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与生命安全

2024-06-21

规则与生命安全(精选6篇)

1.规则与生命安全 篇一

朋友,生命诚可贵,对每个人来说,生命也只有一次,所以人们都百倍的爱惜生命,然而生命是茫茫人海中的个体,要使之生存,就要与周围发生关系,有所依存。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中的四件大事,是生命得以存在的前提。“行”就是交通。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时代的进步,交通与我们的生活已越来越密切了。不可否认,交通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也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不幸,而这不幸是不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通安全知识的贫乏,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惹的祸。

交通安全知识的贫乏,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总是能让我们看到听到一幕幕血的教训:有的因开快车,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有的因车祸而至伤至残,这悲剧既他人带来不幸,也给自己,家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上学期,我校就因有的同学不注意安全,或做奇车英雄在上学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其后果小到影响了学习,大到送进了医院。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的调查统计资料表明,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全国每天至少有10多名学生在车轮下丧生,30多名学生因交通事故受重伤致残,相当每天伤亡一个班的学生。

中小学生交通事故增多,一方面事因为车辆骤增、道路狭窄、交通环境复杂等诸多不利因素。另一方面,则是一部分学生交通安全意识不强,甚至缺少起码的交通安全意识,其交通行为既不愿,也不懂得受交通法规的约束,结果违章肇事。交通法规是人们行车、走路应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中小学生从小就应该学习和掌握交通安全常识,养成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自觉培养对自己生命安全、家庭幸福的责任心。

朋友们!一桩桩车祸不仅给国家和集体造成了损失,给个人带来了灾难,而且给家庭带来了痛苦。“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们应该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按规定的路线方向行驶,不闯红灯,不超速,不随便横穿马路,让我们养成文明骑车、文明乘车、文明走路,的良好习惯吧,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生命的安全。

人是离不开交通的,人一离开交通,就会寸步难行。交通安全牵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和欢乐,关系到每一位公民的健康,关系到我们每一位同学的生命。生命是宝贵的。我们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增强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珍惜和爱护我们的生命,让我们这个世界少一点哭声,多一些笑声。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2.规则与生命安全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标本来自2006年8月~2009年4月我院住院的3例患者,其病历摘要见表1。3例患者均给予输血治疗,因均有输血史,输血前做不规则抗体筛查,患者1和患者3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2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复查ABO血型和Rh D血型结果与输血单上所填内容相同。

1.2 血型、配血及输血分析

1.2.1 患者1的血型、配血及输血分析

临床申请输红细胞悬液6 U,输血科复查患者1的血型确定为B型,Rh D(+),取B型,Rh D(+)的供血者血液[已复检为B型Rh D(+)]与患者血样采用盐水法、凝聚法交叉配血。盐水法主次侧均相合,凝聚胺法主侧不合,次侧相合。患者血清的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从患者血清与筛检红细胞反应格局(微柱凝胶卡式法)初步判断不规则抗体可能为抗-E和抗-c。将患者血样送至本血站做进一步检查,患者血清与谱细胞反应,结果提示血清中含有Ig G性质的抗-E和抗-c,抗体效价测定,抗-E效价为256,抗-C效价为16,说明患者缺乏E抗原和c抗原,因有输血史,可能曾输入了含有E抗原和c抗原的红细胞,而产生了免疫性抗体抗-E和抗-c。为了输血安全,血站血研室对患者1做Rh血型分型,结果为CCDee,选择B型Rh D(+)供者血液20 U(10袋),做Rh血型分型,结果显示,CCEee 4袋、Cc DEE 3袋、Cc Dee 2袋、cc DEE 1袋。将B型CCEee的供者红细胞6 U取回输血科与患者1做交叉配血(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抗人球法)主次侧均相合,输给患者1后,未发生不良输血反应,输后第2天患者1的Hb升至78 g/L,病情好转。

1.2.2 患者2的血型、配血及输血分析

给予输注红细胞悬液2 U,输血科复查患者2的血型为A型、Rh D(+)。输血科有库存A型Rh D(-)红细胞悬液2 U,此袋血距有效期限11 d,为避免报废,在符合输血原则情况下,此袋血中的红细胞拟输给患者2。在交叉配血中,盐水法主、次侧均相合;用凝聚胺法主侧相合,次侧不合(有明显凝集);采用抗人球法结果同凝聚胺法。再次复检患者2和此袋血的血型,结果同前。对患者2和供者血样做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为患者2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供者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对照不规则抗体筛查反应格局初步判断供者血样中含有抗-D,将患者2的血样和供者血样送至本血站血研室进一步检查。供者血样中含有Ig G性质的抗-D,效价为64。Rh血型分型结果:患者2为CCDee,供者为Ccdee。如果供者血液输给患者2,因供者含有c抗原,可能会使患者2产生免疫性抗体(抗-c),再次输入含c抗原的血液易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故此袋血不能输给患者2。血站从4袋库血[A型、Rh D(+)]中经Rh血型分型,挑选出1袋同型(A、CCDee)血液,与患者2交叉配血相合。输注给患者2后,Hb上升到77 g/L,改善了贫血症状,病情好转。

1.2.3 患者3的血型、配血及输血分析

给予输注红细胞悬液4 U,输血科复检患者3血型和两者供者(2袋红细胞悬液)的血型均为O型、Rh D(-)。盐水法、凝聚胺法对患者3和2个供者的血样进行交叉配血。盐水法主侧有凝集,次侧相合;凝聚胺法同盐水法。患者3血清的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血站检测患者3的血清不规则抗体确定为抗-C和抗-e,抗-C的Ig M效价为8,Ig G效价为16;抗-e的Ig M效价为32,Ig G效价为64。Rh血型分型结果,患者3 Rh血型为ccd EE。本市血站165例Rh D(-)献血员档案中无供者Rh血型与患者3 Rh血型Ccd EE完全相同者,考虑到患者3是未婚女性,年龄22岁,如输入缺失的抗原会产生免疫性抗体,影响婚后生育,供者中只有1例为O型ccde E。该供者E抗原阴性,从理论上讲可以输给患者3,患者3血样(O型ccd EE)与该供者(O型ccde E)交叉配血均相合,输入该供者2 U红细胞悬液后改善了贫血症状,经补铁和营养等临床综合治疗后,患者3病情好转出院。

2 讨论

Rh血型是继ABO血型系统之后最具临床意义的血型系统[2],也是血型抗原和抗体最为复杂的血型系统。依据5种抗原的抗原性强弱依次为D>E>C>c>e,汉族人5种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D:99.66%;E:47.88%;C:87.45%;c:56.31%;e:52.12%。因此,临床上一次随机输血产生抗-E的机会要比抗D大2.5倍,多次输血的患者易产生抗-E,而导致溶血[3]。抗-D主要通过Rh血型不合的输血和妊娠产生,Rh D阴性个体经妊娠途径受到D抗原刺激后,有50%~70%产生抗-D,Rh D阴性个体接受1ml Rh D阳性血液后约75%产生抗-D,抗-D的产生可导致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和HDN,严重者可导致受血者新生儿或胎儿死亡[3]。抗-c仅能通过免疫产生,其在Rh抗体中的重要性仅次于抗-D和抗-E[4]。免疫产生的抗-E的患者可合并出现抗-c,其滴度可能会比抗-E弱,呈现剂量效应。患者1 Ig G抗-E效价为256,抗-C效价为16,与上述论点相符。亦有学者认为抗-E阳性患者即使没有检出抗-c,也要避免输注含c抗原的血液,从而避免因抗-c导致的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5],一般情况下抗-C常和抗-Ce(复合抗体)同时产生[6]。东方人c DE抗原阳性率为21%,对于缺乏C抗原和e抗原的受者易产生复合性抗体即抗-Ce。Rh血型系统还有Rh亚型、Rh缺失型等,抗体还有抗-Cw、抗-Cx等。因为Rh血型系统的抗原抗体复杂性,及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和HDN,输血时要做好Rh血型分型,做到同型相输,避免免疫性抗体产生而造成不良输血反应。

有输血史的3例患者中,无论Rh D(+)还是Rh D(-),患者和供者ABO血型相同,Rh D血型相同或相容的情况下交叉配血中出现不相合。Rh血型分型后找到相同血型的供者血液或配合型供者血液,输注后,Hb上升至应有水平,无不良输血反应,输血治疗效果满意,说明仅做ABO血型、Rh D血型和不规则抗体筛查是不够的,必须做不规则抗体鉴定和Rh血型分型,使受供双方C、c、D、E、e抗原均相同或相配合才能保证输血安全。

血站在Rh血型分型的基础上,建立献血员档案,档案内容包括献血员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电话号码、ABO血型、Rh D血型、Rh血型表现型、血清中有无抗体、抗体效价等,本地区Rh D阴性献血员档案全部建立并入稀有血型库。Rh D阳性献血员也要建立档案并入血型库。血型库和稀有血型库信息可传输到医院输血科,做到信息共享,医院输血科开展不规则抗体鉴定和Rh血型分型工作,一旦遇上不规则抗体阳性的患者,鉴定其不规则抗体类别,效价和Rh血型分型,并将患者的其他数据信息传至血站,医院输血科和血站均可从血型库和稀有血型库中查找同型血液或配合型血液,患者能及时输注安全的血液。

临床上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特别是尚未生育的女性,除常规配血选择配合型血液输注外,建议进行Rh系统分型,选择Rh同型血液输注,避免患者缺乏的抗原输入体内,并产生相应的抗体[7]。Rh血型同型输注,避免了产生免疫性抗体而引起的输血后溶血性反应和HDN的发生,提高了临床输血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谭庆芬,崔徐江.聚凝胺法交叉配血不合的输血处理[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8):660-661.

[2]丁肖华,郭如华,田兆嵩.Rh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6):474-476.

[3]崔云昊.Rh血型,采供血规范化监督管理与血液制品检测新技术新标准实用手册[M].银川:宁夏大地音像出版社,2004:581-587.

[4]杨天楹,杨成民,田兆嵩.临床输血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71-73.

[5]吕鹏.最新输血新技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3-198.

[6]肖星甫.输血技术手册[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78.

3.珍爱生命遵守规则教案 篇三

《 珍爱生命 遵守规则 》 教学设计

海沧区青礁小学 陈淑华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交通规则。

2.初步运用统计的知识,说明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

3.明白遵守交通规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初步形成珍爱生命,自觉遵守规则的态度。【重点、难点】

1.知道一些交通规则,明白遵守交通规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初步形成珍爱生命,自觉遵守规则的态度。【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用统计的知识调查收集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

2.教师准备各种有关交通规则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

1.八达岭老虎咬人新闻事件。

二、学习规则,感知规则

活动1:小组合作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活动2:我是小交警。活动3:大家来找茬。活动4: 学生自我评价。

三、调查结果分享交流

1.调查我们身边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并探究背后的原因。2.全班分享调查结果。3.教师小结。

四、辨析明理

1.交通规则不少人都明白,但总有人不愿意遵守,有人说偶尔不遵守交通规则也没事?

五、感受生命的珍贵 1.出示事故数据。

据专家研究发现:世界上所有的死亡事故中,交通事故约占37﹪,因此,人们把交通事故称为“第一公害”。每年因交通事故而失去生命的中小学生近2万人,平均每天有40多人,也就是说,每天都有一个班级的学生因车祸而消失了。2.学生交流感想。

六、总结拓展

1.师小结:同学们,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为了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为了让我们生命之花越开越灿烂,让我们牢牢记住:遵守交通规则就是珍爱生命!2.制定公约。3.学生交流。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七、课后延伸

1.设计一条注意交通安全的标语。2.办一份“交通安全”的小报。

3.给亲友写一封信,告诉亲友交通安全很重要。

八、板书设计:

珍爱生命 遵守规则

知规则

4.珍惜生命,遵守交通规则作文 篇四

我虽然不知道生命是有多么的重要,但是我知道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好好珍惜,注意交通安全。

在我们的学校的门口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个大约11、12岁的四年级的小男孩被车撞击脑部位置,被汽车撞击至4、5米之外。当时的情况是小男孩没有瞻前顾后,也没有左看看,右看看,一心只想要去上学,一心冲过去。这时,悲剧发生了一辆小骄车快速地飞奔而来,小男孩和这个车撞个正着,"啪"的一声小男孩被小骄车撞倒在我们学校的大门口的那条大马路上。

在这个时刻,在场的所有的`有带手机的叔叔阿姨们都拿起手机拨打120找医生过来帮助小男孩救治小男孩。一些人去扶起小男孩到旁边休息;还有一些人去玩小男孩的家长的电话号码,给他家长说明一下小男孩的情况,并且让家长来到现场。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说明了这件事,这时我的心里想:啊!这是多么的可怕!如果那个小男孩有遵守交通规则,就可以免去一次车祸,为什么那个小男孩不注意安全,要白白糟蹋自己的生命呢?此时此刻我想对他说:"人呢,应该好好地生活,应该好好地珍惜生命,将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5.《珍爱生命遵守规则》的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交通规则。

2.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初步形成珍爱生命、自觉遵守规则的态度。

3.初步运用统计的知识,说明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141~145页。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1.检查同学的调查情况,并适当地进行督促。

2.教师就交通规则和本地交通现状做比较充沛的准备。

〖教学活动和过程

1.导入。“交通平安设施越来越完备,交通警察为维护交通的通畅和平安指挥交通,辛勤地工作着,可是,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交通事故发生?”

2.阅读讨论。“你知道哪些交通规则?行人、乘车人应遵守哪些交通规则?”教师应针对同学原有的经验进行补充并加以强化,并结合教科书第69页的四幅图片进行讨论。

3.小组交流。以“我们身边的交通隐患”为题,对课前的调查结果进行整理,综合小组同学的调查结果,准备向全班汇报。教师可以鼓励同学采用统计图的形式。

4.全班交流。各小组简单汇报。

5.全班讨论。教师引导同学:“各小组通过调查,都发现了一些不守规则的现象。下面,大家就此来深入讨论一下。”

什么人会发生交通事故?看一看铁路工人叔叔是怎样说的。

许多人不守规则,他们是怎样想的呢?(引导同学看书,看一看我们身边有没有类似的现象发生。)

你有过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吗?你是怎么想的?

这样一些想法的危害在哪里?

教师应协助同学意识到,违反交通规则和存有侥幸心理是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

原因。

6.教师小结。教师可借用教科书上老师的话做结束语。安排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完成教科书“我们的约定”。

〖评价建议

对调查和汇报完成较好的小组进行褒扬。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些同学模拟活动需要的简单道具。

〖教学活动和过程

模拟体验:参照教科书第72~73页,做“我们一起遵守交通规则”的游戏。

教师为同学分配角色,请他们分别扮演交通警察、车辆、行人、交通标志、交通设施等不同的角色。教师事先应画好场地。此外,还可以邀请一两位交通警察参与,教师要为同学制作一些必要的简单卡片或模型,如红绿灯、方向盘、各种车辆、交通标志等。

〖给教师的建议

1.“我们一起遵守交通规则”的活动,其趣味性和教育性均十分突出,教师应当尽可能布置时间让同学进行模拟练习。为此,应当事先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如分配角色、制作道具等。

2.“我们的约定”这局部内容应当让同学认真填写,教师要给予正式评价,还要督促他们遵守,并在今后的学习和活动中检查同学是否做到。

〖家庭作业

1.给家长讲一讲今天活动的内容。

2.调查自身所在地区曾经发生的火灾,以和发生的原因。既可以向周围的人了解,也可以走访社区、消防队,查找资料。

〖评价建议

1.观察同学在模拟活动中的表示。

2.对各小组的模拟活动进行评价,模拟应准确、全面,而不是扮演。

6.规则与生命安全 篇六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生命安全教育,健康第一

一、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其原因

从1996年起, 国家把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2007年国务院又转发了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明确提出公共安全教育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六大模块。要求学校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课程中逐渐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 充分利用班、团、校会、专题讲座、参观和实战演练等形式, 多方位、多途径、多角度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 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的知识, 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 掌握保障生命安全的方法和技能。《体育与健康》的新课程标准中把“健康第一”作为最基本的指导思想, 把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向学生传授体育文化知识、增强学生体质、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育、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等”。[1]然而, 当我们看到2008年5月12日, 汶川特大地震中有5335名学生因来不及逃生或不会自救而最终遇难;2009年12月7日, 湖南省湘潭市育才中学学生下楼梯时, 一同学跌倒, 结果酿制了8人死亡, 26人受伤的惨剧;2010年11月29日, 悲惨的一幕再次上演, 新疆阿克苏市第五小学也是因为一位同学下楼梯摔倒, 导致近百名学生受伤。如此灾难一次次发生, 令我们深感痛心, 感叹生命的脆弱, 但又不得不思考:为什么学校会一再发生这种灾难?学生的应急逃生技能为何如此低下?他们的生命安全意识为何如此淡薄?

一幕幕悲剧发生的背后必然会有各种层面的原因, 从体育教育的角度而言, 可以说是生命安全教育的缺失, 是日常教育教学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的背离。长期以来, 学校体育教育受到“竞技体育”的影响, 在教育实践中秉承传统的生物观理念, 强调“增强体质”, 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和社会层面的人文关怀。虽然新课程改革要求在《体育与健康》等课程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 但是往往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 学生缺乏实践性的操练, 或者仅仅强调了运动本身安全常识, 没有涉及应对突发灾害时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一旦遇到突发危急情况, 就仍然无法正确应对, 最终导致许多本可以避免的惨剧。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意义

生命安全教育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 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针对遭遇突发性、灾害性事件时所需要的应急和应变知识与能力的教育, 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增强自我保护与安全防卫能力, 从而避免人自身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侵害。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安全防范知识, 而且要进行安全防范技能的实际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就是人的动态的生命教育, 是一种回归生命本源体验。生命安全教育就应该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应该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深化与拓展。以生命的视角审视体育教育, 达成人的生命的本源回归, 体育教育所要做的就是通过最具体的体育实践创造活动和情感体验活动唤醒生命、激扬生命, 引导学生展示生命的魅力, 使生命通过体育教育而获得自身的透明性, 体现自身生命质量的完美性和完整性。[2]

三、《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把生命安全教育渗透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 通过学校体育独有的优势, 在教学中践行生命安全教育, 培养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技能, 需要学校、社会、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一) 学校要高度重视, 营造良好氛围。

首先,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或出台相关文件, 把生命安全教育纳入体育教育中, 尝试构建学校体育、生命安全教育一体化的课程教学体系, 变零散的被动式的安全防范教育为系统的全方位的生命安全教育。同时, 学校要把生命安全教育纳入体育教学考核和体育教师考核的内容之中, 奖励在体育教学中生命安全教育实施较好的教师, 树立先进, 榜样示范, 不断推行生命安全教育。其次, 学校要加强对体育教学中生命安全教育的宣传, 通过黑板报、专题宣讲、校园广播 (电台) 、知识竞赛、主题运动会等形式, 向师生们宣传生命安全知识, 营造良好的环境, 使得生命安全教育入耳、入心, 成为师生生命的一种自觉。

(二) 充分发掘社会资源, 形成教育合力。

学生的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 更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水平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学校要与公安消防、交通、治安和卫生、地震等部门建立密切联系, 聘请有关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 根据学生特点系统协调承担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 并且协助学校制订应急疏散预案和组织疏散演习活动。例如, 请公安民警给学生作安全防范及自我保护方面的讲座, 请消防队员给学生讲解火灾预防知识和进行火灾现场自救演练, 请医院的医生给学生讲解食品安全知识、疾病的预防和食物中毒的救治, 等等。从而把学校和社会的力量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合力, 助推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有效开展。

(三) 加强体育教师在职培训, 提升从业技能。

教师是第一课程资源, 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中学的许多体育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转岗而来的, 有的教师即使毕业于师范院校、体育院校, 但是由于高校体育专业传统的课程内容很少涉及生命安全教育, 因此, 当他们走上教学岗位后, 对生命安全教育也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 再加上生命安全教育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新兴门类, 还没有明确的操作内容和评价体系, 导致体育教师在践行生命安全教育时往往无所适从, 不知道教什么, 如何教。为此, 对中学体育教师的培训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新课程理念的解读、课堂教学规范、运动技能的掌握上, 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的培训, 让他们了解体育教育中生命安全教育的目的、内容、目标、评价措施等, 也可以编写或开发相关教材资源, 使得体育教师有章可循。

(四) 加强学生自觉性教育, 促进自我学习。

学生既是受教育的对象, 又是教育的主体。生命安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生命安全知识, 形成生命安全意识与心理, 提升安全防范能力。如果在教育过程中, 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挖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则必然会导致学生不配合。毫无疑问, 不管教师采用何种方法, 教育的理想效果将不可能达到。因此, 点燃学生心中的火把, 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就成为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此, 体育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安全的重要性, 提高珍爱生命的意识;在教学中要更多地强调学生的主体体验, 建立起学习的积极情感, 从而转化为自觉的学习行动。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一种生命教育的载体, 生命安全教育就是体育教育回归生命本源的应然。只有体育教师真正理解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健康第一“的核心理念,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真正落实, 才能真正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只有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都积极行动起来, 才能更好地推进生命安全教育, 才能真正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学忠.学校体育教学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39.

上一篇:初中物理复习概念下一篇:梁板安装技术交底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