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

2024-10-27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精选12篇)

1.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 篇一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预案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减少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对病人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安全,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对医院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修定如下;

一、组织领导;

1、成立医院感染暴发应急事件领导小组(名单详见附件1)。其职责主要是负责组织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组织相关人员会诊,提出诊治意见及整改措施;负责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报告。

应急办公室设在医院感染管理科,其职责主要是及时准确地完成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监测及调查工作;及时准确地传达领导小组的决定和督办;作好有关记录;及时完成暴发事件的调查报告;负责上下级和院内的联络及协调工作。

2、成立医院感染暴发应急事件专家组(见附件2)。职责主要是负责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级别确定以及采取的防控措施提出建议;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处置进行技术指导;对感染病人及高危病人的医疗救治工作进行指导。

3、成立医院感染暴发应急事件后勤保障组(见附件3)。其职责主要是提供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所需应急物质,包括药品、器械、消毒药械、个人防护物品等,以保障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紧急报告程序;

1、当疑有或出现医院暴发流行趋势时,经治医生应立即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组长报告,并立即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2、科室在短时间内(一周)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病例的医院感染;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科室应以最短的时间(2小时)内向医院感染管理科/院总值班报告(上班时间报院感科、下班及节假日报医院总值班);

3、院感科接到科室报告后应立即向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并向医务科等相关部门通报;

4、院感科立即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感染调查及监测工作;

5、经调查及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专家证实为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在12小时内报告市卫生局及市中区疾控中心报告。

6、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报告。

三、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理措施:

1、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积极开展调查,根据有关数据,分析可能的感染源和感染途径。

2、科室应根据确定或初步确定的感染源和感染途径,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和控制措施,并对处理措施进行持续监测。当感染源和感染途径不明确时,可以针对可能的感染源和感染措施,在不停止调查的同时,采取比较广泛的控制措施,并根据调查结果不断修正评价。

3、积极救治患者,实行感染病人和普通病人分开管理,对疑似病人及时排除或确诊。同时保护易感人群,防止感染进一步扩散。

4、协助疾控人员开展标本的采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5、落实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做好医院内医院感染病原体污染场所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处理工作,防止进一步交叉感染和污染。

6、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部门报告事件进展情况。

7、做好病例分析与总结,积累诊断治疗的经验。

2.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 篇二

1 医院感染管理在医院防治传染病中的作用

1.1 参与建立监测网络和应急机制:平时与医院行政部门一起, 对医院感染管理和传染病的具体预防工作进行具体的规划和相关制度的制定, 通过长期工作经验的总结, 建立完整的应急处理系统, 并对临床各项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意见反馈处理, 然后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内容和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1.2 实际参与到医院传染病防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当处于应急状态下时, 医院均是根据应急预案, 将医院感染管理科定义成为应对传染病爆发流行预防体系中, 监测预警和感染控制的责任主体, 参与全方位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1.3 分析疫情和感染爆发事件:在日常工作中, 借助各种资源捕捉关于传染病的各类相关信息, 对疫情和感染爆发事件进行及时、到位的分析, 其后通过《监测预警信息》[2], 发布跟疫情有联系的信息;并结合医院应对传染病爆发的预警等级标准, 提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报告和预防计划。

1.4 监测预警软硬件的设施建设:根据部门工作的需求, 对医院感染计算机监控管理系统进行改善;配备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特殊病原体的采样用品;通过对传染病类别的分析, 对监测信息进行全面的评估, 然后以此为基准确立预警等级。

2 医院感染管理在医院防治传染病中的职能

2.1 强化专业指导职能:从实践工作经验分析来看, 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除了要具备基础的专业知识以外, 良好的应急处理能力也非常重要;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强调感染控制专业人员的现场处理、消毒、隔离、防护等不同环节中的专业指导管理作用。

2.2 监督检查职能:当医院发生比较严重的重大传染疾病疫情时, 医院感染管理科的主要职责在于监督相关规章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情况, 主要包括:针对患者的就医流程、相关医护人员的接诊、救治和转诊等医疗活动是否按照要求执行[3], 并对期间所有与之相关的医疗行为是否规范进行监督;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在传染病救治过程中出现医院交叉感染的情况。

2.3 宣传教育培训的智能: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严格的说来应该是医疗机构中所有所有部门乃至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针对这种情况, 作为战斗在最前线的医院感染管理科, 需要广泛宣传和普及关于传染病及医院感染预防的相关知识, 教会全体工作人员能够对医疗活动中的隔离原则产生足够的重视;可以在固定的时间开展关于医院感染基础知识的健康知识讲座和各类人员的培训工作, 以保证医院全体工作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外医院感染和传染病疫情动态, 这样能够使得防治传染病爆发流行的工作始终处于主动状态。

3 如何发挥作用

3.1 有意识的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建设:作为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应该根据医疗机构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及控制网络体系;其次, 增加对感染管理学科建设的投资力度, 主要包括:人力、财力和物力的多方位投入[4];但是需要客观认识到的一点是, 虽然在当前医疗行业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 这样的投入虽然无法直接增加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 但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医院不必要的医疗开支;而且, 这样能够保证并提高医院的社会职能, 对于提高自身在医疗行业的竞争也有很大的帮助。

3.2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专业队伍建设:加强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在经过培训、考核且得到相应证书后才能够上岗;考核的内容必须要涵盖医院传染病防护基础知识、消毒隔离知识、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知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条例和传染病学。

3.3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其他部门的合作:与各个科室配合紧密、优势互补;比如在传染病疫情报告机制、预警工作中与医疗部门通力协作[5];与生物统计和流行病学科室在资料统计方面、流行病学调查及计算机中心在监测预警软件系统研发方面的协作, 这对于整个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

总而言之, 医院感染管理科现已成为医院防治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要职能科室。所以, 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专职人员应该改变过去仅将注意力定位在医院内部交叉感染的监控, 需要有意识的扩大视野, 价格传染病的监测和预防也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此外, 作为医疗机构来说, 要对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工作内容和范围进行重新的定义, 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冯佳园.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趋势预测研究[D].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13.

[2]王丽萍.医院内传染病防控与医院感染管理[J].中国医药科学, 2014, 1 (1) :149-150.

[3]陈迁, 马良, 国家喜, 等.综合性医院应对突发传染病的科研管理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14 (12) :1382-1384.

[4]田晓丽, 邢玉斌, 索继江, 等.医院感染管理科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3, 11 (6) :532-533.

3.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 篇三

吉林省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预案

(试 行)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我省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消除医院感染暴发事件造成的危害,指导和规范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臵工作,最大程度减少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对病人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安全。

1.2制定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以及《吉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省境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生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臵工作。

1.4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医院感染

— 1 — 暴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按照预案的规定,在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关工作。根据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实行分级管理。

(2)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医疗卫生机构应落实各项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培训,加强医院感染应急处臵培训与演练。对各类可能引发医院感染暴发的危险因素要及时进行监测、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处理。

1.5 基本概念

1.5.1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1.5.2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1.5.3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1.5.4流行病学调查指对医院感染病例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感染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预防控制措施对策。即通过查明感染源、感染途径、感染因素来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的进一步蔓延。

1.5.5感染源:指病原微生物生存、繁殖并可污染环境的宿主(人或动物)或场所。包括病人、带菌(毒)者或自身感染者、— 2 — 动物传染源和某些带菌(毒)的场所。

1.5.6感染途径:指病原体从感染源排出后,经过一定的方式再侵人其他易感者的途径。包括经空气传播、经水或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液制品传播、药品及药液传播、诊疗器械传播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传播等。

1.5.7感染因素:指容易引起感染的因素。如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侵袭性操作、易感人群、住院时间长、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不严和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意识淡薄等等。

1.6 医院感染爆发事件的分级

2.1 特别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Ⅰ级)

对影响或后果特别重大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为特别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Ⅰ级)。

2.2 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Ⅱ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Ⅱ级):(1)发生甲类传染病、肺炭疽医院感染病例或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医院感染疑似病例;

(2)发生20例及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病例;

(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10人及以上人身损害后果;(4)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3例以上患者死亡;(5)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2.3 较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Ⅲ级)

— 3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Ⅲ级):(1)发生10~19例医院感染暴发病例;

(2)发生除甲类传染病外的法定传染病医院感染病例;(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9人人身损害后果;(4)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3例以下患者死亡;(5)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2.4 一般医院感染暴发事件(Ⅳ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医院感染暴发事件(Ⅳ级):(1)发生5~9例医院感染暴发病例;

(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下人身损害后果;(3)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2、组织体系及职责

2.1 医院感染暴发卫生应急处臵领导小组

根据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预案等的规定和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臵工作的需要,省卫生厅成立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臵领导小组,协助或负责我省发生的特别重大、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臵工作的领导和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卫生厅医政处,负责日常工作。各市、县(市、区)卫生局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设立本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臵领导小组,分别负责辖区内较大,一般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臵工作。

— 4 — 2.2 医院感染暴发卫生应急处臵专家组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成立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臵专家组,负责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级别确定以及采取的防控措施提出建议;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臵进行技术指导;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响应的终止,后期评估提出咨询建议等。

2.3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臵现场指挥部

发生特别重大和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根据卫生应急处臵工作的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由现场最高卫生行政部门的负责人担任指挥。其主要职责是:确定现场卫生应急处臵方案,指挥协调现场卫生应急处臵工作,组织卫生应急现场的各类保障工作,负责现场信息的收集、研制和上报工作,撰写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评估报告。

2.4 医院感染暴发卫生应急处臵专业技术机构 2.4.1 医疗机构

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医疗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其它医疗机构负责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治疗、检测样本的采集,病人分流转运及转运途中的医疗监护;对相关人员采取医学隔离措施;对现场采取消毒隔离措施;组织对高危人群进行卫生应急体检,协助做好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要依据有关规定,立即向辖区内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向现场指挥部提出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医疗救治措施建议。

2.4.2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 5 — 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和协助市(州)、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辖区特别重大、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医院感染病原体现场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分析;负责全省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信息报告管理等工作。

市(州)、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别负责辖区内较大、一般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医院感染病原体现场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分析;负责辖区内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信息报告与管理等工作。

2.4.3 卫生监督机构

省卫生监督机构指导市(州)、县(市、区)卫生监督机构对辖区内特别重大、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市(州)、县(市、区)卫生监督机构分别负责对辖区内较大、一般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卫生监督检查。检查中发现医疗机构存在医院感染隐患时,应当责令限期整改或者暂时关闭相关科室或者暂停相关诊疗科目;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罚。

3、监测、预警和报告 3.1 监测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要加强医院感染监测网络的建设和管理,保证医院感染监测质量。

医疗机构应按规定成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和管理部门,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并付诸实施;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医院感染病原体及其耐药性监测、环境卫生— 6 — 学监测,通过监测并定期分析监测资料,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发现医院感染暴发倾向和隐患,并针对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与控制措施。

3.2 预警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监测网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等提供的医院感染监测信息,并密切关注国内外传染病发生发展趋势,及时作出预警。

3.3 报告 3.3.1 信息报告

(1)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所在科室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并上报分管院长和医务、护理管理等部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

(2)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一般医院感染事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应当在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

(3)医疗机构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同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的规定进行报告。

(4)医疗机构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三章第十九条、《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

— 7 — 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

(一)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二)发生特殊病原体感染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4.3.2 报告内容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报告内容包括:报告时间、报告人、报告单位(联系人姓名、电话)医院感染暴发时间、医院感染暴发病例数量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原因、医院感染病例处臵情况及控制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一步工作计划等。

4、应急响应 4.1 应急响应原则

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事发地的县区级、市州级、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根据相应级别做出应急反应。同时,要遵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不同类别事件的性质和特点,及时调整预警和反应级别,以有效控制事件,减少危害和影响。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处理应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以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事发地以外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情况通报后,要及时通知医疗卫生机构,组织做好卫生应急处臵所需的人员与物质准备,并采取必要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防止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在本行政区域内发生。

4.2应急反应措施

— 8 — 4.2.1卫生行政部门

(1)组织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时采取相关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2)组织医院感染专家委员会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评估,提出启动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级别。

(3)进行事件评估,组织专家对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事件概况、现查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治情况、所采取的措施、效果评价等。

(4)发生较大或一般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后,由事件发生市(州)、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及时、果断处臵。并及时向当地政府、省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调查处臵情况。省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加强对事件发生地区卫生应急处臵的督导,组织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并及时向省政府报告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有关情况和建议,适时向省内有关地区发出通报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5)发生特别重大或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后,省卫生行政部门立即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并对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及时向省政府和卫生部报告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情况和卫生应急处臵建议。并负责组织开展现场调查和处臵,指导和协调落实医疗救治和预防控制等措施。同时,向省有关部门及各市、州卫生行政部门通报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情况。事件发生地的市州、县市、区政府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指挥中心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组织协调辖区内各项卫生应急处臵工作。

— 9 — 4.2.2医疗机构

(1)专职人员要积极开展调查,根据有关资料,分析可能的感染源和感染途径,必要时可请求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和人员给予技术指导和支援。

(2)根据确定或初步确定的感染源和感染途径,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和控制措施,并对采取处理措施进行持续监测。当感染源和感染途径不明确时,可以针对可能的感染源和感染措施,在不停止调查的同时,采取比较广泛的控制措施,并根据调查结果不断修正评价。

(3)积极救治患者,实行感染病人和普通病人分开管理,对疑似病人及时排除或确诊。

(4)协助疾控机构人员开展标本的采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5)落实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做好医院内医院感染病原体污染的场所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处理工作,防止进一步交叉感染和污染。

(6)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事件进展情况。

(7)做好病例分析与总结,积累诊断治疗的经验。4.2.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当地医疗机构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后,应当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疾控机构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尽快确定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调查。对医院感染暴发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分布特点进行调查分析,分析暴发的原因,— 10 — 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报情况。具体的步骤为:

(1)证实医院感染暴发的发生: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建立可行的诊断标准。注意避免因诊断标准失误将会夸大疫情或遗漏病例。病例可分为“确诊”、“假定”、“可疑”等不同等级,“原发”和“二代”等不同水平。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暴发。

(2)分析调查资料,计算各种罹患率,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通过实验室资料分析,初步确定病原类型,计算人群感染率、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所占的比重,评价危险人群的免疫水平。

(3)查找感染源:对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视医院感染疾病的特点,可选择病人、接触者、医务人员和陪护人员的各种分泌物、血液、体液、排泄物和组织为标本,同时还应对有关环境和物品等采样。有时病原体的分离有很大的困难,可以通过PCR、生物芯片技术和血清学检查方法查找感染源。病原体的分离、鉴定对于确定爆发原因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找到针对性的防治和控制措施。通过各种病原学、血清学检查仍然不能确定感染源时可以采用通过综合性分析初步确定几个可能的感染源。

(4)分析引起感染因素:对感染病人及相关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发病情况、分布特点并进

— 11 — 行分析,根据疾病的特点分析可能的感染途径,对感染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确定感染途径。

(5)采取控制措施:控制措施包括:(1)对病人和疑似病人应积极的进行治疗,必要时进行隔离;(2)控制感染途径。在确定感染爆发的感染途径如空气传播、经水或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液制品传播、药品及药液传播、诊疗器械传播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传播后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感染源污染的环境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去除和杀灭病原体。肠道感染病通过粪便等污染环境,因此应加强被污染物品和周围环境的消毒;呼吸道感染病通过痰和呼出的空气污染环境,通风和空气消毒至关重要;而杀虫是防止虫媒传染病传播的有效途径。(3)必要时对易感病人隔离治疗,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有条件时可以考虑对易感病人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技术。

(6)在调查处理结束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制定该医院今后的防范措施,必要时疾病控制机构要考虑其它医院有无类似情况,全面采取控制措施。调查结束后应尽快将调查处理过程整理成书面材料,记录暴发经过,调查步骤和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效果,并分析此次调查的得失。

应当注意,流行病学调查和医院感染暴发的控制自始自终是同步进行的。随着调查不断获得新的发现,及时调整控制措施。最终通过管理感染源,切断感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达到控制医— 12 — 院感染暴发的目的。对于一些无法及时明确感染源、感染途径和感染因素的医院感染,也应根据暴发的特征当机立断采取可靠的控制措施。

4.2.4 卫生监督机构

(1)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对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

(2)协助卫生行政部门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调查处理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的违法行为。

5、卫生应急响应终止 5.1 终止条件

(1)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被消除。(2)最后一例医院感染传染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5.2 终止程序

由负责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臵的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评估,提出终止卫生应急响应的建议,报请同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臵领导小组批准后宣布,并报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6、事件评估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当地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臵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有关专家,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救治和其他相关资料对医院感染暴发事

— 13 — 件处臵情况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引起医院感染暴发原因、造成的危害、采取的卫生应急处臵措施及经验、教训,以及该事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

7、保障措施

7.1 建立卫生应急队伍

建立省、市(州)、县(市、区)三级医院感染暴发卫生应急处臵队伍,卫生应急队伍由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有针对性地开展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臵的相关技能及职业防护的专业培训,并定期组织不同规模、不同类别的模拟演练,提高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臵能力。

7.2 卫生应急物资储备

制定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救援工作所需物资的储备方案,并落实到位。包括医疗救护的药品及器械、消毒药械、个人防护用品等,以保障卫生应急工作进行。

7.3 建立、健全监测报告系统

医疗机构应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暴发。并将监测结果及时报告本地区医院感染监测网。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本地区医院感染监测网的管理,保证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的完整性、及时性和敏感性。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加强对传染病监测报告的管理,收集、整理和分析— 14 —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有关的信息资料,以供决策和指导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臵。

8、附则

4.供应室医院感染暴发应急演练方案 篇四

一、医院感染暴发定义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医院感染暴发可分为三种类型:(1)某一综合症的暴发。在医院感染暴发时,出现各类不同类型的感染,感染的病原体也可不同,但都有感染的典型症状,如高热、白细胞增高等,如消毒供应室灭菌不合格时,同一批“无菌包”引起病人不同部位的感染。

(2)某一系统疾病的暴发。医院感染暴发时只出现一种感染性疾病,如泌尿系统感染等,但感染的病原体可能不同,如同一批注射器由于灭菌不合格,可导致不同病原体引起的不同部位感染。

(3)某一病原体的暴发。由同种同型的病原菌引起的暴发,但感染类型可以不同,既有呼吸道感染,也可有手术切口的感染,如耐中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感染的流行暴发,可引起病人各个部位的感染。包括某种耐药性质粒在病原体中传播而导致感染的流行暴发。

二、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医院感染流行与暴发,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提高对医院感染暴发组织指挥、快速响应及处置能力,加强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根据国务院颁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

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医院感染暴发应急演练方案。

三、组织指挥

长:杨晓莲

副组长:吴兆音 徐继红

四、演练内容

1、制定演练方案

根据相关资料,感染管理科负责拟定透析室丙肝暴发应急演练方案。

2、明确职责分工

感染管理科:

1)接到医院感染报告,应当立即赶赴现场,积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进行有关环境微生物学和消毒器械、消毒物品、一次性物品、消毒液的监测工作。

2)确定感染的范围,制定现场消毒方案,并对消毒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如果感染源怀疑为传染病者,立即制定隔离方案,将确诊、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分别进行隔离诊治和医学观察,并分别制定隔离措施。

3)加强与临床科室、细菌检测室工作人员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掌握医院感染动向和进展情况,及时向医务部和医院感染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汇报。

4)加强消毒药械的处理,监督消毒员的工作,指导消毒剂的使用。医务科:协助开展医院感染暴发调查与控制,负责调配医疗人员对医院感染病例实施医疗救治,包括诊断、治疗、病人转运、监护;并与病人沟通,稳定病人情绪。

护理部:

1)成立专门小组或指定专人负责突发性医院感染时的护理工作。2)制定医院感染防治护理计划,提出人员调配方案,筹备诊治患者所需的抢救器械、药品、防护用品等急需物资。

3)协助开展医院感染暴发调查与控制,根据需要调配护理人员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及感染病人的各项护理工作。临床科室:

1)医务人员发现感染病例时,及时进行病源学检验及药物敏感试验,查找传染源、传播途径,控制蔓延,积极隔离病人,治疗病人,如实填写有关报表,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

3)关心患者的心理状况,做好患者的心理治疗和护理,最大限度地调动患者的主观积极性,提高治疗质量。检验科微生物室:

1)负责医院感染微生物学监测,如属于特殊微生物感染应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和相关科室。

2)突发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承担相关的检测工作。

药剂科:做好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理中药品、消毒剂的准备工作。

设备科:负责临床科室的医疗设备检查、维修,确保防护用品供应质量。

总务科:负责安全保卫和维护正常的医疗救治秩序,做好医院感染暴发应急转运车、器材、病房设施等器材的供应工作。

3、物资准备

准备演练所需要的药品、设备、器材、病房设施、防护用品、消毒药械贮备等。

4、演练内容

1、时间:2012年5月12日下午14:00-15:30

2、地点:中心医院机关楼下

3、处置程序:

(1)事件报告:

1)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所在科室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并上报分管院长和医务、护理管理等部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

2)医疗卫生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应当于2小时内向所在地市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感染性质决定报告方式,必要时指定单位进行网络直报和电话报告,并于2小时内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并逐级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感染暴发事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可越级上报。

3)医疗机构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的规定进行报告。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报告内容包括:报告时间、报告人、报告单位(联系人姓名、电话)医院感染暴发时间、医院感染暴发病例数量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原因、医院感染病例处置情况及控制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一步工作计划等。

(2)初步调查:感染管理科接到报告后迅速到达报告科室。初步

判断是感染事件暴发后,上报院领导。

(3)启动预案:总指挥启动应急预案,院感科协同医务处、护理

部、微生物室对本起事件进一步调查。

(4)调查判断: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建立可行 的诊断标准,通过实验室资料分析,初步确定病原类型。

(5)查找感染源:对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分析引起感染的因素;根

据疾病的特点分析可能的感染途径。

(6)采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源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

大。同时,随着调查不断获得新的发现,及时调整控制措施。最

终通过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达到控制医院

感染暴发的目的。

(6)将感染暴发事件的调查处置全过程上报市卫生局和疾控中心。

(7)详细记录调查内容,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

施。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处置情况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估。

五、具体演练过程

14:00演练人员准时到位,听候总指挥指令。演练开始。

14:10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接到普外科、妇科、产科、多个科室电话报告,称4日内相继发生15例手术切口感染病例,15

例患者血象白细胞升高,切口有脓性分泌物,并培养出大肠埃希菌

阳性。

14:20感染管理科到达以上科室,从环境、物表、人员、无菌物品、操作程序等环节进行调查。

14:40感染管理科初步判断为一起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上报分管

院长。启动应急预案。院感科协同医务科、护理部、微生物室对

本起事件进一步调查。

14:50院专家组对本起事件进一步调查:

1、查找感染源:15例病人均接受手术治疗。培养均检出大肠埃

希菌阳性。血清学鉴定为同源性。

2、危险因素调查:

对感染源和感染途径做初步假设,医院感染暴发的特点呈外源

性感染引起,首先我们考虑: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环境

卫生消毒不严,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不到位,医务人员没有做好

手卫生等是造成感染暴发的可能性大。针对以上分析:对手术

过程及感染相关因素进行调查行调查和采样,采取控制感染措

施:

1)灭菌物品:缝合线、手术器械

2)手术室工作人员手

3)手术室及相关科室空气 4)消毒液

3、调查结果:

每位医生的手术,均有感染病例,感染率接近所有医护人员鼻咽拭子培养未发现致病菌。医务人员手检测合格

心电监护及麻醉机,采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清洗,监测培养无细菌生长,排除了心电监护及麻醉机的污染。

手术室空气层流净化装置,并严格空气消毒,监测培养无细菌生长,排除了空气因素。

缝线、手术包:均来自供应室,部分手术器械检测出大肠埃希菌,血清学证实与患者是同源。

4、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

全院大范围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病例,并且不同科室同时使用了

同批次的供应室提供的无菌包,推测出是供应室无菌包未达到

有关要求,根据检测结果也确实证实了感染源来自供应室的无

菌包。部分手术器械灭菌不彻底,导致了手术切口发生感染。

15:10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1、严格控制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回收时的质量:临床科室对用完的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要进行初步清洗,回收的器械不应有明显的血迹,对收回的器械及时进行分类装筐,采用超声清洗机进行加酶浸泡后清洗→去酶漂洗→消毒→去消毒液→润滑→烘干。清洗完的器械立即进入器械包装间进行检查,检查器械的洁净度、干燥度及性能。要预以更换。

2、控制器械的包装质量:清洗干净的器械进入包装间后立即进行包装,防止再次被污染。

1)检查器械性能及清洗质量:在选配器械时再次检查器械的性能及清洗质量,如有清洗不合格的器械要退回回收间进行重新清洗。

2)注意包装材料对器械质量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如无纺布、纸塑、棉布等,包布大小要适宜、洁净、干燥,无破损、无杂质。

3)控制包装室的环境:包装是灭菌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为了确保无菌物品打开使用前保持无菌状态,包装前30 min停止打扫卫生,每天操作前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台面,紫外线照射1 h/d,以防尘埃微粒附着于器械上。

3、对灭菌工序的管理和灭菌器的监测:压力灭菌器每锅有工艺监测,详细记录灭菌的时间、锅次、温度、压力、容积、饱和度、操作者,每包做化学监测,包内放121°化学指示卡,包外贴3 m指示胶带,等灭菌结束后检查灭菌效果,定期对灭菌器进行维护、保养,每周做生物监测1次。

4、灭菌后无菌物品的储存与发放管理

1)灭菌后的物品:灭菌后的物品待冷却后,检查合格后放入无菌物品储存间存放。

2)无菌物品的储存:无菌物品存放区应由专人负责,环境应清洁、干燥,橱柜、存放架、台面、传递窗口每天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存放区每天用循环式紫外线消毒机消毒2次,每次1 h,无菌物品的摆放应按灭菌的先后顺序摆放,标识清楚,每天检查物品有效期,过期物品必须从存放区取出,重新进行清洗、包装、灭菌处理。

3)无菌物品的发放:发放无菌物品时应遵循按灭菌的先后顺序,先启用近期,后发放远期,发放无菌物品的运送车、容器等工具每天清洁,消毒后存放。

4)储存的环境要求及发放:存储的温度低于24℃,湿度不超过70%,干燥、通风良好,摆放物品的铁架子离地25cm,离墙壁5cm,离天花板50cm。采取全面下送临床,每天由专人将各科室所需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下送到科室,认真查对,做好发放记录,每月进行盘点1次。

15:20上报卫生局和疾控中心

事件的调查处置全过程上报市卫生局和疾控中心。

15:30进行演练点评

院长讲话:很感谢大家对今天这次演练的积极参与与支持,这次

演练取得了圆满成功,对我院各部门、科室以后如何协调、高效、科学地处置现实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六、总结、评估

感染管理科整理调查资料,将感染暴发详细记录、调查内容,写

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评

估,撰写评估报告。

感染管理科

5.突发医院感染事件处理应急预案 篇五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医院感染事件的危害,保障病人及医务人员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江西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建立突发医院感染事件应急处理组织(名单见相应文件)

1、突发医院感染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2、医疗专家指导小组(医疗救治系统)

3、感染控制督导小组(监测预警系统、医院感染控制督导系统)

4、病原学检测技术指导小组(医院感染病原鉴定、环境卫生学监测)

(二)突发医院感染事件处理领导小组职责

1、制定全院控制突发性医院感染事件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一旦发生突发性医院感染事件要迅速查明主要流行因素。

3、对突发性医院感染事件提出针对性控制措施。

4、积极及时快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掌握事实真相,迅速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的发展。

5、保障公众身体健康的同时保障医务人员生命安全。

6、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保证。

(三)感染控制督导小组职责

1、收集传染病、医院感染发病及病原体信息,统计、分析、报告预警并提出预案启动与控制措施建议。

2、明确监测预警流程及监测项目(如呼吸道类、虫媒传染病等),监测点(发热门诊、临床各科室及社会信息等),监测内容(感染病例数、传染病种类、时间、地点、人群特征等)。

3、配备细菌、真菌等特殊病原体的采样、鉴定、分析设备。

4、针对引起突发性医院感染事件病原体的生物特征及传播途径,制定不同感染控制措施。

5、对人员防护、消毒隔离、疫点处理、流行病学调查进行督导评价。

6、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科对突发性医院感染事件的“第一知情权”制度建设,真正做到迅速、准确、专业、科学地进行现场感染控制督导,以防突发医院感染事件在院内进一步传播。

(四)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预警分级和应急响应

1、依据院内感染发生例数、传播速度、流行趋势、病原菌,将突发性医院感染预警分为三级:

一级预警:本院某病区同样性质院内感染病例高于前一年同期水平的2-3倍。

二级预警:本院某一病房短期内出现同样性质感染疾病大于等于3例或出现特殊病原菌(如mrsa、vrsa、vre、esbl)感染病例,并有暴发或流行趋势。

三级预警:本院短时间内出现一定数量(根据不同感染疾病确定数量)同样性质的医院感染病例。

2、根据不同预警启动相应应急响应

一级预警发生后启动一级响应:

①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发出预警,并组织对病区增高的同样性质感染存在的危险因素、薄弱环节进行全院检查,并督促改正。

②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医务人员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消毒隔离措施、医护人员防护等知识培训。

③加强对重点科室工作检查,督促各项措施落实。

二级预警启动二级响应:

①医院感染管理科应于24小时内上报主管院长,并通报医务科、护理部及相关科室。

②做好预案启动准备。

③立即派感染专职人员赶赴现场,督促指导消毒、隔离等必要的防治措施。

④疫情所在科室做好治疗并在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做好相应的消毒隔离工作及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工作。

⑤开展流调及监测工作。

三级预警启动三级响应:

①医院感染管理科应立即上报主管院长并通报医务科、护理部及全院各科室。

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专家判断是否突发医院感染事件。

③感染管理科于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诊断为传染病突发性医院感染,还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规定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④医院法人代表公布疫情。

⑤执行预案,监督检查预案落实,医院进入紧急预案实施。

⑥立即组织临床治疗。

⑦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找出传染源。

⑧对发生疫情现场进行环境、医疗器械、医务人员手、鼻咽拭子,家属手等卫生学监测。

⑨实行区域隔离,做好消毒工作,切断传播途径。

⑩后勤物资保障运作,从人员、物资、资金等方面给予发生地足够的支持。

保护好易感人群。

结束应急响应:末例病人出院15天后无新发同类医院感染病例出现,本次应急响应可结束。做好有关总结工作,并上报省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五)突发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1、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2、临床科室必须积极救治病人,实施正确的隔离措施。

3、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

4、对突发性医院感染事件进行评实: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暴发。

5、查找引起感染源:对感染病人、密切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6、查找引起感染的困素,对感染病人及密切接触者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7、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作适当的治疗,并进行正确的消毒隔离处理。

8、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

9、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10、继续监测是否有续发病例出现,通过监测结果来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

(六)突发性医院感染隔离措施

1、隔离感染病人或保护易感人群,当感染的病原体毒力大,传染性强时,应将病人隔离,避免病原体扩散。如病原体为条件致病菌时,首选保护性隔离措施。

2、分组护理,将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室集中安置。

3、加强洗手和无菌操作技术。

4、加强诊疗器械消毒与灭菌。

5、搞好环境卫生及消毒工作,做好空气、物表、地面的消毒,可用含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物表和湿式拖扫地面。

6、控制某些特殊抗生素的应用,当医院感染为质粒暴发时,应根据细菌耐药性,严格控制某些抗生素的应用。

6.医院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篇六

本预案所指的网络故障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整个或局部网络不能运行, 各终端完全不能访问数据库, 不能处理任何医疗工作的故障现象。

2 判断网络故障

当网络系统终端发现计算机访问数据库速度迟缓、不能进入相应程序、不能保存数据、不能访问网络、应用程序非连续性工作时要立即向网络中心汇报, 网络中心工作人员对科室提出的上述问题必须重视并核实后给科室反馈信息。信息中心负责人应召集科室有关人员进行讨论, 如果故障原因明确, 可以立刻恢复工作的, 应立即恢复工作。如故障原因不明确、情况严重不能在短期内排除的, 应立即通知相关负责人员, 以利于在网络不能运转的情况下协调全院工作。

3 分类网络故障

按故障的严重程度一般分为三类

一类故障:服务器不能工作;光纤损坏;主服务器数据丢失;备份盘损坏;服务器工作不稳定;局部网络不通;数据表被人损坏;重点终端故障;规律性的整体、局部软、硬件故障。

二类故障:单一终端软、硬故障;单一病人信息丢失;偶然性的数据处理错误;某些科室违反工作流程要求。

三类故障:各终端由于不熟练或使用不当造成的错误。

针对上述故障分类等级, 处理方案如下:

一类故障———由信息中心上报医务部, 由医务部组织恢复工作

二类故障——由工程人员上报信息中心主任, 由信息中心集中解决。

三类故障———由工程人员单独解决, 并详细登记情况。

4 网络整体故障的首要工作

4.1 当信息中心一旦确定为网络整体故

障, 立即按上报程序向分管院领导汇报, 信息中心应马上组织恢复工作, 并充分考虑到特殊情况如节假日、重大会议、航班车次、人员外出及医院的重大活动对故障恢复带来的时间影响。

4.2 当发现网络整体故障时, 根据故障恢复时间的程度将转入手工工作的时限明确如下:

4.2.1 10分钟内不能恢复--门诊收费、挂号、门诊药房转入手工。

4.2.2 6小时内不能恢复--原则上将医

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中心摆药室、入院、急诊检查、手术室、医技检查转入手工 (具体实行时间及步骤由医务部护理部通知) 。

4.2.3 48小时以上不能恢复--将出院核算转入手工。

5 整体网络故障的具体协调工作

所有工作的统一时间须由医务部或信息中心通知, 相关单位严格按照通知时间协调工作, 在未接到新的指示前不准私自操作计算机。

在无法保证整体网络正常运行的情况下, 信息中心应先保证几个重点部门的使用, 如收款处、住院处、门诊医生站、检验科等实时面对病人的科室。

门诊挂号工作协调:门诊挂号协调工作由收款处主任负责协调请示, 如手工挂号的转入、转出时间等;当网络系统中断后, 改为手工挂号;网络恢复后, 及时将中断期间的患者信息输入到计算机。

门诊收费系统工作协调:由收款处主任负责总体协调, 并与信息中心保持联系, 及时反馈沟通最新消息;当系统网络运行中断超过10分钟时, 应通知收款处转入手工收款工作;门诊收款负责同志应建立手工发票使用登记本, 对发票使用情况做详细登记;进行手工操作时, 药品划价由门诊药房进行, 其他特殊治疗、检查凭小票划价;当系统恢复正常时, 由收款处负责同志负责对网络运行稳定性进行监测, 如不稳定, 及时向信息科反映情况。在接到使用计算机的指令后, 门诊收款负责同志应组织收款员逐步转入到机器操作。

住院费用核算系统工作协调:由住院处主任负责总体协调工作;原则上, 不在核算室进行费用补录, 防止帐目混乱;当系统停止运行超过3天时, 对普通出院患者, 推迟出院结算时间。对急出院的患者应根据病历和临床科护士工作站记录进行手工核算出院。[4]在网络停运期间出院的患者在核算时应追查是否还有正在进行的检查。

临床工作系统协调:床科工作由医务部、护理部共同协调;网络故障期间临床科室详细记录患者的所有费用执行情况;科室详细填写每个患者的药品请领单 (包括姓名、ID号、费别、药品名称及用量) , 一式2份, 一份用于科室补录医嘱, 另一份用于到中心摆药领药;出院带药由经治医生负责掌握经费情况, 如出现费用超支情况由医生负责;根据医务部通知时间及要求补录医嘱;如患者急需出院, 应向核算室提供详细费用情况, 对正在进行的检查应予以说明。

医技检查工作协调:在网络停运期间应详细留取、整理检查申请单底联;在网络恢复后根据检查单底联登记, 通过手工记价补录患者费用;对产科出院快、其他有出院倾向的患者, 应及时和出院处勾通费用情况。

中心摆药室工作协调:中心摆药应严格按照网络中心规定的时间及要求进行计算机操作;网络故障时根据临床科提供的药品请领单发药;网络恢复时对临床科补录的摆药医嘱进行发药补确认, 同时与发药时药品请领单内容详细核对, 如发现内容不符, 必须详细追查;网络恢复后对出院带药处方及时进行录入;数据补录工作结束后应查看机器内库存与实际库存相符情况。

网络停运期间临床科室应恢复重症上报及手工日报等统计工作。

6 整体网络故障的工程恢复工作

由信息中心严格按照服务器数据管理恢复方案进行恢复工作, 具体如下:

工作人员A可运行桌面上程序中间层测试, 如果发现某个中间层有问题, 具体查一下此中间层的内存使用情况和CPU占有率, 如果确定中间层有问题, 将此中间层从F5上撤下处理。工作人员B, 检查网络连接状态是否正常;如果系统在规定时间之内系统无法正常恢复, 工作人员C通知住院处、收款处、门诊部启动手工应急模式, 工作人员D可通过院办发送短信通知病房护士站及医生站进入手工模式。在启动应急后, 工作人员可继续监控系统及网络运行状态, 以便找出问题的根本, 解决问题。

7 网络修复后的数据处理

财务科组织核校患者费用情况。各门诊单位补录工作量, 并补录综合查询信息数据源。中心摆药校查库存。临床科补录患者医嘱。病案室整理补录病历, 统计室补充统计信息的生成。

参考文献

7.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 篇七

为做好当前人禽流感防控应急准备工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防控应急措施,做到及时、高效、有序的应对处理,全面保障人民健康和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禽流感消毒技术方案》、《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防护指导原则》、《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第一版)》等规定和结合我市卫生局要求,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全面负责人感染H7N9禽流感应急处置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部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感控办,由钱金丽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和信息的收集上报。

二、疫情防控与医疗救治专家组 1.急救小组

组长:(急诊科主任)成员: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

职责:做好院前急救,负责做好其他医院疑似病例的转接工作,做好院前消毒隔离。2.发热门诊及住院管理小组 组长:(感染科主任)成员:感染科全体医师

职责:负责发热预检,一旦发现H7N9人禽流感疑似病例(不明原因肺炎),当事人在做好防护和隔离的同时,严格按照疫情信息报告制度,向感控办或总值班上报并积极进行诊疗或抢救。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相关知识的培训。

3.消毒隔离、个人防护督导小组 组长:(感控办主任)成员:感染科护理人员

职责:指导、监督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工作,同时做好相关信息的收集上报工作。

4.院内医疗专家小组 组 长:(医务科科长)副组长: 成 员:

职 责:组织相关院内专家对疑似病例进行会诊,配合感染科进行诊疗、抢救等工作。

5.后勤保障组 组长:(行政副院长)

成员:(财务科科长)、(总务科科长)、(设备科科长)、(药剂科主任)职责:保证应急处理所需的医疗救护设备;药房要保证药品的供应;做好各类水、电、气供应与物资保障,车辆协调安排,及时疏导人群、维护治安等。

三、启动条件和程序

发现首例可疑病例时,要迅速报至上级防治H7N9流感部门,进行进一步现场诊断,拟定确认报告,从而启动本方案。

医院对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措施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拒绝配合的,需报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

四、人员保障

8.医院感染暴发演练脚本 篇八

一、目的

为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院感防 控意识,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组织本次演练。

二、成立演练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1、演职人员:院感管理委员会成员,神经内科ICU医生1名,感染科医生1名,检验科检验师1名,神经内科ICU护士1名,护工1名,院感科科员2名。

2、协勤人员:演练筹备人员2名,负责道具准备,场地规 划、人员联系以及脚本制作和脚本讲解。现场协调人员1名,负责演练现场控制、人员联系。

三、时间安排

演练日期拟定于2014年5月3日进行,下午3点开始,4:30结束。

附件:医院感染暴发演练脚本

附件:

医院感染暴发演练脚本

人物列表: 分管院长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 院感科科长(院感科)院感科职员(院感科)神经内科ICU医师甲(神经内科)神经内科护士A(神经内科)神经内科ICU病人甲(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ICU病人乙(神经内科)神经内科ICU病人丙(神经内科)检验科医师甲(检验科)场景一:时间:第一天(10分钟)

地点:神经内科ICU 人物:医生甲(科室院感管理组成员之一)

事件:神经内科ICU医生甲致电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2369)

医生甲:院感科吗?这里是神经内科ICUXXX,我们发现4月28~

5月2日相继发生3例肺部感染,痰培养均为鲍曼不动杆菌。经我科院感管理小组讨论,怀疑医院感染暴发,特向你们报 告。

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好的,请填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

院感染疑似/暴发登记表》,我们马上来调查。

医生甲:好的。

(医生甲填写《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院感染疑似/暴发登记 表》)

场景二:时间:第一天(20分钟)

地点:神经内科ICU病房

人物:医院感染管理科调查人员、神内科医生甲、患者甲、乙、丙。

事件:院感科流调人员在神外ICU流行病学调查和上报。

院感科职员:调查结果:3个病人分别于4月28日、4月29日、5月2日出现肺部感染。均为使用呼吸机后发生的医院感染。3个病人两次以上痰培养均为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药敏结果基本一致。3个病人均为护士A和护工A护理,护士A在此期间同时对其他2人(病人丁、病人戊)进行护理。其他病人暂无肺部感染(医院感染)。

院感科科长:3个病人医院感染(肺部)明确,且在一周内相继发生,痰培养均为鲍曼不动杆菌,应高度怀疑医院感染暴发。请科室高度重视,将3个病人隔离到单间病房,专人护理,积极治疗。另外,患者感染途径可能有:呼吸机管道、呼吸机湿化瓶、医护人员手、空气、病人自身定植菌。对病人甲、乙、丙、丁、戊口咽部,所有病人呼吸机管道,空气、护工A、护士A、医生甲手消毒前后,病人甲、乙、丙病床,地面采集标本做病原菌鉴定,并做同源性分析。(检验科医师指导护士A采样。)

院感科科长:吕院长你好,我是院感科XXX,现向你报告一起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神经内科近1周内发生3例呼吸机相关肺炎,均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我们已到科室核实,请指示!吕院长:请通知医务处、院感管理委员会专家会诊,明确是否为院感暴发。院感科科长:好的。

(院感科科长通知院感管理委员会专家会诊。)

场景三:时间:第三天(20分钟)

地点:神经内科医师办公室

事件:医院院感管理委员会会诊 神经内科ICU医生甲汇报病史。

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汇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如上。

检验科:同源性分析结果:3个病人感染菌为同种同源,且3个病人

使用的呼吸机管道采样培养的结果相同,在护工A手消毒前采样培养出了同源的鲍曼不动杆菌。

其他委员展开讨论。

委员会组长总结发言:综合大家的意见,根据临床和实验室检测,神

经内科ICU这3例病人在短期内出现了相同症状,细菌培养为同种同源的鲍曼不动杆菌,根据医院感染暴发的诊断标准,应该诊断为一起院感暴发事件。感染源可能来自病人甲的呼吸机管道或,其他两个病人由于护工A接触传染。请神经内科ICU病房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彻底做好防控措施,防止其他病人的再次感染。

场景四:时间:第三天(8分钟)

地点:院长办公室

事件:院感委员会向院长报告暴发事件

院感委员会组长:神经内科ICU有3例病人在短期内出现了相同症状,细菌培养为同种同源的鲍曼不动杆菌,根据医院感染暴发的诊断标准,院感委员会会诊讨论结论诊断为一起院感暴发。请指示!

任院长:请医院感染管理科按《医院感染暴发处置流程》上报上级主管卫生行政部门,并督导神经内科ICU病房防控措施的落实,加强后续监测,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和整改,同时要对整个事件写出书面材料,通报各临床科室,引以为戒,加强自查。场景五:时间:第三天(2分钟)

地点:医院感染管理科

事件:医院感染管理科将这起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报告渝中区 疾控中心。

9.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理制度 篇九

1、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患者进行积极救治,减少死亡率。

2、如果同一病区一周内出现3例及3例以上同种类型医院感染暴发,或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事损害后果,立即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并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登记表,送至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必要时协助专职部门进行调查分析。

3、临床科室按要求对疑似或确诊医院感染病例留取临床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

4、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在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的指导下,临床科室针对可能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实行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

5、督促管理本科室人员进行标准预防及必要的额外防护。

6、细菌室短期内在同类标本中频频检出同种病原体,或同一病区多次检出同种病原体时,或发现特殊的、多重耐药的病原体应及时向医院或感染管理办公室报告。

7、在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细菌室承担相关病原学的检测工作,并保存菌种以备进一步检测分析,对特殊的菌毒种要及时送疾病预防机构。

8、细菌室负责指导全部细菌培养送检标本留取工作。

10.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 篇十

为贯彻落实《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2009年)》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实行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责任制,院长为医院第一责任人。负责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的领导管理。

二、各科室主任是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的科室责任人,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履行本科室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职责。

三、医务人员应当掌握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定义、报告时限、处置工作及质量管理等要求。一量发现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及时报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监测、检验和干预,根据调查结果决定是否启动《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处理预案》。

四、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遵循属地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医院内发现以上情形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一、)发生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二、)发生特殊或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三、)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五、医院内发现以下情形时,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一、)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二、)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六、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相关科室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七、各科室应当对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处置工作予以配合,不得拒绝和阻碍,不得提供虚假材料。

处理流程

临床科室发现3例及以上院感病例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立即到病房核查,在确认暴发时立即报告院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隔离病人加强消毒,同时查找感染源及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制定控制措施,分析调查资料,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1、报告

⑴口头报告:临床科室发现3例及以上医院感染病例时,立即报告感染管理科。

①感染管理科调查有医院感染5例以上疑似病例或3例以上确诊病例时,应及时报告主管院长,并通报相关部门。

②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时,医院应于12小时内报告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同时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⑵书面报告:经核查确诊后感染管理科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医院感染管理小组递交书面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报告时间、报告人、报告科室、医院感染暴发时间、医院感染暴发病例数量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原因、医院感染病例处置情况及控制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一步工作计划等。

2、应急处置

⑴隔离诊治病人

①将院内感染病人及疑似病人分室诊治,与其它普通病人进行隔离。

②将传染病人及时转送隔离病房进行正规的治疗和护理。

③相关科室联动及时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环境卫生学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⑵环境处理

院感人员现场指导,做好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及医疗垃圾处理工作。

⑶流行病学调查

①对所有院感暴发病例进行查看、了解病史、核查实验室检验结果,开展相应的流行病学调查。

②进行核实会诊,确认是否为真正的院感暴发或流行的存在。

③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并及时完成调查报告。

3、制定控制措施

⑴根据初步调查结果,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控制医院感染。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⑵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

⑶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⑷积极做好诊治控制工作。

11.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 篇十一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切实落实学校各项防控措施,严防死守,坚决把严春季学期学生返校防控关口,最大限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学校传播扩散,切实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二、组织机构

区教委成立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其他委领导任副组长,区教委机关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区教委分管副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区教委办公室、体卫艺科、法治科主要负责人任办公室副主任,其他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体卫艺科。

各级各类学校参照设置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组织机构。

三、职能分工

(一)领导小组职责

负责全区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的统一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负责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__江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负责会商、研判全区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展趋势,研究确定疫情防控策略,统筹协调和指导各学校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并组织对各级各类学校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负责全区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日常管理工作。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落实领导小组确定的各项措施。具体负责对各级各类学校防控措施落实的督导检查。

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会同卫生健康等部门,制定符合实际的学校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防控措施及应急预案;督促学校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信息报告制度并及时上报相关信息;配合卫生健康部门,严密监测辖区内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发生情况,并适时做出预警;检查督促辖区内学校落实各项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措施;学校暴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时,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暴发疫情的处置等工作。

(三)各级各类学校职责

在卫生健康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区教委安排,制定本校(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预案;建立校(园)长负总责与分管校(园)长具体抓的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明确并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信息报告人;具体落实学校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各项措施;保障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所必须的场所、设施、人员等;学校暴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时,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暴发疫情的处置等工作。

四、防控时间节点划分

(一)学校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在学校内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

(二)学校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散发病例

在学校内发现散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

(三)学校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聚集性病例

学校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聚集性病例或聚集性病例。其中,疑似聚集性病例是指14天内在一所学校发现1例确诊病例,并同时发现1例及以上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例。聚集性病例是指在判定为疑似聚集性病例的情形下,发现2例及以上确诊病例,且病例间可能存在因密切接触导致的人际传播的可能性或因共同暴露而感染的可能性,判定为聚集性病例。

五、防控措施

(一)寒假期间至开学前后的防控措施

1.开学前的防控措施。(1)做好值班值守,及时报送相关信息。由于当前正值春节期间,人员大范围密集流动。学校正值寒假,学生单独或随家长返乡、外出探亲和旅游等较为普遍。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教育实际和学校特点,强化责任意识,做好春节和寒假期间值班值守,狠抓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重点环节,非必要不举办聚集性活动,切实落实学校传染病防控各项要求。(2)掌握学生动态,多途径开展宣传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要摸清寒假期间的学生情况,通过走访慰问等方式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对离校学生,要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家长群、学生群等网络渠道尽快发放假期生活提示,开展健康教育,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普及疫情防治知识和防控要求,引导学生居家或外出时做好防控,引导师生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注意呼吸道礼仪(如咳嗽、打喷嚏时用胳膊或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丢进垃圾桶等),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3)做好开学预案,密切开展监测。各级各类学校务必做好开学前疫情防控工作预案。要提前与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协商,明确收治医院,一旦发现感染者或疑似病人,第一时间隔离观察,并立即联系指定医院转诊。各级各类学校在疫情流行期间原则上不举办大型聚集性活动和考试等。

(二)学校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防控措施

学校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时,各级各类学校要做好预案,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防控工作部署;组织开展相关人员专项培训、学校应落实好以下常规预防措施:

1.制订应对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预案、工作方案,明确各相关人员的具体职责。

2.组织校医或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人员,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及技术的培训。

3.加强疫情应对物资准备。学校应在厕所(洗手间)、食堂、宿舍、教室和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

4.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传教育,普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知识,让每一个学生和教职员工都知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知识,包括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要以清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用过的纸巾要扔入垃圾箱;不随地吐痰;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锻炼身体;自觉监测自我健康状况,有病及时就医,不带病上课等。倡导师生保持健康行为,提高广大师生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5.加强教室、图书馆(阅览室)、宿舍等学生和教职员工学习、工作、生活场所的卫生与通风,特别是教室都要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6.积极开展学校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学校的环境清洁工作,尤其是厕所(洗手间)、食堂、教室、宿舍、浴室和会议室等公共场所。

7.应每日开展晨检,特别是新学期开学或寒假返校后一周内应强化晨检工作。一旦发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要求其暂停上学,并及时就医。

8.做好学生日常缺勤登记,及时了解缺勤原因。一旦发现因急性呼吸道感染所致缺勤异常增多的现象,应立即向区疾控中心和区教委报告。

(三)学校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散发病例后的防控措施

学校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散发病例后,应立即报告区教委和区疾控中心,第一时间取得专业部门的指导,并在2小时内向区教委报送书面初步情况;立即会同卫生健康部门开展疫情处置,指导督促学校强化各项常规预防措施的同时,采取以病例管理为主的防控措施,特别是要做好首发病例的管控,严防疫情传播;密切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实施患者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等防控措施,并做好师生、家长的宣传引导,营造家校共同防控的良好局面;举一反三,做好学校防控工作。

(四)学校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聚集性病例后的防控措施

学校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暴发疫情,应在强化上述各项防控措施的同时,强化疫情监测、病例管理、感染控制、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减少大型聚集活动等综合防控措施,减轻疫情危害。聚集性疫情发生学校应进一步加强防控工作,切实做好以下防控措施:

1.在卫生健康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多种形式(如健康告知书、宣传材料、电话、短信、微信、黑板报等)做好与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员工和家长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宣传教育工作。

2.学校在做好每日晨检和缺勤登记的同时,应增加午检,并每日向区教委和区疾控中心报告晨、午检和缺勤登记结果。

3.加强学校的环境、玩具、教学用具等的清洁、消毒工作,尤其是厕所(洗手间)、食堂、教室、宿舍、浴室和会议室等公共场所的卫生工作。

4.按照“非必须,不举办”的原则,减少或取消大型聚集活动。如必须举行,尽量在室外举行;如在室内举行,必须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采取有关防控措施,如保持良好通风,避免使用中央空调,同时尽可能缩短人群聚集的时间。社团和学生团体应尽量避免参加校外的活动。

5.加强对学校人员出入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不得向任何机构提供场所举办各类培训活动。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总理、孙春兰副总理多次作出批示,对防范应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市委、市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统筹调度各方力量,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疫情总体可控。区委、区政府召开紧急会议,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联防联控指挥部,落实防控措施。但病毒来源尚未查明,传播途径和治病规律还没完全掌握,只能加强传统的严格管控。目前正值冬春季节,呼吸道疾病频繁发生,加之春节人员流动量将达到高峰,加大了疫情传播的风险和防控的难度。各级各类学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对师生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全力以赴,科学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二)形成工作合力

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属地管理、联防联控的原则,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下,区教委统一安排下,在卫生健康及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指导、督促下,积极做好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格局。

(三)确保工作落实

各级各类学校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依法依规抓好各项防控任务落地落实。各级各类学校均要建立专班、落实专人负责,把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具体人员,层层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防控工作抓细、抓实。

(四)开展应急演练

各级各类学校要通过多途径、全方位开展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引导,加强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舆论监测,防范和化解舆情风险。要开展演练,发生疫情时,严格按处置流程做好疫情处置工作。

(五)加强工作保障

12.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 篇十二

人感染H7N9禽流感应急预案

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上级会议精神及文件要求,切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目的

1、及早发现人感染H7N9病例。

2、规范病例发现、报告、流调、密切接触者管理等疫情处置工作。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现阶段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防控。

三、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按照平战结合、有利工作、便于管理的原则,成立人感染禽流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小组,其职责分工如下: 中心领导:***院长为工作小组组长,负责全面领导工作。***任副组长,负责具体领导工作。

四、病例的发现、报告

(一)病例定义。

1.监测病例。同时具备以下4项条件的病例:(1)发热(腋下体温≥38℃);(2)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4)不能从临床或实验室角度诊断为常见病原所致肺炎。2.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与确诊病例定义参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7年第1版)》

发现与报告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监测定义的病例后,须于1小时以内上报传染病管理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经现场调查后于1小时内逐级上报。

六、应急措施

(一)疫情发生后,根据本方案的要求,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对防控工作安排和部署,明确责任人,实行负责制,制订详细防控方案,迅速组织人员,物资到位,并督促各工作小组落实各自的职责。

(二)紧急疫情防控程序

1、报告疫情(院内会诊)

发现疑似患者时,应0.5小时内上报H7N9禽流感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安排医疗救治专家小组到现场进行会诊指导,对疑似H7N9禽流感的病例,应在2小时内将情况逐级上报到疾控中心、卫生局分管领导等部门。

2、安排转诊

根据调查和诊断的情况。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会议,通报疫情,启动预案,明确责任,各工作小组迅速到位。经确认的疑似患者,转送到燕郊人民医院,由人民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治,并对其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治疗。

3、总结

疫情控制后,要对防控措施、责任落实、物资的投入进行认真的总结,形成书面报告,留档备查,并上报上级防治H7N9管理部门。

七、保障系统

1、物资保障

保证所需工作经费用于开展工作;公共卫生科对应急物资进行充足储备。

2、技术保障

做好H7N9初步筛查,同时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培训,加强对相关人员指导,确保及时报告疫情,防疫到位。

3、人员保障

上一篇:电视台-上学期工作计划下一篇:安全防汛自查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