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习惯决定孩子的学习成绩

2024-09-13

家庭习惯决定孩子的学习成绩(共11篇)

1.家庭习惯决定孩子的学习成绩 篇一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一个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孩子受益一生。你是否经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也许我们一些父母正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和才能。以下文章适合正在寻觅家庭教育方法的父母阅读。

我们总是在错了之后才知道错,可我们不总是有机会改正错误,所幸的是我们还能从别人那里得到经验,我们只需要知道后理解些经验就行了。

1、英国人:让孩子有失败的经历和机会

孩子做某件事失败了,英国人的观念不是索性不让孩子去做或干脆包办了,而是再提供一次机会。比如孩子洗碗将衣服浸湿了,就指导孩子再来一次,教会他避免失败的方法。英国人倡导父母和孩子一起读书。许多学龄前儿童都是在父母讲述的美妙故事陪伴下进入梦乡的。

2、美国人:让孩子制定一个家务劳动计划

美国父母教孩子做家务,每周一次贴出要干的家务劳动内容。将某一特定任务指定某一孩子去干,确定完成任务的期限;轮流干某些活儿,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去做没有兴趣或最容易干的工作;检查孩子的完成情况,使孩子因自己的劳动而产生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3、加拿大:让孩子学会玩儿

在家里孩子们很少有家庭作业,没有父母关于学习的喋喋不休,他们注重的是孩子能整天轻轻松松,做游戏、玩玩具,在玩儿中学的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4、德国人:让孩子与大人争辩

德国人认为“两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向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因此,他们鼓励孩子就某件事与父母争辩,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争辩,孩子觉得父母讲正义、讲道理,他会打心眼里更加爱你、依赖你、尊重你。你要孩子做的事,他通过争辩弄明白了,会心悦诚服地去做。你有难题,孩子参与争辩,也能启发你。

5、日本人:让孩子独立自主

为了增强儿童的生活自理观念,家长有意识地让儿童学会判断是非,作出选择,如去商店购买玩具,家长事先会定出一些金额,让孩子自行决定买什么;家里准备外出旅游,也会征求一下孩子的看法。日本孩子上了初中后,能够独立上街购买衣服,而且还会货比三家,精打细算。

6、犹太人:让孩子早知书本是甜的在每个犹太人的家里,当小孩子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让小孩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个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古时候犹太人的墓园常常就有本书,说是在夜深人静时,死者会来看书。这种做法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即生命结束有时刻,求知却无止境。

2.家庭习惯决定孩子的学习成绩 篇二

我国伟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 只是一句话, 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全的人格, 而健全的人格应从培养良好的习惯开始。

行为养成习惯, 习惯性成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

关于习惯, 还有这样一种说法: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 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习惯。

……

现代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 知识更新的速度往往让不会学习的人一脸茫然。因此, 学习习惯的形成在人的一生中是多么的重要。

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是幼儿期。

0~3岁的孩子处于婴儿期, 他们的社会行为和道德发展的特点只是开始萌芽。到了幼儿期 (3~7岁左右) , 人类个体脑重量基本完成, 而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促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这一时期, 也是孩子早期教育的开始。

两、三岁的孩子, 因为对事物的强烈的好奇心, 促使他们对家长口中讲述的故事及其中的人物充满了奇妙的心理。因此, 正是这个时期, 孩子学习习惯, 读书习惯的培养就开始了!对于这一时期的孩子来说, 因为认知手段的限制, 倾听是他们获得知识的重要的手段。另外, 善于倾听别人, 也是一种规则, 一种人际交往之间对他人尊重的规则。当然, 随着年龄的增长, 孩子会接受到各种各样的规则:学校规则、家庭规则、社会规则、人际交往规则、企业交往规则……规则意识的拥有, 不但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对他成年后的发展及社会交往有很大帮助!

我曾经调查、询问过很多具备优秀学习习惯的中、小学生的家长, 他们几乎每个人都会告诉我:孩子在这一时期, 对家长所讲的每一篇故事都充满了近乎于狂热的喜爱, 他会不厌其烦地让你每天重复同一个故事, 还会自己不厌其烦地用小手一遍一遍地指着上面的文字阅读。结局显而易见, 孩子能把家长所讲的故事一字不差地复述出来, 并且故事中的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字、词, 会被孩子在不知不觉间, 通过指认的方式学会。这个时期的孩子纯净得就像是一张白纸, 是多么渴望他所未知的、新奇的东西, 书写在那张渴望被写满的人生画卷上啊!那一双明亮充满求知的眼睛是多么让人怜爱!他就是在学习、在倾听、在记忆呀!另外, 我所见到的拥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 在课堂上大都性格活泼, 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 表现欲很强。

每天有空闲, 和孩子并坐一起, 读一篇小故事或一首小小的儿歌, 父母既享受到不少天伦之乐, 也会让孩子心情愉快!当孩子过一段时间给你讲述他在不知不觉间学会的故事, 他小小的心灵该多有成就感!这既培养了孩子学习的能力, 又培养了他倾听的习惯, 还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述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作为家长的我, 也曾经经历学前孩子的教育。印象非常深刻的是, 当三岁半的女儿指着某辆警车上“司法”两字脱口而出的时候, 我不禁诧异:我没教你“司”呀!没想女儿一脸轻松地回答:“嘀嘀嘀, 我是一名小司机的‘司’嘛!”回家后, 还专门给我找到那本《365夜儿歌》指给我看!我不禁慨叹, 想起那年秋季, 2岁4个月的女儿上了幼儿园。当时, 我一直抱着“孩子还小、先适应一下”的态度对女儿放任自流。结果到了她近3岁还“目不识丁”。随着她一天天长大, 我又听了幼儿园老师的唠叨, 于是, 有天她放学后, 我们一起走到街心花园, 我满腹心事、忧心忡忡地写下一个“羊”字, 指着问女儿:“这是什么?”也许是为了急于表白, 女儿毫不犹豫:“雪糕!”没想到她的回答是这样可爱, 当时我忍俊不禁, 哈哈大笑。不禁暗自赞叹孩子想象力是如此丰富!不过也清醒认识到, 孩子只会对具体的、形象的实物记忆深刻。于是为了培养她识字的兴趣, 提醒自己也告诉家人:在孩子感兴趣的时间, 教她认识那些所能看到的实物性的东西, 然后写出相关的文字。于是, 每天我都会写下几个她口中所提到的某些人或事物的文字教她认识。比如, 指着天空飞过的一只鸟会写下“鸟”字, 会拿起扫把教她“扫帚”, 然后扫地时, 会比画着动作, 再写下“扫地”二字……过一段再考查一下她的记忆效果。于是, 在家人的协助下, 家庭教育成了她学习的主要方式!从这之后, 幼儿园的老师反馈, 她上课的积极性和表现欲大大增强。每个人都有天生的表现欲, 都愿意表现自己。尤其孩子, 更是如此!

当然, 实在抽不出时间每天陪孩子的家长, 也可以给孩子买来儿童故事的碟片或磁带, 里面引人入胜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也是一种不错的锻炼孩子倾听习惯和学习语言的做法!如果能把你精心选择的、适合孩子年龄的、通俗易懂的故事自己录制下来给孩子, 在你忙碌的时候让它去陪伴孩子, 也许比买几本磁带的效果要好得多!坚持下去, 那么孩子倾听、学习的习惯, 包括背诵的能力都能很好地保持下来!

当然, 孩子进入小学后, 正规的学校教育来临了, 环境的改变、班额的增加、老师授课方式的变化, 也许会让孩子学习的习惯受到一定的影响, 于是家长一定要不断强化这一规则:注意倾听既是对他人说话权利的尊重, 又是在保护自己倾听权利的实现、获得知识的一种良好方式。

3.家庭教育中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 篇三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培养方法 学习习惯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在幼儿教育中,让幼儿学会学习,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一些家长非常看重学习成绩,千方百计地培养孩子的外语、美术、音乐等多方面能力,而忽视习惯培养。在幼儿教育日渐深入的今天,家庭环境在教育过程中对确立幼儿主体地位,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要给予重视,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下面我从几方面谈谈认识体会。

一、自主学习习惯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由于血缘关系,孩子最崇拜的是自己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天然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最大,因此家长的示范作用很重要。

父母要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要求孩子守规矩自己首先要做到,孩子不能做的自己也不做,这样才能取得孩子的信任。例如:我的一个朋友是工程师,在家里不是看书就是坐电脑跟前工作,朋友的爱人是大学老师,在家里除了做家务就是备课写资料,朋友的儿子从小生长在学习氛围很浓的家庭里,从小就自然地感悟到学习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另一个朋友两口子下班后就是看电视、打牌,儿子也跟着看电视,久而久之养成了看电视的习惯,对学习马虎、草草了事。这样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家长对孩子自主学习习惯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长应该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从小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重视培养孩子好问的重要性

世界上有许多伟大的创造者都来自于对周围事物、现象的仔细观察,产生质疑。有了“水蒸气为什么能顶开锅盖”的问题,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有了“苹果为什么总是往下掉”的问题牛顿发明了地球的万有引力,等等。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对身边事物表现出很强的好奇心,在学习过程中,孩子提出各种问题,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怎么会这样呢?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得多,提出新问题,新问题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需要更创造性的想象力,这标志科学的真正进步。”这句名言深刻地说明了提问的重要性,没有问题的学习是肤浅的学习,是被动的学习。大部分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面对孩子一大堆离谱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大多数家长能不厌其烦地回答孩子的问题,但是不少家长采取了错误的办法,有的哄骗、有的说不知道、还有的训斥。家长要积极鼓励孩子的提问,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使孩子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家长还要想办法提供多种获得答案的方法,和孩子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能使孩子逐步学到独立的学习方法,还有利于孩子养成好问的习惯。

三、培养孩子专注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孩子在学习或者做游戏时,总是那么专心认真,以致周围有人走动讲话他们都没有看到、听到。可是有些孩子经常安不下心,一会玩玩这,一会玩玩那,屁股坐不住,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孩子专注习惯有差异。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幼儿顺利走进社会的阶梯,而良好的家庭环境是进行家庭教育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摇篮。对每个幼儿来说,至少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是在家庭里生活,这就需要家长精心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更要有意识地在生活点滴中对孩子进行专注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途径如下:

1.澄清价值,加深实践。

这里的澄清价值就是要孩子知道这件事情“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这么做会有这样的后果”。例如:一些幼儿乱放玩具、物品,不喜欢收拾整理,家长不妨让孩子体会在杂乱环境中生活的滋味,再与孩子共同探讨。这样的环境不仅让人感到不舒服、不整洁,还给生活带来不妥,再请孩子一起参与整理,让孩子亲眼目睹自己的劳动成果加深体验。在以后生活中,家长要随时提醒孩子,通过具体行为实践真正转化为自觉的良好习惯。

2.捕捉情景及时教育。

日常生活环境是幼儿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首要条件。孩子对习惯的认知往往在直观中逐渐积累形成,现实中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随处可见,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家长常常会熟视无睹,家长要注意,利用发生在孩子视线范围内的事件作为教材对孩子进行及时教育,如看到图片:小猴子画画只画了一半就玩去了。马上教育孩子这样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哥哥姐姐在专心写字好不好?一幅拼图拼了一半就放下去玩别的玩具,这样的习惯好不好?通过这样及时教育,我们应该相信通过孩子的感官获得的经验印象更加深刻。

4.家庭习惯决定孩子的学习成绩 篇四

孩子学习不好有的时候家长也是有很大的原因的,其中很多不良的家庭习惯都会让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精华学校专家指出,家长在教育中不自觉的错误,可导致孩子多种心理问题,并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

1、常询问孩子在班级的名次。

家长不能以每次考试成绩的排名来肯定或否定孩子,对于一个不可能得第一的孩子反复强调名次,势必使孩子陷于自卑。而孩子的自我否定,不仅会使其学习成绩进一步下降,孩子未来的整体发展都会受到妨碍。

2、常指责孩子的失败。

比如有两个孩子的语文考试不及格,家长甲对孩子说:“妈妈和爸爸都很关心你的语文成绩,我相信这次考试还没有反映出你的水平,你要加油呀,孩子!”家长乙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你以后肯定考不上大学!”家长甲传达的是关心和爱护,家长乙引发的却是焦虑和憎恨,前者能激发孩子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注重于问题的解决;后者则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孩子通常都实践父母和教师对他们的期望,给孩子摧毁性的预言会造成伤害。

3、常阻止孩子玩耍而命其回到书桌前。

玩是孩子的天性,一味地阻止,迫使其“学”,而且学之不尽,孩子必然会产生厌烦心理。成功的教育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即将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而不恰当的教育,则只会使孩子原本存在的学习兴趣也没有了。

4、在生活、学习中包办太多,使孩子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学习马虎,成绩不好(差)的孩子,家长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家长必须要有耐心,情绪稳定。

因为孩子过去的基础较差,想要孩子一下子把学习搞好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做父母的千万不能躁之过急,更不能因为孩子学习不好而指责孩子。

第二,父母应该和孩子进行诚恳沟通。

交谈时,父母应该对孩子抱着真诚关心和宽容体谅的态度,表示理解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挫折是难免的。同时,父母还可以谈自己过去学习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给孩子以必要的信心和勇气。

在此基础上,再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孩子的情况: ①在学习上是否尽了全力?②你是否认为自己无法搞好学习?③你需要什么帮助吗?

第三,应向孩子的老师、同学或朋友了解孩子学习上的问题所在。

①孩子上课是否用心?作专是否认真?能否按时完成?

②孩子平时喜欢与哪些人在一起玩?有没有受到什么消极影响?

③孩子的特长是什么?兴趣是什么?能否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采取一些特别的措施,让孩子恢复自信,培养其成功感。

第四,父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①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关心他,支持他,鼓励他坚持不懈,顽强奋斗。

②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不依赖他人的良好习惯,不要老干预,老指导,老帮助。③教育孩子正确对待失败,告诉他是成功之母,要善于从失败中找出成功之路。④以肯定任何大小成绩的方法来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体会到,无论成功或失败,只要他尽了自己的努力,父母都一样爱他。

⑤鼓励孩子提出切合实际的目标,一步步地争取,不要希望一步登天。

第五,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

期望孩子具有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父母首先要做到做事不拖拉,当天的事情当天

处理,而不要轻易斥责孩子学习拖拉、不主动以及贪玩;对孩子讲话、做事要小心谨慎,不要轻易指出孩子致命的弱点,要维护孩子的尊严;不应该给孩子布置额外的学习任务,避免作业强迫症,重要的是以自己的言行规范来影响孩子,让孩子去领悟如何做人做事;要经常在家庭中进行民主交流,父母和孩子分别总结一段时期以来个人的得失以及未来的努力方向,同时相互交流家庭成员之间对彼此的意见和建议,让孩子畅所欲言,使其感受自己的存在意义,而不是在不断的埋怨和抱怨中挣扎。

第六,向孩子的老师、同学或朋友了解其优点。

比如,孩子的特长、兴趣以及其他表现良好的地方。要结合他现有的优点,鼓励和督促孩子发扬优点弥补不足,建立起对文化课程学习的自信心,形成对文化课程的兴趣以及学习上的成功感。

第七,要帮助孩子进入学习状态。

比如,孩子遇到困难时要关心、支持、鼓励;孩子出现进步行为表现时及时给予表扬、激励和肯定(比如,努力程度、按时完成作业、写作业又快又好等),鼓励和支持孩子寻找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独立的学习模式,最终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

第八,父母要多与老师沟通,了解作业的布置情况,以便督促孩子完成作业。

同时还可以针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与老师协商帮助策略,比如针对孩子的学习实际请课任老师设计辅导方案,循序渐进,保证孩子“当天学当天会,当天的事当天做”。

第九,要鼓励与调动孩子积极主动地学。

5.家庭习惯决定孩子的学习成绩 篇五

中学阶段的教育,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而成功的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不是智力最好的,而是习惯最好的。”可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多么重要的作用!中学阶段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但孩子受其年龄特点的影响,注意力、意志力等心理品质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加上如今生活环境中新鲜刺激的事物层出不穷,如电视、网络、游戏等等,都对孩子的学习自觉性产生着强烈的冲击。对于家长来说也是考验。不少家长总是抱怨,我的孩子太不自觉了,大人一不在身边就不好好学习、写作业,真不让人省心啊。„„就中学生的发展而言,在孩子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上,家长应该做哪些方面的努力?我想,这是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

所谓学习习惯就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景下自动的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也就是说到了一定时候,孩子会自动地学习。

当然,学习的自觉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逐渐培养的。那么在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过程中,我们家长应该注意什么?怎样去培养呢?

一、督促不能过分

首先,过分督促孩子是不妥当的。有的家长生怕孩子落后,孩子动作慢了一点,忍不住要催促,孩子做作业时,忍不住要去指指点点;成绩差了几分,少不了要警告几句。总认为督促孩子愈多,孩子进步就会愈快。其实这样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为什么呢?老是被人督促着学习,孩子就非常被动,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学习主动性。适当的提醒、督促是必要的,但督促最终是为了孩子自己主动去学习,所以督促只能适当,而且要讲究方法。比如孩子玩得久了,家长可以说:

“你准备什么时候做作业呢?”提醒孩子学习要自己安排,家长不能每天老是命令说:“该做作业了,不要玩了!”这样会使孩子形成依赖提醒的习惯,失去学习主动性。

其次,督促不是唠叨更不是干涉。老调重弹,反反复复说同样的话,会让人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排斥情绪,也就是明明在听,却根本不入心里去。这是长期重复听同样的声音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不在乎——因为你给孩子吃的“药”过多了,孩子产生了“免疫力”。所以说,在家长的絮絮叨叨、指责数落中,孩子决不可能有积极愉快上进的情绪,很难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所以,做家长学会长话短说,不必要的话不说。

最后,一定要做到。养成习惯不在于每天催促,而是要求每天做到。孩子有做不到的时候,家长非常坚决、简单地说:“必须做到。”不许拖拉和讨价还价,孩子做到了,就给予夸奖。这样才能促使孩子的自我管理、主动能力得到很多的发展。

总之,家长的督促要着眼于孩子主动性的发展,不少孩子学习差、习惯差,往往不是因为督促太少,而是因为督促过分,使孩子失去了主动性造成的。

二、防止过度陪读

一项面对中学生家长的调查显示,近五成中学生回家做作业需家长陪着,四成学生需要家长监督,仅一成学生回家后能独立完成作业。造成现在,“陪读”战线不断向上延伸。关于“陪读“现象在当前教育界也有些争议。一方面,一些教育专家担忧“陪读”会将孩子的自主性陪没了;另一方面,让许多家长和孩子又自觉或不自觉地卷入了这件苦差事中。有些家长出于过分关注和不放心而看着孩子做作业,另一方面又忽视对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一段

时间后,孩子把家长“陪读”作为学习的条件,也无法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一旦家长没有陪着学习,孩子就不学习;家长看到孩子不自觉、拖拉。只有继续监督、陪伴,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如此陪读就苦不堪言了。

一个家长说:儿子上中学后,她就开始了“陪读”生涯。每天傍晚,儿子做作业时,她都要在旁辅导监督。“陪读”政策很快收到了效果。儿子的作业卷面清楚、错误率低,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儿子开心,她也沾沾自喜。直到那天,她一如往常地坐在儿子身旁帮他分析题目,儿子笑嘻嘻地对她说:“妈妈,我觉得我像你的小木偶,你说1我就写1。”儿子无意的一句话,让她猛然一惊。是的,不知道何时起,我已经逐渐把儿子变成了她的牵线“木偶”。

她回想这段时间的“陪读”生活,发现“陪读”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她的“陪读”帮助儿子理解题意,提高学习效率,认真仔细完成作业,都是有好处的;另一方面,儿子开始依赖她的“陪读”,碰到难题就不去思考,总要等着她给他分析,孩子的学习独立性和主动性没有了。

个人认为:陪读适当就好,目的是培读,真正地把良好的学习方法交给了孩子时,我们才能够放心地松开搀扶孩子的手。一定要掌握好度,注意陪读的方式、方法,目的在于变“陪读”为“培读”,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完成作业差及时发现、探究问题的习惯,最终学会学习。

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在让孩子主动学习的同时,我们家长还要注重对孩子培养下几种学习习惯:

第一,养成定时专心学习的习惯。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只有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成绩。

第二,养成以正确的姿势进行书写的习惯。字是人的门面。让孩子沉住气,静下心来写,宁可写得慢些、少些,一定要写好。

第三,养成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的习惯。

第四,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再阅读。”因此,做父母的要尽自己的能力给孩子买些课外书,引导孩子认真阅读,养成他广泛阅读的习惯,这将是一辈子的财富。

归根到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最重要的是有系统、不间断地严格要求。孩子偶尔一次没认真学习,仅因特殊原因抄了别人一次作业,字写累了暂时歪歪身子,为了看一部好电视剧而没有及时复习和预习,这常常是不良学习习惯的开始,父母决不能视而不见。同样,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良好学习习惯的苗头,也不能视而不见,要及时给予赞扬,鼓励孩子坚持下去,形成习惯。

6.读《习惯决定孩子命运》有感 篇六

我读了《习惯决定孩子命运》这本书,感触很深,收获也不少。我把我认为一些比较精彩的句子摘录下来与大家共享。“我们太重视孩子的功课怎么样,分数怎么样,实际上一个人的习惯怎么样可能更重要。”“你如果养成了好的习惯,你会一辈子享受不尽它的利息;要是养成了坏习惯,你会一辈子都偿还不完它的债务。”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有了好习惯的孩子是走遍天下都可以放心的孩子,一身坏习惯的孩子会让你一生都不能放心,不得安宁。”“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孔老夫子说的好: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我读了这本书,感受如下:

现在的孩子难教呀,当过老师的都有这种体验。说的并不是孩子的智力,而是孩子的品德、行为和习惯。心理不健康的青少年越来越多,有暴力倾向的青少年也在频繁出现,这不得不反思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过去家长和 1

老师一味追求孩子的成绩而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而现在部分家长又过于尊重孩子的个性,过于溺爱,又造成了一些好习惯难以养成。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培养健康人格最好的选择是从培养习惯做起,而儿童时期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很有必要一点一滴地培养孩子的诚信,培养他们各种优良的习惯和品质。

请看书中的一个现象:蛾子,就是会飞的蝴蝶,在它破茧而出之前,很痛苦,一次一次的去撞击那个出口,撞一次掉下来,又撞一次又掉下来,这个时候就有的人好心,哎呀,它这么痛苦,老撞呀,撞得头破血流,干脆我拿剪刀剪开得了。结果发现,这样出来的蛾子不会飞。为什么呢?专家们发现蛾子在撞击,是在练习飞行。让它的翅膀有力量,它必须自己撞来撞去,当它破茧而出的时候,它的翅膀是有力的。所以我们不能总是呵护孩子,要有一点狠心,让孩子承担一些责任,懂得要对自己的过失负责。这样孩子体验越多感受越深。因为孩子的责任心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培养的。在此,我有一个建议:以后学校劳动时,不再需要高年级学生帮低年级学生搞卫生,让低年级的学生知道,搞好本班卫生是他们自己的责任,没有谁可以帮他们。只有让孩子去体验责任

才能体验成长。

我认为我们教学上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引导每位孩子都热爱学习,如果孩子养成了爱学习的习惯,就一切都好办了。好的学习成绩来自于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好的孩子一定有很多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不好的孩子肯定有很多不良的学习习惯。

7.《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心得体会 篇七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依据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以及长达的教育部习惯养成课题研究基础上,从多元智能、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健康人格的角度出发,强调“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发展儿童”,主张在习惯培养上第一原则是尊重儿童,提醒家长不要把孩子的特点当成缺点。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掉坏习惯用减法。

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好的亲子关系胜过任何严厉说教。在习惯培养过程中,家长不仅仅是为了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家长要获得孩子的信任,发现孩子的潜能,让孩子爱学、会交往、懂规则,从而塑造健康人格,为其一生的发展和命运打好健康快乐的基石。

所谓好孩子一定是有好习惯的孩子,所谓有问题的孩子一般都是坏习惯很多的孩子。一个坏习惯可能使人丧失了良机,而一个好习惯则可能使人走向成功。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这本书每一章都有“教你一招”,全书家长提供12种妙招,采用6个步骤,培养出孩子爱学习、懂尊重、富爱心、能负责、会自理的五个好习惯。

而以下六步,就是培养好习惯的具体方法:

习惯培养的第一步:提高认识,或者说,引导孩子对养成某个习惯产生兴趣、认同和信心。

习惯培养的第二步:明确行为规范,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的具体标准清清楚楚。

习惯培养的第三步:适时进行榜样教育,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产生亲切而向往的感情。

习惯培养的第四步: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让孩子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养成某个良好习惯。

习惯培养的第五步:及时评估和奖惩,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

习惯培养的第六步:形成良好的环境或风气 ,让家庭生活和学校环境乃至社会风气成为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支持力量。

读完此书,我觉得每个家长们要做到这点:千方百计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个好人。

8.家庭习惯决定孩子的学习成绩 篇八

《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01目 录----作者:林格

******************《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作者简介------------  畅销教育图书作家林格最新力作! 作者简介: 林格,原名林耀升,学者,教育专家,曾任职于国务院体改办,现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申报项目――养成教育课题组组长。学术兴趣涉猎儿童教育、青少年发展战略、宏观经济研究、管理分析等。有20部教育原创作品,如《怎样培养习惯》、《怎样提高智力》、《全部都是爱――中国家庭教育8讲》等,总发行量超过200万册。此外,他还参与推动了我国十余种本土化教育理念的创造、孵化及传播,较有代表性的有“讲授学”、“养成教育”、“阶梯式学习法”、“自我教育”、“尊重教育”、“和谐教育”等,为中国教育理念的创新及教育品牌的策划实施设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目录 第一部分养成教育的意义与方法 养成教育意义重大3 一、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3 1.习惯的.定义3 2.习惯的特征4 二、养成教育改变孩子一生5 1.养成好习惯终生受益5 2.养成坏习惯终生受害6 养成教育的四种方法7 一、榜样法7 1.解释7 2.案例8 3.要求和原则9 4.操作方法9 二、训练法11 1.解释11 2.案例12 3.要求和原则13 4.操作方法15 三、层次目标法16 1.解释16 2.案例17 3.要求和原则18 4.操作方法19 四、家校合作法20 1.解释20 2.案例21 3.要求和原则21 4.操作方法22 第二部分养成教育序列化训练方案 习惯一:把一件事情做到底27 一、导入部分27 1.理念27 2.描述27 二、21天训练方案31 1.训练要点31 2.方法和步骤32 3.训练及评估表格35 三、主题延伸阅读36 习惯二:孝敬父母43 一、导入部分43 1.理念43 2.描述44 二、21天训练方案48 1.训练要点48 2.方法和步骤49 3.训练和评估表格52 三、主题延伸阅读53 习惯三:做事有计划61 一、导入部分61 1.理念61 2.描述62 二、21天训练方案66 1.训练要点66 2.方法和步骤67 3.训练和评估表格69 三、主题延伸阅读70 习惯四:坚持每天锻炼身体77 一、导入部分77 1.理念77 2.描述77 二、21天训练方案81 1.训练要点81 2.方法和步骤82 3.训练和评估表格85 三、主题延伸阅读86 习惯五: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95 一、导入部分95 1.理念95 2.描述96 二、21天训练方案99 1.训练要点99 2.方法和步骤101 3.训练和评估表格101 三、主题延伸阅读102 习惯六: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109 一、导入部分109 1.理念109 2.描述110 二、21天训练方案112 1.训练要点112 2.方法和步骤114 3.训练和评估表格116 三、主题延伸阅读117 习惯七:耐心听他人说话123 一、导入部分123 1.理念123 2.描述124 二、21天训练方案127 1.训练要点127 2.方法和步骤129 3.训练和评估表格130 三、主题延伸阅读131 习惯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137 一、导入部分137 1.理念137 2.描述138 二、21天训练方案141 1.训练要点141 2.方法和步骤142 3.训练和评估表格144 三、主题延伸阅读145 习惯九:微笑待人153 一、导入部分153 1.理念153 2.描述154 二、21天训练方案159 1.训练要点159 2.方法和步骤160 3.训练和评估表格162 三、主题延伸阅读163 习惯十:说了就一定要努力去做171 一、导入部分171 1.理念171 2.描述172 二、21天训练方案176 1.训练要点176 2.方法和步骤177 3.训练和评估表格179 三、主题延伸阅读180 习惯十一:认真写字187 一、导入部分187 1.理念187 2.描述188 二、21天训练方案191 1.训练要点191 2.方法和步骤192 3.训练和评估表格193 三、主题延伸阅读194 习惯十二:在错误中反思自己201 一、导入部分201 1.理念201 2.描述202 二、21天训练方案204 1.训练要点204 2.方法和步骤205 3.训练和评估表格208 三、主题延伸阅读209 参考书目217 

9.八个好习惯让孩子成绩更优秀 篇九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优秀,可是怎样才能让孩子的成绩优秀呢?为了使孩子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少走一些弯路,使成绩更上一层楼,家长应该这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读书自学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本质而言,我们教师其实只是引路人,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学生自己去解决。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

(1)课外阅读的习惯。要学好知识,光靠课内是不够的,还必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2)预习与复习的习惯。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从而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

二、勤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

三、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

学习中特别是在课堂上,如果学生“人在曹营心在汉”,就不可能学好,课堂教学任务也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师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全神贯注学习的习惯;课外学习时,也要帮助学生克服边学习边玩,边学习边吃东西等不良习惯,让学生切记“一心不能二用”。

四、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习惯

所谓“课堂学习活动”是指为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而设计的,由学生自主参与的各种学习形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往往由教师进行小结或优等生作答,大部分学生失去了思考、交流的机会。孩子要逐步形成“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五、多动脑,勤动手的习惯

低年级特别是小学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掌握概念的过程一般以认识具体实物为起点,先形成表象,然后抽象概括得到概念。针对学生这一思维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遇事问个为什么,更要把得到的结论记录下来动手演练,进行验证,在实践中体验获取知识的规律和乐趣,这样长持以久,“勤思勤动”的习惯就会在“乐”中逐步形成。

六、大胆发言,敢于质疑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象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精华。在学习中遇到疑难是正常现象,有的学生善于质疑问难,能请教老师或他人,有的学生则遇到疑难不吱声,怕别人笑话,这是不良习惯。解决疑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的过程,许多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的。

七、独立完成作业与自我评价的习惯

完成作业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做作业前要准备好一切学习用品,而且应先复习与作业有关的内容,然后再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的。做作业时精力要集中。如果是做假期作业,应先制订做作业的计划,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不能拖拉,做完作业之后,应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更正,做作业要字迹工整,答卷时卷面要洁净。

八、练后反思与总结归纳的习惯

在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准备各种考试的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四个层次反思:

一、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

二、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

三、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

四、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

10.关于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成绩 篇十

但是他们也说了他们也不是班里最用功的,但是他们高考时考出好成绩就是学习效率高的体现。刻苦学习、努力学习和学习成绩是有关系的,当然话也不能绝对说,谁越刻苦谁就学得越好、谁就考得越好。如果学习非常刻苦,但是方法不对头,或者说学习态度出了毛病,也很难学得好、也很难考得好。

这些人大附中的同学因为对学习有兴趣,他们不搞题海战术,他们也不是书呆子,他们也不挑灯夜战,但是看看他们高考的成绩分数之高是很惊人的,再看看他们获得的奖项就可知道他们竞赛的实力也很强。他们的知识是相当广而深的,这就是他们成功的秘诀之一。正如展望同学所说的,我肯定没有其他同学那样艰苦,不刻苦只能讲效率了。

我每天睡觉时间不是很晚,也不是很早,还像中学那种,晚上基本上九点多钟就睡觉。我在学校上晚自习,上完了以后再学一会儿就睡觉了。我没见过他们挑灯夜战,他们却学得非常好。如果说他们挑灯夜战的话,正像张博扬所说的,那不是准备考试,而是玩电脑、玩游戏了。

张博扬同学说我现在的六百度眼镜对外宣传说是看书看的,其实基本上是玩电脑玩的。我觉得一个效率足够的人看一个小时书就挺管用了,这个书你看一遍就能看懂,这肯定比那些看两遍三遍的人省很多时间。学习上最重要的还是掌握知识的能力,而不是时间。高考分数高不是靠拼时间,不是靠题海战术,不是靠拼命的,靠的是素质,靠的是能力,靠的是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方法。

11.家庭氛围决定孩子的一生(共) 篇十一

孩子特别敏感爱哭怎么办?孩子爱发脾气摔东西怎么办?孩子不爱说话怎么办?孩子一紧张就口吃怎么办?孩子没有耐性多动怎么办?孩子读不进书怎么办?孩子特别倔强怎么办?孩子独立性差只愿和妈妈待在一起怎么办?孩子爱推人怎么办?孩子太追求完美怎么办?孩子老是恋着一个东西怎么办?孩子特别健忘怎么办?……

每天,我都会遇到很多家长朋友对孩子的一些性格、行为上的提问。对于孩子的这些现象,一方面,我很想就“家庭氛围和孩子的性格”和家长好好聊聊,但另一方面,又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口。

前几天,我突然想起一部很著名的电影,想必很多人也都看过,就是根据真实的历史改编的《国王的演讲》。我想,成长于王室的艾伯特,到底是如何成为了一个严重的口吃患者呢?要知道,很多人口吃,是源于小时候心理上的受到了打击所造成的。而且,同样作为生来高贵又备受瞩目的王子,他的哥哥大卫为什么自信从容,和艾伯特性格如此不同呢?

经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答案逐步揭晓了,但也令我陷入了沉思。

乔治五世国王有六个孩子,大卫是长子,艾伯特是次子。他们的家教十分严格,艾伯特是7岁时开始口吃的。在某种程度上,是父亲和周围的人对他的态度,诱发了艾伯特的口吃。

为什么这么说呢?乔治五世一贯严厉强势,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刚开始,艾伯特由于紧张,偶尔有说话不顺畅的时候,父亲就会冲着他大叫:说啊!说啊!艾伯特是左撇子,但被逼着使用右手写字;艾伯特有O型腿,就被强迫绑上腿型矫正器;艾伯特吃饭太紧张,甚至导致自幼患上了胃病……

这些,都使艾伯特没有了自信,从而口吃更加严重,到了无法正常交谈的程度。

或许是艾伯特天生的性格比较敏感,当他的哥哥大卫以王位第一继承人,并且以自信聪明漂亮倍受赞誉的时候,艾伯特则躲在哥哥的光环之下,度过充满了孤独和忧伤的童年。

最后,正如电影中所讲述的,将艾伯特“治疗”好的,并不是高明的医生(之前,有8个名医都以失败而告终),而是一位没有行医资格的戏剧导演罗格。罗格使用的方式,做的最大的努力,是从心理上找到了艾伯特的病根,就是减少艾伯特的“挫败感”,从来不给他压力,帮他恢复自信。

好了,那我们就来谈谈家庭氛围和孩子性格之间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性格很重要,从孩子成长来看,性格决定行为,真的是“性格决定命运”;在孩子性格形成的童年时期,如何培养性格,比获取知识更为重要;童年的性格一旦形成,将伴随孩子一生,在事业和生活中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孩子天生在性格上有差异,后期更是千差万别;同一个成长环境,也会培养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性格;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最重要因素。

我想,可怜天下父母心,很多家长也和乔治五世一样,想尽快把孩子培养成才,不惜为此付出时间、经历和金钱。但是,如果孩子的性格不够自信、不够开朗、不够宽容,那么,也正如艾伯特一样,即便以后当上了国王,也会遇到诸多的问题。那么,该如何在孩子童年时期,为孩子提供一个适宜的家庭氛围呢?

原则一:家庭氛围应该轻松、温馨、民主、自由,不要专制、蛮横、高压、独裁。

我知道,有些家长一看这个原则,就会说,“有那么严重吗,至于那么上纲上线吗……”。你还别说,每个家庭,的确要从这个精神高度来确立家庭氛围的宗旨。

怎么说呢,家庭里需要有一个类似“家庭宪法”的纲领——既然是“家庭宪法”,就要是任何家庭成员都必须遵守的,不因为身份的不同而例外——这才可以叫宪法。那么,就要家庭成员一起确立,达成共识。

该如何确立具体的宗旨呢——很简单,看看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经历就知道了——你是想在家里实行如朝鲜的那种一个人说了算的方式呢,还是大多数国家实行的尊重每个人的权利的那种呢?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家长特别害怕自己在家里没有权威——有一次,我和一位刚当上爸爸的朋友差点吵起来,他无论如何都要坚守一条,“儿子必须听老子的”,认为“不如此的话,那还不乱了”。当时,我实在无法说服这位名牌大学硕士毕业的现代爸爸,该如何清除出真的属于落后的教育观念。

后来,我慢慢冷静下来,和他一步步地分析:如果你在孩子面前强势,那么,孩子就会形成服从型的性格;如果你在家里是一头狮子,那么,你的孩子就会成为一只绵羊;当你盛年的时候,孩子会崇拜你的智力、见识,甚至是体力,但孩子成长之后,就会抛弃你、反抗你;你要孩子必须听你的,那么,你就给孩子画了一个框,以后,无论孩子怎么发展,都不会比这个框更大;一个人最应该追求的,不正是人生的自由吗,为什么不在孩子成长的阶段,就让他体会到人生自由的快乐呢?

我不知道我的这位朋友听进去了多少,但我真的很想告诉所有的家长,千万不要在家庭教育中,太过于“想当然”——很多你一直认为“本来不就应该是这样”的事情,其实是需要多多思考,多多琢磨的。

原则二:每个家庭成员无论性别、年龄的差异,从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自己的尊严。

这一点,也有很多家长不认可,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从来都认为,当孩子小的时候,还不配做一个“完整的人”,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不能给他太多的尊重。否则,孩子会养成桀骜不驯的性格,有反骨,会不好管教的。

这是一个特别大的误区。当你充分尊重孩子的时候,恰恰是赢得孩子真正地尊重的开始。这个道理其实一点儿都不深奥,将心比心,每个人都会明白。但真正地做起来,尤其是对待自己的孩子,还真不容易。

这天,我带着丸子参加一个活动。因为时间没到,一个爸爸在看着男孩写作业。“两位数除以三位数,你猪啊!”,“知道吗,你猪脑子啊!”……那位爸爸就坐在孩子对面,眼睛紧紧盯着孩子的一笔一划,只要有一点错误,他就厉声训斥,还不时抬起手掌拍打孩子的脑袋。那位本来长得挺健壮的孩子,一边带着哭腔低声回应着,一边满头是汗地哆嗦着写作业。

我不知道这位爸爸是出于什么心理,在几十位家长和孩子的面前,在如此公众的场合当众羞辱自己的孩子——是要借此树立自己权威,还是要给孩子一个深刻的教训呢?无论是哪个,我都认为这位家长是在做一个令他以后注定会后悔一生的举动。我和周围的家长、孩子,一起用充满同情地眼光看着那个可怜的孩子。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勇敢、独立、机智,但家长在这样的场合连着骂孩子十几句“猪”,孩子当时钻地缝的心都有,还怎么培养良好的性格呢?

我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这位爸爸才会从教训中觉悟到:我们要求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时候,不是靠说教,而是要自己做到。孩子不会因为你说该如何做而做,而是看你如何做而学。

在家庭里,爸爸有没有尊重妈妈的家庭劳动;父母有没有对长辈说一声辛苦了,谢谢您;家长有没有一回家就抱怨天气、交通、工作,一言不合就吵架……不要以为孩子看不见听不到,你的这些一眼一行,孩子都深深刻在心目之中。

不要以为你看到的孩子就是孩子的真实面貌——当你让孩子走出你的范围,和其他人在一起的时候,你试着悄悄观察一下,那才是孩子真是的性格——而这个性格,很多时候都是从你那里拷贝来的。

一个男人如果不尊重他的妻子,那么,他的儿子就学会了在学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学。一个女人如果不尊重她的丈夫,那么,她的女儿就学会了在学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学。

原则三:尊重孩子的性格差异,尊重科学的成长规律,做良好环境的提供者。

我们都知道南橘北枳的道理,更不用说比植物更加复杂的人类了。每个孩子天生的体质、性格、敏感度、天分都有不同,那么,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去追求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确的教育方式——那从来都曾存在——有的,只能是适合每个孩子的个体方法。

这样,家长也别犯难,虽然每个孩子都需要找到属于他自己的方法,但是,在孩子的成长和学习上,还是有相当的科学规律可遵循的。

现代的医学和心理学,已经证明,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有生动、充满活力、令人愉快的体验,那么,最容易学会、最容易学牢靠。换句话说,心情好,学得好!

其实,我们只要想一想自己工作的状态,就很容易知道了。当我们长时间处于焦虑、紧张,甚至是恐惧的时候,是不是根本无法好好思考,甚至会产生“大脑短路”的情况呢?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盯着孩子的作业本,一道题没做对就大吼大叫,施以重压呢?这样的环境,孩子的性格养成,学习能力,又怎样能良性发展呢?

所以,我们家长要做的,不是陪孩子写作业,而是陪孩子玩游戏;不是训斥孩子不听话,而是倾听孩子的心声;不是撕碎孩子的考卷,而是陪孩子阅读;不是逼孩子成才,而是给孩子成长的时间……

最后,让我们再回到艾伯特的人生——还记得那个口吃的国王艾伯特吧——当他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感同身受之下,他就和自己的父亲完全相反,对孩子非常宽容,成为了一个和蔼可亲的父亲的典范。在家里不再采用传统王室的严格教育,而是营造出了一种“中产阶级皇室家庭”的氛围。艾伯特经常称他们家是“我们四个”,他们是真正地亲密无间、彼此相爱的四口之家,他的两个女儿生活地非常快乐和自由——大女儿就是现在的伊丽莎白女王。

是的,艾伯特后来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国王和伟大的父亲,但童年的性格阴影,一直伴随着他的毕生——口吃一直没有完全恢复。同时,由于他为了缓解精神压力而过度抽烟,早早就患上了肺癌,不到60岁就去世了。

上一篇:小学2018年寒假闭学式上校长讲话稿下一篇:校园安全管理申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