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企业文化有感

2024-09-19

学习企业文化有感(共11篇)(共11篇)

1.学习企业文化有感 篇一

学习筷子文化有感

10月11日晚7:30,我收看数字电视117频道,职业指南节目,职业培训师李强的演讲,其中一部分筷子文化给我有很大启发。筷子文化的精髓,就是首先是小孩学用筷子时起初是强制的,然后通过简单动作反复做,从而养成正确使用筷子的习惯,达到长期坚持的目的。作为我们这个国有文化企业,我认为,公司在这方面有成功的经验,比如说视频监看这项工程,公司从栾总到效能办十分重视,规范动作、规定行为、制定实施方案,严格考核奖惩,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经过几个月的运做目前窗口工作人员作风纪律松散,服务态度差,服务水平低下的状况已得到了很大的改变,脱岗、串岗、聊天的现象基本解决,服务仪态不规范现象已有很大的改善,文明服务、规范服务等现象有很大提升。从这方面看,我个人认为公司在其他方面也要像这样研究制定各个环节的规范,强制执行、常抓不懈、严格考核,通过简单的工作反复做,进而使全体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公司文化,推动公司跨越式发展。

李如庆

2012年10月15日

2.学习企业文化有感 篇二

一、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在依靠发展克服困难、战胜灾害中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尤其对我国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党的十八大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 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 顺应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 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 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思想自觉是行动自觉的前提,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首先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 尤其事关旗帜、道路等发展方向原则等重大理论实践问题上, 有了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才能在行动实践中增强其“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事实也早已表明,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靠发展来巩固、在发展中推进的, 发展就成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虽然, 经过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不懈努力, 我国经济建设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 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并将长期存在,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社会矛盾没有变, 特别是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差别大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等阶段性特征格外明显。这更得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而从我国工业经济的微观来看, 发展生产、完成任务, 搞好生产经营和经济建设, 这本身就是企业的神圣天职与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企业更要“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尤其在追求经济指标与社会效益, 为人民创造更多物质和精神财富方面履行好社会责任。

5.12特大震灾对东汽的破坏实在太大, 瞬间就将东汽汉旺基地全部摧毁, 数千名职工被迫撤离异地工作, 六千户家庭不得不离开故土重新安家。这种灾难性迁徙、大规模搬迁和全方位的恢复重建, 包括接踵而至的国际金融风暴的席卷冲击, 更使得企业建设发展举步维艰而又非常困难。所以对于震灾中损毁最重的大型国企来说, 无论震前推进企业改革建设, 还是灾后搞好恢复重建, 都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既要靠发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又要靠发展挽回损失和重建家园。由于震灾无情的损毁重创, 东汽员工不仅失去了生活居所甚至失去了劳动工具和工作场所, 从而使企业恢复生产、完成任务、承揽市场定单、增加投入产出的条件手段极为短缺, 许多方面陷入有米无炊甚至无米无炊等困难境地。这就更要深入挖掘内部潜力、有效利用外部资源、通过各种渠道落实生产资料, 包括租赁厂房设备组织生产制造。而且统筹调整作息时间, 合理设置工作岗位, 优化配置人力资源, 力求人人有事做、有活干用武之地, 保证各类人员都在工作岗位发挥作用。正因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 想方设法为扩大生产而创造条件, 千方百计为发展经济而开足马力, 尤其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上花气力, 努力将震灾所造成的损失和耽搁的时间抢回来。东汽才能在震后短暂时间就使火电、核电、气电、风电、太阳能、海水淡化等主导产品和产业的开发研制在四川、天津、广东等异地生产基地马不停蹄全线展开, 甚至还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坚持在汉旺总部的废墟上就地恢复部分生产, 从而在震后半年就恢复80%的产能, 灾后三年使产品年产量、工业年产值连续刷新纪录, 分别达到了3000万千瓦和200亿元, 企业投入产出又处于全国行业前茅并登上了历史巅峰。

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在维护职工根本利益和主人翁地位中坚持党的“以人为本”的宗旨理念

我们党有史以来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必然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也必然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在。而对国有企业来说, 这也要求我们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好企业, 坚持并尊重企业员工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和首创精神, 始终将人的因素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并发挥其决定性作用, 努力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包括公平公正合理的人事用工分配关系, 同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努力解决好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 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使全体劳动者都能共享改革与发展成果。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激发调动人们做好企业发展各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主观能动性, 最广泛地组织动员广大员工依法参与企业管理各项事务, 在全力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做出更多贡献。

在抗击特大灾难的残酷艰苦日子里, 正是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宗旨理念, 东汽人才能在抢险救灾最危险的时候从废墟里抢救出数百名幸存者, 紧急运送和救治了千余名伤员, 迅速向德阳、绵竹等周边安全地点转移了8000多名群众, 稳妥有序地组织了5000余户汉旺基地员工家庭的灾难性撤离迁徙。及时建造了3000余套活动板房并使东汽上万名父老乡亲得到妥善安置, 确保受灾职工及家属能够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 从而在余震肆虐、山洪、瘟疫、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威胁频生、各种救援条件极其缺乏的情况下, 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和根本利益。面对特大灾害的洗劫破坏, 东汽灾后恢复重建也是百废待举和千头万绪, 对此更要重视依靠群策群力攻坚克难。企业党政组织仍像危难关头做的那样, 既在抢救生命中履行神圣职责, 在组织救援中体现人间真情;也在安置群众中倾注无限关爱, 在重建家园中造福子孙后代。在这当中, 东汽始终把职工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 着重做好受伤职工、遇难者家庭以及受灾群众的安抚工作, 帮助他们尽快抚平震灾造成的心灵创伤。同时加强“爱心家园”等过度性安置区的人性化管理, 全面完成了近50亿元投资的东汽新基地、7000余户“东汽馨苑”等企业生产设施与职工永久性住房的配套建设, 为人们今后工作学习和安居乐业创造了更好的环境条件。所有这些均彰显了关爱生命的人性光辉和践行服务群众的根本宗旨, 继续依靠企业员工自力更生、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 以快马加鞭、只争朝夕的劲头实现灾后东汽新的崛起和腾飞。

三、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的基本要求, 在追求又好又快发展中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发展, 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 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是又好又快发展, 其基本要求蕴含丰富的科学内涵。“全面”是指发展要体现全面性、整体性, 强调的是发展的空间、范围、广度与深度, 不仅经济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发展要实现协调均衡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和再生性特点, 不仅当前要发展, 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人类发展的新的发展理念。从宏观上讲, 就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 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促进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包括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立的任务目标和内在要求。

对于企业和行业来说, 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既是我国工业建设的发展方向, 也是搞好企业灾后重建发展的基本要求。如今, 调整能源结构、搞好节能减排、降低资源消耗、开发洁净高效可再生能源, 更是摆在电力工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也是电力设备制造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无论在微观层面还是全局高度, 认真把握这一要求对于搞好东汽重建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5.12惨烈的地震灾难也警示人们, 灾后恢复重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和系统工程, 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密切相关的复杂因素。无论是选址调研论证还是新厂规划建设, 都要从先进性、安全性、经济性、可持续等方面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其中既要确保抗震防汛等自然环境的安全可靠, 也要追求交通协作等人文条件的便捷有利, 又要符合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要树立超前意识、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 坚持依靠自主创新打造企业品牌、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 坚持以市场为取向推进体制改革、机制转换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根据国际惯例和发展趋势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切实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技术管理、人员素质、企业文化等软硬件上全面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这也正如温家宝总理第三次来到东汽所关切和强调的那样, “恢复重建绝不是原有厂房、设备的复制, 而是要向更高的标准前进, 就是要建成管理一流、技术一流、装备一流、质量一流的新东汽”。东汽人也正是以抗灾重建为契机, 牢记胡锦涛主席亲临东汽关心指导时提出的创办“国际一流电力设备企业”的殷切嘱托, 按照温总理确立的“更加先进、更加安全、更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始终将恢复重建纳入科学发展的健康轨道和康庄大道, 努力把新东汽真正建成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企业。

四、准确把握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 在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历史经验, 是我们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 从而必然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总体上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总揽全局、抓住主要工作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又要协调各方、统筹谋划、兼顾全面。作为科学的方法论, 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正确运用, 揭示了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 反映了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切实掌握和运用这一科学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 就要妥善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正确处理各方面的重大关系与各种事业的利害关系。在国家就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在企业也要统筹各项工作的协调配套, 兼顾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相互关系, 从而将各方面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并形成合力, 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可喜局面。

而对于经历特大灾难的东汽来说, 更要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统筹抓好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三件大事。所以, 企业灾后重建既是物质家园又是精神家园重建, 也要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包括紧紧抓住生产经营与职工教育不放松, 统筹安排企业的恢复重建与职工的生活安置。既要重视生产生活的过渡性安排, 又要保证长治久安和永久性建设;既要搞好产品产业开发和生产设施重建, 也要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职工生活条件改善;既要坚持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主观努力, 又要依靠党和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 整合所有资源搞好科学重建和科学发展。按照党和政府确定的目标要求, 东汽人用很短时间全面完成了灾后恢复重建, 使企业发展情况与生产生活条件均达到或超过了灾前水平, 为企业的长治久安和永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科学推进重建发展是一项纷繁复杂的艰巨任务, 既要有科学发展观的统领指导, 也需要抗震救灾精神以及东汽精神的激励支撑。这就更要加强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始终保持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前进动力, 在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重建美好新家园。如今灾难过后, 东汽人正变坏事为好事、变压力为动力、变重建为机遇, 戮力使企业能够在恢复中提升、在重建中发展、在发展中振兴, 让崭新东汽永远屹立在祖国大地和世界的东方, 继续为实现祖国富强和造福人类社会做出新的贡献。东汽的灾后重建和创业发展也能以小见大地雄辩昭示,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不仅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而且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胜利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实践中, 充分显示了科学理论引领道路的强大真理力量。

摘要:文章按照党的十八大的部署要求坚持“理论自信”, 着重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与根本要求进行了深入学习和思考。尤其在密切结合东汽人抗击5.12特大震灾的工作实际和显著成就, 对于企业灾后发展如何遵循科学理论的引领指导等方面, 发表了真切深刻的看法和见解。

3.创建学习型文化企业纪实 篇三

集团成立6年来,围绕企业经营和发展两大主题,紧紧抓住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坚持“诚信经营,追求卓越”的服务宗旨;积极调整经营结构,不断创新经营机制,逐步改革经营方式,制定并实施了“规模经营、多元化开发、周边辐射、移民迁建”4大发展战略和“对外联合、对内连锁”,“全员学习、人才强企”的新战略。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以省为单位建制实现连锁经营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加快了企业集团化发展进程。集团成立6年,发展迈进了6大步。2003年主业实现销售17.1亿元,比1997年的9.7亿元增长76.3%,实现税利1.016亿元,比1997年增长165%,实现利润5116万元,比1997年增长308%,2003年末资产总额13.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总额4.58亿元,2003年与1997年比,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率达到325.4%,自营图书发行网点由1998年的140个增加到2003年底的193个,集团的其他产业营业额达1.67亿元。集团的营销业绩在全国同行业中增幅居第2名,职工的收入逐年提高。2002年集团销售收入名列重庆市企业集团20强中的第14位。连续6年保持了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6年来为重庆市民供应了83亿元图书,教材和音像制品,为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集团的工作受到亲临视察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央政治局委员,原重庆市委书记贺国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原国家外经贸委主任石广生、重庆市市长王鸿举等领导的高度称赞。

创立全新的企业理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在1998年集团建立之初,就提出了“读者至上,效益第一”的企业宗旨。这一宗旨既体现了新华书店的行业服务特点,又明确了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二者统一,成为了集团每一个员工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在企业的发展目标上,制定了分三步走,即组建集团、“三项制度”改革、股份制改造;在企业发展战略上提出了“规模经营、多元化开发、周边辐射、移民迁建”四大发展战略和“对外联合,对内连锁”“全面学习,人才强企”的新战略;在经营目标上提出销售额达到2005年20亿,2020年40亿,经济指标翻两番,职工收入逐年增长的中长期目标,争取提前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把集团建成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直至跨国经营的大型传媒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上提出了“为读者创造价值,为企业创造业绩,为员工创造机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人才观念和“多学一点,胜人一筹”的学习理念,并围绕这些目标和理念对员工开展了学习和教育,使员工明确了企业的奋斗方向。增强了搞好国有文化企业的信心,为创建学习型企业打下基础。全集团有1000多名员工在校学习。正如员工在入校时写到:我们需要学习将工作实践中的经验加以充实、提炼和升华,从总体上去把握图书发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干好今天的工作,迎接未来的挑战。

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集团制定的《2001年—2005年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中提出了“全面发展人才强企”的战略观念,确定了教育培训工作梯度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规划中要求,到2005年末,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员工中,研究生学历要达到员工总人数的5%,本科学历达到20%,大专学历达到50%。并从2003年起,新招员工必须具备大专学历以上,要求45岁以下的老员工必须在3年内达到专科以上学历,并辅以奖励办法,如:对参加集团组织的MBA研修学习和到武汉大学本科学习的人员,根据不同情况,学费中的个人交纳部分,分别按80%、70%、60%交纳。这些办法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员工学习的积极性。集团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各种类型的教育培训,购置了投影仪、笔记本电脑、扫描仪、刻录机、录音照相器材等必要的教学设备。据统计,仅有限责任公司1300名员工中,现有研究生学历3人,本科学历183人,大专学历898人。他们在各个岗位上发挥着作用,成为了推动企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自2002年以来,集团与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研修中心联合开办了高级工商管理(MBA)课程研修班,有包括8位集团老总在内的83名学员参加学习。第二期MBA研修班也即将开办。集团于2001年先后开办了2期武汉大学〈出版发行学〉专业本科班,参加人数有110人,学员毕业后,在重庆市新闻出版系统内享受国民教育本科待遇。通过教育培训,加快了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了企业活力。企业改革的力度增加了,阻力减小了,员工们积极拥护改革,自觉投身改革,成为了企业改革的动力。从2001年开始,新华书店系统掀起了学习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的热潮,鼓励员工参加各类专业职称考试。几年来,集团员工报考专业职称的人数逐年增多,据统计,集团现有高级职称的人员11名,中级职称人员116名,初级职称人员282名,使专业人才结构逐步达到合理。

上岗前参加培训是新员工入门的必修课。近几年我们组织了20期新员工上岗培训,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使新员工了解新华书店光荣历史和出版工作的方针、任务;掌握了基本业务知识及技能;增强了做一个合格的新华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集团对首签和续签合同的员工坚持进行考试和绩效考核,对不适合在岗的员工进行调换或缓签合同,直至解除劳动关系,完善了用工机制。为连锁经营的推行和新书城开业,我们组织了10期“服务礼仪专题培训”并针对营业员在读者服务,接待艺术上的薄弱环节,请工商管理学院教师来店举办了“营业员服务接待艺术”讲座。

集团还举办了“十六大”文件专题学习和“诚信文明”、“消防安全”、“普法知识”、“公民道德标准”、“营业员守则和规范服务”、普通话、哑语培训,开办了50多次教材、图书、音像、农村发行、计算机、采购物流等业务人员培训班,并选送了10名门市导购员到重庆剑桥英语培训中心进行口语强化训练,为第一线培养和输送人才。几年来随着集团信息网络的建立,我们分批组织了“连锁信息网络平台业务培训”和“教材发行信息网络平台业务培训”,着眼从内部培养人才,使集团信息网络化管理得到持续的发展。今年,我们针对集团即将实施股份制改造这一重大改革,专门从北京邀请了股份制改制专家开办“企业股份制改造讲座”,集团党委专门编发了股份制改造宣传学习资料供全体员工学习,为推行股份制改造创造良好的思想和物质基础。

工会、共青团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文体活动,举办了“学习十六大精神演讲比赛”。针对书店女职工多的特点,女工委员会定期进行计划生育、妇女保健知识的学习。工会组织的职工书法摄影展,文艺、体育活动丰富了员工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团队凝聚力。集团上下形成了人人受教育,人人关心教育的风气,从各个层次和不同方面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建立起集团的教育培训平台,形成了有新华特色的教育文化体系。

建立学习型企业 带来的新变化

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共同愿景催人奋进,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涌现出了一批先进班组和优秀员工。重庆市民权路图书发行大楼的青年员工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的光荣称号,民生路图书发行大楼的员工被重庆市总工会授予“职工道德建设先进班组”。一曲由集团自己创作并演出的《我们的老家在延安》唱出了新华员工的骄傲和豪迈,展示了新华书店的风彩。在文化部主办的全国企业创作歌曲大赛中获得创作和演唱金奖,被选送到中央电视台参加颁奖晚会演出,为新华书店争得了荣誉。

超越自我再创业奠定规模经营基础

集团投资3000万元在重庆滩子口建立批销中心,形成了总面积4万平方米的物流中心,形成主业规模化发展的中盘,投资1.3亿元在解放碑闹市中心建成了重庆书城,营业面积1.4万平方米,经营国内外700余家出版社的15万种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使重庆出版物零售市场面积从全国大城市排名中的第22位跨入第二位。

多元化开发初见成效。集团投资5000万元扩建了重庆市渝北区新华宾馆,达到三星级标准,在重庆书城楼上新建四星级新华酒店。在重庆南川和垫江县投资兴建了三星级宾馆。投资合建了重庆电子音像出版社。投资6000多万元合资新建了西部地区第一家光盘(CD-R,VCD,DVD)生产基地,成为重庆市高新科技支柱产业之一,2003年实现产值1.444亿元,生产光盘1.2亿片,出口创汇240万美元,税后利润3980万元,经营业绩发生了深刻变化,集团实力大大增强。

周边辐射格局形成。集团控股联合全国29个大城市新华书店建立了北京新华同盟图书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广州建立了有3000平方米经营面积的书城。在四川自贡建立了连锁店,在跨区域经营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移民迁建工作获得成功。集团在三峡库区有9个区县新华书店将被水淹,集团发挥整体优势,6年来总投资2亿多元,使三峡库区的丰都、巫山、奉节等9个区县新华书店全部实现了整体搬迁,经营面积扩大了,职工住房解决了,在库区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与时俱进,使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换

4.读企业文化有感 篇四

采购部

俗语说:“国家富强靠经济,经济繁荣靠企业,企业兴旺靠管理,管理关键在文化。”我想,这就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定义吧!它充分表明了“文化”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我于去年六月进入公司,在进入公司的这一年里,我感受着公司文化对我的熏陶,学习了企业文化手册、开源节流、细节决定成败以及公司的品牌战略等,让我了解了公司的过去,熟悉了公司的现在,看到了公司的将来。

近期公司组织了以“以人为本”的主题的讨论学习,通过与大家的探讨和学习交流,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以人为本的含义和意义,并将激励我们把“以人为本”的作风深入地贯彻到实际工作当中。现在将采购部学习“以人为本”的体会综合做以下阐述:

通过学习,使我们明确了“以人为本”的概念:什么是以人为本呢?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根源、以人作为主要因素。人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的因素,没有人,就不会有社会的存在,同时,人又是价值的创造者,任何事情都是人去完成的,所以说人是主要因素,为核心,为根本,任何事情都要以人为最终根源。

我们知道了以人为本的概念,那么,以人为本的对象又是谁?社会上又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以及行为的结果又不一

致,我们要做到对每一个人为本是不现实也是没有意义的。那么,到底以谁为本?从社会上来说,是对社会有价值的人为本,即能为社会创造价值、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为本。同样,从企业内部来说,我们要对那些对宁煤有价值的人为本。这些人包括两部分,一部分就是在宁煤中价值观与宁煤价值观一致的人,因为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向和方式方法,只有当我们的价值观与公司的价值观一致时,我们的行为方向才能与企业所要求的一致,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对企业来说才有意义,而能为宁煤创造价值的人,才能算是一个宁煤人;另一部分人是指企业外部的其他对宁煤有价值的人,包括顾客、厂商和社会上对宁煤的价值观所认同的人,顾客对公司的价值不可置疑,顾客能给公司带来经营利润,如果没有顾客的存在,宁煤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厂商能给我们提供我们需要的商品,而社会上认同宁煤的人,能给我们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以上这两部分人群,就是我们以人为本的对象。

通过学习,也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到为什么要以人为本,首先,人是企业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最基本因素,宁煤的任何利润都是靠所有员工共同努力来创造的,我们的利润也是靠顾客对我们商品的购买而实现的,他们对企业是有价值的,我们就必须以他们为本。人是价值的创造者,任何事情和价值都靠人去做去创造,而为我们创造价值的人,我们就必须去尊重他。人生活在世上,有多种需要,除了生理、安全、社交等需要外,还有被尊重的需要,有体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人只有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同时给予更多的发挥的空间,鼓励、帮助和激励,并予以适当的压力,才能使其发挥固有的能力和潜在的能力,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我们要想其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就必须对能为企业带来价值的人为本。

我们在工作当中都想做到以人为本,但是往往会有许多因素影响我们,那么影响以人为本的因素主要有些什么呢?通过与大家的学习和交流,使我们认识到,影响以人为本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客观方面:例如公司的制度、环境因素的改变等等,当公司的制度不允许时,当个人的利益与集体利益公司利益冲突时,我们就必须先以公司利益和集体利益为重,而只能牺牲个人利益,当环境因素改变时,因为原来事物所处的客观条件改变了,原先的做法已行不通从影响我们以人为本的初衷。

二、最重要的方面是主观方面,其中主要的是当事双方的价值观不统一,如当事双方对事物的评价标准是否一致,看问题的角度是否一致,能否客观地面对事情,是否做到实事求是了。只有在双方价值观一致时,才有可能达成共识,同时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才能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正确对待和处理问题。如果价值观上有冲突,是不可能做到以人为本的。在宁煤就要以宁煤的价值观为标准去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观,以此为准绳去评判事物。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影响我们以人为本的因素还有:

一、有没有以人为本的理念?如果在思想中都没有这一概念的话,你要叫他做以人为本是不可能的。其次就是是否认同以人为本,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只有认同这一理念,才可能去执行。再就是一个人的个人能力、水平和执行力

度了,也就是说这个人对客观事件的考虑是否全面,能否正确判断事物矛盾的对立面,能否不带个人的情绪即感情色彩去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同时自己的业务技能能否胜任处理这一问题,也就是执行能力和执行力度的问题。

5.读企业文化手册有感 篇五

读企业文化手册有感 非常幸运,分发到我手上的这本企业文化手册恰恰有些朱总的赠言和签名,赠言为孟子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因而,这本企业文化手册对于来说,除了是我了解公司、适应环境和融入集体的一扇们外,还将时刻提醒我与同事相处,要像对待家人般友爱和恭敬。这刚好暗合了公司企业文化中的一个关键词——联通·家。是啊,只有互爱互敬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可言,企业文化才有深入每一个员工之心以及不断发展的环境,企业文化也才有助力企业文化发展的可能。完整看了企业文化手册后,我对朱总的赠言有了更深的感触。这本企业文化手册主体主要包括沃之历程、沃之文化、沃之目标、沃之成长、沃之守则五部分。读手册的过程,让我对公司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产生了不少感想,其中对沃之历程和沃之文化感触最为深刻。

从沃之历程,我了解到公司的历史,了解公司一路走来走来,与移动和电信竞争,在夹缝生长并壮大,实属不易。我们今年来到联通,公司发展,蒸蒸日上,不曾体会过联通2009年前的艰辛。但我们不应忘记,我们的好日子是前辈们奋斗而来,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再创佳绩。

沃之文化,以卓越、创新、人本为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公司对于企业文化的充分认识。在我看来,企业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企业不断发展,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卓越的人才,创新的思维和能让员工忘我投入的前提要素——人本。在我看来,公司的卓越和创新程度,将决定公司人本意识贯彻的深度和广度;另外,员工对公司的人本满意程度,无疑也将反作用于公司的卓越和创新程度。微软和谷歌的强大,就是很好的例子。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公司的不断发展作为前提和基础。因此,要构建和发展企业文化,必须抓好企业的发展。在工作中推动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岗位上以最大程度推动公司的发展,双管齐下,让企业文化拥有肥沃的土壤,或是员工对构建公司企业文化的应有之举。

6.学习企业文化有感 篇六

——9.28企业文化学习有感

臻达工程部:肖英

前言:2011年9月28日下午2点,臻达4—9月入职员工进行了系统的企业文化学习。作为9月21日入职的我,也有幸成为学员之一,感受到了臻达“正道厚德,臻善达广”的文化内涵,深为动容。我很庆幸也很骄傲能成为臻达的一员,同时也告诉自己,要尽自己最大努力为企业做更多的事,让企业价值最大化。

人的一生有很多追求,又不得不做很多选择,财富、事业、金钱、地位、名利、爱情、亲情、健康等等,很多人毫无疑问的把健康作为了首选。因为健康是后续一切的基础,没有了健康的体魄,后面追求的一切都无从谈起。其实,一个企业,如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力的,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样至关重要。学习了臻达企业文化之后,我脑海的第一个观念就是,臻达要走的是健康发展的道路,并且必须要成为一个健康型的企业。

一、坚持“真、善,美”的价值取向

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行为方式,同样一个企业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企业里每个职员的做事态度以及行为方式。很值得骄傲的是,臻达不论是在经营管理,还是在服务理念与行为准则上都有一套完善的的思想理念。它不是“唯利是图”的企业,而是追求“真、善、美”的企业。

我们的“真”表现在敢于坦诚自己的错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企业亦是如此,任何个人和企业都不能避免和杜绝错误的发生,我们要做的,以及 我们承诺的,是尽量减少错误的反生,再错了之后能揭开伤疤来治疗,而不是掩盖。“不逃避,不怕麻烦。比别人多做一点,做好一点,错误少犯一点,错了改快一点。”臻达的服务理念并不是空谈,陈总分享的“20多个水嘴”的案例让我体会到了这一点。花费近3万元在600多户业主中寻找20多个次品水嘴并非易事,很多老板和企业都会抱侥幸心理绕过这个错误,只有认“真”的人,认“真”的企业才会直面“淋漓的鲜血”,坦诚且改正自己的错误。

其实客观上来看,我们在损失3万元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挽回更大的损失,赢得更多的利益呢?从经济利益上考虑,我们寻回次品水嘴,就避免了二次投诉,二次索赔的发生,挽回了更大的经济损失;从企业品牌上看,我们不惜成本,主动改正的做法及态度,无疑是在客户和业主中做了一次最好的公关,成功的“转危为机”,树下了“臻达”的品牌。

我们的“善”在尊重,尊重生命的至高无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我们的“善”也在仁厚,臻达不提倡“适者生存”的残酷,而是追求“物竞天择,和谐求存”的仁厚。在业务上的适可而止,善于分食,不至于让臻达在发展初期树敌太多。我丝毫不怀疑张近东买断经营的魄力,但若能使苏宁免受八大商场围剿,走一条稳健的发展道路也未尝不可。我们的“善”也在珍惜,珍惜每一位员工,为员工找准自己的位置,珍惜他的价值。但凡企业,能专门空出半天时间来为员工讲授企业价值取向的微乎其微;但凡企业,能与每一位员工分享企业的发展历程,发展道路,发展方向与目标的也微乎其微,而臻达做到了。这让员工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而是适得其所,不可或缺的螺丝,虽分量很小,但价值很大。也让企业的兴荣不只是企业高层的的宏伟抱负,更是臻达每一位员工前进的方向,奋斗的目标。只有“真”和“善”的,那不是企业,而是慈善机构,臻达不是慈善机构,而是企业。臻达要完“美”,要在于盈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有利可图”,企业才能生存,才能发展,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我们不追求“唯利是图”,但追求“有利可图”,所幸的是,臻达所在的装饰行业,不论是近期,还是远期,市场都是巨大的,我们要修炼的,是自身内功而已。

古语有云“从善如流”,也只有一个追求或拥有“真、善、美”的企业,才会吸引且拥有执着的追随者。他不因暂时的荆棘而转移,不因权威的压力而屈服,不因金钱的诱惑而背叛。

二、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注重肠胃健康

企业所接的业务量好比主食,我信赖且主张企业在饮食上只要七分饱。而臻达“两栋楼,只接其中一栋”的做法也是让我甚为动容的。因为只有“不贪食”,才能让自身保持一个健康的消化吸收系统。

只要七分饱的主食,剩下三分吃点水果,利胃利肠,帮助消化。而这份水果,就是我们内部的管理。良好的管理制度,经营理念,能帮助我们高质高效地消化业务量,为下一顿做好准备。当然,有的企业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将肚皮吃得“十分饱”,这是得不偿失的,因为仅靠肠胃自身力量去消化,则需要更长时间,也许吃了午餐,轮到晚餐的时候,你只能看别人吃,因为你,“不饿”。更有甚者,眼红吃下过多主食,到了“撑”的地步,最终只能为“积食”所苦,被“上吐下泻”的病痛缠身。

我们会注重吃水果,促进肠胃消化,可是我们的肠胃本身,是健康的么,是最佳状态么?

我9月21日入职,作为客服挂职在工程部,并帮助整理德良劳务与各劳务班组签订的施工协议,我认为各劳务班组就是消化我们业务主食的肠胃。但是不论是在各项目经理与劳务组长的谈话中,还是唐经理与劳务组长协商签订协议的时候,我发现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受制于人。施工进度的不好掌控,施工质量的难以管理,价格签订的步步退让。。

初入装修行业,我很多不懂,但是不论我的想法是对与错,我都想坦率的提出来:我们既然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劳务公司,为什么不拥有自己的劳工,而是靠引进劳务班组呢?

在前提条件上:第一、我们成立了德良劳务公司,有资格组建自己的劳工队伍;第二、我们拥有自身稳定的业务量,能够支撑德良劳务的正常运营;第三、装修行业前景广阔,我们对劳工善加管理,保证质量,定能对外承接业务,保证德良劳务的稳步发展。

在成立意义上:第一、能节省臻达资金。从粗略来讲,据了解,臻达每月支付劳务费近300万元,我们给到劳务班组的价格,并不低廉;从细分析,以泥工为例,600*600MM的贴砖,我们和劳务签订的价格约是40元每平米,而实际到劳工手上,则会大减。我们的劳务班组与劳工是按天算,约为220元/天,这个价格是很低的,市场上一般是240-280元/天,另外按量算,据了解是18-25元/平米的价格。而一个熟练的泥工,以住宅为例,每天至少能贴20平方,如果是贴大堂的话则会更多。所以我们如果直接与劳工合作,即使比市场均价稍高,也能帮助我们剩下一大笔开支。第二、便于管理,提高效率。以吴安明负责的协信经济园为例,仅让油漆工把两个vip房间和老总办公室的修整一下,所费口 舌也非半个小时能解决的,和工人沟通完又和班组组长沟通,然后又和工人沟通,好言相劝,结果还是不如人意。只粗略估计便知道工人不服从安排的原因,无非活少钱少。而我们实际付给班组的劳资,少么?

在组建方式上:采取全面撒网,重点淘汰的方式。一方面,我们可以以类似“收购”的方式收纳原有的班组成员,若劳务组长愿意,可聘用其与施工员,技术主管共同管理劳工人员;另一方面,扩大宣传,广泛吸收其他散工,为政府解决“农民工”“农转城人员”的就业问题的同时也扩大了臻达影响,同时在技术要求上采取现场施工淘汰的方式对技术不合格者予以淘汰,保证施工的品质。

我窃以为:与其受制于人,不如制于他人。拥有自身的劳工队伍,在工期上许以稳定,在纪律上与以严明,在技术上教以提升,在薪酬上舍以高价,在情感上施与关怀,这样的施工队伍才是消化我们业务的良好肠胃。

三、加强锻炼,敢于挑战,在大环境中磨砺自己

要行大船,必涉深水。臻达要做到行业的领先,做到顶尖,也必须在市场这趟深水中去磨砺。

目前装修行业的领跑是“金螳螂”,当然,我也是在受训之后才去了解这个品牌的,我注意到它的成功有四点:第一、设计、管理团队庞大;第二、与苏大联合创办了“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第三、集室内装饰施工、幕墙设计施工、园林绿化景观施工智能安装配套于一体;第四、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反观臻达,我们也在向其靠拢:第一、我们的施工、管理团队在日益壮大;第二、我们创办了“臻达商学院”,立志为本行 业输送人才;第三、我们集施工、设计与一体,筹备中的设计公司将使臻达更具备行业竞争力;第四、我们成立了自己的际峰建材公司,虽不是生产基地,但也能有效降低材料成本。而自己的生产基地,非近期的人力、物力、财力可为的,舍而建建材公司,正体现了臻达“善变通,不盲从”的智慧。

先求同,再存异。臻达既已求同,剩下就要求异了。因为要做到顶尖,就必须异于常人,要跟别人不一样,不光是做的事情不一样,你的想法,你的观念,做事的基础态度都要不一样,这样才可以做到顶尖,否则,你就会跟一般人一样,顶多是个较优秀的一般人。

臻达要做不一样的企业,做顶尖的企业,也要做到创新。而在装修行业建立完善严谨的售后服务体系,无疑就是其中的一个点。我为这体系中的一员,知其责任重大,必当尽心尽力。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与当地的决策者有着莫大关系。09年在游玩石家庄的时候我如此感受,距离北京2小时车程的石家庄最高房价也才2000多一平米,后来朋友解释说,因为前任执政贪污被双规之后,后续执政者为避风头,都采取“不作为”的为官理念。对比当时重庆直辖10年的发展速度,我深感“在其位,谋其政,成其事”这句话的深意。而今我进入臻达,我悟出同样道理,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也与决策者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态度有着莫大的关系。幸运的是,臻达的管理者是学习型的管理者,我们的企业也是学习型的企业。

7.浅谈学习型组织企业文化的塑造 篇七

1、它是一种促进建立共同愿景和团队的企业文化。

共同愿景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是学习型组织倡导的一项重要的文化理念。建立共同愿景对于组织价值观的形成,特别是对于组织凝聚力的形成和强化具有重大影响。企业文化中的共同愿景可以将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组成一个共同体,使组织成员产生一体感,使他们的价值观、工作和学习的目标趋于一致,能激发出人的巨大驱动力和勇气。同时,建立共同愿景的过程会使员工之间产生相互信任感,能产生远高于个人愿景所能产生的创造能力,有助于团队学习精神的形成。

2、它是一种鼓励个人学习和自我超越的企业文化。

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包括3个层次:个人学习、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彼得·圣吉认为,个人学习是组织学习的基础,只有通过个人学习,组织学习才能成为可能。虽然个人学习并不能保证整个组织都在学习,但如果没有个人学习,组织学习就无从谈起。一个真正的学习型组织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应当引导员工认识个人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倡导员工必须有一种自我超越的精神追求,使每个员工在这种企业文化的影响下,建立个人愿景,敏锐地认识到自己知识力量的不足和学习的需要,使员工能全身心地投入,不断学习和超越,将学习作为真正的终身学习,持续扩展自己学习以及掌握知识的能力,成为自我超越的人。

3、它是一种强调开放创新应变的企业文化。

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应是一种开放型的文化,具有鼓励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的开放、交流和学习的特点,又具有能够快速改变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是学习型组织企业文化的特点。同时要树立“向学习要未来”、“向培训要未来”的新理念,让员工懂得必须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这样一些问题,时时处处学习,终身接受教育;要树立“创新性学习”的理念,学习重在创新,学后要有新的行为,是创建学习型企业的灵魂。

二、如何在学习型组织中塑造企业文化

1、树立学习型价值观。

价值观是连接企业员工的纽带,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制约和支配作用。因此,价值观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灵魂。企业要树立学习型价值观,必须重视在员工中倡导鼓励学习、崇尚创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这对于建立真正的学习型组织、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2、创建一系列鼓励学习的组织机制。

首先,要创建一种对外开放的组织机制。在组织外部,企业除了应通过互联网进行知识、信息的有效交流、合作和共享外,还应建立一种对外开放的组织机制,并形成对外开放型的组织文化,使企业能最广泛地从外部收集和积累知识。

其次,搭建互动学习平台,拓展团队学习空间,提升团队学习能力。打破部门间界限促进形成企业内知识和网上信息共享交流机制。学习不只是企业员工和各个部门自身的事,信息、知识必须能在整个组织里迅速有效地广泛交流和传播才能产生强大的作用,以最终带来绩效的改善和学习型组织文化氛围的形成。

再次,建立双向深度汇谈制度,提高系统思考能力,实现学习工作化。在纵向上推行领导和基层干部、项目组长定期深度汇谈制度,换位思考,讲体会、找问题、议差距、定措施,提升团队系统思考能力和协作能力。在横向上,定期实行技术干部岗位轮换,让每个员工全面掌握所有岗位职责,每次轮换结束后,进行深度汇谈,相互交流在不同岗位上的感受,加深领会岗位责任和技术要求,扩大知识面,丰富工作经验,提高工作能力。

最后,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促进和激励机制。主要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物质激励的着眼点应是在组织内部拉开不同知识层次学习、工作能力层次的报酬档次,并将员工的报酬和他们与同事的合作关系挂钩,以鼓励有效地学习和团队沟通。通过建立这些激励机制,为培养学习型组织及其文化提供有力的保障。

3、创建有利于组织和员工学习的人文环境。

培育勇于挑战和创新的企业精神。企业要鼓励员工通过创新进行学习,并通过这种创新和学习不断提高企业应变能力和竞争力。营造有利于组织和员工终生学习和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企业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企业要注意引导员工认识到学习对企业和个人成败的重要性,使学习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和终生追求,使企业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高度自觉性的学习型组织。企业要充分发挥领导者的关键性作用,促进组织学习文化氛围的形成。企业要营造一种有利于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在组织中营造一种平等、民主、自由、和谐的气氛,形成一种高度信任、有利于知识传播和共享的人文环境,使每个员工的知识都能够为整个组织的其他员工所共享,在企业内部传播和扩散,形成知识分享和交流的网络,以促进员工的相互学习和共同学习,以及团队和组织的持续学习,提高整个组织的学习能力和竞争力。

8.学习企业文化有感 篇八

在新的起点上把企业文化建设引向深入

国务院国资委从2003年成立以来,适应当今世界企业管理发展的潮流和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从做强做大中央企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高度,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大力推动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国资委成立之初,就明确宣传局指导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并设立企业文化处,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同时,组织力量,深入调研,在摸清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基本状况的基础上,进行专题研究,从理论上、实践上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企业文化、怎样建设企业文化等重大问题,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2004年,在大庆油田召开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交流会,对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动员部署。2005年,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与基本内容,提出了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和工作要求。2006年,先后召开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会和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会,提出了企业文化建设体系框架,进一步明确了要构建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为内容的企业文化体系,明确了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要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工作指导和载体支撑机制、考核评价机制。2007年以来,组织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课题研究,提出了具有中央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进行了企业文化建设评价试点工作。去年,在中央企业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新的部署。

几年来,中央企业认真贯彻国资委《指导意见》,着眼于增强企业竞争力、做强做大、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一是从战略高度认识和谋划企业文化建设,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规划或纲要,并纳入企业战略,进一步确立了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二是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强组织领导,逐步形成了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企业文化活动,形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四是积极探索方法途径,注重选树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创新文化载体,完善文化设施,加强分类指导、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与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相融共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路数基本形成。五是紧密结合生产经营管理,不断完善价值理念体系、行为规范体系和形象识别体系,积极开展廉洁文化、安全文化、服务文化、质量文化、营销文化、品牌文化等子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并购重组企业文化融合工作,为企业文化融入生产经营、服务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领域。

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企业价值理念体系进一步完善,干部职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巩固。中央企业进一步明晰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企业使命和做强做大、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的企业愿景,形成了反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企业特色、具有丰富内涵的企业价值理念、企业精神,为企业发展注入了灵魂和强大精神动力。二是促进了干部职工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和整体素质的深刻变化。广大干部职工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增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学习创新能力和业务技能,立足岗位敬业奉献,体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三是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品牌形象,增强了企业的软实力。通过开展子文化建设,企业价值理念进一步融入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行为规范,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自觉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提升了中央企业的品牌形象。四是保证和促进了企业改革发展和经济效益持续增长。企业文化建设带来了企业经营理念的创新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带来了干部职工思想观念、精神面貌的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升。企业文化建设带来的这些深层次、实质性的变化,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竞争力,保证和促进了企业各项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使企业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得到了切实的巩固。

从总体上看,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已经进入到了有统一的组织领导、有明确的目标导向、体现企业特色、与企业改革发展相适应相促进的整体深化阶段。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是不平衡的,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企业认识还不够到位,还需要不断深化和提高;有的工作机制尚未健全,价值理念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需要加大工作力度;有的工作方式方法不够得当,效果还不够明显,需要不断改进和加强。我们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当前,特别要注意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认真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的成绩与经验,研究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办法。今年是国资委《指导意见》颁布五周年。中央企业要认真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评价工作,对五年来贯彻国资委《指导意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行全面回顾和系统总结。重点检查企业文化价值理念体系是否健全;企业文化建设体系框架是否建立;企业价值理念是否融入经营管理,形成优秀管理文化;评价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的实际效果。要在总结企业文化建设成功作法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着力查找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不足,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进一步明确新的努力方向,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新措施、新办法。

二是继续深化企业价值理念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企业价值理念体系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也是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和重要途径。我们检验和衡量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关键要看企业文化建设是否促进了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是否促进了职工全面发展,是否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改善。要始终围绕职工队伍建设和改进经营管理,不断深化企业价值体系建设,铸造企业之魂,凝聚干部职工。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不断创新企业文化融入管理起作用的载体和途径,使企业价值理念融入规章制度,融入经营管理,转化成行为规范,通过制度约束和养成教育,内化为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成为企业管理不可分割的有机构成,实现企业文化落地生根。

三是积极研究探索并购重组企业的文化融合工作,为推进企业并购重组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国资委成立以来,中央企业调整重组力度不断加大,已从2003年国资委成立时的196家调整到目前的126家。中央企业与境内外企业的并购重组,无论是规模,还是领域,也都呈现出逐年扩大的态势。随着我国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央企业并购重组将更加广泛和深入。按照中央企业调整重组至80~100家的目标,中央企业之间的调整重组正进入“快车道”。从当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已进入新一轮大调整期,必然为中央企业实施并购重组带来更多机遇。这一切必然带来文化融合的繁重任务。国内外并购重组的实践表明,企业的机构、人员、资产、业务的重组可以在较短时间完成,但人心的凝聚、感情的融洽、思想的统一和文化的融合更具艰巨性、长期性和挑战性,对并购后企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更为深远。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企业并购重组看作为单纯的经济活动和行为,要深刻认识文化差异与冲突的影响,学习借鉴国内外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与教训,在推进企业并购重组中切实做好文化融合工作。

加强企业文化工作队伍建设

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高素质的人才始终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归根到底靠队伍、靠人才。建设高素质的企业文化工作队伍,需要企业各级领导的重视、关心,采取具体措施加以推动。国资委高度重视企业文化专业队伍建设,几年来,通过组织开展课题研究、专题研讨、工作交流、境内外培训考察等多种方式和途径,推动企业文化工作队伍建设。许多企业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企业文化工作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不断提高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队伍。但是,部分企业对企业文化工作队伍建设重视不够,影响和制约着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从企业改革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深入的要求来看,我们的队伍建设还需要大力加强。我们要站在战略高度,着眼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采取积极措施,加大队伍建设工作力度,为企业文化建设深入推进提供人才保证。

第一,抓好企业文化工作机构、人员的落实。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的一项战略性工作,在企业组织构架中明确企业文化主管部门、岗位和人员。目前,在中央企业中,企业文化主管部门的设置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多数企业实行企业文化与党群工作部门、新闻宣传部门一个机构、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有的还在部门下设立企业文化处;二是少数企业由企业战略、企划部门负责企业文化工作;三是部分企业由办公厅(室)等综合管理部门负责。不论何种模式,重要的在于切实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有机构、有人员。

第二,选拔合适的人充实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岗位。企业文化建设专业性强,人员素质要求高。要注意选拔那些理论素养好、综合素质高、工作作风实的同志从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要拓宽选人渠道,创新选人方式,从满足工作需要出发,从提高工作水平出发,注意从企业外部和高校毕业生中选拔优秀人才,不断优化企业文化工作队伍结构,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三,加大培训工作力度。要牢固树立“企业即人”、“投资员工就是投资企业”、“成就员工就是成就企业”的理念,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认真贯彻落实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人才工作的意见》,把加强企业文化工作人员教育培训纳入企业培训规划之中,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并加以落实。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专题学习研讨、座谈交流、培训考察等形式,帮助、引导企业文化工作者学习掌握企业文化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技能,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提高能力素质。

第四,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包括思想政治工作专业职务在内的专业职务任职资格评聘工作,鼓励企业文化工作者创造条件,积极申报相应的专业职务任职资格。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对工作成绩突出者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企业文化工作人员,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加大交流使用力度,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这些有效的措施和工作,努力打造一支数量相对稳定、学历水平逐步提高、年龄构成日趋合理、知识结构和专业特长互促互补、思想理论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的企业文化工作队伍。

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水平

加强学习是提高素质、增长本领、做好工作的根本途径。建设高素质的企业文化工作队伍,既需要企业各级领导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从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同志注意加强学习。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知识创造、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已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调整重组、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任务相当艰巨,面临的竞争压力和挑战很大,对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出新课题和更高的要求。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崭新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新性。如果不加强学习、不提高学习能力,势必落后于时代,势必落后于形势,势必不能适应新的工作要求。这些年来,我们从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同志们努力学习企业文化专业知识,注重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工作能力,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有了很大的改善,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时代在发展,实践在深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我们不熟悉、不了解、不懂得的东西还很多。我们要不断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把学习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不懈地加强学习,在学习中提高素质,在学习中增长本领。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党中央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对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行了部署。国资委党委结合中央企业的实际,提出了推进中央企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党中央和国资委党委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指示精神和具体要求,对于我们进一步提高对学习的认识,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习、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水平,同样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结合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深刻领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大意义,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根本要求贯彻到自身的学习中,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在掌握和运用科学理论上下功夫。科学的理论指导始终是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要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刻认识、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本领和能力,切实把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贯彻落实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之中,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在科学的轨道上又好又快发展。要深入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切实加强企业价值理念体系建设,使企业价值理念体系更好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相适应、相符合,并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企业干部职工自觉追求的具体方式和有效途径,从而不断巩固干部职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二是要在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技能上下功夫。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是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基本前提。要立足本职,适应岗位和履行职责的需要,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企业文化理论与实务知识的学习,认真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等与企业文化相关的各方面知识,掌握企业文化建设实际操作技能。认真学习中央关于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关于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认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了解和熟悉企业自身发展的历史,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网络运用等新知识、新技能,及时了解反映当代经济、政治、科技、法律、文化、社会管理等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成果,开阔视野,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构建开放的学习体系,优化知识结构,拓展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水平。

三是要在总结实践经验上下功夫。已有的实践与经验是我们做好工作、不断前进的基础。要牢固树立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尊重创造的思想意识,既向书本学习,更向实践学习、向职工群众学习、向优秀企业学习,不断学习总结基层和职工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好作法、好经验。既要善于总结我们自己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的工作经验与教训,也要善于学习借鉴国内外知名优秀企业的经验与教训,并有机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拓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和办法,指导新的实践,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四是要在探求规律上下功夫。任何事物都有其客观发展的规律。善于把握规律,自觉运用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是我们有效做好工作的关键。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具有普遍的规律,中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又有其特殊规律。我们要把认识规律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在学习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准确把握国有企业的地位性质,进一步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和职工实际找准切入点,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与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相融共进,以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为根本,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科学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探索中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之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文化。

这次企业文化建设培训班为我们学习、交流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创造了很好的机会。大家来自不同的企业,多年从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具有比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大家平时工作很忙,出来参加学习培训机会难得。希望同志们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利用好这个平台,按照培训班的要求,完成好培训班的各项任务。在培训班期间,要注意把专家讲授、实地考察与自己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把学习知识与交流工作结合起来,在学习中提高,在交流中思考,争取更大的收获。特别是中央企业的同志要利用这次机会,积极主动地向地方国资委和地方国有企业的同志学习,虚心请教,学习他们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好作法、好经验,增进友谊。

9.学习企业文化有感 篇九

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不言而喻的,而国内的`大多数企业在这方面恰恰存在着不足,对大多数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建设尤其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这种背景下,由魏岭、胡海江等同志编写的《同心铸平安--同心圆安全文化理论体系》一书,为我们认真落实科学安全观,建塑煤矿特色的安全文化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作 者:王社平 作者单位:河北金牛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刊 名:煤炭经济研究  PKU英文刊名:COAL ECONOMIC RESEARCH 年,卷(期):2006 “”(5) 分类号: 关键词: 

★ 中华民族之魂

★ 筑梦之基心得体会

★ 高中生范文 伟人之魂周恩来

★ 中华之魂作文500字

★ 中华文化之魂高中作文

★ 冬之魂600字作文

★ 《文学之魂―鲁迅》读后感

★ 中国梦《筑梦之基》观后感

★ 强师德,铸师魂,做有魅力教师演讲稿

10.学习企业文化心得 篇十

一、为什么要抓企业文化建设?

为什么要在企业发展的目前阶段着重抓企业文化建设?

二、中层以上干部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撰文看了没有?

谁的文章写得好?

你对哪些内容记忆深刻?

三、你了解的国内知名企业中那个企业的文化建设搞得好?

从现实存在的4个案例模型谈起

其实,“关灯”、“检修”、“付款”、“计量仪表”这四个案例只是一个具体的模型,在我们企业目前的实际管理工作中,类似“关灯”的漏洞、“检修”的错误理念、“付款”流程的机械以及“计量仪表”无责任主体的错误还有很多种情况。

举例说明目前企业存在的几种不正确理念

企业亏损不着急,企业停产不着急(我对1月9日停车检修一些部门的工作表现不满意),企业损失不着急 „„

企业近几年反复在抓职责的认知,但对自己的职责到底是什么普遍理解的深度不够。报采购计划大手大脚,虽然是经过了层层签字,但在你签字的时候你想到了你的责任了吗?稍微有一点有责任的业务,稍微有一点有难度的工作,赶紧外协;招待费、办公用费等费用指标是用于工作,也是最高限额,但很多人是一种什么心态呢?不花白不花,能多花就找理由多花,真的需要这么多吗?再看后勤几项费用的管理和控制:住宿费用、车辆管理费用、打扫卫生费用等。

个别部门和领导不愿多干工作,不愿为领导和企业去承担责任的现象还是非常明显,把职责当作推卸工作的理由;还有的部门对不干工作心安理得,希望自己的工作越少越好;还有的部门总愿意和消极的人、不干工作的人攀比;我只能告诉你,你一定想错了„„一是关于带薪休假的建议;

二是关于挑拣催化剂的一些怨言的看法。

通过对以上几个案例和几种不正确理念的思考,你有什么启发?

首先要正确地领会和认识自己的最基本的工作职责,把基本工作职责和职务工作职责搞清楚。企业是一个整体,所有员工都要树立整体观念,都是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企业整体效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一个员工主动地去为企业做有价值的工作,这是每个员工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职责和责任之一;作为一

不要一有问题就想着往制度身上推责任。制度是一个企业最基本的工作准则和工作标准,但一定不是管理的全部,因为,再科学、再系统、再完

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一个合格的员工,一个优秀的员工,不是出现了工作差错以后,挖空心思找理由去推托责任;不是受了批评以后,牢骚满腹,怨三怨四,而是要学会主动承担和反思。

理念对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理念决定工作的责任心,理念决定工作的态度,理念决定一个人的工作行为,理念决定工作成效,理念决定个人的工作回报。

什么是理念?

人生的成就=人格的理念X能力X激情

(+100~-100)(0~100)(0~100)

道家讲“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说的是不论做任何事情都要阴阳共济,虚实结合。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的关系是,企业文化是“虚”的,经营管理是实的,企业要获得更好、更大发展,就要虚实结合。无数成功企业的实践也一再证明,谁塑造了优秀的文化,谁拥有了最优秀的经营理念并且能转化为企业行为,谁就会成为市场竞争的优胜者。

也只有建立了优秀的文化,才能培养出强大的企业!

发生在海尔的一次招聘故事

值夜班可以睡觉吗?

有一天,有一位在国企工作了多年的锅炉工要求到海尔去工作。海尔接待此应聘者时,告知他需要值夜班。应聘者马上表示:“值夜班可以睡觉吗?”当海尔回答他不可以时,他大为吃惊:“为什么不可以?我在国企工作多年都可以睡觉!不可以我就不来了!”该故事的哲理:

中国人在外企工作也是很守纪律的,为什么在本土企业工作就要懒散、不认真工作,还要发牢骚?仅仅是因为制度吗?不,真正有建设性和破坏性的,永远是文化。建立制度一定要文化先行。而文化,不是墙上的口号,首先是根植于员工内心的观念。谁在电梯放的“屁”

有一天,一个很有才干的秘书跟着一位领导在坐电梯,恰巧电梯里有一位美女,这时,这位领导忍不住放了一个屁,由于电梯空间狭小,局面非常尴尬,美女首先看领导,领导接着看秘书,结果秘书说了一句话:“这不是我放的。”

该故事的哲理:

一、第二天,这位秘书就被解雇了;

二、原因是:作为一个下级,你连“屁”大的事都不敢担,你还能干什么?

关于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用“五花八门”来评价,好像一点也不过分,也包括咱们的人。

有的人把企业的识别系统(CIS)当成了企业文化的全部;

有的人把随便总结了几个口号,什么“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等当成了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更多人简单地把企业组织的一些文体活动认为就是企业文化等等„„

可形象的描述为:

(一)实现使命。任何组织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是要实现目标、完成使命。企业最根本的使命就是要活下去、好好地活下去、永久地活下去。企业文化建设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凝聚人、引领人、调动人、培养人有效率、有质量地完成目标、实现使命。

(四)创造一种环境和氛围。企业文化是一种氛围,企业文化就是要在企业中促使形成一种正气,形成一种主动负责、积极向上的氛围,形成一种崭新的精神面貌。氛围是一种势,氛围是一种力,氛围是一种气场。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氛围是群体良好行为的条件。总之,企业的战略、企业的管理都是由人来实现的。战略目标、管理目标都是可以通过规章制度、计划要求等手段去实现,但它们都不如共同的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等这把“金钥匙”更为有效。因为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可以形成人们的自觉行动,达到自我控制和自我协调的境界。如果企业能够建设和拥有一套优秀的、为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体系,那么,员工主动的自我控制、员工间的非正式监督与不涉及具体细节的组织准则结合在一起,会使员工比在正式制度下更愿意服从,控制员工行为就会比只有正式控制制度(或单纯依靠控制制度)更为有效。

(一)关于几个正确理念

2、“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是什么?

2、“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是什么?

2、“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是什么?

3、“好企业”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什么是企业精神?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精神?

11.学习“高效课堂”有感 篇十一

关键词:高效课堂;关键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238-01

通过对高效课堂有关内容的学习,我懂得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数学课上我们不仅要好好讲课,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数学课堂的发展是迅速,复杂多样的。不过,我认为,无论数学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从高效课堂的理论中我有以下的体会: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在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

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效率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有普遍的关注

1、要经常用目光或微笑与学生交流,这是实现普遍关注的前提。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种关注,感受到一种温暖,获得一种支持。

2、用欣赏、夸奖的手段来体现你的关注。

对学生的欣赏、夸奖、鼓励往往表达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老师器重我。要把他们每一点的积极性、每一点的学习热情保护起来,让它生长起来,壮大起来。

3、用提问或允许回答问题来表达你的关注。

不经意的允许能满足学生的被认可感,满足学生被承认的需要。

二、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对课堂一定要有创新

1、启发激趣,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有了兴趣,还会萌发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

2、质疑交流,让课堂变得有理有趣。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觉学习是讲理的心智活动而不是硬“灌”。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要学,学习的效果肯定也会提高。

3、提倡“合作”,让课堂变得融洽愉悦。合作学习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群体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当好导师,及时起点拨导向的作用。合作学习很有好处:第一,拓宽思维,深化学生的认识。第二,培养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第三,可以培养合作精神。

1、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课堂变得丰富直观。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2、体现现代课堂结构,让课堂变得热烈主动。要把课上活,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独占式和教师主讲式而学生则单向静听式的课堂结构,代之以多向立体式现代课堂结构。传统的单向静听式结构其教学方式方法是填鸭式、注入式,教师积极性高,学生主动性差,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是低下的。而多向立体式结构的教学方式方法是现代启发式,学生自学,老师进行针对性精讲,师生之间互相质疑问题,探讨真理。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上。课堂教学活而不空,实而不死。

3、分层次教学,让课堂变得满园花开。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彻底抛弃“一刀切”,实行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他们的起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就能使他们在各自的起点上都有提高。如此坚持下去,就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三、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营造能够给所有的学生以自信的氛围。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对自己有自信心。此时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2、营造让所有学生都洋溢生命活力的氛围。在这样课堂里,学生感到轻松、活跃、精力充沛。如果学生觉得自己没有活力,甚至消沉、忧虑、紧张,高效的课堂是无从建立的。

3、营造能够让学生自我管理的氛围。在这样的课堂里,每个学生都能实施自我管理,都能感到要对自己负责。如果总是觉得自己被控制着,自己对自己毫无责任,也是没有学习效率可言的。

4、营造让所有学生都有归属感的氛围。学生间彼此聆听,彼此认同,彼此尊重,不仅能提高其学习效果,亦可修养其人格品质。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各界都在提倡给学生减负,不能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毕生都要研究的课题,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加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

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探索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喜欢上学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构建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黄明月. 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 新课程(教研版) 2009年06期

[2] 郑 慧.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年17期

[3] 王艳娟.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 2010年08期

上一篇:企业电子商务开题报告下一篇: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工程申报资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