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发现新颖事物散文诗歌

2024-11-11

追忆似水年华发现新颖事物散文诗歌(精选10篇)

1.追忆似水年华发现新颖事物散文诗歌 篇一

关于追忆似水年华的散文

下倦了的雨,停了,树哑巴似的呆立着,乌鸦打着瞌睡。

只有风是移动的,它关掉了我眼前的一切,打开了一个陈旧的盒子,那些泛黄的回忆缓缓地从盒子里淌出来,我总是以一个老太婆的心境回忆过去。破旧的藤椅,我已坐了多年,和鼻梁上眼镜一起来,和我的银发一起变老。抹去些尘埃,我开始一件一件收捡往事。

往事的目录上写着忧愁与烦恼,失落与空虚,全是些暗淡的色*调。多少年了,我所苦苦追求的那些温暖的字眼,竟没有一个,我的心针扎一般的疼,让我想哭,然而我却想傻傻地笑。所谓的幸福显得苍白,或许只是不幸福的人们臆造出来的,自我安慰罢了。

隔着时间的窗户,我看到了高高的门槛和厚厚的土墙,泛黄的春联还残留在墙,依稀可见几个字“岁岁平安”,那时候无所谓幸福,过年的衣服,可以乐上大半年。那可能是一种叫做快乐的心境,我闭上了眼。

睁开了眼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大片油菜花,金黄金黄的,我张了张嘴,有点诧异,我曾经埋怨收割油菜是多么的劳累与烦琐。是的,为此,我当着母亲扭头走了,我突然有点惭愧,如果母亲还在的话,我用手抹了抹眼角的有些湿润的皱纹。

“别丧气!我们顶多还有十分钟就到了!”父亲鼓励的声音传来,望了望我似乎永远不可能达到的山顶,喘着气,我实在迈不动脚了,然而,年迈的.父亲那时并不懈怠,我拖者疲惫的身体连走带爬,终于到了山顶。我埋怨山顶并没有想象中那绮丽的风景,大失所望。很奇怪,我突然想要是再和父亲去爬山,如果可以的话。我摇了摇头,有些无奈,有些真实地想哭。

我收住思绪,怕它飞得太远,那些尘封多年的记忆又能证明些什么呢?不过,或许能让我懂得我应该做些什么。

我撕下那张布满皱纹的面具,我想我不会等到那时去追悔,幸福一瞬间从指缝溜去,我得抓住。我的到来是在母亲最痛苦的时候,而我的成长却是母亲最大的幸福。可是在这个缤纷喧嚣的社会,我却迷失了自己。忘记了自己其实在很多人眼里其实是那么重要。人生之路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幸福其实很简单,它经常真实地陪伴着我们。

我不止一次的对自己说,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不能背叛我足下的土地,那是一双眼睛。我只能属于我脚下的路。尽管路很长,很坎坷,但我会迷恋地走下去。也许有些人是幸运的云雀,不需跋涉,也许有些人是飞舞的雪花,凭着季节的风飘飘扬扬。也许我只能是无名的小草,挣扎在风雨中,但不管我是什么,只要生命不息,就要奋斗不息。哪怕成功只是在千万次失败之后。不管天空怎样风起云涌,我都会对自己说:“我要飞翔……”

雨累了,幸福地停下来,树站着思考,乌鸦也会午睡,年华似水流,充满着每一个幸福的瞬间!

2.追忆似水年华作文 篇二

偶尔翻开儿时的旧照片,一个个懵懂的面孔嵌入眼帘,那纯真色彩,不用什么去修饰,已经是一幅最好的画了。小时候爱哭的我,爱撒妖的你,总想替别人出头的他,一幕幕过去的画面,怎么都无法忘怀,三年级的那张照片,我还留着,不知你是否也将它储藏在某个角落。不时的翻阅,而后回忆我们曾在一起走过的时光。

可惜,时光它不会等人。等到回头看,我们不知已走过多少个春夏秋冬。小时候的你已是个青年了。曾也叹息过为何时间走得如此之快,还没等我们好好地说再见,就各奔东西了。

还记得第一次去游玩,三年级时全班一起去的。调皮的你总是不让老师放心,在这儿摔了,那儿拐了。不过你总是一张笑脸,好似心里开了花,嘴里吃了蜜一样,也曾记得你总是拉着我的小手奔这奔那的,说长大了还在一起,一辈子都在一起。现在想起来,或许这是小时候不懂的孩子轻易许下的诺言罢了。小时多么的快乐天真,以至于忘了长大后我们会负担的很多。

我总活在过去的回忆中,现在想来。我们都长大了,都该有自己的梦,有自己的归宿。变了,一切都变了,我们也开始变的陌生,擦肩而过然后微微一笑,心顿时冷了下来。儿时天真的话语谁会当作一个诺言去兑现呢?有时问自己,是否应该从回忆中出来了,不要老活在过去,人应该向前看。是啊!人是不应该活在过去,或许也只有时间才能让我忘却。

再次翻开那时的照片,想起《笑忘歌》中唱道:“伤心的都忘记了,只记得这首笑忘歌……我和你都变好了……这一生志愿只有平凡快乐。”忘掉吧!该忘的都忘掉吧!人生不就这样,拥有过再失去了,相聚过再分离。是该从过去中走出来了,向前看。

我会记着你的,儿时总为我出头的你,希望你也可以记得我,我们的友谊,曾经拥有过这样,也值了。

3.追忆似水年华作文 篇三

星光灿烂,我听到天使从屋顶走过的声音;繁星点点,趁着无人的夜开始倒转。回想当初分别的失控,眼中泪珠失控。

哎,放不下吗?最终还是舍不得吗?“只是同窗了3年的同学而已,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我就这样告诫自己很多遍,可是,一点用都没有。

想着朋友的脸庞,念着属于我们的欢笑,重复着一遍又一遍伴着泪水与欢笑的歌谣,曾经的美好,似乎再也找不到。

我突然想起了这么一句话:在朋友这辆车上,有人要上来,就一定会有人要下去。可当列车停下来时,突然发现只剩下自己站在车上东张西望。

风吹打在脸上有点疼,耳朵也在嗡嗡作响。我开始断断续续地拼凑那一张张定格在心底的某个角落的底片,心里一半涩涩的,一半辣辣的,望着身边一张张更加张扬的面孔,我犹豫着到底应该舍弃哪一边。可我知道世界上最珍贵的不是已失去和未得到,而是把握现在。渐渐地,这些困扰我很长时间的问题终于消失不见,随风成烟。

4.梦想启程,追忆似水年华 篇四

秋风起,北雁归,窗前的花园里落木萧萧,黄叶飘飞。逐记起欧阳修曾经作《秋声赋》,感叹草木无情,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深秋的苍凉和萧杀正合我此刻惆怅的心思,随着温暖的歌声,我的心思终于穿越窗外重重的秋雾,游荡在深秋高远的天空,去寻找过去美丽的青春岁月。往事历历,封存已久的记忆启开了闸门,象潮水一样向我涌来……

记得年少的我们,是那么的轻狂,那么的不可一世。无论在哪,都能听到我们的嬉笑声,听到我们放肆的叫喊声。特别是在高中的校园里,更是我们的天地,我们可以随心所欲,想唱就唱,想疯就疯。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曾经的我们,曾经的校园,都已经不复存在了。随着中考的结束,我们每一个人都去追寻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梦想,重新开始属于自己的生活。走了,都走了,所有美好的一切就这样过去了。

走吧,终究是要走的,不是吗?谁会愿意做最后一个离开的人呢?看着相处了三年的兄弟姐妹慢慢的走出我的视线,我的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是啊,是真的该离开了,要走的时候,我会去图书馆看看,最后一次弥补一下高中的生活。要走的时候,我会走你的前面,我要留给你们背影只为不把眼泪留给这个不舍的校园。要走的时候,我会去看看老师,我要在心里说声对不起、谢谢、不好意思、还有辛苦了。要走的时候,我要沿着我来的路线一秒秒的去回忆高中三年。要走的时候,我要再去那小摊上吃上一次夜宵,喝上一瓶啤酒,以后还有没有这么天真的日子。要走的时候,我想我会哭的。要走的时候,我不想走的。

那些曾经连想也想不到的人们会让我这样的留恋,曾经被我唾弃的校园会这样让我好好亲近一次。人生啊,有聚有散。有散才能珍惜聚会的时刻,有聚才能体会分散的痛苦。走了,走过,走吧。

离别,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但是我们总不能活在过去,我们要看向未来,未来才是美好的,才是值得我们去期待,探索的。

告别高中,步入大学的殿堂,梦想从这里起飞。我们的人生将在这里展开一个新的起点。在这里,我们将重新开始我们的学习生涯;在这里,我们将再一次的展翅高翔;在这里,我们将重新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在这里,我们将会得到更多更多。

5.追忆似水年华高中作文 篇五

前不久,我的一个初中同学小凤打电话过来,说是要见面,我们约好地点。

那天下着大雨,踩着地上的雨水,发出嘎叽的声音,同时溅起了水花,如同我的心满载着高兴,有多久没见了啊,一年吧,真是漫长……不过多久,我们见面了,见面总是不忘一阵寒暄,仔细打量着她,发现她变了,原本扎起的一个小马尾减成了一个精简的短发,性格也变的更加开朗了,我不禁扯了下嘴角。

“你过的怎么样?”我随口道。

“还不就那样呗!”她不以为然的答道,“倒是你没在的一年里,我们班的那些人就变化的大了!”

“怎么说?”

于是她向我娓娓道述了这一年中发生的大事……

“啊,不是吧,他们竟然走到一起了,我晕诶,真是太意外了。”我口中说的他们是我初中班上的两个同学,女的属于那种开朗活泼的小女生,与谁都谈的来,男的是那种文静老实的小白脸,一直就没看过他们有什么交集,结果他们竟走到了一起,这不由地让我感到诧异。

“还有,那个张某某和周某某作弊被抓了,小舟子打架被记过,还有“火星人”好象的了精神病……”

后面的我没再听下去,眼前浮现了那似水的年华……

依稀记得初中的那段时光……

虽然事事总有不如意的时候,但我觉得真的很开心,因为我们爱这个班级,至少我是这样觉得的,我们一起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每个同学在我看来都是一群懵懵懂懂的破小孩,有着纯洁如天使般的心灵。

还记得我们被隔壁班的同学羞辱的时候,我们总是站在一条线上,同心协力,还记得校运会上我们撕扯着喉咙为班上的运动健儿们呐喊助威,结果取得全校第一的好成绩……这些都不是过往云烟,曾几何时,班上每一颗跳动的心都紧密相连,我们永远忘不了那打马而过的时光,它是藏在心底值得细细品尝的回忆,它早已埋藏在心中,任任何东西也不能湮灭。

那时的我们曾有多少期待,梦想支撑着我们一路走来,“蚊子”如愿以偿地考到了上海的一所美术学校,去实现他多年的艺术梦想。“萝卜”也考上了长沙的一所重点学校的理科实验班,我们都在追逐着自己的梦想,中考过后,我们一起狂欢,一起落泪,缅怀自己三年的初中生涯即将过去,又重新期待着高中的`到来……

这是多么令人开心的往事,然而,这样的时光早就不复存在了吗,是的,高中的学习生活让我们真的变化了很多很多,初中的那个所谓“幼稚”的我们早已蜕变,现在的我们还找的到过去的自己吗?

“喂,发什么呆啊,听到我讲话没?”我硬生生的被小凤从回忆拉回里现实,原来,人是会变的,不是吗?“啊??哦!!”,“走吧,我们去别处!”

6.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 篇六

香榭丽舍的常春藤爱上了蔷薇色的夕光,所以日日等待,就像“我”对希尔贝特的,只属于青春的爱情。日落时分,都以知晓还有二十四小时的漫长旅途才能再度重逢,但却天真的臆想只要尽力挽留就可以避免道别,却最后成了现实的奴隶,匆匆惜别。或许不是爱情,只是青春点亮的心底的悸动,在初次相逢的地方散落了多少心灵的碎片,总要使人不厌其烦的回到邂逅发生的地点,拾起这不堪的玩笑。

恐怕只有寂寞的人才会觉得青春仓促,像一本早已过时的三流言情小说,第一页中是一对满怀希望的恋人,一页一页,十年二十年……书的最后他按照每天的惯例在养老院中散步,脚步蹒跚,没有人同他讲话,因为他已经老到足以忘记一切。青春的伤痛大致如此,也许只是因为最快使人发现的美是最容易让人厌倦的美吧!又因为时光残酷的可怕,一点一滴的攫取年华的美好,虽然这些美好在普鲁斯特笔下只是一场华丽的幻觉,就算充满暧昧的风花雪月,到最后也只是无望的幸福,哪怕拥有一切,也难以留住青春的满头乌黑,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年华款款,青丝换白发。

但青春停留在了一个字迹潦草的练习本上,上面写满了希尔贝特的名字和地址,一遍一遍的倾诉,不为结局,只是徒劳且苍白的奢望有一天,本子无端落入她的手中,那么这在心头徘徊了如此之久的折磨便终有回报了。可惜,这世上除了岁月,还有什么无端的事可能发生呢?

终究会有一天,回忆占据了整个空乏疲惫的心灵,他知道,青春的爱情如同佛罗伦萨的春天,开满了纯净的百合与银莲,但永远不会有人采撷,因为完美的永远只是幻像,花季一过,凋敝的凋敝,零落的零落,纷繁的把心碎丢弃在眼前。总会明白的,就像普鲁斯特一样,人们只可以把世界变得复杂,却无法让他来的简单化。

人生最难寻找的并不是最终的一个正确答案而是人生到处都充满了正确答案。放弃又是最容易办到的事情,于是走过青春的人,往往两手空空,只是满满的回忆,走向一去不回的,命中注定的路途。

幸福不是一个瞬间可以兑现的,就像青春难以用爱情来计算,因为片面的永远无法成为全部。如同那条“我”所钟爱的槐树路,槐花缥缈的香气已经消失殆尽,可枯萎的秃枝与嶙峋的树干依然存在,像是在挽留,仿佛垂暮的老人只能靠记忆来吊唁已逝的青春。

就算青春可以停滞,时光可以挽留,又有谁愿意牺牲全部的未来与无限的希翼,只为曾几何时的那个动人心魄的凝眸浅笑。

大概普鲁斯特的记忆中也有一个这样支离破碎的威尼斯,只得靠无数记忆的桥梁才可以连接起拼凑成难以名状的优雅与极致的美丽,难以触碰,无法拥有;与香榭丽舍相似,发生了太多太多细碎琐屑的故事,却也埋葬了太多太多绚烂的青春。而青春送给我们记忆的也只有一张一张拍坏了的泛黄老照片,像生活一样,永远难以掌握。

7.《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 篇七

尽管它什么也没讲。

可是当电影结束时,我想它是一部让我产生共鸣的作品,它深深地吸引了我,因为,在最后的乐声响起时,我只有一种“追忆似水年华”的心情。

然而我并不是一次性看完的,但它意识流的表现,即使是160分钟不间断地观看和我两天断断续续地看完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因为它没有情节,或者说,它不需要情节,当整部作品的主题是一个多情之人的追忆时,它无须逻辑。

我没法找到一个安静的环境来仔细欣赏这部影片,于是,我在楼上装修,楼外放炮,对面造楼的喧闹声中,看完了它,心情却无比平静,这是它由内而外安抚我的,我一开始也没有想去了解其详,只是想去感受,那份朦胧落寞的氛围。

影片镜头的转换,架构的设计,人物的对白,音乐的留白,每一点都在契合追忆。尤爱整部电影的各式镜头,如此精妙而恰到好处,隐喻的嫁接也相当自然,却又能被捕捉,然后轻笑一声,随它而去。

它一言不发地颠覆了我对电影多年的偏爱类型,我想过去的我不会耐心看完整部作品的,就像我读不完整套的《红楼梦》和《源氏物语》,它们与书作《追忆似水年华》一样巨制冗长,它们都表现繁华落幕的荒凉无力,特别是在短暂的欢乐和热闹的衬托下,有种置身事外的离开感,是被动的隔绝,但是却没有了曾经的恐惧。

8.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 篇八

真读进去也不至于就觉得“不错”了,毕竟人的记忆多少散漫,抵不住三千页的琐碎纷至沓来。译林版的《追忆》,年六月出第一卷时,家里便赶紧买来,连我也赶紧读了,却不知所谓,只觉高深。当年《追忆》的出版可算大事件,上了新闻联播,书刚运进新华书店即被哄抢一空。意识流文学的翻译引进,国内出版界一直未曾间断,不过诸如罗伯-格里耶的《橡皮》(上海译文,1981)或者克洛德?西蒙的《弗兰德公路》(漓江,1987)等等,尽管不坏,却也并非这一类型中的一流杰作,且翻译大多不甚理想,多年来也没积累起多少人气(马尔克斯和福克纳自然不算)。《追忆》全译本打响声势后,意识流在国内突然呈现出爆发式的流行,连乔伊斯的《芬尼根的守灵夜》(译文,)、伍尔夫的《海浪》(外国文学,1993)这种公认晦涩的作品也全数引了进来。流行至今不衰,《追忆》自然功不可没。

版《追忆》译本并非完美无缺(本来如此,译本哪来的完美,“信达雅”三者能居其二,已属不易),毕竟卷帙浩繁,译者数量也多(七卷共十五位译者合译),尽管当年校译工作已属严谨,不止分派了统一译名表和各卷注释,译者与译者之间,也多次组织了传阅和评点会议,但仍遗留了大量问题。全书数百名人物,主角马塞尔、阿尔贝蒂娜、圣卢等人的译名自然全无问题,可各卷中穿插出现的配角们就命途多舛了。比如德夏吕斯男爵Palamède,在版中就有“巴拉梅德”和“巴拉麦德”这两种译法,甚至昵称都有两个;男爵的同性恋伴侣夏尔?莫雷尔,昵称“夏利”,第四卷中却被不同译者译为“夏丽”,到第七卷又变成“夏尔莉”。

花名绰号方面,比如奥黛特被称为la dame en rose即“粉红女郎”,在书中出现了“粉衣女郎”、“粉衫女郎”、“穿玫瑰色裙子的女子”、“粉裙夫人”等不同译法,实际上原文却只一种。注释典故上的误谬,如帕斯卡尔的《思想录》错为《名言录》,圣经《创世记》被误为《创世纪》,莎翁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凯普莱特和蒙太古家族”(朱生豪译本)音译为“凯普来和蒙太玖家族”等等,都是不该有的失误。至于文中出现“丁是丁卯是卯”、“黄牛”、“先不先”、“泥牛入海”等过于中式的俗语和成语,多少有译者个人风格烙印在内,到底太“非普鲁斯特”了一些,译者之间“各自为政”的残迹难以抹除,令人遗憾。

6月的译林新版,也不至于能完全抹平这些遗憾:众编辑参照二十多年来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提出的种.种修改意见,作了一次性修订,并将版式调整得更适合阅读。至少人名、地名、书名、昵称、绰号方面已无甚问题,大部分“非普鲁斯特”的文法也得以订正,语序及用词细节同样经过大规模调整,使全文文脉通顺,读来更为流畅。然而,出于改版疏忽,第一卷正文前86页字号稍大,每页文字相对其它减少一行(其它为26行每页),翻阅时稍感别扭。译文方面,毕竟并非重译,尽管已费力统合全书风格,细处(单论中文)可谓无懈可击,但全七卷读完,仍有“稍不尽意”的失落感。如书中修订拉辛悲剧Phèdre,希波吕托斯和剧名定译“淮德拉”(版中以剧名《费德尔》译法出现多次)倒是准了,注释中却又添新错。各译者在理解文意上出现的错误,在新版中也未作修改,如原文中le Point du jour这一实际位于法国瑟堡-奥克特维尔的地点,徐和瑾译为“破晓车站”,而袁树仁则译作“日角”,均不注释,难免令读者感到困惑。

市面上能找到的《追忆》译本,徐和瑾先生的单译本同样由译林出版,目前才出到第三卷;周克希译本有一、二、五卷,但出版方却前后换了几家,有碍收藏;台版联经(1990)同样由多人合译,且新版已更换为译林版译文,显然不太值得入手。听说陕西师大的桂裕芳版本()也好,却只单独出了第二卷,且封面上希尔贝特的样子,着实不太讨喜。译林新版虽非最好,但确实是整个华语世界唯一的全译本,装帧也足够漂亮,再印时若能修正第一卷的排版错误,便值得购入珍藏。

9.《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字 篇九

《追忆似水年华》是20世纪法国伟大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的长篇巨著,以其出色的心灵追索描写、宏大的结构、细腻的人物刻画以及卓越的意识流技巧而风靡世界,奠定了它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这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只有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全书共七大卷,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

篇一

《追忆似水年华》长期占据“买了来读不下去的书”榜单前三甲。在普鲁斯特生日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下阅读的切入点,谈谈如何不厌倦、不放弃地读下去吧。

1我们先来看看毛姆的建议。

对于《追忆似水年华》,毛姆的评价是非常高的:

“就在我们这个时代,法国产生了一位堪与历代大师媲美的伟大小说家。那就是马塞尔•普鲁斯特。……我自己就曾说过,我宁愿读普鲁斯特读得厌烦,也不愿意读其他作家的作品来解闷。”

——毛姆极少给以一个作家如此高的评价,但是请注意,他用了“厌烦”这个词。厌烦?这可是伟大的书,为什么会厌烦呢?

“重读这部作品,我们大多数人的态度也许会变得比较清醒:普鲁斯特其实经常重复,他的自我剖析也许繁琐,对妒忌心理的分析冗长而乏味,即使最有耐心的读者最后也不免生厌。”

觉得看不下去的小伙伴们,你们不要对自己的耐心和鉴赏力产生怀疑!就连毛姆也会这样觉得呢!在产生了这个认知之后,你们从自我怀疑中解脱,心态就会平静得多了。再遇到不耐烦的地方,就不要强迫自己非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啃下去了。

普鲁斯特毕生所学所思,都融汇到这一本书里。这本“一生之书”所承载,远远超出一般书。而且,作为古典时期的最后一位伟大作家,他继承了雨果、巴尔扎克们百科全书式的小说观。因此他的书里囊括了美术、音乐、军事、词源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和见解。按照毛姆的这条建议,其实你大可以把不感兴趣的知识大段大段跳过去。比如,如果你不是对词源学特别感兴趣,第一册和第四册里面各十几页的词源辨析就可以不太有罪恶感地粗粗浏览了。

2“尽管如此,他的优点还是远远超过他的缺点。他是个具有独创精神的伟大作家。他的观察细致入微,他的创造力与心理透视力无与伦比。”

毛姆指出了《追忆》的重大优点。你可以看看普鲁斯特是怎么样观察和去描写的,如果你仔细想想他的巨大的好奇心、独创性的视野和视角,应该会对你的`观察和思考方式都产生重大的影响,

这种美妙的影响,其实是很少有作家能够提供的。

3毛姆钦佩地列举了普鲁斯特小说中的一长串人物,说从未有作家在一本书里写活这么多人物,给人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他对普鲁斯特的幽默感也非常钦佩。“我相信,他在未来将作为一个卓越的幽默作家而受人称颂。”“我劝你在读这部大作时,虽然有许多枯燥的地方完全可以跳过去不读,但是那些描写维尔杜兰夫人和夏吕斯男爵的文字却千万不能遗漏。这是两个刻画得最淋漓尽致的喜剧人物,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多见的。”——这可能是一种矮化的读法,因为普鲁斯特笔下的人物不存在完全的喜剧性或悲剧性,这些人物有多个侧面,如同被精琢的钻石,每个面都在太阳下熠熠生光,达到一种悲欣交集的、几乎是上帝视角下的和谐。但无论如何,从欣赏书中人物的幽默感出发去阅读,是一种快乐的、也不容易吓到自己的方式。

4我们再来看看本雅明是怎么说的。

“这个无足轻重的势利眼、花花公子、社会名流竟若无其事地捕获了这个颓败时代最惊人的秘密,好像它不过是另一个疲惫不堪的斯旺。普鲁斯特被挑中了来为记忆把十九世纪孕育成熟。” “普鲁斯特对那些进入贵族圈子所必需具备的训练从不厌倦……”

本雅明非常干脆地指出普鲁斯特是个看透上流社会秘密的势利眼、花花公子、社会名流。如果要做一个我们熟悉的类比,这本书以其描写的社会阶层而言,就是西方世界的《红楼梦》:吃穿用度,起居交际,语言习惯,人生遭遇,一应俱全。有一千年家族历史的大贵族和掌握法兰西命脉的大金融家的终极对决——这也是一个阅读的切入点——有这样真实的上流社会的恋爱、饮宴和斗争,谁还要看yy出来的总裁文宫斗文呢!

当然了,就像《红楼梦》一样,《追忆》也超越了他的阶级性。“普鲁斯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铁石心肠,是一个走在其阶级前面的人的桀傲不驯。他是他创造出来的世界的主人。”(《本雅明论普鲁斯特》,张旭东 译)

5《追忆》不是一部“拿起来就必须一口气从头读到尾”的强迫症类型的作品。普鲁斯特在细节上的趣味,对意象的感受力和优美的行文,使得随手翻开一页就读的碎片化阅读成为可能。每天晚上睡前读半个小时,像吃甜品一样慢慢的,一口一口的来,怎么样?以下引文同样来自本雅明:

马克斯•乌诺尔德是一位具有洞察力的普鲁斯特读者,他指出“无聊感”就是这样从普鲁斯特的行文中产生出来的。他把这称为“没有要点的故事”。他写道:“普鲁斯特能使没有要点的故事变得兴味盎然。他说‘想想看,亲爱的读者,当昨天我把一块小饼干浸泡在茶里时我想起了孩提时在乡间度过的一段时光’。他为此用了八十页的篇幅,然而这一切是这样迷人,以致于你不再是一个听故事的人,而是变成了白日梦患者本人。”在普鲁斯特笔下,“平平常常的梦一旦被讲述出来就立即变成了没有要点的故事”。

6《追忆》对于爱情、尤其是对于性嫉妒的描写独树一帜,非常适合打算恋爱、正在恋爱、以及失恋了的读者来读。

10.读《追忆似水年华》有感 篇十

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是一个家境富裕而又体弱多病的青年,从小对书画有特殊的爱好,曾经尝试过文学创作,没有成功。他经常出入巴黎的上层社会,频繁往来于各茶会,舞会,招待会及其它时髦的社交场合,并钟情于犹太富商的女儿吉尔伯特,但不久就失恋了。此外,他还到过家乡贡柏莱小住,到过海滨胜地巴培克疗养。他结识了另一位少女阿尔伯蒂,发现阿尔伯蒂患同性恋,便决心娶她为妻,以纠正她的变态心理。他把阿尔伯蒂禁闭在自己家中,阿尔伯蒂却设法逃跑,于是,他多方打听她,寻找她,后来得知阿尔伯蒂骑马摔死。在悲痛中他认识到自己的禀赋是写作,他所经历的悲欢苦乐正是文学创作的材料,只有文学创作才能把昔日失去的东西找回来。

在普鲁斯特看来,人最真实的世界是在回忆之中,因为回忆,人们才感受到时间的存在。而当前的瞬间,却常常因为有太多各种各样的考虑而平淡地掠过去了,直到变成回忆之时才显示出其真实的价值来。而回忆的产生,不是靠对某个细节,某个情景的主动的追忆。而是在某个时候,因为某个微小的感受与昔日所经历的契合,从这个小小的感受,回忆便自然地展开到面前来。

读《追忆似水年华》,很自然地让人想起雨果的话:“比海洋和天空更为辽阔的,是人的心灵。”普鲁斯特的生活不算太曲折,生活阅历也不算太丰富,生活所见也是有局限性的。他没有高尔基这样的坎坷多难的青少年时代,也没有杰克・伦敦和海明威那样的传奇经历。如果没有写《追忆似水年华》,人们在墓地回顾他的一生时大概非常平淡。

上一篇:德阳东汽实习报告下一篇:五年级下册品社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