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新柳》诗意赏析(共7篇)
1.杨万里《新柳》诗意赏析 篇一
新柳赏析 杨万里
杨万里的《新柳》一诗,生面别开,又非常有特色,代表其“诚斋体”的诗风。
新柳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赏析
诗人漫步赏柳,由远而近,视线也由上而下,从岸上柳条,写到水中柳景。作者出人意料,只用了一个非常亲切的“引”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格,不仅照应了前面的“百尺”一词,又描绘出一幅柳条和水中柳影相连,相映的优美而有动感的画面,富有情趣地表现了作者对新春的喜爱之情。 “引”呼应篇首,说明柳条之所以能达“百尺”之长,因水中柳影把“引伸”之故。“引”字描绘出微风吹动,柳枝轻扬,水上水下连成一片的优美画面,把柳影即把新柳,把整个画面都写活了。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活泼、新颖、意趣和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深情,正是其冲破江西诗辰冷僻生涩的藩篱而表现的特色—“诚斋体”的特色。
这首小诗画面清新,节奏明快,读来仿佛身临其境,仿佛沐浴着融融的阳光,吹拂着和煦的春风。字字句句无不流露着诗人爱惜新柳,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深情。
“柳条百尺拂银塘”。作品开篇首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初春时节柳树池塘两情依依的整体画面。“百尺”写了柳的婀娜与茂盛,“拂”写出了柳的轻揉,像手少女的纤纤玉手轻拂着银光闪耀的池塘。如此一来,一幅清新、煦暖、鲜亮、灵动的.春树春水图画就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且莫深青只浅黄”。在这一句理,诗人以浓重的笔墨写柳叶的颜色。“且莫”即“切莫”,有“千万不要”的意思,但在这里应该理解为“一点儿……都没有”,就是“一点儿深清的绿色都没有”;“只”限制了柳叶颜色的单一和纯粹,没有其他颜色,只有鹅黄嫩绿,“且莫”和“只”这两个限制性的词语不但传神有效地写出了初春时节柳树的特点,同时还流露了诗人爱惜新柳的深情。
以下两句集中笔墨揭示“柳条”何以“百尺”长的原因。
“未必柳条能蘸水”。“未必”,即不一定,意思就是说从远处望见的那些长长的柳条,未必就是真的已经长到了延伸到水里。“蘸水”,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伸展到水里。
“水中柳影引他长”。这最后一句中的“引”字用得妙,既说明了柳条之所以“百尺”长的原因,又赋予了柳条倒影以生命的活力,这一拟人手法的运用,出人意料地把新柳,以至于把整个画面都写得灵动鲜活了。
译文
百尺长的柳条轻拂过闪耀着银光的水塘,柳色尚且还不是深青的,只是浅浅的黄。
未必柳条能蘸到水,那是因为水中的柳影将它拉长了。
2.杨万里 喜雨 赏析 篇二
喜雨
杨万里
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更无瓶。
作品赏析
遥:生动描绘雨后水涨河宽两岸相距更远,但人们仍然兴奋不已,隔河大声互语的情形。
忽:生动描绘雨后树枝积水很多,而鹭却习惯性立于其上,终至树枝折断,鹭惊惧而飞的情形。
以愁衬愁:往年愁没有粮食与酒,这场雨带来丰年,将愁没有储粮储酒之器;
以愁衬喜:愁无储粮储酒之器,反衬出喜雨。
出人意料:先写“雨惬群情”的诸多情形,结尾转写愁情,反写喜悦,出乎意料,使得诗歌脉络跌宕起伏。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官至秘书监。一生力主抗金,,收复失地。他以正直敢言,累遭贬抑,晚年闲居乡里长达15年之久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有《诚斋乐府》。
知识扩展:练习
(1)“风乱万畴青锦褥”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2分)
答:
(2)第三联“遥”“忽”二字富有情趣,请结合诗句任选一字简要赏析。(2分)
答:
(3)诗题为“喜雨”,尾联却写“愁”情,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答:
答案
(1)描绘了雨中(后)万顷田地的庄稼郁郁葱葱,风吹过,绿浪翻滚的生机勃勃的画面。(2分。“青锦褥”描绘正确1分,揭示“生机勃勃”特点1分)
(2)遥:生动描绘雨后水涨河宽两岸相距更远(1分),但人们仍然兴奋不已,隔河大声互语的情形(1分)。忽:生动描绘雨后树枝积水很多(1分),而鹭却习惯性立于其上,终至树枝折断,鹭惊惧而飞的情形(1分)。
3.过扬子江赏析 杨万里 篇三
只有清霜冻太空②,更无半点荻花风③。
天开云雾东南碧,日射波涛上下红。
千载英雄鸿去外④,六朝形胜雪晴中⑤。
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
其二
天将天堑护吴天⑥,不数殽函百二关⑦。
万里银河泻琼海⑧,一双玉塔表金山⑥。
旌旗隔岸淮南近⑩,鼓角吹霜塞北闲⑪。
多谢江神风色好,沧波千顷片时间⑫。
注释
①扬子江:长江在江苏扬州至镇江之间,名扬子江,因其地有扬子津、扬子县,故称。
②太空:高空。此就天空之广袤深远而言。
③荻花风:指秋风。荻花:禾本科植物,长于路旁和水滨,秋季即开花,色浅黄。
④“千载”句:慨叹岳飞、张浚等名将贤相,号“千载英雄”,然如飞鸿一去,邈然难 追,空留“雪泥鸿爪”而已。鸿去: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 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⑤六朝:指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都以建康(今南京)为首都,历史上合称六朝,全句意思是六朝山川形胜地,映照在雪停后的阳光中,异常明媚雄伟。
⑥天堑:《南史·孔范传》:“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渡?”后人用作长江 的代称。吴天:泛指江南,三国时吴国的疆域。
⑦“不数”句意思是“?函百二关”比不上“长江天堑”。? 函: ?亦作崤。崤山亦作崤谷,为函谷之东端,故函谷亦称?函。谷中 绝 壁千仞,有路如槽,深险如函。百二关:拥兵二万足抵百万。
⑧“万里”句:万里长江就像银河,浩浩荡荡向东流入碧玉般的`大海。
⑨一双玉塔:指慈寿塔。在江苏镇江市金山之巅,原为双塔,南北相对,都称荐慈塔。 相传创建于南朝梁时。实建于唐代,明初坍塌。今塔乃明隆庆三年(1569)重建,基址为北塔 地。表:突出。
⑩淮南: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南宋时这里是北边的国界。
⑪塞北:北方的边塞,与淮南同指而异称。
⑫“多谢”二句表面上是感谢江神,实是隐讽南宋统治者,不要只恃“长江天堑”,不 设江防,若遇顺风,金兵渡江来袭也是“沧波千顷片时间”的事。
作品《过扬子江》其二简析
《过扬子江》原诗二首,这是第二首。在这首诗里,杨万里用含蓄、深沉的诗句表达了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高论。
长江天堑是南宋的天然屏障,崤山、函谷关也难与之相提并论。如万里银河的长江一泻千里,奔流到还不复回,金焦二山高耸云霄,隔江对峙,犹如一双玉塔。前两联极写长江天险,气势宏伟,意境开阔。颈联用写景点明当时的形势。看金兵“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听金人“羌管悠悠霜满地”,扬子江此时似乎变成了玉门关,直教“金山端的替人愁”。
4.杨万里《新柳》诗意赏析 篇四
闲居初夏午睡起
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
原文: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译文
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注释
⑴梅子:一种味道极酸的果实。软齿牙:一作溅齿牙,指梅子的酸味渗透牙齿。
⑵芭蕉分绿: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与窗纱:《四部备要》本《诚斋集》作“上窗纱”,此据《杨万里选集》。与,给予的意思。
⑶无情思:没有情绪,指无所适从,不知做什么好。思,意,情绪。
⑷捉柳花:戏捉空中飞舞的柳絮。柳花,即柳絮。
简析
这首诗写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不时有笑声漾起,诗人该是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首二句点明初夏季节,后二句表明夏日昼长,百无聊赖之意。这首诗选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诗中用“软”字,表现出他的闲散的意态;“分”字也很传神,意蕴深厚而不粘滞;尤其是“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作品介绍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
第一首诗写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午睡初起,没精打采,当看到追捉柳絮的儿童时,童心复萌,便不期然地沉浸其中了。第
二首诗写作者从书斋来到庭院里,百无聊赖,便捧起水来洒在芭蕉叶上,使儿童误以为下雨,表现其慵懒的情绪。全诗精于炼字,充满生活情趣。
名家点评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四:杨诚斋丞零陵时,有《春日绝句》云:“梅子流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张紫岩(浚)见之曰:“廷秀胸襟透脱矣。”
5.杨万里《新柳》诗意赏析 篇五
《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杨万里。其全文如下: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浪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前言】
《初入淮河四绝句》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第三首诗因眼前景物起兴,以抒发感慨,采取了虚实相生的写法,表达了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愿望。
【注释】
①为(wéi):做
【翻译】
淮河中的舟船相背而驰,连激起的波痕接触一下也难以做到。只能看到天上的鸥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在南北岸之间飞翔。
【鉴赏】
6.杨万里《新柳》诗意赏析 篇六
其一
梅子留酸软齿牙⑴,芭蕉分绿与窗纱⑵。
日长睡起无情思⑶,闲看儿童捉柳花⑷。
其二
松阴一架半弓苔⑸,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⑹,儿童误认雨声来。
注释
⑴梅子:一种味道极酸的果实。软齿牙:一作溅齿牙,指梅子的酸味渗透牙齿。
⑵芭蕉分绿: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与窗纱:《四部备要》本《诚斋集》作“上窗纱”,此据《杨万里选集》。与,给予的意思。
⑶无情思:没有情绪,指无所适从,不知做什么好。思,意,情绪。
⑷捉柳花:戏捉空中飞舞的柳絮。柳花,即柳絮。
⑸半弓:半弓之地,形容面积极小。弓,古时丈量地亩的器具,后为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一弓等于1.6米。
⑹掬:两手相合捧物。
参考译文
其一
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其二
松阴之下长着半弓的草苔,想看书可又懒得去翻开。百无聊赖中掬起泉水去浇芭蕉,那淅沥水声惊动了正在玩耍的儿童,他们还以为骤然下起雨来。
作者
杨万里(1127年—12),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学家,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卒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赏析: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写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午睡初起,没精打采,当看到追捉柳絮的`儿童时,童心复萌,便不期然地沉浸其中了。第二首诗写作者从书斋来到庭院里,百无聊赖,便捧起水来洒在芭蕉叶上,使儿童误以为下雨,表现其慵懒的情绪。全诗精于炼字,充满生活情趣。
第一首诗写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不时有笑声漾起,诗人该是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首二句点明初夏季节,后二句表明夏日昼长,百无聊赖之意。这首诗选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诗中用“软”字,表现出他的闲散的意态;“分”字也很传神,意蕴深厚而不粘滞;尤其是“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第二首诗写作者闲适、慵倦的情绪。他想看书,可是刚刚翻开又兴致索然,百无聊赖中掬起泉水去浇芭蕉。那淅沥水声惊动了正在玩耍的儿童,他们还以为骤然下起雨来。这儿以诗人的闲散无聊与儿童的天真烂漫相比较,一个“戏”字,一个“误”字起到相互映衬的作用,而情景宛然,含有无穷乐趣,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瞬间的形象和自己偶然触发的兴会,在这两句中也得到生动的显示。
7.杨万里《过扬子江(其一)》赏析 篇七
过扬子江二首(其一)
杨万里
只有清霜冻太空,更无半点荻花风。
天开云雾东南碧,日射波涛上下红。
千载英雄②鸿去外,六朝形胜雪晴中。
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③。
注:①这首诗是杨万里于淳熙十六年(1189)九月宋光宗元年从临安赴淮河迎接金国贺正旦使途中,自镇江过长江时作。②英雄:这里指岳飞、张浚等名将贤相。③南宋在金山绝顶的吞海亭烹茶招待金使。
1.诗的前两联描绘了什么样的图景?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5分)
2.这首诗感慨颇深,感情丰富,请结合最后两联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1)前两联描绘了一幅冬日清晨扬子江上雪过天晴壮丽开阔的画面。首联写空中流霜,寒气犹在,风平获静,江水无波;颔联写云开雾散,天色澄碧,旭日东升,光芒似箭。
(2)这两句景物描写,既照应了题目“过扬子江”,也为下文由景入情,抒发感情做了铺垫。
2.①颈联写昔日的英雄如飞鸿一去,渺然难追,空于山川形胜,照应着雪霁晴空。在山川形胜中寄寓了对英雄人物的感怀和对局势的忧虑。
②尾联写到正是过江之时,且携瓶及水,煮清茶一杯,此时诗人正在迎接金国使者途中,将在金山绝顶的吞海亭煮茶招待金使,这两句看似旷达,实则流露了对现实的无奈。
赏析
《过扬子江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从江上景色写起,由景入情,表现了英雄不留,江山空在,人事徒劳的思想,隐含着对当时国家形势的担忧。
诗开头写江上景色。首联上句写空中流霜,寒气犹在,见其时为晨;下句写风平荻静,江水无波,状其日为晴;颔联出句写云开雾散,天色澄碧,复状其晴;下句写旭日东升,光芒似箭,又见其时为晨。若诗到此结束,那也不过描写了清晨江面晴朗、平静的景色而已,但紧接着的一联,为全诗开拓了一个新的`境地。
【杨万里《新柳》诗意赏析】推荐阅读:
杨万里的古诗新柳12-06
晓出净慈寺,晓出净慈寺杨万里,晓出净慈寺的意思,晓出净慈寺赏析10-17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阅读答案08-31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古诗06-19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其二》原文译文鉴赏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