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的复习策略

2024-07-13

中考物理的复习策略(共15篇)

1.中考物理的复习策略 篇一

如何提高中考前的复习效率,切实提高中考成绩,是我们每一个物理教师共同面临的课题。现在每个学校都订有一本复习资料,有的教师图省事,复习就完全按照资料上的顺序进行复习,课堂例题就是资料上的现成例题,学生练习也是该资料上的练习,从前至后依次做。笔者认为这种复习方式,教师是轻松的,但复习效果不好,不是高效的复习方式。复习课离不开习题,因此,复习课中习题的处理尤为重要。下面笔者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在习题处理方面的想法。

一、选题应体现课改精神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也是考试的依据,但在要求上有一定弹性,各地在此基础上会出台相应的《复习指导意见》,这是我们复习的依据,也是我们选题的依据。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阅读《复习指导意见》,再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选择习题。

1.有些知识点在老教材中是重点,但在新教材中却不作要求,与此知识点相关的题目就不能选。有些知识点新教材中没有,但在《复习指导意见》中有明确的要求,教师就应补充。如“力的合成”知识在教材中没有,《复习指导意见》中要求“理解合力的概念,知道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所以教师复习到力学部分时,就要补充相关知识点的题目。

2.所选的题目不能仅局限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训练,还要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训练。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在教学目标上增加了“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新课标理念中,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正所谓“鱼”与“渔”的关系。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使学生逐渐学会积极主动地自主获取知识,并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因此,教师在选择题目时,也要选能训练学生“过程与方法”的题目。另外,还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训练,选择相应的题目。

3.选题时要关注热点问题,把握考试动态。近几年的中考物理中有几大类热点问题:(1)估计、估算题。主要涉及学生实际生活中与所学知识直接相关的实际事例;(2)动态问题分析。物体的状态是变化的。如:杠杆的转动分析;滑动变阻器中滑片的滑动对电路的影响等;(3)情景信息题。即在考题中提供较多的情景信息,根据题目要求,从中筛选出有用的相关信息进行解题;(4)开放性试题(包括结果开放、条件开放、过程开放等)。即在研究中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研究的方法、手段可以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定势,研究的结果并不唯一,表达的形式可以丰富多彩;(5)图像题。根据题目中所画的图像所能挖掘的信息进行解题;(6)先学后用题。即给出一段文字材料,所涉及的知识没有学过,但方法学过,要求学生阅读后立即加以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4.选题注意难度适中,太容易则不易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深度,太难则成为学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达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让学生望而生畏,抹杀学生的自信心。要把握一个“度”,让学生“跳一跳,够的着”;题量也要适中,并不是做的越多效果越好;还有,习题应该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起到有“一题”涉及到“一类问题”的效果,不是和某些老师一样“从第一题到第十题全做”或是“从15面到17面全部完成”;最后,还有一个习题的层次性问题,知识的掌握是循序渐进的,习题也应该把握一个由易到难的逐步上升的台阶,要避免复习完一部分知识后,立即把针对该知识点的中考题搬过来一阵狂轰滥炸。

二、作业布置做到“四必”

作业布置了必收交、收交了必批改、批改了必讲评、讲评了必订正,做到反馈全面,校正及时。有些教师对自己布置的作业不收,实践证明不交的作业,学生完成的积极性很低,有的甚至就是抄抄答案或是一片空白,所以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定要收;收上来的作业要认真批改。收上来的作业不改等于没有收,长此下去,学生也不会好好做作业;教师从批改的作业中要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做错的题目,要看错在哪儿?有哪些共性的问题?学生做对的,也要看有没有新颖的解法?为接下去的讲评积累资料;作业讲评不能面面俱到,共性问题集体讲,个性问题个别辅导。讲评不能就题论题,而要举一反三。对做错的题要严格要求学生订正。

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学生的解题习惯需要老师从平时的习题教学中逐步培养。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分析题目、如何答题?物理规范化解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思想、方法的规范化,解题过程的规范化,物理语言和书写规范化。如:选择题要学会排除,把四个选项都要看全;填空题中文字型填空要填通顺,计算型填空要注意单位;计算题要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相应的物理量,符号注意加上相应的下标,解题过程要有公式、必要的文字说明。

四、反思是复习过程必不可少的部分

一组题目解完后,带领学生回过头来反思:本题复习了哪些基础知识?利用了哪些基本技能?用到了哪些物理方法?体现了哪些物理思想?哪道题还可以变化?哪些题还有什么解法(一题多解)?使他们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巩固、深化、提高,使他们的知识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要求学生定期整理自己的笔记和试卷,找出自己以前做过的题目中的错题,认真仔细地弄清以前为什么错,现在是否会做。如果学生能把几套试卷放到一起,就会很明显地发现,他们经常错的往往是同样或类似的问题,那这一部分内容就是他们的弱点,在以后复习中就要重点复习这些问题。

教师也要注意自我反思,一次练习做后,要反思自己布置的作业难度是否合适?有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学生为什么会出现某些典型的错解?下一步该采取什么教学对策?等等。

复习课中习题的优化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提高教学质量,本人愿意与广大同行一起将新课程下中考复习中习题的处理继续探索。

2.中考物理的复习策略 篇二

中考复习, 进度相对较快, 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说, 快速的复习更似蜻蜓点水, 对学生的帮助不大, 同时强化了他们内心对物理的畏惧, 如此对后续学习极为不利。所以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之内, 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 弥补之前学习的不足, 成为我首要的探索方向。同时, 也希望能培养起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发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为未来的物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教师上课要有激情。

初三的复习, 本身趣味性就不如新课, 学生兴趣索然也很正常。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老师上课就要有激情, 要用有感染力的语言语调、丰富的表情让学生跟着老师走。有人说:“一个好的老师, 就是一个好演员”;也有人说:“好的老师是一名优秀的导演”。我觉得老师应该是一名全能型的演艺人才, 自编、自导的同时也要引领学生一起演绎精彩的课堂。

2. 复习课也要有实验。

在教授物理新知识的时候, 学生最喜欢的就是实验课。但在复习阶段, 几乎没有实验, 即便是复习到实验的内容, 也很少有时间去实验室操作。其实, 实验不仅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回忆起以前学过的内容;同时, 反思一下自己当时做实验的错误操作和理解, 对相关内容的掌握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复习课时间有限, 可以将一类实验安排在一节课内完成, 如电学的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测电阻、测量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等。

二、提高课堂效率

1. 多媒体的应用。

现代的教学手段已经非常先进, 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也可以让课堂变得精彩, 如果应用恰当, 还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在新课中, 教师利用板书进行规范的例题示范非常重要, 但在复习课中, 将学生的解题步骤投影讲解, 让同学们指出不规范的地方或者是错误的思维, 复习效果更好———既节省时间, 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也能促进学生表现的欲望, 学习效率很高。像物理中的力学、光学、电学都需要配以大量的分析图解, PPT与电子白板的结合效果就非常好, 清晰、直观、又便于分析, 操作起来也很方便。多媒体的应用不仅方便了教学, 也使得课堂的气氛不那么沉闷, 学生的注意力也不仅仅是听和写, 视觉的效果缓解了听觉疲劳, 提高了课堂效率。

2. 精选例题。

现在的教学要求平行分班, 使得一个班级内学生学习的差距较大, 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学起来很轻松, 基础的复习对他们来讲太过容易, 提不起兴趣, 久而久之对复习也不太重视, 反而由于态度的原因经常导致简单题也失分。而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讲, 又觉得复习的进度太快, 有点吃不消。这样, 如果选定一本资料, 按部就班地复习, 即使再好的资料也容易出现优生“吃不饱”, 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不消化”的现象。为了引起优生的重视, 增强弱势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选择的例题就非常重要。在知识点复习完之后, 精心选择几道例题, 同时要兼顾层次———基础的练习可以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再设定一些“陷阱”, 给尖子生敲个警钟, 调动起全班的积极性;在此之后再进行摸底训练, 学生就会重视很多。

3. 分层教学。

每节课都尽量安排一个课堂小测, 题目不必太多, 但要分层。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自己这节课是有收获的, 对物理的学习更有信心, 也期待自己下一节课的表现。作业作为当堂课内容的巩固, 题目要适中, 内容也要分层, 让优生有一定的挑战性, 也要让基础不好的学生感觉到复习之后的进步。至于作业的讲解问题, 完全可以让学生组内解决———让完成得好的学生来讲, 既刺激学生做好作业的积极性, 也解决老师分层作业不方便讲解的障碍。

三、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1. 学会看教学大纲和中考说明。

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尚不算强, 即便是优生, 对老师的依赖感也很重。殊不知一位教师教几十名学生, 很难个个都兼顾到, 只能从大局着眼, 选择对大部分学生都适用的方法。如果学生能掌握主动, 明确教学和考试的要求, 及时找老师协助解决自己的难处, 将会大大地提高成绩和学习能力。“学会看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明确学习过程中教学大纲的要求、每个知识点要掌握的水平, 明确中考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 使自己的复习目标更明确, 也可以随时根据要求检测自己的水平。

2. 学会归纳总结。

人对犯错是有惯性的, 所以曾经做错的题目对学生的帮助是最大的。如果仔细研究学生做错的题目, 你会发现, 很多学生会在同一个内容上反复出错, 错误的思维、错误的经验很难纠正。如果能够利用错题吸取经验, 相信会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所以, 我要求学生整理一个错题本, 仔细分析自己做错的题目, 务必纠正错误的经验。每一次测验之后, 及时分析自己的失分原因, 检验是否有延续之前的错误;小组成员之间也相互竞争, 看看谁能不在同一地方跌倒两次。

3. 精心制订复习计划。

每个学生要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水平精心制订复习计划。教师的复习计划是针对全班学生的, 而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 学习水平不同, 接受能力也不同。学生如果能了解自己, 主动找老师帮助自己填补薄弱的知识环节, 及时改正, 复习才真正行之有效。学生的复习计划要包括以下方面:

阶段性:按照复习时间恰当地分配2~3个阶段, 将知识点复习巩固和针对考纲的练习分开;

方法性:针对不同的题型要有不同的应对方法, 例如选择题都为单选题, 并且答案其实已经在学生的面前了, 只需要将答案找出来即可, 排除法的应用就会起到不错的效果。

目标性:每一阶段的复习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想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又需要做什么样的努力———复习要有策略, 达标同样要有策略。

4. 学会主动学习。

古人云: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可见学习的主动性对学习的影响很大。教师要教育学生主动学习, 而不是在家长老师的逼迫下无奈地学习;学习要走在老师前面———提前做好预习, 带着问题听课, 带着目标练习, 这样老师的讲解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到自己, 学习的效果自然也就不同。

3.中考物理复习策略谈 篇三

策略一:把握复习的节奏

毕业班的同学们一定要按照本地本校老师制定的复习方案,有步骤地去复习。一般而言,中考物理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系统复习,时间为初三新课结束到4月中下旬。这个阶段主要进行单元过关复习,主要目标是全面把握考点,消灭知识“盲区”,并且掌握一些基本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复习方法和策略是:①在教师指引下,通读课本,构建知识框架。对每个单元涉及的概念、规律按照构建的知识框架去理解,对重要知识点的类型题的解题方法形成一套自己的模式。②关注学习过程,强化动手操作能力。对课标规定的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力争到实验室亲自动手操作一遍,写好每个实验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对其他的实验也要充分理解。

第二阶段为专题训练,从4月中下旬开始,到5月下旬结束。这个阶段是熟练解决物理问题的阶段。主要目标是把握整体知识体系,按照声、光、力、热、电等知识体系进行专题复习。熟练掌握定理公式和解题技巧,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复习方法和策略是:对中考命题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专题复习;突破自己遇到的易混淆、易丢分以及畏惧的知识难点。在概念与规律、图像与信息、实验与探究、综合与计算以及社会热点问题方面下大力气、用大功夫,紧密结合老师的指点去攻克难关。

第三阶段为模拟训练,时间为5月下旬到6月上旬。这个阶段是验收检测阶段。希望同学们认真对待每一次模拟考试,要认真上好每一次老师对试卷的讲评课。主要目标是增加信心,进行临场训练,增强临场应变的能力,切实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提高分数。

策略二:掌握知识梳理的方法

抓住教材资源,确保复习资料的指向正确。在单元复习中,要以教材为本,认真梳理教材,补全教材中有而平时学习时遗漏的部分。在迎考的最后阶段,还要重拾课本,再次熟悉教材,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对基础试题的熟悉程度,稳定考试心理。在阅读教材时注意以下四个问题:①各单元内容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几个基本规律的形成过程。 ②各个实验的原理、器材、步骤。③定义概念和形成规律的过程中采用的科学方法。④重视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包括各类插图、生活及有关科技发展的实例等),搞清其立意。特别不要忽视教材中的想想议议类内容。

策略三:构建知识网络

在专题训练阶段,要构建知识结构体系网络。单元知识网络应该细化,体系知识网络应涵盖知识的核心内容,反映相互间正确的逻辑关系。

一、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章凸透镜成像为例,构建单元知识网络

(1)第四章《光现象》的单元知识网络(见P27图1)。

(2)第五章《凸透镜及其应用》的单元知识网络(见P28图2)。

二、以光学知识体系为例,构建知识网络

光学部分可以按照不同的视角切入,同一知识内容可以构建为不同的结构,不同的结构给人以不同的启发。要建立自己喜欢的结构形式, 多多涉猎不同的知识结构形式。如果理解了这些知识体系结构,那么对光学知识的掌握就达到了熟练程度,解决光学问题就会轻松自如。下面给出实例,请同学们认真领会。

(1)以光的传播为线索构建光学知识体系网络(见P28图3)。

(2)以主要的光现象为线索构建光学知识体系网络(见P28图4)。

(3)以光路图及其成像为线索构建光学知识体系网络(见P28图5-1至5-8)。

关于力学、电学、热学等的单元知识网络和知识体系网络,同学们可以参考以上例子进行构建。也希望在升入高中继续学习时,同学们能保持这个做法。

策略四:进行针对性训练

一、突出学科特点,加强实验能力的训练

2016年开始,我省各地市中考实验探究题分值加大,也会出现其他方式的考查,所以现在就要做好充分准备。要重视必要的实验技能:仪器的使用与测量方法、原理、实验技巧、设计数据记录表格、现象归纳与总结、简单故障分析等。探究型试题主要考查:①对科学方法的掌握;②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能力;③根据经验或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假设,并进行猜想,设计实验证明的能力。

二、强化物理规律应用的训练

每年中考试题都离不开物理规律的应用。这方面的答题策略很重要。许多同学在答题时觉得遇到的问题比较容易,但走出考场,又感觉没有把握,原因是答题不规范,不会用语言文字进行必要的说明,有时在一道题里出现一个字母代表两个不同的物理量,结果得不到高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要按照教师讲的示例,精选的典型题,自己说清答题思路,写好规范的解题过程。答题前,要学会读题、说题,读懂物理情景,说准题中已知条件、隐含条件,说出所求物理量,说清解题思路,最后再书写答题过程。经过这样的训练,成绩提高一定会很快。

三、提高科学素养,加强图表信息题的训练

信息能力是现代信息社会中同学们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生存、发展能力。对信息能力的考查在中考试题中广泛存在,且日益深化和成熟。其呈现的方式主要有:机械名牌、表格、图画、图像等。

例:物体的质量和速度都能影响物体的动能。下表给出了一些物体的动能,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质量和速度相比,对动能影响更大的是物体的 。

本题考查同学们对已有信息的分析与归纳能力,不是简单地考查同学们对概念的死记硬背。这样的信息题是今后全国各地市命题的必然趋势。

四、联系实际,走向生活,关注社会热点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突出学生“STS”(科学—技术—社会)意识的培养,是新课标的理念。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的编制都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试题的设计都从生活实际现象或实际问题入手,都来源于同学们熟悉或熟知的生活现象。这使同学们体会到日常隐含着丰富多彩的物理知识,学的是“有价值的物理”。社会热点问题更是命题者首选的素材。例如磁悬浮列车、三峡水电站、神舟飞船、能源开发、环境保护、城市的热岛效应、体育赛事(冰球、足球)等。根据十八大精神,环境保护、海洋开发、军备武器等在今后都是热点问题。因此,同学们要关注生活,理论联系实际,能将所学的物理知识真正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4.中考物理的复习要点 篇四

初中阶段,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历来都是物理学科中考的重要内容。所以课本是复习的依据,同学们在复习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课本,这样能有助理清思路,查补漏缺。看课本时要注重的地方有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以及伴随的科学方法,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包括各类插图、相关的生活和科技方面的实例),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过程,课后习题,相关的物理学史。特别是一些重要结论,要逐字逐句地推敲,深刻领会它的含义及其成立的条件和适用范围。

二、重视实验,改善能力

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没有实验就不是“物理”。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实验题的分值在上升,试题内容已从单纯的记忆型趋向于对实验能力的全面考查。在复习中,要加强典型实验的操作训练。复习时注意掌握实验题的类型及要求是解答物理实验题的关键,要重视每一个课本实验。同学们要对基本的测量仪器要会正确操作,并能正确读取测量数值。要认真弄懂实验目的、原理,熟悉实验器材,掌握试验方法和步骤,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和结论,处理试验中出现的非预期现象。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物理知识的形成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历年的中考题在考查学生知识点的时候都是先给考学一个生活情境,然后针对该情境中的某个现象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说明原理。例如去年中考19题,给出的情境:乘客坐在汽车内观察正前方的玻璃板和旁边窗外景物,考查了对物理运动的判断和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每复习到一个知识点,就要将该知识点与相应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平时在生活中,也多观察身边的一些现象思考其中可能会含有什么物理知识,学以致用。

将抽象试题具体形象化

下面主要从概念,规律与原理,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联系实际与解决实际问题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

一.对重点概念的考查

这些年不再简单考查学生能否记住基本概念,而是以课程标准为纲,以教材为本,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对概念本质能否透彻理解。质量与密度,速度,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和浮力等),惯性,压强,功与功率,效率与机械效率,内能、热量和比热容以及电功、电功率等都是近几年的常考点。

二.对基本规律、原理的考查

近几年考查的基本规律、原理主要有以下这些:光的反射、折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能量守恒定律,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功率的特点,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二力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条件,阿基米德原理等。

三.对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思维方法的考查

受力分析,电路分析,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方法,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进行表达、分析物理实际问题的方法,信息的分析、归纳及概括基本分析方法,根据关系式进行推导、证明或求解也常出现在这几年的考题中。

四.对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

这几年的试题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标准。这些题目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取信息能力、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此外,温度及温度计,物态变化及水循环,熔点与沸点,热运动,密度的运用,半导体及更导体的运用,运动及其相对性,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波及其应用,串并联电路的应用,安全用电,能源及其利用与开发等也都是很好的出题点。

5.关于中考物理辅导的复习资料 篇五

2.用金属棒敲击一下钢管的一端,耳朵贴近钢管的另一端听,会先后听到两次声音,其中第一声是通过________传入耳中的,第二声是通过__________传人耳中的,这说明_____________.

3.吉他上有六根长度相等、粗细不同的琴弦,分别拨动粗琴弦和细琴弦,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不同.

4.在一些城市的交通要道口,常看到路旁电线杆上安装一个指标装置,上面闪烁着不断变化的数字,数字的单位是“dB”,这个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

A.棉花 B.真空 C.酒精 D.空气

6.正在发声的小铃铛,用手把它握紧后听不到它的声音了,这是因为( ).

A.手挡住了声音,使铃声不能传人人耳 B.手吸收了声音,以致听不到铃的响声

C.铃铛不能振动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B.音调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C.响度跟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D.我们能辨别出不同人的声音,是因为音色不同

8.电视机、收音机的音量旋钮能调节声音,它能改变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响度和音色

9.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色会逐渐改变 B.音调会逐渐降低

C.响度会逐渐减小 D.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都不会改变

10.某人为了喊远处的另一人,他用双手围成喇叭状放在嘴边,这样做是为了( ).

A.增大频率,从而提高声音的音调 B.增大振幅,从而增大声音的响度

C.能够使较远的人分辨出是谁的声音 D.能够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11.一般来说,影院、剧院的四周墙壁都凹凸不平,像窝状似的,这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仅仅是为了装饰

12.当你听到飞机在头顶上方轰鸣时( ).

A.飞机还未到达你头顶的正上方 B.飞机正好在你头顶的正上方

C.飞机已经飞过你头顶的正上方 D.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13.在雷雨来临之前,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因为( ).

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B.双耳效应

C.雷声经过地面、山峦、云层的多次反射 D.电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大得多

14.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历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下面中的( ).

A.声音的反射

B.声音在墙壁中的传播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D.利用回声增强原声的现象

15.飞行员戴上耳机是为了( ).

A.减弱飞机带来的噪声 B.设计中考虑美观

C.与地面指挥中心联系方便 D.御寒之用

6.中考物理如何复习 篇六

这是从来没有考过高分学生的通病。如果100分的题你考了95,那这条跟你的关系不大,但如果你只考了59,那你就得好好看看课本了。

2.基本运算能力差

如果孩子从小计算能力就不好,他的计算能力也不太可能突然提升,除非加强练习。

3.实际应用能力差

比如物理,题目就比较偏向于应用题,大多与生活相结合。这个时候,有的学生不是很懂怎么把所学运用到生活了,这简直就是要命呐。

4.逻辑推理能力差

这估计是很多人的丢分点,很多学生做题总是考虑到了这个因素就忘了另外一个。

5.缺乏细致的审题和规范的解题习惯

这大概是个人习惯吧,很多孩子性格比较急躁,题都没看完就开始做。比如说选择题,开始几题总是比较简单,一看就知道答案了,然后有的孩子就看了半句话,诶,这题以前做过的,答案是A,然后……5分没了。

6.粗心大意

经常考试成绩出来之后都有人说,诶,怎么比我预估的分数少这么多?结果仔细一看,有不少是自己大意丢的分。

7.不自信

考试中总有部分学生,在做选择和填空的时候,稍微有点难度的题就会反复的检查验算,总是不放心自己的计算能力,结果就耽搁了后面做题的时间。为什么呢?还不是因为你不自信,胆子小。

8.做题慢

每次考试都有学生说,我明明是会做这个题的,可是时间不够了。但是考试时间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别人的时间就够,你的就不够呢?

原因就是前面应该快速完成的题做得太慢。

为什么做得慢呢?

7.新课程中考物理复习的方法与策略 篇七

一、广西中考物理试题的主要特征

1.命题贴近新课改理念, 紧扣课本, 立足基础, 梯度合理.中考命题原则8∶1∶1, 80%最重要, 如果掌握这部分内容, 成绩就会很理想.能面向全体学生, 切实降低试题的难度, 注意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填空、选择题不再出现繁难和高超解题技巧的运算, 实验题直接考查基本仪器的使用和测量.试题类型稳中有变, 稳中有新.

2.试题情景注意从生活实际或问题入手, 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亲近感.如填空题中有“升国旗”、“煮汤圆”、“赛龙舟”, 选择中有“熊猫照镜子”、“电视遥控”, 简答题有“白炽灯泡”, 开放性实验探究从“文具盒”、“圆珠笔”等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进行命题, 鼓励学生自由想象, 自由发挥.体现物理之美, 无处不在.

3.重视联系科技成果, 生活、生产实际, 密切联系当前当地的热点, 凸显地方特色.注意把本地的重大事件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 进行适当“包装”是试卷的一大亮点.试题要求学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找准切入点, 运用科学的原理、规律与方法,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题过程中, 渗透了人文精神和情感态度, 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爱乡教育.

4.实验考查侧重于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探究方法和实验分析能力, 反映在中考命题中注意对物理过程和方法、实验分析、归纳的考查.如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和液体密度, 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都强调了过程方法的考查, 还有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 提出合理猜想, 如利用文具盒中的文具做小实验.

5.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体现人文关怀, 关爱生命.进行安全和环保教育, 增强节能减耗意识.如煤气泄漏、安全用电等题型, 要求学生提出节能建议.

二、复习进度安排及相应策略

第一轮复习:第3~12周, 侧重拓基础.

根据近年试题的内容结构及比例, 力学45分占45%, 电学33分占33%, 热学10分占10%, 光声12分占12%.在此轮复习中, 笔者认为应以课本为主, 贯彻STS的教学思路, 重视教材内容和教材功能的挖掘, 注意教材每幅插图、图表所蕴涵的物理意义, 近几年中考常出现用课后小实验、课后典型练习改编的问题、课本各类图表和图形渗透来实现物理知识的考查, 值得重视.

进行第二轮复习:第14~18周, 侧重提优秀.

1.针对质检答卷情况,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查缺补漏, 巩固提高.

2.加强重点题型的训练.如关注估测能力 (例如估计考场温度, 估计自己上三楼的功率) ;又如关注问题情景 (例如试卷上给幅图片, 让你针对图中所画内容提出一个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 又如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和铅球, 用脚轻轻一踢, 足球会运动起来, 而使铅球运动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 针对以上情景, 请你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等相关题型的训练.

3.搜集各县市质检试卷进行模拟测试.

4.收集、筛选信息, 避免题海捞针.

针对收集信息这一点, 我们可以从兄弟学校获取, 还要自己动脑动手去捕捉, 关注国家大事、本地区的重要信息, 挖掘题材自编题目, 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还可以达到专题训练的目的.

在收集信息的同时, 要注意把握尺度, 信息题、开放题在试卷上所占的分量毕竟不多、也不难, 不要一味进行追求和训练, 不要不加选择和筛选进行题海捞针, 这样既浪费时间, 又把应掌握的基础训练给耽搁.笔者目前较关注的信息有:最新的科技 (如嫦娥奔月) 、节约能源 (建设节约型社会) 、2008年奥运会、商品房楼道的路灯 (声控、光控) 、洛湛铁路的通行等.

5.善于利用因特网采集热点信息, 为教学服务, 为中考复习服务, 同时还应当关注新闻热点, 注意捕捉新闻事件中所包含或涉及的物理知识, 并善于与复习课教学有机融合起来.

6.题型归类, 掌握方法.目前学生已做了大量的模拟考试题, 许多学生仍然在题海中奋力拼搏, 许多学生和家长认为, 题目一定要多做, 才能熟能生巧, 才能触类旁通.笔者认为到了总复习的后面, 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大量的题目, 并不是明智之举.学生应把所做的练习中的各类题型进行分析、比较、归类, 发现其中的异同点,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掌握了方法, 才能在解决问题时多角度地理解题意, 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才能在考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8.浅探物理中考复习策略 篇八

一 研习《课标》,掌握《中考说明》,把握命题走向。

中考命题的根本依据是《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因此也是复习备考的依据,我们要认真研读,做到把握方向、有的放矢。首先要了解各知识点考试的层次,使复习有目标和方向,要把握复习的深度、难度。其次,要研究近几年中考试题,熟悉考题类型、涉及知识内容和考查方式方法。第三,要注意试题难易比例、题型比例和知识内容比例。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物理中考命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及趋势:

1、注重基础,回归教材。中考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放在了首位,通过一定的情景设计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简单运用。要求学生在新情境下能根据题中信息,联系平时所学的物理知识,要求学生从多角度进行答题。注重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注重生活实际,强调知识应用。试题注重从自然、生活、社会中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强调知识的应用。

3、注重实验探究,突出过程方法。探究试题强调对各项实验技能的考查,力求引导学生正确选择适当实验器材和合适的量程;合理的设计实验、科学的测量,并通过现象对比、圖表描述等方式推理、分析出物理规律。切实加强了与实验有关内容的考查,加大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力度;

二、因材施教,加强师生互动,谋求共同发展。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智力、素质的参差不齐必然导致教学的不统一性。特别是在我们边远山区学校,家长外出务工的很多,导致留守儿童较多,他们缺乏父母的管教和爱,由祖父母隔代管理,隔代亲造成这部分学生养成很多不良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不良习惯也日益明显,这也是初中教育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的根由。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兼顾全体学生,复习练习做到难易有度、分层教学。其次,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注重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角色,实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加大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谋求共同发展、整体提升。第三,我们要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手段,创新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作业的堂堂清,激励先进学生,鼓励后进生。在培养好尖子生的同时,还要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帮助基础差的学生,让他们在老师的激励、关心下不断取得进步。只有这样,加大对学困生的转化,对学生因材施教,师生教与学互动,才能谋求共同的提高与发展。

三、优化课堂,加强时间管理,提高复习效率。

对于中考物理的复习,要在短时间再从头到尾详细地系统复习和练习是不现实的,因此要进行有效的复习,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得法、管理有效;授课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实效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复习效率。我是这样做的:

1、科学拟定复习计划。拟定详细的复习计划是搞好物理复习的前提,有了计划的引导,师生的复习就会有条不紊地进行,就会避免复习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精心准备每一堂课。要精选教学内容,要根据复习内容中的重点、热点、考点,精讲与复习知识考点相关的内容,坚决杜绝无目的内容出现在复习课的课堂上,用我们教师的艰辛换取学生的便利,使学生不走或少走弯路,知识一步到位。

3、复习过程紧凑、方法得当。复习过程要环环紧扣,要任务明确,层次清楚,要根据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目标,力求做到向课堂要质量,不能课上不行课后补。其次要注重适当的运用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效率。还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指导。

4、精选习题,跳出题海战术。当前,时间、练习和方法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三个必要条件。但我认为对于理科是不足取的,因为这些试题只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真正考出好成绩的尖优生是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做有代表性的试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下题海,认真研究中考试题特点,预测今年中考命题走向,合理的设计模拟试题,突出“精品化”。通过对这些典型试题的研解,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梳理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提炼出同类问题规律性的解法,培养起举一反三的能力。

5、注重反馈,及时分析纠正。在复习时,教师要时刻注意“信息反馈”,通过反馈信息来了解自己设计的教学内容与预期目标是否吻合,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是否到位。在每次测验后还应要求学生对失分上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寻找自己的不足。教师根据这些情况进一步改进教法、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对不足之处立即查漏补缺,使实际掌握情况与预订的教学目标更吻合。

9.中考物理复习教学反思 篇九

默认分类 2010-03-19 18:44:10 阅读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据这几年我市中考物理命题在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的同时,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更加追求科学性原则;既注重了基础,又突出了能力;试题的难度比例也适当,试题设置有梯度。试卷的命制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探究性、时代性、人文性和教育性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和落实。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将自己的一点复习心得和大家一起

交流,我认为物理复习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1、淡化教材,重视对课程标准的研读

《课程标准》既是我们教学的指挥棒,也是命题的基本依据,不同版本中交叉的内容是不会重点考查的。因此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准确把握各考点的教学及考试要求。如: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有估读要求;2.能够记住水的密度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要知道浮力、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液体内部压强要知道但定量的计算不难;浮力有计算,但是不繁难;4.简单机械中包括杠杆、滑轮和斜面,考虑斜面的省力;5.串并联电路中不设计混联的分析和计算;但应能熟练进行串、并联电路中有关电流、电压、电功率的计算和实验操作;6.理解机械效率、认识机械效率,对课标中效率的范围有拓展要求,除了机械效率以外还涉及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效率等;7.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8.摩擦力中只研究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只要知道和滑动摩擦力相比可以用来减小摩擦;9.常识性了解声波的波形

图、光的三原色;10.滑动变阻器只研究其调节电阻作用。

2、夯实基础,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学的核心和基础,这几年的中考物理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这部分内容占总分的比例接近70℅。因此在复习阶段必须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复习中除了让学生知道概念、规律外,还要让他们知道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发现过程;对于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理解和应用,避免靠简单机械记忆的方法学习物理;要注意知识的拓宽和横向联系,也要防止在某些知识上挖掘过深,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基础,因此要十分重视物理实验的复习。要通过实验现象的再现,让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和原理,掌握实验步骤,概括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要加强实验思想的培养和实验方法的指导。要为学生多提供动手的机会,切实提高其实验技能

和实验能力。除此以外,在复习中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突出科学探究,关注过程和方法

物理中考中,科学探究的素材可以来自《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科学内容,也可来自与《标准》科学内容有关的交叉学科的内容,中考中的科学探究主要以实验设计的形式出现,将注意对学生实验经历的考查,因此实验过程的考查、实验设计的可操作性、思想性的考查都将有所增加,各种仪器的使用占有一定的份额。复习时,教师要精选探究素材,给学生探究提供自主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思维顺序,熟悉在完成探究时所用到的一些具体的常用方法,如归纳、推断、控制变量等等,让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信息收集

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信息交流能力能得到提高。

4、强调知识的应用,关注社会热点

物理新课改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是物理学科的特点。这几年中考试题都会从学生熟悉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选材,创设真实的物理情景,从多角度展现生活与物理、物理与社会的广泛联系,使学

生从答题的过程中去关注现实问题,感受、体会与领悟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的关系。复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特别要关注社会热点,如最新科技发展、时事新闻等,注意观察生活,联系实际。如:环境污染问题,水资源问题,能源问题。我们要将课外材料引入到复习中,和所学的物理知识进

行适度的结合和拓展,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5、精讲精练,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第一轮复习:回归知识点,夯实物理基础。要求学生能在具体事实中,辨认出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建立以现实生

活为实例,发现物理知识点、探究物理知识的内涵,总结一般性物理规律特点的模式。

第二轮复习:以专题为主线,进行综合和专题复习,着重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为主。在普遍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可把

所学知识进一步分成专题进行复习。

第三轮复习:以综合模拟为主,进行适应性的强化训练。这也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阶段,是整个复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环。这一阶段的复习中要加强训练综合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技巧。必要时可以在读题时画出草图,便于理解题意和

解答。注重解题方法,提高答题技巧,如在答题中要注意关键词等。

总之,在复习过程中,既要要求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复习,也要要求学生解题时格式要规范,语言描述要简洁、准确,计

算题要写出计算公式。

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方法的渗透

默认分类 2010-03-19 18:42:25 阅读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在当今的社会里,单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固然不容忽视,但一滴水永远不能称其为河流,一棵树也构不成整片绿色的森林,一个人的能力再大,充其量也不过是“1”,而我们更需要的是“1+1〉2”的效果。因此,从各方面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教师的新任务。针对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在物理教学中,是这样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

一、划分实验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我通过向班主任了解和自己的观察,掌握了学生的有关情况。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一个实验小组里有侃侃而谈的“外交官”,有不善言语,但认真细致的“观察员”;也有敢想敢做的“冒险家”。小组内有着形形色色不同特点、不同优点的不同人,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小组的最优组合。为他们互相启发、互相交流、取长补

短、合作学习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并通过民主竞选出组长,负责组内具体工作。

二、充分发挥小组优势。六个人是一个团结的小集体,实验小组确立后,重要的是强化学生的小组意识、合作意识,体现“六个一大于一个六”的效果。

1.教学预习过程中充分利用调动实验小组的合作精神。作为农村学校要百分百完成物理书中的全部实验是有极大困难,但又如何让学生能在探究过程掌握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成为农村物理教学的难点。我就充分调动了实验小组的作用,布置的预习作业包含了下节课必须准备的实验器材。因此,预习作业在独立完成后必须进行小组交流、或必须小组交流完成,并分配任务予小组各成员。加强了小组合作的机会及合作的成功,也使物理实验的分组教学成为课堂化。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也在准

备实验仪器中得到提高。2.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小组的合作。

2.1新课程提出,学习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堂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得到“经历、体验”。实验操作是物理课的一个显著特征。教学中要抓住每一次实验,锻炼学生与人合作,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如“托盘天平的使用”的实验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会要求学生按照课本提示独立做实验,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帮助,比一比哪组同学动作快,比一比哪组同学实验观察仔细、操作合理、使用方法准确。为了争做最好的那一组,每个同学都积极投入到实验中。动作快的同学自动给同组的人当起了“小老师”、“小助手”。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不仅体现在互相帮助上,还渗透在小组讨论、小组协商、分工合作上。如在探求“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条件有关”这一问题时,我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自行探究,并将比赛竞争的意识贯穿其中。很快地,每个小组的小组长进行了有效地分工:你设计研究与压力关系,你设计研究与接触面大小关系,你设计研究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你设计研究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关系,你负责记录结果,你……整个实验过程显得井井有条。分工合作使得活动效率得到了提高。你看,每组的六个人头碰头挤在一起讨论、协商制作方案,“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通过六个人的共同努力,他们敲定了自认为最精妙的方案,满怀信心地去向其他组挑战。获胜组体会到了合作的优势,每张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之情,其他组也不甘示弱“等着瞧,还有下次呢!”

2.2对于某些较难理解物理概念,易可充分调动小组合作讨论。为了增进学生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和正确运用,适当的合作学习将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可以创造情境,使学生了解概念原理的现实背景,进而让学生对概念、原理的发现有一个体验。如组员互相提问考察某个概念的内涵,或一个举例,另一个辨认。这样,学生会真正弄清一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文字或符号表面。如“浮力”概念,教师并没有告诉学生浮力,而是先由每组准备的一些实物,如小纸船、木块、牙膏盒、…,将其投放入装水的容器中观察,说出观察到的现象,有学生说它是浮的,这时易得出浮力概念。这时候当有同学把石头、铁制品、肥皂投入让学生观察后,学生会说是沉的,这时问题出现了,是否所有的浸入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呢?一个学生的认识弥补了另一个学生的不足。若还有同学把物体投入汽油中,这时问题又出现了,是否物体浸在任意液体中均受到浮力呢?最后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分析。最后教师对这个概念进一步抽象提升,学生对它的理解已不再困难。或当教师把一些事实材料分发给小组后,小组的每个成员会从不同侧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他们会发现共同的东西,并把它们概括提炼,并以文字形式描述出来。这时的概念、原理可能不是很准确,当通过组间交流、教师总结补充后,学生会形成一个真正理解了的、属于自己的物理概念。这种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已得到的概念要比教师“告诉式”下单纯记忆概念更能引起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学生有一种这个概念就是自己“发现”的成就感,概括抽象这一重要物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2.3练习作业考卷的评讲是物理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教学过程中必须抓住该过程来展示小组合作能力与提高课堂效率。为了提高讲评课的课堂效率,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对于练习我采用组内批改讲评的方法,由各组小组长组织讨论与批改并向科代表递交疑难问题;对于作业及考卷我采用师批,发由各组组织讨论并向科代表递交疑难问题。并定期讲评时听取小组汇报,增加小组的相互了解。易可组织信息小组及时做好信息交流。由科代表和物理实验小组组成信息小组,其主要任务是:(1)汇集班上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题进行“会诊”,分析错误原因,提出正确答案供学生参阅。(2)收集作业中做题方法新颖巧妙、思路简捷、一题多解等典型范例,及时在课改园地中与全班进行交流。(3)单元小结,在教师的指导下,信息小组总结正、反

两种典型,与全班同学交流。以达到消除错误、开阔眼界、巩固知识、掌握方法的目的。

3.合作的延伸。小组合作,使得每个人的思想都得到了交流,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信息共享。最后,提倡、鼓励组与组之间交流与合作。划分实验小组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的不同想法得到有益补充,从而节省时间,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小集体意识”的极端想法,因此要鼓励组与组之间的交流,提倡互相“串串门”。或是争论、或是借鉴、或是合作,既要重视小组又要突破组的束缚,最终形成全班范围内的合作学习。4.充分发挥小组互相监督机制。

三、开展形式多样化的小组活动,使小组的合作学习愈学愈乐。

让每组自定议题自定时间邀请教师及课代表、部分小组长参加,探讨学习物理的方法,学习中物理问题的解决,学习物

理有法,我的实验创新,我的实验制作,等等。

当然,在物理教学中除了生生合作、组组合作之外,也不能忽视师生合作。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意识,让他们通过合作学习各取所需,各得所需,也是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与人合作,学会与人合作,对于每个人的成长,无疑是

10.中考物理复习技巧讲解 篇十

第一轮是基础复习,要紧扣教材。教材是新课标的具体体现,也是中考命题的依据,中考试题中相当一部分是教材中例题、习题的拓展和衍变。因此在第一轮复习时要以教材为主,对知识点进行拉网式排查并进行归纳、牢固掌握,对教材的例题和习题逐一过滤,对某些题目要进行“变式”思考,锻炼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能 力。所以我主张按章节进行全面复习,通过教材梳理知识,使平日学到的知识化“零”为“整”,达到牢固掌握课本知识、巩固双基的目的。因此,复习时要紧紧围 绕“记牢”这一重心,做到“三抓”:一抓知识的梳理和回顾,即对课本各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整理,将平日学习的知识点组合成知识链、公式链、运算链,加深对课本知识的整体结构认识。二抓知识理解的掌握,复习时不能满足于对概念、公式、定律会背,关键是理解、体会,掌握它们的实质,揭示其内在联系,通过比较理清易混、易错知识,搞清定律、公式的推导过程,同时注意多做各种类型的习题,以增强理解性记忆;三抓习题的练习和巩固,对典型例题、习题要认真演练,通 过演练进一步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查漏补缺。

二、专题复习要突出一个“精”字

第二轮按初中物理知识体系进行专题复习,即把初中物理的全部内容归纳成力、热、光、声、电板块系统复习。如果说第一轮复习重点是记得“牢” 固,那么第二轮复习关键是要记得“精”,即从纵、横两方面串联知识,编成网络,进一步提炼知识精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握考点、热点,提高复习效率, 使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同步进行。

三、题型复习要注重一个“活”字

第三轮应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题型训练。此时要注重在灵“活”运用上下功夫,通过重点练习一些中考热点题型,如开放题、探究题、阅读信息题、实验设计题及与生产、生活、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实际应用题等,进行题型分析,总结出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掌握“通法”,妙用“巧法”,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从中领悟常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如转换法、实验推理法、控制变量法等),并能用它指导解题,以不变应万变,“活”学“活”用。

四、加强实验研究能力的训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施新课改后,中考物理试题中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在实验中注重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因此对物理实验的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1、依据课程标准,抓好物理实验基本知识的复习。

(1)认真仔细研究中考说明书,全面把握中考的方向。中考说明书是根据课程标准对教材中要考查的知识点制订的细化要求,全面了解说明书对教材中实验的考查要求,我们在复习过程中才会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的效率。

(2)熟练掌握基本仪器的正确使用,提高实验基本技能。

2、特别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以及伴随的科学方法(能复述整个实验)。

(2)教材中的插图和科学探究活动目录中的内容。

(3)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实验方案,特别是中考说明书上强调的21个探究实验;还要注重“STS(科学、技术、社会)”的考查等。

五、关注热点问题,把握考试动态

近几年的中考物理中有五大类热点问题:

1、估计、估算题,主要涉及学生实际生活中与所学知识直接相关的实际事例。

2、动态分析。

3、科学方法题,主要考核物理概念、规律形成中的思想方法,主要反映在一些探究题的结论上。

4、情景信息题,即在考题中提供较多的情景信息,根据题目要求,从中筛选出有用的相关信息。

5、开放性试题(包括结果开放、条件开放、过程开放等),即在研究中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研究的方法、手段可以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定势,研究的结果并不唯一,表达的形式可以丰富多彩。

复习无定法,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措施,我们只要在复习过程中结合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总结教学与考试规律,教给学生一个科学的复习方法和态度,注意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复习兴趣,自觉地研究、提高和发展,就可以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中考成绩就一定能上一个新台阶。

11.浅谈中考物理复习课的教学策略 篇十一

1复习课要“明主线”

中考物理的一轮复习通常以章节为序,逐章进行知识点的梳理,从而唤起学生对“沉睡”在大脑中旧知识的印象,此时如果能给学生提供一条主线就可以“以点带面”,帮助学生将整章节的其他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从而构建紧密的知识点网络,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认识。

案例一在电学复习时围绕“电流表”这根主线,如何设计复习课的教案?

教师提问:同学们,电流表是我们电学实验中重要的测量仪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学过的知识中有哪些实验用到了电流表?

教师继续追问:在这些实验中,电流表测量的是何处电流?测出这个电流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分析:以电流表这根主线,可以将电流表的使用、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测量小灯泡的功率、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等电学中的重要实验、知识点串联起来复习效果会更好。

2复习课要“抓好点”

在中考复习过程中,学生通常都会感觉复习的时间很紧,要复习的内容又很多,知识点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有时感觉大脑一边空白,从而导致学生复习效率低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课的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努力“抓好四个点”,即抓重点、难点、考点与易错点。

案例二在《声现象》复习中,我们可以利用抓考点进行复习

考点一、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考点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考点三、真空不能传声;

考点四、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

考点五、声音具有能量。

利用考点进行梳理复习不仅可以节约复习时间,而且可以让学生明了本章节的考试重点,在课后的自主复习中能做到有的放矢。

教师在课堂复习中抓好易错点也是提高学生成绩的一条好的途径,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波普尔认为“我们能够从我们的错误中学习”,“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只能通过纠正我们的错误而增长”。教师在复习中帮助学生发现错误,是学生进步和提高的起点,学生通过思考找到错误的根源,从而解决问题,才是提高复习效率的最好方法。

3复习课要“重演绎”

重演绎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好像已经知道的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使学生感觉知识掌握的还不全面,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思维困惑的产生和解决来达到高效复习的效果。

案例三在复习《光的折射》一节时,教师可以抛出问题——如果图1甲中的光路是由空气到水中,你能在图中适当位置添上界面和法线吗?

[TP6CW44。TIF,BP#]

此问题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却很难,因为不少学生对折射规律的理解往往还停留在表面上,当题目比较灵活时常会存在困难。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折射时“空气中的角大”画出法线(如图1乙),再利用界面与法线垂直画出界面(如图1丙),通过类似的分析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与运用光的折射规律,最终实现从知识走向应用的转变。

4复习课要“强设问”

一堂课,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无论教学什么内容,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手段,要使课堂生动气氛活跃,关键看教师是怎样设计课堂提问的。可以说,问题的设计是一节课的“灵魂”,因为问题设计决定着教师教学的方向与顺序,问题设计的好坏关系到学生思维活动开展的深度与广度,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

案例四在复习“验证电功与电压的关系”时,我们可以利用课后的习题引入情境再通过设计问题串的形式来进行复习。

情境:关于电功,有下列三种说法:①用电器通电的时间越长,电流做的功越多;②通过用电器的电流越大,电流做的功越多;③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越高,电流做的功越多。请分析上述说法各自成立的条件。

问题:为了定性验证电功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前你需要思考哪几个问题?

问题1:如何控制电流与时间相同?

问题2:如何显示电压的大小?

问题3:如何显示电功的大小?

复习课中好的问题设计不仅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还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复习热情,提高学生复习课的听课效率。因此,教师一定要在复习课的备课过程中备好问题的设计,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复习好所学知识与技能。

5复习课要“精选题”

复习课的目的是巩固、梳理学生已学的知识,使之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从而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提高复习课效率的一个关键就是例题的选择,教师所选的例题应紧扣复习目标,以《中考指导说明》为纲,以教材为本,具有典型性、延伸性、创造性和启发性。[HJ1。5mm]

案例5(泰安市2013年)如图2所示的四个装置,以下关于它们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TP6CW45。TIF,BP#]

A。图a可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

B。图b可用来演示电流的磁效应

C。图c可用来演示电磁铁中线圈匝数与磁性强弱的关系

D。图d可用来演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在我们复习第十六章《电磁转换》时,选用这一道例题就可以覆盖整章的大部分重要知识,如:利用a图可以复习电磁感应现象与发电机;利用b图可以复习电流的磁场进而引出安培定则、电磁继电器等知识串;利用c图既可以复习电磁铁,还可以渗透到“控制变量法”;d图则可以帮助教师引导学生重温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和电动机。在复习课中“精选题”既可以节约复习的时间成本,还可以提高复习的效率。

6复习课要“善提炼”

在中考的多轮复习中,教师在重视知识梳理,提高能力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多归纳、善提炼,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在案例一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提炼出三个目的:

(1)测量电流,直接比较得出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2)测量电流,间接反映其他物理量的大小(如电阻、电功、电热)

(3)测量电流,通过计算知道相关物理量的大小(如电阻、电功率)

案例6在实验专题复习中,学生会发现很多物理实验都须进行多次测量,但对于其目的却经常出现混淆。此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提炼,归纳出多次实验、多次测量的几种不同的目的:

有的是为了“取平均值以减小实验的误差”——此目的常存在于“测量性实验”(准确地说应该是“对某一不变物理量的测量”),如测物理课本的长度、测定值电阻的阻值等。

有的是为了“避免偶然性,总结普遍规律”——主要适用于一些“探究性实验”。如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等。

除这两类典型目的以外,还有时会通过多次实验去发现规律。如在“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学生通过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从而发现小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

12.中考物理的复习策略 篇十二

一、学生分层

学生是我们的教学对象, 根据分层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物理基础, 可将学生分为A、B、C三层, 其中A层为成绩优秀的学生, 能在掌握课堂及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知识迁移与发展; B层为成绩中等的学生, 这类学生能掌握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但对有关知识点的发散学习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C层为物理基础薄弱的学生.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的过程中, 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①不要以“优等生”、“差生”的名义对学生进行分类, 避免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打击其学习积极性; ②分层要实施流动策略, 即低层次的学生在经过努力后完全可以进入高的层次, 而高层次的学生一旦落后也会进入低级层次.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潜力, 分层制定的教学目标要和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接轨. 在课堂教学中, 应容许学生自行选择要达到的目标和所需的期限, 也就是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 根据本文对学生的A、B、C分层模式, 教师在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教学目标时可考虑以下建议:

①A层学生: 根据学习情况适当提高教学难度, 加快教学进度, 注重能力的提高和知识面的拓宽, 同时注意各个学科之间的协调发展; ②B层学生: 根据学习情况从知识的熟练、灵活运用入手, 巩固基础, 在此基础上培养学习热情; ③C层学生; 根据学习情况降低教学难度, 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回忆和掌握, 提高学习欲望, 逐步提高基础知识运用能力.

例如, 在实验“凸透镜成像”的复习中, 对A层学生的要求为: 从试验现象中总结科学规律, 并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如, 凸透镜成像时像距随物距变化的规律, 并总结出成实像时物象间最小距离是四倍焦距的结论, 并能够解释实验光具座不可太短、凸透镜焦距不可太长的道理. 对B层学生的要求为: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实验现象提出问题, 得出实验结论, 如, 总结凸透镜成虚像与实像的分界点, 正立像与倒立像的分析接, 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等. 对C组学生的要求为: 自主完成基本操作, 经历完整的实验活动, 通过实验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知道物距、像距与成像的特点.

三、课堂教学设计的分层

课堂教学设计的分层是分层教学的实施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实现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的灵活结合. 对于A层次的学生, 要敢于放手, 鼓励其进行自主探索, 注意启迪其思维灵感, 同时要注意培养该层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鼓励其主动帮助B层与C层的学生共同进步. 对于B层次与C层次的学生, 要给予更多的鼓励, 即使他们遇到了失败也不要进行贬低.

分层提问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 对其提出合适的问题能够帮助其巩固知识点, 同时也能增强其学好物理的信息. 例如, 在复习“测量灯泡功率”一课时, 可以向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提出以下问题: ①如果电路中缺少电流表/电压表, 该如何测量灯泡功率? 如果只有一个电流表/电压表, 能否仅仅通过开关的通断来判断灯泡功率: ②在试验中, 如果移动滑动变阻器, 则灯泡的亮度都没有发生改变, 原因可能有哪些? 如果灯泡不亮, 且电流表没有示数, 而电压表示数较大呢? ③从试验现象可知, 灯泡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际功率又与哪些因素有关?

四、课后作业的分层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对于课内作业, 要统一要求, 统一标准.因此, 课内作业内容要具有典型性与普遍性, 既要使B、C层次的学生能够通过努力完成, 又要体现教学重点. 对于课外作业的设计, 则要进行分层考虑. 对于A层次的学生, 要布置拔尖提高题目, 根据其学习水平不知难度大、要求高的题目; 对于B层次的学生, 则应主要考虑课后习题; 对于C层次的学生, 可把难度较大的题目分解成几个较小的题目布置, 或者给予一定的提示.

五、考核评价的分层

根据三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效果上的区别, 对其的评价也要从三个角度入手: 对于低层次的学生, 应当以表扬为主, 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对于中层次的学生, 要鼓励为主; 对于高层次的学生, 则要提高其竞争意识. 教师既要使学生看到自身的闪光点, 主动挖掘自身潜能, 又要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 进行自我评价. 总之, 评价分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踏板.

摘要:中考物理复习, 时间紧任务重,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班级授课的方式来进行中考复习, 必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分层教学是适应差异显著的班级的教学组织形式, 符合新课标“因材施教”的规定.本文对中考物理复习中的分层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考物理复习,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王丽娟.中考物理总复习的几点体会[J].学生之友:初中版 (下) , 2011 (7) .

[2]闫俊华.高中物理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1) .

[3]李春芳.剑术比剑之长短学法论学之成败——中考物理复习五法[J].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0 (1) .

13.初三物理中考复习计划 篇十三

一、明确责任,坚定信心,营造氛围。

作为一名初三物理教师,我们深知,中考不仅是对教师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学生素质的考核,也是教研组工作、教师的工作意识的考核,我深知我的教学以及成绩将代表着学校并且直接影响到上级对学校的考核,同时我们也知道要树立物理科在学校的地位,必须搞好初三的物理教学成绩,务必团结一致,共同营造教学和学习物理的氛围、教研的氛围,牢固树立责任感和共损同荣的观念。

二、团结协作,发挥集体智慧

明确了职责,统一了认识后,加强教研组的合作,在这方面我们没有更多新颖的形式,只是我们重在一个“实”字,在我们备课组内不是简单的统一进度、统一考试,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合作达到提高效能的目的,具体的做法是:

1、研究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成绩的高低关键看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仅靠个人力量是很局限的,我采取独立钻研、集体讨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因人而异、共同提高的`形式,逐章、逐节、进行研究讨论,各抒已见,精心准备每一节课,精选典型例题,用我们的艰辛换取学生的便利,用我们的探索使学生少走弯路。

2、使用好资料和信息。我校理、化、生教研组订阅部分物理科教学和中考的资料,并分别从网上、其他资料书上收集初三教学和中考的相关有用信息,不断改进和完善初三复习资料,做到资料针对性强、实效性高。

3、定时测试,及时反馈。自己认真选题整理好后在备课组内交流传阅,成员也可以把自已收集到的好题、新题型作补充, 讨论形成定卷后统一时间考试,测验完成后进行试卷分析和质量分析,及时掌握学生情况,反思教学,调整教学。

4、研究中考的信息,我们非常注意中考命题思路和中考动态,对照《泸州市中考考试说明》,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分析考试范围、考题形式、各个知识点考查的程度、并且关注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等。

三、科学制定计划?稳步扎实复习。

第一阶段:梳理教材,构建知识结构,过基础知识点关。

按物理学科特点分板块复习“双基”,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复习所有学过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以及基本技能,按知识结构进行归类、整理,使知识条理化,建构知识网络化,让学生看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基础时,突出抓住10个重点知识(新教材9个知识点)(力的概念、二力平衡条件、密度、压强、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比热和热量的计算、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功电功率)。在此,出部分知识点填空题,,配适当基础练习题,紧扣概念砸牢“双基”。 (教师讲稿、学生的知识点、训练题)进行“四清”——即清课本、清插图、清实验、清习题、)

第二阶段:专题训练。

这一阶段,要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巩固上阶段的知识。我们将分成了选择题、探究题实验、问答题、综合题等三个板块。对于比较难的专题,例如探究性实验、开放性试题、情景信息题等可在教研组内讨论,题的难度、是否中考考试热点。这阶段主要强化基础知识的应用,对学生理解中的误区和偏差,要及时纠正。在评讲题时应注意讲清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希望通过专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而提高考试的成绩。

第三阶段:模拟测试阶段。

精选3-4套有代表性的模拟试题,进行中考模拟训练。通过训练,一方面可以巩固所学内容,并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注重解题规范要求:中考与平时考试不同,它是全市性的统一考试,标准是一样的,评卷又必须按统一标准进行。如作图题、计算题的一些具体要求,要通过复习,使学生形成习惯,减少不必要的失分。)以便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进行考试过程的适应性训练。

四.要加强分层复习,努力提高合格率

关于特优生和学困生培养各校各位都有自己的独特方法,我的做法是:用分层的形式。

①从第一阶段复习开始,对学困生就要采取分层的要求进行教学。为学困生提供学法指导和提供相应的资料,重点是增加兴趣、鼓足信心、渐补基础、降低要求、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在考试前一周,对困难学生可以用基础题进行强化训练(自编一到二套以基础题为主的练习题)

14.考前复习指导中考物理复习题 篇十四

选择题

1. 理想气体模型的基本特征是

(A) 分子不断地作无规则运动、它们均匀分布在整个容器中

(B) 各种分子间的作用相等,各种分子的体积大小相等

(C) 所有分子都可看作一个质点, 并且它们具有相等的能量

(D) 分子间无作用力, 分子本身无体积

答案:D

2. 关于物质临界状态的下列描述中, 不正确的是

(A) 在临界状态, 液体和蒸气的密度相同, 液体与气体无区别

(B) 每种气体物质都有一组特定的临界参数

C)在以p、V为坐标的等温线上, 临界点对应的压力就是临界压力

(D) 临界温度越低的物质, 其气体越易液化

答案:D

3. 对于实际气体, 下面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A) 不是任何实际气体都能在一定条件下液化

(B) 处于相同对比状态的各种气体,不一定有相同的压缩因子

(C) 对于实际气体, 范德华方程应用最广, 并不是因为它比其它状态方程更精确

(D) 临界温度越高的实际气体越不易液化

答案:C

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表明了气体的p、V、T、n、这几个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与气体种类无关。该方程实际上包括了三个气体定律,这三个气体定律是

(A) 波义尔定律、盖-吕萨克定律和分压定律

(B) 波义尔定律、阿伏加德罗定律和分体积定律

(C) 阿伏加德罗定律、盖-吕萨克定律和波义尔定律

(D) 分压定律、分体积定律和波义尔定律

答案:C

问答题

15.探讨中考物理复习方法 篇十五

一、基础复习要体现一个“细”字

第一轮是基础复习, 要紧扣教材。教材是课标的具体体现, 也是中考命题的依据, 近年的中考试题中相当一部分是教材中例题、习题的拓展和衍变。所以在第一轮复习时要以教材为主, 按章节进行全面复习, 通过对教材梳理知识, 使平日学到的知识化“零”为“整”, 达到牢固掌握课本知识的目的。复习时要做到“三抓”:一抓知识的梳理和回顾, 即对课本各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整理, 将平日学习的知识点组合成知识链, 便于记忆和对知识整体结构的认识;二抓知识理解与掌握, 复习时不能满足于对概念、公式、定律会背, 关键是理解、掌握它们的实质。教师要通过比较易混、易错知识来让学生理解, 同时注意做各种习题和一题多种解法的变式训练, 以增强理解性记忆;三抓习题的练习和巩固, 对典型例题、习题要认真演练, 做好典型试题、新题、错题集的建立。

二、专题复习要突出一个“精”字

第二轮按初中物理知识体系进行专题复习, 即把初中物理的全部内容归纳成力、热、光、声、电五大板块 (或其他板块) 系统复习。如果说第一轮复习重点是做得“细”, 那么第二轮复习关键是要做得“精”, 即从纵、横两方面串联知识, 进一步提炼知识精华,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把握考点、热点, 提高复习效率, 使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同步进行。

三、题型复习要注重一个“活”字

第三轮应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题型训练。此时要注重在灵“活”运用上下功夫, 通过练习一些中考热点题型, 如探究题、阅读信息题、作图题等, 进行题型分析, 总结出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做到“活”学“活”用。

四、在冲刺复习中要注重一个“勤”字

冲刺阶段教师教学中要做到小讲大辅, 要勤于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勤于批改试卷并在此过程中找出学生知识的盲点, 精心准备试题进行再训练。教师要做到每课必有检测, 检测后必有错题分析并认真梳理错误的知识点及原因, 然后针对学生的错题进行反复训练。每次考试必有分析评价和跟踪反馈。

五、加强实验研究能力的训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中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 因此对物理实验的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1. 依据课程标准, 抓好物理实验基本知识的复习。

(1) 认真研读中考说明书, 全面把握中考的方向。中考考试说明是根据课程标准对教材中要考查的知识点制订的细化要求, 全面了解考试说明和课标对教材中实验的考查要求, 我们在复习过程中才会做到有的放矢, 提高复习的效率 (2) 熟练掌握基本仪器的正确使用, 提高实验基本技能。

2. 特别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 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以及伴随的科学探究方法。 (2) 教材中的信息窗和迷你实验中的内容。 (3) 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实验方案, 特别是中考考试说明上强调的实验探究。

六、关注热点问题, 把握考试动态

近几年的中考物理中有五大类热点问题。

1. 估算、信息材料题, 主要涉及学生实际生活中与所学知识直接相关的实际事例。例如2010年第1题, 考核了生活中实际估测。2012、2013年第1题, 考核了材料的性质等。

2. 动态、故障分析, 如2012第24、37题2013年38题等对动态电路的分析, 2011年第34题, 2013年35题等故障原因的分析。

3. 科学方法题, 主要反映在一些探究题的结论上。如2010年第34题, 2011年第33题等。

4. 情景信息及热点题, 如2012年第32题, 2013年32题等, 均在题目中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信息, 要求学生分析、解决相应的问题。

5. 开放性试题, 例如, 2010年第33题, 2011年中考的第34题探究测小灯泡电阻等。

复习无定法,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措施, 我们只要在复习过程中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认真总结教学与考试规律, 教给学生科学的复习方法, 就可以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中考成绩就一定能上一个新台阶。

总之, 复习并不是简单的重复, 而是要让学生从整个知识结构入手, 抓住知识体系, 形成知识网络, 在弄清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 加深理解, 活化知识, 做到灵活运用。

摘要:中考物理总复习是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中考成败的关键。因此, 复习方法显得十分重要。复习前教师要认真研究近年中考试题并作出考点分析、研读考试说明、明确课标要求和做好复习计划并分阶段进行总复习。教师要勤于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勤于批改试卷并在此过程中找出学生知识的盲点, 精心准备试题进行再训练。教师要做到每课必有检测, 检测后必有错题分析并认真梳理错误的知识点及原因, 然后针对学生的错题进行反复训练。

关键词:中考复习,目标,方法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华国栋.差异教策略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09.

[3]邱学华.尝试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蒲扇画》及教学反思下一篇:周记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