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理沈从文

2024-09-20

赵树理沈从文(精选12篇)

1.赵树理沈从文 篇一

王聚海和杨小四是赵树理笔下,两位农村干部的典型代表,但其性格各具特色:

主任王聚海是个老中农出身,早在抗日战争以前就好给人和解争端,人们常说他是个会和稀泥的人。他好研究每个人的“性格”,主张按性格用人;他给人平息事端,主张“合事不表理”,只求“了事”就算;他以为凡是懂得他这一套的人就

当得了干部,不能照他这一套办事的人就还得“锻炼锻炼”。

王聚海的“和事不表里”,表现在杨小四贴出批评落后妇女小腿疼和“吃不饱”的大字报,大闹村工会的**,正当大伙想让小腿疼受点教训----送乡政府时,他怕收不了场,站起来让小腿疼回去了;而且在杨小四征求他要不要出大字报时,他却坚决主张不要出。

他还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强权主义,主观臆断、刚愎自用、不分是非,以他的势力来压人----他从城关开完会回来后看到杨小四他们在开会,便以为是争论那张大字报的问题,便走上前让他的老嫂子小腿疼回去,助长了小腿疼拒不交待

偷花的事实。

副主任杨小四,1957年改选时任职,可他一个年轻干部,便是王聚海眼里坚持需要锻炼锻炼的人。而他却是个精明干练、敢想敢干、有头脑有思想的青年干部。他不怕招惹麻烦,贴出的批评落后妇女小腿疼和“吃不饱”的大字报并在小腿疼大闹村工会的威胁下没有表现出一丁点退缩的意思而是主张要把小腿疼送到乡政府给她点教训,压压她的嚣张气

焰。

在村支书和村主任去城关开会把整风和生产交给他组织时,他表现出的有组织、有方法、果断、坚决治了小腿疼的“腿疼”,也揭了“吃不饱”的比谁都吃得饱的谜。他在一开始安排生产工作时的讲话,把当前生产问题分析得很透彻,接下来的工作分配的合理有序,规定的处罚方式也妥当严密;在开始摘棉花的当天在地里杨小四当着各队长和群众的面,又具体部署了各队的工作和任务,没有给那些偷花、找借口不出工的人留任何可乘之机;在他发现小腿疼等四人偷花的事实时,又组织开大会的形式让她们交代;又有计谋的把最难对付的小腿疼放在了最后,让她先产生极大的压力不得不交代事实。-----不难看出总是要求别人锻炼锻炼的“和事佬”-----王聚海主任本身确实还得锻炼锻炼,而王聚海眼里需要锻炼的年轻干部杨小四却表现出果断、干练的工作作风-----不仅治好了最难斗的两位落后妇女,更很好的调动了农民参与

生产的积极性。

显然,“乡村民间”是“站在农民的立场上看农民”的一个视角,无论是对乡村的现 实的悲悯还是浪漫的诗化,都不能

看作是真正“乡村的民间”,而是“文人(或人文)的 民间”,而从本质上说,它们已经不是民间了。

真正富有某种“原创”色彩的乡村民间叙事的首创者是赵树理。虽然赵树理一向被认 为是坚持“二为方向”的代表作家,是《讲话》以后最典范的“主流”作家,但他的小 说的活力和鲜明的喜剧式的叙事风格,无疑源自其对民间文化与民间艺术精神的吸纳,在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如《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中,虽然也注入了社会变革、人的解放的主题,但实际上作家在面对这些政治内容的时候,并没有简单化地套用意 识形态的表现方式,而完全是以原生的民间叙事的形式来点活他笔下的人物的。为什么 他小说中前台的主要人物给读者的印象还不及那些次要人物深刻?为什么像“三仙姑” 和“二诸葛”这样的人物不过三言两语就栩栩如生,让人过目难忘?这些小说为什么让 人百读不厌?这是因为作家对纯粹的而没有经过“修改”和扭曲的、未经主流意识形态 的解释的民间文化因素与民间艺术传统的特别地道和抓住了神髓的把握,类似“米烂了 ”和“不宜栽种”等民间叙事因素是其小说充满活力的最重要的原因。他在50年代发表 的《登记》、《三里湾》和《锻炼锻炼》之所以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他的一贯风格,还具有活力,也是因为这一点,“小飞蛾”、“糊涂涂”、“常有理”、“铁算盘”、“惹不起”、“翻得高”、“小腿疼”、“吃不饱”……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和他们 那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才依旧具有让人忍俊不禁的喜剧性的神采与魅力。但也很明显,由 于作家不得不对其原有的纯粹民间性的叙事方式有所改变——以表示其“进步”性和“ 自觉服务”的立场——《登记》要逊色于《小二黑结婚》;《锻炼锻炼》如果不是作家 刻意表现了两个喜剧式人物的话,也会平淡得多。至于《套不住的手》和《实干家潘永 福》这样几近沦为“先进人物通讯或特写”的小说,则已全不见了赵树理所本有的天分 与活力。一个新文学史上杰出的特色作家就这样江郎才尽,写不下去了。为什么?原因 就在于真正的乡村民间社会空间随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全面覆盖,已经不再有存在的可能,而赵树理所赖以依托的民间性的文化因素——那些古老农业家族谱系上的人与事、情 与态也就随之消亡殆尽了。在赵树理之后的当代作家中,真正能够“下降”到民间意义上的乡村题材写作的作家 几乎是难觅其踪的,在赵树理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山西“山药蛋派”作家们虽然继承了赵 树理小说中写人记事的白描手法、刻画人物的喜剧式的笔调,但在整体意识上却很难接近民间文化的根系,并写出具有恒久艺术魅力和真正具有农民文化内涵的人物。仅仅是 在民间性的因素上也是越来越少的,建国之交在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中还有一些踪迹(如老孙头一类人物等),再到梁斌的《红旗谱》中就已经把最初朱老巩一代的传奇故事 装饰成了革命家族的历史,再到浩然这一代作家那里,乡村生活已经必须

完全按照阶级 分析和意识形态的对立模式来安排了。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一个没有被精英文化完全控制的作家,他就是赵树理。

作为一个农民出身的农民作家,赵树理一直真实地反映农民的问题,比同期、同时代的小说有着明显的深度和广度,大多数同类作品都有着简单化和图解政策的倾向和痕迹。比如同类作品为了形成推动情节发展的矛盾冲突,在反映政策给农民带来利益的同时还描述了政策的不完备带来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大多数作品多是由党从上而下给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从而证明党是英明的这种单一主题,赵树理不同,他在提出问题时常常不给出解决方案,在作品中形成一个个看似平缓的叙述节点。由于这些节点不能象一般作品一样有被及时解开,那种矛盾化解的快感不能产生,就会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形成阴影,这种问题一个个出现,又总是没有解决,尽管作家几乎从不刻意强调这些问题,但阅读

完毕后这重重阴影会积聚成一个沉重的压力:现实远没有那么乐观,同样的苦难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赵树理的作品不但反映农民的苦难,对农民的劣根性也不遗余力地揭露和批判,但他对农民却总是有着一种爱,对农民的批判也加上一层宽容。因为他真正了解农民的艰辛,真正理解农民的需要,且没有那些西方的现代理论左右他的思维,所以,在进入精英层之后,他比其他作家的精英化程度也要弱得多。

在《锻炼锻炼》里,作家对生产队的抵制是处处可见的。小说看似在讽刺落后农民,实际是讽刺公有化后对农民的利益的损害。“小腿疼”是个落后农民,这个“落后”不是假落后,也不是不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性”落后,而是在任何时代都被人讨厌的、喜欢算计的农民典型。她除了这点“落后”,其实也没损害大家什么,只是对自己的东西看得太重,总想让自己的生活再踏实一些。但在高度公有化的生产队中,她的自私就破坏了集体劳动氛围,造成其他农民积极性不高。虽然在队长的设计整治下,“小腿疼”被骗到了生产队一起劳动。但是,下次呢?下次如何再让这样一个精明的农民上当?其实,作家在借此为农民鸣不平,超前的公有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他看不惯,又不能明确地表达。只能以这种曲折的方式进行。《锻炼锻炼》进而由对冒进干部的批判表达了对国家的错误政策的不满。这些干部可算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精英,在国家控制一切资源的前提下,他们已经只能靠国家权力维持自己的权威,于是,国家的提倡便是他们的唯一行动标准。就是说,民间的需要已经被完全剥离了,农民的利益随时可以被置之不顾,在《锻炼锻炼》中已经可以清楚地看

到以“集体”的名义剥夺农民最基本的生存权利的苗头。

赵树理作为进入精英层的农民作家,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的变化而放弃对底层的真正关怀。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

并没有左右他的立场。

赵树理的作品在发表后受到了强烈的批判,他的非精英思想与占统治地位的精英思想发生了冲突。冲突的结果是,在文革来临后不久一代著名的农民作家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从文革中的“左派”看来,他的思想已经与时代脱节,不

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应该被历史淘汰。

《“锻炼锻炼”》产生于“问题小说”贬值,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受到严峻考验的时候。作者仍坚持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和反映农村生活,不讳饰小农意识的顽固,成功地塑造了两个落后妇女——“小腿疼”、“吃不饱”的艺术形象。“小腿疼”的偷奸耍滑、好逸恶劳、撒泼闹事,“吃不饱”的贪吃懒做、拨弄是非、背后撺掇,典型地概括了一部分农民消极落后的思想性格,揭示了教育农民的艰巨性和清除小农意识的长期性。

小说还从更深的意义上揭示农民群众中消极落后意识得不到清除的原因,在于党的某些干部对其采取了姑息纵容的错误态度。它并不孤立地描写“小腿疼”、“吃不饱”损公肥私、自私利己的言谈举止,而是同时描写社主任王聚海对其不讲原则、只求了事的“和稀泥”的思想作风,从而真实地反映了农村中人民内部矛盾的复杂性及解决矛盾的症结所在。而正是王聚海的“和事不表理”的工作作风,使“争先社”里解决矛盾的重任落到了年轻的副主任杨小四等人身上,并使杨小四等人采取了与王聚海截然相反的做法。小说由表现农民内部的思想意识斗争进而表现干部队伍中思想作风的矛盾,既明确又巧妙地揭示了“想批评中农干部中的和事佬的思想问题”的小说主旨,显露了批判矛头所向,从而体现了赵树理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度。

主题小说以揭示“争先社”矛盾的两张大字报为中心线索,写出了农业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通过对“小腿疼”闹社房、“吃不饱”拨弄是非和棉田里**的描写,展现农村落后群众好吃懒做、损公肥私的行径,以及老主任王聚海对这种行为的一味迁就,副主任杨小四等对这种自私行为所作的斗争,相当深刻地揭示出“大跃进”时期农村沉重而复杂的社会现实,曲折的表达出作家对农村问题的思考。人物 “小腿疼”和“吃不饱”是作品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作为农村的落后妇女,两个人除了好吃懒做、爱占便宜的共同特征之外,还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小腿疼”是一位落后的老年妇女。她在村里的辈分高,平日里倚老卖老,刁钻、撒泼。年轻时“小腿疼”为了支使丈夫,“落下”个腿疼的“病根儿”,高兴事不疼,不高兴时就疼;赶集、串门、走亲戚、赶庙会时不疼,干活儿时就疼。后来

丈夫死了,儿子还小时不疼;等到儿子结了婚,为了支使儿媳妇,就又疼了起来。不允许儿媳妇下地劳动,每天在家端水、送饭的伺候她。到了有便宜活儿的时候,她总是少不了她。因此,当听说允许“自由拾花”后,她立刻盘算怎样能多捞一点儿。当她的“自由拾花”被发现时,她不仅破口大骂,还大闹了社里的会场,最后迫于压力,才承认自己的错误。相比之下,“吃不饱”李宝珠则是位有着“新观念”的落后人物。李宝珠年轻漂亮,在周围十里八村是数得着的“人物”。她认为“女人一生的幸福是由男人决定的”,为此要找一个吃供应粮的“干部”结婚。几年过去了,干部没找到,只好找个农民,李宝珠又提出了十分苛刻的“要求”,诸如,结婚后不下地干活儿,在家里掌握经济大权,家里的活儿只管做饭,等等。结婚后,由于丈夫并不符合她心中的“标准”,她又认为不必“从一而终”,应该进行重新选择。于是,她不把丈夫当成自己人看待。平日里,丈夫吃什么、丈夫穿什么,都由她决定,丈夫不许有任何异议,否则就离婚;自己则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穿什么买什么。当社里动员她参加劳动时,她却以粮食都被丈夫吃光了为借口拒不参加,并由此留下个“吃不饱”的名声。在“自由拾花”的过程中,她四处“撺掇,搬弄是非”,又胆子小,能见风使舵。当“自由拾花”被捉后,她立即表示愿意接受处罚,当众认错。小说相当细致地刻画了她们既可憎又可笑的形象。其他人物,如老主任王聚海,副主任杨小四等的形象也很鲜明。

2.赵树理沈从文 篇二

1964年, 中国青年出版社策划出版一本史料文集《太行人家》, 和赵树理约了稿。为了这篇稿子, 赵树理多次对文章的主人公———何洪义进行采访, 并深入其家乡调查走访, 用二十天的时间写成了《前岭人———中共沁水县委副书记何洪义同志家史》这篇纪实文章。完稿后, 他差身边人带上稿子来到何洪义的家乡, 把老百姓召集在一起, 念稿子给他们听。走时还特别嘱咐他们:“听听群众有什么反响, 有哪些不符合实际情况, 或者还有什么地方遗漏了没写到, 你们可以记下来, 回来告诉我。”根据这些反馈回来的意见, 赵树理又多次修改, 几易其稿。送到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后, 没想到那里的编辑认为, 作为一本书的首篇重量级文稿, 应该让篇幅更长一点, 阶级斗争的味儿更浓一点, 也就是让编造一些阶级斗争的故事。他们交代送稿人说:“你们转告赵作家, 把文中的故事展开写写, 文章长一点也没关系, 写好后赶紧送来, 我们要放在首篇的。”赵树理听后严肃地说:“家史, 是写人家的家庭历史, 要绝对真实, 要对何书记负责, 也要对史料负责, 史料是不能虚构的!这不是写小说, 可以随便编故事。告诉他们, 我这篇文章不发了。”

3.赵树理家事点滴 篇三

二湖说他爸是个老实人,如现在活着,肯定不能适应这个市场经济社会。他爸把自己买的一座院子捐给了公家,现在只给他们留下一张那座院子的照片。人们不相信大作家赵树理会四壁如洗、身无长物,但情况确实是这样,直到现在,三湖的爱人每月只靠200多元生活费维持生计。二湖谈起在北京时,有一次,一个山西的陌生人找到他家,说没钱回不了山西,还说是赵树理让他到家里取60元钱,二湖妈信以为真,就给了,二湖觉得不对,感觉那人像是来骗钱的,到车站找了半天果然没找着。赵树理回家后听家人谈起,他说:“不要去找了,人民币就是人民的,谁花了不一样,可能他也是真没钱了,让他花了吧。”

还有一年除夕,外面下雪了,一个老太太冒着严寒来卖鸡蛋。二湖告诉他妈说:“这老人一定是穷得厉害,不然过年还出来卖鸡蛋?”他妈是个好心肠的女人,便出去买了20颗。正好赵树理从外面回来,他一听,又去追上那位老太太,把两大筐鸡蛋全买下来了。二湖笑着说:“老爸老妈一个比一个傻,那么多鸡蛋,半年也吃不光呀!”

二湖说:“别人说我老爸不读外国文学,这是偏见,我爸有好多外国文学书。我上中学时,父亲专门给我列了一个外国文学书目,让我课余时间读,有《天方夜谭》、《契诃夫小说》、《州委书记》、《叶尔绍夫兄弟》等。”二湖老家的本家姐姐赵冰梅那时在京上学住在他家,正在和一个当兵的谈对象,对象来看她,见她正看一本厚厚的外国书,便到赵树理面前告状说:“冰梅在读外国书。”赵树理说:“什么外国书?”“《十日谈》。”赵树理笑着说:“那是世界名著,让她看吧。”据在北京和赵树理作过邻居的汪东林回忆,他有一次进了赵树理的书房,见赵树理在读《莫里哀选集》,很感意外地问:“你也读外国作品?”赵树理反问他:“谁跟您说我不读外国作品的?”

1965年5月,赵树理送三儿子到太原十三中上学。三湖回忆说:“1965年我由北京转学太原,办事人向省教育局说:‘要照顾分个好点的学校。’父亲得知后,立即和教育局联系,要求把我分到离家远点的学校,好住校求学,严加管束。”

据高炯先生在《赵树理在太原十三中》一文回忆,赵树理曾亲自到十三中,为三湖的事拜见了校长和三湖的老师们。他在紧张的下乡之际,亲自到校为儿子的事奔波,体现了家长的爱子之心,也体现了他不以大作家自居,是以普通人来要求自己和子女的。他对老师们动情地说:“我长年不着家,孩子顾不上照管,贵校是寄宿制,校风好,管理严,我下乡后放心。让各位老师费心啦,以后有机会我再来拜谢。”事隔二年,1967年2月,三湖却陪父亲住进牛棚,又住进监狱照顾父亲,陪侍父亲接受批斗,直到父亲含冤去世。赵树理留给儿女们的遗言只有一句:“回乡当个好老百姓,自食其力为人吧!”三湖后来真的回了老家沁水县,当了一名普通工人,二湖也在太原成了自由职业者。现在,许多大作家的后人或居要职,或留都市,有的甚至出了国,成了精神贵族。但赵树理的子女却仍是普通劳动者,他们秉父亲之遗志,承家传之清风,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

二湖幽默地对我说:“我们家嫡系传人就剩我了。”看着他憨厚和风趣的样子,我忽然想起一句歌词:“家兄酷似老父亲,一对沉默寡言人。”我和他谈起20年前三湖和我相跟着在尉迟村,看他家的老房子,看赵树理捐款为村里建的果园,看雨后的沁河涨水,滚滚东去,泥沙俱下,说三湖那时不多讲话,木讷而善良的样子。二湖也说:“他性格内向,像个女女。”我心想,他们兄弟其实都有乃父之风,他们骨子里都有着农民正直、忠厚、纯朴、善良的遗传因子,他们不愧是赵树理的儿子。

赵树理是用自己的言行来治家教子的。

2006年7月14日

4.赵树理和老舍创作的民族风格 篇四

摘 要:在我国现当代文学的优秀作品中,都不同程度的带有民族色彩,其中,赵树理和老舍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作

家,他们创作中的民族风格也最为突出。

关键词:民族风格;创作;赵树理;老舍

一切文学作品都属于一定的民族,但不等于一切文学作品都带有民族风格。在我国现当代文学的优秀作品中,几乎没有一部是不带有民族色彩的,只是有程度的差别。其中,赵树理和老舍创作中的民族风格尤为突出。可以说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尽管他们的写作对象不同,但从内容到形式都继承并发扬了我国文学创作的优良传统,创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一、民族风格在创作内容上的体现

民族风格在赵树理和老舍的作品中是通过很多方面反映出来的。如时代气息、民族性格以及民族的风俗习惯等等。

一部作品所描绘的具体生活画面越是与民族一定的历史时期相联系,将越反映出民族生活的历史特点、时代精神,就越富有民族特点和生活本质。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展示了劳动人民反对封建婚姻制度,摆脱封建束缚,掌握自己命运的社会现实,《李有才板话》表现了农民如何逐渐站立起来,打倒恶霸地主、彻底翻身的过程,而《李家庄的变迁》更进一步描写出农民们由觉醒到斗争直到打倒地主取得最后胜利的过程。赵树理在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情况下,虽然没有直接描写抗日战争,但有力地起到了配合抗日战争的作用。以后的《三里湾》、《登记》等作品,也都和时代紧密联系,充分表现了时代精神。老舍从1925年开始正式进行创作。最初的作品如《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写的都是中国一般市民的遭遇、梦想、挣扎和相互的倾轧。作品透过这些市民生活,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到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老舍没有去写那些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没有直接去写上层统治者和外国侵略势力如何残害人民,而是揭开他所最熟悉的城市下层社会的一角,真实地反映了那个黑暗社会的整个面貌,让人们亲眼去看血淋淋的生活现实,《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月牙儿》就是这样的作品。老舍把对危害人民的旧势力、旧制度的批判同唤起民众自身的苏醒联系在一起。到了抗战时期,他把抗击日寇的侵略同唤醒民众从封建的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因袭思想中求得解脱联系了起来。这就是他给抗战后第一部长篇小说题名为《蜕》的原因。老舍一生的创作都是出于一个作家的爱国之心和自觉的社会责任感。无论是小说创作还是戏剧创作,都体现了浓厚的时代气息。

文学的民族风格与民族的题材有着密切关系,但仅仅有了民族题材,也还不能使作品成为真正民族的东西。这就是说,当作家的创作表现了民族性格特征时,那么民族的风格也就会明显地表现出来。赵树理的作品突出地表现出了处于民主

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民的性格特征。他们是敢于反抗邪恶、心地善良、富有韧性和乐观精神的英雄。小二黑在强大的封建势力迫害下,毫不示弱,充满信心,并喊出“送到那里也不犯法”的话。《李有才板话》中“小字辈”人物,在恶霸地主面前,也表现出他们的机智、勇敢和胆略。这些人物倔强不屈的性格,藐视权贵、敢做敢为的精神,使农民形象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现。社会发展了,人物的性格也在变化着,《三里湾》中的人物已不同于小二黑、铁锁和小顺了。金生勤勤恳恳为群众服务,在领导群众秋收、扩社、整党、开渠等中心工作中充分表现出他的工作才能和高贵品质。玉生认真钻研、虚心学习,一心想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就更突出。老舍笔下的劳苦人民,写得大多是可爱的。他们都是善良的,具有忍让和宽容的美德。他们没有受到书本上那些陈腐思想的毒害,显得单纯、朴素;他们也承袭了民族传统的文化教养,即千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道德信念:讲义气,守信用,保持节操,扶困济危,这些都是构成他们信念的基础。像李四爷、祥子、常二爷、刘棚匠、小福子、长顺、三等巡警等,老舍对这些人物的深刻理解,使他多次在作品里赞美这些朴实的劳动者,但他也看出了他们的种种性格弱点,即旧势力对他们精神上的损害和扭曲,并且深刻地指出这些弱点形成的社会原因,力图揭示特定时期市民性格的变化趋势。

地方色彩有时会透露出民族气魄,而民俗是最能透露广大人民的历史生活的。赵树理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老舍出身于北京城的贫苦市民家庭。他们尝受过痛苦生活和艰辛的滋味。他们长期生活在底层社会中间,就是其中的一员。正因为赵树理和老舍对农村和市井,对农民和底层市民的一切了解得非常深透,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地方色彩渲染得也非常自然、生动。欣赏赵树理和老舍的作品,很容易使我们嗅到山西山区的乡土气味,听到醇厚的京腔京韵。民族风格是渗透于整个文学创作之中的内在因素,作品中如果能描绘出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写出地方的山光水色、社会风俗、生活习惯等等,无疑会突出作品的民族色彩。表现民俗,在赵树理小说的民族风格的创造中起着重要的和显著的作用。《登记》里的罗汉钱、玩龙灯、说媒、走娘家等等,这些民间习俗是通过他所反映的生活和他所创造的形象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可以说,离开了赵树理所创作的生活图画和人物形象就无所谓民俗,反过来说,离开了民俗,赵树理也就难以说他的故事和创造他的形象。没有阴阳八卦、黄道黑道的描写就没有二诸葛,没有摆香案、头顶红布装扮天神的描写就没有三仙姑,没有罗汉钱就串连不起来小飞蛾和艾艾的故事,没有端着碗出来吃饭的描写,《李有才板话》和《“锻炼锻炼”》的情节就得重新安排。赵树理对于民俗的描写是自然而巧妙的,民俗对于赵树理小说生活化、形象化、群众化、民族化的作用是显著而重大的。而京味是老舍市井题材小说的独特风格。老舍笔下的北京城是相当真实的,山水名胜古迹胡同店铺基本上都用真名,共有240多个。北海是写得次数最多的一个地方。京味不仅是北京的风景气候,更是红墙绿瓦包围着的城池中北京人特有的情态风味,以及人们所感受到的京城的文化意味。老舍长于描绘在北京独有的大杂院、茶摊、庙会、书场、车厂子、白房子、商行里发生的人与人的纠葛,善于从一包红枣,一小盒杏仁粉,一尊兔儿爷,一碗酸豆汁中去体味北京人特殊的文化心态。老舍精心找寻的是生活于北京市井之间满汉相兼的“老”北京人的气质,他将景物、风俗与活动于其中的北京市民的心态联系起来。仅从中秋节送来送去的那包早已过期的食品中,便可窥见北京小市民在谦恭礼让背后的敷衍和虚伪。而那些旗人后代在逛鸟、品茶、唱戏的闲情中所显现的耗财买脸、盛气凌人,更足以说明北京人“有钱的真讲究,没钱的穷讲究”的死要面子的臭毛病。老舍的许多作品从各个侧面逼真而

又生动地展现了北京小市民在文化古城的氛围中生成的特有的情态及其性格趋势,描绘出一幅幅色彩鲜明的现代北京的“清明上河图”。赵树理和老舍作品中这些民俗和细节的描写,使我们觉得非常亲切、真实,透过它看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面貌和祖国的自然风光,从而激起了我们民族的自豪感。

二、民族风格在创作形式上的体现

一个民族的群众语言总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大众风格,赵树理和老舍的文学语言都是经过锤炼加工的人民大众的口语。他们作品的民族风格,首先是通过他们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赵树理以劳动人民的口语为基本成份,吸收了说书人口中一些活的词汇和现代汉语的一些新词汇,把它们熔于一炉,炼出非常纯粹的群众语言,这就是他自己的独特风格的语言:通俗化、口语化。不但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如此,就是作者的叙述、描写也是如此。它们是从劳动人民的口语中提炼出来的,非常平易、朴素,而且纯洁、生动,毫无知识分子的腔调。另外,赵树理的语言非常轻松、活泼、幽默,风趣横生。这种特色我们在群众聊天时可以听到,在古典小说和民间故事中也屡见不鲜。如《传家宝》中小娥的丈夫对小娥说:“你不用和稀泥!”这里的“和稀泥”既通俗又形象,意思也表达得透彻。《老定额》中写大家在公共食堂吃饭,喜欢“自由碰座”,既确切又简练。人民群众的口语,经过赵树理的提炼,无论是描情写景,还是绘影传神,都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他很少使用方言、俏皮话、歇后语等,只凭那些平实朴素的语言却能把思想传达得十分精确,把形象描绘得非常逼真。而老舍则巧妙地运用市井流传的京腔土语来创造他的小说中独特的京味。他精选那些形象性强又朗朗上口的方言土语,如“差不离”、“套近乎”、“吃不了兜着走”、“扯闲盘”、“喝猫尿”、“阴死巴活”、“贫嘴恶舌”等以增加文学语言的生动、幽默。选择适当的歇后语如“吊死鬼说媒,白饶舌”,“蛤蟆垫桌腿,死挨”等,使小说文字更加活泼。此外,他还选用了北京地区特有的儿话音如“叫真儿”、“抠门儿”、“事由儿”、“压根儿没完”等表现北京市民口语的圆润和油滑。老舍的语言妙语连珠,变幻多端,但万变不离其宗———京味。正是这种京味儿语言塑造了活生生的京味儿人物,体现了老舍语言的民族特色。

民族风格的形式不仅仅是语言问题,在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上,赵树理和老舍也具有非常浓厚的民族特色。赵树理作品的表现手法完全是从传统小说、评书的结构方法中演化出来的。具体地说,他的小说总是有很强的故事性,情节连贯,有头有尾,有的只有一个小故事,有的通篇是个完整的大故事,中间又包含着若干小故事。无论是《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还是《三里湾》都是如此。在情节的发展中,赵树理还运用了《话本》和《评书》等古典小说中常用的“扣子”和“惊人笔”等手段,深深抓住读者的心灵。老舍则是一位吸取了我国传统艺术营养的现实主义大师,他对于我国的民族文艺和民间文艺非常熟悉,也非常热爱,对传统戏曲和曲艺有独到的见解。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就创作了许多“抗战京戏”和宣传抗日的鼓词、坠子、相声和拉洋片词。北京的曲剧这一剧种的产生就和老舍有密切关系。在话剧创作上,他有意识地继承了我国传统戏曲和曲艺的表现方法。中国传统戏曲认为舞台就是演戏的场地,不存在“几堵墙”的观念,让观众被剧情所吸引、所打动,和剧中人物同哭同笑,不完全依靠写实的布景装置,而是依靠了剧情的逼真和表演者的真情实感。他的剧作尽可能在简练的剧情里,表现出复杂纷纭的生活面貌。《茶馆》的“散文式结构”中,无法找到仿制的痕

迹,充分发挥了作家自己的独创精神。我们从老舍的剧本中就可以看出他在话剧创作上大量溶化了戏曲艺术的许多特点,他不受西方话剧三一律、四堵墙的限制,而把话剧舞台同样看作是“演戏”的场地,对于话剧的形式和技巧,他都是从戏剧的主题思想和塑造人物的要求出发来考虑的,因此,他的作品的主题和人物是多种多样的,他的艺术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他的戏剧观是和中国传统艺术的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主张相一致的。所以我们无论读他的小说还是剧本,都感到十分亲切,这不仅是他写的都是我们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在艺术上他同样表现了十分鲜明的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中国传统戏曲历来讲求舞台和表演的形式美,强调艺术的欣赏性。老舍在他的话剧创作中同样吸取了戏曲的这种特点。《茶馆》的布景,就比旧北京的大茶馆要漂亮得多,观众既接受了思想内容的陶冶,又得到了美的享受。舞台人物的衣服色彩也讲究协调。他还要求戏剧语言有节奏感,有韵味,讲究平仄。看老舍的话剧节奏感很强,听他的台词,像欣赏一首好听的音乐。这也是受中国戏曲讲究声韵节奏的影响。

5.颂祖国,树理想 篇五

一. 活动目的:

通过阅读课外书活动增进队员对祖国的了解,在歌颂祖国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从而激励学生勇敢地担负起世纪的重托,将自己的理想同祖国,时代,人类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做跨世纪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 活动准备:

1.发动队员了解,搜集介绍我国国情的有关书籍,鼓励学生多写读书笔记。2. 搜集有关名人立志的故事。

3. 收集图片(有祖国各地风光的片断,有家乡风景;诗朗诵的配乐画面用祖国风光图片;读书竞赛题若干)。

中队队会仪式步骤:

一.全体起立,立正。

二.各小组报告人数。

三.出旗,奏出旗曲,行礼。(礼毕)

四.唱队歌。

五.全体坐下,活动开始。

六.辅导员讲话。

七.全体起立,立正。

八.呼号

九.退旗,奏退旗曲,行礼。(礼毕)

开始部分:

中队长:全体立正,各小队整队,报告人数。

小队长:稍息,立正,报告人数。(转身跑到中队长面前互相敬礼,报告)报告中队长:第XX小队原有队员XX人,实到XX人,报告完毕。

中队长:接受你的报告!

小队长:(跑回原位)稍息!

中队长:全体立正!(跑到中队辅导员面前,敬礼,报告)报告辅导员六(2)中队应到**人,实到**人,报告完毕,请批准我们的活动开展,并请您参加我们的队会,报告完毕。

辅导员:接受你的报告,参加你们的队会,并预祝你们活动成功。

中队长:全体立正!出旗(奏队歌)---敬礼--礼毕。

中队长:唱队歌(播放队歌)--请坐。

三. 活动过程

主持人(男):颂祖国,我与祖国心连心。

主持人(女):树理想,我与新世纪共成长。

主持人(齐):姜堰市里华中心小学六(2)中队《颂祖国,树理想》主题中队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男):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看书吗?

主持人(女):每次轮到我们班到图书馆借书时,同学们都很积极。

主持人(男):是的,老师工作忙常常忘借书的时间,但同学们求知的欲望经常提醒老师“老师,本周轮到我们借书了”

主持人(女):两周不到,同学们不但把自己借的书看完,还跟别的同学交换看。

主持人(男):是的。读书是一种好习惯,不但可以开拓视野还可以修养身心。主持人(女):在读书期间,同学们的收获一定不小啊,下面我们就出一些题目来考考大家。

主持人(男):答对有奖哦!

(依次出示竞赛题,学生通过做题了解祖国的各个方面内容)

主持人(男):我们的祖国有巍峨的群山,冷峻的高原。

主持人(女):我们的祖国有巨大的盆地,晶莹的湖泊。

主持人(齐):还有起伏的丘陵和一望无际的平原。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吧!

(图片“祖国风光”:长城,桂林山水,草原,蓬莱,庐山等)

主持人(男):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的祖国多美啊!

主持人(女):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让我们一起来歌唱我们美丽而可爱的祖国吧。

(学生齐唱《大中国》)

主持人(男):当改革的春风吹遍中华神州的每一寸土地的时候。

主持人(女);当我们拥有日新月异的幸福生活的时候。

主持人(男):当奥运健儿勇夺金牌,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的飘扬的时候。

主持人(女);当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就要到来的时候,我的心啊,就像“咚咚”敲响的鼓点,此时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祖国,我为你自豪!

主持人(男):请听诗朗诵《我和我的祖国》

(四名学生上台朗诵,出示配乐画面)

主持人(齐):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文明毕竟是昨日的事情,只有把它作为动力,才能催人奋进,拼搏。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在同样艰苦的条件下,有的人萎靡不振,虚度光阴,有的人却能一奋骥足,勇往直前,是什么原因呢?就是理想和意志起着重要作用。

主持人(男):理想是一个崇高的字眼,她犹如浩瀚海洋中的灯塔,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古今中外,有不少名人在青年时代就树立了远大理想,为他们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讲几则名人少年立志的故事,请大家猜猜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主持人(女):听完这几则名人立志成才的故事,我们会发现,树立了远大理想,就意味着事业成功了一半。

主持人(男):无志之人,不可能激起生活的层层浪花;无志之人,不可能享受事业成功的种种辉煌。

主持人(女):作为我们--跨世纪的小学生,你的理想是什么呢?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呢?谁愿意来谈一谈。

(学生畅想理想)

生甲:我要做一个天文学家,现在天文学上已经发现九大行星,有没有第十大行星呢?我想去揭开这个谜

生乙:我长大要做个电子专家,你们看这是我自己亲手做的“防盗门铃”和“无线电收音机”。

生丙:我长大了要做个医生,去征服各种疑难病症,让人们不再有病痛。生丁:我长大了要做个书法家,你们看!

生戊:我想做个光荣的人民教师,现在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教好学生。生己:我想做个画家,绘出祖国的美丽山河。你们看,这就是我的作品。(展示自己的作品)

生庚:我将来要做个像沈培艺阿姨那样的舞蹈家。

主持人(女);同学们说得真好!

主持人(男):是啊,理想并不是两个空洞的字眼,她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来体现。

主持人(女):我们坚信,只要努力,一定不会辜负五星红旗的嘱托。主持人(男):请听诗朗诵《五星红旗的嘱托》。

清晨,我仰望五星红旗与旭日一起升起,它闪烁着光芒,犹如有千

万双眼睛望着我,似乎默默地嘱托着我们许多许多……

战争年代,革命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了真理,你们献出了美好的青春;为了革命的胜利,你们不惜献出年轻的生命,换来我们这光辉的岁月。你们的形象是那么高大,你们的声音是那么动听,为我们谱写一

支一支的革命赞歌。你们宁愿受尽千辛苦难,也要为我们留下平坦和宽阔的历史大道;你们宁愿经受折磨、痛苦,也要为我们留下美好的今天。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那么地激动人心,但是我们却经常在生活的小挫折面前轻易低头,和烈士们相比,简直让人无地自容。清静的学习环境,老师又循循善诱,而我却不能用功、刻苦地学习,我觉得学习似乎是一种最重的负担。课堂中的声音是那么熟悉,而我已经开始厌倦了……但是,当今天我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如同千斤重物压在我的肩上。一下子,我的心颤抖了,我体会到了: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明天,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烈士的鲜血让我们难以忘怀,而时代又赋予了我们莫大的责任。历史深处,先辈们在对我们微笑,他们那种无私的爱沐浴着我们。虽然他们走了,但是他们那颗炽热的爱国心却无时不在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我凝望着鲜红的五星红旗,心中扬起一波一波的热潮。

五星红旗,遵照你的嘱托,用一颗炽热的爱国心,创造出一个灿烂的新中国!

主持人(男):我知道,一片枯叶飘零并不意味凋零;

主持人(女):我知道,一束花朵绽开并不意味收获;

主持人(男):可我仍努力用我的汗水,我的心血,滋养您的叶,您的花,您的果。

主持人(齐):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铺开广袤的土地,我们描绘春色,浓浓地舒展枝叶,灿烂地开放花朵。

主持人(女):请大家齐唱《龙的传人》

结束部分

1.女:全体立正。立正,请辅导员讲话。

辅导员(略)

2、呼号

辅导员: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队员:时刻准备着!

6.树理中学教职工请假制度 篇六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遵循一切为教学服务的原则,真正为广大教职工创设一个宽松、舒适、情感交融的工作环境和团结互助的工作氛围,现制定我校请假制度如下:

一、假期

1、享有假期

享有假期一般是指节假、公休日和国家规定的寒暑假,根据我校特点,参加兄弟校的办法,我校实行周六工作制度。对于婚、丧、产假的享有依然按照本人、直系、独生子女、晚婚晚育等相关规定给予国家相应规定期限的假期。

2、事假

事假是指除享有假期之外的请假,均视为事假,病假也属事假之列。一月之内为短假,一月以上为长假。短假按调出课时数(以教导处的记录为准)扣款,每节10元,自行调课不扣钱。长假以年龄段进行一定的扣缴,50岁以上(含50岁)教职工有事需请假者不扣款,40岁以上(含40岁)每月扣除500元,40岁以下的每月扣除800元。

二、请假

1、请假手续

请假人必须持有本人亲笔签字的请假条(请假条要注明请假的起始和终止时间),审批人批准,教导处备案,方为完整的请假手续。

2、请假程序

请假人有事请假需写出具体事因的请假条,到指定领导处签准后,交教导处登记备案方为请假,如自行调课,需向教导处说明。

3、公差假

可由校长批准后,教导处登记备案。

4、限请假

学校工作中的开学、放假、考试等一律不准请假,星期六上午和星期日晚上请假教导处不予调课,自行调课。

三、审批权限

1、所有担任教学任务的人员必须经教导处主任签准;

2、教辅、工勤人员、公差派出须经校长签准;

3、一次请假七天以上者经校长批准;

四、考核规定

1、教师自行调课不享受调课补助,教导处调出的课每节补助10元。

2、凡查课(含自习)无故旷课每人每次扣30元,并在年终考核结果中扣5分。迟到早退每人每次扣20元。

3、考核累计旷课次数达10次以上者(含10次)考核直接定为尾数交流,次数达15次以上者(含15次)依照县科教局考核规定执行。

五、其它说明

7.老舍之子谈老舍与赵树理的友谊 篇七

来自国统区与解放区的曲艺代表

谈到老舍和赵树理, 老舍的儿子舒乙立即来了精神, “老舍和赵树理是在解放后认识的。1949年4月, 赵树理是跟着部队由解放区来北京的, 老舍先生是1949年底由美国回来的。”

介绍他们两个人认识的人叫凤子, 凤子当时是一个特别有名的女演员。凤子当时在家里宴请宾客, 他们二位都参加了, 于是就结识了。“那时候我不在北京, 我估计这个时间是在1949年底到1950年初的时候。”舒乙说。

1950年5月30号, 北京市文联召开了成立大会, 这也是周恩来总理的意见。大会上, 老舍先生被选为北京市文联主席, 李伯钊、赵树理、梅兰芳等为副主席。

“这个时候老舍和赵树理就是同事了, 而且是最核心的同事。”舒乙说, “当时赵树理的住处就在他们办公室楼上。”

当时北京有一个很有名的杂志叫《说说唱唱》, 这是一个民间文学的杂志。杂志刚刚成立时, 主编是赵树理, “老舍先生来了以后, 老舍成了主编, 赵树理变成了副主编, 但实际上还是赵树理在负责, 老舍就等于在里面挂了一个名。因为他是文联主席, 平时还有很多其他事情。”舒乙回忆说。

老舍的一生大部分都生活在国统区的城市, 而赵树理则在条件艰苦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过着农村的生活, 但两人为什么会成为莫逆之交?

“老舍和赵树理有绝对共同的爱好, 就是民间文学, 即使在创作研究侧重方面也完全一样, 所以后来他们两人成为莫逆之交。”舒乙肯定的说, “虽然两个人并没有在一起共同创作过作品, 即使赵树理在创作上更侧重于描写农民的生活, 而老舍先生更侧重于市民生活描写, 但他们在民间文学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都是描写的人民大众, 他们的眼睛看的不是知识分子, 不是官员, 不是富人, 而是普通的老百姓, 而普通老百姓的构成就是大量农民和城市无产者, 所以基于这一点来说, 两个人是完全一致的。”

老舍和赵树理都特别爱好曲艺。舒乙认为, 曲艺也可以看作是他俩的共同语言。《说说唱唱》上刊发的大都是曲艺类作品。

舒乙说:“在当时的曲艺方面, 中国的作家是根本不行的。当时中国的作家大都是洋作家, 是留学归国的学生, 对曲艺是一门不通。”

根植于民间艺术的曲艺,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 大多数时间都是上不了大雅之堂的东西。“就当时的社会环境而言, 作家基本上是知识分子、学生和留洋回来的, 实际一点曲艺都没有接触过, 既不会, 同时又很讨厌这个东西。像打鼓、相声、单弦、快板、山东快书、河南坠子这些艺术, 不仅不会, 而且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这一层的人, 没有最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 所以也根本不会去听, 他们都高高在上。在民间戏曲创作上, 五六十年代的那一批老作家, 除了老舍和赵树理, 任何人都不会。这么多作家中就只有两个人, 又懂曲艺, 又写曲艺, 又喜欢曲艺, 一个来自解放区、一个来自国统区的两大人物就是当时曲艺的代表。”

曲艺先驱的莫逆之交

虽然老舍和赵树理没有在一起演出过, 但老舍先生却经常会在家里组织聚会, 聚会的时候他们二人会自告奋勇地演很多东西。“赵树理是一个又说又闹的人, 上党梆子经常随口就出来了, 高声在屋里吼。”舒乙回忆起当时的场景, 脸上时不时出现会心的笑容。

回到北京以后, 老舍有了自己的小院子, 他常常把小饭馆的菜叫到家里来。有一次, 菊花盛开, 他特意请了赵树理、欧阳予倩等好友来赏花。饭后, 桌子一撤, 余兴开始, 老舍打头, 先来一段京戏《秦琼卖马》。赵树理站在屋子中间, 仰天高歌, 唱的是上党梆子。

“老舍先生会很多东西, 他是一个特别幽默, 活泼、热情的人, 这种场合的话, 少不了他们两个当主角, 其他的人都不会, 也只有看的份。上党梆子那种东西是需要吼的, 而赵树理就是那种会吼的人, 特别高亢。”

“我在家看他表演是经常的事, 他就喜欢这种东西。作为土生土长的山西人, 对梆子那是热爱的不得了, 赵树理是张嘴就来, 而且他唱的梆子特别的滑稽, 能把人乐过气去, 比如‘早上出得门来, 屁股朝前, 肚子朝后。’都是特别滑稽的一些东西, 能把人肚皮笑疼了。”舒乙说。

老舍对赵树理的作品也是喜欢的, 老舍很少写评论, 但有一篇评论是写给赵树理的。他在看到赵树理新作短篇《套不住的手》后, “满心欢喜”, 专门写了一篇评论。他在评论中说:“我也曾写过一些篇小说, 都不怎么出色。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小说, 我总得到一些启发, 学到一些窍门儿。”他赞扬赵树理“他的文字是多么从容而又严整呵!他好像一点力气也没费, 事实上却是字斟句酌, 没有轻易放过一个字去。”他又说:“从字里行间, 我还能看到他的微笑, 那个最亲切的微笑。”可见他对赵树理的感情之真挚, 性格之熟悉。他们之间是真正的志同道合, 亲密无间。

赵树理对老舍的作品也很关注。老舍的剧本《方珍珠》上演前就让赵看过。赵树理在《方珍珠》剧本读后感中说:“这剧本刚刚脱稿之后, 我已得到先睹之快。”他在文中对这个剧本给予了高度评价, 作了精辟的分析。

老舍和赵树理都是写戏的。老舍先生写了一个戏叫《柳树井》, 赵树理写了一个戏叫《罗汉钱》, 都是解放初的戏, 而且都是宣传《婚姻法》的。《婚姻法》是我们国家第一部大法, 当时要解放妇女, 要反对包办婚姻。他们二人一个人写了一部小戏, 后来都演出。

“有一次看《罗汉钱》演出, 我们坐在一起, 我就非常注意看赵树理的表情。当时的椅子后面都有一个小平盘, 前面人坐着, 后面的人可以喝茶。赵树理的手就放在前面的小平盘上, 随着戏开演, 赵树理很快就入戏了, 把小平盘当作鼓敲了起来, 而且表情是得意万分。所以说他是一个特别有趣的人, 他表现出来的就是很自然的喜欢戏曲。”舒乙回忆说。

“他当时打鼓的状态和形象, 一直印在我的脑子里。民间曲艺的这一套东西赵树理特别棒。”舒乙说, “民间的曲艺, 民间的戏曲, 民间的乐器, 他都是拿得起来的, 吹拉弹唱样样精通。”

在动作与语言的运用方面, 在赵树理那里已经达到了极致。“这些东西不知道是不是他自己编的, 反正是他张口就来。但我估计这不是他自己编的, 而是真正的民间的才有的那种滑稽的东西。”

“老舍也特别喜欢这些, 所以他们两个谈得来, 他们两个是好朋友, 这绝对是有原因的。”

“他们两个都有自己的文学成就, 这个在现代文学史上是有定论的。但是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的东西, 他们是现代曲艺改革的先锋。现代曲艺要改革、要改良, 才能适应新的时代。他们是现代曲艺改良的先驱, 全国就这么两个人。既是杰出的贡献, 又是他们两人共同的特点。这是别的任何作家都没有的。”舒乙总结说。

不熟悉城市生活的农村作家

进城以后的赵树理, 并没有因为生活环境的差异和北京土生土长的作家格格不入, 但赵树理一直保持着农民的那一套生活方式。

“解放后解放区的作家是主人公, 而赵树理是解放区最有名的一个作家, 所以别人也不可能排斥他。”舒乙说。“但城市生活对赵树理来说, 完全是陌生的, 所以也闹了很多笑话。”

至今赵树理喝酒的一段往事仍清晰的记在舒乙的脑海中。赵树理从老舍家回文联的住所, 要穿过整个王府井, 比如说当时王府井有三家小酒铺, 赵树理每一家都得进去喝一杯。

“喝一杯是怎么个喝法呢, 进去把钱往柜台上一放, 然后由酒坛子拿‘提溜’倒一杯, 仰脖而尽, 不是慢慢的喝, 碰到第二家再来一下, 第三家也是如此, 把所有酒铺喝个遍, 赵树理这才会回去。”舒乙说, “旧社会的时候, 一般乡下赶马车的都这么喝酒。进去把钱拍到柜台上, 就去喝一杯, 而这时马车还在继续走, 车夫要追着马车走, 所以赵树理这是赶马车人的习惯。但是赵树理每一家都要进去, 只要有八家他会喝八杯, 五家五杯, 三家三杯, 而且不要下酒菜。”

“在北京, 赵树理一直是这个习惯, 所以大家看着特别可乐。在朋友家里, 赵树理一喝酒就闹, 开始唱, 开始跳, 开始耍。老舍也挺能喝酒的, 而且他和赵树理在喝酒的时候肯定是要划拳的。”

赵树理还有一个习惯, 睡不惯席梦思。“比如说出国, 作为领导的赵树理肯定会被上级派去出国, 他就会等到很晚很晚, 人都散了的时候, 服务员也休息去了, 赵树理就偷偷的在地板上睡, 因为他睡不惯席梦思, 第二天大清早他就起来, 把被窝放到床上去, 把房间搞好, 怕别人看见笑话他。”

赵树理就是这种习惯, 他绝对睡不惯软床, 一直保持着在抗日根据地时, 和当地农民一起生活的习惯和作风。

“他有很多很多笑话, 就是那种农民似的笑话。太行山区哪有席梦思, 就连木板床都没有, 都是很硬的土炕。”进北京后, 赵树理就住在北京市文联, 而且睡的一直是木板床。

上世纪90年代, 舒乙在筹办中国现代文学馆新馆时, 做过一件特别有趣的事。“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成立的时候, 要做一尊赵树理全身的雕像放在院子里。雕像一共十几个人, 作为解放区出来的作家就是赵树理。负责的雕刻家是中央美院的雕刻学的教授孙家钵。他就问我怎么雕, 我给他出了个主意:赵树理在前面走, 后面牵一头驴, 驴上坐一个乡间的小姑娘, 小姑娘的原型就是《小二黑结婚》中的小芹。孙家钵一听就来劲了, 说这个东西肯定特棒。”

雕刻过程中, 孙家钵问舒乙, “赵树理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舒乙说:“第一, 他是一个驴脸, 极其丑陋, 水蛇腰, 有点驼背;穿一套窝窝囊囊的中山装, 口袋里别一支钢笔, 兜里面鼓鼓囊囊的放半块窝头, 背着手走路, 穿布鞋。”

后来雕刻真的按照舒乙的描述一样, 铜质雕像, 驴上面坐着一个梳大辫子的乡下小姑娘, 放在文学馆的院子里, 舒乙和孙家钵都很得意, 因为这完全是一个艺术品, 但是舒乙就怕赵树理的家属不同意。

“哪知道赵树理的儿子赵二湖从报道上看到雕像的信息后, 给我打电话, 说我可不可以翻一个你这个雕像, 我问干什么, 他说放在他们家乡的街心公园的中心位置。当时我就知道这完全得到了赵树理家属的认可, 赵二湖完全认为这是一个神似的东西。”舒乙说。

“但赵二湖的想法后来并没有成功, 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搞成, 现在搞了一个标准像, 比文学馆的那个要坏一万倍, 特别不像赵树理, 特别丑陋。当然这个丑陋是从雕刻的角度。”舒乙遗憾的说。

用友谊写下的文人的高贵品质

到北京以后, 赵树理的作品不是太多, 并且经常受到批评。他很苦恼。他唯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回到山西, 生活在他熟悉的环境里。北京对他来说太陌生了, 所以进城以后, 他在创作资源上有点枯竭, 所以他频频表达了回山西的意愿。

对赵树理的创作, 社会是承认的, 他的作品雅俗共赏, “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但实际上在文坛上赵树理始终不被承认。那些知识阶层认为他的作品是下里巴人, 不屑一顾。甚至现在人们排定“大师”座次, 他也名落孙山。

其实在建国之初, 就有这种情况。赵树理从山沟沟住进了北京的胡同, 表面上成了精神贵族阶层的一员, 实际上却格格不入。当时的文艺界被人们称为“酱缸”, 置身其中是无法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的”。

上世纪50年代初的赵树理, 在北京以至全国, 早已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了, “但他在大酱缸里却算不上个老几”。赵树理在作协没有官职, 他又不会利用他的艺术成就为自己制造声势, 更不会昂着脑袋对人摆架子。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土特产”。

“解放后的文学理论是非常左的, 赵树理有比较高的文学修养, 别看他生活的样子像个老农民, 但他中西的理论都非常好, 各种名著他都看过, 他自己有一套文学标准。他经常是离经叛道, 离开极左的地方, 这一做法在当时是要受到批判的。”舒乙说。

“比如说赵树理描写一个正面人物, 这正面人物有很多缺点、毛病, 这在当时是绝对不可以的。正面人物就是要高、大、全, 没有任何缺点, 不会谈恋爱, 什么都没有, 是一种空中楼阁似的高大形象。但赵树理绝不会这样去描写, 他肯定会描写一个有声有色的活灵灵的人, 这个人有自己的爱好, 有自己的缺点, 有自己的毛病, 是一个活人, 这种做法绝对会受到批判。”

“赵树理是一个艺术家, 是一个作家, 对于政治环境他是不会回避的。”

当赵树理遇到批评时也会找包括老舍在内的朋友进行交流, 但他也要写检讨, 以寻求过关, 这对于赵树理来说是相当苦闷的。

“赵树理解放以后就不快活, 一些自己的想法、真心话也只能在私底下和朋友们交流。”舒乙说, “赵树理是一个有见解的人, 包括对时局的见解, 像他这种智商很高的人, 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所以这样, 在时局和他的作品之间肯定会有矛盾的。其他人不会因为他地位高, 特别有名, 就放过他。”

“1956年, 赵树理在山西待了半年以后, 如实的反映了当地农村的状况。这在当时大跃进风潮下, 正赶上反右倾扩大化的时候, 是绝对不可以的。1956年是赵树理建国后思想和创作的一个转折点, 开始以文学的或非文学的方式向执政者们‘进言’。”舒乙说, “赵树理日子不好过, 对于儿女的生活他不太管, 他对自己的生活要求很低, 不让他们有特权, 他始终过着一种特别低调的生活。”

1965年, 赵树理真的就回山西了, 但一回去就倒霉了, 文革的时候, 赵树理的遭遇很惨。

在文革中, 老舍宁可自沉于太平湖以死抗争, 也不愿向丑类低下高贵的头;而赵树理在被关押到山西省高级法院里后, 仍对看望他的女儿说:“近年来我几乎没写什么, 因为真话不能说, 假话我不说。”

赵树理的性格决定了他最后的悲剧命运, 但不要说赵树理, 当时任何人到那去都会是这个下场, 当时完全是一个疯狂的状态。

8.赵树理幽默故事 篇八

上世纪50年代初,赵树理曾在晋东南家乡深入生活。一天黑夜,他和一个同志到几里外的村子去开会。他正走着,突然绊了一跤,差点儿摔倒,细一看,有个石头挡在路中间。接着他继续赶路,走出一段,忽又掉转头往回走。同行的那位同志以为他丢了什么,于是也跟了过来,只见黑影里,赵树理弯着腰,从路中间搬起个东西,放在了路边,原来就是绊他的那块石头。

对此,赵树理打趣地说:“这死东西,要不搬掉,就会兴妖作怪,影响行人车马的安全。绊倒了我这条大汉,倒也无妨,要是绊倒一个大娘,而她又恰巧提着一篮鸡蛋,那就不得了了。

反问得好

赵树理一向不赞成以粗暴的态度任意删改传统剧目。1957年11月的一个晚上,他去看了新编《柳毅传书》,发现这出传统戏里强加进了许多“新内容”,例如主人公柳毅居然能揭示出地主和农民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还带领农民去清算地主。

戏演完后,有人问赵树理有什么看法,赵树理突然反问道:“柳毅入党了没有?”接着又一本正经地说:“如果还没有,就该讨论他入党的问题了,戏名应改为《柳毅入党》。柳毅同志历史清白成分好,立场鲜明,觉悟高嘛。”

赵树理的这一幽默反问,对参与改编剧目的同志来说是一次很深刻的教育。

致儿子信

上世纪60年代初,赵树理的儿子家庭人口多,工资入不敷出,写信向父亲要钱。赵树理收到信后,本想给儿子汇些钱,可是自己的稿费和工资大多都帮助文艺界的穷朋友了,一时手头无钱。于是,他给儿子写了这样一封极其简短却又十分幽默的回信——

上款是“儿”,下款是“父”,正文是一个“0”。

儿子接到老子的信一看,倒是很理解父亲的为人,知道父亲准是把钱资助别人了。

不好说呀

“文革”初期,赵树理同其他许多作家一样,被打成了“黑帮”,并被关进了“牛棚”。有一天,一个“造反派”头头想把公家的一盆花儿拿回家去,又不识花的好赖,就去问被专政的“黑作家”们,但大家谁也不想理他,都推说不知道。于是,这个“造反派”头头火了,指着赵树理大声说:“你也不知道?”

赵树理不紧不慢地说:“我不是不知道,但是我是黑帮,实在不好说呀!我说是香花,你说是毒草;我说是毒草,你说是香花。”

还没等赵树理说完,那个“造反派”头头就端着花盆破口大骂而去。

答医生问

到“文革”中期时,赵树理已被折磨得浑身是病,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一天,家人扶他去医院看病。当轮到他看病时,医生看了看他骨瘦如柴的身躯,一看病历表,突然惊讶地问:“你就是写《小二黑结婚》的作家赵树理吗?”

赵树理用低沉而嘶哑的声音,略带几分幽默地回答说:“这种时候,谁还敢冒名顶替呀?”

9.读红色经典,树理想信念演讲稿 篇九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XXX班的XX。我今天所演讲的题目是:“青春在红七月中飞扬”。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喜爱上了阅读红色故事和革命诗歌,从这里我了解了近代中国历经磨难的风雨沧桑,感受了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曲折历程,也明白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抗争的热血豪情。

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夏明翰,每个熟悉的名字都让我们难以忘怀,长征、抗战、解放、改革,每段历史都给我们留下了感人肺腑的故事。从红色经典中我读懂了万里长征的艰苦卓绝,读懂了林海雪原的孤胆雄心,感悟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激情豪迈,也感悟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大气磅礴。长征路上的严峻险阻,八年抗战的艰难困苦,白色恐怖下的千回百转,南征北战的荡气回肠,一篇篇感人的故事,一首首雄壮的诗篇,是镌刻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朽丰碑,是见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历史画卷。

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我们感慨万千,展望祖国的明天,我们信心满怀。红旗飘飘,党旗猎猎,祖国欣欣向荣,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人民正满怀喜悦和希望朝着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高山仰首,大

海扬波,大地溢满了新世纪的朝晖。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要感谢历史的选择……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传出巨人的呐喊,犹如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拔开了数百年来笼罩于千万仁人志士心头的迷雾,亮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州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从此,炎黄子孙们的理想有了归依,有了值得托付的导航人——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解放后的中国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共产党又带领我们走进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几代中华儿女聚集在鲜红的旗帜下,挥舞着银镰披荆斩棘,奋发进取,为铺就强国之路,用实践的巨笔描绘出一幅幅崭新的画卷,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崛起在世界的东方。九十年的光辉历程,走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亚洲睡狮已经雄起,东方巨龙正在腾飞,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任重道远。还是少先队员的我们是党的接班人,稚嫩的双手要勇敢地承担起历史重托,我们是跨越世纪的新一代,是21世纪的真正主人。革命的精神不能抛弃,它依然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制胜法宝,我们要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与祖国、时代的命运联系起来,树立远大理想,培养良好品德,发扬创新精神,掌握实践能力,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共同谱写新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崭新篇章!

10.赵树理沈从文 篇十

树理想信念”读书征文活动

少年强则国强

——《小兵张嘎》读后感

他,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他,聪明睿智,勇敢无畏;他,调皮捣蛋,灵气十足;他,性格顽劣,但是一心却只知道打鬼子,为死去的奶奶报仇。他是谁呢?他就是战场上的真英雄——小兵张嘎。

张嘎可以说是一个很不幸的孩子,在他小时候爸爸被鬼子害死了,妈妈也在一场重病中去世了,只有奶奶与她相依为命。然而在一次鬼子的突袭中,奶奶为了掩护八路军而被鬼子打死,嘎子看到自己唯一的亲人、唯一的依靠也被鬼子害死了,他悲痛、他愤怒!他发誓一定要为奶奶报仇!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结识了八路军罗金保,并且成为了队伍中的一个小兵,在经历过种种误会和磨难以后,他最终利用他的聪明才智帮助八路军赶走了鬼子,为奶奶报了仇!

张嘎有时候特别调皮,比如他把罗金保误当成了汉奸,用枣刺刺破了他自行车的车带,还把从敌人手中缴来的真枪藏到老鸹的窝中,没有上缴,但也因此受到严厉的处罚。其实他做的这些“嘎”事都是因为他痛恨鬼子,他想靠自己的本事来消灭鬼子,打败这些禽兽!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爱憎分明的、嫉恶如仇的孩子!

在我们看来他的童年是最不幸最悲惨的,但对于他来说,这几年是他人生中最难忘最精彩的时光。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一个从顽皮的男孩到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的蜕变!

十三岁,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时期,但是在这个豆蔻年华中,张嘎却成为了一个小兵,每天都在战场上拼搏,徘徊在生死的边缘。而我们呢,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而且好像一个不小心就会凋谢。我们生活在这个既和平又安定的社会里,不愁吃穿,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整天不学无术,让老师和家长操心,辜负了他们的期望。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为什么不能珍惜这良好的学习环境,不能像张嘎一样有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呢?

11.《赵树理年记》阅读闲笔 篇十一

由一丁先生编著,国际交流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的《赵树理年记》(以下称《年记》),虽然洋洋洒洒20万字,但读起来并不很费劲。

一丁先生是快80岁的老人。他长期致力于长治地区的赵树理研究事业,主持着《赵树理研究》内部刊物的编发工作,操持着组稿编辑并出版“赵树理研究文丛”14种书。先生不弃,多年来一直关心帮助我的学习和研究,不时有赵树理研究资料赠予。就赵树理研究的文本资料而言,我积累了不少,如董大中先生的《赵树理年谱》(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年2月版),两种版本的《赵树理文集》(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5月版)和《赵树理全集》(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年9月版),赵树理传记等。由于赵树理被大家一直推为“人民艺术家”,也由于赵树理创作上的大众化追求,更由于赵树理存在的那个年代,因此长期以来人们给赵树理贴上了一种标签,以为他的创作是图解时代政治的产物,以为他是个政治、政策的传声筒,也因此对赵树理的文化存在价值含有一种不屑。但是真正仔细阅读了赵树理文字,特别是真正详尽而认真地面对赵树理的全部言行之后,我分明能感到赵树理的赤子之心,无论是对中国、对中国人民、对中国农村、对中国农民。读《年记》,分明能感受到一丁先生的某种睿智、能感受到赵树理人生的起伏和轨迹,能品味让人饶有兴味的历史细节。

对赵树理的一往深情

赵树理的存在毕竟有其历史的合理性,赵树理的诞生是时代的必然,赵树理文学上的价值和意义不会因时代暂时的阴霾而失去光辉,因为赵树理的根扎在中国老百姓的心里。他是带着自己对大时代的把握自觉走上革命道路的作家,他也是以人民作家身份显示出真诚和坚定的革命人。赵树理身上是融人民性、革命性和创作家为一体的一个立体丰满的存在。他是全身心自觉投入革命时代并无限忠诚于自己信仰的行动派,他是热情讴歌新时代的人民作家,他甚至怀着对新时代的理解用自己的笔触讽刺和揭露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弊端。他创作小说、撰写杂文、写快板、写戏剧、编对联乃至顺口溜等;他深入生活,忘记了自己的官职,深度介入农村生产的管理,热情投身农业生產的发展中;他以身作则,以一个共产党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格教育子女。也许随着时光的流逝,赵树理的某一侧面会不为后人所重视,但几个方面综合起来的赵树理,会长久地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一丁先生是赵树理的忠实学生。他在上学期间就非常喜欢读赵树理的作品。也许是出于对山西大地本能的热恋,也许是出于对农村生活的稔熟,也许是出于对农村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怀,一丁先生在中学生时代就拿起笔试图创作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文学作品。小荷才露尖尖角,但时代的风暴就把一丁先生裹挟进去了。而其直接的原因,正是跟着倒霉了的赵树理一起倒霉。与中国20世纪里广大知识分子的命运一样,一丁先生也荒废了好几年大好时光。但他仍对赵树理一往情深。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政治解禁之后,一丁先生就立足长治,积极投身赵树理研究的事业当中,他和他的同仁们顽强地支持着《赵树理研究》刊物的编辑出版,不时推出“赵树理研究书系”,他自己还出版了六十多万字的《赵树理别传》。

“简而有当”的框架结构

年谱,是指用编年体裁记载个人生平事迹的著作;年表,是指将重大历史事件按年月编排的表格。而年记,与上述两种体裁在“按年月编排”上的做法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繁简程度介于二者之间。关于赵树理的年谱,就我所知,当推董大中先生的《赵树理年谱》一书。也许是因为资料研究在整个研究中的基础地位所致,在中国现代作家研究中,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几乎所有著名、知名的作家,研究者都为之编写出版了专门的个人年谱。但比较而言,董著是中国现代作家年谱系列中最好的一种,好就好在其资料性上。按理资料性强是任何年谱类著作撰写的共同追求,但是实际上却是有的年谱资料空疏,有的年谱过于局限,有的年谱甚至保守和小气(如对自己引用的资料不注明出处)。而更多的年谱没有从阅读和使用年谱的读者、研究者的角度考虑。说董大中先生的《赵树理年谱》的资料性强是因为它不仅达到了年谱在资料使用上的常规要求,而且一是具有丰富性,二是具有开放性。这里说的开放性是因为董先生把自己所能见到的相关资料都精心编辑,对有参考价值的相关资料(或者出处)也一并编入,这对读者尤其是研究者按图索骥顺藤摸瓜地搜寻,有着极大的便利。与董大中先生的《赵树理年谱》相比,一丁先生的《赵树理年记》正是一部赵树理传记研究中“简而有当”的编年体著作。

董著无疑有其独特的价值,尤其对研究者而言。与董著比,一丁先生的年记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简”。但是一丁先生年记里的“简”,有自己的讲究,这里的简,可以理解为简要和简明,也就是“简而有当”。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框架全。年记的框架是以赵树理一生的主要经历为材料类结构而逐年记写的,比较全面地反映出赵树理一生的主要经历和比较大的节点,使读者在阅读中能比较准确和全面地了解赵树理一生的人生起伏、变化、成绩、作为等。二是立体记要。一丁先生在这里的处理上有一个独特的手法,就是对赵树理不局限于只从一个作家的角度切入,而是把赵树理作为一个立体的人来编撰罗织资料,甚至有意无意间对赵树理作家的身份进行了一定的淡化处理。这使一丁先生的《年记》里突出了赵树理的立体特质。赵树理不是一个象牙塔里的作家,在赵树理的自我意识里甚至更多地把自己当作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当作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革命者,当作参加新中国建设的一位忠实的国民,当作忠诚于党的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一丁先生的《年记》无疑跳出了以往只从作家的角度把握赵树理的狭隘视角。这一点非常有远见。当然,一丁先生并没有忘记赵树理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的文学创作,《年记》在适当的章节后都附有赵树理的作品目录,使读者对赵树理的创作情况有一个清楚的轮廓,也能分辨出他写作情况(作品数量、题材等)的变化轨迹。

一丁先生的政治定见

年记这种文种,仍是以时间为经,以事件和事实为纬来组织材料。因为其比年谱在要求上宽泛些,也就给编著者多了一分自由。阅读中,给人第一冲击的就是在每年的概要文字里,一丁先生常常在史料夹缝里表达出自己的政治定见,此处就不一一赘述。

12.论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村干部形象 篇十二

一、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村干部形象类别

1、解放区封建恶势力代表

1943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以延安时期解放区为背景, 根据赵树理同年在左权县调研所经历的真事改写而成。小说中阻挠小二黑和小芹自由恋爱的, 正是村干部金旺兄弟。

金旺、兴旺兄弟本是刘家峧恶势力的代表。在新政权建立, 村公所成立之初选举干部时, 刘家峧的乡亲们虽都痛恨金旺兄弟俩, 此时却不愿意自己挑大梁, 反而巴不得有人愿意干。于是二人乘机上位, 重获权力。这说明了在当时广大农村地区, 普通农民对于新生政权仍存有疑虑, 不敢出头尝试。这些保守思想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恶势力在解放区的抬头。

在同期《李有才板话》中, 地主阎恒元作为阎家山剥削势力的头目, 在抗战以前年年连任村长。村里改选时, 阎恒元营私舞弊, 把李有才赶出阎家山, 又让不服气的小元离开村庄受训。陈小元成为武委会主任后, 阎恒元决定拉拢他, “捧他的场, 叫他多占点小便宜, ‘习惯成自然’。”不出所料, 陈小元果然经不住诱惑, 与他们同流合污了。

这类名为“干部”, 实为窃取革命果实的封建恶势力如果钻进党组织内部, 获得了权力, 就会对革命造成巨大损失。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解放政策颁布出台后很难获得最底层群众的了解和认同, 这便给这些不良分子以可乘之机。赵树理通过小说将他们揭露出来, 也向当时进行乡村工作的组织敲响了警钟。

2、合作化运动中的优秀干部形象

1951年, 赵树理写下中国第一部了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三里湾》。作为三里湾农村合作社副社长的党支部书记王金生, 是小说中优秀农村干部的典型形象。他拥护新主张, 带领全家一心走合作化道路, 敢于为集体牺牲小我。三里湾的各项工作在他的带领下都取得了丰硕成果。赵树理在描绘一幅幅农村中发生的变化的同时, 热情地塑造了一系列农村新人的形象, 他们能从小生产者的狭隘思想中解放出来, 充满着朝气和活力, 也让人看到农村的未来和希望。

3、具有落后思想的干部形象

诞生于1942年的小说《李有才板话》为读者展示了一位逐步走向堕落的农村干部形象——陈小元。陈小元是当初和阎恒元斗争的积极分子。但当他当上武委会主任, 掌握权利后, 却成了阎恒元的同伙。他“不生产, 不劳动, 把劳动当成了丢人的事, 忘了自己的本分”。陈小元这种“富而忘本”的情况不是个例, 他们在受到压迫的时候也曾想过反抗, 但是由于农民本身的局限性, 其并没有坚定的反抗意志和决心。这样一批人, 就算有朝一日翻身做主, 也不会成为新秩序的捍卫者, 更不会为那些和他一样受压迫的人争取相等的地位。

写于“大跃进”运动时期的短篇小说《“锻炼锻炼”》向读者展现了一位“和事佬”形象的农村干部:王聚海。小说中妇女“小腿疼”等人逃避劳动, 主任王聚海对她们的行为却一再纵容, 反而反对杨小四贴批评她们的大字报。王聚海以为凡是和他一样“圆滑”, 处处做和事佬的人才是做干部的正确人选, 不照办的人就得去“锻炼锻炼”。

这一系列干部形象的共同之处在于:由于封建思想的长期腐蚀, 拥有既得利益的部分农民目光短浅且格外自私, 为自己的私利不惜牺牲他人。革命事业因为农民狭隘的心理而很难得以正常发展。赵树理从小说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巩固广大农村地区新生的民主政权光靠优秀干部是无法根本解决的。新政权需要打破的不只是干部的压制, 更是普通群众根深蒂固的旧观念。

4、具有矛盾性的干部形象

《“锻炼锻炼”》中农业社副主任杨小四是与王聚海对应塑造的干部形象, 也是王聚海眼中是需要“锻炼锻炼”的人物。作为青年干部, 杨小四的工作作风能力是值得肯定的。然而, 在处理“小腿疼”的问题上, 他先是贴出大字报公开批评她们, 后又把她们当作罪犯拉去批斗。虽然落后分子得到了教育, 但是这种现实中也存在的, 霸道的威胁的方法和“诱民入罪”的现象却值得思考:农村干部和普通百姓仍然处于一种“官”和“民”的关系之中, “官”对“民”而言仍然有管束, 统治, 压服的权力。基层干部在处理群众问题之时, 是像王聚海一样“亲切、亲民”, 还是像杨小四一样对待问题毫不手软, 强硬果断, 这也是《“锻炼锻炼”》给读者留下的待解决的问题。

二、赵树理小说中农村干部形象的启示

第一, 赵树理的小说揭示了农村工作中存在的多种问题, 体现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和深沉思考。赵树理既是党的干部, 又是对农民的处境感同身受的作家。他“自始自终都把自己定位于一个代表农民利益的知识分子的角色位置上”正是因为如此, 赵树理对中国农民的生存质量和未来命运表现出了深切的关注。他倾尽全力反映中国农民的喜悲哀乐, 礼赞农民的美德, 针砭农民的愚昧, 从而使其作品激荡着对中国农民兄弟的深切的人文关怀, 赵树理不避讳农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敢于揭发批评某些干部和群众在实际生活中的自私自利、损害他人的行为, 而在批判之余又留有余地。对于小说中的正面形象, 赵树理也不是一味褒奖歌颂, 因而读者也能在小说中看到在这些角色身上体现出的某些缺陷。在赵树理看来, 广大农民身上仍然存在着长期积存、难以磨灭的封建意识, 这些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是造成农民命运悲剧的原因。赵树理虽然对此持批判态度, 但是他对这些意识的批判却不是冷酷无情的——而是在批评中也带有一定倾向性。他笔下的人物, 无论正面形象或是反面形象, 都是既有优点, 又有缺憾, 既有令人厌恶之处, 又有令人同情之处。

第二, 赵树理的作品除了文学方面的成就, 更具有广阔的现实意义。赵树理在创作小说反应农村实际问题的时候, 从不避讳其中的阴暗面, 力求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赵树理的每一个干部形象都能在广大农村找到原型, 这种实事求是反映农村真实状况的小说不但能使得大众产生对出现问题的探讨, 更能引起广大群众的共鸣。赵树理的小说不是天马行空, 虚构捏造的, 而是依照实际工作的情况写成, 将问题揭示出来, 却不给解决方案, 而让读者在读完作品后能联系自身所在的环境, 思考周围存在的类似问题, 根据实际情况自己摸索解决途径。

第三, 赵树理的创作精神、文学理想对今天的文学, 仍然有极大的指导意义。赵树理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的小说所表现出的现实立场。文学作品不能为创作而创作, 应当紧跟现实, 贴近人民。他站在现实的立场上, 利用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艺术传统, 深刻地挖掘生活内部的冲突斗争。传达了对百姓命运的深刻认识和充分关注。

三、结论

赵树理是“山药蛋派”小说的领军人物。他通过朴实无华的叙述, 清新自然的笔法, 创作了一部又一部经典的农村题材小说。他笔下的基层干部众生相对于文学创作和实际工作指导都具有极大的认识价值和深刻的教育作用。

通过对不同时期干部的分析, 我们不但能了解这几十年来中国农村的深刻变革, 不同阶段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 更能感受到作者赵树理的人民大众立场。他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干部形象, 或褒或贬, 反映了当时存在的问题并呼吁解决方案。此后虽有众多作家以赵树理为榜样创作了大量现实题材小说, 却少有人像赵树理一样脚踏实地地为解决存在的问题而创作。这也是将赵树理与那些为创作而创作的作家区别开来, 并使他在中国当代文坛获得声誉的原因。

摘要:文章主要以赵树理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为界, 分析其小说中出现的一系列农村干部形象的代表。通过对他们的解读, 继而了解那个时代的农村状况和农民思想, 并试图挖掘赵树理对农村问题的思考和解读。

关键词:赵树理小说,农村干部形象,农村问题,思考

参考文献

[1]赵树理.李有才板话[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1980:39.

[2]赵树理.赵树理文集[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0:367.

[3]陈未.赵树理小说语言的大众化风格[J].文学界, 2011 (3) :13.

[4]席扬.多维整合与雅俗同构:赵树理和山药蛋派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6.

[5]朱庆华.论赵树理小说的人文精神[J].延边大学学报, 2001 (5) :64.

[6]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37.

[7]李勤良.论领导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从赵树理笔下的老杨这一艺术形象谈起[J].文教资料, 2008 (4) :16.

上一篇:潍坊市教育局文件下一篇:《起点之美》教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