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渗透环保教育教案

2024-06-22

一年级数学渗透环保教育教案(12篇)

1.一年级数学渗透环保教育教案 篇一

五年级上册数学科渗透环保教育教案

———《小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小数除法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

2、借助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让学生经历探索出小数除以整数的算理和算法,同时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和优化的思想。

3、能利用小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过程与方法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价值观,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法则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算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算理

1、复习旧知,铺垫算理(1)课件出示复习题:224÷4(2)复习算理

师指着坚式问:谁能说说5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 师(追问):6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

2、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创设情境

师:我们都知道坚持晨练可以锻炼身体,我们班究竟有多少个同学能坚持晨练呢?能举起手给老师统计一下吗?

师:根据统计数据反映,同学们缺乏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决心和计划,想知道王鹏晨练的计划是怎样的吗?(课件出示例1)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师:要求每周跑多少千米?就是把总路程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 引导学生用除法列出:22.4÷4(2)引出课题

师:这里的除法和前面学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小数除以整数》(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建构算法

1、渗透估算,初探算理

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22.4÷4,结果大约在哪个范围内? 师(追问):在5~6这个范围内,也就是结果大约是多少?

2、交流汇报,感悟算理(1)体验算法多样化

师:22.4÷4的结果大约是5点几,精确计算的结果应该是多少呢? 师: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跟小组的成员一起分享。

课件显示(讨论的要求): 学生汇报:

①根据商不变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再计算。(但这样学生还会遇到小数除法的问题,所以仍然无法解决。)

②22.4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米)5600米=5.6千米

③直接用竖式计算小数除以整数的方法。(2)优化方法——用坚式计算

师:同学们,难道我们每次碰到小数除法都需要反复换算,你觉得怎样?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探讨一种简便的算法,直接用坚式计算小数除以整数。指导学生把22.4÷4列成竖式的形式后,教师用纸盖住被除数后面的小数点和4。(3)巧设“五”问,形成算理 屏幕投影出学生的答案

一问:这个余下的2表示什么呢? 二问:这时24又表示什么呢?

三问:用24个十分之一除以4,每份应该是多少呢? 四问:怎样在商上面表示6个“十分之一”呢?

3、观察发现,明确算法(1)在比较中明确算法

师:请观察这个坚式中的被除数的小数点和商的小数点,你发现了什么? 师:请同学们把复习题224÷4与22.4÷4对比一下,你又发现了什么?(2)在归纳中总结算法

师小结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来计算,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解决问题,强化算法

1、基础练习——深化“算理”(1)列坚式计算。

25.2÷6=

34.5÷15=(2)选择题。

①2.7÷25的余数2表示()。

A、2个一

B、2个十分之一

C、2个百分之一 ②与1.6÷4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A、16÷4

B、16÷40

C、16÷400

2、纠正错误——巩固“算法”

3、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四、总结全课,延伸算法

五、联系生活参透环保教育

师:现在交通方便,我们出远门最好乘坐公交车,时时处处要注意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2.一年级数学渗透环保教育教案 篇二

数学教学看起来与环境保护关系不大, 不像化学、生物、地理等涉及的环保问题多。但是, 我们可以利用数学科本身的特点, 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比如, 初中教材中为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加了许多应用举例的内容, 强调学习数学的重要性。由于是应用题, 学生要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要对问题的实际背景有所了解。这类问题涉及内容广, 许多问题学生感到生疏, 在教学中应当给予适当的补充讲解。我在教学中遇到这样两道应用题。

1.为了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 某九 (1) 班50名学生在今年6月5日 (世界环保日) 这一天调查自家丢弃废旧塑料袋的情况, 有关数据如下:5、6、7、4、8、6、6、10、12、10、5、9、10、6、8、7、8、7、9、14、16、6、8、8、9、9、10、6、5、8、7、7、6、5、5、3、3、6、5、4、5、8、9、6、4、2、3、3、9、5。

根据以上数据回答:

(1) 50户居民每天丢弃废旧塑料袋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别是%%%%、%%%%、%%%%。

(2) 该校所在的居民区有1万户, 则该居民区每天丢弃的废旧塑料袋为%%%%万个。

2.某工厂生产某种产品, 每件产品的出厂价为1万元, 其原材料成本价 (含设备损耗等) 为0.55万元,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平均每生产一件产品有1吨的废渣产生。为达到国家环保要求, 需要对废渣进行脱硫、脱氮等处理, 现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由工厂对废渣直接进行处理, 每处理1吨废渣所用的原料费为0.05万元, 并且每月设备维护及损耗费为20万元。

方案二:工厂每月废渣集中到废渣处理统一处理, 每处理1吨废渣需付0.1万元的处理费。问:

(1) 设工厂每月生产x件产品, 每月利润为Y万元, 分别求出方案一和方案二处理废渣时, X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利润=总收入-总支出) (2) 若你作为工厂负责人, 如何根据月生产量选择处理方案, 既可达到环保要求又最合算。

解:

(1) 因为工厂每月生产x件产品, 每月利润为Y万元, 由题意得:

选择方案一时:月利润为Y1=X-0.55X-0.05X-20=0.4X-20;

选择方案二时:月利润为Y2=X-0.55X-0.1X=0.35X。

(2) 若Y1﹥Y2, 即0.4X-20﹥0.35X, 解得X﹥400。

则当月生产量大于400件时, 选择方案一, 所获得利润较大;当月生产量等于400件时, 两种方案所获得利润一样大;当月生产量小于400件时, 选择方案二所获得的利润较大。

这两个题都是与环保有关的题目, 我们除了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要让他们了解题目涉及到的社会问题和现今的环境形式:随着人类农业活动的加强及过度的垦殖, 可耕地土壤的侵蚀问题变得日趋严重, 地表植被的破坏也导致全球性荒漠化的日趋严重。据报载, 目前世界上有35%以上的土地正在遭受荒漠化的威胁, 每天约2000公顷肥沃土地被沙漠吞噬, 如不及时加以控制, 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将面临多么大的考验。再有, 环境污染造成水、土、大气等的污染, 这些都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 没有水、粮食、空气, 人将不能生存。所以,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作为教师, 我们要教会学生知识, 更要教会他们做人。地球只有一个, 需要我们全人类的爱护。

一、挖掘教材, 精心设计

根据现行中学数学学科的特点, 首先我从教材中找出蕴含有环境教育的内容进行分类, 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为了把环境教育自然适度地渗透到教学中去, 我主要从应用题中挖掘可渗透的内容, 并找贴切的结合点, 融于教学设计。在教学时我将近十年环境绿化面积的一些具体数字 (包括校园绿化) , 出示相应的录像和挂图, 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 了解人与周围环境和谐的关系, 了解环保的作用, 从而唤起学生“爱绿护绿”的意识。例如, 在教学八年级下“分式”[1]一节中有关土地沙化问题的应用题后, 我专门上了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植树与生活》。我先创设了问题情境导入:同学们, 你们知道3月份有什么节吗?为什么要大量地植树造林呢?下面, 我们就来说一说植树对于我们有哪些益处?学生汇报资料: (1) 制造氧气; (2) 保持水土; (3) 消除噪声; (4) 净化空气; (5) 调节气候。这时我出示以下题目:

树林就像空调机一样, 每平方米的树木每天向空中散发6千克的水分, 这样水分吸热而降低气温, 调查我乡森林覆盖面积并估算出这些树木可向空中散发 () 千克的水分。

制造1吨纸需要砍伐17棵树, 如果13亿人每人浪费一张纸 (150张纸约重500克) , 需要毁掉多少棵参天大树?

一棵生长50年的树每年的生态价值———综合价值197250美元≈20万美元≈180万人民币。

(1) 如果建造一所希望小学需要60万元, 180万元可以建造 () 所希望小学?

(2) 如果培养一名大学生需要5万元, 180万元可以培养 () 名大学生?

我通过实践活动, 让学生知道数学与环保科学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 并培养学生养成“爱绿护绿”的良好习惯, 从而培养学生从小爱护花草树木, 不采摘花草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道德。

再如, 一座居民楼安装了节水阀后, 平均每户每月节水2.5吨, 照这样计算, 54户居民3个月可节水多少吨?在教学时, 我结合学生的实际———参观过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 让他们知道水的来之不易与废水处理的代价。我再让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这座居民楼要安装节水阀?引发学生思考, 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 一个月流掉的水数以吨计;一个漏水的马桶, 一个月要漏掉十几吨水。这些写在我们身边的数字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地节约用水, 用水时龙头不要开得过大, 用后要关好水龙头。学会一水多用, 如用洗米水洗碗、洗菜、浇花, 用洗衣水擦地、冲厕所等, 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又如, 让学生深入生活调查。根据调查, “一只山雀7天能吃1155只害虫, 照这样计算, 一只山雀一个月 (按30天算) 能吃多少只害虫?”“我国鸟类种数繁多, 约有1166种。全世界鸟类约有8590种。试估计我国还有多少只山雀?” (鸟是人类的朋友, 爱护鸟类, 保护环境。) 这道题的内容和环境教育的联系很密切。在教学时, 我很自然地把保护山雀及山雀生存环境等环境教育内容渗透进去。在教学时, 教师可让学生说说庄稼的好朋友还有哪些, 向学生宣传保护鸟类的意义。通过学习, 学生知道了山雀是庄稼的朋友, 从中受到了保护益虫鸟兽等生态环境保护教育。

二、利用废物, 制作学具

在教学中, 我还十分注重让环境教育的内容尽量贴进学生们的日常生活, 使学生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如:让学生了解我们每天产生多少废物, 如何减少废物;让学生知道我们产生的废物哪些是可再利用的, 哪些是不可再利用的, 可再利用的应反复使用。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 注意留心观察, 善于思考, 利用废弃物制作一些学具, 变废为宝。既提高教学效率, 又寓环境教育于数学课中。例如:在教学“丰富的图形世界”[2]之后, 我专门上了一节数学活动课《有趣的图形与生活》, 在练习拼摆组合图形这个环节中,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牙签、废纸板和旧台历纸, 然后做一系列游戏。

1. 增加牙签, 变化图形。

让学生用牙签自由摆2个三角形。摆完后, 说说总共要用几根 (大多数用6根) ?这时教师可启发学生:能不能用5根呢?

牙签摆两个三角形呢?展示摆法, 突出以一当二, 少用一根牙签。

(2) 再加两根牙签, 使它变成3个三角形, 怎样摆?

(3) 谁能再加2根牙签, 使它变成5个三角形呢?

(4) 想一想:怎样才能用比较少的牙签, 摆出比较多的图形呢?

(5) 十二根一样的牙签, 摆一个、二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正方形, 分别怎样摆? (展示学生不同的摆法)

2. 拼摆生活中的图形。

教师进一步对学生提出要求:

(1) 只用一种图形拼摆

(2) 用两种图形拼摆

(3) 用多种图形拼摆

我让学生从这四种图形中取三种或全部, 拼摆出一些图案来。当看到自己亲手设计的一件件作品时, 学生体会了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从而体验了废物制作集合图形 (体会“密铺”在生活中的运用) 的乐趣, 同时体验数学的价值, 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成功感, 又培养了空间观念、想象力和创造力。

又如:在七年级“七巧板”[3]拼图教学中, 我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废弃的厚纸板, 涂上色彩, 剪成七巧板的形状, 让学生体会自己制作七巧板的过程。我引导学生观察, 在掌握基本的拼图要领及照着图形拼图后, 再让学生大胆创新, 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来, 最后研究并回顾小学二年级时对所成图案的周长、面积的简易计算方法。这样的操作活动, 不但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 合理想象, 而且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的同时, 使学生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

另外, 在教学“丰富的图形世界”时, 我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废弃的各种长方体和正方体药盒、牙膏盒、饮料盒等作为学具使用, 还开展了“环保对我们意味着什么”的讨论, 使学生惊奇地发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在污染, 破坏环境, 教育学生从我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在日常生活中, 注意节约资源, 减少垃圾, 防止废弃物污染环境。毫无疑问, 这样的教学, 必然提高了教学教育的质量。

三、参加实践, 发展才能

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环保, 关注环保, 参与环保。在教学中我还注意融合数学课的教学内容, 努力创造环保教育氛围,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理解和应用, 据此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教学“数据的收集与处理”[4]后, 我让学生利用自己家里上半年每月水、电费的数据制成统计图表, 从节约资源、能源这个角度启发学生, 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我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搜集资料, 让学生根据同学们实际调查的有关数据资料进行整理, 制成统计图表, 并根据所绘制的图表说出有关问题, 分析有关问题。例如: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 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各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 最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有关数学知识, 又受到了环保教育。

总之,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非常有效的, 也符合新课程改革和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形势需要。我们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 善于捕捉初中数学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 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环境教育, 脚踏实地践行“教育即生活, 生活即教育”[5]的现代教育理念, 使数学课堂教学鲜活起来, 使每个学生都喜爱上数学, 在青少年学生的心灵中播下环境保护的种子, 使其终身受益, 也为培养有良好环保意识的社会公民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基础。

摘要:中学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科的特点, 从教材中找出蕴含有环境教育的内容, 把环境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从应用题中挖掘可渗透的内容, 找到贴切的结合点, 融于教学设计, 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环境保护的种子。

关键词:数学教学,环境教育,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 (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P65.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 (上)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P5-35.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 (上)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P176.

[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 (上)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P175-195.

3.一年级数学渗透环保教育教案 篇三

关键词:农村教育;数学教学;环保教育

一、转变教学观念,打破学科界限

提到环保教育,不少教师都认为是化学学科的内容,而数学学科则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其实,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认识处处着眼于数学与人的发展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跟其他学科的联系与综合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和实践的趋势。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研究数学与其他学科的问题,不仅要从现实生活题材中引入数学,而且要注意加强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打破传统的学科限制,允许在数学课程内容中研究与数学有关的其它问题。数学教学要把握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注重数学应用的多样性,运用数学解决生活和其他的问题。例如,在《数学》七年级上册关于淡水量的计算与思考,通过计算,用数据说话,让学生真正体会节约水资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增强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师生都应转变观念,打破传统学科限制,让环保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

二、利用数学教师的人格魅力进行环保教育

“师者,人之模范。”教师劳动的重要特点在于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道德品行、知识才能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也是学生直接学习的榜样。教师的示范对学生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不可能进行环保专题教育,但数学教师可通过自身形象或教学行为等感化学生,使学生受到环保教育。这就要求数学教师除具备渊博的数学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外,还应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行为习惯等。一个头发蓬乱、懒散邋遢的数学教师,只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反感;一个随地吐谈、课堂抽烟的数学教师,既不讲卫生,又污染环境,影响他人健康;一位衣着整洁、举止文明的数学教师,他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学生具有向师性,他们经常观察教师的一切,自觉不自觉地模仿老师的言行。因此,老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才能给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

三、利用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环保教育

中小学生可塑性强,他们在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各方面发展尚未定型,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容易养成不良习惯。中学生自制能力与小学生比较,虽然有所增强,但还有一定的限度,容易沾染上不良习气,自制能力差的学生常因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而违反纪律。农村学生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普遍养成教育较差,常有一些不良习惯,如乱扔垃圾、随地吐谈、攀摘花草等。针对这类现象,数学教师应把德育寓于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一次环保教育。例如,在学习了七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章节后,我让学生做一项调查,统计本班所有同学的家庭在一周丢弃塑料袋的数量。根据调查结果计算人均一周丢弃塑料袋的数量。然后再让学生推算我镇3万人一年大约丢多少塑料袋。最后,让学生思考:假如这些塑料袋乱丢乱扔,以每平方米土地上有10个塑料袋来计,那么全镇有多少平方米的土地受到白色污染呢?通过这些计算,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不良习惯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从而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四、利用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

4.六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篇四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任课教师:何清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环保意识。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出数量关系式。

红花比黄花多。()× =()

()÷()=

2、应用题

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解答这类应用题的要害是什么?

二、教学例1

出示例1,读题。

分析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找出关键句。找出问题的数量关系式。

师:通过小组研究,你们认为这道题应该怎样来解答?通过进一步的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弄清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并对上述解法逐一作出判断。

师:你认为做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 师:我们以前也运用过转化的方法吗?

2、小结: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启发:根据上面的讨论,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列式计算后,进一步追问: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怎样计算的?要求4公顷相当于16公顷的百分之几,又是怎样算的?综合算式应该怎样列?

进一步引导:还有其他不同的想法吗?

“根据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计划的百分之几”,你会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吗?

三、教学“试一试”

1、出示问题: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启发:根据例题中问题的答案猜一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学生作出猜想后,暂不作评价。

提问:这个问题又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

2、学生列式计算后讨论:这个答案与你此前的猜想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3、比较试一试和例1。

4、请同学们说说植树造林及节约用水的好处。

四、反馈练习

(一)分析下面每个题的含义,然后列出数量关系式.

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

2.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

3.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

4.1999年的电视机价格比1998年降低了百分之几?

5.现在生产一个零件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百分之几?

6.十一月份比十二月份超额完成了百分之几?

(二)只列式不计算.

1.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2.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

3.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到0.8元,成本降低了百 分之几?

4.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了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

5.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完成了5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

(三)指导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3题

第二题结合练习对学生进行保护动物、保持生态平衡的教育。五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时,通常可以怎样思考?计算过程中还要注意些什么?六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任课教师:何清华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4、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环境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先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12×

2、列式计算。

(1)20的是多少?

(2)6的是多少?

3、学生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二、新授

3421× 5215345

1、教学例1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找到解题思路。

(2)组织学生讨论,对于这句分率句该如何来理解?(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这句话是把“我们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25面积”相比较,其中“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 表示单位“1”的量,知道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

(3)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500×=1000(平方米)

2、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进行国情教育。

3、巩固练习:“做一做”,让学生画线段图表示题意,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依据是什么?然后独立解答。

三、练习

1、练习四第2题:让学生先找出分率句中隐藏的单位“1”——2525全世界的丹顶鹤数2000只。

2、练习四第3题:让学生先找到分率句和单位“1”,再独立列式解答。

四、总结

1、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是什么?(找出分率句、确定单位“1”,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最后 再列式解答)

5.一年级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篇五

高兴霞

11、《美丽的小路》

一、背景材料

课文讲述了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保持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

二、教学难点:

课文的第八自然段。

三、课前准备:

1、学生自制生字小卡片一份。

2、简单的动画课件。

3、头饰:鸭、兔、鹿。

四、教学目标:

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

3、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4、了解《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让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第一课时

五、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瞧,这就是小鸭子门前的那条小路,多美啊!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还有着有趣的故事呢?这个故事就是《美丽的小路》。(全班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听课文录音,初步了解本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思考:这篇课文里有几个角色?你最喜欢哪个角色?

2、自己练读,并标出自然段,把觉得难读的字画出来。

(教师把生字都板贴在黑板上,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容易读错的字和词。重点指导前鼻音字“脑”,后鼻音字“辆”、“净”。容易读错声调的字“鹿、积、辆”。“积”是一声,“鹿”和“辆”是四声。有轻声音节的词“先生、鼻子、脑袋”。)

3、学生质疑:对课文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再读课文

1、个别读(用激励的语言激发学生自告奋勇读课文)。

2、夸一夸、帮一帮。引导学生先评优点,再评不足。评议时,重点评议字音,特别注意读准翘舌音和带后鼻音的字。

3、学生自己再练读一遍。

4、全班齐读。

5、展示台:再次让那些自己觉得有信心读好课文的学生上台读。

(四)、认记生字

1、认读带生字的词。

2、请小老师带读。

3、认读单个的生字。

4、识记生字交流:学生自主识字,谈自己的识记方法。

(五)、学习课文第一至八自然段

1、想像说话(出示多媒体课件)如果你走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看见那花花绿绿的鹅卵石,五颜六色的鲜花,你会说些什么呢?

2、小组议一议,美丽的小路为什么不见呢?如果你走在这条脏兮兮的小路上,你会说些什么呢? 同学们,《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

就有规定

公民应当爱护公共卫生环境,不随地吐痰、便溺,不乱扔果皮、纸屑和烟头等废弃物。我们要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知道了吗?

3、指导朗读。

①、朗读句子“啊,多美的小路啊!”(读出赞美的语气)

②、比较读:教师范读“我会读”里的句子,学生注意听,比较带有句号、问号、感叹号的句子表达的不同语气。

③、学生自由选择段落读,指导学生读好三个问句。

④、分角色表演读。

喜欢哪个角色就读哪个角色,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读,在从读不同角色的同学中分别推荐出一个代表,带头饰在全班表演读。

(六)、布置作业

1、把课文第1——8自然段读给家长听。

2、把课文第9——12自然段读通顺。思考:美丽的小路是怎样找回来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学生朗读第一至八自然段。

2、美丽的小路找回来吗?

(二)、学习第9——12自然段。

1、复习这几个自然段的生字词。

2、学生自由读9——12自然段。

3、小组讨论:美丽的小路是怎样找回来的?

4、全班交流。

5、指导朗读。

表演读第9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第10—12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第1—8自然段。

(三)、指导写字。

1、学生先观察,再说说如何记住“赶”“起”“明”“净”四个字。

2、学写“先”“干”二字。

观察田字格中的“先”“干”学生自己发现重点笔画的位置和写法。

先:第三笔“∣”竖在竖中线,第四笔的“—”稍写长点(左边长点右边短点)最后一笔“乚”起笔在横中线和竖中线的焦点上。

干:第二笔“ ”比第一笔长,第三笔“∣”竖在竖中线上。

3、师范写,学生练写。

4、展示学生的写字本,师生共同点评。

(四)、布置作业

6.一年级数学渗透环保教育教案 篇六

(万正涛)

课时目标:

1、复习声母、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练习书写。

2、能够正确拼读音节,连接相对应的图片。

3、结合课文内容和和图片有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4、正确拼读音节,了解秋游该带些什么,并能用简笔画将这些东西画下来。

5、能够根据音节看清图意,看图说几句话,明白互相谦让的道理。

6、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分流练习,分类按顺序排列。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会连

(1)从开学到现在,我们认识了许多声母,并和它们成了好朋友,你们能不能叫出这些朋友的名字呢?请小朋友哪出自己制作的声母卡片,跟这些老朋友打声招呼。

(2)请同桌和小朋友互相考一考,帮一帮,比一比谁读得又快又好。(3)哪个小朋友能自告奋勇,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准这些声母?

(4)这23个声母很团结,它们在一起本事可大了,它们按顺序排列起来可以排成一个什么图形?想看看是什么图形吗?谁先连好,并看出是什么图,谁将获得“小画家”的称号。

二、第二题:我会连。

1、出示多媒体图片,看看是什么动物。

2、再读一读,图下的音节。(要注意三拼音的读法)

3、做“给动物挂牌”的游戏。说说自己喜欢哪种动物,找出这个动物名称的音节,把他们连起来。

4、校对答案。展示台展示学生的连线结果,指出不足要求改正,表扬整洁干净清楚的作业法制渗透点: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认识动物并且记住它们的名字。

5、法制渗透点:图片中有丹顶鹤、熊猫、孔雀、狮子、东北虎、长颈鹿。其中,丹顶鹤、大熊猫、东北虎同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出示《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九条

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录及其调

整,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第十六条 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猎捕国家

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第二十二条 禁止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等特

殊情况,需要出售、收购、利用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必须经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

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需要出售、收购、利用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拼读音节,了解秋游该带些什么,并能用简笔画将这些东西画下来。2.能够根据音节看清图意,看图说几句话,明白互相谦让的道理。3.能够正确认读词语,并会恰当使用。教学过程:

一、第三题:读读画画

(一)出示音节,拼读音节。(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二)什么时候要带上这些东西?师:秋游快到了,读幼儿园时要去秋游了,总是爸爸妈妈帮小朋友们理书包。现在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书包该怎么理呢?要带些什么东西呢?书上就告诉我们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三)这些东西只是给大家一个建议,你可以选择,还可以带些你认为有用的可这里又没有提到的东西。请大家把你在秋游时想带的东西用简笔画画下来。

(四)交流,并说说带上这些东西的理由。

二、第四题:我会讲

(一)出示插图,认读图中的两个音节词。了解独木桥的特点。

(二)小组合作,看清图意,说说这幅图讲了什么?你能编一个小故事吗?

(三)小组汇报,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提问:小白兔和猴爸爸各自要去哪儿干什么?它们怎样才能到达目的地?会发生什么事情?

(四)自己练习讲故事、指名讲、同学点评。

(五)假设小白兔和猴爸爸都要抢先过独木桥,会造成什么结果?(适时地进行互相谦让的教育。)

(三)第五题:我会读

(一)卡片抽读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二)你能选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吗?

(三)小组合作,选用几个词语说几句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能够正确拼读儿歌,会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儿歌。2.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分流练习,分类按顺序排列。教学步骤:

一、第六题:读读背背

(一)出示诗歌《秋叶飘飘》,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二)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三)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

(四)有感情地朗读儿歌,问:想象秋叶飞舞时还像什么?秋姑娘还会发来什么电报?(了解秋天的特点)

(五)谁能试着背背这首优美的诗歌。

二、第七题:我会读。(系统复习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一)复习23个声母。1.读、背声母。2.区别形近字母:b —d p —q f —t m —n 音近字母:n —l z —zh c —ch s—sh 3.再熟读、背声母。(指名背、同桌背、自由背)

(二)复习24个韵母。

1.分组读:单韵母6个、复韵母9个、前鼻韵母5个、后鼻韵母4个。(重点复习复韵母和鼻韵母的连读方法)

2.对比读:a—an—ang e—en—eng i—in—ing un—ün—üe iu—ui—in an—ao—ou 3.连起来熟读、记忆。

(四)复习16个整体认读音节。1.分类读。

7.一年级数学渗透环保教育教案 篇七

教师:杨黎

2018年2月26日

第一单元 《红灯停绿灯行》 第一课时《红眼睛绿眼睛》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红眼睛 绿眼睛》。2.音乐游戏“红灯停绿灯行”。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能准确的“唱”好四分休止符。2.通过音乐游戏“红灯停绿灯行”,感受休止符的作用。3.根据“红牌”“绿牌”提示,学生能在心里默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片段。教学重点:

在演唱歌曲过程中,能够体现四分休止符在歌曲中的作用。教学难点:

由有声的演唱过渡到无声的演唱,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内心节奏的目的。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2.红绿灯牌。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经常看到在马路的十字路口,有的车在行驶,有的车在停止,为什么呢?

生:因为他们看到了红绿灯。

师:遇到红灯时,我们应该怎么样啊?遇到绿灯呢?

师: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游戏规则是:老师扮演交警来指挥,同学们可以走路、蹦蹦跳跳,也可以学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走路时的可爱的姿势,当老师举起绿灯时,你们就前进;当举起红灯时,你们就原地停下,不许动。

师:下面我们就开始进行游戏,看看谁的注意力集中,随着交警的指挥进行,不准违反交通规则。(学生进行游戏,教师播放歌曲,第一次聆听。)

师:同学们都是遵守交通规则的小市民,在音乐中你们也能遵守吗?(课件出示节奏)

师:请同学们遇到小黄鸭的时候读“ga”,遇到小红鸭的时候“m”。师:再来读一遍,现在老师来扮演交警,我们一起来一遍!(学生读“ga”和“m”,教师读“红灯红0 红眼睛0 眼睛眨一眨 车子 停一 停 0”,教师遇到红灯时,手做停车动作!)

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扮演交警啊?(学生读一遍“红灯红0 红眼睛0 眼睛眨一眨 车子 停一 停 0”,遇到红灯时,手做停车动作!)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与红绿灯有关的歌曲《红眼睛 绿眼睛》。

二、学习新课

1.第二次聆听歌曲

师:请同学们听歌曲,听后回答:歌曲告诉我们什么内容? 生:红灯亮了要停止通行,绿灯亮了可以继续通行。2.第三次聆听歌曲,简单介绍四分休止符的。师:在这首歌曲中你发现了几处红灯?(3)师:“0”是音乐中的休止符,表示声音的停顿。3.第四次聆听歌曲,按节奏朗读歌词。(出示歌词,空拍处化红灯)

4.第五次聆听歌曲,用最小的声音跟着歌曲小声哼唱,提示:休止符的地方要停顿,不许闯红灯。5.纠正难点。

6.随着老师的伴奏自信的演唱一遍歌曲。7.师生接唱歌曲,帮助学生记忆歌词。8.随歌曲伴奏有表情地演唱。

三、看图标、做判断,选择放声歌唱与心里默唱

1.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纸牌,举红灯时,教师在心里默唱,举绿灯时,教师大声歌唱。教师做警察举纸牌,同学们默唱或放声唱。

2.自己判断行为: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吸烟、鸣喇叭、走人行道、废品扔到垃圾桶、折花踩草等。哪些行为是对的请举绿牌;哪些是错的请举红牌。

四、拓展思维

师:同学们,我们应该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习惯是大家倡导的?哪些是大家反对的?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学唱了这首歌曲之后,懂得了“红眼睛绿眼睛”分别代表了红灯和绿灯。红灯亮了要停止通行,绿灯亮了才能通行。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

第二课时《做个好娃娃》

教学内容:

童谣《做个好娃娃》 教学目标:

1.学习童谣《做个好娃娃》,使用打击乐器为童谣伴奏。

2.在学习童谣的过程中认识四分休止符,并能够在童谣中准确地运用。3.培养学生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节奏的表现能力。教学重点:

1.能按节奏念儿歌。

2.认识“四分休止符”,并能够准确地读出。教学难点:

1.能用打击乐器伴奏。2.聆听、模仿、拍击节奏。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打击乐器:响板、碰铃、铃鼓、三角铁、木鱼、双响筒。3.红绿灯牌。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以游戏的形式复习歌曲《红眼睛 绿眼睛》。

要求:老师举红牌时,学生在心里默唱;举绿牌时,学生放声歌唱。生:按要求完整地演唱歌曲。

二、复习“四分休止符”

1.师出示节奏:X X X 0,请学生拍击节奏。

2.师讲解四分休止符:“0”表示休息一拍,虽然不出声音,但是它也是一个音符。当你看到这个四分休止符的时候要更加关注它,你们想一想有什么好的办法帮助你来表现它吗?

3.生用自己的办法准确读出四分休止符。(在休止符处用点头表示;在休止符处用攥拳表示……)

三、节奏练习

1.师出示节奏,学生拍击。4/4 x x x 0 | x x x x x 0 | 2.师出示节奏,学生拍击。4/4 x x x x | x x x x 0 | 3.师出示童谣《做个好娃娃节奏谱》,生拍击《做个好娃娃》节奏谱。4.师评价学生拍击是否准确,不准确的地方讲解练习。

四、按节奏念儿歌《做个好娃娃》

1.导言:欢迎来到“好娃娃”的聚会,来到这里的每一位小伙伴都要“做个好娃娃”!怎么样才能做个“好娃娃”呢?我先来听听“小黑鸡”是怎么说的吧!2.老师读第一段儿歌。3.请学生回答。

4.请学生按节奏读第一段的儿歌。师:让我们也来做个不乱倒垃圾的好娃娃吧!5.指导读得不准的地方。6.全班再读。

7.师生对读,按书上“领”和“齐”的要求进行。8.师生评价。

9.师生共同按第一段的方法读第二段的儿歌。

10.以个别学生领,其他学生齐读的方式再读第二段儿歌。11.同桌间相互合作一起把第三、第四段的儿歌自己读一读,可以按“领”和“齐”的方式交替进行。

12.检查学习效果,请学生展示念三、四段的儿歌。13.学生互评,老师奖励。

五、用打击乐器演奏(《做个好娃娃》乐器伴奏)1.设计节奏:

4/4 x x x x | x x x x 0 |(也可视学生情况,教师设计其他节奏。)

2.分四人小组讨论:你会用什么样的打击乐器来伴奏,念儿歌呢? 3.请学生尝试用打击乐器演奏。4.小组练习。5.小组展示。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在学会童谣的同时认识了四分休止符,并能够在童谣中准确的读奏。让我们再次用打击乐器伴奏儿歌,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吧!

第三课时《对不起 没关系》

教学内容:

学唱歌歌曲《“对不起”“没关系”》 教学目标 :

1.喜欢演唱歌曲《“对不起”“没关系”》,并能体会歌曲的寓意。

2.练习拍手、点手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节拍感。能够唱好切分音。教学重点 :准确表现歌曲情绪,并能体会二拍子的特点。教学难点 :准确演唱切分节奏及念白。教学过程 :

一、导入

1.引言:“我要用一首歌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初听歌曲)2.问:歌曲中都有谁啊?他们在干什么?(我和小刚在一起做游戏)

3.问:他们在做游戏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一不小心我把小刚绊倒在地)4.我急忙扶起她的时候么说了句什么话?(我急忙扶起他说声对不起)5.我说了对不起,他应该怎么说呢?(他笑着对我说没关系)

二、聆听歌曲

1.第二次聆听歌曲,听辨情绪和速度。(课件出示歌片)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用了怎样的速度?” 2.第三次聆听歌曲,感受二拍子特点。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进行拍手、点手心的练习。学生活动:边听范唱边随教师一起进行划拍练习。师:“刚刚我们的律动中,是几个动作是在循环表现,哪一下儿强?哪下弱呢?”(教师边范唱边做动作,引导学生体会感受 二拍子的强弱规律)3.第四次聆听歌曲,再次感受歌曲节拍,学生随音乐自主律动。

三、学唱歌曲

1.学生自主按节奏念读歌词,并找到学习难点。2.对比体会,教师利用示范帮助学生学习、解决学习难点(课件出示切分节 奏)3.学生按节拍完整念读歌词。

4.师:在歌曲中,有的地方不是唱出来的,而是念出来的,听听范唱你能找到吗?(第五次聆听歌曲)

5.学生找到念白——没关系。6.师:这是念白。

7.哼唱歌曲,学生随歌曲范唱,轻声学唱歌曲。

8.跟随教师钢琴伴奏自信的演唱歌曲。提示:注意学生是否能够准确演唱歌曲中的切分节奏,以及对歌曲音准的把握。9.学生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四、表现歌曲 1.分组演唱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准确表现歌曲。2.表演唱

个别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进行情景再现,其他同学为其演唱歌曲。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就必须是一名讲文明的孩子。让我们都来讲文明,让文明之花在校园里到处绽放!

第四课时《小蚂蚁》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蚂蚁》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用赞美的情绪演唱好歌曲《小蚂蚁》。通过演唱歌曲,教育学生学习小蚂蚁遵守纪律、互相帮助,勤劳勇敢的精神。

2.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两大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的特点,初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3.能够较准确地演唱歌曲的乐谱。

4.通过跳集体邀请舞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与同学的协作能力,同时主要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和集体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

感受和表现歌曲。教学难点:

歌词的记忆和乐谱的演唱。教学准备:

课件、小蚂蚁头饰,学生提前搜集的蚂蚁资料等。起学过程:

一、导入

1.让学生边听着《小蚂蚁》音乐,边按节拍踏步走进教室。2.做拍手律动。

师: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做律动。(让学生听着小蚂蚁的音乐跟着教师拍手,每四小节的前两小节分别在胸前左右拍手,每四小节的后两小节分别作邀请动作、招手动作、点头动作和握手动作,听着音乐做两遍)。

二、导入新课(提前让学生搜集关于蚂蚁方面的资料,观察、了解蚂蚁有什么生活习性,学生有了这方面的资料准备,教师就可以提问。)

1.猜谜语:今天,老师有一个谜语要考考大家:排队地上跑,身体细又小,做事最勤劳,纪律第一好。(蚂蚁)

2.问:“你们知道蚂蚁有什么特点吗?你对蚂蚁有哪些方面的了解?”

3.学生回答:“蚂蚁的群体性很强;善于合作;蚂蚁见面相互用触角问好,用触角传话,很有礼貌;蚂蚁懂得天气,一到下雨天他们就把家搬到树上;蚂蚁注意积蓄,具有吃苦精神;蚂蚁的种类很多;蚂蚁的分工不同,有指挥的、有传信的、有搬运的、组织得很有秩序。”(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提示、引导,给予表扬)4.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蚂蚁们平时是怎么生活的。(出示课件——蚂蚁图片,边放画面边放《小蚂蚁》音乐)

第一幅:蚂蚁面对面相互用触角问好(体现蚂蚁讲文明、懂礼貌)。

第二幅:蚂蚁排队搬运粮食,同时有指挥的,有传信的,各有分工(体现蚂蚁遵守纪律,很有秩序)。第三幅:蚂蚁集体搬运一种大的食物(体现人多力量大,齐心协力、合作精神)。5.师:蚂蚁这样讲文明、懂礼貌,蚂蚁能做到的,我们更能做到。今天,我们 就来学习一首赞美蚂蚁的歌曲,歌名就叫《小蚂蚁》。

三、聆听歌曲

1.完整欣赏一遍《小蚂蚁》这首歌曲,教师边听音乐,边加上动作表演一遍。问:这首歌曲给大家带来了怎样的心情啊?(快乐地、有趣地……)2.再听歌曲,听完后按照节奏朗读歌词。

师:同学们你们能够跟老师一起,把歌词有节奏的读一遍吗? 师:你们能不能自己读一遍啊? 3.再听歌曲,小声跟唱。

师:你们不能跟着音乐小声跟唱一遍? 4.处理难点。

师:你们还有不会唱的地方吗? 师:谁能帮帮他?

5.教师伴奏,学生自信的演唱歌曲一遍。

师:你们可以自己演唱这首歌曲吗?跟好老师的伴奏,注意歌曲的音高,看谁唱的准。

6.歌词接龙游戏:为了让学生便于记住歌词,让学生做歌词接龙的游戏,先是老师和学生接龙,然后学生分组接龙,采用出声接龙和默唱接龙交替进行,直至学生掌握记熟歌词。

四、学唱歌谱 1.师:同学们,你们可以跟着老师把这首歌曲的歌谱唱一唱吗?(课件出示歌谱,师生齐唱歌谱)

2.教师教唱这两难点。

(课件出示附点四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节奏)

3.同学们仔细观察,乐谱中还有这种节奏的乐句吗?(找出三、四乐句附点节奏练习视唱)

4.师:再跟老师一起完整地演唱一遍乐谱!(师生齐唱乐谱)5.同桌来个比赛,看谁先把乐谱唱熟练。6.学生独立地完整地演唱歌谱一遍。

五、表现歌曲,跳集体邀请舞 让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头上带着小蚂蚁的头饰,再找出几个学生当邀请者组成里圈,教师示范里外圈动作,讲明要求,组织学生都参与,都分别当几次邀请者和被邀请者,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要求:动作要向小蚂蚁学习,整齐有序!

六、课堂小结

小蚂蚁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学习小蚂蚁的团队精神,做一个遵守纪律,热爱生活的小学生,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学生随着音乐走出教室)

第五课时《小胖胖》

教学内容:

表演唱《小胖胖》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的边表演边演唱歌曲《小胖胖》。2.了解领唱、齐唱这两种演唱形式。

3.在教师指导下,能够为歌曲设计表演动作。教学重点: 了解领唱、齐唱这两种演唱形式,并能够使用这两种演唱形式演唱歌曲《小胖胖》。教学难点:

1.视唱第一乐句歌谱。

2.分小组设计动作,边唱歌曲边表演。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音乐课又开始了,老师给你们出了一道难题,如果你们闯关成功,老师会给你们讲个小故事,准备好了吗? 2.(课件出示第一乐句节奏)

X X X X X X X ︱ X X X X X-︱

师:谁能把这条节奏用“da”把它读出来? 师:大家一起读一遍!

3.(课件出示以上节奏的旋律)

师:你们能把这条旋律唱出来吗?(齐唱一遍)

师:谁能够独立试唱一遍?(有音乐基础的学生视唱)

师:同桌两人一组进行练习,以一分钟的时间把它唱熟,就算闯关成功。师:请同学们一起再把这条乐谱唱一遍!(齐唱乐谱)4.讲故事。

师:唱得真不错,真不好意思,老师准备的故事忘记了,怎么办啊?这样吧,我们先来听一首歌,听完歌之后,我请同学起来帮我讲这个故事!看谁听得最认真!(课件出示动画视频《小胖胖》)

5.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吗?(小胖胖)6.师:谁能帮老师讲这个故事啊?(学生叙述歌曲内容)

小胖胖原来是一个没有礼貌的孩子,在家看见奶奶,就装作没看见,看见叔叔,跟叔叔说:“喂!喂!喂!”大家见了都摇头。后来呢,小胖胖变了,看见奶奶,远远地就叫:“奶奶好!”看见叔叔,赶紧跟叔叔招招手。现在人人都夸胖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二、学唱歌曲

1.第二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和速度。

师:小胖胖原来是一个没有礼貌的孩子,后来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变成了一名懂事的好孩子,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首歌曲《小胖胖》,请同学们再来听一遍 歌曲,听听歌曲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心情?(课件出示歌片,播放音乐)

师:第一段歌词的情绪是怎样的啊?为什么?(很生气,因为小胖胖没有礼貌)谁能把这一段歌词读一读?(一名学生朗读)

师:第二段歌词的情绪呢?(高兴地,因为小胖胖变成了一名懂事的好孩子)谁能把这一段歌词读一读?(齐读第二段歌词)2.第三次聆听歌曲,小声跟唱。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大家用最小的声音跟着唱一遍。3.教师范唱。

师:老师也想唱唱这首歌了,你们可以把声音放大一点,跟着老师唱一遍!4.学生初次独立演唱。

师:你们能不能自己完整的把歌曲唱一遍?(齐唱歌曲)5.处理难点,加快速度演唱歌曲。6.了解领唱、齐唱这两种演唱形式。师:同学们,你们看在歌片上有以红色的“领”字,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出示课件,“领唱”的解释:领唱:是安排在齐唱或合唱的开始部分或中间部分的独唱,因该独唱具有引领众人歌唱的作用,故称“领唱”。独唱者亦称“领唱者”,由一人至数人担任。)师:歌片上绿色的“齐”字是什么意思啊?(出示课件,“齐唱”的解释:齐唱:是指一个歌唱集体,大家都唱同一个旋律,也就是单声部的群唱。)

师:我们来感受一下,领唱和齐唱的效果,好不好?老师领唱,同学们齐唱!(师生合唱歌曲)

师:我们合作的很默契啊,谁能勇敢地担当领唱?(学生合唱歌曲)师:这种演唱形式叫“一领众合”。

三、创编表演唱

1.师:同学们,咱们班里有没有小胖胖啊?(找一名大方的稍胖的学生)今天老师邀请你来做主角,你愿意吗? 师:谁来扮演老奶奶?老奶奶走路的时候是怎样的啊?(找一名模仿好的学生扮演老奶奶)

师:谁来扮演叔叔?(找一名个子比较高的男生扮演叔叔)

师:现在,老师来描述,你们三个人即兴表演怎么样,看谁表演的最好,我们给他颁一个最佳表演奖。

师描述:小胖胖手拿棒棒糖在路上碰见了奶奶,奶奶刚想跟他打招呼,可是他把头转到另一方,不向奶奶问好,只对他的棒棒糖感兴趣,奶奶失望的摇摇头。不一会李叔叔迎面走过来,就听到小胖胖没礼貌的向他说:“喂喂喂”,叔叔也失望的摇摇头。这时候,小胖胖看到别人都对他摇头,他也很难过,决定要做一名有礼貌的好孩子。第二天,在路上又见到了老奶奶,他马上走过去说了声“奶奶好”奶奶高兴竖起大拇指说:“好好好”,碰到李叔叔后,小胖胖马上微笑着向叔叔招手,并大声说“叔叔好!”(教师描述,三名学生即兴表演)

2.师:他们三个人表现的真不错,你们可以完成这个表演吗?下面,三个人一组,自编自演!五分钟后,看看哪个小组创编的有新意!(小组合作,进行创编)3.分组展示。小组在展示时,其它学生随着伴奏音乐用领唱、齐唱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8.一年级数学渗透环保教育教案 篇八

1、认识10 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进行环保教育,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树立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2、理解重点词语“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花草树木的关系。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花草树木的关系。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10 个生字,会写“不、开”2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4个偏旁。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词语“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花草树木的关系。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花草树木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树吗?(板书小树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关于小树的童谣,想读吗?

2、出示童谣。

师:请小朋友们借助上面的拼音读一读。齐读。

3、谁能说说小树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 师:是啊,小树对我们的帮助可真大啊。有一位爷爷也像你们一样喜欢小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板书:爷爷和

4、读课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吗?爷爷这两个音节词有什么不同吗?没有声调的,我们叫

它轻声——音节。谁能把这个轻声音节词读一读呢?(指名读,范读,齐读

5、记忆“爷”字的字型。

师:谁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哪个字与“爷”字长得很想呢?(爸字

出示“爸”字与“爷”字进行比较:谁来说说它们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呢? 师: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牢牢地把“爷”字记在脑海里吧!(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课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想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就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2、请小朋友们一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要把生字条的字音读准。可是,如果遇到不懂的字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请拼音宝宝帮忙,向同桌请教,向老师请教。

3、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巡查。

4、指名读课文。(随机出示两个轻声音节“暖和、衣裳”指导读准字音。

5、齐读课文。师:下面,我们一起把课文读一读,好吗?注意要把“暖和”和“衣裳”这两个轻声音节读准噢。

三、认识自然段。

1、投影出示课文。师:我们这篇课文有三个地方很特别,都是另起一行空出两个字的位置再写,是不是?(是象这样另起一行空两个字的位置再写的就是自然段。

2、我们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呢?(3个

3、下面让我们用数字1、2、3给这三个自然段排排对吧。(边指课文边说:“这是第一个另起一行空两个格的地方,这也是这篇课文的第一个自然段,老师在我字的前面标上1,那谁来说说,2和3该标在哪?”

四、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2、学习“棵”字

这一句中有一个生字宝宝,(出示生字卡片“棵”谁会读?(指名读,齐读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学生汇报识字方法。

3、老师也编了一句儿歌来记住它,想听吗?树上结果“棵、棵、棵”(齐读

4、再读第一自然段。

老师现在把“棵”字送回第一自然段中,谁还会读?(指名读,齐读

5、过渡:寒冷的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刮着,小朋友们都穿上了厚厚的衣裳,小树的叶子落光了,光着身子站在寒风中的小树会说些什么? 是啊,站在寒风中的小树多可怜呀。是谁帮助了这可怜的小树呢?赶快读课文的第二自

然段,找找答案吧,5、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是谁帮助了可怜的小树呢?

6、指名回答。随机出示第一幅图和第二自然段。

小树穿上了什么样的衣裳?(暖和的衣裳谁愿意暖暖地把这句话读一读?

7、评读。(谁能说说他读得怎样?你认为该怎么读,你来试试好吗?谁能比他读得更好或你读得老师心里暖洋洋的,我们也一起象他这样读好吗? 这句话中有好几个生字宝宝,老师把它们请了出来,你们还认得它们吗?

8、学习生字“到,给,穿,暖”

①读生字(指名拼读,比赛读,男女生读,齐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②记字型:谁能挑一个你喜欢的字宝宝说说你是怎么把它记下来的? 用加一加的方法记“给”字;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到”字;给“穿”字说词,表演动作,说说你今天穿了什么?

给“暖”字组词。提醒记住“日”字旁:冬天,太阳出来了,我们身上就会觉得——暖暖的,所以“暖”字是“日”字旁。

9、再读句子。

老师把这些生字宝宝送回课文中,你还会读吗?

10、指名读句子。

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稻草

11、练习:你还知道暖和的什么? 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就——不冷了

12、认识“冷”字

五、学写“不”字

①、看课本,观察“不”字四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②、说发现 ③、范写“不”字

④、学生书空,描红,正确书写。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的一、二自然段,知道在寒冷的冬天,爷爷为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到了夏天,小树会为爷爷做什么呢? 六小结

9.一年级数学渗透环保教育教案 篇九

心得体会

沙土镇中心小学:袁永忠

当今社会是法制社会,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青少年正处在学知识,长身体阶段,也是确立世界观、是非观、法制观的时期。祖国的未来要靠这一代,因此,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决不能忽视道德品质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内容。邓小平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我们应该从小学生抓起,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引导其健康成长,以预防青少年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课堂,对学生的教育也更多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因而学科教学是渗透法制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结合这段时间的教学,我浅谈一下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体会。

首先,法制教育让学生对法律知识有所了解,学生能够知法、守法,特定情况下还能用法。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6、7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植树,通过观察图中小朋友的活动,使同学们知道:

(1)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和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密不可分。

(2)小朋友参加植树造林是为了保护环境。

(3)每个小朋友都要学会保护周围的环境。

然后提问:“你知道哪些与环境保护 有关的法律呢?”教师据生的回答适当加以解说。由此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并着重向学生介绍几条。例如使同学们知道:

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 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六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 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八条、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 府给予奖励;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一分》的“想想做做”第一题时,渗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告诉学生野生动物的珍贵之处,教育他们要保护野生动物,爱护环境;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之“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第4题情景图时,我以不同汽车都有一个固定座位数为渗透点、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的不能超载这一知识点。

其次,法制教育的渗透要求教师要做到深入理解和钻研教材。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施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每个教师要仔细琢磨,认真推敲,才能驾驭教材。并不是每一个知识点,每一堂课都适合渗透法制教育,因而要依据教材的内容而定,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再适时渗透,做到既尊重教材,又不破坏教材原意。

渗透内容的分量要适中,目标要恰当。渗透法制教育内容的分量要恰到好处,不占用过多教学时间,防止将数学课上成一堂法制课。渗透内容还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既满足学生

成长和走入社会的基本需要,又不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法制渗透的有机性原则、选择性原则、贴近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和有趣性原则等,注意找准“渗透点”、把握“渗透时机”、掌握“渗透度”等细节。在方法上要遵从在生活中渗透、在情境中渗透、在案例中渗透、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渗透等。

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内容既加强了学生的法制教育,同时也让教师对法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0.数学教学渗透环保教育 篇十

2007第一学期

实验小学

叶按章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的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 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为此,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力求生活化。

在数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尤其在小学阶段,儿童身体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儿童的直接经验。这直接经验不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且要扩展到情感、生理和性格等领域,是儿童自我拥有的聪明才智,数学教学中,要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的时候,可以充分运用本班中男女生人数、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设计练习。六年级有学生60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27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还可以让学生自由编题。学生会编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的题目。这样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尽量生活化。

从教学方法看,要坚持启发式,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所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实际问题还是理论问题都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并编拟成科学的探究程序,使学生能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为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质疑,自觉地进行求异思维训练。另外,要特别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从教学手段看,要重视观察和实验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还要尽量地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现代气息,使他们感受到现代科技成果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学生对几何图形很难区别,我们在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时,就可以先用投影片出示,平时见到的桌子、书、红领巾、皮球等实物,然后抽去实物,留下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几何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图形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形中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三,应用生活化。

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每教学一个知识点,可以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学“ 步测和目测”后,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到操场测量一下,体验步测和目测。这样做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味到了解决问题的一种享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解释一下:我们住的房子的屋顶为何要架成三角形的?木工师傅帮同学修理课桌为何要在桌脚对角处钉上一根斜条?又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性请学生说明:为什么拉栅门要做成平行四边形的网格状而不做成三角形?通过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使学生更深地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另外要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在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学生搜集了自家几个月用水的情况,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人口的多少,老人和小孩等诸多因素)的过程,得出了自家用水是否合理的判断,并做出今后用水情况的决策。既渗透了环保的教育,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

11.一年级德育渗透教案 篇十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感受到升国旗是一种庄严的仪式,激发学生尊敬国旗、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偏旁“口”,会写“升、国”等8个字。

教学难点:在读中理解国旗的含义,激发学生尊敬国旗,热爱国旗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音画配套,情境渲染,诱发热爱国旗之情。

1、同学们,来听一首歌曲,你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听到国歌响起,你想到了什么?(录音)

2、出示国旗,你知道她的名字吗?(认读:五星红旗)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五星红旗的样子?(①她是我们的国旗;②上面有五颗金色的星星,一颗比较大,四颗比较小;③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四颗小星向着一颗大星,表示全国亿万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

3、在我们祖国的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前,每天早晨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升国旗》。(板书:升国旗)

(二)初读文本,感知文本,激起热爱国旗之情。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生字词。指名读。

2、请学生看动画听课文录音。

3、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一个词语。读完后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词。

五星红旗 我们 国旗 升起 立正 敬礼 您

(2)指名读,齐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生字词。

(3)认识了这些新朋友,请同学们自己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共有几句话?、(三句)

(三)精读文本,感悟文本,品悟热爱国旗之情。

1、指导看图引读,第一句。(1)我们的国旗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句子: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

(3)出示图片:刘翔手举红旗。指导朗读: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当刘翔取得冠军的胜利后,把代表国家的象征披在自己身上,这是多么自豪啊!你能用自豪的语气读读这句吗?

(4)指导朗读第一句。自由练读,男女生读

2、指导看图,引读第二句。

(1)五星红旗,是我们自己的国旗,在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还听到了什么?(《国歌》)

(2)在国歌声的伴奏下,有谁认真观察过五星红旗在是怎样升起来的?(3)出示句子:国歌声中,高高升起

(4)出示升国旗的动画,让学生体会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高高升起

(5)你们瞧,在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升得多高阿!在祖国的蓝天上空随风飘扬。多美啊!谁能把这样的美丽的通过你带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谁来读读?

(6)指导朗读第二句。指名读,齐读一、二句。3.学习第三句

(1)升国旗的时候,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2)出示句子:我们立正,向您敬礼。

(3)指名读句子,并做立正、敬礼的动作。(4)“您”在这儿指谁?(国旗)为什么要用“您”而不用“你”?(表示对国旗的尊敬)您一般用在长辈或值得你尊敬的人身上,在生活中可以用“您”称呼哪些人?

向国旗敬礼,表示我们尊敬国旗、热爱祖国。那谁能把我们尊敬国旗热爱祖国的这种感情读出来呢?

(5)指导朗读第三句。指名读,齐读

(四)整体回归,诵读品悟,升华热爱国旗之情。

1、让我们怀着对国旗发自内心的尊敬、热爱之情来参观北京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多媒体)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说话训练:我们除了在升国旗的时候,向国旗立正,敬礼,以表达我们尊敬国旗,热爱祖国的感情。在平时我们小学生该怎么做呢?工人叔叔的辛苦施工,建筑成了城市的高楼大厦;农民伯伯的辛勤种地,有了丰收的粮食;老师呕心沥血的教育学生,成就了大批祖国的人才;医生为了病人救死扶伤,使得我们的身体健康强壮。每一个行业的叔叔阿姨,都在用自己的汗水建设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每一位公民都在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们小学生现在可以为祖国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4、看着鲜艳美丽的国旗,你想对国旗说些什么?

5、听唱《国旗、国旗、真美丽》。作业布置:

1、搜集有关国旗的其他知识。

12.九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篇十二

重新中学

叶勇

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总复习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及圆的有关性质解决声音的传播问题。教学目标:

1,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边角数量正确选择三角函数,求出其中未知量,体会三角函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

2,结合圆的有关性质选择三角函数解决圆内的有关计算问题。

教学思考: 经过把实际问题转换为几何问题,并且探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会解决数形结合的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解决声音传播问题,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体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发展多向思维。

情感态度:

通过应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应用锐角三角函数的灵活性,了解数学对人类的理性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法》

重点:

难点:

寻找合适的锐角三角函数,渗透法制知识。关键:

建立应用锐角三角函数和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学生准备:

复习锐角三角函数及圆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并对如何正确选择应用锐角三角函数进行总结。(活动办法)圆的相关性质和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

给出题目,学生口答,老师点评。

作用:复习旧知识,为解决实际问题作好铺垫。

二:例题讲解

某学校位于工地O的正西方向,而且OA=200m,一辆货车从O处出发,以5米每秒的速度沿北偏西方向行驶,已知货车的噪声污染半径为130米,那么学校是否在该货车噪声污染范围内?若在、则学校受该货车噪声污染的时间有几秒?

提出问题:(1)如何建立几何图形解决该问题?

(2)本题中有哪些边角关系?

(3)如何选择正确的三角函数求出相关未知量?(4)把自己选择的三角函数与其他同学进行对比看看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哪种更简单?

(5)如何理解学校在噪声污染范围内?

思考完成上述问题后,老师讲解解答过程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这类问题时进行对比,体会应用三角函数和圆的有关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丰富的解题经验。

三:应用拓展 通过对上述例题的讲解,说明噪声污染是违法的,本例中的货车就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第三十二条:禁止制造、销售或者进口超过规定的噪声限值的汽车。

第三十四条:机动车辆在城市市区范围内行驶,机动船舶在城市市区的内河航道航行,铁路机车驶经或者进入城市市区、疗养区时,必须按照规定使用声响装置。

警车、消防车、工程抢险车、救护车等机动车辆安装、使用警报器,必须符合国务院公安部门的规定;在执行非紧急任务时,禁止使用警报器。

四:反馈练习:

将原例题更换相应数字后找同学上黑板书写解题过程。教师巡视指导。

五:小结及作业布置:

(1)数学知识。

上一篇:农学毕业自我鉴定下一篇:有关成长初中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