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精选15篇)
1.浅析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一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小学语文是我国小学生接触最多的学科,其对小学生的思维模式、情操陶冶、性格形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环境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教学效果也有不好的影响,创设情境教学法突破了传统教学法的死板、严肃的教学气氛,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有利于学生体验文章的意境,深刻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重要性;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111-01
1.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1.1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含义。情境教学法,顾名思义,即是通过运用语言,结合图画、影响、音乐、动作等创造出一种适合体验文章意境,激发学生思考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根据文章不同的意境和学生学习所需的气氛,结合实际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有利于学生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想,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对学生学习语文文章,增强学习兴趣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1.2创设情境教学法的重要性。创设情境教学法主要是创造出更利于体会学生的环境,有很多需要注意和着重考虑的地方,主要有凭借情境,在审美的乐趣中丰富感受;优化环境,在活动的乐趣中增长力量;营造环境,在创造的乐趣中展现个性等。这就表明创设情境教学法需要重视学生的感受、淡化对文章的分析,让学生以欣赏一副画面的感觉来学习文章,从而淡化传统教学中分析的影响,增强学生学习文章的自我感受。情境教学法也丰富了教学方式,能够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能够平衡学生左右脑的发育,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组织协调能力,对于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创设情境教学法的步骤及其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2.1创设情境教学法的步骤。创设情境教学法的首要因素就是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知道学生内心的需求,了解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点,这样才便于老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创设出适合学生的情境氛围,寻求更有效的方法来教导学生。其次是要在传统的语文授课过程中加入情境教学模式,慢慢影响学生的思维模式,在进行语文授课时采取相关的图画、音乐和语言等,将学生带入相关情境,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与学生心中的情感形成触碰,达到情感的共鸣,加深学生对文章的认识。最后,再让学生根据画面、音乐等直观感受和结合相关知识及生活常识等分析出文章的要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2.2创设情境教学法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是因为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引起共鸣,并能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创设情境教学法对学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能够通过情境融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鉴赏能力,能够通过学生的行为分析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通过游戏来锻炼小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助进取的精神。
3.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3.1情境设置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老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一切的感悟都源于生活,一切的做法也离不开生活,所以,对于文章的理解要从生活出发。而小学生对于世界的感知还比较少,对于生活的了解也不是很全面,所以,老师在创设情境时要以小学生能够理解和感知的实际生活为主,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我们做的哪些事算是在学雷锋,并让每个小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体验一下真正的雷锋精神,感悟做好人好事的心得,然后,再从授课中找出一个身边经常做好人好事的人的例子,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带着对雷锋精神的些许感悟去学习文章,那么就更能体会到作者的迫切心情。
3.2情境设置要讲究思维图画的带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感知,都非常具有画面感,老师要利用这一特点,在创设情境时多利用图画,将文章中的画面真实再现出来,利用图画给小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并通过循循引入的方式锻炼小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时,很多小学生可能根本没有见过小兴安岭,文章中描写得再美丽,小学生心中也很难形成真正的影像来体会这份美丽,很难与作者形成共鸣。这时,老师可以多找一些小兴安岭的照片或者视屏资料,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小兴安岭的美丽,形成更加具体的感官体验,增强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授课时,老师可以先行讲解文章内容,再通过影视来丰富授课内容,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可以通过布置作业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分析和总结能力,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3情境设置要以实物演示为中心。小学生的认知有限,理解能力也不强,想象力虽然比较发达,但是缺乏实际的例子来形成完整的画面,所以,老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在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句子和词组,或者遇到没有见过的事物难以形成画面时,老师要将实物引入课堂,增强学生对于句子和文章的理解;也可以创造出生动的情境,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恐龙的灭绝》这篇文章时,小学生对于恐龙的印象大多是从电视影片中得来的,而这些影片缺乏科学性,可能会对小学生的思维产生误导,老师可以将一些具有科学性的恐龙影视资料或者模型引入课堂,不但能大大提高小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学到真正科学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将这些模型作为学习竞赛的奖品,作为学生比赛学习文章成果的奖品,以此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4好的音乐是进行情境设置的钥匙。情境教学主要是创造出适合学生学习和适应文章氛围的环境,而音乐则是一个很好的工具。音乐是培养人们情感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小学语文也是培养小学生情感的重要方式,好的音乐能够轻松愉快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文章营造的氛围中,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也能够激发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的主动性,对于学生学习语文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学习《静夜思》这篇古诗时,小学生其实很少离开父母和家乡,很难体会到那种思乡的感觉,但是情感是共通的,老师可以利用一些思乡的音乐来引起小学生那种思乡的情绪,体会作者的感觉,以此来加强对于古诗的认识。
综上所述,创设情境教学法不但能够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老师授课、帮助学生理解、将学生带入情境体会作者情感的工具,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戴明.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性分析[J].新课程学习:上,2015(01).[2]隋朝仪.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12).[3]魏晓霞,朱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2014(02).
2.浅析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二
一、生活情境的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 )让学生直观感受数学的现实意义
数学学习能够帮助小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和逻辑推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生理的局限性,他们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水平还不高,不能理解数学思维中的逻辑性。因此,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使用生活情境让小学生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这样的引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二 )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小学生的 认知水平 处在比较 低级的阶 段 ,他们对于 抽象数字的理解能力不是很强。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性特别强的学科,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但是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 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都不是很强,那么如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具体的、可接触的内容成为数学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熟悉感, 从而有利于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而学生仅仅是被引导者。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今天是不适用的。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积极创设恰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学习,促使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进行自主探究和理解。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一 )生活情境创设应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
数学与生活实际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在数学学习中,数学因它的严谨性和抽象性与学习者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所以要想让年龄偏小的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就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生活情境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在进行生活情境创设时,教师应该多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以便让情境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在教授“几和第几”一课时,有位教师制作了一段动物赛跑的视频,比赛结果为小鸡第一名,小猫第二名,大白鹅第三名,这样的比赛结果让很多学生产生异议。他们认为小猫应该是第一名。这种生活情境的创设是违背常识的,阻碍了学生对于数学真实性的把握。因此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时,应该力求创设的情境符合客观实际,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新课程目标对于低年级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十分重视。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也有相同的体会,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如果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相关性越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就越高,学习任务完成得就越好。这时生活情境的创设就为学生营造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这种设置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意识到枯燥的数学原来可以这么贴近生活。
(二 )生活情境创设应准确把握学生的年龄层次
小学生的年龄多处于6至12岁,小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恰当运用生活情境。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触摸、观看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图形, 让他们简单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这样生活情境的创设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但是对于五到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种情境的创设显然不符合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更适合在脑中构建图形。教师在设置情境时,应该对这个年龄段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进行了解,这样在设置情境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三 )生活情境创设应适应教学重点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生活情境, 但是由于自身专业素养有限对生活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本质理解有偏差。一些教师形式化地使用生活情境,每节课都要创造条件运用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切实做到了课课有情境,时时有情境。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教学的重点内容及新、旧知识点的连接。这种教学模式虽然新颖,但是长期下来,不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生活情境创设之前,应该对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上不会忽略主题,让生活情境为学生温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而服务,让生活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焕发生机。
3.浅析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三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教学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31
一、关于英语情境教学
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必须有足够的听、说的机会。而今天所说的英语情境教学,就是要为学生创造学好英语的机会,创造一个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让学生不在做知识的奴隶。小学生善于模仿,天生听觉灵敏,富于想象、有具体形象的思维。但他们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在课堂上思想集中的时间也比较短。为了改善小学生身上存在的状况,教育者们创设了情境教学模式。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授英语时运用实物、多媒休、体态语等,为学生创设出一个个场景,让他们身临其境,如同在现实生活情境中一般,用英语进行交际,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英语情境教学中教师们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口语为主,让学生能流畅的说一口外语。
二、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
我国现在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很多地方从小学三年级都设立了英语课,有些地方甚至从小学一年级都已经开设了英语课程,小学已基本上普及了英语。虽然版本有好几种,比如有: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等。版本虽然繁多,但他们的基本框架都是一致的。内容基本上选择的都是贴近小学生现代日常生活的,如家庭交际的情境、学校交际的情境、公园交际的情境等。很多的日常用语,如见面的问候语、互相打招呼、致谢等。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做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而且又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促进他们的积极性,可谓是一举多得。这里就例举几种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把真实情景引进课堂
这样可以拉近教学和现实生活的距离,给学生营造一个个贴近生活的教学场景。这样会极大地提高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教师把真实情景引进课堂,很大程度上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让英语不再陌生。
(二)巧设情境
小学生具有形象的思维能力,那么可以利用挂图、简笔画、实物、体态语言、多媒体、游戏等来营造一个轻松自然的情境,让学生不畏惧英语,从而喜欢上英语,才能更好的去运用好这门语言。对于如何巧设情境,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挂图
就小学生而言,他们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教师可以采用挂图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挂图更能直观的表达老师想要说的东西,挂图能在短时间内刺激学生们的感管,让学生们集中精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们说和观察的能力,挂图在英语学习中会起到很好的的效果。
2.实物
人类对事物识别速度是不一样,比如:对于语言,人类的识别时间为2.8秒;对于图表,人类识别时间为1.5秒;对于实物,识别时间为0.4秒。 从以上精确的数据可以看出,教师把要表达的事物介绍的越具体,越鲜明,越能缩短学生认知的时间,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在小学英语众多的版本中大部分英语单词都是介绍事物的,那么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把这些事物用实物表现在学生面前。比如鸡蛋“egg”,老师可以拿个鸡蛋给学生们看,比如牛奶“milk”,老师可以拿包牛奶给学生讲解,比如面包“bread”老师可以准备块面包带到学生面前,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对学过的单词记忆深刻。
3.表情、肢体语言
小学英语是学生们除母语之外接触的第一门其它语言,为了能让学生尽快地掌握这门语言,就需要教师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来给学生营造一个很好的学习空间和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台上的每一种表情、每一个动作都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想象空间,而学生们可以通过观察老师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来揣摩和猜测老师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和大概意思。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一边表演一边说英语,这样会让学生们在玩中有学,学中有玩,极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乐趣,这与正符合了小学生们爱玩爱动的天性,起到了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情感氛围
1.消除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紧张情绪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着学生的正常发挥。比如情绪紧张就是学习英语过程中一种较大的影响因素之一。对于小学生而言,第一次接触一门外语,他们会觉得彷徨和无从下手,所以这会让他们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之中,由于情绪的过度紧张,让他们感觉到手足无措、瞠目结舌,这样会让学生对学习英语提不起兴趣,继而厌学。所以教师就要想办法消除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紧张情绪,为学生们创造一种有利于学习的情感氛围。
2.老师们要善于发现学生们的优点,只有多表扬多鼓励,才能增加他们的自信和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从而爱上英语。
(四)多多开展课外活动,经常为学生们提供说英语的场景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只会在课堂上跟着老师学说英语,在课外却很少说,甚至说不出,这是学生们英语学习中的一个弊端。因此,多多开展课外活动,经常为学生们提供各式各样说英语的场景,是很重要的一种学好英语的方式。鼓励学生们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日常用语,常用单词和语句拿到适当场合去运用,并鼓励学生长期坚持,只有这样才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文来。
三、小结
把实物和真实场景引进课堂,是现代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的一种模式,情境教学让学生们犹如置身在现实生活当中,让学生们更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氛围。这种模式更容易让学生们所接受,并能对英语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庄静. 图片辅助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D]. 四川师范大学 2010
[2] 陈玉菁. 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D]. 扬州大学 2012
4.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中的应用 篇四
——立足小学英语课堂,丰富课堂教学情境 摘要:情境教学是激发课堂生命力的有效手段。小学英语教学离不开情境这块丰厚的土壤。教学即生活,生活即教学。离开了真实的情境,语言必然成为无本之本,无源之水。情境教学实际上就是在复制生活,把原本单一刻板、枯燥乏味的教与学融入多姿多彩的生活片段中,教师在情境中教,学生在情境中学,使语言内化,学生轻松自然地习得知识。本论文我主要从情境教学法的含义和必要性、现状分析、研究综述、如何创设能提高课堂效率以及在创设时应该注意的原则几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字:小学教育 情境教学
脱离了社会情境,语言就难以恰当地表述意义,发挥其表情达意进行交际活动的本质功能,因此,“情境需要语言,语言应当从情境教起。”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学生学习需要语言环境的支持。没有语言环境,英语教学的效率会大大降低,英语语言的准确性也无法体现出来。著名的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实际化的交流和语言的实践可以令许多小学教师使用情境教学模式,创造更丰富的情境,诱发学生想象和活用的课本内容,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知识,使学生更加容易和更加熟练地掌握知识。
但是要注意小学英语教学情境创造要合理有效。情境有效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创设的情境如果只有形式,学生看到的只是热闹的外表,参与的是空洞的活动,无助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掌握。
一、情境教学的含义和必要性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能使学生“沉浸”于使用英语的环境之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在教学操作中,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可在课堂这个小环境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它将外语教学系统中的主体(学生)、客体(目的语)和环境三要素联系起来,使学生不断接受一些新的语言材料,并能主动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有选择的感知这些外在信息,建构对新信息的了解。其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用语言、教具及各种教辅设备,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为学生营造一个融视、说于一体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充分体现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同时有利于语言的记忆和巩固。“情境需要语言,语言应当从情境教起”。情境教学法运用于英语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是通过引导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言所含的意义,从而达到在交际中运用英语的目的。
布鲁姆曾经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就是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的情境。“情境教学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和延伸。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要求的是听说读写全面发展,也就是通过学习英语的过程,对英语有更深入的了解。情境教育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增加语言练习的机会和良好的英语氛围,令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然后通过教师的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好、更快地学习和掌握一种语言。
苏霍姆林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世界里这种需要是最强烈的。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直观、生动的形象易于记忆。小学生的听觉灵敏,善于模仿,思维具体形象,富于想象,活泼好动。但是同时,小学生的注意时间也非常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就是基于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这些特点,在英语课堂上可以使小学生能更容易,更主动地学习英语。基于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教师如何在英语课堂上灵活运用情景教学法就至关重要。
二、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你快乐吗? 你是否曾面对有限的教学时间和大量的教学内容而着急;你是否曾为你的学生不会发音!记不住单词!汉语式的英语交际而苦恼;面对自己的大量付出和学生不称心的成绩,你是否曾进行过深深的反思而又不得其解...自2001年开设小学英语课以来,至今已有十二年的时间,在这些年里经过摸索!尝试!改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点滴经验,但是在高兴之余却使教师们产生了困惑!觉得自己陷入了一种误区,那就是由于课时较少!缺乏语境!再加上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使教学出现了教与学的脱节!学与用的脱节,表现为学生学得快,但遗忘率高,部分学生出现偏科现象!厌学情绪,到高年级由于测试形式和内容的加深,学生的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 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而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方面的内容“其中二级语言知识目标的功能要求学生能了解问候、告别、感谢、致歉、介绍、请求等交际功能的基本表达形式;话题要求学生能理解和表达数字、颜色、时间、天气、食品、服装、玩具、动植物、身体、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文体活动、节日等十几种话题的简单信息”这些功能和话题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要把英语教学与相关情境融为一体,用情景教学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汲取知识的养分,捕捉思维的灵感,培养其创新的勇气和能力,真正发挥英语的交流作用。"
三、情景教学法研究综述
情境教学形式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并非现在才有,在我国和西方的教育史上,都有情境教学的萌芽。例如孟母断机教子的故事,可能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情境教学的著名实例。孟母为了教育孟子,设置了“断机”这样强烈的刺激情境,达到了说教不能达到的教育效果。教学中运用和创设情境形式在美国教育家杜威那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他是最早在教育学意义上运用“情境”一词的,他提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并把情境列为教学法的首要因素。他说,“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所以,思维起于疑难是他教学过程的理论基础。这里的“疑难”意即相对学生认识程度而言的有困难的情境。他认为,要使这个有困难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思维,必须使这个情境和学生经历过的情境有相似之处,而学生对付这个情境又有一定的能力。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能够创设恰当的情境。因而杜威的教学过程就是创设情境、引起动机、确定目的、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价成果。
在现代教学思想中,情境教学的形式得到了较系统的反映,如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思想中,就十分重视自然情境的教育作用。他经常带领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细心地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给孩子们编制了300页《大自然的书》,每一页都给孩子们以极大的兴趣和生动鲜明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美国学者卡鲁尔(J.B.Carrol)主张学习外语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和交际情境中进行操练,在操作中发挥逻辑记忆能力。语言和情境相结合创造出类似的语言习得的过程,像小孩子说话一样学英语,在情境中先学会口语,然后在学会书面语。美国加州大学语言学副教授泰勒(Tracy.D.Terrell)和南加州大学语言学副教授克拉申(Stephen.D.Krashen)共同提出在具有新自然交际情境中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在无意识中习得语言的一般规则。
在我国情境教学是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历经30年的探索、实验与研究创立的,具有我国本土文化特色的教育模式。它通过图画、音乐、表演、实物等手段创设情境,将儿童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使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身心愉悦,产生一种主动向上旳力,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效果。目前,情境教育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教育流派之一,是“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刘斌语),进而代表着一种教育的方向。
在我国情境教学法首先是运用在小学语文中的,通过不断的运用总结取得了巨大成就。鉴于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当前小学英语教师对情景教学法偏爱有加,经常在英语课堂中加以运用。但是,当前的运用大多流于形式,往往是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才用语言描述出一个情景,让学生在此情景中运用语言,而往往却因情景的失真而使学生无法体验、感受语言,不能真正有效地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满足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需要。
四、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是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当然,情境的创设不能只图表面热闹,而忽略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思维的发展,一定要注意情境创设是为学生学习英语服务的,要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主体”这一宗旨展开。那么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呢?在教学中可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用音乐歌曲创设情境
音乐歌曲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方法,也是创设情境的手段之一。小学英语课本中歌曲较多,大多数歌曲节奏明快简短易学。课堂上恰到好处地用英语歌曲创设情境,能帮助学生理解对话、操练单词,让学生从机械、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走出来,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月份单词时,由于单词比较长难于学习记忆,因此我们可以用一首歌《months》来帮助学生学习记忆,既娱乐了课堂又让学生学到了知识。
(二)、运用直观的手段巧设情境
小学生对直观、生动的形象易于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对教师所提供的教学形象能迅速感知提高教学效率。但对同一内容的语言的识别因呈现方式的不同而不同。用语言介绍,识别时间为2.8 秒;用线条图表介绍,识别时间为1.5 秒;用黑白照片介绍;识别时间为0.9 秒;展示实物,识别时间为0.4 秒。从以上的结果可以看出,教师所展示的形象愈是鲜明,愈是具体,就愈能缩短感知时间,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比较直观的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等提供需要的情景。通过此种方式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比如,在讲授身体部位名称时,教师就摸摸学生的鼻子、眼睛、嘴,生动真实地让学生体会,并可结合句型:“This is„”来练习。图画和简笔画就更能让学生对所学的单词有直观深刻的了解。比如,在讲去商场买东西的用语时,教师就可以使用挂图描画出当时的场景,然后来进行讲解。这样就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英语要用在生活之中,也可提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热情。
(三)、、角色扮演、游戏教学法
小学生都具有比较强的好奇心理,爱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把角色扮演和游戏教学加入到课堂教学环节中来。笔者曾经参加过一个英语教学机构,现就用color这一课设计一个情景来说明一个角色扮演的详细情况。描述一个买衣服的场景,一个学生扮演售货员,一个学生扮演买东西,这个情景中说的是通过购物这一情境让学生身历其境在购买衣服的过程中练习颜色的单词。这个情景设计起来其实不难,但学生往往比较喜欢的就是角色扮演,他们会乐此不疲地参与到其中来。而且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情景在表演完毕的时候,老师还可带领大家唱一首歌,就是表示颜色的歌曲,这首歌曲把本节课所有的生词都包含了进来,同时再配上夸张的TPR肢体动作,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课堂学习非常好,帮助学生进行了形象记忆,我们在日常教学的时候也要向这个方面靠近,总结以前的教学经验,借鉴其他教学机构和网络上的一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四)、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现代教学,不能再停步于“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上,而应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由于受空间、时间的制约,许多课文内容不便或无法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投影、幻灯、录音、录像、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声情并茂的英语交际情境,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在有声有色的语言情境中,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如在复习句型“There’s a in/on/near the„”和“There are some „ in/on/near the„”时,屏幕上出现一些场景:动物园、教室、卧室以及能放置在这些场景中的一些动物和物品,大象、桌子、电脑、床等,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把东西放入相应的场景中,布置动物园、卧室和教室。这样让学生在情境中边做边思考边说,既能巩固所学句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创设整体情景
创设整体情景就是根据教材内容安排,把语言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来创设一个主体情景。在教学过程中,把握语言材料的主体结构,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和领会语言材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领悟能力。事实上,PEP小学英语从三年级至六年级本身就是进行整体设计的,一个完整的单元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完备的语言交际情景,我们就可以对单元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充分利用单元的主情景图来创设一个整体情景。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Unit5 时,在仔细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挖掘出教材的各种隐含的情景因素,然后为本单元创设出了一个整体情景:到restaurant(饭店)用餐。给学生提供了服务员的服装(围裙和帽子)、食物图片(包括Chinese food和Western food)、菜单牌等道具,学生在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表现得非常活跃。这样到restaurant(饭店)用餐学生就运用了本单元必须掌握的单词food、rice、fish、noodles、beef、vegetable、soup、milk、bread、egg、water、chicken以及knife、chopsticks、spoon、plate、fork和句型“Can I have some...please?”“What would you like(for)...”“I’d like some...”在学生表演过程中,我还引导学生创新性地加进一些welcome, sorry, thank you,wait a minute,here’s the money,have a good time等常用语,让学生自主发挥,创造出不同的用餐对话。最后由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作汇报表演,带动整个集体。这样的教学活动个个都愿意参加,即便是基础不太好的学生也非常乐意参与其中,大家都在不经意中收获到了知识,提高了语言的运用能力。
五、情境教学引入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应注意的原则
(一)情景创设要注意与学生生活体验之间的衔接
这里所说的衔接也可以看做是相关性的原则,既要保证所创设的情景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的,又要保证所创设的情景与学生生活体验之间的相关性。只有将上述两个方面做好,创设出与教学目标相联系又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情景才能真正起到应用的作用。小学英语教学中涉及了很多与学生年龄相符合的话题和材料,在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引导小学生有效地接触、体验、感知和理解材料所涉及的语言现象,为学生在情景教学中理解和感知打好基础。
(二)情景的创设要有合理性
这里所说的合理具体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指创设的情景要合情合理,能够真实地反映所讲授语言结构的内在含义。其次是指所创设的情景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切不可生搬硬套,忽视了情景与内容之间的真实性。情境创设时要紧扣生活情景,凸显教学实效。小学英语教学要和生活进行联系,联系教材,紧扣生活,充分发挥生活情景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作用。
(三)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容易分配和转移,而且他们的注意范围狭窄,但却有极强的好奇心。这就需要英语教师有针对地根据学生的这些生理和心理特点创设出符合他们认知特点和生活实际的情景,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首先,要注意情景教学中的直观形象性。充分利用和借鉴小学生所认识的各种实物来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英语教师重视日常教学中游戏活动的情境创设,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让他们在游戏的情景中建构知识。
小学英语的学习,更重在提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日后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小学英语情景教学法,教师将教学目的外化,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容易理解记忆,创造出身临其境的氛围,调动起学生的所有感官,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教授学生学习英语。在快乐的环境下感受英语的魅力,体验学习的快乐。改变了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更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以教师的引导为辅助,使小学生能在真实的情景下学习好英语,用好英语,使英语学习更加生活化。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培养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创设情境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和要求灵活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地学习,并做到学以致用,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英语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语课堂效率就会不断提高
[1]陈慧.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小学教学参考,2007,(1).[2]贺小芝.谈英语课堂中的“情景教学”[J].教书育人,2005,(5).[3]黄燕.创设情境快乐学习—浅谈小学英语情境教学[J].经验交 流,2010,(16).[4]张锦江“.金字塔”英语教学模式初探[J].考试周刊,2001,(47).[5]邹志超,龚少英.情景教学在小学英语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
5.浅析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五
小学品社教育强调为学生营造文化情境,加强品社文化的渗透和传递。综合化、多元化已成为当今教育的模式,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将小学生品社教学依然延续传统注重技巧、单元素的模式。我认为“情境”教学融入品社课堂中,对与扬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对于学生来说也将是受益匪浅。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认识“情境”,在教学中“情境”的意义有多大,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应用这一教学形式,还需要深入的研究。下面我是个人的一些实践和学习思考。
一、情境的基本理解
情境就是借助视、听、触等立体性感受作用于课堂中,从情感上施加影响,使小学生身临其境、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的一种方法。
二、创设情境的意义
创设情境的意义在于主要重视调动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情境的融入的目标之一是使小学生情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品社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因为情感性是品社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品社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品社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三、情境创设的具体功能
1情境品社有利于激发与维持小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动力,而最能引发这些兴趣的则是外界的情境。引起兴趣的情境往往能够引起快乐,引起快乐的情境往往也能够使小学生感兴趣。在小班品社活动中,说的最多的就是培养兴趣。游戏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小学生表现的最多的则是无拘无束地参与和投入。如:在线条练习中,一味地让孩子进行直线练习,他们会感到枯燥,不久就会失去兴趣,东张西望。因此,一名优秀的教师就是要以引发兴趣和维持兴趣作为重中之重,让小学生投入到教师设置的课程中去。
2、情境品社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小学生创造力
创造行为不是凭空而来的,他要借助直观世界的滋润或者说是生活经验的积累,观察是通过经验获得视觉的意义。在小学生品社教学中,观察是小学生智慧最重要的源泉,或者说是绘画之母。观察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创造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只有直接参与感知体验,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教师可以做的是首先,明确认知目的,提高观察的效率性。观察目的要明确,教师的提问要言简意赅且富有启发性,这对于观察活动的效果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的明确,小学生观察时积极性就高,对观察对象的感知就清晰完整。反之,小学生就会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因此,教师要抓住小学生认识目的性不强的特点,在组织小学生观察时首先提明确的问题,使小学生有的放矢。其次,告之认知方式,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小学生在认知过程中,观察事物较盲目,整个观察过程是漫无目的,由于注意力时间有限,所以见什么都会分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教会小学生观察的方法,小学生要有秩序、有始有终的观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最后,引导认知联想,提高观察的深度性。虽然小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很仔细并能出色的回答教师的提问,但只停留在表面,教师药鼓励他们观察完后要充分联想,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总之,观察是小学生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正确指导小学生在观察活动中不断增长认知、学习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要使小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同时,品社活动的要具有开放性、超前性,在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小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支持和鼓励小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为小学生提供一个不受拘束、自由想象和创作的空间。
3、情境品社有利于开发大脑功能,培养多元智能
品社课中不仅要用手画,而且还要说、唱、跳,很有利于小学生左右脑功能协调发展。“说、唱”可以促进大脑左半球的语言、分析思维的发展;“画、跳、唱”可以促进大脑右半球的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的发展,如促进视知觉、形象记忆、想象、理解、音乐、模仿、节奏、情感等方面。情境品社课
中要求小学生双手共同作用,不仅要画,而且要手工制作,这点也很利于小学生左右脑的发育。同时,这也是一种多元智能的培养,从语言智能(言语)、节奏智能(音乐)、空间智能(视觉)、动觉智能(身体)等结构启发小学生的综合智力。如:制作圣诞帽,此年龄段的小学生十分愿意模仿小动物的动作或叫声,十分愿意参与表演。品社绘画之前,我邀请所有小学生进行表演:使他们融入于角色中,为后期的品社教学铺垫。在多节的情境品社中,我大多都融入了戏剧、音乐、文学、生活。目的是使又小学生从视觉、听觉、知觉等方面都有体验。
4、情境品社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稳定的注意力
学龄前小学生的注力不稳定性是此年龄段小学生的根本特征,教师很难将小学生的注意力固定在某一物体上,他们会被周围所有的事情所吸引,不断地从一个物体一道另一物体。然而,注意力不是被无关的东西所吸引的,而是被小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所吸引的。如果,品社教学的发式一成不变、一直是老三样,即使是一个成人也会倦怠,更何况低年级小学生。每堂课中我的情境融入的形式都不断的在变化、不断的创新:故事融入、表演融入、影视融入、外出观察,除此之外还可以是谜语或童谣融入、音乐融入、实验或模拟生活场景的融入,只有新颖才会触动小学生心灵,满足小学生心理饥渴。
从两种课堂记录中小学生的表现来看:仅以小学生注意力时间纬度来看(以二十分钟为界限):情境融入的品社教学除去绘画之前情境设置的时间约十分钟,三名被试在后十分钟注意力几乎很集中,甚至可以延续。兴趣班(传统品社教学)十分钟内,三人不同程度的注意力分散。
但不同形式的创设不是为求变而变,而是要投小学生所好的将其的注意力引向教师的教学目标上,这才是情境创设的关键所在。
5、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中我经常用讨论和引导的方式组织课程,使品社活动不再是一种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式的双向交流关系。小学生的创造力只有在无拘无束心理状态下才能发挥。教学得情境设置中,我首先不会暴露自己的设计目标而是先以启发的方式倾听他们不同意见,然后不急于纠正和否定而是用探讨的方式让小学生自己或其他小学生帮他寻找正确答案,这样做一是小学生不会被我的想法所固定,二是培养小学生敢于提出和老师不同的想法。此方式的目的是让小学生在日后有自主性和独创性的想法。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小学生。小学生对于教师在情感上十分依恋,对于教师的语言、情绪、行为都很敏感,小学生的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成败与否取决于师生的关系是否平等、和谐,而微笑是一种具有亲和力的武器。课堂中我带着微笑用温和的声音与小学生交谈,此时小学生的表情是放松的,因此整堂课小学生很积极,就连平常胆小的小学生也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反之,若处于紧张和严肃中,情感上就产生压迫感,使小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压抑状态导致创造性思维无从产生。
四、情境教学的应用
我认为在应用情境时应坚持乐情(即学生能主动、快乐的进行情感体验)、冶情(即教师要积极创设提条件时学生的情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陶冶)、融情(即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使师生人际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交融),也就是我们要让“情”贯穿品社课堂教学中。
对于小学生而言,创设各种品社课堂情境,能丰富小学生的情感内涵,激发良好的情绪。情感体验的完全释放能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和想象能力的拓宽。小学生的想象创造是单纯发散而又超意识的,课堂上的一个教具、一段音乐、一种氛围都能引发小学生去联想。多层次、多手法的情境创设无疑会激发小学生产生作画的强烈愿望,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和品社创作。
当然,情境的创设必须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相统一。情境是为目标服务的,目标定位不同情境的要求也不同;情境是要活跃的,但不能为了活跃而生搬硬套情境。
五、个人感受
1、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根据小学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创设相关的品社情境,引起小学生认知的内部矛盾,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2、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良好的情绪。教师要有效利用情绪追求的积极作用,激发小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优化教学。
6.浅析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六
1;小学数学教学中分组学习可以让学生学习变得积极主动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同时也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采用分组学习,可以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学生可以在教师的问题启发下,拥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和同学相互学习,倾听别人的观点和看法,从中获取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是自己在学习,也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分组学习中,学生能获取很多参与学习的机会,他们不会被动学习课堂知识,而是会将学习变得更加生动,使每个学生都能拥有过主动交流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并对不足之处作出改正,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2;小学数学教学中分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在小组分组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进行独立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了学习的机会,这种学习是相对独立的。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他们可以从中学习更多的知识,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够强,那么通过这种分组学习,学生会被小组中的氛围所感染,从而学习能力得到增强,并有助于自己的学习成绩提升。另外,分组学习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因为小组之间不仅是在学习,更多的是促进了交流,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友谊,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分组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设计研讨问题袁明确相关的要求袁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在实行分组学习时,提出适当的研讨问题是实现学习成功的基础所在。教师应该从教学目标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和教材的重点难点,联系学生的实际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在师生的共同合作下,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动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的思维活动沿着目标的方向进行,达到合理的效果。教师所提问的问题应该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比如,在商店中购买的零食和矿泉水,让学生计算他们在购买时,使用什么样的方式最合适。如果所提问的问题比较简单,学生看到问题就能写出答案,这时的气氛相对比较活跃。长期下来,学生就容易形成活跃的思维,但是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利。
2;给学生足够的研讨时间袁在分组合作探究时袁提高合作的质量
学生的分组合作学习时间是很充分的,如果要保证学生的小组合作,每个成员都应该发表自己的见解。比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应该让学生首先回忆先前的内容,在之前的内容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旧的知识点推导公式,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探索。这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小组成员就会开动脑筋,进行积极参与。学生在小组的合作下,通过拼一拼,数一数,发现圆的面积公式。之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对学生的小组成果进行评比,并给予展示,让学生进行补充,使每个成员都能得到合作的快乐。学生的分组合作,应该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合作只有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只有处理好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关系,才能让学生进行探究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分组学习需要教师的评价和总结袁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小组合作环节,教师的.交流和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部分,每个小组间的互动需要小组间的补充,才能促进学生开拓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自我控制能力,提高他们养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和技能的进步。即使小组合作是很有效果的,教师的讲解也是必不可少的。通常教师要进行总结和点评,才能对学生的合作起到真正的效果。教师不仅要注重学习的结果,还要注重对合作过程的评价。
三、结语
7.浅析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七
一、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1. 将情境设定的高于生活,从而更好地运用生活情境提高教学。
由于数学这一科目的逻辑性较强,并且比较系统,即人们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对数学进行提炼。由于小学时期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对数学知识可能无法更好地理解。基于此,教师将生活情境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可以对以上问题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使学生可以在通过自身原有知识体系掌握数学知识,而高于现实的情境可以使学生的潜能被充分发挥,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某校小学数学教师在讲“238+99、565-99”一类的题目时,教师若对学生进行直接计算方面的讲解可能无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对于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也不是很好,学生可能无法对“238+99=238+100-1”进行更好的理解,原有的加法计算为何转变为减法计算?而在后者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将565-99转换为565-100+1,学生可能也无法对这一计算过程进行更好的理解。基于以上情况,教师可以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及运用,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有没有自己去买过生活用品?学生回答:有。教师可以使学生对自己付款及收回找零的情况进行回忆,此类高于生活情境的方法可以将生活中的抽象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学生在生活中可以解决该类问题,将其延伸到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使学生理解抽象知识,掌握由简入深的过程。
2. 在运用生活情境时,实现情境的回归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对小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扩展和锻炼,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使数学更好地为生活服务,可以说教师对学生进行数学学科的教学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应对实际问题,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若可以运用教师讲授的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便可以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及独特的魅力,使学生可以更多地肯定数学的学习价值,从而使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产生更多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进行平均数的相关知识教学时,可以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五年级2班的学生在炎热的夏天参加户外活动,遇到了一个水池,附近的石头上标注“平均水深1.5m”,教师对学生进行假设性提问,如果本班学生进行游泳是否存在危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从而对平均数涵义概念等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之后教师对平均数相关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延伸和扩展,向学生介绍“本市人民的平均月收入为1500元”以及“小明同学平均每个月的餐费为400元”等。通过以上方式可以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多兴趣,并且对其现实意义方面有了更多理解,学生和数学之间的距离感可以大幅度缩减,学生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并可以将数学知识更好地应用于生活问题的解答方面。
3. 从生活中提炼情境,使学生可以根据以往生活经验进行数学学科的学习。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教师逐渐将生活中的情境与数学教学进行结合,在教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数学学科的教学时,如何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并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成为了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基于此,教师将生活经验与教学工作进行联系,可以使数学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得到提升,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度明显提高,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故而教师需要做好生活情境的设计工作,提升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父母让学生到水果商店购买鸭梨,鸭梨的单价为4元,购买2斤后向收银员支付10元钱,应收回多少找零?学生可以比较简单地回答出这一问题,并且由于学生具有此类生活经验,可以更加容易掌握相关知识,并提高学习热情。
综上所述,通过生活情境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及实用价值方面有更多的认识,从而使学生提高自身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将生活实际情境科学合理的融入教学工作,做好情境创设工作,生活情境的运用可以对实际问题进行处理,并且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有所帮助,希望我国广大教师可以借鉴文中内容对数学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调整,使生活情境的应用可以发挥更大作用,提高学生数学学科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柯惠红.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44-145
[2]徐梅.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情境开展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0):49
8.浅析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八
关键词:情境创设;小学;数学;教学
【分类号】G623.5
新一轮的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生活经历和学生的学习结合起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更好的理解其知识点。创设教学情境作为加强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地使用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之中[1]。
1.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的重要性
1.1教学更加直观化
在小学教学中,数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有些知识点的学习本身就比较晦涩难懂,需要具有较强的思维逻辑能力。但由于小学生受到年龄以及生理特点,思维逻辑能力还没有发育健全,抽象逻辑能力还很欠缺,为此,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样也就加重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采用直观形象的例子对学生进行直观化的教学,将一些抽象化的知识点通过直观化的例子给学生进行讲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思考,更好的理解其知识点,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学生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的掌握相应的知识。
1.2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有很多知识点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不管是在知识基础上还是在思维水平上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具有一定的难度,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此,教师创设形象化的教学,通过采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情境进行教学,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符合学生知识基础的知识点,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知识点,提升数学的学习效果。
1.3更好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注重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为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仅要考虑到实际的教学内容,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心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会学习并能够爱上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自己仅仅是教学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相应的知识进行思考和解读并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在此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学习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从而更好的做到理论和实际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2.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情境创设的方法
2.1教学内容和生活相联系
为了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在创设情景化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将生活化的情境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对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3]。教师在创设情境化的教学内容时一定要考虑到小学生所具有的知识基础以及现有的思维水平,以此来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在小学数学过程中的兴趣。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将生活情境引入到教学课堂中,让学生体会到课堂学习到的教学内容是可以应用到生活当中的,从而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的生活意义,进一步体会到数学学的价值,也培养其数学学习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数学课堂要学习距离这块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将在平时生活中能够用到的物品带入到课堂中,先让学生自己用尺子来测量他们的长度,这样就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的问题,这样也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在具体学习表示距离的单位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实际的体会一下一米有多长,一分米、一厘米有多长,让学生在脑海中有大致的印象,从而更好的理解其单位。
2.2创设问题化的情境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营造问题化情境,能够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培养思考能力,能够有效引导积极探究所学知识。通过创设情景化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度相应问题的思考,通过问题的引导来解决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紧张感,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欲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的问题情境一般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的,问题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引导学生学习相应的知识点,问题的设计有时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的,学生在解决相应问题时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也可以大胆地进行猜测,这样问题的设计不仅有利于巩固相应的知识点,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力。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
2.3創设活动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到活动情境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到相应的知识,活动化的情境就是让学生的各种感官都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做到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使学生在学习到相应知识的同时,增长思维能力,还要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动作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
创设人文化的教学情景境,新课标提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科学精神,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挖掘教材中隐含的人文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有效的人文情境,在情境中教授给学生一定的人文素养。
3.结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情景化教学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情景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启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数学思维。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注意策略的应用,将生活情境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际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教师在创设问题的情境,一定要激发学生的思考,也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润芳.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 才智,2009,10:143.
[2]孙杰,韩明.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数理化学习,2015,07:96.
9.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九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当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时而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追求教与学的合作化,并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问题教学是一种发展性教学,可让学生从中从事系统的、独立的探索活动,在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方法体系。问题情境教学法就是指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进而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探索,获取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合理科学的数学问题情境中,学生新的知识需求与其原有的数学水平之间存在着认识冲突,这种冲突能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
一、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问题情境的创设,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起着决定作用。数学教学中如果运用一个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情境,则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若能联系学生实际生活,通过各种问题情境的设置,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经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与合作,从而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这对学生今后能否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数学知识大有益处。每一位教师实行课堂改革,新课改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新知识,在情境中感受新内容。现在的数学新教材中几乎每一课时都设置了问题情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深钻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联系本地区、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努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二、积极探索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
作为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来创设具有启发性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创新数学知识。
(1)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学习是以一切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出发点,所以知识的引入只有在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才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建构。简单地说,就是新知识的学习总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教学新的内容时,教师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展现知识产生发展的实际背景,设法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新旧对比,同化新知识,从而使学生看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
(2)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研究表明,当学习和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学习才是活的,才富有生命力。课堂上,教师设计恰当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学生会倍感亲切,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打开思考的闸门,发掘创造的源泉。
(3)利用知识本身的联系进行联想来创设问题情境;要联想有没有做过类似的题目,有没有做过条件相似的题目,有没有做过结论相似的题目。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好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对比或者类比,充分进行联想,就可以创造出很多数学的问题情境。
(4)从引发学生观念上的冲突创设问题情境;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观念上的平衡状态不断遭到破坏,并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所以教师应当十分注意如何去引发学生观念上的冲突,打破学生原有观念上的平衡。
三、教师要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感染学生
教师是每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导演者”和“表演者”,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其角色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品质,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并利用自身个性魅力去感染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新课改下的教学,不应该是教师在教,而应是教师最大限度地组织学生积极地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要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起学习兴趣,从发现中寻找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主动地获取数学经验,体会学习的实用价值和乐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使学生始终沉浸在数学问题情境中而获得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的实践机会。教师要主动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伙伴,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改善学生的交往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交往动机,并促成有益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气氛和学习环境中,达到启发式讲解、赏识性引导、活动中学习、情境中感受的教学效果。
10.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
情境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是新课标改革的必要措施。但是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教学形式枯燥,难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导致数学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本文介绍了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情境教学,以期高中数学教师能够科学地运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目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求知欲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缺乏对情境教学的深层次理解,在数学教学中仍然只局限于课本的知识,并且讲课模式还和以前相同,难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学生只是盲目地听从教师的讲解。学生缺乏求知欲望是数学教学中严重的问题,影响着学生的知识水平,同时影响着数学教学的质量。
2.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通常是枯燥乏味的,给人的感觉是抽象难懂,这不仅有数学本身原因,还有教师缺乏对数学知识的利用,没有创立出生动的教学情境,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学习数学只是为了提高成绩,从而失去了教学以学生为主的真谛,难以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3.教学枯燥,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课堂上,教师的讲课水平和趣味性往往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由于教师的观念没有转变,教学形式依然枯燥,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难以集中注意力,这是目前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需要教师改变教育观念,以科学的手段来解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4.难以综合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可以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但是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难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难以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注意力,继而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数学知识,不利于学生综合知识水平的提高。
二、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设置问题情境
提问是数学教学中必要的交流方式,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的必要手段。因此,创造科学的设问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由于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的时候,要抓住重点,不要过于宽广,要源自生活,这样的设问情境能让学生较快理解,并且能抓住重点。
例如,教师在讲图形平移时,可以让学生做开窗的活动,然后设置问题情境,问学生刚才开窗时窗户的移动属于什么变化。这样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会在潜意识里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设置问题情境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不断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不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
2.设置游戏情境
游戏是学生都喜欢的活动,无疑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进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引进游戏来增强学生的兴趣,以便让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另外,安排课堂游戏还可以活跃课堂,让学生带着积极愉快的心情学习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讲“数学概率问题”的时候,可以带一些形状相同、颜色不同的小球,让学生蒙住眼睛随机抓取,然后让学生分析抓球的概率。通过数次的实验,可以加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有用的数学知识,并且愉快的氛围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牢记程度,进而有效提升数学成绩。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适当引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3.设置故事情境
高中数学教学中,往往教师的教学形式单一,加上数学本身的枯燥,导致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在课堂上很难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课,这就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从根本出发,设置能够吸引学生的讲课情境,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教师可以收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系的扩展性故事,在数学课堂上向学生讲述这些故事,让学生被故事吸引,从而渴望了解到故事背后的数学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了,教学课堂上的注意力自然就会集中。学生在此情况下可以将数学知识和故事背景衔接起来,增强对数学的掌握程度,同时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家的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提高了,自然数学教学质量就提升了。
4.设置人文知识情境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讲讲数学在社会中的重要应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数学涉及的人文知识等。教师利用生动的语言可以加强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掌握,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费马大定理等知识的起源和发展,增强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讲述概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提前几天看天气预报,确定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概率,在课堂讲解时,就可以结合天气预报的情况,给学生进行生动的演讲,既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又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气象学科的知识。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上,设立人文知识情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增加对人文知识的认知,有效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同时有助于学生综合知识水平的提高。
情境教学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但是在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本文对目前教学中出现的教学枯燥、难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生缺乏求知欲和兴趣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设置问题、游戏、故事和人文知识情境。希望数学教师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运用科学的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从而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1.浅析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教学;数学;生活情境
情境教学法主要是在学生教学过程中对其教学环境进行特定情境额度建立,从而让学生感受教学分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近几年情境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我国教育教学中。生活情境教学主要是在情境设定的过程中设定生活情境,利用学生在生活中常见情境的建立,还原生活情境的氛围,使学生更好的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从而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是新课标下小学教学内容的主要课程内容之一,是教师通过教材内容对小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认知教育,其中包含数字的人数,数字的种类和简单的四则运算法则。此外,小学数学教学中还会利用教材内容对小学生进行单位转换和数学公式计算的学习,从而为小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生活基础[1]。
近几年随着情景教学模式的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始逐渐实施情景教学,其应用内容主要以生活情境教学为主,从而将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其应用的具体过程为:第一,小学数学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对其进行生活情境的设想,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进行统一的结合;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环境和设施创建该生活情境;最后,在情境中使小学生掌握和使用教学内容,从而获取知识文本[2]。
以新课标小学教学二年级的数学课程中四则运算课程中乘法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在课前根据乘法教学内容确定生活情境的设定,以家长带领孩子买玩具的生活情境,进行乘法教学。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生活情境教学,小学数学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角色扮演,有家长、孩子、玩具零售员。在买玩具的过程中三个小朋友一起去买玩具,每一个朋友买了一个玩具,那么三个小朋友的玩具一共多少个。以加法进行引导,三个是1+1+1=3,如果应用乘法为1*3=3。再次设定生活买玩具情景,买一个小朋友买两个,加法为2+2+2=6,乘法为2*3=6。最后,对班级内的小学生进行情景引导,将在生活情境中所涉及到的场景进行定义和总结,帮助学生掌握该数据知识。
二、生活情境教学应用的作用
生活情境教学的应用具有以下几个作用:第一,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以好奇心为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其教学过程中激发小学生的教学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佳方式。利用生活情境教学,使小学生在“过家家”的游戏中通过角色扮演掌握日常生活中所运用到的数学知识,增加了课程乐趣,提高了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第二,激发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利用生活情境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小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挥了自我想象性,进行生活情境的在线,引发小学生进行思考。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的将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调控,引导其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第三,提升教学质量。利用生活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充分将生活情境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小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其教学质量的提升[3]。
三、生活情境教学应用的注意事项
生活情境教学在小学生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其教学效果。但是,在其应用过程中也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对其进行注意:第一,在生活情境设定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设定符合现实生活和小学生心理需求的生活情境,这样才能够将生活情境完美的呈现在教学过程中;第二,在生活情境教学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应用的流程和学生在该情境中所能发生的事件进行预估,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的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在保障教学质量的过程中保障小学生的安全;第三,在其生活情境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在其应用过程中必须将其教学的重点内容进行突出处理,从容形成鲜明的教学效果,在小学生的心理和记忆上采用强化处理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四、总结
生活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将小学数学知识内容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散思维,提高小学生数学的教学质量。此外,在其应用过程中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保障教学安全。
参考文献:
[1]郑丽娟.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2(01):169-170.
[2]夏粉兰.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子(理论版),2016,02(03):41.
12.浅析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二
一、依据学生生活,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知识无处不在。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实现生活化和简易化的地理教学,让学生感到地理知识充满奥妙的同时逐渐从学习中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既定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例如在讲授《热力环流》相关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笔者通过提问的方式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在生活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个情境,特别是对于居住在北方的人来说,家里有暖气的同学可能感触更深,大家细想一下,家里是不是都会把空调装在房子的上边,而把暖气装在房子的下边?这是为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告诉我答案。”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一下子兴趣高昂了起来,学生的探究意识也获得了极大的激发。等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对问题的来龙去脉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再次询问,学生都会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了。原来是空调的吹冷空气时周围的冷空气密度大,进而会做下沉运动,而暖气周围空气热会做向上运动,所以把空调安在上方,暖气安在下方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又比如说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并掌握环境问题,我让学生就以学校周边的环境为例,让学生从大气、土壤、水体,植被等方面,调查学校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状况和环境污染问题。并针对自己感受到的学校周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效果也就比较明显了。
二、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创设问题质疑情境
赞科夫曾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本钱”。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通过设置具有实践性和生活型的问题,创设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独立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逐步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增强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意识。例如曾经在一次教学中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我们学校附近有一块秀美的绿地被某投资商看中,并且开发商想要将其开发建设为一座化工厂,以加工本地的矿产资源,发展地方经济。投资商这样做你觉得对不对?为什么?同时,作为一个公民,对于开发商的做法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行动?”通过这种实践性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设身其中作为一个决策者和批判者,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深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对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自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意识到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进而自觉投身到环保活动中去。做到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体验教学情境
13.浅析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三
[摘要] 情境教学法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它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分为案例创设问题情境、视频展现试听情境、实物演示活动情境、实践引入生活情境
[关键词] 情境教学法 旅游专业 教学方法
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是旅游业发展初期的旅游企业经营模式和旅游业发展策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培养模式,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已经步入成熟的竞争状态中,竞争日趋激烈,培养既要求有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又要求有旅游管理的专业意识和思维运用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成为旅游管理教育的重任。因此,改革传统的旅游管理教育模式势在必行。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情境教学法”在该专业教学中的运用能取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旅游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情境教学法是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它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而产生的。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创设情境教学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结构,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师创设充实生动、温馨而富有人情味的教学情境,提供一个开放平等的学习环境,以接纳、包容、鼓励的态度、引导学生进入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领域,体现人性化的特点。学生作为一个自主学习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自己分析问题,寻求与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二、情境教学法的实例运用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案例创设问题情境
案例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对旅游中所发生的真实的,具有一定意义的情境进行客观描述或介绍,通过对这个具体案例中情境的描述,创设与教学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授《导游实务》中“对游客特殊要求的处理”时,把导游中常见的游客特殊要求的问题呈现出来,让两个学生上台分别扮演地方陪同导游和有特殊要求的游客。整个课室的环境假设为一位游客对导游提出特殊要求,导游未能妥善处理,游客与导游发生争执。台下的学生则思考讨论如果自己是导游应该怎样处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自身参与情境模拟,利用角色效应,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从“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从“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视频展现试听情境
视频展现情境就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势,通过对声音、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活动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的综合运用,再现课本中的文字内容,使学生身如其境,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好的了解、掌握知识。在教授《中国旅游地理》中“峨眉山风景名胜”时,如果只是单纯的用语言讲授该景区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学生会感到书本知识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播放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的视频,那优美的画面和优雅的中国古典音乐,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如诗如画的境界,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了峨眉山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视
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先让学生总结峨眉山旅游资源特色,再结合学生所述,通过课件进行点评。通过视频的情境演示,可把学生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有机地统一到生动的教学过程中,3.实物演示活动情境
实物演示情境就是通过实物演示,创设特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在教授《餐饮服务与管理》中“中餐宴会摆台”时,教师带学生去本地的四星或五星级饭店的宴会厅观摩,学生在感叹宴会造型之精美、花型之丰富、服务员技能之娴熟时,会产生对宴会摆台知识的渴求。再比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客家围龙屋”的建造特点及蕴含的民风民俗时,就可以带学生参观当地的围龙屋,现场为学生讲解围龙屋的建造具有防御性和审美性的功能,从围龙屋的布局说明也客家人内敛凝聚的性格特点。这样有利于抽象知识的具体化,引起学生的欣赏兴趣,激发学生较强烈的竞争情感反应,使学
4.实践引入生活情境
实践引入生活情境就是从生活中某一典型场景引入课堂教学。《旅游礼仪》这门课的教学采用这种方法效果较好,因为礼仪知识多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如在教授“名片礼仪”时,教师先以设问的方式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名片使用的场合及重要性,学生在思索问题的过程中对名片的使用方法产生兴趣。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互动中理解名片的接受与递出的礼仪、名片制作的注意事项等。在学生了解知识点之后,教师再让学生现场演示,进一步加深理解。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优化的情境使学生经历“目标关注——激起情感——知识移入——加深理解——知识弥散”的情绪发展和知识认知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可以使学生在一种“创造性的环境中”培养能力,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知识实践运用能力。
14.浅析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四
一、嗅觉的重要作用
现实生活中, 人们常常忽略了嗅觉的重要作用, 认为人类的嗅觉相对于视觉和听觉作用不大, 并不发达。研究表明, 多数哺乳动物有1000多种不同嗅觉受体细胞, 人类仅有400多种受体细胞。但研究者发现, 这400多种受体细胞可以进行组合, 形成大量的气味识别模式, 从而使得即使被稀释到十亿分之一的化学物质水溶液也能被人的嗅觉分辨出来[3]。由此可见, 人的嗅觉并非微弱而是健全的。嗅觉产生机制是空气中的嗅质和信息素在鼻腔经过处理, 最终解码形成不同的气味感觉和行为[4]。正是由于人类健全的嗅觉系统及嗅质和信息素的作用, 嗅觉在记忆和情感认知等方面的能力优于其它四种感觉, 具体表现为:
1. 嗅觉记忆更可靠。
嗅觉记忆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亲历体验后编码储存。这种编码是在无意识间完成的, 并且存储时间长。研究表明, 对于一年前的气味, 人们回忆的准确率约为65%, 而对于三个月前见过的图片, 准确率仅为50%。在国外, 许多机构和科研工作者正在进一步的研究嗅觉记忆的方法, 可以设想, 人能够通过海的气味联想到海边的场景, 以至联想到海的英文单词, 这是迁移的一种体现。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更容易接受, 而且记忆效率更高。
2. 嗅觉对情感认知更有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改革后课堂三维目标的一部分, 它强调学生能够根据课程内容对自我的情感认知进行构建, 这种情感认知的构建就是学生感性思维的提升。以物理课堂为例, 不仅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研精神, 也培养对自然界向往喜爱之情。感性思维的培养往往是传统课堂的盲点, 教师不注重也不知道如何培养。其实嗅觉对感性思维的培养有很大影响, 对学生情感认识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例如, 经常闻到服装店里有着淡淡的香味, 一些蛋糕店的奶油香味四溢, 部分酒店内部充满了薰衣草的香味, 大型超市有着专门的香味散发装置, 这些都是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而采用的营销策略, 其目的就是通过香味引起消费者嗅觉反应, 以提升消费者的情感感受来刺激消费。
二、嗅觉情境的创设
1. 准确性原则。
它是指教师在创设情境前必须对内容有准确理解, 为学生提供的嗅质和信息素必须是能够准确表征所要传递的内容, 不能杂乱无章, 更不能错误表征。现今教育模式下, 学生不会或很少质疑教师教授的知识,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精心准备。准确的嗅觉体验会对学生迁移能力起到极大的正向作用, 但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体验同样会让学生印象深刻, 从而引起错误的行为反应, 这种印象难以改变, 因此在教学初期就应予以杜绝。当然, 某些教学情境需要教师主动提供错误的信息, 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这是一种特殊教学模式, 它同样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准确理解, 并最终予以正确表征。
2. 安全性原则。
它是指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嗅质应是通过安全检测的, 特别是有毒气体, 教师必须严格控制剂量, 对于部分危害过大的气味则不应使用。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教师工作的重点和基础, 一切教学手段的使用都应建立在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 体验式教学更是如此。由于学生需要亲历体验, 因此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必须保障学生的安全。嗅觉危害通常是潜在的, 很难立即察觉, 因此教师需要对嗅质仔细评估以确保不会产生有害反应。在使用的过程中教师也应按照使用规范, 指导学生正确体验。
3. 控制性原则。
控制性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控制嗅质的浓度;二是控制嗅质使用频率。嗅觉系统在接收外界信息时多数时候是无意识行为, 人们在不经意之间接收到嗅质和信息素, 当再次遇到刺激时就会产生反应, 因此教师在利用学生嗅觉创设情境时应控制嗅质浓度, 使学生形成最佳的感受。与视觉疲劳类似, 嗅觉同样会产生疲劳, 大量的嗅质会使人们厌恶, 甚至破坏嗅细胞。教师在控制嗅质浓度时, 既要保证所有学生均可接收, 又不引起学生的反感。同样, 嗅质使用频率不应太高, 频繁的使用同一种嗅质会使得学生失去新鲜感, 影响学习兴趣, 有时候引导学生回想嗅觉体验, 会使其印象更加深刻。
4. 灵活性原则。
它是指在创设嗅觉情境时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大多数教师只是利用化学药品等直接传递气味, 此类方式简单易行, 但对于学生接收过于被动, 感知的效率也就有限。同一种嗅质传递方式不同效果也不同, 传递过程也是人们嗅觉感受的一部分, 好的传递方式甚至比嗅质本身更重要。美国佐治奥公司“香页”香水广告推出后, 已有十多家厂家仿效, 其方法就是在广告页上铺上许许多多的细微香油滴, 撕开广告, 便有该牌号的香水飘出, 浓淡相宜, 十分诱人。教师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传递方式, 使学生更加有效地接收气味, 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从而对学生整体学习有所帮助。
5. 探索性原则。
它是指教师应创设学生自主探索的嗅觉情境。探索性原则重在教师“教”的理念和学生“学”的理念, 体现的是“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提倡学生通过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探究发现知识, 从而建构自我的认知结构,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支架。体验式教学目的在于逐渐改变教师单一讲授, 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课堂模式, 因此嗅觉情境的创设也必须遵循建构主义理念, 强调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教师通过暗设玄机, 积极引导等方法鼓励学生进行探索, 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利用嗅觉系统接收信息, 既达到亲历体验感知知识的目的, 也达到培养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的目的。
三、嗅觉情境创设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嗅觉情境创设体现的是体验式教学在课堂中的实际应用, 这种应用不仅是教师教法的提高, 亦是学生学法的提高, 同时也揭示出:好的教法能够提升学生多元智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学习动机, 以至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人的智能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数理逻辑智力, 而是综合八种智力的统一体。这就要求对学生的评价也应从传统单一评价体系中解放出来, 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创设情境来培养学生自然学家智力, 使学生感知自然界的美好, 从而爱护自然。同时, 教师要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学生多元智力, 真正使学生成长成才。自然学家智力的提升所伴随的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学生通过嗅觉情境的亲历体验来感受自主学习的魅力, 在感受学习快乐的同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这会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喜爱程度。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 这种注重情境创设的模式效率要高出许多, 这为高效课堂的创设奠定了基础。高效课堂能够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也会提升教师自身教学热情, 使教师更加精心地准备课程, 提升课堂效率, 这种效应当作用到学生身上就会形成良性循环。这种循环会使学生对课堂和知识产生向往, 提升其学习动机, 最近发展区会随之扩大, 元认知更加完备, 从而促进学生感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大幅度提升。现实中, 我国学生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但却难以转化为实际产品,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国力的进一步发展。
从嗅觉系统产生机制和嗅觉对学生的重要作用来看, 创设嗅觉情境的课堂模式会对学生有效学习起积极作用。好的课堂模式应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五种感觉的协调反应, 形成五官感知体系, 全方位地亲历体验, 在情境中自主建构认知结构。因此, 教师需要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拓展教法的多样性, 灵活运用体验式教学, 创设五官感知情境, 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动机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金华, 叶磊.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6) :143-145.
[2]陈晓端.多元智力理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西安) , 2003, 20 (1) :84-88.
15.浅析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五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情境教学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填鸭式”是唯一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感觉到英语的学习过程是枯燥无味的,从而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情境教学法是目前一种比较实用和流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能够帮助教师解决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同时还能有使学生快速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运用情境教学法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1.直观形象的原理
情境教学法最直接地体现了直观教学论的原理。情境教学法运用直观的场景,使学生在趣味中学会单纯枯燥的语法知识。此外,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特定的具体场景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有强化和调节的功能。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助于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理
情境教学法最根本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理。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理论是指语法、语音和词汇知识的掌握,实践是指听、说、读、写的活动。英语知识的灵活掌握来源于情境活动的反复练习。以往的英语课堂上,教师普遍的教学方式是满堂灌和题海战术,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听、说、读、写的活动机会。学生被动接收大量的语法规则和单词知识,结果只能学到哑巴英语。脱离了实际运用和文化内涵的学习,英语毫无生机可言。新课标表明要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综合能力的提升既离不开基础知识的掌握,又离不开实际场景的运用。任何一项薄弱环节都会影响学生的整体提升和后继学习。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情境教学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给学生提供理论学习与实践练习的机会。
3.素质教育的原理
情境教学法最核心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原理。素质教育要求各种学科的教学方法均应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以往的英语教学重视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英语作为一门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语言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英语实行一年两考”,表明英语率先突破了“一考定终身”的传统高考制度,同时也意味着以发展的观点来评价学生。这种评价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尤其是学生在情境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积累。学生的这些发展状态正是贯彻素质教育的综合评价依据。高中阶段是学生英语能力快速提高的关键时期,以往很多学生在题海战术下表现为高分低能的现象,为了在英语教学中充分体现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备战新高考,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将越来越广泛。
二、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以“实物或者教具”作为介质,开创情境教学
在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巧妙地使用实物或者道具进行情境的创设打破了传统英语课堂的教学弊端,活跃了高中英语沉闷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对实物与教具的使用最为频繁,效果也最为明显。例如,我们在教到“vet”这一单词时,我们就可以使用一幅画,画上显示一个人在给小动物治病,学生就很容易记住这个单词所代表的是兽医。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直接创设情境,在情境之下进行单词的快速记忆。
2.以“情境活动”作为润滑剂,推动情境教学
情境活动的创设是情境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在情境活动中学习英语,提高了自身对英语使用能力的同时还增强了对各种句式的深刻认知,是一种能够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语言语法使用能力的有效措施。我们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情境活动,发挥情境活动的最大效益。例如,我们在讲解《Festivalsaroundtheworld》这一章节时,我们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鼓励部分学生扮演来中国游玩的旅客,部分学生扮演导游,部分学生扮演旅游景点的售票员等等。首先,作为导游的学生在带领外国的游客来中国的著名景点长城进行游玩“WelcometoChina,welcometotheGreatWall...”等开始对长城进行简要介绍,紧接着再开展导游与旅客之间的對话,导游与景点售票人员的对话等等。通过不同人物的设置与选择,要保证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共同取得英语学习的进步。
三、情境的创设应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来设置
在高中英语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必须与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不能偏离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更不能流于形式,否则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不知所措。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明确的是:在高中英语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法仅仅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我们不应该对情境本身做过多的描述和讲诉,以免把学生的思想引入歧途,偏离了课堂教学的重心。每一堂英语课都有其具体的教学任务,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的时候必须紧紧围绕这些教学任务,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切忌沉迷于情境不能自拔。例如,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结合多媒体来创设情境,但是在这里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多媒体仅仅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讲授。只有合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才能够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外,我们高中英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更不能为了取悦学生而大量地进行情境创设。因为英语课堂是传授英语知识的地方,必须搞清楚主次,更不能偏离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本末倒置。
【浅析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推荐阅读:
《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0-02
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09-19
浅析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06-29
情境教学法在秘书专业教学中的运用07-24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情境创设08-13
浅析远程教育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12-03
浅析小故事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08-17
浅析计量技术在油田管理中的应用07-10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09-28