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辉煌五十年有感(共11篇)(共11篇)
1.读辉煌五十年有感 篇一
祖国强大我自豪
长泰县第一实验小学 陈歆玥
太阳每一天都从东方升起,六十年前的一次升起,让中国人民激动不已,难以忘怀。这天,就是1949年10月1日,就在这一天,新中国成立了。下午3点,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庆祝新中国成立,庆祝这辉煌的时刻。
中国在忍受民族耻辱,奇迹般地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八年抗战,迎来我们新中国。六十年来,农民们靠国家政策和自己的勤劳,步步走向小康生活。看!“联产承包”使农民富起来,“合作医疗”使农民有钱治病,“两免一咸”使贫苦的孩子上得起学。六十年一晃而过,祖国由贫穷落后走向了繁荣富强。
《辉煌六十年》这本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小屏幕大世界》这篇文章。现在,随着电脑走进了千家万户,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日益丰富,不用出门就能知道天下事,而且还能在网上购物,买到平常买不到的仪器和用品。我们不但可以在电脑里与亲朋好友谈话聊天,还可以在网上玩好玩的游戏呢!遇到不会的新问题,就上网轻轻松松地“百度一下”,准确无误的答案便出现在你的眼前。新闻资料、养生知识、家常菜谱等等,都能很轻松地从网上查到,电脑真是方便啊!
了解了中国辉煌的六十年,我感受到了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为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我们要努力学习,为新中国的更大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读辉煌五十年有感 篇二
《音乐教育史研究》是一部杰出的著作,凝聚着作者多年来对音乐史研究所付出的汗水与艰辛,对推动音乐建设事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全书共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介绍中国音乐教育史,论述了自原始自然形态起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并对部分历史时期的音乐思想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下编介绍外国音乐教育史,按照历史的发展,论述了欧、美、亚洲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音乐教育的发展,并在最后一章论述了教育和音乐的关系。该书在结构上,采取了点、线、面三者有机结合的方式,既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音乐教育发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总结,又突出重点,同时选取了部分音乐教育家有代表性的思想进行分析。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比较学的观点和方法,大胆地将中外音乐教育思想并列起来,双管齐下,进行了多方位的论述。通读全书,可以发现该书有如下几个特点:
1.研究深入,学术性强
本书对音乐发展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音乐教育进行了研究总结,对不同教育家的思想进行了论述,并对部分历史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论证,这些都需要认真、踏实、深入、细致的研究。例如全书第一章《论原始自然形态的音乐教育》和第二章《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起源》都可以看作是音乐教育的学术论文,作者大胆地对原始社会教育进行了探索,对原始社会的音乐教育和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起源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证,对音乐教育的起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引用了大量的论据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叙述,使论点更具有说服力,更容易让人接受。
2.选材精当,主次分明
对历史上与教育相关的许多事件,本书并未一一加以详述,而是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某个时期、某个国家的音乐教育进行了精雕细琢,例如,作者认为我国古代礼乐思想发展史,对于认识礼乐思想形成的特点、音乐的形态、价值取向、社会功能、音乐教育现象、音乐审美思想及音乐的存在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单独用一个章节着重介绍了鲁国礼乐思想史。另外,在介绍音乐教育家时,摒弃了“一时代,二生平,三教育作用,四教育目的,五教育主张”的固有格式,根据其对音乐教育发展的影响,选择性地介绍,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本书对有重要影响力的音乐教育家,着重介绍并分析其教育思想,对一般的音乐教育家则简略介绍,部分音乐教育家甚至一笔带过,不做着墨渲染,同样的方式在后续介绍不同国家的音乐教育时也有体现。
3.观点新颖,见解独特
在本书中,作者提出许多新颖独到的学术见解,这些见解对音乐教育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如作者通过详细的研究论证之后,提出了结论:我国是世界上学校音乐教育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史应该从新石器时代后期写起,这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作者还认为我国古代礼乐传统的形成是以鲁国为核心,追溯我国古代礼乐思想的源头,必须从鲁国礼乐思想的起源、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谈起,这对研究我国古代礼乐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4.论据充分,结论严谨
作者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研究音乐教育史上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以有根有据的史料为基础来提出自己的见解,广征博引。例如在介绍夏商时期的音乐教育时,短短几百字的一段,参阅了《江陵项氏松滋县学记》、《礼记·明堂位》、《文献统考·学校考》、《续存下》、《殷契粹编》、《诗·商·颂》、《吕氏春秋·古乐》、《中国古代教育和教育思想》等多篇文献,此外还引用了修海林先生的看法,最终提出观点——“夏、商统治者虽然在主观上对音乐(舞蹈)进行了利用和控制,但在客观上却加速了乐教自身发展的进程,使乐教的目的更加明朗化,乐教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乐教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乐教正逐步向社会文化的多视角、多方位渗透。”通过大量翔实的史料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使本书说服力强,可信度高,同时也反映出了作者严谨治学的风范。
5.音乐教育与时代背景相结合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它决定了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也必然受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时代背景影响。本书在立论中,将音乐教育的发展置于时代背景中进行考察,突破了就教育而论教育的局限,将音乐教育与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结合在一起,进行了多方位的论述。比如在介绍秦汉时期的音乐教育时,首先详细介绍了秦汉时期音乐文化教育的历史背景,因为任何一门艺术的演进与教育的传播和传承都无法脱离社会的整体发展而独立存在。在论述鲁国礼乐传统的形成时,作者结合当时鲁国的历史条件,从鲁国的地位、受到的礼遇以及鲁国适宜农桑的地理环境三个方面论述了鲁国如何成为典型周礼乐的保存者和实施者。这种多角度观察,全方位论述的研究方法是值得称道和借鉴的。
6.历史典故的运用
在本书中,作者主次分明,对音乐教育发展影响较小的某些历史时期和音乐教育家,在论述时惜墨如金,但同时作者又用详尽的语言,描述了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些典故,例如传说中的音乐家、夹谷之会等。音乐典故的重点描写,能提高读者的兴趣,吸引初学者走近音乐艺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音乐历史发展中,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
当然,任何著作都难以做到尽善尽美,本书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作为音乐教育史研究方面的参考资料,本书对外国音乐教育史的研究略显粗浅,与上编中国音乐教育史相比,下编部分章节层次不明晰,条理性不强,对大多数国家的音乐教育研究还停留在总结概述的层次,并未进行深入的研究,对非洲的音乐教育则只字未提。音乐学校的历史发展这一章节的插入位置不太合理,在章节的最后,历史时期已经推至二十世纪,然后在下一章又介绍十七至十九世纪的音乐教育,显得有些错乱。在对中国音乐教育的研究中,对某些历史时期的音乐教育缺乏必要的总结,文章内容显得松散,例如秦汉时期的音乐教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教育等。除此之外,作者在对音乐历史研究时,搀杂了一些个人感情在其中,这在对朱载堉的研究评论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但是瑕不掩瑜,即便如此,该书仍不失为一部具有极高参考价值的著作。该书的完成,不是资料的简单堆积,而是作者多年来不断搜集、整理,并进行细致的比较、分析、研究后取得的成果。目前,国内在音乐教育史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多数研究只是针对某个历史时期或某个教育家的音乐教育思想进行研究分析。在已出版的音乐著作中,关于音乐教育史的非常少。
在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音乐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音乐教育史的研究,能使我们从历史中受到启发,并对其中的合理思想加以发挥,来适应今天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需要,指导今天的音乐教育工作。只有学习和总结音乐教育历史,了解音乐教育的昨天和前天,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今天,创造出更好的明天。随着音乐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会有更多的学者来关注音乐教育史,并投入到音乐教育史的研究工作中。随着音乐教育史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必将为音乐教育事业提供更多宝贵的历史经验。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中国聋人事业五十年辉煌历史回顾 篇三
在旧中国,大多数聋人读书无门,就业无路,受人歧视,生活凄惨。二十世纪40年代前后,民间曾自发组织过“中华聋哑协会”。由于得不到政府支持,不久夭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扶贫济残,保障聋人的生活。
1956年2月,由全国15个大、中城市的聋人代表和政府有关部门、社会热心人士77人,在北京召开会议,宣告成立中国聋哑人福利会。聋福会于1956年至1958年组织力量,在全国54个市、县进行聋人调查,并依此推算出全国有聋(哑)人300多万。同时,聋福会协助政府安排聋人参加生产和工作。聋福会成立不久,就向劳动部写了《关于聋哑人请求就业问题请转知各省、市、自治区劳动部门积极予以支持》的函。劳动部批转各省、市、自治区劳动部门,要求“各地劳动部门对于请求就业的聋哑人,尽可能为他们介绍适当的工作,各企业、事业单位有适合聋哑人做的工作,亦不得借故拒绝录用”。1956年聋福会投资扶持北京市聋人玩具厂,为聋人参加生产摸索经验。1959年中国聋哑人福利会在天津召开了聋人福利工作现场会,交流了组织聋哑人生产劳动的经验。对于各地组织与安排聋人生产劳动起到了推动作用。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协助教育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特教事业。聋福会联合有关部门成立了中国聋人手语改革委员会,制定了《聋哑人汉语手指字母方案》、《聋哑人通用手语草图》,并经内务部、教育部批准公布试行。聋福会自1958年起,分期分批为各地培训了150名聋人扫盲教师和基层工作干部,并于1959年创办了师资讲习所,一面提高在职聋校教师,一面培养新的聋校教师。1959年创办了《聋哑人工作通讯》。1958年在全国社会福利事业生产展览会上展出了一部分聋人手工艺品。参加展出的有17个城市25个单位的217件展品,观众达8万余人。展品显示了聋人的聪明才智。同时,还协助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中国聋人生活》纪录片。此外,还通过文艺会演和报刊、电台等,宣传我国聋人福利工作。聋福会协助有关部门开展了聋人体育活动。在1957年6月举办了全国聋人田径、游泳比赛。1958年成立了中国聋人体育协会筹备委员会。1959年6月举办了全国聋人男子篮球赛。体育活动的开展,活跃了聋人的业余文化生活。1959年成立了中国耳聋防治委员会筹备会,并于同年与中华医学会在湖北武汉召开了全国聋症防治工作座谈会,还协助民政部门在天津兴建了我国第一座助听器工厂。聋福会在国际上也产生一定影响,曾派聋人工作者代表团,先后访问了苏联、捷克、波兰、民主德国等10个国家。1955年聋福会加入世界聋人联合会。同年,在第二届世界聋人大会上,我国被选为世界聋人联合会第二届执行局委员国。通过相互访问,增强了我国聋人同国际聋人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我国聋人工作的开展。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将盲福会和聋福会合并成立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于同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盲人聋哑人第一届代表会议,制定了协会章程。选举产生第一届全国委员会。1964年7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全国盲人聋哑人代表会议。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聋人事业走上新的发展阶段。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聋协建立起395个省辖市、县、市辖区协会以及700多个基层组织。各级协会根据党的中心任务,对聋人进行形势、革命传统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效地帮助聋人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和生产积极性。因而在各条战线上出现了许多身残志不残的聋人先进人物。为了提高聋人的文化素质,推广手语,制订并出版了4辑〈聋哑人通用手语草图〉与汉语拼音手指字母方案。全国协会和各级协会通过报刊、广播、图片和橱窗展览等方式,向社会宣传了聋人工作成就和聋人先进事迹。
在“文化大革命”中,协会组织被加上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强行解散,使我国聋人事业大伤元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聋人事业焕发生机。1978年国务院批准民政部的报告,恢复和建立全国和地方各级盲人聋哑人协会。1980年4月,第三次全国盲人聋哑人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重新明确了聋人协会的性质和任务。规定协会是党和政府领导下的全国盲人聋哑人的群众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盲人聋哑人的桥梁。协会的任务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四个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章程还重新规定协会要“关心聋人的疾苦,为聋人谋福利”。1984年12月,第四届全国盲人聋哑人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确定了协会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把协会真正办成深受盲人聋哑人信赖的群众团体。经过多方努力,争取在本世纪末,广大盲人聋哑人能够达到身心素质(包括政治、文化、技能、身体各方面)明显提高,聪明才智得到发挥,物质生活相应改善,为祖国两个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同时,提出了协会工作搞实搞活的指导思想,多为盲人聋哑人办实事,做好事,使协会工作进入了全面发展、生气勃勃的新阶段。并开展“建家做友”活动。各级协会本着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深入基层、家庭,竭诚为聋人服务。在解决聋人的就业、住房、户口、子女入学、夫妇两地分居,以及婚姻等问题上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实践证明,“建家做友”活动是成功的,各地涌现出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出全国“先进之家”58个,“优秀之友”83名,在四届三次委员会上进行了表彰。
协会恢复工作以后的10年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国福利生产单位发展到2万多个,安置盲聋哑残职工近40万人。城市安置面达70%,有些大中城市盲人聋哑人的就业问题基本解决。农村的残疾人,随着乡镇福利企业的迅速发展,也有不少从事工副业生产劳动。部分聋人个体开业,自谋生路。工商管理等部门对聋人个体开业实行“五优先”:贷款、发执照、供贷、安排场地、减免税收优先。1987个10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民政部联合发出《关于盲人聋哑人协会组织盲聋哑残人员举办经济实体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为搞活协会工作创造了条件。1984年前后,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聋症检查,受检人数达30多万。为防治打下了基础。全国先后举办了多期聋儿语言听力康复骨干培训班以及聋儿家长函授班,为各地培养了康复业务骨干。聋教育事业迈出了新步伐。继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建成之后,1987年长春大学设立了聋人美术大专班。有的省在中等师范学校开设了特教师资班,有效地提高了师资水平。1983年9月全国协会在上海召开了全国盲聋哑职工教育经验交流会。为了鼓励盲聋哑职工学习科技文化知识,适应四化建设需要,全国协会和部分地方协会还设立了盲聋哑职工奖学金,颁布了奖励条例。1985年底全国盲聋哑职工的扫盲工作基本完成,使盲聋哑职工在摘掉文盲帽子后,进一步提高文化水平。1987年召开了全国第三次手语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手语》书稿,这部标准手语辞典于1988年正式出版。为了群众性残疾人体育活动开展需要,1985年12月10日成立了中国聋人体育协会,并加入世界聋人体育联合会,从而为中国聋人运动员参加世界性比赛创造了条件。1986年9月,举办了全国首届聋哑人艺术表演录相比赛。近500名聋哑人参加了全国首届聋哑人表演录相比赛。
在全国协会的积极建议和有关部门的努力下,聋人福利事业被列入宪法。1982年现行宪法第四十五条第三款中明确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人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盲聋哑事业的重视和关怀。1985年特殊教育作为专门章节被列入义务教育法。财政部、民政部等联合发出的关于协会手语翻译的津贴的通知。1985年12月,全国协会出版了《中国盲人聋哑人画册》,设计并制作了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会徽。为发展我国聋人事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了更好协调残疾人工作,1987年4月在唐山联合召开了全国残疾人工作会议。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残疾人联合会。1988年3月11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在北京成立。中国聋人协会作为残联的专门协会,被保留下来,在残联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中国聋人协会代表聋人的共同利益,反映聋人的特殊需求,维护聋人的合法权益,推进残疾人事业,为广大聋人服务。中国协会的宗旨是:弘扬人道主义,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聋人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中国聋人协会在残联聋的领导下,对外开展友好交流活动,对内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手语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聋人舞蹈“千手观音”成为聋人的骄傲。聋人协会成为聋人群众的主心骨,也是政府联系聋人的桥梁。
4.读辉煌五十年有感 篇四
阅读雷夫老师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2》,以一个周五晚上带孩子去观看一场棒球赛做为线索,通过在一局局球赛中同学们各有不同的表现,表达了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中需要注意和改正的问题。描述种种细节,旁征博引,深刻完美地阐述了自己的教学观念,并总结出“尊重时间、练习专注、避开电视、做出决定、肯定自我、不要自私、懂得谦逊、选择学校、坚持到底”各种要点。令我深深佩服和感叹。
这本书,不仅谈到了诸如“准备、专注、选择、态度、谦虚”等一系列教育的核心问题,而且还用丰富的事例及影片、书籍等资料,为读者提供了可行的解决之道。为什么要用观看一场棒球赛来引导出一系列的教育话题呢?这个问题耐人寻味:也许是雷夫老师一时的灵感闪现,也许事实就是这样,雷夫老师在带着孩子看棒球赛的整个过程中就一直在思考以上有关教育的问题……而我,更愿意将这理解为是雷夫老师一个精心而巧妙的安排,在这背后,是一个有关教育的寓言。雷夫老师给人的感受,首先不是教学的技巧,而是一种职业的激情,这也是新教育提倡的一种精神。在他看来尽管教书是件苦差事,但成果却是甜美的。
守时是重要的,察知时间的人将善用一生。生活在一个忽略如何专注的社会更需要更努力地专注于学习、工作、梦想和人生。电视正扼杀着孩子的潜能,狡诈地塑造着我们的价值观,我们要学会选择,远离电视。做出决定是我们最欠缺的能力,因为一路走来有太多人已经帮我们自己做好决定,我们真的想果断、有道德,能够勇敢地去做对的事情。肯定自我,工作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每个人都不是宇宙的中心,每晚花几分钟时间停下来思考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积善行。各种媒体呼喊着人们去注意他们希望赢得的利益和名声,急不可耐地对别人证明自己,几乎忘了成就来自所有让他成功的背景因素,几乎忘记了什么是谦逊。我想,如果用这场棒球比赛中的“迟到”、“提前离场”、“分心打闹”等现象来定义我们现行教育的问题所在,那无疑是十分贴切的:有多少家长,等发现孩子出了问题才开始教育——迟到了!有多少家长,在一番努力之后便给孩子贴上“就这样了,没救了”等标签是提前离场。还有多少家长一边打着电话,一边参加孩子的家长会,难道不是分心?教育是基于“时间”的。所以雷夫老师会在书本中强调:看球赛,不是为了看一个结果,而是要专注地体验这一场“从开始到结束”的“精彩和快乐”。所以他们提前准备,提前到场,比赛中认真观看并记录,坚持到比赛结束才离场。雷夫老师说: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教育呢?
观看一场棒球赛的经过所发生的毫微细节,处处皆提炼出教育的思想火花,使孩子们不单止只是观看到一场球赛的精彩,更大的获得是通过雷夫老师的引导,从这场球赛里得到的一些非凡的成长教育指引。引导孩子们作正确的决定,珍惜时间,遵守承诺,摒弃掉自私行为,认识沉迷电视的危害,选择最好最有用的阅读,订定计划和目标,做事专注,集中精力,凡事做到最好……教育活动本身是平凡而琐碎的,创造奇迹的往往是“时间”。雷夫老师说:“我要学生诚实、友善、勤奋努力,那意味这我要先做到学生眼中最诚实、友善、勤奋努力的人,而且必须长此以往,无怨无悔。”在“56号教室”里工作了25年之久的雷夫老师,把自己比喻是“扔海星”的人。当海浪把无数的海星冲上沙滩,你会不会因为“你这样扔能救几个?”这样一个既定的“结果”而收手走开?雷夫老师让人深受触动的地方,是他25年来一直都在不停地“扔海星”。
如果人生就像一次球赛,容不得你片刻怠慢。那么,我觉得教育也是一次球赛,容不得你片刻怠慢,因为教育,要充满激情,要点燃孩子的激情。一场棒球赛引出一系列的教育话题,那生活也可以引出一系列的教育话题,因为生活远远比一场棒球赛精彩得多,也就是说,生活中的教育话题,也一定比一场棒球赛中的教育话题多得多。一个习惯不好的学生,在老师激情的教育下产生了如此大的变化,让我们更加感受到教育的力量。激情决定未来,让我们坚信“一旦学生找到了自己的兴趣,一个学者就诞生了”。
雷夫老师的教育理念、思想如此动人……如果我们期望孩子将来成为哪种人,首先自己要做一个我们期望孩子成为的那种人—-这是教育的首要原则。
5.读《苦难辉煌》有感 篇五
前不久,我读了金一南教授的著作《苦难辉煌》。翻阅这本书,犹如走进跌宕起伏的历史画卷,亲历那段遍布风云人物、充满战火硝烟的激情岁月。你会目睹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怎样的地狱之火,才完成了中国历史中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仿若一只浴火凤凰,从苦难走向辉煌。
作者在前言说:不是要你到历史中,去采摘耀眼的花朵,应该去获取熔岩一般运行奔腾的地火!读完了这本书,我深切地感受到:信仰就是地火。在信仰的感召下,中国共产党,这个曾被讥笑为“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创造了“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它感染、鼓舞、召唤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舍命相随,并将信仰的力量嵌入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脉,推动这个曾经山河破碎、苦难深重的国度走向独立、走向富强。
“决非为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有食也。亦非自安自足以自乐,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这种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高尚情怀,让共产党人选择了“为人民而奋斗”这一崇高信仰。
在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浴血奋战时期,不同的人生轨迹,共同的理想信念,让党的先驱者凝聚在这同一面信仰的旗帜下,勇往直前以赴之,断头流血以成之。让我们回眸历史,重温那震撼人心的场景,感受那惊心动魄的力量!
——“共产党万岁!”绞刑台上李大钊高声呐喊。即使三上绞刑架、历时40分钟,他也没有说出党的秘密,直至英勇就义。这位曾经生活优裕的大学教授,以38岁的生命之钟撞响旧社会的黎明,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信仰振聋发聩:“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倘若不是先驱的坚守,从遥远西方取来的小火种,如今怎会燃烧成光耀中华的绚丽日出?
——“亲爱的朋友们,不要悲观,不要畏馁,要奋斗!”深牢大狱中方志敏殷殷讴歌《可爱的中国》。他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因为同一个信仰,2100万革命者舍生忘死,慷慨捐躯。他们是理想的殉道者,社会的探索者,信仰的传播者。是他们,让革命的星星之火燃成熊熊烈焰!在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和平建设时期,“救国与革命”已不再激荡人心,但信仰之火从未熄灭,“为人民而奋斗”永不过时。新时期的共产党人满怀对人民的热爱,坚忍奋斗无私奉献,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国为民披肝沥胆。
——藏克家说:“为人民当牛马的人,人民会记住他。” 小岗村书记沈浩就是这样的“孺子牛”。他扎根小岗6年,在人民心中立起无字的丰碑。25本日记,句句饱含对人民的深情,篇篇思虑如何为人民谋利益。他跑家入户,嘘寒问暖,修房子上房梁,样样来;他修路造桥,招商引资,开发旅游,让小岗经济腾飞,家家富。他脚踏实地践行信仰:勤勤恳恳、认认真真、不求光环、不求缤纷、只愿做棵禾苗深深扎根!——毛主席说:“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派出所民警陈涛就是这样一座山。去年夏天的一个深夜,大雨倾盆而下,山间轰隆巨响,600万立方米泥石流,如死神一般扑向清平乡正在熟睡的5000多名乡亲。他冒着生命危险,驾驶警车如一叶小舟,与惊涛骇浪赛跑: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报告灾情,第一时间转移群众,第一时间展开救援……在死神到来之前,5000多名群众安全转移,170名受困群众全部救出!而他自己,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被泥石流瞬间吞没……是什么,让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无惧生死?——“救出了群众,我们再怎么样也值得。”他朴实的话语昭示了信仰的力量。
新的伟大时代赋予了我们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传承信仰,我们责无旁贷;坚守信仰,我们任重道远。如果一个人能秉承信仰,认真工作,热爱学习,乐观向上,在平凡世界同样显英雄本色。
6.读苦难辉煌有感 篇六
正如现在我们的年轻同志,经验往往都是从书本上得来的,往往是从别人那里得来的,却很少有自己实践后总结出来的。我们应该从我们的革命先辈那里学习的,不能盲从,更不能武断,不能只凭自己的喜好去看待事物的对错。要用辩证唯物的观点去看待事情,不能只看事情的某一个方面。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从苦难走向辉煌,而不是从苦难跌入深渊,就是因为他们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遵循并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他们始终都坚持要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他们始终是以全面唯物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发生的问题,不是只凭一点去评判。他们能够始终坚持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他们不唯上也不唯书,他们敢于奋起抗争,他们更不追求个人的私利,甚至他们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去追求一个美丽的梦想,更重要还在于他们这么想了也这么干了。今天的我们总是有无数美丽的梦想,总是有无数伟大的理想,但是当我们真正付出行动时,却又往往寸步难行。今天的我们要从我们的革命先辈那里学习的正是一股不畏困难,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为此不懈努力的信仰。 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人的成功,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路,中国革命用实践检验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并且向全世界证明了这一点。从苦难走向辉煌,中国历史经历了百年的历程,就像书中列宁讲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能深刻感触过去,怎能获得腾飞的翅膀?当我们在享受着今天物质给我们带来的富足生活时,我们是否会翻开历史看看,去充实一下自己已经日渐空虚的心灵,去缅怀一下那些为了我们今日美好生活付出生命的革命先烈。正是那段苦难的历史,才铸就了今天的辉煌,创造出了我们美好的生活。
《苦难辉煌》吹响了当代中华民族扬帆起航的前进号角。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天的我们,要不断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不为钱,不为官,不怕苦,不怕死,脚踏实地、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最终取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胜利。
看着书中描写的那些革命战争年代一个个感天地、泣鬼神的壮烈故事,不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奋勇向前,也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勇往直前创造美好祖国家园。我们应该积极发扬《苦难辉煌》中总结的共产党人独特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坚持群众路线,保持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不断汲取实现跨越发展的精神力量,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历史,像一条绵延不断的大河,滋养着生活在她身边的儿女,也许她不会时刻给予你想要的一切,甚至还会报复你的肆意任性,但她却永远流淌在你的身边,注视着你。历史铭记沧桑,苦难铸造辉煌,一段段血与泪凝结的苦难,一页页中国人民不懈的抗争,一个个战争的现实与和平的企望交织成了属于我们,属于中华民族的希望与辉煌。历史的沧桑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坎坷的苦难最终铸造了辉煌的中国共产党。硝烟弥漫的中国终于退却了它的阴霾,重见明媚的阳光,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从苦难中走来,一身尘土,一身鲜血,却依然面带着那份能够穿透迷雾的微笑,正是这份从容,正是这份坚持,最终成就了这个伟大的民族,终于走向了灿烂辉煌!生活在新世纪的我们,寻着历史的长河,寻着无数革命先烈们留给我们的伟大记忆,将那份信仰,那股精神慢慢融汇进我们的血液,化为我们的一部分,让我们在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贡献我们的力量,实现我们的理想,我相信只有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的事业联系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实现自我价值,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华民族伟大信念的继承人。
7.读《苦难辉煌》有感(范文模版) 篇七
最近几年,荧幕上多出了很多历史军事题材的电视电影,越来越能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角度看待我们刚刚经历过的近代史,力求还原出当时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可歌可泣的英雄。那些非黑即白,以为只要是国民党都是坏到骨子里,共产党都是圣人的狭隘思想随着视野的开阔慢慢转变。可是,还是不禁问一句,当时远远比共产党强大,也为中华民族之解放作出卓越贡献的国民党最终为什么会失败呢?课堂里教科书里获得的一知半解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读完金一南教授的《苦难辉煌》,终于可以释疑解惑了。
在历史洪流面前,每个人都是渺小的。《苦难辉煌》里说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人的英勇献身。中国革命的成功,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赢得中国的未来,可以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历史给过国民党很多机会,苏俄在中国最早看好的是吴佩孚而不是孙中山,斯大林在中国最早看好的是蒋介石而不是毛泽东,国民党获得的支持远远大于共产党。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和为数不多的经费,但共产党紧紧抓住了能抓住的机会,创造了武装割据、创造了农村包围城市,吼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历史的错综复杂和一个个偶然、无奈、抉择、机遇、挫折、艰辛,终于让中国共产党从羸弱到强大,从无力维持到世界第一大党。
金一南说:“先有真人,后有真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我一定要写出这批真人。他们不爱财,不为官,不怕死,就为这个事业,为心中的主义。今天一些人可能觉得事业和主义已经没有多少吸引力了,但当年的共产党人为了心中的主义,始终抱有不变的信仰,所以我特别想写这批真人。他们之中,很多人没有看到胜利这一天,没有机会评功评奖、授衔授勋,也没有机会返回家乡光宗耀祖。但这批人是我们这个军队、这个党、这个国家真正的脊梁。他们当中很多人已不为今天的人们所知,我只想把他们写出来,让他们永志史册。当然,这批真人不限于共产党的队伍,国民党里也有真人,否则他们不可能使北伐战争变得犹如摧枯拉朽。”
今天,中国的崛起已经举世公认,面临的挑战也空前严峻。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们已经不需要抛头颅洒热血了,但是我们仍然需要信仰,需要一种为了理想奋不顾身的信仰。理想信念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对于我们共产党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为将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失去了,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和理想源泉。我们党的历史之所以有着如此丰厚的底蕴,正是因为每一名共产党人都牢记党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不畏牺牲,朝着它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我们党的历史,正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走出劫难、挺起脊梁的鲜活教材。它记录着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学习历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学促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就是为了吸取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充分借鉴历史,解决好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矛盾。
8.2020读苦难辉煌有感800字 篇八
一、“勇于奉献”是共产党员不变的主题。
中国共产党,1921年建党,党员53人,一大代表13人,28年后夺取全国政权;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1927年南昌起义建军,最后只剩800人,22年后的1949年,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很多人都问过,我们这个党,这支军队的力量到底从哪里来?老一辈的革命者都回答过,从人民中来,那从人民中来的根源本质是什么?就是每一代共产党人为国为民勇于奉献只求播种不求收获的精神。正是1921年建党的53人,到1927年南昌起义的剩下的800人,四渡赤水,万里长征,相信当时没有任何一个人想到收获,他们想的只是保留住革命的种子,甘愿流血牺牲,也要把革命的火种播散在中国的大地上。谁又会想到,90多年后,2019年,每一名中国人就是这场伟大革命的收获者,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信心正带领所有中国人走在一条民族复兴、强国强军的伟大道路上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刻要记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勇于奉献的精神,因为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就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脊梁。
二、“韧性”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人民都在高唱: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四渡赤水降神兵。四渡赤水是毛主席一生里最为得意之笔,但真的是用兵如神吗?书中也给了答案。毛主席自己对这个得意之笔得意在哪里,不是神机妙算,也没有神机妙算。只有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对决策做出修订,方能一次又一次的化险为夷。这除了共产党人对待问题实事求是的处理态度,还体现了共产党人特有的“韧性”。蒋介石低估了共产党的韧性,近代以来,没有哪一个政治团体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拥有如此众多为了胸中正义和心中理想前仆后继,义无反顾,舍生忘死的奋斗者。不为名利,只为主义,只为信仰。书中所揭示的正是这种富含生命力战斗力的坚韧之性。而这种坚韧之性更体现在新中国建国70周年后的今天,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大国的姿态重新屹立在世界的舞台上。
三、“实事求是”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思想根基
从遵义会议到四渡赤水,毛泽东不是先知先觉,却以最大的历史自觉来到转折点,没有句句是真理,只有步步实事求是。历史也充分证明,新中国的前进和发展的道路是坎坷的,而中国共产党人却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去探索、去追求、去创造、去改变。中国革命的胜利源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了符合自己的道路。改革开放的胜利也是源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了符合自己的道路。要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符合自己的道路。而走自己的路,就是坚持实事求是!
共产党人的坚韧之性,勇于奉献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使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走到了今天,从53人走到近9000万的大党,从内忧外患的旧中国走到了今天在世界上取得前所未有成绩的强国。这是每一名党员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一名党员都应该对照党章党规查找问题时问自己的问题。
9.读《十年》有感 篇九
在工业方面,奇瑞轿车引人注目,你可别小看奇瑞,它和它的兄弟姐妹可风光了,它是我国民族自主品牌轿车的骄傲,是“安徽制造”乃至“中国制造”的杰出代表。它不但跑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更远渡重洋,在世界各地安家落户。
还有我们常吃的“洽洽”牌瓜子,是我们安徽食品工业的代表。一粒小小的瓜子可成了大气候,它“香”遍祖国的大江南北,甚至“香”飘世界,成为“中国第一炒”。
安徽的交通更是日新月异,发展迅速。听爸爸说,他以前从老家淮北到合肥要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可现在合肥到武汉才要两个小时,动车组的出现让人们的出行时间成倍地缩短。
现在合肥的变化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合肥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多,马路越修越宽。以前长江路宽约5米,可现在路幅宽46米,双向8车道,被称为“安徽第一路”。
10.读《暗访十年》有感 篇十
——读《暗访十年》有感
刚开始以为是本小说,是本不错的消遣读物。可是读着读着,我却不知不觉中的认为这是本纪实文学,让我产生了作者所写的都是真实的故事作者亲身经历的事情。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个人的错觉,不过我认为《暗访十年》是本难得的好书。“好饭不能一个人吃,好书不能一个人读”,我已经读完了,闹书荒的朋友不妨看一看。
《暗访十年》主要讲述了体制内生活的“我”因为父亲生病欠下巨债,辞职下岗来到南方大城市深入乞丐帮、血奴、盗猎、等一系列的暗访活动。由于作者是用第一视角记录书写的,给人的真实感极强,时常有种身临其境的错觉——我想这也是这部书的热销的原因吧。作者的笔名是李幺傻,就像在书中的主角的表现的一样,一个不折不扣的“傻子”——毫无畏惧的一直在奔跑,一直冲在最危险的地方,有时候知道很危险还是选择千方百计地进入内部,了解犯罪团伙的作案手段。多次面临生死困境,毫不动摇自己的信念,勇敢的把骗局揭漏出来,让更多的人们了解事实的真相,防止人们再次上当受骗。书中描写的世界有时会让我产生不和作者同在一个国家的错觉——好像我一直在阳光下行走第一次看到了阳光照不到阴暗面。我从来都不知道人性的堕落可以多么的没有下限,为了钱财可以做出种种不堪的举动、甘当社会的寄生虫(血奴,前几天也就是2016年4月份的时候央视新闻里也提过这个事情,而作者写书出版是在2010年)、连伟大的母爱也可以出售(代孕)、医托——著名的百度毒的始作俑者莆田系。我看这本书时常常掩卷深思,有时候直接读不下去、有时读的心痛不已——人怎么可以这样。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一本书,一扇窗户,通过不同的视角看看世界,挺好。
书中最让我动容的一个故事是:“我们家的对门就住着一个窃贼,这个窃贼有着长达十年的偷窃史,他们有组织,大概有五六个人,那些年里,他们春节过后就出门了,一路西向,一路偷窃,而到十冬腊月就回家过年。后来,年龄大了,这些窃贼就回家盖房,娶妻生子,把自己打扮成了良民。据说,这个窃贼有二十万元存款,这是窃贼的母亲和村人骂仗时说漏嘴的,她笑话村里人都是穷光蛋。那时候弟弟很小,看到对面新盖的门楼,就抱怨父亲说:”人家房子盖那么高,那么有钱,咱家为什么就没钱?“父亲没好气地训斥弟弟:”人怎么能和贼比?他们家钱再多也是偷的,咱们家再没钱,是劳动得来的。“每年春节的中午,那伙当初的窃贼就在对门聚集,一人骑一辆摩托车,在门楼下大呼小叫,猜拳行令。每当这个时候,父亲就把大门关上,不让弟弟看,他教训弟弟说:”贼娃子再有钱,也甭眼羡,那钱不干净。他们在这里肥吃海喝,丢钱的人在家里哭哩。“有一年,我回家过年,临近黄昏,警车从远处驶来,警笛大作,这伙正喝酒的贼娃子惊慌失措,翻过后墙,像被鞭子追赶的猪群一样,一路狂奔进山中。父亲站在门口,告诉弟弟说:”看啊,这就是贼娃子的下场。钱再多,心里不踏实,要那么多钱有啥用?“是啊”钱再多,心理不踏实,要那么多钱有啥用?“朴素的语言颠簸不破的真理。我们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诱惑,我们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能自甘堕落。就像新闻里爆出来的贪官一样,仓库里藏了多少多少钱,平时生活只吃一碗面,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岂不是白白得当了钱财的看门狗。我们平时生活中不需要的东西太多太多,就像很多人天天在淘宝上买东西,觉着挺便宜挺好。可为什么却常常扬言再买要”剁手“呢,东西是便宜可是很多都不需要!买回来就扔到仓库了——用不着。
书中的主角一直很贫穷,可是却一直不取不义之财。例如主角曾经深入到黑道团伙的里面,在里面的日子非常舒服,主角取得了”老大“的信任只要继续呆在那里,做一些类似于”文秘“的工作,就可能会有一栋豪宅一辆豪车。可是主角在了解完黑道团伙的犯罪手段后却毫不犹豫的离开了。黑道的生活让我这个喜欢《古惑仔》的无知少年欣喜异常,”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论称分金银“的快意生活,可是这种生活确实短暂的、不真实的,就像《水浒传》中的宋江一样满口仁义道德干的却是杀人放火的勾当。主角毅然决然的离开了黑帮,继续做一名穷困潦倒但是快乐的记者。就像作者最后的结尾一样:”我后来也离开了洪哥,我宁肯继续做一名奔波劳累的流浪记者,也不愿意在县城里过富裕而贫乏的日子。如果我继续留在洪哥身边,我可能也会有豪车别墅。现在,洪哥手下的公司多达几十家,奔驰宝马多达几十辆。但是,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想要的生活是有自己喜欢的工作,有一份安静的心绪,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书写自己喜爱的文字,就像现在这样。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东西比金钱重要得多,也是金钱所买不到的。那就是理想和信念。尽管在这个时代,谈论理想和信念有些奢侈,然而,我愿意做理想和信念最后的坚守者。“
全书有多处类似的朴素的道理,可见作者一直拥有着坚定的信念和理想主义者的乐观精神并且一直在为着自己理想不屈不挠的为奋斗着,以及见证了最黑的黑暗依旧相信美好。正是这种不屈不饶的乐观的理想主义深深地打动了我,这也是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也是我想和大家推荐这本书的原因。最后我想用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人不单靠面包活着》的书名来结尾——活着,不仅仅需要”面包"还要要有自己的理想并且要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原则。
11.读苦难辉煌有感 篇十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小小的政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很少有人想到,那支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长征的疲弱不堪的队伍,正背负着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但是百折不挠却早已昭示了他们的光明前途和未来,才有了60年前新中国扬眉屹立在世界东方。正如书中说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人的英勇献身。
给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这些光芒不是在共-产-党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最辉煌的时候迸射出来的,是在共产党人最困难的时候,在前景最黑暗这种情况下,共-产-党人还是坚守自己的信仰。像红军20师师长胡天陶被俘,让国某党方大吃一惊的是一位红军师长在冰天雪地中身上只有几件打满补丁的衣服,而在国某党的威逼利诱下,胡天陶始终只有一个字“不!”这就是共-产-党的信仰,这样的人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他们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艰难困苦中唤醒一个灾难深重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在一穷二白中支撑起一个历史悠久国度持续的繁荣发展。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还有什么能让我们感动?我们有没有忘掉战胜艰难险阻的法宝?我们怎样在一脉相承的事业中与时俱进?中国的崛起已经举世公认,面临的挑战也空前严峻,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实现我们的坚守和完成我们的责任,需要汲取多方面的营养。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一直在追赶时代发展潮流。今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正因为有无数的优秀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舍生忘死,踏着烈士的鲜血奋然前行,把个人的一切乃至生命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党和人民,我们才赢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正因为集合着无数为着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殚精竭虑、夜以继日工作的优秀党员,在苦难中不懈奋斗,自主创新,缔造一个不屈民族的伟岸形象,赋予一个古老国家以现代的品质,才有今天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只有探寻这些历史,才能让我们真正聆听生命的真谛,汲取前进的动力。
【读辉煌五十年有感】推荐阅读:
辉煌的六十年12-30
十年腾飞 民大辉煌06-10
辉煌武清十年巨变10-31
十年辉煌感恩有您11-13
五十年同学联谊会上的欢迎词12-29
思想汇报——六十年,辉煌的历程11-21
观辉煌六十年观后感11-05
读苦难辉煌心得体会11-11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仡佬族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