模块等10个一级模块。一级模块细分为二级模块,如钳工基本技能模块划分成划线模块、錾削模块、锉削模块和锯削模块等四个二级模块。二级模块进一步细化形成三级模块,如锉削模块划分成锉削单平面、锉削长方体、锉削六角体、锉配及曲面锉削等三级模块。模块划分是按照逐渐递进的原则,内容也越来越具体。

2.课题模块的建立

按照专业模块划分,对第三级模块进一步细化为多个实习课题,通过课题目标任务、设计加工图纸、确定技术要求阶段,明确实训知识点的内容和要求,根据实训的需要将理论知识点进行设计,然后将理论知识内容和实训内容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课题模块。每个三级模块所包括的课题数量不同,课题之间从基础开始排序;三级模块之间也按照由基础到高层次的编排顺序排列,表明了课题之间的顺序和内容关系。

3.模块课程的建立

把一个课题作为课程的基本单元,形成课题模块,几个课题模块构成第三级模块,按照三级模块的基本构架,形成以一级模块为单位的模块课程。

按照以上的模块课程的建立,把目前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重新整合,建立一个全新的课程体系。

三、一体化实训场地的建设

模块课程体系建立以后,实训场地的配套建设是关系到教学体系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环节。为了使学生达到培养的能力目标,根据一级和二级模块建设实训室(实训场地)。笔者学院建设了钳工锉锯实训室、钳工划线实训室、孔和螺纹加工实训室、刮研实训室、精密研磨实训室、液压实训室等15种共计49个实训室(实训场地),满足中技工到技师三个层次的基本技能训练的需要。实训场地的数量根据模块课程的内容、训练的课时、学生数量的不同进行确定,每个模块课程的实训场地最少一个,保证实训学生每人一个工位。

学生在实训场地学习的顺序,根据模块课程的并行关系和先后关系,结合场地的数量、场地学习时间制定教学计划,每班按教学进度计划安排的场地顺序严格执行。

学生经过15种模块课程49个实训场地的技能训练学习,就能够完成全部的校内技能训练和理论内容的学习,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四、一体化教师是保证模块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

一体化教师就是既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能胜任模块课程实践技能操作的教学,并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一定的生产经验的复合型人才。目前,高职院校的一体化教师严重不足,我们结合学院实际,通过引进和培养等多种形式加强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

1.组建一体化(模块课程)教学团队

一体化(模块课程)教学团队由一个胜任本模块技能实训的教师和一名专业理论教师为骨干带领几个年轻教师组成。模块课程的教学工作有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解决了一体化教师的缺口问题,同时使原来的教师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一个团队中,教师之间有机会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年轻有能力的教师很快地会成长起来,成为本模块合格的一体化教师。当每个模块的一体化教师完全胜任本模块以后,教师在相关的模块课程之间逐步流动,就可以掌握第二个模块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工作,逐渐成长为合格的一体化教师。

2.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技能和专业实践

专业教师到企业能够了解本专业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一线生产中提高技能,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增强教学与实际生产之间的紧密结合。是一体化教师培养的很好的方式。

3.安排实训教师进修

选择技能水平高的低学历实训教师到高等院校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理论水平,鼓励高技能实训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修,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效果。

4.交流学习和短期培训

安排骨干教师到具有较高水准的兄弟院校交流学习,聘请专家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讲座,组织教师参加国家师资培训基地的培训,都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五、考核评价体系

模块课程体系建立以后,以学期为单元的课程考核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根据模块课程体系的特点建立起模块课程的三级评价体系。在新的评价体系中,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课题进行一次评价(第三级),每完成一个三级模块(或二级模块)进行一次综合评价(第二级),本模块综合评价通过后,学生方可进入下一模块继续学习;不通过的要重修,直至通过。模块课程(一级模块)结束后合并二级模块综合评价的成绩确定模块课程的成绩(第一级)。

六、实践效果

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模块课程教学模式,把复杂、枯燥的理论融合在了直观的实训课题中。以技能训练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按照工作的相关性划分模块,按工作过程中任务与知识的关系来设计课程,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中的主线地位。这种模式更加注重职业情景中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能力,感性知识、理性知识、动手操作相辅相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提升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技能的迁移能力。

一体化教师在一体化教学场地上,通过实物、示范、讲解、试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在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同时,也满足了现代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

实践结果表明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模块课程教学模式完全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方向和要求

9.服装设计与制造专业大学生个人简历表格 篇九

个人基本简历
姓名:应届毕业生求职网国籍:中国

个人照片

目前所在地:广州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湛江身材:158 cm?44 kg
婚姻状况:未婚年龄:22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服装设计师:设计师助理 服装/纺织/皮革跟单 服装/纺织/皮革/制鞋类
工作年限:1职称:初级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随时
月薪要求:--3500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珠海 中山
个人工作经历:.暑假期间       昌大昌广场       售货员      开学需要

2006.国庆期间       中泰广场         模特助理    一直到广州时尚周结束

2007.2-2007.10    裳莱服饰有限公司   设计助理    换换环境的需要

2007.11-2008.1    英伟服饰有限公司   设计助理    有私事需要一段时间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最高学历:大专毕业-2007-06-01
所学专业一:服装设计师助理所学专业二:首饰设计
受教育培训经历:2007 06 03   “广州国际轻纺城杯”广东大学生优秀服装设计大赛  优秀证书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一般粤语水平: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本人对自己的专业也就是服装设计非常感兴趣特别是配件方面  在软件Photoshop CorelDRAW officede的运用上也完全熟练地操作 做事认真负责 虚心求问

10.模具设计与制造类专业简历 篇十

个人照片 目前所在地:广州民族:汉族户口所在地:肇庆身材:170 cm 64 kg婚姻状况:未婚年龄:26 岁培训认证: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市场销售/营销类:销售技工类 机械建筑/房地产/物业管理类工作年限:4职称:无职称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随时月薪要求:XX--3500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深圳个人工作经历:XX年5月-12 在肇庆平安保险分公司 做业务经纪

XX年12月--XX/XX年在肇庆永成机械厂模具工人 对机械模具行业很熟.XX年-XX年1月在聚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担任职任;业务助理(主要业务范围;建材/室内污染治理)

职责:

市场分析及销售预测,根椐品牌定位组合确定销售目标策略,品牌宣传,制定销售计划及相关规规章制度、市场管理条例、营运及店铺管理培训手册、人员的招募、选择、培训和调配、代理商、特许加盟店的管理及销售业绩考核,销售渠道及客户管理、营销内部的监督协调、开发重点市场。

业绩;开发的广州建材市场的经销商 与家庭空气污染工程 教育背景毕业院校:肇庆技工学校 最高学历:中专毕业-XX-07-01所学专业一:模具设计与制造所学专业二:市场营销受教育培训经历:XX.9-XX.7 肇庆技工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 专业.XX年到四川峨眉山服役 武警

11.服装设计与制造专业大学生个人简历表格 篇十一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专业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134-002

2012年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以服务为中心,以就业为向导,采取产学结合教学模式,根据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出高素质技能人才。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同高职院校培养人才岗位群相同,均是培养一线人才。这便要求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当前行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规定。体现在课程知识结构上,需要突破传统课程限于单项知识的框架,设计理论知识同实践知识融合并重的课程结构。

一、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体系没有与企业需求对接

高职院校设置课程的行为普遍为单方面行为,缺乏同企业合作、沟通,并未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课程内容设置时没有对职业岗位所需的岗位知识和重要能力进行深入分析,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有的课程内容明显滞后。学生在这一课程体系下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无法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对先进的模具制造工艺和技术完全不知情。

(二)专业课程内容重复率高,专业特色不突出

模具专业设置的各种专业课程差不多同数控、机电专业共通,缺乏专业特色[1]。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不够

模具专业的重点课程实践性比较强。高职教学流程一般为先进行理论教学,然后组织安排几周集中实践教学。然而,高职学生知识基础较差,再加上模具理论知识十分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等到实践时,理论知识同实践技术无法有效结合,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四)对模具综合技能掌握不够

对于实践技能培训方面,大多数高职院校将模具机床简单操作设为实训的重点,然而对模具设计、模具加工技术(刀具选择、工艺技术选择、切削力量的制定等等)、CAD/CAM 模具综合设计制造等专业技术能力的训练较少。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设计课程的依据

(一)课程目标与职业资格标准相对接

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制定课程标准,选取典型工作任务,把素质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结合起来,努力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实现要求的课程目标。

(二)技能培养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相对接

采取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确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职业岗位群,明确岗位职业能力,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进一步序化、重构课程内容。

(三)学习过程与真实工作过程相对接

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过程中掌握了有关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主导角色,学生为主体,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的一大创举,满足了当前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设计思路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校企合作为平台,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对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得知,大多数毕业生就业于冲压、塑料等模具设计、模具装配、模具零件加工工艺编制、模具维修、数控机床操作、模具设备调试及模具管理经营工作等。在对模具行业企业走访调查的基础上,专业领头教师到校企进行锻炼实践,并积极同模具企业技术人员开展交流沟通,深入分析与总结我国模具行业人才需求情况、行业发展现状、职业能力素质要求、从业人员职业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等方面。由模具专业骨干教师同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深入分析与讨论,明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的目标,即是面向模具设计与制造行业企业,从事模具设计及模具成型工艺制定、数控编程与数控机床操作、模具装配及维修等岗位,具备专业岗位群系统理论知识和岗位实践技能,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1.依据岗位调研分析,确定从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对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而言,人才培养面向的是岗位群,同岗位从业人员、基层技术人员及企业专家对岗位工作过程及工作任务进行重点分析,由专业带头人、企业专家、骨干教师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分析,制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科学合理的典型工作任务,具体分为:(1)灵活使用Excel、Word等编制技术文件;(2)制作产品销售演示文稿;(3)机械零件测绘、识图;(4)用AutoCAD绘制图形;(5)零件公差配合技术要求的识读和标注;(6)机械图样三维造型;(7)编制机械零件加工工艺,普遍车床操作加工;(8)编制机械零件加工工艺,普遍铣床操作加工;(9)编制机械零件加工工艺,普通磨床操作加工;(10)选择模具材料及热处理;(11)钳工操作加工;(12)钻床操作加工;(13)机床操作及安全规范;(14)典型机械零件的测量;(15)车间生产组织与管理;(16)模具型腔及模具配件加工;(17)模具型腔放电加工;(18)模具结构及零件设计;(19)模具试模及鉴定;(20)模具装配与维修;(21)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编制;(22)产品质量检验;(23)模具成型设备及参数调制;(24)模具接单与报价;(25)设备维护与保养。

2.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职业行动领域

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重点在于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及工作环境等方面,把一个或几个相似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的不同,归纳为不同的职业行动方面[2]。按照对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由骨干教师、有关专家进行交流沟通,归纳明确出行动领域,具体如下:

读图、手工绘图及计算机绘图行动领域:使用Excel、Word等编制技术文件;制作产品销售演示文稿;机械零件测绘、识图。

模具零件普通机床加工行动领域:编制机械零件加工工艺;普通车床操作加工;普通同铣床操作加工;普通磨床操作加工;选择模具材料及热处理;典型机械零件的测量;机床操作及安全规范;设备维护与保养。

模具零件钳工加工行动领域:选择模具材料及热处理;钻床操作加工;钳工操作加工;模具装配与维修。

利用软件进行模具设计行动领域:机械图样三维造型;模具结构及零件设计;典型机械零件的测量。

模具零件数控机床、电火花及线切割加工行动领域: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编制;机械图样三维造型;模具型腔及模具配件加工;模具型腔放电加工;典型机械零件的测量。

成型设备操作及模具检测行动领域:模具试模及鉴定;模具成型设备及参数调制;模具装配与维修;产品质量检验;企业生产管理行动领域:模具接单与报价;车间生产组织与管理。3.依据行动领域设置学习领域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把典型工作任务划分到行动领域,按照学生认知水平和职业成长规律,分层次构建行动领域为学习领域。学习领域设置原则为:其一,任何一个学习领域均是完整的工作过程;其二,学习领域排序必须按照学生的认知学习规律;其三,学习领域排序必须按照职业生长规律。以工作过程的典型人物为载体,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整合和重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这样课程内容和结构同学生未来需要面对的职业生活和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一体化”的思路进行课程架构,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3]。

开发工作过程的课程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由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一个集合多个工作的综合性专业,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知识和技术,因此构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过程课程难度较大。这便要求高职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专业建设,可以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从而培养出满足模具设计与制造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卞平,刘建潮,等.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5(04):2141—2143

[2]郭新玲,董海东.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模具专业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模具工业,2012,11(04):98—99

12.服装设计与制造专业大学生个人简历表格 篇十二

一、案例教学法

所谓案例教学法, 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 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 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 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

如“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课程在教学中可运用案例进行分析, 使学生真正理解模具材料选取和热处理工艺的制定在机械加工制造中、在生产各行业中的作用, 知道模具材料与热处理在具体应用时要遵循的原则和灵活性, 以体现这门课程的实践性。“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中可采用案例教学法, 通过对典型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过程进行分析和讲解, 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达到以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二、实物展示教学法

实物展示教学法是教师向学生展示具体的实物, 通过学生的观察、触摸、体会、感受、创造和迁移使用, 让学生体验真实物体, 来传授知识和学习知识一种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为有效的办法。模具技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产品也随处可见, 教师可充分借助实物进行教学。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许多课程都可建立陈列室, 如“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可建立模具认知室, 陈列各种模具实物, 学生参观展室, 观察各种典型模具实物, 教师现场讲解, 使学生了解模具的基本结构, 增强感性认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课程可建立材料展室, 陈列包括典型模具零件失效方式、各类材料制备的工程零件、典型加工或者热处理工艺得到的组织等实物, 学生参观展室, 观察各种典型模具零件实物, 教师现场讲解, 学生不仅将模具材料选材和使用方面的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 而且增加了工程应用方面的背景知识, 使学生认识到学有所用, 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机械制图”是制造类学生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 为了帮助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教师借助实物模型演示, 让学生从实在的、有形的实物中逐步想象出抽象的图形结构,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三、多媒体及计算机辅助教学法

现代计算机的快速发展, 使多媒体及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多地走进学生课堂, 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形式, 将原来抽象、复杂的理论通过录像、影片、动画等形式进行演绎, 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这些虽然没有实物、实训、实验那样的真实性效果, 但却十分的直观、形象, 甚至更易描述和体现细微复杂过程的变化,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中的所有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的教学中, 均可采用多媒体及计算机辅助教学。各类机械的传动原理、加工原理、液压传动原理、三视图的形成、剖视的概念、各种典型复杂模具结构图形、各类模具的工作原理等, 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黑板上根本不可能表达清楚。但如果运用多媒体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技术, 通过录像、影片、动画等形式将各种机构与模具的工作原理、加工原理、传动原理轻松演示给学生看, 通过各种感官的刺激, 增强教学效果, 达到教学目的。

四、讨论启发式教学法

改变传统的教师在课堂上一讲到底、填鸭子式的教学方法, 教师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通过案例、习题、讨论、课外作业和思考题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启发学生思维, 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充分调动学生, 使学生在企业、学校、老师、校友和在校学生之间频繁互动, 形成了一个立体信息交流网络。教师上课时, 通过不时地向学生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维。例如“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中在讲解冲裁模分类时, 多刃口凹模与级进模的分辨学生比较模糊, 可通过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明辨。又如“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中在讲授模具加工工艺内容时, 为弥补学生生产知识不足, 可组织学生到模具加工现场参观, 或通过观看教学录像, 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典型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知识。再如“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课程在讲授金属组织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时, 教师可提出“为什么淬火后的T10钢锉刀能够锉削球化退火后的T10钢”这个问题,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决定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在于组织, 同种材料通过不同的热处理, 性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五、网络教学法

现代社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信息已经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基本的学习能力实际上体现为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以及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网络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资源宝藏, 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上网, 培养学生上网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从网上寻找有利的学习资源。正确引导学生浏览模具信息网、中华模具设计论坛、中国资讯机械网、以及一些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网等网站, 培养学生上网学习的能力, 学会从网上寻找有利于学习的资源, 了解专业发展动态, 专业资讯等。

六、现场教学法

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高职院校的教学设施相对企业来讲总是落后和配置不全的。为此, 教师要坚持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课堂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 利用校内的实训工厂、校外的实训基地, 采用现场教学, 让学生进入生产现场, 感受实际的操作。通过现场操作演示, 把书本上抽象、枯燥的内容变成实践操作过程;通过直观教学, 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如教师在“模具制造工艺学”理论和实践的教学中让学生亲临模具零件加工的现场, 感受加工气氛;“冲压及塑料成型机械”的教学在讲述冲压设备和注塑机的结构及参数选择时, 可通过现场教学, 让学生体会生产现场, 加深感性认识;在“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课程中学习热处理知识时, 让学生进入热处理生产现场, 观察各种热处理操作过程;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中, 让学生亲临铸造、锻造、焊接、机加工等加工现场, 观看各种加工的生产制造流程, 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总之, 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的教学中, 要注意学生方法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授课时, 要积极优化教学过程, 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 教师要坚持立体化教学理念, 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设施与设备, 综合运用多种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 运用图形、模型、动画、视频和实物等工具, 增强教学的立体感。

摘要:文章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及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的知识现状出发,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 对模具专业的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探寻符合高职教育规律, 灵活多样、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3.服装设计与制造专业大学生个人简历表格 篇十三

2007.3-2007.5   在广州建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实习,主要工作是协助员工维护生产线正常运行及维修一些基本机器仪器。其工作经历成为我的毕业论文中唯一的社会实践。

2007.7-2008.2   在广州统一企业有限公司IP充填组担任技术员职位。其主要工作是操作和维修充填机,以及充填机的日保养和大保养。在其工作期间曾荣获饮料生产部优秀员工。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学历:大专毕业-2007-07-01
所学专业一: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2000-2004   河源忠信中学

2004-2007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主修课程:

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公差与配合、电子电工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可编程控制器、计算机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数控机床、数控机床编程、模具CAD/CAM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精通粤语水平: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熟悉AutoCAD绘图、pro/E零件设计与模具设计、Mastercam数控编程与加工、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的应用。

专业论证:英语二级证书、计算机一级证书、AutoCAD绘图中级证书、pro/E零件设计与工程图中级证书、数控加工中心操作证书

详细个人自传
自我评价:

本人性格外向,兴趣广泛;来自广东偏僻的农村,肯吃苦耐劳、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对新事物接触适应能力强、勇于迎接新挑战。在工作中具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态度,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如:在同学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同学中有较高的威信;善于协同“作战”;在工作中,与同事、领导相处良好;有较强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

14.艺术设计专业求职简历表格 篇十四

 
姓名: XXX 国籍: 中国 个人照片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肇庆 健康状况: 良好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1 岁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设计/广告类:室内设计 建筑/房地产/物业管理类 室内设计 园林/园艺类 水景园林设计
工作年限: 1 职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 随时
月薪要求: 2500--XX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个人工作经历: XX.7-XX.8 在广州历创原展览有限公司担任设计师(暑期工)

 

XX.7-XX.8 在广州美术公司担任绘图员

XX.9-XX.10 在广州仕坤装饰公司担任设计师

XX.10-XX.1 在鸿建装饰工程设计公司担任设计师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湖北工业大学
最高学历: 大专 毕业- XX-07-01
所学专业一: 艺术设计 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 XXXXX.9-XXX.6 江屯镇马口小学 班长

 

XXXX.9-XX.6 广宁县江屯中学 班长

XX.9-XX.7 广州市南国工商学校 体育委员

XX.9-XX.7 湖北工业大学 书画协会会长

在校期间奖罚情况:1.在学校第九届科技文化体育艺术节,节微设计大赛中,荣获第二名;

2.在学校第九届科技文化体育艺术节,书画摄影中,荣获平面设计类作品第三名;

15.服装设计与制造专业大学生个人简历表格 篇十五

关键词:专业教学团队,合作创新,实践

引言

高职教学团队是高职教学组织的一种组织形式, 是以校企合作的专业化、开放性教学科研团队为行动模式, 以提高本专业或课程教学质量为核心目标, 具有团队的目标性、互补性、合作性、动态性、开放性等特征。

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构建具有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

威海职业学院是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为建设一支团队合作能力强、勇于创新、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进行了积极探索, 目前已经建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团队、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团队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服装设计专业团队、旅游管理专业团队、汽车底盘检修课程团队等6个省级教学团队。本文结合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建设实践, 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合作、创新能力建设等重点内容进行了探讨。

1. 教学团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涵义

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教学团队”研究成果, 结合自身二十五年的职业教育实践经验, 笔者认为,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团队是指由某一专业或课程的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以及校内外兼职教师组成,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而相互协作、共同承担责任的群体。

1.1 团队合作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对于团队非常重要。一个好的团队不是每一位成员各方面能力都很强大, 而是团队成员之间要取长补短, 善于沟通, 共同进步。

1.2 团队创新能力

团队创新能力是指推陈出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论证假设、解决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新问题从而不断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能力。

创新能力的产生是基于一定的知识和经验, 是可以经过训练、启发或者被“逼”出来的, 而且创新能力还有一部分是来源于不断发问的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是改变旧事物、首创前所未有的新事物的能力。

2.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的个案实践探索

威海职业学院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近十年来, 学院积极探索和企业的合作模式, 通过对外“引进”和内部“培养”等方式, 构建了“双师结构”的国家级专业教学团队。

2.1 校企合作开展专业课程建设, 共建双师结构团队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团队共由8名骨干教师组成, 其中专任教师5名, 企业兼职教师3名。该团队与威海地区24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建立了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为确保专兼职教师有良好的教学工作环境, 与合作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使“专任教师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及技术服务、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成为双方的义务, 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 形成专业基础课程及教学设计以专任教师讲授为主、实践技能课程以兼职教师讲授为主的长效运行与管理机制。教学团队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特色鲜明。毕业生技能水平高, 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2.2 遴选在区域行业企业有影响力的团队带头人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团队带头人是中国工程图学学会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自动化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专家、威海市政协常委、致公党威海市市委副主委、国家级数控裁判、威海天诺数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1982年毕业于华东纺织工学院, 先后在天津纺织机械厂、威海长城机械厂工作5年, 在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及省级刊物发表论文13篇, 有5项科研成果获得信息产业部、山东省科委及威海市政府的奖励, 并有1项国家专利科研成果。

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 通过与企业签订互惠互利的协议, 引进资金301.65万元;利用各自优势, 整合校企资源, 实现了有效的团队管理模式。

担任卓越系列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编委会主任, 组织13所高职院校策划编写了卓越系列 (机械·数控·电气·模具系列) 和电工电子两大系列, 共计40本贯穿工学结合理念、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高职高专特色教材;主编、参编高等教育教材8部。

主持参与企业研发项目12项, 有很高的产品研发和教学水平, 在区域机械制造业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2.3 依托校内教学工厂, 培养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

学院天诺数控机械有限公司是万能镗头国家标准的起草单位, 校内生产性教学工厂丰富的实训产品和项目成为机械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教师职业实践能力提高的载体。几年来, 机械团队教师与企业的师傅共同研发了数控机床、数控示教机等新产品, 教师职业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 团队教师和教学工厂里的师傅“双向兼职、双岗双责”, 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互换岗位、换位锻炼, 既提高了教学工厂的技术力量, 也提升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教学团队双师结构得到了优化。

2.4 通过境外培训、企业顶岗等方式, 培养优秀的教学团队

学院安排年轻教师和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或相关企业学习锻炼, 安排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到企业兼职, 使教师的职业能力、一体化教学能力得到很大提高。近5年,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团队先后15人次分赴新加坡、韩国、德国、台湾等高职院校进修学习。专任教师的教学改革水平、科研水平得到提高, 申请国家专利技术、发表科研论文和出版高职专业教材、精品课程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3. 提高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策略

教学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特长, 但是这些成员如果没有奉献精神, 缺乏合作意识, 那么, 无论这个团队的成员学历有多高, 技术有多精, 学识有多深, 团队成员的力量也不会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将会严重影响团队的运作效率。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处理好职责与权益的关系, 形成愉快的合作

一个专业教学团队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 为了提高这些资源的使用效率, 其分配必须按照公平与效率的原则进行, 而非平均的方式进行。否则会引起部分成员的心理失衡, 特别是团队中的资金、名誉、地位、权力等资源越是稀缺, 越容易造成一部分成员心理失衡。因此, 专业带头人要对团队中的分工以及分工带来的职责和权益有清晰的认识, 让每个人在团队中都有各自的分工及相对应的职责, 在工作过程中与他人和谐相处, 形成有效合作团队。

3.2 保持有效沟通, 形成坦诚的合作

团队中, 持续有效的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团队成员有了好想法、好建议, 要尽快和其他人交流和分享。同在一个团队工作, 团队成员之间会存在某些差异, 知识、能力、经历造成他们在对待工作时会产生不同的想法。交流是协调的开始, 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通过顺畅的渠道交换信息。专业带头人和团队成员之间要及时地进行信息反馈, 这种良好的沟通, 便于专业带头人指导团队成员的行动, 消除误解。

3.3 遴选专业带头人, 形成高绩效的合作

专业带头人是团队的核心和灵魂。要形成高绩效的合作团队, 需要专业带头人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表达、管理、沟通等基本能力, 还需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 以身作则、身先士卒, 用战略的眼光向团队成员表述团队各阶段目标, 用坚定的毅力和较强的协调激励能力带动整个团队不畏困难、坚持到底的勇气, 用高效的执行力, 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合作团队中去,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团队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

3.4 完善制度保障, 形成有共同愿景的合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制度保障, 能够增强教学团队的凝聚力。要建立共同的愿景, 让团队成员愿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出谋划策。要有合理的激励制度, 激发团队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兼有。要建立对团队成员定期培训的制度, 包括技术、技能和人际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培训, 这样的培训有利于团队成员重新获得信心, 增强彼此的信任和工作的积极性, 使团队合作更加顺利有效。

3.5 团队成员创新能力建设的途径

教学团队中团队成员的创新能力来源于自我锤炼和合作中锤炼两种方式。创新能力自我锤炼的途径包括立足于生活进行创新、培养好奇心、质疑问难、寻找规律、不断学习、培养想象力和开放的思维等。创新能力合作锤炼的途径包括以新知识、新见解为指导, 勇于修正自己的行为, 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 通过团队文化和适宜的创新制度激励组织内部的创新活动, 相互负责, 实现共赢。只有整个团队被培养出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 才能使大家不仅和睦相处, 而且创造力大大超过个人的状态, 形成互助、富有情趣和高效的工作氛围, 团队合作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结语

建设一支高水平优秀创新教学团队需要团队成员间以及团队与外部环境间信息互换、思想互动、有效合作, 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和经费支持机制, 为教学团队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Z].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处.2008年度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Z].

[3]易飚, 陶亦亦, 胡清.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5) .

[4]翟斌, 汤晓伟.示范院校建设中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若干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 2008 (12) .93.

16.服装设计与制造专业大学生个人简历表格 篇十六

针对计算机工程系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对2011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最终分析结果如下: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备计算机二维机械绘图、二维平面图像处理、三维效果图设计与制作、模具设计与制作知识,掌握二维平面绘图、三維效果图绘制、建筑效果表现、模具设计与制作能力,能从事建筑效果表现、模具设计与制作等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二、调查情况

(一)就业对口率,就业稳定性,适应性,毕业生薪酬水平分析

1、就业对口率分析

2011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本系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分布在家装设计、广告设计、印刷设计、模具设计及网站设计等方面,对口率较高。

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主要集中在中小型私营企业公司,这也符合本专业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的思路。

从就业地区来看,主要集中在学校所在地潍坊、及济南、青岛、淄博等经济较发达地区。

2、薪酬待遇分析

通过对毕业生的调查分析,月薪在1000-2000元的占68%,月薪在2000-3000元的占27%,3000元以上的占5%。根据我们对毕业生的访问,对于刚毕业1-2年的学生来讲,目前的薪酬水平基本符合学生的期望值。随着学生工作经验的增加及职称的上升,学生普遍看好未来的升职加薪。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就业特点总结

根据对近几年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分析,就业具有如下特点:

1、就业率高、专业对口

统计显示,本专业的就业率为100%。本专业毕业生专业水平高、能吃苦耐劳、相对本科生薪资水平低,受到广大中小型企业的欢迎。本专业的专业设置符合当前企业要求,所以大部分毕业生都能对口就业。

2、薪资起点低、上升空间大

根据毕业生的薪资水平的调查显示,大部分集中在月薪1000—2000元的水平,与高职其他专业基本持平,但比本科毕业生低。根据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大部分毕业生能很快熟悉行业特点,积累经验,上升空间比较大。

3、稳定性较低

薪资水平较低、工作强度较大等特点,使得一部分毕业生经常更换工作,稳定性较差。

三、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建议

(一)完善专业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学习的软件比较多,更新换代较快,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同时加大学生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单位要求。教师在讲授过程要多列举与实际密切相关的案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双赢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培养,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时下最流行的技术,有方向的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企业也可以培养适应本企业的学生,减少双方的磨合时间,

(三)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必须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分析当下的宏观就业形势,介绍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与要求,面试技巧与注意事项,择业的要素和优先次序等,通过专题报告会邀请企业人事干部、中介机构经理、优秀毕业生进行专题讲座,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介绍就业、从业、创业的艰苦经历和成功经验等;利用中介机构和媒体推荐,宣传学校办学特色和成功经验、毕业生的特点特长等为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通过实习就业和定单培养提高就业率,根据与企业达成的协议,部分优秀毕业生在实习实训时,实现预就业,通过与有意向性的大型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合作计划,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学生学习期满,达到毕业标准,到原定企业参加工作。

参考文献:

[1]梅泉海.大学生就业形势探析.发展,2009,(6).

[2]何欣.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现代企业教育,2010,(12).

[3]张鹏,张运九,刘旭涛.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改革研究.农业网络信息,2011,(3).□

17.艺术设计专业求职简历表格 篇十七

个人基本简历
姓名:应届毕业生求职网国籍:中国无照片

目前所在地:广州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汕尾身材:170 cm? kg
婚姻状况:未婚年龄:27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建筑/房地产/物业管理类:室内设计师
工作年限:3职称:中级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随时
月薪要求:2000--3500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个人工作经历:2004.7-2005.6   惠州市雅庭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师

2005.7-2006.8   惠州(香港)大家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师

2006.9-2008.1   惠州皇庭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主笔设计师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湖北经济管理大学
最高学历:大专毕业-2004-06-01
所学专业一:艺术设计所学专业二:电子商务
受教育培训经历:2001.9-2004.6   湖北经济管理大学   电子商务

2004.2-2004.6   武汉雅庭学院       室内装饰设计师证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优秀粤语水平: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熟练操作CAD、Photoshop、CoreIDraw等各种软件操作,能独立谈单,了解施工工艺,熟悉装饰材料,从草图设计、打报价、到整套施工图的制作,后期的跟踪服务。善于与项目经理沟通,有团队精神,能设计多种风格。
 
详细个人自传
 职称:室内装饰设计师

18.简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篇十八

三年以上工作经验 | 男 |29岁(1980年10月1日)

居住地:上海

电 话:139********(手机)

E-mail:Molala@51job.com

最近工作 [2 年5个月]

公 司: XX汽车上海设计研究院

行 业: 汽车及零配件

职 位: 主车身工程师

最高学历

学 历: 硕士

专 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

学 校: 上海交通大学

------------------

自我评价

1.有独立设计开发能力,能根据整车开发计划,完成车身各阶段数据的设计、校核,与其

他设计、生产部门配合解决汽车开发过程中的问题。

2.熟悉整车开发流程,了解多款轿车的车身结构和设计规范,熟悉主断面和四大工艺。

3.掌握GD&T知识,能进行公差分析。

4.精通CATIA进行3D建模和2D工程图,熟练各种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PT,Project,PS。

5.具有良好的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强烈的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待定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汽车及零配件,机械/设备/重工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技术研发工程师,机械工程师

工作经验

2008 /4--至今:XX汽车上海设计研究院(150-500人)[ 2 年5个月]

所属行业: 汽车及零配件

车身部 主车身工程师

1.完成某新开发SUV车型的侧围设计,完成工程数据的设计、发布,根据工艺反馈优化数

据。

2.完成某新开发Sedan车型的侧围设计,包括主断面设计、校核,初版工艺数据制作。

3.完成某加长车型设计,并参与样车制造过程,熟悉样车试制。

4.完成某两厢车改型项目,后背门一圈项关键的车身设计。

------------------

2006 /6--2008 /4:上海XX汽车有限公司(500人以上)[ 1 年10个月]

所属行业: 汽车及零配件

车身处 车身设计工程师

1.负责主车身的设计、匹配、优化工作;

2.完成商务车安全带固定点的设计开发,制定MPT、Tender sheet等文件,按国家标准完

成试验,跟踪零部件开发、验收,指导装车,完成批量生产;

3.完成商务车的优化改进工作,车顶加长、匹配新发动机,电动拉门等;

4.完成A级车车身部分优化设计工作,技术文件的维护,匹配问题的解决。

教育经历

2003 /9--2006 /7上海交通大学 模具设计与制造 硕士

------------------

1999 /9--2003 /7 武汉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本科

证书

2004 /6 大学英语六级

语言能力

英语(熟练)听说(熟练),读写(熟练)

19.服装设计与制造专业大学生个人简历表格 篇十九

一、课程定位与课程改革目标

(一) 课程定位

模具制造工艺编制与制作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进行岗位能力培养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它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 使学生掌握直接用于生产实践的实用技术。本课程在模具零件的普通加工、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和塑料工艺及模具设计等课程的基础上, 围绕模具制造全过程所涉及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内容, 本着企业需求组织教学内容, 为模具装调维修实训、职业资格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奠定基础, 为进行模具制造提供技能训练, 为培养从事模具制造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保障。

(二) 课程改革目标

围绕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使学生掌握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 模具装配的工艺方法, 培养学生在模具制造实践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培养学生成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内容改革

(一) 课程内容改革的原则

邀请企业专家来学校座谈, 参与课程建设, 组织教师到企业开展调研活动, 了解与模具制造工艺编制与制作课程有关的典型产品的工作过程, 参照模具、制造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 针对学生所应具备的知识、模具设计能力和素养进行科学分析。本课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 以模具零件制造工艺和装配工艺编制、模具零件加工和装配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冲模制造、塑料模制造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 构建模具制造相关理论知识, 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模具制造工艺编制与模具加工方面岗位职业能力的训练, 并融合了模具制造工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二) 课程标准开发

课程团队围绕工学结合、学做合一的教改思路, 通过企业调研、学情调研和行业企业专家座谈等多种渠道, 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 针对模具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具制造高级工国家职业标准所涵盖的相关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 进行了岗位工作分析, 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都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按照模具企业岗位技术标准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确定模具制造工艺编制与制作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

(三) 课程内容组织

本课程采用6个学习情境 (如表1) , 总体学时要求为132学时, 各学习情境按照模具制造的典型工作过程, 根据课程核心知识点的结构进行了优化的排列, 每个学习情境都具有完整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安排上, 将模具零件的普通机床加工、数控线切割加工、数控电火花成形加工、数控铣削加工以及装配等内容以中等复杂程度真实模具中的零件为任务载体, 设置冲模导柱加工、冲模导套加工、冲模模座加工、塑料模型腔加工、凸凹模电加工和模具装配技术等六大情境, 注重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学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通过具体的模具制造工作任务 (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等六个方面) , 应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来制造模具, 并通过实践过程训练, 学会制造一副成功模具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能力 (包括知识、技能、团队协作等) ,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并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职业素质。

三、课程教学实施

(一) 教学模式

模具制造工艺编制与制作专业核心课程具有明显的工程特征, 根据这一特点, 学校与企业相结合, 在“校中厂”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教学, 采用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真实模具为载体组织教学, 以实践为主, 进行整周教学。

在理实一体教学中, 选择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中学生设计的冲模和塑料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中学生设计的塑料模为载体, 学生在冲模、塑料模制造及装配全过程中完成规定任务。以学生为主, 在老师的指导下应用多种知识与技能, 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按模具零件生产、装配的工作过程, 完成一系列“任务”训练,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亲手加工制造自己设计的模具, 对自己设计的产品进行验证, 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

(二) 教学方法

模具制造工艺编制与制作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在教学设计中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 在“校中厂”模具实训车间进行, 边学习边实践, 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在教学方法上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例如在学习模具装配工艺流程制定时, 运用案例分析, 引导学生读模具装配图, 思考如何满足模具装配的技术要求, 并以分组讨论的形式, 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三) 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上, 讲解理论知识时, 根据需要可多运用多媒体教学。比如讲解成形磨削、模具零件工艺路线的制定和模具装配内容时, 借助三维动画, 变抽象为具体, 让学生一目了然,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扩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比如在进行冲压模和塑料模零件加工时, 由于数控机床有限, 我们让学生在CAD/CAM机房进行机床模拟仿真操作训练。

四、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改革

校企共同制定课程考核标准, 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建立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 增加企业考核权重。考核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职业素质、创新能力的考核与评价。

五、课程改革的特色

(一) 实现课堂与实训车间一体化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与哈尔滨中德特种材料成型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开发课程, 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中厂”。

(二) 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体系

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 引入行业标准, 融入职业要素, 以企业真实典型模具为工作任务载体, 按照模具制造岗位工作过程设计学习情境, 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任务化, 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构建了体现工学结合理念的课程模块平台。

模具制造工艺编制与制作课程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模具专业学生连续两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模具技能大赛二等奖的好成绩, 学生将本课程制作的产品申报了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可以说, 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该课程已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20.服装设计与制造专业大学生个人简历表格 篇二十

关键词: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项目教学法;应用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各个高职院校都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在办学师资和硬件上都有一定基础。这一专业曾是十分热门的专业,学生有着美好的就业前景。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必须通过教学改革,才能让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更好地发展,适应社会的需求。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中具体应用项目教学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改变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主要是围绕教材开展的。一般是老师选定教材之后,学生领取教材,接着老师根据教材内容制订教学计划,然后备课,最后是围绕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项目式教学法打破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完成项目这个中心开展教学,把系统的学习理论知识这一过程分散到各个项目中。项目中需要的什么理论知识教师就讲什么,能通过学生查手册获得的数据尽量让学生去查手册,让学生少背公式和参数,把全部精力都用到完成项目上。

二、教师必须增强实践能力

教师必须要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熟悉所有遴选的项目,拓展自己的能力,让自己能够完成各种项目。同传统的围绕教材开展教学相比,项目式教学法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提高自己课程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教师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下,才能有效地组织和完成项目式教学。教师要提高动手能力,需要经常地下厂进行锻炼,充分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实践,把教学中所要用到的各种技术都熟练地掌握。

三、选择项目要有先进性和代表性

所选的项目的先进性和代表性直接决定了项目式教学的教学质量。通过先进项目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掌握最前沿的各种专业知识,就业时能够实现同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通过代表性强的项目教学能把所有知识都整合起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除了要保证足够数量的项目进行教学,同时更要注重项目所涉及知识的先进性和知识覆盖的代表性。在选项目时必须注意结合模具行业先进技术,时刻想着把最前沿的技术教给学生。以《特种加工技术》课程为例,在选择项目时,不能只考虑数控车、线切割和电火花等训练项目,还必须增加更为先进的雕刻技术应用项目。

四、项目式教学要有相应的考核方式相配套

传统教学的模式往往采用期末统考的考核方式,这是典型的应试考试。主要的是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让学生进行知识巩固。学生只要在考前死记硬背就能应付过去,这样的考查在项目式教学中不适用。项目式教学应该实行目标考核方式,应该通过对项目完成结果进行打分和评价,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可以对学生该门课程的掌握情况进行全面评价,更加准确客观,避免偶然性。只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不需要统一安排时间进行考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主动性。例如,考核《冷冲模具设计与制造》这一课程时,可以安排一个模具设计项目,让学生在几天时间内完成设计,教师对学生的设计说明书进行审核,然后结合学生完成平时作业的情况,最后给学生综合评定一个分数作为成绩。

五、配备完成项目的基础条件

现代模具设计很多时候都需要计算机辅助进行设计。学校必须配备计算机房和各种辅助设计软件,让学生能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进行模具项目设计。模具制造需要很多设备,涉及到了基本的加工设备以及数控加工设备。教学时,应该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加工基地,同时开展校外基地实习,完成模具制造的项目教学。只有让学生亲手完成自己设计和加工的模具,才能让学生的知识实现质的飞跃。

由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较强应用性,只有让学生学会设计常用的模具和掌握模具的制造技术,才能实现教学目标。项目式教学通过理论结合操作,符合了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中,通过项目式的教学培养出的学生适应了当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满足了对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要求,一定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肖爱民,沈春根.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完全自学手册[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6.

上一篇: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下一篇:苗圃经营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